顶岗实习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顶岗实习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然而,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同时,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完成相应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对于脱离正常教学体系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如何建立一套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以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习效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1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所组织的学生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学校、企业、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四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岗位职业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同时,在顶岗实习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①学生和学生家长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够、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②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管理措施不落实;③学业管理中师生、校企之间沟通不畅,学生合法权益难有保障;④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岗位不一致;⑤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学校很少介入,学生的实习管理完全由企业负责;⑥顶岗实习成绩考核标准不统一。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努力纠正。只有构筑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只有从顶岗实习组织发动与指导到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由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才能确保顶岗实习质量,维护学生合法的权益,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进,才能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就业的能力。因此,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体系的建设是顶岗实习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
2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考
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按照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等方面切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管理体系,以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1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教育体系建设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主要是针对专业培养的岗位要求所设计的,然而学生一旦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学习的内容会是职业化的岗位所要求的具体内容。这时学生就会从单一学生角色向学生加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会成为一名企业的“准员工”。为了尽快缩短顶岗实习学生角色转化的不适应期,学校非常有必要结合合作企业和合作企业基本工作岗位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顶岗实习前教育和培训学习,以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对将要参加顶岗实习的企业和岗位的认识。学院在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教育过程中,可以由产学研管理部门牵头,组建由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相关教学单位、相关企业多方合作的顶岗实习前教学团队,有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构建教育体系: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学业管理教育;三是责任、义务和权利教育;四是日常管理制度和安全教育;五是企业文化与人才需要等教育。并通过专题讲座、专题报刊、专题海报、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在顶岗实习前的宣教过程中,要使学生树立“从实践中去学习,从工作岗位中去学习”的观念,同时还应充分强调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因此,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必须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并要求学生学习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劳动法等有关知识,以保证自己对实习企业和工作岗位有较清醒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并积极参加顶岗实习教学。
2.2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是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从管理多个顶岗实习班所反映情况来看,顶岗实习集中管理的效果要优于分散实习,但同时较学校内管理又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强化过程管理,真正做到“学生顶岗实习到哪里,学校管理就延伸到哪里”。就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2.2.1建立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建立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吸收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各领域的能工巧匠、专家学者,发挥他们的作用,来帮助学校共同研究顶岗实习的方案,制订顶岗实习的基本管理制度,并通过领导小组成员的介入寻找一些校企合作的机会。
2.2.2建立向学生家长通报制度在学校组织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前,应向学生家长进行相关信息的通报,寄发“告学生家长书”,说明顶岗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学校的组织管理情况,要求得到学生家长的签字确认。以保证学生家长能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情况,配合校企双方做好顶岗实习的工作。
2.2.3建立学校指导老师驻厂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远离学校,在企业会遇到多种具体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安排指导老师入驻企业,代表学校配合企业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生产、安全等方面进行第一时间的指导和管理。
2.2.4建立学分认定制度对于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可以根据校企双方联合制定的顶岗实习方案,结合企业培训内容、岗位操作要求和学校开设的辅助课程,分模块顶替原教学计划的课程学分,报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同意后执行。顶岗实习学生只要完成新教学计划中各任务模块的考核要求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以保证正常毕业。
2.2.5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到企业后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学校和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然而,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除工作时间外,“准员工”的自由空间比较大,因此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建立如《顶岗实习学生请假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出差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宿舍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购买指导意见》、《偶发事件处理机制》等制度,保障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
篇2
1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就必须把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而安全问题屡有发生。因此,必须重视学生顶岗实习期的安全问题。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1 学校层面
1.1.1 学校的岗前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在校内虽接受过比较系统的安全教育,但是这些安全教育一般是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仅在学生顶岗实习前要求学生记住通用性的规章制度、安全防范注意事项等,局限于理论层面,缺少相关的实际演练。甚至有的学校为了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教育实践环节进行简化,致使学生无法知晓安全事故的成因,不能确切感受到安全事故的危害,从而在顶岗实习过程出现安全事故不知应该如何应对。加之,实习指导教师对企业的生产环节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实训教师不能做到跟踪指导,无法密切关注学生的实习现场与工作状况[3]。这样就容易使得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岗前安全教育只能流于形式。
1.1.2 学校的安全监管管理力度不够。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过程中,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校内管理办法,在对待顶岗实习学生安全管理方面,大多数学校依然采用的做法是――学生离校去企业顶岗实习前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事故书,缺乏必要的学生在企业实习情况的反馈和相应的监控措施。由于实习学生较多,对学生的监管,学校一般只能是通过网络或是巡查来进行。因此,很多时候学校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实习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从而延误了问题的解决。并且由于刚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忙于适应新工作和新环境,导致其容易忽视与学校的联系,这也造成了学生和老师之间信息互通困难障碍,给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1.2 实习单位
1.2.1 实习单位安全制度不健全。近年来,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可以说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顶岗实习工作,但是这种重视目前仅是停留在提高认识层面,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及配套措施。截止目前也未见成型的法律、法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4]。尽管企事业单位,都有其健全的管理制度,但就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由于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去激励企业主动参与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也未就此设立专门的机构,落实专门的制度。另外,由于在制度上缺乏对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激励措施,因此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热情不高,这也会给监管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1.2.2 实习单位管理存在盲目性。由于顶岗实习学生身份比较特殊,一方面,学生属实习阶段,还未取得毕业资格,其身份仍然是学生。一方面,顶岗实习的学生是到企业进行“顶岗”,是企业职工中的一员。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得很少有企业将顶岗学生当作单位正式员工进行管理,一般企业只是跟学生签订接收函和上岗证明,而大多没有与学生签订实习合同,管理上存在缺失。实习单位疏于管理,使得失去监管的学生自由度大,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另外,由于学生实习的临时性和企业带班师傅对学生个人情况缺乏了解,使得这些师傅很少结合真实的工作环境,逐点讲解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这也为事故隐患埋下了伏笔。因此,顶岗实习生管理不到位也是高职生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3 学生个体
除了学校和企业方面在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外,学生个体也存在自我保护意识弱、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缺乏等问题。学生进入企业前虽然在学校接受了一定的安全教育,但学生由于年纪尚轻,生活经验和阅历相对匮乏,很多时候学生掌握的安全保护措施不足以面对实习期间的新环境。如陕西的某位高职院校的女生在实习时期租住民房,冬天过度使用电褥子,在晚上睡觉时电褥子着火引燃被子导致学生不幸死亡;陕西某高职学院机械制造与维修专业一名男生在宝鸡某路桥公司顶岗实习,在检查设备安全时,由于对安全隐患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组装的配件掉下,不慎将左边身子砸中,导致终身瘫痪在床。以上两个血的教训均是学生自我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与各方面经验缺乏所致。另外,近些年高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屡屡发生交通事故,除外界等因素外,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薄弱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2 从法律角度探析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2.1 建立和健全劳动保障法律制度,构建完善的法律责任体系
当前我国在保障顶岗实习学生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着法律制度的空白,使得学生处于“弱保护”状态。因此,我国必须适当扩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重新界定劳动者与劳动关系,明确实习生的法律地位。建议立法时应要明确将顶岗实习学生视为特殊劳动者。另外,应明确学校、企业、学生等多主体的各自诉求,明确实习学生具有劳动者主体资格,且与实习企业存在着劳动关系,依法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与规范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形成系统的顶岗实习制度,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2 将顶岗实习学生伤害纳入工伤保险,建立起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风险共担机制
为避免加重实习单位的经济负担,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期间所受到的意外伤害和生活待遇等方面问题应该做出明确的规定[5]。同时建议在修改《工伤保险条例》时,应该恢复我国在1996年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中的关于实习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同时建议国家对《工伤保险条例》应该增加条款或做出解释条例,明确规定“实习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期间若是在单位上岗时受到事故伤害、意外伤亡、职业病等,应该参照企业在职员工的规定执行”,而投保费用,则由学校、实习企业、学生等各自承担一部分。同时可借鉴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事故保险法》中的相关规定,“所有雇佣劳动者、公职人员或学徒都有权利享受工伤事故保险待遇”。
篇3
关键词: 第一线 质量 校内―校外 用人需求 多元化
一、前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文件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 “第一线”大多是在施工现场,根据图纸测量定位放线、整理资料等。但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大都不受企业的欢迎,在招聘信息里面一般附一条(几年工作经验以上),很明显,出去的学生的质量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
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它不仅限于人才培养质量,还包括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的质量,如教学管理水平、教学基础设施和实习实训条件、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课程的开发和设置、教材的开发等方面。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范围仅限于对学校教学秩序的监控,对教师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监控,对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的监控等。而对“第一线”疏于监控,对教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重视不够,对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缺乏深入的研究,没有寻找出有效的培养办法。
围绕“第一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环节主要有认识实习、随堂实训、一周的集中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环节,重点是毕业顶岗实习环节。一般安排在第三年的下学期,是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阶段,也是“实战”阶段,时间比较长,可见其重要性,对质量监控的问题就多了一些,比如: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存在误区、没有完善的顶岗实习制度,实习地点难、找顶岗实习效果不好等问题。
对问题缺乏有效的跟踪反馈与落实、规范性差、可操作性差。许多学校在作大量的监控和信息采集工作发现问题后,往往只是提出问题,而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或者虽然有了解决方法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或没有明确限期整改的方案、整改跟踪检查和意见反馈。监控体系规范性差,无法操作,使得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三、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1、要科学系统地设计顶岗实习方案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一个整体方案,需要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训练,使学生接受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系统训练。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其它系统相辅相成。因此,必须系统设计顶岗实习方案,将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顶岗实习项目,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方案,其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顶岗实习目的与要求、企业与岗位的落实、企业兼职教师的聘请与要求、实习的流程与时间安排、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顶岗实习要求与质量管理、实习结果考核与等级评定等。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做好两个衔接。一、校内―校外相衔接。校外顶岗实习是为了巩固校内学习的知识,因此校外实习的内容要与校内的课程学习有机的衔接起来,不能校内学一套技术,顶岗实习学的又是另一套技术,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将校内的课程教学有效地延伸至企业,做到学生走到哪、教师跟到哪、课堂设到哪。可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设备优势,通过企业服务的形式,直接将部分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联系密切的课程和实训项目转移至企业,利用学生假期或闲暇时间,安排教师下企业或聘请企业人员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还可以在企业设立学生顶岗实习流动站,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同时也定期下派教师到企业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二、专业―企业―就业相衔接,就是将学生所学专业、实习企业和就业结合起来,并确保实习企业要有比较规范、相对安全的实习场所。如何实现相衔接,需要教务部门、招生就业部门群策群力,共同合作,其中,确定实习企业和岗位是一项重要内容。
2、要探索多元化的顶岗实习形式
组织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把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鼓励一、二年级在校生进入企业开展以专业为背景的暑期社会顶岗实习,要求学生通过不少于四周的专业顶岗实习,把专业课中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获得专业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巩固、加深、扩大所学习的专业理论、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其中,一年级主要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二年级学生主要以综合技能训练为主。通过暑期顶岗实习,可以大大节省学生实践教学的时间。
要把毕业设计纳入顶岗实习体系,毕业设计项目是顶岗实习的重要内容,必须考虑专业特点,结合科研任务、技术开发、工程建设及企业实际应用的真实项目进行选题。同时,把毕业作品的制作、展览、评比与聘用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安排一部分学生留校做毕业设计,一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在顶岗实习岗位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6-8周的毕业设计任务,既可以改变“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又能大大增强毕业设计的实用性。
顶岗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就业,但留校顶岗实习往往会与就业相冲突。为打消学生顾虑,要把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结合起来,由就业处牵头优先推荐留校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或事先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让教师带着学生做毕业设计。
3、要强化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
顶岗实习的参与方涉及到学校、企业和政府等不同利益主体。学校作为育人的主体,要精心策划管理方案。
(1)、要对外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形成多方合作的管理机制。由相关部门与企业管理部门组成执行层,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方案,负责处理实习期间的具体事项,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对指导老师的选派和经费的投入进行分摊,共同对顶岗实习过程进行管理与考核。
(2)、要制定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籍管理可以在学校和企业间流动。
(3)、要制定和采用综合评价体系。要突出学生的职业素质,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融入到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实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结合,体现顶岗实习评价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4)、要制定实习指导教师考核办法,明确校企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职责。学校要成立以专业指导老师、辅导员、实习主管领导组成的三重管理队伍,共同完成实习期间学生的指导工作,全程介入顶岗实习过程。
(5)、要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安全、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等,要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风险共担机制,强制性地为学生购买顶岗实习保险。
四、结语:
加强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制定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及成绩考核评价办法、与企业共同制定岗位职责标准和操作标准、顶岗实习环节的薪酬标准、师傅传帮带协议等规章制度。实习质量的评价由建筑施工相关企业根据岗位工作标准进行,学校参与。在实习期间,以建筑施工相关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学院和建筑相关企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实习过程的监控,做好检查、指导、考勤、服务等工作,根据岗位能力需要,制定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规格、数量等。
参考文献:
[1]万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2]钟忻.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篇4
关键词:顶岗实习;教育管理;职业技能
作者简介:周合修(1965-),男,山东金乡人,国网技术学院,高级讲师;范平丽(1978-),女,山东肥城人,国网技术学院,讲师。(山东 泰安 271000)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94-02
一、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顶岗实习是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指标的规定,要求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这一规定既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又有利于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强化训练,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职业技能。顶岗实习实现了实训场所与工作环境零距离的对接,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实践环节。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于顶岗实习,有的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就是到电厂参观,不用看书学习了,存在对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的现象。思想上的放松造成行动上的松懈,学生来到电厂顶岗实习新鲜感过后表现出一系列的诸多问题:有的学生进入生产现场,忘了戴安全帽;有的工作累了,竟然把安全帽当板凳坐;有的随意攀爬冷却塔。以上这些都严重违反了电业工作操作规程,把生命当儿戏。由于火力发电厂工作环境远不如学校学习环境好,有的地方噪音大,有的地方粉尘多,有的地方比较脏,学生的心理落差较大。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电厂中有的工种工作脏、苦、累,娇惯的个性让他们接受不了这种现实,吃苦精神不够;有的学生来到车间后不是看杂志、小说,就是拿出手机上网、玩游戏,学习主动性较差;并不主动与工人师傅进行交流,不能很好地与工人师傅融合在一起,顶岗实习期间抱怨师傅不管不问,学不到知识和技能,表现出沟通能力不强、工作意识懒惰等。
2.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
由于学校“双师型”师资不足、电厂环境远不如学校环境好、激励机制不完善及家庭、孩子的生活教育顾不上等因素,造成有些教师不愿意下厂带实习的现象。顶岗实习开始时由学校带队教师将学生送到实习单位,一般为火力发电厂或热力发电厂,顶岗实习结束时再由学校教师将学生接回学校,缺少对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的教育管理、检查督导、学习指导,出现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的情况。
3.实习单位的一线师傅不愿接受
虽然学校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协同安排实践教学”的合作协议,但是,在实施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实习单位一线师傅不愿接受的情况,主要原因有:工人师傅没有义务指导学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师傅既然接受学生跟着自己实习,就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对学生的行为负责;在接受该项任务后,师傅付出的劳动相对要多,而与之相应的报酬体现较少,或根本就没有体现多劳多得;电厂中控制室的桌椅一般是根据一线技术人员的人数来配备,实习学生来后占用了他们的部分桌椅,使得工作活动空间变得相对狭小;另外,部分学生的懒散行为、娇惯个性也会影响师傅的心情。
三、加强顶岗实习的措施
1.加强顶岗实习教育管理,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1)重视顶岗实习前的实习动员教育。在下厂顶岗实习前,学校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动员,要求学生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实习的重要性,仔细阅读顶岗实习方案,明确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成绩评定等。在实习动员会上,学校教务处和专业教学处的领导明确指出: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确保安全,提升技能。在教育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顶岗实习员工,既要遵守校规校纪又要恪守厂规厂纪,因此,必须接受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双重管理,踏踏实实地做好实习工作。对于顶岗实习的安排,学校不仅花费人力,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财力。首先,学校要与实习单位联系协调,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学校支付给厂方实习费、讲课费、住宿费等有关费用;厂方提供实习场所、安排食宿、专家授课等。其次,专业教学处选派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带队全程指导,负责安排接送学生的车辆,负责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管理、住宿安排、听课学习、跟班实习等具体事宜。因此,学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顶岗实习机会,充分利用有限的实习时间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无限的知识和技能中去。
(2)加强顶岗实习全过程的指导。在进入生产现场之前,首先要认真学习《安全电业工作规程》,熟知安规中的内容,深刻领会。在顶岗实习中必须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其次,学习安规后要通过闭卷考试,达90分以上方可进入生产现场进行顶岗实习。高职高专院校规定顶岗实习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即学生除了要由一位本校教师作为导师进行指导外,还要选择企业的一位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导师,明确学校指导教师及其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各自职责,共同培养。学校指导教师偏重于教育管理、检查督导、学习方法和沟通技巧的指导,根据顶岗实习方案安排学生每天的实习内容、需要做的典型工作任务、需要询问的问题,到现场检查学生是否到位,批阅学生的实习报告、实结等。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侧重于传授生产现场的设备、仪器、仪表的操作及如何操作、怎样操作、操作规程、操作技巧、操作注意事项等。通过这种在现场“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学生不仅知道了怎样操作,而且还明白了为什么这样操作,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校向老师学习;来电厂顶岗实习主要是向工人师傅学习。那么如何向师傅学习呢?首先,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不要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就瞧不起工人师傅,必须尊重师傅,虚心请教。其次,要选择好时机,注意方式方法。第一,选择师傅心情舒畅的时候,这时候与人交流、向人请教效果最佳;第二,选择师傅到现场巡查设备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跟随师傅一起去现场,不认识的设备现场请教。不要在师傅工作紧张、正集中精力处理事故或快下班、快吃饭、快休息的时候;第三,询问疑难问题的时间可长,一般问题的时间则短。请教时,应简明扼要地去问,同学之间不要问相同的问题,也不要问起来没完没了,这样容易使人身心疲惫、滋生厌烦情绪;第四,要“勤”字当头,文明礼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学会“四勤”,即手勤、口勤、眼勤和耳勤。所谓“手勤”,就是到了车间要积极主动帮助师傅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卫生、倒垃圾、提开水等,去现场维修设备、仪器、仪表时主动帮师傅拿工具等;所谓“口勤”,就是去车间实习时要带着问题去,对不明白的疑难问题要多问,问的时候要使用文明用语,选好时机,注意方式方法;所谓“眼勤”,就是到了现场后要多注意观察,观察各种管道表面所粉刷的颜色及其内部存在何种介质,观察各种设备的型号、运行参数、控制指标,同时做好记录;所谓“耳勤”,就是到现场注意聆听各种设备正常运转时所发出的声音,训练用“耳朵听”就能判断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的绝活。再次,当看到师傅从控制操作盘下来小憩时主动给师傅让座,并送上一杯茶水。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工人师傅的赏识和认可,他才会乐意将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
(3)做好顶岗实习后期的教育。随着顶岗实习进入尾声,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在逐渐衰减,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也会变得浮躁,此时,学校指导教师要做好实习收尾阶段的教育,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站好最后一班岗,精益求精做好最后一件事,给实习单位和工人师傅留下一个好印象,因为来电厂实习并不仅代表学生自己,而且代表整个学校。同时,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实习中取得的成绩,指出需要努力的方向,指导学生整理实习报告,书写实结,指导学生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2.不断充实完善激励机制,壮大顶岗实习教师队伍
为了不断壮大顶岗实习教师队伍,学校应适当提高带队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建立健全实习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在学校评优、绩效考核上给予优先考虑。顶岗实习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它是由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是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三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岗位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建设一支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是做好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教育、检查督导和实习指导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建立以教务处为龙头、各专业教学处和学管处参加的实习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顶岗实习管理和监督检查。根据顶岗实习学生人数和专业特点,对学生集中的顶岗实习单位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对于已有就业去向的学生,安排其到就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则指定相应的指导教师经常去看望和指导。同时,高薪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专家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形成专兼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壮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为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建立保障体系。
3.大力拓展顶岗实习基地,夯实学生职业技能基础
顶岗实习单位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实习的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与学生专业相近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共建顶岗实习基地,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主动服务、项目合作”的校企双向服务机制,实现校企互惠互利,从而达到共赢。在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要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出台一系列对高职高专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的优惠政策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另外,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的途径之一,是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重要补充。
实践证明,顶岗实习是高职高专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起着桥梁作用。学校要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壮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共建顶岗实习基地。以实施顶岗实习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同时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凤翔,杨桦.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6):47-50.
[2]夏栋,谢淑润.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12,(5):96-97.
[3]孙百鸣,徐进,张明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1,(4):32-34.
篇5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31)
摘要:构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是为了科学检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院校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作用和行业优势,通过校企合作,联合构建顶岗实习的内容和考核两个实习标准,在顶岗实习的内容上细分岗位、明确流程,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分类指导、分段实施、整体推进,在顶岗实习的评价中引入实习基地第三方机制,达到规范学生实习活动的管理与指导,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帮助学生创造就业“零适应期”的目的。
关键词 :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标准;刑事执行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111-04
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环节,顶岗实习是学校组织、帮助学生将校内所学理论知识与企(行)业工作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与企(行)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进入企(行)业一线参与实际岗位工作,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强化训练,形成较强的职业意识和独立胜任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因此,有必要按照专业与企(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或职业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企(行)业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研究构建学生顶岗实习目标与任务、内容与要求、考核与评价等标准。
构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的作用与意义
学生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操作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合格专业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内容。构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是加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需要
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顶岗实习的目标确定、内容优化、过程管理、质量考核以及基地建设等内容。顶岗实习标准是贯穿于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所有内容中的红线,能将整个顶岗实习管理体系通过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而便于操作。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针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而制定的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
2011年9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议”。有关领导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结合本企(行)业实际岗位要求,加快研究制定学生实习标准和监督检查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实习标准,探索建立实习标准动态更新机制。
2014年5月2日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缺乏顶岗实习标准不仅使学生无法明确实习目标,也使得职业院校和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监管中责任不明,更对学生实习的结果考核无据可循,实习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职业院校要落实教育部加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有关文件精神,提升对学生顶岗实习标准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的认识,构建格式规范、结构清晰、内容明确的学生顶岗实习标准。
(二)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育人模式、教学模式和就业模式等三个方面,但人才培养的效果最终都要体现在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能不能符合新形势下企(行)业发展的要求。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毕业生在就业后能不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打得赢”,就是看能不能做到“四强八会”——即政治素质强、适应能力强、体能素质强、格斗防卫能力强,会管理、会办案、会教育、会矫治、会应急处置、会调解纠纷、会做群众工作、会文书制作。“四强八会”职业能力既是刑事执行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的具体内容,也是司法警官类职业院校刑事执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对刑事执行专业而言,就是要通过在刑事执行工作岗位的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四强八会”能力,也最终以对其“四强八会”能力的掌握情况来检测顶岗实习环节甚至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实际效果。因此,制定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既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学生顶岗实习方向性指针、切实保障顶岗实习质量的需要。
(三)是帮助职业院校毕业生实现就业“零距离”的需要
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以企(行)业工作岗位核心技能指标为基点,以“实际、实用、实操”为质量标准,使学生正式进入企(行)业岗位工作后“来之能用,用之能成”。因此,除了在校内理论教学环节要引入真实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引入真实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引入真实流程改革教学方式,营造职业岗位环境和氛围,推动岗位核心技能教学情景化、模拟化和实操化,实现课堂与岗位的紧密对接外,在校外顶岗实习环节要以“岗位—职责—任务—能力—内容”主线为路径,按照统筹布局、多方参与、分类指导、分段实施、整体推进的形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作用和行业优势,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共同制定、实施包括顶岗实习项目内容标准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在内的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帮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主要任务、基本环节和考核标准等,规范他们的实习活动管理与指导,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的提高,帮助他们创造就业零适应期。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体系主要应该包括顶岗实习的内容体系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标准两个部分。前者解决学生实习的目标问题,后者解决学生实习的成效问题。
(一)立足企(行)业工作岗位,制定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体系标准
首先,梳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确定的就业岗位(群),将其确定为学生实习的目标岗位(群)。例如,刑事执行专业实习的目标岗位(群)统一为监狱基层一线民警。
其次,解构企(行)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职责,分析各个工作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如监狱一线基层民警岗位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有:新犯收监,罪犯学习、劳动和生活“三大现场”管理,罪犯思想、文化、技术“三课”教育,监管安全防范与应急事件的处理、安置帮教、释放等。
再次,在明确企(行)业相关岗位职责和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分析其所需的核心职业素养,再对应构建学生顶岗实习的职业能力模块。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包含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等四个方面。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是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忠诚、勇敢、坚韧、奉献的警察职业道德,公平公正、依法行刑的执法理念;学生文化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标准是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交流能力,能有效开展罪犯教育和矫治工作,能较好地制作执法文书;学生身心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标准是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较强的警务技能;学生职业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标准是具有较强的刑务处理、现场管理、罪犯教育矫正及安全防范等业务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等。
(二)遴选典型工作任务,设计顶岗实习项目,形成顶岗实习的内容标准体系,要求学生逐项完成有关项目训练
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监狱基层一线民警职业能力模块中“现场管理”的基本工作任务与实习项目对应情况如表1所示。
(三)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标准
首先,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不同的实习阶段和实习工作岗位分解为学生具体的实习任务标准,同时相应地确定每个实习阶段和岗位指导教师的工作标准。如刑事执行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为7个月,分成特警队、入监监区、常规监区、出监监区、教育科、狱政科、刑罚执行科等七个阶段,每个阶段为一个实习岗位,各为期约一个月。
其次,确定各实习阶段考评内容的关键指标、考评实施方案与标准、考评人员结构等。按不同的实习阶段递进实施,完成一项,考核一项,逐项达标。不达标的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实习。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学生顶岗实习第一阶段的岗位、任务标准及指导教师工作标准对应情况如表2所示。
再次,建立以职业关键能力为核心,最终反映人才培养素质的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专业综合技能考试题库及测试办法。学生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按百分制进行计分。其中,顶岗实习成绩由四个部分构成:(1)顶岗实习态度(包括遵守实习单位纪律、工作表现、出勤等方面)占总成绩的20%,由基地指导教师评定;(2)顶岗实习表现(包括顶岗实习中的学习态度、实习日志记录、实习内容掌握程度等方面)占总成绩的30%,由基地指导教师评定;(3)综合技能测试占总成绩的30%,由学校教师和行业专家评定;(4)顶岗实习报告占总成绩的20%,由学校专业教师评定。而顶岗实习成绩按四级分制确定,即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且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原则上应呈正态分布,优秀的比例不超过20%。学生在结束顶岗实习结束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参加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学校应会同实习基地,以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内容为模块建立专业综合技能测试题库,每个模块应包括100个以上真实案例或情景模拟测试题。如刑事执行专业综合技能测试题库包括警务技能、罪犯集体讲评教育、罪犯个别谈话、监管安全与防范、法律文书制作等模块。测试方法应当包括测试内容、测试流程、评分标准、等级评定等。刑事执行专业实习学生“罪犯集体讲评教育” 综合技能考试题库及测试办法如表3所示。
最后,制定其他考评制度标准体系。包括《顶岗实习单位标准和考核办法》、《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顶岗实习学生考核办法》等。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学生顶岗实习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构建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就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二)细分岗位、明确流程构建顶岗实习标准
职业院校在对整个顶岗毕业的内容体系和考核体系进行系统设计时,要按照企(行)业相应的主要岗位,以及在不同的岗位上主要工作内容,明确出学生在每个实习岗位、每个工作流程中所要达到的目标,使得实习的内容和考核标准定量化、精细化,尽可能让学校专业教师、基地指导老师和学生对实习目标都一目了然,并且可实现、可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考评应与各个实习岗位和实习工作流程紧密结合,实习一环、指导一环、考核一环。此外,还应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既从各个环节把握顶岗实习的质量,又总体上把握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效及其职业技能的提升情况,使整个评价结果更趋客观公正。
(三)校局联盟、校狱(所)合作构建顶岗实习标准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行)业的参与和支持。对任何专业而言,实习基地应该既是实习岗位的提供者,又是学生的主要就业接收单位。实习基地对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对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工作内容等都比学校要更加明晰。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学校构建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先要取得省司法厅和省监狱管理局的支持,按“校狱合作”的理念,牵头组建并充分发挥好司法行政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作用,形成由学校牵头,司法厅领导,监狱管理局、各监狱参与的“双主体”共同育人格局,探索多方参与、共同建设、互利共嬴、多元评价的长效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校狱合作构建、执行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就可以按照监狱基层一线民警的职业要求培养学生,又能使学校和基地共同评定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表现,共同约束学生,是一举两得的举措。
实践证明,职业院校结合企(行)业工作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逻辑严谨、内容科学、结构清晰、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的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是对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检验,不仅可以规范学生顶岗实习活动的管理与指导,而且对综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其较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独立胜任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的形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学生和企(行)业单位“三赢”良好局面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覃曼卿,龚江南.高职文科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的制定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7):62.
[2]包世萍.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152.
[3]龚江南.高职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1):50.
篇6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加强顶岗实习的规范与管理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已把顶岗实习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并对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各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顶岗实习任务不明确、过程管理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尤其是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导致顶岗实习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实施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是有效提高顶岗实习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将顶岗实习纳入课程体系,实现顶岗实习课程化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把顶岗实习仅仅是当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作为一门课程进行系统设计与实施,没有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进行整体设计。詹姆斯•麦当娜的课程系统论认为,课程开发和实施应包含课程方案设计、课程方案实施、教学活动与教学法以及学习活动等四个子系统。四个子系统中,课程方案设计是核心和重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必须进行系统设计。在顶岗实习中,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分为通用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心里承受能力、自我管理与组织管理能力等)、专业基本能力(专业基本技能应用、岗位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和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综合知识应用、胜任岗位工作要求、并能参与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三个层次。每层次能力递进,后一层次都是基于前一层能力的强化和新的技能培养。基于以上目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顶岗实习课程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制定课程标准,包括课程培养能力目标、顶岗实习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等。(2)设计课程开发方案,针对具体顶岗实习岗位,开发课程单元。(3)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包括教学任务安排、校内外指导教师配备等。(4)编制学生顶岗实习任务指导书。根据能力递进培养的要求,将顶岗实习分成三个教学模块(表略)教学组织分三个阶段实施。体验性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一学年之后的暑假,时间不少于两周,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对职业的感性直观认识。技术应用性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时间为20周左右,学生主要分布在与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规模以上企业,以集中顶岗为主,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预就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采取学院推荐与自主联系相结合的方式,以准员工的身份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期间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设计与答辩。顶岗实习的教学组织是以企业为主体完成的,因此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与评价必须有企业参与。企业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如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创新意识、团结协作、遵守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考核。学院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企业每一个岗位的表现及实习报告等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后撰写实结报告,对自我进行评价。将学生家长纳入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学生实习时签署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四方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及管理职责,调动企业以及学生家长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
二、开发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实现顶岗实习的实时动态管理
顶岗实习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在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实习时间里,学校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作为保障,顶岗实习很容易失去有效的监控。因此为了对学生顶岗实习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加强学校、企业、家长、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就应运而生。学生顶岗管理系统涵盖了顶岗实习管理的各个功能,从用户管理、企业管理、岗位管理、查询统计、设置、信息公告等诸多方面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系统高效的事务处理机制和信息管理模式,为学校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提供了直观的评价数据,提高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严谨性,杜绝了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具有用户管理、企业管理、岗位管理、信息统计、设置、信息公告、教师评价、问题管理、信息查看、学生入岗、顶岗过程管理等多个功能点。
(一)用户管理功能用户管理功能包括新建用户、用户查看、批量分派学生—学院指导教师、批量分派学生—企业指导教师。每个不同的用户对这些功能点的操作权限是不一样的。其中系统管理员可以新建/查看所有用户,教育教学部人员只能新建/查看本教学部的用户信息,学院督导只有查看用户信息的权限。对于分派学生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分派使用本系统的所有实习学生,教育教学部人员只能分配本教学部的实习学生,其他人员都没有分派学生的权限。
(二)企业管理功能企业管理功能包括添加/查看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查看所有实习企业的信息,学院督导人员仅可以查看实习企业的信息。
(三)岗位管理功能岗位是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企业指导老师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新建岗位的时候,必须关联企业指导老师,这样实习学生在什么单位,由哪个指导老师指导,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就一目了然了。此功能共包括:添加岗位、岗位查看、学生入岗、入岗学生管理、学生换/退岗记录多个操作。所有的用户都有查看学生换/退岗记录的权限,但是添加/查看岗位、入岗学生管理只有系统管理员有权限,学生入岗可以由系统管理员和教育教学部人员共同完成。
(四)信息统计功能系统能够出具多种查询报表。查询出来的信息,可以通过Excel直接导出,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查询统计功能包括:学生顶岗实习成绩、教师评价统计,信息列表,教师评价查看。不同角色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查询统计功能。
(五)设置管理功能本功能是对个人基本信息的设置,包括修改密码、职务管理和信息查看。职务管理功能仅系统管理员用户所有。系统管理员用户没有信息查看功能。信息查看是指查看登陆用户的相关信息,比如实习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校内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校内指导老师就可以查看自己指导的实习学生信息,以及实习学生的企业指导老师。不同的用户,查看的信息是不同的。
(六)公告信息管理功能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可以通过本系统及时获知学院关于顶岗实习的通知通告。只有系统管理员和教育教学部的用户能够公告,其他用户只能查看信息公告。
(七)顶岗过程管理功能监控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指导老师的指导情况,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周记和实习报告来体现。这一功能包括:新建周记、查看周记、新建实习报告、查看实习报告。实习学生通过本系统提高实习周记,其指导老师进行审阅,一旦指导老师审阅通过,实习学生将不能再次修改周记。
(八)教师评价管理功能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需要对指导教师考核,这就需要多方面的评教。首先是实习学生对指导老师进行评教,然后是企业指导老师的评价,还有学院督导人员的评价,最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算出该指导教师的最终评教情况。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对策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是区别于本科院校的重要特征。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决定着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就业能力,决定着职业教育的生死存亡。但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实习效果差,多数院校顶岗实多流于形式。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领导十分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大力改革顶岗实习教学工作,各二级学院均制定了详细的顶岗实习计划及管理方案,加强了顶岗实习的管理。在顶岗实习教学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现根据我校的做法及顶岗实习现存问题进行阐述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一、顶岗实习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概括,问题来源分别是学校、企业、指导教师以及学生。
(一)学校组织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很难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
大多数学校在组织和管理顶岗实习时均由学生原来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辅导员)来承担,其主要形式有:学生定期回校汇报;指导教师定期回访企业;委托企业代管。但由于参与管理的人员不足、学生实习单位分散等原因导致不同学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学校主要是在发生偶发事件时才出面管理,平时参与管理较少;有些学校没有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还存在着对实习的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因为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学校也很难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
(二)企业参与意识不强,配合力度不够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目前各个企业的核心价值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求履行太高的社会责任并不可行,而政府对于企业承担学生实习又没有相应制度保障,致使许多企业对学校顶岗实习的配合力度不够。有的企业对于学生的顶岗实习,并不关注学生技能的获得,而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有的企业安排学生做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不重视实习生的专业提升;有的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后,缺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沟通,导致不少企业对学生实习敷衍了事、不负责任,学生达不到实习的预期效果。
(三)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能力欠缺,指导积极性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就进入教学岗位,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实践指导能力欠缺。除此之外,各高职院校教师数量有限,均要承担大量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只能够在学校从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加之顶岗实习单位非常分散,致使担任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不能够跟随学生一起深入企业。有些负责任的指导教师会经常与所带学生联系,较频繁的去实习企业回访,但其业绩和工作量难以估算,大多数的指导教师均根据学校所给的工作量做一些表面性的工作,指导的积极性不高。
(四)学生思想认识模糊,适应能力较差
当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实习生都是独生子女,缺少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对老师和父母的依赖性强。突然从学校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面对复杂的实习环境、枯燥而繁重的实习任务、简陋的住宿条件时很多人都很难适应。如果不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有些同学会轻视顶岗实习,在实习时混水摸鱼;有些同学会有极重的心理压力,致使顶岗实习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二、顶岗实习对策研究
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存在诸多问题就要对症下药,逐一解决。根据我校的实践经验,现将顶岗实习问题的解决方案概括如下。
(一)规范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制定全面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
1、开发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系统,规范组织管理工作
为规范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进行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我校开发了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所有的实习管理均要在该系统上完成。在进行顶岗实习时具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包括手续审批、过程检查、总结归档三个方面,具体内容详见图1。
实习之前需进行手续审批,在进行手续审批时,必须具备由校企共同制定的毕业实习计划、实习方案及安排表,实习的企业必须与所学专业对口,才能够获得审批。
实习过程中,要进行过程检查。在过程检查中学生应把在企业每天的工作情况在系统上向指导教师进行汇报,汇报时须有相关的佐证材料;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指导教师再将学生的汇报信息结合企业的反馈信息以周记的形式上传到管理系统,由院系、教务处、校领导来检查;为监控教师的指导情况,学校督导处、教务处相关人员会到实习企业进行寻访。
实习结束后,要进行资料总结归档。学生要上交毕业实习手册(内写有毕业实习日记)、毕业实结及毕业实习鉴定表。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评、企业师傅评价、过程检查情况及上交材料情况按照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成绩评定,再将所有的资料打印盖章并上交教务处备案。
2、根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评价意见制定全面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
实习成绩评定方式至关重要,制定全面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做到成绩评定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正确认真地对待顶岗实习。
我校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包括两大方面,分别是实习表现成绩和实习作业成绩。其中实习表现成绩由学生自评成绩、企业师傅评价成绩、指导教师评价成绩三部分构成。实习作业成绩由实习日记成绩和实结成绩两部分构成。学生自评成绩的给定要由学生提供佐证材料(包括在企业期间工作情况的照片、企业师傅评语等);企业师傅评价成绩应综合考虑学生在企业的具体表现,如迟到、早退情况,动手操作积极性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情况,职业素质养成情况等;指导教师评价成绩要综合考虑学生上交材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学生与教师联系的频次,毕业实习时是否有跳槽等。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校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出评价后,可给学生颁发企业工作经验证明,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就业率。
(二)加强校企合作,增强企业参与意识,建立长期稳定的顶岗实习实训基地
自2006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16号文)中着重强调了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后,我校各专业均非常重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学校领导与各二级学院院长分别走访河源市及周边相关企业,与企业领导协商洽谈,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方面可派遣相关老师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并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研发,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对口人才等;企业方面可派遣相关骨干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场所。如此双赢的做法,使各专业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顶岗实习实训基地。以我校机电学院数控专业为例,迄今为止已经与广州鑫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星塑料制品(河源)公司、河源市龙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勇威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佛山伟经实业有限公司、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指导教师积极性
为加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有两点举措。其一是鼓励教师下企业,培养企业实践工作经验。教师可以在没有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半年或一年在企业挂职,学习实践经验,而学校仍以基本教学工作量的形式发放校发工资。其二是聘请企业资深高技能职工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每个学期学校各专业都会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来学校进行讲座和实践培训,许多教师都切实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调动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鼓励教师多与企业人员沟通合作,联系顶岗实习基地。对成功联系实习基地的教师,在年终绩效时给予加分的奖励。另一方面是鼓励教师成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并与评优评奖挂钩,对表现特别出色的教师还会增加该项教学工作量的考评系数。以上做法大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各指导教师都非常努力地进行顶岗实习指导,在教师方面保证了顶岗实习的质量。
(四)认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采取循序渐进的顶岗实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实习适应性
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出现的不适应性,我校在实习前、中、后都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实习前,召开动员会和座谈会,提高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在企业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给出解决方案,解放学生的思想包袱。在实习中,通过电话、短信、网络邮件、QQ、视频聊天等方式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孤独感和无助感,使实习效果达到最佳。在实习后,继续召开座谈会,让学生总结实习的收获和不足,同时指导教师做好记录,对有些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要认真考虑解决方案,为更好的完成下一届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除此之外,为更好的使学生适应企业的生活,可以采取渐进性的实习方式。如第一年进行一周的认识实习,让学生初步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第二年进行一个月的顶岗实习,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实质、企业所需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准,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制定比较实际的职业规划。第三年进行半年的毕业实习,让学生逐步适应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这种渐进式的实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实践能力上都能够不断地适应企业生活,对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顶岗实习实践效果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在实施顶岗实习时以企业单位(各校企合作企业)现场招聘的形式进行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互相选择,增强了顶岗实习的对口率、签约率及顶岗实习的集中性。在实习的前、中、后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在校企合作、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的实习适应性等方面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同时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了公平公正且全面的考核,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与学生都非常满意,顶岗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一、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分析
(一)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开展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尽管在学生正式顶岗实习前,高职院校会对学生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向学生宣传和讲解顶岗实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部分学生依旧不能全面理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在实际顶岗实习中,学生往往需要处理各种烦琐的事务,较为辛苦,而那些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够深入的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顶岗实习,甚至出现身份认同的问题。一些学生会错误地认为顶岗实习中从事的工作都是累活、脏活等基础性的劳动,自己是受酒店剥削的廉价劳动力,与自己大学生的身份不对等。由于学生没能深刻领悟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造成其在顶岗实习中有较多不良情绪,不利于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2]。
(二)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忽视理论知识传授当下酒店管理专业在开展顶岗实习时,通常还存在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忽视理论知识传授的问题。从高职院校的层面来看,让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提高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然而从酒店管理人员层面来看,管理人员更加关心如何尽快让学生掌握基础操作技能。酒店的带班主管大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能,但缺乏各种理论知识,所以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接触较多的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3]。
(三)学生实习中岗位轮换次数较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要学的知识较多,实际酒店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工作范围也多种多样,主要有酒店前厅、餐饮、康乐以及客房等不同领域,高职院校让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是希望学生尽可能接触各种岗位,掌握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然而在实际的酒店顶岗实习中,酒店往往只为实习学生提供两三个岗位,让学生在这些岗位上轮换。由于实习中所涉及的岗位数量较少,学生难以通过顶岗实习全面掌握酒店的真实运营情况。另外,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一般在7个月左右,一些酒店希望实习学生接受系统培训后能固定在某个岗位上,认真负责地完成本职工作,确保酒店能稳定发展,这显然与高职院校提出的岗位轮换理念不相符。
二、提高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的路径
(一)加强学生实习前的教育高职院校在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前,必须要向学生普及顶岗实习对提高自身实践操作技能、加强自身职业规划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充分理解顶岗实习的意义,消除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抵触心理,进而更好地融入顶岗实习中。在实习前的教育中,教师要注重纠正学生认为顶岗实习是充当廉价劳动力的错误观念。此外,教师要向学生讲解酒店顶岗实习的具体流程以及工作强度,让学生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对酒店工作产生正确的认知。通过对学生开展系统、全面的岗前教育培训,让学生对顶岗实习建立正确的认知,了解酒店行业的工作特征与方式,掌握酒店行业工作的基本要求,进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顶岗实习思想,树立正确的态度,进一步提升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4]。
(二)密切关注学生实习中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高职院校需要与顶岗实习酒店建立稳定、高效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问,让学生全身心投入顶岗实习,不断强化专业实践技能。院校还应加强与酒店的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各实习学生的工作表现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端正学生的顶岗实习思想观念,确保学生能在顶岗实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重视实习质量考核,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提高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效果,高职院校还应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状况,加强对学生实习质量的考核,并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进行考核评估,一方面能使学生积极融入顶岗实习工作,加强专业技能的锻炼,不断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实习酒店认识到管理上的不足,帮助酒店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提高酒店的市场竞争力。酒店管理专业必须要构建以酒店为中心,结合实习教师、酒店人力培训部门以及顶岗实习带班主管,从学生的工作态度、实习纪律、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等多个层面入手,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学生考核指标体系[5]。
(四)建立长久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实践培训标准针对当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酒店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高职院校应与合作酒店建立长久稳定的关系,加强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关于学生顶岗实习目的等问题的探讨,逐步形成统一的意见和看法,并为学生顶岗实习构建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以及实习培训方案。当高职院校与酒店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之后,酒店能更全面地了解高职院校对学生实习的具体要求,同时能在学生实践培训中结合教学大纲,向学生传授与岗位有关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6]。与此同时,借助长久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可以与酒店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依托合作管理,不断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
篇9
一、高职物流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思想波动大。目前高职的学生生源以普通高考招生为主,也有中职“3+2”中高职衔接学生(即3年中职学习+2年高职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为“90~95后”。此类学生特点,一般学科基础较弱,学习中存在不良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产生怀疑,对未来比较迷茫。同时“90后”的生活环境又造就了他们注重民主、平等、对话语权的强烈渴望,追求舒适的生存环境,大部分人都沉迷于虚拟社交,对家长、教师的直接管教非常抵触。而物流行业的顶岗实习环境由于专业原因,通常整个工作氛围并不是轻松愉快的,通常和货物、机械设备打交道,工作环境也比较艰苦。某些物流业务以体力劳动为主,(例如配送中心的入库、分拣、出库、配载、派送等工作),对很多“90后”的学生来说,心理和体力都在经受极大的考验,加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多半选择放弃。学生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上还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职业道德欠缺。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时间一般都在3~6个月内,实习期间要求按照企业的上班考情严格执行,有学生仍然会出现迟到、早退、擅离岗位等问题,工作过程中没有按照企业的岗位职责操守严格执行。对于物流企业出现的加班情况,例如物流企业经常会经历的“双11”、“双12”,此双节堪称物流行业的必加班时段,学生仍然无法理解,抱怨众多,不愿意配合企业进行加班。这些现象的产生除了“90后”自身的特点之外和学校及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欠缺也有必然联系。
(三)企业技能培养不深入,企业用人出发点仍停留在“工”多“学”少的阶段。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直把“工学结合”定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主基调,先后和一些大型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例如“华润万家配送中心”、“联华华商配送中心”、“苏宁配送中心”、“国美配送中心”等企业,其他还有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例如“顺丰快递”、“中通快递”和一些生产型企业的物流部门。但是真正进入顶岗实习阶段时,发现企业的部分用人岗位和物流专业的关联性不强,企业出于自身的考虑,在部门非物流专业的岗位缺人的时候也会让物流专业的实习学生来顶岗,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学校建立顶岗实习平台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实际操作环境中对物流的各个工作岗位有所了解,比如仓储入库、出库、储位优化、配送订单分析、配送线路优化、配送成本核算等,但是真正能让学生在3~6个月的顶岗期内完成多岗位轮岗的企业少之又少。这些都是物流专业顶岗实习实际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四)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感觉枯燥,顶岗实习欲望不强烈,影响顶岗实习课程效果。学生对工作的理解还不深入,每天在同一岗位上重复相同的工作,感觉枯燥、疲惫。很多学生甚至都难以坚持整个顶岗期,顶岗期间不断有学生提出辞职,这和物流企业的实际环境有一定联系,也和学生对顶岗实习课程认识不深有关。
二、对高职物流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建议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迅速完成角色转换。在学生入校后就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三年的专业及专业学习内容,明确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在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前,进行顶岗实习动员活动,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定位,强调顶岗实习中学生的双重身份,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作为学生应该努力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掌握物流专业实操知识,作为员工应该努力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完成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在工作中,认真了解工作岗位须知和操作流程,通过实践工作,进一步强化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理论和实践相互转化的知识内化过程,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勤劳肯干的工作作风,为他们将来步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内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根据“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目前高职物流专业的教育现状,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引入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对学生、用人单位的问卷或走访的形式,进一步分析研究高职物流专业特点、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思想状况等内容,来制定一整套适合高职物流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建立学生的“职业道德测评指标体系”。“职业道德测评体系”可以由综合指标体系构成,分成“学习”、“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三部分内容,从学生平时的日常生活开始,树立职业道德意识,从规范日常生活开始,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利用入学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来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为顶岗实习能迅速融入企业奠定基础。
(三)建立顶岗实习组织保障体系,建立有效信息反馈机制。顶岗实习的学习地点从学习转移到了企业,企业应该对实习学生有培训义务。企业针对物流专业的学生应该安排合适的实习岗位,尽可能专业对口。企业在学生顶岗期间应该对学生的人身安全、专业能力负有监管的责任。当然学校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也对学生和企业进行监控和管理。成功的顶岗实习必须有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管理。学校和企业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形成“三级”管理机制,由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共同完成顶岗实习任务。领导层主要由学校分管领导和企业人力培训主管组成,主要负责校企合作的运营机制和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层主要由学校系领导和企业相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整个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案制定。学校和企业方面就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制度达成共识,避免出现企业重工不重学的情况,保障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操作层是由学校的专业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组成,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具体工作技能的培训、情绪的疏导做指导性工作。
“三级”顶岗实习保障体系的建立,对提升顶岗实习教学效果有关键性作用。“三级”管理体系之间要保证信息流通顺畅,由于老师不能全程陪同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所以需要利用网络通讯等一切通讯手段和企业取得联系,监控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全部活动,掌握顶岗实习学生的相关信息。除了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提交实习周记来查看学生实习动态之外,还可以采用不定期的走访,实地了解学生在企业的情况,提升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学生选岗的过程,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学生在选岗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工作意向,尽可能提供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岗位。或者在学生定岗前带学生去企业参观,了解他们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减少他们顶岗实习后和顶岗实习前的心理落差,增强未来学生顶岗实习的稳定性。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网络或走访管理,对学生的情绪问题、生活问题及工作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形成良性的顶岗实习氛围。也可以利用网络圈,让学生干部发挥作用,树立榜样,及时发现顶岗实习学生懈怠的情绪,给予激励,培养积极主动、独立自强的网络圈氛围,一起完成顶岗实习课程。
篇10
1.1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邀请各大医院护理专业专家和临床带教老师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意见进行修定完善。对于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安排从工作实际出发进行调整;加大校内实训课的比重,重视校内教学内容与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内容的衔接。
1.2项目化课程改革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特别是模拟仿真实训室,校企业合作开发面向真实工作情景的仿真项目化课程,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目前护理系已有三门课程项目化进入实施阶段,其余课程都在进行项目化改革中,以求最大限度的让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零对接。
1.3共建完善师资队伍
为了与顶岗实习工作更好的接轨,我院聘用在医院工作的高级职称护士以及经验丰富的退休护士做兼职护理教师到大学任教。他们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承担某种课堂授课工作并成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兼职教师的临床服务与教学的双重角色,使医院加入到对临床实习质量、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关注上来[2]。同时每年利用假期派出学校专职教师去医院进修,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共同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实习前培训质量
2.1改革实习组织形式
采用实习学生和实习单位双向选择,在实习学生进入实习阶段之前根据各级各类医院对实习生的规格要求,通过医院选拔和学校推荐的方式确定临床实习单位,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的过程中要经历行业了解、求职面试等阶段,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学生对得来的实习单位也比较珍惜和满意。
2.2强化职业素养
我院在顶岗实习前对护理专业实习学生进行集中岗前培训,强调实习同学对待护理专业必须有事业心和职业信念,对待患者要有同情心和爱心[3]。同时加强护理礼仪、人际沟通、基础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等培训,特别开设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专项培训,请临床一线专家对临床各科室如手术室、监护病房、口腔科、血液科等高职业危险科室,及针对各病区护理操作特点做专科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防护能力。
三、实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3.1校企合作保证实习的有效性
与承担护理临床实习的实习基地共同建立《临床实习规范化管理规定》,以提高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建立健全临床实习层级管理制度,同时加强临床实习的组织管理,注重对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实施临床带教的规范化管理,开展对护理临床实习效果评价,强调出科考试环节。完善临床实习奖惩机制,严把临床实习质量关,保证顶岗实习的有效性。
3.2实训基地建设
乐职院护理系近年来,一直积极和四川省内的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以及全国一些知名的医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协商签署实习基地协议书。为了能够吸引实习合作单位,促进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师资及教研能力雄厚的优势,每年接受实习基地职工来学院培训、学习,并且邀请校外实习基地的专家参与学院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聘请四川省范围内的实习基地的专家为我校客座教授。以此建立与实习基地更加稳定的联系,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实现双赢。
3.3建立顶岗实习专职指导教师队伍
乐职院护理专业顶岗实习在指导人员组成上主要包括校内指导老师、校内辅导员、校外(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在指导形式上校内指导老师、校内辅导员主要通过现场教学指导,网络、电话指导等形式进行辅导。校外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对实习同学进行指导。通过三导师从思想、业务、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还制定了专职指导教师的选拔规范,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顶岗实习专职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绩效考核,考核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保障指导效果。
3.4建立顶岗实习网络平台
我院建立了顶岗实习网络平台,对顶岗实习信息进行管理,能及时与实习学生联系沟通并进行信息通知和数据统计的一个实习信息反馈网络,通过顶岗实习网络平台建立合作实习单位档案与数据库,对实习单位进行分类和统计。实习同学可利用自己的账户进入系统并完善个人的实习数据库个人信息,并通过系统提交实习周记以及向老师提问,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动向。教师通过顶岗实习平台指导学生实习工作,对学生所写的日志进行批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并通过系统记录反映出来,系统所反映的信息也作为考核指导老师和学生的依据。
3.5实习质量评价系统
为促进学生顶岗实习规范管理、保证顶岗实习质量,我院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多元考核机制,学生顶岗实习主要的工作和学习都在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考核以校外(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内辅导员为辅助、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机制。实习单位以实习学生轮转的每个科室为单位,按《临床实习规范化管理规定》由每个实习科室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素养、工作态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形式主要以日常考核、出科理论和技能考核三种。考核结果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主要部分;学院指导教师主要就顶岗实习手册中相关的临床护理病历、实习周记、实结等内容进行评价;学生互评侧重对实习纪律、师生关系、同学互助等方面评价。将各块考核赋予一定的权重列入总评成绩,以确保考核成绩客观全面。
四、顶岗实习信息反馈系统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顶岗实习安全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