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传承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医学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医学传承

篇1

【论文摘要】本文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入点,论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对中西方传统关学观念的传承,强调西方羡学观念的核在于形式论,而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说、格调说和气韵说占主导。

1.传统美学观念

1.1表理论

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就是表现,纯粹的直觉获得纯粹的表现,直觉是具有特殊的目标知觉,是一般意志的实践转化为道德活动。因此,美既不是有用的,也不是愉悦的或者真善的。

1.2朦胧论

认为美是一种朦胧的清晰、模糊的明确、似是而非、不似之似、似而不似的直觉感受。美的理论是凭直觉中的感受,美中含有一定成份的真与善,但是美的事物特别是形式美,当美达到相对的审美标准时,具有一定虚假和丑恶成份的事物仍然觉得美。

1.3幻觉论

美是“观念的外观”("das Scheiene der Idee")。这一定义,部分是形而上学的,部分是实在主义的。美,依赖于这些第二性的质的组合,因此,美不能存在于外在世界真实的物理对象之中。

1.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Freud)及其许多门徒初创并发展了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理的主要定义是怎样从永恒的“冲突”的观念出发,再进一步,这一压抑的行为又是怎样在无意识当中创造出一个观念相冲动的体系。这一体系,从人格的其他部分孤立出来,术语上称“情结”(complex) 。

1.5体验论

近代科学美学创立者费希纳,把关于美的科学当作普通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他所开创科研理论,是把实验的方法介绍到美学中来,就是一种“从下而上”("von Unten")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一方法来代替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即“从上而下”("von Unten")的哲学方法。

1.6移情论

对于这一特别生动的美感经验—近年来多数哲学家都称之为移情(Einfuhlung )—所作的还不够成功的解释,不是在《小宇宙》中找到的,而是在《德国美学史》中找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批评了赫尔德的极其类似的看法。在赫尔德方面,曾经以炽烈的想象的热情维护过内在生命的自由而又完整的表现。作者告诉我们,这一过程是建立在观念多样化的联想或回忆上面的。

1.7现象学论

只从事于现象("phanomene")的描述,只关心显现在知觉中的对象,而完全不管对它们在因果上的说明。它抓住对象本质的内在特性。“所采用的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中抓住每一个对象的一般特性。象这样所显示出来的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

1.8完形心理学美学论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他通过对音乐曲调的研究,认为音乐绝非仅仅是曲调音响的总和,音乐中的曲调旋律除了一系列的音响外还有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格式塔特质”。

2.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西方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2.1模仿说

古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自然。准确地说,就是艺术是模仿自然、社会和现实。依据模仿论的美学观,艺术品的审美判断标准就直接取决于模仿的真实与否,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力就大大削弱。

如今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很多设计作品就是这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再现,特别体现的城市雕塑上。

2.2表现说

艺术表现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艺术的本质也在于情感的表现。

所谓艺术的表现论,主要指:艺术家作为个体感情的存在,强调艺术的目的仅仅只是表现个体独特的、微妙的、难以言说和不可重复的感性体验。而产生与人类心灵之中的情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冲动,只能借助外在的形式把感情表达出来,成为可以观照,可以感受的东西。 2.3形式说

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艺术而言,反映现实生活也好,表现主观感情也好,都必须纳人一定的审美形式,才能成其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性”就是认为形式构成了艺术之最根本的特征。

对形式的认识,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意味的形式”。

具体显现为: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多样与统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通过对交通的组织、用地功能的分区、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绿色环境的开发、街景形象的塑造、特色环境的创造、城市天际线的表现,把城市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形态、功能、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使景观组群由无序变为有序,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在制约中寻找自我,使设计师更客观地对待创作的客体,进人无模式的境界之中,再自由地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客体不会与其他的城市公共设计雷同,不会是随便从别处抄来,也不能随便搬到他处,而是“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表现。

3.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3.1意境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

意,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主观思想感情。

境,指创作者对客观形态的描绘与刻画。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写实,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对象具体的形态,要求达到内在精神的神思,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现代画家齐白石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象用在似与不似之内”。

当今,许多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继承了意境说美学特点,尤其是雕塑作品。

3.2格调说

中国传统美学往往强调“虚实相生”、“以简就繁”、“计白当黑,妙在无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城市公共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对象是构成人类生存的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总体的综合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注意协调各对象之间的关系,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虚与实,简与繁的关系。

3.3气韵说

气,本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指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韵,本指和谐的声音。气构成事物,韵则决定事物的雅与俗,高与低,美与丑。气韵,就是说,具有高雅气质的人才能做出高雅的艺术品。

中国古代美学重神而轻形,这种美学理念直接影响当代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雕塑和城市水体设计时,往往追求一种意境。如由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合力完成的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整个设计弱化了具体形态的描绘,极力营造出一种荷塘意境。

4.小结

本文重点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传承进行概述:

4.1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人点,首先阐述传统美学观念,解决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等问题;

篇2

关键词:民间艺术;美术教学;传承;运用

如今,传统民间艺术是当代美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拓展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造就具有文化素养的实用型人才,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传统民间艺术创作平民化与自由化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

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生活的智慧结晶,它与人们群众的劳动生产息息相关,并通过手工艺术品的形态,表达出人们的内心情感并且满足他们对美的追求,体现着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美化生活的实用目的。然而艺术创作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民间艺术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优势在于对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同时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实践。民间艺术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很好的引导出学生研究与探究的热情,自主的进行观察与认知。因而,在当代美术课堂中,利用民间艺术特点与魅力,能充分挖掘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们自信大胆的进行艺术创作的探究,这无疑是对学生们艺术创造力和艺术发展最好的开拓。

二、民间艺术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民间艺术涵盖着广泛而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故事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传统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对传统美术教育的发展,于此同时能够激发学生们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同感,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无处不体现着古老东方艺术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面塑课上,我引导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整理面塑手工艺的发展历史和优秀作品集,从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去自主地了解和体会传统民间艺术中的文化,学生们从中总结发现,面塑手工艺的选材多来自于神话传说和古典文学名著,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体现着当时劳动人民对生活和民族的热爱,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将中国传统手工艺面塑与西方雕塑进行对比,更加深刻地了解传统手工艺面塑的艺术形式,感受了中国民间手工艺造型特色和用色特点,体会了其中的艺术情趣。在分析和体会的基础上再而进行创作,这个过程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面塑制作的兴趣和意义,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让学生们真切体会到民间手工艺的乐趣和美好,加深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知和体会。学生们欣赏、探究和动手制作的过程,也就是传承和发展祖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行动。

三、重视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实现民间艺术有效的传承与创新

在当代美术教育中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民间艺术,感悟传统美,还要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体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将影响他们一生的文化修养。例如一次课堂上我以“年味”为主题,让学生们以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为基础,开拓思维大胆创新,进行创意思维风暴。其中就有一组学生在启发下运用民间手工艺面塑技法,结合新时代的元素,制作出了新年团圆为主题的平面浮雕挂画,这组作品中既运用了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材料和技法,又融入了当下生活中的场景,并且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做出了平面浮雕的作品,真正的将传统民间手工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艺术创作的题材来自于日常生活,为了使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更具备艺术魅力,就需要将民间艺术的内容更好的和当代美术教学相融合,在教学中让学生们接触并热爱民间艺术,不断去创新,以此来传承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民间手工艺,推广传统民间艺术的美学价值。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技艺和道德理念。现如今,很多民间艺术已经被列入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我们有义务将这样优秀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学校作为传承民间艺术的重要机构,为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民间艺术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并且能够更好地完善当代美术教育体系。

作者:钟蕾 单位:大连市烹饪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寸悟.虚实范畴的美学价值[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02).

篇3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自主学习;创新精神

一、传统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技法轻素养;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具体可以从一下几点来说明:

(一)在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

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教材内容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教材切忌简单划一、强求一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二)地方美术教育不注重注重美术拓展和结合

美术教育的科研风气固然很好,但不结合本地资源特色、硬软件实际,盲目的跟风仿效或是搞“本土文化特色”都是不可取的,只能是给课改装点门面而已,效果不佳。美术教育本身是基础教育,应星罗棋步的贯穿到每个章节内容之中,除美术以外,还应于各课整合起来,互相促进达到美术知识全面的建构,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也会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至于出现知识断层,有利于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真正的让科研走进学生的实际美术教育当中。

(三)重技能、轻能力,美术教育中的误区

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最后叨叨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基础课程是以塑造学生多种能力、完善学生对人文、历史、审美、科学等领域的认知,树立服务于社会、国家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构建,如果是简单的教会学生单课技能,就是于课改宗旨相违背,如:美术中学生只会画几个苹果、一棵大树,对历史、建筑、人文价值都一无所知的话,那美术课就只是技能课了。

(四)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

美术课改评价体系,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如: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多种评价方式(分数、评语、等级、互评等)、教师常效评价体系。单一的用“分数”和“好、差”来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已显的很单薄,这样也不科学,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好的评价体系会增添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和认识到自己身上还存在的不足以及指出日后的发展方向,科学性评价的产生需要教师长期实践、反思、改进教学,教师不仅给学生以科学的评价标准,也要给每节课做好授课评价标准,这样有利于课改中经验的积累,从而对课程改革中面对的问题看的更清楚。

二、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新课改一改过去课程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的情况。使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新课程除改进了现行教材的不足外,其主要目标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时间,以便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兴趣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新课改克服了义务教育课程学习内容包罗万象,几乎涉及美术学科的所有内容,而学生的学习时间又非常有限,导致学生的学习特征是快速地掠过所有学习内容,浅尝辄止,基本是无法形成能力的情况。又避免了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程单纯的欣赏学习模式,缺乏实践与创作内容的缺陷。让学生在普通学校美术课程的学习由博返约,体现学生学习兴趣相对集中的过程特征。最终以达到学校、老师、学生都成功的教育效果。

总之,新课改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争取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洪涛:[M].北京《教师道德修养读本》团结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篇4

中医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努力创造并赖以保障健康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它们作为母体与子体,相互刺激,不断完善,所以历代名医们一般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故其医学观点能另出手眼,轶超前人。徐昂在《图注八十一难经》序中说:“通乎儒不通乎医者,容有已,未有通乎医而不通乎儒者也。徒通乎医者,庸人也,兼通乎儒者,明医也。”故历代医家多以明医的标准要求自己,王纶甚至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明医杂著》。

中医药学有几千年的历史,不依赖现化试验及人体解剖,所以对接受了十几年数理化教育的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难以接受中医的思维模式并不奇怪,但不接受中医的传统思维模式,守成犹难,更何以创新发展。在大谈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今天,我们重温一下古人如何推陈出新的治学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

近年来,刘力红《思考中医》、卢崇汉《扶阳讲记》的相继问世,人们对“火神派”的学说有了较多的关注。而对该派思想的形成加以探讨,可以对中医学术思想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的有所了解。’火神派的鼻祖是郑钦安,其思想由来与继承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而能有所创新,是有联系的。

1 郑钦安的学术成就及其以阳为主导的思想

郑钦安,名寿全,四川邛州(今四川邛崃)人。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宣统三年(1911),享年87岁。早年学医于刘沅先生,对《周易》、《内经》及《伤寒论》诸书,均熟读而深思之,奠定医学理论基础。继复博览医书七十余种,加以融会而贯通之。行年二十有四,即悬壶于成都,因其医理、医术造诣俱臻上乘,医德亦冠绝侪辈,踵门而求者常络绎不绝,声望日隆。清同治八年(1869)刊行《医理真传》,同治十三年(1874)刊行《医法圆通》,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行《伤寒恒论》,三书均各有特点,且能理论联系实际,切合临床应用,一时为广大医家视为济世活人之鸿宝。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序中描述自己的学术历程: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诊候之际,犹多似是而非之处,辨察不明,鲜有不误人者也。余蜀南临邛人也,迁居于成都省城,学医于止唐刘太老夫子,指示《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立方立法之旨。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所览医书七十余种,每多各逞己见,亦未尝不讲仲景之法,然或言病而不道其病之所以然,或言方而不探其用方之所以妙,参差间出,使人人于其中而茫然。近阅闽省陈修园医书一十三种,酌古准今,论深注浅,颇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阴分阳之实据,用药活泼之机关,间有略而未详者。余不揣鄙陋,以管窥之见,谨将乾坤化育,人身性命立极,与夫气机盈缩,内因、外因,阳虚、阴虚病情实据,用方用法,活泼圆通之妙,详言数十条,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补修园先生之未逮。

《医理真传》除综述祖国医学基本理论外,治病先分辨阴阳,列举阳虚证、阴虚证之特征,并各举数十例加以阐发印证。其中心论点则谓人身以元阴、元阳为立命之本,而以阳为主导,故善于用姜、桂、附等大辛大热药味,量重而准,治愈不少群医束手之大症、急症,而被人尊称为“郑火神”。

《医法圆通》仍本治病注重阴阳及处方活法圆通之主旨,“采取杂症数十数,辨明内外,判以阴阳,经方时方,皆纳于内,俾学者易于进步,有户可人”。书首“用药弊端说”举出当时医界积习及沿误。而示人以用药准绳。书末更指出善于圆通运用成方,一方即可治多种疾病。

至于《伤寒恒论》一书,特点亦不在抄袭前人陈说,而是紧密扣合临床实际,即情言理。其“自序”亦谓:“兹将原文逐条一一剖析,不敢与前贤并驾,但就鄙见所及,逐条发展,虽不敢云高出手眼。此亦救世之本心,聊以补名贤之不逮,亦大快事也”。

郑钦安及后学多局限于川滇一隅,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应秋教授著《研究伤寒论的流派》加以阐明后,始确认郑钦安与恽铁樵、曹颖甫等同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伤寒学家,肯定其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中医内科学》,其中消渴一节,引用郑氏之言曰:“消渴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木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成为消渴症从肝论治创见。郑氏更论及有先天真火浮游于上、中、下而成的三消证,宜从阳虚论治,应导龙归海,治以潜阳、封髓、四逆、白通诸方,始有显效,更为他人所不敢言的以阳为主导观点之发挥。

2 郑钦安受刘沅槐轩道的影响

郑钦安早年学医于刘沅,郑钦安论述“人身以元阴、元阳为立命之本,而以阳为主导”的渊源,与刘沅有关。

刘沅,四川双流人,字止唐。出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卒于咸丰五年(1855),享年88岁。刘沅生而颖悟,沉潜嗜学,随其父兄读书,7岁成诵。乾隆五十年(1785),以冠军人为双流县庠生,乾隆五十四年(1789)选拔明经,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拔贡中试举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乾隆六十年(1795)、嘉庆元年(1796)会试, “屡荐春闱不售”,乃决意留籍奉甘旨,归家养母。其间邂逅果圆老人,授以心性之学,研习终身,遂汇通儒释道三学,“有如镜烛犀剖,八面莹澈”。道光六年(1826),选授湖北天门县知县,“安贫乐道,不愿外任,改国子监典簿,寻乞假归,遂隐居教授”。《国史馆刘沅本传》称:刘沅“知行合一,以身教人”,“平日裁成后进,循循善诱,著弟子籍者,前后以千数,成进士登贤书者百余人,明经贡士三百余人,熏沐善良得为孝子悌弟贤名播乡间者,指不胜屈”。其受业弟子遍于巴蜀,而其学术则有遍及西南各省与大江南北之势,“学术界人士,不少以得游其门庭,为高尚其事也”。其学术流传在其身后尤以闽浙为盛,以至闽人称刘沅为川西夫子。

刘沅所著集成为《槐轩全书》。其中哲学著作除《四书恒解》、《周易恒解》、《诗经恒解》、《书经恒解》、《春秋恒解》、《周官恒解》、《礼记恒解》、《孝经恒解》、《大学古本质言》外,还有《子问》、《又问》《约言》等。

刘沅认为,真正的圣学圣道至汉代以后,已经弄得面目全非,并且认定韩愈、周敦颐、张载、邵雍、程朱的思想都扭曲了孔子、孟子的真义,致使圣学不传。他在《槐轩约言》中说:“吾以圣人之道定百家,不以百家之谬涸圣贤”。俨然有王阳明“我注六经”的气魄。

刘沅详注《四书》、《六经》,为之作恒解,表明“欲存其义”,回到儒家元典,弘扬儒学元典精神,以致“发先儒所未发”,成“一家之私言”,终至创立起自己的学术体系。他“以老子每多误解,明瞿昙氏亦有人伦”,认为佛家与道家的真知灼见均与孔孟之道相合,而不能超出儒家元典的范围。

所以《槐轩全书》可谓是一部以儒学元典精神为根本,汇通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和佛家学说,融道入儒。会通禅佛,而归本于儒,用以阐释儒、释、道三家学说精微,揭示为人真谛的学术巨著。这部著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博学多才,不仅所涉领域十分广博,而且在学术上和方法上自成体系。李学勤先生在为《槐轩全书》增补本题词中指出:“双流刘止唐先生于清嘉道间授学川西,一本儒宗,兼通二氏,影响深远。惜其遗著湮没不彰,鲜为人知”。

刘沅承理学之传统,融会诸学,并自创儒道结合的民间学派“槐轩道”。总括刘沅的学术思想及其渊源,大致有四:一是仰承庭训。其父刘汝钦,精于易学,洞澈性理;二是究心儒学元典,“以孔孟为师”;三是受陆九渊、王阳明心学的深刻影响,其主要哲学观点均与两宋理学针锋相对;四是他青年时邂逅李果圆,“示以穷理尽性内外本末之功……往来启导,七载有余,稍知省躬苦学”,这就使刘沅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得以进一步精研覃思,终至成为“名震当世”的一代大儒。

3 结语

篇5

在世界扁平化与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当代高校体育教学自然吸收了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的相关理念;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事实上也有显著的西方教育的特征)影响之下,高校体育教学也必然需要高度关注当代大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与心理健康。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当代高校体育教学的现念基础。在以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背景之下,中国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子日渐模糊。尽管当前高校领域或者社会领域的体育赛事当中还有一些中国体育传统项目,但不可否认,这些项目的存在无法掩盖学生对当代体育运动的追求。学生对足球、篮球的概念远非体育传统项目(如武术)可比,甚至像乒乓球这样的运动项目,学生的热情也常常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这某种程度上暴露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种缺失。

自然,这样的现象早就被体育同行们注意,但为什么没有一个明显的改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又如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理解更多是受中小学阶段学习的影响,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传统体育项目的经济效益不足以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具有纯粹的一面,体育教学就应当为体育而生,过多的非体育因素的考虑,并不能完全使高校体育教学行走在健康的轨道之上。如果在大胆吸纳当代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精华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来,那就可以更好地在?W生心目中树立起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应有的形象,而这自然是传统继承的应有之义。

从理论角度来看,在现代体育理念的基础上追求体育传统的继承,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一方面,即使是最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也是来源于社会发展的积淀,不同的只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演绎而成,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历史的选择。文艺复兴与多次技术革命已经使西方国家走在了教育的前列。囿于传统的近代中国不断走向封闭,传统教育的力量已经在对外开放中被消解。这是历史的选择,而在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国力日益强盛之际,重析传统体育教学中的精髓,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

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继承的不足之处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从认真反省的角度看待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可以看到当前大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最典型的恐怕是一些鲜明的对比,如对现代体育竞技项目的狂热与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漠视的对比,也包括对体育的热情与无视的对比。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体育学习中的利益价值取向。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了高考应试压力(当然高校学科考试的压力仍在,但这已经基本上不可与高考应试压力同日而语),学生有着更大的选择空间与选择自由。在这种选择中,体育运动项目更多集中在竞技项目上,这可以由体育选修课的结果看出来。如同前文所说的一样,笔者并不排斥这样的选择,但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轻视,确实暴露了学生在体育学习的价值取向上有所不足。

第二,体育教学的内容缺乏包容性。体育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对体育学习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体育就是运动”(这恰恰是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固有认识),否则对体育学习的理解一定走向狭隘而不具有包容性。如果建立体育学习的文化视域,那学生的体育学习就可以形成一个精神纽带,显然在这个纽带中,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应当不能缺席。

第三,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理解过于技术化。今天的高校体育教学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成为不同体育赛事的延续,其背后存在着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而这显然不利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生存,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在以三大球、跆拳道、柔道、瑜珈、野外拓展等项目充斥学生体育选择视域的情况下,毽球、八段锦、太极拳等则很少能够成为学生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高校体育教学过于注重技术而忽视了内在精神与文化传承需要的缘故。

尽管文章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角度指出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但我们仍然需要申明的是,指出这些不足并不是出于非此即彼的思维,而是希望以现代教学理念做好传统体育项目与文化的传承工作。

以文化为纽带的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实践表明:完成现代教学理念上的传统继承,最迫切的就是文化纽带的建立,因为从多种途径尝试的过程中,笔者觉得这是最能够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现代与传统结合起来的纽带。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即使在高校体育教学这一特定语境下理解文化,也会发现其是一个寓意丰富且功能强大的概念。譬如,在我们引领学生理解传统体育的时候,发现机械灌输并不会得到当代大学生的喜欢,而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则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譬如,在学生讨论足球运动(这是学生喜欢的运动)的基础上,笔者跟学生讨论蹴鞠这一传统运动。不出笔者意料的是,学生对此嗤之以鼻,因为他们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昏庸皇帝与大臣的娱乐项目而已,其中还不乏对他们玩物丧志的鄙夷(请注意,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只是非体育范畴而已)。于是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足球在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是不发达国家可以成为一种牵动全国的运动,而在发源地却至今踢不出像样的足球呢?”这一问题直指当下学生的痛点,即使是女学生也被吸引到这个话题当中来。常规的答案是难免的,这可以任由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来,但教师有必要在学生已有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对今天的中国足球提出建议,你会怎么说?如果让你在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运动中坚定一种信念,你会如何选择?事实证明: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在学生的思维中种下文化的种子,从而让学生在现代体育运动中有思考传统体育运动及其文化的可能。

强调文化在现代体育运动理念基础上继承传统的作用,还是因为当前大学生对文化往往有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可以使得学生对现代体育运动的认知迁移到传统体育运动上去。也就是说,教师要在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之间寻找一个有效的联系纽带,以让学生的认知发生有效迁移。其中,一个有效策略就是在教授学生现代体育的过程中,发掘其所蕴含的文化因子。譬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三大球运动的时候,让学生不仅将其看作一种竞技,更要看到其中包含的文化因素。事实上,每一个竞技的背后都有文化因子的,尤其是今年的排球教学,可以选择国家女排力克强敌,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事例。可以肯定地讲,对于大学生而言,简单的精神灌输是不够的,只有当学生在排球场上拼搏得筋疲力尽,甚至是无法战胜对手的时候,他们对郎平及整个排球队的训练付出才能够有一种深刻的体会。这个时候所产生的一种力量往往并不需要体育教师作过多的描述(事实上笔者也是考虑到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而选择了这一教学策略),就能够在学生的心中自然形成。

笔者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构建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联系的过程中,文化往往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当然,这还与文化教学的策略选择有关系,如在乒乓球运动的教学中,笔者没有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乒乓球成为国球的文化史,因为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具有太多的吸引力。笔者所用的策略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乒乓球对抗片段(这个从技术上来讲并不困难,因为现在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足以完成这一活动),然后由教师提供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再向其他同学介绍这一片段好在何处(自己选择理由)的时候,就有一个信息技?g的支撑。其中,特别要求学生从超越对抗本身的角度去解说自己所选择的对抗视频,于是学生自然就会从运动员技术、技巧与运动天赋等角度发现乒乓球运动的美。这种美实际上根植于乒乓球自身的文化土壤,是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中领悟到的一种属于学生自己所理解的乒乓文化。有了这样的文化传递,笔者再将学生的体育运动视角延伸到更为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来,以让学生发现原来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中国武术就既有对抗的技术境界,也有个人修身的道德境界;而像毽子这样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果一旦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美感,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事实上,笔者所教班级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包括男生选择了这种运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念中继承的传统生本理念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调现念上的传统继承,最需要的就是教师自身建立生本理念。所谓生本理念,其实就是以生为本的意思,只不过在高校体育教学这一具体的背景之下,生本理念有着另一种理解。

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当代大学生的体育观。大学生体育观其实是有效体育教学的基础,忽视了学生的体育观而从事的体育教学,永远只可能在体能训练与技能培养上做文章,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形成体育与健康的学科态度甚至是生活态度,更不要说现代体育理念上继承传统体育思想了。根据笔者这些年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可以认为有一半至三分之二的学生其实没有明显的体育观,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理解往往就只是体育课上的训练;而实际上体育从宏观上看,有体育与健康两个组成部分,背后还有着丰富的体育文化,这些都是体育课堂上需要择机渗透的内容。

篇6

[关键词]书法与白描 传统文化素养 体验式教学法

一、传统艺术实践课程开设的意义

艺术设计学科体系下的传统艺术实践主要指书法和白描等两门课程。就形式而言,这两门课程的开设是通过对书法与白描的内容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绘画技能和基础审美能力;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传统艺术的真切感知,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历史的维度中认识自我和环境,从而积淀传统艺术素养,利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设计界已开始着力反思和寻根自已的传统溯源。目前,传统素养在当代艺术设计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已成为我国艺术教育界的共识。这种艺术教育的启蒙意识在国内艺术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许多学校将“书法与白描”课程作为感召学生艺术心性的启点,并将学生在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艺术作为课程实施的重中之重。同时,创意是设计思想的灵魂,她不仅是对传统的颠覆、超越,也是对传统的传承和拓展,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更是创意的原点,奠定传统素养是艺术设计学科必备的学术基石。袁熙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中写道:“艺术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时代的孕育,它诞生于这个时代,代表着这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我们应该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地进行整理――筛选――融入――改造――创新的转换。”①在艺术设计领域,传统艺术素养的培育与创意文化的开发互为因果关系,在艺术教育中,则要求艺术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秉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开创有效引导创新型教学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基于艺术设计学科创意文化诉求与传统文化素养之间的关系,有效定位传统艺术实践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其学术价值在于从传统人文精神中挖掘现代气质,实践的意义是能动地形成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设计理念的对接。

二、寓教学于过程之中的新型教学范式

“根据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一个比较合理、科学的课程结构,是艺术设计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②针对书法与白描课程的构成特点,采用全新的寓教学于过程的“体验式”教学范式,有利于教学兴趣的培养以及教学目的的实现。所谓“体验式”教学法,指将“书法与白描”课程设置为烘托课堂氛围、强调教学效果的“体验式”三阶段,以传统的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作为载体,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器物之间的直接交互,在道与器的辩证体验中,学生通过观、感、用,最后完成传统艺术心性的铸造。

(一)第一阶段---心理认知、情感凝聚

对于学生传统心性的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内化过程。大学教育效果的实现重在教育氛围的营造。艺术类学生一旦进入大学艺术教育的培养体系,首先应该积极引导他们接触各种传统文化知识,比如讲座和学术交流等活动。同时,学校还将不定期举办书法与国画作品展,让学生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对未来的学习有一个预期。也可以通过举行师生交流会,以聊天的形式让学生对课程、对专业有更深刻的了解。还可以带领新同学去参观由中国画工作室、书法社团、陶艺实验室等多方面的教学实践平台,拉近老师与同学的心理距离。构建良好的教学实施氛围,有利于学生在开课前较好地完成对即将开设课程的心理认知。

另一方面,在心理认知形成的同时,由专业教师指导同学们开始课程所需材料的准备工作,订制专用的书法、白描用具,如画笔、纸张、印章、珍珠粉、木制画版等。材料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同学们情感凝聚的过程,从心理上的准备到材料上的准备,将意念中的期许强化、物化、具象,使学生将兴趣、思想、期待都集中于即将展开的课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将艺术感受调整到每个人的最佳状态,为书法与白描课程的开展教学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

(二)第二阶段---严格要求、刻苦练习

由于学生在前期心理和材料、工具的准备过程中对书法、白描课程的学习积累了浓厚兴趣,使得课堂练习虽然枯燥但仍能有毅力完成。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将接受老师最为严格的要求,从心态上的要求做起,到基本姿式、运笔方式,手、眼、心结合,教师都会提出专业的要求。同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教师会根据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作业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书法临摹,包括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2)绘画临摹,包括宋画小品,(山水、人物)。(3)白描临摹,主要是永乐宫壁画(线描)。(4)壁画临摹,主是是敦煌壁画临摹(彩稿)。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将安排书画托裱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更为完整地体验中国传统书法、白描艺术,而作为课堂训练的体验,不仅是技巧、功底的学习,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铸造。

(三)第三阶段---自强自信、心境升华

在课程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找到最擅长的定位。有些专攻扇面创作,有些选择篆刻,有些专攻白描创作,也有些以陶艺为载体,进行青花瓷绘制。这种置身其中的实践体验过程较好地提升了学生自信心,也促进了他们自我成长的过程。书法、白描课程的教学成果的最终表现方式为主题性展览中的作品,从作业到作品,同学们在这个完成对象本质的转化中也完成了从学生到创作者的心境升华的体验。学生的艺术自觉一旦醒悟,往往会办画展,自制画册、画集,甚至出版专集,更有出众者,因其作品出色,为企业或个人收藏,这样的过程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热情。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特长,结合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创作辅导。以青花瓷创作为例,学生将课堂上的练就的技艺与陶瓷制作、绘制相联系制作出的实物择优收藏,在一定级别的展览会上展出,或作为友好交流馈赠的纪念品远播,将使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

三、传统艺术实践课程的创新性成果

书法与白描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法所形成的教学成果集中反映出艺术设计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围绕着课程的体验式教学,学生们得到了心智的培养,实现了与人性、社会、自然的和谐。传统艺术实践课程的创新性成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特色教材不寻常。赏“真”品,摸“真”迹,眼清心正。课程中引入“二玄社高仿真名画”作为特色教材,价值数十万元。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原作的精髓,避免了色偏和失真现象,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传统艺术纯正的优雅品质。

2.订制文房用品。独有的“定制”待遇,满足了学生彰显个性的心理。因为对自己独有的用具爱不释手,也就安心忍受学习过程的枯燥。同时注重教学形式与教学工具的结合,教学进行中不断抖出的如“古法制作浆糊”这样的“包袱”,让学习充满乐趣。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变化气质的作用。

3.作业升华为作品。鼓励学生从课程实践走向社会实践,通过绘制扇面,烧制青花瓷,篆刻印章等课程实践,使学习自我认同感增强;而参与社会委托的商业礼品的制作,进一步提升了知识的价值认同。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即使面对更加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也能够怀着对知识的敬重,积极主动的愉快学习。

四、结语

通过对以书法与白描课程为主的传统艺术实践课程的体验式教学范式的设计,反映出艺术设计教育应该跳出学科固有框架,借鉴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重新审视教育活动中主体(学生)与客体(教师)的行为关系,积极促成两者在更加开放的领域中形成对社会的参与。最终确立了以艺术共性要求为基础,以个性张扬为切入点,以艺术应用能力的掌握为核心,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宗旨的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项目(Hj2010-51),海南省教育厅项目(Hjsk2012-70),三亚学院教研项目(syxyjy110103)

[注释]

①袁熙.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3

②袁熙.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87。

[参考文献]

[1]张华.英国伯明翰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艺术教育模式比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报,2008.4.

[2]李岩.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科教文汇,2011.1.

[3]周燕玲,张玉金.中外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8.

[4]邬烈炎.三个案例与一种教学方法―关于以系列课题整合艺术设计课程结构的实验与构想,美术与设计,2006.1.

篇7

【关键词】小学 书法 课堂教学 书法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75

现代社会电脑被广应用的同时,提笔忘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为了让学生不做新时代中的新文盲,在小学展开书法教育是势在必行的。2013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书法课教学的目标内容和任找求。但我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发现书法课普及缓慢、制约瓶颈较多。所以,在书法课堂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汉字源远流长的历史,从而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和水平,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是小学九年义务教学中又一重要内容。本文,我将结合小学书教学的特点,看看如何把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教育渗透到书法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爱上书法,喜欢书法。

一、给学生述书法的发展史,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魅力,激发爱国情感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汉字的独特性。鲁迅先生讲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可见,古老的书法艺术怎样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精髓。随着社会发展,时代的进步,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做好小学生的书法艺术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领学生认真学习汉字书写艺术,还可以使学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促进性格塑造,提高文化品位,培养高雅气质和人文情怀等等,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此,书法教师就要在书法课堂上,适当地穿插给学生讲一些中国书法的发展史,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让他们从书法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美学追求、哲学思想、思想感情、人文精神,完善自己的人格,正确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深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美好河山,优秀文化。书法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还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通过学习书法,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同时,通过学习书法更能帮助学生继承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在课堂上结合书法家的趣闻轶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书法艺术的感染,爱上书法这一艺术课程

要想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魅力,增加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教师就要在书法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让学生在这些故事中了解书法名家对书法的态度以及他们练习书法的刻苦精神,还有书品与人品的怎样完美地结合。王羲之常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 “墨池”,等。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人品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在他们身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敬佩。在课堂上,当学生为练习的枯燥而感到乏味时,不防给学生讲讲这些古人的趣闻轶事,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向这些书家学习,使学生爱上书法课,爱上书法,从而不断提高书写水平,提高道德修养,做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

三、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价值、唤起他们学习书法的自豪感和求知欲望

中国书法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多种艺术门类中比较独特的一门艺术,它的影响遍及世界各地。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使学生了解到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中国书法的历史最悠久、传播最广泛,也同民族文化的关系最密切。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几乎都可以用到书法,如影视字幕、书信往来、报刊杂志、书籍封面的装帧和广告宣传等,无所不用,又无处不在。

当然,书法作为一种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不只是我们中国人视它为高雅的艺术,而且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的青睐。有不少外国人高价购买汉字书法作为珍品收藏或转送亲朋好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对中国传统书法的讲解,了解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他们就会充分认识学习和继承书法艺术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学习书法的自豪感,唤起他们学习书法的热情和欲望。

四、教学生欣赏中国传统书法的同时,增强他们学习书法的自信,让他们的情操得以陶冶

在小学生书法课堂上教师除了给学生讲解书法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练习书法,写方方正正的中国汉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华儿女,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欣赏中国传统书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欣赏水平。中国书法或端雅、或秀媚、或端雅、或艰深、或玄妙,刚与柔、方与圆、虚与实、收与放、疏与密、奇与正,美妙无比、意境深远。所以,教师借助一些书法作品中的精品,实际指导学生如何欣赏作品:如有的作品丰腴、滋润;有的苍老、古拙;有的庄重、严谨;有的温柔、含蓄;有的风流,妩媚;有的威武、雄壮;有的险劲、挺拔;有的秀逸、清纤等等。通过带领学生对各种书法艺术的欣赏,不但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还能增强他们学习书法自信,陶冶他们的情操。让我们书法课堂教学达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提升的效果。

总之,要想把中国传统艺术教育渗透到小学书法课堂上,就要求书法教师有深厚的理论水平,高超的艺术水平。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把书法和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学习汉字和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学生的性格、气质、人文情怀等内在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元华. 语文教育学科结构的深层探究[J]. 语文教学研究, 2011 (7): 11-14

[2] 佚名《浅谈少儿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篇8

(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 要:《会计学原理》是财经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专业启蒙性、指导性和纽带作用。传统的课程教学优势不可忽视,引入微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盘活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做活教学手段。微课程是传统课堂的延生和外扩,而不是简单的替代,两者的有效结合要注重培养教师相关技能和搭建微课程资源平台。

关键词 :传统教学;微课程;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29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交流形式和交流手段不断地“微型化”。2009年中文网志年会提出“微动力,广天地”的口号,旨在展望越来越细微的信息分享手段和管道,促进社会进步与协作,并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直接效应。近年来,“微产品”与“微手段”不断被开发和宣传,“微博”、“微信”、“微电影”应运而生。“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快易广、传播群体年轻化、传播影响力大的优势不断被放大,“微概念”深入人心。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微课程”悄然诞生。

2010年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评审,胡铁生老师首次提出“微课”概念并开展系列应用研究。2012年,可汗学院、电子书包、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教育创新项目在全国范围走红并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在线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课”迅速在全国教育领域铺开。2012年10月至11月,中国教师报组织了“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了“中国微课大赛”;2012年11月至2013年9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2014年7月,“本科院校微课程教学设计开发与应用”会议在武汉举行,会议围绕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进行宣传和讲解;2014年10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在苏州市举行,会议以“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校园与管理信息化”为主题,探讨了包括“中国慕课发展与对策”、“翻转课堂与微课制作”在内的热点话题。此外,全国各地相继拉响了“微课程”的号角,纷纷开展各类比赛和作品展,可谓声势浩荡。与此同时,理论界开始进行相关研究与探讨,由最初的“拥护”热、“推崇”热到现在的“批判继承”热,说明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成长环境和发展阶段定位,全盘照搬或抄袭都不可能带来理想的效果。

笔者分析了高校《会计学原理》课程的传统教学的优势,找出与“微课堂”的结合点,探索一种传统课堂与现代课堂相结合的“二元”教学模式,做到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推动《会计学原理》课堂教学的渐进式改革,盘活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做活教学手段。

1 《会计学原理》传统课堂教学之优势

《会计学原理》是财经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启蒙性、指导性与纽带作用。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专业基础的坚实程度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接受能力。因此,《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不容忽视。一直以来,该课程教学沿袭“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模式,教师以口授加板书和课件的手段,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课堂教学在中国大的教育背景下自有其生存之道。

1.1 基础教育模式的继承,学生乐于接受

根据该课程的基础地位,《会计学原理》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讲授。我国高校学生在接受了十几年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之后继而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长期以来,前期教育模式深入人心,很难变革。倘若在学生未经课堂模式变革的渐进过渡下突变传统教学模式,很可能引致学生的负面情绪、不适、厌学或者惧学,继而丧失对本专业甚至整个大学学习的信心。因此,对于基础性专业课程教学而言,不能被某一新型教学手段瞬间取代。

1.2 教师言传身教,有利于师生交流

传统课堂的面对面交流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在进行讲授时,面对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和学生进行人性化交流,教师的一举一动,眼神抑或手势,都能起到暗示、启发学生的作用。在讲台上,教师可以就某一知识点的半讲半问,诱导学生紧跟教师思路,从思考中品味,比如针对某一交易的会计分录,教师提示借方账户,学生回答贷方账户。教师在讲授时会经常有意地将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解决思路讲解出来,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

1.3 结合课堂反馈,相应调整教学进度

《会计学原理》课程主要学习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概念为基本组件,原理是在会计概念基础上衍生的规律性的专业知识单元,将基本原理具体应用到会计实务中需要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因此,初学《会计学原理》不能从方法入学,而应该建立在概念与原理掌握的基础之上。在传统课堂上,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课堂接受知识情况来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并且,教师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班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便于因材施教。同时,教师的文化修养、学识品味、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产生显著的影响。

2 微课程引入《会计学原理》的切入点

微课程有别于微课与慕课。微课程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学生原有的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微课本质上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是教师课堂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仍然是现实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教育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型教学课件范畴。慕课(MOOC)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与证书,选修MOOC可以取得学分,可以充实生活与职业生涯。因此,可以从“课件、课程、教学模式”三个核心词去对应把握微课、微课程与慕课的本质差异。此外,微课程是一种课程改革,从学习模式来看,微课程更接近慕课。

2.1 形式“微”、内容“精”、效果“妙”——盘活课堂气氛

《会计学原理》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常面临着专业学习入门难的问题。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学生如何学好课程?这些都成为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的话题。通常,该课程的标准课时为64节,包含的内容涉及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会计账户与科目、复试记账、账户与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成本计算、账户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核算形式、会计报表、会计规范与工作组织等。其课时长,内容多,教学效果循序渐进。所以,无论是时间还是内容“微课程”都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而始终应该以传统的课堂为依托,做“嵌入式”的补充和调剂。因此,在时间上,《会计学原理》的“微课程”应该控制在一般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以内,即每次课程时间为10~15分钟比较合适,因为时间“微”,因而,在内容设计上要精准控制,把握重点和难点,使微课程的主体鲜明、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微课程还要形式多样、结构紧凑、主体鲜明,巧妙的构成某一章节的“主体单位资源包”,能用课堂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恰到好处的激发起来,做活课堂。

2.2 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激活学生思维

“微课程”是“知识脉冲”,通过一节短小的音频、视频呈现某个单一的学习主题,可以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通过学生独立或合作开展学习,可以实时课堂或课外在线,教师创设学习情境,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在讲到借贷记账法时,可通过“会计科目扑克”设计相关的游戏情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复试记账类型创设“一借一贷”、“一借多贷”“多借一贷” 游戏情形,在“游戏”规则的驱动下,学生将思考、提问与娱乐结合起来,达到共同学习、强化学习的效果,学习兴趣高、且事半功倍,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3 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做活教学手段

教师从对微课程选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过程中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几分钟内将某一问题讲解清楚无疑是一大挑战,这里包含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根据“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的评价标准,好的微课程应具备以下标准: ①主题突出,简明合理; ②内容科学,逻辑清楚; ③结构完整、 技术规范④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目标达成。因此,老师要掌握微课程的制作技术规范,深刻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点,形成不断拓展教学资源的意识,加强对知识讲解和总结的逻辑性程度。在微课程教学中,教师完全突破了传统课堂形式,可借助于多元化的形式活化教学手段,采用学生阅读、视听并用、教师演示、分组讨论、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补充课堂执行模式。

3 《会计学原理》二元教学模式的落实要点

3.1 二元模式是结合,不是替代

二元模式是指将《会计学原理》的传统课程与微课程的优势相互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尽管微课程有助于增强课堂讨论效果,然而老师使用时必须能够灵活适应新情况,因为微课程以短为特色,导致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微课程不能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微课程是传统课堂的延生和补充,将传统课堂定位在“传道授业”,微课程则定位在“解惑”。微课程的功能是经验的交流及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学生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学。通常在《会计学原理》中,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是一个重难点,可将此部分内容细分成几次微课,配合图文并茂的音视频,设置任务单和评价方案,让学生在课后学习和反馈,任务时分数挂钩,学生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这样可以控制学生的随意性,且节省了教师的批改作业工作量。教师在线跟踪学生的作业情况,根据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设计下次课堂教学。

3.2 培养教师开放教学的技能

微课程所要求的开放式授课方式,显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习惯的:在摄像机前面如往常一样挥洒自如地讲课,或者按照提前编好的脚本在电脑屏蔽上边讲边录音,这些都要求授课教师具有相当的表演才能方可胜任。尽管单播式微课的制作并不需要很多准备,也不需要很复杂的设备,通常教师自己基本就能应付。然而,对于交互式微课来说,其中所涉及的复杂的视觉效果或动画可能需要准备时间长,或者需要额外的技术资源。这些都构成对广大教师的挑战,因而,教学主管单位应加大教师培训,帮助转变观念,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观,可在教师主体结构上设计“二元”模式,让理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承担课堂教学内容,而青年教师富有创新和挑战能力,承担微课程任务,并且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相互学习,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3.3 搭建平台,形成微课程资源联盟

信息技术《会计学原理》课程二元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拥有个人教学资源,通常是各用各的,局限性较高,通用性不强。同时,资源是孤立的,无法共享和整合,不能满足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因此,构建课程教学的二元模式,将微课程引入传统教学,需要搭建一个基于《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平台:①根据教学规律和人的认知,重组《会计学原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由感性认识渐入理性认知;②课程教学内容定位后,调整教学大纲,整合教案资源、课件资源,并适时调整; ③专家讨论,定位课程教学的重难点,精选微课程的教学任务; ④由年轻教师负责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的组件;⑤引入信息化手段,建设微课程的网络平台,通过平台形成微课程联盟,面向学生需要,为学生创造移动学习的外在条件,并实现了广大教师的协同教学。

参考文献

1 金陵.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管理,2013(6)

2 刘建胜,谢林海.基于项目驱动的理工院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J],宜春学院学报,2013(5)

3 军.案例教学在《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8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28-01

我是吉林省蛟河市政协委员,200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临床几十年来观察到民间有奇方妙法之人无数,有许多方法对疑难杂症有奇效,若简、便、廉、验之方失传,将令人痛心,所以建议国家给予重视和保护,将其继续传承下去,随科技发展待机妥帖利用。拙见是否对医疗事业有益,敬请编辑老师参考定夺。

现在民间流传有效奇方妙法多的是,简、便、廉、验是其特点,正因为它屡试屡效才能流传至今。现在多数年轻人认为这些方法不科学,老一套、已经过时,不予理会。若国家再不重视,民间奇方妙法濒临失传,那将是个无法挽回的损失。现在无法证实它的科学性,不等于不科学,随着科技发展将来一定会证实它的科学性。现在临床中有许多疑难杂症难以治愈,或在大医院需要花费大笔钱财才能解决,可是部分疑难杂症通过传统医学某种方法能获取简、便、廉、验的效果。这样的传统医学精华应该继承、推广于临床,即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又能使传统医学精华得到发挥应用,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吗。“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比喻非常恰当,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做事,才能做好一切事,基层医疗更要重视务实性,只要这种方法能为患者治好疑难病,我们就要去争取、采纳和应用于临床,通过实践去验证它的效果,效果确实好,我们要全面推广和应用。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之多,流传下来的奇方妙法繁不胜举,都凝聚着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聪明智慧和通过漫长医疗实践而积累获取的精华,应该发扬光大。在医疗上也要形成中国特色多元化的医疗方式,因为中国有十三亿人口,生活方式、居住条件、地理位置的不同,健康情况有所差异,就医条件差异更大,尤其偏僻落后地区就医条件更差,所以鼓励在民间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医疗和奇方妙法或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的人才开办医疗所,只要他能为更多的患者治好病就行,方法对患者有益而无害、无交叉传染疾病之嫌疑就可以。这些简、便、廉、验及在中医理论基础上有所创新的办法,多半是解决临床上疑难杂症的,所以备受百姓欢迎和崇拜。因此政府应给予支持、鼓励这些继承传统医学有一技之长之人行医,减少一些疑难杂症涌进大医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现象,同时也节省了不必要的医药费用支出,并且使这些掌握奇方妙法之人成为保存发扬传统医学奇方妙法的守护者。对传统医学奇方妙法应像对待保护文物一样,以待后世更好地研究开发和妥帖利用。若千方百计限制他们行医,又无法得知他们的方法效果怎样,如果没有人使用这些方法,几十年后这些方法就会悄无声息的消失,如此就等于扼杀了现在科学无法解释的奇方妙法,可能造成这些奇方妙法濒临绝迹处境,现在传承和家传的继承人多半是中年以上人员,年轻人很少接受,这些有效的传统医学奇方妙法被忽视,无人继续传承,将成为国家和民族无法挽回的一大损失。所以开放、复兴传统医学的奇方妙法迫在眉睫,若不积极发掘、传承,待这些掌握奇方妙法之人过世,那就无处寻觅了。因为传统医学的奇方妙法在我国百姓心目中跟传统节日一样根深蒂固,既然百姓信赖,而且又有一定的独特效果,为何不能顺应百姓心愿让它更好地发挥它的独特之效果呢?奇方妙法毕竟比迷信活动好得多,开放、复兴传统医学奇方妙法会给百姓一种简、便、廉、验的就医选择,一些疑难杂症病人可择医就治,既方便百姓,又避免患者无目标四处投医。若能推广使用又能给国家和个人节省大量医药费用,何乐而不为之。

为百姓健康应该中西医及奇方妙法齐驱并进,各用所长。基层医生应该选用简、便、廉、验的医疗方法为患者治病,对于奇方妙法不要讲究科学不科学,治好病为原则。若以广告形式忽悠百姓,以赚钱为目的者,有关部门应严惩。我目瞩过一位朝族老人用偏方治愈数例三期褥疮患者,褥疮部位露骨,治疗方法非常简单,几元钱的成本,当地山上的草药,就治愈难以愈合的褥疮。这个偏方既没有所谓的“科学道理”,又没有科学的消毒观念,但露骨的褥疮很快愈合了。无论在哪个大医院治疗,三期褥疮都是难以治愈的疾病,即使能治好也要花上大笔资金。这种方法如果失传岂不是一大损失。另外此法得不到推广应用也体现不了它的价值。所以政府应重视鼓励民间有奇方妙法之人不行医者献给国家,发挥偏方奇妙效力,让更多患者受益。

篇10

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经多位全国著名的中医专家在临床实践中归纳创编的“中国自然疗法首席专家讲座系列”正是传承祖国医学文明的体现者。祖国医学理疗之根本,是以诊病求源、治病求因、辨证施治、从根论治为临床指导思想,突出了自我保健、有病治病、无病先防的宗旨,从而提升免疫力,增强了人类战胜疾病和增强自我身体素质的信心,它的简单易学、行之有效也成为传承中医的有力途径。

《中国脊疗》脊柱是人体各生理系统的全息区,直接反映人体各类健康指标和疾病早期信息,脊椎也是对应各类疾病的直接治疗区。著名脊疗专家田学主教授集一生的中医脊疗经验于一书,介绍了大量的按摩手法,针对不同的病因病理,将新学者一步步带向理疗行家,及至中级的理、法、技、窍等按摩手法。

《中国手疗》季氏手疗法以黄帝内经气机经络和扁鹊手诊原则为基础,结合国际医学界反射学成果,通过手部诊断及按摩来调整人体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等的机体功能,并达到提高免疫力和治疗各种疾患的目的。

《中国足疗》孙教授足疗法源于华佗足心道,以中医外治为本,全息反射为辅,首次引入古埃及脚部生命学、佛家足底卫生法的养治方法,不仅拓展了普通足疗达不到根治疾病的局限性,而且将中医的一些基本知识及按摩方法也融合在此书中,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国叩疗》杨氏叩疗基于历代传承叩疗手法,立足气化功能论,通过对人体的系统调节及症状,分顺气心理疗法、自我锻炼疗法、除痛外治疗法、调和饮食疗法等四种不同叩疗法区别对待,达到开掘生命源头、根治病患的特效。其中还采用了多功能五行棒,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中国书法养生》马建中先生巧妙地将中医科学与书法艺术融合一体,介绍了历代书法名家敛气内修之正要,医儒同源之以医为本、以书为用之养身理法和长寿奥秘,实现了在优雅情趣中陶然颐养的人文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