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家乡发展的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家乡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1

一、参加人员

总台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二、主要任务

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组织总台副科级以上干部走千村访万户,开展入村(居)双联、回家双联、入户双联活动,深入一线,了解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现实困难,指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开展入村(居)双联。每名干部联系2个村(居),除联系出生地或居住地村(居)外,再联系1个指定村(居)。原则上每月1次到所联系的村(居)开展联系服务活动,每季度要参加1次联系村(居)的组织生活。要通过开展入村(居)双联,掌握村级最不稳定的矛盾隐患有哪些,最适宜村(居)发展的产业有哪些,最制约村(居)班子建设的因素有哪些,最受群众欢迎的民生实事有哪些等,帮助村级组织研究加强班子建设、发展特色产业、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开展回家双联。每名干部要利用节假日回家的时机,除直接联系家乡(居住地)亲友,还要联系家乡(居住地)基层组织,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和情况调研。通过回家双联,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发现矛盾和问题,了解村级班子运行情况。

(三)开展入户双联。每名干部联系1个致富带头户和1个困难户。原则上,每月入户走访1次。通过入户双联,与联系户结成对子,引导致富户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发家致富;帮助困难户解决实际困难,寻找致富路子,尽快脱贫致富。

每名领导干部在开展“双联”活动过程中,要多办实事好事,及时收集上报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记好民情日记,形成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月中旬至2月底)。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任务,认真填写《领导干部“双联”活动情况一览表》。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初至11月底)。总台根据工作实际,加强统筹,严密组织,搞好调度和督导检查,确保全面完成“双联”任务。

(三)总结表彰阶段(12月)。在对领导干部“双联”活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推荐“双联”活动中涌现出的“为民、务实、清廉”优秀干部1-2名、优秀调研报告1-2篇参加全市评选表彰。

四、有关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总台成立领导干部“双联”活动领导小组,党总支书记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工科,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抓好日常工作开展。

篇2

1、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交通、园区、城镇、产业”四大会战和统筹城乡、改善民生两个重点工作,选择财政预算编制和新一轮财税体制的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县法院、县检察院工作报告,重要人事安排和新增补的八届政协委员,全县重要规划的编制与完善,重大投资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等6个方面,组织好4次常委会、6次主席会议进行协商。

2、认真组织召开好八届二次全会。

二、民主监督凝聚人心

3、全力办理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提出的83件提案,争取办结率和满意率达100%,对重点提案《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和重要提案《关于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配送的建议》进行公开督办。

4、认真组织政协委员撰写提案和大会发言材料。

5、把优化环境作为民主监督的主要抓手,继续开展对县政府组成部门和法检两院的民主测评,支持政协委员担任特邀监督员和行风评议员并积极履行职责。

三、参政议政服务中心

6、围绕县政协五个专委会确定的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农村广播电视网建设、安居工程建设、质量兴县实施、行政审判与执行、禁毒、人口计生工作人文环境、竹木税费征管、马武融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十大调研课题,进行深入调研、视察,并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7、畅通信息渠道。各乡镇政协联工委、县直委员联络组要积极反映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全年向县政协办公室上报2条以上社情民意信息,沟通参政议政的渠道。

8、扎实推进“三百三进”政协主题活动,即:开展好百名委员进农家问冷暖,百名委员进企业解难题,百名委员进项目促发展。号召农村委员每人联系10户农户,机关委员每人联系一家企业,企业家委员每人引进一个项目。

四、团结民主给力和谐

9、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加强与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的合作共事,组织他们参加协商、调研、视察和评议等履职活动,营造团结、民主、和谐的氛围。由政协参加单位年内组织委员开展好一次履职活动。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协调各方关系,合理解决利益诉求,着力解决矛盾纠纷,团结和鼓励社会各阶层致力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力维护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五、着力提高工作水平

10、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报告原文,结合履职深入开展讨论,切实增强服务发展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1、大力加强政协常委会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政协县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程》,规范政协常委会的民主议事决策行为,发挥好常委会的作用。

12、切实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政协县委员会关于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的意见》,适时举办一期政协委员培训班。

13、着力加强县、乡镇政协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县政协专委会和乡镇政协联工委、县直政协委员联络组的建设,配备好专委会兼职副主任,建立县政协专委会主任向主席会议述职和乡镇政协联工委主任、县直委员联络组组长向常委会议述职制度,完善乡镇联工委、县直委员联络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14、严格落实县政协机关六项管理制度,提升县政协机关良好形象。

15、确保政令畅通,努力完成好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

六、努力创新经促工作

16、建立和完善全国重点地区籍知名乡友名册和台账。

17、完善县经促会领导机构,指导5个分会搞好换届选举。

篇3

根据《自治区直属党委区直机关工委关于2021年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开展调研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桂直工发〔2021〕3号)文件精神,结合2018年5月10日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46号)与本人工作经历,特选取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作为此次调研的重点方向。

为响应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需求,同时调研范围广,时间紧,在必须满足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此次选取户籍所在地-广西东兰县花香乡(重点为乡所辖下的花香村)作为此次调研的区域,主要通过采取发放电子问卷调查、电话访问、面谈访谈等方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花香乡基本情况概述

花香乡位于东兰县东部,东与金城江区九圩镇、北与金城江区三旺乡、南与大化县板升乡交界,西与长乐镇、大同乡、隘洞镇等乡镇接壤。乡政府所在地花香村距县城48公里,全乡面积210平方千米,总耕地面积1177.77公顷,其中水田790.13公顷,旱地387.64公顷。截止2020年5月,从东兰县人民政府网站获知:全乡辖11个行政村,239个村民小组,364个自然屯,年末总户数5899户,年末总人口数为21135人,居住着壮、汉、瑶、苗、侗、毛南等6个民族。花香乡地理位置优越,有东兰"门户"之誉,是东巴凤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

花香乡农业产业情况: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黄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有大蒜、李果、油茶、甘蔗等,畜牧业以养猪、牛、羊为主,产业类别较多,但产量产值不高。

花香乡交通设施情况:全乡约有16条村级道路,894县道和976县道贯穿全乡,尤其894县道,原是东兰县往返河池市的必经之路,得益于此道路优势,花香乡曾跃居东兰县经济排名前列。

二、调研时间和调研对象

调研时间分为两期,第一期于春节放假前(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2月8日)采用电话访问和发放电子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第二期于春节放假时间(2021年2月11日至2021年2月17日)采用面谈访谈的形式开展。

为使调研资料收集更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特将调研对象分为两类:一是花香籍在外工作人员,二是非花香籍的外来工作人员。具体对象涉及农业产业和交通设施的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员工、个体户及闲散就业人员等。

三、具体调研内容

根据调研对象的不同分别制定调研的具体内容,总体包括如下:

(一)从事的行业。

(二)对农业产业与交通设施的意见与建议。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经过为期15个日历日的调研,发放电子问卷调查300余份,收回有效调查卷236份;电话访问50人次;回乡面谈访谈15人次。现将调研对象所反馈的材料整理汇总如下:

(一)农业产业基础薄弱,没有优势企业,特别是缺少龙头企业的进驻引领发展。农业现代化技术不普及,应对灾害气候能力不强,生产水平不高,易受市场冲击,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二)贯穿花香乡境内的主干道长乐镇至九圩镇二级公路还在建设,且进度较慢,极大增加了全乡人员的出行时间和成本,制约着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全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季节性缺水的顽疾未完全解决,需送水给群众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几年的春节期间仍存在缺水现象,农村饮水问题突出。

(四)对乡贤的回流引进急需加强,让乡贤能真正回得来、住得下来,专心为家乡贡献自己的热情。

五、启发与个人建议

饮水思源,做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花香人,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经过此次调研,更引发了我对花香乡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

(一)要将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当前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应当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如可参照原先我曾主持或参与几个县份做的产业振兴规划项目,选择两到三个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与发展,以点带面,同时组织专家把脉会诊和外出学习“取经”,建成乡级示范样板项目,进而提升自身的产业品牌效益。

通过了解,目前花香乡有乡级业示范园3个,村级示范点8个,包括桑蚕、大蒜、山羊、油茶等产业。政府应选择优势产业,以重点企业为抓手,加快现有农业企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培育壮大一桑蚕、油茶等电子商务企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产品销售,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和全乡农民脱贫奔小康。

(二)加强项目带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一是重点

发展产业道路交通设施。乡政府应加强与县委县政府的沟通汇报,尤其是获得发改、财政、交通、扶贫办等项目主管部门的支持,积极解决我乡服务于产业发展的道路建设问题,尤其是解决在建二级公路项目进度缓慢,资金不到位的问题。花香乡应积极破除修路与致富难题,减少产业运输成本,进而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同时,也应当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等当地金融机构的合作,为解决道路资金和农业发展瓶颈提供实惠的资金支持。二是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加快落实政府所在地和人口聚集区集中饮水工程,解决饮水难问题,进一步修整完善农田水利渠道,努力争取农村家庭水柜、田头水柜指标,大力实施水源保护和净化工程,确保人畜饮水充足安全。

(三)乡贤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来,从花香乡出去当干部、做学问、办企业的人很多,这些人有知识、有人脉、有能力,也有家乡观念和乡愁情结,愿意为家乡发展做点事。个人认为,还是要从制度安排上做些探索和突破,要让乡贤能够回归农村作贡献。建议学习兄弟乡镇-三石镇对于乡贤回流的先进做法,重视乡贤,制定相应的回流引进方案或者制度,让乡贤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为建设花香乡的乡村振兴事业做贡献。

(四)继续加强党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力量,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乡党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事项、重大项目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更好地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同时,建议切实加强党委对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以及对乡内年轻人的培养,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在这方面继续加大制度探索和创新。支部书记选得好,可以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一面旗帜,年轻人也是未来建设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我相信,在这样从横向到纵向的引领和发展下,我乡的乡村振兴事业会走在全县的前列,农村生活会越过越红火。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城江公路养护中心

养护与工程管理科吴胜平

2021年2月18日星期四

附件:

1.电子问卷调查一

2.电子问卷调查二

电子问卷调查一

尊敬的女士/先生: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答此问卷。本问卷旨在了解您对花香乡农业产业与交通设施的一些看法。调查的结果仅用于相关的科学研究。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您所分管的部门:

£农业

£交通

£教育

£其他

您对分管部门的意见与建议:

电子问卷调查二

尊敬的女士/先生: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答此问卷。本问卷旨在了解您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产业与交通设施的一些看法。调查的结果仅用于相关的科学研究。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您所从事的行业:

£农业

£交通

£教育

篇4

按照省委贯彻中央“两会”精神的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最近省人大就业工作视察组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骆德春等陪同下,在长春、吉林等地进行视察和调研。总的看,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我省就业形势还比较好。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其中,舒兰市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把促就业与抓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和鼓励部分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舒兰市城市属于资源(煤炭)枯竭型城市,农村地处半山区,人均耕地少,土地条件和经济基础都不是很好,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比较多。舒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就业工作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真正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重要工作来抓。2008年,全年共开发就业岗位13530个,城镇新增就业10048人。劳务输出15534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6%,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47%;实现劳务输出总收入12.89亿元,全市人均增收1961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大大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舒兰市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除了和全省各地一样大张旗鼓上项目安排就业和再就业外,我觉得最突出的是在继续搞好传统的“送出去”(劳务输出)的同时,大力开展“请回来”返乡创业活动,推动了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

在“请回来”方面,舒兰市针对一部分输出人员在务工致富后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的实际,因势利导,大力开展返乡创业活动,变返乡潮为返乡创业潮。2008年共动员379名返乡创业人员采取独资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的方式创办了317家企业,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74亿元,带动317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舒兰市组织开展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创业的主要做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市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办事机构,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返乡创业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各乡镇和部门。二是政策扶持。制定了包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收费政策、金融等服务政策5个方面16条的《舒兰市关于推进返乡创业的若干规定》,另外还制定了返乡创业的项目支持制度、培训制度和用工制度。共计为112户返乡创业企业减免税费28.3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6万元,培训有关人员586人次。三是宣传发动。编写了《创业成功项目汇编》,召开了全市返乡创业现场交流会,对10户返乡创业明星企业和30名返乡创业带头人进行了表彰奖励。邀请80余位域外创业成功人士代表返回家乡,组织召开乡情恳谈会,当场有12人签订投资协议。四是把惠普援助项目培训与返乡创业相结合,积极为创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舒兰市采取“请回来”的办法,鼓励本市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招商引资成本低。近年来,各地为了引进域外资金、项目和人才,采取各种办法招商引资,想尽千方百计,出动千军万马,跑遍千山万水,费尽千言万语。舒兰市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做法是有的放矢招商,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解决了后发展地区资金不足和项目难找等问题。二是投资创业成功率高。这些返乡创业人士,对外了解市场,掌握技术;对内熟悉家乡,热爱家乡,既不会脱离市场上项目,也不会“水土不服”。三是示范带动效果好。返乡创业者大多是劳务输出的农民,他们返乡投资创业不但可以把更多的农民吸引到非农产业就业,也能够激发更多的农村富余人员外出打工。四是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返乡创业者在城镇兴办各类企业和项目,就地就近把部分农民吸纳进城,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城镇税收,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篇5

一、活动的主题

今年寒假经济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社会责任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共组织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两支团队近300人分赴全省各地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社会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的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真情助困进万家”为主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技能优势,以分散为主,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群众中去。

三、活动的重点内容和形式

经济学院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经济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采取点面结合、集中组队与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重点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由各年级(部)围绕以下主要内容组织青年学生就近就便参加。

(一)社区文化服务与社区需求调研活动。下学期,经济学院即将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计划。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并建立长期机制,各个学院要利用学生返乡的机会,深入所属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和社区需求调查活动,重点掌握城市社区的各个类型、现状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情况,总结了以往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步我院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各学院不仅发动广大同学深入调研,写出调查报告,各年级、班级还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开学后组织了学生召开座谈会,汇总掌握有关情况,向院团总支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院开展好社区服务活动提供政策依据。通过各个年级的汇报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这一次调研显示了青年大学生的社区优势,知识优势以及年龄优势,通过调研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不为所知的东西,获得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访谈活动。我们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考察访谈活动,青年学生在学习考察访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思想的伟大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的生动现实和杰出成就,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学习领会了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实质。

我院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考察访谈活动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技能优势和优良的政治素质,通过发放张贴宣传品、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积极为农民群众开展支教扫盲、文艺演出、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等多种服务,把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送到农村基层,在服务中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寻访党的革命历史旧址、走访老党员、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与地方党政干部座谈等形式,重点了解了基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发生的积极变化,使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从中学习和借鉴新鲜经验,接受正面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留校学生深入学校附近的社区,宣传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来,为社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事、做实事;

(2)组织返乡同学依照“就地就便”原则,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法律

咨询、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四)“繁星计划”基层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按照**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共青团山东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去年暑期组织大学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基础上,继续利用了寒假的时间,深入研究分析社会各方面状况开展文化建设调研活动,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对策建议。开学后各年级抓紧汇总了有关调查报告,择优上报院团总支参加评奖。

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利用的返乡机会,自主的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了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以论文或调查报告形式进行总结与归纳。

(六)“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专题调研活动。“挑战杯”山东大学第九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全面展开。参赛学生充分利用了寒假时间,做好课外学术科研项目立项准备,并投入项目运作。经济学院的各个系、各个年级重点准备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做好了重点项目的论文撰写、调查实施和实验测试、实物制作等工作。下学期初,学院将选择部分优秀项目予以立项资助,备战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四、活动的特点

1、我院的本次活动将宣传实践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实践,积极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的思想优势、知识优势和群体优势来推动农村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服务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2、把社会实践与个人青春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企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今后学生创业打下良好基矗

3、自发性和有组织性结合。本次社会实践出现了许多同学通过自发组织的形式去实践“三个代表”及科技下乡知识宣讲活动。

篇6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及省、市党代会精神,加大妇联组织建设[文秘站:]“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妇女工作创新发展,市妇联党组确定11月5日至16日为期两周的调研周。为此,市妇联提前筹划,精心安排,向各县(市区)妇联和市直妇工委下发了《关于对全市巾帼文明岗、妇女儿童家园(妇女之家)等几项工作调研通知》,由主席、副主席带队分三组到9县市区30多个乡镇的近100个村的6个妇女儿童家园、42个妇女之家、60个妇女创业就业庭院经济发展示范点,市直及县(市区)35个巾帼文明岗进行了实地调研。所到之处,得到了市直单位、各县市区及乡镇领导的高度重视,看到了广大妇女立足本职积极投身聊城经济社会建设的美丽身影,听到了基层妇女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的声音,进一步找准了工作的立足点、着力点,增强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以妇女儿童家园(妇女之家)建设为契机,阵地建设层次得到新提升

本次调研的9个县(市区)的6个妇女儿童家园,42个妇女之家中,家园的建设规格都比较高,由省妇联支持建设的妇女之家设施均已到位,各项制度比较健全。

1、领导重视,各方支持。各县(市区)领导及所在乡镇的领导对妇女儿童家园和妇女之家建设都比较重视,尤其是对省妇联拨款建设的项目,各地党委政府和县(市区)妇联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硬件设备配备和软件制度建设中都进行了统一的政府采购和给予了大力的指导。其中由临清市妇联统一配备的妇女之家制度较为健全、规格较高,各项设施标示较为明确。

2、贴近生活,妇女欢迎。在调研的42个妇女之家中,通过与村妇女主任和妇女群众交谈中,大家对妇女之家的建设都有表现了高度的赞誉。以__县__镇__村、__县__镇赵海村为例,自“妇女之家”创建以来,村妇代会组织巾帼文艺宣传队和巾帼健身队,聘请专业老师辅导,刻苦学习歌舞、小品、快板等节目的表演技能技巧,自编自演了许多农村题材的文艺节目,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宣传党的好政策、普及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歌颂生产生活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教育广大农村妇女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弘扬了积极向上、建设家乡的良好风气,使妇女群众把参加妇女之家活动当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3、阵地专有,资源共享。在查看的妇女儿童家园和妇女之家中,基本都能做到阵地专有,尤其是省妇联筹建的家园,建设的规模都比较大,设施较全。但是受农村有限的办公条件和经费条件的限制,在阵地专有,着力突出妇女自身特色的情况下,都能做到资源共享。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到家园和“家”的活动中来,这对于维护妇女权益、丰富妇女文化生活及和谐家庭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是不平衡性。城市社区的妇女之家和乡村的妇女之家存在差距的,这与经济基础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硬件建设虽然是基础,完全可以用活跃的软件文化活动的等来弥补,比如临清潘庄镇刘梭村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省妇联支持的妇女之家和原有自建的妇女之家差距也很大,各级妇联应当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支持力度,统一提高标准、提升层次。二是缺乏特色。虽然省妇联支持的妇女之家建设有着严格的标准,但是各地的经济、文化等都有自身的特色,应当在妇女之家建设和使用中更多的突出自己的特色,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适合当地妇女的要求。三是使用率问题。建家的目的在于用家,只有使用率提高,真正发挥作用了才能达到了建家的真正目的。各级妇联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创新工作思路、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妇女姐妹走进“妇女之家”,使“妇女之家”成为妇联组织的手臂延伸。

二、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为总抓手,妇女创业就业、增收倍增工作得到新拓展

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为总抓手,推动妇女创业就业,是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市各级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调研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小到三五人组成的庭院小微企业,大到带动几千名、上万名妇女就业的“妇字号”龙头企业,充分体现了广大妇女在聊城新一轮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1、能够因地制宜,突出地方产业优势。各地能根据原有的经济优势,发挥地方特色,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如茌平菜屯镇的木板业、高唐县汇鑫街道机械加工业、三十里铺镇棉花种植收购加工业、姜店镇的畜牧养殖业等以乡镇为区域特色的庭院经济模式。冠县烟庄镇后十里铺羊养殖基地、东昌府区道口铺顾庄蘑菇养殖等以村为区域特色的庭院经济模式。

2、能引技术上规模,走生态化的路子。各乡镇都能够在原有的优势产业上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比如高唐县姜店镇的畜牧养殖业,与六合荣达合作,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和统一的服务,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开发区许营镇宋郎村的农户+合作社+ 公司社的大棚育苗模式,解决了大量农村闲散妇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东阿鱼山镇花卉基地等生态旅游产业、冠县店子镇灵芝盆景加工基地、冠县兰沃乡的梨园、市开发区许营镇“四位一体”的能源生态温室建设都是走的生态化致富的路子,达到了生态文明与妇女增收的双重效果。

3、能发挥典型作用,让更多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各地庭院经济发展中都涌现出了很多好的典型,如__县张平汽车坐垫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平,带动周围5万名女性实现就业增收,茌平菜屯“巾帼木业加工协会”会长黄淑华、__县大棚种植基地带头人尹先玲都是巾帼致富带头人。在典型的带动下,更多的妇女找到了就业机会,甚至是找到了创业的好途径。这些妇女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在实现增收倍增的同时,还能照顾好家庭,能够不耽误农忙等重要的时节。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是妇女典型培树宣传还不够。从调研中发现,农村妇女的带头人不少,但是好多需要我们提供更好的平台进行培树和宣传,真正的发挥其带动作用。二是妇女的“当家人”少。无论是轴承加工、畜牧养殖、育苗种植,妇女应当是从业的主力军,但是真正的当家人少,绝大部分是为别人打工,干着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收入也相对较少,各级妇联要注重培养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妇女创业典型。三是农村对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需求和引导迫切。所到之处,很多妇女群众都多我们提出了技术专家指导的需求和走出去看看的迫切愿望,使我们了解了妇女群众想致富的迫切需求,并感到责任重大。四是对“庭院经济”的理解有偏差。从与所到之处领导、妇女群众等的交谈看,部分领导及群众对妇联大力倡导新时期新型庭院经济的发展缺乏总体的认识。所以说,妇联的宣传应当进一步加大,只有领导重视了,各方面工作提升才能比较快。

三、城镇妇女立足本职岗位建功,在强市名城建设中展现新风采

本次共调研了市直的9个和县(市区)26巾帼文明岗,其中国家级的13个,省级的15个,市级的7个。从调研的总体情况看,无论是创岗10多年的巾帼文明岗,还是新创设的岗位,都运转良好,树立了良好地行业形象。但岗与岗之见也存一定的差距。

1、各岗的妇女队伍都是生力军。各巾帼文明岗无论是新岗还是命名接近十年的岗,女性在岗人员的数量都能占到绝大多数。尤其是卫生、金融、税务等服务行业的女职工,她们是岗位的主要力量,而且自尊自爱素质高、爱岗敬业业绩强,塑造了聊城现代女性的良好形象。

2、业绩比较突出。从查看的35个巾帼文明岗中,无论是金融行业、税务系统,其业绩在本行业内都是很突出的,而且在省内、国内也都是名列前茅的。像市汽车总站、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分行、中国联通聊城分公司10010网络服务等业绩突出,获得了许多全国的荣誉。冠县民政局婚姻登记管理处开创了全省第一家不计任何费用的先例等,在这也体现了巾帼文明岗立足自身岗位建功立业的根本宗旨。

3、人性化管理亮点多。各巾帼文明岗由于女性成员多或全是女性成员而工作环境相对单调而枯燥的环境,实行适合女性特色的人性化管理。比如,市交运集团汽车总站成立了春天班、彩虹班等女性班组,温馨的工作室、多彩的班组文化建设均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效果。

篇7

摘 要:文章以本市、区图书馆服务实践为例,论述构建图书馆服务品牌项目的范围、依据、要素和优势,阐释了品牌服务是馆员的敬业精神、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坚持特色、坚持长远、坚持社会效益的服务实践过程。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10-0022-02

构建图书馆服务品牌,是近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在读者工作中创优质、造精品、出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增强图书馆读者工作吸引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图书馆对外形象的重要举措。本文试就构建图书馆服务品牌这一读者工作中的学术问题略述管见。

1 图书馆服务品牌项目

1.1 品牌项目范围

笔者认为,图书馆服务品牌项目范围,应当围绕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四项基本职能来确定,即无论“品牌”如何打造和创意,都不能偏离传递科学技术情报、开展社会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存与推介文化遗产这四个方面,这应当是公共图书馆研究和确定服务品牌项目的基本范围。如:丹东市图书馆创办的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刊物《他山之石》这一 “品牌”,就是围绕“传递科学技术情报”这一职能进行文献情报资源开发与服务的;而丹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每两年一届的“丹东地区少儿故事大赛”读者活动,则主要是围绕“开展社会教育”这一职能来组织开展的;振安区图书馆开展的“人文家乡”系列服务,则是围绕“保存与推介文化遗产”这一职能,通过挖掘、整合地方人文资源服务于社会读者的。

1.2 品牌项目依据

图书馆面对的对象是社会各阶层的读者,因此,图书馆服务品牌能否立得住、立得稳、立得长久,关键因素取决于读者的认可程度、读者的参与程度以及读者利用过程中的效果反馈。因此,构建图书馆服务品牌,在不偏离图书馆职能的前提下,其立项的主要依据应取决于读者对该服务项目的需要性、关注性和重要性三个方面。

1.2.1 需要性。需要性是图书馆读者工作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没有读者的需要,没有读者的接受与广泛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就缺乏了针对性,就失去了服务的意义。所以,读者需要是确定图书馆服务品牌项目的首要依据。

1.2.2 关注性。关注性是在需要性的基础之上的更进一步需求的表达。有了读者的热情关注,才可能有读者的积极参与,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实现图书馆服务效果最大化。如:丹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连续多年举办的“丹东地区少儿故事大赛”,由于契合了少儿阶段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才艺的心理特点,每届比赛均得到了广大少儿读者的积极参与,尤其在各县、区图书馆组织的初赛中,父母纷纷送孩子踊跃报名,常常突破名额限制。振安区图书馆开展的“人文家乡”系列服务,由于对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形象塑造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热情关注。图书馆先后为市政协专题研究“发展城市特色文化”、区政府研究新区规划建设、区政协关于区内旅游开发提供了相关调研报告、史料和建议,并被区政府邀请参加了全区旅游建设工作会议,使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2.3 重要性。重要性是在需要性的基础之上对服务项目利用价值的认定。只有当图书馆服务项目成为读者人生中的一种重要需求时,才能使图书馆的服务趋向深层次化,才能使图书馆更好地把握社会读者的心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2 图书馆服务品牌项目要素

2.1 服务品牌名称

名正则言顺,言顺则道成。构建图书馆服务品牌,首先要对读者阅读倾向进行调查,在充分掌握读者对某项服务课题的长期需求程度、热情关注程度和自身重要程度的基础上,才能依据图书馆的职能创意相应的服务品牌名称。但实践中笔者发现,服务品牌项目名称与服务品牌项目主题不完全是一个概念,有些图书馆的服务品牌名称是以服务平台或载体的形式出现。如:丹东市图书馆创办的《他山之石》馆办刊物就是一种服务载体,“名称”只是传达了一种办刊的理念,而刊物的服务对象――“为领导决策服务”才是品牌服务的主题。丹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历届“丹东地区少儿故事大赛”读者活动,其主题是培养少儿的才艺表演能力并使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和教育。如今“讲故事”已不可能成为人们未来的一种职业,所以“故事赛”的目的不是培养未来的故事员,它只是一种服务平台和手段。也有的服务品牌项目名称与服务主题基本是一致的,如:振安区图书馆多年来推出的“国学大讲堂”服务品牌,其宗旨就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以“正心、修身”为根本的道德教育。

2.2 服务品牌平台

图书馆服务品牌项目,其实就是一项大型服务课题,其服务过程必须通过适当的服务平台或载体等形式才能得以实现。笔者认为,图书馆品牌服务的平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读者活动平台的形式。如各类演讲赛、知识竞赛、读者征文、才艺表演等读者直接参与的寓教于乐等服务活动。二是馆办刊物、编印专题资料的形式。如为领导决策、企业技术研发、产业创新、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各类专题服务。三是“流动图书馆”、“农村集市”、各类读书月、宣传周等形式。如为偏远地区、农村等各类读者开展的送书下乡服务活动。四是网络数字平台的形式。如地区馆际间典藏、特藏、地方文献等数字化资源共享服务以及为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类决策参考服务。五是综合式平台或载体形式。如振安区图书馆推出的服务品牌“国学大讲堂”。

2.3 服务品牌内容

图书馆服务品牌的内容如何,直接关系到读者的利用程度及服务效果如何。因此,图书馆在确定具体服务内容时,只有根据读者的需求倾向,通过精准化的选题、深度化的开发、新颖化的创意和系统化的服务,才能取得理想的服务效果。如:振安区图书馆多年来开展的服务品牌“人文家乡”,根据丹东的沿边、沿江、沿海的“三沿”区域优势,确立了“古代边塞人文历史”“近代列强侵略历史”“抗美援朝英雄历史”和“少数民族风情”四个分主题,利用馆藏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资源整合,共编印出“人文家乡”综合文集三部,为市政府组织编辑的《丹东文史文化遗产》提供多篇文稿,并通过网络平台和其他形式为区政府、史志办、文管所、旅游局等部门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地方人文史料,形成服务文字30余万字。

3 服务品牌项目优势

3.1 服务优质化

品牌服务优质化一是体现在功能优势上。由图书馆职能所决定的图书馆服务功能,在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为构建最佳服务的图书馆服务品牌创造了优越条件。二是体现在资源优势上。开发文献情报信息资源,形成多次文献的专题资料,不仅是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中的重要方式,也是构建图书馆服务品牌的一个重要选项。三是体现在人才优势上。从某种意义上讲,馆员的敬业精神、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品牌服务成功与否的关键。

3.2 服务特色化

所谓的特色即具有本馆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品牌服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一个馆的创新能力和所在区域的特点。如振安区图书馆早在2004年就已开始了“人文家乡”系列服务,将本区内与虎山长城隔江相望的九连城地区边塞人文历史、鸭绿江与ズ咏换愦Φ娜斩碚秸遗址和陆路战场遗址的历史追忆、区内鸭绿江江面两处“抗美援朝”浮桥遗址的人文历史、五龙背温泉开发史话以及边疆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系列化地逐一开发、阐释、推介给政府部门和读者,较好地宣传了家乡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区域发展软环境,形成了振安区图书馆的服务特色。

3.3 服务传统化

构建图书馆服务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是把某项服务起一个响亮、新颖的名称就算大功告成,就成为一种服务品牌。笔者认为,图书馆服务品牌必须经过两年以上时间的服务实践,并取得明显服务效果和广泛社会影响,成为读者和社会的一种长期需求,成为代表一个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服务特色的传统服务项目。如:丹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丹东地区少儿故事大赛”和振安区图书馆的“人文家乡”“国学大讲堂”服务品牌开展至今均超过10年以上。因此,品牌服务的传统化,是在保持服务特色的基础上,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主题内容的传承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图书馆服务品牌的过程就是对读者阅读心理、阅读需求的调查过程;就是对图书馆职能的再认识、功能再强化的过程;就是对本地区的地域特点和区域发展进行调查了解的过程;就是增强馆员素质、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领域的过程;就是坚持特色、坚持长远、坚持社会效益的服务实践过程。我们相信,只要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发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奉献精神,心系读者,不断实践,就一定能够开辟图书馆服务品牌新领域,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继武. 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335-343.

[2] 徐瑞.基于读者需求创建高校图书馆品牌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4(6):58-61.

篇8

双语教学涵义

语言平等是中国56个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之一。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从语言政策和民族政策两方面看,我国在多民族大家庭中,实行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政策。适应多民族共存的特点,双语教学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特点,有利于增强团结,缩小民族差距,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未来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在学习本土母语的同时,采用非母语进行全部或部分学科的教学活动。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一方面使用国家通用的普通话语言,另一方面也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所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实质,就是掌握两种语言,并使这两种语言熟练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

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汉语学习环境较差;二是汉语教育基础薄弱;三是教育意识不强;四是双语转换较困难。

汉语学习环境较差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时间使用的是民族语言,汉语学习环境差。学生只有在上汉语课时,使用汉语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时,虽然进行汉语教学,但学生在课后使用汉语机会较少,因此学习汉语比较吃力,学习效果也受到了影响。

汉语教育基础薄弱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条件比较艰苦,学生上学交通不方便,学校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较弱,造成汉语教育基础薄弱。

教育意识不强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家庭收入较低,许多年轻人往往外出进行打工,所以出现辍学现象。家长首先考虑经济收入,相对忽视受教育意识,对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

双语转换较困难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时,如果在课堂上使用汉语较多,认知转换难度将加大。在双语教学中,学生只能在两种语言中进行认知加工和概念选择,使得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比较缓慢。另一方面,能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比较少,所以,双语教学存在困难。

双语教学改进措施

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改进措施包括四方面:一是优化汉语语言学习环境;二是加强双语教师师资力量;三是改善教学条件;四是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汉语语言学习环境 学习语言,学习环境很重要。如果环境不好,学习效果也不好。首先,学校设立独特的汉语环境,加大学习汉语的机会,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校报、文化景观创造汉语学习环境。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朗诵童话、故事、寓言、诗歌、儿歌,使学生逐渐产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加强双语教师师资力量 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有较大联系。要想搞好双语教学,就要加强双语师资力量。有关部门要重视双语教师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培养优秀教师。双语教师不但能进行汉语教学,还能熟练地进行两种语言转换。双语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储备,提高综合能力,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改善教学条件 做好双语教学,就要做好教学技术和改善教学资源。一是鼓励大学生来这些地区,尤其是本地毕业生回到家乡进行教学。落实补贴政策,在子女就学、住房、医疗、职称方面给予优惠。二是改善办学条件,调动社会力量,给予资金支持,创造双语教学较好的学习环境。

改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创新学习模式,在课堂上,将知识与趣味融为一体,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习效果。教师针对学习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学生能够更轻松愉快地学习汉语,从而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公平发展的需要。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加强双语教师师资力量,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是非常紧迫的。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关于双语师资培训途径的有效性分析[J].职教论坛,2010(14):85-87.

[2]李泽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10-14.

[3]吴宏岭.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精读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4):74-75.

篇9

关键词:(中)关键词回流;农民工; 循环迁移

中图分类号:(中)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5-0041-07

收稿日期:(中)收稿日期2012-12-20;修订日期:2013-04-10(中)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中)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正义视阈下农民工机会公平问题”(12CZX014)。

作者简介:(中)作者简介齐小兵(1985-),江西上饶人,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

正文自从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首次用“农民工”一词来描述那些户籍在农村,但在当地或外地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民以来,农民工研究在中国已经有了近30年的历史[1]。作为一个总量达25亿,辐射人口规模超过7亿的超级群体,农民工一直是中国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农民工认为他们最终都会返回家乡定居,这个比例大概在70%~90%之间[2~4]。按照最低70%来计算,乘以中国现有外出务工农民工15863万这个基数,那么将有11亿多外出农民工最终会返回家乡

外出农民工具体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假定中国外出农民工劳动寿命为18~45岁,每年大概有560万左右的农民工返乡之后不再外出

按照农民工劳动年龄计算回流劳动力规模受到贺雪峰等著的《农民工返乡研究》的启发。。这个估算的数字仅是指那些因为年龄原因被城市劳动力市场排斥出去的规模,如果加上那些怀揣打工“积累”希望在家乡发展的主动提前返乡的农民工,这个数字将会更大。迄今为止,学界对于现有回流农民工的规模说法不一,但大部分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现有回流农民工占外出劳动力的比率大概在30%左右[5~8]

关于现有回流农民工的规模,赵耀辉的调查显示其占外出农民工的比率为38%;墨菲的调查其比率在36%;王文飞(Wang Wenfei)和范辛迪(Fan Cindy)的调查显示返乡比率为28%;白南生等的调查则为285%。。然而,尽管农民工回流的规模化趋势已经开始凸显,但关于回流农民工研究则显得太过缺乏,如金(King)所说,回流是一个未被写入迁移历史的伟大章节[9]。

尽管农民工及回流农民工是一个中国特有的术语,但是我们也需要防止过分地将这个概念“特例化”[10]。虽然国外劳动力迁移并不存在户籍制度障碍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然而,对于跨国劳动力的迁移研究表明,跨国迁移特别是非法劳工的跨国迁移,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流动方式与中国农民工几乎一致[11]。他们同样要忍受地域之间的制度歧视,只能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找到脏、险、累的工作,通过多年的英雄般的忍辱负重,然后回家安享晚年[12]。罗伯茨(Roberts)将中国国内的流动人口与从墨西哥迁移到美国的劳动力进行了对比后认为,两者存在着许多相似性:他们的流动都是自发的,存在着相似的迁移网络;他们都很难取得正式的法律承认的居住许可,大部分从事着出卖体力的非技术性工作,也正因为如此,两者都存在着循环迁移的现象,他们尽量保持着与家乡的联系以备最终返回家乡;另外,墨西哥采取与中国一样的土地与农业政策,土地不能被交易[13]。金、斯特拉坎(King and Strachan)通过对于从美国、澳大利亚回流到马耳他戈佐岛的劳动力的循环迁移过程的考察,认为跨国劳动力在其工作过程中存在三个阶段的循环:年轻劳动者离开家乡到国外工作5年左右,然后返回家乡结婚,新婚夫妻继续离开家乡在国外工作10~15年左右,然后带着工作积蓄以及10岁左右的孩子回到家乡种田或者从事独立手工业以及小商品贸易[14]。事实上,只有在孩子的抚养方式上,中国农民工更倾向于委托给留守家中的老年人抚养之外,金与斯特拉坎对于跨国劳动力的生命历程的勾画几乎完全与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相重合。

一级标题一、劳动力回流:国外的经验事实与理论

二级标题1国外人口回流的经验事实

根据吉麦尔赫(Gmelch)的定义,“回流”是指那些曾经迁移出去的人口又重新返回家乡定居。那些短暂返回家乡度假、探亲却并没有在家乡定居意愿的迁移人口并不能算作回流人口[15]。对于那些短暂返乡人口而言,返乡有可能是一个短期的、过渡性的策略。他们很可能在比较返乡与外出之间的收益差异后重新选择二次迁移;也可能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为了完成人生阶段性目标包括结婚、生育、赡养老人等临时回家工作,然后又在合适的时机继续迁移[16]。对于这类群体,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更应该属于“循环迁移”人口而不是“回流”人口。

早在1885年,雷文斯坦(Ravenstein)就认识到迁移人口重新返回家乡生活的事实。19世纪末期,超过1600多万的欧洲人到美国淘金,然而与此同时,将近1/4的迁移者又重新返回欧洲的家乡生活。雷文斯坦由此感叹道:每一个迁移潮流都会产生一个补偿性的反向迁移潮流[17]。然而自此之后,国外学者们关于回流人口的研究却沉寂了下来。罗德斯(Rhoades)认为,导致回流研究被研究者所忽视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第一,世界各地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导致了学界产生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这样一种迁移研究框架,人们习惯性地将地理性迁移认为是一种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的迁移行为。第二,人类学家们在特定时间段对于特定地区的田野研究同样也导致人们认为迁移是一种静态的行为。最后,对于回流人口的量化统计是人口学中最难统计的。大部分国家都会统计迁移进来的外来人口,但并不会统计离开迁入地重新返回祖国生活的那些人口[18]。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国外研究者逐渐再次发现人口迁移并不是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定居的一次,也不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单向迁移。大体来说,回流人口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暂时迁移型的回流人口,在一开始迁移时就并没有在迁移地永久居住的意愿而仍打算回到家乡生活。第二种是希望在迁移地永久居住但被迫回流型。他们更倾向于在国外居住但由于外部原因而被迫返回家乡。第三种是希望在迁移地永久居住但最终选择返回家乡生活。对于新环境的不适应或者对于家乡的思念导致他们最终作出回流的决定[19]。高希(Ghosh)发现,1870~1940年的70年间,共计有1000万的迁入人口由于各种原因离开美国重新返回他们的祖国定居,这其中以生活水平远低于美国的加勒比海岸地区的人口最多。这些地区的移民从一开始就只是打算在美国赚钱,然后回家享受生活[20]。相同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来自于阿尔巴尼亚、摩洛哥、埃及等北非地区在西欧地区的客籍工人身上。在这些地区,超过10%的人口到国外务工。这些人的工资收入是他们的家庭在本国地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而这其中大部分的人并没有取得在当地的合法的永久居留证明,或者有些人只是短暂地取得了工作证明。除了那些每年因为签证问题而被迫返回家乡的人口之外,在这些地区,有将近5%的人口重新返回了家乡,这个数量已经达到了迁移人口的一半左右[21]。20世纪70 年代对于印度尼西亚的研究发现,在人口普查中统计到的以常住地变化为标志的人口迁移实际上只涵盖了所研究地区所有人口移动的1/3,大部分人的流动人口工作在一地,消费和投资在另一地,长期在两地保持着双重身份,他们仍将其来源地村庄当作其永久的家园并最终将回到家乡[22]。在泰国,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工资差距导致泰国不仅出现了国内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同样也出现了国内到国外如菲律宾、中国、缅甸、孟加拉等地的临时工人。这些人每年带来超过2亿美元的收入给家庭用来盖房子或者翻修。勾德斯坦(Goldstein)分别于1974年和1985 年对曼谷的人口迁移进行了两次调查都发现,大部分迁入人口都表明将可能迁往他处或返回原迁出地。在曼谷呆一年以上和永久居留者分别仅占2%和21%,仅1/3的迁入人口改变了他们的居住地登记,其他大部分迁入人口仅将曼谷作为暂时居留地[23~24]。

二级标题2回流的形成机制

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发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迁移者并没有在迁入地永久居住的意愿,他们的迁移行为并不导致永久迁移所产生的“根本归属的转移和重新定位”[25]。之后,回流作为非永久性迁移的必然结果开始受到关注,继承了博格的“推拉理论”与托达罗模型,国外学者们从劳动力流动的向心力与离心力两个方面出发对于回流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6]。

回流之所以产生,在早期的研究看来主要是源于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比较收益的变化。这个收益不仅仅是狭义上的货币收入,而是包括制度、环境、文化、心理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收益。达斯特曼(Dustman)运用这种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收益最大化的生命周期模型来分析劳动力外出和回流。他假设迁移者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内通过收益和成本的比较来选择自己的劳动地点,并作出相应的迁移决定。劳动力作出回流的决策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家乡和目的地的收入差距;在城市打工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和储蓄在家乡会带来更多的回报;回流者的主观偏好。在个体劳动生涯中存在着一个可能性的时点,在这个时点上,劳动者通过收益和成本的比较,会作出回流的决定[27]。但作者认为劳动力在迁移过程中并不存在着一个明确的“终点”。斯塔克(Stark)则从相对贫困的角度来研究回流的原因,认为劳动力回流不仅仅在于相对收益,同时也受到相对成本的影响。由于流出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物价指数普遍要低于流入地,劳动力可能会因为期待获得一个更具“回报性”的消费差距,即在积蓄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在家乡能够获得更好更多的消费服务而选择回流[28]。然而,比较收益分析法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它并不能合理地解释那些被劳动力市场排斥出去的迁移者。尽管存在着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明显的工资差别,为什么会有劳动力“被回流”呢?针对这个现象,斯塔克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设计了一个回流劳动力模型,在模型中他指出,由于最初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雇主对于劳动力的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一无所知,所以无论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劳动者都能得到平均工资。这促使了低水平的劳动力的持续进入,而随着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逐渐显示出了能力差异,信息不对称逐渐得到缓解,这种扭曲化的工资水平开始调整,低水平劳动力开始被迫回流[29]。

除了比较收益之外,文化传统、故土意识与归属感、生产方式的二元化扩散过程等社会因素也影响到了劳动力的回流[30~31]。学者们发现,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的迁移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安排。他们在收入高的地区与国家打工积攒收入,到一定水平就退休返回故乡[32]。对于那些劳动者来说,故乡并不仅仅意味着熟悉的社会网络,更是文化认同与身份确认的中心资源。他们在务工过程中不仅仍在履行故乡的集体福利责任,同时也通过定期返回家乡居住一段时间以保持同家乡的联系。一些研究者考察了劳动者回访故乡对于回流的影响,认为劳动者对于故乡的回访是一条明确“家”的概念的社会文化纽带。回访对于回流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表达和确认与故乡的社会联系;第二,为回去找工作或认识到家乡的变化提供便利;第三,通过保持被家乡人记住或可见,帮助劳动者在处于一个更广的社会背景中实现社会整合[33]。梅西(Massey)则认为劳动者的迁移网络(类似于中国的“打工链”)对于回流有叠加效应。发展中国家的“道义农民”传统意味着先期迁移者有义务为更多的家乡人跨国务工提供帮助与指导,后期移民又与先期移民在移入地重建社会网络,由此导致越来越多的新移民集中在一起,进而强化了他们的本土文化以及与家乡的联系。随着迁移者规模的扩大与移民汇款的涌入,发展中国家的人地矛盾与资金短板开始得到缓解并开始进入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车道”,这为那些已经积攒了一定积蓄的先期迁移者回故乡发展提供了机会,而先期迁移者在故乡的成功又可能进一步地强化那些非迁移者外出的欲望,从而使整个迁移过程出现了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梅西称之为“累积循环因果”[34]。

二级标题3回流人口的影响

受迁移理论中最风靡的汇款研究的影响,国外早期研究回流的学者们把研究焦点放在回流者如何使用他们从外出打工中所获得的资金积蓄上。对于葡萄牙与意大利的回流研究显示,回流者既不会将他们的资金用于农业的改进也不会去创建农村企业,他们唯一的渴望似乎就是为自己盖一个新的奢侈的房子,然后经营一家小店或酒吧这样类似的小服务业。回流者并没有对当地社会经济结构构成基础性的推进作用,回流者只是起着一个农村的“化妆品”的作用[35~36]。金对此的解释是回流者投资于生产性经营,往往由于下列三个因素达不到效果:一是回流者所掌握的技术是与经济、工业、市场环境对应的特定的技术,而大部分回流者都是来自于偏远的农村地区或工业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国家,他们在发达地区所掌握的这种技术就可能不适用;二是回流者长期离开家乡去外面打工,与家乡的社会联系已经很淡薄,他们缺少建立企业所需要的在当地的行动网络;三是创新得不到当地权势者的支持甚至会受到抵制[37]。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回流不仅是毫无作用,而且还可能有反作用。尽管回流者可能是现代性的代言人,但他们在返回家乡后,大部分回流者的积蓄被大量地被用来炫耀性消费如盖房、购买奢侈品等,从而会引起回流者社区内部的奢侈性消费的增长攀比,带来“嫉妒、愤恨、紧张与身份的重新认知”等负面情绪[38~39]。伍德拉夫(Woodruff)与曾特诺(Zenteno)在对从美国返回墨西哥的回流者的研究中发现,由于受在打工时的城市生活的影响,跨国回流者更喜欢选择在城市而不是在农村定居,他们的资金也更倾向于投资城市企业而不是农村企业,从而加剧了墨西哥城乡之间的不平等[40]。

同样也有不少研究者发现了回流对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巴基斯坦,回流者的积蓄被发现是促使回流者选择从事个体经营的最显著的因素[41]。在突尼斯,积蓄是大部分企业创建时的启动资金[42]。在土耳其,超过一半的回流者从事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43]。在埃及,虽然投资规模不一样,但回流者在投资地点上并没有特定的偏好,他们既投资于农村,也投资于城市,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44]。在泰国,回流者的积蓄提高了他们在社区中的经济地位,同时给家庭带来了更稳固的社会保障与更好的生活条件[45]。在印度尼西亚,回流者的汇款与积蓄被用来扩大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46]。金等认为,回流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潜力吸引了有资金优势的迁移者的回流,而这些回流者又相互联盟,共同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47]。特里普(Talip)的研究表明,由于管理经验及资本积累的影响,回流者在非农经济部门的经营能力要高于非迁移者,回流优势导致他们的收入要大于非迁移者[48]。在波兰、印度与中国,吸引高技术人才的回流被当地政府作为一个发展策略,这些在国外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大量人脉资源的人才起到了填补社会网络理论中的“结构洞”的作用,他们将流出国与流入国的资金、技术、社会关系有效地“桥接”起来,通过作为投资者或创新者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体制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49]。

总体而言,回流者对于回流地区的社会经济的不同影响在于他们的人力资本的不同。正如洛克伍德(Lockwood)所指出的,不管是国内迁移还是跨国迁移,都存在一个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机制。那些被筛选后低于劳动力市场进入门槛的回流者被迫返乡,他们并没有在迁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要素,所以不管是否有积蓄,这些回流者返乡后基本上都不会与那些非迁移者有什么明显的差别,这些人只是失败的冒险者与回到家乡的退休者。而对于那些比较了回流收益要大于外出务工收益的主动返乡者而言,他们在返乡前就已经提前规划好了返乡后的工作安排或投资计划,他们的回流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策略,自然对于当地社会经济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0]。

一级标题二、我国回流农民工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国学界对于回流农民工的研究在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研究思路上,国内对于农民工回流的研究存在着将中国特例化的现象。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只有中国才存在着流动人口,也只有在中国特殊的制度场阈下才出现了农民工大规模回流的现象,并没有看到迁移人口的回流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包括南美、北非、东南亚地区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这限制了国内研究者的分析视野。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尽管中国学界一再认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安排影响到了中国农民工的回流[51],但是在此需要再次重申的是户籍制度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第一,已经有研究者指出即使没有户籍制度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仍然选择返乡[52~53];第二,国外回流研究已经证实了跨国劳动力同样存在着制度“藩篱”。事实上,除了流动距离的差别之外,国外跨国劳动力的迁移与回流的机制、特征、影响同中国农民工与回流农民工存在着很多的相似性。对于这些理论的探讨有助于我们与国外的回流研究进行对接,将回流农民工问题置于跨国劳动力迁移的国际对比的框架中,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

其次,在研究内容上,目前国内对于回流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对于回流事实的考察,在回流的形成机制上、回流群体的影响方面并没有进行详细的探讨。正如白南生等所认为的:国内目前对于回流农民工的调研都只是对回流农民工进行了粗线条的描述,既没有涉及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总体特征,也没有谈到回流与创业、回流与外出的关系,因而在一定意义上都更接近于情况汇编而不是研究分析。尽管关于回流农民工的调查越来越多,但它们对调查方法、指标解释和研究框架都没有充分的论述[54]。我们已经看到国外回流研究从比较收益法到社会网络、文化传统等理论的转变,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农民工回流原因的探讨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学者认为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大部分农民工都将返回农村,他们回流的原因是不言自明的;另一类学者则坚持使用比较收益方法对回流农民工进行分析。迄今为止,国内还处于一个初步的直接原因的归纳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回流机制理论。在回流群体的社会影响方面,国外的研究已经表明,回流人群内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一类是那些主动返回家乡积极利用外出务工所获得的积蓄、经验与技术进行生产性活动的“成功者”;另一类则是由于各种原因找不到工作或回家养老的“失败者”。而对于国内的回流农民工研究而言,对于“成功者”的过分关注与对于“失败者”的无视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对于绝大部分的回流农民工而言,在城市一直打工到二代农民工开始顶替他们的工作才开始返乡是一个主流,这些农民工可能在改变环境的能力上要差于那些已经永久迁移到城市的农民工,但多年城市的生活体验也能够帮助他们获得包括价值观念、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城市津贴”,从而优于那些非迁移人员。他们返乡后的社会影响值得更详细的探讨。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极度缺乏对于回流农民工的个人、家庭、社区层面的微观与中观研究。国内回流研究催生于制度、政策需求,学者们倾向于从经济发展阶段、人地矛盾、政府角色、制度设计的宏观方向对回流趋势与影响进行分析,在政府与社区、家庭与个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对于回流农民工来说,他们的生活世界是在村庄,最多辐射到周边的城镇,他们的关注核心在于家庭、亲属而不是国家政治经济。正如我们看到农民工都希望返回家乡,但返回家乡的原因及其影响并不一致。回流农民工是行动的主体,他们每个人对于回流意义的阐释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的研究需要“回流”到研究对象本身上。回流农民工如何与家乡社区重新建立联系,选择怎样一个生活方式?又如何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获得平衡?回流农民工个体与家庭之间、与社区之间又产生了怎样的互动过程?这些问题都不是宏观研究所能解答的,所有这些都需要研究者进行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 朱宇 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J] 南方人口,2004,(3)

[3] 李若建 广东省外来人口的定居性与流动性分析[J] 人口研究, 2007,(6)

[4] 任远 “逐步沉淀”与“居留决定居留”——上海市外来人口居留模式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6,(3)

[5] Zhao Yaohui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Return Migration: Recent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1, 30

[6] Murphy, R Return Migrant Entrepreneurs and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in Two Counties in South Jiangxi, China[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99,9(2)

[7] Wang Wenfei and Fan Cindy Success or Failure: Selectivity and Reasons of Return Migration in Sichuan and Anhui, China[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2006,38

[8] 白南生,宋洪远 回乡,还是进城?[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5

[9] King, R Post War Migration Policies in Malt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Return Migration[J] European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Bulletin, 1979,10(3)

[10] 朱宇 国外对非永久性迁移的研究及其对我国流动人口的启示[J] 人口研究,2004,(3)

[11] Roberts, K China’s “Tidal Wave” of Migrant Labor: What Can We Learn from Mexican Undocumented 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J]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2000,31(2)

[12] King, Rand J Strachan The Effects of Return Migration on a Gozitan Village[J] Human Organizations, 1980,39( 2)

[13] 同[11]

[14] 同[12]

[15] Gmelch, G Return Migration[J]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80,(9)

[16] Nicole, M and C JohnBack to Nukunuku: Employment, Identity and Return Migration in Tonga[J] Asia Pacific Viewpoint, 2008,49

[17] Ravenstein, GThe Laws of Migration[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885,48

[18] Rhoades, RForeign Labor and German Industrial Capitalism 1871-1978: The Evolution of a Migratory System[J] Am Ethnol,1978,(5)

[19] 同[15]

[20] Ghosh, BReturn Migration: Journey of Hope or Despair?[M]// Ghosh, B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igration Geneva: United Nations,2000

[21] Lois,L and K BrikenaAlbanian Return Migrants from Greece and Italy[J]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2006,13(1)

[22] Hugo, G Population Mobility in West Java[M]Yogyakarta:Gadjah Mada University Press , 1978

[23] Goldstein, S The Impact of Temporary Migration on Urban Places:Thailand and China as Case Studies[M]// JD Kasarda and AMParnel Third World Cities:Problems,Policiesand Prospects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1993:199-219

[24] Sansnee, J C Piyakorn, and L ChintanaTemporary Overseas Migration of Rural Thai Men:Perception of Changes in Health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after Returning to Their Communities[J]Asia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0,12(1)

[25] 同[10]

[26] Woon Yuenfong Circulatory Mobility in PostMao China: Temporary Migrants in Kaiping County,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J]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993,27(3)

[27] Dustmann, C, C Bentolila, and R Faini Return Migration: The European Experience[J] Economic Policy, 1996,(11)

[28] Stark, O, E TaylorMigration Incentives, Migration Types: 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 The Economic Journal,1991,101

[29] Stark, O Return and Dynamics: The Path of Labor Migration When Workers Differ in Their Skills and Information Is Asymmetric[J]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97(1)

[30] Hugo, G Circular Migration in Indonesia[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82,8(1)

[31] Nicola, F and SMatthias Who Stays, Who Goes, Who Returns EastWest Migration within Germany since Reunification[J]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09,17(4)

[32] Constance, L Return Migration to Malta: Neither Failed Immigrants nor Successful Guest Workers[J] Journal of Sociology,1989 ,25

[33] David, D Linking Return Visits and Return Migration among Commonwealth Eastern Caribbean Migrants in Toronto[J] Global Networks ,2004,4(1)

[34] Massey, SSocial Structure, Household Strategies, and the Cumulative Causation of Migration[J]Population Index, 1990,56(1)

[35] Robert, E IntraEuropean Return Migr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Lessons from the Spanish Case[J] Human Organization,1978,37

[36] Robert,E From Caves to Main Street: Return Migr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Spanish Village[J] Anthropology,1979,20

[37] King,R Return Mi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Problems[C] London: Croom Helm,1986: 1-37

[38] Kule,D, A Mancellari, H Papapanagos,et al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lbanian Emigration during Transition: Evidence from Microdata[J]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2002,36

[39] Condon,S and P Ogden Questions of Emigration, Circulation and Return: Mobility between the French Caribbean and Fr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1996,2(1)

[40] Woodruff,C and R Zenteno Remittances and Microenterprises in Mexico[J] Economics of Transition,2009,17(3)

[41] Ilahi, N Return Migration and Occupational Change[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9,(3)

[42] Dustmann, C and O Kirchkamp The Optimal Migration Duration and Activity Choice after Remigratio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67

[43] Barry,C and W Jackline Retur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Geographical Inequality: The Case of Egypt[J] 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cs, 2003,12(4)

[44] King,R, M Jill, and S AlanReturn Migration and Tertiary Development: A Calabrian Casestudy[J]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1984, 57(3)

[45] 同[24]

[46] Talip,K, C Carletto, D Davis, et alInvesting Back Home Return Migration and Business Ownership in Albania[J] Economics of Transition,2009,17(3)

[47] Britta, K and K KatrinHighskilled Return Migration and Knowledgebased Development in Poland[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0, 18(10)

[48] Chacko, E From Brain Drain to Brain Gain: Reverse Migration to Bangalore and Hyderabad, India’s Globalizing High Tech Cities[J] Geo Journal, 2007,68

[49] Muller,C and R SternbergWhy Entrepreneurship by Return Migrants Is Crucial for Technologybase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Argument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Region[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6,14(8)

[50] Lockwood,V Development and Return Migration to Rural French Polynesia[J]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90,24(2)

[51]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 社会学研究,2001,(4)

篇10

【关键词】整合 校本 角色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本土生成,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实践性等特点。校本课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须基于整合的理念。因此,我们把校本课程定位为“整合型校本课程”。

整合首先是一种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核心理念。同时它还有多种特质:从方法论分析,整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种策略;从结构维度考察,整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种模式;从存在状态透视,整合是开发和实施的一种教学过程。整合尤其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对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正确把握,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有效把控,使其具有鲜明的校本色彩。因此,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担任多样的、崭新的角色,在建设课程的同时也发展着自己。

一、借力、助力、聚力:整合资源的魔术师

魔术师在舞台上玩转各种神奇,实现种种不可思议的效果。其实,在魔术的背后,更多的是借助道具、灯光等外在设备,当然,也有魔术师自身娴熟、敏捷的身手。教师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应该如魔术师一般,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善于运用多种技巧来整合各类资源。俗话说,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一所学校,并不缺少适用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只是缺少发现它的眼睛。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必须做敏感的发现者,去捕捉蕴藏在社会、社区、校园、学科、学生、教师中的各种类别、各具特色的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去整合,像魔术师一样为学生提供课程菜单。

1.以地域之源借力课程构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所学校因其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拥有丰富而又各具特色的地域资源。历史文化、风俗传统,是学生及其父辈们浸润其中却可能从未关注的。约定俗成、家家恪守的风俗形成的起因是什么?特色小吃的历史又是如何?家乡古迹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一个个问号的背后或多或少都藏着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学生有必要了解问号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而这些无一不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去捕捉。通过整合地方特色资源,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七都小学的《小桥流水》校本课程,带着孩子们看桥、测桥、研桥、护桥,培养了孩子浓浓的爱家乡情感。盛泽实小的《丝绸文化校本课程》则引导孩子们从蚕宝宝开始研究,直至了解家乡丝绸之乡美誉的来历。铜罗中学的《酒文化系列校本课程》让孩子们领略了家乡黄酒酿造的历史和工艺,了解了家乡人的勤劳、聪慧。

2.以学校之优聚力课程特色。在一所学校或长或短的办学过程中,其办学思想、理念、特色总会在岁月中不断积淀、沉积,形成学校独有的一张名片。我区在二十多年的学校特色建设中,不少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与风格。同时,这种特色与风格也弥散于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学校独特的优质资源,聚焦特色,整合利用。同时,也要凝聚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如行政的支持、各科室的配合、各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多方协同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屯村实验小学多年来坚持以写字教育为办学特色,拥有一支学有专长的书法指导教师队伍,一批批学生也在学校六年的学习中练就了过硬的软硬笔书法技能。为了让这张名片更加闪亮,学校开发了以书法为主题的整合型校本课程,开发了以研究书法家、书法历史为主要内容的文本类校本课程,同时还研制了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练习所用的写字练习册,作为校本课程的拓展与辅助。在课程的建设中,学校组建了由书法老师、语文老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等参与的课程建设团队,整合人力,分工协作,共同做好课程的开发工作。

3.以自身之长助力课程开发。教师自身的兴趣、特长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教师要适时审视自己,分析自身特长、学科专业特点等,使其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中生动的师本资源。实验初中某教师业余时间爱好集邮,多年来收藏了不少珍贵的邮品,并对邮票的历史、种类、特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充分利用自身这些优质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集邮》,受到学生的喜爱。当然,教师在审视自身兴趣特长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学科特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整合型校本课程开发的又一途径。实验小学科学教师在四年级科学课中执教关于《电》的内容后,发现学生对电的研究兴趣非常浓厚,对发电的方式、电的保存、电的输送等问题意犹未尽,他便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开发了校本课程《奇妙的电》,将学生的研究从科学课引向更为深入的校本课程。

二、设计、架构、论证:整合需求的建筑师

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重要而庞大的工程,需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有规范的课程开发序列。从课程实施的纵向结构上来看,课程包含五大要素: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和其他辅助材料。整合型校本课程的目标如何定位?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教材编写的要素又该如何把握?这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课程如何有效整合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学生意志,尤其是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做整合需求的建筑师,要精心设计、细心论证并最终架构校本课程。

1.以学生需要设计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有力体现,其目的在于弥补国家课程个性不足的缺陷,给予学校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和自主开发权。因此,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应该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其次是学校意志的体现,是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的体现。当然,校本课程更应该是学生意志的体现,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兴趣,使其思维模式得到改变,视野得到开阔,并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我们提出“着眼于学生”,就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为资源开发的轴心,更着眼于学生的基础、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校本课程成为一门生动的生本课程,构建一种和谐的课程价值文化。盛泽实验小学基于三、四年级学生喜欢参加轮滑活动这一兴趣爱好,开发了《轮滑》校本课程,利用体育课和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课程实施,在满足学生爱好和需要的同时,使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得到提高。

2.以系统思维架构课程。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尊重学生意愿和兴趣的基础上,需要以系统思维来建构课程。教师在课程架构中需要不断地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目标等进行反思与分析,根据课程实施的阶段情况提出明确而细化的改进要求,使课程逐步完善,并向系列化、系统化发展。我区庙港实验小学开发的整合地方特色资源的校本课程《太湖文化》,根据三至六年级不同年段的学生分别确定基于太湖文化的课程目标,在内容上进行分层、分布,在资源上进行分类、筛选,在方法上进行调整,形成了适合四个不同年级段学生需求的太湖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当然,系统思维还体现在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即校本教材的编写,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学生相关配套材料的准备以及课程评价的设计等,综合考虑课程的各个要素。

3.以多元评价论证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教师从“教授者”变为“研究者”,从“点菜者”变为“菜单提供者”。如何使教师提供的这份“菜单”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这需要在实践中以多元的评价来对其进行反复论证。首先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学生在参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其积极性是否得到有效激发,参与热情是否得到提升,能力能否得到发展;其次要获取教师的指导反馈信息:教师自身在指导课程过程中做好积极的自我反思,在课程内容的建构、实施方法的使用等方面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再次,还要及时了解家长对课程实施的有关反响信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家长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的反馈。莘塔小学在《耕乐》校本课程实施中,家长在参与中提出让孩子了解农具的发展历史,虽然有的农具已经不再使用,但是孩子们在研究中能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因此,教师要积极聆听多方面的声音,整合多方面的评价来论证和评估并完善课程。

三、支持、助推、合作:整合助学的隐形师

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凸显了学生特长,体现了教师能力。教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参与者,在课程实施中,是学生的指导者,提供必要的支持,也是积极的合作者、联系人,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成为助推学生学习的隐形师。

1.提供支持。校本课程内容综合性强,且跨学科、跨领域,因此,需要教师给予不同层面的参与指导,提供多学科、全方位的指导。盛泽小学《玩转数学》校本课程,是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性拓展课程,其中很多的数学概念、规律需要数学老师的有效指导。尤其是外出活动时,还需要教师做好相关的联络、安排,如车辆、活动时间、校外辅导员安排等。震泽实小为推进《蚕丝被》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建立了校外课程实施基地——蚕丝被厂,带领学生定期外出参观,接受校外辅导员指导,学生也参与动手实践,效果非常好。再如庙港实验小学在实施校本课程《丝韵》时,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养蚕活动。然而,对养蚕知识的缺乏成为校内教师指导时最大的障碍,学校借助校外社区力量,将社区农科站的技术人员请进学校,通过做讲座、解疑问等方式指导学生的养蚕活动。

2.助推成长。校本课程的实施给了学生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的表现舞台,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与特点,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表现,去发挥。开发区实验初中的校本课程《百工》,整合了劳技、美术、物理等课程,提供给学生二十多种可以选择的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爱好,自主选择、灵活参与,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提供成长的平台。在这里,学生找到了课堂以外、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机会,其欣喜是不言而喻的。为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每年还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并举行校内拍卖活动,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

3.联系合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它的持续发展,需要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等成员的共同参与,是一个合作、探究、反思的过程。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通过与社区人员的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与校级行政领导的沟通等方式去解决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一个个问题。教师还是学生活动的合作者,在课程实施中与学生是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不仅给予学生活动上以帮助,还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团结共进。因此,教师就是实现多方联系的拉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有效实施凝聚着多方力量。

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建设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责任与使命,教师不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管理者、指导者。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着自己,使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得到全方位地提升。从“埋头拉车”到“仰望星空”,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老师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研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2(5).

[2]乔治·A·比彻姆.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张文军.从控制的课程文化转向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5(6).

[4]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6]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7]钟勇为,郝德永.课程意识:蕴涵与路径[J].当代教育,2005(8).

[8]朱超华.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