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农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农村金融服务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6末,全县农村信用社提供农业贷款***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万元,涉及农户***家,占贷款总额的***%。以上数据说明,农户贷款占比低,对三农经济的支持力度亟待加强。全县银行业金融各项贷款***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万元,农业贷款占比***%。真正支持农村农户的贷款占比为***%。农村信用社服务品种单一,信贷服务缺乏创新,资产抵押登记收费过高,贷款方式有待简化,同时,农村信用社对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支持乏力。
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发展失调,整个金融服务体系没有真正建立
从现有农村现有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情况来看,表现极不平衡。银行机构发展较为迅速,保险机构发展相对滞后,证券机构整体发展缓慢,典当机构、信托机构发展严重不足,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不充分。为中低端客户服务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力量薄弱,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这些机构失调的现状,成为三农经济大发展的束缚与阻碍。
(二)渠道狭窄,投融资体系没有培育起来
得到投融资体系的支持,是农村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壮大的基本金融需求。在开创多渠道投融资方式、引进与设立风险投资公司、设立小额贷款机构与村镇银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规范与探索民间金融和互助融资、完善企业投融资体系等方面有所不足,融资难问题依然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目前,农村现有中小金融机构没有很好体现投融资的调节作用。
(三)不讲信用,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
一些贷户欠贷不还,甚至有意思赖着不还。有的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信用社放贷,造成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金融债权诉讼存在执行难现象,金融司法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担保体系不完善,产权制度亟待完善,产权需进一步明晰;信用评级、信用奖惩、信用文化不够健全。
(四)自身限制,农村金融机构形不成良性发展
现阶段,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导致一部分农信社资本规模较小。同时,具有大额资金的存款客户或出于更好的合作关系,或出于更便利和全面的服务,偏向选择农业银行这样的大型银行,甚至是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客观上制约了农信社存款的增长。此外,农信社虽然已经大部分实现了省内异地存取和跨行服务,但暂时还无法做到全国范围的异地存取和跨行服务,这也成为很多客户放弃选择农信社服务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与建议
(一)抓住历史机遇,创新经营理念
目前,国家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新的改革试点方案陆续出台,可以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创新的宽松空间正在形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抓住有利时机,尽快在经营环境和市场前景上创新整体经营理念,抢抓机遇,讲求成本,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把金融创新提升到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重要地位。因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定要创新经营理念,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真正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办成农民的银行,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帮助县域经济实现腾飞、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管控好信贷风险,实现农村商业银行自身效益,达到社农双赢。在信贷支农上,要从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大农业转变,努力去发现、培育、开创新的支农平台;从支持传统农民向支持现代农民转变,合理引导农民现代化思想观念,摆脱传统劣习;从支持传统农村向支持新农村转变,不断更新观念,坚持与时俱进。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大力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工作。
(二)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体系
首先,拓展银行融资产品。通过买卖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加强信贷资产运作,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其次,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探索建立股权交易市场,为企业搭建股权交易平台,促进股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扶持股权投资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引导产业资本及风险投资基金进入投融资领域。第三、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积极引导保险企业在强化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培育市民保险意识,努力挖掘保险市场潜力,继续完善原有险种,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以参与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支持重点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产权制度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负责后,其产权关系应严格按照政企分开和谁出资、谁拥有的原则,实行一级法人管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根据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可按照合作制的原则,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比照股份制的原则和做法,实行股份合作制;对股份制改造有困难而又适合搞合作制的,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合作制。通过深化改革,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真正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的作用和重要的参与者的发展定位。
篇2
近期,可考虑首先对我国财政支出中比重较大的类别和当前重要的政策支出领域建立专项报告制度,对公众披露。如转移支付、“三农”支出、行政管理费、政府债务、教育、科技、卫生等专项支出建立专项报告制度,对外披露较为详细的内容。如教育支出中,公务经费和人员经费的详细构成,支出中用于后勤、人员的经费、建设的经费、办公费用,新增项目等,向百姓公开账本。
1、转移支付专项报告。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转移支付的规模逐渐扩大,转移支付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2006年中央财政总支出22222.04亿元,其中,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补助支出12697.04亿元。庞大的转移支付资金在财政收支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无论对于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都是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体系日益复杂的转移支付制度如果不对外详细披露,公众及其代言人无从了解这部分信息,只能通过政府预算报告的简要说明获得部分信息,不利于公众充分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和导向,也不利于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因而公开披露转移支付的信息十分必要。从长远来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涉及技术环节,而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在转移支付制度尚待完善的情况下建立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制度,可以增加透明度,克服制度不完善所带来的种种缺陷,减少资金分配的不规范性和随意性,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监督,促进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公平和公正。
近期可考虑先从对公众披露转移支付信息入手,建立政府间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制度。将每年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细目详细报告,对大众公开。政府间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制度,每年应随同预算报告和决算报告对外披露。专项报告应包括关于转移支付总体规模、政策意图和主要政策倾斜领域的描述。中央政府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应包括分省的转移支付情况、按照功能支出分类的转移支付安排以及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细目、政府转移支付支出有效性的评估和描述。另外,对于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承担的额外公共支出项目,应该在报告中明确说明配套的转移支付资金额度。
2、“三农”支出专项报告。近年来,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促进“三农”发展一直是国家的政策重点。财政支持“三农”的支出近年来持续增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397亿元。建立“三农”支出专项报告,对外披露政府支持“三农”的支出信息,有利于公众了解政府支持三农的政策重点和意图,监督各级政府的工作绩效,让三农支出彻底阳光化,可以有效地防止腐败和挪用资金的问题,也有助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保证政府给农民的好处农民可以真正享受得到。
“三农”支出专项报告,应包括国家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总额、支出结构的总体描述;各省级政府、市、县政府的三农支出构成;三农支出功能分类的构成和金额;支持三农支出具体项目的支出金额和构成;三农支出的绩效目标和支出效果评估等内容。
篇3
总所周知,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同样存在,并将在中华名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xx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 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家乡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干进行了交谈,真真实实的了解到了,三农问题不仅是国家当前的一大核心问题,而且也对我县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开资均来自农业上的收入,而我们却在农业生产上有着极多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并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共存问题。以下,我就我家乡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首先,三农问题是三个共存性的问题,它们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其次,三农问题会引发其它的问题,这就更加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再者,三农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历史性的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就有着历史的艰巨性。
篇4
总所周知,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同样存在,并将在中华名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家乡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干进行了交谈,真真实实的了解到了,三农问题不仅是国家当前的一大核心问题,而且也对我县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开资均来自农业上的收入,而我们却在农业生产上有着极多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并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共存问题。以下,我就我家乡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首先,三农问题是三个共存性的问题,它们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其次,三农问题会引发其它的问题,这就更加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再者,三农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历史性的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就有着历史的艰巨性。
三农问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它们是并存的。农业得不到发展,就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总是处于低迷状态,那么农村也无法得到发展。这样一来,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农村的种植方式,民房,都还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受天气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乡水稻无法正常收割的情况,令人堪忧。三农问题,就是一个如同恶性循环一样的并存问题,所以必须要有所改善才能改变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状态。家乡的三农问题尤为显着,家乡的生产发展都是靠农业农业,所以有的地方栽种花生,有的种西瓜,有的种柑橘,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性,但是却是采用的小户自家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首先,小户种植,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科技种植方法,产量就会得不到提升,其次,小户种植太过随意,对于作物的出售渠道就会有所限制。这样,农民的所收获的产物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收入,农民的经济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农村的道路就依旧还是不通畅。基础设施差,农产品无法得到及时的运输,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农问题就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农问题的存在,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存问题。第一,农业一直得不到发展,家乡年轻一代的群众就选择了外出谋生。很多人都觉得在家务农不如出去闯荡,我小时候的朋友,有好几个都是留守儿童,这样一来,在农业生产上就只能靠所谓的老弱残兵了,农业发展的前景就更加堪忧了。并且,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跟着同时产生了。据调查显示,家乡的留守儿童占了儿童的57%。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但是却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心和怀抱,那么就在学校形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最终父母是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在我下乡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么这其次就是,房屋荒废,田地荒芜。一个村,就有三四家的房屋无人居住,甚至是杂草重生,这并不是家道中落,而是全部都选择了外出谋生,那么这些田地也无人看管,落得个荒凉。其实,人们选择外出打工并不是一个错误,三农问题严重,人们在家入不敷出,这个选择或许也是出于无奈,这是一个并存性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三农问题。如果农民有了足够的收入,那也就没有人想外出了。
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古至今,农民都是一个核心问题。长久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活对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县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所以要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不能靠一朝一夕来完成,但是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扎实稳固,历史性的问题就要通过长期的检验来完成。只有慢慢的让农民富裕起来,才能让整个国家更加强壮起来。
篇5
关键词:三农;中专院校;学生;能力培养
十报告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强农惠农富农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早在2004年9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量大主要任务之一。《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这是我国建立第一个关于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培养中长期规划。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专院校要在教学、实践和社会服务中着力培养学生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理所当然地承担起服务“三农”的重要责任。
1培养服务“三农”意识
1.1构建服务“三农”社会环境。服务“三农”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国家、社会以及学生家庭的重视和支持,因此,构建良好的服务“三农”社会环境,在社会上营造出服务“三农”的良好社会风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中专生诸多投入到服务“三农”工作中去。国家应给予中专院校服务“三农”专业的教育教学更多的政策支持,从顶层设计吸引学生到新农村建设中去的各项配套优惠政策,激发学生服务“三农”的持续性。社会各界应认可并支持“三农”工作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破除对“三农”的偏见,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1.2抓好服务“三农”课堂教育。掌握扎实的服务“三农”知识是服务“三农”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要紧紧抓住课堂教育这个传授“三农”专业知识的主阵地。首先中专院校要把科教兴农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结合中专院校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调整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课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把“爱农”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政策,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走进农村、关心农业,增强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和荣誉感。1.3营造服务“三农”校园氛围。积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育服务“三农”校园文化范围。中专院校通过以“三农”为主题举办各种科研、学术交流、文化艺术活动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陶冶学术情操,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服务“三农”的重大意义,加强对服务“三农”的心理认同感,把服务“三农”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
2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2.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社会实践也是培养学生服务“三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鼓励支持学生利用假期走进农业、深入农村、贴近农民,认真做好社会实践和调研,提升服务“三农”能力。2.2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将服务“三农”知识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阶段,学校要高度重视涉农专业实习,把教学内容与服务“三农”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归理论,继续指导实践。一方面,通过组织参观实习,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涉农专业设置及素能要求,反思自身职业素能的不足。另一方面,专业教师通过实习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服务“三农”的知识应用能力。2.3就业指导。作为培养服务“三农”专业人才的中专院校,学校开设的课程应结合自身办学宗旨,结合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注重对学生就业做好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农业现状、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政策,让更多的学生在“三农”平台上施展自己的学识才华。
3拓展服务“三农”方式
3.1定向培养。“三农”问题的解决虽然离不开农村乡土人才,但也需要培养一批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农村基层人才匮乏,解决该状况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农村高中生开展定向招生,签订就业合同,毕业后回原籍农村服务一定年限。3.2产学结合。目前,乡镇企业和农村合作社普遍存在缺乏既懂种植、养殖等专业技术人才,又掌握一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普遍存在专业素能地、科技含量不高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较差等现实问题,粗放型管理依然存在。为此,应积极试行产学结合培养模式,为农村合作社和乡镇企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3.3短期培训。“三农”工作面临农事多、时间有限,投入知识学习的费用较少的现状,而中专院校在师资力量方面较为充裕,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等特殊时期,有计划的组织学校教师到农村基层一线举办技术、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举办短期的特色专业知识培训班,帮助那些已投身到“三农”服务事业中往届毕业生掌握最新知识,提升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的能力。
4结语
服务“三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中专院校要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培养学生服务“三农”意识,提升学生服务“三农”能力,拓展服务“三农”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斌,蔡为青.试论职技高师院校如何有效服务“三农”[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3,17(1):80-81.
篇6
关键词:西部 “三农”报纸 麻江 实证研究
据《全国农村报刊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的统计,目前我国“三农”报纸(包括综合和专业类)一共只有61种,仅占全国报纸的3.17%。而农村报、农民报更是少得可怜,仅有17种,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1%。很明显,与农民占全国人口70%~80%这一比例相比,显得极不对称。
针对“三农”类报纸的现状,我国政府在“十一五”开始阶段就已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报刊的方针:2006年8月4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通报了《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主要思路,《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要优先发展“三农”类报纸,要使“三农”类报纸在全国报纸总量中的比重有明显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三农”报纸在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笔者率学生在贵州省麻江县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主要方式是问卷调查,兼有少量的随机访谈。调查主要涉及麻江县的县城(杏山镇)、两个乡镇(谷硐镇和龙山乡)和两个村寨。问卷设计了包括信息的主要来源、接触到的报纸种类和对“三农”报纸的了解、评价与建议等25个方面的问题。接受调查者主要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具体年龄分布为:18岁到30岁的占40.07%(101人),30岁到50岁的占43.84%(113人),50岁以上的占16.03%(38人)。从性别方面看,男性为138人,占54.8%;女性为114人,占45.2%。从文化程度上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5.87%(4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40%(64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3.73%(85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63人)。从家庭收入方面看,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占25.19%(66人),在1万元~5万元之间的占49.21%(124人),在1万元以下的占24.6%(62人)。
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52份,回收率为84%。调查问卷在县城发放100份,两个乡镇共发放100份,两个村寨共发放100份。受调查者的职业主要分为三大类:有稳定工作者(机关干部、教师等)、返乡创业者或城镇务工人员、在家务农者。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受调查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与方式。本次调查发现当地人的信息获取途径主要为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和手机。其中,主要从电视上获取信息的占47.61%(120人),主要从报纸上获取信息的占20.63%(52人),主要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占16.67%(42人),主要从广播上获取信息的占8.73%(22人),主要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占6.34%(16人)。调查发现,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大部分是有稳定工作和在外上学或打工的人,主要为年龄在20岁到35岁的年轻人;从报纸上获取信息的主要是有稳定工作的人和经常在城镇做生意或打工的农民,喜欢看报的以中年人为主;从广播上获取信息的主要以老年人为主;从手机上获取信息的主要是青年人;主要从电视上获取信息的人,并不局限于老年人、中年人或青年人中的某一个群体,而是分散在这些群体之中。此外,几乎所有受调查者都或多或少会通过电视获取信息。
报纸在西部农村的受众状况。从调查结果来看,报纸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发行量明显偏低,其受众数甚至低于网络,这主要与受众情况和报纸的内容、形式、价格等因素有关。
首先,受众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与其报纸接触行为密切相关。调查表明,受众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其买报与读报的行为与意向:在这些受调查者中,喜欢读报买报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4.64%(53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5.36%(18人);欲买报但未买者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0.61%(30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9.39%(68人);无买报意向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3%(2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4.7%(62人)。
从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人的看报与买报几率高于老年人:经常看报买报的青年人占39.43%(28人),中年人占49.3%(35人),老年人占11.27%(8人)。
从职业上看,喜欢读报买报者中有稳定工作的占59.15%(42人),城镇务工者(返乡创业者)占30.99%(22人),在家务农者只占9.86%(7人)。说明从事非农工作的人员读报、买报的意愿明显强于从事农业劳动的群体。
由此可见,目前在西部农村地区报纸的受众主要以有稳定工作者和城镇务工者(返乡创业者)为主,他们的文化程度大多在高中以上,以青年人和中年人居多。
其次,受调查者对报纸的基本评价。对于在农村地区发行报纸是否有必要这个问题的回答,22.62%(57人)的受调查者认为没有必要,原因是不识字、看不懂、浪费钱;还有的人认为没时间看,不如看电视。肯定报纸有必要在农村发行的占50%(126人),理由有:看报纸可以学习知识技术、增长见闻、掌握信息、促进致富;可以打发时间、丰富生活、提高自己的品位。另外有27.38%(69人)的人认为发不发行无所谓,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调查中问到农民希望从报纸上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其中希望获得农业科技信息的占35.71%(90人),农民工维权法律方面的占26.98%(68人),国内外大事的占21.83%(55人),其他的占18.48%(39人)。
再次,阅读方式和阅读时间。调查发现西部农村地区人们看报的主要时间段在晚上。从人们看一份报纸的时间来看,28.17%(71人)的受调查者看报纸的时候只看重点文章,34.92%(88人)的人只是随便翻翻,23.01%(58人)的人只看少数的专栏,仅有13.89%(35人)的人会全部看完。但是,如果受众在晚上7点到10点看报纸的话,由于和电视冲突,有52.78%(133人)的人认为在这段时间看一份报纸可花的时间在5分钟之内,32.14%(81人)的人认为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内,只有15.08%(38人)的人认为会在30分钟左右。由此可见,大部分人不想在晚上花太多时间看报纸。
受调查者对“三农”报纸的了解程度。对受调查者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读过报纸的人只占50.79%(128人),当问到是否读过“三农”报纸时,几乎100%的农民回答从没读过,只有政府机关的少部分人员知道并且读过。至于对“三农”报纸的基本评价,有67.86%(171人)的人没有回答,原因是他们几乎没见过“三农”报纸,当地经常看报刊的少数人只知道或看过一些农业方面的刊物,如《农村百事通》等杂志。
在调查过程中,除了对特定的人进行问卷调查外,为了解本地报纸尤其是“三农”类报纸的销售情况,笔者还走访了在县城的报纸销售商。了解到当地报纸主要以都市报、晚报为主,也有少部分专业报纸,但主要是些行业类报纸如体育报纸等。大部分销售商表示,农民只有通过赶集才能买到报纸。但赶集地区报纸销售商并没有“三农”类报纸出售,农民们要获得“三农”报纸只有通过邮局订购。
麻江县主要的“三农”报纸是《农民日报》,其受众只局限于部分机关干部和教师等,而且基本上都是单位订购的,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该报内容较空泛,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问题及成因分析
经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目前“三农”类报纸在西部农村遭遇了极大的发展困难,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没有享受到与党报同等的待遇,加上西部地区的经济落后,导致“三农”类报纸的发展举步维艰。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农”报纸并没有享受到与党报一样的待遇,加上农村经济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明显滞后,使得此类报纸的发展遭遇了较大的现实困难。
第二,政策性宣传内容太多而实用性信息偏少,且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导致目标受众不明。此类报纸往往过于重视宏观的政策宣传与解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无法满足群众对现实信息尤其是农业科技服务类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等基本需求。
第三,广告资源匮乏、经营困难。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不高,购买力有限,广告主大多不看好西部农村市场。“三农”报纸经营困难,势必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报价高企、人才缺乏、质量下降,甚至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等。
第四,西部地区农村交通不便、投递困难等导致发行成本过高,加剧了其生存危机。比如,少数边远地区的受众虽然订了报纸,但由于邮局只投递到当地的行政村或学校,再由村干部或老师转到订户手中,几经转手使日报变成了周报,新闻变成了旧闻,农民不能得到及时的信息,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订报积极性。
第五,农村受众的文化程度不高并且常年在外劳作,严重影响到报纸的订购。
第六,“三农”报纸正遭受到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其生存危机。随着手机成为新的信息接收与传播载体,人们只要每月花上几元钱就能订一份手机报,许多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获得,信息量大而且节省阅读时间和费用。所以,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势必会影响“三农”报纸在西部农村的生存与发展。
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的形势,笔者认为“三农”报纸要想在西部农村站领市场,更好地为农民、农村和农业服务,必须朝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苦练内功,努力提高报纸质量,多刊载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内容。采编人员应了解农民想知道的,报道农民所关心的,写通俗易懂并且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报道与文章。少谈些理论与主义,多刊登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为“三农”发展架起信息的桥梁。
第二,努力提高发行效率。目前报纸通过邮局投递只能到村,考虑到农村报刊市场的特殊情况,报社应该与地方政府协商,要求政府适当给予农村报刊发行、经营主体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并给予基层报刊发行员工适当的经济补贴,以刺激和引导农村报刊发行的健康发展。
第三,加大对县级报纸的改革。以县级为单位创办“三农”报纸,不仅可以及时地把报纸送到农民手中,保证报纸的时效性,还因为其地方报纸的身份,报道与文章往往具有针对性和接近性,更能为人们提供实用的信息,更易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第四,政府应给予订报、读报群众相应的补贴或采取免费赠送(部分)报纸、设法降低报纸价格等策略,以扩大此类报纸的发行。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会刺激农民对于此类报纸的需求,改变“三农”报纸的生存现状,而且对于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也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政府应加大对“三农”报纸的政策扶持力度,把“三农”报纸和党报同等对待,对其实行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提供与党报同等的待遇。
总之,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随着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的实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一系列伟大战略构想不断变成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三农”报纸必然会在这一股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迎来自己发展的春天,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王涛:《“三农”报纸应在新形势下拓展自己的空间》,《新闻采编》,2006(4)。
2.孙同兵:《“三农”报纸面临的问题》,《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12月4日。
3.吴锋:《关于我国农村报刊发行现状的调查报告》,《今传媒》,2007(11)。
4.杨彬:《困境与突围:农村报纸的2006年》,《青年记者》,2007(3)。
5.孟鑫:《“三农”报纸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11月26日。
篇7
朱强以六盘水市科技特员“万名农业专家”农业辅导员的身份,为盘县红果泰祥园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技服务,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年均销售收入400万元以上。同时,组织申报省、市、县农业项目,获批资金155万元。
潜心基层,默默耕耘。“万民农业专家”在黔中大地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一头扎进贵州脱贫攻坚的最前沿。
“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由贵州省委组织部负责总牵头,省农委负责专家选派、产业对接、专家服务情况跟踪管理及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省科技厅负责为专家提供工作经费和科技项目支持等。行动开展以来,首批选派的10661名农业专家分赴全省88个县(市、区),500个乡镇(农业园区管委会),组建了85支以“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农业辅导员+农业创业者”组成的农业特色专家团开展“三农”服务。
今年9月起,省委组织部、省农委、省科技厅组织多家媒体记者走进黔中大地,与“万名农业专家”亲密接触。从六盘水到毕节再到黔西南,农业专家的辛勤付出,换回了广大群众的灿烂笑容。
在六盘水,“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共推广农业新技术47项、推广农业新品种49个;解决农业技术难题111个、解决困难问题1349个;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9397人、培养致富带头人150人;协调解决资金7301万元、协调项目75个;建设“科技实验田(场)”32个、建“万元田”31个;办实事好事955件。
在黔西南,“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开展以来,1240名农业专家第一时间奔赴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31个,领办创办项目26个;推广农业新技术78项,推广农业新品种89个,培育特色主导产业29个;进行技术指导培训6982人(次),培养致富带头人155人;协调解决资金2865.24万元,申报、协调项目53个;建设“科技实验田(场)”25个,为基层办理实事或解决难题295件,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篇8
一、当前“三农”存在问题
(一)“三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民负担仍然很重
国家从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农民除交纳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外,不再承担其他任何收费。2004年,国家又宣布5年内取消农业税,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农业税减免后,地方政府还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县乡财政减少,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差距变大;农民收入增加存在不确定因素;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面临冲击。减免农业税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在乡镇财政无法充分满足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将举步维艰。除此以外,国家财政支出历来向城市倾斜,而忽视了农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忽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致使本来应该由国家财政负担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由农民承担。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国家不调整财政支出政策,不把该由国家财政负担的项目承担起来,农民的负担依然很重。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我国农村人口多,但可耕地面积少,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的耕作方式,加之农业科技含量、现代化程度低,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益不高,农民仅从事农业生产很难养活全家老小。因此,从事其他行业、外出打工也就成了农民的必然选择。二、“三农”问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又低,导致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受教育程度低,而这些反过来又造成农业技术水平低,生产率低,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如果农业长期滞后于工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协调发展。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农”问题的出现如不及时得到解决,必然会使城乡差距拉大。这种城乡差距会引起越来越强烈的不公平感,而这种不公平感积聚起来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全社会的安定。同时,也会影响“四个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三、“三农”问题与城市化发展
(一)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城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比重逐渐减少,城镇人口逐步增加,这是城镇化的一般表现形式;二是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化在全社会的主导地位日益提高,乡村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小,这是城市化的文化特征;三是社会从业人员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逐渐增多,这是城市化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1.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城市化的前提和关键是必须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农民工进城务工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就业,否则即使进城,也会因为无法生存而被迫离开城市。城市要大力发展工业及第三产业,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同时,也要鼓励乡镇企业创造条件往中小城市集中,充分利用城市的各种资源条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企业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城市化进程。
2.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以往“农转非”式的户籍迁移方式,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唯一合法有效证件的自由迁移、登记制度,即由户籍出生地的申报、批准制改为属地的登记制,允许居民在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城市之间自由流动,只要在某地能够谋生发展,就给予户口登记。一些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待遇逐步取消,或者与外来工一样享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户籍的自由流动和自由登记。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小城镇。通过撤乡并镇,选择具有地区优势、资源条件好、人口规模大的中心城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强化小城镇的管理权,扩大小城镇的管理范围。对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带,采取扩建和并镇的方式,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发挥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各级政府及规划部门要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科学而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扩大城市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加强城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的目标是把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并要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1.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城镇化提业支撑。从根本上讲,城镇化是非农产业集聚和发展的结果,必须有产业、能就业,使进入城镇的农村居民真正转为非农产业劳动者,这样他们才能在城镇长期、稳定地生活下去。
2.做好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紧凑型”、“复合型”理念规划建设城镇,加快公共交通、供水、供热、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把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推进城镇化,必须打破城乡之间二元分割的体制,除了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外,更重要的是在突出以产业为基础、就业为根本的前提下,努力增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承载能力。加快发展新型社区,促进小城镇产业和人口集聚。
(三)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篇9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国务院总理4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部署落实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决定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
会议认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没有越出上下限,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长势头不减,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必须保持定力、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统筹稳增长,坚持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着力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满足新增需求,注意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通过多方共同努力,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汇报。会议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改革贯彻到政府工作各方面,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全面、有序、协调推进改革。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破解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中的难题,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对于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一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分类推进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改革,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整合放大服务“三农”能力。二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落实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三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推动偏远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四要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建立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五要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服务,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六要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涉农贷款财政奖励、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和农村信贷损失补偿等政策,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会议要求,所有涉农金融机构都要努力往下“沉”,做到不脱农、多惠农。
会议指出,保就业是稳增长的重要目的和惠民生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会议决定,将2013年底到期的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延长至2016年12月31日,并加以完善。一是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行业和人员范围限制。凡招用登记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均可享受税收优惠。二是提高征税扣除额上限。对从事个体经营或企业吸纳就业的,除国家给予定额税收扣减外,地方政府还可按规定再给予比过去更大的税收优惠。三是增加扣减税费种类,把地方教育附加纳入减税范围。四是简化程序,将税收优惠政策管理由审批改为备案,努力营造更好的创业就业环境。
篇10
关键词:“三农”问题;扩大内需;结构调整;城市化
农业停滞、农民贫穷、农村落后的“三农”问题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话多挑战中,“三农”间题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三农”问题不仅是关系到9亿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也是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再次将“三农”问题列为政府今后工作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探讨“三农”问题与我国各大主要宏观经济间题的关系,为最终解决棘手的“三农”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三农”问魔与扩大内需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依然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费需求下降,一太面城市居民消费趋于饱和,另一方面是农村消费市场长期启而不动,潜在消费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购买行为。因此,采取措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已成为当前实现扩大内需的关键一环。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因为“三农”问题是阻碍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收入是制约农民消费的首要因素。我国农村还处于消费水平与收人水平基本同
步变化的阶段,还没有进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阶段。因此,对低收人阶层的农民来说,其收人增加,消费支出也会相应增加,收入增长的预期提高,消费倾向也随之提高。但是近几年来,农村家庭纯收人增长率呈下降趋势:19%年为9.00!0,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1)年为2.1%o(1996--1999年数据转引自:《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第11页;2000年数据转引自:《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封底)。
农民纯收人增长缓慢导致购买力严重下降,并直接影响到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提高农民收人已成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多渠道、多途经提高农民收人,包括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减少农业人数双管齐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繁荣小企业和小城镇,扩大9亿农民的就业空间和收人来源等等。
(二)农民负担过重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支付能力,从而影响了其消费水平的提高。党的后的农村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农民收人逐渐增加的同时,其负担也与日俱增,一些地方的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各种摊派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行政机构改革,从治本上杜绝各种增加农民负担的源头,扩大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增加农民的消费热情,扩大农村需求。
(三)消费环境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消费能力的实现。比如,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从而影响了广大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因此,国家要努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农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一方面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人;另一方面,建立农户自我资金积累的投资机制。通过改善农村交通、通信条件,既可使农产品及时转化为商品,增加农民收人,又使得所需的工业品能够及时组织进来,解决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针对目前农村消费的热点是家用电产品,应加快农村电网、电视转播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农村消费市场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的市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点。而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必须解决“三农”问题。换句话说,“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保证。
二“三农”问题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一)入世使解决“三农”问题显得更为迫切。
人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农业方面看,加人WTO有利于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和农民部分消费品支出的减少(由于部分进口消费品价格低于国内同类消费品价格),相应增加可支配收人,也有利于有效解决贸易争端。但同时也在农业经营和非农产业等方面给农民收人带来挑战。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生产成本较国外高,因此价格偏高,造成农产品出口困难;同时,在质量方面由于过去缺乏产品国际标准意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同样缺乏竞争力。根据WTO的有关协议,我国将在s年内取消所有的配额和数量限制。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也将削减到14.s%一巧%,而且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也不得使用非关税措施。因此,农民期望像过去那样通过农业经营增收将很困难。从非农业收入方面分析,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回落,经济效益下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人递减。人世后,我国一些规模较小、设备落后、职工素质不高的乡镇企业将受到严重的冲击,这些企业的兼并破产在所难免。而另一方面一些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面对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变得更困难。据有关专家预测,人世后中国农民将有966.2万人失业,这必然形成新的就业压力,给农民的就业增收带来严重的影响。应对人世后带来的上述种种问题,根本的途径是实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二)解决“三农”问题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致的。
2001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实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基本着眼点在于优化品种、提高质量,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的素质,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是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多。在目前这个阶段如何将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研究许多新的课题.要有新思路,要深化改革。(1)要坚持所有制的多样化,实行多种经营;(2)要坚持技术手段的多层次,不同技术层面的行业可吸纳不同素质的劳动力;(3)要大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不仅是农业的内部问题,而且牵涉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也就说,现阶段“三农”问题不过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缩影,“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调整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来实现。
在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结构中,无论产出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不尽合理,而且就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也滞后于产出结构转换的速度。根据统计资料,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为15.9%,第二产业为50.9%,第三产业为33.2%,而1991)年则分别为27.1%,41.6%,31.3%。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年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了很多,工业和建筑业的份额正好有大体的增长,而第三产业却基本维持在同一个水平,未见明显的增长。再从就业结构上看,目前大体上是,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为50%,第二产业为22.5%,第三产业为27.5%,而1991)年则分别为60.1%,21.4%,18.5%0蜒表明,在十年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依然占很大比重,第二产业吸收的就业人数变化不大,而第三产业却有很大的增长。
不难看出,上述关于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数字存在着某种不相一致的问题。例如,第三产业产出比重没有多少增加,但就业比重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可见第三产业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纳能力。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国际上达到平均发展水平的国家,无论在产出还是就业方面,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在50’%以上。虽然就综合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来看,我国已经达到国际平均发展水平,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离50%a仍有较太差距。可见,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急需进行调整和优化,尤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条件,以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最终解决“三农”问题。
三、“三农”问魔与我国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一)解决“三农”问题将为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条件。
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推进的,而我国城市化水平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对我国的发展很不利。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主要是:(1)建国初实行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将城市定位为生产城市,制约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2)是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3)是农村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即发展乡镇企业“务工不进城”对城市化进程会发生一定的阻潜作用;(4)是对城市化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认为工业化可以不走城市化的道路,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等,无形中也成为我国城市化的侄桔。
解决“三农”间题和解决我国城市化间题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不论是近期还是长远,解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非农就业,而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把更多的农民变为非农民。有关专家指出,我国人多地少,要让大批农民转到城市,使农民的比重由现在的70%降到30%的时候,“三农”问题才真正解决。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这样一种单一的经济发展政策,其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工业化不可能单靠少数城市人来推动;另一方面,农业是个弱产业,面临三大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产品卖难)、技术风险(农业技术投资回报率不稳定),人世后,三大风险尤为严峻。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单靠农业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走农村经济工业化的道路,使供应、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体化经营,农村工业化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器。农村工业企业一开始就抓住我国城市工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和方面,立足于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有较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其次,从长远看,农村工业化是增加农民收人,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大,固然有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比农业部门高,从而导致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由贫变富的关键。而农村工业化正是提高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最佳选择。再次,农村工业化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基础。我们所说的农村工业化主要就是指小城镇日益工业化,这样,可为乡村城镇化提供基础和依托。归根到底,农村工业化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民的素质低:二是资金缺乏。而农村工业化将可以解除这两个制约因素,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四、"三农”问皿解决与西部大开发及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关系重大
(一)“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还会牵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西部大开发首先是西部广大农村的大开发,而不能只是几个城市的大开发。东西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当把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作为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就广西而言,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大省,更要重视“三农”问题,要继续推进科技兴桂、科技兴农战略。从区域发展看,一方面桂东南要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发挥地缘优势,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率先实现农业产业战略性调整,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并对桂西北起良好辐射作用;另一方面,桂西北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特色农产品,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并可尝试搞旅游农业。同时,桂西北还应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当地人力资源,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人口素质,这也是解决我区“三农”问题的重要方略。
- 上一篇:大学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 下一篇:环保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