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剂学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剂学重要性

篇1

中药药剂学是应用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和阐明中药剂型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是主干专业课程。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字方针,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中药药剂教研室对中药药剂学实验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改革。

1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法

1.1 提出设计要求:教师事先向学生布置所拟进行的实验,重点说明所拟实验设计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并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自行拟定制剂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例如在颗粒剂设计性实验教学时,将经典名方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制为颗粒剂并进行质量检验的实验,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包括处方分析、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研究报道情况。写出制剂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然后按工艺流程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制备制剂成品,并对所制成品进行常规检查和薄层层析色谱法鉴别。

1.2 开展课堂讨论:学生将所拟的制剂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等实验操作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在教师指导下,并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可行的制剂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重点指出实验中的操作关键点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1.3 自行准备操作:学生根据所拟实验的具体要求,自行准备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原药材、辅料,并按照上述确定的制剂工艺制备制剂成品,并按照上述确定的质量控制方法对制剂进行质量检验。

1.4 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书写的改革是中药药剂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次改革是以严谨为前提,但强调实验讨论方面的创意。实验总结一定要有活跃的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要积极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有自己的见解,包括对实验方案的改进,不要让学生养成思维惰性。实验报告要严格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处方与分析、制备工艺与质量分析、实验结果、结论和讨论等内容完成。实验报告书写要规范,内容要真实。

1.5 实验综合成绩的计算:实验成绩包括实验准备、实验纪律、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书写等各个环节的综合评分。

2 改革的措施

2.1 剂型多样化,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中药药剂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强的特点,与临床上用药息息相关,这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如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呢?这就要求我们开设多种剂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例如在葛根芩连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验中,我们选定的实验是传统理论成熟,现代研究应用较多的经典名方葛根黄芩黄连汤方,一方面大多数同学对这一经典名方有一定了解,增强了学生研究该经典名方的好奇心,对下面的剂型和工艺设计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在剂型及质量检查时要应用以往所学的综合专业知识,这势必会提高学生运用综合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2.2 课堂上善于提问、引发思考:教师必须根据实验设计的目的,将实验设计的方法、要求及关键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家讨论解决,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增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药药剂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我们尝试采用问题教学法,即在课前实验内容的布置,实验前后的课堂讨论,通过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学生注意力相当集中,一直都在思考问题,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完善实验课的考核形式和内容:实验报告能反映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程序的掌握程度, 能体现学生的思考、分析以及表达能力, 通过书写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也可锻炼学生参加工作后写工作报告和学术论文的能力。在实验中有的同学自己不做实验,抄袭他人结果和讨论,有的同学实验失败了,修改数据。对此, 教师除了在实验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鼓励团结合作外, 也要将实验纪律、准备、操作表现作为考核依据, 并且在批改实验报告时应把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部分;对操作失败的小组及时引导, 鼓励他们分析失败原因以及重新操作。这样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

3 中药药剂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改革的启示

3.1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改革,我们发现许多同学表现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基本摆脱了对书本和教师的依赖。

3.2 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中药药剂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很有必要,而且中药药剂教研室对中药药剂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探索是成功的。事实证明,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对中药药剂学理论的理解也较深刻,这些学生的理论课考试成绩也较优秀。

3.3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就要求学生在没有实验讲义的详细指导前提下,学生自行全面统筹考虑实验方案,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在实验课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合理分工,密切合作,通过交流、对话、商讨、争论,真正体现了科研工作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篇2

【关键词】教学改革 稳定性实验 双黄连口服液

【中图分类号】G9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21-01

中药制剂由于组方配伍以及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使其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可能产生变化,影响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改变。故中药药剂学实验中开展制剂稳定性实验有着重要的作用[1],让学生掌握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为选择剂型及拟定制剂处方、制备工艺、包装与贮存条件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考察,确定中药制剂的有效期。通过经典恒温加速试验让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考察方法及测定有效期的方法。

1.实验方案的改进

作为中医药院校,因为研究的中药制剂大多数都是复方制剂,成分比较复杂,即使是单方制剂,对单味药的成分研究也不是很彻底。以往我们进行药物稳定性教学实验一般都选择维生素C注射剂作为实验对象[2],但是在维生素C实验的进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①维生素C属于西药,与我们研究的中药制剂有区别;②维生素C含量测定2010版药典规定的方法是滴定法,但是滴定法操作比较复杂,耗时较长;③学生对滴定终点的判断存在很大的误差,要求“用碘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并持续30秒不退”,有些学生会滴加碘液过量,导致记录消耗碘液的毫升数差别很大;有些学生还会出现一直滴加碘液,但是溶液都不会变蓝的现象,导致消耗碘液的毫升数远远超过预计值。④学生读数不准确,存在误差。

为了体现中药制剂的特点,以及让学生掌握经典恒温加速试验,选择中药制剂“双黄连口服液”作为实验对象[3]。双黄连口服液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流感治疗性药物,其成分是金银花、黄芩、连翘,黄芩的主要成分是黄岑苷,黄芩苷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久置易氧化降解[4]。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中药药剂实验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重要,这种能力包括查阅资料、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过程的操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现在进行含量测定一般都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学生在上课时只是熟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但缺乏操作,故要求学生首先查阅资料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①掌握中国药典的使用;②利用数据库查阅资料的方法;③了解双黄连口服液的成分有金银花、黄芩、连翘三种药,金银花中主要含有绿原酸,黄芩中主要含有黄芩苷,连翘中主要含有连翘苷[5];④通过文献基本确定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色谱条件(流动相、柱温、波长等)以及样品处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根据新的实验方案,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小组3~4个同学,各小组负责一个温度条件下的实验。先由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双黄连口服液的性质设计方案,最终确定4个温度60℃、70℃、80℃、90℃,每个温度设定5个时间点。各小组分工合作,及时进行沟通,根据设定的间隔时间放样取样,最后综合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测定分析。这就要求各小组及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这种锻炼,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条件选用2010版中国药典中 “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但是考虑到样品量比较多,所有改变了原来的流动相比例,使黄芩苷的出峰时间提前到6min,并且前后峰无干扰。不但缩短了实验的时间,而且通过改变流动相比例,让学生结合黄芩苷的性质理解有机相和水相比例的变化如何改变出峰时间,也锻炼学生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本实验过程的最后是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在理论课的讲解中发现学生们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实际应用不熟练。但是实验数据的处理在中药制剂的整个过程中都非常重要,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关系到制剂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选择,所以针对本次加速实验要求学生用Excel做回归分析,将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回归方程,计算各温度的降解速度常数,推断有效期。整个计算过程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在对公式的理解基础上进行计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5.结束语

5.1 本次中药药剂稳定性实验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进行,安排理论课3学时,实验课6学时,让学生在理解消化理论知识之后查阅文献、进行预实验、提出问题、和老师一起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实验变得生动。

5.2 本次实验是对中药药剂稳定性实验的改革尝试,在之后的实验中还将尝试转变教育模式,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实验,老师在一旁指点,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验、从行动上规范实验,也让学生思考如何从老师的角度清楚地讲解整个实验。通过老师-学生的相互配合不但能顺利地完成实验,而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军,毛春芹,蔡宝昌.中药药剂学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药学教育.2009.25(3):50-51.

[2]朱匀芳,刘棠华.应用恒温加速试验法预测药物稳定性的探讨.广东药学.1998(2):1-4.

[3]高玉兰,窦红霞.双黄连口服液稳定性考察.黑龙江医药.2009.22(1):33-34.

篇3

[关键词] 数学 经济 应用

在经济学中,对于经济现象、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描述与研究,正需要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从而达到它的科学性。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具性学科。实践证明,用数学方法对经济问题所作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严谨的、缜密的、可信的。

一、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是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经济理论工作者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仅靠过去普遍采用的文字描述方法进行思辨式推理分析,很难保证所讨论问题的规范性及推理逻辑的一致性和严密性,也就难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证实性和理论体系的精密性,这就极不利于经济学科知识准确地、低成本地积累、交流和传播。而数学方法则能使经济学研究对象明确具体、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以及保证逻辑推理过程的严密性,最终将保证在理论上得出的结论具体明确,使相应的经济理论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从而减少或消除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促进经济科学不断发展。例如现正在使用的边际分析、弹性分析、均衡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投入产出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经济控制模型、博弈论模型等都是利用数学工具来解释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它们对经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使经济学研究更精确,推理更严密

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与数学有着重大的关系。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还是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都得益于数学方法的应用。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使得数学在不断应用于经济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着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在经济研究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使人的思维和行为更具有了定量特性。因为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尤其有不少人在运用语言时逻辑容易不严谨。这就要求在经济学的论述和交流中,从使用文字语言转变为使用数学语言。因为使用数学语言比较简练,表述概念比较精确。而且数学语言是最严格的逻辑形式,尤其是数学表达的逻辑严谨、无歧义,并容易被证实或证伪。这无疑将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

3.提高了交流、积累与传播的效率

数学方法的引进要比单纯文字说明、推理更方便有时也更能说服人。大量的数学符号和算式推导,使经济过程和现象的表述较为简洁、清晰。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经济问题,学术争议便可以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或不同意对方前提假设,或找出对方论证错误,或是发现修改原模型假设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运用数学方法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减少无用争论,并且让后人较容易在已有的研究工作上继续开拓,也使得在深层次上发现似乎不相关的结构之间的关联变成可能。数学语言的精确性提高了经济学的交流、积累与传播的效率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可以降低经济学内部分工所产生的交流费用。数学是各学科之间的共同语言,由于它结构和逻辑的严密,积累知识的能力非常强。用数学组织起来的思想,可以由不同的人进行无限次重复而不会发生变形。这是经济学在数学化之后,发展迅猛的重要原因。

二、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拓展了经济学科

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使新的经济学科不断出现。例如,经济现象含有大量的偶然因素,经济变量的关系大都是非确定性关系,经济变量的取值带有随机性。随机数学渗入经济学,产生了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博弈论等学科的产生也是数学与经济学结合的成果。系统论和经济学结合产生了经济系统分析,控制论和经济学结合产生了经济控制论。

2.促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科学与理性是经济学赖以建立的内在尺度。经济学的科学化体现在弘扬科学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两个方面,而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的应用则是促使经济学科学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一种理论或假说只有具有可检验性才能成为科学,不具有可检验性,就无法判断其真伪,也就不能成为科学。数学模型的应用使经济学成为一门严谨的可证伪的科学,而不是一种无法证伪的学科。一种经济理论确立以后,通过经济数学模型的建立,对它进行检验。当理论与事实之间有差异时,经济学家就必须重新审视经济理论,对该理论进行修正,并通过逐步近似的战略,就能使经济理论趋近于科学。这这种重新审视的过程往往就是经济学发展的过程。

经济数学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随着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经济学已离不开数学这个支柱。从经济学与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获知,经济学与数学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数学能为经济学提供特有的、严密的分析方法,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方法使经济理论不断丰富和深化,同时增强了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也深深的影响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尚馥娟:微分方程研究经济问题的数学建模[J].商场现代化, 2008,(02)

篇4

【关键词】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灌流;药物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36-01

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2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3至67周岁,敌敌畏中毒8例,乐果中毒8例,对硫磷2例,甲基异硫磷2例,中毒方式口服中毒18例,外用中毒2例。

1.2 中毒至就诊时间 口服中毒30分钟至180分钟,外用中毒48小时后就诊。全部诊断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疾病转归及住院时间:经积极抢救,无一例死亡,住院时间7至13天,平均住院时间8天。中毒程度:重度中毒:全部有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及烦躁、出汗、肌张力减低,12例昏迷,2例伴呼吸肌麻痹,脑水肿。胆碱脂酶活性均小于10%。灌流器选择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A330血液灌流器。

2 急救措施

口服中毒者及时彻底洗胃:采取“反复洗胃,持续引流”的原则。常规洗胃后,注入甘露醇导泻,并胃肠减压。洗胃越早越彻底越好。外用中毒者,反复清洗局部。

3 药物治疗

阿托品化是救治成功的保证:在洗胃同时,积极建立静脉通道,能清除或减轻毒蕈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呼吸中枢抑制。

用药原则:早期、适量、反复给药,快速达到“阿托品化”(瞳孔增大,轻度烦躁,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腺体分泌减少,肺部湿性罗音显著减少或消失,心率增快100-120次/分,意识障碍减轻或昏迷患者开始苏醒)后改维持量。

胆碱脂酶复能剂的应用:目前临床上常用解磷定、氯磷定,初始治疗的可每2小时给药一次,每次一克,同时监测胆碱脂酶活性。

4 血液灌流

选择股静脉置入双腔静脉穿刺管,建立临时体外循环,充分肝素化管路30分钟,患者达肝素化后,给予肝素首次0.5mg/kg,灌流速度150-200ml/min,每小时追加8-10mg肝素,常规灌流时间2小时。严重者12小时后更换管路及灌流器再次灌流。

5 讨 论

有机磷农药从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进入机体,经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其中以肝,肾,肺,脾等为主而产生毒性作用,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人体的胆碱能神经包括运动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部分节后纤维以及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这些神经受刺激后,在其末梢与细胞连接处释放乙酰胆碱支配器官的运动。在生理情况下释放出的乙酰胆碱在胆碱酯酶的作用下迅速被水解而失去活力,当有机磷进入机体后与胆碱酯酶结合使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体内大量乙酰胆碱蓄积,从而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主要作用是:

5.1 兴奋胆碱能神经全部节后纤维使平滑肌收缩增加腺体分泌瞳孔缩小、心律减慢、血压下降。

5.2 运动神经兴奋可引起肌震颤、痉挛,重时可肌力减弱以至麻痹。交感神经节和节前纤维兴奋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晚期可致循环衰竭。

5.3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表现先兴奋后抑制,晚期出现呼吸中枢麻痹。

5.4 中间型综合征(IMS):对硫磷、乐果、敌敌畏等中毒后2-7天,部分患者出现以肢体近端肌肉、屈颈肌、脑神经运动支支配的肌肉和呼吸肌无力为主的临床表现,包括抬头、肩外展、屈髋和睁眼困难、眼球活动受限、复视、面部表情肌运动受限、声音嘶哑、吞咽和咀嚼困难,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IMS的发生一般认为是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被抑制后,蓄积在突触间隙内的大量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2受体,使其失敏,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而出现骨骼肌麻痹。

5.5 血液灌流的优点:血液流经体外-含有吸附剂的灌流器,通过吸附作用清除血中的毒物。HA330型例子交换树脂血液灌流器的吸附剂为中性大孔吸附树脂,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性能稳定、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高,对脂溶性毒素的吸附在120min左右接近吸附平衡(饱和状态)。血液灌流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效果好,所有患者不出现中间综合征,患者清醒快,对血电解质,血小板无影响,是急诊抢救重度中毒患者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从中医理论、中药方剂的分析入手,联系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组方法则、剂型选择、命名的实际,探索中药方荆的美学特性。

关键词:中药方荆;剂型;美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0992-03

纵观中医药学的发展史,人们可以看到,有不少朴素的医学审美思想的萌芽。如成书于春秋至秦汉的《皇帝内经》,就第一次把医学与美学结合起来,坚持人与自然、与社会统一的美学原则。其中涉及到人与自然“同类相动”的整体美;“阴阳消长”的平衡美;“五行相克”的协调美;“四诊合参”的辨证美;“组方法则”的协同美。中药方剂学是依据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配伍运用的学科,中药方剂用于防病治病,其历史悠久,理论严谨,剂型广泛,工艺精湛,疗效肯定,是祖国医药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学科广泛,需要知识全面。本文仅从调解阴阳、组方原则、剂型疗效、名称寓意4个方面简述蕴涵在中药方剂及其用药中的美学特性。

1调解阴阳平衡美

中医以“阴阳”关系为指南,讲究寒热、虚实和五行的相生相克。它将疾病看作是身体各机能关系失衡的结果。中医认为,机能亢进、津液瘀积等热证多属阳盛,而机能衰退、津液消耗等寒证则多属阴盛。“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盛之变,病之形能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且,阴阳之间还有着一种彼此消长的辩证关系。“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凡一切活力不够,少气、怕冷、懒言、疲倦、易累等症,均属阳虚之证;凡一切功能缺损,血少、面黄、体瘦、骨热等症,均属阴虚之症。阳虚就该补阳,阴虚就该补阴。这就是所谓辨证施治。“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泄其阳而和之。”(《灵枢・终始》)总之,中医的治疗方针是从“阴阳”关系入手,使原来失去平衡的身体机能恢复常态。也正因如此,中药的配制和使用方法与西药完全不同,它不讲究“提纯”而讲究“配伍”,即因地、因时、因人、因症而不断调整配方,使阴阳最终达到新的平衡。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统一整体,阴阳平衡,身体才能健康,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调理阴阳,“洞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如补阳方剂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桂枝、炮附子组成。为末,炼蜜为丸。主治肾阳不足所致的腰酸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脉虚弱,以及痰多、脚气、消渴等证。方中以附子、桂枝温补肾阳,为主药,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为辅佐药。诸药合用,使阴阳协调,肾气充足,诸证自然消除。又如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黄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而生血为君,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阴而固精为臣,牡丹皮清泄肝火为佐,茯苓、泽泻清热利尿,泻火利湿为使,全方配伍补而不滞,甘淡平和,用于肝肾阴虚之症极为合适,故有“六味地黄熟地君,补泻兼施滋肾功,山萸淮药各等分,牡丹泽泻一般同”之汤头歇谣。治则与用药体现出“阴阳消长”的平衡美。

2君臣佐使协同美

君、臣、佐、使,又称主、辅、佐、使。中药方剂的配方,不是功能相同的药物简单的堆砌,也不是单纯各药效的简单相加,而是以中医学理论的精髓“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以医药学家千百年来临床实践宝贵经验为依据,形成成方和相应制剂,以“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相配伍,以发挥药物整体的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的作用,提高药物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轻药物烈性或毒性,达到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目的。如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炙干草组成。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主要方剂,风寒之邪侵入人体,汗液不能向外排泄,故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肺主皮毛,皮毛紧闭,使肺气不能宣通,故出现咳喘之症。治宜发汗宣肺之法。方中麻黄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利肺气以平喘咳,为主药。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即可增强麻黄发汗解表之力,又可解除肢体之疼痛,为辅药;杏仁降利肺气协助麻黄以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用以缓和桂枝之辛燥,并防止麻黄过于发散,为使药。诸药同用,君、臣、佐、使相互协同又相互制约,共成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体现了君、臣、佐、使的协同美。又如四逆汤,由熟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有显著持久的强心作用而用于阳虚欲脱,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之症。全方伍用,毒性比单用附子降低四倍,而单用附子不仅毒性大,强心作用也不明显,又不持久,而单用干姜、甘草均无强心作用。这就说明,四逆汤的功效是由3味药物伍用产生的,是一种协同的、综合的整体功效。从中可见中药方剂组方思路、组方原则和药物组合的协同美、整体美。

3用药考究剂型美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中医用药除讲究药物的产地和适时采收外,还非常重视药物的炮制加工。多数要经过加工炮制方可入药。药物的炮制方法大致分为5种: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制法。药物通过炮制可以消除或降低毒性、烈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合病情的需要,充分发挥药效;或产生新的疗效。另外,药物的炮制有利于药物的制剂、贮存和去杂。

中药制剂所用的原料药物的加工炮制也是十分讲究的。中医认为炮制“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强调炮制“贵在适中”,目的是:在药物的炮制过程中,既要保存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原有药性,又要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某些性质,降低毒性,充分发挥药效之目的。

中医把加工炮制后的药物还要制成一定的剂型才能给患者服用。常见的剂型有:丸、散、膏、丹、片、汤、针、胶、酒、露、茶、锭、灸、熨、糖浆、线剂等。中药的剂型选择,一是要考虑药性:《神农本草经》序录中记载:“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人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制成不同剂型,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如处方中含有毒性和刺激性药物时,则宜制成糊丸、蜡丸、缓释片等;遇胃酸易分解失效的药物成分,宜制成肠溶胶囊或肠溶片剂;某些药物制成液体制剂不稳定时,可制成散剂、片剂、粉针剂或油溶液等。随着中药制剂学的发展,中药传统制剂的优点得到继承和发扬,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研究中药传统剂型、制剂,是对传统中药方剂的美学特性的继承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和整体疗效。二是考虑临床用药的需要:中医认为应“因病而设,因证而别”。金元四

大家之一李东垣谓:“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也,其用药舒缓而治之意也。”《圣济经》载“凡导引痹郁者于酒为宜,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说明中药所制剂型是原于临床病证上的不同,而有所设立。药物制成何种剂型,要临床的实际来确定。由于病有轻重缓急,证有表里虚实,因此,对于剂型的选择亦不同。如急症用药,药效宜速,故采用汤剂,“汤者荡也,”也可选用注射剂、舌下片(丸)剂、气雾剂等;缓症用药,药效宜缓,常用丸剂,“丸者缓也,”滋补用药,药效宜持久,常采用蜜丸、水丸、糊丸、缓释片等;皮肤疾患,一般采用膏药、软膏等;某些腔道疾患如痔疮、瘘管,可用栓剂、条剂、线剂或钉剂等。中药制成一定的剂型后,尚须按一定的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服用。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序录就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注蛊毒以毒药,痈肿创瘤以创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的记载,体现了针对各种疾病对症用药的原则。对于用药的方法,该书主张务须适量和谨慎,切不孟浪从事。尤其是有毒药物,不可多服久服,所谓“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对不同部位的疾病与服药时间的关系也很注意,该序录中又说:“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中医的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会直接影响药物的功能和疗效的发挥,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由此可见中医用药剂型与服法的变化美。

古代医家既遵循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又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以应万变之病情。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善用活血化瘀药物,他创制了五逐瘀汤,即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虽各方多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为基础药物,通过配伍组成了行气开胸、通阳开窍、疏肝行气止痛、温里祛寒、通络宣痹止痛的方剂,分别衍化成治疗身体各部疼痛的五逐瘀汤。足以见得中药方剂的衍化之美。

4寓意深刻方名美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美学思想的影响,中药方剂名称(方名)独具特色,而且名称寓意深刻,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由方名即可知其药物组成,如栀子豉汤、苓桂术甘汤、葱豉汤、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有的中药方剂按功能主治命名,安神丸、益胃汤、驱蛔汤、血府逐瘀汤、止嗽散、活络效灵丹、开胸顺气丸、通窍活血汤等。有的中药方剂名称同时兼顾药名和功能主治,如厚朴温中汤、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丸、龙胆泻肝丸、枳实导滞丸等。有的中药方剂名称重温古代的典故,或了解历史。史国公酒、玉真散等以纪念药物创始人而命名,天台乌药散、都梁丸等以产地而命名;而青娥丸、诸葛行军散(又名武侯行军散)等则以历史传说而命名,青娥丸,传说唐朝广州太尉张寿明白发苍苍,几经医治,效果甚微,后服以杜仲、补骨脂、胡桃仁、大蒜组成的方剂后白发转黑,高兴之际,诗兴大发,书写了“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髯”之佳句,“青娥”喻意乌发少女,该方就借此诗而命名;诸葛行军散(又名武侯行军散),传说三国时,武侯诸葛亮辅助皇叔刘备讨伐东吴,三夏时节,烈日炎炎,全军挥汗行军,为免暑邪侵犯减员,他创制了夏季旅行必备,行军野营常用,主治夏伤暑热、头晕腹泻的著名方剂一诸葛行军散。

篇6

[关键词]中职 美术专业 基础课 教学 改革实践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目前职业院校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在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

一、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一些中职院校,在基础课教学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更多地停留在绘画范围内,实用性不强,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2.采用“宽进”的方式吸引学生,以缓解生源不足的矛盾,造成学生整体素质偏低。

3.在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中,缺乏对课程设计思想、课程理念、课程功能等方面的思考,教师的思维结构、艺术观念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4.很多学生、教师从某些专业角度出发,质疑这些基础课的真正作用和效果,基础课的教学总量呈现递减趋势。

5.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教学”,这些课程在具体操作中,教学内容粗放,专业针对性较弱,其基础与专业教学的衔接被普遍忽视,走过场的现象较严重。

二、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教育思想的转变。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把提高表现技能和审美素养,贯穿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育中。

2.教学内容改革。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必须从课程的针对性做起。以中国画课程为例,有些人反对把中国画列入各个专业基础课,原因就是中国画课程的基本意义和目的被忽视了。实际上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认识民族文化传统,了解掌握传统艺术精神和语言特色,才是这门课的宗旨所在。再如构成课,对于同属于设计专业的不同方向来说,其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别,如平面设计和环境设计,对构成知识需求的侧重点就有很大的差别。只有找到专业的需求,找到教学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进行基础课教学,才能发挥基础课的基础性作用。

3.教学方法改革。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优化教学结构,解决传统基础课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带来大量的信息和开阔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以色彩构成课程为例,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是色彩构成教学的目的之一。传统的色彩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通常由教师课堂上黑板加粉笔为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再通过手绘训练,以作业形式呈现出来,最后由教师点评。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介入,避免了以上问题,如《明度对比作品分析》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整个课件分为四个环节,明度对比定义、优秀作品与合格作品比较、优秀作品评析、优秀作品鉴赏。整个教学环节充实、紧凑、有趣。能让学生掌握优秀明度对比作品应是:能充分表现画面立体感、空间感、层次感,更是通过对比、讨论、评析等课堂练习,培养学生色彩审美能力,色彩表现和应用能力。其次,打破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模式,创造一个益于讨论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环境和氛围,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向主持人方向转变,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按自己的兴趣有感而发,由情而画,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最后,基础课教学与其它姊妹学科相结合,例如,基础课构成课教学中,把文学和音乐结合起来。在抽象形态的表述中,让学生聆听音乐、阅读文学作品,并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联想表现。总之在基础课教学中纠正造型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把基础课教学变成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互动以及共性与个性之间的互动的教学过程。

4.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环节设计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环节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讲,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是每个人的设计方法、达到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差别。严谨有序的教学环节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其一是能够规范教学;其二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三是能够促进教学成果的产生。

5.加强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常规的基础课教学不仅仅在于造型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敏锐感受力、洞察力和审美修养的培养。因此,教师与教育管理者应扭转观念,改变基础课教学被不断削弱和被普遍忽视的局面。基础课改革是一个全局性工程,对所有的专业教学改革影响深远。全面扎实的基础教育对于学生有更好的针对性,组织好教学环节,使学生从中受益。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机制,除了需要我们足够的热情和实践外,更要有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切合实际的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体育课 激发 学生 积极性 重要性 合理化教学

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堂行为和效果方面表现为能接受较大的运动强度和密度,技术掌握加快,锻炼的效果较好,不易发生伤害事故。当老师的劳动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教师的表率作用和施教水准将会更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一、教学内容合理化、教学方法多样化

作为体育教师,在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到诸如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依照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来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还可以根据当地的一些特点因地制宜。通过多种手段,最大化的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合理的安排合适的体育运动,让学生不因有限的条件而先知自己无限的体育兴趣。单一的教学方法多次地应用,对学生来说就没有吸引力,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就不好。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必须采用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要素组成的,各环节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特别是教师方面。优美的直观示范,引发兴趣。体育教学离不开动作示范,若教师基本功扎实,动作示范正确优美,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练习兴趣,能有效提升练习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动作的激趣作用,提高示范动作的质量,使其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特殊效果。合理布置场地器材,诱发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器材,使场地整洁、线条醒目、器材整齐有序,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美感和安全感,诱发参与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标准的示范动作

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时的语言要形象生动,能用简单明了的几句话,再加上标准的示范动作,让整个技术动作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初步认识。在学生实际练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用“太差了”、“不行不行”、“太笨了”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这样会大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多用一些鼓励和激励的语言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不错”、“很好”、“这次比上次好多了”等。这样让学生感觉自己还是可以把动作做得更好、更完美。学生有了自信心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练习中。对于完成技术动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指导和帮助,必要的时候可采用保护和辅助学生来完成,多用鼓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如“不要怕,老师会保护你”、“慢慢来”、“多做几次就会了”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心自己,保护自己,不用害怕,自己一定能完成。练习过程中注重对做得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在最后的课后小结要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表扬他们、鼓励他们。总之,教师不要吝啬表扬学生的语言,充分利用这些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平等、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和对任教者产生好感,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

三、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包括教学现场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心理环境。现场环境如:跑道平整、沙坑松软、场地界线清晰、器械和场地的有关色彩对比和谐。心理环境包括:师生合作和学生相互合作的凝聚力,愉悦欢快的情绪,顽强拼搏竞争取胜的氛围等。为创设最优的教学情境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一成不变的命令式教学,态度过于严厉、生硬、动辄训人,不但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反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形成离心力。教师应该经常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使创造的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及时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公正、客观的评价,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即使微小的进步,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和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提高学习积极性。除用富有感彩的评价语言如:“很好”“有进步”“不错”“继续努力”等外,教师还要用体态语言来评价学生,如微笑、点头、鼓掌等。及时评价要快准确,特别注意对不同对象掌握不同分寸。对有骄傲情绪的学生,要促使他们虚心,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有进步,也希望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对基础差的学生应注意观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即要肯定,没有进步也应鼓励以激发信心,不能冷落、视而不见,置之被遗忘的角落。即使对后进的顽皮生若真情所至,也能金石为开。

篇8

关键词:语言技术;数学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91-01

古往今来,教育心理学家门研究认为:兴趣是创造的心理活动,是创造力得以发挥的前提,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老师。兴趣又是创造的非智力因素的五大因素之一。语言作为表达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能否发挥好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仅关系到教师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主动、刻苦自信地学习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数学教师良好的语言技术,能有效改变学生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数学课程目标的要求。

一、坚持跨科学习,博采众家之长,激发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老师的致命弱点可能就是语言生硬。 因此,我们数学老师在教学之余,务必要提高语言学习能力,坚持跨学科学习,博采众家之长,丰富教学语言,从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抽象严谨的数学思想,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数学老师可多读一点与本专业无直接关系的文学作品,坚持向语文老师学习,一定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教学语言绝不会索然寡味,如试卷评讲,碰到似曾见过的题目时,来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试卷上面独徘徊”,给人以清新优雅之感。另外,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向同学科老师学习之余,可坚持跨学科听课,以提高数学教师的语言修养和人文素质。又如讲“数形结合”时,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词:“数与形,本是两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这样,“数形结合思想”肯定会在学生大脑里留下深刻的烙印。近年,英语叙述的是数学试题中和竞赛中闪亮登场,这对数学老师是一个挑战。在教学中,针对有学生认为“因为 =x,所以 是整式”。我借用英语语法、时态,指出:代表式的判断,不能看化简的结果,应该看“原型”、“现在时”而不能看它的“将来时”,学生会意的笑了。数学要严谨求实,也要生动活泼,允许学生笑,要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模仿主持人的神态、语言风格,创设乐学的氛围

电视语言是同学们乐于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借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博采众家之长,更新教学理论,创造宽松的语言环境,从多角度搞活课堂教学,增强师生情感交流,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课堂上,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模仿主持人的神态、语言风格,来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提问,师生互动,通常情况下老师会直呼其名“××同学,你说(讲)……”,干巴巴的,没有味道,而改为“有请××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就会使人精神为之一振,消除了其恐惧心理。王小丫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开心辞典”的主考官,可以说家喻户晓。教学中讲选择题,当学生在两个答案间徘徊,犹豫不决时,模拟王小丫的语调,反复“选 A还是选 B”、“选 A,确定吗?”临近下课时说“××同学的答案到底是对是错呢?稍作休息我们再见”,留下悬念,促其思考。口述题目,不板书时,则打着手势,“请听题”初三复习备考,综合测试,气氛紧张,节奏快,为了调动学生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模仿王小丫开场白:今天考试,大家可以有三种求助方式――同学们可以要求我降低试题的难度,可以电话求助你的家人,也可以请电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但不能求助现场的观众。教室里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荡漾着笑声,笑竟写在学生的脸上。而一句“不能求助现场的观众”其潜台词就是“遵守考纪”。

三、巧用非常规语言,(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

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数学是最注重、最讲究语言规范性的,而且在数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的习惯。但在数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吸取营养,巧用非常规语言,机智幽默 ,不落俗套,生动性强,也必定会加深学生印象。

篇9

关键词:实验设计;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求异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特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实验教学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亲身体验和认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发挥实验的作用,尽力优化实验设计,提高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学实验设计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的途径之一。自从事化学教学以来,我发现学生一旦遇到有关实验设计上的问题,便放不开手脚,对于同一个实验问题,每个学生设计的方案各不相同,不乏有一些没有丝毫联系,甚至错误的。而新颖独特的实验设计方案,不仅可以体现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能得到培养。

一、实验目的明确,有针对性

化学教学实验的内容、范围和难度等,由化学教学目标所规定。抓住化学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化学实验,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对于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培养哪些技能技巧、哪些方面的能力、明确解决哪些主要问题、突出观察哪些实验现象、重点示范哪些基本操作、应概括出哪些结论,教师在让学生设计实验时要特别清楚,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顾此失彼。

二、实验现象明显、形象、直观

现象明显、形象、直观的化学教学实验,能更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在让学生设计实验时,尽可能地选择那些现象明显、形象、直观的实验,以保证实验所达到的效果。比如说,反应有气泡、有沉淀、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等。实验装置力求简单、整齐、美观。

三、实验内容安全、简洁、可靠

危险而不可靠的实验不仅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学生心理造成恐惧,从而不敢再去设计实验,动手去做实验。教师在选择、准备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篇10

比如乌龟和兔子赛跑究竟谁会赢,中国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答案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孩子受童话的影响认为肯定是乌龟赢,因为兔子一定会骄傲,在半路上睡大觉。而美国的孩子则理性一些,认为乌龟不可能跑赢兔子,因为既然是比赛,兔子怎么可能去睡觉呢。他们的答案就带有对现实世界理性思考的光芒。儿童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与成人有较大不同,我们不可能让儿童以成人的方式去认识客观世界,但起码应该让儿童明白,童话与现实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不能用童话世界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一、给学生多方面的营养

同伴间过多的、缺乏独立思考的互助和合作,以及教师对弱势群体的过多帮助,容易让儿童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自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这个问题上,中美教育也是不同的。曾经看过一位留美学者写的随笔,她在文中叙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一次她送孩子去幼儿园,看见一个大个儿男孩从一个小个儿男孩手中抢走了玩具,还把这个小个儿男孩推倒在地,于是小个儿去找老师,老师却并没有直接去帮他,而是对他说,你要用自己的力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于是小个儿勇敢地扑上去,硬是从大个儿手中把玩具夺了回来。我们姑且不论老师的处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但至少对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精神是有好处的。

另外,教师一味的鼓励和过多廉价的表扬,有可能让儿童把学习看得过于简单,使自以为是、浅尝辄止的情绪滋生,使儿童抗挫能力下降。在全面推行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教师都懂得了要多给儿童鼓励,于是,"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成了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教学用语。多给儿童鼓励是不错的,但表扬不能滥用,也不能拔高了用。如果儿童是跳起来摘到桃子,即使是小桃子,也应该给予鼓励,但小桃子就是小桃子,不能说他摘了好大一个桃子:如果儿童有能力跳起来摘一个大桃子,他却不愿意付出努力,只摘了一个小桃子,这时应不应该表扬就值得斟酌了。我们应该明白,有时批评也是一盏明灯,可以使迷途的羔羊重回阳光大道,而批评以后的鼓励就像雨后的阳光,能把孩子们的心灵照亮。

儿童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营养,感性的与理性的、理想的与现实的、文学的与科学的、表扬的与批评的,都要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不出点洋相是学不会溜冰的,一个人的成长,不经历点波折是不够的,所谓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

二、给学生的心灵播下美好情感的种子

儿童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时也极易受到玷污;又是一块未经开辟的神奇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播下的是温馨,就会收获热情,如果你播下的是冷漠,可能就会收获残忍。而语文课程对儿童心灵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材是经过层层严格审定的,它非常重视儿童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时候不能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思维训练不能脱离健康情感的轨道。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追求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体验的个性化,从而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脱离了健康情感的轨道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比如一位教师上《狐狸和乌鸦》一课时,用启发的语气问学生:"......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狐狸吃到乌鸦嘴里的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言。

生甲:"狐狸借一把锯子来,把乌鸦落脚的树锯断,让乌鸦掉下来......"(缺乏环保意识。并且,学生忽视了树还没锯断,乌鸦就会飞走了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教师评:"很有意思!但乌鸦会飞走,结果狐狸还是不能得到肉。"

生乙:"狐狸借一把枪来,一枪把乌鸦射下来。"教师评:"很有创意!竟然想到用先进的武器。这样,狐狸不光可以吃到乌鸦嘴里的肉,还有乌鸦的肉吃了。"(教师显然没有考虑动物保护协会的意见,在为"残忍"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