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自动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厂自动化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0 引言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采用集成化智能设备和一体化业务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供货、一体化调试的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模式,实现“占地少、造价省、可靠性高”的目标。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实施了50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扩大示范工程,旨在进一步验证和提升第一批示范工程应用的技术路线和相关标准,为后续智能变电站建设和推广提供依据。
为确保扩大示范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有必要紧密结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产品技术特点,对项目组织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以下从工程设计、生产采购、厂内调试与集成、现场实施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 一体化、标准化设计
(1)编制产品技术方案
针对各个示范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国网的相关标准规范,组织研发、工程、设计人员成立技术方案支撑团队,从方案确定、设备选型、设计图纸、生产支持、系统联调乃至现场调试阶段全程进行方案的跟踪、评审与变更。方案支撑团队首先对合同范围内的所有设备进行逐项审定,确保选用的设备的软硬件满足合同的要求,同时均通过国网公司统一组织的入网检测。
预制舱吊装需要编写专项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负荷测算,充分考虑吊装实施安全措施,确保吊装安全。预制舱运输需要进行道路勘探,以合理设计预制舱的机构尺寸,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满足道路运输中对高度、重量、转弯半径等的具体要求。
(2)多单位、多专业协同设计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采用全站二次设备集中招标的一体化供货模式,集成商负责各个单位、各个专业的统一协调工作。各厂家的二次设备屏柜最终在集成商处进行一体化集成,即入舱安装,因此需要各个厂家二次设备屏柜设计、预制舱结构设计、设计院二次布线设计能够进行跨单位、跨专业的协同工作,即实现一体化设计。例如各厂家的屏柜颜色、型式、开门方向、并柜结构、与舱体固定的配合结构等均需要进行充分沟通、协同设计。而舱内屏间电缆清册和预制光缆清册往往需要各专业设计方案确定后,设计院根据各个专业的图纸出具施工图后才能给出,留给后续长度复测、生产采购、安装集成的时间非常有限,需要集成商与各厂家设计人员和设计院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
(3)设计联络会议
公司设计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专业、各厂家的设计人员与业主和设计院召开设计联络会议。在设计联络会上,和相关设计院、业主单位进行细致的沟通,确定以下工作内容:
1)复核投标产品的主要性能和参数,并进行确认。
2)需设计院或用户进行工程项目的详细提资。
3)确定项目里程碑计划。包括方案确定、设计确认、生产完成、厂内联调、系统集成、运输发货、现场调试、验收投运等。
4)讨论各配合厂家、设计院、业主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5)决定土建要求/运输尺寸和质量,以及工程设计的各种接口的资料要求。
6)讨论监造、工厂试验及检验问题。
7)讨论运输、安装、调试及验收试验。
8)沟通总进度控制、质量保证程序及质控措施。
2 模块化、工厂化生产
生产加工阶段根据各个专业的耦合关系,做好详细的生产采购计划,将项目生产、采购任务进行分解。按公司质量体系的规定做好产品状态标识,加强生产过程检验和采购到货检验,确保工程产品质量。参与工程实施的人员须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相关产品作业指导书进行调试、检验及现场服务。
对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等模块化集成设备,按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功能模块,在厂内进行设备集成。设备入舱集成环节,与项目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充分交流,熟悉地区二次电缆安装接线规范要求,做到和现场施工工艺的一致性。
3 一体化、自动化调试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工程项目采用一体化、自动化的调试手段,可最大限度的将厂外工作向厂内转移,提高厂内联调工作效率,减少现场调试的工作量,缩减现场调试周期,提高现场调试质量。具体步骤如下:
1)制订联调方案。制订厂内联调和发货计划,梳理全过程工作任务分解表并提交由业主方审核确认。
2)联调提资。编制工程项目提资清单,向运行单位、设计单位、其他调试单位进行多方位的提资,收集相关ICD模型文件和图纸资料。
3)SCD集成。利用虚端子可视化工具,批量导入各厂家ICD和设计院虚端子,可视化检查虚回路,在线修改后离线导出文件供他方确认。大大提高了SCD集成效率。
4)单体调试和设备互联测试。在设备联调前利用自动化调试工具进行单体调试。各厂家设备进行互联测试,为系统级调试做好装置级的准备。
5)一体化调试。各厂家二次设备1:1模拟现场连接方式进行组网,在厂内进行二次设备的充分联调。联调过程中采用自动化调试工具检验虚回路配置的正确性、核查过程层和间隔层实时数据、进行网络故障定位分析,提高系统调试效率。各厂家、业主、维护与运行单位、设计院、电科院、施工方均派员参加厂内联调,并对联调结果进行验收确认,做到调试、验收一体化,厂内、现场一体化。
4 装配式建设、施工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通过一体化调试方式在厂内进行了充分的系统联调,通过预制舱等模块化集成手段实现了二次设备的安装、接线和整体运输,通过预制式光、电缆的应用,使得模块间建立起快速的连接方案。这都减少了现场调试、施工的工作量。
现场仅需进行预制舱和模块化二次设备的整体就位,模块间二次光电缆的快速插接,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的联调传动,变电站与调度远方的通信调试和信息核对。模块化二次设备采用装配式建设、施工方式,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
5 结语
本文所述的变电站组织实施方案在国电南瑞所承担的9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扩大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通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一体化调试和装配式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示范变电站应用了预制舱、二次设备模块化集成和预制光缆,采用了工厂化、一体化的调试手段,减少了现场安装、接线、光纤熔接和工程调试的工作量,实现了环保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源成本。
参考文献
[1]宋旋坤,李敬如,肖智宏等.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整体设计方案[J].电力建设,2012.11.
[2]王进虎,杨威,王娜,吕宾宾.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调试技术研究.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4.07.
[3]刘强兴,田家运.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与系统优化集成探讨. 电力系统装备,2015.06.
[4]何磊,孟强,田霞.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电工技术,2013.05.
作者简介:
篇2
成都工厂以突出的数字化、自动化、绿色化、虚拟化等特征定义了现代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数字化企业”中的典范。在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制造研发方面,成都工厂遵循全球统一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标准,对订单、财务、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实施、物流和质量进行全数字化管理。它采用Siemens 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通过虚拟化的产品设计和规划,实现了信息的无缝互联,使工厂全面透明化。利用制造执行系统SIMATIC IT和全集成自动化解决方案(TIA),能够将产品及生产全生命周期进行集成,缩短高达50%的产品上市时间。成都工厂前瞻性的设计还赋予了工厂极高的灵活性,可满足不同产品的混合生产,并为将来的产能调整做出合理规划。
在成都工厂,放眼看到的设备和采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西门子,这不得不钦佩西门子在制造方面的技术实力,同时也理解了西门子工厂在生产中对每一件产品的设计与认真,因为自己也是用户。
数字化从研发开始
新落成的成都工厂同时也是西门子全球第三个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中心,也就是说,它同时承担着西门子全球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任务。可以想见,研发对于这样一座数字化工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数字化旅程的起点。
在成都工厂,包括NX和Teamcenter在内的西门子PLM数字化解决方案是产品研发的重要工具。研发人员通过NX软件可进行模拟设计,并可在设计中模拟组装。这种数字化设计大大缩短了产品从设计到分析的迭代周期,可减少多达90%的编程时间,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完成设计的产品载着自己专有的数据信息继续前进,通过CAM系统迈向生产线,同时,它的数据信息进入到Teamcenter软件中,供之后的制造、质量、采购和物流等部门共享,并实时更新,各部门都会在第一时间拿到最新的数据,因此避免了传统企业经常出现的由于沟通不畅而产生的差错,使效率大大提升。据介绍,数字化工厂协同、快速的研发,使产品上市时间缩短50%。
数字化生产和物流
在成都工厂,一层是布局紧凑的存放原材料的高位货架立体仓库,采购的原材料经过检验后都会存储在这里。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卓越运营部经理戴霁明介绍说,在这个区域,进料检验人员采用Teamcenter中的同步数据进行检验,由物流管理系统将物料送入仓库,并进行归位,准确地将原材料放入自动化高位货架。仓库中有近3万个物料存放盒,物料的存取通过“堆取料机”用数字定位的模式进行抓取,而不是用传统的叉车搬运。
在一层的物料仓库还有两座升降电梯与二层的生产车间相连。每天,由西门子MES系统生成的电子任务单都会显示在工人工作台前方的电脑上,而西门子的SIMATIC IT系统用来进行整个生产计划的调度。SIMATIC IT集成了工厂信息管理、生产维护管理、物料追溯和管理、设备管理、品质管理、制造KPI分析等多种功能,可以保证工厂管理与生产的高度协同。
戴霁明介绍说,生产时,由SIMATIC IT产生生产订单,向物料系统发出指令。物料系统得到指令后,将原材料从一层的自动化高位货架出库,自动经输送系统传送至一层的升降梯,经过升降机将物料提升到二层的生产车间。之后,由工人将提升上来的物料送到它应该去的地方。
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传感器会自动扫描产品的条码信息,判断下一个步骤。例如,生产表面贴装,所有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形成的。当物料上架后,SIMATIC IT给出了生产指令,进行自动生产。第一个工序是丝网印刷,然后自动进入贴片工序,之后进入质量控制点。在成都工厂,生产中,当产品要到达下一个工序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检验,整个生产过程中有20多个质量控制点,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视觉检测是数字化工厂特有的质量检测方法,它用相机拍照下产品的图像,与Teamcenter数据平台中的正确图像进行比对,任何瑕疵都不会逃过,这相比传统生产中的人工抽检当然要可靠和快速得多。
经过多次装配和多道检验后的产品将到达包装工位,经过人工包装和装箱,自动化产品就会通过升降梯和传送带被自动运送到物流中心或立体仓库。
传统制造企业要通过几十甚至上百人密集的流水线完成的生产,就这样在西门子的数字化工厂里被自动化地完成了,整个车间里的工人人数屈指可数。
在成都工厂落成的当天,西门子为中国工业用户量身打造的Simatic IPC 3000 SMART也作为首款由成都工厂研发和制造的工业计算机实现了量产。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工业自动化集团首席执行官胡桉桐(Anton Huber)表示,成都工厂今后还将陆续生产西门子SIMATIC品牌的多款工业自动化产品,“西门子投资建设数字化企业,使成都工厂建成后可以立即加入西门子庞大的全球制造体系。成都工厂不仅面向本地市场,同时也为全球客户提供高科技产品。”
2011年10月,西门子与成都高新区签署投资协议,计划在成都建立世界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产品生产研发基地。
篇3
[关键词]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布连电厂一期工程计划于2012年底投产,是国内首个66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为实现国优工程建设目标,全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D9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349-01
一、背景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布连电厂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目前开工建设的项目包括年产能达1500万吨的察哈素煤矿项目和容量为2×660MW的布连电厂一期工程。其电厂项目于2010年7月31日开工,于2013年实现双投。本工程装机方案选择了超超临界,是国内首个66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是2014年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国家优质金奖工程、国家节能减排示范电厂。
二、DCs全程实施的策划
按照中国国电集团精细化调试指导意见、中国国电集团精细化调试质量控制指导意见、国电绿色电站设计原则及项目公司精细化管理、创优管理的要求,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布连电厂将DCS的建设工作做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点环节高度重视,用创新精细化手段做好本项目DCS的全程实施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做好DCS的前期策划;抓好DCS联络会质量、深化联络会深度;大力重视DCS组态工作,提高FAT质量;引进专家团队,把控出厂质量;借助调试队伍,调试工作前移;采取中间点控制措施,加大重视程度,提高重视层次。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得DCS的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做好DCS前期策划
本项目前期对DCS进行了大量的策划工作。这些策划工作包括:根据机组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设计了全厂主辅一体化DCS方案;在现场不设计常规的灰、煤、渣、水区域操作员站和集控室;DCS机柜布置采用了分散布置方案,大大减少了电缆的设计量;综合考虑投资和运行因素将启动锅炉设计为DCS方案;根据本项目特点,采取了压缩DPU或者减少备件等各种被动的措施的情况出现;在合同中约定了调试提前介入DCS组态的方案,为调试关口前移做好了准备;在合同中约定了要求进行第三方技术支持的内容,为组态过程质量把控做好了准备;结合项目特点和工程管理特点要求DCS厂家提供RB、FCB、吹灰优化、壁温管理、单列控制、MCS优化控制策略等组态方案,将一些重点工作提前进行了策划安排;设计了基建期采取就地功能区l临时加装调试站的方案;考虑到单列系统特色和运行方式的可操作性,将FGD增压风机系统和低温省煤器系统纳入了主机DCS控制。
四、抓好DCS联络会质量、深化联络会深度
本项目在做好了DCS策划和招标工作之后,在实施阶段就坚持早着手启动、实施过程中不走形式重质量、深化联络会的内容和质量的工作思路。在签订合同后虽然距离本项目计划发电还有约两年时间,但是为了精细化开展工作,就必须提前启动,因此在签订合同后一个多月就召开了一联会。在一联会上启动和规划了DCS~2作,对后续工作提出了深度、质量和进度要求。在随后召开的联络会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联络会的成效和质量,为DCS组态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五、大力重视DCS组态工作,提高FAT质量
通过过程设计之后,一个比较完整的测点设计和逻辑设计完成,后续进入了DCS工厂组态。在这个项目实施中,把硬件的合理性建设做为一个基础性工作来抓,而把软件组态当作一个核心工作来看待,而工厂组态是这个核心工作的核心。工厂组态提出了不只是按照常规的深度完成基础性组态的要求,还提出了要求所有组态必须完整,所有参数必须提前经验匹配,重点回路必须进行外部二次审核和仿真运行,到场画面不许进行差异性的修改,要求FAT(FACTORY ACCEPTANCE TEST)环节的测点测试必须达到100%且完好率100%,硬件测试100%且合格率100%,组态功能测试100%并且完整率100%。
六、引进专家团队,把控出厂质量
在DCS全程实施中,项目管理单位策划了引进专家团队指导具体工作,把控出厂质量的方案。为有针对性的深入的完成逻辑功能设计、完成网络合理性评估、完成软件组态细节工作,项目单位招聘了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汽机、锅炉、电气、化学、热控(软硬件)等多专业的资深专家8名参与逻辑讨论、组态方案设计和审查、精细化组态把关等工作,提出了上百条改进方案和建议,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对组态的合理性进行了完善,为DCS的过程建设又增加了一道质量关口。
七、借助调试队伍,调试工作前移
本项目在策划之初就提出了借助调试队伍参加工厂组态,把调试工作前移到DCS组态关口的策划方案,该策划方案符合国电集团精细化调试和项目创优工作的有关要求。调试单位不但参加逻辑组态审查,还参与工厂组态学习、工厂组态、工厂组态审查和验收等工作,将调试关口前移到了工厂组态阶段,即保证了调试单位对系统、组态逻辑的熟悉,便于后续现场调试的快速介入,也保证了组态深度,让逻辑组态经过调试单位的参与把关而得到了优化和细化,另FAT的成品质量得到了切实提高。
八、采取中间点控制措施,加大重视程度,提高重视层次
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增加了诸多中间点的控制措施,加大了重视程度,提高重视层次,确保工程的连续高质量实施。中间点措施包括:过程中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按照计划检查组态的画面、逻辑;工程实施中间组织包括汽机、锅炉、电气、热控、化学、调试、设计院等专业在内的所有人员到厂家对半成品进行检查;组织专家团队到厂家对重点成品逻辑(女HRB\FCB\MCS\FSSS等)进行审查;组织专家团队和调试单位人员参与FAT验收;在FAT出厂前又对原来的逻辑功能进行了一次审核、优化、校对。
九、调试期间精细化措施
在组态调试中,要把好FAT关;在现场按照实际系统情况再组织一次逻辑、画面审查,为调试做好准备;在实际调试中要求优化组态参数,既要保证保护逻辑的合理性正确性,还要保证调节系统的高品质;在RB\FCB\吹灰调试阶段,要再次制定详尽方案和反事故措施,确保各项重要功能的高品质实现。
十、需要改进和重视的其它问题
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需要改进和重视的问题:
1、目前DCS厂家组态投入不大、质量不高。而实际上DCS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组态的质量好坏,这应是以后招标中或者行业操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应该把组态服务的品质提高到较高的重视程度。
2、应该重视DCS的经济性,重视MCS品质的优化。DCS不但能够创造安全性,同时其MCS的组态品质好坏也决定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高低。一个自动化程度高、自动调节品质优良的MCS系统,除了带来机组的稳定性以外,还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性,因为各类主控参数在高参数稳定区运行势必对机组性能带来好处。按照当前的形式来看,以后MCS考虑优化控制策略应该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篇4
全球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为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自1987年进入中国,至今已建立了40个办事处、26家工厂、8个物流中心、3个主要研发中心、1所能源大学,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能源。在与众多大型及国际食品饮料企业长期合作的过程中,施耐德电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CBB 2016中,本刊记者采访了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全球解决方案事业部食品饮料行业总监何晓柯,他就食品饮料行业智慧工厂建设与发展阻碍等方面,分享了施耐德电气的成功经验与方案。
专注、持续、创新、务实,
给企业以安心陪伴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愈发严格。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如何帮助生产企业实现食品安全?又为企业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何晓柯总监说道:“施耐德电气同企业有共同的理念与情怀,通过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使产品及解决方案做得更好。”
专注、持续、创新、务实,是施耐德电气在发展过程中所注重的4点,将其综合运用于实际生产中,让企业真正受益。针对以上4点,何晓柯做了详细介绍。
专注:就全球而言,施耐德电气从事食品饮料行业已40余载,其合作企业可大体分为两类―国际企业、本土企业。对国际企业,施耐德电气实行“国际产品配合+中国合作”模式;对本土企业,则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分享自身的成功经验,专注地为企业的技术发展做努力。
持续:从2012年11月至今,施耐德电气对食品饮料行业的投入在持续增加,这也是让企业信赖的基石。认真做事、踏实研究,只有将技术研究透彻才能对企业负责,而不是用概念做忽悠。
创新:“Global for China”一直是施耐德电气的目标,但是现在更多地是希望做中国原创“China for Global”。这一转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前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发展快速;二是目前中国正处于大发展时期,能够为创新提供更多的土壤和机遇。施耐德电气希望将中国元素与世界相融合,做完整的自动化产品。
务实:施耐德电气会将自身的优势原原本本地告知企业,踏实地做产品与设备。
提升企业自动化,做中国自己的智慧工厂
企业规模不同,其选择适合生产的系统与解决方案也有所区别。由于运营水平和生产需求的不同,大型生产企业需要稳定的、标准化的生产系统及解决方案,而中小企业更适宜使用灵活多变、个性化程度高的设备。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施耐德电气会从策划、日常运行、维护、信息规划等方面入手,将企业的已有业务与具体发展步骤相结合,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何晓柯说道:“对施耐德电气来讲,我们拥有众多个性化手段以应对中国企业的多元化需求。此外,我们集团的研发团队能够有效保证产品品质,在享受企业服务的同时满足其生产需求。未来,自动化生产和智慧工厂的增长会十分快速,施耐德电气愿同国内企业一起发展。”
智能制造在施耐德电气有专门的团队进行规划,完成整体的功能架构、自动化架构、信息化架构。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施耐德电气在已有框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需求做个性化定制。无论中外,施耐德电气对于智能制造的理念与核心是相同的。何晓柯表示:“针对中国企业的智能制造,我们在过去几年间做了几十个相关项目,并且有几十位工程师专门从事相关内容。现如今,更多的中国企业找到施耐德电气帮助他们做智慧工厂的全局规划,加之我们的工匠精神,相信未来将会走得更好。”
协同并进,直面挑战
食品饮料行业的供应链是一个十分严谨的体系,只要机器开始生产,动辄1小时上万的生产量。如何调整生产线、怎样组织后端采购、如何在运营中提升性价比……这些既是对生产的挑战,也是对供应商的挑战。
当前,伴随着市场的发展,原材料、机械、人工等的成本都在不断上涨,施耐德电气作为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希望通过努力帮助企业进行高效地运营。“我们的经验立足于后台,让后台积极响应前端需求。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中国企业销售更多的产品,通过后台来解决前端生产的原材料等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这中间仍有很大的断层。”何晓柯如是说道。据何晓柯介绍,针对面临的各项挑战,施耐德电气制定了“一二三四五”理念模型,在帮助企业改善自身产品的同时也帮助企业突破生产局限:
①一个清晰明确的战略目标,这是实施改进措施的依据。
②两个基础,即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管理基础是指精益的管理理念,在施耐德电气的运营中精益管理理念贯穿始终,而其所有的技术与具体行动都与理念相契合。
③三个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工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作为智慧工厂体系的铁三角,更加具体地诠释施耐德电气对数字化工厂的概念。
篇5
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建设标准化水稻育秧工厂,培育适合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加快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水稻种苗的统一供应、统一栽插、统一管理的全程社会化服务,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建设地点与规模
全县建设3个标准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选址落实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分别由绿野粮食合作社、富农农机合作社、大平粮油合作社负责实施。每个水稻育秧工厂覆盖大田机插面积2000亩以上,全县集中示范面积0.6万亩左右,带动全县机插秧5万亩以上。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建设跨度6米以上钢架大棚若干座,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用于流水线播种后绿化育秧应用。
(二)、建设简易轻钢板房结构播种车间1个,面积约200平方米,水泥场地200平方米,开展播种作业。
(三)、配置播种流水线设备1套,配套碎土机1台,实行自动化播种。
(四)、购置供2000亩大田育秧硬盘4万只。
四、补助办法
按先申报、后验收、再补助的原则,补助办法采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由承担建设任务的合作社与县农业部门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并上报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实施时间、地点、建设面积、农户花名册、购买机械设备情况等。6月份由县农业、财政、审计部门适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原则上按投资额50%给予补助;每个项目补助上限不突破30万元。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根据各试点项目的建设规模、秧苗长势、示范效果、带动户数等情况,排出名次,择优给予奖励。对未按规定虚报规模,骗取财政补贴或擅自转卖(让)财政补贴购置设备的组织和个人,一经查实,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推广工作领导组,由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县农委、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科技、粮食、气象、统计、农机、涉及镇的负责人为成员,切实推动全县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由县农委组织精干技术力量成立专业技术指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每个育秧基地聘请一名农艺专家,配备一名农机技术员,制订好工厂化育秧的技术方案及操作规程,实行全程帮扶,确保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推广成功。
(三)、加强资金管理。标准化水稻育秧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育秧大棚、播种车间、水泥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购置播种流水线、催芽、营养土粉碎等机械设备,不得用于培训、会议等其他开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确保专款专用。
篇6
“工业4.0”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并经常与“工厂自动化”联系在一起。德国电子电气制造商协会(ZVEI)的模块自动化小组根据NE148标准了白皮书——《流程工业中的模块化生产——“工业4.0”环境下对自动化生产的影响》。本期我们为你详细梳理,在NE148标准下,流程工业中模块化生产该如何执行。
信息物理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和新的商业模式对流程工业、测量技术制造商和过程自动化等非常重要。鉴于产品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和柔性制造要求的提升,特别是化学/药学行业,企业开始推进模块化生产。
化学/药学行业企业一方面推进模块化工厂建设,另一方面期望自动化技术( AT)能对过程控制系统( PCS)提供精确的技术支持。研究表明化学/药学等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模块化可以实现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欧洲的第七框架协议对F3(灵活flexible、快速fast、未来future)工厂进行财政支持。
目前Namur标准(NE)定义自动化必须要满足模块化工厂的柔性制造。Namur工作小组AKl.12在NE148标准中描述了对生产商的需求。2013年,ZVEI的“模块自动化”工作小组成立,归属于ZVEI“测试技术及过程自动化”领域,目的是与Namur工作小组AKl.12密切合作并形成与NE148工作组的联合反应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工作小组发现需要撰写一本关于下一步工作的白皮书以便和Namur共同研究。本白皮书重点对控制系统、相关仪器仪表和标准等进行了分析,旨在梳理各式各样的需求、回应和展望,对现阶段制造商实现模块化生产,在技术和经济方面还有哪些不足进行了分析。
模块化生产市场容量评估
评估模块化工厂的市场容量,可用的数据很少,Namur工作小组AKl.12也没有进行相关的评估。本文提出的模块化概念基于NE148,采用化学/药学企业的销售情况来做市场容量评估,所用数据来自VCI报告。计算时假设通货膨胀率为2%,可得2022年德国相关企业的销售额共计2280亿欧元。
如果按平均6.5%的投资率进行计算,并且假设10年中有25%的企业实现模块化(从专家采访中评估得来),其中自动化约占3%的投资比例,那么模块化工厂的自动化比例会越来越高。假设25%的企业会自动进行模块化改造,其中自动化投资比例为6%,得出市场容量大约为2 22亿欧元(根据2013年ARC的研究,PCS全球市场会达到116亿欧元,其中22亿欧元来自于化工领域)。
如果能够基于模型、标准化地建设工厂,市场容量会增长更快,因为这样做会节约大量成本并且后期将会获得更多收益。随着已有产品或新产品的生产,模块化技术会取代传统技术而成为常态。同时新的技术会产生新的产品模式,并且会挖掘新的市场(如个性化药物)。这些发展并未包含在评估之中。
随着模块化和标准化的实施,价值链也会发生变化,企业的责任也会有所不同。运营商、模块制造商和系统供应商之间的任务也将重新分配。这些变化使工作组决定对模块制造商进行调研。
模块化的自动化技术
基于之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和ISA88、ISA95和ISA106等ISA标准,本文提出了模块化的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它能够满足模块化工厂所需的灵活性,支持连续和批量生产。模块自动化通过封装工艺过程降低了施工、启动和维护的复杂性。
体系结构
NE148标准给出了自动化技术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提出了两种模块并阐述了它们同PCS之间的连接关系。第一个模块是变量A,通过控制单元自动处理模块逻辑工作,且只和PCS交换必要信息。第二个模块是变量B,该模块仅使用I/O部件。
功能
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功能需要无缝地集成到PCS中,模块之间也需要建立通信连接,自动化技术自身的功能非常重要。模块和模块之间,模块和PCS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IEC-Ethernet协议或现场总线协议解决。
基于状态控制功能,是基于模块的状态描述和操作模式来实现的。在整个系统中每个模块的状态描述可以公开访问,并且模块之间逻辑连接的接口是唯一的。“基于状态控制”功能对应ISA106标准的连续生产工序和ISA88标准的批量生产工序,适用于上述两个标准。
垂直通信/集成功能,是指模块和PCS之间的通信,模块必须集成到PCS环境中才能通信,通信可以通过IEC-Ethernet协议或现场总线来实现,每个模块的状态模型都由PCS控制。变量A模块使用OPC-UA交互界面,通过现场总线和PCS交换信息。状态模型的建模,由于通信是在模块和PCS间进行,状态模型可以从当前的状态中建模,有两种建模方法。其一是使用拓展因果矩阵进行SFC(产品流程控制)建模。
SFC可以映射到拓展因果矩阵中,SFC已经是状态模型,或者可以自动转换到状态模型,这些状态模型无需进一步的操作就可以直接应用到控制单元上,这种方法较适用于变量B模块;其二是使用现有的编辑器,可以用传统方式进行SFC建模,这种方法较适用于变量A模块。
人机交互
操作界面
除了满足自动化技术的功能之外,操作界面有如下需求,能够人工手动控制个别模块,能够及时将图表集中显示在操作端显示屏上。
与控制系统的半集成
在半集成的情况下,模块的人机界面水平在1-3级之间。在控制系统中,界面显示相关的警告、变量等,以便模块的图形化表示。在高水平的控制系统中,图形化显示确保了表示的一致性。4级和5级(6级除外)也可通过人工实现,6级能否实现取决于具体情况。模块制造商应该尽量避免人机交互界面逻辑和控制器设计两者之间的高关联性。模块设计应当包括所有的数据,以便更高一级的控制系统可以在运行时得到相应的模块信息。
与控制系统的完全集成
与半集成相比,完全集成试图将4级和5级实现自动化。为此,每个模块必须提供4级和5级描述,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一是模块来描述自身的实际图表情况。模块的操作图表以不依赖制造商且独立的方式给出。自动化技术系统通常使用特定系统表述方法来描述操作图表,并提供专有格式。例如HTML5是一种不依赖制造商的格式,是W3C的一种在IT行业中的开放性语言,没有相关操作显示的知识就可以集成。如果还需要可扩展的图形,就可以镶嵌到HTML5代码中作为可缩放矢量图形(SVGs)。更高级别的控制系统必须支持该技术的曾用技术(如ActiveX等)。这些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得到并且已广泛使用,但缺点有二。
一是不能保证描述的一致性;
二是模块提供自身的描述方法。
而图表由高一级控制系统来给出,这样能确保描述的一致性。但是这种情况下,模块制造商并不能看到最终的模块描述版本,也就导致不同的控制系统,其描述也不尽相同。
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完全集成需要模块达到5级标准,需要从更高一级控制系统的模块描述中得到商业逻辑的技术。如果模块完整的人机交互商业逻辑包含在描述之中,模块便会达到6级集成。在半集成和全集成间的折衷方法就是对于操作界面使用半集成,而对于详细的诊断性信息使用完全集成,采用上述方法,能简化控制系统中必要的标准化和实施过程。
模块化工厂的规划设计
企业实现模块化,对于已知的特定模块,很大一部分工作能提前完成。特定部分可以保持不变,这部分工作无需重做,从而提高了生产率。
对于流程工业中的模块化生产厂商,能够获得经济效益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模块在最广泛工艺参数范围内的灵活性。由于模块在设计时并没有规定其特定的使用场景,厂商应将其设计为广泛适用型的模块。
二是模块标准化使得每个模块的工程施工方面的工作量减少。由于工程、资格和审批工作已提前开展,所以标准化的模块化工厂的规划设计工作相对较少。
工厂的规划和建设是影响生产时间的关键因素,规划中PCS配置的时间取决于具体项目情况,在启动过程和建设过程中需要PCS。通过使用预先制造的模型或循环使用可以减少工厂建设时间,这是模块工厂特有的特征。上述目标必须达到足够的程度,模块化工厂才具有竞争性,应尽早开始模块规划和工程设计。
化学工厂实现从传统模式到基于模块工程的转变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模块功能得到封装,现场级别并没有改变,只是对于操作者来说变得越来越隐蔽。以汽车领域为例,25年前,VM Beetle的所有司机都可以自己对发动机进行保养和维修。而现在,发动机是封闭的单元,必须去专业维修点进行保养和维护。现在的发动机是一个能产生错误和状态信息的模块单元,具体的诊断须由专家来完成。模块化工厂意味着更多的责任转嫁到了模块生产商身上,需要关注的信息有模块的实时状态、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数据、订单和调度操作数据等等。
实现方法包括使用工具的选择(如Kit、CAE工具+MS Excel等)、员工培训,以及其他像内部指导手册的特定东西。模块化工厂的实现方法是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的组合。采用自上而下设计方法,整个工厂根据ISA106标准进行建设。自下而上的途径是自上而下方法的补充,自下而上的方法确保了模块的可用性。模块工程并不是在控制工程启动,而是在加工工程设计中启动。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要求
设备小型化
工厂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更多设备和缩放模块架构,需要使模块和设备向小型化发展。现场设备如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包装密度变得更高,要尽可能简洁地配置现场设备,进一步提升模块化水平,比如减小转换器等电子器件在实际传感器壳体的整合中体积和尺寸。模块、传感器和制动器被做得更小、结构更紧凑,不在设备上进行手动直接操作,用于局部显示和操作的组件会被去掉。为节省空间,数据和信号可以通过现场总线或类似的方法进行传输。为了得到更小尺寸的零部件,传感器和执行器应当加以优化以达到更小的管径。在维护频率小于每月一次的情况下,如果模块或基础设施需要分开,传感器、执行器和导管可以直接用螺栓来固定。
故障诊断方面的需求
模块的标准化不仅可以使单元的数量成倍增加,还有利于评估诊断信息。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特别是来自于现场的信息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模块上,以用于评估生产过程的性能。从模块操作者来看,将单项资产、模块、工厂作为整体的好处是增加了来自于现场设备的信息标准化集成的一致性。
NE107标准已经做了充足的基础工作,把诊断信息分为4类,这对用户的理解就变得非常容易。这4类分别是“需维修”、“超出定义范围”、“检查”和“失败”。这4种分类和代表符号使得操作者非常容易评估故障种类,并进一步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高级控制系统能得到模块提供的诊断信息,操作者和模块制造商在信息和IP保护间需要达成一致。
标准和规范防爆标准
防爆的关键标准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爆炸性环境(防爆和保护)——基本概念和方法及“德国版EN1127-1: 2011”;二是TRBS 2152-有危险的、潜在的爆炸环境(避免危险性的明火或潜在的爆炸环境);三是IEC/EN 60078-xy-电气防爆的点火保护类别说明以及设计和检查。
工厂的设计示意图
图4是工厂模块化示意图。因为要考虑防爆,工厂的特定结构设计至关重要,据此可以实施不同的防爆措施。
要确保工厂的工艺设备容器(如PEC、ISA106单元)是固定的,还要提供电力、数据交换、压缩空气、油气、废水处理等必要的能源装置。PEC是PEA(安装模块),ISA106相关设备等设备的集合体,还包含执行器和传感器等现场设备、装置和管路等。在控制室内可以监测各种加工过程。
例如,企业会以外聘的形式为模块化工厂的运输提供支持。PECs可以将不同的工厂连接到公司的基础设施上,PEC组成了PEA(安装模块)的框架。出于防爆的原因,所有的PEA需在区域1内设计。或者在分工厂中有两个区域,一个区域不能分配到爆炸区域内,另一个区域命名为区域2或1,而子区域可以命名为区域o。生产工厂可以分为有爆炸和没有爆炸可能性的模块,工厂零部件在PEC上安装,各区域相互连接。当然,这种方案的经济性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模块化工厂的特征
由于需要考虑防爆级别并做相应处理,模块化工厂具备一些传统工厂所不具备的特征。模块需要在危险区域内应用,模块应尽可能多变、灵活地布置,鉴于工厂的高安装密度和简陋的通风设备,很难将工厂划分区域,建议在区域1中设计模块。
防爆和模块化工厂
在危险区域选择操作电力资源时,要以防爆文档为基础。该文档包含选择电力操作资源和安装类型所有需要的信息,如区域分类、爆炸组合温度等级。工厂运营者有责任建立和维护这个文档,在建立过程中,工厂运营者需要得到工厂/生产模块设计者的帮助。关于表3中的特征分析如下。
A)高安装密度
模块化产品高密度安装,如果让它们处理有潜在爆炸的混合物,则区域1的环境就不好控制,潜在的爆炸可能会出现。
处理易燃易爆的气体和液体时,可能造成潜在的爆炸环境。当容器安装得非常近,爆炸会从一个容器传递到另一个容器。根据德国相关安全操作条例,工厂必须考虑容器之间的间隙。
模块化工厂中,在危险区域操作的设备的数量比非模块工厂的数量要多,为了达到最佳的设置,必须使用混合保护类措施以防止火灾。在模块中有不同的电力提供点,采用智能设备实现实时监管,特别是安装在危险区域的没有爆炸保护的控制盒安装阀。工厂应遵守EN60079-14/ DIN VDE0165-1的安装规则,以满足安全点火防护等级。除其他事项外,规则要求此类安装不允许外部有能量输入。基于这个原因,安全型线缆通常与非安全型电缆分开铺设。由于安装的高密度性,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考虑来自温度或化学影响的高危险性。
B+C)模块化和标准化
模块是工厂的一部分,必须和整个生产车间的防爆一起考虑,生产模型和环境也包含在防爆范围之内。
D)没有防爆设计的电力操作资源
采用Ex p或Ex d标准的闸盒或开关柜可以使电力资源和控制设备更加适合在爆炸区域工作,因此控制设备和逆变器要直接安装到模块中。点火保护的防爆型Ex d和加压型Ex p使得电力操作系统正常工作,尤其是较高的电压,必须给出在危险区域合适的安装方法。保护种类的混合使用有利有弊,需要权衡使用。
加压型外壳使得可以通过完整的容器构建相对大型的壳体,自动化系统和电力系统(如电机控制)可以安置其中。所需的外壳仅比类似的工业外壳稍重且无防爆要求。使用惰性气体也是一种保护方式。当工厂启动时,系统直到有足够的压缩气体时才会启动操作。在失压情况下,电力系统会立即关闭。
同样,Ex d型防爆保护类别也应处于壳体之中,使其爆炸的影响仅限于该壳体的内部,即无法点燃在环境中可能发生爆炸的混合物。为了抵挡爆炸产生的压力,这些外壳通常很厚。而在加压外壳中,安装的设备不会把壳体的外表面加热到周围的易爆环境可以被点燃的程度。与加压外壳相比,隔爆外壳不依赖于压缩空气的供给,并且不需要任何程序来启动。选择点火保护方式时,应当考虑到功能和为节省资源两个方面。
E)区域分类和操作资源的选择
除了Ex m之外,工厂可以应用所有的爆炸保护类措施。具体使用情况依赖于设备、模块和区域分级,对于供电、频率转换和电机控制,相应措施有Ex-,Ex ic,Ex p,Ex d,Ex e,Ex q,Ex o。其中,Ex o措施还能解决转换器的散热问题。
F)审批
根据德国操作安全条例,工厂运营者必须创建一个防爆文档。PEC或模块生产单元的制造商必须提供相应的信息作为文档的基础。
PEC制造商的市场定位有两种。一种是声明PEC是加工工厂或加工工厂的一部分,这意味着PEC会永久安装在制造商网点,并且是高级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合规性的声明和CE认证对于PEC都不适用。但是,这种方法的劣势在于PEC的安装必须适应特定的国家,该方法目前还不能保证自由地在欧洲范围内安装。
另一种就是将PEC作为一个机器,并且应用机器指令,好处是可以在欧洲范围内实现自由安装,并且适合移动使用,且具有PEC的可替换性。如果PEC不是一个完整的机器,制造商就无法评估PEC安装所在位置的风险,也不再需要CE认证与合规性声明,PEC给出相关的公司声明即可。如果认为它是一个完整的机器,制造商就要评估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将根据2006/42/EC和9419/EC给出CE认证与合规性声明。
实际情况下,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会更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更多地考虑PEC的风险。对于功能安全性来说,机器损坏带来的影响远比加工工厂损坏带来的影响要低。
模块供应商必须提供测试等报告,模块的交换也必须经过专家评估,但这些并不需要由具有专业资质的人来做。
通过提供合适的文档范例,应尽可能减少文档方面工作的投入。
功能安全标准
关键标准包括两部分,一是电力防爆安全系统的功能安全性,即通用标准(IEC61508-1:2010)和德国版标准(EN615081:2010);二是功能性安全(加工工业的安全设施系统),即框架、定义、硬件和软件标准( IEC61511-1-2003+2004).德国版标准( EN61511-1:2004)。
模块化工厂的特征
风险评估方面,模块化工厂具有一系列工厂结构化和操作方面的特征,重要的特征和说明见表5。必须把模块化工厂作为整体来看,全局观念是操作者的责任,且这个责任不能委派给他人。
功能安全和模块化工厂
基本功能安全任务和传统工厂并没有很大差别,只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
A)防爆分级
如果每个模块中危险物质数量越少,对工厂的造成损坏风险就越低。限制区域意味着危险区域不易分离,并且会相互影响。
B)模块化等级
根据IEC-61511,工厂完整性对于安全性来说非常重要,子模块并不影响工厂完整性。文档必须建立在单个模块文档之上,如果模块有SIS(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我们就必须将它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可采用总线的方式,同时还要考虑在各种模块中如何实现SIS的兼容性。在整个工厂建成后,SIS要尽快完成安装。
C)标准化
在模块标准化的情况下,工厂的一致性会使功能安全性能更高。从安全角度出发,PEA可作为一个单元,高度标准化也需要如此。
D)审批/验收
一个模块的文档尽可能和大纲文档相似,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如需改动,应尽可能少。不清晰的文档会导致工作成本的增加,文档必须是可追溯且一致的。模块供应商必须提供一个准确的模块描述,模块的安全手册应该能给用户清晰的使用指导。
GAMP指南
加工生产需要GAMP5指南或采用PAT记录的工序。就加工流程而言,模块化工厂的加工类型和自动化与传统工厂大致相同。审批是否通过,对于运营者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
如果审批没有通过,工厂便不允许开办,因此,审批也是全部成本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传统工厂,文档从现场设备(如执行器、传感器)开始编写。当把具有标准化模块的模块化工厂视为技术设备时,工厂就已经实现了文档化。只有当交互文档丢失时,模块化工厂的每一个零部件才需要重新确认配置。
文档的简化
为了简化冗余的文档,模块化工厂工程化的目标应被提升一个等级,表述模块化工厂的文档要足够完整,并且格式有一定要求,这些都是被相关机构(EMEA或FDA)审批成功的必要条件。
文档的需求
为了审计员查看,PCS文档应具有易读性,且能够完整一致地描述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出于经济效率的考虑.文档应简洁明了。除了技术内容外,它还要符合IS09000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文档的结构,包括可追溯性、责任等。为了确保设备不工作时可得到必要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审计员都会审查模块的细节,这可能意味着模块的细节不得不公开。
前景可期
篇7
近五年中,每一次走访格力,《电器》记者总会试图了解有关自动化战略的进程和成果,但均未如愿。格力方面的回答一直是:自动化战略正在实施,但还不到可以展示的时候。直到2015 年8 月,格力不仅对外展示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装备,更宣布依靠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进军机器人领域。
“格力重工”揭开神秘面纱的同时,格力电器的自动化战略和成果也终于呈现出来。作为自配套和提高自动化水平的重要环节,格力在装备领域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自动化战略布局初露端倪
机械手灵活自如,无人驾驶的小车沿轨道缓缓行驶,智能监控遍布各个角落,生产工序井井有条??格力的生产车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在纷繁复杂中蕴含着自动化的底气。
面对工厂自动化场景,格力电器有关负责人显得十分平静,但又隐含自豪。他说:“格力早在2012 年就开始规划第一版自动化方案,以每年接近10 亿元的投资规划工厂自动化,如今累计投资额已经超过20 亿元。计划中,整个投资将达到38 亿元,并且这个投资额只是暂时的。针对自动化改造,格力的投资额是不设上限的。第二版自动化方案已经基本确定,由于涉及2015 ?2017 年整个自动化方案的规划,包括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制造装备产业的产出,格力需要更精细的方案调整。”
格力如今推进的自动化战略在《电器》记者与格力高层的访谈中展露无遗。首先就是厂房局部区域性的机器人使用、产品改造和生产线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将机器人完全自制化;其次是实现范围性的智能监控,向未来无人化工厂推进;最后是自动化装备的产业化。
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自动化设备的改造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操作。格力有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人与机器人的差别,首先是产品的模块化改造,在实施自动化的过程中,要同步实现产品设计的自动化改造。产品设计如果不能调整,或者没有配合调整,自动化将很难实现。
自动化设备的智能监控也是格力自动化战略实施的重要一环。这不仅能使生产自动化,而且也能使管理更加现代化。另外,格力的自动化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已经在某些工序的样机上进行测试,预计2016 年春节将实现普及扩展。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产业线的布局,包括工艺的调整,格力还专门在2015 年6月成立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对20 个品类的产品系列和六大块的产品基础,重新整理标准体系。
机器人研发试水市场
自动化实施方案中不可或缺的是机器人。格力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据了解,格力第一代的机器人是在2012 ?2013 年成功研发生产并投入使用的,第一代机器人本体是外购的,但是整个集成方案的核心是由格力自主研发生产。格力有关负责人甚至向《电器》记者透露,在2015 年底前,150kg 左右的机器人,格力基本上可以全面实现自制,包括各个零部件、集成方案、控制系统等。
谈及机器人,格力工厂几乎各个生产工序都有它的身影。在钣金车间,冲压联线机器人正挥舞着机械手忙碌在各道工序之间,完成以往需要多道工序的生产。在烘干工序,因为烘干的内部温度和外部周围环境温度比较高,现在基本替代为机器人。格力员工笑称烘干上线机器人和烘干下线机器人为“两器”。在焊接工序,无论激光焊接还是切焊,包括打胶、检漏等,机器人臂展上夹持检漏仪,可以实现自动化轨迹的检漏。同时,对于重量重和温度高的物体搬运,格力已全部实现由机器人操作。
据了解,格力机器人的全面量产是从2015 年初开始的,目前每月产量为80 ?100 台,并且同型号的机器人格力的价格大概是市场主流价格的1/3,且效率提升20%。
受限于厂房和产能,格力并没有立刻在机器人产量上发力。但是格力已经在珠海、武汉投建两个智能装备产业园,包括非标设备在内,年产值能够达到30 亿元。
当谈起未来针对机器人的规划时,格力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使用的机器人基本都是通用型,叫工业机器人。在未来的规划里,格力将研发与机床和设备的关联产品,包括感知型、服务型的智能机器人。目前格力的机器人主要是应用在工业领域上。
制造升级效果明显
据了解,从第一版自动化方案提出至今的三年,格力已自主研发出近100 种自动化产品,涉及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 多个领域。
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自动化要求会越来越高,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只会将越来越大。尽管短期内制造业自动化改造不能一步到位,但机器人的前景被持续看好。这也将成为格力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如今,格力的装备制造布局已经覆盖到数控机床、模具等产业。格力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格力制造的各类产品的品质将明显提高,尤其是对产品制造的核心品质关键控制区的提高非常显著。
格力有关负责人表示,2013 年?2015年6 月,使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替换出来的岗位已经超过5000 人次。虽然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但格力没有炒掉任何人,而是给予工人不断的训练和培训。
同时,自动化的提升也提高了生产效率。2014 年,格力产值为1400 亿元,员工约为8 万人,人均产值接近180 万元。据三四年前的不完全统计,格力人均产值约为100 万元。整个人员结构发生变化,技术含量的岗位人员占比、研发人员的占比越来越高。
格力有关负责人称:“格力要从单纯的家电制造向装备制造进行产业拓宽,或者叫产业下沉,产业要沉到基础制造产业,去做那些别人看起来很基础的东西,但不是做普通产品,而做这种高端的、智能的和自动化的产品。”
家用电器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征集行业建言的公告
“十三五”(2016 ?2020 年)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我国家电工业能否适应新常态
带来的变化,全面完成转型升级任务,实现全球家电强国目标关键的五年。家电工业需要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步伐,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体现和落实“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精神,为家电工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提出方向、目标和建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决定制定《中国家电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目前,《指导意见》的研究、制定工作已经启动。为进一步提高《指导意见》制定的科学性和行业参与度,使其更好地反映行业发展现实,指导未来五年行业发展方向,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诚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家用电器行业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为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三五”发展建言献策。
征集重点:立足中国家电行业实际,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十三五”时期家电工业发展,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政府政策、行业政策及企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1.推动家电工业进一步发展,加快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
2.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行业核心技术突破,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3.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家电制造转型;
4.积极迎接互联网+ 时代;
5.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打造有国际影响品牌;
6.进一步提升中国家电产品质量和品质,满足国内外市场消费升级需求;
7.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节能环保及智能化水平;
8、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欢迎各企业和有关人士积极参与,可针对以上征集重点或其中某几点,提出意见和建议。
意见和建议也可不限于以上重点。
篇8
本次展会以“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为主旨,“创新物联时代,共享全球智慧”为主题,积极探索地区物联网发展现状,打造物联网关键技术和应用交流的国际化平台、行业趋势平台、创新技术和产品展示平台以及最具产业生态影响力的投资平台。
其中,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指导下组织并搭建的CPS展台区域尤其引人注目。展区面积达1000平方米,由青岛红领、安世亚太、英飞凌、中移物联网、SICK、世存信息等数家企业参展,主要向观众及社会各界展示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如何在各个领域展现其独特的商业生态模式,对构建物联网技术、产业及应用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展示国内外优秀物联网企业和最新技术、产品、应用及解决方案等众多方面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提升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全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
青岛红领
黑色战车 吸睛无限
一进入CPS展区,很多观众都会被眼前的黑色大巴所吸引。这辆大巴车是由青岛红领集团开发研制的“个性化定制移动平台”魔幻大巴。据有关负责人介绍,魔幻工厂――移动大巴以“一键呼叫轻松量体”的卓越服务,透过互联网科技最前沿的技术,以人性化的互动定制方式,彻底颠覆传统服装定制的常规流程形态。
青岛红领利用在线定制平台收集300万人的版型数据,1000万亿种设计组合,可满足消费者99.9%的个性需求,用户在家就能享受到专属定制、量体裁衣的服务,体验互动性、个性化、舒适性,让其得到独一无二的设计感以及无可比拟的消费体验。在展示过程中,黑色大巴的门前总是排着长长的参观队伍,参观观众都非常感兴趣,跃跃欲试;工业与信息化部相关领导驻足参观时均给予了较高评价。
青岛红领创建于1995年,过去主营服装制造。自2003年开始适应欧美市场个性化需求的新趋势,发展量体定制业务,形成了完整的物联网体系,打造了独特的核心价值,并形成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2015年红领销售收入37亿元,通过酷特智能平台销售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130%以上,利润率25%以上,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魔幻工厂是酷特智能的重要战略产品,也是消费者需求直接驱动工厂生产的直营平台,更是一个去除中间商层面的诚信平台。平台内商品以男装、童装为主,另外女装及设计师品牌等其他产品也即将登陆,精选了上千个潮流款式,近万种高档面料,工厂直营销售;动动手指就可在家坐享“造物”的乐趣。
相比其他的电商平台,魔幻工厂尤其注重个性化定制。除选物外,更加凸显的是“造物”的乐趣与价值,即使是从未接触过的奢侈品品质,也可以即时轻松拥有并体验前所未有的购物和定制乐趣。
英飞凌
身临其境 领略智能化
英飞凌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为汽车和工业功率器件、芯片卡和安全应用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产品素以高可靠性、卓越质量和创新性著称,并在模拟和混合信号、射频、功率以及嵌入式控制装置领域掌握尖端技术。
此次CPS展区中,英飞凌共分为智能制造、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以及物联网安全五大区域,展示了一体化解决方案在这五大领域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应用在可穿戴设备中的气压传感器,通过与GPS搭配实现三维定位,精准地探测物体的高度;24GHz雷达通过对运动状态的感知进行对家居的控制实现智慧生活;77GHz雷达芯片应用在汽车的自动驾驶,有助于保障行车安全。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引入基于硬件的安全芯片,实现了可靠的物联网设备安全身份认证以及物联网设备间的通信安全。
展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领导莅临展会现场并与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兼中国区执行董事苏华博士热情会面并亲切交谈。
另外现场还设立了“智能制造―VR互动体验专区”,通过实景VR视频让现场观众360°全方位了解英飞凌无锡后道智能工厂,身临其境地感受无锡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英飞凌无锡工厂已成为后道制造执行系统的全球技术和研发中心,它的实施方法和经验已作为英飞凌的示范项目,推广到英飞凌全球其他重要制造基地,帮助其它工厂提升自动化水平。
物联网大咖
让智能“遍地开花”
在CPS展区中还有很多企业值得提及并关注,例如安世亚太。作为我国工业企业研发信息化领域的领先者、新型工业品研制者、企业仿真体系和精益研发体系创立者,安世亚太是唯一一家具备与同类国际巨头相竞争能力的中国企业,在虚拟仿真行业排名第一。
安世亚太坚持“以助推中国工业发展为己任”,紧跟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从“工业软件及服务提供者”走向“新型工业品研制者”,并在新战略指导下进行了技术和业务布局,不断致力于工程仿真、精益研发、精密制造及工业云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产品运营基于云的智慧工业体系平台,并不断提供智慧研发和智能制造体系建设以及咨询服务。
作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出资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中移物联网按照市场化机制独立运作,专业运营物联网专用网络,研发、设计、生产物联网专用芯片、自主打造车联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特色产品,其OneNET为中小企业开发者提供开放的、开源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可管、可控的大数据平台等,为小微企业节约70%的开发时间与成本。
篇9
工业4.0九大技术支柱包括: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3D打印、知识工作自动化、工业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其中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不可缺少支柱之一。
什么是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智能制造离不开机器人
智能制造的内涵非常宽泛。简单来说智能制造的核心离不开用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和利用人的智慧,使生产过程更灵活,更高效。
其实不管是智能制造、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德国工业4.0”,都包含制造装备,而机器人就是非常灵活的制造装备,这一点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发展机器人既是顺应历史潮流,也是把握未来发展趋势。
机器人的发展应该可以分为制造和应用两个方面。从应用层面讲我国工业机器人自2000年以来一直呈快速上升的态势。在全部应用的机器人中,国产只占10%左右。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对包括机器人在内的自动化高端设备需求的迫切性很高。要成为机器人强国就不能大量依靠进口,而是自己有能力来制造。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每年还在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国内正在建设的机器人产业园已经超过36个,前景看好。
机器人必须融入智能制造
将机器人充分融入智能制造的流程中是一个非常实际的课题,机器和人并不对立,未来智能制造是将机器人和人的智慧优势互补、有机结合起来,机器人可以是与人进行交流、与人互助的伙伴关系,而且是安全的,真正取得1+1>2的效果,能做到“人机融合”。实际上,由于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使得智能制造已经贯穿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人的行为、智慧已经融入其中,人和机器的协同将大大提升制造的效率和水平。
我们一些制造行业,已通过3D设计,虚拟车间仿真等技术手段生产的零部件已经相当精密,但装配有的还必须使用手工,并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需要用人的灵活性和经验来弥补机械装配中的容差小的问题。必要的人机融合还是需要的。当然,未来机器人的智能会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的智能,这是我们发展机器智能的初衷。
中国需要在制造业方面做更多的基础工作,在创新、自主研发、新材料等诸方面迈开坚实的步伐,静下心来研发、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这是智能制造的基础。
案例简述
案例一、海尔智能制造走在世界前列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海尔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互联工厂体系,实现了六个互联工厂的引领样板,四个整机工厂: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滚筒、青岛热水器,两个前工序工厂:青岛模具、电机工厂,初步实现了向互联工厂的转型,可实时、同步响应全球用户需求,并快速交付智慧化、个性化的方案。
海尔互联工厂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专家的高度认可,认为海尔的智能制造探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互联工厂带来了用户价值的大幅提升。一是可定制,用户可以通过海尔交互平台提报产品设计方案,成为产品的设计者。二是可视化,用户从消费者变成产销者,用户可以参与企业的全流程,并且实现体验的可视化。三是高品质,通过互联工厂带来了更好的用户口碑体验。
从企业价值角度看,海尔实施智能制造的互联工厂总体经济效益明显。在效率上,互联工厂整体提升2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在效益上,互联工厂降低运营成本20%,能源利用率提升5%,厂内库存天数下降50%以上,交货周期由21天缩短到10天
案例二、德国安贝格西门子工厂
作为工业4.0概念的提出者,德国也是第一个实践智能工厂的国家。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东部城市安贝格的西门子工厂就是德国政府、企业、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合力研发全自动、基于互联网智能工厂的早期案例。占地10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员工仅有1000名,近千个制造单元仅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络,大多数设备都在无人力操作状态下进行挑选和组装。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安贝格工厂中,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约为15件,可靠性达到99%,追溯性更是达到100%。这样的智能工厂能够让产品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堪称智能工厂的典范!
案例三、潍柴动力入围国家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项目
一是建设智能车间,通过设备\生产线及工艺的智能化升级,提高车间的柔性化生产能力,打造智能制造的硬实力。目前潍柴拥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际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设备及生产线,能够生产3000多种订货号的不同功率、规格、样式的发动机,具有较好的硬件基础;通过自主研发的MES平台,实现了关键设备以及产品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控、记录,建立了完善的电子档案信息,具备了较好的软件基础。二是建设数字化企业,通过以客户价值为牵引的核心业务流程的纵向集成,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消除职能壁垒,大幅提升运营效率,打造智能制造的软实力。 潍柴充分认识到,未来行业的引领者,必须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超出预期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潍柴一直致力于不断挖掘客户需求及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提升客户对产品品质、服务的满意度。 三是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经验,以智能化产品为核心,通过研发、供应链及服务协同,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增效,实现价值最大化。
案例四、九江石化作为中国的第一家智能工厂试点
在工业4.0的风潮下,中国在此方面也并非完全无所作为。九江石化作为中国的第一家智能工厂试点,为实现可视化、实时化、智能化的生产和管理要求,与华为进行战略合作,在信息通信、生产协作、智能管理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智能工厂的基础设施。
基于华为在通信和数据信息方面的技术实力,完成了工厂LTE无线宽带网络、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巡检终端等设备的布局。虽然,目前工厂还未达到工业4.0所要求的智能工厂的运营标准,但在未来,依靠华为在大数据,云计算方面的技术优势,九江石化将建设一个云数据中心,实现虚拟化、云计算等IT智能化管理,进一步节省能源消耗率,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更智能化的运营。
案例五、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
由于制造业巨头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大大刺激了处于世界高端技术的领导地位的美国。所以,由通用公司倡导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在美国兴起。进而,AT&T、思科、通用电气、IBM和英特尔几家互联网巨头宣布成立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正式进入美国工业4.0时代。
工业互联网的理念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本质上如出一辙,就是将虚拟网络与实体连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产系统。但二者不同的是,由于美国在软件和互联网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更侧重于在软件服务方面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希望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保持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而德国在制造业的一枝独秀,智能工厂的发展成为了德国的最优之选。
篇10
在精细化的生产流程中,反应釜中的配料、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各种参数,成品与半成品的测试数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与数量。将前几年所建成的一些信息监控孤岛整合在一起,使整个生产流程贯通一气,提高生产与管理档次,向大型化工集团的生产模式靠拢,一直是厂领导的奋斗目标。
年初,在厂生产规划会议上,确定整合主要生产车间的计算机监测、监控系统,要求信息中心金主任尽快拿出方案来,争取年内完成系统整合,作为实现奋斗目标的第一步。春节一过,金主任在本厂进行实地考察,开了近二十次调研会,相关单位填报了各种数据表格,多个不眠之夜,完成了厂领导所要求的建设方案初稿。
接着,通过正规渠道,向社会上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了“佳维精细化工厂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公告”。公告一经发出,立即招来了十多家公司的响应,申请承建此项目。
金主任他们从这些公司中,选出了五家专业资质相当的公司。不到十天,各家公司通过实地勘察,相继提交了项目建设方案。信息中心分别听取了各公司的方案介绍。金主任亲自领着信息中心及厂相关单位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对所选定的五家公司,逐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建设成果及承建单位服务质量等。信息中心再次分别与每家公司,进行了第二轮技术方案交流会。
两次技术交流会,使本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方案更趋完善,加上实地调研所得资料,信息中心经反复比较,写出了相关报告,报告中认为这三家公司都具备建设本项目的能力,但各有千秋。
A公司技术力量强,所建成的项目用户反应良好,售后服务周到;B公司资历较长,技术沉淀较厚,所承建的项目众多,但近期有失误的记录,有时服务不到位;C公司成立较晚,人员较新,但目前正在上升阶段,用户反应良好。最后,信息中心建议厂领导采取议标的方式,选A公司作为承建方。
一周后,万副总答复金主任:厂领导决定,采取正规的招标流程来确定承建单位,而且要聘请五到七位专家来评标。信息中心及厂相关部门有关人员,紧锣密鼓地准备了起来,发标书,请专家,拟定开标程序等。一切就绪后,即进行了开标活动。A、B、C三家公司各自提交了商务及技术方面的文档,分别派出代表作了限时的述标发言,最后根据专家意见及综合打分,确定由B公司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