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经济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经济学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公共政策;应用经济学;城市化;经济发展

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就历史而言,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

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城市管理职能也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也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

三、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笔者认为,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的创新与突破。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

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存在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部分分离。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

在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上,我们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

我们要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用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可罗列以下三点: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

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

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

四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的产业文化观念;剖析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途径。

篇2

环境熏陶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首先,学校是美育实施的主要阵地。学校环境是育人背景,这个背景直接影响着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效果。学校环境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同化等方面的作用。学校的物态环境指校舍建筑、体育设施、室内外布置、绿化美化等方面。具体说来,它包括房屋设计、校园布局、屋内装修、颜色选择、名言张贴、旗杆设置、树种取舍、花草点缀、绿化配套等。学校领导在校园物态环境建设方面,精心布置,使教学区、生活区、公共活动区、娱乐休闲区等的分布,符合审美规律和教学单位的特点,使校园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是“一部主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其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和睦温馨的家庭是美育的前提条件。家长在家庭中应倡导情趣高雅、行为端庄、为人谦和、言语得体,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第三,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社区居委会必须强化社会环境管理,借助社会各种美育设施和各类有益活动、人文景观进行活泼多样的立体美育熏陶。

二、习惯养成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著名的情感智商理论后,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个体事业成功无不与EQ(情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都认为,成功与否70%以上取决于EQ(情商)的高低,而EQ中主要一点就是习惯的培养。美育的顺利进行有赖于习惯养成,而习惯养成又是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习惯是个体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所以说,青蛙即使坐在金椅上也要往水里跳。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应该是他们必须养成的习惯,而核心则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习惯相互关联,互为映衬,形成一个整体,而尤以课外学习习惯的养成为重要,因为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存素养和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及主要内容。同时,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将十分有助于优化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知识是会遗忘的,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养成,尤其是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的一经形成,会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是一件“功在眼前,利在一生”的事情。笔者所在学校在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校园是我家,人人爱护她”,要求学生先从爱护校园开始,进而推及爱父母家人、同学老师、街坊邻居以及他人。这些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处事接物习惯的养成,都对优化学生外在条件和内在素养,并掌握客观规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这些良好的习惯,又正是学生圆熟地处理人际关系,使自己能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社会、自然的必要条件。

三、情感渗透

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应该多借助言传身教的方法来进行情感渗透。所谓渗透,即是“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点点滴滴出内心,丝丝缕缕总关情。

古人云:“言传身教”,即是指语言教育和良好的各种行为规范教育。首先,“言传”主要通过语言教育人,多以正面说理、宣传、启发、诱导,辅之反面警醒。通过在班集体或校内营造出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树立起美好的人生观。教师以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心灵美来要求自己,做到话暖、心诚、情真。其次,“身教”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导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典范行动中辨别是非之道,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模仿,所以,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往往起到说教起不到的作用。这样教师的模范言行就能长期而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之中。第三,通过表情渗透,人的表情变化是微妙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美好而又适时的表情显露,会对教育的效果起很大作用。真诚的笑意、温情的眼光、赞许的脸色、鼓励的手势……教师这些美好情感的表露,无不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教育的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篇3

关键词:知识竞赛;人体机能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202-0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我校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于2011年将传统的人体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有机融合成人体机能学。在此后的授课过程中发现,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且杂乱,理论性强且抽象,很难理解及记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常常说不知从何入手学习和复习,总评成绩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些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等能力,我教研室和生理学教研室一起在2012级全科医学专业开展知识竞赛,取得良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参赛对象和分组方法

2012级全科医学专业为参赛对象,共有50人,5人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赛。

(二)时间和方式

竞赛安排在整个机能学学习结束后、期末考试之前,参赛人员不能携带任何纸张及书籍,如果在比赛进行中发现有人带任何纸张及书籍则取消其本小组参赛资格。

(三)竞赛题目

题型设置有个人必答题、风险题和病例分析题或简答题。内容立足教材、适当结合临床,从多方面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

(四)主持与计分方法

竞赛主持人由生理学教研室1名教师担任,设有专门记分员。小组最后总分为各环节得分之和。知识竞赛计分:个人必答题(单选题):分两轮进行,每一轮每组回答一道题。指定(随机指定)小组中的某位同学回答,答错不扣分,每题答题时间为30秒,主持人宣读完试题后,开始计时。X型选择题(多选):选答题。可由本组回答(答错扣本组分)或指定他组回答(答对指定组得分,答错不扣该组分数),每组只能选择一次。病例分析题或简答题,必答。主持人宣读完题目后留15分钟给学生进行讨论(小组内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不能翻阅任何资料,之后按抽签顺序进行作答,答题时间为3分钟。作答完毕后由相关评委老师进行评分。

(五)评委

由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及生理学教研室教师担任竞赛评委。

二、结果

(一)学生对开展知识竞赛的兴趣(见表1)

表中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喜欢这种活动,占89.8%,6.12%的学生对此活动没有什么感觉,只有2位学生不喜欢这种活动。

(二)开展知识竞赛对学生各方面影响情况(见表2)

(三)讨论

1.开展知识竞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兴趣。知识竞赛融入课堂的常规教学活动中,使得教学工作不再单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与传统教学不同,在教学中融入知识竞赛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一味地进行讲授,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非常沉闷的,已经不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在教学中开展知识竞赛,采用多种答题形式,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让学生感到新颖而有趣,同时也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勇于参加竞争的时代潮流。从调查问卷显示91.84%的学生认为此活动能促进自主学习能力,83.67%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工作的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想去学习,这种学习过程才会是愉快、主动的。

2.增强学生的团体精神。从问卷调查中显示,91.84%的学生认为开展知识竞赛能提高小组协作能力。同时调查问卷显示即使是没有被选中回答,有30位同学表示会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并给予意见,占61.22%;而“我会积极参与到小组工作中去,协作同学完成工作”有16人,占32.65%;“我愿意随时候命,如果需要我就帮忙,如果别人没有需要,我就做自己的事”只有1人占2.04%。“如果没给我分配任务,我就什么都不管”、“巴不得什么事都不做呢”有2位同学,为4.08%。这显示出开展知识竞赛有利于增强学生团体精神。不管今后学生从事何种职业,这种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精化的情况下,个人的能力和力量显得那么渺小,所以团体精神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3.提高文献检索和查阅专业资料能力及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为了在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学生必须在此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复习本课程相关的内容,而且还要复习其他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其他专业的知识。从49份调查问卷中,有49位同学表示均有从教材获取,占100%,首选有46人(占93.88%)。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获取相关知识的有43人,占87.76%,而从网络中直接获取有38人,占77.55%。除此之外还有向朋友、同学和老师求助等多种手段。从调查问卷中得知,绝大数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是从教材及网络中。其中从网络中获取又主要是从学校图书馆CNKI中查阅,43人中有35人主要是从CNKI查阅,占81.4%。这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4.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开展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小组的最后成绩即为个人得分,因此小组的最后总体成绩关系到小组每个同学的利益,为了得到较好的成绩,在竞赛中尤其是在病例分析或简答题中,促使学生之间不断进行学习交流。学生在准备阶段碰到问题有时会求助于老师,同时在竞赛中学生与老师的接触与平时上大课不同,在竞赛中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是面与面直接接触,老师不再是高高在讲台上授课的、无法进行随时交流的老师,这无形中使学生对老师少了几分敬畏,多了几分亲切。而良好的学生关系及师生关系是学习、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5.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归纳能力。在准备阶段,学生不断要看书,查阅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会发现教材与所查资料不相符,这时候他们肯定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哪种资料的说法是正确的,经过大量查阅或是其他途径获取较正确的看法或内容。在简答题或是病例分析必答题环节中,需要学生归纳本小组讨论后所形成的最后正确答案等等,这些环节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归纳能力。

6.以压力变动力,促进老师不断学习。学生在准备前期遇到过的一些问题有时会求助于老师,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本课程同时有些也会涉及其他专业,有时甚至涉及其他非医学方面的问题。要协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及扩充自已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对待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调查问卷中所有参与的老师均称有压力,其中有90%的老师认为压力非常大,只有10%老师称压力一般。

7.存在问题。(1)题目偏少,分值偏大:A型题有20道,每道题5分;X型题有20道,分值有10分和20分。病例及简答题有10道。总体来说题目偏少,分值偏大,出题应更全面些。(2)次数太少。整个学期只开展一次,学生为了这次知识竞赛做了准备,刚适应这种活动及对这种活动产生兴趣,又没有了,因此应多举几次。问卷调查显示,97%的学生认为次数偏少,建议多举行几次,这样可以更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性。

总之,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精神,同时对老师也是一种促进学习的动力。

篇4

下面笔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可形成师生互补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小学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备课,将新课中的重点、难点先布置给学生,学生可通过Internet、图书多方寻找资料进行探索研究。上课时,先请学生发表、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师生共同讨论。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正是学生的一些鲜活的想法、观点、建议激发了我的教学创新热情,一个个新的教学设计在与学生的讨论中产生,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发展。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备课、授课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因此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师生互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积极倡导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也为教学开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大脑中的创新思维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农村小学,学生很少接触电脑,到微机室上美术课,首先已经激起了他们的强烈欲望,这是一节课好的开始。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丰富的动画效果,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现代的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潜能。从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各个领域,拓宽学生探究的渠道,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条件,我们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花大力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在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电脑绘画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绘画表现技巧的不足,让中小学生也能轻松地设计出一些精美的图案,学习用品、日用品……也能进入实用性强、想象空间大的应用美术学科的学习。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试着用电脑设计未来的汽车等课题,他们将自己的创意通过鼠标操作、命令输入、资料复制等手段正确地表现出来,并且快速地、不留痕迹地进行多次修改轻松地完成了作业,取得了很好效果。用电脑设计的方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好美术的积极性,维持了兴趣。使学生能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造中去,成为具有设计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教与学艺术的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上的广泛运用,拓宽了美术学科作为视觉艺术学科的内涵,使美术从纯艺术中走出来,得到去除烦琐制作的释放,凸现了创新的理念。它在教学上的成功运用,无疑促使教师调动更多的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使思维更具有发散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投入更深层面的学习之中,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会自主学习,为深入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欣赏凡高的作品时,我让学生通过Internet找到凡高的相关知识(凡高的作品图片,相关的评论资料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进行有选择的寻找,自主学习。有的学生了解了凡高的生平,有的学生感受到了凡高作品的色彩冲击,还有的学生了解了世界上拍卖十大高价作品中有三件是凡高的作品等。通过网络,学生进行学习体会、知识交流,达到了自主欣赏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审美意识和独特的审美感受,提高了审美能力。学生以网上欣赏资源为导向,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突破技能的限制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中,学生往往有很好的创意和设想,但由于技能的限制,最终的作品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平时绘画技能好的,越来越好,绘画技能稍逊的学生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而整合以后,传统的绘画技能已被淡化到最小的程度,而创新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样,拉小了学生间的差异,使大家都能尽兴发挥。

篇5

教育对时间最合理的解释是“第一时间”,失去了第一时间就等于失去了最完美的机会、

马克思说过,“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正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生命的每一时刻就是教育的第一时间,一个个第一时间相衔接,即成为人生旅程,他正在成为原本的那个人,而教育理念和教育惰性导致滞后的教育,往往并未让他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有相似的特征。教育的契机是“第一时间”,作为一名教师、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树立“第一时间”观念,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把握“第一时间”,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践行科学的发展观。

一、第一时间抓落实,求真务实的教育策略

如今的教育发展如火如茶,上级工作部署、经验总结现场会、校长论坛、专家讲座、观摩研讨以及各种形式的培训等,这种从未有过的改革引领节奏,使参与活动的每位基层管理者和教师即时产生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就像一根戒尺,重重地敲击着心灵。然而,当我们“满载”归去,是否在第一时间落实会议精神?是否在第一时间将他人经验整合于教育教学中?是否第一时间“树起竿子见到影子”?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不缺智慧,不缺诱人的规划,不缺先进的理念,不缺灿烂的目标,缺少的是第一时间“抓具体,具体抓”的行动,缺少的是第一时间“精确、务实”的丁作作风。

“时乎时乎不再来”意思是说,要掌握时机,当机立断,趁着事物发展中出现有利联系条件时,应迅速决策和行动,否则就会失去时机。任何决策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不同时间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决策出台后,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落实,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商界的“第一时间”是效率和金钱,战场上的“第一时间”是生死和存亡,而教育的“第一时间”是学校和孩子发展的质点,关键的质点能决定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方向,能影响到不只是一代人。因此,我们在落实指示、贯彻政策、决策工作、借鉴经验、完成任务、处理问题时,要准确把握“第一时间”,雷厉风行、求真务实地开展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第一时间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人文关怀的教育策略

科学的人文精神培养,就要关注学生认知、运动、审美、尊重、成就、友谊、荣誉、自我实现等自然、社会和精神需要。现实中,这些需要往往被现实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教育者不健康的心理所扭曲,因而基本的需要理想化,脱离了那条原本充满生机的轨道。当渴望、企盼在一次次等待之后,失望、落寞、消极、厌学接踵而来,鲜明的棱角被钝化。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一位个性被摧折的学生将来怎能出类拔萃;一所个性被扼杀的学校怎能培养出栋梁之材;一个个性泯灭的国家怎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及时满足学生迫切的合理的需要,每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及时”就是“第一时间”。

人的需要是多元的、千差万别的,这对教师和管理者的观察、判断、分析等洞悉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若能从学生的表象、行为、心灵中“第一时间”发现需要的东西,找出教育要求与学生身心需求的结合点,那么其教育效益事半功倍。在实际丁-作中,我们要十分注意学生个性展露的初始阶段,他由于刚生发出嫩枝,需要阳光、雨露和园丁加倍地呵护,切记不做修剪冬青的园丁——把剪刀,一个标准。

鉴于以上观点,我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灵活地、科学地实践,对以下几点要特别关怀:

1.第一时间表扬激励

有位专家说得好:人的缺点可以看不到,但人的优点不能漏掉。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闪光点,第一时间表扬激励,满足他们追求尊重、赏识和成就感的心理需要,让每个学生看到希望。如,第一次举手,第一次做好事,第一次提意见,第一次承认错误,第一次取得优异成绩……“第一次”是他们瞬间爆发的勇气和力量,很难得很珍贵,此时激情地赞美、肯定、点拨,会使情感碰撞、心灵交汇、智慧对接,从而产生的愉悦、自豪、鼓舞、激情会成为一种无与伦比的动力。也许这个“第一次”就是他们走向成功的起点,千万不能错过。

2.第一时间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强势智慧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多元智力理论给我们重新建构了“智力观”“学生观”“教育观”。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确实发现学生存在的智力差异,以往都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作为教学和评价的重点,而忽视了其他智慧潜意识的早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强势智慧在过重的课业负担中“闷死”。学生在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方面得到了较充分地发展,而有些智慧像“处女地”一样,有待去发现和开发。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校园和社区生活,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机会,给他们以空间和时间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融入其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其强势智慧紧密相连),那我们在第一时间里就能发现其强势所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促进强势智慧纵深发展。因此,第一时间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强势智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对转移传统教学和评价关注的重点,因材施教,张扬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尤为重要。

3.第一时间发现学生“有问题”

翻阅“问题学生”的成长历程,不难看出,他们都是从开始的“小问题”在教育者不经意或存有无关大碍心理时从身边溜走,小问题堆积成了“问题学生”。作为学校教师,有其他教育者无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和责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知早恋、拉帮结派、逃学、迷恋网络、挥霍、暴力、偷窃、心理疾病等问题一旦形成动力定型,其教育难度可谓功半事倍。从“小问题”到“问题学生”的过程大多很难游离于校园教育的视野,只要我们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分析问题的诱因所在,充分认识学生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突发性和艰巨性,把“有问题”看作特殊资源,看作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面,第一时间举起“越位”的旗子,第一时间吹响“违例”的哨音,第一时间施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法,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这是教育的理想结果。

三、第一时间信息整合施放——争取主动的教育策略

信息加工是当代前沿科学,学校是生产、加工、吸纳信息的基地,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熏染,往往忽视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教育中的惰性已阻碍了教育的经济性,那些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在第一时间里创造应该创造的教育效益,浪费的是不能重复的时机。

1.教育资源第一时间利用

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校本的本外的、国内的国外的、物质的精神的、显性的隐性的、褒扬的贬斥的……资源就是财富,有些资源转瞬即逝,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就等于浪费了财富。第一时间抓住了这些易逝的资源就等于给教育教学和管理添加了催化剂。这类教育资源可归纳为下列几种:一是时事性的,二是研究性的,三是彰显性的,四是培训提高类的。

时事性与生成性资源应对策略:第一时间宣传造势。开主题班团或队会,举行演讲、辩论、故事会等活动,利用小广播、黑板报等校园媒体广泛宣传,让事件深入人心,达到顺势教育的目的。

研究性资源应对策略:建立大视野、高起点的教育理念,及时关注前沿动态,跟踪其发展进程。

彰显性资源应对策略:第一时间表彰。大会公布,张榜公示,校园媒体宣传等,广造舆论,张扬先进。

培训提高类资源应对策略:第一时间发现、收集、吸纳专家和教师创造出来的生动、鲜活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富有个性的思想,同时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让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共同分享。及时阅览网络信息、参与教育网站交流:对于教研部门组织的培训等活动,受参与人数限制,要第一时间再培训

2.第一时间反馈

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是经过个体或群体细致加工后提出来的,是个性发展和学校民主化的体现,如果能在第一时间里反馈,足能使其得到满足,尊重、自我实现的情感体验,对其创造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在课程改革中,对知识、方法、评价等产生的疑问要第一时间反馈,听完课要第一时间反馈,学校组织的活动要第一时间反馈……学校要建立动态的多向的反馈模式,同时要特别重视隐性的反馈?反馈者首先要快速地对信息进行判断、评价、提取、整理,然后积极准确应对,才能实现反馈的情况意义、监督意义、评价意义和整合意义,反馈是学校信息流通的重要形式,反馈是创造性劳动,反馈渠道畅通无阻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3.第一时间反思

经验型的教师总是在教学过程结束的第一时间“重放”教学过程,审视主观的我,客观的我,找差距,找问题,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写出教学小结,积累经验,为以后的教学积累有价值的信息。教师的课后小结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反思例子。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要反思的地方很多,行政命令要反思,批评教育要反思,计划落实要反思,规划的可行性要反思,评价的合理性要反思,事件处理要反思,保障措施要反思,对所有工作的实效性都要反思、教育者天天要反思,时时要反思,更要第一时间反思,因为改革是在前人未从走过的路上摸索前进,没有反思的改革往往误人歧途,没有反思的教育成果是畸形的。反思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过程,第一时间反思能力是学校和教师自我发展的隐性资源,是创业、敬业、精业、纠正价值取向偏差不可或缺的条件。

4.第一时间沟通

从人际关系和管理的层面谈沟通,更有现实意义。信息的交换、交流和整合可通过沟通来实现,沟通是平衡心理形成一致意见的桥梁和纽带。没有沟通就没有合作,沟通是合作的基础,是学校组织形成凝聚力的有效方法。沟通的时机是“第一时间”,如果失去”第一时间”,等到问题滋生、蔓延再去解决,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信手解决的问题变成棘手问题,积怨成恨,“蚁穴溃堤”则为时已晚,只有第一时间把话说出来,意见提出来,问题摆出来,梳理思想上的纠葛,打通观念的芥蒂,统一认识上的分歧,坦然面对现实,才能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励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变革,使学校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管理职能的发挥。

应该指出,善于沟通的人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善于第一时间沟通的教育过程总有勃发向上的力量催人奋进,有浓厚沟通氛同的学校是人本化的学校,大有希望的学校、

5.第一时间学习

教师的知识储备倡导“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故此提出“第一时间”学习策略,它既满足了教师知识储备的要求义满足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知识如流水一样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不学习,懒于学习,不积极学习都可能被时代淘汰,只有第一时间学习,不断自我超越,才能抢占职业(起码是岗位)的制高点。争做学习型的教师,构建学习型组织是生存所需,大势所趋。因此,第一时间学习是与时俱进的极具生命力的学习。

四、“第一时间”与“安全第一”同步——预防为主的教育策略

学校是弱势群体,其脆弱属性显露无遗,极易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侵害。近几年校园发生的特大伤害事故给我们留下了血的教训。官僚主义作风、思想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是导致安全意识不强,安全责任形同虚设,安全隐患熟视无睹的根本原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就是要树立“第一时间”观念,居安思危,加强安全教育,积极主动地部署防范措施,视学生生命和国家财产高于自己的一切利益。

校舍及校园附属设备中的安全隐患,只要我们有“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它的存在,如,校舍主体结构变异,廊道、楼梯流通的数量超标,校舍附属构件年久失修,消防、用电设备的使用指标下降,校园附属设备老化等:

校园最大的安全隐患存在于管理中,管理上的疏漏和松懈是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保安措施不得力,食堂进货渠道、加工工序不规范,廊道、楼梯无序奔涌,课间活动混乱,体育无保护下的器械运动,实验时不规范的操作,无纪律的课外实践和劳动等都属于管理问题,所以,抓安全管理是当前安全工作重中之重。学校管理者要深入到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第一时间发现管理的漏洞,把隐患当成杀手,第一时间治理,防患未然:

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平安校园”建设依赖于安全教育。虚心接受他人经验和监督,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是实现“平安校园”的前提。但是,中小学校园是未成年人的世界,难免意外发生,此时坚决不能逃避责任,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救护,第一时间报告(报警、汇报等),第一时间保护现场,第一时间取证等,把损失与伤害以及责任降到最低点。在伤害事故处理时,要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以防掉进人情的陷阱:

“第一时间”因人因事因环境不同而不同,“第一时间”是教育能量的引信,“第一时间”是克服惰性的武器,“第一时间”是最经济最恰当最人性化的时间,因此,“第一时间”既具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篇6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 语境 图式认知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64-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迅速,但无论是教师、教材、教法的发展都与国际上汉语教学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法尚有不足,教学目的不够明确,教学效率不高。当务之急是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支撑体系,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找出支撑理论,从而有效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一般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教学语言有语速慢,重复多,结构对比,大量使用确认词、母语或媒介语以及身势语和辅助手段等特征。确认词是教师在教学流程中,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去寻求学生的反响。例如:“明白了?”“理解了吧?”“懂了没有?”“记起来了么?“知道了吧?”……。所谓结构对比,是给学生一系列同一结构的句子,让学生知道怎么用一个词语或者句型。确认词与结构对比两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出现比较典型的错误例句。本文将通过列举、分析几则典型的错误例句,采用语用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讨论。

二、错误例句分析

(一)“我吵架她。”

这句话的错误往往出现在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生中,当然韩国学生也受其母语中的影响容易犯此类错误。发生这类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将母语的某些规则机械地迁移、类推,机械地把“quarreled with her”翻译成“吵架她”。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和她吵架”。诸如“quarreled”这类词在英语中,既是及物动词又是不及物动词,比如,“汤姆和爱丽斯吵架了”,可以说成:Tom has quarreled with Alice.而在汉语中,“吵架”后面不能直接跟宾语,如果要指明吵架的对象,必须用“跟、和、同”等介词连接,如,“我和她吵架了”或者“我跟她吵架了”。

(二)“他回去中国了。”

在学习中文语法时,这类错误也是经常出现的。此类错误是典型的母语负迁移或者汉语内部规则负迁移共同引起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常常将“go back to China”或“return China”与汉语的“回去中国”对等起来,而且错误的认为,如果“走进办公室”成立,相应地,“回去教室”,“回去中国”也应该成立的。所以,正确的说法是:他回中国去了。

大家知道,汉语中趋向补语是特有的句法成分,在英语等语言中则没有“谓语+趋向补语”的句法结构。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在简单趋向补语中,“上”“进”“回”可以带处所宾语,而“来”和“去”后一定不能带处所宾语。

(三)“这材料真有用,我要都。”

由于外国学生对汉语规则不是很了解,运用也不熟练,这就导致外国学生常常将汉语中的“都”等同于英语中的“all”,该句应翻译为:这些材料真有用,我都要。汉语的“都”是副词,在句子中只有能在谓语前充当状语。英语中的“all”可以是名词、代词、形容词或者副词,这就决定了它使用起来很灵活,可以做定语、状语,也能做主语、宾语。比如,“我都要”用英语来表达,可以说:I want them all.也可以说:I want all of them.还可以说:I want all these flowers.对比之下,汉语中的“都”虽然位置单一,但意义丰富,除了表示总括外,还可以用来表示“甚至”及“已经”等意思。

(四)“这个房间比那个很大。”

在英语的比较句中表示差别的形容词要变成比较级,而不能以词语的原型出现。如,“这个比那个大”应翻译成:This one is bigger than the other.

外国学生最熟悉的是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就是“很”,也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们往往会将所学的不充分的、有限的汉语规则类比套用,不适当地扩大了规则的使用范围,才会说出类似于“这个教室比那个很大”的句子。

三、语境理论对上述例句的释义

语境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术语。何自然认为语用学(pragmatics)是专门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学科。通过对上述6个典型错误例句的分析,我们看到话语在具体语境中是如何理解和运用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语用学在对外汉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上述例句突变涉及一个得体的问题,而语境对语言是否得体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众所周知,说话要看对象看场合,要尽量做到恰到好处。说话太随便,不讲方式,就会冒犯别人,使对方感到没有受到尊重,如上述2.4例句;而过于礼貌又会让人感到虚伪或讽刺。又比如常会听到外国汉语初学者这样说“牛老师,我想找您谈话,您有空吗?”留学生懂得对老师应当尊敬而用“您”,可是整个话语却违背了尊上的语用规约。因为“找人谈话”,在汉语交际中是“上对下”的一种言语行为。留学生的这种语用失误可以说是对“谈话”的“上对下”的语用规则所表达的特定人际关系不了解所致。交际对象千差万别,话题也因人而异。有时即使是同样的话题因语境不同,使用的语言也就不一样。

四、图式认知理论对上述例句的释义

“图式”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81年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现代图式理论中的“图式”概念,一般认为是英国心理学家巴特里特(F.C.Bartlett)在1932年提出来的。图式是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组织,人们在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会不断建立新的图式,丰富或重建原有的图式。而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会将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受头脑中已有图式的影响。

上述多个例句可以用巴特利特的经典实验来解释说明,进而说明“图式”认知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他向被试呈现一些故事,然后间隔一段时间,让被试回忆故事,发现回忆出来的故事与原文有较大的不同:首先,故事被简化,被试不熟悉的内容往往被略去;其次,故事经过了重新组织,使意义更加连贯、合理;最后,故事表达的方式概括化,被试经常用熟悉的词代替不熟悉的词,写出来的句子也往往不是原文中的句子。这一实验印证了认知心理学中“S-O-R”这一著名公式,即“刺激―内隐―反应”说。“刺激”和“反应”仅指表面的、外显的行为,“内隐”活动揭示的是机体内部的运作过程,即隐藏在“刺激-反应”背后的内在心理过程。这种“内隐”活动,正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通常情况下,外国汉语学习者可以利用已经获得的语音知识、汉字知识、词语概念和语法规则等创造出正确的句子来表情达意,而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还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知道如何观察、记忆、思维,如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种更高级的认知学习,获得的是对自身认知活动再认知的策略,即元认知。

他们学习的层次和水平越高,元认知的发展就越成熟。上述几则例句则反向表明对于汉语程度低的外国学生,我们要培养、训练他们的元认知;对于汉语程度高的外国学生,则要促进应用和发展他们的元认知。

我们知道,语言图式主要的载体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句法知识。词汇量的大小是决定习得外语交际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足够的词汇量和快速辨认的能力是保证快速有效阅读的基础,而大量阅读则是扩大词汇量的重要办法。词汇是以“图式”的形式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很多词在语义上互相联系,构成一个系统或网络。某些词在一个共同概念的支配下,形成一个语义场。比如,我们上文提到“书”,就会想到“纸质”“装订成册”“负载知识”等;提到“工具书”,就会想到“编撰”“有索引”“能查询”等。

综上所述,以图式认知理论解释上述几则典型错误例句的发生,两个方面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方面,外国留学生初学汉语者受母语的影响容易造成负迁移,他们的造句错误是容易把母语的语法规则或语序规则等直接推导到汉语中;另一方面,中高级学习者由于学习汉语词汇、语法知识的累积,容易形成汉语内部规则泛化所造成的负迁移,把汉语中某一规则使用到不宜用该规则表达的话语中。这些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着重注意和提醒学生避免的现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感;艰苦奋斗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018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09

[本刊网址]http://

艰苦奋斗是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谈。因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这种精神。艰苦奋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苦耐劳的短期行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作风。艰苦奋斗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艰苦,这里所讲的艰苦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而是要严于律己、勤俭修身,始终保持简朴廉洁的正气、昂扬向上的朝气、攻坚克难的锐气。二是奋斗,为一个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而奋斗,艰苦才有内在的动力,才会为之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艰苦奋斗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革命传统精神,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断被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勤奋工作、努力学习、简约朴素、与时俱进、开阔创新”是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综合体现,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一、责任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影响

责任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它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利己,又要利他、利社会、利国家,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为之奋斗而不惧艰苦。有了责任感,作为工人,就能够精益求精;作为农民,就能够辛勤耕耘;作为军人,就能够坚守寸土;作为学生,就能够努力学习。“千里长途跋涉想倒下休息是身体的天性,但能让人咬紧牙关,俯首向前踏及目标的,是责任感中的坚忍。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是懒惰的天性,但能让人勤俭劳作,努力奋斗出一片天空的,是责任感中的克己。”这样一席话充分证明了责任感对一个人艰苦奋斗、成就自我的重要意义。

(一)责任感首先是一种自发的动力。托尔斯泰从功效的角度对责任感进行了很好的解析:“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一个人有了动力,才能为实现目标而艰苦奋斗。有责任感才能在将来切实地承担国家、社会的责任,而不是怕苦怕累,只想着呆在条件优越的环境里尽情享受。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树立坚定的理想,拥有奋斗的动力。奋斗又赋予艰苦以崇高的目的。

(二)责任感萌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艰苦奋斗的重要动因。自我实现是不断实现自身潜能,完成自身使命,更充分地认识和承认自身固有本性,永无止境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扬弃的发展过程。自我实现其本质就是超强的自我责任感,就是对自己负责。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烈,艰苦奋斗的信念就越坚定。

(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促使科学价值观的确立。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可能具备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坚韧斗志;一种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一种忘我奉献、不懈追求的坚强毅力;一种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的务实作风。而只有具备了这些优良的品质,我们才能真正地艰苦奋斗,才能坦然面对发展道路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才能克服艰难险阻、毅然前行。

二、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原因

(一)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不愿为此艰苦奋斗。大学生在学习上艰苦奋斗就是要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锻炼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目标短浅,惧怕困难,投机取巧,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学习期间不好好利用时间钻研学业,成天游手好闲,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吃喝玩乐上面,得过且过。一些大学生经常上课迟到甚至旷课,考试作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抄袭,办假证书的屡见不鲜。有调查显示,在“怎样对待期末考试”的问题上,有18%的学生选择平时认真学习来通过考试,有61%的人选择靠考试前突击复习通过考试,有2%的大学生选择从不复习,靠作弊通过考试。秉持这种对学习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不可能艰苦奋斗的。

(二)对集体缺乏责任感,难以艰苦奋斗。在对“当你遇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之间发生冲突时,你是否会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利益”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64%的大学生回答是“不会”,23%的大学生回答是“可能”,只有13%的大学生回答“会”。然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前提是感恩之心和奉献之心,是具有很强的集体主义感。要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关心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身处逆境的人,对社会和家庭都怀有一种感激的心态,把爱的分享和奉献内化为一种习惯,愿意为了帮助他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没有这样的集体责任感,是难以在学习工作中艰苦奋斗的。

(三)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艰苦奋斗意识淡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和地区时,首选大部分都是一线城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几乎没有人愿意响应国家号召,去西部支援国家建设。“眼高手低怕吃苦”已是当代大学生的通病,大学生往往以管理者自居,不愿从基层干起,不愿从事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部分学生劳动意识较差,轻视体力劳动,怕脏、怕累、怕苦。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的职位中,有些职位千人争抢,有的职位却因为无人问津而无法开考。原因就是这些职位工作较为艰苦,大学毕业生根本不作考虑。这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不可能在未来工作中艰苦奋斗,更不可能做出骄人的业绩。

三、强化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对策:重视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一)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增强自身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要养成这种道德规范并使之成为习惯性的行为需要靠实践的力量。首先,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经历不同角色所要承担的责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用积极地心态来面对这些责任,并尝试着去履行这些责任,体会承担责任过程中带来的幸福感,从而增强自身责任感,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能力。其次,大学生要懂得用正能量来激励自己。正能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大学生要靠正能量来时刻告诫自己站在道德的队伍中,做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

(二)重视家长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现在很多家长抱怨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责任感,殊不知在早期的教育中很多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责任感的培养。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塑造人格、品德的最初场所,也是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终身影响的地方。因此,必须重视家长重视家长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孩子是父母的缩影。作为父母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同时,要敢于指责不负责任的人,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这样不仅能够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威信,也让孩子明白了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其次,注重与子女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决不能认为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考就放任不管,一定要经常跟孩子交流谈心,从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如果发现有偏差和错误要及时予以有效的引导。再次,父母要适当放手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自强的精神。

(三)作为学校要把责任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校要课上、课下两手抓。在课堂上,德育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灌输责任观念,如引经据典、组织情景剧、辩论赛、播放经典视频等。先吸引学生的眼球,再抓住学生的心理,最终获得他们对责任感这一道德素养的认同。在课下,学校要定期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相互交流、增进情感的重要方式,对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有重要作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们学会尊重、学习、帮助和关心他人,考虑他人的需要和意愿。这样,学生的责任感就会在活动中得到强化,并可能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四)让增强责任感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大学生的责任感能否培养起来并形成习惯伴随一生,社会环境极其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难免出现一些人在不负责任的情况下获得了利益,却没有被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谴责等,从而出现了“见利忘义”等堕落思想,一些信念不坚定的人开始道德堕落。大学生生活在其中,人格品德又尚不成熟,受其影响责任感弱化也在所难免。因此,要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有必要在全社会形成重责任的良好风气。社会各界应该大力宣传公民思想道德规范,倡导“八荣八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导价值要求。同时加大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以减少和杜绝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为大学生增强责任感提供重要的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8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已被证实多达50多种,而通过职业暴露感染的最主要有以下几种: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TP)。

1易被感染的疾病

1.1病毒性肝炎如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病毒的血液足以使伤者感染。健康工作人员中以外科医生和护理人员最易感染HCV,多由有创操作中因经皮肤暴露而感染,其中手术室护理人员感染的风险为0.1%- 1.6%。

1.2艾滋病目前艾滋病感染病例数在我国正快速增长中,护理人员占受感染医卫工作者中达60%。职业暴露引起的感染途径中,主要危害是针刺伤,针刺入的部位、注入被污染的血量、血中艾滋病病毒载量(HIV― RNA)水平及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共同影响感染几率。

1.3梅毒近年来梅毒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尤其在合并梅毒患者的剖宫产中,手术人员随时都在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分泌物。手术室护理人员成为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2防护措施

2.1加强相关理论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理人员、进修、实习、保洁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专业的院感培训。尤其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主动接受更多有关HBV、HCV、HIV、TP的知识,了解各病毒的传播方式,懂得采取防护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术前1天常规行患者术前访视,了解手术患者病情,对确诊病毒感染的患者应高度警惕,手术通知单上注明隔离种类和感染诊断,急诊或未确诊者应一律按阳性对待,使用一次性手术包,手术结束后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由专人回收。

2.2增强自身防护措施、规范操作程序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进行自我体检,尤其是手掌、前臂皮肤的检查,如有皮肤破损或感染时,避免洗手上台,台下操作时也应加强相应的防护措施,术前指甲修剪不易过短,以免造成肉眼难以察觉的损伤,术中应使用安全的防护用具,有条件的医院可使用新型材料制成的G-VIR手套。对传染性疾病患者实施手术时,护理人员须戴护目镜,双层手套,手术衣外再加一层一次性防护服,加长脚套,不露脚趾的手术鞋,以防血液污染皮肤及锐利的器械掉落刺伤足部,洗手护士在传递刀、剪、针线时,应置于弯盘内放在托盘架上由术者自取,不要直接递给术者。手术过程中及时撤除不必要的锐利器械,如电刀、钻头、克氏针、开胸器等,以免造成误伤,用过的针头不能用手复帽,手术结束后放入一次性利器盒内,避免乱放造成意外损伤。手术结束时更换清洁或消毒工作衣、鞋、帽。

2.3对污染物品的处理术后的废弃品经分类处理后由双层黄色塑料袋装载,封口后经污物通道运出后由专业人员无害化处理。手术间物品表面、地面、墙面,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2.4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制度,工作人员彼此相互监督,科室负责人加强管理。

2.5建立上报制度手术过程中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脱掉手套,从伤口周围挤出血液,在流动水下边挤边冲洗,伤口用5%碘伏消毒,同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由科室负责人逐级上报职业暴露情况,立即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做到早期预防。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人员因其职业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有所增加,通过理论培训、增强自身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等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可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率,2012年我科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防护措施无一例职业暴露发生。

篇9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关系;分析与探讨

经济学是由“理论经济学”以及“应用经济学”两大学科组成的。理论经济学主要揭示了经济的运行及其发展规律,论述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基本原理。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理论经济学又包含宏观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学两个学科。应用经济学是以运用经济学为基本原理,从而对国民经济和经济生产中的各个领域以及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与探索,并分析其经济规律,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其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内容。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劳动经济学等组成了应用经济学。关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理论经济学是基础,应用经济学识具体的运用和实践。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又被重新审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讨论,以此来适应我国经济管理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正确地指导。

一、在我国经济学中“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

在我国经济学术界,大多数还是比较注重应用经济学的研究,而忽略了对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这种现象在出版界,学术界以及教育界随处可见。例如,经过实际调查研究表明,在各类经济刊物以及经济学论著的收编,刊印,发行等过程中,相对于理论经济学来说,应用经济学的成果更受欢迎。其论文和刊物更易于发表和发行。相反,许多出版社对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成果不怎么看好,对投稿的作者态度也相对冷淡。有些出版社甚至颁布了许多硬性条件和规则,要求理论性学术专著的作者在出版时提交高额的资助金,这就致使许多的理论经济学研究成果无法公诸于世。这些高水平学术著作的流失也是制约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原因之一。与理论研究的情况不同,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出版界则受到广泛的欢迎。这就严重导致了经济学畸形发展问题。

二、经济学畸形发展的原因

由于应用经济学一边倒的倾向性现象,严重制约了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这一现象也必将制约应用经济学的日后长远发展。其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的冲击。市场对人们追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行为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当前,理论经济研究收益少,见效慢,因此大多数人比较看重应用经济学在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上的潜力,这就导致了在一定程度上人才与资源偏向应用经济学的现象。二是观念认识落后。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学者,专家,还是管理者,企业界,都缺乏全面认识。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应用经济学而轻视理论经济学,进而导致了经济学的畸形发展。

三、经济学畸形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改变学术界的观念及其现状

目前在学术界“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导致了我国经济学的发展不平稳。因此要想改变这种过分倾向应用经济学的现象,首先要做的就是从观念上进行改变,加强对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与支持。可以为理论经济学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提供研究基金,在政策上给予鼓励支持等。这样的做法有助于鼓励更多的学术工作者投入到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当中,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学术上研究片面思想问题,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平衡发展提供保障。

(二)革新经济学教育观念

要想改变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就必须改变教师以及学生对理论经济学以及应用经济学之间关系认识片面性的思想观念,明确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深刻体会到理论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坚定基础理论经济学学习的思想观念。只有学生自觉进行理论经济学的学习与实践,才能提高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不平衡发展的现状。

(三)创新教学手段及学习方法

众所周知,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理论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在理论经济学教授过程中,不能光靠教师讲课,而是教师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的方式,到达启发思路,开拓视野的作用。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例如学习心得,学习感悟,评论文章等。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始终发挥其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平衡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以此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经济学的学习,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主动应用于实践当中,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探讨,从而达到锻炼应用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目的。

(四)理论联系实际

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强调基础理论经济学的重要性时,并不是提倡将基础理论经济教学与经济实践教学分开,而是在经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基础理论经济知识教学。争取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学而无用。理论经济的学习必须具有服务于经济实践的价值,因此基础理论经济的学习与经济学的实践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实践进行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基础理论进行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认识,体会到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四、结语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给予了强大的支持力与推动力。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经济学知识,那么对于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可言。没有基本经济学作为指导和基础,那么应用经济学的发展则无法实现。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下,以及“重应用、轻理论”的形式下,必须注重对理论经济学的支持,增强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力度,以此来保持我国经济学的平稳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

作者:张镇川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继详.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辨析[J].江汉论坛,2000(05).

篇10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X-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55-01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生态类型多样,然而生态环境基础总体比较差,同时由于人口规模众多而且增长幅度大,因此人均资源占有水平并不高,且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此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比较落后。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和问题就开始引起国家、政府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7年调整研究生专业目录时,在理论经济学的一级学科下设立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并列入研究生专业目录。这一学科的设立,扩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将人口、资源与环境要素共同纳入经济学家的视野中,来重新构建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一个重大的创举,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设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学科点几乎遍布全国各重点院校,学科队伍迅速壮大,这一切都说明了该学科这些年来的昌盛和繁荣。然而,由于学科建立时间短,学科跨度大等多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许多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础理论、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等还都没有形成共识,尤其是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分支,目前本学科的发展缺乏经济学的范式,也未能得到主流经济学学界的重视和积极参与。这些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该学科的进一步健康顺利发展。

本文在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和探讨。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3)认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还有其他一些表述,不一一详述。

总的看来,目前学科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表述,还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统一的认识,而且严重缺乏经济学特色和范式。

(二)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一些学者建立的体系,绝大多数内容是属于环境经济学或者资源经济学的内容,增加了少量的人口学或人口经济学的内容;也有一些学者是在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之外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更有学者的体系干脆就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体系一致。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体系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缺乏一个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相对统一的学科体系,而是把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几门学科硬性捏合在一起,进行简单加总,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一个统一的学科割裂开来。

(三)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四)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庞大但质量不高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版了近10本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专门教材或以此冠名的著作。而相关的研究著作与论文无法计数,因为本学科涉及领域特别宽泛,很难分清楚哪些是真正属于本学科的研究成果。总之,围绕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多的。但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对问题和现象的描述多,理论分析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社会学、系统学角度研究的多,经济学角度研究的少。很多相关研究还停留在对一些学科基本问题的研究上,或者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描述性分析上,难以体现出这样一个高度综合,横跨文、理的学科所应该具有的水平。

二、 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浅显分析和探讨

(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三)采用经济学的外部性基本理论,对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与矛盾加以分析,不仅是可行的,也是该学科今后逐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

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的。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吕红平,王金营.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1.

[3]邓宏兵,张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