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法治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法治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法治建设方案

篇1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长效机制。

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法治医院建设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创建办公室,负责法治医院建设工作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运行工作。制定印发了《法治医院建设工作工作方案》,做到了专人负责、职责明确,为法治医院建设工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我院创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形成了法治医院建设工作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和宣传,增强全员法律意识。

1.重点突出,全面推进,开展全院全覆盖的学法用法。一是建立领导班子集中学法和干部职工全员学法制度。医院领导班子每月通过党委中心学习组组织一次集中学法。通过职代会、院周会及各科室晨会、例会等形式,深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通过宣讲卫生系统典型违法案例,做到全员参与,人人学法,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二是邀请法律专家、执业律师以《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卫生计生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培训提升广大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促进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三是征订普法教材,安装普法学习考试软件,组织职工进行法律法规知识考试。按照区普法办的工作要求,医院统一征订了普法教材,安装了“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系统”,做到学习率100%,参考率100%,合格率100%。

2.开展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法治知识宣传。一是通过板报、电子显示屏向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法治宣传书法活动,将法治宣传融入穿插到医院春节晚会等各种文体活动中,切实丰富法治宣传内涵,提升法治宣传寓教于乐的效果。二是将学法用法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将《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考核融入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并按照成绩予以奖惩兑现。三是结合“送医下乡”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义诊、健康体检活动,广泛开展医疗纠纷处理、平安医院创建等相关法治宣传。

三、依靠法治建设,促进医院规范管理。

1.坚持学用结合,推进依法治院进程。一是建章立制,加强医院制度建设。结合等级医院创建,本着“依法管理、规范运行”的原则,医院先后修订完善各类院级制度规范1021项,编订应急预案406款,明确岗位职责372个,还修订了各专业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二是认真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执业,对全院所有执业人员进行全面梳理和规范。三是切实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治理医疗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提高职工廉洁行医和依法执业意识。四是举办党委书记上廉政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到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等活动,实现了廉政教育全覆盖,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和依法行医、廉洁行医意识。

2.坚持院务公开制度,依法治院。一是医院决策注重民主,办事注重民意,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实行院务公开,实施民主监督。二是定期召开院党委会,对人事任免、岗位聘用、基建项目、药品和设备的招标采购、绩效薪酬、廉政建设等“三重一大”事项进行集体商议决策,不搞“一言堂”;三是提高院务工作透明度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医院的重大决策,财务收支,职工的评优、评先、晋级、职称评定等“三重一大”事项都主动进行公示,杜绝暗箱操作,接受监督,做到了决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3.扫黑除恶与法治医院建设相结合,促进医院环境法治化。一是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紧紧围绕“八个一”,准确把握卫计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际,抓住打击医托、医闹等关键环节,抓实抓细抓好我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二是营造强大的宣传舆论声势,认真做好“扫黑除恶”宣传工作,利用各种会议、各种宣传媒介宣传、传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文件精神,党委书记还深入扶贫联系村开展扫黑除恶政策宣讲,努力营造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平安医院创建成果的浓厚氛围。三是建立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保证医疗秩序正常开展。今年,我院通过重点加强医院陪护人员的规范管理、提升安保队伍整体素质为抓手,在加强病区安全管理、优化全院就医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患者提供了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

篇2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是贯彻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形式,强化督促检查。通过开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法治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一、突出重点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

(一)突出重点内容。深化“宪法宣讲xx行”,实施“宪法入户”工程,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月系列活动,推动“全民学宪法”活动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民法总则学习宣传的通知》精神,组建民法总则宣讲团,编写制作宣传资料(片),组织开展学习讲座、知识竞赛等,广泛开展民法总则学习宣传。利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公务员学法用法三年轮训、领导干部网络学院学法等载体,发挥各类廉政、法纪等教育基地作用,提高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实效。

(二)突出重点领域。认真落实《司法行政惠企便民法律服务二十条》,围绕我省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最多跑一次”改革、经济转型升级、浙商回归、“大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加强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

(三)突出重点对象。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做好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司法人员的法治培训,健全领导干部学法考法述法制度,实现学法用法全覆盖。以“法律进机关”为载体,加强机关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推进机关法治文化活动。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统筹做好法治课程地方教材的编写工作,规范学校法治教育课程课时设置,优化课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法治宣传作用,加强新当选村(社区)干部、村(居)民代表法治培训。

二、创新宣传方式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

(一)加强媒体公益普法。贯彻落实《加强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益普法宣传工作方案》,在新闻网站、政务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开设法治宣传专栏。加强普法公益广告创作,加大公益广告刊播力度。深入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巩固完善全省新媒体普法矩阵,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公共视听载体等开展“全屏法治宣传”。加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微信塔群“之江法云”建设,畅通信息传递渠道,提供政策和法治咨询快递服务。

(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发挥“互联网+”法治文创联盟作用,加强法治文艺作品创作,组织开展全省法治文艺汇演。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法治文化示范基地评比。加强车站、医院、银行等公共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提高法治宣传覆盖率。

(三)做好以案释法工作。落实《关于加强以案释法工作的意见》,建立各级以案释法平台和典型案例库,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等开展法律解读。结合“法律六进”工作,通过举办法治讲座、法律大讲堂、法治报告会等,开展以案释法宣讲。做好以案释法典型案例编辑工作,组织开展典型案例会、优秀案例征集评选等活动。

三、结合法治实践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

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推进区域社会治理制度化、法治化。规范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文明执法示范窗口”“诚信守法示范企业”“依法治校示范校”等依法治理活动。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质量提升工程,健全创建标准,完善创建机制,培育精品示范村(社区)。

四、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篇3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在市、县行政领导机构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院紧抓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机遇,加强医院管理,改善诊疗环境,优化就诊流程,强化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1、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情况: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及《 2017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精神,医院一是制定了《 中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自主招聘医技药护专业人员的管理规定》、《 中医院行管考核管理规定》。二是成立了由院长  同志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改革领导小组。三是打破职工身份界限,实行短期、长期聘用合同制,逐步完善晋级、晋升、降职、降级、解聘、辞退制度。四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考核工资制。扩大了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将技术、管理、效益等生产要素纳入分配方案之中,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院成立由 院长任组长, 任副组长,药剂科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医院基本药物的实施方案。  (1)、对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医院现有西药品种203个,中成药品种114个,共计710个,其中基药251个,占全部药品品规数79%。中药饮片408种,中药配方颗粒288个,对以上药品(包括非目录药品),医院药剂科通过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在网上实行统一集中采购,其药物生产企业资质合法,均为达标企业。    

(2)实施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步,医院建立了以医疗质量、用药规范、工作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了绩效综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了服务质量。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3)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督     

医院严格基本药物管理制度,强化了对基药进货、验收、储存、调配环节的监督,加强了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了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保证了基本药物质量和用药安全。     

3、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中医政策的落实: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医院根据国家有关精神,制定了一系列中医药优惠政策:一是向群众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理念,引导民众崇尚中医、相信中医、选择中医,促进医务人员热爱中医、使用中医、发展中医;二是搞好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组织中医药人员认真学习四部(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经典著作,并认真组织考试,近年中医人员考试合格率为100%;三是鼓励中医人员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手段治疗疾病,规定中医门诊处方量不得低于40%,中药销售额不低于药品销售额的35%,住院部中医处方量不低于50%,中药治疗不低于60%,销售额不低于药品销售额的25%;四是中草药处方量及收入较上年增长迅速。2020年医院中草药处方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2%。中草药收入:至2020年10月比去年同比增长32.7%。五是非药物疗法治疗人次占门诊比例由之前的18.2%增加到23.5%,门诊中药处方比例达到36.58%,中药饮片处方比例达31.52%。六是门诊、住院病人平均费用及住院天数稳步下降,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得到充分体现,社会群众对医院的认可度明显提高。

4、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开展中医药服务情况    

一是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展了门诊预约服务和特殊病人的绿色通道,优化了急诊和门诊流程,使病人随到随查,随到随治。二是改善就医环境,开展便民服务。医院实行单休日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医药特色护理”及“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三是努力建设中医特色专科,医院针灸康复科、肛肠科现为渭南市重点中医专科。医院从资金、人员、设备购置等方面加大其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其中医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四是落实市、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将中医服务项目的报销费用在原比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鼓励参合群众选择中医药“简、便、廉、验”治疗手段。     

二、中医药治未病工程的建设与推进       

医院成立了中医药“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治未病”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制度及职责。二是开展了“治未病”诊疗项目20余项,主要为:药物帖敷疗法、针挑疗法、断食疗法、推拿疗法、按摩疗法、刮痧疗法、热敷疗法、冷敷疗法、梳头疗法、雾化吸入疗法、药物熏洗疗法、药酒疗法、药茶疗法、艾灸疗法、蜡疗法、耳穴疗法等。三是加强对“治未病”工作情况的评估,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保障“治未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1、中医科室建设及人员配置     

医院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合理设置了内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等中医药临床科室;同时设置了药剂科、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医院不断引进医、药、护等方面的中医药人员,优化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结构。医院现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医院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比例达61%。中药专业技术人员3人,临床科室负责人70%具备中级以上中医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相关专业六年以上或经过西学中等培训。医院目前开设的6个病区中,4个病区设有中医综合治疗室,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设在针灸康复科。     

2、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我院被白水县卫健局设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医院成立了适宜技术推广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多媒体技术推广教室(100余平方米),负责全县中医药培训与考核工作。医院有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职管理人员2名,专兼职师资人员3名。配置了三维多功能牵引床、中药熏蒸治疗仪、多功能电动牵引椅等数十种适宜技术推广设备,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项目8项,如电针治疗偏头痛、非药物治疗颈椎病、刮痧防止感冒技术、温补法治疗慢性胃炎等。2020年全年,医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3次,培训人员总数182余人。    

3、对农村或社区的中医药服务     

2020年,医院基层指导科开展了对各乡镇卫生院医生

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共计150余人参加。医院与尧禾、收水、西固、雷村四个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帮扶,采用接受进行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全年对口支援下派医务人员共8人,接收基层医务人员进修5余人。

四、继续医学教育和支农工作 

医院派出1位年青医师到省中医医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

全面培训,以提高年青医师的执业水平。我院与陕西省中医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与 市中医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单位,医务科负责此项工作。另外,定期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讲座。 

五、“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创建评审工作。

今年3-8月份,医院多次组织职工开展创建“二甲”

中医医院培训会,累计参加培训人员300余人次,让广大医务人员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结合“全国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多次去蒲城县中医医院参观学习,并邀请市中医医院、蒲城县中医医院专家来我院进行指导,9月12-14日,经省级专家组的检查评审与验收,于10月24日我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渭南市卫健局【渭卫发2020】39号)。

六、师承教育情况     

积极开展师承教育,培养了专科学术继承人。2020年元月我院石智勇主任中医师被陕西省任命为名老中医,医院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成立了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并配备了示教室,制定了师承教育计划与激励措施,同时积极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制定了《 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专科学术继承人培养,配备了针灸铜人、火罐、艾灸、毫针等基础诊疗设备,同时配备了书柜、培训演讲牌,购买了中医经典书籍20余种,为名老中医配备了助手,8名中青年中医医生为继承人跟随其学习;

七、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针对医院“针灸康复、肛肠”特色中医科室及中西医结合的肝、肺、心脑血管、肝胆、乳腺、泌尿等优势明显的临床科室,医院一是加大人力、财力及设备的支持力度,今年在重点专科建设上累计投资100余万元,做好了针灸康复肛肠市级重点中医专科的评审验收工作。二是制定向中药饮片、院内制剂、中医适宜技术倾斜的激励方案,积极鼓励重点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与应用。三是聘请了全国中医知名专家吴茂荣主任医师到院坐诊指导。

八、中医文化宣传

今年以来,医院投资15万元对院内进行了中医文化氛围建设,院内设立中医文化墙,整修路面与绿化带;综合住院楼内设置中医文化展室,中医文化壁柱,楼道内悬挂中医文化知识、中医养生知识、健康教育等宣传牌,设置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示教室,中医药氛围浓厚。

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下基层、进村镇进行宣传中医药文化大型义诊活动5次,在县城广场积极参加中医药法颁布一周年大型义诊活动、世界肝炎日、爱耳日、结核病、艾滋病防治、预防接种等宣传义诊活动13次。

九、控感工作

1、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医院建离了医疗废物贮存点,配置了专职人员、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及监控设施,1到10月份医院感染监测出院病例467人次,无医院感染病例,无漏报病例,医院感染率0%。院内感染、医疗废物知识培训4次,考试2次,培训合格率90%。科室做到医疗废物分类收集,院内及运送途中无医疗废物流失、泄露、买卖等情况,无意外事故发生。1-10月份共收集转运医疗废物2621.56公斤。

2、1-10月份共上报传染病15例(乙肝15例)、肺结核疑似病人0例、无手足口病0例。查现行病例无漏报。传染病知识培训4次,传染病知识考试2次,合格率95%。3-4月份分别进行结核病、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各1次。

十、护理工作

(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完善各项护理指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篇4

一、围绕大局,服务大局,重点工作重点推进、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1、*街道社区卫生中心作为区、街为民办实事工程高质量、高品位建设。从选址、改造到设施设备、经费、人员、开办等各个环节,协调建设局、社会事业局、规划房产局、财政局等部门,保持与市卫生局的联系,加强与瑞慈医院的沟通,学习、研究并拿出可行方案,在取得领导同意或在领导指示精神下做好推进工作。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

2、奥运及火炬接力安保任务如期完成。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措施细密、安排到位。对610及重点人头重点帮教管控,对社会面的不稳定因素逐项排查、逐项落实,整体联动、责任到人,确保万无一失。

3、老小区安全防范改造建设全面到位。老小区改造工程是市实事工程,区高度重视,我们积极参与,在方案制订修正、人员招录管理等方面扎实工作,成效明显。通过努力,三年三大步,在本辖区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技防监控平台,在全市率先实现技防监控的全覆盖,极大地提高了治安防范的科技化水平和成效,为连续第四年成为“南通市平安法治街道”打下坚实基础。

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难点工作求得新突破。

1、认真做好工作。对老上访户、重信重访、涉法涉诉等难点工作不推不让,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化解矛盾。

2、攻心为上,做好防范和处理工作。主动关心,为下岗对象想办法找工作,充分体现关心关爱,确保稳定。

3、落实各项措施,创建“无毒社区”。加强宣传、落实责任,禁种、禁吸、禁贩,成效明显,在年度考核中名列全市第一。

三、开拓创新,乘势而上,亮点工作走在全区乃至全市最前列。

1、市容环卫责任区工作扎实开展。全面部署、突出重点,整合保洁员队伍、义管员队伍、河道保洁员队伍,市容环卫责任区管理工作在全市走在前列。

2、以“四海家园平安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外来人员“三集中”服务管理新模式受到国家、省、市政法综治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外来人员信息社会化采集工作有序开展。

3、技防建设走在全市前列。辖区内有优山美地、爱玛、星湖、富新等四种类型分别代表新老小区不同技防特点,成为在省检查市技防工作的亮点和样板。

4、大调解工作领导重视、网络健全、工作积极、成效明显,公调对接、诉调对接富有成效。司法所在全市的司法局暗访检查中表现突出被通报表扬。

四、查漏补缺,对症下药,将弱点工作变短板为先进。

1、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经过上下共同努力,迎难而上,在市、区两级司法局的指导帮助下,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一举摘掉落后帽子,省厅检查组的领导专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我们再接再厉,在2009年率先进入首批省级优秀司法所行列。

2、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法治合格街道建设涉及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依法经营等方方面面,面广量大困难多。我们动脑筋、想办法,集思广益、整体联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篇5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依法行政和卫生工作做工作报告。等会,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严格按照市长的讲话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一、关于依法行政工作

(一)年依法行政工作的简要回顾

去年来,我们坚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创新依法行政机制为突破口,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为着力点,切实加强行政程序建设,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一是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得到提高。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等六项制度,明确了重大行政决策的具体事项和量化标准,并对操作规则做出了具体规定,为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去年,我市就城区市容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启动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举行了听证会,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市人民政府还组建了法律顾问团,负责对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重要规范性文件、重大招商引资合同等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依据。一年来,顾问团参加各类矛盾协调32次,审查各类合同及协议36件,为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规范性文件管理步入正轨。严格坚持“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的“三统一”制度,切实加强了对规范性文件的规范管理。去年,全市出台规范性文件29件,全部按要求进行了报备。同时,加强了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有效杜绝了随意发文、越权发文,确保了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去年,组织对全市年1月1日至年6月30日的180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宣布废止的4件,失效的70件,继续有效的106件。

三是规范行政裁量权工作全面启动。按照“抓培训、贯规则、定基准、发案例”的总体部署,全面启动了规范行政裁量权工作。首先是狠抓学习培训。全市共组织授课10余场次,发放培训资料1000余份,于10月底前完成了对所有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其次是完成基准制定。按照“自上而下、逐级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了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工作。目前,全市29个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单位已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并以规范性文件形式统一向社会公布。第三是推行案例指导制度。去年,全市21个行政执法单位共报送执法案例32个,市法制办将在容易发生偏差、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领域挑选典型案例,编订成册并予以,有效用于指导行政执法。第四是加强执法证件管理。完成了全市1200名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的年检年审,举办执法人员培训班7期,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四是行政复议与应诉、复查复核工作取得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探索运用简易程序、听证、调解、和解、协调、现场勘查等多种手段,稳妥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处理行政争议。去年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6件,全部办结,其中维持1件,撤销1件,经协调终止复议4件;参加行政诉讼6件,全部胜诉。同时,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大了复查复核案件的办理力度。去年共收到复查复核案件12件,受理10件,结案10件,其中协调解决8件,复查2件。办理过程坚持实事求是,办理质量明显提高,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过去的一年,我市依法行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在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方面不够;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方式、力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行政复议案源拓展不够,案件受理数量偏少等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安排

今年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武冈”主题,以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以行政程序法治化为抓手,以政府服务法治化为重点,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行政程序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科学制定规划方案。严格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抓紧制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科学制定好年度实施方案,对重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对完成时限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建立健全听证机制。要按照“扩大听证范围,提高听证质量”的总体要求,制定听证计划,严格听证程序,保证听证质量。今年全市举行听证会不得少于5次,国土、物价、城管、建设、计生等部门各不得少于1次。三是切实抓好典型示范。、国土资源局等8个行政程序建设示范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带动作用。

2、以规范行政裁量权为重点,大力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要继续推进规范行政裁量权。认真开展裁量权基准执行工作“回头看”,所有具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单位,今年6月以前必须制定好裁量权基准,并公布实施。要完成行政执法案例工作。各行政执法单位务必在10月底前将本年度执法案例报送市政府法制办,每个单位报送案例不得少于3件。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各行政执法单位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必须在15日内报送备案审查。对因违法行政或重大过失导致严重后果的,将实行严格追责。

3、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行政复议工作。各部门法制机构要认真履行复议职责,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都要依法受理,积极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行政争议。要健全完善行政复议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分类审理制度,积极完善证据规则、听证规则、集体讨论规则等配套规则,完善案件审理方式,增强行政复议的透明度、公信力。要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对行政程序建设的推进作用,对违反《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行政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4、以落实“三统一”制度为重点,大力推进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凡未经统一登记、统一审查、统一公布的文件,坚决予以取消,确保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三统一”范围。要严格把好规范性文件审查关,对涉及民生的重要文件,要有针对性地召开听证会,确保合法性审查工作“零失误”和“零差错”。要继续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严格控制突击发文、违规发文。

5、以创新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复查复核工作。要完善事前沟通制度和特定案件指定办理制度,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和办事效率。要建立完善复查复核工作考核评议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整改力度,确保事项复查复核工作有序进行。

二、关于卫生工作

(一)年工作开展情况

过去的一年,我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有序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监管,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卫生监督职责,大力实施卫生惠民工程,全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年,全市参合率达到93.5%;补偿36.2万人次,补偿金额7684.2万元,其中住院补偿31092人次,人平住院补助1719元,住院费用实际补偿率达到52.1%,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为62.3%;完成先心病儿童免费手术29例。新农合工作名列第一。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如期启动。去年12月31日,我市17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自启动实施以来,全市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30%左右,有效减轻了城乡居民的医药费用负担。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迎春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楼、龙溪镇卫生院住院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新外科楼即将投入运营;共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配置医疗设备3986件,乡村两级医疗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年内招聘卫技人员53名,选送各级各类进修人员71人次,举办各类培训40期,培训卫技人员和乡村医生1394人次。同时,深入开展了“医疗质量万里行”、“医院管理年”等活动,全市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实施。全面落实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42%,农村居民达31%;为l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72953人次;完成农村降氟改灶3000户、改厕1572座;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133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5114人,补助金额145.56万元;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837人;免费补服叶酸1523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体检测4018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568人次。免疫规划和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全面落实,全年共报告传染病2556例,总发病率为339.53/10万。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5岁以下儿童建卡建证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6.87%,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55%。卫生监督执法全面加强。全年执法检查医疗机构442家、学校和托幼机构156个,实施公共场所量化管理62家,依法取缔黑诊所30家。

——无偿献血工作扎实有效。全年共组织开展集中无偿献血活动38次,无偿献血达1948人次,圆满完成了邵阳市下达的指标任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整体服务水平仍需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健机制不够完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仍然存在;医疗执业环境不优,医患关系比较紧张。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二、年卫生工作主要任务

年,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的机遇之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今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密围绕建设湘西南医疗卫生中心城市目标,以深化医改为中心,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全面完成医改各项重点任务,切实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和卫生监督,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加快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全面落实医改重点任务。一要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重点做到“五个落实”。即全面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药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配送政策、药品使用配备规定、多渠道合理补偿措施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性质、编制、补偿、绩效考核政策等5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二要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确保12月底以前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5%以上。要进一步完善补偿方案,全面推行普通门诊统筹补偿。要进一步拓展保障范围,扩大受益人群。要切实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三要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年内完成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湾头桥中心卫生院住院楼、邓家铺中心卫生院公转房建设任务;争取市中医院住院大楼、卫生监督所办公楼和稠树塘中心卫生院综合门诊楼的建设立项并开工建设;以市二人民医院为依托,积极筹建水西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着力抓好人才培养,全面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切实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要切实转变医疗方式,实现服务对象由个体患者向家庭转变,服务形式由坐堂行医向主动进社区、进家庭转变,服务内容由专科向全科转变,服务模式由阶段性向连续性转变。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不断扩大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与覆盖面,制定并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资金管理,强化综合评估,加强督导考核,确保完成各项任务。五是探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抓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完善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等三个关键环节。抓紧编制《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改革,健全完善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和病人满意度相结合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工资制度。

2、切实做好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一要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积极完成免疫规划任务,“五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保持在95%,新增疫苗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6%以上。同时,要切实做好霍乱、人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和职业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二要做好妇幼保健工作。继续抓好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时,要认真对照标准,层层落实责任,圆满完成市人民医院孕产妇急救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达标复评工作。三要做好卫生监督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完善市、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要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要进一步加大非法行医打击力度,净化医疗服务市场。同时,要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3、大力抓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一是全面启动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年内,市人民医院要顺利通过二甲医院复评,并做好创建三级医院规划;市中医院要争创为二甲医院。二是切实加强医疗服务准入管理,严格把好医院开展新技术、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和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准入关。三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要建立两个以上重点专科。四是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逐步推行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4、切实做好无偿献血工作。今年,邵阳市下达我市的任务是完成无偿献血2200人次,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开展宣传,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完成无偿献血任务。月30-31日,我市将在市卫生局门口组织开展年全市第一次集中无偿献血活动,献血预约时间安排在3-4月的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

篇6

目前,国家强调中医药现代化的建设和管理,如何将传统的、行之有效的临床方法与现代管理结合在一起,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由西方引进的一种临床工作模式,一种可以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护理服务、医疗管理模式,符合我国医疗保险管理的部分理念。近几年,只在我国刚刚在部分地区试行,范畴基本在手术科室应用。

现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应用于中医传统技术在临床应用尚未见报道,我们仅作为新的尝试观察住院患者20例,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7岁,平均37岁;包括克雷式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4例,股骨干骨折3例,三踝骨折合并胫距关节半脱位3例,前臂单、双骨折5例。

病例入选标准:闭合性四肢骨折病人,拒绝手术治疗,排除可疑失血性休克、骨筋膜室综合征,局部高度肿胀者。

治疗方法:①手法:手法整复,夹板固定。②用药:内服三七活血胶囊、接骨丹、壮筋续骨丹;外用消炎止痛膏。③骨科康复训练:肌力训练、关节功能训练。

治疗流程:住院治疗3~5周,手法整复次数不超过4次,第1周口服三七活血胶囊,外用消炎止痛膏,每3天调换1次,换3次即可;第2~4周口服接骨丹,开始康复训练;第5周口服壮筋续骨丹3周。

结 果

本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3周,费用平均3000元人民币,全部临床治愈(出院后康复训练及复诊未计在内)。

讨 论

骨折是人们日常损伤性疾病中比较严重的病症,它可由于生活损伤、交通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运动损伤、灾害损伤、战争损伤等因素造成。

骨折的治疗比较复杂,疗程也比较长。其治疗方法众多,但可归纳为两大体系:西医骨科一般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一般不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中医骨伤科主要是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局部固定+中药外敷内服+及时功能锻炼。

中医学对骨折的治疗,根据文献记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20世纪60年代初,已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和科学的闭合骨折三期分治理论与方法,对指导临床有其积极作用。骨折三期的划分,一般认为骨折开始的2周左右为初期,此时损伤局部瘀血凝结,肿胀疼痛,宜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剂;2~4周时间为中期,这时瘀化肿退,骨折断端已初步连接,治宜接骨续筋,和营通络;骨折4周直至愈合为后期,这阶段治宜补气养血,补益肝肾。此骨折三期分治,虽有一定的原则性与规律性,也有其灵活性,不能拘泥不变,还要根据人体的差异而不同,如体质的强弱、骨折的部位等因素而考虑辨证施治。此骨折三期分治学说与骨折愈合机制的“瘀祛、新生、骨合”也完全一致。现代医学认为骨折愈合整个过程是持续的和渐进的,一般可分为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期和骨痂改造期,这与中医骨折三期分治的学说也相吻合。

近年来,中医手法治疗闭合性四肢骨折的状况不佳,临床使用率持续降低,甚至很多年轻骨科医生已不会运用手法复位技术。一时间面对骨折治疗似乎只能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了。这种情况,一方面源于患者对解剖复位、功能性复位的理解差异,迫使医生更愿采用手术治疗以达到解剖复位的效果;另一方面,源于医疗市场的变化,医院和医生更加追求经济效益,过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案。再者就是传统技术流失、失传,“手摸心会”、“端提挤按”等等传统技法在大型医院已很少有医生使用了。为了弘扬中医治疗技术,我们通过运用现代管理流程实践,结合传统技术运用,本组病例治疗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疗程短、护理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可以作为该病种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临床路径作为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保证、维持和改善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医疗质量的正确评价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做出规范的护理时间表,即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为纵轴的日程计划表。突出医护之间新的合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为医疗管理者、计划机构、医院和临床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1]。它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为显著特征,具有规范诊疗行为、节约卫生资源、贯彻整体护理、提高医疗效益-成本比例等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经营、管理等理念。同时,它提供了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促进了医患交流,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所以,在提倡“中医药现代化”、“优质、高效、低耗”管理的今天,研究中医技术临床路径在我国医疗质量管理的应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同时,当使用医疗保险住院的患者住院时,更加体现了节约国家医疗保险费用消耗,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摸索新的医疗管理、节约费用消耗途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篇7

一、城区医疗机构布局调整的依据和原则

本次城区医疗机构布局调整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省卫生资源配置指导标准(2006-2010年)》及我县总体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坚持依法治医、优化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解决城区医疗机构布局中布点过多、重复建设、妇保机构不规范、中医院发展受限、龙头医院实力不强等问题。

二、布局调整的内容和方法

(一)确定城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置数量。城区设综合医院1家(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1家(县中医院)、妇幼保健机构1家(县妇幼保健院)。设立安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按5000-10000服务人口(或服务半径为步行20分钟可达)设一所的标准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由安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城区范围内原则上不再新建公立医院,不再新设门诊部、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

(二)实行城区医疗机构资源整合。自年起,通过机构合并、整体搬迁、业务归并等方式,积极稳妥地对城区医疗机构和资产进行整合,优化医疗资源结构,拓展重点医疗单位发展空间,提升城区医疗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水平。

1.县人民医院定位于二级甲等医院,承担全县及周边县市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医疗与急救任务,是全县的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中心。县人民医院在原址进行改造和发展,病床数控制在400张以内。

2.县中医院为全县中医医疗、教育、科研的基地与中心,主要承担全县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诊疗任务,并在全县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年整体搬迁到原实验小学生活区,病床规模控制在100张以内。今后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搬迁到新城区新渥区块,按二级乙等以上中医医院的标准新建。

3.县妇保所和县妇女儿童医院合并,组建县妇幼保健院,设于县妇女儿童医院现址。县妇幼保健院突出母婴保健服务功能,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以群体保健工作为基础,面向基层、预防为主,依法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女儿童常见病筛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适当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原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业务和资源待条件成熟后归并到县人民医院。

4.安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入县中医院(增挂安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实行二块牌子,一套班子),人员、设备等资源共享,同时承担安文镇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职能。

5.磐安骨伤医院规划整体搬迁到新城区深泽区块,由医院业主自行投资,磐安骨伤医院着力突出骨伤特色,限制其向综合性医院模式发展。

6.加强城区医疗秩序整顿。开展城区医疗机构普查和专项整顿活动,重点治理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等行为,取缔违法违规经营的医疗单位。符合执业要求的,按照优化布局、规范服务的要求,逐步整合为社会办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城区医疗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监察、卫生、财政、发改、建设、规划、国土、人事劳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城区布局调整工作的统筹、落实、协调和督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由卫生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布局调整工作。

(二)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将城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创造条件,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对城区医疗机构基本建设的投入,确保城区医疗机构布局调整顺利实施,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办院水平逐步达到相应的标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方案中涉及公立医疗机构合并、归并等项目的,由县卫生局、财政局、人劳社保局联合制定实施细则,确保编制、人员、设备、财产等顺利变更和交接。

篇8

医生载体:政府主导广覆盖,三级医院是关键

周良辅委员说,医改从第九届全国“两会”提到现在,进步很大。2009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得很具体,抓了五个重点,一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这些充分体现了医改在政府主导下,广泛覆盖社会多个方面的问题。

“新农合”、城镇医保在沿海发达地区搞得很好,但在西部贫困地区还有待发展。在大城市、城镇里的少数贫穷人也没有得到解决。所以社会最底层的医疗问题,还有待政府给予解决。周良辅委员重点提出:“看病难、看病贵”主要体现在贫穷阶层。国家应该采用“免费医院”等形式对社会最贫困群体进行帮助。同时要更加细化医保工作,推出对各种保险负担的所谓“小病”和“大病”的标准和具体方案。

周良辅委员还指出,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应该是以三级医院为关键,把公立三级医院医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医改成败的关键。将一定的补偿机制运行起来,坚决搞活,不能“以药养医”。医疗卫生事业搞活了,也有利于抵制危机,拉动内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些都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且要尽快拿出一个具体方案,而不仅是一些抽象的政策。

医生教育:交流互动,全科培养

当问及为什么医生、医学毕业生都不选择基层医疗机构时,周良辅委员说:“关键是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在下面除了待遇不行外,也没有好的教育环境。这也需要政府主导,找些政策来调节。”

教育的不足导致基层医生技术水平的不足,但可以通过到三级医院学习的方式来弥补,这是一个涉及到管理教育的问题。周良辅说,上海现在实行三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托管,三级医院医生到下级基础医院、卫生院去指导,基层医生到上级医院去培训,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这个办法很好。

社区医院需要的是全科医生,加强社区医院的人力建设,也需要加强三级医院的参与才能做得好。调动好三级医院医生的积极性,和社区医生搞好交流、互动,才会让社区医生安心并发展。

在明确“小病”和“大病”的界限上,社区全科医生需要有较高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全科医生培养和教育还很落后,国内尚没有全科医生的教育,即使是专科医生教育,也是刚刚起步,目前只有从大学生里培养,或是在内科医生里再培养,只要再学习一些小型手术和儿科、妇科等相关知识即可。近几年国家也在积极去做,在社区医院的投入不断增加,并且不断加强教育、再教育幅度。

医生管理:健全机制,合理布局

在国家对医生的教育机制不断健全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国家法治建设和适当的补偿机制。目前我国实行全民补偿不太现实,即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全部补偿的,只是有选择地进行。此外,还要健全对医生的激励机制。这一系列的机制建设工作,对医生的管理有着深远的意义。要建设好这一系列机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式,包括考核等内容。

政府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一方面,此外还要有合理、确实的人才流动办法,完全可以由政府主导来完成,搞活人才流动机制,进行合理的布局,医生要用管理制度来约束。现在对医生的思想工作多,制度管理少,这是个不足的地方。

周良辅委员大力呼吁:提高广大医生的积极性,医生是医改的主体,三级医院的医生是主体的主体!若能突破这个最难点,医改这盘棋就走活了。

篇9

中医药要走产业化道路

郭小平(临汾市中医院院长):生存还是死亡?姓“中”还是姓“西”?这是当前很多中医院面临的困惑。在西医成为主流医学的大背景下,中医的发展受到很大冲击,全国大多数中医院处境艰难,“西化”现象严重。中医院何去何从,成为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重大课题。这次会议明确提出的山西省卫生厅中医药振兴工程实施方案,为我省医学的未来发展探索出一条道路。比如我们医院目前的中医药产业化道路的探索,开发一些中医药边缘产品,比如我院内部中药制剂的研发和饮料厂合作的保健饮料项目等。中医的发展不要在外伤和急症里钻牛角,要发挥自身优势来发展。

目前,中医院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主要做两方面工作。第一是中医康复。对于一些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后期康复上,相比西医,中医的诊疗费用可以说少得很多。第二是我们一再强调的“治未病”思想。现在许多人都意识到,健康医学已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人的身体会经常出现各种各样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不断进行解决。如果能在病变出现之前,重视预防保健并及时导入医疗手段,对患者来说十分有益。“治未病”的“治”其意思是治理、调节,顺应自然。这也说明“治未病”首先就是要达到养生保健,未病先防。随着人们对减少疾病的重视超过治疗疾病本身,“治未病”也成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指导思想。

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张秋万(阳泉市中医院院长):目前我院150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已经开始分两批投入建设,力争使医院达到地市重点中医院的基本要求。我院已成立有三十多年,由于资金的缺口,前期发展受到了很多制约,2006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和我院职工自筹资金的努力下,医院无论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有了很大改观。我院的专病专科目前已经颇具规模,肝病、中风、针灸、皮肤科、小儿推拿等已成为我院中医特色科室。面对中医药振兴工程,我们已经做好全面发展的准备。

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积极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服务,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我院已经着手准备开展“治未病”理论体现的冬病夏治工作;老中医看病时,以弘扬传统中医医术为特色,坚持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以中药饮片治疗为主。由于价格低廉,疗效又好,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尤其是不孕不育专科,利用中药灌肠和内服中药,不仅治愈率高,而且费用上相比西医治疗节省很多;目前在探索阶段的蜂疗,治疗风湿、糖尿病等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阳泉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

通过“治未病”,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李祥林(运城市中医院):运城市中医院成立于1984年,现共有135张床位,由于硬件条件不够完善,使医院专科发展受到制约。可喜的是,在振兴中医药发展这个大背景下,近7年来,从2002年至今,我院在建设重点中医院方面发展的不错,住院人数也将近增长了150%,但还是存在住院难的问题。目前总体来说,财政投入没有到位,使中医院经营上出现瓶颈。希望我省卫生厅能出台一些具体政策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下一步我院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简、便、验、廉”的特点,继续推进“三名三进”工程(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让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具体措施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建设新型医院。引进一些先进设备;第二,建立中医治疗结肠炎、肾炎、不孕症等中医特色治疗科室;第三,举行运城市名老中医评选,在政策上给予老专家鼓励和肯定;第四,拜师带徒。我院5个老中医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如何传承下去是重中之重;第五,组建一个脊椎病患者专科门诊,运用中医综合疗法通过按摩、药物治疗,和一种特殊的牵引床等方法使患者康复。

在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我们还是考虑建立“治未病”的预防体系。比如预防小儿感冒,我院已经建立了固定处方;在所有疗法中,针灸、按摩治疗的费用低廉,尤其是针灸治疗脑病有西医不可替代的优势,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再比如,我院治疗一例不孕症的病人,全部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内,这是西医治疗不孕症不可比拟的。

辩证论治发挥强项

柴瑞霭(运城市中医药研究所):中医药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总体上看来,中医药事业底子薄,基础差,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我省制定的中医药振兴工程实施方案为我院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振兴中医药的发展。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视,并给予我院大力支持,为我院投入资金建设7000多平米的的住院大楼。

中医院在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的辩证理论,运用到诊断疾病上,使得疾病的康复时间缩短,费用减少,给病人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医学要发展,没有中医的参与是不行的,这尤其体现在农村的医疗建设上。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运用中医治疗普通疾病,比如胃痉挛,感冒,很简单的汤药和针灸就可以治愈。我院在临床治疗中,60%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真正做到中医辨证论治,发挥优势。

篇10

一、总体目标

(一)制定镇新一轮创建活动整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把综治创建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列入综合责任目标考核。创建领导小组(综治办)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办公会议。镇与分管领导、村(居)、企业以及各创建成员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

(二)把综治平安创建专项经费、禁毒、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大调解”工作、刑释解教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治宣传和法律援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三)专职安保、流动人口协管员、兼职消防队员、村(居)治保会、调委会人员工资报酬按月发放,落实到位。

二、基层基础建设

(一)制定“平安村(居)”、“平安学校”、“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平安医院”、“无毒无村(居)”、“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等系列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并制定考核评比标准和奖惩办法,经常开展考核评比工作。

(二)建立十户联防、警民联系点、“红袖标”工程等群防群治工作机制。

(三)认真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活动,法制副校长、指导员聘任到位,学校全部有法制宣传活动室和宣传栏,并按要求上法制教育课。

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社会稳定

(一)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机制。

(二)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处置工作预案,确保不发生不稳定事件、。

(三)建立健全防范和处理等组织和敌对势力工作网络,认真落实民族宗教工作责任制,镇、村两级签订民族宗教责任书。

四、防范控制犯罪水平

(一)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财政预算。认真落实单位内部安全保卫措施,金融机构、单位财务室保险箱等要害部位,全面落实人防、技防、设施防等防范措施。

(二)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按时完成技防乡镇建设任务。

(三)加强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工作。确保不发生在校生犯罪和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案件。

(四)认真加强公共场所、企业周边、校园周边和文化市场秩序整治。确保不出现在省、市、县有影响的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

五、社会管理创新

(一)落实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加强重点人口管理。积极发挥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完善机制,坚持回访制度。

(二)禁毒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