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的基础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经济学的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

篇1

【关键词】 会计经济学; 强互惠; 行为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7-0002-07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经济人是以完全利己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即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经济利益的人,并将其所有行为视为理性。然而传统经济学不能解释如见义勇为等“互惠利他”社会“异象”。行为经济学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组合,以解释市场中上述复杂的人类行为“异象”。在会计中,也存在“互惠利他”现象,如复式记账、会计准则的制定、外部审计、自愿性信息披露等,但却没有得到学者们的应有重视。那么,为什么在会计中存在这些正常的“异象”?在此基础上,如何构建完善的会计经济学,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这些会计现象?行为经济学中的强互惠分析构建了非亲缘族群合作的模型,为全面分析会计行为提供了经济学基础。

实际上,早在2006年,刘峰教授就提出会计具有信任功能[ 1 ],尝试了行为经济学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雷宇(2012)[ 2 ]发现会计中的复式记账、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等都能提供信任,从而构成了会计的信任功能。学者们的研究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但是他们从会计本身出发解释了会计的信任功能,并没有提出一以贯之的经济学理论,以解释为什么复式记账、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等能够提供信任。本文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会计产生于强互惠,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又强化了这种强互惠机制,复式记账等正是会计的强互惠证据。会计本身的强互惠机制构筑了信任,使非亲缘的合作更加顺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强互惠构成了会计经济学的基础

本文的贡献在于,从强互惠角度分析会计,将行为经济学引入会计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会计研究的内容,而且拓展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具体表现为:

首先,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构建了会计经济学的基础。现代会计的产生是因为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的作用在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正是由于会计本身的强互惠机制,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产生信任,企业所有者能够将企业委托给非亲缘关系的经营者经营,从而使两者的合作成为可能。

其次,会计是职业化强互惠的一种结果,从而发展了张洪恩和王覃刚(2007)[ 3 ]的观点。张洪恩和王覃刚(2007)认为,强互惠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会出现职业化,而职业化的结果就是政府型强互惠。而在笔者看来,政府型强互惠是职业化强互惠的一种结果,但并非唯一结果。会计作为一种制度[ 4 ],实际上也是强互惠职业化的结果之一,并在现代会计中能够找到广泛的强互惠证据。笔者认为会计并不同于政府型强互惠,从而扩展了张洪恩和王覃刚的模型,拓展了强互惠的应用。

本文从会计发展史角度分析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结构安排是:首先介绍强互惠理论,其次分析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再次是会计的强互惠证据,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一、强互惠是合作的基础

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的产生源于合作,而人类中非亲缘族群的合作则源于群体中强互惠者的繁衍[ 5 ]。当然,合作行为并不是人类独有的行为模式,在其他许多物种中也存在[ 6 ],只是人类的合作关系比其他任何物种都更高,其原因是人类具有强互惠(strong reciprocity)倾向。

强互惠倾向是这样一种行为倾向,即在团体中与别人合作,并不惜花费个人成本去惩罚那些破坏群体规范的人,即使这些成本并不能被预期得到补偿。美国桑塔费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的学者们认为,强互惠不同于利他①、弱互惠②,强互惠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强互惠行为要依赖于对方的行为,但不期望从中获取目前或者未来的利益;其次,强互惠行为通过奖励公平和惩罚不公平,抑制团体中的背叛、逃避责任和搭便车行为,从而有效提高团体成员的福利水平;最后,强互惠行为的成本由行为者个人承担。

在人类中,许多人都具有强互惠倾向。在一个理性的经济人社会,利他的强互惠倾向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方面,强互惠倾向具有生物特性。脑神经学科学家们的证据表明,强互惠者能够从惩罚背叛规范者中获得满足。Fehr et al.(2004)[ 7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PET)发现,当强互惠者实施惩罚背叛规范者的行为时,与激励相关的脑区均被激活,从尾核和壳核的血流峰值看出,其活跃程度远远超过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此时受试者表现出强烈的惩罚愿望并能够通过惩罚行为获得较高的满足。另一方面,强互惠倾向是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发性和传递性,具有较强的生命力。Gintis(2000)[ 8 ]的n-人公共品博弈模型显示,强互惠者能够侵入一个利己类型的人群并保持均衡。Sánchez和Cuesta(2005)[ 9 ]发现,即使原来整个人群都是自私的,但只要存在产生突变的概率,如在人群中突变产生强互惠者,这样强互惠者就有可能在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得到生存。原因是强互惠者的期望接受限度(acceptance threshold)在演化过程中会不断增加,也就是惩罚能力增加,从而有可能降低利己者的生存适应性。因此,在一个群体中,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强互惠者,也足以保持该群体内大部分的利己和小部分的利他两种策略的演化均衡稳定,实现“演化均衡稳定性”。最终,强互惠者的比例将达到一个比较固定的值。Bowles和Ginits(2004)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发现,在经历大约500代后,族群中的强互惠者就可以达到37.2%。

1973年,来自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荷兰、美国、英国和爱尔兰的会计职业团体在英国伦敦发起设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ASC)制定国际范围内的会计规范。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取代了IASC。截至目前,IASC41号国际会计准则(IAS),IASB已9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全世界已有超过115个国家或者地区强制或允许采用IFRSs,如欧盟、中国香港、新加坡、加拿大、韩国等。

实际上,每一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一个长期且艰辛的过程,不仅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程序,而且需要巨额的调查成本、执行成本和监督成本,世界各国的会计职业团体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然而,会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具有外部性,一经制定就会被会计职业团体以外的使用者广泛使用,成本却由会计职业团体自己负担。因此,这也是一种强互惠机制的表现。正是因为如此,会计迅速发展,社会地位极高,倍受尊崇,成为国际各类职业人士的典范。

(三)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是由独立于企业的外部审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确定其财务报表是否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以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外部审计是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并构成会计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16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城市威尼斯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经济十分繁荣,单个业主的资金难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合伙制企业应运而生。合伙制企业的出现促进了复式簿记在意大利的产生和发展,也催生了对外部审计的最初需求。由于合伙制企业的合伙人都是出资者,但是合伙人未必都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那些参与经营管理的合伙人有责任向不参与经营管理的合伙人报告合伙契约的履行情况、利润的计算与分配是否正确、全体合伙人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等,为此,经营者开始聘请独立的熟悉会计专业的第三方对合伙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鉴证。这就是外部审计的起源。

外部审计经历了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发展和完善、美国资本市场的兴起和发展,逐渐成熟并走向国际化,出现了巨型国际会计公司,审计业务也拓展到纳税、记账、参与可信性研究等。但是,外部审计的目的还是向外部所有者以及潜在投资者表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以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但是完成任何一项外部审计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支出,少则数百万元,多则上亿元(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统计,上市公司2013年报的平均审计收费为156.31万元,较2012年报的审计费用上升了6.44%④)。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四)自愿披露信息

在会计发展的最初阶段,会计信息的披露如披露什么信息、何时披露、对谁披露等完全由企业自由决定,是一种放任自由的披露方式。但是1929年爆发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大恐慌以及1933年、1934年美国颁布实施的《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彻底改变了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会计信息的披露有着强制性的标准。从此,会计信息披露有了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之分,会计信息的披露也由自愿性信息披露向强制性披露转变。

强制性披露的信息是由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披露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基本财务信息、重大关联交易信息等,能够满足投资者的基本需要。但是,为了改变企业形象、改善与投资者的关系以及回避诉讼风险等,企业往往会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披露一些非强制性信息,如对企业长期战略及竞争优势的评价、环境保护和社区责任、企业实际运作数据、前瞻性预测信息、治理效果等。但是,信息披露是一把“双刃剑”。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包括信息生成的直接成本以及信息披露可能造成的商业秘密泄露成本和机会成本。然而,世界各国的自愿性信息披露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企业除了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自愿性信息外,还不断创新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形式,如通过与券商、机构投资者等进行信息沟通或通过新闻媒体等,将有关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的非强制性信息出去。

(五)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原指在会计工作中不预计盈利,但预计所有的损失[ 12 ],从19世纪开始就得到会计界的广泛认同,并沿用至今。1980年,FASB将谨慎性原则的定义扩充为“对于不确定性的一种审慎的反映,力求于确保对经济环境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给予充分的考虑。因此,在未来收到或支付两个估计的金额之间有同等的可能性时,谨慎性要求采用比较不乐观的估计数”[ 13 ]。如将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不是作为资产处理;固定资产使用加速折旧法;定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这些处理都会影响企业的当期会计利润。然而,在按照业绩支薪的时代,会计一直坚守着这种不乐观的原则,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对待受托责任,以便进一步挤去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这也是一种强互惠特征的体现。

总之,在复式记账、会计准则、外部审计、自愿信息披露、谨慎性原则中都具有显著强互惠特征(如表1)。这些强互惠证据为说明会计产生和发展于强互惠提供了支持。会计中的强互惠特征,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的非亲缘合作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得到大力发展。会计的强互惠分析,不仅解释了会计现象,也为会计经济学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篇2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 开放设计实验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197-01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以普通微生物学为基础,并在研究微生物学的一般规律的同时,更注重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课程[1]。目前教学主要是以传统的经典微生物实验技术,如微生物的显微观察、染色、纯种培养分离及土壤微生物计数等内容,基本上都是验证实验,使得学生在做这些实验时,因为内容陈旧加之没有有效的考核激励方式,学生的实验积极不高,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较差,针对目前许多环境问题的应用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2]。那么,如何充分调配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的内容、授课方式及考核机制,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执行力强且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创新能力的学生,一直是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思考和努力的方向[3]。设计性实验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应用知识主动性与动手积极性,因此开展设计性实验将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4]。本文根据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的自主设计实验改革几点心得。

1 坚实基础实验教学环节

1.1 编写实验指导

环境科学专业计划规定环境微生物课程是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能力都比较匮乏,基于这一实际情况,编写详细和实用的实验指导书,包括基础实验篇和设计实验篇两大块内容,基础实验篇由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的染色、培养基的配制、微生物的分离筛选纯化及微生物的计数等实验,每一个实验都要有翔实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原理、功能和操作说明、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考核点等,便于学生作为实验教材使用;设计实验篇则列出相对较粗的几个实验方向,如资源微生物的分离筛选、极端微生物的分离筛选、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应用、土壤修复中微生物的应用、环保型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微生物与废物资源化研究等,供学生自行选择。

1.2 强化实验预习过程

每次实验课前为学生播放教学实验录像,将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再由教师详细讲解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过程了解,遇到复杂实验还可以把录像反复播放,把实验的每一个步骤让80%的学生掌握。同时在每一组实验学生中选一名学生与教师一起准备实验,在带实验教师演示指导下,准备实验的过程全部由学生自行完成,目的是让同学们懂得每做一个实验不仅要花费很多的物力财力,而且还要付出大量辛苦的劳动,让每一位同学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个实验动手操作机会,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3 严格实验技能的考核机制

基础实验篇的每一个实验完成后,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并依据实验指导的考核点进行考试,对于不能通过考试的实验组,可安排一次进行开放补做实验的机会,对于有些基础实验无法顺利过关的实验组不准许进入设计性实验阶段。

2 拓展设计性实验教学环节

2.1 准备设计性实验

以基础篇实验的学生分组,每个实验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设计性实验的题目放向,首先需在实验开始前一个月查阅相关文献,并通过到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的实地考察,确定设计性实验具体实验内容。比如在“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应用”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城市污水处理厂考察,通过观察曝气池进出水情况,使同学们找到活性污泥处理污水中的提高净化能力的原理,对于活性污泥的生物相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确定兴趣点。进一步明白设计性试验的目的,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研究设计性试验的可操作性,经过老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后形成可行的实验步骤,并做好分工,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

2.2 灵活实施设计实验

进行设计性实验的时间和地点可以自行确定,可以在课外做也可以在课内做,能是微生物实验室或相关实验室的多处场所。实验周期可弹性规定在两周内完成。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各实验组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协作完成。

2.3 展现设计性实验结果

鼓励学生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结果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共同讨论实验取得与预期结果的相符性,分析成功的关键和经验。对于未取得预期结果的,分析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对于每个实验小组提交的实验报告,由各设计实验小组同学交换后讨论批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方案。

3 结语

设计性实验教学打破传统性实验教学的局限性,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实验教学过程,在加强基础实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对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理念都提出了较高的挑战,给学生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发挥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自由、主动、全面的发展,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对于教师要求必须有创新性思维,要精心设计、周密策划指导整个实验教学过程,要不断探索、改革、完善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5]。

参考文献

[1] 李靖,周玉林,关杰.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1):1766-1771.

[2] 高冬梅,张民生,洪波.环境微生物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14(3):53-55.

[3] 都韶婷,宋英琦.互动教学为核心的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3-74.

篇3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明礼仪;失范

一、校园文明礼仪现状

对中学生在校园的部分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以匿名作答的方式在中学生中展开,共收到313份有效答卷。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在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发生的大声喧哗、打电话、吃东西等不文明现象,大部分同学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但这里面有一个主动和被动解决此现象的区分,56%左右的同学表示能主动从我做起,来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而有36%的同学则认为这种行为应由学校主管部门来出面制止,只有3%左右的同学对此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

大部分同学能较好地遵守上课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课堂上不说悄悄话,有20%左右的同学不会注意课堂纪律,对于在课堂上睡觉、听MP3、吃零食的行为,有43%左右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很讨厌的只占45%左右。有高达32%左右的同学曾有抄袭作业及在考试中作过弊的行为。对于课桌文化现象,绝大部分同学表示很讨厌这些东西,只有20%左右的同学表示欣赏。

对于在路上、车上时手上有垃圾怎么处理的问题,86%左右的同学会主动找到垃圾桶再扔进去,有10个左右的同学做出“随手扔掉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扔了”的回答。

对于发生在校园公共场所里的不注意卫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的现象,30%的同学承认会偶尔做,虽然这部分同学偶尔会做,但还是觉得不应该,大部分对此现象表示反感且认为应该制止。

对于不科学上网,沉溺于网络和游戏的行为,大部分同学表示不应该,14%左右的同学表示“无所谓”,21%左右的同学偶尔会上通宵。

在文明用餐上,近90%的同学都能自觉排队买饭、自觉收拾用餐后的餐具。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所调查学生的文明状况总体来说是令人满意的,大部分学生都能遵守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打电话、吃东西、行为不雅、随意践踏草坪;上课迟到、课堂说话;考试作弊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这说明学生的文明素养还不高,所以加强基础文明教育仍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学生文明礼仪失范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中学生礼仪失范的现象日益突出,认真剖析其产生的根源,我们以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的偏失

当代中学生其父辈母辈,不少人都有过一段蹉跎岁月,由此他们把全身心的爱倾注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在教育方式上,缺乏理性和正确的导向,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使孩子逐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从而使其在思想品格上过早地出现某种缺陷,形成一种对礼仪的抵制性;在教育内容上,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盲目性,急功近利。家长们主要想的是如何使孩子进重点小学、升重点中学、考入重点大学,放松乃至放弃了孩子家庭教育中礼仪这个重要内容。

2、学校教育的欠缺

在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尚未得到彻底改变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的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和升学率。学生们课余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与他人、社会缺乏『必要的、充分的认识、交往和接触,所以礼仪修养的不足难以在现实中及时得到检验和引导。当他们步入开放的中学生活阶段后,英缺乏礼仪教养而留下的隐患,在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下,就可能转化成为现实的失礼行为。

3、社会的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多元素相互竞争的背景下,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受到形形“新思潮”、“新事物”的挑战,伦理、道德领域出现了某些紊乱和迷茫,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道德的、不文明、有失礼仪的现象无不对正处于各种观念初步形成期的中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中学生们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普遍缺乏认同和整合,常表现出规范行为,如违纪行为的泛化,酗酒打架屡见不鲜,对顺手牵羊的偷盗行为不以为然,等等,传统的道德思想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交叉并存,使中学生群体感到无所适从。更重要的是青年人还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不能有效地运用自我防卫机制,这样必然会导致他们道德困惑、认知失调和心态失衡。同时,也存在着中学生的一些礼仪行为在一些缺乏礼仪规范的社交中暂时吃亏,或被认为犯傻而不被理解。如一些中学生抱怨在公车上主动让座,常被另眼相看,因此,即使让座,也要看人,要么就不让。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影响中学生礼仪修养的积极性。

4、自身修养的不足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重视形象的时代,当代中学生对自身形象非常关注,他们注重强化自身各种能力的培养,追求时髦得体的着装,但却没有认识到用符合礼仪要求的方式表达自己行为和修养的重要性,因而放松了对礼仪的学习和提高。有的中学生虽然认识到了礼仪的重要性或对礼仪知识有一定的甚至较高的认识,但缺乏坚强意志力的支撑,时常出现失礼的言行。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以为身着奇装异服就是追求“酷”,平时故意讲脏话,觉得才够“爽”,把讲文明礼貌看成是“小儿科行为”,为朋友两肋插刀才是“大侠”风范等等。这也是中学生礼仪失范的又一重要原因。

柳斌同志说:“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家庭、社会对整个青少年一代进行教育、熏陶、施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种综合的影响是否科学有效,是决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三、中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对策

和谐校园的建构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的支撑。校园文化是凝聚历史、凝聚师生、凝聚学校、凝聚社会的法宝。这样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一种讲诚信、讲文明的作风来起纽带作用。这样的校园文化更应该树立师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节约等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规范。

第一、要加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育人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三方的“合力教育”效应。

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要充分认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三位一体”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优化整合三方面的教育资源,加强育人网络的建设,充分发挥三方的“合力教育”效应。

第二、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

先进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

校园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美国优质学校标准的制定者巴特・提尔间对此高度评价,他说,在评价一所学校的众多标准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文化和领导力。我每到一所学校,希望这所学校最先有所改变的不是教育教学工作,而是学校的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学校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研设备水平等。要通过打造创造人工和自然相和谐的绿色校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教育广大师生爱护我们的校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第三、实行“内在”强化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人文知识教育。

孔子曾说过“礼,不学无以立”。从高尚的人格、情操到高雅的气质、恰当的举止、高尚的风度,对于中学生来讲都是十分必要的。要具备这些方面的优点必须要有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人文知识在使人们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可以修养出人文精神,从而造就内心灵魂,主导着人的一生,文明礼仪规范的传授和讲解可以使学生明白养成良好文明行为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有目的、主动去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可以通过开设人文课程,办人文讲座、读经典人文书籍等途径来实现。

篇4

【关键词】刮宫术;炔诺酮;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好发于围绝经期女性,其发生机制是由于调节生殖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引发了异常的子宫出血,进而导致了卵巢功能的衰退和雌激素的比例失调,黄体的功能出现不足,最终患者以月经量多、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为临床表现,本病治疗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大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我院采用刮宫术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取得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合治疗组,每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妇科学》中关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3]。观察组患者年龄46~58岁,平均年龄(53.13±2.17)岁,病程2~7月,平均病程(4.25±1.18)月;对照组患者年龄45~58岁,平均年龄(53.28±2.09)岁,病程2~6月,平均病程(4.19±1.22)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采取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诊断性刮宫手术治疗,宫腔内容物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给予纠正贫血的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炔诺酮治疗,初始5mg/次,每隔8h服用1次,止血后进行药量的递减,实施分阶段的治疗,每个阶段减少上次用量的三分之一,维持治疗3d,逐渐减量到2.5mg,止血后继续巩固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异常的出血,治疗结束后月经恢复规律或者闭经;有效: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异常的出血或者仅有少量的出血,治疗结束后出血明显减少;无效:患者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未见改善,停药后出血增多[4]。同时记录了两组患者治疗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酮的浓度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χ2±s)进行表示,组间资料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使用百分比进行表示,数据对比使用χ2校验,P>0.05,表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情况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酮的浓度变化比较详见表2。

3讨论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指的是非全身的或者生殖系统局部的由于器质性改变引发的异常子宫出血,一般是以无排卵性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最为常见。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体内的单一雌激素作用而缺乏孕激素作用的结果,造成了子宫内膜出现增生引发雌激素撤退或者突破的出血,临床上出现了月经量过多、周期出现紊乱以及经期出现延迟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发展成子宫内膜癌,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目的是止血、调整患者月经或者诱导患者闭经以到达全身症状改善的效果,以往临床采取诊断性的刮宫手术治疗但是无法改变患者下丘脑-垂体系统对于雌激素的调节作用,因而常会出现复发。

我院在诊断性刮宫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口服孕激素进行治疗,炔诺酮属于18-去甲基睾酮的衍生物,具有孕酮的效果,而且还具备弱的雄激素的效果,能够让子宫内膜发生快速的萎缩,让患者尽早地进入到绝经期。炔诺酮通过大量的孕激素发挥作用在子宫内膜,让其同步性的分泌化达到止血效果,而且孕激素可以持续地发挥效果让内膜转为萎缩,出血量大大地减少[5]。我们在诊断性刮宫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口服的方法更为方便,不需要注射,患者耐受程度好,更易于接受。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69.77%,组间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刮宫术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可靠,显著降低患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孕酮浓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维艳.妈富隆治疗无排卵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166-167.

[2] 王海艳,王海侠,赵晓荣等.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3):182-183,185.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0-333.

篇5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消瘀康胶囊

[中图分类号] R74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9-0054-02

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是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重要的病理变化是继发性脑水肿。中小剂量脑出血临床上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血肿吸收较慢,神经功能损害重,恢复慢,通常影响患者预后康复。本研究加用中药消瘀康在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水肿期辅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70例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证实为幕上血肿,发病24 h内入院,意识清楚或轻度嗜睡,初次发病。常规西医治疗1周后复查颅脑CT脑部血肿吸收不明显,周围水肿无明显消退,临床表现、体征无明显缓解;出血量

1.2 分组情况

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40~70岁,平均(58.2±8.5)岁;对照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45~75岁,平均(58.4±8.5)岁。两组入院时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及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脱水降颅压,进行调理血压、血糖、血脂等对症处理,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应用神经营养剂和早期康复等常规疗法。1周后经复查头部CT动态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不变。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瘀康胶囊(青海益欣药业)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于服药后第7天与14天和对照组进行脑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脑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测定

于治疗后第7天及14天分别行头部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按多田氏公式[最大层面长径(cm)×短径(cm)×层数(层距1 cm)×π/6]计算出血肿及血肿加水肿体积大小进行比较。

1.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根据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2],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进行评分。以神经功能缺损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减分90%~100%为基本治愈,45%~89%为显著进步,18%~44%为进步,﹤18%为无效。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的变化

两组治疗前血肿量和血肿周围水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用药后第7、14天复查头部CT显示两组血肿及周围水肿量较前均缩小,但治疗组体积缩小明显,相同时期两组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3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31例,无效4例,无恶化和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再出血及严重并发症,无特殊毒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特点。脑出血后常合并脑水肿、颅内高压,造成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而中小量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常采用西医常规的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活血化瘀法能提高出血性中风的治愈率,减少致残率。中药消瘀康胶囊为活血化瘀药,组方合理,用于颅内血肿吸收期治疗。其基本组成为当归、川芎、木香、赤芍、泽兰、 乳香、地黄、泽泻、没药、苏木、川木通、川牛膝、桃仁、续断、甘草、红花、香附等中草药。其中川芎主要有效成分为川芎嗪和阿魏酸钠等,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抗凝血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钙拮抗、扩血管、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广泛药理作用[3]。方中赤芍活血散瘀,红花可去瘀止痛活血通经[4],当归、桃仁、川芎等药均为活血化瘀药,具有防治脑出血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血脑屏障、减少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5]。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促进血肿吸收,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如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钠可清除自由基、加快脑组织损伤修复及改善神经功能[6]。而高血压性脑出血主要发病机制在血管壁的变化,主要是脑血肿脑水肿产生占位效应造成脑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后引起血肿周围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血肿或血肿周围组织释放出的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脑血管痉挛[7];同时产生大量自由基,并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形成神经功能的继发损害。消瘀康胶囊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中药能有效改善血肿周围血液循环障碍,抗自由基,减轻脑水肿[8]和促进血肿及脑水肿的吸收,提高患者预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能力[9]。急性脑出血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早有报道,在理论和临床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的安全性是比较肯定的,然而治疗时间窗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0]。本方法于脑出血1周后应用,结果表明,消瘀康胶囊能明显促进血肿的进一步吸收,减轻脑水肿,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组采用消瘀康治疗的患者无一例发生再出血或血肿扩大而致症状加重或反复,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 舒冰,周重建,马迎辉,等. 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9):1043.

[4] 吕耀成. 活血化瘀法辅助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34-35.

[5] 唐宇平,蔡定芳,刘军等. 大黄改善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水通道蛋白4机理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2):152-156.

[6] 李伟,王德忠,朱宗涛,等. 活血化瘀类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9(30):17.

[7] 王新德. 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6-67,159-161.

[8] 闫双勇,杨进平,郑福奎. 中医药干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现代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5):158-159.

[9] 刘守君.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2012, 31:117-118.

篇6

1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1.1抽象理论与复杂模型并存

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样,都是采用抽象分析的方法,在一系列前提假设的基础上,将部分在现实中存在但不影响主要结论的因素去掉,构建了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方法虽然利于宏观经济学整体架构的梳理,这对于虽然有微观经济学基础,但较少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大多数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在内容编排上,都是利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这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即便是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在大量的公式和计算面前也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给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造成了明显的困惑。

1.2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紧密

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熟悉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后,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宏观经济学社会总量行为及其后果为分析对象,以需求和供给的均衡为分析框架,涉及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实现的主要目标有抑制通货膨胀,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其教学体系则是从短期的经济波动和政策、长期的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对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进行均衡分析,涉及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等(图1)。并以此为基础扩散开去,形成了以宏观经经济学为中心的、连接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金融学和国际贸易的广义的知识体系(图2)。可见,宏观经济学在众多学科类别中具有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地位。

1.3强烈的实践意识和阶级意识

宏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的经验总结,这一结论性的知识体系直接产生于现实的经济生活,并对现实经济生活起到指导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宏观经济学和社会学科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强实践性是其一个主要的特征。此外,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应的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所以,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结合本国国情,对其分析依据和主要结论要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不可盲目的照搬甚至直接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实践。

2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特征和思维模式

2.1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特征

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能对后者的学习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后,学生会对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产生初步的认识,而在学习完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以及福利经济学之后,对IS-LM模型和AS-AD模型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但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核心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解决的问题方面毕竟存在明显的不同(表1),所以,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异同,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和阐述,使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并且明确宏观经济学具有自身特殊的分析方法,激发起其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主动性。

2.2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式

宏观经济学的各章节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联,因此,学习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在授课之初就应该将整个课程的思路和逻辑讲授清楚。此外,宏观经济学涉及到众多的经济变量,整体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各个经济变量逐渐放松的过程,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有效把握宏观经济学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习过程更加简单和有效。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充分分辨和理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等宏观经济学各流派的学术观点,把握这些派别之间的对立和关联,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全面理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多元化的经济学思维模式。

3宏观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3.1讨论式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是宏观经济学可以选取的主要模式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写作、口头表达以及研究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该模式下,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态度,组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主动学习是讨论式教学得以开展的关键),并将形成的观点与他人进行分享,并结合教师的讲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敏感度,培养其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具体的课程设计方面,讨论式教学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安排,教师首先要确定讨论的主题,然后将学生分组后组织其通过图书馆、网络媒介等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各组自身的观点后,由小组成员代表或全体成员阐述观点,并由其他组的组员进行提问后产生辩论来形成思想碰撞,最后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对现实经济数据和现实宏观经济危机进行理性的反思,提高其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3.2研究式教学模式

研究式教学模式是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环境加以有效的利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以科学研究的模式实现教学目标。具体的操作步骤为:首先要建立科学研究的教学团队,以教师的科研工作促进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其次,整个教学过程要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数据、资料出发,引导学生掌握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为其观察问题、改变错误认识提供及时和必要的帮助。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3.3仿真式教学模式

宏观经济学的仿真式教学模式采用实验验证的方法,以真实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人行为特征为基础,将经济系统以程序模型的形式呈现,并通过计算机中辅助计算,生成相应的经济结论。它以计算机为数据计算和生成媒介,通过教师或学生建立的复杂的、虚拟的经济系统,来分析经济主体的各项活动,这种仿真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宏观经济学传统研究方法难以进行重复实验的约束,方便了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将仿真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与学生共同进行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将相关的宏观经济理论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选择合适的经济仿真软件将模型转化为经济实验模块,并对模块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满足实验的各项指标,最后将调整后的模块加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使其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提升教学效果。仿真的前两个步骤可以由教师独自完成,也可让部分学习兴趣浓厚、实践能力强、分析问题独到、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参与其中,最后一个步骤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期间教师要对实验模型和仿真过程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演示,让学生对模型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亲自尝试获得对模型及其运行结果的直观认识。当然,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以在学生能够熟练操控实验模块后,安排其进行相应的练习,比如,通过观察和讨论,对模型的结构以及其中的各个参数进行修改,对仿真结果存在的差异进行修正等。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宏观经济学的仿真教学模式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不但教学内容具体,大大节约了板书和幻灯片的制作时间,还扩大了信息的范围,学生通过参与获得了更多的主观感受等。

篇7

相对于以亚当·斯密作为奠基人的古典经济学体系,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归功于经济学思想史过程中的两次重要的思想革命:其一是19世纪70年代史称“边际革命”的经济学价值理论革命;其二是20世纪30年代表现为“凯恩斯革命”的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革命。这两次重要经济学思想革命的逻辑结果,使现代经济学范式较之古典经济学范式具有更加宽阔的思想发展空间。譬如说,现代经济学的价值(效用价值)概念包含精神元素,从而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对象可以被视为精神过程与物质过程相统一的“行为学”过程。而凯恩斯明确地使用三大心理学因素,来解释经济过程的有效需求相对于供给机制的独立性,则是对“边际革命”之后的一条经济学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在本文中,我们把同这样一条思想路线相联系,并且对现代经济分析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学思想元素,称作为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

由于近两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显性张扬,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已经对近30年来居经济学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构成了严峻的理论挑战。本文依据经济学思想演变的理论和历史逻辑,对现代经济学思想的这种前沿发展作出分析判断,认为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将在主流经济学体系中“复兴”。

二、现代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元素”

元素一:不确定性与无知(uncertainty and ignorance)

“不确定性”的概念最早由纳特(f.h.knight)提出。凯恩斯(j.m.keynes)的贡献是将这个概念同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实际后果联系起来。凯恩斯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的种种不同看法足以影响目前的情况,经济过程的现状是完全被动的、确定的,是由经济体系中的不同的行为主体关于未来的不同看法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经济体系的现状是行为主体关于未来看法的函数,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是主动的,是自变量,而经济体系目前的状况则是因变量。由于未来是不可确知的,因此,所有经济行为主体的主动的“决策过程”都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完成的。这意味着经济体系的现状始终是同“事前”的预期相出入的。

凯恩斯的“不确定性”概念中包含着“无知”(ignorance)的内涵。他从来就不相信“不确定性”能够从经济体系或经济活动中消失掉,更不相信人类最终能找出一种方法来完全预期未来;相反,他确信,“时间和无知的黑暗力量”永远是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的一个内在组成因素,因此,即使我们假定经济行为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他们的经济决策的现实结果也总是会同经济决策的预期目标相出入,所以,实际经济过程总是经济行为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也是经济的调整成本持续发生的过程。凯恩斯指出;“人们总是被无数主观和客观的偶然性包围着、支配着,不得不持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预期和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和条件,但这仍然不能保证新拟定的计划就一定比以前的更好”。

元素二:“完全理性假设”不成立

现代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对于经济学分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一项演绎属性的逻辑贡献,这就是将人类的精神活动过程通过包含精神元素的价值概念引入经济行为和后果的分析。由于精神活动及其支配下的经济行为贯穿全部经济学分析,因此经济学家们关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基本状态的理论假定,实际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决定了他们的经济学分析的思想路线。

关于人类精神活动状态的一项最便利的假定就是人类精神活动过程符合完全理性(complete rationality)的假设,这个假设给经济学家提供的便利主要有两点:其一,数学方法作为最佳理性工具,在完全理性假设的条件下可以作为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自然而然的替代品。其二,完全理性意味着人类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后果对于经济运行机制并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因为在完全理性假设的条件下,人类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后果对于经济运行过程不可能构成任何“意外的”自主性“冲击”。所以,有了“完全理性假设”,由现代经济学范式的价值概念引入经济学体系的人类精神活动特质就被抹平了,经济学分析的全部逻辑都可以被还原到古典经济学的认识。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条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路线。

同由“时间和无知的黑暗力量”构成的客观方面的“不确定性”相对应,人类经济行为的心理过程的复杂性和波动性构成实际经济过程中的起源于主观方面的“不确定性”,凯恩斯关于这一认识所提出的经典概念是人类经济行为中的所谓“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这种精神是同人类经济行为“完全理性假设”水火不容的。人类经济行为中的心理过程的复杂性、波动性和自主性,是凯恩斯经济学解释实际经济过程缺乏稳定性的主要理论依据。凯恩斯本人关于总有效需求规模的自主性决定因素的概括,就归结为三大外生心理学因素;边际消费倾向、投资的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事实上,从凯恩斯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精神或心理元素在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自主独立性和外生性,是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分析具备物理学涵义的“均衡”概念的逻辑依据。因此,在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理论认识中,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起伏变动就会导致实际经济过程起伏变动,正如庇古(a.c.pigou)在“凯恩斯革命”之后所认识到的那样;“物体摆动的周期在磨擦的影响下趋于缩小;但我们并不能由此而推论,心理摆动的周期亦将如此,”

元素三:非瓦尔拉市场均衡分析的方法论

剑桥学派的马歇尔承接“边际革命”之后的新价值理论,启动市场价值决定的“双刃说”,主张币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是两股相互独立的市场力量。“凯恩斯革命”在这个方面继承了剑桥学派的传统,将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的均衡分析框架由微观个体层次提升到宏观总体层次,并以三大心理学因素解释了市场需求之所以独立于市场供给的逻辑原因,从而使得凯恩斯经济学的思想路线同古典经济学的“萨伊定律”及其新的表现形式“瓦尔拉定理”划清了界限。

然而,如前所述,曲于“完全理性假设”抹平了经济行为主体的精神活动的复杂性和独立性,古典经济学范式的“萨伊定律”就可以以新的表述形式重新渗透到现代经济学分析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瓦尔拉一般均衡”及其现代数理表达方式“阿罗—德布罗均衡”(k.arrow & g.debreu)。这一新古典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实际上反映的是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派生于一个经济体的总生产函数的“恒等”的关系,而非市场需求独立于市场供给所产生的两股力量交互作用而达至的物理学涵:义的“均衡”,数学形式反映数量相等的逻辑关系,但“数量相等”只是“均衡”概念的逻辑内涵之一,是事后的结果;“方向相反”才是构成“均衡”事前的原因。这是新古典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同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区别之一。

作为以上“凯恩斯元素”合理的经济学结论,凯恩斯经济学的思想路线认为:现实经济行为及其宏观表现是内在地不稳定的,经济过程出现“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具体表现为工资和价格刚性以及调整成本(wage and price rigidities and adjustment costs)——完全正常,因此国家经济管理作为市场经济过程的稳定因素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三、凯恩斯元素的失落:起因和后果

由于不能够从经济学范式转换的高度来归纳和理解上述凯恩斯元素,凯恩斯经济学同古典经济学之间的“范式区隔”就为后人所忽视。凯恩斯在《就业通论》中关于“名义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假定就被理解为一个权宜性的假设,而不是有着深厚思想基础的见解。于是,伴随着凯恩斯之后的标准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发生,现代经济学范式之中的凯恩斯元素就开始流失,主流经济学家对于凯恩斯经济学的误解和误用开始泛滥。

(一)“新古典综合”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之争”

篇8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所谓行为经济学,是指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试验对人的各种经济行为研究分析的经济理论,它抛弃人的行为统一模式假定,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完全以理性假设,考察各种非理及其原因和人的复杂动机、态度及成因,给经济学研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传统主流经济学在对人类行为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把人类行为简单化、机械化、空壳化,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只是着眼于对资本、资源、市场、价格、利息和失业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而忽视对经济现象中人的行为及其心理作用的研究。著名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卡尼曼教授指出,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且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本能、偏见、歧视和嫉妒等。但这些因素在传统经济学中被有意无意地抽象掉了,因此现实中存在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许多“反常”现象,同时经济预测也常常出现较大误差。一批西方经济学家发现牵动经济现象的活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心理分析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行为经济理论便脱颖而出。在这种思想认识下,又正值传统经济学困难重重,行为分析以空前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学者,使得行为经济学得以蓬勃发展起来。

二、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就关注过人的欲望在经济行为中的重要性。后来,亚当・斯密也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关注过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经济学家边沁因最早提出了 “效用”概念而声名远扬,他所谓的“效用”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心理上的真实感受,包括痛苦、快乐等情感因素。马歇尔曾从市场消费心理的角度论述过人的欲望与市场消费趋向之间的内在关系,尽管他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个人的消费欲望是随价格变化的需求函数”等概念均拥有严密的数学分析甚至度量标准,但只不过是标准的心理感受问题。

一批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合作,将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纳入经济学研究的分析框架中,逐步形成了经济学中的一个新领域――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已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可,而且关于行为经济学的文献出现在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刊物中的频度也越来越高。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报告指出:D・卡内曼将源于心理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他的主要贡献是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发现,展示了人的决策是如何异于标准经济理论预测结果的。D・卡内曼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洞察力来研究经济学,使经济学更加丰富,也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学研究已进入第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经济学仅限于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即传统市场学。到了第二阶段,经济理论已扩大到全面研究商品现象,也就是研究货币交换关系。现在的第三阶段,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以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策。按照这种观点,行为经济学就是第三阶段经济学的骨干理论。

三、行为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一)消费行为研究。传统经济学提出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同等收入条件下,人们将支出相同比例的收入,收入一旦确定,就可以对消费总量做出精确预测。行为经济学认为,消费支出不但受收入量的制约,而且还是消费意愿的函数,受消费动机、消费态度的影响。“积极情绪对人的活动有增力的作用,消极情绪对人的情绪有减力作用”,这是行为科学规律。因此,只要人的消费不是受预算的硬约束,那么消费行为就应受消费动机和消费态度的影响。行为经济学立足于行为科学来解释消费行为是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

(二)广告行为研究。广告的目的在于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控制消费意向,促进消费。行为经济学目前主要研究改变消费态度是情感、认知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广告业界把理性广告与情感广告结合起来的广告行为,把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结合起来的广告策略,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广告效果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应用的具体表现。

(三)投资行为研究。投资行为属于风险,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在心理上都倾向于回避风险、追逐稳定,只有在选择的货币期望值大到足以弥补风险代价的时候,冒险行为才可能发生。对此,研究需涉及到投资动机与行为偏好,不同投资动机推动下的投资行为,其具体表现方式不一样。行为偏好在投资中主要表现为对风险的态度,而且投资者之间的行为偏好往往都是不相同的或者有差异的,由此,可以分为风险爱好、风险厌恶和风险中性。因此,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投资既是利润的函数,又是经济心理的函数。

(四)储蓄行为研究。传统经济学认为,储蓄量在经济繁荣、收入提高时增加,经济萧条、收入降低时减少。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储蓄动机在低收入、经济萧条时期更强,经济繁荣时人们反而倾向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旅游、度假和满足其他享乐性需要,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持币量与储蓄量之间缺乏绝对的正相关联系,并非储蓄能力越强,储蓄数量一定就越多,对储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除持币量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行为及心理因素,即储蓄动机和对社会经济状况的理解与预期。研究表明,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具有更强烈的储蓄动机,老年人比青年人具有更强烈的储蓄动机。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储蓄动机一般高于经济繁荣时期,因为萧条的经济通常带来普遍的社会恐慌,预期未来收入会减少。

(五)通货膨胀研究。行为经济学在此领域主要研究:(1)通货膨胀的社会知觉特点;(2)通货膨胀与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行为之间的制动关系。行为经济学的注意源于这样一个社会经济现象,即虽然大多数美国人视通货膨胀为恶魔,但当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通胀降临时,却并不急于购买,而是持币观望。研究发现,人们对通货膨胀的行为反应受心理预期的支配。若价格已经上涨且人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小幅上涨时,往往维持消费,或降低消费,增加储蓄;若价格已经上涨且人们已经预计未来还将大幅上涨,人们才会用囤积和储藏来保护自己。

四、结束语

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领域,它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在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更多的考虑单个行为人的心理思维和主观决策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摆脱传统的完全以理性假设,加入了更多人的元素。行为经济学倡导并注重对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为现代经济学建构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类价值”的理论框架,使经济学成为人的科学,人成为经济学的主体。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肖经建.现代家庭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杨正.论行为经济学的创新.南开经济研究,1996.5.

[4]蔡四青.行为经济学――一门新兴的学科.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7.1.

[5]Backer.Gery.S,1980,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

篇9

摘要: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问题已受到全球的日益关注。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及可持续利用,加强渔业环境保护,呼唤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指导。该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本文在回顾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其逻辑框架,指出这一框架应当包括绪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政策分析等逐步递进的四部分;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应当成为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在构建这一学科的过程中,应当对稀缺性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资本观进行修正与拓展,加强既有政策之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逻辑框架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4-04

一、引言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本国乃至全球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1]。解决渔业经济发展、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从自然科学与技术角度加以研究,而且需要从经济学角度加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和演进规律及其应用为使命的经济学科。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尚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构建、发展及提升。笔者曾撰文对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述[2],本文在其基A上,对该学科的演进路径进行回溯,对学科的基本框架进行梳理,供同仁商榷以共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及渔业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协和发展。

二、学科发展的回溯与反思

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既是渔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溯其由来,就不能不从渔业经济学的发展开始。渔业经济学之思想起源可以追溯至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斯密甚至更早,而日本学者蜷川虎三1933出版的专著《水产经济学》是最早的渔业经济学专著。之后戈登・史葛(Gordon,H.Scott)在《渔业资源的最优利用经济方法》(1953)[3]及《共享资源经济理论:渔业》(1954)等论文中提出了生物经济平衡和最大经济产量(Maximum Economic Yield,MEY)的概念及其方法[4]。1961年日本学者冈本清造出版了《水产经济学》。之后,随着渔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及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步衰退,世界许多渔业国家相继将发展渔业的重点由增加捕捞强度转向渔业科学管理,渔业经济学的文献也快速增加。Н.Π.琴索联夫的《苏联渔业经济学》(1977)、李・安德森(Anderson,L.G.)(1977)的《渔业管理经济学》,洛根渥尔德与汉尼森合著的《渔业经济学》(1978)、近滕康男的《水产经济论》(1979),清光照夫、岩歧寿男著的《水产经济论》(1982)和大海厚宏、志村贤男等的《现代水产经济论》(1982)等都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著作[5]。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虽然著作数量增加、对渔业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理论阐释逐步深入,但受生产力发展所限,直到目前为止,国外渔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实质上是就是渔业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问题。我国学者毕定邦[6]、胡笑波[7]等人曾经在系统梳理前任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分别于1990及1995年出版了《渔业经济学》教材。然而受计划经济时代学术背景的影响,这些教材在学术体系上与全球主流经济学有较大差别。其后国内出版的渔业经济学教材至今尚未能及时系统地整合国内外学术成果,形成能够有效阐释中国乃至全球渔业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及其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概言之,从主体看,目前的渔业经济学总体来看仍然停留在以渔业资源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阶段,需要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系统整理。

在渔业经济学发展的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衰退问题受到了全球关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运而生,渔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了经济学家的重视。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起,捕捞、养殖及其相互之间、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经济研究成为了渔业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渔业资源经济研究与渔业环境经济研究逐步出现了交融趋势。

概而言之,对于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而言,要真正建立起一门学科,尚需认真总结、梳理和回答如下这些主要问题: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有哪些?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与假设基础上有哪些基本理论?在这些基本理论指导下,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哪些特有研究方法?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哪些可以借鉴到本学科中?如何将渔业资源经济学与渔业环境经济学加以系统整合而形成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体系?如此等等。

三、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逻辑架构

就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架构而言,笔者认为其架构应当包括绪论、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四个逐步递进的主要部分。对四个部分的基本构成,思考如下:

1.绪论。在绪论部分,需要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性质、本学科与渔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渔业资源学、渔业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说明。

2.基本理论。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应当包括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回顾、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等部分。其中,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它们既是经济学基础在本学科中的延展,同时也为本学科研究方法、尤其是渔业资源与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相关经济政策的设计及经济分析提供基础。

(1)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部分既为本学科提供基础,又是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链接。尽管本学科具有自身特色,但作为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进一步延展及应用,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首要的是界定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后面各部分的分析提供基础。其中包括对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社会福利理论、GDP核算理论、财政、货币与贸易政策等知识的简要回顾。

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在对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回顾时,作为经济学基础的延展,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必要对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经济学基本假设进行重新界定与认识。若资源无稀缺性,也就无需节约,无需研究其开发利用的成本与收益及有效利用与配置。这一点毋庸置疑。传统的渔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可捕捞的渔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配置问题。其中主要讨论的是渔业生物资源的稀缺性,在对于水域与水生生态系统等环境资源,在传统渔业经济学中被看作是外生变量。因此,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应当对传统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作一定的延展,这种稀缺不仅是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相对稀缺,而是取决于渔业生物资源、渔业环境资源更新能力而产生的绝对稀缺,这种稀缺资源是这一耦合系统中的内生变量。

(2)外部性理论。所谓的外部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生产者或消费者等经济主体在自己的经济行为中产生了一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这种有利影响所带来的利益并未被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己所获得,或这种不利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并未由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身所承担。外部性理论之所以应当被纳入到该学科基本理论之范畴,是因为人类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各种行为不仅会通过对渔业资源的作用而产生外部性,而且还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外部性。可以说,渔业生产、水产品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外部性随处可见。如何纠正外部性带来的资源扭曲性配置,在保护好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尽量提高人类福利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必须探讨的问题,这一问题将贯穿于学科发展的始终。没有外部性理论的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构建起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的界定与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有关。所谓非竞争性指的是某人对一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妨碍他人同时享用该物品,也不会减少他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非排他性则指的是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其消费行为埋单的人排除在消费该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而导致经济上不可行。如果一种物品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说这种物品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物品可能具备非竞争性但不具备非排他性,或者反之,此二者均被归入混合物品,而一些物品同时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称为私人物品。

(4)产权理论。产权是一束界定所有者权利、特权以及使用资源的限制的权利[8]。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渔业资源的产权界定不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绩效会有所差异。冰岛、新西兰等渔业管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是否以产权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关政策的设计、推进政策执行直接影响渔业资源保护之绩效[9]。要研究渔业资源及其相关的环境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就必须以产权理论为指导来进行制度设计、绩效评估。因此产权理论应当成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石。

(5)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它具有与日俱增的稀缺性。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平衡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权益,必须实现此类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为此,需要探讨渔业资源贴现率高低、产权配置以及资源生物特性、环境特性等对资源跨期配置、动态最优的影响及实现动态最优利用的机制与路径。这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

(6)自然资本理论。所谓的自然资本,又称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包括四个方面:(1)传统的自然自然资源;(2)环境消纳并转化废弃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3)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4)生命支持系统。”[10]。

显然,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可以且应当被纳入到自然资本的范畴。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类仅将其当作财富的来源(即资源)而未将其作为自然资本。何以做出这一论断?理由如下:按照R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所谓的资本,指的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无论是何种资本,追求超出其自身价值之外的增量部分是始终是投入此类资源的目的所在。如果将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作为自然资本,就应当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考虑如何实现其存量的补偿及增殖。然而,无论是全球而言还是在国内,渔业生物资源被过度开发、渔业水域环境被污染比比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因为在理论方面自然资本观的缺失导致了渔业生物及环境资源的扭曲性开发与不当配置,人们只考虑其开发,不考虑其增殖;即便考虑,也重前者而轻后者。

篇10

引言

产业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是通过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各种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实现的微观状态下的经济产业体系,是以理论为基础,应用为前提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过程。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微观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结合当前经济理论实现的应用性质的经济学过程。西方产业经济学侧重于从企业角度出发研究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行为,在西方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是通过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进行发展和探究的过程。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步的实现了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但由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使得当前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影响因素,更是使得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手段的主本文由收集整理要制约前提和影响手段。

1. 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发展现状

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是当前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更是实现经济学教育的重要保证手段。目前而言,我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设有产业经济学专业,在经济学的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由于各个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不同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手段和模式也不尽相同。设在经济学院,有的将产业经济学设在管理学院。教学中的内容偏重也有所不同,有的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认为研究产业组织就是研究市场运行,以及通过对产业组织的研究帮助人们分析现实的市场,但这些研究撇开了厂商内部的与控制和股东、银行、资本市场与经理控制的关系问题。

2. 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明确虽然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国了产业经济学专业,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外传统的产业经济学并不包括产业结构的内容,但我国始终对产业结构调整非常重视,我国学者对产业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在实践中,我国应用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事例较多。尤其是最近的这次经济危机,使得我国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都更加重视,利用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更加频繁。但我国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调整产业结构、重视不够,还停留在照搬国外理论的层面上,在实践中鲜有通过对产业组织的调整来改善市场运行的案例。这使得我国不同高校在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上产生较大差别。

2.2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我国实际相脱节产业经济学引入国内教学的时间较晚,其教材的内容大多是从国外引入的,案例也都是国外的案例,和中国的实际有较大距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例:产业组织理论的模型大多以完全信息为假设前提,博弈论的引入使得不完全信息模型也存在均衡解。但由于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不同,国外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不是很严重,这些模型对国外企业行为的解释力就较强。但在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策略性行为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这些模型对中国企业行为的解释力不强。中国学生在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仍然不能对身边的企业行为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解释,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也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学目的。

2.3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不规范,缺乏权威教材目前高校中使用的产业经济学教材有国内学者的,也有国外学者的,但国内外教材的也有很大不同,内容和体系设置差别较大。即使是国内编写的教材,一些教材的编者奉行拿来主义,直接照搬照抄国外的教材;还一些

编者把一些还不成熟的研究成果引入教材而使教材的权威受到学生质疑。教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缺乏权威的教材是制约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4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我国高校中产业经济学课程还停留在讲授的层次上,缺乏辅助教学手段和实验或实践环节。一般来说,学生大多是从一个校门走到另一个校门,绝大多数学生对企业以及对企业的运行没有任何感性的或理性的认识,也可以说根本不了解企业,这一方面会造成学生不能对产业理论或模型的作出正确认识和理解,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大大减弱。

3. 改进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3.1明确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我国的法治环境和产权制度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诚信体系有待建立,这是我国目前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前提。也就是说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其特殊性,我国的产业研究应立足于这个现实来研究我国的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把西方产业理论中国化作为现阶段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同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理论。

3.2编写和我国实际相结合,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产业经济学教材在明确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的基础上,首先要规范产业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使各高校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相对统一;其次,教材内容要和中国产业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使得学生所学的理论应能解释中国的产业现象,从而增强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另外,还应提高产业经济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少一些拿来主义,多一些编者自己的特色。

3.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在教学中应多组织一些实际的案例,提高学生理论应用能力;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兼并、重组和分拆以及其它的案例,这些案例多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可以使学生对产业理论有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应建立产业经济学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知识。同时应建立产业经济学的模拟实验室,使实验室模拟实验和实习基地实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产业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观念,不应当成为改革开放的“反对派”不要企图长期垄断市场,要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春天一定会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