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剂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剂学总结

篇1

地 点:技术教育实验室

与会人员:__教授,访问学者,高校教育硕士及技术教育专业的全体博、硕士研究生

记 录 人:

会议纪要: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__年度总结会暨元旦联欢会于12月28日下午2:00在南京师范大学技术教育研究所召开,南京师范大学技术教育专业的全体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首先是每位同学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接着是顾老师对大家的总结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点并提出了一些期望。最后举行元旦联欢会。

每位同学都认真地进行了自我总结与反思,现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觉得这一年,每天都在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成长。同时作为过来人,建议研一同学能够多积累“确定性知识”,做事时要注意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使得学习无所不在。

董秀敏:如果说研一研二的我主要是学做事、做学问的话,研三的我主要学做人,这一年我在做人方面也学到很多,感谢顾老师的宽容与理解。建议研一师弟师妹们打好专业基础,尽快走出迷茫期。

:做事要有反思意识,比如在论文调研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其实困难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需要的是你不断地去细化困难,解决困难,此外,还要一定要及时调整好心态。最后祝大家元旦快乐。

:这一年,觉得自己在读书这一块积累的比较少,来年一定要在读书方面多下功夫。在做事做人这方面有了长进,特别是要替他人着想,此外在做事时还要更加细心。

阴祥:作为新的技术教育大家庭新的一员,首先要衷心地感谢在座的老师,同学,从复试开始一直到最近的年鉴的撰写指导都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师兄师姐们多我们研一的关心和支持。至于收获,更多地是对技术教育的敏锐感的提高,正如顾老师所说的技术教育无处不在,需要我们用专业的眼光去发现,去了解。最后祝福大家2010年能够有一个好的前程。

篇2

了解学生班级情况,调整教学目标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目标,首先必须体现它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所谓基础性,是指不同类别学生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学科知识原则上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不同层次来要求,不作太大的变动,体现认识目标的统一性。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是根据学生班级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案,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创造、掌握不同知识点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师的教授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协调统一。例如,《方剂学》在本科中医等专业,专科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本科中药学专业都是必修课,但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案、知识侧重点自然有别。五年制中医班等专业学生前期巳学《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基础知识扎实,对中医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和理解,多为第一志愿入学,专业思想较稳固,教学中知识点不但要讲到一定的深度,更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教学形式上进行合理的设计,如课堂病案用方讨论、模拟临床、校园网上病案用方分析等,注重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三年制中西医结合班学生虽然也巳经学习了相关的中医课程,但学习掌握程度较浅、知识结构层次较低,教学设计中应重点把握应用知识点。四年制中药班学生只学习了课时很少的《中医基础学》《中药学》,对《中医诊断学》知识是空白,前期中医基础知识浅缺,教学设计中应重点考虑方剂基本理论知识点。2.了解学生知识基础,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已获取的知识和即将开课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与本课程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况。分析出哪些是学生已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初步掌握了的,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哪些是教师非讲不可的。例如,本科中医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三点:一是掌握制方步骤方法理论,二是掌握用方步骤方法理论,三是全面掌握100首、熟悉50首临床实用的古方内容。前两点的知识内容是《方剂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相对体现出《方剂学》课程中知识的独立性,故教学中应重点讲解,并应筛选合理的临床实例病案让学生组方用方操作演练。第三点也是教学重点,但每首方剂的具体内容涉及到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掌握好各条项内容的主次深浅关系,把重点放在方剂组方用药配伍内涵分析上、方剂的临床运用上讲解。

了解学生心理特征,讲究教学技巧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存在于学生当中的共同性心理因素,则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听课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点:(1)求新心理。这就要求教师的信息制作要立意新、内容新、角度新、技巧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去接受、理解信息的热望和兴趣。(2)求真心理。特别是讲授专业知识时,只有保证信息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才是对学生负责,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爱戴。否则将会起到误导作用或导致逆反心理。(3)求近心理。这种求近包括生活、地域、情感、认识、知识上的接近,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的讲课内容应该结合专业的实际,结合人们生活的实际,避免漫无边际。(4)求短心理。学生普遍喜欢接受那些短小精悍、一目了然的信息。教师应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思想行为,进行教书育人教师既要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倾向,又要了解个别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善于区别产生这些问题的不同条件,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例如,医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两大思想问题:一是专业思想不够稳固,究原因有三:(1)中医难懂、难学,有畏难情绪;(2)认为中医不科学,经验性、意识性强;(3)专业就业困难大,毕业后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由此,严重地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备课中应考虑到这些因素,教学中积极疏导,有目的做些思想引导,如学习方法引导、中医临床治病效果优势引导、毕业就业观念引导等。二是医生职业道德观念问题。有些学生存在拜金主义,认为医生职业能多捞钱,将来出去参加工作,赚到钱就是本事教师应作正面引导,教学中注意选择古今医家中济困扶贫,医德高尚的一些典型实例介绍,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道德思想,明确医生职业的义务、责仼、使命。

了解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均采取填鸭式灌注知识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使得步入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二个转变:即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其创新心理素质。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将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及时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与全面性。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体参与,如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精讲式、学生讲课式教学,课堂提问、课外练习重视选用能力分析、思维开发性题目,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如学科学术专题讲座、学科知识竟赛,组织学生开设开放性实验,帮助学生开展科研活动、课外兴趣学习小组、文献。整理论文写作小组、网络专业实践能力操作练习,等等。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如书面答卷、科研论文、模拟用方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做到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考评,以此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

了解学生实际困难,给予及时帮助当代大学生状况体现三大特点:一是正处青春期,思想不稳定,但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有理想、有抱负。大学教师是他们信赖的朋友、倾诉的对象,他们喜欢与老师谈生活、谈未来、谈人生、谈爱情、谈幸福,老师有责仼、有义务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在思想上、行为上帮助他们、使之健康成长;二是由文化知识学习转型专业知识学习,由中学被动的学习方法转型大学自主学习方法,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认识上的障碍,寻求老师帮助,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合理制订安排好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方法;三是没有社会阅历、生活阅历,家庭中很多难以避免出现的问题、困难也让他们牵肠挂肚,但又无好的解决办法和正常的承受能力,诸如亲人病情等,在学生咨询时,专业教师应详细了解情况,为其提出处理参考意见。综上所述,作为教师,应重视备学生环节,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理念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

作者:丁舸 辛增平 姚风云 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篇3

[摘 要]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系统。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思考如何进行总结:一是有利于丰富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总结 丰富 经验 提升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39

总结是数学课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系统。但纵观目前的数学课堂总结,往往只有两种形式,即教师进行总结和学生自己总结。笔者经过调研分析,认为这样的课堂总结不能够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梳理所学知识,不能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总结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并内化所学的知识呢?下面,笔者以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9)”一课的总结为例,谈谈数学课堂需要什么样的总结。

课堂总结一: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1:我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生2:我知道了要想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就要先用10来减去9,然后再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

生3:我知道了14-9=5。

……

师:同学们的总结非常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课堂总结二:

师:同学们,马上就要结束本节课的学习了,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学生闭上眼睛回忆)

生1:这节课我们先复习了上学期学习的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

师:通过复习,我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呢?

生2:通过复习,我们知道了如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师:不错。那后来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3:后来我们又学习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师:当时,同学们都想出了哪些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

生4:当时我想出的是分解法,就是看被减数的个位上是几,就把9分成几和几,然后再分别减。如15-9,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上是5,所以我就把9分成5和4,然后用被减数个位上的5减去5得0,再用10减4,最后得到答案6。

生5:当时我想出的是凑十法,因为9加1等于10,所以被减数也要加上1来减。如15-9,就可以变成16减10,最后得到答案6。

生6:当时我想出的是想加算减法,如15-9,因为9+6=15,所以15-9=6。

生7:当时我想出的是借1法,即先用10来减9,然后把结果加上个位上的数。如15-9,先用10来减9得到1,然后将1加5,最后得到答案6。

师:后来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哪一种方法是最简便的?

生(齐):借1法。

……

思考:

第一位教师的总结方法与内容直指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而第二位教师除了让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之外,还让学生梳理了这一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有效的思考,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细细品味第二位教师的课堂总结,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1.课堂总结应有利于丰富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发展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提出来。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呢?除了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之外,还要让学生系统梳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总结来进一步梳理所学知识,就可以系统地阐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活动经验。如上述课堂总结二中,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总结时,不是让学生谈自己学到了什么,而是让学生谈自己在这一节课中是怎样学习的,引导他们谈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方法,这正是促进学生巩固并提升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2.课堂总结应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角度来分析,上述课堂总结二从表面上看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复,没有重点,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梳理,即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只有让学生真正思考问题,才能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篇4

关键词:《药剂学》;教学改革;流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38-02

随着新世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生产实践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药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1]。《药剂学》是药学及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药剂学》课程教学具有知识点分散、记忆性强、易理解但不易系统掌握等特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在考试中易取得好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将书本知识灵活应用。这与《药剂学》教学中普遍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我院在近几年的《药剂学》教学中,依托现有的固体制剂中试基地,集中中试放大生产设备,集聚具有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师资资源,以片剂、胶囊剂、微丸剂等现代药物剂型为基础,应用流程化的教学方法[2,3],在研究生、本科生的《药剂学》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总结。

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工艺流程串联知识点

我院实施的流程化教学法将传统的药物剂型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不同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工艺与设计、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按照实际生产工序加以串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生产流程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传统的《药剂学》教学中,大量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以填鸭式的教学灌输给学生,效果并不好,而且大班化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操作均以各自独立的章节平行实施,相关性不大,学生难以将实验技能和药剂理论很好的结合。流程化教学法将生产实践与理论教学按照生产流程加以整合之后,我们将每种剂型的教学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教学要求简介,按照教学大纲,介绍每章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制剂生产的基本要求。(2)剂型概述,通过对各种剂型的定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掌握每种剂型的异同点。(3)剂型的处方设计与制备流程,首先通过理论教学介绍每种剂型的处方特点和设计原理,将大班学生小班化,利用课后时间分组讨论,在学院中心实验室提供的各类原料药和药用辅料中合理选择,制定各小组的基本处方。其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我院固体制剂中试基地的现有设备,分组进行制剂的生产,并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形成生产报告。(4)教学与实践总结,由老师对每组的产品及生产报告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在施行该方法进行《药剂学》教学时,对每个剂型的教学均需完成以上步骤之后才进行下一个剂型的教学,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对剂型的理解和生产实践技能,摒弃了传统的理论、实验两条线的教学模式,突出流程在制剂中的重要性,将枯燥的理论与实验、实践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现以相关固体制剂为例说明流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式个性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各种剂型的特点、制备与评价,但内容之间相对独立,平铺直叙,需要学生完全以记忆的方法掌握,教学效果较差并且难以在实际的生产中加以灵活应用。我们采用上述流程教学法,将大段的知识点按照不同的工艺流程加以分类,在介绍生产流程的同时融入相关理论,形成模块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生产实践环节连接各个模块,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力求使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的同时也掌握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并通过总结制备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验证和巩固《药剂学》的相关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传统的《药剂学》实验课程存在大班教学、内容单调、实验内容设置与生产工艺脱节等问题,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处方设计和生产实践,以片剂、胶囊剂为例,从原辅料的粉碎、过筛、混合,到制软材、制颗粒,再到胶囊灌装、压片、包衣、制剂包装都由学生自己操作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生产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三、引入激励机制,多层次进行教学考核

作为传统的教学考核方法,考试成为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通过对往届许多毕业生的回访,我们发现,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取得好成绩,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对知识点死记硬背,其结果是考试结束后很快忘记了学习的内容,不能在工作中灵活运用。为了更加合理的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考察,我们在教学考核的手段上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1)降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约占50%。(2)由指导老师对每组学生的生产报告进行评阅,分数占总成绩的20%。(3)由指导老师对每个学生在生产实践各个环节中的表现、操作技能及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数占总成绩的30%。为了激励学生对考核的热情,我们在每种剂型的教学中评出三组最佳处方,给予满分。由于剂型种类比较多,学生即便有的处方没有做好,通过其努力也不会影响其最终的考核成绩。

四、坚持教学改革方向,加强科研能力培养

目前我院在研究生《药剂学》相关课程和本科生的部分《药剂学》课程中进行流程教学法的有益探索,希望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沿着流程化教学的模式深化对《药剂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创新和进步,但也需要看到教学中的不足。其一,流程教学法改变了以往理论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知识的讲授简单化、实用化,但不可不重视《药剂学》教学中知识的积累,我们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其二,目前,我院依托固体制剂中试基地现有的生产设备进行流程化教学改革,生产和制剂评价设备的种类还有待进一步增加,最终我们希望能够逐步覆盖到所有药物剂型的教学中。其三,生产实践环节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产技能,但还需要在教学中将现代《药剂学》的前沿进展与生产实践不断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摸索和改革中[4-6],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我国生物医药工业的兴衰。流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构思新颖、教学模块清晰、教学效果良好,将现代《药剂学》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和质量评价等内容有机结合,符合人才培养的方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余江南,郭红.顺应时展要求,深化药学教育改革[J].中国药事,2003,17(10):641-642.

[2]龙晓英,杨帆,易军.药剂学流程教学法探讨[J].药学教育,2004,20(2):30-32.

[3]苏瑾,于莲,孙维彤,等.流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2):58-58.

[4]尹桂华.药剂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药房,2012,23(4):381-382.

[5]杨梅,芦殿香,范雪汝.药剂学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2,14(2):96-98.

篇5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药剂学;实验教学

1优化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

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要对药剂学实验内容进行优化,合理分配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设计性实验之间的比例。目前,在一些高等学校药剂学实验教学中,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如一些代表性的普通剂型的制备实验,学生在学完相关理论知识后,只需要按照教材的实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就能得到标准的、理想的实验效果,从而验证相关理论内容。这种实验教学方式虽可提高学生实验的正确率,加深对实验步骤的印象,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会按部就班地根据实验流程来完成相关操作,缺乏思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及科研能力的提高。因此要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采用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性实验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如片剂实验增加了溶出度测定,浸出药剂实验增加了中药的提取、精制等内容。在确保学生熟练掌握了制剂的制备要点及各辅料在其中的作用后,可适当设置一些典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和制订实验方案,通过实践筛选出最佳实验方案。从查阅文献,到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质量评价等学生都得到了锻炼。设计性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加深学生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另外,针对目前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在完成传统剂型的学习后,还可增加一些新剂型以及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应用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2改进药剂学实验教学方法

目前,药剂学实验教学多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在实验课上,教师首先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强调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学生听完讲授后,根据教师讲授的实验步骤机械操作,实验完成后根据结果书写实验报告,教师根据报告进行评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牢,无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因此,要改进教学方法,将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上课随机抽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后让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复习,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该剂型目前的应用情况及前沿发展动态,拓展知识[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深造打下基础。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独立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药剂学实验教学中涉及一些制剂专用设备的使用,如压片机的使用、安瓿瓶的熔封、栓模的使用等,单靠教师口头讲解,抽象难懂,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快速掌握操作要领;再比如,合格的软材要符合“手握成团,轻压即散”的要求,学生难以靠想象掌握这个要求,而借助一些教学视频会生动形象地展示设备的工作原理、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合格标准等。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容易理解和掌握,印象也更加深刻,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听课的困倦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兴趣。对于一些在实验课堂上无法进行,但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视频形式播放给学生观看,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发他们对药剂学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起到补充作用。

3提高教师自我科研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药剂学专业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药剂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灵活掌握课本上固有的知识,还要在现有知识库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高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生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科研工作能力,不断充实科研实践,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眼界。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自己的科研项目,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举办讲座和授课等活动,从而提高实验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完善药剂学实验考核制度

药剂学实验考核能有效反映学生真正的实验水平和技能。因此,制订合理的考核制度是必要的。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实验报告和理论考试,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在考核中加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则更加合理。实验过程的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实验预习、课堂回答问题、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卫生、纪律以及团队合作等。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判时,要允许实验失败,但要找出原因。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反思。因此,完善的药剂学实验考核制度应将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理论考试相结合,合理分配各项所占比重。这样,通过综合的考核和评判,能真实反映学生药剂学实验知识与技能水平,促进学生更加重视对本门课程的学习。

篇6

[关键词]药剂学;启发式教学;教学质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b)-007-02

药剂学作为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既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又生产实际联系密切,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实际应用新兴技术紧密相连,其学习内容多而散。叙述性、记忆性强。学生普遍反映药剂学知识点多、难学难记。同时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药剂课的学时又有所减少。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由于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往往容易形成“填鸭式”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难以致用、枯燥乏味的感觉。如何提高药剂学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是我们每个药剂老师都在苦苦思考的问题。很多高校的药剂老师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采用流程法、交叉法、PBL法、思维导图法、讨论式、实例教学和探索教学等方法。笔者近年来在药剂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获得了学生的肯定。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指出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具有下面四个特点: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的动力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实践联系,书本知识直接经验相结合;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下面笔者就根据这四个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作一阐述。

1、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习兴趣是启发式教学的起点,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科目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在《法篇》中,柏拉图也明确申明。“教育的总和本质实际上就是正确的训练,要在游戏中有效地引导孩子们的灵魂去热爱他们将来要去成就的事业。”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老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都是从绪论开始,因为第一节课能影响学生对新课程的第一印象和兴趣程度。我们都希望通过这节课能使学生认识到药剂学的重要性,对学习药剂学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并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笔者的第一节课首先介绍21世纪的今天。药学的大厦无比的宏伟和奇妙,如此宏伟和奇妙的大厦是由四根大柱子组成的,那就是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和药剂学。然后提出药剂学能够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用药顺应性,并举红霉素做成肠溶片为例。然后从药剂学的地位、任务、重要性及其发展等多角度地以生动的语言、浅显的事例引导学生对药剂学有正确的认识。最终使学生认识到药剂学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责任方面,近年来频发的药害事件是很好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好药剂学是他们的责任。换句话说只有学好药剂学,才能更好的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稳定、经济及顺应性。比如欣弗事件,遥过介绍安徽华源在生产“欣弗”过程中违反规定,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给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使同学们认识到药剂中的制备工艺对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意义重大。再比如通过齐二药假药案中二甘醇假冒药用丙二醇造成11名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死亡使同学们认识到辅料的重要性。

2、强调理论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记》作者说:“君子之教,喻也。”教师要力求把深奥的东西通俗化,把理论的东西实际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新课改中也主张“加强课程内容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在药剂教学中。笔者常常将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中的典型事例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刻地感觉到药剂的学习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并能通过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会觉得这些事例就在身边或非常实用,这样就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大大增加学习的兴趣,并能够激发学生联想,启发思维,进行对照,变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地学习。比如讲到影响药物增溶作用的因素时,笔者列举了日常洗衣服的例子。增溶剂就是洗衣粉,增溶质就是衣服上的油污。由于油污是非极性的,所以用水是洗不掉的,而洗衣粉作为表面活性剂,其形成的胶团内部是非极性的环境,相似者相溶。影响增溶量的因素包括:增溶剂的种类;药物的性质:加人顺序和增溶剂的用量。笔者就讲到洗同一件衣服,不同品牌的洗衣粉效果是不一样的;用同样的洗衣粉,如果衣服脏的程度不一样,洗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增溶剂的种类和药物的性质会影响增溶量。洗衣服必须洗衣粉达到一定量,才能把油污洗干净,也就是说增溶剂的用量达到临界胶团浓度才行;人们洗衣服的时候都是用少量水加洗衣粉来浸泡衣服,这就是为了达到临界胶团浓,而不会用一大盆水泡衣服再加洗衣粉,这样比喻学生就明白了为什么增溶剂加入的顺序和增溶剂的用量会影响增溶量。再比如讲干燥的条件时,就举晒衣服为例,夏天比冬天衣服容易干,来说明传热的推动力;晴天比雨天容易干,来说明传质的推动力;有风的天气容易干,来说明及时带走气化的水分容易干燥。

3、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

学习主体的参程度如何,是一节课成功否的重要标志。一且问题提出,思维就被激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主动获取构建新的知识。比如,笔者讲到金代李杲提出的“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病舒缓而治之”时就会给学生提问,为什么是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后面的章节。再比如浸渍法中提出为什么要用定量溶剂?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

教育部教高[2007]2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转变。”物理学家劳厄也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在药剂学教学中笔者也十分重视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充分发展。比如讲到用热分析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时。笔者在一张PPT上同时放上陈皮挥发油、B-环糊精及其两者不同比例混合物和包含物共9张DTA图。让同学们自己归纳分析总结这9张图的区别和联系。自己得出混合物的DTA图是陈皮挥发油和B-环糊精DTA图的简单叠加,而包合物的DTA图上已经没有陈皮挥发油DTA图上对应的峰。再比如讲到同一个药物被不同潜溶剂增溶的介电常数和对应的溶解度的曲线图时,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这些曲线图的异同,总结出来在组成不同的复合溶剂中。虽然同一溶质的溶解度峰值大小不等,但相对应的介电常数基本相等。根据这一规律,则可从一组复合溶剂的溶解度峰值对应的介电常数选择适宜的其他复合溶剂或其适宜配比,取得最大的增溶效果或最低的不良作用。这样的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注意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希望能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从苦学、难学彻底转变成想学、乐学、会学。最后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龙晓英,杨帆,易军,药剂学流程教学法探讨[J],药学教育,2004,20(2):30-32.

[2]张炜煌,交叉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5):578―579.

[3]高静,储藏,丁雪鹰,等,药剂学教学改革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初步探索[J],药学实践杂志,2009,27(3):231-232,235.

[4]何勤,张志荣,新形势下药剂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药学教育,2007,23(3):37―39.

[5]江永南,张健泓,王林,思维导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文汇,2007,(1):87―89.

[6]钟延强,李国栋,鲁莹,等,讨论式授课在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尝试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5):307-308.

篇7

首先,对传统《药剂学》课程设置进行详细分析,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将课程教学体系由原来的理论课加实践课的模式调整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3部分组成,实验课上采用部分验证性试验巩固基础知识,加入部分开放性试验,旨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验中提高动手能力,在工作中增强团队意识,在项目实践中参与项目的实际操作环节。

2采用有效的、系统化的教学方法

2.1情景模拟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如讲解难点“缓控释制剂”时,教师可进行“去药店买某种药品,如何选择?”的情景模拟,告诉学生药品的生产厂家、价格等基本信息,要学生在“普通制剂、控释制剂、缓释制剂”3种药品中进行选择,并陈述理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总结和讲解;也可以与已学过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联系对比导入,如将“制软才”与“揉面团”类比,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学生更易于接受新课;也可以设置悬念进行新课导入,如讲述胶囊剂的新课前,先播放科普教育节目“胶囊真的伤胃吗?”短片,通过片中主人公的切身体会设置悬念,提出“胶囊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什么方法制备的?”等问题引出新课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2教学中注重总结归纳药剂学内容繁杂,难以系统掌握,归纳总结可以使药剂学知识更加系统化、直观化、逻辑化,加深理解和有效记忆。归纳总结产生教学主线和分支的知识点,提纲挈领,可借助“树形图”等简图和简表将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提高学习效率。

2.3结合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目前,通过前期教学改革,该院药剂学中已普遍使用多媒体技术,除大量的实物彩色设备、不同剂型照片、图片、动画外,还与合作单位协作制作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录像,将生产车间、制剂设备操作、制备流程、包装过程等过程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解决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另外,该院药剂学实验教学采用视频的教学手段,通过循环播放教学录像的方法,可以随时帮助学生改掉不规范的操作,保证实验的高质量进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工程实践式教学

该文将工程化的思想引入药剂学教学模式中,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药物制剂设计,协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体实施方式为结合教学内容拟定药物制剂设计课题若干项,或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剂型,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完成课题。注重多学科交叉性试验的设置,例如先将注射液进行处方设计,然后学生将自己制备的注射液进行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学生在这样的交叉性试验中既掌握了剂型的制备方法还掌握了剂型的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的相关知识,宏观上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并记录试验结果,完成试验评价,借此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科研态度。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优化评估体系

以往我们采用传统的教学考核方法,仅在学期末进行理论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最后成绩的100%,导致部分死背书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也能获得较高的期末成绩。CDIO教学模式则要求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考察,而且考查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还包括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态度和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三者比例基本上在5:2:3的水平。实验课和工程项目等多种项目中的形成性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体实践中我们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考核、课堂测验和回答问题以及实验课考核的结合,设立了新的教学考核体系,结果显示能够真正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全方位信息,且能真正区分学生的效果的好坏,并能因材施教,有针对的帮助学生达到较好学习效果。

篇8

关键词: 药剂学实验课开课现状改革方案

在21世纪,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潜能来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药剂学作为药学知识的专业课,位于药学知识结构金字塔的顶部,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也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工艺学,我们更有必要对其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因此,我们就药剂学课程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

药剂学为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研究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预防、诊断需要的各种形式(剂型)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其实验课的开出率占其理论课的50%,这充分说明了实验技能在药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药剂学课程的改革重点就在实验课的教学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不再适应“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智慧是从动手开始的,只有亲自经历艰辛的探索实践活动,才能使大脑变得更加聪慧,更有创造活动。”创新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潜质,开发这种潜质应当是教育本身必须担负的功能。为使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在实验课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1.药剂学实验开课现状

1.1药剂实验课开出率远远低于50%。我校实验室与实验器材的明显不足,往往造成教师想进行实验教学,却没有实验室或相应的实验器材,从而影响了教学计划的进行。

1.2现在进行的药剂实验课大部分为传统的药剂实验,教学模式几乎完全是验证型实验。所谓验证型实验,是指学生通过实验来直接验证已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这种实验模式中,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能得出结论,造成学生只会动手、不会动脑,“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教师给予学生的依然是灌输式教学,机械式操作,结论性结果,相对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操作、问题型结果相去甚远,它所带来的后果有目共睹:(1)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过程死板,学生缺乏实验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2)教师指定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学生缺乏创造、改变实验条件的机会,灵活性严重不足;(3)学生不能自己设计实验,只是被动地完成实验,目的性不强,实验技能的培养达不到预期效果;(4)如此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在操作技能、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

1.3我校药学专业起步较晚,药剂实验课开设时间不长;在实验方法上基本是机械模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实验课对自身的学业帮助不大,常常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有些学生甚至经常缺课。

2.药剂学实验课改革方案

2.1教学模式的改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医药行业实用型技术人才匮乏,职业技术学校更应以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有现代化药品生产技能、药学实用技术、药品生产经营能力,可在医院、药厂、药品检验与药品经营部门从事制药、药品检验、药品营销、医药管理及新药开发工作的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为根本宗旨。

药剂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药物剂型的设计与药物制剂制备、生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并能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价。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的实验内容来实现的,实验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实验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将实验内容分为基本技能性实验、综合实践性实验、实习基地见习三部分进行教学改革。

2.1.1基本技能性实验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仪器设备的训练与应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主要是粉碎、过筛、混合、溶解、增溶、助溶等操作训练。如粉碎操作,是药剂学中最基本的操作。粉碎的方法和车间中粉碎的器械很多,为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并能根据原料的性质、粉碎度的要求,选择粉碎方法和粉碎器械,我们除了按教材内容进行训练外,还结合日常生活中如元宵粉(加液研磨法)、芝麻糊(串油法)等的制作,为学生准备炒芝麻、炒面粉、糯米,让学生自行选择粉碎器械和方法,然后进行粉碎度的比较,得出最佳粉碎方法。这样便既达到了训练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2综合实践性实验

主要发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处方设计、质量控制的训练与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实验内容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如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问题。软膏剂中由于皮肤病灶的深浅不同,要求药物作用产生的部位也不同。有些软膏只须在皮肤表面起作用,不必透皮吸收;有些药物要求透过表皮才能在皮肤内部发挥疗效,如治疗皮炎的激素软膏、抗真菌的癣净软膏;有些药物则要求透过表皮被吸收入血而产生全身治疗作用,如硝酸甘油软膏和抗过敏类软膏。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很多,其中基质的性质对药物透皮吸收影响较大。为此我们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基质,让学生自主设计处方进行实验,将生产出的产品进行体外释药速度测定,最后将学生得到的实验数据总结归纳,分析比较软膏中药物释药能力不同的原因。另外,我们利用学生爱上网的特点,还为学生准备了《中国药典》2005年电子版,旨在方便学生查阅,及时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1.3实习基地见习

主要针对我校实验室、车间仪器设备有限的实际问题,采取个别实验到实习基地、工厂见习的方法,利用实习基地、附近药厂的资源,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达到设备共用、资源共享的目的。如灭菌制剂的生产、全自动胶囊充填机操作、气雾剂的制备等。通过参观见习,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药物制剂的制成有了亲身体会,开阔了视野,缩短了实验时问,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对药剂学学习的兴趣。

2.2实验考核方法的改进

实验考核是检查学生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手段,我们将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种方式。平时成绩是根据每一次实验得分总和来确定,实验成绩分为A、B、C、D四等,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评定:

2.2.1实验前预习。通过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熟悉此次实验需采用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做到心中有数。

2.2.2实验物品的选用。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内容,正确地选用仪器、设备,爱护仪器

设备,尽量避免损坏。

2.2.3实验操作。要求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谨慎、细致地

进行每一步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技能。

2.2.4工作台面清洁,实验有条不紊,强调质量意识。

2.2.5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

分析报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2.6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具体做法是由实验教师拟定实验题目,学生2人一组,

采取抽签方法得到考题,2人互相配合,共同完成。

2.3加强现场教学方式

我们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带领学生到药厂、药店现场参观学习。现场教学是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补充。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仪器、设备齐全、先进的药厂、药店、药品研究所进行参观,观看操作演示;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现场介绍车间的工序、布局、工艺条件,以及主要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各工序技术管理要点、质量控制等。学生开拓了眼界,弥补了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领悟,以及对药剂学发展趋势的了解。

3.结语

3.1自主探索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的机会,力争使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品质。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增加实践性教学、师生互动教学,变教师独讲为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解决问题方法、规律。教师要变过去固定的练习模块为学生的内化阶段,让学生运用自己找到的方法、规律加以应用从而强化知识的落实。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消除过去教学工作中的种种弊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教师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大胆改革创新,不断地进行深入实践、研究、探索,要在一堂课中让学生体验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2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种新的尝试,教师只有尽快形成新的药剂学实验教学结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注重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3.3药剂学实验的改革,不仅对实验设备提出了要求,而且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拿出大量的时间,而且要保持较新颖的专业知识,过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现在教师得有一条河。

参考文献:

[1]王珊,陈璨.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

[2]陈灿.实验课教学的探索与改革――《药剂学》实验课教学的体会点滴[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

[3]刘玉雯,余祥彬.适应药剂学发展深化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5):2.

[4]刘利萍,陈建军,钱青,王秀珍.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9.26,(12).

篇9

关键词:药剂学;基础研究;研究现状;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R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255-02

药剂学是药学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对我国新形势下药学科学和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药剂学资助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靶向制剂、控释制剂、透皮给药系统以及药物稳定性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药剂学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和基础研究等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现通过探讨我国药剂学基础研究中的现状和基本思路, 对我国药剂学的基础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1目前药剂学基础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发展方向

1.1口服药物缓控释系统:日服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已突破过去十几年的诸多限制, 设计原则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观念性改变。已有更多类型及特点的药物被研制成口服缓释控释系统, 提高了用药的依从性。如缓释给药系统的处方设计、释药动力学特征、新的控释材料、制备工艺技术、体内过程、抗生素药物缓释与细菌耐药性产生速率及强度的关系、药物首过效应产生的机制和条件以及它们的抑制等。今后的缓释及控释制剂将朝着提高药物治疗指数的方向发展, 选择疾病需要的释药速度、释药时间和释药部位, 建立疾病状态下的药理学、药效学与药剂学的相关性。

1.2粘膜给药系统和透皮给药系统:粘膜作为全身吸收药物的途径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日腔、鼻腔和肺部三种途径的给药。剂型的选择及处方的设计极为关键。提高载药量和粒子粘附性、控制粒径大小和密度进而控制药物沉积部位,非活性辅料对活性成分的必要吸附和有效分离、空气流体动力学的研究、粉雾形成技术和吸人装置的研究、鼻腔及肺部粘膜生理病理及长期毒理研究等均是于一分重要的作寻找新的透皮促渗剂、透皮技术和新型透皮给药载体是研究的重要课题。药剂学对促渗剂与皮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研究在指导优良促进剂的发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脂质体、微乳等的研究包括这些载体与皮肤角质层的融合、穿透、扩散、释放等机制, 提出了一些新的透皮学说。引人注目的尚有各种物理方法的研究, 如变形传递体、离子电渗技术、激光促渗技术、放热法促进透皮转运、电致孔技术、超声促渗透技术、高压技术、生长表皮尤损技术角质层微破损技术、前体药物等。

1.3靶向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是药剂学及临床治疗学研究的热门领域。通过近年的探索, 对靶向给药系统的靶向机制、制备方法、特性、体内分布和代谢规律等都有了较为清的认识。但是还存在主动靶向或特殊部位靶向、体内转运及代谢动力学模型的质量评价项目和标准、体内生理作用等不少问题需要深人研究。脑靶向、血栓靶向正在成为除肿瘤靶向治疗以外热门的靶向研究领域, 通过克服亲水性分子和大分子等难以透过的血脑屏障达到治疗脑部疾病的目的, 研究的策略包括特殊载体转运吸附介导一糖蛋自一外排泵的抑制经鼻腔途径传输脑靶向前体药物。但实现脑靶向给药的难度十分大, 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1.4智能式释药系统:智能型释药系统能针对治疗疾病的需要释放药物, 代表了今后新剂型发展的一个方向、从分子物学和分子病理学的深度更广泛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体内外调控机制, 研究理化性质能受体内外一定因素调控从而调控药物释放的载体材料或载体材料的组装。例如, 脉冲式释药系统可以利用外界变化因素, 如磁场、光、温度、电场及特定的化学物质等的变化来调节药物的释放, 也可利用体内环境因素例如、酶、细菌等来控制药物的释放。自调式释药系统是一种依赖于生物体的信息反馈自动调节药物释放量的给药系统, 例如离子电渗原理设计的血糖监测-胰岛素反馈定量释放装置。

1.5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各种药物传输系统中, 高分子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用于释放速度的控制和调节,也有助于药物的靶向传输。温敏型高分子作为智能化给药的载体是继敏感材料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可生物降解性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在注射剂或埋植剂的开发方面更为引人注目。高分子胶束作为新型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是功能高分子的又一新应用。载药胶束属于自组装纳米粒系统, 具有长循环、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增强细胞膜渗透、可脱水贮存及自然水合等突出特点。

1.6生物药剂学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不断发展与更新, 成为药物传输系统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重要领域。在药物吸收研究中, 肠道细胞吞噬与微粒系统特征的关系、P-糖蛋白(P-gp)的药泵作用和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应用、用可逆地, 特异或非特异地增强药物胃肠道透过性的吸收促进剂, 促进药物的吸收及机制等, 以及预测吸收的数学模型等有较多研究。为提高多肤的生物膜透过性和抵抗酶降解通常可采用酶抑制剂、促进剂合用的方法。将多肤及蛋白类药物包裹在脂质体等微粒载体或进一步用聚合物修饰有利于药物的稳定、减少胃肠道酶的破坏、增进吸收。研究小肠细胞膜及细胞间载体、紧密连接通道的分子结构及空间构象, 指导药物设计及载体设计,建立一等细胞培养模型和预测药物吸收及机制是近年来药物吸收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如果以细胞表面标记物, 如糖、外源凝聚素、半抗原和抗体等介导吞噬作用的配体作为运载工具携带治疗用的药物, 就可以被转运到具有专一性受体的器官或组织中发挥作用。其他如准确阐明新剂型的药动学数学模型、微透析、人神经网络,等先进技术在药剂学领域中有重要应用。

2对加强我国药剂学基础研究的一些建议

2.1加快研制口服缓控释制剂:口服制剂在申报的新药中约占三分之二,所以应该从量大、面广的制剂入手,缓控释制剂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方便病人,更主要的是能较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防止药物浓度波动过大而出现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作用的发挥。据有的专家预测,3~5 年内将有一大批缓控释制剂申请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但需很好组织引导,防止出现某些品种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高水平的缓控释制剂(如渗透泵制剂、微孔包衣膜控释片、复合微丸胶囊等),除了有良好处方设计之外,还涉及到原辅料、生产工艺和专用设备的配套问题。有些工艺技术要组织攻关,有些设备可能要引进,所以要择优支持少数单位,分工合作,集中力量首先攻克几个品种,而后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品种,并以技术转让方式逐步推广。

2.2积极开发透皮吸收制剂:透皮给药不仅克服部分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问题,而且采用控释系统还可以达到长效的目的。目前已报批生产的除上述两种药剂外还有东莨菪碱透皮贴片,另外还有一些新的透皮制剂也在加紧研制,可以说,在控释透皮给药系统研究与开发上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透皮制剂的开发还可带动各种膜聚合物、压敏胶、背衬材料和多种促渗剂等基本药用材料的研究,新型透皮控释制剂的研究还可以为传统硬膏剂和软膏剂的改进与提高提供理论指导和新技术与新材料的支持,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新制剂。

2.3有选择地支持靶向制剂的基础研究和开发:靶向制剂是最新一代的给药剂型,由于药物是在靶部位释放,可以提高靶组织的药理作用强度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所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被动靶向制剂是将药物固定在一定大小的颗粒载体上,通过局部毛细血管的阻留而实现定位释放。这方面国内已开展了一些研究,如将抗癌药固定在白蛋白、聚合物或磁性颗粒上可以达到在靶部位的定位释放作用,但到目前为止除了之外还没有开发出一个新的制剂。主动靶向制剂是利用抗原2抗体或受体等分子亲和作用将药物定向分布在靶组织或靶细胞内。目前国内进展最好一个项目是第四军医大学研制成功的同位素碘标抗体,对原发性肝癌有很好的靶向性诊断与治疗效果,已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2.4重视粘膜给药制剂研究:粘膜给药是诸多新剂型发展中的一种,它是以机体各部位粘膜为给药途径,通过粘膜吸收药物直接进入循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由粘膜给药途径很多,可重点开发鼻粘膜给药制剂和口腔粘膜给药制剂。

2.5加大辅料开发的力度:药用辅料对制剂新品种的开发及制剂质量有重要影响,据统计美国药典22 版共收载药用辅料多达360 种,但美国上市的药用辅料多达1000多种。我国药典仅收载数十种,上市者不过百余种,且型号、规格不全、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呼吁决策部门制定倾斜政策,支持优质辅料的开发,选定几家药用辅料的生产厂作为定点厂,通过专家立项、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优先开发国内急需、科研和生产单位要求迫切,预期需求量大的辅料。

篇10

    中药药剂学为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同时,不能降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前期通过课堂调研发现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积极性较高,但是多数学生也存在畏惧心理,担心由于听不懂,无法完成实验。基于此,课程组教师经讨论后,采用渗入式教学,第一学期从大纲要求的14个实验中选出8个实验开展双语教学,避免同时开展,学生接受不了,学生在英语能力方面参差不齐,为了能使学生尽快适应,从陌生到熟悉双语教学,我们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用英文讲解时,应根据学生反应,注意把握好语速和重复次数。语速适当放慢,如果学生仍然听不懂,用再慢的语速重复一两遍,必要的时候结合实验装置,示意实验操作过程来提示和辅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对预留的问题进行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激发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

    2重视实验报告及学生反馈环节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用英文撰写实验报告,强调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与讨论的英文表述[6]。在ResultandDiscussion环节鼓励学生对制剂产品进行讨论,比如thepreparationoftablets,结果中应包括appearance,weightvariation,hardnessanddisintegration,并对这些结果进行讨论。从实验报告批改结果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能主动思考,查找相关资料并将其用英文表述。多数学生反映通过8次中药药剂学实验的双语教学及实验报告的撰写,对中药药剂学专业词汇和一些特定的研究用语的表达习惯都有所熟悉,大大提高了他们阅读中药药剂学相关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

    3加强教师的外语培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双语教学是个巨大挑战,承担双语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外语水平,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且需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学校高度重视双语课程的开展,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来调动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专门开展了“中医药双语教学培训班”,课程组教师通过培训,双语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4《中药药剂学》实验双语教学的总结与思考

    4.1正确认识《中药药剂学》实验双语教学的目的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对高等学校的部分课程采用国外具有代表性和先进的原版教材,并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与母语进行混合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7]。《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剂型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运用双语教学是在实现根本目的的同时,提升专业词汇,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它要求用正确的流利的英语进行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的讲解,但是绝对不能排除汉语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避免由于语言滞后而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导致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或实验动手能力的降低。正确认识双语教学是为了学习英语还是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避免使实验双语课程变成英语课,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

    4.2加强适合本校《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双语教材的建设

    [8]我校《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开展了14个实验,其中包括1个综合设计性实验,编写了配套的实验讲义,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详细规定了每个实验课程的知识点,掌握程度。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已经积累的一些《中药药剂学》实验双语教学的素材,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如果英语讲义包括知识背景、实验过程、处方解析、注意事项等部分比只含有实验过程的讲义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问题回答,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报告撰写三个方面。说明高质量的实验教材对于提高实验双语效果有很大帮助,课程组正在参考国内外同类教材及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的基础上,编写适合我校《中药药剂学》实验双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