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原则

篇1

在我国的普通高校中,普遍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原理》(以下简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课程。无论在各个专业,包括工科专业和社会科学专业,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和必修课。在对这门课的教学中,除了一般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外,还存在着一些误差,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特别是在工科院校,由于其学习的经济类课程比较少,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由于其工科背景,容易造成一些认识上的误解,从而影响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从教学实践中,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中,认为在教学中除了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应把握好下面一些基本原则,并注意贯穿这些基本原则,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的要求,使学生真正能够从理论上得以提高。

一、坚持理论的方向性

高校开设《政治经济学》这门课,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进而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从教学目的上,我们可以看到这门课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成长,对世界观的形成,对以后的工作实践,正确认识社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讲好《政治经济学》就必须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以致用。教师要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他们的思想特点,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讲授,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研究。但是,存在一些现象,有一些学生,甚至包括一些老师,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的理论意义,没有很好的坚持理论方向性。有的还提出来和西方经济理论,一起穿插讲授,且不谈此建议逻辑上的对立,将两种不同的分析经济现象的和经济规律的方法,怎么可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可见是极端错误的。

有的在教学中,虽然没有上述那么明显,但往往忘记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也失去了方向性。因此,我们要坚持理论的方向性,通过提高学生的经济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当然,我们坚持理论的方向性,并不是进行呆板说教,要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政治经济学》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教师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圆满的达到教学要求。

二、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

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坚持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的。因为在实际教学中也往往存在这种现象,表现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认识上的偏差,甚至在教材编撰、理论研究中都有所表现,对此,我们非常有必要理清有关的认识和范畴。在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性的认识上,这种倾向表现为:政治经济学往往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既讲政治又讲经济的学科,或者是完全政治性的学科,因而政治经济学书籍常常被作为时事教材宣传材料或思想教育读本,忘记了它的理论性。

事实上,政治经济学并不是既讲政治又讲经济;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在理论经济学层次上,并不存在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严格分野。从学科的历史发展上看,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具有相同的内涵,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存在差别的是,不同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体系在理论框架、理论观点上有差异性,如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与非政治经济学(或非经济学)的差别等。有这些错误观点的人,本身其经济理论水平就有待于提高,对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课程的理论性、科学性,要注意区分二者的不同,时事报告等是现在有关的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而理论是没有改变或很少改变的,具有很严密的科学体系。如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经济就一定存在,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点,才能让学生学习好这门课程,才能通过学习理论来指导他们更好的工作。

三、处理好政治经济系与应用经济学科的关系

篇2

一、立脚点原则

立脚点是指分析者在项目研究中的组织立场。这里的“组织”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讲的,它是指分析者所在的社会实体。

根据工程经济分析中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划分出常见的两大类六个社会实体。这些不同的社会实体间既可能是横向并列的关系,也可能是纵向包含的关系。见图1。

图1 工程经济学中的组织类型

同样的工作从不同组织的立脚点来看,将会有不同的收益和成本。一方面,立脚点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收益和成本内容;另一方面,即使相同的收益或成本内容,其价值也会因立脚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工程技术方案有利和不利结果的出现会依赖于分析者所采取的立脚点,因此,立脚点原则要求分析者明确在经济分析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特定决策的立脚点应当具有一贯性。一般决策的观点都是把项目所有者作为立脚点,然而,某些情况下关于项目经济分析的决策,也会要求使用债权人和项目全部投资人,甚至国家与社会等其他类型的社会实体作为立脚点。当给定了特定立脚点,备选方案未来产生的效果,无论是经济的或是其他方面的,都将被确定下来。因此,在项目的可行性评价或经济分析过程中,明确的与一贯的立脚点原则是十分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方案比较与选择等科学决策的前提与保障。

明确的与一贯的立脚点原则并不排斥基于多个立脚点对项目的全面考察与评价,只是要求在每个特定决策或从每个特定角度考察项目时,要明确并使用唯一立脚点,以保证特定立脚点下项目收益与成本的清晰明确,避免由此带来的争议和不正确评价。

同时,应当认识到,多立脚点的全面考察,会有多个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项目的决策程序中,这有可能导致不同利益主体对工程项目或方案进行评价、选择及设计时,会出现某些或某种程度的冲突。因此,立脚点原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项目评价指标设置的系统性与客观性,需要实现决策权在不同利益主体间分配的合理性与公正性。

二、立脚点原则的应用

(一)财务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财务现金流量表能够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收支情况,用以计算各项动态和静态经济评价指标,从而进行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表可分为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等不同报表,要正确得出不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内容,必须依据立脚点原则,区分不同的投资计算基础。基于项目全部投资人和项目所有者两种不同的立脚点进行项目现金流量的分析,见图2。

图2 项目全部投资人和项目所有者的现金流量

通过对基于项目全部投资人和项目所有者两种立脚点的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不同财务现金流量报表的结构,见表1。

(二)项目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

考察项目收益率时,如果站在全部投资人的立场上来评价,那么股东是投资人,债权人也是投资人。债权人从项目中得到的收益是利息,正如股东从项目中得到股息是一样的。可见,利息不构成基于全部投资人立场的现金流出科目。如果站在项目所有者的立场上来评价,那么利息将成为现金流出科目。由于建设期利息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从而计提折旧;经营期利息计算期间费用,虽然两者都不抵扣调整所得税,但却都具有抵扣所得税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基于项目所有者立场的净现金流量,导致项目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出现差异。如,某工程项目投资1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50万元,贷款50万元,贷款利率15%,预计年营业收入100万元,经营成本54万元,年折旧费为1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6万元,所得税率为25%,其项目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的计算及结果见表2。

资本金收益率明显高于项目收益率,其产生源于项目收益率与贷款利率的不一致。设项目投资为K,项目资本金为K0,贷款为KL,项目收益率为R,项目资本金收益率为R0,贷款利率为RL,由投资收益率的公式知R0=R+(KL/K0)(R-RL)。可见,当R>RL时,R0>R;当R

(三)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分析

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中,政府或国家也往往需要知道项目投资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基于政府或国家的立脚点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这一工作通常被称为国民经济评价或经济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是在西方国家随着兴建公共事业项目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经济评价方法,也被称为社会成本效益分析,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和方法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方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的方法(又称LM法)等。目前,我国对拟建投资项目或方案进行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已经成为整个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7]。从项目财务评价到国民经济分析,立脚点的转换使得两种评价工作代表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分析的视角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那么就需要把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大系统,项目的建设作为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从而分析项目从国民经济中所吸取的投入以及项目产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由于国家的资源,包括资金、外汇、土地、劳动力以及其他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基于国家或全社会立脚点的国民经济评价,在考察项目时应当关注资源的变动[8],而项目全部投资人立脚点的财务评价则是重点关注货币的流动。关注资源的变动,应当实现资源的合 理配置和国民收入的最大增长。因此,笔者认为,凡是减少某国社会有益资源的项目投入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费用;凡是增加某国社会有益资源的项目产出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收益;凡是增加某国社会有害物质的项目产出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费用;凡是减少某国社会有害物质的项目投入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收益。社会有益资源作为项目投入,其价值应以机会成本衡量;社会有益资源作为项目产出,其价值应以支付意愿衡量。增加社会有害物质,其费用应以带来的有害物质的危害结果衡量;减少了社会有害物质,其收益也应以消除有害物质的危害结果来衡量。

从一国国民经济的角度看,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向国内银行支付利息,或企业从国家得到某种形式的补贴,都未造成资源的实际耗费或增加,它们只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转移支付,因此,不能作为基于该国国家或社会立脚点的费用或收益。如果同时考虑他国国民经济,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那么向国外银行支付利息,也未造成资源的实际耗费或增加,向国外银行支付利息也成为基于新的立脚点的转移支付。

总之,国民经济评价应该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910]。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在于二者所站的评价角度和立场不同,所考察的对象不同,所跟踪的对象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察项目自身的财务生存能力,跟踪的是货币流动;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国家和该国社会的角度来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跟踪的是资源流动。可见,只有依据立脚点原则,才能正确把握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异同,才能准确识别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和费用,从而实现国民经济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靠性。

三、结 语

工程经济学致力于系统评价针对工程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经济绩效。而系统评价与分析必须把相关的实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调查研究,因此,系统评价与分析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与立脚点相联系——所有与立脚点有关的影响因素都应给予考察。在工程经济学的应用实践中,如果忽视了立脚点原则,就容易掉入仅就问题某部分进行分析的陷阱,虽然达到局部优化,却往往达不到整体最优。本文指出立脚点是工程经济学中的基本原则,划分了工程经济学中立脚点涉及到的两大类六种社会实体,指出了应当坚持明确的和一贯的立脚点原则,并且明确的和一贯的立脚点原则不应排斥从多个立脚点对项目的全面考察;通过财务现金流量表结构、项目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以及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立脚点原则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Steiner H M.工程经济学原理[M].张 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 李 南.工程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邵颖红,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2009.

[6] Park C S. 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2nd)[M].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 2008.

[7] 王兰荣,赵明浩.论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间的关系[J].决策借鉴,1990(3):3739.

[8] 陈 利,钱永峰.国民经济评价在项目评价中的作用[J].基建优化,2004,25(1):2223.

篇3

关键词:经济法学;教学;选择困境;解决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263-02

一、问题背景:我国经济法学与经济法教学基本情况

我国经济法学经过30年的发展,仍然不能说已经成熟。这主要是因为关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至今未能形成统一的学说,许多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有欠缺。尽管如此,经济法学课程作为一门法学核心课程的地位已经得到确立。2000年,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将经济法定位为法学本科的十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并且,作为独立的法学二级学科,许多高等院校设立了经济法硕士、博士学位。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我国经济法学在发展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经济法学基础理论不成熟。在作为经济法独立性标志的概念、调整对象、调整方法以及法律责任方面,经济法学迄今未给出公认的答案[1]。还有学者指出,30年来中国经济法学存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概念、术语使用混乱,学术认同感不强。二是简单照搬国外的概念和方法,不顾国内经济生活的内在要求和规律,对中国的经济法不能产生贴切的解释。三是热衷于经济法理论体系的构建,对现实中重大问题视而不见,理论体系严重脱离实践,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很有限,不能为经济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手段[2]。其次,经济法学自身框架体系不确定。作为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交叉部分的不确定性,例如,规范经济法主体的公司法与民商法交叉;作为涉外经济法部分的对外贸易法与国际经济法交叉[1]。再次,经济法内容专业性强。金融法、证券法的了解和运用需要有金融学知识,而会计法、审计法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有财务知识。经济、技术类等学科知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经济法则是更加专业的学科。最后,经济法律变动性强。虽然法律向来是以其稳定性来建构社会秩序的,然而经济法在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前提下,往往又蕴涵着比较显著的变动性。作为国家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干预措施,经济法必须及时应对社会经济的不时之变,否则便难以承担调节经济供求的制度功能。因此,一定的变动性也就成为经济法的题中之义。这些特性决定了现行经济法律法规在总体上呈现为数量庞大、变动性比较强的状况。

我国有关经济法的教学具有对象复杂、内容差别大、教学课时少等特点。首先,在经济法教学对象上,虽然主要是在本科层次学习和教授经济法,但在专科层次和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都涉及经济法的教学。其次,经济法也是经济和管理类专业(包括工商、信息管理、统计、国际贸易、会计等)的专业基础课,在教材编排上与法学教材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不仅包括经济法的一些内容,还将民商法的许多内容,如物权法、担保法等纳入其中。最后,在经济法学教学课时安排上,一般不超过80课时,如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段经济法教学课时是60课时;四川大学法学院本科段经济法教学课时只有51课时。

二、经济法教学中的选择困境

经济法是法学类、经济类和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我国目前的经济法学在发展上还存在自身理论体系不成熟、经济法内容体系零散和经济法律变动性强等问题,给经济法教学带来诸多问题和困境。本文将之归纳为三个选择困境:教材选择困境、教学内容选择困境、教学方法选择困境。

(一)教材的选择困境

经济法学在我国法学体系中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反映在教材上便是体系不统一,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大,内容的更新速度快,稳定性差,尤其作为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用书,这一特点极其突出。许多经济法教材往往既有民法的内容又有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有的还有法学基础理论的内容,真可谓五花八门。目前,各类经济法教材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这虽然有利于不同的读者和学生各取所需,然而,却难以找出一本适合于本学科、本专业的经济法教材。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困境

作为一门新学科,经济法一直为自己的独立地位而“斗争”,而迄今仍有否定经济法的言论。而经济法内部更是百家争鸣、学派众多,几乎是“一本教材一个理论”、“一家一学说”、“一时一理论”。而学生往往习惯于学习“标准答案”,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法基础理论,自然感觉难度很大,经常发出“老师,到底哪一种对?”的提问。对于教师而言,也面临着选择一种学说,用来解释经济法理论体系的困境。此外,经济法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政策多,内容包罗万象,许多基础理论内容抽象,教学难度大。而学生尚处于二年级阶段,刚刚接触法学专业课,没有很好的法学知识底子,在听课的时候往往感觉一头雾水。在经济法教学中,应该重点教授哪些内容,而哪些内容可以简单介绍,也是教师面临的选择困境。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困境

经济法是一门应用层面很广、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经济法本身具有大量的法律法规做支撑,内容繁杂,因此,单纯的讲解法律条文或法律理论都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尤其是对于经管类学生,他们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的原则和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容易理解和掌握,也感觉十分枯燥。近些年,诸多学者与一线教师研究与实践发现,在经济法教学中适当应用案例法教学恰好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法的兴趣又可以令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性的记忆经济法中的重点、经典法律条文[3]。

案例教学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会面临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之间的选择困境。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理论灌输多,实践技能锻炼少的问题。由于经济法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教师害怕因分析案例占用时间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就把大量课时用于理论教学,而案例教学缩短或取消,结果使得学生发现、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同时,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深化,它受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这就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之间产生了矛盾:理论讲授不足,无法独立分析、解释和讨论案例;而教师详尽讲授固然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理解,但因讲授占用了大量时间,学生已经没有时间在课堂上自由分析、讨论案例,这又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三、困境的解决途径――几个基本原则的确立

针对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以上困境,本文分别提出了经济法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原则。

(一)教材选择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是差别原则和适用性原则。差别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专业经济法教材应当有所差别。例如,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教材应当选择经济法律概论,与法学专业经济法教材区别开来,而主要将与从事经济活动密不可分的法律法规归入其中。二是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经济法教材也应有所差别。例如,专科层次的经济法教材应当选择在体例编排上经济法基础理论部分内容少,经济法核心内容突出,并配备适当案例的教材。所谓适用性原则,是指选择的教材在内容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解决经济法教学内容困境的基本原则是必要性原则,即教师在讲授时可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专业对经济法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必要的内容安排。如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必选对外贸易法来进行讲授;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必选电子商务法来进行讲授等。针对专科学生只讲授教材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针对本科学生,讲授基本问题的同时应介绍立法背景、立法缘由、立法趋势等。

(三)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的基本原则上,应当遵循辅原则,即在经济法的基础知识讲授和案例讲授之间,案例应当处于辅助地位。案例虽然是经济法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案例教学始终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决不能喧宾夺主。案例法教学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思考,领会法律原理,学会解读法律条文,并能够加以灵活运用,是为了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服务的。过多地列举案例势必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影响整个教学计划。案例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使用案例法是为了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的知识,因此所采用的案例必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与所讲授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互相印证,这样才能达到使用案例的目的。如果案例与知识点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太牵强附会,那么案例的使用不仅会毫无意义,而且会弄巧成拙,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问。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必须与教材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相呼应,与法律规范的内涵及构成要件相一致,不能脱离课程的基本内容选编案例。

综上,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部门之一,经济法学的教学由于经济法学本身的发展特点而面临诸多选择困境,这些困境的解决从根本上有赖于经济法学自身发展成熟,但是这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目前看来,在经济法教学中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此指导我们的经济法教学,对于暂时应对教学中的困境可能会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吴越.经济法学现实地位与思索方法之考察[J].政法论坛,2006,(5):43,44.

篇4

“巴”的构词能力较强,由它构成的词语为数不少,现代汉语常用的如“巴掌”“巴结”“锅巴”“尾巴”“下巴”“嘴巴”“巴不得”“干巴巴”“眼巴巴”等。“巴”在现代汉语中有好几个意思,下面是《新华词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给出的释义:

①盼望。[例]朝巴夜望。②紧贴着或挨着。[例]爬山虎巴在墙上|前不巴村,后不巴店。③粘住。[例]粥巴锅了。④粘在别的物体上的东西。[例]锅巴。

“巴”单用的例子

(1)凤姐才说道∶“刚才我到宝兄弟屋里,我听见好几个人笑。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宝兄弟站在地下。(红楼梦)

此外,去今未远的近代汉语里头还有不少用法,在上述义项中难以找到准确的解释。例如“巴巴结结”:

(2)光阴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宋元《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汉语大词典》释义:勉强,凑合。

(3)任珪天明起来,辞了父亲入城去了。每日巴巴结结,早出晚回。(《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

《汉语大词典》释义:勤恳;辛劳。

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上举两例中“巴巴结结”在语义上似乎是没有紧密的关联。那么,上述“巴”的各种用法之间有无关系?如果有的话,有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使其词义系统条分缕析、纲目了然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词源学来分析,我们就能找到“巴”诸多义项共通的核心义(即段玉裁《说文解字》中所说的词之“意”),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象形。”但是上述意思都跟“蛇”这一意象没有直接关系,令人费解。看来,后代的“巴”类词另有来源。曾昭聪《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巴心”条所说,从明代歌曲文献来看,“‘巴’尚有‘粘附’义(作名词则为干燥或粘结在一块的东西,明李实《蜀语》:‘干肉及饼曰巴,牛肉曰干巴;荞饼曰荞巴;盐块曰盐巴;土块曰土巴之类’)。用于人则为‘亲近’。”曾文结合方言材料立论,例证丰富详实,引人入胜;遗憾的是未能发明“巴”有“粘附”“干燥”义之理据,即词之“意”。

殷寄明《从语源学角度看“干巴巴”类派生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一文谈到了“巴”有“干枯、干燥”等义的理据。首先殷文指出,词缀所载之义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见诸文字形体的显性语义,即语词的本义以及引申义;其二是寓于假借于文字声韵之中、来源于原始语言的隐性语义,即语源义(笔者按,即本文之前所说的诸多义项共通的核心义)。“干巴巴”中“巴巴”的干枯、干燥义即属于第二类。殷文搜集了大量的同类证据证明,“干巴巴”的“巴巴”并非像传统语言学认为的如同“儿子”中的“子”,“老虎”中的“老”那样,“子”和“老”都可以回溯至其源头词汇意义,然而“巴”后来的常用义却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可以追溯,或者其原始词汇意义“巴蛇”与此没有直接关系;从语义上说,“巴巴”起源于原始汉语,承载着隐性语义。“巴”字为传说中的大蛇之象形,从语言文字系统看,巴声字所记之词多有圆而长义,爬行字“爬”亦从巴声,所反映的正是蛇形动物的特征。动物之尾圆而长,今语称“尾巴”,古代单称“巴”。“芭”“把”“”“鲃”等诸物皆有圆而长之特征。由其本义可知,“巴”字本无干义,“巴巴”的干枯、干燥义为“巴”字声韵所载之别义,当出自另一语源。“粑”“糍粑”“糖粑”“玉米粑粑”等均有干义,“羓”本指干羊肉,亦指干肉;“”指饼类干食。古时干肉也称为“脯”,《诗·大雅·凫鷖》“尔酒既湑,乐殽伊脯”。其字与“巴”同音,帮纽双声,鱼部叠韵。“干巴巴”的“巴”为不自由定位语素,故在双音派生词中作后缀仍表“干”义。

殷寄明假设了“巴”族词的两大源流系统,一是由“巴”字本义“大蛇”衍生出来,二是由“干枯、干燥”义衍生而来。从语源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突破文字形体的束缚,于原始汉语中寻找语词声义结合的理据,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不过,“巴”和“脯”尽管从声义源头上看有同出一源的可能,但“巴”的动词义项“粘结、粘附”“亲近”却是“脯”不具备的。而“亲近”等义项仍待合理的解释。曾昭聪一文指出,“巴”尚有“粘附”义,用于人则有“亲近”义,这都是“巴”的动词用法。那么,“巴”的动词义“粘附”“亲近”和名词义“干燥或粘结在一块的东西”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巴”作为假借字,记录了“干燥、干枯”义,物体经过火烤或太阳照晒后,水分蒸发,剩下的固体物质就会变干,我们就可以说它“干燥、干枯”,同时,剩下的固体物质就会紧紧粘结在一起,所以,我们又可用“巴”来指称“粘结、粘附”义。然后,通过概念隐喻,从具体的“粘结、粘附”进而到抽象的人的“亲近”便顺理成章了。

现在回到前举“巴巴结结”的两种用法。找到了语源核心义,再来理解就显而易见了。紧贴着或挨着,就是尚未到达,在特定语境下,尚未到达就意味着勉强或者凑合到达预期。尚未到达预期,从生活状况这个角度来理解就是每日总是很努力,但却依然难以富足,仅够勉强维持生计,换言之就是勤恳,辛劳。因此,“巴”的第二类语源义体系可以作如下刻画:

图一:“巴”之“干”义衍生系统图示

篇5

【关键词】 经济原则;外语多媒体教学;认知理论;语篇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7―0061―04

一 引言

语言的经济原则,又称省力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是指以最小的认知代价换取最大的交际收益[1],既体现在语言本体方面,也体现在语言认知和使用方面。在结构方面,语言的省略方式、层次性以及“结构原则”体现了语言“有限手段的无限使用”特点,是语言本体的经济性表现[2];在认知方面,隐喻思维和范畴化思维方式也隐含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在实际运用方面,“人们交际时总是倾向于选择既能满足言者完整表达又能满足听者完全理解所需的最少的语符和认知方面”[3],这也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具体表现。

这一原则对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具有解释力。首先,外语多媒体课件是在外语教学中用于构建课堂交际意义的媒体形式之一,是“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的各种视觉的、图像的、音响的和视听的文稿内容”[4],与教师话语同时映现,介入外语课堂交际活动中,干预或促进课堂交际效果,成为课堂言语交际的一部分。正如语言形式一样,外语多媒体课件在形式与结构上都体现了经济性原则,表现在其提纲式结构、省略句、缩略词语等突出特征上。

第二、从认知视角看,学习者在接收多媒体形式时也体现了省力原则,学习者只能承担一定负荷的符号,过多的媒体形式会影响他们的认知,因此,教学过程必须使用最简化的形式,以利于学习者形成认知表征,接受信息。

第三、在实际运用方面,符合经济原则的多媒体设计更有利于提高交际效益。但是,跟言语交际不一样,语言经济性是在语言系统里体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也是在言语交际中,人们自觉不自觉中贯彻的原则;而在多媒体教学中,经济原则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技能,是需要设计者通过学习才能贯彻和提高的技能。

因此,揭示外语多媒体设计的经济性原理,解释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系统对认知和交际所产生的效益,对于强化意识,提高教师的设计水平,提高课堂交际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 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经济性

外语多媒体教学的经济性,即经济效益,是指多媒体课件及其图文、音像、影像等符号对课堂教学以及交际效果的作用或负作用,可用以下公式表示:外语多媒体教学的经济性=课件中所使用的媒体符号÷课堂交际效果(或信息量)。它体现在课件及其结构在内部所产生的意义和信息量等方面的效应,同时也体现在其对课件外部、课堂交际要素在意义、信息和语境等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当外语多媒体课件以最简化的结构和图文、影像和音像等形式传达最大化的信息并产生最大化的多模态感知时,那么,课件内部就产生了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反之,当多媒体课件用最复杂和最大化的形式,但不能获得相应的模态感觉或意义效果时,其内部的经济效益呈现负收益。外语多媒体课件在外部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其对外语交际各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主题意义的突出作用;2、对认知语境的补缺作用;3、对交际情景的衬托作用;4、对信息的传递作用。当外语多媒体课件使用最少量的“符号系统”,也即使用最少量的文本、影像和音像等符号形式而发挥以上作用时,那么,它就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反之,当其用最多的符号而对交际各要素产生负作用时,就出现“负收益”。总而言之,外语多媒体课件的经济效益主要看其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推动实现教学目标,并非所有的外语多媒体课件都有助于课堂教学,也并非花里胡哨的画面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只有科学合理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才能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显然,外语多媒体课件的收益,体现在图文、音像、影像等形式对认知所产生的效果,取决于这些形式所体现的意义和语境是否满际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对符号形式的选择、组合、匹配和构建各个环节中,其效果与认知、意义传递、语篇构建和语境创设密切相关,认知理论和语篇关联理论成为外语多媒体教学的经济原则的理论依据,并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

三 从认知理论看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经济原则

从认知理论视角看,“人类认知具有多种信息输入通道,具有高度整合特点,它可整合处理不同通道输入的信息形成有意义的经验,比如,它可以把声音(听觉信息)和图像(视觉信息)联系起来,也可以把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整合成一个心理表征”(卢植:2003)[5]。认知就是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过滤从而形成心理表征并储存在记忆的过程。信息输入在数量和方式上作用于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以及记忆系统,“在单位时间里,人类认知系统的负荷量是一定的,在某个特定的信息处理阶段,人只能处理和加工与其认知容量相符的输入信息,超过其认知负荷,将会有部分信息丢失”(Sweller, 1988,1994;Chandler & Sweller, 1992)[6],使其不能与已有信息整合,进入人的长时记忆系统。显然,多媒体课件,以图形、图像、声音、文本、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为认知提供更多的信息输入通道,但同时也为认知增加了一定的负荷。可以想象,当多媒体课件与教师讲授同步映现,学生要同时整合来自教师话语和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负荷自然比单一的讲授要大;当课件的媒体形式越多,学生要整合的信息也就随着增加。太多的媒体形式会导致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疲劳,从而影响记忆。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看,在单位时间的认知活动中,并非媒体形式越多,认知效果越好,要处理好媒体形式在内部的呈现顺序,在课件外部,也要掌握好其与外部包括教师话语、课堂活动的演播顺序,除此以外,还要把握好媒体形式的种类和数量。

为了使学习者以最小的认知代价取得最大化的认知效果,教师话语和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要实现“总量控制原则”。即:当教师言语与多媒体同时映现时,两者传递的信息是重复的,在种类上,多媒体最多只允许图片或动画和文字等形式同时展示,在数量上,当教师话语较多、讲解比较详尽时,多媒体要做到图文简洁,以提纲式显示教师话语的关键词以及要点,或者用图片补充教师言语中抽象的概念或场景。相反,当教学设计侧重于通过多媒体形式产生直觉的效果,创设认知语境,那么,教师话语以旁白形式出现,话语不宜过多,要简洁而切中要点,通过片言只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教师讲授和多媒体先后映现时,两者在信息上是互为体现互为补充的,当多媒体课件在教师讲授后播放,其信息既可用于直观展示讲解内容,也可补充讲解的信息。当教师讲授出现在多媒体课件演示之后时,教师的讲解只需要对课件信息进行概括、点评或补充。

此外,多媒体课件的页面,在版面的安排和媒体形式的选择也都体现了经济原则。认知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存在“知觉场”,“知觉场”总是被分解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认知时“图形必须要从背景分离出来”,人们“在视觉上,人们总是有对清晰、简洁、完美形象的追求;在心理上则总是要追求一种平衡.以改变在探索中紧张的心情.从而免除各种猜想和想入非非”[7][8]。因此,在设计多媒体页面时,经济原则体现在凸显“图形”、减少“背景”干扰,以减少认知负荷。即是说,在文本、图形、动画、声音等众多媒体形式中,多媒体课件的一个页面,只能凸显一种媒体形式,使其成为“图形”,其他媒体形式只能成为“背景”,而作为“背景”的媒体形式要适量,否则会影响视觉听觉效果。而作为“图形”,为了满足认知者视觉上简洁的追求,其在媒体种类上也要适当,密密麻麻的文字、五颜六色的色彩、杂乱无章的图形都不利于认知者对图形的整合和处理。

综上所述,外语多媒体设计的经济原则,体现在媒体形式选择、多媒体页面布局、媒体演示方式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认知效益,为了帮助学生取得最大化的认知效果,一方面,要注意教师话语与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顺序以及内容的安排,教师话语与多媒体课件信息要实行“总量控制”、“互补”原则,以减少学生整合信息的负荷,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另一方面,在课件页面设计时,媒体形式的搭配要处理主次媒体的关系,突出图形,强调重点。第三、尤其要控制声音的使用,要防止动画效果、背景音乐与教师讲解声音的冲突,减少对学生的干扰。

四 从语篇连贯理论看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经济原则

从语篇理论的视角看,外语多媒体的经济原则主要体现在形式、意义和功能的体现关系上,当课件以多媒体形式的组合体演示时,它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主题的意义,并作用于学习者大脑中,使其在原有的图式基础上形成新的信息,课件才能产生表意、强化记忆、创设语境的功能;而与主题不相关的多媒体形式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者使其对主题意义产生误导。因此,课件的形式要与教学的主题意义以及教学目的紧密关联,才能避免媒体形式的冗余和浪费。比如,教师讲解时如果同时演示添加一些与主题不相关的图片或播放不相关的背景音乐,不仅不能表达相应的意义,而且只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使得课件出现负收益。显然,关联原则是设计多媒体课件最经济的原则,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关联性体现在在语义、语境和意义等方面。

在语义方面,多媒体形式必须与主题相关联。多媒体形式在模板、图片、文字配置,甚至在色彩、字号以及版面设置方面要与整体的主题意义相符合,模板选择很难具有集中的针对性,但其风格要符合主题的内涵意义,比如“Crime”是个严肃的主题,模板通常会选择深沉的基调;而针对整体主题意义的图片具有太多的选择性,因此要针对主题的核心意义来取材,如“nature”这个主题具有“大自然”、“天性”、“属性”等语义,具有无数可供选择的图片,课件要选取哪个语义,取材要视乎课文或者话题等具体的主题而定。

语境方面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一、多媒体课件呈现的语境应该与教师话语相得益彰。关联并不意味着重复教师话语的文字,相反,关联是对教师话语的再加工,用多媒体形式构建和体现教师话语的直观情景,或针对教师话语的要点和难点,构建形象的动画情景,以产生多模态的感觉;二、多媒体课件用于创设基于主题的课堂交际情景,媒体形式的选择既要符合课堂教学环境的格调,比如,当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如果选择太嘈杂的摇滚乐作为背景音乐显然与课堂教学环境不相符合;同时,多媒体课件创设的语境也要与构成交际情景的各要素相吻合,例如,当组织课堂小组辩论赛时,辩论场景如舞台、人物以及突出主题的图文构成交际情景的要素,媒体形式要通过模板、图片和文字创设这样的“舞台背景”。三、多媒体课件所构建语境,必须对交际语境发挥“补缺”作用,与学生的认知语境相关联。比如,针对“nature and nurture”这一话题,在话题导入环节中,学生对话题意义可能会有误解或不解,因为nature具有一词多义特点,那么,如果通过媒体形式如图片或者视频的组合,如双胞胎在不同阶段、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变异等情景,就会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形成认知语境,以接受教师讲授的信息。

主题意义的关联主要在于多媒体课件页面之间体现的意义在内部达成一致性,具有连贯性,使多媒体课件本身成为一个完整的语篇,同时,在外部方面,与整体意义、教师话语意义相匹配,有助于实现课堂交际意义。一个完整的课件,在内部方面,能体现完整的主题意义,反映一节英语课的课堂交际全过程,包括总体主题意义、教学目的、教学活动安排、各个教学环节所突出的主题意义。经济性原则既体现在以简洁、省略的形式展示完整的主题,同时,以突出的图形创设语境,还有以具体的影像形式提供充分生动的情景或场景,对学生的认知起到补缺的作用。

总之,外语多媒体教学是一个连贯机制,是一个由语义、语境和意义等要素形成的关联体系,媒体形式与这些要素关联度越大,越能节约学生的认知成本,提高主题信息的集成度,集中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提高交际效益。为了体现经济原则,外语多媒体课件要以课堂交际目标为中心,围绕整体主题意义,体现媒体形式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内容在语义、意义、语境的关联性,为课堂教学交际活动和认知活动创设直观的交际语境,促进学生认知语境。

五 结语

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多媒体课件形式和结构的简约度、信息的饱满度、媒体形式与主题意义、交际语境和教师话语的关联度,取决于其对教师话语的补充作用、学生认知的强化作用、认知语境的补缺作用。认知理论为经济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表明在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多媒体形式的选择要凸显“图形”、慎选“背景”,对教师话语和多媒体课件在数量上要实行“总量”控制,尽量减少学生整合信息的负荷。关联理论为经济原则提供实践指导,在理论上解释了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多媒体课件如何通过与主题、意义和语境的关联,避免冗长多余的媒体形式和信息,使媒体形式体现丰富的意义、创建有效的交际语境,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现代媒体多样化技术为外语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情景和便利条件,为学习者获取信息提供更多的渠道,但是,过多地依赖或使用多媒体技术,同样为外语教学带来负面的“干扰源”,使外语教学面临很多新问题,比如,学生上课开小差,摆弄手机,抱着侥幸心理,课后拷贝教师的课件以对付考试;课堂过多的信息使学生不胜负荷,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摸不清教师讲课的重点。凡此等等,对外语教学提到负面的影响。因此,外语多媒体教学的经济性原则更应该引起广泛的研究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郭平.关于言语交际中经济原则的理论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2):108-110.

[2] 魏晓斌.关于语言经济原则的反思[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9):97-100.

[3] 胡壮麟.PowerPoint―工具,语篇,语类,文体[J].外语教学,2007,(4):1-5.

[4] 卢植.认知与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J].外语教学,2003,(4):47-50.

[5] Chandler, P. & Sweller, J. The split-attention effect as a factor in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2, (62): 233-246.

[6] 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24-31.

[7] 曾方本.外语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图形一背景论[J].远程教育杂志,2006,(3):59-62.

[8] ZIPF G K.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M]. New York: Hafner, 1949: 117.

Economy Principle in the Multi-Media-Bas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HEN Dong-chu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 Guangzhou,Guangdong 510320, China)

Abstract:Economy Principle reveals the simplicity in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t also reflects the least effort principle when the media are chosen to convey meanings and realize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Moreover, this principle is also embodied in the cognition of multi-media.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designing of multi-media-based English teaching. How can it then be reflected in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and be applied to the designing? The cognitive theory and relevant theory can provide some instruction.

Keywords:economy principle;multi-media-based teaching;cognitive theory;relevant theory

篇6

[关键词]工学结合 实训基地 建设实践

[作者简介]洪涛(1970-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江苏 南京 211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讨”(课题编号:GLJKT201101016)的研究成果之一、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63-02

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它可使学生接触受训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员与设备。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其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08]16号)的文件指出:“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抓好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布局结构,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创新建设机制,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建设,使所有开设的专业都有满足要求的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建设实训基地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要尽力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的建设。

一、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

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按照生产要求设计实训中心,如模仿企业的空间布局,采用仿真设备,陈列各种产品,每一个细节都尽量模仿企业的真实环境。当然,还要配置一定的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应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第一线,模拟真实的执业环境,让学生按照未来就业时专业岗位的基本执业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完全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来组织教学过程,这样有可能使以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组织的课程真正得到落实。

(二)提升投入的有效性

提升实训基地投入的有效性,促使实训基地发挥最大效能,建设基地没有钱不行,但是有钱用不好也不行。把钱用好、用省就是创造效益,也是一种生产力。开展绩效评估对于促进实训基地运行能起到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在建设实训基地时,能够省的经费一定要省,能够自己动手的事情则尽量亲力亲为。这样,既能节省大量投资,又能以此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这是对学生生动具体的“职业素质训导”。

(三)实训技术保持领先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紧跟时展前沿,在引进实训设备和仪器等方面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尤其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在,一方面,使学校资金的投入具有前瞻性、持久性;另一方面,体现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走出校门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有效地推动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对社会开放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备对社会开放性,这样既可以对内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也能对外承担社会上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并通过这种开放性与企、事业等单位保持良好的联系,为学生就业和学校创收更好地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二、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路径

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关键。积极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采取多元化投资与合作方式,使学院入园区,企业进学院。开辟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职教新路,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通过搭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平台,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提高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依托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学生实训功能、技能鉴定功能、应用研发功能、社会培训功能、产品生产功能、基地辐射功能。

(一)针对行业需求,健全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更加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健全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根据学院自身的背景和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利用校内外的资源,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和“实践教学生产化”原则,在校内建设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针对市场和行业的需求,保持实训与行业生产的一致性,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训技能训练的一体化,使学生在“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中实现教学和实训、生产的互动,培养适应企业第一线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针对行业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能应对劳动就业市场和满足学生发展多元需要,为造就各行各业需要的知识型技能人才服务。

(二)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根据“能力素质本位”教育要求,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平台,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岗位的要求,突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逐步构建起适应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创建以掌握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新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计划的柔性选择,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建构与市场需求接轨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训时数和合理安排实训内容,充分体现“课堂与实训点合一”。课程体系借鉴国家劳动部门最新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接轨。实训课程教学大纲针对企业相关岗位培训考试大纲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内涵和“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要求,实现教学和实训的互动,有效落实学生行业岗位技能的实训。

(三)实行实训教学改革,形成“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实行实训教学改革,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交叉培养,以及“实训与生产合一”行业岗位技能训练。改革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式和方法,增加岗前培训内容,安全理念贯穿培养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课程教学采取项目课程的方法。课程的制定与学习模块的选取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对该门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群的分析为依据,以形象化、模拟化、实景化、一体化的专业教室或酒店实景为载体,使学生在模拟真实或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操练,注重“为了行动而学习”。注重“通过行动来学习”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教师作为引导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中干”和“干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使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创新精神得以发扬。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运用、创新能力

在实训基地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加强实训教材和实训制度建设,优化实训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实训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要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内的各项设施设备,将其作为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课题研发的重要平台,使得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实践操作能力都大为提高。

实训基地要配备来自不同专业,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使他们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又能够参与行业的各类项目和课题的研发并引领项目课程改革和实训项目开发,继而成为实训基地建设可靠的人力资源。另外,还应从国内著名企业聘请高层管理和业务骨干担任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为建设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提供人才支撑。

(五)资源共享,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应融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拓展办学功能,开辟校内外、境内外、国内外合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通过多方合作建设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密切校企合作,实现深层次、多方位的实质性资源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依托,学院应利用实训基地,不断扩大专业人员技术等级的鉴定服务的规模。对仿真模拟实训室可以尝试对校内师生开放的办法,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也可以对外承担一些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使专业实训基地与区域经济发展衔接起来,以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降低学校实训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还应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等不同层次的院校实现资源共享,产学合作教育吸引更多的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双赢”发展原则与企业合作,共建融学生实训、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有机衔接和融通。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学校教学与行业实际紧密结合、师生与行业一线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共享型的工学结合的培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为地方或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提升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与层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从业人才。

为了确保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在建设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程序,并且制定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流程及考核制度。通过完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措施,实现基地“教学与生产管理合一”,为“产学互动,以产促学”创造了良好的育人与创收环境;实现生产性实训基地从“输血”式消耗性实训教学逐步向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实训教学成功转型,实现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鱼东彪.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实践研究[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2&filename=1011035346.nh&uid=&p=, 2010-09-01.

[2]肖红.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用策略[J].教学探索,2007(7).

[3]周文锦.试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运行绩效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9(11).

[4]程宝国.构建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的实施机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3).

篇7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内容中以文字居多,在情境化教学中具有先天的优势。有效创设情境,寓教学内容于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之中,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理解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的联想、创新思维,可以说好处很多。但是,出于对情境化教学的不理解或者误用,导致一些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化教学空有其形而无其神,使得情境化教学并没有落到实处,只起到了“可有可无、似有若无”的作用。情境化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所呈现的误区很多,笔者结合教学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概括。

一、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误区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情境化教学误区主要表现在内容不协、重点不合、情境隔离几种。

1.情境创设与内容不协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其创设情境的目标是不明确的,往往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结果情境对于教学而言,缺乏应有的意义。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现代诗《相信未来》时,结合诗歌: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他制作的课件,就是滴答着水珠的紫葡萄、鲜花、枯藤。试问,这样的图片,创设的是什么情境?与诗歌背后深层次的内涵有关系吗?诗歌意象的象征意味能通过这样的图片展示出来吗?显然是不能的。图片所表现的只是浅层次的物象,远没有达到营造意象和氛围的效果,这样的情境可以说是无效的。

2.情境创设与重点不合

也有不少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到了情境创设与内容相结合,但遗憾的是将太多精力花在对教学次要内容或者简单内容的情境创设上,相反,教学重难点需要情境教学的却忽视了,这就是典型的不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导致的。如有老师在教学梭罗《神的一滴》时,利用多媒体,运用图片、数据等展现了生态危机下的自然资源的破坏,营造了自然正处于破坏毁灭中的紧急氛围。应该说这位老师的角度是有道理的,但其教学重点却没有抓住,或者说主要教学目标没抓好,绕道太远了。这篇课文重点是为了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突出其原生态,虽然也有对生态破坏的表述,但主要还是为了呈现瓦尔登湖的宁静、深邃神秘。而关于生态破坏的情境创设与这个意境是不合的,其实完全可以放在文中讲述“工业文明侵蚀”这一问题时,简单设置分析一笔带过即可,毕竟这不是教学的重点。

3.情境创设与教学隔离

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要和教师的提问与引导分析、探究相结合,仅仅是情境本身,其实并不能帮助学生进行完全的理解。情境创设与教学相隔离就会导致情境失去效用。如有老师在教授老舍的《想北平》时,先自我创设情境,说道:同学们,我是外地人。每当午夜梦回,我常会想起我的家乡,那个遥远而宁静的小镇子,悠悠流水,轻轻拂柳,妈妈亲切的呼喊声常常让我从流泪的梦中醒来,映湿了脸颊,打湿了枕头,惆怅莫名,思绪万千。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老舍的《想北平》,看看老舍是如何思念故乡的。应该说这段情境创设是成功的,个人体验很动人,氛围起来了,可惜这位老师没有立马切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导致了情境与教学的脱节。如此时问一句,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让学生来说,就能最大限度地情境化教学了。

二、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原则

结合上述分析,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避免走进语文情境化教学的误区,坚持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目标既定原则

在语文教学创设情境之前,一定要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围绕目标来创设情境,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如笔者在教学《老王》一课时,结合这一专题板块的内涵“底层的光芒”,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理解并感知作者愧怍的原因,挖掘并欣赏老王群体的光芒”。于是在课文分析的环节中,我设置了一个“课本内外”的情境:利用多媒体,将网络上一些底层人的图片集中播放,配以文字说明。这些图片中的人无一不是在底层中默默奋斗,拥有善良、纯洁心灵的人们。在播放完毕后,我问道:“同学们,你们能感知到他们的光芒吗?请找出来,说说他们和文中的老王有何相似之处。”这样就将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合理地联结在一起,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情境合拍原则

语文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合拍,这种合拍主要是指意境上、氛围上、内容上适应教学的需要,这样的情境才是有效情境。如在教学《听听那冷雨》时,我就结合课文中的诵读,辅以淡雅的古典音乐,营造诵读的氛围;在讲解文中淅淅沥沥的细雨时,就辅以滴滴答答的水滴音乐;在讲解文中暴雨的片段时,又辅以急促的音乐,营造画面的美感。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得学生对文中雨、音乐的理解加深了层次。

篇8

那么何谓情境教学法呢?其实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素质,结合一些外在条件创设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到要掌握的知识。这种方法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颇为广泛。

一、情境教学法的原则

能够良好地使用情境教学法,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只有将这些原则贯彻于所要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

(一)情境创设要把握趣味性原则。中学数学是一个具体而完善的数学系统,难免枯燥而抽象,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有趣、轻松、活泼等元素融入,给学生创设出数学学习不是枯燥而乏味的认知。

(二)情境创设要把握生活化原则。由于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引入数学知识,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境创设要把握障碍化原则。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学中要不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加入一些思维障碍,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能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为创造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四)情境创设要把握目的化原则。情境创设不能凭空任意,要掌握一个度,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是为了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这是情境创设必须要遵循的,不然情境教学法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教学意义。

二、情境教学法的方法

情境教学法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情境的创设,而创设情境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本文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情境创设的方法。

(1)利用数学历史、数学趣味知识等数学背景创设情境。

(2)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和实际问题创设情境。

(3)利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思维认知程度创设情境。

(4)利用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结构,喜欢探索的心理创设情境。

(5)利用其它科学知识与数学的交叉点创设情境。

(6)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和手段创设数学情境。

三、情境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一)数学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随机事件”的时候,教师自身携带硬币,亲身展示抛硬币的过程,通过记录抛硬币正反面的结果,创设出有趣而生动地数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数学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发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面积”的过程中,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三角形的面积是否可以通过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求解”,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最终得到了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而得到,这样的情境大大发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数学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圆”的时候,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圆的半径、面积、周长等之间的关系,教师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学生也在此情境中思索,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当下教师克服“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的要求,通过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篇9

一、 情境认知理论之要义

有关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杜威和米德的实用主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学说和列昂节夫的活动心理学理论,他们强调知识是人参与集体活动时与他人和物质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后经过斯楚昂[3]、萨奇曼[4]、瑞兹尼克[5]、柯什纳和惠特森[6]和乔纳森和兰德[7]等研究者的发展,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其要义主要体现在知识、学习和学习情境诸特征上。

1.知识的情境性和协商性特征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个体和群体的行动之中,当个体参与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情境中进行协商时,知识就产生了。同语言的发展相似,知识和能力是在真实情境下利用知识的活动中发展的。该理论“不是把知识作为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把知识视为个体与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文化实践是个体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8]从这个意义上说,情境认知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观,强调了知识的情境性、应用性和互动性。

2.学习的情境性和社会性特征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情境学习就是在情境脉络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这种境脉反映了知识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应用方式。”[9]“学习既是个体性建构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社会性的、工具中介的知识合作建构过程。有意义的学习是有意图的、复杂的,是处于它所发生的情境脉络之中的。”[10]也就是说,情境学习就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实践共同体中、在行动中、在合作中、在互动中、在反思中,协商和建构知识的意义和学习者身份的过程。

3.学习情境的真实性特征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情境要具有真实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提供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使用方式的真实境脉;(2)提供仿拟通常的文化实践的真实活动;(3)提供接近专家的机会,观察专家的行为,模拟其做法;(4)提供多元化的角色和视角;(5)通过协作构筑知识;(6)借助反思形成抽象思维;(7)借助表达使知识清晰化;(8)在关键时刻提供“脚手架”;(9)对学生学习进行整合性的、真实性的评价。

上述情境认知理论之要义对于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在英语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又要强调知识的运用,要建立有利于英语习得和认知强化的教学环境,而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

二、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英语课堂是由一系列情境构成的,这些情境可以是围绕某一教学目标而展开的一个片段,也可以是由教师安排的教与学的活动。这些情境既有教师教的情境,也有学生学的情境,还有师生互动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潜在智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情境认知理论,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真实性与虚拟性的统一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与能力是在真实情境下利用知识的行为中得到发展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而是英语教学的一种策略和手段。因此,教学情境必须要真实且有效,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情境的真实性是指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和科研活动的情境相吻合。这样,使学生有可能在似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应用以及问题解决,形成自己看待问题的独特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传授式教学把学生看作是从教学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人,而不是从自己的经验和实践中建构意义的人,因而,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成了学生难以忍受的东西。学生在脱离情境脉络的条件下获得的知识,是不具备实践作用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设置基于工作的、模仿现实生活中真实活动的学习情境,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保证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迁移。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应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这些情境可以是:真实的工作情境,真实工作情境的高度替代品,以及由视频或多媒体创设的情境等[11]。但是,由于学校环境的限制,学生的大部分学习还是在教室中、在教师设置的似真情境中进行,因而,这种“似真”的情境具有虚拟性。对于实在无法真实化而创设的模拟情境和虚拟情境,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心理,再现生活的真实,反映学习的真实。要通过课堂教学情境把“学校学习”与“日常学习”联系起来,通过这个桥梁,做好两者之间的必要转化,即由日常学习上升到学校学习,并由学校学习向现实生活复归,从而到达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真实性和虚拟性的统一。

篇10

近些年来,哲学在我国社会发展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各界 关于中国化的研究进程更在不断深入。有别于其他的传统哲学,在哲学当中,重点强调着文化的“大众性”,倡导要将文化的价值定位在“民主”层面,并切实服务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1]。由此可见,哲学,将广大人民群众定位为践行者,只有还原人民的主体地位并给予人民群众以应有的重视,才能有效借助民众力量在大众群体中普及哲学理论思想,同时也是中国化的切实体现与价值回归。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探索哲学的大众化路径实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其积极意义也鲜明地体现在促进哲学价值的提升层面。

一、现实意义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全新时期,哲学的与时俱进,推动自身定位在了一个国际新高度。对于很多人来说,哲学过于抽象且距离遥远,该哲学理论的生成始于特定的年代,因此应当属于执政党统治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工具。从定义上看,哲学就是一种将核心定位在自然、社会与思维发展的哲学理论,本质上看就是关乎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概括性科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理论思想。从内容上看,哲学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思想引导,具有着极强的现实性[2]。鉴于哲学的误读率较高,因此决定了哲学实现大众化传播已经成为了必要的举措,不仅有利于深化人们对其的理解,同时更有利于为的中国化创设良好的环境,以此促进哲学的价值回归。

二、基本原则

哲学的大众化并非是一项能够一蹴而就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性的长期工程,哲学大众化推进路径亦需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这样一来,大众化的现实意义才能够有所体现。

首先,哲学理论具有着深刻的内涵,对此的相关研究有必要不断深入,这种研究应当兼顾理论与实践研究,唯有经过社会的检验,才能验证“真理”。哲学作为一种集自然、社会与思维于一体的理论,对于很多人来说具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秉着保证宣传有效性的原则将该理论转变为易于理解的语言。

其次,哲学大众化作为一项长远任务,必须要依赖于诸多理论的推动,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研究的前沿成果进行积极推广,使之能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如此才能有效引导民众加深对该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理解和吸收,并以此在社会日常实践过程当中切实深化融合哲学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三,哲学核心理念虽服务于大众,但其同社会主义的结合亦是必要举措。唯有在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切实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将该哲学思想定位在大众认知的领航主体层面,才能有效协调各方关系为哲学大众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推进路径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转型期,社会需求越发多元化,和谐社会的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深化哲学,促使其实现大众化的意义越发明显[3]。本文认为,具体的推进路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探寻:

首先,应当将哲学的抽象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大众化语言。哲学理论虽不同于传统哲学,但其抽象性依然在所难免,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民群众来说,要想熟知思想尚且困难,上升到哲学高度的难度则必然更大,失去了民众的支撑,哲学的大众化之路势必更加艰难,因此,有必要在此过程中切实通俗化哲学语言,应当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化、通俗化,这样才能将高深的哲学拉回到民众群体中。但在此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掌握好哲学理论的通俗化尺度,全力维护哲学应有的高度。

其次,将社会实践的指导理论中融入哲学思想。哲学大众化推进的最主要的现实意义即是为了推动其在社会发展中的融合,这样的基础,实为马哲理论得以价值回归的重要依靠。因此,在该哲学体系的大众化蔓延过程中,有必要明确其目的与现实意义,使之紧密联系到民众的日常生活,确保哲学能够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第三,拓展哲学传播渠道。当今,社会的发展加速推动着不同时期的到来,因此,哲学的大众化之路也也应顺势多元化拓展。具体而言,应当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丰富哲学的传播形式,包括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能力、理解方式等等,通过行之有效地整改使哲学成为一种能够被接受且易于被接受的思想文化,将哲学大众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