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调查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调查的主要特征

篇1

关键词:EPS;社会调查方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C-0011-05

《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术性课程,一般在第三个学期开设。《社会学基础》是其最为重要的一门先修课程,《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既为先修课程知识的运用提供信息收集与分析手段,又为后续课程提供需求调研基础性知识与分析方法。因此,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该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与具体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社会调查和分析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分析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本课程秉持富有社会工作专业特质的EPS的教学理念,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核心是以岗位能力获取为目标,并基于实务过程设计课程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的社会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调查实务能力。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即学生在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状态。它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任务驱动和实务导向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要达成三个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一)知识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具体知识目标为: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掌握选择调查课题的标准、途径和方法;掌握抽样的主要方法;能够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实施社会调查;掌握调查方案、问卷设计、访谈提纲、调查报告的主要架构与特点;掌握基本的资料统计与分析方法。

(二)能力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突出任务导向,通过把学生卷入社会调查过程体系,让其在完成具体调查课题中掌握技能。具体能力目标包括:能够设计出满足调查实际需要的调查方案、访谈提纲、调查问卷;能够实施具体的社会调查;能够进行资料统计与分析;能够撰写应用性调查报告;能够根据调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建议。

(三)职业素养目标

在组建项目团队、选择调查课题、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一系列实践过程中,促进职业技能、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融为一体。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的职业素养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内化公正、平等、接纳、尊重等专业价值观;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塑造学生规范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服务对象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

二、教学思想――EPS模式

EPS模式率先由香港城市大学资深社会工作教育专家甘炳光博士提出,它综合运用富有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Empowerment(增能)、Participation(参与)以及Strengths perspective(优势视角)三个重要的概念。

增能(E)是指获取或发展个人的权力或能力感,是消除个人对自己负面评价、增加自我价值以及充实自我能力的感觉。本课程通过课堂任务训练使学生掌握有关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程序和相关知识,再通过大量实例的训练和学生课外实践,使学生掌握专业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提升其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使得学生在整个社会调查过程中持续增能。比如,在讲授“选择调查课题”这一章节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的生活与思考,选择一个合适的调查课题。同学们就选取了兼职状况、课外阅读状况、消费状况等课题,随后开展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并呈给院系和职能部门领导审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实质参与了学校管理,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也为改善学校风气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更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

参与(P)即强调学生不是教学的跟随者,也不是执行者,而是教学的合作伙伴,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策划与决定,有选择及决定权。在本课程中,通过鼓励、引导等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把学生切实放在教学活动的主置。从项目团队组建到调查课题选择,从概念操作化到问卷设计,从课外实地调查到个案访谈,从统计分析到撰写调查报告,都力求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通过参与让学生了解一些弱势群体的社会处境,了解其中的同龄人的境遇,内化个人价值、尊重、接纳、公正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这还培养了学生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的真谛,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帮助弱势群体。

优势视角(S)即相信人会继续成长并有发展潜能,不要只看到学生的问题、需要、限制及不足,要多强调他们的长处及优势。学生不只会带来问题,也会带来资源和力量。众所周知,高职学生多数是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经历了高考的失利后,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有的学生还比较自卑。但是高职学生也有显著的优点,比如可塑性比较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学习生活观念多元、就业心态比较务实。这对高职院校教师尤为重要,不能总去抱怨甚至嫌弃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和才华,并因势利导,把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化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分解成诸多教学活动,让学生多动手,团队合作,为风格迥异、具有不同才华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和体验成功的舞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主要概念与核心知识)主要有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选题的标准、调查设计、概率抽样方法、非概率抽样方法、测量层次、概念操作化、量表、问卷的结构、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资料收集要点、撰写调查报告。

本课程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主要有选题的途径和方法、确定分析单位、测量的信度与效度、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资料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四、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

《社会调查方法》是一门社会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方法性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应用型学科。因此,本课程采取兼具社会工作专业特质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

(一)以项目为轴,串联单元知识点

在本课程的整体设计中,是以具体项目的实施为载体,也是以完成具体项目为依归。在教师的指导下,把一个独立的社会调查课题交由学习小组自己处理,让学生实际完成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课题来达成各单元知识要点的连接、熟练以及运用。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抽签随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再抽签决定或共同商定某个社会调查课题。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对整个社会调查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具体操练社会调查课题,最终实现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融合成一个整体。

(二)以任务为块,贯穿教学全过程

在每章节的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社会调查活动的一般程序设计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指导学生从选题、调查设计、调查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到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每一章的教学设计中,都布置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和参与的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动员学生“卷入”到社会调查的真实情境中来,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有力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实施过程设计如下:

1.明确工作任务。首先,教师向学生说明将要完成任务的内容与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授《问卷设计》这一章内容时,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每人设计“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一份,要求问卷结构完整、题型多样、题目至少25道。

2.尝试完成任务。也就是让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完成具体任务。这样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重要的是多了一份亲身经历。例如,在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过程中,学生由于自己的知识储备缺乏而难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体验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3.提出疑问。即让学生把在尝试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提炼出来。例如,要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这一任务,需要了解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卷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4.答疑解惑。教师“讲授”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研读教材。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讲授”并非是教师单纯的讲解,而是指综合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如例题讲解、案例剖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5.回归任务。学生带着最新获取的知识返回到任务,并再次尝试完成任务。例如,待各小组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后,教师安排“习题课”专门点评各小组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给予相应的修改意见,使之不断完善。这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新学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又有利于驱动课堂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有机整合。

(三)以工作坊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相长

工作坊(workshop)就是一个让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和过程,并让参与人员在过程中能够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方案的执行。换句话说,工作坊就是通过运用一种比较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将上述事件有机串联起来的过程。本课程工作坊主题的选取根据社会调查的一般过程予以设置。主题如下:选择社会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制定抽样方案、概念操作化、设计调查问卷、资料收集与处理、撰写调查报告。

这样的设计在突出课堂教学的同时,以实战为导向,推动学生带着实战中的问题或需要去学习相关知识,努力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一系列的工作坊主题是实战的精髓,也是学生演练与实战的核心内容。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任课教师作为工作坊负责人,总体掌控着学生演练和实战的步E,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还有利于塑造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获得真实的社会调查历练。

五、考核方式设计

注重平时考核,强化过程控制。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学发展需要,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考试方式,突出考核学生的日常训练,强调阶段性成绩的积累,督促学生平时好好学习,把学生完成的实际任务列为考核内容。其中,平时考勤占15%、选题作业占15%、概念操作化作业占20%、问卷设计作业占20%、调查报告撰写占 30%。

六、教学成果与意义

EPS理念引领下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已经开展了多年,通过自己多年来在实际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已经形成了具有独创性和实用性,较好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开展实地调查,积累校本素材

所谓校本,一是在学校中,二是基于学校,三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是指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在学校内给予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是强调动员和挖掘学校内部资源,发动在学校内的师生和员工协助提供服务。为了学校,是着眼于以改善学校环境、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宗旨。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各调查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切合本校实际的问题作为调查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实施调查,最终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专题调查报告。一般来说,每个小组5―7人不等。最后,把学生合作完成的专题社会调查报告反馈给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处处长和副院长,为其了解学生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这些调查报告还可以作为本人所讲授的下一学期《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中“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比赛”的项目需求调查,为项目策划提供现实依据,实现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2013年9月,学生通过抽签随机分成7个调查小组,做了7个课题,内容为本学院外地学生在校适应状况调查、学生婚恋观调查、独生子女生活自理水平调查、学生课外兼职状况调查、学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看法的调查、学生课余生活调查、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度调查。又如,2014年9月,学生通过抽签随机分成6个调查小组,做了6个课题,内容为本学院学生课外生活状况调查、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学生兼职状况调查、学生利用图书馆情况调查、学生参加专业社团状况调查、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状况调查。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与建议、促进解决问题,这既让学校充满了浓厚的民主氛围,大大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还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得益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立足社会现实,开展专题研究

社会调查是对社会现象的调查,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离不开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和分析。本课程除了积累校本素材之外,还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开展一些专题研究。2012年9月,2011级社工班学生抽签分成7个调查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关于上海市J区失独家庭的调查与思考”,分别从失独家庭、社区工作者、计生服务人员三个层面开展调查。最终,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专题调查报告《谁来拯救失独家庭?――关于上海市J区失独家庭的调查与思考》荣获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2015年9月,2014级社工班学生抽签分成8个调查小组,也是共同完成一个课题――“上海市J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调查”,分别向流动儿童自身、流动儿童父母以及流动儿童老师开展调查,并完成专题调查报告。笔者指导学生携该作品代表学院参加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师生多年的共同努力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2013―2016年,笔者的学生连续4年在全国高职高专社会工作学生实务能力竞赛中成绩斐然:2013年,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4年,荣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15年,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016年,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三)强调实战应用,力促知行合一

本课程在具体任务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突出实战和实效。“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再好的训练也不如实战有力度。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所学与课后实战所用的高度统一。在课外实战开始后,每次授课,学生都会提出他们小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主讲教师与其他组的同学都会给予针对性解答,群策群力,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疑问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及时反馈。这也无妨,主讲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信群或单独面谈等形式与学生一起探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任课教师并不仅仅是一位教师,而是一个教学团队,但主讲教师只有一位。其他的教师担任调查课题小组的督导,以具体把握社会调查实施的详细状况,并同主讲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协同作战,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课堂教学不知不觉间也给主讲教师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只有用心备课,具体了解学生课外实战的详细情况,充分预估学生的课堂提问,才能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才不至于在课堂实时答疑中陷入尴尬的境地。这要求教师不仅要立足于@个真实的实践领域,自己更要全身心投入、知行合一,兼具关怀之心和批判之眼。“教学相长”的意蕴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更有意义的是,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之前就积累一定的社会调查经验,促进了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的有机融合。

篇2

关键词: 高中政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课堂教学存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状况,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取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很少,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负担很重,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了适应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认为学习应该多样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努力方向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往往对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研究得多,而对学生的实际研究得少: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心理需求,这就容易导致教法与学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力求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学习责任,从而产生学习责任意识,体验到“这个学习目标是我自己选择的,我要认真对待”,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因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要研究学情,而且要让学生参与选择,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成为课堂教学的“小主人”,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具体尝试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教学高一上册第一课《纸币的产生和发展》这一框,教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梳理教材有关“通货膨胀”的知识点,提出问题;通过预习,在课堂上先由各学习小组竞争派代表上台发言,提出所发现问题,并做简要解释,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老师要特别注意学生能否提出有新意的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的说理与现实不相符合的“通货紧缩”的问题,经过课堂讨论;最后让学生自我小结、消化,把“通货紧缩”作为新知识点,聘请学习小组课后去查阅资料,补写教材薄弱点,传达到各学习小组,从而达到掌握问题的目的。在课堂“讨论、分析问题”环节中,还可采用学习小组相互提问、相互解答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走上讲台试当“小老师”

例如: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卷讲评课,改变以往老师讲评的方法,尝试让学生分组上讲台对试卷进行讲评。课前选择10位半期考成绩较好的学生,分成5个小组,相应将试卷讲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然后师生共同备课,引导学生明确讲评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每题得分与失分情况统计、审题解题思路、答案要点等项目;课堂上由5个小组学生主讲,或两人轮流发言,或一人主讲,一人补充,老师发挥主持人的作用,只作适量板书和适时点评;课后师生共同评课,让发言同学反思讲评的感受与得失,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体验试当“小老师”的滋味。在高三《政治常识》教学过程中,老师大胆地把更多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师生备课―学生上课―师生评课,让更多学生试当课堂“小老师”,学生不再只是扮演“洗耳恭听、袖手旁观”的角色。

3.指导学生合作参与课堂辩论

例如:教学高一下册《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这一框题,确定“存款储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辩题。课前组建两个学习小组。各自推荐4位辩手作为正、反双方代表,教师指导辩手研究教材、搜集资料,明确辩论的程序、方法和时间,然后梳理出整体辩论思路,分工写出辩论发言稿;课堂上老师充当主持人角色,负责组织辩论,板书双方主要观点:正、反双方辩手在辩论席就座,按程序进行个人辩论和自由辩论,阐述各自观点:其他同学在观众席就座,充当拉拉队员和评论员双重角色。在辩论过程中认真听辩,适时鼓掌,在辩论结束后,可以向对方辩手提问。并参与最佳辩手的评选,最后由老师公布获胜方和最佳辩手。通过课堂辩论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4.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方式 转变 问题 策略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在两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分班实验、对比试验,摸索其中的奥妙,着力探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行为的转变,为我校校本教研和高效课堂的再度深入开展夯实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目前的教育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老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目前教与学的方式是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是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作业。

那么如何来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根据课题的研究略谈一些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中选择及确定研究性课题,主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可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进入问题情境阶段;第二,实践体验阶段;第三,表达和交流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问题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文献研究等。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如设计一个献爱心活动等。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就能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动手活动

这一教育思想和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来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动手活动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

动手活动的学习是行动、提问、研究和实验,而不是死记硬背事实性知识,是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并为理解实验结果而进行讨论。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做个人记录,学习构思工作计划并且能汇报自己所学的知识。他们也有机会练习写作并学习制作图表,用一定形式呈现和报告研究结果。

三、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计算机将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省力工具。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的特点——配合教师教学,能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人机交互作用,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的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得到进一步改善。研究表明,发展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让孩子们处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

四、小课题和长作业

学生进行小课题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备了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第二,学生进行小课题的学习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第三,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也起到了引导作用。小课题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很有趣的。小课题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来完成,也可以通过一周或几个月来完成,这就是长作业。长作业是课题学习在课外的延伸。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问题。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所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学调控的理论及其应用[J].山东教育科研,1998,(3),17-18

[2]《语文学习》.2007,第2期。

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渗透途径

一、把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环境教学的必要性

1.地球环境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浪费地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行为,已经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伤痕累累。温室效应、雾霾加重、泥石流灾害、沙尘暴频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造成直接威胁。面对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环境治理机制,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意识角度考虑,把环境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是实现地球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2.课程目标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后,“掌握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和认识地球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并且把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领会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全球化意识。关注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问题,加强对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关爱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发展观念”,是高中地理课程的“课程目标”。由此可见,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取向。

3.地理科学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是地理课程研究的两大对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使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需要通过环境教育这一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来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地理知识本身就包含于环境知识中,面对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应该明确环境教育的目标,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分析,把课本教材作为教学的知识载体,利用相匹配的环境事例增强知识点的说服力,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课《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幻灯片形式播放《啊,地球出汗了》的漫画,同时提出“该漫画反映的是怎样的环境问题?我们将其称作为什么效应?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的方式,对气候变暖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得出人类无节制地排放二氧化碳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发挥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用,在认识和应对气候变暖的课程中,我组织开展了“如何降低温室效应危害”的辩论比赛,把学生划分为不同身份,分别代表世界组织环保人员、政府官员、热带雨林的土著居民和采伐商人四种身份,学生以自身立场阐述对论题的见解,通过提出具体可行的环保举措,加深学生对气候变化危害的认识,进而增强他们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校本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师除了利用地理课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外,还可以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校本课程中,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校本课程应该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学,特别是关于地理方面,不同地区应当体现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因为不同的地域,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相互有别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带领他们发现家乡的地理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家乡、了解社会、接受环保教育。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当地进行基础性的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我会根据地理课程每学期的必修内容,提供5-6个符合当地情况的地理环境调查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需要关注的是,拟定的研究课题必须体现当地特色,符合当地现状,且是学生能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出答案的。例如:调查当地的地形类型,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调查当地的气候类型,找出人们不合理行为对天气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探究人口变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生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讨论物种保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地调研,不仅能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关心家乡的环境变化问题,而且能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与此同时,对于较好的调研内容,可以编辑成地理校本教材,更加广泛地发挥其教学效果。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要渗透于地理教学课堂上,而且应该渗透于教学课堂外。也就是说,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在课堂学到的环保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节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细微环保的行为做起,一方面,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掌握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另一方面,唤醒身边朋友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出保护环境的行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因此,环境教育应该从每一个公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环保工作。

作者:张晓蕾 单位:黄骅南排河镇歧口中学

参考文献:

[1]吴昊.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25.

篇5

[关键词]河南省 入境旅游发展指数 旅游经济

我国的经济在近几年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及改革,这就使得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升,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就会推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旅游经济中的很多问题开始凸显。

一、河南省的旅游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影响该省旅游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河南省的入境旅游产业来说,它的整体水平发展比较缓慢以及低下,并且通过相应的社会调查以及相关的数据统计之后,发现旅游经济在整体上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洛阳市以及焦作市,它们的入境旅游发展指数的数值也不是很高,具体数值分别为0.56和0.52,其他大部分的地级市的入境旅游发展指数都达不到0.1的水平,这个水平与我国国内的平均水平相比较来说,存在很多的差距。这些信息以及资料表明,河南省的所有地级市的旅游经济的较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开始作用或者影响到整个河南省的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进步,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研究学者应该尽可能的转变这种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河南省的旅游产业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进行快速或者迅猛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河南省来说,旅游经济的地域差距具体来讲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以及这种差距的来源主要是什么,与此同时需要了解或者掌握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长还是缩减,甚至需要知道这种差距会发生增长或者缩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或者疑问的很好解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河南省的地级市的旅游经济甚至是整体的旅游经济缩减差距。

二、目前,河南省的旅游经济差异在格局上的发展情况以及状态分析

河南省在很大程度上拥有非常独特的区域以及地理位置优势,与此同时河南省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充足的旅游资源以及自然旅游能源,这就使得该省对旅游产业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比其他省份更有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所以国内的旅游产业开始进行迅猛的发展,其中河南省的旅游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持续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数据或者信息进行说明,在2006年到2009年这三年中,河南省整个省份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在年平均增长率的指标中可以达到将近19%,与此同时在相同的时期内,我国国内的旅游收入在年平均增长率指标上达到了25.71%,河南省的这两个关于旅游收入方面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都超过了同一时期的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1)地市的入境旅游发展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相应的分析

对于每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它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以及交通环境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对于拥有悠久历史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河南省来说,这些特点或者差异更加明显,从而使得该省的相关的地级市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非常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的情况或者状态。

为了比较准确的明确河南省的地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或者状态,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研究学者运用相应的指标对地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进行研究或者分析,该指标就是入境旅游发展指数,其中该指数计算的具体公式就是

上面所列公式中:I代表的就是入境旅游发展指数的数值,所代表的意义就是第i个地市关于旅游经济的指标数值,所代表的就是第i个地市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所代表的具体数值就是整个国家相关的旅游经济指标的总和数量,所代表的具体数值就是整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将所有指标的具体含义进行解释之后,我们就能够非常明了的计算入境旅游发展指数的数值。

旅游发展指数这个指标能够表示出某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入境旅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比例与整个国家的平均水平的比值,假如能够达到整个国家的平均水平的数值,那么旅游发展指数的数值应该是1。与此同时关于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发展指数的数值越高,那就表明这个地方的旅游的发展水平就越高。

(2)从河南省地市的入境旅游发展指数的结果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资料中,可以得出的各种结论

结合相关的信息数据以及资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研究学者计算出2009年的河南省地市的入境旅游发展指数。

根据计算的结果以及得出的相关结论可以知道,该省的所有的地市入境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现两级分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入境旅游发展指数数值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比如:指数数值最高的洛阳市与指数数值最低的许昌市之间的差距能够超过40倍,与此同时仅仅有四个地市的入境旅游发展指数的数值大于0.3,其余的大约14个地市的指数数值都小于0.1。

从这些实际的数据以及得出的相关的结论,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省的地市之间的旅游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就是两极分化的特点非常显著,与此同时这种非常大的差距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相关的旅游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者地区的积极性。

结合核心—边缘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其他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知道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区域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分化成为核心区以及边缘区,但是这两个区的发展进程以及地位是不一样的,其中核心区在区域中起着比较重要的统治地位,然而边缘区在发展的进程中却依靠着核心区的发展。对于河南省来说,该省的旅游产业的空间发展格局是两级分化的格局,具体格局就是将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以及开封市作为主要的核心区,同时将剩余的14个地市作为边缘区。

三、河南省关于旅游经济方面的趋同以及趋异的主要特征的具体分析

(1)河南省的旅游经济在2001年到2007年这六年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呈现趋同的发展趋势

根据实际的社会调查以及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在2001年到2007年的六年之间,该省的旅游经济的泰尔指数总是向着下降的趋势进行发展,并且在2001年泰尔指数为0.4165,但是等到2007年之后就下降到了0.2555.这些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该省的地市关于旅游经济之间的差距开始变小,与此同时开始向着趋同的趋势进行发展。然而,相关的研究工作人员发现趋同发展的速度,开始有所减缓。其中在2003年总的泰尔指数下降的百分比是12.16%,然而在2006年的时候,下降的百分比只达到了2.57%,所以百分比下降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缓。并且总的泰尔指数开始下降,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区间的泰尔指数的降低和相关的中原城市群区内的相应的泰尔指数的降低,这两个指数进行综合所导致的。

(2)河南省的旅游经济的相对差异将区内差异作为主要差异

将河南省的区间泰尔指数以及区内的泰尔指数的数值进行相应的对比或者比较,经过比较得出的各种结论,我们可以知道,区内的泰尔指数在长时间内都能够超过区间泰尔指数的数值,这些信息以及研究结果就表明该省的旅游经济在相对差异方面将区内差异作为主要差异。

在进行河南省的地市旅游经济的差异的缩减的过程中,假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区内的差异,那么就能够非常容易的减少该差异。我们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重视区内差异的影响,与此同时也需要考虑区间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将相对差异降到最小。

(3)对于河南省来说,中原的城市群区内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都超过其他区域

根据该省的泰尔指数的分解过程以及结果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原城市群的泰尔指数一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大于其他相应区域的泰尔指数的数值,与此同时从该泰尔指数的数值对区内泰尔指数的作用以及影响来看,最小的作用以及影响也能够达到93.91%,并且曾经在2008年的时候,达到了最高的贡献,具体的百分比就是97.91%。

但是对于部分地区或者特定时间内的泰尔指数来说,它们的指数数值比较小,这就说明它们对于区内的泰尔指数的作用或者贡献程度比较小。言而总之,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研究学者在进行缩减相关区内的差异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将缩减中原城市群的区内差异作为主要工作。

四、对于河南省以及其他省份的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作过程中,提出相应的建议或者措施

(1)在进行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现在的两极化的形势,从而能够形成区域性的品牌

根据社会调查以及相关的研究分析,我们了解到了河南省现在的旅游发展情况以及状态,并且发现现在的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旅游经济开始向着趋同的趋势进行发展或者变化,然而在趋同趋势发展的过程中,其速度相对来说比较缓慢,这就使得河南省的地市间的差距或者差异,要想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所改善是不太可能的。正是由于上面所讲述的这些原因。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研究学者在相应的分析以及研究过程中,及时的运用现在的差异状态以及形势。

这就使得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相应的工作人员,依靠相应的旅游商品,培育出比较经典的旅游线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整个地区或者国家,也可能成为整个国际上的著名的旅游品牌,只有这样才可能杂技一定程度上推动或者促进相应的河南省的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或者推动旅游边缘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2)在进行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比较发达的地区的旅游产业的转型工作或者升级工作

结合河南省地市的相关旅游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的趋同趋势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比较发达的地区比那些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比较低,这就说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可能比较乏力。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河南省的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可以维持比较发达地区的旅游经济方面的快速增长速度,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政府部门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注意加快推动比较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的的转型工作或者升级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在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进行创意的发挥以及挖掘,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丙章.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13):17—27

[2]史本林,张宏娜,孟德友,李红忠.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格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02):22—33

[3]易广波,汪明林.河南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5):23—32

篇6

一、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认识误区

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角度看,开卷考试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然而首先要澄清学生一个模糊的认识,那就是开卷考试允许带教材和资料,总体要求降低了。其实开卷考试不是总体要求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它对单纯的记识性内容要求低了,对理解性知识要求高了;对理论性论述要求低了,对参与社会实践、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要求高了;对单一知识点的考核少了,对围绕知识点上下左右的联系作综合能力考查的多了。所以思想政治要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态度,克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二、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思想政治课开卷考试“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开卷考试试题的答案不可能在书上原封不动地找到,需要动一番脑筋去分析比较,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就很难做出完整解答。况且,考试时间有限,要形成正确答案,需要充足的思考时间,绝不能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查找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因此必须确保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有效记忆。不过,这时的记忆与以往有所不同,对于概念和原理,不需要一字不漏地记下,能够复述它们的大致内容,并能够迅速地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即可。

三、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立交桥

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是深刻理解教材知识的关键。一般来说,平时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总在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层次上进行,难以从纵横交错的立体中去理解和贯通。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很有必要在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知识间的联系,打破教材章节以及各年级知识点的界限,进行知识归类,相似概念的比较,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的立交桥。如复习“科教兴国战略”这一专题时,可先确定“为什么实施—怎样实施—对青少年有何要求”这一思路,然后逐一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在考试中才能既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又使自己的思路开阔,在更大的思考空间里,在知识的立体通道上驰骋,让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充分显现出来。

四、重视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的结合

中考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时代感强,这是思想品德学科的特色。近几年通过大量的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来考查学生已成为中考命题的一大特点。我省的中考试卷中,利用时事材料作为知识和能力的背景材料和载体的试题,占考核题量很大的比重,而且中考命题形式日趋人文化、生活化,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青少年的行为,加大导行力度。这一特点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一轮统考内容的命题动向,也给我们政治课的学习和复习以明确的导向。因此,在复习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把握年度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其中又要以国内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及党的方针政策为主,它们构成了年度间的时政热点。其次,要学会用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怎样分析说明,怎样归纳综合,这是考生感到最头痛和棘手的问题,也是试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笔者认为:1.要准确全面地理解时政热点,明确其中心思想。2.要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要点要齐全,不局限于某一节或某一课。3.要紧扣教材,对时政热点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以便学生考试时根据试题的要求,作全面、深入的分析。例如复习到八年级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一知识点时,可联系国家努力实现教育平衡、关注社会收入公平、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热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知识点去观察、分析这些时政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五、进行多方位的开放性试题的训练

篇7

[关键词]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法学

[作者简介]代刃(1970-),男,重庆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学、现代远程教育。(重庆40005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63-02

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远程开放大学,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于是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的开放大学建设工作已经纳入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之中。高等教育重视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而成人教育则是使学生在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关键在于教学模式改革,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本文,笔者首先围绕开放大学实践教学重要性展开论述,之后结合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谈了几点认识。

一、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1.现实意义。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不同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它是以特有的教育教学目的和以人才培养为宗旨的特定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既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践操作学习为主,把理论学习和实际结合起来,以提高其素质。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索适应开放教育的实践课之特点和规律,探究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理论性实践教学,它是与理论教学内容结合、与课程理论同步进行的实践活动,包括作业、实验、实习设计等;二是集中性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各类实习、见习以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落脚到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表现在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法律操作,提高解决实际案例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尤其是专业实践实习,不仅能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平台,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其动手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社会竞争能力;还有利于在教学中引入竞争与合作机制,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熟知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技能,了解社会现状,拓宽知识面。归根结底,法学实践教学的开展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2.必要性。实践环节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1)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实践教学是保证法律专业知识有效运用和确保实现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2)教学体系完整的基石。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始终,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有效手段。(3)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实践教学效果能够有效检测理论教学的成绩,能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测学生理论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

二、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法学专业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条理解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以及法律适用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践分析,我们发现,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足够认识,毕业论文质量较差。学生对如何确定论文题目,如何占有材料,怎样写论文,论文的作用,怎样组织文字,论文的基本格式等认识比较肤浅,以致文不对题、抄袭、剽窃等现象时有发生,论文质量不高;(2)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指导工作不能完全到位。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严重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一位教师往往要指导十几名学生。由于时间紧、要求高,使得许多指导教师求速度不求质量,导致教学效果差;(3)答辩工作有待完善。答辩过程中国走过场、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答辩时间紧张等都严重影响着答辩效果。论文答辩中显现出学生对法学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了解较少,对法理知识掌握不够;(4)缺乏稳固实用的法律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偏于形式,使用效果不理想,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不够高。并且,实践环节大多以书面报告为主要反映形式,实践效果难以体现。(5)法学课程体系亟待完善。以部门法律进行划分是法学课程标准体系建立的主要依据,这样的教学方法重在传授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应用能力;(6)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践考核方法。

分析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的局限性。就学生而言,在实践环节上的局限性集中体现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资料不足、时间紧张、有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以难以保证论文质量。同时,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大多学术研究都有自己的方向,所以教师教学和课程管理上相对独立,所涉及的部门法律也比较固定,这就造成指导领域相对狭窄,不可能高质量指导实践;(2)支持服务重课程轻实践的情况普遍存在。远程教育平台是为完成课程教学而设计的教学系统,所以,对实践教学的支持服务系统探索还远远不够,有关的资料、学术动态、指导意见、前沿资料获取的渠道等也还很不系统。远不能与课程教学资源相比,这就形成了重课程轻实践的格局,无法实现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全面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3)办学压力的影响。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单位包括电大、各类大学、成人高校和网络学院,生源竞争越演越烈;(4)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专业课程设置有许多雷同,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上没有创新,导致毕业论文没有体现实践教学应有的特点。

三、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对策思考

1.更新观念。“质量是远程教育的生命,建立全面多元的远程教育质量观是保障远程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转变把实践教学仅仅作为教学环节之一加以实施的观念,树立实践性教学的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理念。实践教学应确立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性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目标。以期提高远程教育的法律专业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构建质量评价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校只有建了一套严格、规范和可操作的规则程序,才能实施有效的监控,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良好运作与衔接,实现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标。就教师而言,主要以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为评价要素,形成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指标体系,体现实践教学的适用性特征;就学生而言,主要以学生对知识面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对法律实务的操作能力以及论文答辩效果等为构成要件,形成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把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办学特色结合起来,把实践环节的考核以应用性为主,考核方式以实践报告、实践总结或作业方式完成作为基本形式,以此为基础制定的适应开放教育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才能真正缩减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的差距。

3.丰富法学实践教学内容。一是注重平时作业。开放教育在课程作业的布置上,应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作业应根据教学大纲、实施细则、教材、学生水平来设计和安排,找准知识点,分清难易,做到题量适中、覆盖全面、结构合理、重点突出。二是要重视课程实践。通过采取师生互动、模拟现场、双向视频教学系统演示、卫星电视系统播放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体现网络、多媒体和交互式等为主要特征的远程教育。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实践教学。三是专业实践。专业实践主要由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实习组成。一方面,社会调查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化学习的特点,既要符合法学专业特点,又要注重灵活性。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在该课程结束后进行,时间和地点应相对集中。另外,实习主要包括现场参观、实际操作、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要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4.加强教学支持服务。要借鉴过去行之有效的教学支持服务途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创建有现代远程教育特色的校园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立法学网络网站,办出有特色的法学专业。结合法学课程特点,创办网络刊物、网络课程、在线讲座、模拟法庭、案例荟萃、法律前瞻等栏目,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学校还可以基于网络开展毕业设计写作远程指导,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的自由性、开放性、灵活性优势特点,通过多种载体适时进行师生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论文指导水平和效率。

5.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可采用“判例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模拟法庭”模式,改革传统的面授辅导模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剖析和技能训练。其中,判例分析法主要通过判例分析巩固学生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诊所式教学法和医学院学生在诊所实习相似,即设立某种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诊所,帮助学生在接触真实当事人和处理真实案件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法律知识。模拟法庭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向学生揭示法律问题的复杂性,还能帮助他们更清楚掌握解决法律纠纷的程序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竞争,学习分析处理实际案件以及出庭辩论的经验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加强论文指导教师师资力量建设。目前,远程开放教育成人学生逐年增加,而师资力量建设力度却远不能与之相适应,教师学术研究方向不能完全与指导领域对口,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论文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开放大学的优势在于系统庞大,师资可以共享。基于此,学校应建立起系统内外结合,以系统内教师为主体以普通高校专家为辅助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库。与此同时,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要求,明确责任,以此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针对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的现象,学校应明确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管理论文指导师生比例和专业指导方向,从而确保论文指导质量。

7.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教学管理和督导部门应制定教学纲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进一步改进集中实践教学活动考核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和评定是通过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监控来实现的,对不合要求的毕业设计不能放低要求使其过关。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有提高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才能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增强学校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开放教育健康有序发展。针对答辩,应本着方便学生学习和严格答辩的原则,创新答辩形式和过程方法,采取现场答辩、远程答辩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完善答辩环节。

[参考文献]

[1]余善云.走向开放的未来[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2]罗辉.对县市电大法学实践教学问题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8(10).

[3]余乐.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

[4]陈永忠.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

[5]丁新.构建全面多元化的远程教育质量[J].中国远程教育,2003(17).

篇8

【关键词】探究活动 探究欲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23-01

素质教育是以每一位教师的岗位为依托,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则是不断革新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初中生物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和难点,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教材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动脑的思维活动、动手的操作实践,亲历探究过程,从中获取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应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平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创设探究平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点滴体会和做法。

一、联系生活,巧设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探究的驱动力是一个人的好奇心、疑惑、兴趣,或是要理解现象、解决问题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创新精神,是一种新的教学艺术。初中学生对生物界中的许多现象,包括自身的生理特征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强烈的好奇心,都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巧设问题,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探究活动,进而转化为创新精神。比如,我每学年在讲授“前言”中学习生物的意义时,就抛开传统的说教形式,而是巧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探究欲望。我通常提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是怎样产生的?克隆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有什么意义?人可以长生不老吗?为什么女人的平均寿命要比男人长?女人为什么不长胡子?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升左右,而一般人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只占1%,那么99%的原尿跑到哪里去了?这些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或看到的事实,但学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和创新思维,并懂得学习生物终身有用。

二、紧扣教材,开展探究活动。

选择活动内容是开展探究活动的关键。教材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内容,不能盲目活动,力求做到选择的内容具有新颖性、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把生活体验与生物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应紧扣教材,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课例。如上“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活动课,上课前一个星期我先布置任务:到上课时每个小组都准备好已经发霉的馒头和没有发霉的馒头,让学生初步认识霉菌是一种生物,并让学生课前先观察还有什么物品会长霉菌?霉菌的生长要有哪些外在因素?哪些生物因素会影响霉菌的生长?因为经过课前观察,所以到上课时这些问题学生都能轻松解答,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的探究激情也高涨起来。我再提问:怎样才能消灭物品上的霉菌?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用火烤、烈日暴晒、高温蒸煮等;我再提问:霉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食物生霉变质,浪费粮食,人吃了发霉的东西会影响健康;衣服、球鞋等发霉后容易霉烂等。我进一步提问:霉菌对人类有什么益处吗?很多同学都说:有百害无一利。我没有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给同学讲述了“青霉素”注射液的来历,英国医学家(弗莱明)从霉菌中研究制造了“青霉素”消炎注射液,给有炎症的病人带来福音。同学们自然就知道霉菌不但对人类有研究价值,而且对医疗事业还作出了贡献。这样的探究学习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无知意识,同学们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获得了乐趣,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组合作,共享探究成果。

探究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集体、兴趣小组或个人。教师必须懂得在什么时候以及为了什么目的才采用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和个人单独工作这样一些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学习对象或任务较为简单,个人经过努力后能独立完成的,最好由个人单独进行;学习较为复杂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宜采用小组教学,这时小组活动可能有助于相互启发和材料共享。这些课内的教学组织环节都必须在设计中体现出来。山区中学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分析交流,撰写实验报告或小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共同提高探究能力。如在学完《被子植物》时,我要求每班开展采集植物标本比赛活动,根据植物的“科”类,把学生分成“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禾本科”、“百合科”等若干个小组,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等,分工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我预先布置活动项目:写出各种植物的中文名、学名、科目、主要特征、成长环境、用途等。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背着小箩筐、拿着小锹,奔上田野、菜地、林间,对照课文中的图案及提示,采集各种植物,分类捆绑,挂上预先做好的“名牌”,回校或展示自己的战利品。我给采集多、分类准确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使小组成员共享探究成果。通过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植物分类的知识,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四、结合社会热点,开展调查活动。

大自然的世界五彩缤纷,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领域、词汇。我鼓励学生开拓视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关注“地球村”、了解“月球探秘”、了解“转基因技术”、“营养繁殖”、动物的“克隆”羊、“发酵技术”等生物科学的成就。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如在学习《环境污染》时,我先向学生介绍大气层中的“黑洞” 、“酸雨”、 “温室效应” 、“白色污染”、国家推广使用“环保袋”、“绿色奥运”等。并结合学生中不注意个人卫生、不关注环境保护的不良行为,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1、你所在班学生有哪些不良的卫生习惯?2、你居住的周围有哪些环境问题?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人们对禁用“一次性塑料袋”有什么看法?4、附近餐厅有没有使用一次性筷子?5、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三条治理环境的建议;6、写出调查活动的感受,等等。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掌握了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知识,并逐渐改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树立了爱护环境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使学校的环境卫生得到很大的改善。可以说这样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探究学习是学生从学科或生活(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实际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应当从教材内容和学生水平出发来组织探究活动,不必一味追求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否则也会使教学过程出现类似传统教学模式那样的呆板、形式化和肤浅等弊病。并非所有的知识都应该或都适合探究性学习。因为哪些内容让学生探究,开展哪些探究活动,教师事先要心中有数,而不能盲目或随意而为。教师在上课前或每学期开学初,应精心计划,制定明确的探究性学习目标。

篇9

【关键词】创新教育定义意义方法要求

1.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来的。创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尽管我们研究的定位是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实际上将来带来的是教育全方位的创新。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创新精神(如怀疑精神、开拓精神等)、创新个性(如好奇心、兴趣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

2.创新教育的意义

2.1立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已处信息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与国竞争的基点已完全聚集于能够体现科技水平的人才素质的竞争,而其中的创新素质正日益倍受瞩目,自然这是由我们所面临的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决定的。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主要动力,是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关键,也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根本出路。创新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素质教育不能脱离这一问题。

2.2立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本质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为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郑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已被公认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所以对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定将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及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3.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3.1师生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有的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教师应善待他们,不能只一味地批评,管得过死,只要不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应该适当地鼓励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对于偏科的学生,教师应尊重他们的选择,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的创造个性在善长的领域里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也就是“因材施教”;对于后进生,教师不能轻视,更不能放弃,而应用自己的智慧与后进生建立相互尊重信任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能只是面向少数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学生的创造才能是多样的,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有的学生音乐、美术等方面有突出表现,有的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对学生来说,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长处,激发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体会到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从而开掘出学生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每个学生就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3.2鼓励大胆质疑,勇于探究

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在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能够是什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设想,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或给予表扬,或加以鼓励,使之有一种成就感,弘扬这种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有很多特性,变通是关键。在作文教学中,可着重启发思路,引导学生展开“换位思维”,经常进行“一题多做”、“一人多面”、“一事多评”等多角度的思维和写作训练;同时结合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进行儿童诗、童话写作等尝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一举两得的效果。

3.3教学的创新模式多样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要实现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奠基。作为义务教育段的教师更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下功夫。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应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新领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拘一格。关于课堂结构,很多表演课做到了不拘一格,那么,试问,在平常教学中,教师教学是否不拘一格吗?很多公开课是一种纯表演,是让人说喜不说忧的课,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诸如地域性、人文性都各有新异,这不拘一格就是一种创新,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思想,不能为表演才想起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师生互动等,师道尊严,不是在思维定势上的一种尊重,这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再创造的灵活性,并不局限到某一点、某一课,是很多的时间和空间都是一种创新的天地。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由于地域的不同,其学科创新的内涵不同,这是我国地方教育的特殊性,这是一种限制,但也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3.4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践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它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3.4.1广泛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如组织科技小发明活动、手工制作活动、辩论演讲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不受教师、课本的限制,独立自主地发展;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学生领悟到教学之外的奥秘。

3.4.2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创新才能

让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一是开展社会调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工厂、农村调查采访,然后写成调查文章。二是考察环境,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利用双休日,组织部分学生考察车站、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并举办征文比赛。三是考察名胜古迹。不仅能丰富学生知识,更能在赏玩中探究出某些值得深思的社会、人生课题。

3.5利用新的信息,触发创新灵感

篇10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服务行业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交流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对既精通专业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向,并指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头等大事,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培养以外语语言为基础,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教学与行业的联系。

高职教育所突出的行业性,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做到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育基本上定位在本科的低层次上,所开设的课程和选择的教材既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又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打破以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与具体行业主要岗位工作过程相关的英语内容,组织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以强化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特征。

一、结合行业,确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针对性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育的基本特征不明确,在教学观念、方式方法上都“移植”了本科教育。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将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没能适应职业教育的综合化和时代的要求,从而难以构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真正能力和素质。

高职院校应以《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用人单位及毕业生中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充分了解社会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要有目的地设置和开发课程,注重加大技能课的比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安排公共英语课与专业课程的课时,做到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做到紧贴社会需求,坚持以“实用为主”的标准。在教材的使用上,要按照学生的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资料。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交际,重在培养阅读和翻译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际的能力。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将来从事的不同职业要求,突出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技能培养,或加强英语知识内容的传授,并进行分类指导,适当强化学生在某些方面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就业竞争力

1.强化对学生的语言基础训练和基本功训练,突出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对应用文献的学习和模拟,如单据、合同、社交文书等。学习英文简历的正确写作方法、大方得体的应答方式和基本的社交礼仪,以充实个人的内涵修养,确立个人魅力,培养求职能力。另外,还要侧重对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跟上时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并培养扎实的工作能力。

2.重视学生思想感情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进行思想教育。要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培养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要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顽强坚定的自信心。

3.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目前,绝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没有相关行业的业务知识,几乎没有对相关行业的任何接触,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扮演的角色也仅限于“教授英语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与现实职场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做到高职公共英语向职场英语有效过渡,对现有英语教师进行相关行业的业务培训迫在眉睫。学校可鼓励公共英语教师主动加强与相关专业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专业培养目标。还可安排教师定期到相关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实践学习,以便及时更新观念,获取市场的最新信息,为学生掌握该专业或岗位所需的英语应用能力打下基础。另外,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也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4.优化公共英语的教学环境。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缺乏与外界社会对接的真实语言环境。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将书本知识快速转换成实际运用的能力,不能满足就业导向对高职毕业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强的要求。要帮助高职生顺利地走出教室,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就必须优化已有的公共英语教学的就业教育环境,建设现代化教学平台,优化各种教学资源,鼓励学科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公共英语教学形成更加真实、立体的职场语言环境。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和其它的专业教学一样,要从教学课时中分配出一部分实训时间,把课堂教学和就业所需的实训教学结合起来。

5.实现多元化的考评制度。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估和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评判,基本上都单纯地采用英语三级过级率和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一纸试卷不能完全反映一个高职生的职业水平。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改变笔试“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以就业为取向,实现多元化的能力考评办法。从原来单一的期末考试决定最终成绩,转向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进行考评。按照就业对英语运用能力的要求,把学期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听说交流能力的程度、读写和翻译水平、工作中所需的学习态度、知识的更新能力等各方面都纳入考查范围。用分数或等级的方式予以记录,结合期中、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再综合评价。

当今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由浅到深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而是以行业的就业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因此,要培养学生与某个行业就业领域相应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多种措施,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弊病,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效果,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保障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