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综述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剂学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剂学综述

篇1

关键词:综合性;自主性;生成性;过程性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78-03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设置的课程板块之一。《标准》之所以设置这一板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其实,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板块,“综合与实践”早在2001年就已经进入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体系,只是当时被冠以“综合与实践应用”之名而已。“综合与实践”被认为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但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是:在十多年的实施过程中,不少学校或教师对这一课程板块并不重视,“走过场”或“搞形式”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在小学,“大多数教师对这一内容并不太重视,甚至‘跳过’这一教学进度(特别是第一学段),所以,‘综合与实践’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在小学阶段‘登堂入室’”。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被寄予厚望的课程板块何以备受冷落?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尽管我们可以把它部分地归因于“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但是,在笔者看来,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其功能(尤其是在提升学生应试能力方面)以及恰当的指导方法缺乏深刻认识。因此,在新课标正式颁布实施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对有关“综合与实践”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讨论,以深化对这一课程板块的认识。其中,本文所要探讨两个的问题是:“综合与实践”课程板块的特点及教学要求。

一、“综合与实践”板块的特点

从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看,“综合与实践”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课程板块(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具体地说,“综合与实践”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综合性

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标准》尽管确立了总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但却并未具体规定教学内容。从所给出的“实施建议”以及所列举的问题案例看,“综合与实践”的学习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知识与活动经验、各领域数学知识之间的融通与整合;二是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三是包括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活动经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内的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具体地说,该板块的教学应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以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或跨学科、跨分支跨领域的综合性问题)为重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二)自主性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标准》提出:“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而这意味着,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自主探究为主。换言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自觉放弃大包大揽的做法,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帮助、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深度参与上;与此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探究主题,自己制定探究计划并确定研究方法,并且主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探索并解决问题。可见,“综合与实践”为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潜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过程性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通常是围绕一些研究主题展开的。这类主题或问题一般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综合性或现实性。因此,在教师“从前台退至幕后”的情形下,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才有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而这意味着,在实施过程中,调查、阅读、思考、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环节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再创造”或“再发现”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生成性

如前所述,本板块的教学方式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这一原则性规定使得“综合与实践”的实施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其生成性主要表现在:包括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在内的诸多课程要素,大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并不断演进的,而不是事先设定的。换言之,由于教师不再直接干预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有权决定探究内容和探究方式,所以探究过程及结果往往都是事先无法设定或预料的;同时,这种以充分彰显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为基本特征的开放式教学,往往会使学生获得非预期的发展或成长。例如,在“估算全班同学往返乘坐火车去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所需费用”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或采取多种方式获来获取所需信息,可以自主制定多套活动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究竟学到了哪些知识,积累了哪些经验,提升了哪些能力,往往都是事先难以预期的。

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要求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上述特点也是《标准》对本板块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学中,切实落实这些要求是发挥该板块在育人方面独特作用的先决条件。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掌握分寸,避免走向极端。

(一)重视拓展,但也不能无限延伸

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标准》设置“综合与实践”板块的重要目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设计或设置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主题及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按照《标准》的规定,本板块的教学活动及教学内容主要是由学习主题统领或间接规定的,因此,其综合性主要体现为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综合问题。有了跨学科或跨分支的综合问题或实际问题,就有了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但是,在设计、提出问题时,师生所做的综合与拓展也应该是有限度和有所侧重的。一方面,应该确保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适应。反之,如果问题的综合程度过高,知识覆盖面过于宽泛,以至于远远超越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那么学生可能就会“望而却步”,自主探究可能就会“无功而返”。另一方面,知识的拓宽和延伸必须要以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板块,“综合与实践”毕竟不是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以数学为核心,彰显数学学科个性是本板块教学实施的题中应有之义。相反,如果随意进行泛化处理,致使学习内容丧失“数学味”,那么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数学教学了。

例如,在第三学段,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研究主题:根据书籍的某些数量特征对学生所在城市的某大型书店中的书籍进行分类。实施过程中,在了解有关事物分类的常识以及测量和计算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其长宽比、厚度、页数、封面面积等进行分类。显然,这是一个“数学味”颇浓的学习主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果在本学段要求学生去探讨“适合高血压病人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有哪些”,则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个问题是一个医学或运动生理学问题,所用知识并不以数学知识为主。

(二)倡导自主,但也不可放任自流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就学校教学而论,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就必须要让他们亲自去探索、去发现。相反,如果学生的学习始终以接受和模仿为主,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那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所以,在“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己任,尽力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及动手实践创造条件,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发展能力,在亲身体验中积累经验。

但是,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可以放任自流。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由于其自主性发展的阶段性、过程性及不完善性等特征,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背后,有一条不可或缺的暗线,就是教师有效的启发、引导、支持和帮助。”[4]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全程跟踪,全面、深入了解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时引导和帮助学生排除学习探究过程中所遇到困难和障碍,切实保障学生学习权利和人身安全,既是教师应当履行的职责,也是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根本保证。

(三)重视过程,但也不可忽视探究结果

如前所述,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积累必须要以主体相应的认识或实践活动活动为支撑。在“综合与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全程参了每次探究活动,必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教师必须做好督查、指导工作,确保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但是,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探究结果。事实上,如果我们只关心学生是否亲身经历了探索过程而不在乎学习结果,那么,由于缺乏目标的指引和评价激励,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求知欲望就会逐渐减弱,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不良学风可能就会滋生蔓延。所以,在“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过程中,除了重视学生参与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外,教师还要引导和督促学生去寻求正确的结论和完善的方案,并且依据评判标准对其研究结论或成果作出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对待每一项活动,并深度卷入到探索活动之中。

例如,在第三学段,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测量并计算本校占地面积以及教学主楼的建筑面积。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弄清“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词语的含义,灵活运用多种测量和计算(或估算)方法,而且还要提出“结论应该相对准确”的要求。相反,如果不对结论的准确性或正确性作出要求,那么,学生绘制和分割平面图形、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能力训练就失去了保障。

(四)重视生成,但也不应放弃预设

何谓生成・生成就是创生、建构或生长。[5]就学校教学而论,重视教学生成,即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从教学效果上看,生成性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得到反复磨练和显著提升。所以,在“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便利条件,让学生在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享受自主探究及动手实践带来的乐趣和解决问题成功后的喜悦,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但是,重视生成并不等于可以摒弃预设。雅斯贝尔斯(K.T.Jaspers)曾经说过,预设是一种计划,它是实践者的一种在特定情况下不可缺少的细节安排。[6]对于学校教学来说,预设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的预设性源自于教学永远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细致、全面的预测和规划,因为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如果生成没有了预设,那么就会蜕化为无的放矢的自发行为,同样也失去了教学意义。”[7]所以,在“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和熟悉学生,深入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和探究主题的基础上,对探究活动及其指导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总之,“综合与实践”板块的特征决定了教师的指导方略应当有别于其他三个板块:既要突出重点以彰显板块特色,又要统筹兼顾以顺应教学规律;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综合与实践”板块的教育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目标才有望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黄德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J].教学与管理,2014,(1):53-55.

[3]斯苗儿.是一个领域,更是一种数学教育价值观[J].人民教育,2006,(17):24-29.

[4]刘畅.学生自主学习探析[J].教育研究,2014,(7):131-159.

[5]吴玲,吴支奎.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预设―新课程视阈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审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7,(7):13-17.

篇2

近年来中药学学科迅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中药学”一级学科之下,逐渐细化形成了中药学(临床)、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商品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分支。而这些衍化内容,在多数中医药院校中已被纳入到中药学院或药学院(系)的学科建设范畴;唯独中药学(临床)仍多隶属于“基础医学院”或“中医学院(系)”。为了更好地区别于“中药学院”的中药学相关分支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专门组织有关专家论证,提出了“临床中药学”的名称,并对其学科概念给予了初步的界定[1-4]。笔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临床中药学》的相关概念,提出了《临床中药学》学科的三个桥梁作用,并初步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1临床中药学及其三个桥梁作用

众所周知,所谓中药是指“以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主要基源,以主产于中国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类药物”。而中药学是指“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炮制、性能、功效以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包括临床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商品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等多种分支学科”。临床中药学,属于中药学学科的研究范围,但又明显有别于中药学其他分支学科内容。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概括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研究中药性能、功效特点、应用规律、治病原理、用药禁忌等为主要内容,并注重研究临床药效与中药资源、加工、制剂等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临床中药学历经多年的发展,日益完善,为中药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临床中药学双栖于中医学、中药学学科群中,既属于临床基础学科,又具有药学基础学科性质,是一门医药交叉的二级学科。其在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药学科中发挥着三个重要的桥梁和枢纽作用。

第一,是中药学与中医学密切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临床中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医基础理论“理法”为指导,又是方剂学组方配伍的药学基础。因此,临床中药学也属于中医学学科的分支学科,成为中药学联系中医学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与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中药学“以研究与临床应用相关的中药性能理论、功能特点、应用规律、治病原理,以及用药方法、配伍禁忌等知识为主要内容”。其理论为临床组方、防治疾病奠定基础,是中医临床各科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因此,也就责无旁贷地发挥着中医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三,是中药学各分支学科联系临床的纽带与桥梁。临床中药学与中药学密切相关,既是中药“资源学、鉴定学、药理学、炮制学、制剂学”等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并与之共同完成研究中药的科学任务,又极为注重研究临床药效与中药资源、加工、制剂等的相互关系,是中药学各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

2临床中药学学科的建设目标

为了充分体现《临床中药学》学科的基础性质,紧密围绕其中的三个桥梁作用,适应临床发展的需求,总结本学科多年来的教学、临床和科研经验,制定如下建设目标:将《临床中药学》学科,分别在中药性能、中药应用药理、中药临床毒理、中药配伍、药材药效学等方面进行深入发展和建设。

2.1中药性能方面主要研究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基础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理论,以及各个药物性能特点、变化规律等内容。中药性能理论为临床中药学的基础理论,其内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经几千年临床实践,不断完善发展而来。其中,四气五味和毒性理论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而升降浮沉、归经理论则形成于金元时期。随着现代研究的逐步深入,其理论更加丰富,如毒药使用原则日益完善,四气五味理论的药学基础正在得到进一步揭示等,将为更好地正确认识药物,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2.2中药应用药理方面主要研究中药的临床应用规律和治病药理机制。几千年来,随着临床疾病的变化,尤其是复杂疑难疾病的日益增多,中药学者研究发现,探讨药物的治病原理是临床中药学的重要内容。若秦汉唐宋时期本草学还主要侧重于用药经验总结,而到金元时期则已开始重视探讨治病原理。尤其是近现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渗透,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深入和扩大,治病原理研究已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相关研究也已涉及到动物实验和临床药理,明显提高了中药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开拓了中药防治新的疑难病疾病的应用领域。

2.3中药临床毒理方面研究药物毒副作用及其与治疗作用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毒中药的使用原则与方法等相关理论。其中包括以毒攻毒原则、配伍炮制等控毒方法与原理、药后监控原则、药物中毒机制和抢救方法等。中药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及中药药源性疾病研究,也将为临床安全有效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篇3

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与发达地区相比,陕西省发展的差距主要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县域,深入研究本县的区位条件、自然地理、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等情况,并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周边发展动态,综合分析,明确优势,认清差距。特别是对制约县域发展的难点、群众增收的重点、发挥优势的着力点,要心中有数。

找准和提升优势产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防止脱离实际,跟风赶潮。

要集中力量发展条件成熟、前景看好、特色突出、对县域发展带动力大的产业。要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抓紧用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把招商引资与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升级结合起来,在做大规模、做精产品、做优质量、做强品牌上下工夫。

立足三次产业的相互结合思考发展,围绕延伸链条和增加附加值促进产业互动,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文化产业。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产业布局、人口环境和功能定位,突出个性,彰显特色,确定稳定的建筑基调和主旋律,完善城镇建设规划,做大县城,发展乡镇。

把创新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搞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和扩权强县试点。

在第一要务问题上,全省上下要思想更加自觉、行动更加坚定、工作更加扎实,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群众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是县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创造活力,首先必须激活家庭、激活个人。要把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摆在为民谋利、办事解难的第一位,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引导群众增加家庭财产。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县域和谐。和谐陕西的基础在县域、重心在县域。在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的同时,还应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篇4

关键词:克鲁格曼 新贸易论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与新贸易理论被视为上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继不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革命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其中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通过强调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并将这两方面的作用与区位(或称经济地理)联系起来,将其引入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考中。其目的在于将一直被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畴之中。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和新贸易论的基本理论做简要的介绍。

一、经济地理学的复兴和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

长久以来,经济学一直忽略了空间问题,因为任何有关经济活动空间区位讨论几乎都无法使用规模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仍然是大部分经济分析的主流。

二次大战后,随着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在现实中的表现,并未向世人展现出一个与新古典理论所预测的相同的经济图景,以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念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开始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到了20世纪7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一系列不完全竞争的模型。因此,收益递增不再是被回避、或不顾一切地被假设掉的东西。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发挥了很大的空间,丰富和扩大了传统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内涵。这两方面的理论基础就是收益递增假设,这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但是以往这两个理论都是围绕着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生产要素流动性这三者以及这三者间在市场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作用而展开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领域也是传统经济地理学派研究的范畴。但是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们只能将规模报酬递增和生产要素内生化,而不能将运输成本内生化,因此,主流经济学派就只能将经济地理学纳入研究的范畴。从新的领域、新的视角得出一些关于传统贸易和增长理论的新的启示。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DS模型)和经济学家们关于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为经济学研究领域带来第三次大飞跃,而被视为第四次大飞跃的新经济地理学,将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985年赫尔普曼与克鲁格曼发表了《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随后的1991年格罗斯曼与赫尔普曼发表了《世界经济中的创新和增长》,前者是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的著作,后者则主要针对内生增长进行研究,这两本著作的出版,大大促进了新经济地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形成。而真正被视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开山之作、完成了对DS模型空间意义的解释并确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地位的两篇著作,则是1991年克鲁格曼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以及1988年藤田在《区域科学和城市经济学》上发表的《空间集聚的垄断竞争模型:细分产品方法》。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中心――模型

克鲁格曼于1991年提出的中心――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理论模型,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该模型展示了两个外部条件相同的区域,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与运输成本的交叉作用的情况下,如何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并且解释了当时美国和欧洲的制造业为何是在发达地区集中而非不发达地区集中的情形。

该模型假设前提是整个经济活动中只存在初始条件相同的两个地区和两个部门,一个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其处于完全竞争模式;另一个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其处于垄断竞争模式下。该模型中,一开始运输成本(即“冰山运输成本”)很高导致了贸易自由度低,这时这两个产业是在区域间均匀分布的。但随着运输成本发生变化,不断下降并降到中间水平时,前向与后向联系的效应最强,市场容量进一步增大。由于制造业的规模报酬递增作用,使得更多的制造企业涌入该地区,因此形成了企业集聚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对称结构被打破,从之前两个部门(农业与制造业)原本均匀分布的经济中将逐渐演化出一种以制造业“中心”、农业“”的中心――模型。这样形成的不均衡发展,在累积过程驱动下扩散到整个地区,克鲁格曼认为这是收益递增对经济地理的最高层次的影响。该模型也很好的解释了19世纪美国和欧洲制造业地带等情形。

(二)地方化

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在地理上集中的现象在许多层次上都会发生,收益递增在最低层次对经济地理的影响就表现为产业的地方化。各国发展何种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偶然性。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区位,在较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和历史依赖的。克鲁格曼举了一个189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达尔顿女孩制作了一件植毛制成的床罩作为送给朋友的结婚礼物,这一偶然事件使得二战后,达尔顿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地毯制造中心。克鲁格曼还列举了几个相类似的例子旨在说明地方化的逻辑是类似的。微小的偶然事件开始了一个累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个地区大量厂商和工人的存在为更多的厂商和工人集中到该地区提供了激励。由此导致的模式可能是由潜在的资源和技术决定的,但克鲁格曼认为,从根本上来讲,历史和偶然事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区域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和贸易格局也同样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

这种“路径依赖”特征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某个历史的偶然事件或偶发原因,由此引发了区位事件的发生。而这一“历史的偶然”一旦产生,就很有可能建立起某种长期的聚集结果,虽然在产业区位和聚集经济中,这种聚集结果有可能存在其他的替代性均衡,或者最初产生的这一区域和城市模式其实并没有达到“最佳”的空间活动模式均衡,但无论如何,这种长期聚集的结果一旦形成,在收益递增的基础上,这个最初的区域和城市模式就会被“锁定”下来,很难发生变动。这一模型也很好的解释了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制造业中心的形成。

(三)全球化和产业扩散

1996年蒲格和维纳布斯建立了一个全球化和产业扩散的模型。这一模型试图通过弱化运输成本的变化对于产业扩散的作用,提示国家间的产业扩散更可能因为劳动效率的变化而发生。原因在于,如果运输成本很高或很低的情况下,位于核心国家的产业感受到的由此带来的前向与后向联系(向心力)都相对较低,因为劳动效率的小幅度上升而导致的工资成本的上升(离心力)都足以抵销运输成本变动所带来的产业联系(向心力)的影响。因此,为了规避或减少工资成本的上升,投资和生产开始向周边国家的转移,来满足其最终需求。而在前向与后向联系较强的国家,即在运输成本的中间区段,产业集聚更容易维持。1999年,藤田、克鲁格曼与维纳布斯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产业扩散过程,建立了一个包含三个国家和七个劳动密集度各不相同的产业模型。该模型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产业都集中在一个国家(富国),这一国家与另外两个国家(穷国)存在着工资差异。随着富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开始向穷国转移以获利,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两个穷国在一开始的工资水平是一致的,因此两国相同的产业结构相对均衡,随着两个国家内部产业联系的增强,这种均衡被打破,一个国家领先的优势被放大,另一个国家则因此而落后。通过这一模型,我们看到了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富国与穷国共存的模式。而随着产业以获利为目的由富国向穷国转移,这也使得穷国通过产业的承接和自身产业的发展而进入富国的行列这一可能性得到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中,我们看到了产业以一系列波的形式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国家内部的产业发展也都呈现出从低向高发展的态势。

(四)区域专业化模型

为了进一步考察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影响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1996年克鲁格曼和维纳布斯建立了区域专业化模型。这一模型通过两个国家(本国与外国)和两个规模报酬递增性的产业(均为制造业),解释了产业内联系和产业间联系的强度对产业地理集聚的影响。这一模型表明:当产业间联系与产业内联系共存,而产业间联系强于产业内联系,也就是说,对于一国的厂商而言,必须通过位于另一国的厂商联系才能获得最重要利益时,在任何贸易成本下,这一国家对两个产业中任何一个产业都无法实现长期的集聚。两个国家都会各自发展这两个产业。相反,如果产业内联系强于产业间联系,而贸易成本又比较高时,为了降低贸易成本、减少贸易量,两个产业中任何一个产业也都无法实现在某一国家的长期的集聚,两个国家也都会各自发展这两个产业;只有当贸易成本足够小时,两国间的贸易量增加,这时两个产业中的任一产业才能实现在某一国家集聚的可持续性。产业内的联系与产业间联系之差距越大,使产业集聚为可持续的贸易成本的取值范围越宽。

三、新贸易论与经济活动区位

克鲁格曼认为,现实中的国家间贸易,并没有像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言主要发生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而是发达国家之间同质性较高的产品贸易量最大,这主要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增原理使得这些国家在发展产业专业化上获利,其结果是强者愈强。而这种产业的专业化发展与各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其实关系不大。在以上理论前提下,各国发展何种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首先是具有“历史偶然性”的。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区位也是不确定的和历史依赖的。“路径依赖”理论在国家间的专业化和贸易格局也一样适用。新贸易理论还认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使得国家和区域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并以此来创造竞争优势变成了可能。因此,新贸易理论鼓励国家和区域为创造贸易中的竞争优势而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这样可以使一个国家主动地改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专业化格局,使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对比传统的贸易理论最大的不同就是将空间这一地理因素考虑其中,他的这一理论,不仅复兴了经济地理学,更创造性地开创了一门新的经济地理学理论。

总的看来,新经济地理学更多地还是运用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领域的问题。因为对新经济地理学产生浓厚兴趣并不断在该领域进行理论研究的不是地理学家,而是一些经济学家,确切地说是一些国际经济学家,他们的视角及研究的方向与传统的地理学家还是不一样的,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石是古典区位理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聚集模型等,这些研究对于传统地理学来说意义并不大,但对于长期忽略了空间因素的经济学而言却有其重要的意义。以强调空间因素著称的新经济地理学在这一方面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美)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张发余.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评价[J].经济学动态,2000.11

[4]刘安国,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价[J].经济学动态,2001.12

篇5

【关键词】药剂学;现代药剂学;新技术;基础研究

1药剂学概念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由于方剂调配和制剂制备的原理和技术操作大致相同,将两部分合在一起论述的学科,称药剂学。现代药剂学有很大发展,还包括生物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等。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剂型的基础理论、制剂的生产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临床的合理应用,研究、设计和开发药物新剂型及新制剂是其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分子材料学、分子药理学、生物药物分析、细胞药物化学、药物分子传递学及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发展、渗入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药物剂型和制剂研究已进入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时代,缓控释、透皮、靶向、大分子药物给药系统及基因转导系统已逐渐成为其发展主流。

2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在现代药剂学的发展中,首先对药剂学的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有较大提高,回溯到50年代中,药剂学原来分为调剂学与制剂学,自从60年代以来,由于对药物制剂在体内的生物效应有了新的认识,改变了过去的“化学结构唯一决定药效论”的片面看法。而进一步认识到药物的剂型在一定条件下能较大程度地改变经效,这就是生物药剂学的观点。随着生物利用度理论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如何通过剂型选择、处方设计及工艺改革来影响药物从剂型中释放出来的速率,即改善药物的溶出和吸收,以提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使药物在体内发挥充分疗效。

其次在新剂型的研究方面,近年来着重研控制释放的种种剂型以达到缓释、恒释的目的,或探索靶向输送的各种剂型以及使药物引向病变部位达到较高的浓度,避免或减少药物对正常器官和组织的毒副作用。前者如缓释性眼用膜剂、经皮给药系统(TTS)、子宫内给药器及渗透泵控释片等;后者主要用于抗癌的各种新剂型如静脉乳、脂质体、磁性微球等。90年代中期,从发展趋向可以预计化药物剂型号和制剂研究将进一步深入药物传递系统(DDS)时代。

在药物制剂生产的技术方面,近年来应用了不少新工艺和新技术。例如,在片剂生产中应用了静电溶液包衣工艺以及快速包衣锅的革新,改革了传统的糖衣操作,又有采用静电干粉包衣法以革除了过去用溶剂包衣的旧方法。又如国内某些药厂还成功地探索应用程序控制喷雾包衣装置。对片剂新辅料的寻找近几年来也获得了不少进展,如国内已开发的有羟丙甲纤维素(HPMC)、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S-HPC)用粘合剂和崩解剂,丙烯树脂系列用作薄膜包衣材料,羧甲基淀粉钠用崩解剂等。设备方面有混合、制控、干燥一次打哈哈和完成的定型因以及每小时可压300万片的高速压片机用等等。

在注射剂量的生产技术与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品种大量增加,例如近20年来,在输液制剂方面,除了原有品种外,尚出现了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静脉用脂肪乳剂等新品种,这为临床开展全静脉营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溶剂(注射用水与非水性溶剂)及附加剂(助溶剂、增溶剂、抗氧剂、抑菌剂等)的选择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方面也有不少新的进展,从面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在注射剂工艺设备方面,有层流式高效空气净化操作台、全自动洗瓶菌机、全自动蒸气高压灭菌设备以及辐射灭菌、静电滤过除菌设备等采用。此外,如微孔虑膜在注射液滤过操作中的使用,终端滤器在输液中的应用以及远红外钱灭菌干燥机对注射剂玻璃容器的处理等等。

对制剂质量控制方面,目前各国药典都设计了新的检验装置用于制剂质量检查。例如对片剂、胶囊剂等本剂型的生物利用度采用深出速率测定仪以测出药物的溶出度作为控制生物利用度的体外指标。又如注射剂的热源检查,除了家兔法以外尚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这一新的检验技术。对注射液的澄明度检查仪方面有光电自动灯检机、库尔特计数器、激光灯检机、微粒分析仪及国产QX―3―1型细胞计数器等,均已开始使用。

我国近几年来,由于坚持中西医药结合的方面,运用了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配合临床实践,积极开展中药剂型的研究和改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药剂学的内容。

综上所述,药剂学从50年代以前的调剂学进入到药剂科学的新时代,使制剂产品从传统经验工艺阶段上升到科学制药水平,又在有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下逐步形成为医学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现在的药剂量学的含义应该是:研究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组制、评价和应用的综合应用科学。它的基础是特理化学、化学、数学,计算机学与生命科学,涉及的领域从药物本身分子理论性质到分子与机体细胞的关系,以及影响药物传递和治疗的生理过程与机制,目的是为了创造用最少量的药物提供最大的疗效和最小副作用的适用性强的药物传递系统。

3我国药剂学创新和发展应结合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药剂学已从单纯的技术型学科向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在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中药新剂型、片剂成型理论、药物制剂稳定性理论和方法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篇6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改革;深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67-02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由于网络技术十分发达,作为现代大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未来的规划都有自己的打算,加之现代社会商业氛围很浓,经济发展较快,也增加了当代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因此跟大一、大二相比,大三和大四他们已不再特别关注学习、考试分数的高低及在班级的排名,大部分学生已缺乏学习激情,他们更关注前途和就业问题,而我们的许多专业课程主要都集中在大三和大四,因此如何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成了我们专业课老师的头等大事。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在计量、质量、检测、标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我校药学教育应在“定量药学”、“标准药学”等方面有所体现,将数学模型理念与药学、生物学相融合,共同促进我校药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丰富、完善和延伸我校的“质量、标准”办学理念和特色。因此,作为“定量药学”和“计量药学”核心课程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模式必须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的药学人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国内外药学类专业一门必修课,该门课程在我校已开设5年。本门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同时利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后体内作用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为新药设计、药物质量评价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本课程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临床药代动力学及从事新剂型新制剂研发和临床药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传统药学主要是经验药学,大多主要研究药物的活性,偏向于定性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药学的发展最终要走向定量药学,以更加精确、量化的方式来研究和创制新药。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则主要是利用现代生物学和数学模型手段来开展外源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动态变化过程,对药物在机体内的过程进行“量化”,以此来定量评价药物的生物学活性及制定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对于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改革和探索,目前国内外相关高校和专业均进行了探索。国内有高校教师对近3-5年的药学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此门课程比较难学,且药物动力学部分含有较多的高等数学公式,涉及公式推导、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大一所学内容,同时对于高等数学本身又是生物、医药类专业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提高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及让学生迅速接受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动力学课程学习是药物动力学部分的主要问题。因此为了对此门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有的高校采用优化教法、适当应用PBL教学法,同时采用EXCEL等软件编辑了不同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处理程序,让学生进行学习,收到很好效果。在国外的教学方面,北美和日本的药学院非常重视调整和改革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内容。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该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在本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拟进行以下改革,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改变传统纯粹的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的说教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知能力,将其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具体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首先,应用EXEL软件、SPSS等处理软件,编辑体内药物分析中标准曲线、回收率以及精密度的计算公式,同时编辑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公式,并在课堂相关章节进行模拟演示。其次,在一些重要章节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Seminar学术讨论会的模式,让学生利用所学文献检索知识,自己查找国内外与本课程紧密相关的重要期刊文献,分组讨论,并写出读书报告,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索能力及写作能力,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2.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基于校级开放实验项目、校课外科技活动、新苗人才计划以及学科竞赛等课外实践活动,将其中比较成熟的实验项目编入实验指导书中,同时与药物“毒物代谢动力学”紧密结合,编撰出一部特色的、多课程联合的实验指导教程。其次,以“产学研项目”和“科研项目”为基础,构建紧密的实习基地,构建“互惠互利”的长期机制。最后,积极与当地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药师协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校外单位联系,采取参观、讲座的形式,拓展学生的视野,明确学生将来就业方向。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新药开发案例、分组讨论、激励法、强化训练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关键是要解决制作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视频网络课件及真实的新药筛选、安全性评价及相关“药害”具体案例分析。

4.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涉及到高等数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多学科,因此除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加强改革外,在考核部分也应建立相应的配套体系,以此来评价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模式,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学生制作的小软件、综述、实验设计、读书报告等内容均作为其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激励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在我校药学专业开设已满5年,五年来在每一届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均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和改进,并对相关课程改革进行了前期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05-08届药学专业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我校教师初步体会到了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上的共性问题,准备针对这些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以后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因此,在对该门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思路,并努力将改革思路付诸实施,为我校药学专业发展提供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郭剑伟,王成军,余梅.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6,5(6):81-83.

[2]李小娜,李唐棣,吕立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3):25-26.

[3]李安良,吴艳芬.应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17-490.

[4]林以宁,马世平.日本6年制药学教育的实习模式及特点[J].药学教育,2008,24(4):60-62.

项目资助:中国计量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项目资助;中国计量学院研究生教改项目资助

篇7

英文名称: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513-4870

国内刊号:11-2163/R

邮发代号:2-23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8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应用科技型大学 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校企合作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校企合作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推进的一项改革,其重要性体现在能促进科技创新继而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以及促进高校本身的发展。目前国内对校企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专业的设置,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研究等方面。德国是最早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而此概念则最早出现于美国。目前,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企业为主的模式,最典型的就是德国的“双元制”,它以企业实践培训为主,以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双元制”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吻合,易于学生就业。第二种模式就是以学校为主的模式。其代表就是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和前苏联的基地企业培养计划,学生以接受学校教育为主,同时按一定的方式轮流或交替到企业进行技能培训。即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训练相结合。这种模式的校企合作计划一般都比较周全,比较强调教育教学的规律与要求,所以培养的人才基本素质比较有保证,但培训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如第一种。

2我院的现状分析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药学院成立于2003年,现有药学和药物制剂两个主要专业,专科和本科两办学层次。学院设有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与分析、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四个教研室和一个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药学院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党和学校的方针政策,结合学院实际,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有关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帮助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药学院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药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院也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个高校和医药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校企合作的深化推进内容

3.1以实践教学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

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操技能,也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药学专业必修课《药用植物学》,以及药物制剂专业《工业药剂学》等课程为例,多数医药类院校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我院对于《药用植物学》课程的改革则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多个方面进行,对于《工业药剂学》课程更是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建立实训基地、成立实习基地。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比例,是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的根本途径。通过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更加紧密,在教学内容逐渐丰富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发展。

3.2推进“双师型”教师主导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传统意义的教育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人员,仅仅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实际上在高等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性实践知识的构建,仍然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深化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学校的教师,就不仅要做“理论教师”,还要成为“技师”。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市场发展千变万化,需要高校中的教师在自身专业领域中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奏,及时地更新知识。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让更多教师到企业生产线锻炼,在公司实地及时了解专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3.3深化校企合作内容,建立校企之间密切联系

校企合作的平台内容涉及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必经之路,其中大多采取对于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教材、设计课程体系以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为深化合作,使校企更为紧密,可推荐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企业导师”或“客座教授”,对在校生进行行业应用知识讲座,与学校教师共同作为课题的技术指导。在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相关行业及专业的高校教师进行技术交流研讨,共建实验平台。在此良性发展的趋势下,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自然而然的更为紧密。

4结语

深化校企合作,使企业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及时在高校教育中推进,不仅是应用科技大学在目前新的发展阶段,自身建设过程中需要追求和探索的方向,也是由此提升合作成效,使学校教学水平提高、推进社会服务与研发协同创新的关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入合作,推进行业全面健康发展,为此,高校、企业与师资队伍都应更加努力,助力长久发展。

基金项目: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立项课题。立项号:hmx20160601。

参考文献

[1] 易新河,文益民,陈智勇.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高教论坛,2014,2:36-68.

[2] 王昊.国内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4:137-138.

篇9

摘要:

本文从凝胶贴膏在儿童用药的应用情况、作用机制、基质组成与配比以及儿童用凝胶贴膏的特点等方面,综述了近年凝胶贴膏在儿童用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并对开发应用前景提出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凝胶贴膏;新剂型;儿童用药;作用机制;基质组成

凝胶贴膏(原巴布膏剂)[1-3]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水凝胶巴布剂[4](hydrogelcataplasm)为透皮给药制剂的新剂型,属于缓控释制剂的范畴。具有载药量大、与皮肤生物相容性好、药物释放性能好、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以及适合于各种类型的药物分子、药效显著等优点[5],特别适合于儿童使用。本文在应用、作用机制、基质组成与配比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儿童用凝胶贴膏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优缺点以及开发应用前景展开讨论。

1凝胶贴膏在儿童辅助用药的应用情况

目前凝胶贴膏(巴布剂)在治疗儿童胃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哮喘、鼻炎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甚至在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且凝胶贴膏往往与西医的常规治疗或中药汤剂、颗粒剂、糖浆剂联合治疗儿童疾病,给药形式大多为穴位贴敷。

1.1胃肠道疾病

徐沙沙等[6]采用复方丁香开胃贴结合微生态制剂及肠粘膜保护剂治疗50例小儿腹泻,22例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张春华等[7]采用自拟中药贴剂联合利巴韦林,双八面蒙脱石粉等常规对症治疗法治疗10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76%,说明中药贴剂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周源等[8]研究得出中药巴布剂FXN能显著降低小鼠腹泻指数,降低小鼠血清IL-1β、TNF-α的含量,使低浓度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并能上调结肠上皮细胞中AQP4的表达,说明该中药巴布剂FXN具有良好的抗腹泻、抗炎及镇痛作用。

1.2呼吸道感染

1.2.1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9]。胡丹[10]使用兵兵退热贴治疗50例小儿发热,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冰袋擦敷等)退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贴敷兵兵退热贴,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88.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凝胶贴膏剂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吴宏图[11]使用小儿退热贴敷脐治疗122例小儿外感发热,对照组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3mL,观察组予印堂、曲池或大椎穴敷小儿退热贴,观察组退热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小儿退热贴治疗效果优于口服的布洛芬混悬液。

1.2.2下呼吸道感染

(1)肺炎

南春红等[12]采用敷胸巴布剂治疗40例肺炎患者,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治疗组于病灶部位贴敷胸巴布剂(大黄、玄明粉=1∶1),对照组于病灶部位敷等量的敷胸散(大黄、玄明粉=1∶1),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为90%,对照组80%,两组在治疗肺炎患儿咳嗽、痰壅症状以及肺部啰音消失天数上有统计学差异,就止咳、化痰方面疗效敷胸巴布剂明显优于敷胸散。徐睿霞[13]采用妥洛特罗贴剂治疗120小儿喘息性肺炎,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背部、胸部或上臂贴1片妥洛特罗贴剂(0.5mg/贴),结果对照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和血氧饱和度回复至正常时间均长于观察组,说明该凝胶贴膏剂对小儿喘息性肺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支气管炎

何丽芸[14]应用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108例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胸背贴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组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84.3%),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组在退热、咳嗽、咯痰改善及肺部罗音吸收方面均早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小儿清热宣肺贴膏对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徐赛红等[15]应用平喘止咳贴联合穴位揉贴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进行护理,对照穴位揉贴护理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3哮喘

对于哮喘,吸入给药因为直接进入靶部位,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但吸入制剂给药时要求患者有较高的协同性,故常用于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6]。而外用制剂在婴幼儿哮喘方面具有使用方便、顺应性高等无法取代的优势。林舜娜等[17]采用纳米穴位贴结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42例小儿哮喘,观察组的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间症状评分及夜间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腧穴部位贴上纳米穴位贴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可减少过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患儿的不适,说明纳米穴位贴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1.4鼻炎

韩建新等[18]采用温鼻巴布剂治疗60例小儿过敏性鼻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汤剂(黄芪、葛根、白术、桂枝、防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脾俞、大椎等穴位贴温鼻巴布剂,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鼻巴布剂对小儿过敏性鼻炎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1.5过敏性紫癜

董薇薇[19]在清紫巴布剂的药学研究中提到,该方具有清热凉血、化瘀消斑的作用,主治过敏性紫癜。且在过敏性试验中,清紫巴布剂皮肤激发接触后未观察到豚鼠出现流涕、喷嚏、哮喘、站立不稳或休克等现象,72h内未出现皮肤红斑、水肿;在局部刺激性试验中,清紫巴布剂对豚鼠的致敏率为0%,说明清紫巴布剂几乎无致敏性。

1.6联合用药

李荣[20]用补肾健脾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哮喘;丁倩[21]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与退热贴联合治疗小儿发热;唐进[22]采用平喘止咳贴佐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罗世杰等[23]应用小儿清热宣肺贴膏联合桑菊饮加减方口服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张霞等[24]在应用抗生素(青霉素或先锋霉素)的基础上采用红外止咳贴治疗60例小儿肺炎等,均疗效确切,适合儿童用药。

2儿童用凝胶贴膏的作用机制研究

儿科生物药剂学中,凝胶贴膏剂中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分为: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3个阶段[4],即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释放到皮肤表面;药物穿透角质层屏障;药物通过表皮和真皮被血管吸收(主要途径)3个步骤[25-26]。其中主要研究促进药物的经皮渗透和体内外经皮渗透。凝胶贴膏中有效成分首先从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作为主要基质的骨架中以一级或近零级速率释放出来,使药物始终处于活性状态,延长有效作用时间,提高药物活性成分渗透而发挥作用并维持最佳血药浓度。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有3种:药剂学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常用的物理方法[27-29]:离子导入法、电致孔法、无针喷射给药、微针法、超声波法、磁导入技术等;常用的化学方法:加入一些透皮促进剂,如月桂氮卓酮类、二甲基亚砜、中药挥发油类等;常用的药剂学方法:将制剂制成微乳、脂质体、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等。对各方法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如下。

2.1物理方法

主要是通过改变皮肤的通透性[27-29]而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

2.2化学方法

通过透皮促进剂以改善皮肤的通透性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30-31]。它是增加药物透皮吸收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比如透皮促进吸收剂氮酮、二甲基亚砜[32-35],其作用机制包括:(1)作用于角质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干扰破坏脂质分子的有序排列,增加脂质的流动性,从而有助于药物分子的扩散;(2)促进剂溶解角质层的类脂,影响药物在皮肤的分配或促进皮肤的水化而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使药物有效成分更好的渗透并到达病灶;(3)使角质层细胞蛋白质变形而打开其密集的结构,增加其通透性;(4)作为药物的助溶剂以提高药物在角质层的热力学活性;(5)增加药物在水性介质中向角质层的分配。中药芳香性挥发油作为天然透皮促进吸收剂,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机理可能是因其性味芳香,行散走窜,透达经络,开宣毛窍,不仅具有促渗透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3药剂学方法

以脂质体为例,其作用机制包括:(1)穿透机制:脂质体作为转运药物的载体,由于其自身粒径大小和结构决定其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其穿透皮肤浓度不一样,把药物带入的深度也不一样;(2)水合作用:脂质体提供外源性脂质双层膜而使角质细胞间的结构改变,脂质双层中疏水性尾部排列紊乱而使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扩散和毛细血管的作用进入细胞间隙,使角质层湿化和水合作用加强;(3)融合:脂质体的膜插入细胞膜的脂质层中而释放出水相内容物到细胞内,在多层脂质体存在的情况下,脂质体内膜层与胞浆接触,脂质体与亚细胞器之间相互作用[36]。目前,关于凝胶贴膏剂的作用机制虽有一部分研究报道,但是体内外药动学和药代学还缺乏实验数据,需进一步研究。

3儿童用凝胶贴膏的组成与配比

凝胶贴膏基质用材料主要有骨架基质、粘合剂、填充剂、保湿剂、透皮促进吸收剂等。其次有pH值调节剂、交联调节剂、抑菌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儿童用凝胶贴膏与普通凝胶贴膏在基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是要针对儿童皮肤较薄、透皮吸收率较成人高等本身生理特点,结合儿童的代谢能力及过敏程度选择安全的辅料。如保湿剂中的聚乙二醇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时间使用可致皮肤脱水干燥,故儿童用凝胶贴膏中的保湿剂常用甘油;渗透促进剂中二甲基亚砜有异臭及对皮肤的刺激性,长时间及大量使用可引起肝损坏或神经毒性,而月桂氮卓酮对皮肤刺激性小,更适合儿童。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型对皮肤的刺激性最小,如吐温。

3.1骨架及粘合剂

常用的骨架有聚丙烯酸及其纳盐、卡波姆等,常用量3%~10%。粘合剂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如明胶、西黄蓍胶、羧甲基纤维素纳。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维酮、聚乙烯醇,常用量约10%~20%[37-38]。如吉小欣等[39]在妥洛特罗亲水型贴剂处方中选用卡波姆作和聚丙烯酸钠的交联物作为骨架基质。

3.2保湿剂及填充剂

常用的保湿剂有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或者甘油与丙二醇的混合物等,常用量30%~50%。填充剂有高岭土、二氧化钛、微粉硅胶、氧化锌等,常用量约5%。王文忠等[40]在紫草巴布剂基质处方的优化一文中选用甘油和丙二醇的混合物作为保湿剂,其保湿效果比单用甘油更佳。

3.3渗透

促进剂目前使用较多的渗透促进剂为氮酮、二甲亚砜、丙二醇以及芳香精油(如薄荷油、桉叶油)等,常用量为1%~6%[41-42]。3.4其他抑菌剂[43-44]:尼泊金酯类、苯甲酸等;其中交联型凝胶贴膏剂基质还包括交联剂:高价金属盐,主要为铝盐,如:结晶氯化铝、甘氨酸铝、硫酸铝,常用量0.1%~0.5%;pH值调节剂:枸橼酸、酒石酸等。

3.5配比

凝胶贴膏基质由多种物质组成,其性质与作用也各有不同,加上药物本身的性质差异,使基质处方对其成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儿童用凝胶贴膏其常用的基质有聚丙烯酸钠、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明胶、甘油和微粉硅胶、氮酮等。吉小欣等[39]在妥洛特罗亲水型贴剂处方的优化中采用卡波姆∶PANA∶甘油∶高岭土∶柠檬酸为0.5∶6∶37.5∶0.8∶0.2;王文忠等[40]在紫草巴布剂基质处方的优化一文中处方配比为明胶∶阿拉伯胶∶PVA∶CMC-Na∶聚维酮∶甘油∶1,2-丙二醇为1.0∶1.0∶1.0∶0.4∶0.4∶5.2∶3.92(质量比)。优化后的处方质量更稳定,载药量更大、粘附性和感官更佳。

4小结

4.1凝胶贴膏儿童用药的优势

凝胶贴膏作为一种经皮给药系统,优势如下[45-49]:

(1)可避免首过消除和胃肠道不良反应,适合治疗窗窄的药物给药;

(2)有效避免针头恐惧症以及儿童对口服药的不顺从性[44],适合儿童给药;

(3)凝胶贴膏与其他外用制剂一样具有疗效显著、用量少、相对安全、副作用少、易透皮吸收等优点,尤其作为发挥全身作用的新型外用制剂,弥补了起局部作用(如气雾剂、喷雾剂、滴剂等)的外用制剂局限性的缺点;

(4)更突出的是使用方便,不适感较小,患者顺应性强,在减少用药次数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疗效[50];

(5)具有背衬材料,避免了软膏等制剂由于儿童好动导致的药物被衣物擦除,从而影响疗效、污染衣物等问题;

(6)其带有适度的粘附性,基质毒性以及过敏性较小,避免了黑膏药制剂与橡胶膏剂等黏附性过大,或是含有毒性、皮肤刺激性成分,从而引起皮肤不适的缺点。正因为凝胶膏剂在儿童用药方面具有显著优点,所以其应用十分广泛。

4.2凝胶贴膏的安全性要求与处方基质的优选趋势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婴幼儿时期,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尚不健全,药物在其体内呈现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有较大差别,儿童皮肤较薄,透皮吸收率较成人高[51-52];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较差,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因此,儿童用凝胶贴膏基质应选用无毒或低毒、无致敏性的辅料。如选择甘油作为保湿剂;月桂氮卓酮作为促渗透剂。

4.3其他制剂制成凝胶贴膏剂型的趋势

儿童对药品的可接受性会影响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3]。从制剂的适用性、安全性、方便性、合理性、生物利用度等角度来看,敷贴型散剂、穴位贴、橡皮膏、软膏等都更适合制成凝胶贴膏剂[54-55]。

4.4凝胶贴膏儿童用药的展望

凝胶贴膏与新型技术和新方法的结合,如柔性脂质体、微乳、微针以及超声波、离子导入法或电致孔、纳米技术等,不仅可进一步提高其透皮给药效果,起到缓释或控释作用,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扩大药物给药范围,特别适合儿童。但对于早产儿,由于其未成熟和迅速生成的皮肤障碍功能等特点,使微针和超声波导入该类技术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虽然如此,凝胶贴膏与新技术的结合必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凝胶贴膏制剂的发展方向。凝胶贴膏剂能同单液儿科制剂[49]一样(其给药体积改变药物剂量),通过特定方法有效且方便地调节给药剂量使之适用于婴幼儿,如通过给药量折算成贴膏面积,建立时效、量效曲线方程,从而确定给药量、时间与儿童年龄、体重之间的方程,同时也考虑特殊儿童皮肤的状况-部分儿童皮肤异于常人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如皮肤湿疹、溃疡或烫伤),这无疑将扩大凝胶贴膏在儿童用药的应用。设立小儿个性化用药系统[56],使疗效确切,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2-23.

[2]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8-9.

[3]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9.

[4]李伟泽,张光伟,赵宁,等.中药水凝胶巴布剂产业化工艺技术攻关研究[J].中草药,2012,43(10):1928-1933.

[5]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18-319.

[6]徐沙沙,张向峰.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2289-2290.

[7]张春华,马真芳,李浩志.自拟中药贴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8):862-864.

[8]周源,薛照芸,李承,等.中药巴布剂FXN抗腹泻作用研究[J].中药材,2014,37(12):2272-2275.

[10]胡丹.兵兵退热贴治疗小儿发热50例[J].中国药业,2014,23(5):77-78.

[11]吴宏图.小儿退热贴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303,1306.

[12]南春红,王雪峰.敷胸巴布剂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9):136-138.

[13]徐睿霞.妥洛特罗贴剂对喘息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401-402.

[14]何丽芸.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10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2):38-39.

[15]徐赛红,林亚媛,朱忆祥.平喘止咳贴联合穴位揉贴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2):2895-2896.

[17]林舜娜,钟富珍,林蔓彬.纳米穴位贴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疗保健器具,2014,21(2):217-218.

[18]韩建新,王少锋,朱少华.温鼻巴布剂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7):35-36.

[19]董薇薇.清紫巴布剂的药学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3.

[20]李荣.补肾健脾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哮喘[J].中医临床研究,2014,20(6):27-28.

[21]丁倩.对乙酰氨基酚栓与退热贴联合使用对小儿退热疗效的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6):548.

[22]唐进.平喘止咳贴佐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1):146-147.

[23]罗世杰,韩勤学.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80例[J].现代中医药,2013,33(6):42-43.

[24]张霞,陈静,熊小丽.红外止咳贴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90-1291.

[26]刘建平,李高.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8-80.

[34]富志军,祝星,陈笑.挥发油包合对温脐巴布剂质量的影响[J].中成药,2014.36(10):2083-2087.

[36]袁雍,黄萍,杨秀丽.脂质体经皮局部给药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4,17(7):1227-1231.

[39]吉小欣,高申.妥洛特罗亲水型贴剂处方的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5):570-571.

[40]王文忠,王玉翠,郑平.紫草巴布剂基质处方的优化[J].中成药,2013,35(4):861-864.

[50]陈明.儿科临床用药乱象治理[N].医药经济报,2014-5-28(008).

篇10

【关键词】β-环糊精 应用

【中图分类号】R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33-01

近年来,环糊精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较为普及和深入。已知环糊精有多种同系物,常见的是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其中以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药剂学上应用最为广泛。小分子药物与β-环糊精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能显著改善药物理化性质,为解决部分中药制剂中的难题提供有效方法。笔者就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一、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水难溶性药物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物,药物的脂溶性基团插入环糊精筒内,筒状多个亲水性的醇羟基,使得水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上升,而亲水性衍生物的产生为水难溶性药物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丹皮酚具有易挥发性、水溶性差及见光易分解的特点,丹皮酚与2-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物,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丹皮酚的溶解度可达到10 mg/mL,已达到注射剂的要求。以金银花挥发油为主要成分的制剂有金银花注射液、金银花露和清咽糖浆等。但挥发油成分普遍存在稳定性差、水溶性小、配制水溶液浓度低等缺点。金银花挥发油与2-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物,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溶解度增加约为21倍。陈氏等实验制备得到的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增溶效果,并显著提高了其胶囊剂的溶出度。罗氏等研究表明,包合物能显著提高隐丹参酮的溶出度,包合物包结作用的热力学键力是隐丹参酮分子的羰基与羟丙基-β-环糊精分子的羟基形成氢键。

二、提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目前,环糊精在中药制剂中应用最多的是包封挥发性成分。当挥发性成分被环糊精包封后,可防止其逸散,提高制剂的稳定性。环糊精将客分子包入其空腔内而起到保护性作用,外部的水分子很难与客分子的活性基团作用。即使外部条件(温度、pH、溶剂改变)发生改变,仍能保持药物的稳定。纪氏等经稳定性实验表明,益智挥发油被β-环糊精包合后增加了其对光、热、湿的稳定性,降低了其挥发性,包合物的稳定性明显高于混合物,可见,β-环糊精可有效地防止益智挥发油的挥发、氧化变质,提高其稳定性。孟氏等稳定性试验表明,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抗光解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物。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挥发性明显低于混合物。可见,β-环糊精包合物可有效地防止挥发油的挥发,提高其稳定性。张氏等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了羟丙基-β-环糊精对穿琥宁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后,穿琥宁溶液的有效期延长。许氏通过稳定性实验表明,包合物的抗光解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明显高于混合物。可见连翘油环糊精包合物可有效地防止连翘油的挥发,提高其稳定性。

三、用于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利用β-环糊精与药物成分形成单分子胶束的增敏作用,用于药物含量测定。龙胆苦苷遇光、热极易分解,利用β-环糊精与龙胆苦苷包含物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使荧光值稳定,能进行有效的含量测定。以β-环糊精为键合固定相的色谱柱能够较好地分离银杏叶提取物和银杏黄酮,优于葡聚糖凝胶。

四、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可提高包合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肖氏等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水飞蓟宾的血药浓度,进一步证明了水飞蓟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高氏等采用逆向混合搅拌法制备蛇床子素的β-环糊精包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溶解度、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表明,包合物能提高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

五、 减少刺激性,减轻不良反应

宋氏等采用β-环糊精将蟾酥进行包合制备成了蟾酥β-环糊精包合物,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减少刺激性、降低毒性。何氏等通过将桉油进行β-环糊精包合后,不但达到了改变桉油剂型、减轻其不良反应、掩盖其刺激性的目的,且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六、 调节给药速率

孙氏等通过对大蒜油进行β-环糊精包合,再制成凝胶骨架缓释片,可以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以及降低大蒜油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性,比纯大蒜油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七、 结束语

总之,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已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中,能明显增加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减少刺激性,调节给药速率,减轻不良反应,用于有效成分有含量测定等。目前,作为定位给药(靶向给药系统,结肠定位给药系统)、控释制剂等,正在进一步研究当中。

参考文献

[1] 龚敏阳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J]. 2011,03

[2] 菅凌燕,杨跃辉,徐英宏,等.2-羟丙基-β-环糊精对丹皮酚的增溶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5):1154-1156

[3] 陈国广,陈振华,刘伯成,等.羟丙基-β-环糊精对黄芪甲苷包合作用的 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457-1458

[4] 罗 昕,徐月红,陈 宝,等.羟丙基-β-环糊精对隐丹参酮的增溶作用及其包合物的制备[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28-1331

[5] 纪明慧,刘 红,何猛雄,等.益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J].中药材,2005,28(10):952-953

[6] 孟庆刚,倪京满,许有瑞,等.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J].中成药,2006,28(8):1108-1111

[7] 张 婷,徐平声,李新中.羟丙基-β-环糊精对穿琥宁溶液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药房,2005,16(16):1122-1123

[8] 许杨彪.连翘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3):66-68

[9] 庞志功,汪宝琪,朱慧勤.用β-环糊精单分子胶束荧光法测定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4,14(4):50-52

[10] 邓 利,孙 猛,谭天伟,等.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分离纯化银杏叶提取物和银杏黄酮[J].中草药,2004,35(10):1105-1106

[11] 肖 莉,翟所迪,赵荣生,等.水飞蓟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J].中国药师,2005,8(9):788-790

[12] 高永荣,张 力,张丹参,等.蛇床子素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2):1143-1146

[13] 宋洪涛,郭 涛,赵明宏,等.蟾酥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考察[J].药学学报,2002,18(4):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