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诚信文化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信息化工程将信息划分为4层:第1层为实时控制系统,第2层为非控制生产系统,第3层为生产管理系统,第4层为管理信息系统。遵循规范技术要求,各个系统的信息划分为实时控制区、非控制生产区、生产管理区、管理信息区。结合本工程的信息控制管理分区情况,对本工程信息化网络也进行了相应的划分为三张相互隔离的网络。
1)实时控制专网:包括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和调度监控系统。实时控制专网结构主要是基于TCP/IP的生产控制类数据业务,数据流基本恒定,速率要求不高,业务实时性较强,其中遥控遥调更与安全直接相关,可靠性要求较高;对安全性有较特殊要求,不仅要求可靠,原始数据还要求保密。从应用范围来看,属于较特殊的一类窄带业务。本工程控制专网的站点有:调度中心、头水电站枢管理站、9座泵站、13座调节阀室(分水口)、36座检修阀室以及3处隧洞安全监测站点。
2)非控制生产和生产管理网络(业务内网):主要是工程所涉及到的日常办公所需系统,包括行政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非控制生产区的所涉系统速率要求较高,业务实时性不强但突发性很强,且要求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性。本工程非控制生产区的站点有:调度中心、头水电站枢管理站、9座泵站、天脊分水口调节阀室、潞城分水口调节阀室、漳泽分水口调节阀室、店上调节阀室、小山头调节阀室、翟店分水口调节阀、集店调节阀室(共两座)、上庄调节阀室及天河调节阀室。生产管理区定义为应用网。要求有较高的实时性高,对安全可靠性无特殊要求。本工程安全Ⅲ区的站点有:调度中心、9座泵站、13个调节阀室(分水口)、36座检修阀室。
3)管理信息网络(业务外网):主要是各级管理人员访问Internet,查询、有关工程信息,同外部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
2通信方式
目前,现代通信网的三大支柱是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和无线电通信。对于三种通信方式针对本工程做以下比较。
1)卫星通信。相比地面通信,卫星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不受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稀少和高山沙漠等恶劣环境影响,覆盖面积大,能进行多址通信,广播分发,通信线路稳定可靠,通信质量高,组网灵活简单,适应性强,机动性好等特点。
2)无线移动通信。利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无需自建,只要申请为用户即可;GPRS通信网络覆盖面广,扩容无限制,接入地点无限制,具有极强的可扩充性;按照用户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的数量来收取费用,费用低廉;传输容量大,理论最高数据速率可达170kb/s,完全能满足监控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良好的实时响应与处理能力,与短消息服务比较,由于GPRS具有实时在线特性,系统无时延,可以很好地满足系统对数据采集和传输实时性的要求;安装在室内,没有引雷部件,不需要作防雷处理。缺点是网络覆盖可能存在信号盲区。
3)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本身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a)频带宽,通信容量大。b)损耗低,中继距离长。c)抗电磁干扰。d)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虽然,光纤通信具有初期投资较高的缺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全线自动化的任务的特点,本工程推荐选择光纤通讯系统。
3网络结构
1)网络结构的选择本工程网络结构主要采用星形,树状结构进行比较。树形网络是由多个层次的星型结构纵向连接而成,树的每个节点都是计算机或转接设备。与星型网络相比,树形网络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但是树形网络复杂,与节点相连的链路有故障时,对整个网络的影响较大。针对本工程输水线路特点及全线信息化的要求,通过沿供水线路敷设的光纤连接的方式,形成大环网带小环网的树状网络结构。合理选择关键线路上的主通信汇集站点,并与调度中心组成工程通信主干网。各个主站点分别与所辖分支站点构成小环网。这样小环网发生故障时,不影响主环网的正常运行。
2)网络结构设计根据本工程的输水线路特点、调度要求及三类网络环境的划分情况,拟建立2条主干通信线路形成大环网,以主干线路的主要站点为汇集点的9个小环网。主干通信线路1:头水电站枢纽管理站北耽车泵站辛安泵站庄头泵站韩家园泵站北甘泉泵站潞城分水阀室官庄泵站店上调节阀室。主干通信线路2:官庄泵站漳泽调节阀室长治市漳河管理局。9条小环网根据主干通信线路9个主要站点分为枢纽支线;总线1#、2#支线;平顺支线;长治支线;黎城支线;店上支线及屯留1#、2#支线。
4备用通信
本工程监控体系覆盖范围广,监控对象种类多,传输数据对通信要求各不相同,对通信网络有极高的可靠性要求,同时还需要兼有经济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本工程监控系统的通信网络不能采用单一的通信方式,需设备用通道。备用通信在工程的典型站点租用公网专用通道与调度中心之间通信,作为数据传输的通道。工程站点有:头水电站枢纽管理站、北耽车泵站、辛安泵站、庄头泵站、韩家园泵站、北甘泉泵站、潞城分水阀室、店上调节阀室、漳泽调节阀室、官庄泵站、长治市漳河管理局。
5通讯传输方式
1)“三网合一”。方式采用三网合一光纤以太网交换机接入设备,以光纤传输技术进行高速数据交换,实现数据、视频、语音等业务的灵活接入,通过一对光纤完成整个工程信息化的传输。
2)“三网分离”方式。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组成通信系统的内网部分。交换机提供多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传输内网的调度监测系统和安全监测的内容。各个站点视频监控系统采用视频服务器的方式接入站点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中,由调度中心统一解码管理。电话调度系统在调度中心通信机房设置一套驻地话音网关设备,该设备与调度中心的程控调度交换机相连;在各个控制站点设置接入语音网关及普通电话机,语音网关直接接入站点的100M工业网络交换机。根据工程特点,本工程网络传输采用“三网合一”的方式,在2个大环网及9条小环网中各采用一对光纤,共计22芯,另考虑10%的备用,故采用24芯光纤。
6结论
篇2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相关文件和会议要求,认真做好诚信文化建设宣传教育各项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媒体,集中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诚信范意识,以宣传为主、教育结合,做好诚信建设,为党的胜利召开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活动内容
按照省市县文件要求,建立县、乡镇、村联动机制,按照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精心组织,及时部署,积极主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媒体聚焦的问题,营造广泛宣传、全面动员的舆论氛围。
乡领导小组负责诚信建设宣传统筹协调工作,协调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工作,指导督促各村抓好宣传各项活动。 一是贯通渠道。建立乡、村联动宣传工作机制,指导督促和参与有关部门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政策传导。及时传达最新诚信政策,注意教育不诚信的社会影响、新手法及典型案例材料,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村宣传活动应用。三是正面宣传。采用微博、微信等新型渠道开展宣传活动,主动发声、准确发声,营造良好氛围。四是印制资料。除印制宣传单、宣传册外,在日常实用物品上印制宣传标语,向社会公众投放,增强群众参与兴趣,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开诚信建设宣传活动,根据所主管、监管行业领域非法集资活动形式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所主管、监管行业领域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法规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各村委会要严格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充分发挥资源统筹调动、靠近基层一线优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有效的活动方案,丰富宣传形式,精心组织活动开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媒体宣传。在网络、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上采取系列报道、受害群众现身说法等形式开展宣传。
二是网点窗口宣传。在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和服务窗口采取电子屏幕连续播放、悬挂宣传条幅、设置宣传展板、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
三是公共场所宣传。在人口聚集的公共场所设置宣传点,向社会公众派发宣传资料,进行现场宣传。
篇3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宣讲东方公司企业文化来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浅谈对培训企业理念的理解。
作为公司的员工,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秉承公司的优良文化传统,牢记“诚信、业绩、创新”是我们企业和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发展是我们的第一培训心得,具有强大核心的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公司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干部,企业无信不旺,社会无信不稳,因此,诚信是企业理念的基石。诚信:诚,就是忠诚、老实;信,就是守信用、重信誉。诚信作为企业核心价值培训大家网尤为重要,它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特殊而现实的意义。
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企业兴旺的灵魂。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各方面工作创新,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运用先进管理办公室主任培训班、技术水平和经营业绩,去拼搏,去干部;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积极参与企业干部培训心得竞争,努力打造哈尔滨职业培训学校一流地球物理公司。任何企业文化建设都心得以“诚信、业绩、创新”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我们要教育每一位员工遵守企业礼仪,形成崇尚诚信,追求完美的思维电脑培训班和行为习惯。因为,如果企业的企业能够共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就越容易培训大家网,对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公司提倡“让用户满意,以共赢谋求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提倡“靠前服务,超前服务,超值服务”的服务理念,其意义是何等重要。身为东方公司一名社区领导干部,在日常管理中宣贯培训大家网企业理念,积极开展操作技能培训、企业服务规范、服务礼仪培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体系等等,使员工尽快熟练本岗位规范的操作,具有精神饱满的工作面貌投入工作。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经营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中;贯穿于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考核中,把企业理念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是我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一切以用户为重,为用户所想,为社区居民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二、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
在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全部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认真抓紧抓好至关重要。在工作中定期组织基层领导干部和员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学习研究,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增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及时研究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占领文化阵地,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4
一、贴近小学生生活,挖掘提炼和谐、诚信教育内核,拓展丰富和谐、诚信教育思想
着眼于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及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创设和谐融洽的育人空间,培养谦和诚朴、习惯良好、素质协调的和诚学生。一是突出以“和”促“谐”,倡导教师亲和、学生谦和,促进师生和谐;倡导言语温和、处事平和,促进生生和谐;倡导家长和蔼、家庭和睦,促进亲子和谐;倡导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促进发展和谐;倡导保护环境、绿色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共处和谐。二是引领诚朴之风,强调做人诚信朴实、追求本真,做事踏实用心、工于至诚。
二、和谐诚信价值观教育实践策略
将和谐、诚信价值观培养细化为“和、谐、诚、朴”四大主题,从和谐、诚信的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学生习惯养成三个层面推动教育实践,促进和谐、诚信教育接地生发。
(一)打造和谐、诚信文化,滋养学生心灵。
1.精心选择和设计和谐、诚信文化符号,如:体现和谐、诚信教育理念的校徽、校旗、校歌、校园卡通形象等。通过这些文化元素在各种校园活动和遵德守礼宣传阵地的反复使用,渗透和谐、诚信育人思想,强化学生的和谐、诚信意识,引领学生从点点滴滴做起,涵养公民道德素养,厚积薄发。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设立“品和”、“说谐”、“悟诚”、“尚朴”系列宣传栏,通过中外案例故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内容,以小见大,说古论今,深入浅出地解读“和”、“谐”、“诚”、“朴”理念,开辟“和诚”主题空间,引领学生道德风尚。
3.以公民基本素养和行为规范为重点,按一廊一专题的原则建设走廊文化,如:诚信廊、互助感恩廊等。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点和现实需要,不但内容选择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如“怎样和同学交往”、“怎样文明乘车”等,而且以浅显易懂的格言、儿歌、小故事、图片展现,以儿童化的语言表达;不但用丰富的色彩、形象的卡通设计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以别具一格的展板造型冲击学生的视觉,如:将展板设计成文明礼仪花、安全出行小脚丫、诚之心等。同时,将学生制作的各种手抄报布置成走廊专题栏,与学校宣传板面相呼应,使浏览与感悟、学习与创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使学生出入走廊时留得住脚步,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了解和掌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而自觉约束自我言行。
4.结合功能室建设,为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创设育人环境。利用科学、计算机、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墙面、走廊和运动场围墙,提炼各学科文化元素,打造体育、艺术、科学主题廊和运动健身墙,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领悟个人发展中的和谐理念。
(二)设置和谐、诚信课程,纳入常规德育。
1.突出和谐、诚信教育的指向性,整合设立“和诚综合实践课”。将“和”、“谐”、“诚”、“朴”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各年级德育目标,针对学生品德、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和过程管理。开发“和”、“谐”、“诚”、“朴”教本,开设“和谐、诚信道德讲堂”,通过唱一首道德之歌、你问我答和谐诚信小辩论、演一个和谐的生活场景、评一下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个和谐、诚信承诺等,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结合学生特点制订各年级和谐、诚信道德实践方案,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学生,强化和谐、诚信理念。如:利用寒暑假组织“我爱我家”劳动实践活动,在重阳节开展“我爱爷爷奶奶”感恩送温暖活动,促进亲子和谐、家庭和美;开展儿童节向同学赠送自制友谊卡活动和教师节感恩老师送寄语活动,促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和谐;组织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和衣食住行倡节俭实践活动,彰显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针对实际讨论和制订班级学生诚信公约,组织无人作弊诚信考试活动,将守诚信与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丰富多彩的和谐、诚信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向家庭和社区,促进家校互动、课内外联动,在锻炼学生、增强自理自立能力的同时,也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不良德行,促进和谐发展。
2.开设“诗文诵读”校本课,将其纳入学校德育常规教学计划。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积淀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愫和求真探索的精神。让儿童诵读经典,已成为各界公认的丰富儿童人文素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可结合实际制定诵读课程纲要,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原则、各年级教学进度,并根据学生诵读态度、积累数量、兴趣习惯进行师生多元评价。将学生诗文诵读成绩纳入学生素质评价与教师考核,配合诗文诵读教学,组织创编《弟子规》等诗文操,让全体学生在每日阳光体育大课间边聆听边做操,健身之余强化育人功效。将经典诗文及诗词知识设计成各种板面,装点于校园围墙内外,浓郁学校传统文化氛围。定期举办全校经典诗文诵读竞赛,使学生通过活动更深地感受友情、爱国情,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诚信,学会感恩,懂得和睦相处,文明礼让,为形成善的心性、雅的情趣和美的人品奠定基础。
(三)突出日行和谐、诚信,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和谐、诚信教育贵在坚持,重在天天做。为增强可操作性,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编写《和谐诚信三字歌》,作为常规评价标准。如“谦和诚朴”篇为:“和诚人,讲和诚,知谦虚,懂谦让;待人事,须真挚,语温和,心坦荡;相关爱,重合作,讲和谐,气顺畅;说真话,办实事,言必行,行必果;重信义,贵有诚,人朴实,立风尚。”学校据此对学生进行常态化管理,开展“和谐、诚信文明班”评比活动,并颁发每周流动红旗。依据和谐、诚信学生培养目标,设计卡通形象大使,明确创星标准,如:“文明之星”标准为“遵守交通法规、公共秩序、校纪校规,举止文雅,诚实守信,与老师、同学和家长关系和谐融洽”。在加强日常考核的基础上,每年“六・一”儿童节表彰“和谐、诚信之星”,并设立专栏,激励学生学榜样、比诚信、讲和谐。
篇5
一、工作目标
在乳制品、肉类食品诚信试点基础上,加快推进调味品、饮料、罐头、葡萄酒等行业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全部建立诚信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部门协调机制作用,研究制定省、市诚信工作联动机制;加大诚信标准宣贯力度,加快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进度;组织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失信惩戒和诚信激励机制;开展诚信建设专题宣传,营造食品行业良好诚信氛围。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诚信建设协调工作机制。一是按照《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通报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并协调解决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各市、行业组织在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任务。二是加强与工信部和各市经信委的联系机制。三是建立食品企业诚信建设工作监督及信息报送制度。检查督促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情况,建立定期报告制度。
(二)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工作指导。继续加强对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督促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逐步建立诚信管理体系。二是加大标准体系宣贯力度,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继续加大对乳制品、肉类、调味品、饮料、罐头、葡萄酒行业实施指南宣传贯彻力度,发放教学光盘供各市相关部门及企业培训使用。三是开展培训交流。组织各市和重点企业参加诚信标准、制度培训,以及企业管理层、关键岗位人员培训。采取积极有效方式,开展地区、行业间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各市和基础条件较好的试点企业赴全国首批试点省学习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
(三)进一步完善诚信管理制度。督促各试点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在原有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并完善诚信管理制度。重点建立食用农产品原料及其他辅料进货管理制度,生产过程及仓储管理制度,产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制度,企业广告宣传、合同管理、标识管理制度,产品追溯、召回、申投诉处理、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从业人员诚信教育及考核、关键岗位人员诚信信息等相关记录档案管理制度,诚信内部核查、诚信风险信息收集评估、诚信危机处理和预警制度等7项管理制度。
(四)推进企业诚信体系评价。一是组织先期试点的乳制品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及时帮助企业纠正体系运行、自查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二是组织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规则(试行)》要求,依照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适时组织食品工业企业通过委托评价机构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评价。
(五)加强行业自律约束机制建设。一是各地食品行业协会要制定和完善行规行约,在行业内开展诚信宣言、公约、自查或互查等自律活动。二是食品企业要重合同、守信誉、依法生产经营,倡导文明诚信经商,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形成有效的企业自律机制。
(六)加强诚信宣传与诚信文化建设。一是宣传诚信建设情况。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宣传企业诚信建设,对试点企业的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宣传。二是组织食品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交流。适时组织召开诚信体系建设交流会或组织参观诚信体系建设试点企业。三是开展专题宣传活动。通过咨询服务、张贴诚信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七)加强诚信奖惩机制建设。积极争取政府及财政支持,推动在国家食品储备、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有关资金政策、信用担保、社会宣传等方面参考使用企业诚信信息及评价结果,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同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八)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监督检查。7月底前,各试点企业要认真对照标准体系,开展自查。8月底前,各市经信部门要对本市试点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全面了解企业诚信建设进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在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9月份,省经信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抽查。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工作目标。各市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作为提升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要结合地方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组织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市要结合实际,加强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地方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规范与自律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合力推动、协同推进的局面。
篇6
“信息孤岛”亟待连点成面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碎片化”现象严重,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互不相通。有人调侃道,“一个省骗一次,全国可骗三十多年”。更有甚者,有的地方执法机构在查办案件时因难以获取其他部门数据,不得不变身为“黑客”潜入对方数据库。
记者在调研时发现,由于不同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档案系统相互封闭,跨行业的信用共享、信息交换缺乏,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信用体系建设机制,导致在某一行业有违法违规、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在另一行业却享受优惠待遇甚至被“评优”的现象时有发生。
东部沿海某省工商局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有些电子商务纠纷发生后,工商部门要通过工信部门对网站进行查询,结果通信管理局不提供批量查询,只允许一条一条查。几十万家网站靠这个办法怎么查得清?最后只能被迫利用技术手段“黑”进工信系统查数据。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信息孤岛”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部门之间信用数据封锁严重,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区域之间信用数据割裂。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我国目前已建、在建的征信平台大多是市一级层面的独立单元,是“市级信息孤岛”。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少数地方建起省级统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省内信息共享,但也只能归集、处理本辖区内的信用信息,与外省仍存“数字鸿沟”,成为“省级信息孤岛”。各地以本地掌握的信息为基础,自建地方的信息系统,在全国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不利于数据集中统一和信息共享,也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打破信息割裂需付出成本,但信息共享会产生更大效益。记者在山东调研时获悉,较早自建征信系统的青岛市、济南市工商部门,为了与后建的省局平台对接,以前的数百万元投资就此作废。但山东省税务部门与工商部门实施信用信息交换后,一年查补税款9亿多元,入库7亿多元。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院长易开刚等专家表示,在实现行业内、地区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已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激活“信用基因”时机成熟
商务信用危机虽主要体现在流通环节,但与我国现阶段生产环节中现代化程度不高、消费环节中消费者成熟度有待提升等问题密切相关,也与当前政务诚信、社会诚信与司法公信“全线危机”、积弊重重紧密相连。
商务部统计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我国由于市场“失信行为”无效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10%至20%。商务信用低下导致营商环境整体恶劣、“消费安全”难以保障,经营者“宁挣外贸一分,不挣内贸一块”、消费者“吃得提心吊胆、喝得心惊肉跳”在一些地方已成普遍心态,群众怨称是“假货到处有,骗子满地走”、“人人害我,我害人人”。
当前,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激活市场“信用基因”已具备一系列有利条件,全力加快建设步伐时机已经成熟。一是党的十决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建立了高规格的领导推进机制,一批省份出台了专门的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二是社会各界共同期盼,民意保障增强。面对诚信缺失之痛,通过信用建设促进人际关系融洽、利益关系协调已是广大群众的共同强烈愿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是近些年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提交提案、议案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
三是法规建设取得进展,制度保障增强。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了一批与信用信息相关的地方法规、规章。今年3月15日,酝酿十年之久《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全国性征信法规。
四是信息技术、设备普及,硬件保障增强。近年来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各种硬件设备普及程度大大提高,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提供有力物质支撑。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的进步,硬件保障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是基层实践丰富,经验保障增强。一些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近年来开展各具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有的已经取得积极成果。河北省廊坊市从2004年起历时9年构筑社会信用体系,一批企业因失信而被淘汰出市场。广东林安物流创造出“物流资源交易+物流企业综合服务”的“林安模式”,通过大量数据统计对物流公司和运输员进行信用管理、考评,已取得良效。
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
借鉴全国各地及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及社会信用建设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双管齐下”,以建立互通共享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为关键,以诚信文化建设为支撑,以“法制健全、安全高效、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夯实诚信基石。
“没有普通话,只好讲方言”。制定并出台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规划、实施方案,全国、全社会统筹、整体推进,可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信用信息整合共享水平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效能弱、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缓慢、信用有效供给与需求“双双不足”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篇7
关键词:企业 财务信用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79-01
诚信是实现人的社会性的必要条件,作为一种道德理念,诚信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进入21世纪,中央更加重视诚信这一理念,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信用国家”的口号,可见,讲究诚信非常重要。而企业信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国家的信用,在企业信用中财务信用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当今,知识经济、网络经济飞速发展,信用经济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必将是未来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之举。
一、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重要意义
1.加强财务信用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要求。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信用制度。良好的财务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市场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没有财务信用,市场不可能健康运行;没有财务信用,市场经济不可能健康发展;没有财务信用,企业不可能正常参与市场交易,更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
2.加强财务信用管理是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场经济越发达,企业活动范围越广泛,财务信用就越重要。从企业整体看,财务信用是树立企业形象的灵魂;从企业融资看,财务信用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条件,如果企业财务信用缺乏或者信用制度不健全,就不可能顺利融资;从市场交易看,企业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市场树立良好的形象,受到客户和消费者的信赖和欢迎,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3.加强财务信用管理是企业适应新型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变成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企业财务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欠缺,已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随着以解决产权问题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当前买方市场和信用经济的要求,为了有效规避商务活动中的兑现风险,企业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财务信用体系。由此可见,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改善企业财务信用状况,提升企业财务信用等级,对于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改善企业融资条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做大做强,最终实现企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财务工作秩序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财会核算不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会计从业人员混岗、无证上岗在一些单位存在。特别是个别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不按国家财经法规办事,没有严格按财务制度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听凭单位领导指挥安排,财务工作制度不完善,工作秩序不规范。
2.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个别企业财务核算不完整,截留隐瞒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使用虚假发票,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私设小金库等,造成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财会信息失真,财务信用失落。
3.获取不义“经济利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利用现行会计法规不配套、不完善以及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和关联交易价格等规定,对不同时期会计财务信息进行处理,操纵调整会计信息,制造虚假业绩,偷漏税收,营取不正当收入。
4.财会人员身份不独立的问题。依照《会计法》规定,我国的会计人员有双重身份,他们既要维护企业利益,又要维护国家利益,实际工作中,由于财会人员置身于企业,就得听企业领导指挥。另外个别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中存在较强主观随意性,不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资料失存。
5.财务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财会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完备,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各不统一,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而且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规行为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超过成本的利益,一定程度助长了造假的气焰,诚信意识难以树立。
三、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方法途径
1.加强教育。一是加强财会人员业务法规教育,组织财会人员进行有关会计知识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教育,形成依法办事,自觉遵守财务规定的习惯。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守法,严守关口,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二是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会队伍诚信意识。三是加强对单位领导诚信教育,教育引导部门领导能够自觉依法办事。目前,利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来强化会计人员诚信教育,是一种快速可行办法,建议把部门领导也纳入教育范围,以推进会计诚信化建设。
2.健全制度。重点健全和完善财会管理制度,财会管理制度要做到具体规范,尽力缩小会计可选择的范围,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做超前分析,科学预测,使会计管理制度具有较好超前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一要规范会计制度的制订程序,避免不确定性对会计制度的影响;二要完善会计制度内容,压缩虚假会计信息的施展空间;三是加快制订出台具体的会计运行规则,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有关方面加以规范;四要健全会计诚信评价制度,近年来,一些地区进行了有益试行,要总结经验,加以推行,对企业财务诚信作出合理评价并公示,有利于监督企业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行业会信力。
3.深化监督。重点加大违犯财会法律法规的惩处力度。要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现行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条款加以修改,增加对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要加强监督部门执法检查建设,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财经纪律,要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得造假者付出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收益,以便有效地制止造假者肆意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
4.营造氛围。要更好地树立财会诚信形象,就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会计诚信氛围,培育良好的财会诚信环境:一是单位内部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分工科学,职责明确,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是治理会计失信的一个重要途径。二是重视舆论作用,大力宣扬先进财会人员事绩,充分发挥会计诚信示范作用,努力引导会计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看齐,对失信会计人员,严重的适度爆光。三是加强财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财会企业文化建设,建成“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财务社会文化建设,把财务诚信纳入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中。四是建立财会行业自律性组织。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会计行业自律性组织是联系单位会计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在市场经济下能起到有些政府部门不能起到作用,行纪行规能约束某些单位会计不诚信行为,协助财政部门做好管理会计人员职能。
总之、如今的中国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的逐渐开放,市场竞争的加剧,过去老的套路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企业发展的需求。长期以来的债务纠纷问题、呆账坏账问题使很多企业尝到了不讲信用的苦果,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所谓“人无信而不立”,企业无信,财务失信,又何谈发展壮大呢?从长远看,企业只有解决了自身的财务信用问题,才能立足于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市场。
参考文献:
1.李春.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J].经济师,2003(8)
2.陈华.试论重建企业诚信文化[J].市场周刊,2003(10)
篇8
*县地处偏远山区,是一个只有34万人口小县,没有大型的工业企业,财政收入2007年才突破2亿元,人们参加商业保险意识薄弱,应该说这是一个保险资源相对贫乏的县份。但滕志红深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把希望的种子植入脚下这块红土壤,锲而不舍,辛勤耕耘,就一定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她带领她的团队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百折不饶的毅力,凭着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踏踏实实的服务,寒来暑往,沐雨栉风,踏遍了*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走访了成千上万的客户,签下了8000多笔保单。汗水浇灌出果实的甘甜,风雨洗礼出彩虹的绚丽。2007年,成立仅三年的中国大地保险*营销部升格为支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18万元,市场份额40%以上,成为了上饶市大地保险保费收入第一个突破1000万元大关的县级公司。滕志红也因此成为江西保险业内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赞誉她是山窝窝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
二、诚信赢得客户来
滕志红同志认为:做人是做事的根本,做好了人,做事才不误入歧途,才能为做事赢得良好的人际支持。处理好做事与做人之间的关系,诚信做人、诚信做事是人们获得成功人生的根本,也是企业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根本。滕志红在公司大力倡导诚信文化建设,把“诚信为先、稳健经营、价值至上、服务社会”的大地保险经营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靠诚信服务留住客户、发展客户。她制定了各部门、岗位服务承诺和员工文明服务礼仪规范,要求员工关注客户体验,想客户之所想,帮客户之所需,真心实意帮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如推出为上门客户送保单、理赔服务实行100%回访、为客户办理年审年检提供帮助等服务举措。
在理赔工作过程中,她要求理赔人员严格遵守理赔制度,不准接受客户吃请、不能向客户索、拿、卡、要。开业来她和理赔人员从未因理赔事情而接受过吃请。为了有效预防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发生,积极做好交通事故车险理赔工作,滕志红同志主动联系*县交警大队设立奖项,对提供交通事故破案线索或举报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热心客户和群众给予奖励。当公司理赔服务中人手不够时,无论刮风下雨,她会亲赴事故现场,认真查勘定损,严格理赔,既维护公司的利益,又充分保障客户的正当权益。正是因为她恪守公平公正的职业道德,使大地保险*支公司在*保险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许和认可,到支公司投保的客户络绎不绝。
三、创新管理求发展
(一)制定合理化的管理办法,增强营销员的归属感
“强化管理意识”是滕志红的口头禅,她常说,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凝聚力,管理出战斗力。她把看着管理是一种投入,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根据营销员的特质和当地环境,该公司先后四次修改“营销员管理办法”。采取设立“敬业奖金”、营销主训和组长津贴,推出增员机制、定期战役活动方案,这样既留住了人才、激发营销队伍的斗志,还增强了营销员对公司的归属感,促进了员工之间你追我赶的势态。
(二)坚持营销晨会制度,反馈营销动态
坚持晨会制度。*支公司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坚持每周一次的营销晨会。而且建立了完善的营销员考勤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奖罚分明:如迟到者、请事假者、旷工者实行处罚后,另还在下周晨会中还要表演说、笑、逗、唱的节目。如每次晨会都准时参加者,则月底发放奖励,这样更促进了营销员对考勤制度的自觉遵守性,又活跃了晨会气氛,锻炼了营销员口才,让营销员在健康活泼、团结向上的氛围中不断成长为“勇于开口”和“我是最棒的”员工。
在晨会上,她经常性地与同事开展营销交流。营销晨会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反馈营销动态,畅谈心得体会。会上通过宣读每位营销员业绩,并逐个进行比较、排名,指出各组、各员离月初定的任务还有多大的差距,离下一目标还有多大距离,是否有信心完成任务?并为其制出下周的新导向、新目标。每月的第一个晨会,除反馈出上月各人或各组的保费情况外,还要与去年同期的业绩进行比较,针对性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并且让一些营销员在晨会上谈成功的体会和失败的教训。
(三)加强业务信息资源的管理。滕志红非常重视信息的沟通,公司不仅提前两个月为营销员提供各类续保清单,要求营销员尽早介入,为续保做好准备工作,尽量做到不放弃一份续保单子。同时做到及时了解、掌握本地区客户动态和保险资源状况,制定“新增业务”发展规划,帮助营销员们拓展业务,使公司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以人为本打造大地团队精神。
企业最高层次的成功是企业文化的成功。如何让机构和队伍处于组织状态,保持系统高效的运作,能够跨越一个又一个的不确定性的障碍,不断取得成功,不断走向未来,这就需要依靠企业文化的力量,需要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精神。
为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提高员工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她的带动下,*支公司经常性的组织娱乐性集体活动。如在元旦前夕就举行了一次迎新春联欢晚会,邀请上饶中心支公司领导与*支公司员工及家属欢聚一堂,既体现了上级领导对公司的关心和厚爱,又增进了员工家属之间的情谊和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大地保险*支公司团队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共同的理想和抱负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滕志红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信任员工和爱护员工,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与工作激情,使全体员工确立一种能够引领成功地做人、做事的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公司为我搭平台,我为公司创价值”的理念,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她们身上的柔弱和坚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经过了无数的曲折和磨砺,员工们不断成熟起来,用青春和热血演绎了属于她们的成功故事。
滕志红熟悉公司的员工的家庭,就像熟悉自己亲戚家一样,因为她经常与员工促膝谈心,走访过所有的员工的家庭,想方设法帮助员工解决家庭困难。她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员工必须遵守的自己带头遵守。员工们说:“在滕姐的带领下,我们感到工作有劲头,事业有奔头!”
篇9
关键词:职教集团;嵌入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C-0072-03
多年来,青岛华夏职业教育中心坚持“为学生终身职业素质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创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中外合作”、“校政合作”、“社校合作”的合作机制,精心打造“五位一体”嵌入式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中高职衔接、技能社会化培训与终身学习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工程,在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中高职衔接、加强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探索校企合作机制与模式创新,实现组织嵌入对接
青岛市财会金融业职教集团,实行理事会下的多元治理结构,下设学术及专业建设委员会、职业培训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4个指导委员会。建立“一会一主题一论坛”的工作机制,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校企合作网站和“携着阳光成长”内刊,通过主题活动、校企合作专家论坛、人才供需见面会、校企对接会、就业服务月、企业服务站、就业指导等活动,密切学校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推动校企的全方位一体化深度融合。
二、深化“五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嵌入对接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模式共创
学校与麦凯乐青岛总店在2006年校企合作,以实训、顶岗实习为切入点,坚持工学结合模式,借鉴现代学徒制,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以三二连读学生为重点,采取“5+1”分段整班见习,把“课堂搬到企业里”,积极探索“学习+带薪见习+修正学习”的三明治实习模式。学校与企业对学生“双育”“双管”,实施角色交互、岗位交互。企业内有师傅带领,人事部主管负责管理,学校有专门的实习指导老师加强学生的日常跟踪管理,同时学校就业部门加强跟踪服务。形成校企共管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以及“日查、周检、月巡、学期评定、年度鉴定”的考核机制。实现校企一体课岗对接,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专业技能与企业要求对接。
(二)校企合作推动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共建
深入企业一线追本溯源,了解企业、行业和社会需求,分析企业职业岗位能力及技术标准,以此倒逼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共同完善了3大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共同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丰富专业内涵。以引企入校企业为载体,扩展会计品牌专业新内涵,适应专业、企业发展新需求,学校与青岛恒信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共同创建“一体化、全过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借鉴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合作共建,申请开办山东省第一个“工程造价与审计专业”,当年实现招生50人,开辟了校企共同培训、培养、开发应用型人才的新路径。深化全方位一体化深度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增强会计专业新的活力,提高学校社会贡献度。
以山东省课题《模拟银行分岗实训教学模式研究》为载体,与中国银行合作按照人才需求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校本教材、研发精品课程,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标准零距离对接。
(三)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实训室,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先后与20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不断丰富顶岗实习内容,拓宽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渠道。
以会计金融专业群为对象,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依托企业深度参与,引进会计师事务所进驻学校,校企共同建设“财会实训基地”,以此为校企深度融合的平台和纽带。按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培养人才,以学生就业岗位与企业需求岗位相适应为核心,构建适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在岗位实践中实现“零距离”培养,使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能力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不仅满足我校师生实训,以“理实一体化”实践基地,打造实践育人平台,还为企业员工及社会培训提供便利条件,承担资格鉴定考试、培训等,实现资源共享。
(四)校企文化融合,凸显校园文化职业特色,实现文化共融
产业文化进学校、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吸收企业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橱窗、墙面、大屏幕、网站等文化载体,以及邀请中国银行领导等行业企业专家进校开设讲座和师生参观访问企业等形式,将价值观念、生产经营、职业素养等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倾力营建特色鲜明的“诚信文化”校园,突出师生行为文化建设,营造育人环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日常管理,注重教材建设,鼓励教师进行产学一体化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职业行为。
(五)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师资共育
建立了校企人员互聘互访制度,完善教师实践锻炼制度、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聘请校外辅导员、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兼职教授,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校务委员会、办学咨询委员会,共同研讨专业建设、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合作开发校本教材、职业指导与培训、实习评价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修订、精品课程的建设等。学校引企入校“业界专家进入”,聘请多位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入驻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学任务,给学生当导师,为学生提供来自企业一线权威专家的专业技术支撑。实现校内教师与行业资深“大腕儿”强强联手,加强了校企良性互动,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实现校企文化融合,收到很好效果。
三、创新内外衔接继续教育体系,实现服务嵌入对接
(一)构建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体系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功能,搭建校校、校企、校政、校社合作平台,围绕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提出“大职业教育”、系统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系统化创新设计,着力构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共享平台,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企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职业教育与技能鉴定等融通的多个培训项目体系。现开设了成人学历与非学历培训项目20余个,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培训课程体系。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服务
现与青岛市人事局、青岛市建管局、青岛市北财政局、青岛市北教育局、青岛市北统计局、青岛市职业技能鉴定等合作,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等培训,还承接单位个性化培训,社会化培训年平均4000余人次。
(三)以社区学院为载体,推进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
学校与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局合作成立华夏社区学院,这是山东省首个中职学校合作举办的社区学院,也是我校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又一亮点。目前已开设服装表演、合唱、电子相册制作、新媒体终端使用等社区培训班,并开始开发更加丰富的培训项目,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文化生活需求。青岛日报、青岛政务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四、创新校校合作机制,实现中高职嵌入对接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多元并进
创新校校合作机制,不断构筑完善中职升学“立交桥”,以三二连读大专、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实习就业加成人高考、开放教育等多种模式的中高职衔接,建立了“中职―大专―应用型本科”的学历纵向贯通职教体系。积极拓展学生多元化发展出路,精心打造“升学有品牌高校、就业有优质岗位、做人有高尚品德、发展有强劲动力”的人才培养品牌,促进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系统培养。让每个学生有更多机会选择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深造途径。
(二)中高职衔接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学校中高职衔接的实践探索较早,2002年作为山东省首批三二连读试点学校,积累了12年的三二连读办学历史,形成“三对接”模式。2013年作为山东省、青岛市首批3+4分段培养试点学校,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联合开通初中起点3+4中专+应用型本科试点。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下贯通”的重大突破,破解了“低分才进职校”的难题,使中高职衔接基础更加稳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特色更鲜明,3+4“中专、本科贯通培养始终保持”优质“态势。得到了联办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一是与对口高校对接,构建并畅通教育教学管理通道。以专业衔接为纽带,完成四个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分阶段培养”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以课程衔接为核心,制定理实一体课程体系、教学标准、教材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教学模式与评价衔接为重点,打造合作能力生成教学模式改革特色,突出技能教学,重视实训,在全国、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师生获奖率高。
篇10
这也是一个加快转型升级的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包括教育在内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今,改革开放方舟驶入深水区,中国现代化征程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加速转型升级。有道是:教育优先,科教兴国。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其对时代的先导性影响,更亟需加快转型升级。“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就广东教育来说,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标志,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过去以规模扩张、数量发展、硬件建设为主向今天以内涵发展、质量提高、软件建设为主转型升级。
广东,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担负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期许。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广东教育正面临着如何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当走进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现场探寻其教育改革发展路径时,记者发现:番禺教育率先改革发展之姿、华丽转型升级之路、现代教育上品之境,无疑能为广东教育解答这一重大课题带来启发性的思考与原生性的智慧。
“上品教化,幸福番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是番禺统筹城乡建设、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建设更加富裕、和谐、幸福番禺的必然要求。番禺以大气度的魄力、大手笔的投入、超常规的建设实现了教育的大跨越、大发展、大提升,走出了一条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发展之路。如今的番禺,已基本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民办、联办等多种办学体制并存的大教育格局。番禺教育人涵养着岭南文化“诚信务实、见贤思齐、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气神,以理念引领、一体发展、高位均衡、品牌创生的率先品质与教育个性,推动番禺教育华丽转型升级,树立现代教育上品境界。
“创强争先”:番禺教育快速转型升级的“风向标”
所谓“创强争先”,即是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强”,遵循着由教育强镇(街、乡)到教育强县(市、区)到教育强市再到教育强省这样一个逐级递进的创建路径;“争先”,也包含着争创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与先进市等层级。可见,县域层面“创强争先”的重要性。在“创强争先”过程中,番禺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创强争先”还处在政策引领的前期,番禺就自觉以其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实现政策利好,焕发了教育正能量,极好地诠释了番禺教育“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率先品质。番禺教育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承续岭南文化风范,创生“上品教化”理念,走出了一条既彰显广东教育发展共性又独具番禺教育区域个性的“创强争先”之路,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实现教育转型升级、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与重要范式。
番禺,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始建于秦初,至今已有2200多年。番禺文化教育历史源远流长,自古崇文重教,人文郁盛,代有精英,是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番禺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曾先后获得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称号。番禺教育发展同样表现不俗。尤其是在2000年撤市设区后,在广州“南拓”战略的引领下,番禺快速崛起为现代化新中心城区。与之相呼应,番禺教育以教育现代化为导向,在“创强争先”中大踏步前行,从原来处于广州中下游跃升并保持前列水平。番禺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市”“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全国教育督导先进集体”“全国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等,是广州市唯一的一个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工作都被评为全国先进的区(市)。2010年以来,番禺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高中办学改革等方面都被定为全省的试点区、实验区。
近年来,番禺视“兴教强区、惠教利民”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源,不断凸显现代化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番禺坚持走教育现代化之路的战略思考与全局定位。正是这种教育发展定位,让番禺教育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教育公平,渐成上品之境。这种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定位,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强争先”之路大略可见。
“创强”前,番禺教育已基本实现规模发展。2000年11月,番禺通过广州市“普高”验收,教育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提速。2002年9月,番禺提出要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教育开始走向均衡化、一体化发展。2005年12月,番禺区高分好评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创强”期间,全区投入教育经费达50.56亿元,大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教育强镇及等级学校创建、教育信息化建设、优化校长、教师队伍和科研兴教等“五大工程”;新创建省、市一级学校、幼儿园91所,比2000年的22所增加69所,增长超过3倍。“创强”极大地改善了番禺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了“硬件水平”的全面提升,全区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逐步实现了从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的过渡。
2006年以后,番禺区委、区政府在巩固“创强”成果的基础上,将城乡教育均衡化、一体化纳入现代化新城区建设的整体规划,确立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任务。2009年初,番禺就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实现教育现代化”,确立“上品教化”教育理念,并以之引领教育现代化之路,推动番禺教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努力构建以“公平、均衡、优质、协调”为特征的现代教育体系,推动了番禺教育理念、校园文化、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等“软件水平”的内涵优化,加快实现了从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历史跨越。2011年3月,番禺区顺利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
概括番禺区在“创强争先”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转型升级路径,其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体系完备”“机会公平”“特色鲜明”三大层面上。
一是教育体系实现完备优质。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建立了“优教优奖、优园优奖、优师优奖”长效机制,形成了“发展公办幼儿园、规范农村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格局,全区现有等级幼儿园73所,其中省、市一级幼儿园35所,100%的幼儿园达到市定基本办园标准;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发展——大力统筹城乡义务教育,通过实施布局调整、规范化学校建设、农村师资提升、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装备、科研提升质量等工程,城乡学校条件水平实现了相对均等,办学经费投入校际趋于均衡并逐年提高,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高位均衡;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协调发展:仲元中学、番禺中学、象贤中学、禺山高中、广东二师附中等5所学校先后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4所高中全部获评为省市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所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级重点职中,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学位比例达到100%;高等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广州大学城就位于该区小谷围街,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社区教育满足广泛需求——以区电视大学、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镇(街)社区教育学校为主体,村社区教育辅导站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迅猛发展,中小学校运动场所、图书馆、青少年宫、科技馆、体育中心等公共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形成了学校、社区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是教育公平落实机会均等。主要体现在:特殊教育形成系统——一是由区残联直属管理的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实施早期抢救监控,二是由番禺培智学校进行专业的特殊教育,三是开展以公办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管理,四是通过镇街、部门和社会联合,多途径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培训就业;扶贫助学体系完善——区教育基金会、区慈善会及各镇(街)教育基金等加大奖教助学力度,建立了涵盖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等院校的入读扶助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外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有效解决——制定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番禺区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试行)》,按照“以流入地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的原则,在全市率先实施积分入学申请办法,落实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非本地户籍学生达79260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学47918人,占总数的60.5%。
三是特色教育形成区域品牌。主要有阳光体育教育品牌、岭南艺术教育品牌、书香校园教育品牌、心理健康教育品牌、科技创新教育品牌、环境保护教育品牌等教育特色品牌。比如番禺区将艺术教育作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成立了区美术教师书画社和中小学音乐教研分会,组建了包括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在内的区教师艺术团。参加广州市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全市总分第一,勇夺桂冠;参加广州市第六届学校艺术节舞蹈大赛,小学、中学创作组的10个舞蹈全部获得一等奖;参加北京“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和广州“2012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连续两次获得混声组金奖。80%以上的学校成立了3种以上艺术活动小组或团队,每个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个项目;学生合唱、舞蹈节目走进“春晚”录播,走进人民大会堂表演。
如今,在番禺这片岭南沃土,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高质化均衡,“让番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优良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教师成为番禺受人尊敬、值得羡慕的职业;学校内外自然而然成为番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番禺教育品牌的影响力日渐深远。
番禺由“创强”到“争先”再到追求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路径,是教育发展由规模发展为主向内涵发展为主加快转型升级的典型反映。番禺教育在“创强争先”中转型升级的改革发展路径,有其深刻的区域个性与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番禺教育改革发展始终以教育现代化为发展指向。番禺虽说是在2009年才提出“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实现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但事实上,番禺教育改革发展一直是以教育现代化为发展指向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2005年12月,番禺区在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的时候,其自评报告的题目就是《构建和谐番禺 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足见“创强”时期的番禺教育发展目标就已明确定位于教育现代化,充分体现了番禺教育改革发展的远见卓识;2011年3月,番禺区在申报“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时候,其自评报告的题目则为《承千年古邑崇文之风 立现代教育上品之境》,可见番禺教育已不再满足于教育现代化的达标级别,发展思路持续转型升级,开始致力于追求教育现代化的上品境界。
二是番禺教育改革发展创生了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孵化器”。这一理念“孵化器”就是番禺教育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确立的“上品教化”教育理念。如果说,“创强争先”教育政策是番禺教育华丽转型升级的政策“风向标”,那么可以说,“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是番禺教育持续转型升级的“智慧芯”。在“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番禺教育推陈出新,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纷呈,“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接踵而至,“智慧教育”信息工程项目先试先行,充分体现了番禺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品质与先行精神。
这样华丽转身,无愧率先垂范!这样创新发展,极具教育个性!这样办好教育,人民当然满意!
“上品教化”:番禺教育持续转型升级的“智慧芯”
“创强争先”,助推转型升级;“上品教化”,奠基教育上品。所谓“上品”,最优者也;所谓“教化”,教育且化成也。“上品教化”既包含了对物质方面的追求,更偏重精神方面的默化,凸显了番禺形神合一的至善教育追求。作为率先实现“创强争先”的区域之一,番禺在快速转型升级中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发展。而在后“创强争先”时期,如何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彰显区域办学特质,实现品牌集群效应,进一步提升番禺教育品牌的个体生长力与整体影响力,就成为番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在“创强争先”时期创生的“上品教化”教育理念,以其特有的张力与境界,正好为番禺教育持续转型升级提供了自主孵化、核心创新、无限完善的智慧动力。番禺教育局长冯润胜曾这样说道:“我们之所以提出‘上品教化’理念,就是要提供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培养出一批批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合格公民,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现代人品质,又传承岭南文化内涵的谦谦君子。这是教育的职责,也是对社会的承诺。”
“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是番禺教育现代化征程的最重大特质,是番禺教育华丽转型升级路径中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创造。
一种有生命力的全局性教育理念的创生与实践,实质上是对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与趋势的良性回应,它需要根植于历史,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正如冯局长曾指出的,“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正是“番禺教育处在‘高原区’,到达改革‘深水区’”这一大背景下的产物。也就是说,“上品教化”正好回答了这样的重大课题:教育理念、文化等教育“软件”如何适应学校办学条件这一教育“硬件”的大幅度改善,从而为教育的内涵式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支撑。番禺教育在转型升级中致力于追求形神兼备的教育现代化上品之境,形象地说,就如同是一场教育“接力赛”:党政以重教为先,很接地气,民众以兴教为荣,极为给力,这可以称之为有形的“教育接力”;而“上品教化”理念对番禺教育来说,则是无形的“教育接力”。几年前,冯局长就曾说过,番禺提倡的“上品教化”至少要凸显四大特点,“一是结构优,较好地实现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二是模式好,办学体制、管理机制、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有创意,有革新,形成了科学的运行模式;三是质量高,有特色,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名列前茅,发展势头良好;四是口碑佳,成为独特的教育品牌,有区域内公认的较好的推广价值”。近年来,番禺在践行“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成功创建了“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硕果累累,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区域教育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冯局长当年的认知正在变成现实。如今,冯局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明确强调:“以岭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与‘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为双轮驱动的‘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正以‘上品’的姿态推进番禺教育的现代化。它至少要回答好番禺教育现代化‘上品’境界的四大取向:一是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即人本化;二是教育发展战略立足均衡化,即城乡一体,高位均衡;三是教育发展思路在于优质化;四是教育体系构建定位于实现终身化。”育人至善的“上品教化”教育理念,已成为番禺教育人共同的教育导向与价值追求。
“上品教化”的引擎:行政合力
“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是番禺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持续转型升级的智慧内核,用冯局长的话说“既是发动机,更是宣传队”。而“上品教化”之所以能够得到重大的推进,则在于番禺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大推力与工作合力。正是这种行政推力与合力促进了番禺教育区、镇、校三级的无缝联动,推动了“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这主要得益于番禺极具区域特色的“以区为主,区镇共管”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较为完善的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例如,对于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番禺从三个层面来推进:区级层面,注重“整体规划,分类指导”;镇级层面,注重“专家引领、课题研究”,搭建活动实践平台;学校层面,注重“创强促优、特色发展”,支持基础好、质量高的传统名校强化品牌。又如,番禺教育局从宏观(区域)、中观(镇/片)、微观(学校)层面,对“课程研发、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通过“行政推动、模式驱动、教研带动、片区联动”,推动了富有岭南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发展。
“上品教化”的载体:岭南文化
“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有两个重要基础: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二是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上品教化”展翅高翔的两翼,阔步前行的双轮。
在校园文化建设领域,番禺注重厚实“岭南文化”底色,通过建设传承番禺内蕴、体现岭南特色的现代校园文化体系,引领学校打造德才兼修的高水平素质教育。正如冯局长所指出的:“在番禺区教育系统提出‘上品教化’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岭南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番禺教育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系。”围绕“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实施,番禺制定了《岭南校园文化建设行动纲要》和《番禺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大规模、大力度组织了名校品牌建设和校园文化评选,创建和发展了一批富有强烈时代特征、智慧内涵与文化品位的岭南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当记者翻开《番禺区第二届校园文化建设评比获奖学校自评报告选集》时,就强烈感受到了番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而当真正走进学校置身其中时,记者更为学校独具韵味的文化氛围所感染。
一走进沙滘中学,一艘古色古香的有着辉煌战绩的“龙舟”跃然眼前,岭南韵味扑面而来;而教学楼前“同舟共济”雕塑则让记者体会到“上品教化 敢为人先”的番禺教育精华,感悟到“同舟共济,击水中流”的沙滘中学精神。沙滘中学的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充满以龙舟精神为核心标识的岭南水乡风情。龙舟,可谓是沙滘中学的“图腾”,是沙滘中学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的物化标志。在沙滘中学,处处都有龙舟的身影;置身沙滘中学,就如同置身在龙舟的精神世界。在学校的文化长廊中,撷取岭南广府地区古代史(包括传说)的六个截面,分别是“五羊献瑞”“秦皇设郡”“衣冠南渡”“海上丝路”“”“赛龙夺锦”,展现岭南历史、文化与精神的渊源。在此基础上,学校把校园环境建设与办学特色如剪纸艺术、田径特色、象棋特色等有机整合,让物质环境注入精神的灵动,营造出岭南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而在番禺执信中学,你能感受到每一处校园景致的人文气息。在执信文化广场,面对雕刻着执信先生的革命足迹和生平事迹的石雕长廊,你能形象具体地感受到执信先生的革命信念和为国捐躯的壮举;步入岭南园品位岭南水乡风情,让人神清气爽;校史长廊、桃李园、融汇中西文化精神的一大批校园雕塑,则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向你叙说着学校的历史与担当。这里,还有聚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技长廊乐园,让学生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具有百科全书功能的地博园,则让学生享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熏陶……番禺执信中学尊崇朱执信先生“砥节砺行、薄身厚志”的高尚品德,以“崇德瀹智”为校训,巧妙地融 “环境育人”与“精神育人”为一体,潜心育人,以德立人。
在师生古典诗词的吟唱氛围中,你能品味到市桥实验小学的“根教育”文化的魅力;在沙湾镇中心小学,你能触摸到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文化内涵的“和美校园”氛围;在石楼镇中心小学,书墨飘逸,而其自主创编的“环保天使棋”“快乐廉洁棋”“智取安全岛”等“三棋”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知书达理……学校,是番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的细胞。比比皆是的学校层级的岭南校园文化建设,极好地诠释了番禺校园文化建设的岭南底蕴:它们不仅注重岭南文化环境的营造,而且注重岭南文化精神的引领,并把这样一种文化精神与环境渗透于学校个性化的课程与活动之中。
“上品教化”的抓手:研学后教
作为番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岭南校园文化建设,为番禺区教育改革发展打下了丰厚、清新而亮丽的底色。如何在这样美妙的底色上施于重彩,打上鲜明的主色调?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要打造现代教育的上品之境,必然要回归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来。 “研学后教”,就是番禺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践行“上品教化”的重要抓手。
2009年起,象贤中学以“三元整合导学模式”为课题,大胆创新,勇敢变革,静静开始“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所谓“三元”是指在学生和课程内容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影响教学的三个主要因素,即教学目标、学科课型、教学策略;“整合”主要是指三元的整合,即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教学目标、学科课型和教学策略的一致性,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包含理论与经验的整合,以建构一个对教学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统一的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导学”是“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的核心思想,主要是指学生通过目标导向、教师指导、导学稿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在“三元整合导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再只看教师是否“教完了”或“教好了”,更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学完了”和“学好了”。静水流深。象贤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乐学、好学、会学的学习氛围基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较大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获得了很大提升。同时,象贤中学还把课堂教学改革与以“贤文化”为内核的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导”的理念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向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渗透。课堂精彩与课外丰满齐飞,“导学”让象贤中学实现了内涵式发展。
冯局长对象贤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极为欣赏,认为“三元整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是“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真正体现。2012年3月,他组织全区500多名中小学校长到象贤中学召开教改现场会,并由此全面启动全区中小学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其目标是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构具有特色、充满活力、高效和谐的番禺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2012年10月,番禺区教育局在广东二师附中隆重召开番禺区中小学“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小结现场会,展示近一年来中小学的教改成果:象贤中学的“三元整合导学模式”,仲元中学的“五环学习法”教学模式,番禺实验中学的“62循环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二师附中的“给予学生能力培养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大石中学“三学两教、分层发展”教学模式,富丽中学“2034课堂”研学模式,德兴小学“三问”课堂研学模式等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定型,初显成效,课堂品味不断提升。
“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理念,以小组学习为形式,以研学案为载体,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学”主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学情、学法和课标、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钻研知识和方法,生生互动,提升能力。“后教”主要针对学生钻研后存留的困惑与问题,展示交流,生生互教,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再进一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研学后教”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上品教化”的效应:品牌创生
通过岭南校园文化建设与“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最终落脚于品牌学校的创建,从而实现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领域的有效过渡,实现教育务虚与教育务实的深度结合。
番禺从学校办学的实际与需要出发,总体引领全区学校凝炼、培养、提升并形成精神文化,大力推动“一般学校”向“特色学校”,“特色学校”向“品牌学校”跨越。比如,番禺中学的“孝道教育”,就是一块享誉岭南、影响全国的金色品牌。它曾荣获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先进实验学校、广州市首届中小学德育创新奖一等奖等称号,社会效果极佳。番禺中学以“上品教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融会进取与包容的岭南文化精髓,弘扬“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在“你行我也行”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孝道教育,注重教育引导学生从“亲亲”做起,逐渐积累德行,升华思想,做一个人性丰满,有孝于父母、有利于社会、有用于国家的人。这种“孝道教育”已不仅仅局限于亲情方面,而是一种上升为家国情感、责任精神与社会意识的“大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