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养生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医学养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医学养生

篇1

关键词:传统中医学;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传统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保健,提倡未病先防。土家族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经验的自然科学”,对以土家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文明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探讨饮食起居,精神调养,形体锻炼等在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

1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文化当中,中国人的养生学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独到之处。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是对养生的精辟总结。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1.1 适应自然规律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只有能动地适应外环境变化,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才能延缓衰老和避免疾病的发生[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灵枢邪客》曰:“人如天地相应”指出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这是四时养生之道[4]。

1.2 重视精神调养

1.2.1 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是中医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等。其二,要积极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

1.2.2 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灵枢本脏》言:“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因而要求人们善于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通过经验认识及思想活动过程转移情绪感情反应,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1.3 谨和五味 前人十分重视饮食养生,《备急千金要方》“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食养,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3.1 平衡膳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而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种丰富营养素的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推迟衰老的发生,减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种疾病。《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

1.3.2 辨饮食之宜忌 强脾胃,节饮食乃第一要务。包括忌过饥过饱和饮食偏嗜[5]。《金贵要略》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之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1.4 防止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寓于养生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虚风贼邪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其二是注意“避其毒气”,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实施药物预防等。《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中就已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

2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之道的措施

2.1 调神养生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故养生尤重调神,除四季调神外,还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1 养静藏神 《素问痹论》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老老恒言》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养静的关键在乎节欲。如果过分的贪求声名物欲,可导致损正折寿。因而,提出了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嫉妒等要求。

2.1.2 动形怡神 动形可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心旷神怡。尤其是人到老年后,通过适当的动形来怡神,静神,就显得更为重要。

2.1.3 移情移性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如: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读书吟诗,交友揽胜,种花垂钓,琴棋书画等情趣高雅,动静相宜的活动,可以起到培养情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怡养心神的作用。人生际遇遭逢违乐之事再所难免,如能根据自身的素质,爱好,环境与条件,参加上述活动,常可自我解脱,移情易性,从而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2.2 惜精养生 包括节欲惜精、节及注意卫生等措施。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明性生活是必须的,是顺应自然的。由于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因此必须节制。《素问厥论》中更明确提出是损伤体质的重要因素,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故手足为之寒也”。由于过度,使之从“质壮”的体质转变为阳气衰于下的体质,充分说明节欲保精对养生的重要性[6]。

2.3 饮食养生 食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关于食医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7]。《周礼》中有食医记载,说明我国古代对饮食健康的关注程度已非一般。《内经》有“药已祛之,食以随之”的治病原则[8]。2.3.1 注意饮食卫生 其一是防止饮食不洁。其二是不要摄食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六畜肉类,以免“饮食中毒”。(《诸病源候论》)

2.3.2 提倡饮食有节 食养中主张饮食有节制,提倡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都和饮食无节制有关,这里的节制是适量的意思,不能吃的过多,但也不可过度节食[9]。认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食量则因人而异。

2.3.3 克服饮食偏嗜 克服饮食偏嗜是谨和五味以养生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平衡膳食,提倡全面合理营养的食养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服偏寒偏热。二是克服五味偏嗜。五味养脏,各有其亲和性。如果长期偏嗜某种食物,易致脏气偏胜而功能失调,或形成“膏粱”之变;同时,会导致其它营养物质的匾乏而使机体失养,继发产生种种疾患。《保生要录论饮食门》中指出:“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

2.4 传统健身术养生 传统健身术养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拳术及各种气功和武术运动等,以此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10]。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要求运动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收到运动以养生的功效。

2.5 药物养生 药物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服用或外用天然中药并借助其补养或通泻作用,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通畅经络,达到益寿延年、祛病强身的目的[11]。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调补肾脾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从保健防衰的益寿方剂来看,如《世补斋医书》中的首乌延寿丹,《外台秘要》的延年茯苓饮等诸方,其重点亦多在补益肾、脾两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上品药物120种,注明久服“耐老”、“增年”、“长年”、“不老”、“不夭”等即达85种,其中包括人参、地黄、枸杞、女贞子等著名补养药[12]。

2.6 推拿、针灸养生 推拿养生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强身作用。主要体现在生物信息的调整和纠正解剖部位的异常等方面。《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可预防邪气侵犯脏腑,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预先针刺使“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13]。

3 土家族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土家族聚居在武陵山区,总面积约10万km2,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4]。”土家族医学以“三元学说”及气血精为理论基础框架,以毒气学说为病因学基础,以气血失调与冷热失衡为病理学基础,以“五诊法”为诊断学基础,以“七法”、“八则”为临床基本治则,具有别于传统中医学及其他民族医学的独特的医学学术特点[15]。其中包括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与土家人民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饮食,生活起居等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的结合,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卫生保健体系[16]。 具体体现如下。

3.1 歌舞怡情

3.1.1 民族舞蹈 土家族人能歌善舞,土家山寨也多为歌舞之乡。在土家民间流传的舞蹈种类颇多,这些舞蹈多是在生产劳动中慢慢形成,其舞蹈形式及表达内容与农事活动、日常生活、祭祀等活动密切相关。如摆手舞,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入,以土家原生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化风貌。其主要文化特征有:原生性、祭祀性、征战性、审美性[17]。

3.1.2 民族歌曲 歌也是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其内容十分丰富。如劳动山歌、情歌、哭嫁歌等。哭嫁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文化,素有“中国式咏叹调”之称。以哭诉为主要形式,“哭”中有“歌”,“歌”中有“语”,形成了哭嫁歌中“哭、歌、语”三种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音乐风格[18]。

3.2 运动健形 土家人的健身运动,是土家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创造的一种身心锻炼的养生方法。在劳动中讲究有度有节,反对蛮干闲散,以免伤神损形。其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气功、踩高脚马、爬树等。这些方法能促进气血运行,经脉强健,三元协调,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3.3 药食调补 土家民间食物种类繁多,土家人民也素有食疗的习惯。在土家族聚居之地,山中盛产野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尤其是人体必须的稀有元素,如猕猴桃、板栗、核桃、交藤等。土家医常根据不同的时节,合理调配膳食,选用既有营养价值又有预防保健作用的食物进食,促进人体气、血、精生机旺盛,三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土家族聚居地区是茶叶盛产之地,喝茶养生也是土家人的习惯,常在茶中加入一些药物,对多种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如七叶参茶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油茶香味独特,极具营养价值,多用来招待贵宾。

3.4 起居有常 主要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家人在起居上注重早睡早起,以日出日落为期,与昼夜相伴,与四时相应,以保证睡眠,怡养心神。心神得养,则形体亦健,抗病之力亦强。

4 传统中医学与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的异同

传统中医养生学深受道教、《周易》哲学及《内经》的影响,从而创造了中医养生学的独特体系,为中华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9]。而土家族医学的养生学形成深受山地文化、土家族以“良心”为基本特点的道德观、精神文化及泛神崇拜与梯玛文化的影响[20],同时又结合了土家先民与大自然不断斗争的结果而形成。但是作为一门经验学科,土家族医学也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传统中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土家族医学是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与传统中医学理论大体原则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强调运动、饮食、情志养生,但有其独特之处,强调以古朴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医药一家;医护一体;药食同源;口耳传承;疗效可靠,尤擅蛇伤、骨伤科等。通过文体娱乐及生活起居等方面,把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结合。传统中医学养生强调“未病先防”[21],如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等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总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寿命的逐步延长,我国老年化越来越严重,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以期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养生保健,值得进一步挖掘与提炼,为新世纪的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玲.抗衰老与中医养生防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1):56.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3.

[3]吴忠祥,尹抗抗,谭达全.《浅谈黄帝内经》养生观[J].新中医,2009,41(1):112.

[4]李敏.老年养生应顺乎自然[J].老年健康,2008,(3):22.

[5]钟木生.《内经》论养生长寿之道浅述[J].新中医,2009,41(8):121.

[6]张恒文,余万桂,李玉和.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17.

[7]张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15.

[8]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6.

[9]吕述鹏,郭宏敏.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31.

[10]闫润芹,王娜.浅谈中医养生保健[N].科技健康导报,2008:30.

[11]张学梓,钱秋海,郑翠娥.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0.

[12]白永波,孙光荣.中医养生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73.

[13]宋昳星,鲍毅海.浅谈针灸“治未病”及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9,27(3):24.

[14]田咏华.试论土家族医药学术特点[J].中医药通报,2003,2(2):110~112.

[15]正明.土家族研究丛书总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

[16]赵敬华.土家族医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37~38.

[17]罗岚.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特征[J].群文天地,2009,(11):22~23.

[18]危静.浅析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J].科技信息,2008,(29):183.

[19]施观芬.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50.

篇2

1中医养生学概况

《黄帝内经》成书时期,中医养生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已经建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讲的“道”,就是养生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从二千多年前发展至今,随着历代各学派精华之积累,形成了完整的养生理论和原则。这些养生理论和原则非常广泛,经综合整理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养生要从养心开始,中医传统养生十分注重精神的调摄,并从三个方面加以调养:涵养精神安神益志、心情愉快坦荡无忧、修身养性神形兼养。从医学观点而言,良好的情绪,适宜的身心调养,方能身心健康。

(2)养生从饮食着手。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饮食养生,饮食为健康之本。平日饮食,合理摄取饮食物中的营养,以增进健康,强壮身体,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3)环境养生,是尽力适应各种内外环境,并争取创造有利的生活、工作环境,趋利避害,使人体身心健康。

(4)运动养生,是指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历代养生家很早就认识到平时要有微量运动,保持机体代谢正常,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因而健康延年益寿。

(5)休闲养生,是将养生与休闲娱乐结合,以身心兼养,寓养于乐的养生方法。通过各种内容健康丰富、情趣高雅、轻松活泼的体闲娱乐活动,在美好愉悦的气氛中,使情志畅达,气血调和,而达到养神益智、健体防病、延年增寿的最大目的。

2 中国医学传统养生文化

2.1 儒家

古有俗语云:“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又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甚至认为人子完全不谙医道,是为不孝。历史上儒医之多,不堪枚举。而儒家本身的理论体系中,就有“以心为本”的养生体系存在。儒家养生是通过锻炼、活动筋骨、培养道德等,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健”, 而且还为了“寿”和“道”。儒家着重强调的是心性的道德主体作用,把人视为形、气与心一体的三相有机之体。由于史籍累累,儒家养生术所触及的范围,从饮食男女、和调四时到情志调节,以至于不同年龄阶层的各自调摄,都曾有所述及。不过,由于千百年来释、道思想对于儒家学者的种种影响,所以在儒家养生术中,有选择地吸收了释、道有关养生的大量方法。

2.2 道家

自古以来,医道两家密不可分,故有“医道同源”、“医道通仙道”之说。中华道家认为:“未学道,先学医”,意思是说,想要学习修道,首先必须以医学作为基础。因为从事丹法修炼,应当明白人体内部的经脉穴窍、气血运行、脏腑生理、阴阳生克等等,才不致于盲修瞎炼。中华道家历史上出现的不少高真,都是大名医。如东晋时期的抱朴子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孙思邀、南宋的马丹阳、明代的张景岳、明末清初的傅青主等等。由于中华道家历来对于中医学的重视,《道藏》里面搜集了一些古代中医典籍,弥足珍贵。中华道家修炼,源远流长。据《庄子》载传自“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华道家到道教,虽其形式有所变异,其修道内涵却沿袭相传,经过历代修炼人士的实修实证,不断完善其学说,终于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道家修炼学。

2.3 释家

唐代以前,佛家的基本特征是以摆脱现世苦海为中心,现实个体生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这就决定了佛家不可能明确提倡养生,更不可能崇尚长寿。但是,佛家的某些教义与修行方法,客观上却具有不同程度的养生意义与价值,而且综观古今,佛界长寿之士不乏其人。佛家养生主要体现在以戒、定、慧为修行核心思想,尤其以定、慧的禅定之学与气功的养生之道多有相类似,故最具养生意义与价值,也对中国传统气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佛家僧尼除了礼佛念经、坐禅持戒及举行法会宗教活动外,一般还要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还兼尚武术。这些活动,使僧尼们动静结合,既丰富了他们的佛教生活,又对修身养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篇3

>>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浅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试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对策研究 高校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途经研究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 浅谈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培养高职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与核心价值观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谈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文化消费价值观教育 国学精神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论文化冲突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谈文化兴国战略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维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邵建芝.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西部,2015.17.

[3]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 陈伟平,程承坪.礼仪制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光明日报,2014-04-23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礼”;大学生;礼仪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49-02

中国,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中国人,历代传承着古国所赋予的博大精深的文明。而文明是一种文化奠基,从古至今,不断更新。方才有了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以及不断进步的中国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作为在“礼仪之邦”美誉熏陶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应把“礼”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并且肩负起传承“礼”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

在中国“礼”文化传统中,对于“礼”的定义不胜枚举。“礼”的内涵包括礼节、礼仪、礼貌以及礼宾。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礼节往往无形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的过程中,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问候、相互致意以及相互祝愿。礼节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面貌,更能突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其次,礼仪有形的存在于一切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它所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行为表情、服饰器物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礼仪不仅可以直接表现一个人的外在形态,更能间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再次,礼貌可以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礼貌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所传递的友善与尊重,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流。最后,礼宾大多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接待服务中,礼宾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人热情好客的积极态度,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们了解了“礼”的概念以及其表现形式。可以看到“礼”文化涉及的范围广、产生作用大。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社交交流的始终。中国传统的“礼”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中国“礼”文化传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具有积极影响

朱平的《“礼”的再认识及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之要义》一文中提到了“礼”的教化问题。论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身体教育、行为教养是人类文化的最基本开端,人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是从最初的言谈举止、体态行为等“礼貌”培养走进人类文化生活的。”古有《弟子规》,“规”字即是准则,准则即是“礼”的教化。“冠必正、纽必结”,告诉我们衣冠必须整洁,纽扣必须系上。这是从“礼貌”的角度所提出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不仅体现着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态度,更能彰显出一个人所受的“礼”的教化。然而,不同的场合又要求穿着不同的衣服,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礼仪”。“步从容、立端正”,告诉我们走路步伐应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这是从体态行为的角度所提出的要求。良好的体态行为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的全方面发展,更能体现对他人所给予的尊重感。然而,对于长辈、晚辈以及同辈,我们又将表现不同的体态行为,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礼仪”。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学府如饥似渴的汲取着老师授予我们的知识,却逐渐对中国“礼”文化传统越来淡化。往往只懂其思想,而忽略其精髓。

二、大学生是中国“礼”文化传统的必然传承者

“礼仪之邦”这四个字,是每个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然而,它是否仅仅适用于三纲五常的古代社会?它是否仅仅是一纸空文?它是否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思想?王兰芳的《“明礼诚信”―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永恒主题》强调“礼”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该文主要讨论大学生应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还提出了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礼”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它所反映的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这种思想道德素质与我们自身的礼仪修养息息相关。修养,是从内而外所形成的。然而“礼仪”就是提升自我们修养的途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然而,这种传承需要从每个人的自身做起。从自我形象做起,从自我管理做起,从自我行为做起。当代大学生要主动肩负起传承中国“礼”文化的重任,让“礼仪之邦”这四个大字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学习传承“礼”文化传统对大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现实作用

徐红的《知书亦须达礼――论开展大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大学生形象礼仪是增强个人竞争力的必备砝码。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就是自己的名片。它包括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3]而其中所提到的内在修养是与“礼”文化密不可分的。通过此观点可以得出,注重个人的礼仪修养,是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必备技能。由此可见,中国“礼”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个人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即将面临面试、求职的种种考验。重视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个人形象往往可以另我们出类拔萃。在面试中,“形象礼仪”往往可以影响我们求职的成功与否。(1)面试时所穿着的服装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大方得体,并且需要符合所面试的环境。倘若穿着生活装或者居家装,会显得稍显随便。同时,也会给面试官留下消极的印象。(2)面试时的体态行为同样有着一定的要求,正如《弟子规》中所提到的“立端正”,它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积极的精神面貌。倘若弓背、站立不正,则会为自己的礼仪形象大打折扣。(3)面试时需注意自己的言谈,既不能太过夸赞自己,也不能保持缄默。由此可见,良好的个人礼仪修养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当代社会提升自我形象。另外,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社会交往的礼仪同样影响着我们的个人形象。步入社会,我们将会接触形形的人,而良好的礼仪修养的体现则是区别于他人的象征。然而,言谈举止则是个人礼仪修养的体现。我们应时刻把“文明”二字牢记于心、应把“礼”文化给予我们的要求牢记于心、应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牢记于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当代大学生,“礼”文化将使我们受益匪浅。首先,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规范我们的行为礼仪。其次,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升华我们的思想礼仪。最后,它影响我们的礼仪修养和个人形象,促进我们个人的发展。因此,良好的礼仪修养将会成为我们个人发展中的风帆,引导我们诠释个人的精彩。

中国,享有美誉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的“礼”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它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象征、作为一个人衡量其道德素质的标尺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修养将成为我们个人发展道路上的垫脚石。反之,则会阻碍个人的发展。对于国家而言,传承“礼”文化是我们年青一代义不容辞的使命

本文是南昌航空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从中国“礼”文化传统看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问题”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平.“礼”的再认识及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之要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09).

篇5

2010年9月,在联合国国际自然医学养生工程研究会2010年年会上,大陆学者李建军先生荣获成就奖,其著作:《中轴――人体的平衡与奥妙》被确定为研究会专用书,其英文版正在出版之中。

李建军亦名李森,祖籍陕西省米脂县为关中名儒、国学大师赵润生之外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邀顾问(1998~2002),美国南加州大学人体工程学学科主任、上海复旦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人体工程学创始人。曾获联合国金棕榈世界和平奖。

李建军1984年在北京为中央首长诊断病情,并参加专家医疗组。1985年参加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参与国防科工委卫星工程。1986年进入国务院直接对中央高级领导健康负责。1988年在深圳大学创办人体工程学系,以天、地、人环境为理论本源,确立了三理(生理、命理、地理)理论体系,成为人体工程学开派学者。他是携国学走出国门,并吸收西方文化、丰富和发展国学的第一人。李建军不拘泥于地域、党派、宗教束缚,融古今中外文化精髓于一身,成就了一门与时俱进、无限包容和实用主义的大国学,赋予了国学现实价值及实用意义,探索出一条有效弘扬国学的途径。他所创立的人体工程学以及丰富的学术成果引起了西方主流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家政府机构和学术机构纷纷聘其开设人体工程学课程,并讲授东方哲学,多个国家出版社纷纷约稿,翻译出版他的著作。他融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成果写成《和谐家庭人生指导丛书》,以权威性、系统性、广泛性、实效性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研究、生活实践空白,旅美期间,李建军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特别是从堪舆文化和他独创的人体工程学理论出发,考察和研究了美国的兴起、发展与发达过程,完成了《城市美国》系列图书,揭示了美国人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造就世界最强大国家的秘密。

人生最大的财富和资本是健康

《中轴――平衡与奥妙》是李建军集30年研究人体工程学和十几年游学海外探索成果之大成,包括了古今医学重大发现、人体健康的总枢纽、人体健与美的根本、幸福一生的顶梁柱等几大部分,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人类为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实践已有几千年历史了,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系统融合成医学。但是,即使是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健康依旧是人类最大的困惑――艾滋病、心脑血管病等人类健康的杀手仍未得到解决,而随着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新的疾病也层出不穷。

古代主要是神明模式和自然哲学模式,而现代医学起源于生物医学模式。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又提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但是,这种模式仍未解决医与药的诸多问题。医学需要突破,需要一种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的突破。但这个突破口在哪里?

特别是该如何对待中医和西医的问题。自清末的一百多年来,关于中医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李建军从自然科学角度分析,人体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医学只有着力于对人体的认识和开发,才能走出困惑,走向坦途。正是从这一高度和角度――中西医都关注的人体出发,他找到了两种文化的对接。

人类健康美丽依赖于两个中轴和谐运转

李建军从人体工程学三理出发,对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进行了反思,并以人体与天地自然的互动关系为重点,展开了对人体的科学研究。在人体工程学视野下,李建军第一次提出了人体中轴的概念,认为中轴是人体健康的总枢纽,它控制着人体的动态平衡,协调着人与自然、人体自身的关系。不管人体结构和运行多么复杂,人体所有活动都依靠两大中轴――身体中轴和生命中轴支持。它们就像椭圆的两个焦点,一阳一阴、一实一虚,阴阳互补、虚实相济,控制着人体的动态平衡。只要实现了两个中轴的和谐运转,就会得到人类渴求的健康美丽。

李建军对人体中轴的认识,源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理念,基于对天地人形成、传统医学和现代自然科学。人体中轴理论既概括表述了东方经络学说明确简约的实用理论体系,又结合了西方解剖生理医学的特征层面,对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是一次革命――它揭示了生命运动的本质特点,颠覆了传统医学和现代西医的理念、方法、手段,提示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他认为,传统医学虽然重视了天地人的关系,通过整体治疗,把病灶以及产生病灶的原因去除,但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是重视了整体忽视了关键。现代西医只看到人体局部病变,而没有注重对天地人宇宙整体规律的把握,结果表现出诸多弊端和死角,是重视了局部而忽视了整体。中轴理论既弥补了中医的失落,又完善了西医的不足,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在这个模式之下,人体的神经、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生殖、泌尿、运动等系统的生理功能均得以调整、恢复和提高。不仅如此,在实践的基础上,他还推出了系统的养生保健和美容美体措施,使人们能有针对性地去维护好自己的中轴,实现健康美丽的人生。许多自古难以解决的医学问题,中轴理论都给予了合理的解释;许多自古以来难以治愈的病症,人体工程学疗法都给予了有效的治疗。

开辟未来世界医学发展力作

篇6

产妇生产时的胎盘在传统医学中称“胞衣”,其干燥制剂中药名为紫河车,药性甘、咸、温,具有温肾、益精、补气、养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子宫发育不全、女性不孕症、流产、早产等。民间传说胎盘是上乘的滋补佳品,对疲劳、消瘦、衰弱者有效,可助生长发育,补肾强身甚至延年益寿,近年来不少人把它信奉为“餐桌佳肴”。然而,医学界对此却发出了警告:滥食胎盘招惹风险,反而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众所周知,除了剖宫产外,胎盘的娩出必须经过产道,此时很可能受到多种细菌污染,因此食用胎盘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尤其是产妇的健康状况良莠不齐,若母体患病,胎盘内很可能存在大量致病因子。特别是患有传染病的母体,胎盘内含有相关病原体,此类胎盘食用后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例如,胎盘内很可能潜藏有乙型肝炎病毒,该病毒在100℃的沸水中并不能灭活,服食者则容易因此染病。吃了这样的胎盘,无异于在自己身体里埋下隐患,是很不值得的。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胎盘中含有多种激素和一些活性物质,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催乳素、孕激素和雌激素等,这些激素对孕妇具有促进乳腺、子宫、卵巢发育,以及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抗过敏作用,但对于食用者来说,就并非如此了。例如,胎盘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一般人视为滋补身体的精品),但这种免疫球蛋白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并不能直接被吸收和利用,而会被消化液逐渐分解,最后转变为氨基酸,完全失去其原有的抗病免疫功效。特别要注意的是,胎盘中的激素是以雌激素为主,经常食用是会惹出麻烦的,尤其是儿童、老人以及患有男性障碍者。一些家长给女孩滥补胎盘,更易导致性早熟。

其实,胎盘中包括的营养素,人们完全可以从其他常用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鸡肉、鱼肉中获得,不必眼睛老是盯着胎盘不放。即使从中医的角度,也不主张滥食胎盘。例如,有感冒、腹泻、内热壅盛的人食之,有诸多的副作用;本身体壮的人服用,则更加于事无补。

因此,无论是身体虚弱还是患有疾病,要想使自己的身体强健起来,最好是掌握一定的医学养生保健知识,同时到医院查一查体弱或患病的原因,再对症治疗。确需服用胎盘的,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加以选择,而且食用时要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安徽省青阳县中正有限公司 华文 邮编:242800)

篇7

人人都渴望健康,而如何进行养生保健却众说纷纭,科学的养生对于生命的意义毋庸置疑。在春寒料峭的季节里,如何科学养生、如何快乐生活,这也许是困扰着许多渴望健康的人的一道难题。

所谓养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维护生命、保证健康所进行的一系列保健活动。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提出了“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理论,即我们所说的“三因养生”。遵循祖国传统医学“三因养生”理论,与现代西方健康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开展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活动,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服务,是我们提倡“三因养生”的目的,“因时”养生是其中重要一环。

祖国医学对“因时”养生的认识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是大自然的精灵,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是生命的应有之义。只有顺应自然,即符合自然与社会运行的规律,才能在宇宙的时空中健康地生存、顺畅地发展。“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其核心思想为一个“和”字,这一理念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已经升华为一种养生的境界,即:阴阳平衡,脏腑和谐,气血调和,经络畅通。实践证明,凡得天时、地利、人和者,就可长生久视。

祖国医学特别提倡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运行与节气变化密不可分。一年四季之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季节更迭,进而使万物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因四时气候变化而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现象,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都有很大的影响。顺应时序的变化,进行科学的调摄护养,就会抗御衰老,健康长寿,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疾病缠身,甚至早衰早亡。

中国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因时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要求,尤其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历代医家均详细论述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同季节的具体养生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放射出智慧的光辉。

医学气象学的认识

现代医学气象学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因时养生”的科学性,指出了气象要素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

我们知道,人类在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应自然的能力,即中医所说的“正气”。“正气”是生命各项功能的源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的存在与维护又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既依赖于自然,又受其制约。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又有一定限度,一旦超出自身调节的范围、或因年老体衰等多种因素导致调节功能下降,即正气不足,抵抗力降低,正不胜邪,就会出现阴阳平衡失调、脏腑经络不畅、气血津液失常,必然产生局部或全身的各种病理改变。

例如,在正常范围内的日光照射可以补充人体的阳气,而阳气又是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气充足,气血生化功能完善,人体就健康长寿。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过犹不及,就会影响生命健康。若日照太过,会造成人体调节机能紊乱,因阳气亢盛而形成疾病。此类疾病,多发生在春夏之季节,太阳辐射逐渐上升、阳气渐盛阶段。若日照不及,就会引起人体阳气不足,以阳气虚损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上常表现出阳气虚损的征兆。这类疾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太阳辐射下降时期。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太阳辐射量或日照时数减少,必然导致机体温煦、推动和兴奋功能减退,出现脏腑功能活动减弱、气血津液运行缓滞、精神不振等虚象,病人多出现畏寒肢冷等阳虚之相。

又如,当自然界湿度太低,气候干燥时,容易导致人体阴津不足,致使燥邪形成。当燥邪太过,超过人体的抵抗能力、或人体正气不足时,易产生燥邪为患。在秋季,湿度、气压偏低,自然环境对机体的滋润、制约阳热的功能减退,导致秋燥等病理状态。由于阴不制阳,阳相对亢奋,故易使秋燥损伤津液,或直接损伤人的阴气,出现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内热症状。

若气候潮湿,相对湿度偏高,湿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易导致湿邪为患。临床上多表现为头重如裹、身体倦怠、乏力嗜睡、烦躁易怒等湿热并重的实症。此症多发生在长夏阴雨连绵、气候湿热的季节。

以上这些症状与疾病,均与季节、气候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性。

春季,养生的大好时机

“应天时,人赖天地之气而生”。春季阳气上升,一切都显得欣欣然的样子,有利于融入大自然适时养生。不过,春季乍暖还寒,寒时养生,应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季节变化的规律,以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保健之法。

春季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谨防“倒春寒” 初春时节,气温回升较快,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偏低,这种天气现象人们称作“倒春寒”。地处寒地的人,早春时节应特别注意防止“倒春寒”,特别要做好头颈、腰腹和足部三个部位的保暖。患有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在早春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做好预防保健。

重视风沙袭击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初春,晴日多风,乍暖还寒。根据近年来对沙尘天气的统计,4月最多,3月次之,大风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特别是沙尘暴,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严重。近年来,PM2.5每每都受到众人的关注。所谓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以通过肺泡入血的颗粒物。虽然PM2.5只有头发丝的1/20的直径,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不高,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明显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是不可低估,建议在沙尘天气要尽量减少外出,停止室外锻炼。

篇8

此次,汪公回国庆寿,短短几天,一连在京、沪等地参加好几个活动,一天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连“倒时差”都来不及。可是,他一点也不觉累,开会演讲,与人交谈,声音宏亮,思路清晰,毫无倦意,精力总是那么充沛。应邀作易学报告那天,头晚刚从上海飞来北京,凌晨3点便起床赶写演讲题纲,8点50分,已带着印好的题纲来到会场。两个多小时的演讲和答问结束后,会议主持人又提议让喜欢京剧的汪公即兴演唱一段,在热烈掌声中老人清唱了一段“洪羊洞”。他虽是个南方人,唱起京剧来,字正腔园,京味十足,博得满堂彩。有人担心老人身体会吃不消,汪公说,他的生活节奏基本如此:每天5点起床,连续工作到晚上11点才会休息;在台时还有个把小时午睡,去美国后工作更忙,中午只能静坐一会儿,或打个盹,就算是午睡了;多年以来,他还养成了站立讲课和作报告的习惯,从来不觉腰酸背疼。此外,他做事认真,只要参加活动,总会提前到场,从不迟到。……

硬朗的身板,黝黑的脸庞,慈祥的面孔,满腹经纶、谈吐不凡,足以证明这位九旬老人是深得养生之道者。

修养深厚 致力国学

汪公九旬高龄,身心犹健,首先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根系。他一生中深爱着中华传统文化,深爱着这片有着灿烂文化之根的“绿洲”,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培育了浑身的浩然之气。

汪忠长,1914年生于安徽休宁,自幼受祖辈的熏陶,崇尚中国传统文化。“九・一八”前,父亲本已为他办好赴英留学手续,但突发的“九・一八”国难,使他决定违背父愿,投笔从戎,便自导自演了一场“活闹剧”:把记者们请到家中,当场宣布父亲已决定送他投笔从戎了。父亲只好认可。从此,汪忠长步入军旅生涯,报考了黄埔军校第十三期。汪忠长参加十七次大型战役,两次负伤,有时一仗下来,战场上尸骨遍野,堆积如丘,惨不忍睹。

抗战胜利结束,汪忠长去台湾后,专事于中国文化工作,先后追随周鼎珩老师学习《易经》、讲授《易经》,跟随南怀瑾参禅、研道,拜道家仙宗刘培中大师修学养生健体之道,成为该宗的第十三代传人。1986年退休后侨居美国,在洛杉矶先后创办了东西精华学会、东方文哲精华学会、易经学会及东方文化事业基金会,并被华人推举为南加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盟主席。

汪先生研易五十余载,学生遍及美国南加州、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是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易学专著在台湾出版时,国学大师南怀瑾等曾为其题跋作序。耄耋之年的汪公,至今仍常年举办易经、静坐和道功讲座,为“人生哲学会”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课,并作为洛杉矶“和平统一促进会联盟”的主席,经常参加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反对而开展的爱国活动,整天忙得不着家。

此次归国,汪先生所作的第一个报告,便是围绕“易经与科学”的讨论。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上,他以“明象取义,进德修养”为题,选取“乾坤坎离”四卦,扼要揭示了易经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他指出,基于太极理念的中华文化,它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创造发展和生生不息;“两仪”产生了“对待”与“流行”的作用,而“八卦”则昭示着宇宙人生、生存、发展、得失、成败的自然法则。由此可以得知:易经的方法既是归纳的,也是推演的,对世界文化、科技,提供了莫大的贡献。汪公常在不同场合跟一些朋友和听课的学生们讲到,国际形势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变,我们不能够放弃中国文化。学习《易经》,八八六十四卦,第一卦就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话不是空谈的,我们要根据《易经》卦象的启示,我们要奋斗!当记者请汪公为《健身科学》读者送一句他最爱的养生格言时,他提笔又写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并签名“玄仑子,汪忠长2004.11.18于北大”。

养生有道 深谙吐纳

养生之道,是汪先生应老子研究会之邀,在军博纪念室所作的第二场演讲。先生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和列祖列宗在哲学、医学和宗教修炼等方面的启示,生动讲解了养生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科学性,并传授了他的吐纳之术和健身方法。

汪公谈到,海外的老朋友、老同学、老同事,过去还经常有联络、有活动,最近几年则不是躺在床上不能动,就是住进了疗养院,有些则已离开了这个世界,大家越来越感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包括着有形和无形,这方面我们的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乃至各种宗教论述都很多,像儒家的品德修养,佛家的理念参禅,道家的功夫修炼等。由于时间有限,重点站在哲学和宗教哲理上介绍一下道家的养生功夫。

汪公说,讲科学应该“心物一元”,不应偏于单一方面。现代社会虽然科技进步,工业发达,信息灵便,可是往往偏重于物质享受,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因而出现不少的问题。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甚至还包括了等,像主教的祈祷,佛教的念诵、守戒,都对身心有好处。道家针对人体的“三关九窍”提出了“精气神”说,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是有科学性的。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养生要养气。练气,不只有形而下,还有形而上的东西,涉及到行善、修持、静坐等。气,分为先天和后天,先天气,有元气和精气;后天气,即天地放射出的能量,构成人后天的生命气血。练气,即通过吐故纳新,排出废气,吸收新鲜空气。这一吐一纳、一进一出的刹那间便是“息”,一息尚存,生生不息。练气,不只是个取何姿势、作怎样呼吸的问题,而是个意念调整和心态训练的问题。要点是自自然然地把胸腔中的气吐尽,之后再慢慢将外面的气吸收进来;在这吐故纳新之间,要把握好“一刹那”,用意念关注它,不令粗心浮气,做到细、慢、长,并进而达到悠、缓、细、匀、静、绵、深的高标准。当然,要经过一个自然地长期修炼过程。

接着,汪公又演示了他经常习练的“纯阳真功”的吐纳法:他取站桩式,用缩小的口猛吸一口气;与此同时将两臂抬起,掌心向上,十指相对,放于胸前;下颌内收,头颅中正(以利吸收“天气”);当吸气充满胸腔后,用鼻腔将气猛力呼出;同时掌心改为向下,双臂自然收回。然后连续作三步动作:第一步、吸气时,两臂用力向左右推出,掌跟向外,用力推直;吐气时两臂缓慢放下、收回,动作柔缓。第二步、吸气时两臂向前用力推出,掌心向上,双臂推直;吐气时掌心转向下,两臂弯曲、以小臂和手作蛙泳式划弧,由身体两侧缓缓放下。第三步、吸气时两臂前伸,掌心相对,推直后两臂上举过头顶;吐气时双臂缓缓从身体两侧自然放下。最后结束时,又做了几个如蒙古族人上场摔跤前的晃肩动作。

他说,“纯阳真功”有30多个动作,只演示这几下,基本要领是:口吸鼻呼,顶天立地,神观中指。即是说,伸展手臂时,神观中指,以意领气,不能懈怠、僵硬和松软;吸气时要满,吐气时要尽。记者观察到,汪公在演示吐纳时,两手掌顿时泛起红色,掌心由平而陷,脸色变得更加红润发亮,头上冒出热气。他说,几十年来他坚持此种吐纳之术,受益良多;这几天身边有几个年轻人跟他一起晨练,也觉得浑身发热,满舒服的,各位不妨回去体会一下。

静坐充电 健身有方

汪公很重视静坐养生和过简易的生活。他说,静坐,就是在向人体内“充电”,电器设备没有电不能工作,人同样如此。所以,我无论走到那里,甭管工作多忙,每天清晨起来头一件事,先静坐一个小时。他特别强调,别小看了静坐,这可是一门大学问,三五年不一定能学得好。因为“静坐”不光是说形式上怎么“坐”,这里有很深的功夫。他说,现在不少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有兴趣的外国人,也都喜欢起静坐来了,我在美国传授“七支坐法”时,听课的都是些有职业、有修养的人,有华人,也有外国人。因此,我建议中老年朋友都来习练静坐。

汪公说,“七支坐法”的要领有七:头顶朝上,下颈内收,两臂自然下垂,颈椎胸椎正直,保持尾闾中正,盘腿坐好(实在不能盘者可安稳坐好),手的姿势夏天手心向上,放在两腿上(助散发体内热量),冬天两拇指相对,掌心贴于腹腔(助消化)。静坐中要排除杂念,做到“前念不起,后念不生,当下即是,一片空灵”,就是说对以前的事,无论好坏、成败、得失统统不要去想;而将来要做的一切一切事,也不要去想,只注意把握“当下”保持“不念一切”,这需要慢慢修炼,才会做到。静坐中双目微闭,“眼观鼻,鼻观心,心观意”,意沉丹田,这样比较安全。因为“静极生动”,当气机发动后,身体会有各种反应或感觉。一次,在台湾跟南怀瑾老师闭关修炼,“打七”到了第三天,突有一位年青的大学助教放声哭叫。南老师告诉说,因为那人曾受到过刺激和压力,当入静到一定程度后会暴发,不必紧张。因此,我劝朋友们对功名利禄这些东西要淡忘,不要对自己造成压力,凡已经过去的事情,统统都要放下。一切放下,不惹烦恼,这样才可以安祥地生活,至今我两袖清风,过得蛮愉快。

汪公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还谈到了他的食饮习惯和业余爱好。这位老人的饮食很简单:早饭麦片、牛奶、鸡蛋;午餐和晚餐,以杂食和营养充分为原则,从不忌口。他虽是个南方人,可喜欢吃北方馒头、面条、大饼等面食,可有一点,吃饭不过量。至于保健品之类的东西,现在市场上多得不得了,都在变着法子地来推销,他从来不借助这些东西,最多只是服用点对老年人有帮助的维他命之类。谈到业余爱好,汪公说他的业余生活丰富而广泛,唱戏、跳舞、下棋等样样都喜欢,游泳更是擅长,由于年轻时在军界受过两栖训练,至今很喜欢游泳。京剧,是许多海外华人的最爱,他是个“老票友”了,对洛杉矶十几个“票房”都很熟,只是因为工作太忙,常年开班讲课,参加各种活动,只有等周末时,轮流参加几处的聚会,过一过戏瘾。

篇9

关键词:东汉时期;民间体育;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6-0033-04

Analysis on Functions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Folk Sports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ANG Ling-juan

(Institute of P.E.,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Henan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function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lk sport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from entertainment sports,folk culture sports,health sports,martial arts sports and “100 plays”.The results are that entertainment and human spirit features of entertainment sports,aggregation functions and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culture and health care theory of health sports reflect the thought and exploration of life in ancient philosophy.Martial arts sports embraced independent development,school and routines were gradual formed,and Wushu became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cient sports.They are the holographic images of the moral syst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Many sports activities exist in “100 plays” with the form of art an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physical culture.

Key words: the Eastern Han Dynasty;folk sports;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经过秦朝和西汉的社会变革和发展,到了东汉(公元25~220),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较西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富,为人们精神生活的进一步满足创造了物质基础,儒家正统地位的建立及巩固、佛教的传入、道家的确立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最终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体育文化作为文化一个分支逐步从宗教功能、军事功能、生产功能里分化出来,成为打上统治阶级烙印的全民精神粮食。这一时期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之多、运动技艺难度之高、体育活动场面之大均超过西汉。民间体育内容也逐步明确分化,体育中与生俱来的健身、娱乐、养生等因素在民间都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并相应具有各自的文化特征,本文分别从娱乐体育、民俗体育、养生体育、练武体育、“百戏”五方面来阐释东汉民间体育的功能及文化特征。

1 文化的概念及体育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的过程。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精神财富,随着物质财富的阶段满足,人们对精神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也是一种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就某一时期、某一民族而言,体育文化又显示出一定的特征:首先,它是与某一时期、某一民族人们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反映本民族的、传统的体育特征,这些传统的体育文化规范着本民族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最后,体育文化又总是和某一时期某一民族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以及自身的发展形成互动发展的关系。因此了解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的功能及其文化特征必须放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中。

2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功能及社会特征

2.1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功能 体育史研究表明,娱乐作为人的本能需求,是体育产生的源泉之一,某些体育活动从其萌芽开始就与人们的娱乐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1]。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各种舞蹈虽然披上仪式或原始宗教的外衣,但在客观上通过身体运动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增强了体质,其他的很多游戏活动尽管是和军事,教育联系在一起,但也播下了娱乐体育的种子;到了奴隶社会,体育有了阶级性,体育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这时学校教育中的乐主要指乐舞,无论祭祀或庆典都要献舞,具有愉悦身心之效,此外军事训练中的田猎、象舞、奔跑,祭祀宴乐中的乐舞、射礼等都有娱乐体育的因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使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娱乐体育的发展,当时娱乐体育内容丰富,有蹴鞠、竞渡、投壶、秋千、飞个、棋戏、弄丸等。

东汉时期,经济的繁荣,为娱乐体育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社会的稳定,为人们从事体育娱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氛围,生产关系的改变,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人身完全依附关系被打破,人身的躯壳自由促进了人们内心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为娱乐体育发展的动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东汉的学校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也使东汉意识形态“重文轻武”思想继续存在,这导致体育在学校没落,先秦时期体育的军事性、宗教性、道德教化作用也逐渐减弱,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很大程度是娱乐身心和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民间体育的娱乐性占据重要地位,最终演变为人们的娱乐活动,娱乐体育在民间得以充分发展。

2.2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特征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维护和追求,其宗旨是陶冶、净化、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东汉之前,体育活动更多是具有宗教性、军事性、道德教化作用、生产劳动的特点,其中的娱乐成分并不自动转化为娱乐体育,只有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娱乐体育才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和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秦朝和西汉还带有奴隶社会的残留,到了东汉则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促进了社会流动,为个体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应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流动为某些士人个体的人格独立准备了某些条件,但作为士人的群体觉醒意识并没有形成,主要是经济方面依附于贵族,在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条件下,东汉士人群体自觉意识的形成,为娱乐体育的发展创造内部条件,宽松的社会政治、相对发达的经济、人身的自由促进了娱乐体育的发展,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由自发的发展逐渐变为自觉的发展。如果说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体育是带有功利性的统治阶级和少数“士”的身心放松,那么东汉时期的娱乐体育可以说是第一次最大范围的全民心灵的解放,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开始从物质获取为最高目的转为在物质再生产的基础上追求生命质量的提高,彰显着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

3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与民俗节日有机融合,表现出民俗体育的文化聚合功能和民族性文化特征3.1 东汉时期繁多的民俗体育活动具有文化聚合功能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具有集体性特征,因此说,民俗会培育社会的一致性,增强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民俗的内容主要与农事和祭祀有关[3]。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祭礼色彩日渐淡化,游乐、欢庆的气氛日趋浓重,祭礼祭仪让位于事实上的休闲娱乐,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与民俗节日有机地融和在一起就形成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活动从东汉开始日益繁多,郊外踏青,在东汉继承了先秦的踏青习俗,每逢春天都要举行迎春郊祭。 “富者……椎牛击鼓,戏倡舞像;中者……屠羊杀狗,鼓瑟吹笙,贫者……卫保散蜡,倾盖社场”,“是月上巳,官民皆契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契”。元宵节的观灯舞龙,源于祭天求雨,在汉代开始流行,后来衍生出“鱼龙蔓延”的节日,此外还有踩高跷、荡秋千、走百病等许多民间体育活动在元宵节开展。端阳节的龙舟竞渡到东汉时期初步形成习俗,现在仍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重阳节的登高也在东汉形成节日习俗,《荆楚岁时记》说,东汉一个叫恒景的人在九月九饮黄酒登高而避祸,从此九月九登高可以辟邪就流传开了,人们在每年九月九相约遍插茱萸去登高,在九月九登高的典故就源于此。驱傩是古代的一种驱疫防病的活动,做为节令民俗活动的驱傩,大约西周时成为礼制,至汉代成为腊祭活动的内容之一,“先腊一月,大傩,谓之逐疫。其仪:……持火炬,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宫……传火弃雒水中。”[4]驱傩活动象是一场越野接力赛。凡此种种,说明东汉时期民间习俗、节日体育活动繁多,成为民间体育主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可以说,东汉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在今天可以称作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是其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是民俗体育的生命源,但今天许多民俗体育已经消失或处在濒危状态中,有的带有商业功利性,极大的削弱了民俗体育的精神价值。因此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修复上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文化聚合功能有现实意义。

3.2 民俗体育的特征 民族和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民族差别的重要因素[5]。农耕社会,依循自然节律生活的人们,逐渐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些具有风俗活动内容的节日,有些活动内容成为超越时空存在的一种符号和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是由劳苦大众创造出来的文化,也只有让中下层人民的身心解放出来,才能释放出来极大的创造热情,但是在奴隶社会中下层人民人身依附奴隶主,仅仅是会说话的机器,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秦、西汉时期,仍然弥漫奴隶社会的血腥味,到了东汉时期,已经为人民充分享受生命本身的乐趣打开了大门,人们创造热情得以释放,我国许多民俗活动在这一时期形成。端午节的龙舟,元宵节的舞龙,九月九的登高等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是流传至今的汉民族的大型民间活动,也是东汉时期大型的民间体育盛会,社会各个阶级都钟情于这种活动,东汉民间节目和体育联系不是偶然的碰撞,民间节目是传统文化的鲜活的标本,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先辈、忠义之士的崇敬,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特有文化指导下的纪念方式。在特定的时间与外出运动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我国人们对生活的热爱[6]。东汉时期社会各阶层主动参与的大量的民俗活动在形成过程中深深地烙下了民族的印迹,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独具一格的风俗习惯,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成为民族凝聚的精神纽带。

4 我国古代哲学对生命的思考及其派生的养生文化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东汉养生体育中4.1 东汉时期体育医疗、气功导引的发展 追求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的本能,我国的古代哲学派生出的中国古代丰富的养生文化,体现先人对肉体和精神的思考和探索,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养生术是气功导引术,在马王堆三号出土的《导引图》,成书西汉的《淮南子》以及《汉书》、《后汉书》、《史记》等有多处关于气功导引养生的描述,在东汉时期基本形成我国传统养生的理论体系。

行气理论在东汉时期有重要发展,东汉人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以 《周易》阴阳运动原理为骨架,以“黄老”精气学说为内核,借用丹鼎炉火等术语,构筑行气炼养术的理论模式,其理论体系奠定了后世内丹术的理论基础。东汉华佗虽以医显名,更是对中国传统医学养生理论进行了继承,并发扬光大,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他认为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人体健康。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编了一个套势相承的 “五禽戏”,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形态来“动以养生”。这“五禽戏”是具有一定导引套式的养生保健操,开创了导引术、套路术式的先河。 “五禽戏”的创编,反映了东汉末期导引养生术的发展,它突破了 “导引图”单势导引和单一疗疾手段的局限,表现为成套导引术,其主要功效在于“除疾兼利蹄足,逐客邪于关节”,他开创的体育医疗、气功导引方法是留给后代医疗体育养生方面的财富。

4.2 东汉的养生体育集中反映儒、佛、道、医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意识和独特的活动模式,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养生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方法来提高生命的质量。随着先人对天人关系的探索、对延年益寿的追求,各种养生思想散流在历代的各种著作中,体现了先人对生命的尊崇和对自身的人文关怀。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到汉代“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儒家修身养心、仁寿相兼,重和节、养生延年,演练六艺、调养情性,讲究“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劳逸结合。儒家的养生理论对古代养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道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东汉中期,成型于东汉末,它发展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提出了“重人贵生”、“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和“众术合修”等一系列的命题也影响着东汉的养生理论。 “清静无为”、“恬淡寡欲”“致虚”、“守静”是人生复归本源虚静状态的根本原则,这些思想成为后世“以静养生”的理论基础道教思想不仅极大的影响了养生思想而且奠定了医养的基础。佛教在东汉传入(一般认为传入中国的年代始于东汉汉明帝)中国,佛教的某些理论,与体育的目的和作用是格格不入的。但在长期的坐禅实践中,佛教徒创造的一些调息、调心、调身的养生方法,强调身体的外静内动的锻炼,促进人体的健康长寿。佛教的禅定入静是我国养生保健的重要法则之一。两汉时期的中国医学也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东汉中国医学达到中国医学史的第一次高峰,深刻的影响着古代的养生思想。因此,东汉时期养生哲学内容丰富且有不同的思想派别之分,以儒、道、佛、医家为代表的养生哲学,为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5 东汉时期“武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套路和流派逐渐形成,武术成为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5.1 “武术”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一定的套路和流派 练武体育,它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战争而发展,后来形成一定的套路和流派,并从军事武艺中分化出来,最终形成了独立于生产、军事的健身运动。春秋战国时候,练武体育就发展得相当完善,这个时期练武体育是和军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统治阶级为了统治的需要,不仅支持提倡练武体育,而且还发现挖掘民间技艺高超之人,比如:荆轲,王僚,要离等都是民间练武体育者,统治阶级发现他们、利用他们主要是为了达到一定政治军事目的。它的应用需要协同作战,在战场上是有明确分工的,在训练和演练上是以集体为主,让士兵整体划一。秦统一六国后,为了统治的需要,禁止民间私藏兵器,把“讲武之礼”改为角抵,因此,通常认为最早的武术是“角抵”,很多史学家也这么认为,事实上“角抵”是经过加工的技击技术,其中包含一定的表演成分。秦二世时,增加了角抵的娱乐性和表演性,并引入宫廷,与歌舞、杂技等同台演出,成为宫廷贵族的观赏性娱乐活动,被称为“角抵戏”;到西汉时期,汉武帝加强“乐府”对宫室消闲娱乐活动的主导作用,并多次举行较大规模的“角抵戏”表演活动[7]。从体育发展史来看,在东汉之前,练武体育还是和军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东汉时期娱乐体育的发展和百戏的形成,不仅在宫廷而且在民间有大量的以娱乐演出为职业的群体出现,由于谋生的需要,他们自觉的提高自己的技艺,自然的促进了百戏中“武”的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些武术早期的单人演练的套路,使非集体的民间练武体育迅速发展,和早期的军事武艺相比,军事体育注重集体性,练武体育是个对个的技击,且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娱乐性。这时期“始以远射杀伤敌人,终以近战决胜负”的作战方式的变化,也推动了个体武艺的发展。练武体育开始从纯粹的军事化向个体化发展,个体化发展的结果是个体对练武体育的创造性演练。另外,由于练武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儒、道、佛、医等各种思想的影响,练武者把自己的经验、思想都融入到练武中去。在东汉时期练武体育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师承关系,如在东汉,剑术从军事实践中消失,向健身、自卫的武术方向发展。据曹丕的《典论•自叙》记载,东汉的剑术已产生“四方之术”,出现了一定的师承关系,有了专门的技击术语。这种师承关系使练武体育成为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东汉开始练武体育从军事中分离出来,走上了中华武术的独立发展道路。最终形成流派繁多的武术门派。

5.2 武术是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 在古代,统治阶级倡导寓德于体,把礼的观念植入体育伦理中,在习武中尊崇人伦规范,以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国封建道德体育体系的一个完整缩影,武术是我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一个全息影像[8]。每一种武术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有不同的门规戒约和格言谚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容。历代武术门派在选择徒弟时,都把德放到首要的位置。少林强调“道勿滥传”,选贤良之人;峨眉主张“不仁者不传”。不论何种门派,习武者相见的行礼,对阵时的切磋和点到为止,都体现了一定的伦理规范。练武讲究“德薄艺难高”,练武到一定境界时,想要提升就靠道德的修炼。佛家的忍和重心意的修炼,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儒家的忠孝仁义,贤良方正的道德规范,影响着各个武术门派,每一个门派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法,这些功法既是提高技击水平的基础,也是自己门派的养生方法,这些功法的基本理论几乎都受到佛、道、儒的思想的影响,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武术较多的用于技击方面,各种伤害是难免的,因此,大凡习武着都研习医术,经过历代相传形成医术也成为中国武术中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是儒、道、佛、医互补的文化,也正是四者的合流,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架构。”[9]因此说武术是我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

6 东汉时期很多体育活动存在于“百戏”中,并体现了文化的融合性和继承性特征

东汉时期的百戏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多内容与体育有关。在百戏中与体育有关的最常见的是杂技、技巧类,比如缘竹、履索、叠案、冲狭等。其次是兵械的技击对抗类,称为武戏。第三是角力、游戏一类的运动或游戏,是东汉时期上层阶级大型宴会的重要表演节目。第四在东汉百戏中常有扛鼎、抛接车轮等力量表演,表现出了力与巧的完美结合。最后在百戏中舞蹈表演也有很多与体育活动有关,如剑戟舞、蹴鞠舞。

虽然百戏成名于东汉,但是其主要内容在东汉之前就有了,百戏的名称大体经历了讲武之力(先秦时期)、角抵戏(秦至西汉)、百戏(东汉),东汉时期的百戏是对先秦至西汉时期的讲武之礼、角抵戏的继承和发展。东汉时期的百戏内容在中国古代体育一直存在,比如百戏在唐代叫散乐,即便是今天,现代生活中虽然没有百戏这个名字,但在人们的周围,类似汉代百戏中的倒立、寻?、高纟亘等节目仍在不断重复演绎着。

在先秦时期,由于诸侯割据,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国家的统一,割据的打破,文化日渐融合,使各诸侯国不同的体育内容也融合在一起,集中在成名于东汉的百戏中。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活动日益活跃,百戏中的体育活动也同样如此。《史记•大苑列专》记载有汉武帝时期安息国马戏班来到中国表演情况,东汉百戏中的“安息五案”就是从中亚的安息国传入中国的。在对外来文化吸收的同时,同时又加以创新,东汉的“掷到叠案霁”就是对“安息五案”发展和创造。《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在东汉汉安帝时期东罗马的魔术团曾到表中国表演,在颜师古《汉书•张骞传注》称幻术为‘眩’,说“本从西域来”,《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幻术皆出西域”。据此记载来看,汉代的幻术全部来自西域,实际上中国汉代也有本土幻术,在张衡的《西京赋》有本土幻术“鱼龙蔓延”描述,但是由此可以说明在东汉时期的幻术受到国外影响很大。因此可以说,汉代的幻术有一个重要特点,中土于西域甚至西方国家的幻术表演开始进行比较大规模的交流,说明东汉时期的百戏不仅是对中国古代的体育内容的融合,而且吸收并发展了西方的部分项目才日渐丰富起来的。

7 结 语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与世界其他民族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日愈频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的挑战,如何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文化体系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体育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有利于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文化独领,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的重要工作。

研究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东汉是个重要的年代,在这时期,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儒、佛、道、医相互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基础,体育从生产、宗教、军事等原始形态中分化,促进娱乐体育、民俗体育、养生、民族传统等不同类型的民间体育的发展,中国典型古代体育代表武术也是在这一时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梳理这一时期民间体育的功能和文化背景及特征,有利于对整个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把握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关文明,等.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2] 徐之顺.论人文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南京社会科学,2007(5):93-97.

[3] 刘公望.节俗文化研究[J].甘肃师专学报,2010,15(3):118-119.

[4]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

[5] 刘合奎.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11:60.

[6] 王妍.中国古代体育的两条线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85-87.

[7] 张宝强,马竹英. 汉代百戏中的体育活动初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