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整改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9 06:5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质量整改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该公告显示,为了规范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续处理工作,增强监督抽查工作的有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了这一“国抽新规”。
《国抽新规》规范了适用范围、工作内容和程序以及相关执法部门的权限和责任,并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做出严格的要求,规定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应当自收到《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责令整改通知书》之日起,根据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和后处理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制定整改方案,按以下要求在30日内完成整改,并向后处理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提出复查申请:一是自收到国抽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之日起,至整改复查合格前,停止生产、销售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二是在本单位通报监督抽查有关情况,查明产品不合格原因,查清质量责任,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三是对库存不合格产品及检验机构退回的不合格样品进行全面清理,并妥善保管,等待后处理部门依法处置;对已出厂、销售的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处理,主动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并向后处理部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四是对只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产品安全标准的产品,生产企业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销售,并向后处理部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五是参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产品质量分析会;六是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整改复查。
《国抽新规》要求,除因停产、转产等原因不再继续生产销售的,或因迁址、自然灾害等情况不能正常生产且能提供有效证明的以外,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必须进行整改。
此外,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并应在整改期满5日前向后处理部门申请延期复查,延期不得超过30日。
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确因不能正常生产而造成暂时不能进行整改的,应当提供有效证明,停止同类产品的生产,并在正常生产该类产品时,按要求进行整改并申请复查。企业在整改复查合格前,不得继续生产销售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
篇2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格式产品质量分析报告一般由五部分组成: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和签署。
(一)标题
质量分析报告的标题有以下三种写法:
(1)单一性标题。即只写文种名称,如“质量分析报告”。
(2)两要素标题。由被分析对象和文种组成,如“印刷品质量分析报告”。
(3)三要素标题。由年度、被分析对象和文种组成,如“20xx年电视机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或由企业名称、被分析对象和文种组成,如“重庆江陵摩托车集团AS 100型摩托车质量分析报告”。
(二)主送单位
质量分析报告一般是写给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企业领导层的,所以,要有主送单位。主送单位即质量分析报告的呈送单位。
(三)正文
质量分析报告的正文一般由前言、主体和结语组成。
1前言
前言简要说明产品质量分析的缘由、目的、依据;或概述产品质量检查分析情况,如检查的范围、时间、地点、参加检查的有关人员、以说明报告的严肃性和可靠性。
2主体
主体部分是质量分析报告的核心。由于企业单位的性质、生产产品或承担的工程项目的不同,其写法有一定的区别,大体上可以分为检查的基本情况、剖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三部分。
(1)检查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检查的内容、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检查的结果。检查的内容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章“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规定的内容进行。如果是检查工程质量,检查的内容应按照国务院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章“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的有关规定进行。
(2)剖析原因。主要针对检查过程中的成绩或问题,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揭示其原因。分析过程中,要抓住主要问题或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如产品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等。具体可以写明:企业组织机构、生产和质量;主要管理人员以及生产、施工、建设、检验条件的变动及审批情况;当年各次GMP自查报告及接受监督检查报告;每次检查的整改落实情况;全年生产品种、批号、数量或承担的施工、建设项目;全年生产偏差调查及结果.全年退货情况及处理情况;全年施工、建设工程项目投诉情况;全年不合格产品情况及处理情况,特别是不合格产品被质量公报通告后的整改情况;产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处理的内容等。
(3)提出评价及建议。针对产品或工程项目质量优劣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3结语
如果质量分析报告有主送单位,与此相适应的,正文之后就应该有结语。一般是“特此报告”或“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指示”。
(四)附件
有些很重要的具体资料,如检查数据、原始资料、有关质量标准等,由于篇幅较长,不宜放在正文里,可以作为附件,附于文后。
篇3
关键词 烤烟;良好农业规范;管理体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099-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Flue-cured Tobacco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Management System
SHAO Xiao-li GONG Yi-hu ZHANG Ti-kun GONG Li
(Pu′er Branch of Yunnan Tobacco Company,Pu′er Yunnan 665000)
Abstract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is an effective too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products. Taking Pu′er smoking area in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e specific practices of flue-cured tobacco GAP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obacco raw materials and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promote GAP management mode spread,which had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obacco;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management system;practice
自《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签署以来,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联一国际等世界大型卷烟制造商要求原料供应商,其烟叶产区必须推行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建立烟叶质量追踪体系,提供烟叶产地生态环境、主要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等详细资料。烟草种植GAP管理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烟草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烟草种植上引入GAP管理的时间较晚[1]。因此,积极推行GAP,建立烟叶质量管控和追踪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烟草种植加工亟待解决的问题。
云南省普洱市地处北纬22°2′~24°50′,东经99°9′~102°19′,海拔317~3 370 m,年平均气温15.3~20.2 ℃,年降水量1 131~2 239 mm,日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生态条件良好[2]。普洱烟区具有热量足、降雨充沛、光照好的特点,具备优质烟叶生产的独特优势。为发挥普洱市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借鉴国内外农产品GAP管理经验,将GAP管理模式应用到烟草种植的全过程[3]。通过烤烟GAP,规范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活动,减少生产资料投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烟叶质量和安全水平,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烟草企业新模式,提升适应国际市场的实力。
1 烤烟GAP管理体系实施程序
普洱市烤烟GAP管理体系从基地管理程序、生产操作规范、记录、可追溯体系、病虫害综合管理、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等建立烟叶质量管控和追踪体系,加强生产、加工、运输全程质量控制。
1.1 基地管理程序
为确保生产行为得到有效管控,从产品安全、痕迹记录、员工、环境等方面制定管理程序,包括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程序、产品召回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管理程序、员工健康安全和福利程序、环境管理程序、卫生管理程序、认证标志管理程序、投诉抱怨处理程序、内部审核程序、内部罚则等。
1.2 生产操作规范
生产操作规范是生产操作的依据和准则,包括种植操作规范、采收规范、加工规范。烤烟种植操作规范包含育苗、移栽、大田生产管理、植保产品使用管理、肥料使用和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烟叶采收操作规范包含采收原则、编烟要求、装烟要求等。烟叶加工操作规范包含烘烤技术、初烤烟叶打包、储存、包装和运输等。
1.3 制定可追溯体系
可追溯是GAP管理模式的核心,制定合理的追溯系统是关键。以农户为单元,制定地块生产计划表,再根据种植品种、地形绘制地块分布图,每个地块设立地块编号。以地块为单位,记录全部农事活动。记录内容包括农事活动的操作内容、日期、操作者、负责人,投入品的名称、数量、有效成分等。以地块为单位,采收、烘烤烟叶。按照“地块号+收购日期”的格式,给定产品的批号,按批号储存、运输、销售,记录产品的流动信息。
1.4 记录
记录是追踪生产活动、再现生产过程的工具,烤烟GAP记录包括生产活动记录和验证活动记录。生产活动记录覆盖整个生产过程,包括育苗、移栽、大田管理、肥料、植保产品使用、采收、调制、运输、销售等。验证活动记录是检验管理体系是否完善、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体现,包括产地环境检测报告、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内审记录和内审报告等。
1.5 病虫害综合治理
病虫害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农业防治主要采用合理轮作、选择抗病品种、深耕晒垄、适时移栽和盖膜措施。物理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捕捉、黄板、性诱剂捕捉装置、频振式杀虫灯措施。生物防治主要利用烟蚜茧蜂、赤眼蜂等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用除虫菊素、鱼藤酮、苦参碱等生物制剂防治蚜虫、烟青虫、斜纹夜蛾、地老虎等。
1.6 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为维护基地环境质量,每年采集各产地的土壤、水源,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分析土壤、水源是否达到良农业规范国家标准,根据检测数据作出环境质量评价。
2 检查机制
2.1 内部检查
为保证烤烟生产过程及管理体系符合GAP要求,建立内部检查机制,找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内部检查员由了解烤烟生产和加工知识,接受GAP标准和内部检查员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检查组由3~5名内审人员组成,对烤烟GAP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逐项记录检查情况。
2.1.1 检查区域和范围。内部审核按检查区域划分包括生产基地和加工区域,按检查范围划分包括生产过程和加工过程。生产基地主要检查周围环境状况、飘移风险、标识警示、废弃物处理、运输过程、物资仓库和存储仓库卫生状况。生产过程主要检查种植过程活动记录及其可追溯性。加工基地主要检查周围环境状况、原料堆放、加工设备、污染物处理。加工过程主要检查加工活动记录、加工工艺、可追溯性、初烤烟叶储存、人员卫生状况和消毒情况。
2.1.2 整改不符合项。内部检查完成后,编写不合格报告,提出整改意见,由人员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完成整改后,内审组验证整改情况。
2.2 外部检查
GAP认证是检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有力手段。普洱市烟区自2009年推行GAP管理模式以来,将烤烟GAP认证作为提高烟叶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每年进行烤烟GAP认证。
2.2.1 认证申请。烤烟GAP认证实施前2~3个月向认证机构提出正式书面申请,表明申请人、申请内容、认证级别、面积、生产组织形式等,提供申请材料,表明申请内容和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2.2.2 签订认证合同。接受申请后,认证双方确定认证的具体内容,包括认证产品、面积、级别、费用,签署认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2.3 检查和整改。认证机构组成检查组对基地环境、田间生产、采收、烘烤、储藏、包装运输、产品追溯、投入品、人员防护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审核,形成认证检查报告,开据不符合项清单。受检查方按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并将不符合项整改情况报检查组。检查方根据不符合项性质、严重程度和整改措施等确定跟踪验证方式[4]。
3 展望
云南省普洱市烟区积极探索GAP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原料品质和安全性,为从源头减少烟草制品危害积累了有益经验。降低卷烟有害成分,提高卷烟吸食安全性,是今后烟草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烤烟种植环节大力推广GAP管理,无疑是保障卷烟吸食安全的理想选择。
4 参考文献
[1] 冯强,孟学斌,刘永锋.旬阳县推行烟草GAP管理策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90-292.
[2] 李蒙,杨明,王伟,等.云南普洱市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J].作物杂志,2010(6):75-79.
篇4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质量发展
1、积极开展第五届市政府质量奖申报工作,并汇总上报申报材料。江阳区共有5家企业和两名个人经过初审入围第五届市政府质量奖。
2、制定《2021年江阳区开展质量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召开质量强区成员单位联席会,安排部署2021年质量强区工作。
3、组织泸州南方过滤有限公司、泸州合达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参加2021年省局首席质量官培训会,帮助企业进一步增强质量竞争力。
(二)质量监督
1、开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自查。对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开展自查,切实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目前江阳区共有15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包括食品相关产品),其中两家停产,其余正常生产。
2、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危化品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两会期间危化品安全检查、冬春火灾防控、冷光烟花和“钢丝棉烟花”专项整治、彩钢夹心板质量监管、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学生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守护行动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当前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截止目前,发现隐患2起,均已完成整改。
3、参加江阳区危化品安全监管局际联席会议,并结合省市市场监管局要求开展危化品质量安全检查。特别针对醇基燃料开展摸排和质量抽查。目前江阳区共有58家餐饮使用醇基燃料,主要涉及南城、北城、华阳、蓝田等地的小餐饮。
4、开展口罩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动态掌握江阳区非医用口罩产品生产情况,加强非医用口罩及其原辅材料生产企业监管。江阳区目前还有1家非医用口罩企业正常生产,设计日产量为15万个,其余4家非医用口罩和熔喷布生产企业均已停产。
5、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对辖区化肥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目前江阳区3家肥料厂仅1家生产,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质量管控,把住生产源头质量关。
6、开展“禁限塑令”宣传整治工作。全面摸排辖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目前江阳区有10家塑料生产企业,4家停产。使用环节针对超市和集贸市场开展宣传,提高经营户业主的规范使用塑料购物袋意识。发放宣传资料,签订承诺书。
7、协助省局开展食品包材、瓶盖、眼镜、钢材和省纤检局开展婴幼儿服装、毛巾等产(商)品抽查工作。目前在江阳区共抽查54批次产(商)品。
(三)计量监督
1、结合省市市场监管局和区政府各项专项行动,开展节前质量、计量等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58人次,检查危化品生产企业1家、农贸市场5个、商场(超市)3家、加油(气)站5家,检查计量器具168台。持续加大民生计量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种计量违法行为,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放心的购物环境。
2、开展民生计量专项行动。针对眼镜制配场所、加油站、加气站等重点计量单位进行专项检查,推动市场监管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截止目前,已检查23家138台(件)计量器具。
3、开展安全防护用计量器具专项检查。对辖区重点计量单位、重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要求使用单位建立台账、申请备案,确保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截止目前,共检查5家企业80余个/台。
(四)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
1、开展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完成省督查组对“君安物流”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暂时消除物流园区加高加栏杆货车销售情况。目前江阳区没有汽车生产企业,汽车销售经营单位有24家。
2、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江阳区5家车检机构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出具排放检验报告、环保检测设备是否正常投入使用,环保检测项目是否按规范进行。结合市局2021年抽检计划,完成今年成品油覆盖率30%抽检任务。目前
3、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工作,目前江阳区“四川都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参加试点工作。
(五)标准化管理
1、开展地方标准自查清理工作。对江阳区两个地方标准(张坝桂圆生产技术规范、分水油纸伞加工技术规范)提出修订、继续有效意见,并组织进行修订。
2、开展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江阳区“洁阳物业”已获得省级第九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深入开展质量强区工作,突出企业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帮扶作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认真抓好产品质量月活动,开展重点产品专项监督检查。针对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产品,加强专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梳理出的影响和制约"三农" 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门别类,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公布,做出公开承诺,创新科学发展机制,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农业科学发展的问题。
二、整改目标和方式
(一)目标
针对查摆出的推广理念不适应、推广手段落后、推广机制不活、队伍知识老化、作风不够深入等问题,紧紧围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主题,在五个方面进行整改:一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整合资源,建立有效的推广体系;二是建立推广新机制;三是完善推广手段;四是抓好学习培训;五是营造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良好工作氛围。总体上要达到提高思想上有新的认识、解决问题上有新的思路、创新机制上有新的突破、科学发展上有新的成效,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
(二)方式
把"中心"领导班子整改和站室党支部整改结合起来,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多办几件群众迫切希望办的实事。
三、整改措施和责任分解
(一)20__年2月1日前解决的问题
1、解决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低问题
12月18日启动第二批10个农产品质量检测流动服务站。(责任部门:植保站)
2、解决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水平低问题
一是12月18日启动第二批5个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责任部门:土肥站)
二是1月底前动工建设__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责任部门:种子站)
三是1月底前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活动,支持20个基层农技部门加盟农业科技服务110。(责任部门:办公室)
3、解决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
一是1月底前完成主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干部职工年度考核等工作。(责任部门:办公室)
二是1月底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落实措施。(责任部门:办公室)
4、创新推广机制、建立有效推广体系
一是12月底前创新沼气服务机制,建设以沼气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全省沼气服务体系。(责任部门:能源站)
二是12月底前创新农业监管服务机制,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测土配方施肥、沼气流动服务站和植物流动医院,把农产品质量监控、农业科技、植物疫病防控等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责任部门:植保站、土肥站、能源站)
三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责任部门:推广站)
(二)20__年底前解决的问题
1、解决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低问题
一是组织制定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技能。(责任部门:植保站)
二是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计划,及时、准确、可靠的检验检测和分析、评价,全面掌握整个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定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结果和信息。(责任部门:植保站)
三是完善全省农产品质量检测流动服务站。(责任部门:植保站)
四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监测和认定工作。(责任部门:能源站)
2、解决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水平低问题
一是建立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体系,加快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争取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500万亩,推广施用配方肥面积254万亩,采集土壤样品数19200个,布置3414田间试验164个,项目区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责任部门:土肥站)
二是推广节水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示范点150个,面积突破300万亩,力争每年节水2亿立方米。(责任部门:推广站)
三是引进100-130个水稻新优品种进行区域试验;从20__年早晚区域试验中筛选出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方面有优异表现的水稻品种(组合)进行展示试验;安排新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进行丰产示范工作;征集271个瓜菜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责任部门:种子站)
四是指导实施年度主推技术、主导品种。(责任部门:"中心"各站、室)
五是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活动,制定针对性强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同时,抓好"中心"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责任部门:"中心"各站、室)
3、解决植物疫病防控能力低问题
一是全力抓好我省预测预报系统建设,目标是20__年内完善病虫测报点100个,建立植物流动医院12个。(责任部门:植保站)
二是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化、网络化和可视化的建设进程。(责任部门:植保站)
4、解决农村沼气建设问题
一是新建户用沼气5.3万户、乡村服务点663个、乡镇沼气服务站点120个,率先在全国实现第一个农村沼气服务体系覆盖全省。(责任部门:能源站)
二是加快建设大中型养殖场、果园、农村新校园沼气工程,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责任部门:能源站)
5、解决干部的思想作风和"中心"自身建设问题
一是加强"中心"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责任部门:办公室)
二是加强政务、财务、人事、后勤等方面管理,强化 规章制度的执行,不断优化运行机制。(责任部门:办公室)
三是利用项目资金,购置检测中心、办公室等所需设备,逐步改善推广条件。(责任部门:办公室)
6、建立推广新机制
一是建立课题推广责任制度,量化推广内容,明确责任,并与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审挂钩。(责任部门:办公室)
二是建立合作推广机制,通过推广项目牵引,建立科研教育、推广部门合作推广机制;通过采取补贴和奖励的办法,建立起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参与推广的合作机制。(责任部门:办公室、推广站)
三是依托农技110服务平台,建立起农民需求反馈机制,通过农民点题开展服务,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推广的积极性。(责任部门:办公室)
(三)较长时间解决的问题
1、围绕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农业监管服务体系
抓好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测土配方施肥、沼气、植物疫病防控等服务。(责任部门:"中心"各站、室)
2、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科技富农工程
一是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力争每年为30万户以上农户提供服务。(责任部门:土肥站)
二是继续抓好水稻、瓜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展示和示范推广工作。(责任部门:种子站)
三是继续实施技术队伍及农民培训工程。(责任部门:"中心"各站、室)
3、围绕生态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加快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责任部门:能源站)
4、围绕农业政风行风,加强作风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开展干部作风和廉政教育,努力把"中心"党总支及各支部建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责任部门: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中心"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方案》实施重大问题,监督检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其它领导分工负责,抓好落实。各站、室要将《方案》中的各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确保责任到位、投入到位,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篇6
为贯彻落实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县农产品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根据*市农业局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大检查行动的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行动目的
这次大检查行动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为主线,以检查责任落实为手段,以查处投入品违规使用为重点环节,以蔬菜、食用菌为重点领域,集中打击生产销售禁用农药行为,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规范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全面排查,彻底整顿。强化农业部门监管职责,切实堵塞监管漏洞,营造大检查的社会氛围,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行动重点
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检查行动主要有四项内容:
1、全面开展农业生产环节检查。_重点要对街关、周窝等乡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标准化村建设,以及分散种植的农户,全面开展生产环节的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农药使用问题,查处蔬菜中违规使用高剧毒农药、复配农药行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及情况等内容。强化对认证产品的监管,重点检查其认证产品的产地认定条件、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以及标志规范使用等情况。发现不合格农产品要立即采取措施,严肃查处,严防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2、启动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三秋”农忙时节即将到来,我们要以农药、肥料和种子为重点,积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密切联系,协调联动。依法对各经营网点进行拉网式检查。要全面禁止销售甲胺磷等5_种高剧毒农药,对不具备条件的农资生产经销单位要坚决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和登记证书;对该移送、移交的案件,要坚决及时移送、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大要案件,要按照“五不放过”原则,挂牌督办,严惩不法分子。
3、开展农产品包装标识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包装物或标识上是否按规定标明品名、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使用添加剂的农产品是否按规定标明添加剂的名称;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农产品,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需要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是否附具检疫合格标志、检疫合格证明。
4、广泛开展质量安全宣传活动。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工作,搞好技术服务,指导农民不用禁用农药,科学使用限用农业投入品,切实增强安全生产能力。二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切实掌握执法要点,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树立农业部门执法监管的社会形象;三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借新闻媒体之力,营造执法监管的社会氛围。
三、行动安排
本次大检查行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阶段(8月28日至8月底)。一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大检查氛围;二要加强各部门联动,进行全面组织部署;三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落实省、市部署,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可行的行动方案。
第二阶段为集中检查阶段(9月1日至9月16日)。要根据行动方案,由主要领导带队,采取分组包片,开展拉网式大检查。重点检查蔬菜、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情况。一是对无公害标准化村建设,包括技术入棚、县村合同约定书、村户合同约定书,生产基地标语、标牌的宣传,无公害基地安全管理承诺制推行,病虫害综防控制、栽培新技术、环境控制等十大新技术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运转和蔬菜质量例行监测情况,按照年初下发的《20*年*市蔬菜质量安全例行检测方案》对有关单位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频率和检测量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检测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检测设备的利用及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查看检测记录及检测报告。三是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即对违法案件查处情况。重点对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肥料的流通监管情况进行检查。是否建立了农药“购销台帐”、“诚信卡”和“质量承诺”制度。在无公害蔬菜集中产区,能否定期对高毒农药销售情况进行检查;在粮油菜混作区域,高毒农药能否实现定点销售、可追溯管理。
第三阶段为总对阶段(9月17日至9月21日)。重点是总结先进经验,查找监管漏洞,检查行动落实情况,防范发生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第四阶段为整改提高阶段(9月22日至9月底)。要针对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办案,认真组织整改,切实巩固大检查行动成效。一是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责成责任单位限期整改。二是对检查发现的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依法办案。
四、行动要求
1、切实加强对大检查行动的领导_。我局要把大检查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抽调得力骨干,组建强有力的班子,成立由农牧局局长陈孟君担任组长,高跃进、张金芳、孙海生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分管负责人要亲自抓,对全局各单位进行总动员,制定严密的大检查方案,采取集中行动,开展执法大检查。
2、建立健全严格的工作责任制_。当前,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在许多环节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要结合当地实际,针对不同的监管对象和监管内容,突出检点,划定检查区域,分工包片,将检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到个人。对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假售假活动的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准确研判,妥善处置。
篇7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
2001根据新疆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人证申请和自治区新质技监认字[2001]17号文件2001年自治区第一批检测实验室考核评审计划的安排,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处,组织计量认证专家评审组于2001年11月23—25日,依据(JJG1021—90)《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定》及相关文件对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计量认证正式评审。评审组在听取我中心计量认证工作准备情况汇报的基础上,采用现场查阅报告、阅读文件资料、交谈、提问、现场观察等方式,审查了我中心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及检测工作情况。查阅了《质量管理手册》、组织机构和人员状况,检查了我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共追踪抽查仪器设备档案12份,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各22份。同时抽查了4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计量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及《质量管理手册》、误差理论、法定计量单位等内容的理论考试,并采用现场实验的方式,对食用植物油中的酸价、过氧化值,标准水样中的六价铬、娃哈哈饮料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项目采用样品复测、样品比对及样品测试等方式进行现场操作考试。
考核后,部分项目有不足和欠缺,要求进一步做出整改。我中心积极的将不足和欠缺部分进行完善后,将整改材料交评审组验证。验证后,评审组认为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按照评审组意见整改后符合要求,所申请认证的食品卫生,食品工具、设备、包装材料,消毒灭菌,洗消剂等三大类71种产品卫生指标具备了按GB2711—1998、GB10134—1988、GB—4806.2—1994、GB—14934等110项国家、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的能力,符合计量认证条件。2002年3月13日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中心取得了实验室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2003年颁布的《计量认证认可条例》中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结果和数据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必须经依法认定。这里的“经依法认定”,既包括了《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有关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计量认证考核合格这样一种资质认定,也包括了《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对处理产品质量争议要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设立和依法授权的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为准的对有关检验机构进行审查认可的这样一种资质认定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34条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计量认证申请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指定所属的计量检定机构或者被授权的技术机构按照本细则第33条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由接受申请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发给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不得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2005年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中心实验室进行了监督评审,2008年10月9日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中心实验室又通过了三年复验,取得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参 考 文 献
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龙游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龙政办发〔20__〕133号)和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全省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浙卫明电〔20__〕18号)以及县政府年初提出的“五放心”工程建设要求,并针对当前我县餐饮消费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决定自20__年8月下旬至12月底在全县开展4个月的“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餐饮食品整治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措施和指标
(一)工作目标:通过餐饮食品整治行动,到今年年底,彻底解决县城的餐饮经营单位、食品摊点无证照经营的问题,乡镇小型餐馆卫生条件基本得到规范;食堂和县城的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有毒有害食品原料、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
(二)工作重点:
1、全面实施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引导大、中型餐饮单位和餐饮连锁单位保持卫生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推行标准化服务;加大对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小型餐馆等三类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监管,提高监督频次;2、督促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建立健全食品原料进货登记台帐,严格推行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原料进货索证和验收制度,严禁采购假冒伪劣及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及原料,严禁使用存放过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及原料;3、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三)工作指标:
1、城区餐饮经营单位:(1)对无卫生许可证经营单位的查处率达100%;(2)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95%以上;(3)建立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单位达100;(4)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以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行为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
2、其他地区:(1)餐饮单位、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单位的经营行为得到基本规范;(2)大型食物中毒事故有所减少;(3)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报告管理和救治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4)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以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行为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三类餐饮单位整治活动。重点整治内容如下:
1、卫生许可整治
在无证经营的整治过程中,按照《浙江省食品卫生许可条件》和《龙游县餐饮业基本卫生要求》等有关规定,对被整治的单位进行逐一核审,凡能达到发证要求的及时发证。对“无证”且无法达到《浙江省食品卫生许可条件》和《龙游县餐饮业基本卫生要求》的餐饮单位,依法予以取缔;对通过整改可以达到要求的餐饮单位,督促其限期整改,由业主签订限期整改承诺书,并将承诺书置于就餐场所的显要位置,限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发证要求的,依法予以取缔。
对已领取卫生许可证的小型餐馆,按《浙江省小型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评分达不到C级的,由业主签订限期整改承诺书,并将承诺书置于就餐场所的显要位置,限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C级的,予以吊销卫生许可证。
对无证经营的餐饮经营单位,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卫生部门会同工商、公安、建设城管等部门,坚决予以取缔。
2、使用违法食品原料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整治
在检查中严厉查处采购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滥用食品添加剂及非食品原料等违法行为,防止不合格食品原料和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餐饮业。
(1)使用原料卫生质量的检查,主要检查食用油、猪肉、酱油、酒、食盐等食品原料的索证资料、标签标识及感观质量,检查是否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及其他有毒有害的违法食品等。对200m2以上的餐饮单位还应检查放心肉配送的实施情况。
(2)加工食品使用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按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检查其加工过程中是否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级的化学物质,是否有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重点检查肉类食品中滥加亚硝酸盐、人工合成色素及其他违禁物品。
(3)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对来路不明、感官异常的食品及原料应进行抽样检测。
3.废弃食用油脂的检查
重点检查食品加工过程中废弃的食用油脂是否按照卫生部等四部委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卫法监发〔20__〕99号)进行管理,严防废弃食用油脂的非法再利用。
(二)建立三项制度
1.建立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在大、中型餐饮经营单位及学校食堂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对城区及溪口镇所在地的餐饮经营单位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重点对小型餐饮经营单位按《浙江省小型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实行拉网式检查,评定其等级。
2.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
在餐饮经营单位全面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规范餐饮原料索证管理。城区餐饮经营单位必须建立食品原料进货台帐,建立台帐的主要食品原料品种应包括:肉类、禽蛋、蔬菜、豆制品、食品添加剂、食用油等。建帐内容包括:日期、品名、供货单位、数量、卫生质量和来源证明资料(合格证明、发票或收据等有关能证明来源的凭证)。
3.建立餐
饮业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度在专项整治期间,县卫生监督所要加大监督频次,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卫生监督信息。在城区中小餐饮业推行食品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并根据需要在电视、报纸上餐饮业卫生监督信息。
三、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
(一)组织准备阶段(8月下旬)
组织全体卫生监督员认真学习国务院、卫生部、省政府、省卫生厅和县政府有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本次专项行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县实际,制订《龙游县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召开5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经营单位负责人座谈会;50平方米以下的中式餐供应经营单位负责人动员会和干式、湿式点心供应经营单位负责人动员会,宣传本次整治的目的意义、工作安排与具体要求。
(二)集中整治阶段(20__年9月上旬——12月上旬)
1、开展龙游城区范围内的餐饮单位整治,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20__年9月上旬——9月下旬):
对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对照《浙江省食品卫生许可条件》、《龙游县餐饮业基本卫生要求》和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逐户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针对存在问题,以书面形式逐项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指导整改。凡无单独厨房,或虽已设置单独厨房,但仍在厨房外进行食品加工操作的单位,必须限期整改(一般以30天为限)。已有单独厨房,且基本在厨房内进行食品加工操作的单位,可要求其承诺于07年12月底前完成整改。
对未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通过整改能达到《浙江省食品卫生许可条件》、《龙游县餐饮业基本卫生要求》和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以书面形式提出限期整改(期限一般以30天为限)。
对“无证”且无法达到《浙江省食品卫生许可条件》、《龙游县餐饮业基本卫生要求》和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或不愿整改的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立案查处。
对各单位采购和使用食品原料、添加剂及处理废弃油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责令未按要求索证、建立台帐单位限期整改。对违法采购、贮存、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添加剂及不按规定处理废弃油脂的单位进行立案查处,并书面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倒查溯源。
在这一阶段,适时开展全县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食堂和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单位的整治。学校食堂整治于8月底开展,9月底前完成;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食堂和农家乐餐饮单位整治于9月底开展,10月底前完成。
第二步(20__年10月上旬——12月上旬):
对照《浙江省食品卫生许可条件》、《龙游县餐饮业基本卫生要求》和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对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已按有关要求进行整改,并基本到位的,进行餐饮业量化分级评审。
对“无证”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已按有关要求进行整改,并基本到位的,办理卫生许可证。在审批卫生许可证的同时,进行量化分级评审。
未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餐饮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立案查处,情节严重,拒不整改的单位按《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吊销卫生许可证。
对已立案查处的“无证”或“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在处罚决定书送达15日之后,每月组织1—2次集中取缔。集中取缔工作由公安、工商、建设城管、创建办等有关部门予以协助。
2、启动对其他地区餐饮单位的整治工作(20__年10月至12月)。整治要求参照城区方案进行。
(三)总结阶段(12月16日至12月31日)。对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组织回头看,并迎接上级部门工作验收。20__年12月15日前,作出专项整治总结并上报。
四、工作要求及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处于整个食品监管过程的未端,既是检验食品卫生质量的关口,也是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环节,因此,开展餐饮食品整治行动意义重大。为确保本次餐饮食品整治行动顺利进行,打好这场整治行动的特殊战役,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龙游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总体要求,成立以县卫生局、县农业局、县质监局、县工商局、县经贸局、县教育局、县药监局、县公安局、县建设局、县创建办、县卫生监督所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龙游县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协调组,由县卫生局局长吕美姿任组长,县卫生局副局长吴健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县卫生监督所所长任工作协调组成员。餐饮食品整治工作协调组联络科室设在县卫生局法制科,联系电话:7024971,负责日常联系、协调及工作信息报送等工作。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县卫生局全面负责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协调、日常联络,制定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具体抓好三类餐饮单位卫生许可整治工作,对城区及溪口镇所在地的餐饮经营单位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督促餐饮经营单位全面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规范餐饮原料索证管理;严厉查处餐饮单位采购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滥用食品添加剂及非食品原料等违法行为。
县教育局负责督导学校开展食堂、校内食品小卖部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卫生部门实施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县公安局协助县卫生局开展大案要案调查、取证及查处,严厉打击暴力抗法、阻碍执法等行为。
县建设局负责对学校周边、沿街流动餐饮摊点的监督管理;协助县卫生局对不符合卫生条件且占道经营的小型餐馆的取缔工作。
县卫生监督所作为县卫生局具体行使卫生行政执法任务的执行机构,全面负责本次餐饮食品整治行动任务的执行,对专项整治
的各项措施,都要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做到划片包干,责任到组、到人,同时,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坚决杜绝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地方保护和办人情案等不正之风。其他各成员部门要严格按照《龙游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确定的各自工作职责和原有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抓好工作落实,确保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国家禁止的食品添加剂及非食品原料、废弃食用油脂不进入餐饮消费环节。
整治行动过程中,县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协调组将适时派出督导组,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
(三)严格执法,加大力度。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掌握和运用好法律武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管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认真落实“四个不放过,四个一律”。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特别是采购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滥用食品添加剂及非食品原料、废弃食用油脂非法再利用等违法行为,将从重从严从速处理。对涉嫌触犯刑律的案件,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要重视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
(四)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县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协调组将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专项整治工作中碰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重大、复杂的问题,县卫生局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与农业、质监、工商、经贸、药监、教育、公安、建设、创建办等有关部门的协作,形成监管合力。要调动和发挥有关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对餐饮经营活动的行业自律。
篇9
一、抽查对象
本次省级监督抽查的产品品种、检验项目、承检单位、完成期限详见《食品生产企业省级监督抽查方案》。
二、抽样检验
(一)抽样时,抽样单位应严格按照省局制定的新版《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定期检验/复查抽样单》格式,真实、完整地填报受检产品、受检单位等信息,不得漏填。
(二)受检生产企业应签订承诺书,并签字盖章后由抽样单位汇总分别上报下达任务的省局食品处、设区市局监督(食品)科(处)。
(三)抽取样品应向受检单位支付样品买样费并索取正式凭证。
(四)对治理“餐桌污染”专项抽查中已抽检的我省获证食品生产企业,所抽检样品同时作为省级监督抽查检验用样品,不再重复抽样。
三、结果判定
(一)检验项目有一项及一项以上不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要求的,即判为:抽查该批次产品所检项目综合判定为不合格,不合格项为:不合格程度为严重(/一般);反之即判:抽查该批产品所检项目综合判定为合格。不合格产品的检验结果应经生产企业确认。
(二)检验项目不合格程度按国家质检总局年第83号公告公布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定》中相应产品的规定进行判定。对总局未制定监督抽查规范的部分抽检产品,承检机构应根据检验项目制定监督抽查实施细则,报省局食品处批准后,按细则规定进行判定。
四、结果报送
(一)各承检单位应按《方案》规定的期限要求,分别于月日、月日前完成省级监督抽查任务,并分批将《监督检验统计表》、《不合格产品及企业名单汇总表》、《合格产品及企业名单汇总表》、不合格检验报告、抽样单及种类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的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本报送省局食品处。
(二)各承检单位应严格按照省局规定的产品类别,填报《监督检验统计表》。检验结果应录入检验填报系统(单机版),并按规定期限要求同时上报XML文件。
(三)对检出非食用物质和致病菌等高风险项目以及可能严重影响加工食品安全的问题,应在检出后第一时间上报省局食品处。
(四)未经省局同意,有关检验结果不得擅自对外公布。
五、不合格后处理
(一)不合格企业的异议复检、整改复查工作由各设区市局负责,有关处理情况应及时上报省局食品处。
(二)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除对不合格产品生产单位依法进行查处外,相关设区市局还应向当地政府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并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检验机构等召开质量问题分析会,开展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宣贯,督促企业落实整改。
六、其他事项
(一)抽查所发生的检验费、买样费由省局计财处统一核拨。
篇10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解决当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强化广大企业和生产经营者的质量责任,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切实提高我省产品质量,提升我省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二、整治重点
整治工作要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
(一)重点产品: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进出口商品;
(二)重点单位:蔬菜生产基地,规模畜禽、水产品养殖场,肉联厂、屠宰场,饲料加工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鲜产品超市、小食杂店、小型餐馆,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
(三)重点区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无证照生产经营问题突出的区域,以及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
三、主要任务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省农业厅牵头负责,省经贸委、省卫生厅、省工商局等部门配合)
加强农业投入品销售环节的监管,重点检查饲料中是否添加三聚氰胺、“蛋白精”和“苏丹红”等违禁化学物质,是否违规经营禁用兽药和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高毒农药;加强农业生产环节的监管,重点检查是否使用禁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加强对种植养殖业产品农药残留和“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禁用、限用药物残留的监测,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到今年年底,设区市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基本解决;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农药;蔬菜、畜禽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进一步下降。
(二)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省海洋与渔业局牵头负责,省农业厅、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加强水产养殖环节渔药使用的监管,建立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及投入品进出仓登记制度,对水产品养殖场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水产品“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禁用药物残留的监测;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违禁药物和化学物品的违法行为。
到今年年底,重点城市的水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区使用违禁药物和化学物品问题基本解决;药物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进一步下降。
(三)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整治(省质监局牵头负责,省经贸委、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配合)
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加工企业;查处无证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小麦粉、大米、酱油、醋、灭菌乳、巴氏杀菌乳、碳酸饮料、矿泉水、纯净水、方便面、饼干、冷冻饮品、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等16种食品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用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强化证后监管,对获证企业进行全面检查,严肃查处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提高抽检覆盖面,扩大抽检批次,强化监督抽查;抓好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的落实,夯实监管基础。
到今年年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解决县城以上城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婴幼儿配方乳粉等16种食品无证照生产加工问题。
(四)食品生产小作坊质量安全整治(省质监局牵头,省经贸委、省卫生厅、省农业厅、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配合,县、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
按照食品生产小作坊生产必备条件要求,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小作坊生产条件进行全面检查,凡严重不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的,给予一个月的整改期限,整改期满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同时打击、取缔制假制劣食品生产“黑窝点”;凡生产瓶(桶)装饮用水、瓶装白酒、儿童食品、乳制品的食品生产小作坊,必须在一个月内限期转产,到期未转产的予以取缔;对保留下来符合条件的食品生产小作坊,由乡镇提出名单,县政府确认后保留,建立监管档案,纳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日常监管范畴。落实公开承诺、岗前培训、整改完善生产条件、限制销售区域、加强监管等措施,规范小作坊生产。到今年年底,保留的食品生产小作坊100%提交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五)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省工商局牵头负责,省经贸委、省卫生厅、省建设厅、省农业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配合)
严格食品市场经营主体市场准入,清理和规范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严把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关,加强市场巡查,督促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和进销货台账制度,加强食品质量抽查,及时公布检测结果,预警信息,对不合格食品实施退市处理;整治售假问题突出的市场,严厉查处非法生产经营食品、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食品、在水产品经营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化学物质等违法行为。
到今年年底,县城以上城市的市场、超市100%建立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有效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县城以上城市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的问题;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六)餐饮消费安全整治(省卫生厅牵头负责,省经贸委、省建设厅、省教育厅、省工商局等部门配合)
严格执行卫生许可发放和审核制度,对不符合卫生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依法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经营行为;实施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学校、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型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管;餐饮业对原料采购建立进货索证和检查验收制度;加强餐具抽检,落实餐具消毒制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到今年年底,彻底解决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无证照经营的问题;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
(七)药品质量安全整治(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等部门配合)
全面开展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和再注册工作,淘汰不具备生产条件、质量无法保证、安全隐患较大的品种;严把安全性风险较大品种制剂和药品的准入关,对注射剂品种生产工艺进行核查;规范药品生产、配制行为,对通过GMP认证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跟踪检查;向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加强高风险品种生产全过程的日常监管;加强特殊药品监控;继续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加大农村药品市场整治;严格药品经营企业准入管理,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后监督检查,禁止药品零售企业以任何方式出租或者转让柜台,严厉打击挂靠经营、走票以及用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冒充药品和医疗器械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推进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真实性核查,加大对重点监管产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整顿医疗器械流通秩序,严厉查处医疗器械无证经营和销售、使用无证产品以及擅自扩大适应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高风险产品和质量可疑产品的质量监督抽验;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建立违法广告的公告、市场退出、信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
到今年年底,完成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和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再注册专项工作;建成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基本解决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药品问题,药品、医疗器械经营秩序不断规范;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
(八)猪肉质量安全整治(省经贸委牵头负责,省农业厅、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配合)
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违禁药物含量监测、染疫病死猪肉鉴定,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依法查处使用违禁药物和饲料添加剂、逃避检疫、收购、运输和销售病死猪的违法案件;加强定点屠宰管理,依法打击非定点擅自非法屠宰生猪、宰杀病死猪的行为,取缔私宰窝点,查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违法行为;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无耳标、无产地检疫证明或无省外准调证明生猪不许调运,无检疫证明的肉品不准销售;加强对肉品市场(超市)、肉品冷藏企业、肉制品加工企业、餐饮业监管,严厉打击生产加工、销售、采购、使用私宰肉、病死肉、注水肉及非法入境肉类等违法行为。
到今年年底,县城以上城市进点屠宰率实现100%,已开展定点屠宰的乡镇猪肉进点屠宰率达95%;县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九)涉及人体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省质监局牵头负责,省公安厅、省建设厅、省工商局、省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结合我省实际,突出人造板、儿童玩具、汽车配件、低压电器、燃气器具、家用电器、劳动防护用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产品的整治。全面调查摸底,建立质量档案;严厉查处无证生产及使用不合格原料等违法违规行为;扩大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面,增加抽查频次;整治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集中产地和专业市场、抽检合格率低的地区、制售假冒伪劣比较严重的地区;严格审查,把好市场准入关;严格发证后管理,严格监督检查后处理。
到今年年底,国家确定的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基本消除无证生产行为;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高。
(十)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负责,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公安厅、福州海关、厦门海关、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外经贸厅等部门配合)
清查出口食品原料备案基地、获得卫生注册登记资格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出口水生动物注册养殖场、出口饲料注册厂等重点监管对象,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符合的,吊销其资格;加强通关环节的监管,严格出口食品口岸查验,提高水果、宠物食品、饵料鱼等重点产品口岸抽查比例,严格按进出境货物通关单的信息受理报关和验放;加强进口产品检验检疫把关,对查实的非法进口肉类、水果、废物一律作销毁或退回处理;加强进口农产品检疫查验,提高病虫害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检出率;严格出口农产品源头管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出口水生动物、饲料注册登记制度,完善投入品的准入制度,加强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存放、运输过程的监管;加强机电产品、玩具、儿童用品、小家电、市场采购产品、食品包装材料等高风险敏感产品的进出口检验监管;开展出口退运货物、出口退税情况等专项稽查,加大对违法出口行为的执法稽查力度。
到今年年底,进一步规范备案种养殖场、注册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的管理,出口食品原料基地100%得到清查;非法进口的肉品、水果、废物100%退货或销毁;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涉及健康安全产品进出口监管明显增强。
四、工作步骤
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7年9月5日前)
各地区、各部门在调查分析、清查梳理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特点和存在问题,从实际出发,确定整治重点,制定整治方案,全员动员,全面部署。
(二)集中行动阶段(2007年9月5日至11月30日)
2007年9月30日前完成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的拉网式检查工作;2007年11月20日前完成存在问题的整顿治理工作;2007年11月25日前做好监管机制完善工作,严格实施国家各项强制性标准,严格准入许可,严格各个环节的监管;2007年11月30日前健全扶优扶强措施,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为营造声势、确保成效,在整治期间,除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整治外,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将统一组织安排三次以上全省性的集中行动,重点围绕“打击无证生产经营”、“打击生产销售使用违禁物质”、“打击制售质量不合格食品”等主题,统一行动时间、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使整治工作切实做到有力有效。
(三)总结验收(2007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将组织检查验收工作小组,对各设区市的整治工作进行验收。对工作开展好的地区进行表扬;对工作开展差的地区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跟踪督办,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提请有关部门给予政纪、法纪处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为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省政府成立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重大问题,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张昌平常务副省长任组长,叶双瑜副省长、李川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质监局,主要负责组织协调产品质量方面的工作,并负责与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对接;其中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由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各市、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日常办事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本地区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要定期听取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要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装备保障。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小作坊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监管,确定小作坊监管的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监管到位,特别要加强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安全监管。
(二)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相互支持,协同配合。要按省政府的统一工作部署,围绕整治方案的目标和重点,做到令行禁止,密切配合,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网络,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联合打击查处。对于跨部门、跨地区的大案要案,要搞好联合执法。为了加强情况沟通和工作配合,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将召开一次由各专项整治工作组联络员参加的工作例会,总结、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形势,研究下一步工作安排。
(三)明确责任,严格追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小作坊的监督管理负责,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检验检测机构对出具的检验报告负责,生产经营者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发现和消除质量安全隐患的责任落实到县、乡镇、街道、社区,落实到机关、企业和店铺。严格责任追究,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因此发生恶性事件的地方,要依法依纪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在专项整治中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假售假活动的地方、部门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要予以严肃查处;对出具虚假检验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吊销其检验资质,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重大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和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
(四)强化沟通,畅通信息
专项整治期间,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全省专项整治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使用,编印专项整治行动专刊,随时向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省政府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新闻媒体报送、通报各地和各专项整治工作进展。各专项整治工作组牵头负责部门、各设区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每周至少要报送一次动态信息或查处的货值较大或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重要信息随时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