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智能化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智能化发展报告

篇1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 系统工程管理

随着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系统内容已不是简单弱电子系统的累加,而是一个具有相关联的、具有集成要求的综合性智能化系统。复杂的项目目标要求项目管理采用一种具有统一协调界面、责任明确的责任管理体系。

一、 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图像显示技术。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的进程,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二、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建筑智能化技术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相关工程配合相当重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监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监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三、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监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公司所不及的。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监理,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监理从专业技术和监理制度上的补充和完善。

四、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主要任务

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可以分成以下阶段和任务。首先是规划设计阶段:

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对系统的实现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按业主要求制订系统规划书或对设计院的系统规划书作出评估分析;对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监理与提供技术咨询。

第二是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作出系统方案、设备性能价格比分析;为业主商务谈判提供技术咨询;审核设备供应和工程承包合同条款。

第三是施工准备阶段: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审核承包商项目实施组织设计;组织召开设计、安装、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协调会,做好技术交底;科学划分设计、安装、设备供应、调试工程界面 ;审核设计院、承包商的系统深化设计图;监督完成相关系统(如消防、安保、电话等)施工报批手续;审核系统调试、验收方案和相应计;审核人员培训计划。

第四是安装施工阶段: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各方关系和进度;审核批复施工联系单、技术核定单;组织系统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移交;按施工计划实施进度控制和工作量认可;协助建设监理实施设备、管线安装质量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参与土建总包组织的工程例会,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第五是系统调试阶段:线缆测试、单体设备性能测试监理,签署认可测试报告;单项系统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系统联动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调试计划进度控制;组织实施系统阶段验收。

第六是系统试运行阶段:组织实施系统试运行;协调业主、物业、系统承包商间关系,明确职责界面;审核系统技术培训资料和人员培训监理;审核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审核与确认试运行记录。

最后是系统验收阶段:审核系统竣工资料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按设计要求、合同条款对系统性能、试运行情况进行审核;分阶段、分步骤协助业主组织系统验收;协助业主组织第三方测试与行业主管部门验收;督促落实系统保修责任制度;按工程合同、设备供应合同、变更记录审核系统造价决算。

篇2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施工组织设计

前言:1984年,在经过众多专业人员的不断努力下,美国终于建设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自此之后,世界各国对智能化建筑的关注度也变得越来越高,有关智能化建筑的技术在西方国家及世界范围内的发达国家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舒适性、便利性及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而智能化建筑又是信息时代中必然的产物,智能化建筑将高科技技术和现代建筑的一些优势进行了完美地融合。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在进行工程施工方面的指导思想,工程质量管理是成功完成一项工程的重要保证,是达到智能化工程设计目标的必要手段。

1、智能建筑的概念和建筑智能化系统,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现代高速发展的各种科技是密不可分的。智能建筑将要实现的目标是在现代人们居住、办公、购物等的各种环境中,运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将更优质、更快速的服务提供给人们,当然在体验过之后,人们对其所给予的回报也是十分高的,并且系统的变通性高和适应能力强。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指以建筑物为背景,同时具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三大系统,以高水平的建筑方式和高科技的管理方式给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带来高质量的体验,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通过系统集成进行综合配置和综合管理,形成一个安全、高效的综合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给用户带来全新的、别样的体验,是一种科技水平较高的系统。

准确来讲,智能建筑也是当下各种建筑物当中的一种,但是由于其安装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能提供安全、快速、舒适性高、方便的综合服务环境,且相对来讲投资较合理,所以被称为智能建筑。

2、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智能化施工的组织设计指的是是在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指导下,以一个单位工程为对象,在施工设计图确定后形成的对工程项目施工在书面上的要求,有关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遵守。

2.1、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总体布局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步骤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并开始采购施工中所使用的原料,准备好施工时所需要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第二阶段,进行智能化建筑内部各层的配管工作和各层内部的穿线工作;第三阶段,对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技术设备进行逐一的安装,最后一个阶段,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设备的各系统进行相互间的配合和设备调试工作。

2.2、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的实施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安装一般上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方面:对系统设备的安装、对系统设备的传感器的安装、对施工系统探测器的安装。根据工程不同的承包方式,对各项作业的施工责任人提出明确的施工要求。

2.3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组织、技术设备的供应及弱电工程与土建工程和装修工程的配合时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必须要通过建立工程进度表的方式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和管理,在组织确定了施工顺序的基础上编制建筑智能化施工的进度表。

因为建筑智能化和机电设备及独立于系统外的接口界面有很多,在进行施工的工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不协调的地方,所以,就应该对施工中的单薄环节进行控制和调节,对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协调现象也要及时地进行解决。对于上述问题,通常进行管理采用每旬或者每月的工程调度会的方式,并且建立文件报告制度,全部问题采用书面的方式进行记录、修改、协调和解决。

在进行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中,要对整个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装人员、调试工程师的人数和技术人员进厂的时间进行合理地安排,要尽量避免无关的劳动力浪费和人工成本的增加。要将施工组织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的关系协调好,做到二者之间的密切配合,要组建一支施工效率高,施工安全性高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又快又好地完成。

3、智能化工程的工程质量监控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监测与控制是智能化工程成功开展的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实现智能化建筑设计目标的必要方法。对智能化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现代生产发展的必要结果,同时也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实际要求。如果一项工程缺乏一个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系统,其工程的任何一个系统和项目都难以正常运行,对整个项目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智能化工程的质量监控系统具有全方位的特点,这里着重说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设计、在工程施工、设备调试各环节的质量监控。

3.1、智能化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检测并确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等方面都一定要达到合同、业主和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依据确定好的工程界面的要求,检查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各子系统之间相互的技术交接资料是否达到要求,对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核对,确保设备清单的万无一失、监控点表与施工图三者的完全一致。

3.2智能化工程施工工程的控制

按照施工技术和对相关的施工和验收规范分层次地进行智能化施工质量控制,依据施工过程的规范进行施工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及时做到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的及时验收,严格做好每一天的施工记录工作;按照相关技术的要求做好对所应用的单体设备进行及时检测和设备调试工作。

3.3智能化工程施工的系统调试

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应按照施工前图纸设计的要求,经过有关部门的审定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实施,记录、检查、确认按照上述要求的各项测试数据,如果发现系统问题应该立即进行汇报和处理,并将这些问题立即解决,经过有关部门的确认审核之后,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智能化工程系统检测。

结束语: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建筑在建筑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对智能建筑的关注和期盼也与日俱增,这就对对智能建筑的施工设计与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的深化是首要条件,体现了智能建筑的水平高低和建筑功能;智能化工程的工程管理组织的水平高低以及能否对工程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测验收是保证智能化建筑施工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良成,梁志勇.谈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J].山西建筑,2015,

篇3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设计

0.引言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集建筑工程、艺术、自动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是现代高新技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化住宅更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人们对智能化住宅的需求促进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目前,在世界各地智能化工程技术正逐步走向创新阶段。为此,本文就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监控、通信、计算机网络、布线,安防监控、防盗、门禁、停车库管理、公共显示、电视、广播音响、多媒体会议、机房工程等,本身又涉及弱电系统的各子专业。设计人员要有广泛的知识面,要懂技术,熟悉设备产品,懂得设计规程,能较好地完成智能化系统设计,以确保设计图纸及设备材料表达到施工招标的要求。智能建筑系统设计分三个阶段,即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设计阶段。

1.1方案确定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决定哪些设备的控制纳入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都有哪些子系统,根据系统大致规模及今后的发展确定监控中心位置和使用面积。

(1)深化设计依据。1)招、投标文件及招标过程中的答疑文件;2)通风、水、电各专业设计图纸;3)设计院关于弱电系统管线预留、预埋平面图纸;4)建筑平面图纸。

(2)深化设计工作步骤。1)通读招、投标文件,掌握招标要求及投标内容;2)根据设计院通风、水、电各专业图纸列出各子系统受控设备清单,清单内容包括设备类型、设备位置、设备配电箱编号及位置;3)根据受控设备清单对投标点表进行调整,调整内容包括:按照楼层、设备位置细化点表;根据分盘原则进行分盘;核对设备。4)根据调整后的点表绘制楼宇自功控制系统平面图纸。绘图要求:明确每一盘箱的安装位置;明确各种监控钱路的线型、线规、监控内容;明确各种线槽、管线的规格;明确通信线路走向;5)绘制系统图。绘图要求:按楼层明确每个DDC箱体的拓扑连接结构;明确盘箱编号、监控内容,盘内设备;明确中控室设备连接的拓扑结构;6)绘制各子系统监控原理图、设备安装大样图;编制设计说明、图纸目录。

(3)确认设备清单要点。1)根据调整后的点表重新配置设备,统计后形成深化设备清单;2)认真研究招、投标文件,寻找招标过程的漏洞,与甲方进行洽商;3)发掘设备潜力,在投标设备清单范围内消化差异;4)对于确属投标失误造成的差异,写出书面报告,提出解决意见报公司领导研究决策;5)根据冷水机房、空调机房大样图核对与水阀相配合的管径以及空调机组的各种参数计算水路的Kv值,根据阀门的Kv值选择阀门型号、口径;6)明确变送器安装管路的口径;7) 明确管路压力范围,根据压力范围确定传感器参数。

(4)深化设计成果。1)通过深化设计确认后的点表;2)设计图纸的硫酸图,并经设计院签字确认;3)经确认后的设备清单;4)设备采购需求计划书。

1.2设计程序

(1)在方案确定的基础上,确定监控点。 由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几乎涉及所有设备工种,因此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与相关工种密切配合,熟悉其控制范围与要求,确定监控点,在遵守相关工种有关规范的基础上共同核定对指定监控点实施监控的技术可行性,绘制设备控制原理图,即按各个控制对象设备的结构和控制内容绘制设备控制原理图。

(2)编制监控农表。按照各种设备控制目的及要实现的控制功能编制监控表。

(3)平而图设计。结合各设备工种平面图,进行控制分站监控点划分。按照各种设备的控制要求及内容选择控制分站、传感器及执行机构。划分时要注意各控制分站的监控点不能过于饱满,应留有10%以上的余地。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硬件组态和系统软件,绘制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平面图;确定控制分站、传感器、执行机构、各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软、硬件在现场的安装位置,绘制平面图。先按子系统进行初步设计,然后考虑集成。

(4)系统图设计。按照选择的系统绘制智能建筑系统图,将各个设备控制系统组成网络,进行监控中心布置。

2.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某办公大楼,地上11层,地下2层。大楼由三部分组成,即办公区、活动区及会议区,地下2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

2.1设计原则

(1)实用性。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语音、数据通信、多媒体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2)灵活性。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够满足应用的要求。即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等;(3)模块化。布线系统中要求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4)扩展性。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易于设备的连接和扩展;(5)开放性。能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6)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尽可能降低造价,同时达到优雅舒适、高效节能的现代化智能型办公大楼 。

2.2智能化系统设计

(1)楼宇自控系统。对大楼空调、给排水、照明、电力等部分进行计算机控制,控制点数:给排水8点、电力18点、采暖19点、制冷17点、风系统156点,共计218点。在BAS接口上完成对消防报警、电视监控和停车场管理的系统集成,达到采用建筑物集成管理系统的要求,现场总线采用Lonworks技术。

(2)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采用智能型数码类比报警,提高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减少误报。应急广播系统与公用广播系统联网并设置紧急切换装置。整个大楼设计烟感335个,温感107个,防煤气泄露报警5个,系统结构采用总线制,主机有液晶屏,能显示汉字,具有图形界面组态软件。

(3)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能适应一个完整的局域网系统的需要。水平子系统采用超五类UTP,终端出线盒为语音数据双出口盒 。垂直干线语音系统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数据系统采用6芯多模光纤。在楼层弱电井内设备配线架,语音配线架采用背架式。

(4)电视监控系统。在车库出入口、门厅、电梯厅等设监视摄像机,其中门厅摄像机选择带云台变焦的彩色摄像机,其余均为黑白摄像机。摄像点共34处;主控室通过16画面帧处理器,同时在显示屏上还设有2台彩显、4台黑白显示,以作为重点防范之用。

(5)防盗报警系统。设防部位40处,采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并与电视监控系统、楼字管理系统联网,同时具有撤防与设防控制。

3.结语

随着建筑智能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使得该门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是集合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建筑技术于一体的建筑产品,在建筑使用者生活以及工作中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笔者建筑智能化将在建筑领域得到更先进的发展前景以及广泛的应用性。

【参考文献】

[1]钱毋荒.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J].电讯技术,2007,28(05):118~119.

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问题与建议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level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industries, such as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water industry, construction industry, business et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is also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 are many improvements,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中国分类号:TU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引言

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实际上就是指以建筑工程为依托,利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实现对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系统、管理、结构和服务之间的优化组合,并通过建筑、暖通、结构、变配电、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电视监控、综合布线、楼宇自控等多个系统来形成整体上的有机整体,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高效的建筑环境。

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很早就有研究。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智能建筑后,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研究建筑智能管理孜孜不倦的追求。根据欧洲智能建筑集团(EIBG)的分析报告,国外对智能建筑的系统发展大致划分成三个阶段〔1〕:1985年以前为专用单一功能系统技术发展阶段;1986年—1995年为多个功能系统技术向多系统集成技术发展阶段 1996年以后为多系统集成技术向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应用系统集成相结合的技术发展阶段。

我国对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出现,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化建筑发展的越来越快。在我国东部起步较早、经济发达的城市,很多住宅小区无论从设计还是施工都体现出智能化建设,这不仅为住户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便捷的通信娱乐工具,而且保障了居民安全的居住环境。但由于智能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学科众多,因此在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以外,还需要许多相关的管理和设计给予一定的支撑。我国在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在相关的管理和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制约了我国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的发展。

二、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化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现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能化管理人才缺乏

21世纪人才是第一资源。建筑智能化行业的迅速发展,人才培养和供需链条的断层已是一个公认的问题。我国在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很缺乏,尤其是高级人才奇缺。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智能建筑本身发展时间不长,国外20多年,国内也才10几年;二是由于智能建筑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领域,高等学校原有的相关专业都无法全面覆盖;三是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很快。

(二)计划和智能化设计相脱离

在实际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的过程中,业主和开发商往往对智能化施工的计划都做的比较全面,同时目标也比较明确,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种在计划中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到了实际阶段就开始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建筑智能化系统没有根据实际投入或者是住户的需求适时进行调整,而是总是钟情于先进设备,最后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根本达不到计划中预想的效果。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化管理的提高,技术在智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严格保密,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运用也较为困难。

(三)对软件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依靠管理和技术上的支持,同时由于智能化的自身发展特点,还要重视对多学科应用软件的开发,通过技术人员对软件开发以及后期管理来最终实现人与机器智能之间的完美结合。但是目前我国的智能化系统施工中,往往只是重视硬件上的建设,对于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存在过于轻视的问题。

三、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的建议

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方面就能做好管理工作,更不能各部门、各行业、各环节“各自为战”,因此需要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协调发展。为了提高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过程中,最亟需的还是人才的管理。智能化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把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义务教育阶段普及建筑智能化管理知识,大学阶段增设相关专业;二是把工作单位作为人才成熟的沃土。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学以致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备智能化管理知识的人才要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在工作单位实实在在的锻炼不断加以完善、总结,提高智能化管理的素质和水平。

(二)提升优化设计水平

为有效解决建筑施工计划和智能化设计相脱离的问题,第一要制定正确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流程,严格规定工作的次序和各步骤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评审;第二要设计好建筑智能化管理工作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定义清楚施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要根据施工方和用户的需求书做出系统规划书;第三要引入第三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2〕,主要是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规划、设计、调试以及弱电管道、线槽预留预埋施工过程进行监理,很好地弥补土建监理单位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

(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为了解决我国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过程中,建筑技术发展政策与单位体制改革不协调、技术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一是要出台技术发展政策,指导、规范建筑行业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二是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资质动态管理〔3〕,对从事智能建筑方面的设计单位、监理公司等进行资质认定、明确规定相应等级应达到的各项标准和允许从事的工程范围类别,杜绝无资质等级者从事此类业务,并对具备资质等级的单位加强监督动态管理,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四)加强行业自身建设

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外,建筑行业自身也要加强智能化管理的水平,主要是统一规范行业术语,明确其内涵与外延,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标准、规程、规范等,做到有章可循。

随着计算机技术等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智能化管理已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实际管理中的优劣不但可以影响到建筑智能化行业能否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会对业者的切身利益以及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只要找准了建筑施工过程中智能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在获取准确信息的基础上,多个部门从多个方面综合协调发展,为完成工程提供有利条件,我们期待建筑施工的智能化拥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徐兴声.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对策与思考[J].工程建筑与设计,2001,(06).

篇5

 

美国智能建筑学会把智能建筑定义为:

 

通过对建筑物几个基本要素即从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高服务性的大楼。我国则以大厦内所配置的自动化设备来衡量智能建筑。在日本突出智能建筑就是高功能大楼,是方便有效地利用现代化信息与通讯设备,并采用楼宇自动化技术,具有高度综合管理功能的大楼。在新加坡,规定智能大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节大厦内的各种设施,包括室温、湿度、灯光、保安、消防等,以创造舒适的环境;二是良好的通讯网络设施,使数据能在大厦内进行联网;三是提供足够的对外通讯设备,并向国内外进行联网。

 

当今科技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中相当多的成果将不断被应用于智能住宅建筑,因此其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拓展与变化。

 

2智能住宅控制网络化设计

 

法国最近正在巴黎近郊建一幢电子化“智能住宅”当你不在家的时候,住宅里的“电子管家”监视着家里所有的电子系统,如有漏水、漏煤气,它会自动报告抢修站;有人私自撬门,它就会报告警察局;此外,它还可以寄邮件、购买飞机票、订其他各城市的旅馆房间等等。

 

在迈向2011年的住宅设计今天,如何设计智能型网络式住宅己提到设计部门的日程,现提出如下设想:

 

2.1有步骤地开发建设智能住宅

 

住宅的智能水平取决于造价与智能系统的要求,根据我国的经济,应允许存在智能差别,开发高、中、低多种智能型住宅,只要满足智能住宅的基本要求,可以先发展低智能,逐步发展到高智能住宅。

 

2.2制定智能住宅的标准和发展规划

 

住宅智能化标准至今还没有建立,但为了缓和投资紧张局面,可以分批投资,分期实现。依照最新颁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普通住宅分一至四类,对三、四类住宅要求三表(电表、水表、煤气表)出户,而有的城市己对三表推广采用磁卡表,并同计算机联网,初步实现低智能化。对高级住宅或别墅这类住宅,智能化程度应更高。智能住宅也可分成必建部分与缓建部分。必建部分除智能住宅环境外,尚有住宅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包括变配电、照明、空调、供热、防火、保安、电梯管理、广播、电话与卫星天线等基本布线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这里可分成必建部分和选建部分。以售房为目的的投资商,可以先完成必建部分,分期分批实施缓建部分。

 

3高智能化大厦的建筑设备

 

高智能化大厦是建筑、结构、楼宇设备、环境、信息工程、自动控制、物业管理、人类工效学等多门技术的集成,是高新技术在传统的建筑业中的集中体现。智能大厦的设备、设施和管理都要以人为本,因人而易,主随客便。它的高额投资会从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中得到回报。但是,目前国内很多人对智能大厦的作用还没有建立这样的新概念。国内至今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有关智能大厦的标准和规范。前不久,建设部发出通知,为了加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管理,颁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中初步界定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内涵;明确了由建设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工作,并对立项申报、编制标准规范、资格认证、市场管理等问题都有了明文规定。

 

4智能建筑的投资

 

由于智能建筑建造的特点,因此它的建设投资要高于普通住宅,智能化建筑的功能具有质的提高,故需增加以下几方面的投资:

 

4.1综合布线系统的投资。目前弱电传输介质的布线有光纤与多芯绞线两种选择。

 

4.2大楼自动化系统的投资。大楼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运行费反而会减少,智能建筑投资增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4.2.1消防必须采用高可靠性的防火自动监测与报警控制系统,以确保人身与财产的防火安全度;

 

4.2.2保安必须确保人身安全。在通用电视监视、出人控制、巡回检查与防盗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联网运行,实现智能化,需要增加设备与计算机网络的投资。

 

4.2.3能量管理系统,包括从高压电源输人、低压配电、空调制冷系统、上水的变频调速、供热等系统的自动检测、控制与管理。其主要任务是确保运行系统优化操作,高可靠性与高品质要求,并能降低运行费用。智能化与联网是主要技术手段,虽增加一些投资,但却能减少能源消耗与运行费用。

 

4.2.4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温度、照明与卫生等机电设备及其智能控制系统,全面达到控制标准,并联网与经济运行。真正的智能系统节能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4.2.5运载系统主要是电梯与停车场设备管理。采用高可靠性智能化电梯,全部联网并优化运行,以满足快速、准确和完全的要求;停车场要求自动计费管理,并实现联网。

 

4.3增加投资提高建筑装饰标准,设计中对智能建筑提高建筑标准、推广新型建筑材料,采光与声学音响标准要有明显的改进、设备管道井与各种设备机房面积会有些增加,势必导致增加造价,但所占投资比例很少。根据国内己建几个智能住宅建筑分析,住宅小区要增加工程造价约10〜15%,对开发商来说一定要充分考虑,权衡利弊。

 

5结论

 

5.1智能化大楼和住宅己实现水、电、煤气通过电脑查车辆进出均由电脑自动识别,可以在居室中选看影视节目等等,但智能化程度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5.2智能化的实现,首先要培养智能化的人才,原有建筑队伍中无论从科技知识、还是管理能力诸方面明显不能满足要求。为此要充分重视现有人才的潜力,采取多种培训手段,使设计、施工、管理人员迅速提高水平,解决当前在发展智能化建筑中,急需高科技人才的燃眉之急。

 

5.3加强维修与管理是发展智能化建筑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复杂的智能设备质量再高也不可能终身兔修,智能建筑中的设备不仅品种数量多,而且技术含量高,如果维修工作跟不上,势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此发展下去,将直接影响智能功能的发挥,甚至可能导致自控系统瘫痪。国外的经验己告诉我们维修与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集中高水平的维修申心,才能管理好智能化的建筑。

篇6

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实践教学环节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各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环节、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的性和系统性研宄不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缺乏连续性、科学性。在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上照搬照抄理论教学的考核方法,无法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甚至存在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或者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明显,这不仅影响后续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也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部分实验课程教学理念陈旧,基本上针对理论教学的知识性验证,缺少相关课程和相近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与验证,学生所学知识不连贯,缺乏系统概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各司其职,缺少沟通;实验教学时间短,没有真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没有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课程质量监督体系和学生成绩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不重视;从事实验教学人员大多年轻,实践经验缺乏,实验教学不深入,效果欠佳;缺少学术交流氛围,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和参与具有明显专业背景的科研项目和工程技术等。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育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与操作模式,切实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综合和实际工程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另外,我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教育对实践教学特征的理解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因为强调建筑电气工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就片面地理解为,在建筑智能化专业课程教学中,必须把工程实际操作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二是因为强调建筑智能化教育必须深入实际工程环境,就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去某些企业熟悉建筑智能化工作的过程和具体的工程技术处理措施;三是因为强调必需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而片面认为应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直接教学目标。对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出发,通过对建筑电气实践教学改革的研宄与探索,改变当前建筑智能化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以适应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教学要求。

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设想

结合多年从事建筑电气专业教学的体会,笔者认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具备坚实的建筑智能化基本理论教育基础上,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建筑智能化应用型人才。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是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发展而形成的新技术,它集现代通讯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是一门综合的行业,学科知识更新快。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建筑智能化技术与电气工程技术的融合,毕业生需要既具备建筑智能化专业的实践技能,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的快速更新和现场条件、需求的变化,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建筑电气人员的需要。因此,在建筑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不能忽视专业基本理论教学;逐步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加强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制定出符合建筑智能化‘‘应用型人才”教育要求的教学计划、专业发展规划、相关课程建设计划和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为了实施实践教学,需要建立完整配套的电气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与毕业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在实习教学的设置方面,与理论教学一样,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均要精心编制教学大纲。各种实习都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完整记录实习内容、仔细分析实习情况、归纳实习心得。

课程设计要强调专业课程的实用性、综合性,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相应的指导书和任务书。通过合适选题,锻炼学生全面分析、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为愿意和有能力的同学提供试验平台,从而可以让他们体验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对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要认真抓好毕业设计的选题与审题、设计指导和毕业答辩三个环节,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建筑电气智能化专业的思想、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实际工程训练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训练。毕业设计要制定相应的指导书和任务书,要抓好全过程监控与考核,强化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管理是保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而毕业设计的考核(答辩)是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衡量毕业设计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基本理论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课程的结合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中,各课程之间是既相对独立而又紧密结合,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专业课教学相互呼应。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应合理分配,让有些课程的教学可在实践中完成。例如:《电子技术》《建筑消防控制系统》等课程,以解决学生对电子元件不认识和对电子设备概貌知识贫乏等问题,以便加深学生对建筑智能化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是对前面所学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提炼与升华,以体现建筑智能化技术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

建筑智能化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每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根据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开设验证性(设计性)实验;为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建立直观的工程印象,应尽量采用相对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环境的实验装备进行实验,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如同置身建筑电气工程实际生产的真实环境,从而达到实验目的,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电气工程综合实验室,扩大综合实验设备规模和涉及面,提升实验水平。建筑智能化专业的所有专业、综合实验室要对学生开放,让学生随时都可以来实验室进行课程实验,实现兴趣制作,以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实验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地介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安装、调试、测试与运行的全过程。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培植完善的校外实习场所

由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程专业,所以利用各种条件与企事业或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签定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协议,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可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加大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培植完善的校外实习场所,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建,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并努力使实习基地尽可能涵盖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有些实习可以安排参观、考察,也可以是上岗参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实习时间一般不长,每学年将安排一次。

另外,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的技术及施工部门实习,请企业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讲解有关产品的电气控制原理、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等相关问题。通过这种组织方式的实习,给学生们制造了身临其境的机会,接触实际工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现场实习,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演练,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增强对建筑电气工程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电气智能化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争取现场生产与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课题,使学校在社会上得以延伸发展,为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从而使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实践教学的效果与实践教学教师的经验和能力密切相关。普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现有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实践经验不足,理论脱离实际,为此,各高校应与电气工程相关的企业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鼓励并组织部分教师到企业、相关研究所等进修,让他们接触、熟悉电气工程实践,积累实践工程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拓宽知识面。同时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交流教学经验,邀请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讲学;组织有关企业与学校参加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自己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技能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科研工作是教师建立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并完成纵横向科研项目,撰写专业学术论文。通过做项目、写论文,既可以提高教师实践工作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授课水平。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拓展知识面,培养兴趣,增长才干。

(五)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合理设置实践性教学考核方法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规范与完善,必然需要运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这是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点。电气智能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环节多,内容丰富,因此,对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最好通过答辩与实际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提问、实际操作的检查,可以综合考核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结语

篇7

建筑智能化在不断发展完善,高新技术不断推出,智能控制水平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其实质是信息产业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其建设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是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前期的设计过程,显得十分重要。

智能化系统作为建筑物的“电脑”,设计原则应当是具有设备的先进性,配置的合理性,安全的可靠性和费用的经济性。为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呈现的影响,我们应该对以往认真总结回顾,尽可能地化解各种不利因素,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理。笔者仅以微不足道的工作体会,针对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管理角度谈些非常肤浅的认识和对策。

2、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主观设计倾向在本文的参考文献(1)中,作者归纳出四种值得我们注意的主观设计倾向:

第一种是简单化。

例如: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保证恒湿,没有采用湿度调整设备;

第二种是概念化。

突出表现在综合布线设计上,水平线缆不问情由地一律采用超五类UTP(非屏蔽双绞线),甚至对所有的语音点都采用6类线缆也非常舍得;

第三种是形式化。

在设计中不分条件,只管堆砌技术形式,结果沦落成摆设。

第四种是理想化。

所谓理想化设计就是把运行状态静态化,忽视大环境条件和系统运行的动态特性。

2.2重广告轻标准

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覆盖面广,涉及的行业多,所以在工程建设中需要遵循规范,便于业主、设计师、工程师、承包商、供应商,在各阶段用统一的语言交流和运作。

可是时常看到有些技术方案,在不同程度上轻视标准。例如,在设计依据中罗列了不少标准文件名,设计内容却不符合标准,或者依据的仍是旧标准。

许多方案设计者热衷于厂家的广告,很重视广告跟踪。给出的设计方案富有广告性,大量的篇幅是在为厂家做广告宣传,甚至就是厂家广告宣传的翻版。

2.3缺乏整体把握犹如设备“堆积”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智能化的规划与设计应当是面向功能,为功能的实现而合理配置,并且尽量优化组合。然而有的设计者可能是设备集成商兼商,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把“最好”、“最先进”的设备都“堆积”到设计中;或许有的设计者是只从局部考虑,而没有考虑到能否和被设计的的建筑、环境相配合的问题,缺乏从整体上把握“智能化”;有的设计者还以“备份”为由,加大设备数量,实际上所增设备却从来是备而无用。

3、设计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原因

设计者都希望自己的设计,对建筑物日后的运作起到一定的智能化作用。之所以存在如上所述的不足,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3.1很难全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方法

不同建筑物,基于用户档次,应用环境等因素,对设备配置以及运行的要求,皆有不同的需要。必须既要量体裁衣式设计,防止与现实脱节,又要照顾到日后的发展,有冗余地设计,做到恰到好处,切忌“高不成,低不就”。不要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向亮点工程看齐,而一味的参考国外,参考高档工程。

设计人员因为很难全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方法,或者由于业主往往期望在本系统、本地区等范围内成为亮点,提出过高的需求,而不能正确地进行设计,合理地配置。有时候,设计者对于供应商供货的要求,硬件方面的技术指标没有具体说明,或者重视述说了硬件方面的要求,而疏忽了对其软件方面的要求,致使设计时在总体思路上,或者对于系统日常运作细节的考虑,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3.2没有及时跟进科技进步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个有始无终的科技进步过程,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随着应用的提高,不断有新技术加入,也会不断地有新的问题产生。设计人员由于工作的忙碌,没有及时跟进,在设计中仍然沿用着过去不知那年那月的培训。

3.3各子系统设计缺少协调

子系统的设计,通常是在建筑设计院主设计完成后开始的,往往留给各子系统的设计空间相当有限,进而给每个子系统对其他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建议带来不便,或者总体设计师没有注意在各子系统设计时对智能化系统的指导,设计上缺少协调。

4、把好设计关的对策

4.1启用建筑智能化顾问公司

如何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进行优化,取得最大效果是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核心。应选择对建筑智能化技术有经验的建筑设计单位,负责施行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包含建筑师、各所需专业的一体化和优化设计。应在设计阶段的一开始就启用建筑智能化顾问公司,配合、协调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主设计,协助用户做需求调研并形成报告;向用户介绍智能化系统各专业的设计方案;提供招标需要的技术文件;完善主设计的设计建议书,并且要说明各专业对其他专业的设计建议和特殊要求,形成专业设计之间的衔接。招标文件不应由参加投标的集成商、工程商提供,以利于公平竞争;招标文件不应设置“陷阱”。

4.2技术评审至关重要

工程前期做好对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的技术评审,对以后的建设过程至关重要,因

为很多事情在工程设计确定之后,要改变就比较复杂。与其在建设过程中要花数倍的精力来修正,倒不如在前期把好设计关,给施工以及竣工验收创造良好的开端,促进工程的良性运作。技术评审要审查设计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评审不仅要考虑与设计有关的技术工作,而且还要考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其它方面。技术评审意味着一种“关卡”,这种“关卡”用来确定进入下一阶段的准备就绪状态。

5、技术评审

国内外建筑业采用的工程发包模式有多种,其设计阶段都有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之分,有的将施工设计放在招投标之前进行,有的将施工设计放在招投标之后进行。

5.1基本的技术评审

初步设计评审:该评审是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评审合格表示可以进入招投标阶段,或进入施工设计。初步设计评审不应与评标合并进行,因为投标者有多家,如果不能安排充分的时间,搞突击,就会走马观花。初步设计评审要为每个子系统及其功能上的相关组合进行评审,要对初步设计方案在全系统级的优化进行评审,要研究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性、可用性、安全性和可实施性等等,为进入施工设计尽量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分析。

施工设计评审:审定施工设计是否符合初步设计和招标书的要求。如果符合,业主和中标施工承包商则可以签署合同,便可以由中标者开始各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为采购和施工作好过渡;如果不符或由于招标后设备选型改变、采纳了优化建议等,中标施工承包商应对施工设计作出修正和深化设计,直至全部相符。

施工设计评审认可的施工设计是具体施工的依据,时间要恰当,评审之后不要过多的变动,对采购和施工准备有不利的影响;进行地过晚,则可能推迟施工进度,整个工程期将拖延。在具体施工之前,应进行施工交底。

5.2技术评审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5.2.1评审的准备

评审的准备工作,应由业主技术负责人组织,恰当挑选设计者、专家,以最少的成员组成一个精干的评审小组;评审组的成员应充分地掌握被评审的专业,能胜任被评审专业的评审,以便参审者之间不用在交换意见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业主在评审前应准备好议事日程安排、评审项目和成套资料,以免到了评审会上措手不及;成套资料不能过多,如果超过了被评审的范围,不仅导致不必要的资料费用,而且有限的评审时间,也会导致评审质量的损失。

5.2.2评审的进行

应当保证评审组充分地审查所有的项目,并提供协调过的评论和指导;应当鼓励所有参审者采取坦率、公正和客观的态度,参审者之间应当通力协作;通过对问题正当地提出疑问,来找出设计的缺陷。

5.2.3评审的结束

应公布技术评审备忘录,备忘录应确认技术评审的记录汇编及更改项目,认可技术评审已完成。备忘录应包括会议中提出的重要评论、结论、决策和建议的概述及理由。

5.2.4评审的注意事项

要从“关卡”出发确定评审方针、议事日程、参加人员等各种评审活动;

应由总设计师负责制定技术评审计划概要和评审进度,并由业主认可;

应当给子系统设计者提供参加评审的机会,便于对各子系统进行正确的评审;

要有施工保障方面的职能部门(例如,基建处、供应处)参与评审;

物业管理部门,也应参加系统的设计审核,看看是否符合使用需要;

只要有可能,在技术评审中应当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不能企图采用简易方法完成优良的技术评审,充足的时间、合适的评审范围、高素质的参审人员,对评审工作的成功起重大作用。并且,最好要指定每个项目的负责人。

篇8

关键词:智能建筑 设计 问题 对策

1. 引言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2. 智能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智能建筑设计系统名称不规范

智能化的各个子系统没有按国家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与《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进行统一和规范的语言进行交流,这将导致建筑智能化系统图纸内容紊乱,再加上招标文件不“标准”不 “规范”,使得智能化文件更加混乱,甚至失误。如果各个系统名称不能很好的与《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对应,验收时套用不规范的名称,那么这种验收一定是不够准确和完整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除需要充分吸收国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外,更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设计和招标时各子系统的名称必须“标准”化、“规范”化,注意到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智能化系统工程正常进行。1997年10月,我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部了我国智能建筑领域的第一个法规即建设部建设[1997]290号文《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它对智能建筑领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智能建筑的设计在它的指导下,在不完善中摸索前进,到2000年7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出台,宣告我国智能建筑设计初步迈进了规范化时代。

2.2设计上的缺陷

智能化系统工程涵盖10多个子系统,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在做设计任务书时候要把甲方的使用要求了解好,其中包括产品性价比,品牌的倾向性,用户的使用要求等。在管路的设计上要选择常规产品的走线方式,为将来选择产品留有多个选择。主干可尽量共管,分支管路根据系统,也可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也可选择共管。设备安装位置、预留盒等都要与厂家沟通好,以免将来重复施工。设备间的供电线路也要在初期设计好,以免将来再回路供电等方式上造成损失和矛盾。

2.3系统集成设备发展落后

理论上讲,只要配置相应的模块,所有智能系统均能集成为一个大系统。然而,智能系统涉及面较广,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多,生产商不可能包罗万象,只能生产其中某一个系统的产品,这样就形成了各不同厂家产品的集成;不同厂家的产品在性能参数上不一致,给各系统集成造成了技术上的障碍。如果集成得不妥当会产生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甚至不如单个系统执行设计功能更为可靠。所以,市场期待着成熟的、在销售之前就已经“集成”完毕的、模块式的产品投入市场。其实,各种智能系统的生产商可以携手,联合打造同一品牌,相同性能指标、技术参数,又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组合的模块式集成产品;通过研究得出,完全集成要比一般的建筑控制增加60%的费用,大约占建筑总造价的3%。而许多建筑由于用途不同,功能各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总体结构总是有其不同的特点,智能系统根据不同的用途各有取舍,这样为系统集成的必要性也打了折扣;同时,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也使智能化系统不能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必须使管理人员熟悉系统各部分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2.4设计单位的选择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单位,不同于其他工种,因为他的专业性强,对设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设计单位的选择不能只是看公司的执照、注册资金、资质等,最主要的是公司人员的从业经验与设计的样板工程,现在很多的大公司往往只利用手上的资质承包工程,而自己则不雇佣具体的设计人员,他们把工程转包,这就为将来的施工管理带来风险,工程质量带来隐患。选择设计单位不要在乎他的规模大小,要看他干的设计实力,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这个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

3. 提高智能建筑设计的对策

3.1建筑智能设计顾问公司

如何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进行优化,取得最大效果是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核心。应选择对建筑智能化技术有经验的建筑设计单位,负责施行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包含建筑师、各所需专业的一体化和优化设计。应在设计阶段的一开始就启用建筑智能设计顾问公司,配合、协调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主设计,协助用户做需求调研并形成报告;向用户介绍智能化系统各专业的设计方案;提供招标需要的技术文件;完善主设计的设计建议书,并且要说明各专业对其他专业的设计建议和特殊要求,形成专业设计之间的衔接。

3.2建立技术评审机制

很多事情在工程设计确定之后,要改变就比较复杂。与其在建设过程中要花数倍的精力来修正,倒不如在前期把好设计关,给施工以及竣工验收创造良好的开端,促进工程的良性运作。技术评审要审查设计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评审不仅要考虑与设计有关的技术工作,而且还要考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其它方面。

3.2.1初步设计评审

该评审是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评审合格表示可以进入招投标阶段,或进入施工设计。初步设计评审要为每个子系统及其功能上的相关组合进行评审,要对初步设计方案在全系统级的优化进行评审,要研究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性、可用性、安全性和可实施性等,为进入施工设计尽量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分析。

篇9

关键词:建筑智能;设计;施工

Abstrac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s refers to the use of system integration method, intelligent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ntrol technology,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art organic combination, through to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equip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bout the users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with you some issues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therefore, we only through reasonable verify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can better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service, improve the benefit of the project.

Keywords: building intelligence;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思想

建筑智能化设计中包括有,业主方、设计单位、施工承包方往往会有不同的设计思想。业主对智能化楼宇的概念理解不够完善,往往会忽略了一些可智能化的项目操作。设计院则因依靠以往的设计理念,而忽略工程施工过程的实际可操作性,或因对信息科技发展的前瞻性预估不到位,而将系统的功能设计会降低。施工承包方则往往从施工操作和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向业主方提出修改设计图纸或建议使用昂贵材料和设备部件,而忽视了业主方的工程造价成本。由此,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三方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应围绕以下的设计原则:

第一,根据建筑的规模、客观环境和用户的性质和应用功能等原因确定总体的设计方案(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使之可以并且满足三方的好处。

第二,由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设置是整个智能化楼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建筑中相比管线的安顿和设计要与总体的建筑方案(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放在一起综合的考虑,尽量做到与施工设计的同步。

第三,在设计的起始阶段就要明确各方的责任,相比综合布线的结构和设备的传输部件进行辨认,从而在验收整个过程中可以明确责任的归属。

第四,系统的设计要满足业主的现在的各种应用功能等,以便业主在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纵性时可以充实的根据业主的意愿进行变更和扩充。

二.建筑智能化的设计内容

2.1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空调的监控系统、热力站的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以及安全防范监控系统等,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十分好的工作环境,可以达到建筑智能化的高度集中办理的目的。

2.2 通信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的通信系统、电视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等,当通信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和应用就可以为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不但可以保持室内的语音、数据以及图像的传输更加迅速和快捷,并且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办事。在符合了国际上通用的网络(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工程的建筑标准的并且,会采用更加标准和规范的设计,对整个系统的开放和应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3 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财务办理系统、文件处理系统、人事档案系统和专业的物流办理系统等,这些采用现代化本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为办公人员带来更加科学化和自动化的办公环境,在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办公系统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办公的效率和科学化水平,从而减少和避免建筑整个过程中出现的不对,提升建筑智能化的整体水平。

三.建筑智能化建筑的施工办理

设计的整个过程是建筑智能化的前提和基础,而施工的整个过程才是建筑智能化成功实施(实际的行为)的关键,那么,相比施工整个过程中的人员和工作的流程都是要增强把握的,不但需要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更要对施工整个过程中要包管的业务流程进行可靠的监督和检查,为有这样才气包管施工整个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能顺利的完成,并能包管高质量的完成,所以,就一定要在施工阶段中处理以下的几个难题:

3.1 要组织并配备高水平的施工办理队伍,相比施工队伍中的项目经理、技术总监以及质量办理工程师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对工程队伍中的重要职位的办理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并且相比他们分管的内容都要做详细的分工和细则。对项目经理而言,一定具有丰富的弱电系统工程的现场办理经验,相比现场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负责,并且可以充实的协调与业主和其他的施工单位相互间的联系;相比施工办理的术总监,要具有充实的大中型弱电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实际的行为)的工作经验,从而可以对现场发生的情形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相比质量办理工程师就要更加熟悉弱电系统工程的工程特点,并熟悉相关的执行和验收的标准,并且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查验,确保施工的质量。

3.2在拥有了强大的施工队伍的并且就需要具有一个高质量的施工方案(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也便是要对施工整个过程中的组织筹划和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进行更加完善的编制。施工的筹划必要和在建筑整个过程中对房屋的设计、对室内外的装修条件等都必要进行慎重的考虑,避免在建筑整个过程中调整筹划使得的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施工组织筹划的确定就要与其他的设计方案(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进行比较和参考,从而可以更加密切的配

合。

3.3要提升施工办理人员的操纵本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相比建筑项目中的施工办理人员不光要有办理的本领,更要对办理整个过程中的实际操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为有对整个施工整个过程中有关到的施工文件和图纸的全面了解才可以对施工的办理更加全面的、准确的进行指导,并且在具体的操纵整个过程才气更加熟练的运用综合布线等施工工艺,才气对施工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控制。

3.4 在施工办理的整个过程中,对施工布线的综合应用一定要满足和符合标准的通用器材,在这个整个过程中应用的设备、器材、传输的介质和对仪表、工具的应用都要满足国际通用器材的标准以及国内对器材性能的指标和参数,在满足了这些标准的并且,更需要考虑到这些器材和设备的兼容性,为有将这些设备和器材充实的、合理的应用,就一定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3.5 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要对细节的每个环节进行准确的掌握和协调,假设说,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对施工的所必要的管道和管道的预留洞孔等细小的环节也要加以考虑,为有将施工整个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做到了符合设计的标准,才气过包管施工的顺利进行。

3.6 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往往发生部分在预料之外的事件,那么,相比这些突发的事件,就要进行更加合理的改进和协调,尤其是在综合布线的系统安置的整个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和房屋建筑结构之间的矛盾,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突发事件的产生就要在施工开始之前就考虑到这个难题,在施工设计的时候就要尽大概的不影响房屋建筑的结构和强度,也要考虑到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不会影响到整个房屋的预期的美观和效果,从而降低在施工整个过程中对整个施工系统功能的影响,降低施工整个过程中事故产生的大概性。

3.7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整个过程完毕以后,首先要检查用户之间的通信是否畅通,在确保通信畅通的前提下,要对系统的连通性和可靠性进行测试,在测试的整个过程中要对测试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上交,在工程测试竣工以后就要递交给业主方进行审查。在审查经过后,需要赐与三个月以上的试运营阶段,在这个阶段更要注意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考查,相比达不到标准的方面进行技术的整改,使之可以在短期内满足施工办理的要求,从而才气包管在真正投入应用时不出现难题。

四.结束语

篇10

■建筑智能化行业高成长

■建筑节能领先者

■当前股价:33.81元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达实智能是一家从事建筑智能化及建筑节能服务的民营企业。自然人刘磅、涂德猛和刘昂通过持股达实投资,持有达实智能40%的股权。

上市前三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9%,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8%。

较之主营收入的平稳增长,净利润增速波动较大,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毛利率下降,以及今年上半年政府补贴金额较之去年同期有所减少所致。

建筑智能化:受益行业高成长

建筑智能化,是指综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将建筑物建设或改造成为智能建筑的全部工程,包括建筑智能化方案咨询、规划设计、定制开发、设备提供、施工管理、系统集成及增值服务。

由于建筑智能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随着大型建筑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经验积累逐渐加深,其获得大型工程和大额订单的能力也随之加强,因而未来市场集中度会逐步提高。这就为行业相关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也对其技术和资金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行业特点决定了只有具有较好资质、拥有较强技术服务能力的企业才能更好分享行业成长。公司在资质、技术和区域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其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和行业经验是公司的最大优势

除了外购设备,公司还拥有楼宇可视对讲产品、IC卡读写器、安防监控产品、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自主产品。公司首次提出“智能卡一卡一密”的方法,解决了IC卡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并成功研制了基于TcP/IP技术的IC卡读写设备1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主研发的城市能源监测管理平台,是一套基于Intemet、GPRS、zigbee等技术的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可实时地采集和记录建筑物的主要能耗数据,并通过中央空调在线仿真技术,发现建筑物能耗漏洞,可以有针对性提出管理节能和节能改造方案,公司产品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行业经验积累方面,达实智能在12年时间内完成了2000多项自动化,智能化案例,其中包括300多栋建筑物的智能化设计施工及节能项目,应用行业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商业、文化等多种建筑形式,行业经验十分丰富。近期又将在建筑领域的智能化控制经验应用到轨道交通领域,为深圳地铁三号线轨道交通二期项目提供了自动化集成系统,市场开拓取得有效突破。

从毛利率来看,公司综合毛利率持续高于其他同类型公司,一方面原因在于其他公司业务种类较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司拥有较强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保证了公司业务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EMC节能领域的领先者

目前中国城乡40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5%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据建设部测算,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2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将占总能耗的40%,建筑能耗将加剧能源危机。按照中国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全国建筑节能的目标为实现节约标准煤1.0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4亿多吨;建设节能建筑的总面积累计要超过21.46亿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达到15.92亿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达到5.54亿平方米,建筑节能服务已经被列入国家的节能规划,但目前距离该目标实现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如果对目前存量400亿平方米中十分之一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按每平米100元计算,至少有40000亿元市场规模。如果对存量建筑的三分之一进行节能改造,就有至少1.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根据赛迪传媒的调研数据,2007年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规模为24.9亿元,其后将保持其后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到2010年,行业规模将达到60.4亿元。在节能减排的政策推动下,未来三年建筑节能行业还将维持高速增长。

合同能源管理成为节能改造的新趋势

对于既有建筑的机电设备节能改造,达实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合同能源管理(EMC),即由专业的能源服务公司(ESCO)通过能源管理合同为客户企业提供能源审计、方案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施工和节能量监测、等一整套的节能系统化服务,在合同期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企业分享节能效益,并由此得到应回收的投资和合理的利润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在节能改造之前,耗能客户需要付出大量能源和设备运行维护费用,而在进行节能改造的过程中,客户能源支出减少,EMCO的收入来自客户节省的部分能源费用。在节能改造完成后,客户获得全部的节能收益。

建筑EMC节能领域的领先者

公司在国内建筑节能服务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以国内本土企业为主,主要有同方股份、泰豪科技、汇通华城、嘉力达等公司。与国内竞争者相比,作为建筑节能EMC行业的先行者,达实智能具有较强技术和品牌优势。达实智能采用自主研发的“EM 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占空调总能耗35%的水系统的节能控制。该系统以变温差模糊控制专利技术为核心,集成数据采集、控制策略优化、自动控制等技术,提高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运行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实践表明,中央空调系统整体能耗可在目前的基础上降低10―20%。信息产业部首批推荐建筑节能公司名单有53家,其中中央空调合同能源管理只有达实智能一家。达实能源监测管理系统(EMC002)目前已经在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商业建筑及轨道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节能改造项目中。其中包括深圳书城、嘉里中心、天马微电子、迈瑞生物、深圳地铁、好易通科技、南玻集团、方正科技、伟创力集团(新辉开)等知名企业。

基于达实能源监测管理系统(EM C002),达实公司在深圳总部建立了“城市能源监测管理平台运营中心”,通过运营中心,为用户定期提供“节能服务运行及建议报告”,使用户获得真正有保障的节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