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1 17:5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建议

全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中,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其中以施工坍塌是最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近年来,由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的增多而不断增加地下室的设计,土方大开挖的工作量增多。于是,由于土方开挖时不按要求放坡或支护没有施工方案、支护不到位而造成土方坍塌的事故也逐渐增多。所以建设各方都应加强对防施工坍塌的专项管理工作。在此简要谈点个人对预防基坑坍塌事故的体会和看法:

一、施工现场基坑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基坑的安全管理工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加强基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减少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但从施工现场的检查情况看,距规范的要求相差甚远,不规范的地方还很多,不安全的因素随处可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客观上施工现场的基坑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实施难度较大的项目,它存在环境差,地质资料复杂,危险性大等因素。同时有的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写没有指导性和针对性,方案不全面,不能有效的指导施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对基坑进行超挖或乱挖;现场对基坑的沉降和位移及周围的环境情况没有及时的去做观测或者对观测工作马虎应付,胡乱填写观测数据,从而给基坑施工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切实加大预防基坑坍塌等事故的措施力度

建设各方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大力开展预防坍塌事故的专项整治活动,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各项方案措施。要督促施工单位对基坑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施工,对达到论证规模的基坑应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论证。而且施工以前,施工单位需对进场的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施工期间应定期、定人做好对基坑及周围环境变形的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施工单位要公示并严密监控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施工危险源,现场专职安全员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施工进行现场监管。

三、进一步落实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责任

监理单位要认真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切实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编制专项安全监理方案,认真审查基坑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监督实施。在基坑施工期间,应现场派驻专业监理工程师,坚持对存在重大施工危险源的地方实行旁站监理,发现施工不符合安全专项方案要求和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通过下发监理的施工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暂停施工令等方式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停工。如遇施工单位拒不整改,野蛮施工的情况,监理单位要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四、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对于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要严格依照审查程序和条件,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坚决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要严格依法对已经确定的施工企业是否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审查,对于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坚决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对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暂扣或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将处罚结果及时报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在建工程的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一定要审查其是否持有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做到持证上岗。

五、深基坑工程第三方监测管理

为加强深基坑工程的监测管理,确保建筑基坑安全和保护基坑周边环境,我区按《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基坑工程第三方监测管理暂行办法》(佛建质〔2010〕7号)的文件要求,对辖区内的深基坑工程要求进行第三方监测。经过大量深基坑项目工程的实践证明,该措施确实能够有效的防止深基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立足于实际,有针对性的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要求下,制定和完善本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机构,落实救援设备、器材,强化应急培训教育。对预案进行演练,以检验预案成效,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建设各方的应急管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科学、有效地应对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

七、有针对性的做好当前有关建筑安全生产工作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逐步推行程序化安全监督制度,明确每个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人。要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指导企业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因施工高峰期盲目赶抢工期而忽视安全管理。同时需加强对施工单位一线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监督检查。要认真执行《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在招投标环节加强对项目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单列的监管,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篇2

1.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农机安全事故进入易发、多发和高发期,依法加强农机安全监理,确保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是农机部门的重要工作。农机监理作为安全生产的执法机构,具有对农业机械及其操作使用者进行严格、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的权利,在监督、管理和协调农机田间作业、纠正违章、杜绝事故,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协调供需、化解纠纷等方面起到其它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证了农机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农机监理也是直接为机手服务的窗口,农机监理人员以执法者的身份,通过对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培训,使机手有了一技之长,得以发展生产,在与机手相处的过程中,良好的服务又使得农机监理人员成为农机手生产的参谋、顾问,使机手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加快了致富步伐,为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对农机安全监理的重要性宣传不到位。农机手普遍文化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安全意识较差,由于宣传不到位,部分机手对农机安全监理在认识上比较模糊,存在“农机监理只是收钱”的概念,不愿意积极配合,忽视安全检查,逃避管理,给农机执法工作带来很大阻力。重经济利益,轻学习技术,开英雄车、疲劳车、违章载人等现象成为常态,埋下事故安全隐患。

2.2农机手忽视农机保养。在处理监理与服务的关系问题上农机监理部门没能及时跟上农机化工作的发展节拍,致使农机手尽缴费的义务多、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权利,为得到较高的收益,实现利益最大化,大部分机手不注重机车日常保养、维护和检修车辆,车辆超年限使用、超载行驶、私自改装“三无”车辆现象普遍存在,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3各级政府对农机监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监理装备是保障农机安全检查的物质基础,由于各级政府对农机监理工作的不重视,致使对农机监理农机监理装备设施投入不够,如下乡进村入户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的笔记本电脑和多媒体教学,检测仪、电子桩考仪、酒精测试仪等专用设备配备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农机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农机监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工作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作用不明显,也不利于监理工作的发展。

3.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强化服务意识,处理好监理与服务的关系。要提高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必须处理好农机安全监理与为民服务两者的关系,各级政府和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和思想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把农机安全监理作为加强管理的一个突破口,实现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在服务农民中加强与农民的联系,规范农机安全生产,在规范管理中加强管理工作,以管理带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从而推动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顺利开展。

3.2正确处理安全教育与违规处罚的关系。安全教育是农机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执法检查是减少农机事故隐患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机监理的宗旨是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农机监理人员进行执法检查,对违章者实施处罚,是行使行政职权的强制力表现,但监理人员在纠违处罚的过程中由于方式和方法不得当,易引起群众误解,因此,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农机监理部门应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如印制各种安全生产宣传图片资料等,使广大机手充分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做到宣传在先,依法行政,规范执法,避免暴力执法和激化矛盾

3.3强化农机安全培训,提高农机驾驶人员整体素质。农机监理部门要严把培训质量关,借助社会力量,加大农机教育培训力度和规模,以强化农机安全监理基础。根据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特点和实际客观需求,协调农机监理站、农机推广站、农机校,研制实用的培训计划,从学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到农业机械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驾驶技能,不断提高农机手整体素质,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和正确引导,从源头促上进监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篇3

2012年1月20日,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货运驾驶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大中型客货运驾驶人培训考试要求,严格客货运驾驶人准入条件,加强客货运驾驶人的安全管理。

出台背景

2011年全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总体形势总体平稳。据公安部道路交管局统计,全国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万812起,共造成6万2387人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和4.4%,从大的数字上来看是相对平稳的,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从肇事车辆的使用性质看,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总数有些下降,但是一般货运车辆事故还是比较突出,全国一共发生了生产经营性的道路交通事故是5万7681起,共造成2万3582人死亡,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27.4%和37.8%。与2010年相比,总数是下降的,但是一般货运车辆的肇事导致死亡人数是最多的,占整个生产经营性事故的71.8%。另外,从事故原因看,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仍然是导致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的原因。特别是超速行驶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4.2%,所占比例较高。最后,从事故发生的地点、道路情况看,高速公路的事故仍然呈上升的趋势,与去年相比,分别上升了1.6%和5.8%,3人事故和5人事故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9起和14起。

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特别是道路的交通运输也日益频繁,道路运输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参与到运输的群体,包括机动车辆也越来越多。截至到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机动车是2.25亿辆,驾驶人2.36亿人。其中,营运性质的机动车2195万辆,占整个机动车总量的9.77%;营运驾驶人1944万人,占驾驶人总量7.38%。这么一个庞大的参与营运的机动车和驾驶人群体,再加上道路运输承载的大量旅客和货物,它的风险性就比较高,发生事故的风险性比较高。一旦发生事故后的危害性也比较大。近年来,据公安部道路交管局统计,特别是大中型客货车的驾驶人肇事导致的事故伤亡率比较高。2011年全国一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7起,造成451人死亡,其中涉及大中型客货车肇事的23起,造成390人死亡,分别占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5.1%和86.5%。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暴露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营运的驾驶人特别是大中型客货驾驶人,交通的安全意识相对比较淡薄,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比较高,特别是应急处置的技能不足。同时,也暴露出了在管理过程中职业驾驶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一些企业内部管理还不够规范,对驾驶人特别是营运驾驶人的日常教育管理措施落实得还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公安部和交通部将客货运驾驶人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严格的资格准入、严格日常的教育管理入手,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这既是贯彻国务院2011年第165次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的要求,更是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

主要内容

由于营运性驾驶人驾驶的是公用性的车辆,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一旦发生事故,后果特别严重,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如果是危险品车事故,还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所以相对于一般私家车驾驶人来说,这些人的责任更重大。所以在道路管理过程中,应该对这一类特殊的群体采取严格的措施,严格管理。这次《意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涵盖全过程的,它对营运驾驶人从培训、考试到资格准入、到日常的监管,包括出了事故后的责任追究,是一个全过程的监管。

营运驾驶人从培训、考试

从事故原因来看,因为驾驶人的因素引发的事故占到90%以上,在驾驶人综合素质中,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又至关重要。但是从现在培训和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试教育现在还比较普遍,强调技能,忽视安全意识。这点和国外有很大的差别。国外对驾驶人的培训和考试,更重要的是关于安全意识。为了增强驾驶人培训和考试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特别是提高大中型客货运驾驶人安全驾驶意识的养成,此次在文件当中也作出了一些相应的调整。原来分三个科目考试。第一个科目是驾驶人安全理论的考试,俗称笔试,第二是场内驾驶技能的考试,第三是实际道路的驾驶技能的考试。现在在场内技能考试科目当中,在原来的桩考、侧方停车、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等10项目的基础上,还要增加一些模拟雨天、湿滑路面、冰雪路面的复杂道路条件的考试,甚至模拟高速公路一些驾驶技能考试。在实际道路培训考试过程中,除了在原来要求普通道路上落实夜间考试的现有考试要求外,还要求各地增加山区、隧道、坡道和高速公路等复杂道路条件下的考试,目的就是要增强驾驶人在这种复杂道路条件下应对复杂的可能出现的突况的实际应变能力。在下一步改革的中,更重要的就是要体现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把安全意识在培训过程中,在理论的培训过程中灌输。另外在考试过程中,使安全意识能够考得出来。

篇4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实时通信等高新技术在不断深入并影响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部队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地风险和考验。充分认清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考验,加强针对性的研究,总结特点规律,制定合理有效地应对对策,对于部队安全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对策

一、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考验

(一)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一方面、部队安全隐患呈现多样化趋势。相比以往的“人车枪弹酒,水火电毒密”等传统安全隐患,网路保密安全、官兵交往安全、网路不良信息对我官兵的影响等方面的安全隐患,逐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给部队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传统安全隐患,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数量上、形式上,也比以往更加纷繁复杂。另一方面,各种安全隐患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性。信息化条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信息的交互性,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个孤立的安全隐患能够互相交互信息,产生影响。

(二)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安全隐患更加隐蔽。一是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安全隐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在转化为事故案件的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信息化条件下,各种安全隐患通过信息手段进行交织影响,积累融合,最后在爆发上具有明显的突然性,往往令人措手不及。二是空间上的不受限性。信息化时代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在地域上没有任何限制,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都能进行信息间的交流。三是安全隐患的抽象性。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安全隐患不像传统的水、电、人员秩序管理等方面问题,具有可见性、可抓性,往往能及早发现,及早整改。而网络保密安全、部队通信安全、人员通信交往等方面的隐患具有明显的抽象性。

(三)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安全管理更加棘手。一方面,在影响上具有广泛性。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个人通信设备的普及和宽带网络、3G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社会信息的获得比以往更加容易,传播速度更加快捷,致使部队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其在影响上必然会更加的广泛。另一方面,在处理上具有急切的紧迫性。信息在传播速度上具有的高速性,导致我们在查找处理安全隐患的过程中,必然在时间上是紧迫的,一旦处理不够及时,将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信息化条件下加强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严格落实安全制度。制度是防范一切安全隐患、安全漏洞的铜墙铁壁。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正规部队各项秩序;要坚持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要突出抓好大项活动、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敏感时期部队安全稳定;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整体合力;要完善预警机制,加强请示汇报,做到遇有隐患及时汇报;要强化监督管理,杜绝安全死角,确保管理不留漏洞。

(二)加强官兵安全教育

再高科技的手段、高尖端的技术,只要官兵思想重视,各项工作符合安全规定,部队就能实现安全稳定。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重视程度。要以部队最惨痛的案例为牵引,深入开展案例剖析、自查互查、安全评比等活动,不断强化官兵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技能教育。邀请专业人员授课,介绍信息化条件下的各种安全风险及预防对策,使官兵能够获得更清晰地认识,并掌握一定的预防方法。

(三)有效运用信息手段

篇5

关键词:水库安全管理 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135-01

我国境内河流众多,我国已建成的8.5 万多座水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农业灌溉、防洪等方面,但是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技术落后、后期养护维修不足等原因,造成水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例如大坝漏水、渗流等。因此,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1 水库安全管理现状

1.1 管理体制多样、维护力量不足

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水库数目众多,同时分属于不同级别的行政单位主管,有的水库的管理权属于省级,有的属于市级,而也有一些小型的水库是分属县级管理,因此,在水库安全管理的体制不同,造成了安全管理的标准不同。此外由于我国的水库众多,而管理人员的配备却不健全,部分水库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从而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1.2 管理人员变动频繁

我国水库的安全管理制度采用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其管理工作都是由行政领导主管的,随着形式的发展,水库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每座水库都设置了明确的责任人、安全监督人等,这有助于提升水库管理的效率,但是由于行政人员的变动频繁,造成了水库责任人的变化频繁,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3 法律执行力不足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部分小型水库并没有设置固定的管理机构,其管理人员的数量也较少,从而造成了法律执行力度的不足,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制度不能落实。尤其是对于《防洪法》《水库管理办法》《水库安全管理方法》等法律条款并没有落实到位,从而造成水库安全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对于防洪防汛工作的准备不足,日常管理制度的执行不严格,甚至存在着违法的现象。

2 水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加固任务重,资金筹措难

部分地区的水库年久失修,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加固,但是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山区,由于其政府的财政较为紧张,对于水利建设和加固的工程预算较少,从而影响了水库的加固工作开展。此外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缺口较多,更是侵占了水库安全管理的资金预算,增加了其筹措资金的难度,这是水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2.2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难度增大

如上所述,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施工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在施工中还面临着其他方面的问题,增大了施工的难度。首先是部分大坝的安全系数偏低、结构强度不足,坝基和坝体的设计荷载不足,存在着地质勘测、结构设计、施工质量的问题,尤其是中小型水库大坝的问题更为突出,其施工建设标准已经不能符合当前大坝的抗洪标准,从而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其次是交通不便,在一些道路较为崎岖的山区,很难展开大规模的加固除险施工。再者是水库泥沙淤积严重,我国江河的含沙量较高,尤其是北方的水库中泥沙淤积严重,水库的泥沙占据了其调节库容,阻碍了加固除险施工的进行。最后是加固施工和供水发生冲突,加固施工直接影响了到当地的供水,甚至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在加固施工之前进行周密的供水安排,这也增加了加固施工的难度。

2.3 安全管理维护力量薄弱

当前水库安全管理的维护力量较为薄弱,造成了很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能展开,尤其是资金缺乏造成了的管理队伍不完整,甚至不能完成正常的维修养护工作。此外维护力量的薄弱还体现在管理人员水平的薄弱,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水库安全管理工作。此外由于基层管理人员的待遇较差,造成了技术人员的跳槽,一些高水平的管理、检测、水情监测的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

3 水库安全管理的建议

3.1 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首先要加强水库的加固除险施工,尤其是对于水库大坝的加固处理,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重新进行坝面的整修,对于坝体上出现的裂缝,要采用灌浆法进行加固处理。要做好水库的防洪处理,翻修坝顶,并相应的加高高度,设置平缓的坝坡。此外要处理好水库的渗流,对于土石坝上出现了渗流要采用防渗为主、排水结合的原则,避免小的安全隐患成为事故的源头。

3.2 建立水库安全运行长效机制

安全管理工作是动态的,要根据水库的状况不断的调整管理机制,因此,要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持续的对水库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测,保证水库一直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及时的消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尤其重视对于水库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维持水库的正常运行,并改善其性能,确保水库长效运行。

3.3 加强法规建设,健全制度体系

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推进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同时要按照现有的法律开展水库的管理工作,并加强监督管理,把每一项的安全管理措施都落实到位,保证管理工作有法可依。鉴于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当结合水库的安全现状,参照相关的监测法律法规,把大坝安全管理作为一项制度纳入法律条例中,同时对安全管理等工作做好政策性调整,加强专业仪器的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

3.4 因地制宜,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

对于水库大坝事故的分析表明,如果水库大坝没有相应的配套监测设施,就不能及时发现大坝的内部动态变化。因此,要加强水库安全管理的工作认知,认识到监测设备的重要性、必要性,高度重视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积极完善安全监测设施。按照水库大坝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合理的监测目的和监测手段,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4 结语

我国境内河流众多,在我国已经建成的8.5万多座水库,这些水库为我国的农业灌溉、发电、防洪、供水、改善生态和环境等方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水库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维持水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的水库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做好水库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卫国,龙振华.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7,7(14):15-17.

[2] 朱晓源,吕乐.浅谈江苏省水库安全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08,8(3):36-38.

篇6

关键词 生产;安全;管理;规范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9-0069-02

0引言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伴随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安全管理的规范性也应当上升到新的高度。安全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含多方面的管理内容,运用良性循环的管理举措将为企业带来长远的效益。

1 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规范的必要性

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具备了基本的安全管理条件,由相关的管理人员从事专门的安全工作。但是近年来企业内部的生产安全问题仍然频频发生,提高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应受到充分的重视。一方面,从企业内部来看,生产环节出现安全问题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失,或是员工出现工伤,或是企业财产受损,而且安全事故的损伤程度与经营风险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安全隐患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企业经营也势必会面临风险的威胁,产生各种不稳定的因素。立足长远发展的角度,规范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另一方面,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企业从事生产的同时会对外部环境造成影响,安全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更要重视对公共环境的保障。有很多企业的生产作业涉及户外,如垃圾处理、建筑工程,缺乏内外安全的综合管理,一些隐性的环境问题就此引发,经过一段时间的蔓延,将会给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因此,规范生产安全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体现。

2 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规范的举措

在认识规范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必要性的基础上,科学的发展举措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企业应当在今后的管理中加强基层生产防护,引入先进的管理流程,应用保险分散风险,并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2.1安全管理工作的防护规范

基层生产过程的安全防护是安全管理规范的首要任务。基层员工处于一线生产的位置,企业既要对员工的安全操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又要认真关注对外部环境的安全防护,全面配备安全管理的软件和硬件。对员工的安全防护,企业要注重工作服、绝缘鞋、防护鞋、口罩、面罩、手套、对讲、操作工具等工作条件的完善;对外部环境的安全防护,企业要注重大气、水流、土壤以及噪声污染的防治。同时,生产章程中还应明确规定员工服装和工具配备的标准、外部环境的维护标准。

2.2安全管理工作的流程规范

对流程的规范主要侧重于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出发,重新研究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问题之间的彼此联系,然后改进安全管理流程,使人力、物力、财力达到最优化的匹配。有的企业认为生产安全问题很少发生,所以就一些安全管理环节可能会忽视投入的重要性,这就涉及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权衡。从短期来看,企业可能节约了部分运营成本,而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不仅此次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对社会环境的污染更会产生长期的影响,未来改进安全管理时也同样要继续投入。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要在深入分析内外部环境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从基层开始,向上层层设置安全管理环节,环环紧扣,填补安全管理漏洞,不留隐患。

2.3安全管理工作的保险规范

生产安全问题的发生是一个富有概率性的问题,在一些企业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在有的企业不发生,不等于所有的企业都不发生。对于概率性安全问题的管理离不开保险的保障,保险是分散风险、杜绝安全隐患、提供损失赔付的有效措施。当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不断规范时,并不等价于安全风险为零,在此情况下,拥有保险保障,有助于为企业分散风险,即使发生安全问题,保险公司也可以提供相应的赔偿。例如,企业生产过程意外发生火灾,如果只是意外问题,而不是因为人为管理的疏忽,缺少了保险保障,企业将承受非常可观的损失,健全的保险将为企业弥补损失。而有的企业希望投保,却遭到保险公司拒绝,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身安全管理不够规范。此时,保险公司凭借专业管理的优势,可以为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规范建议,当企业日益完善生产安全管理后,仍可与保险公司建立合作。企业投保保险时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为员工缴纳各种保险,并衡量企业财产规模,投保企业财产保险。

2.4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规范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不是一种被动等待,等待问题发生再进行处理,而是要主动关注风险的变动,分析风险变化的规律,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采用积极的措施抑制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信息化管理成为生产安全监督的保证。除安全管理人员的流动监督外,运用信息化管理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对重要的安全指标进行测量,一旦进入高风险指标范畴,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及时预警,并协助管理人员采取治理措施。例如,垃圾处理工作的户外生产作业可能因为垃圾类型的不同,在焚烧、深埋的过程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在信息化管理的支持下,应用软硬件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大气污染的治理速度,尽可能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而且信息化管理的生产过程录像也有助于企业时刻研究内外部的安全问题,持续改进管理工作。

3 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规范的保障条件

安全管理工作的举措从制定到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获得企业领导的支持和推动下,只有各级员工密切配合,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改善。因此,生产安全管理规范的保障条件必不可少。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评估制度,并通过责任人机制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效落实管理工作的改进。

3.1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评估制度

企业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即不断改进原有的管理举措,提升管理水平,所以对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性的评估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当企业重新设计管理流程,加强保险意识,实施信息化建设后,领导者、管理者和员工代表应定期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工作加以评估,从员工工伤的数量、企业生产损失、财产损失、安全防范效率、应急管理速度、投入和产出之比等指标分析评价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依据评估结果,从微观层面深入研究更利于降低生产安全风险的管理方法,并加以应用。为此,企业领导者应确立安全管理质量评估制度,组织创建专项评估小组,以月度、季度、年度等作为评估周期,鼓励员工努力配合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企业内部严谨的生产和管理作风,切实为内部安全和外部环境的维护做出贡献。

3.2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人机制

从基层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流程重塑,到企业投保、安全监督,不同的环节都应具备相应的责任人,即使发生问题,也能追根溯源。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做到各司其职,以严格的责任人机制进行保障,才能严肃纪律,促进企业上下共同关注和配合安全管理。企业领导者应明确责任人机制的地位,并有效贯彻责任人机制,对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委派固定的责任人,将责任人的职责加以公示,使各个生产和管理部门都能认识到具体的安全管理内容与配合方向。责任人机制是奖励和处罚相并行的管理机制,所以企业可增加相应的绩效评估,从各环节责任人落实安全管理改革的速度、各个周期安全管理质量评估的结果、责任人履行职责的情况、问题的发生率、生产安全创新建议等方面对工作成果给予评定,以激励的方式促进安全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3.3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

上述生产安全管理的改进举措既涵盖技术层面的规范,也涵盖思想层面的规范。技术层面侧重从生产安全的软硬件条件进行改进,而思想层面则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责任心、自身素质息息相关。生产安全管理最终要靠员工来实现,人才队伍建设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质量。企业应当积极引入安全管理的专业人才参与到改革工作中来,使生产安全管理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服务于企业整体的运营和发展。专业的安全管理人才可以承担技术鉴定、流程再造、员工培训、管理研究的多重职能。首先,企业现有的生产安全管理软硬件配备是否合理,经过一段时间是否有防护硬件需要升级,专业人才可深入实施技术鉴定,并给予指导;其次,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现有的安全管理流程是否出现管理漏洞,专业人才可及时对流程进行规范或再造;再次,企业内部从事生产和安全管理的员工需要具备怎样的技术技能、专业素养,如何应用安全的生产和管理方法,专业人才可深入一线完成培训工作,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最后,安全管理的举措是否需要改进,如信息化监督管理水平、新型管理方法的引进,都需要专业人才时刻研发,与时俱进。因此,企业应尽快构建生产安全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塑造崭新的管理风貌。

4结论

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既是必要的,更是迫切的。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保持敏锐的安全意识,应用先进的管理举措,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将会呈现更加喜人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大数据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将新时期校园安全管理的着力点放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之上,各类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建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的安全管理服务工作。在感受到信息化给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国内高校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大多数信息系统只是简单的完成了案事件的记录工作。随着新时期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范畴的不断延伸,高校稳定形势的不断复杂,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新课题。当前,“大数据”概念的出现,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拟从构建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的角度为校园安全管理信息化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构建校园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的重要意义

数据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职能领域,对数据的挖掘和运用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及管理因素。各高校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这些数据目前大多分散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彼此不能独立,出现了所谓“信息孤岛”现象,未能实现数据的互联共享。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的数据和信息,比如学生工作部门掌握的学生基本信息、统战部门掌握的信息、后勤部门掌握的校园基础建设信息等。在以往的安全管理工作模式中,通常是在安全案事件发生后再去校内各职能部门调查有关的人员或事件信息,具有相当的滞后性。而今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已经从以往单一的事件发生后的处置转变为 “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模式,这对高校做好研判和预警的工作提出很高要求。笔者认为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在学校层面上形成“一盘棋”,全面搜集和统筹管理好涉及管理服务、治安防控及安全稳定等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才能准确、全面的把握校园的安全形势,从而做好各类事件的调查、处置以及应对决策工作。由此可见,多部门整合联动,打破数据壁垒,建立全校层面上一体化的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至关重要。

二、校园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途径

一是以自然人为线索构建大数据平台,有效融合安全管理的多个维度。安全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不能简单的从治安防控或者维护稳定的单一维度出发,而是要统筹考虑两方面工作各自的内容和特点,特别是要重视两方面的交叉与融合,这就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在以往建立的单一维度信息库中通常采用划分事件类型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将不同类型的事件割裂开,难以有效的将不同类型的事件联系起来。而如果从“人”的角度建立数据平台就会不同,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事件都离不开人为的因素,同一个“人”也可能涉及到多个类型的事件中。以高校中的自然人作为核心要素,事、地、物、组织等要素作为其属性建立起的安全稳定信息平台可以更好的融合治安防控、维护稳定等各方面的信息。

二是要建立起大数据平台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可信。基础信息的质量决定了分析结果的价值。决定信息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在于其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例如,及时更新到期的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危险源的安全状况等信息,使得信息平台中的数据能够真实的反映现实状况。因此必须建立起安全稳定数据平台的管理维护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其生命力。这方面要加强信息工作队伍的素质建设。信息工作人员责任重大,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丰富的信息工作经验,要能够运用系统思维方式探究安全稳定工作的信息点,要善于从小事中获取重要信息,要及时准确地做好信息收集整理、报告和传递工作。高校应当加大对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供交流的平台,设置专项经费鼓励研究。

篇8

[关键词]油田生产;安全环保管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E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099-01

1 引言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油田企业中逐步提高了管理水平,然而在对安全环保的管理上还并未完全落实到实处。实现油田安全环保管理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油田企业的日常生产中要要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大事来做,不断贯彻落实安全环保工作,做好重点环节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断的增强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明确肩上的职责,从而在实际生产中做好落实工作,从而在油田企业营造出稳定和谐的环境。

2 油田安全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

油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严格的执行安全环保的各项要求。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严格管理,加快工作节奏,从而保证了油田的稳定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油田生产中,安全环保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进行,具体如下:

(1)排查和治理相关隐患不够深入。由于在安全环保管理中相关人员专业知识比较欠缺,因此在对一些隐患进行排查和控制的过程中缺乏时效,治理问题过程缓慢,并没有及时的将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仍在进行生产时的使用,不能及时的对报废和淘汰的设备进行处理,还有就是对于一些已经报废的井并没有及时的按照规定进行封井处理,从而对以后的安全管理造成影响。

(2)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对于自身的责任认识不到位,不能有效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和管理,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的油田管理中一些有关的责任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因此,在处理一些安全检查时敷衍了事,检查完不能对有关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提出有用的整改建议。还有就是当在处理安全环保管理问题时,一些有关的安全环保管理人员所提出的建议缺乏针对性,所提出的解决措施往往比较空乏,不能有效的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由于部分单位对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因此对员工的培训上也不够重视,造成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安全管理基础。

(3)安全演练工作不足。在日常中进行的安全演练可以增加当事故发生时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所以在安全管理中,安全演练占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现在很多单位都忽视安全演练工作,对安全演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其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都明显不足,不能够合理的利用相关的设备和设施,这也造成了安全预案上不够完善,所以在安全风险的管控上难以得到保障。

(4)环保工作不够完善。环保工作的不完善主要是表现在对环保工作方面存在的隐患治理不到位,这主要是由于在油田生产的过程中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比较多,一些管线都出现了老化和腐化的现象,如果出现泄漏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会严重的影响到油田的长期发展,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3 如何加强油田安全环保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是油田发展的大事,是油田企业在发展的前提,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对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视,不断的强化有关人员对安全环保管理的认识,针对油田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油田安全环保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1)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作为安全管理部门要不断的对安全发展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在实际生产中落实安全生产要求,建立出符合本单位生产的一套规范的、合理的管理机制,要严抓生产安全,并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排查,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还要不断的加强对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油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也要不断的进行更新。

(2)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的基础就是做好宣传工作,在油田的生产过程中要不断的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理念,在安全管理部门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观念,在日常中要定期进行宣传和落实安全制度。还有就是要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培训,不断加强培训力度,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在现有的安全管理w系上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为员工建造良好的安全环保的氛围。还有就是加强不同岗位之间的交流,从而使不同岗位之间的协同能力得到提高,在安排岗位时要因人设岗,要做到人尽其才,对不适应的人员要及时的进行调整。

(3)落实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在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当中要严格落实监督工作,各岗位人员要不断明确自身的职责,在进行审批手续的管理时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严格的执行,锅饭管理的流程,要及时的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对安全事故要做好预防措施。其次要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结合相应的激励制度,从而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在日常的生产中落实安全环保工作,从事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高志勇,刘扬,王玉明,刘书华.油田企业建立实施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的探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2(04).

[2] 丁阳,陶荣德,曹海伟.浅谈安全环保管理中油田数字化的建设[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8).

篇9

1 存在的问题

1.1 领导重视不够

有些学校特别是一些薄弱、规模小的学校,主要领导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虽然逢会必谈安全,整天吆喝“安全第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把安全工作放到第一的位置上,工作随意、力度小。在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上,分工安排不按照《学校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工作存在应付现象,认为每个岗位只要安排了、有人干就可以,而不从对工作有利的角度考虑。

1.2 认识不到位

一是有些学校管理者存在安全责任意识偏颇的现象,对安全管理的主体不够明确,认为学校的安全工作就是校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安全科长的事,与自己无关。有这种认识的人,一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校安全管理的特点;另一方面就是没有真正领会“全员目标、全员责任、全程管理”、“一岗双责”和“谁组织谁负责”的内涵。二是学校职能部门的安全责任意识较淡化,产生依赖心里,总认为学校安全的事就是安全科的事,最终弱化了学校整体安全管理力度。

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每时每刻都存在安全问题,而且影响安全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随机的和难预见的。各类安全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每个人和每个部门。因此,安全工作不是哪一个领导和哪一个部门的事,需要齐抓共管,每个人和每个部门都有安全管理的职责,这是学校全体教职工都应该达成的共识,特别是位居学校管理层面的人员。

1.3 干部作风不实

安全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关键在干部,干部的关键在作风。当前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干部作风不实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中的好人主义。工作中不敢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考核,特别是对一些违规现象不加以制止,任其产生危害。二是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安全工作中不能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抓好工作的落实,更谈不上创造性开展工作,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缺少检查指导和督促,造成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

1.4 存在侥幸心理

有些学校的管理者们对安全工作心存侥幸,认为没有出过事就不是安全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存在侥幸心理。例如,当前整治接送学生车辆工作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很难开展的工作,取缔不合规定接送学生的车辆,也引起了部分家长的不满。有些学校虽然也按上级要求开展了工作,但是因工作有难度,所以工作力度不大,违规接送学生的车辆时而运营,学生交通安全仍存在较大隐患。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是因为学校管理者认为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事故,存在侥幸心理。试想,如果出现甘肃庆阳、江苏丰县接送学生车辆交通事故,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确保安全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思想、行动中,不能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2 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校领导不得力

具体来说,一是安全教育乏力;二是干部管理不严;三是工作落实不够。我们往往在强调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情况下,忽视了“安全重于泰山”,不少校长发现问题不去抓,有违反规定的事和人不敢抓,久而久之,问题成堆就无法抓。

3 对策及建议

3.1 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一是加强学校班子建设,建立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了解学校班子建设的实际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和告诫,使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二是进一步完善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制度、规定,制定学校安全工作考核目标,构建科学的考评制度,为学校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依据;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全面掌握学校安全工作状况,通过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问题,发现学校存在安全问题督促其切实整改,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多组织一些安全方面的活动,开展评优树先,抓典型、树模范,对在安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在晋升职务、职称评定中有所体现,与教学、科研成绩同样认可,以调动学校干部、教师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3.2 针对学校层面的建议

3.2.1 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认识。

一是要加大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丰富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做到安全工作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事事讲,在全校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大家真正认识到,没有安全其它工作就没有前提和基础。二是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学习《学校安全管理规范》,组织各部门管理人员学习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2.2 建立健全考评机制。

学校对安全工作要制定严格的考评措施,把教职工履行安全管理责任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和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严格实行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将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

3.2.3 加强对干部的管理。

篇10

关键词: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认识;建议

油田环境中存在很多易燃易爆物品,这就导致油田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加大。油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油田的安全性在实践中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油田企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有消极影响。

1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最基础的是提高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这是采取一系列消防安全措施的出发点。针对重点消防单位的人员,如安全管理人员、消防管理人员以及负责人员要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培训的措施。这一部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与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要在管理制度中落实上岗制度。另外油田企业本身要从普通职工的消防安全技能提高上面着手,确保员工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要就油田建筑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掌握油田企业中易燃易爆物品的种类,并掌握基本的火灾急救方法。

2采取消防安全宣传措施

消防安全的宣传工作也要加强,才可以全面提高油田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可以为油田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人人都承担起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在实践中掌握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消防安全技能。在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中,要利用真实有效的案例引导,积极吸收成功的安全消防知识宣传案例,使这一些方面的知识更加容易被人吸收和接受。另外最好在宣传的过程中采取多元的宣传方式,比如开展培训班,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还可以利用分发宣传小册子的方法让更多人掌握消防安全知识。

3分析讨论典型案例增强消防安全管理实效性

我国地大物博,尤其是新疆以及东北地区的油田企业居多,在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借鉴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教训。针对国内以及国外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筛选,使其能够展现出一定的规律。引导职工从这些案例中分析出消防安全管理的漏洞。为了保证这些案例能够深入人心,起到作用,最好是选择具有真实性的案例。要具有充分的直观性以及现实意义。职工分析和吸收这些消防安全案例的时候,会以现有的消防安全意识为基础,通过相关人员的分析和指导,可以从中总结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当案例讲解完毕之后,还可以组织职工进行讨论,发表意见,从最大程度上增强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并同时丰富这一部分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

4提高油田工作人员的消防能力

油田工作人员的安全消防方面的业务训练工作要开展起来,不仅要让职工具备消防安全意识,还要让这一部分人员掌握真正的消防安全技能。尽管消防主力属于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但是在实践中对于火灾现场能够起到直接影响作用的是火灾发生场所周围的人员。因此职工要就自身的消防技能进行提高。油田企业要承担起责任,积极制定员工消防实践技能提高的培训课程。训练的过程中要具有选择性,职工训练结束之后还要采取考核措施。针对考核不合格的职工还要加强培训。不仅仅要就消防安全中的基础技能进行培训,还要就职工的自救技能进行培训。为了让职工所掌握的消防安全知识都能够发挥作用,油田企业要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进行消防模拟。

5积极开展消防演练工作

油田企业的职工均应该具备消防安全意识,因为无论是油田企业还是社会中的其他企业,火灾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都是突发性的,所以更加强调职工这一方面的处理能力。油田企业可以从职工当中选择消防技能比较好的人员组成一支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队伍,在火灾发生之时能够积极采取急救措施。并且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还可以就其他职工进行培训,提高普通职工的突发性急救能力。这一支专业的消防队伍要针对消防所需的材料设备、设施等定时检查维修。为了让油田企业员工的整体消防实践能力提高,这一支队伍可以根据油田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的考核和竞赛方式吸引普通职工。在考核中要就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职工的实践操作技巧和自救技巧进行训练,这一支队伍要与油田企业共同进退。

6结语

油田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同时还具有复杂性,因此首先要足够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油田开发和利用的实践当中,需要加快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同时加快监督机制的构建,从根本上控制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畅海峰.油田消防安全管理思路[J].中国石油石化,2016,S2:149.

[2]黄发勇.强化油田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若干思考[J].化工管理,2014,32:96.

[3]何春力.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分析[J].化工管理,2015,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