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评价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评价指导意见

篇1

一、主要成绩与经验

1、学校办学目标较明确,素质教育意识较强。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年青有为,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努力发挥班子成员在教师中的带头作用,全体教师敬业奉献、积极向上。学校认真推行素质教育,制定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方案,提出以“培养良好习惯”为主题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确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依法治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路。开展“评每月之星,促素质教育”评选活动,为全体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学习榜样,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实践。学校创办以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管理逐步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取得一定成绩。

2、抓师德师能,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引导教师将个人奋斗目标主动融入学校发展目标,将生活需求、家庭幸福与专业成长、价值实现和人生追求联系起来,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制度,学校重大决策交由教代会研究决定,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针对教师队伍年轻、教学经验和教科研能力不足的现状,开展校内、校际间的学习交流活动,狠抓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制定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规划,要求新教师一年适应、二年上路、三年成熟。在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学生家长参评、考核组综合评估机制的基础上,突出开展以学评教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方法、效果、作业批改、辅导等进行评价,学校对满意率低于75%的老师进行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对情况进行分析,寻找不足的地方,制定今后的整改措施,有力地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评价的结果作为教师学年考核、奖惩、评优评先的依据,改变以往评价较片面、不够客观、时效性不强的状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重针对性、实效性、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重视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德育工作的系列活动富有新意。重视德育队伍的培训工作,制订班主任月评比制度,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和学生干部例会制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团队工作,成立由团员组成的国旗班,举行升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校园里“讲文明、讲礼貌”蔚然成风,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4、重视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成立了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有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上好体育课,学校根据实际每学年组织一次学校运动会,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培训,面向师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5、重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能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一是落实常规教研,建立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考核制度,把教学常规与教研要求整合,对各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考核,有效促进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重视专题教研,鼓励教师参与并承办各种公开教学活动,通过落实听评课制度、强化教学反思,收集汇编教师优秀、成功教学个案、教育教学论文,引导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促进其迅速成长。三是重视研究性学习活动,加强教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培训,结合学科特点提供课题给学生,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广大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四是培优扶差并重,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抓两头、促中间,抓全面、促发展”,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和学法经验交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学科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内容,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年来,中考也取得好成绩。

二、问题与建议

(一)注重办学经验的总结,确立更高远的发展目标,引领学校更好发展

1、注重总结,明确定位,引领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高度。学校如何取得质与量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如何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应成为今后追求的目标。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学校已走上了一个较高的平台,如何在这个平台上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和品味,关键在于学校要对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思考,从文化管理的高度来明确学校定位,确立高远的发展目标,引领发展。

2、正确处理好继承、引进和创新的关系

学校领导班子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引进先进学校的一些做法,加以改造、提升,扬长补短,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值得探索。在检查中发现学校有明显的应付痕迹,许多方案、材料是泊来品,还没来得及消化。希望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评促建,利用好各种迎检的机会,对学校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整改、补强,以推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建议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总结成功经验,提炼学校精神,寻找不足和问题,征集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科学论证,形成学校发展的新思路,不断完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二)加强校本研训,强化自我发展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加强校本培训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成为困扰学校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学校要加大校本的培训力度,进行课程改革相关内容、上级有关新规范、新要求等的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学校要整合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对教师专业成长实施分层达标管理,建立相应的教师专业达标的指导、检查、监督、奖惩机制,结合新教师的培训、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引导教师寻找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引导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增强自我发展意识,促进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阶段提升综合素质。

2、做实校本教研

学校中青年教师多,有朝气,有潜力,但教学研究经验相对不足。调动与激发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关键就要搭建发展平台,落实校本教研。首先是加强常规教研,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落实教学反思。其次是加强专题教研,落实同伴互助。特别要做实课改宣传周、公开教学活动、教学大比武等活动。三是要加强课题研究,借助专家指导,落实专业引领。

3、着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一切教学的载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是我们永远的主题。首先要落实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只有经过精心的设计才能有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其次要强化课堂教学监控,学校领导要经常性深入课堂听课,同时要落实教师听课制度,加强对每一位教师平常教学情况的监控,而不是到期中期末才进行质量监控。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如教师互评、学生评教、领导评教等,引导教师在平时下苦功,在课堂教学上下苦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深化课程改革、精细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办学内涵的跃升

1、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特别是各年级要开设好体、音、美课,规范开好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课和校本课程,提高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效性;落实学生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和课外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重视兴趣小组的过程性指导。

篇2

关键词: 学分制 教学督导 评价体系

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学习计量单位,以学生修满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衡量标准。多元化的课程能够扩充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用新视角看问题,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学督导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教学中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分析指导和信息反馈等。从传统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到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习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必然导致教学督导管理模式发生改变,必将推动教学督导评价体系更完善。

一、实施学分制的意义

学年制管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学校批量培养人才的模式。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单一,类型单一,课程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不利于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另外,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统一规定的,没有弹性。进入大学后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不努力,学习质量下降。而实行学分制管理后,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教学水平较高的任课教师,教学水平较低的选课学生人数太少的教师将可能没有课上,势必影响教师的声誉和经济收入。这种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钻研业务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生因补考不及格必须缴费重修,将给学生在学习上带来时间和经济成本增加,这种机制不仅起到督促学生自我约束、认真学习的作用,而且让家长参与管理教育学生的工作,促进良好学风形成。由此对学生的学风建设和教师的教风建设都起到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我校实施学分制的效果

我校升专历史不长,对高校教学管理有的还处在摸索阶段,多年来都是实行的传统学年制管理模式,从2013级普通大专生才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目前我校实行的是有限弹性学分制,学生可以延长修业年限,最多顺延2年(服兵役除外),但不得提前毕业。实施学分制是学校教学组织和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自从我校实行学分制以来,无论是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推动教务管理改革,教务管理手段和方法要求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实行学分制涉及学校内部管理诸多方面。如学生的成绩管理、学籍管理、主修专业的管理、主辅修专业的管理等都要根据学分制的要求,做相应的变动。为此学校在教务处专设相应的职能科室,对有关人员进行学分制管理培训。其次,推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诸方面的改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合理调配运用教育资源。以前教师教得好坏结果都一样,实行学分制后,有的老师用老方法、陈旧的教学观念和内容教学,结果到目前已有近十位教师因无学生选自己的课而导致收入下降,同时对自己的声誉和进职称和岗位晋升都有一定的影响,这样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再者,实施学分制后,无形中给学生增大学习压力,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以前学生上课迟到现象严重,学校专门组织人在教学楼前督促检查,但效果不佳,而现在学生为了抢到位置都是提前进教室,以前一到晚上校园到处是三三两两谈情说爱、聊天、散步的学生,现在自习教室和阅览室经常座无虚席。

三、我校实施学分制出现的问题

我校学分制实施时间较短,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未预料到的问题。一是实施学分制后导致行政班级和教学班级两种班级同时存在。无论是学校层次的管理还是教师教学管理都增加了难度,教室的安排、辅导员和班干部的任命、任课老师的考勤等方面都与以前有很大不同。二是由于我校教师人数有限,任选课的可选课程未达到学生完全满意的程度,有的学生喜欢的课未选到,为了修够学分,不得不选自己不一定喜欢的课程。三是我校是医学院校,实训实验课特别多,选修课上课时间很多时候就与实训实验课时间重叠,导致学生无法两头兼顾,老师和学生都有怨言。

四、我校教学督导评价体系建构实践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督导依据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对教学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以此达到对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督促和指导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实施单位和师生按教学规律办事,提高教学质量。科学构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督导体系,是高职高专院校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重要内容。

教学督导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保障,学分制下教学督导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督导机构,是进行教学督导活动的保障。目前我校教学督导机构是教学督导委员会,属于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直管的学校内部教学机构,由九位来自教学和临床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副高职称以上的资深教师和专家组成,并有两名专职教学督导员。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参照其他兄弟院校的经验及结合我校实施学分制的实际情况,我教学督导委员会制定听课评价标准(理论)、听课评价标准(实训)、学生网上评分标准、教学计划检查评价标准、教案检查评价标准、考风考纪巡查记录表、教学秩序日常巡查评价表、教师调课申请表等评价标准,督导专家们据此对我校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制度化监督、检查、评价指导。

1.教学督导听课制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对课堂教学实施督导是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重要措施,听课是教学督导对教学过程实施监督的最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从类型上说有理论和实训实验课,从性质上说,有必选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对于选修课则更侧重督查学生出勤情况和教师教学准备是否充分及教学效果等。高职高专性质决定了课堂督导的重点在于实训实验课,学分制的实施强化了教学督导对选修课的督导,教学督导专家们通过随机听课和专项听课的方式,采取集体听课、集体评议的方式或随机、单独听课的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督导。被听课的对象主要是近三年入学的教师、年轻教师、网上评教较差的教师和巡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教师,课后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课件和学生名册等教学资料,如实填写听课评价表中项目,并与任课教师进行平等而富有成效的交流。

2.教学秩序日常巡查制

开展教学秩序日常巡查是教学督导对教学环节实施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对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增强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有很好的监督作用。教学督导每天安排专人对我校几个校区进行巡查,教学楼外重点是检查老师和学生上课迟到,把食物带入教学楼等不良现象,教室内重点检查老师到岗、着装规范、教学投入、学生听讲的情况,巡查比到教室听课更能了解教师教学的真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备案,及时通报给有关部门和分管校领导,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教学管理常规督查制

督管是教学督导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教学督导工作的难点,我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只是一个学术机构,不是一个职能部门,在督管上,教学督导采取灵活务实的管理方式,以常规管理督导为主,包括开学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检查,各教学部门行政坐班人员到岗检查,教师上新课试讲、新进教师试讲检查,教师调课规范检查,领导干部听课完成情况检查,期末考试考风考纪、试卷批改检查,校外实习医院和教学班等检查。对检查的结果以与部门沟通交流为主,对突出严重问题上报给分管领导处理,让教学管理真正服务于教学,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运行。

4.教学管理协助制

教学督导对教学管理进行适当协助是对教学管理监督的有益补充,是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专家经验丰富的长处,服务于教学的有益尝试。教学督导专家通过借鉴他校经验,结合我校教学特点,设计了学校新的教案,教学计划,教学日志模板,报校领导批准,由教务处,在全校实施。教学督导还协助教务处和各系部中心搞好新教师的培训,参与学校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的验收,参与学校各类教学评比的评审,参与学分制方案的审定等。

5.教学信息收集反馈制

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环,教学督导专家深入教学第一线,对教学各环节和教学质量进行跟踪监督,通过听课、学生干部座谈会、网上评教等多种手段,广泛与师生接触,及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师师德、教学态度、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意见,及时把收集到的信息和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学校领导,使教学督导真正起到领导和师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6.教学督导评价建议指导制

教学督导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评价过程,教学督导通过对学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建议,以帮助和指导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改进教学,同时供学校领导决策和解决问题。目前,我校教学督导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采取及时性评价建议,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对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定时的评价建议,每月以简报的形式汇报给分管校长,并在每月校长办公例会上通报,每学期结束时,对一学期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性评价,提出指导性建议,上报分管校长。

7.教学督导自我建设制

教学督导要能科学公正地对教学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需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总结学习,加强教学督导的自我建设,是提高教学督导质量和水平的前提。制定教学督导委员会部门职责和主任委员、秘书、专职督导员和兼职督导员职责,通过每月召开教学督导例会,总结当月教学督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习国家教育法规和学校教学管理文件,用以指导和规范教学督导活动,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建立完善的教学督导档案,储备好第一手教学资料,办好教学督导网站,使之成为师生了解学校教学的窗口,监督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教学管理的舆论工具。

参考文献:

[1]李萍莉.全面构建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督导与评价体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5):83-85.

篇3

1.备好指导意见和大纲

包括钻研信息技术教学教育部发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这里主要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课程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领会指导意见中的主要思想;研究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大纲,通过钻研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

2.备课每一节课的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我们在备每一节课的教材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广泛阅读有关信息技术的报刊杂志、浏览网上信息,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哪些素材和资源。

3.备学生

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4.备好硬件和软件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安排在机房或者多媒体教室中进行,这样方便学生的学生和操作。这里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对机房或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师机、学生机、投影机、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调试好,并且在计算机中安装必备的教学和学习软件,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运行正常。

5.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6.备好教学组织形式

这里的教学组织是指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如何组织学生上机。信息技术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组织教学形式时,要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分配教师教学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把教师教学和让学生进行分组自主讨论学习、学生巩固练习相结合。

7.备好教学评价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同其他课程的其中一个方面是评价考核。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可以从认知、操作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有: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评。我们在备课时,要确定教学结束后以哪一项作为评价的重心,从而布置学生书面或者上机练习要求。

8.写心得

篇4

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

(浙教基〔2015〕36号,简称《指导意见》)把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类,这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一大创新。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基层校长和教师对建设和实施拓展性课程的目的、意义、途径等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这将直接影响学校课程规划的制订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最终影响《指导意见》的有效贯彻与落实。现就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谈一谈本人的看法。

一、为何要开设拓展性课程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类型和层次的需求都趋向多样化。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还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行各业专门人才,更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较高创造能力的知识型劳动者。义务教育课程必须增加选择性和灵活性,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成长需求。

浙江省在20世纪末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很好地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基础教育公平性和教育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孩子在“有书读”的基础上,更能“读好书”,期待教育能让孩子全面素养得到提高,个性和兴趣也能得到有效培养。在完成基本教育供给的前提下,浙江义务教育应该是走向多样、优质和均衡。教育公平要转向个体维度,即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育公平,差异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而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上,离老百姓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

另外,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期,“让学生学会选择”是高中课改的重要目标。这也要求义务教育除了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还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自己感兴趣科目和领域的拓展学习和各种活动,及早了解自身的特长和潜能,为将来选择合适的高中和进入高中后的选课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拓展性课程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基础教育公平性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拓展性课程有利于统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有利于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培育学校办学特色;有利于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有利于转变育人模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如何理解拓展性课程的内涵

《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自主开发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那么,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与现行三级课程体系是什么关系呢?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维度的课程分类。三级课程是从课程的管理权所作的分类:顾名思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分别指国家、地方、学校开发和管理的课程。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是从课程的教育功能所作的分类:基础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拓展性课程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通俗地说,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大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少量是拓展性课程;地方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一部分是基础性课程,还有一部分可转化为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少量为基础性课程,大量为拓展性课程。

如今,很多学校开设了体育、艺术、科技、传统文化等校本特色课程,每门课程每周1~2课时不等。如果这些课程的内容是本校所有学生人人必学的,可视作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关内容的校本化实施,应该归于基础性课程的范畴;如果课程内容是供学生选学、不作统一学习要求,就属于拓展性课程。《指导意见》把课程分成基础性和拓展性,其目的是控制统一性学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增加选择性学习,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发展留出空间。因此,哪怕是体现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也要尽量减少人人必学的内容,增加与学校办学特色有联系,又能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需要的选择性课程。例如,以“书法”为特色的学校要求“人人会书法”,这一要求是合理的。但对全体学生而言,只要按教育部要求,认真学好《书法》教材规定的内容即可。在此基础上,学校可开设不同书家的《楷书》《行书》《隶书》《篆书》,以及《甲骨文》《篆刻》《现代书法》《书法雕塑》《书法艺术操》《书法与装饰》等选择性课程,供不同能力层次和有艺术兴趣的学生选学。

拓展性课程与现有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有什么区别?两者在选择性、兴趣性上是一致的,区别体现在全体性、层次性上。目前多数学校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主要为特长生开设,学生自愿参加,不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拓展性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强调“全体都参与、人人有选择”。原则上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校均应提供相应的选择性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有特长的学生可发展和提高特长,没有特长的学生可发现和培育特长。另外,有些学校通常把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而拓展性课程必须纳入课程表,在规定的周总课时内安排教学。

三、如何建设和实施拓展性课程

拓展性课程建设应该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选择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择性课程,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性课程的内容涉及所有学习领域和学科,《指导意见》从课程内容上把拓展性课程分成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三类,一至六年级主要开设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课程,七至九年级全面开设三类拓展性课程。

第二,层次性。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学段教学要求,尊重个别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拓展性课程可分成普及型和提高型:普及型课程就是“零起点”的课程,不需要任何学习基础,学生只要有兴趣可以自主选择;提高型课程指需要一定学习基础的课程,譬如文学社、剧团、合唱团、民乐队、武术队等课程,教师和学生可双向选择,甚至可以举办入选资格考试。

第三,实践性。拓展性课程能力要求要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与基础性课程的教学目标相联系,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不要与基础性课程相重复,两者应该是互补关系。拓展性课程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要设计项目式、主题式、探究式学习活动,创设有意义的真实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拓展性课程不要一味“拓宽”“拔高”“加深”,重点应在“活动”“体验”“综合”“创造”上做文章,更多地关注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拓展性课程的课时必须在教学总课时内安排。《指导意见》规定,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至六年级15%左右,七至九年级20%左右。转换成平均每周课时数,一至二年级3~4课时,三至六年级4~5课时,七至九年级6~7课时。《指导意见》同时规定,每学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三至四年级不少于5天,五至九年级不少于10天。每门课程学多长时间?用长课还是用短课?学年内集中安排还是分散安排?是整合实施还是单科实施?这些问题由学校根据实际自主决策。

四、如何评价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成效

《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和实施九年一贯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全面、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发展水平。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情况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拓展性课程的学习评价应视学段和课程的不同,采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种方法,以适应拓展性课程的多样性特点。教师可通过学生学习表现、学习感受交流、学习情况记录、作业分析,以及其他学习过程的证明、记录等,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综合评价。知识拓展类可在期末或课程学习结束时安排集中书面考查。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考核可采用口头表达、才艺展示、模拟表演、实验操作、实验探究报告、调查报告、作品展示、小论文、表演、特长认定等多种方法。拓展性课程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活动记录档案,以及完成作业(作品)过程的记录或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结果可用等第、分数、评语等形式表示,也可以根据课程、学段特点采用其他方法表示。例如,体艺特长类可以与社会艺术考级相结合,小学段可以与少先队争章活动相结合等。

五、如何保障拓展性课程的教学质量

篇5

1、调研工作

以新课程为导向,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要注意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总结推广经验。本学期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于3、4、5月期间开展1次集中调研活动,要特别关注农村地区、基础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以及高中课改样本校。适时开展对课改教研工作的调研。本学期继续选择部分区县与市教研室联合进行教学、教研指导活动。使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小学将于3月、4月进行两次调研活动,初中3月将进行一次课改调研活动,高中将于4月下旬进行一次课改调研活动。 调研紧紧围绕美术学科课堂教学和美术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全力推动高中课程改革,继续深化初中教学评价研究,继续小学课程改革专题研究、总结、推广工作。协助本室与北辰区教研室共同指导普育小学的美术教学指导工作。

2、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做好本市小学、初中、高中的暑假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本着把培训工作融入教研工作中的思路将举办一些培训研讨会,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大力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

3、总结小学、初中课改经验推动高中模块开设工作

认真总结小学、初中课改的经验,结合本市高中学段进入课程标准实验的情况,重点解决教学评价和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将举办一次小学“一节好课的标准”研究的讨论活动;举办一次初中课改课堂评价的研究活动;将于2012年5月下旬在区县举办一次高中课改模块教学研讨活动。协助大港区搞好本学期4月份举办的“大港区小学六年课改总结活动”。本学期计划举办两场市级小学美术学科高效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并做好总结工作。本学期计划举办一次市级小学美术学科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并做好推广工作。

4、加强学科德育的研究与指导

学习研制美术学科德育指导意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学科德育。

5、研制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积极进行小学、初中学段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研制工作。修订高中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适时下发。

二、课改专题的研究工作

6、作好美术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专题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两次全市课程资源开发专题研讨交流活动。

7、做好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天津子课题的总结推广工作。

8、作好区县小学、初中学科专题及综合课题的管理、指导工作。

9、作好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与阶段性总结工作和结题准备活动。

三、做好美术学科教研、服务、指导工作

11、继续学习贯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法规》,推进各区县的学习和贯彻。全面落实我市《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艺术学科(音乐、美术)教学改革的意见》中的各项具体目标和要求,并将其列入学科日常教研工作。

13、认真研究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校本教研形式,带动美术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形成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校本教研模式。

四、做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与指导工作

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坚持作好美术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工作。结合小学、初中、高中课程改革的机遇,进一步开展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创新研究活动。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示范性的教学案例,以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努力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2012年4月编写完成高中美术教学案例集。

五、中小学双优课评比工作

认真作好中小学双优课的评比准备工作,作好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的内容。

六、研信息化建设

14、加强学科主页的建设,不断完善调整学科主页的内容。充分发挥OA网在学科教研工作计划中的作用。

篇6

一、明确高考作用和导向

我们以2011年浙江高考翻译题检测为例来说明高考内容。考题要求将“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译为现代汉语。

从《考试说明》看,此题考查学生“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能力,具体而言是考学生“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若学生能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反之即可说明学生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两者比较,是从理论上统一了教和考。学习语文课程的要求和课程评价的高考,是统一在一个课程体系中的。

从试题内容看,其涉及的语文课程知识有:“焉用赠”的翻译。学生若熟悉“子为政,焉用杀?”(您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为政以德》)学生只要简单的迁移套用,就能翻译“焉用赠”了。题中的“若”、“子”都在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可见,高考不是完全脱离课堂的。这就是将高考评价指向了课程的学习,从而体现了课程评价精神。

整体考虑这道题目,其中还考查了学生依据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这点也是平时教学的重点内容。比如“要指导学生对文言文知识进行整理积累,注意在语境中把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要让学生对词类活用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因此,高考的考查的是平时语文知识的积累情况和平时语文能力的运用。高考的这种导向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高考,不仅仅是考试,而是立足在平时的语文学习的考试,是对语文课程的测试和评价。它是不仅不会离语文课程本身很远,反而是和语文课程紧密联系着的。

二、解析文言文教学内容

针对上面这道题目,基本教学内容是学生掌握句子理解和翻译的方法。有老师把这道题目的解题策略教授给学生,比如:1.看大意,找整句;2.看句式,重语序;3.落实词义,善推敲;4.通顺表达,补语气。又比如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推断方法:1.对称推断法。在对举句中,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2.语境推断法。语境推断法主要利用语境――语句连贯、相承相接,其意义也是上下连贯、相承相接的特点来推断其含义。3.词性推断法。根据词性推知它的词义。4.联想推断法。高考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其意义、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

这些方法或解题思路成为了高三语文核心的教学内容。学生练习,努力掌握这些方法和思路,成了学生学习的内容。那么,这些教学内容和语文课程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说有多少是指向了高中语文课程所要求学生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

从上面的“推断方法”来看,都指向了“文言文中句子的理解”。这属于“阅读浅易文言文”涵盖的内容。从“解题思路”来看,也是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拥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强调了“要指导学生对文言文知识进行整理积累,注意在语境中把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要让学生对词类活用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如果在平时语文教学中,遵循这些教学指导意见,让学生切实落实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那么专门的备课教学和训练就不需要了。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常说高考导向,考什么教什么,我认为是把这两点搞反了。课程要求确定了教学内容,而考什么是在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设定的。高考备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在对课程要求进行整合梳理之后,包含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程的复习和巩固,再自然延伸到高考。

由此,我们认为高考若能发挥其应有的高中语文课程评价作用,引导平时语文课程平时的教学,将带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学科自信心。

篇7

紧紧围绕教育局中心工作和本科室工作计划,年中教科全体成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依照计划要求科学有序的开展工作。

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规范建设工程为重点。

中教科主要负责小东庄中学和钢管公司中学两所学校。每周电话询问进展情况,1.根据教育局《关于机关干部深入学校为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规范工作服务的安排意见》津丽教[]7号)要求。并分别先后四次深入学校,指导学校根据实际制定整改措施,两所学校依照教育局要求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素质教育、创新学校管理等方面入手,突破关键环节,掌握推进节奏,有计划地开展达标工作。

中教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2.根据《关于教育局机关科室、直属单位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规范工作的意见》津丽教[]8号)文件精神的要求。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一是加强课程管理。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落实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保证活动课程的课时和质量。学期初,根据课程要求逐一核对学校上交课表,及时反馈给各学校,并指导学校在师资允许的情况下,按课程计划要求调整学校课程,开足开齐课程。

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评价体系,二是制定了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指导学校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发挥新课程改革中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从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社会适应能力五个维度,18个要素,54个关键表现,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学生达到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的目的使评价与学业考试有机结合,与“指标到校推荐”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行学校月报制度,三是针对初中校巩固率提高难的问题。学校每月12日汇报在校生情况;学校制定防辍控辍的措施,制定目标责任制;召开防辍控辍工作交流会;惩办义务教育完成率高的先进单位钢中和中学。现在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学业考查报名情况看报考率达99.4%

召开由十五所初中学校一把校长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四是为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会上惩处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高中阶段入学率较高的三个先进单位,通过树立典型激发了各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意识。

正在制定我区初招具体实施意见。推进就近入学,五是落实市教委《年市初中招生指导意见》精神。对小学毕业学生进行全面摸底统计,规范招生行为。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

二、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初中校理科实验教学水平工程

进行培训指导,1.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中理科实验教学工作指导意见》并召开初中学校教务主任会议。联合教研室下校指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学校制定并上交理化生实验考核方案,2.完善区级理化生实验考查工作。完成了八年级学生生物实验考核,九年级学生物理、化学实验考核。

中教科和教研室正在积极准备5月16日的学生实验竞赛。3.中教科制定并下发《初中学生理化生实验竞赛方案》现各学校正在积极报名。

暑期进行初中教师理化生实验技能全员培训和考核。4.制定并下发《初中教师理化生实验技能全员培训方案》初中教师理化生实验技能全员考核方案》现正在整理相关信息。

二)加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解学校开设课程情况以及上课情况,1.召开高中学校通用技术教师座谈会。并深入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依照课程规范建设,2.根据考察、调研情况和现实存在问题。为国办高中配备通用技术设施。方案已交财务科、教学装备站)

3.制定并下发了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培训方案》5月中旬进行全员 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管此标记。培训。

做好初中市级学业考查、学业考查准备工作三、依照市考试院中招处的工作部署。

促进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实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的改革。前期经过大量的调研,

1.改革招生制度。制定了区年市重点高中指标定向分配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促进高中招生向多元评价、多元录取方向发展,转变以中考效果简单相加为高中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

先后召开教务主任会进行培训,

2.依照市中招处的安排。完成艺体类招生报名、体检工作,完成并上报了区级学业考查、理化生实验考查成果,完成了八、九年级学业考查信息采集和报名工作,完成了学业考查考点布置、考场编排上报工作,现正在进行学业考试报名、加分工作审核报送等工作。

四、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努力提高升学率

1.加强毕业班工作。

督促学校及时召开毕业班教学分析会,坚持下校对毕业班工作进行指导。全面提高毕业班教育教学水平。

进一步稳定教学秩序2.加强学生学籍管理。

进行解读。一是及时转发市教委《关于蓝印户口学生在入学就读及参与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通知》津教委中[]6号)并及时召开高中主管教学校长会。

制定并下发《区普通高中接收转学学生实施方法(试行)津丽教中[]13号)今年5月1日实行。二是针对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召开初中教务主任会议,三是针对初中学籍管理中存在现实问题。对有双学籍的学生逐一落实,及时清理。

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3.继续做好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

进一步完善《初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基础上,加强质量分析。今年重点加强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制定并下发《市区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津丽教中[]2号)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指导,引导各校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目标,全面提高我区整体教学水平。

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4.以课堂教学管理为抓手。

深入探讨有效教学的战略,一是指导南孙庄中学、军二中、小东庄中学、民族中学胜利的开展教育教学开放日。深入课程改革。

篇8

关键词:专业发展;校本研修;校本课程;课堂改革;常规管理

学校办学以培养人才为本,培养人才以教师为主体,学校发展原动力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专业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可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可以增强教师职场幸福感。因此,围绕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学科素养,学校做了一系列工作。

一、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机制

作为学校的领导层,必须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含义,并且引领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保障,不管从学校层面、中层的执行层面,还是教师个人方面,学校都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人人都是专业领导者”的新的管理模式,以此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二、创新做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理论学习专业阅读

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达到教学理念的提升,育人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发展负责任。积极提倡以“专题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目的是让教师为解决自身专业问题而进行知识积累,强调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2.博客资源库助推教师成长

迄今为止,博客已经由原先的静态博客发展为动态博客,形成了师生、生生、家校互动的博客群。同时,资源库的建设使年级学科形成了序列化持续性的链条,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共享。

3.做好校本研修活动

把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整合形成整体的校本教研观。执行“读书学习—实践反思—科研解疑—博客写作”的教研思路,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形成教学问题集中汇报研讨制,让科研成为学校管理的常态。

三、深化课堂改革,助推教师成长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进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构建自主高效人文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

要求教师做到自主高效人文课堂的“七优化”原则,彻底杜绝课堂因追求活跃而失序,因强化有序而少趣,因套搬模式而低效的现象。要求教师科学决策课堂,坚决把课堂还给学生,目标直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落实课题过程化管理

继续推行“3+1”三级课题管理模式(“3”即指科研处、学科组、备课组,“1”即指科研骨干教师),侧重突出跨学科研究,成立由各学科科研骨干成员(名师工作室成员等)组成的学校科研攻关小组,及时汇总一线课改中的难点、困惑点,突破课改的关键环节。

3.建立微型课题研究机制,发挥教师个性特长

结合本组子课题和构建生命课堂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教研思想,展开积极“行为研究”,建立微型课题申报验收制度,实现教育科研的过程化、常态化,为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提供梯度式的教研平台。

四、校本课程开发,推动教师成长

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执行好学科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构建学校课程特色,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大化服务,更好地挖掘、发挥学生潜能,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有效地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将开发成功的22类校本课程列入学生选择的菜单式目录,为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视野得到有效拓展。

五、探索完善评价机制,以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引领教师成长

结合目前的教育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形成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使制度起到导向性和激励性作用。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发展的评价机制,采取教学过程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章立制,结合省教育厅对教师评价的指导意见,我们出台了《张店七中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指导意见》,此意见分为六大板块二十五个模块,并以此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方向。

篇9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新课改 农村小学 困境及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改的亮点课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提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现状

(一)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程度低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时间相对于其他传统课程来说开展较晚,校长对综合实践课程的了解也是有限的,并且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很多学校将这门课理解为活动课,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但是完全忽略了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此外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加上开课时间较晚该课程的配套设备也不完善。

(二)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课教师不专业

在一些农村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很多教师基本以专科为主,很多学校教师也老龄化严重,学历更低。由于农村小W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特点,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结果也具有不可预见性,因此对任课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多教师面对课程的失败往往就会放弃教学,使得教学任务难以开展。

(三)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课内容少

在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的主要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不少学校也没有与课程相对应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农村很多学校除了可以正常维持教学秩序外,没有能力增加其余的教学设备以及应对新课改的资料辅助设备。很多学校也正是因为基础设施的不足,只能选择对基础设备要求较低的劳动与技术课代替教学工作。

(四)目前农村小学采用的评价方式不完善

目前多数学校的关于这门课的评价方式不完善,甚至一部分学校不对综合实践课程做考核,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表现不做任何评价。不少学校之所以这么做是由于学校没有可以依据的评价体系。很多学校虽然知道综合实践这门课程过程性评价要比结果性评价重要,但是由于没有完整的多元化体系,使得很多教师只能按照成绩来给学生下定论。

(五)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资源来源少

在很多农村小学,少数教学资源通过购买的渠道获得,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自己开发的渠道获得。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师生之间通过共同探讨出来的过程,因此它对教学资源的需求要求较高。但是学校之所以采取这两种方式经费少是主要原因。很多学校也对这门课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很多教育经费难以正确应用。

二、实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应对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指导意见,提高各级的重视程度

为了提高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视,建议由省市制定关于农村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国家也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指导工作,地方以及学校也要根据指导意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规划和总结出符合自己学校的活动方案。与此同时也要将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情况作为评价学习、评价教师的标准,以此来督促学校教师更好的执行课程。此外还要提高校长的认识,只有校长得到重视才会命令教师加大对课程的关注程度,从而逐渐形成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管理体制,有利于课程的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调动社会力量解决农村教育经费问题

解决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关键是经费问题,依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同承担,加大财政收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慢慢的将农村教育经费问题加入到公共财政保障的范围之下。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使得农村教育经费可以正常运行,各级相关政府部门也要设立专门的教育经费,用于教师的培训、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开展及教具的添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等。此外加大社会捐赠力度,鼓舞社会力量捐助学校,出台一系列的措施,保障经费的合理使用。

(三)扩大校际交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由于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属于新课程,狠毒学校教学经验不丰富,因此可以利用各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及课程案例来交流学习。学校也要请一些专家学者举行讲座活动,推动课程的全面实施工作。上级部门也要加大对一线教师的支持力度,增加教师的收益,同时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也要积极的号召教师积极的参与到课程的培训中去。

(四)建好、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很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工作,但是资源少,教学资源质量差是首要问题。因此应当迅速建立其资源标准,开发更有效的教学资源,同时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建立符合自己学校的资源,同时向周围一学校请教教学经验。

(五)改革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方式

教育政府部门应首先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成绩,还要重视挖掘学生各个方面的潜能,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潜能,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学校也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更加准确的评价学生。

三、结语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虽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随着各个部门及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发展的能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淑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03).

[2]刘丽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

篇10

一、评奖原则

1.全面性原则。(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2009—2010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细则》对学校、教师进行全面评价;(2)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对高中三个年级的年级主任、班主任、备课组长、任课教师全面进行评价。

2.达标性原则。每学年对学校进行两次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根据两次综合得分的高低确定学校受奖等次。

3.多元性原则。根据《*2009—2010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细则》确定每校各层面受奖总数,学校根据内部管理的各项综合评价条例进一步确定具体的受奖人员。

4.过程性原则。对学校和教干、教师,按教学工作综合评估、阶段质量调研和日常教学监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

5.鼓励性原则。对学校层面,根据评估成绩的高低设置不同受奖等次,综合得分未超过600分的学校不设奖。对个人层面,根据工作性质实行分层设奖,使各层面工作突出的个人都能有受到表彰的机会。各层面设奖人数除年级主任外,其他原则上不超过该层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6.发展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实行水平评价与发展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水平评价,按“关注整体水平,以平均分高低为基本依据”的原则进行。对发展评价,按“关注基础水平,以平均分相对提高率为基本依据”的原则进行。

二、奖励依据

根据《*2009—2010学年度普通高中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办法》,每学年对学校进行两次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按评估的成绩进行奖励。主要包括:1.办学思想与教学规划;2.教学资源与校本培训;3.教学实施与校本教研;4.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5.教育质量与发展水平。

三、奖项设定

1.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根据教学工作综合评估得分的分布情况,确定各奖次的具体受奖单位数。

2.优秀年级主任:全县设奖总数约为年级主任总数的二分之一。其中高三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高二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高一约占总数的六分之一。

3.优秀班主任:高三奖班主任总数的三分之一,高二奖班主任总数的六分之一,高一奖班主任总数的九分之一。

4.优秀备课组长:高三奖年级备课组长总数的四分之一,高二奖年级备课组长总数的八分之一,高一奖年级备课组长总数的十二分之一。

5.优秀教学奖:市级教学奖只面向高三任课教师。县级教学奖面向高中三个年级的任课教师,高三奖任课教师总数(获市级教学奖以外的)的三分之一,高二奖任课教师总数的六分之一,高一奖任课教师总数的九分之一。

6.突出贡献奖:(1)各层面突出贡献奖的总数根据每年高三教学质量的水平和提高幅度确定,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2)获一等奖的学校再加奖2人。(3)只面向高三任课教师。

四、奖励办法

1.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奖励条件

每学年进行两次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按评估结果的综合得分确定奖次。900分以上(含900分)为一等奖;750~899分为二等奖,600~749分为三等奖;600分以下(不含600分)不受奖。

2.优秀年级主任、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长、优秀教学奖奖励条件

(1)各校“优秀年级主任、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长、优秀教学奖”的受奖名额,根据高中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的结果,结合各层面的实有人数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办法见附件。

(2)对当年考入北大或清华的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直接授予优秀班主任。

(3)对当年奥林匹克竞赛有学生获省赛区一等奖,且被省级及以上高等院校招为保送生的指导教师,直接授予优秀教学奖。

(4)对考入北大或清华的学生所在班级的8位任课教师,直接授予县级优秀教学奖。

(5)市级优秀教学奖与县级优秀教学奖不重复奖励。

3.突出贡献奖奖励条件

(1)根据每年高三教学质量的水平和提高幅度确定各校获突出贡献奖的总数,具体分配办法由学校根据内部管理评价制度及结果确定。(2)在校长、业务校长和受奖的高三年级主任三个层面中,获一等奖的学校共奖2人,具体人员由学校根据内部管理评价制度及结果确定。(3)考入北大或清华的学生所在班级的8位任课教师(至少含2位基本能力科目任课教师),直接授予突出贡献奖,不占计算名额。

4.几点说明

(1)县级优秀教学奖项面向高中三个年级,以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积分为依据;突出贡献奖、市级优秀教学奖项面向高三年级,以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积分和重大教学质量检测水平为依据,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2)所有具体到个人的奖项,相关人员在学校内部学年度综合考核中必须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等级,否则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