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化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象信息化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设计)名称
**市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
论文(设计)
来源
论文(设计)类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内电信设施的普及与完善为网络商务交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传统的经济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贸易手段和经济活动的开展已经难以满足现今信息时代世界经济的要求,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手段充分运用了现今的网络条件,利用网络这样便捷的工具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紧密联系起来,企业可以在同一时间了解员工、经销商以及顾客的情况并结合各方面信息及时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自身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在网络上了解市场状况寻找商机,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并将它迅速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迅速准确。产品设计和资金的投放更加合理。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这是企业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决胜的关键。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信息化过程中,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息知识,缺乏信息技术资金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管理基础薄弱。再加上市场环境不稳定,安全体系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缺乏信息需求。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电子商务发展较早的国家,如美国,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经济管理方面已有相当成熟的发展和改革经验。Rarl、Smits(2009)
都提出信息战略应与商业需求相一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Levy
M
和
Powell
P
(2010)研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结合其电子商务发展程度提出一个合适的模型,使用这个模型来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战略。Gunes
(2016)研究了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与电子商务的匹配策略,总结了业务创新、组织创新与支持文化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同时,关注电子信息有效的使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建立了公司战略、信息战略与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战略匹配的概念模型。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尤其是大数据、Saa
S、云计算等的企业应用时间不长,主要是近几年的事,特别是电子商务和
IT
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才促使其真正的投入到实践中来。温丽丽(2016)认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管理中的误解,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从基本条件、管理哲学、业务创新和人才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刘荣娟(2016)认为,信息化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然路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不高,很多方面待完善。基于此,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胡红一、郑有(2014)、赵志鸿(2016)、李永宁(2017)等学者则针对缺乏资金,低水平管理下的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途径做了探讨。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二、企业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关系探讨
(一)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的内涵
2.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2
(二)企业信息化概述
(三)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1.企业信息化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
2.企业电子商务是对企业信息化各方面的整体运用
三、**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二)**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市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2.**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
3.**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
(三)本章小结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策略
(一)增强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
(二)加大企业信息化管理投入
(三)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基础建立信息化网络
(四)寻求合适的企业信息化模式,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
五、结论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以**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为例,探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其一,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本篇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其二,图书馆、互联网等可以搜集到较多的资料;
其三,有导师的指导;
其四,自身在中小企业实习过,可以获得一手资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选题、定题阶段,及任务书下达(201X.XX.XX-201X.XX.XX)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形成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201X.XX.XX-201X.XX.XX)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中期检查(201X.XX.XX-201X.XX.XX)
第四阶段:论文的评阅及答辩工作(201X.XX.XX-201X.XX.XX)
第五阶段:毕业论文资料的整理归档(201X.XX.XX-201X.XX.XX)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篇2
【关键词】信息安全分布式监控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网络监控技术从早期的单一技术逐渐发展为一种综合应用,它将监测技术和系统管理集成在一起,并利用网络传输技术来远程获取被管网络中设备的运行信息,通过智能分析手段来提供一种安全的管理服务。目前民航气象信息服务的特点及面临困难:
第一、信息种类和应用的多样性使得信息维护工作量大
民航气象服务所需要应用的信息有地面和高空风温资料、气象雷达图形资料、气象卫星资料、航路及机场实况资料、各类Micaps资料及报文产品等,资料的获取途径也各不相同,应用的形式多样。因此,应用终端多,网络结构复杂,这给气象设备维护人员保障信息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
第二、信息接收、要求及时,而信息安全监控难度大
目前民航空管系统的气象观测、预报业务及其它用户服务终端设备分布较分散,包括机场飞行区观测室、航管楼塔台、预报室和雷达塔等有之间存在一定空间跨度,设备维护工作要同时兼顾所有气象信息终端的监控巡视维护工作。目前,民航空管气象信息安全监控主要通过设备维护人员定时巡视为主,其次是气象信息应用人员的监督。但民航气象信息中各类数据接收、发送时间并不一致。而设备人员巡视时间间隔固定,信息不安全事件是随机发生的。因此,信息不安全事件在巡视时间间隔内发生时,不易被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直到应用人员使用时发现,一方面必然给气象服务保障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给设备维护人员的应急处置造成一定程度的紧迫性。
本文所设计开发的民航气象信息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服务质量和气象信息应用质量,有效减少气象设备保障中错、忘、漏等情况的发生。
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气象服务的各个终端的运行环境、硬件、系统、网络、数据接收情况等信息,并将监控结果集中显示到监控平台上。当发生信息不安全情况时,在监控端通过图形、声音、文本或短信的方式进行预警,并以文字形式提供建议性处理方案。将各个系统运行情况存入日志文件中,可以按年、月、日统计生成设备运行报表。本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气象信息安全和气象服务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气象设备维护人员和气象信息应用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效缓解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二、系统总体设计
在民航气象信息安全综合监控系统中,通过网络远程监控技术实现对气象信息的各终端的重要信息进行监控。本系统拟采用网络化、集成化的C/S与B/S相结合总体架构模式,通过在各终端安装监控,监控在终端上采集相应的信息,并进行安全性判断,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将信息分类整理存入数据库。并根据监控显示终端的要求将相关信息提取显示到监控界面上或管理员的手机上,同时服务器也支持WEB访问,终端运行情况通过WEB获取。该数据流向分别如图1所示。
三、系统模块设计
民航气象信息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包含监控服务器系统和监控系统两个子系统。监控系统用于监控信息的采集和简单诊断,监控服务器系统主要用于对监控发送的监控信息的接收、存储管理、智能决策、告警信息、案例收集、统计分析等。
四、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4.1监控功能
网络:气象信息服务局域网网络运行实况;CPU、内存:终端的cpu、内存使用率;
进程:终端重要进程监控; USB:终端usb使用情况;资料接收:终端气象资料接收情况监控(气象资料接收、采集的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机房环境:机房的温、湿、烟监控。
4.2案例收集和智能决策功能
在本系统设置智能决策模块,管理员将信息安全处理方案和应急预案不断积累整理录入解决方案数据库中,存储在监控服务器中。当发生不正常情况,用户确认收到告警信息时,系统智能决策模块根据当前情况进行判断,从解决方案数据库中搜索相应或相近的处理方案和应急预案显示到监控终端上,以供用户解决问题时参考。
4.3告警功能
本系统对监控的到异常信息进行实时告警,以便维护人员及时关注设备状况。告警的形式为声音告警、图像、文本、短信告警相结合的方式。当故障出现5分钟内值班员还没有确认知道告警时,GPRS模块以短信的方式将告警内容的简述发送到值班人员的手机中,以防值班员离开监控终端时影响监控的及时性。
4.4信息安全事件日志管理功能
在监控过程中,如果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在监控服务器中记录所有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主机或网络设备名称、内容等信息以便后期工作中查阅。
4.5设备运行统计和报告功能
系统可以按小时、天、月、年统计对设备按类型进行故障统计,并形成报告文档。对于设备风险评估、设备更新有情业务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五、系统安全性设计
本系统应用过程中要将监控分系统安装至被监控终端上,监控信息从各个被监控的终端上汇总到监控服务器中。为了保证业务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监控系统要求安全可靠。因此,设计过程中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表1所示。
六、总结
本系统的设计立足在信息安全保障的监控过程中,减少人的参与度。同时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在信息不安全事件处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有助于缩小因维护人员水平差距对信息安全保障带来的影响。民航气象信息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对民航空管气象服务局域网网络内部设备、运行环境、资料等进行实时监控。从本根上解决民航气象服务中数据交换、处理等服务中面临的困难,有效提高气象信息服务保障效率和水平,减少工作中错、忘、漏等情况。信息化在空中交通管理行业应用的前景还很广阔,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建设集成度更高的信息化空管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友生.系统分析师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Leszek A Maciaszek , Bruc Lee Liong . Pract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 A Case Study Approach[M] . Pearson Education 2005.
篇3
关键词:消防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
在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现在全国大部分城市指挥中心已建立了“110、119、122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它不仅整合了社会的联动力量,实现资源共享,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因误报、乱报、重报而造成的警力浪费现象。目前,公安消防部队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消防指挥中心作为新型的勤务实战运作机制,统一的指挥调度,快捷的反应速度,高效的信息处理,灵敏的数网化监控,有力的协调处置,将接警、指挥、调度、处置、反馈等各个环节有序衔接,有效解决了令出多头、各自为战、未能形成合力等问题,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有效的保障。
1.
1.加强消防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但要建设一个好的信息化指挥中心,必须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
1.1信息收集
信息是指挥的基本要素,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消防指挥中心作为消防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要不断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需要,广泛获取信息,通过采编、分析和使用,最终达到服务消防的目的。指挥中心要掌握当天辖区人员、车辆、装备,了解接处警情况,熟悉作战计划,传达首长命令和指示,了解火场情况发展变化并及时报告,再根据首长指示进行处理,最终使人员和装备资源经过指挥中心形成“合力”,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战斗力。
1.2核心效应
消防指挥中心的核心效应就是快速反应,它既是消防指挥中心战斗力的体现,也是消防指挥中心的优势所在。指挥中心应根据接警信息,迅速判断警情,果断下达相关命令,加强第一出动力量的调集,尤其是对于责任区中队的首战力量的调集以及特勤力量的调集。并根据火场和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准确判断、果断处置,从而掌握灭火救援的主动权,恰当处置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
1.3资源整合
目前,各业务系统随着消防三级网络的建设应运而生,这就需要指挥中心对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和集成,从而发挥更大的效应。指挥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操作平台,依托高效的集成硬件,通过资源整合,建立具备图像、话音和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综合处理、案例分析、态势推演和提供预案等功能的可视化指挥控制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综合指挥控制,不断满足灭火救援作战指挥的需要。
1.4科技强警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灾害事故处置复杂,没有强有力的现代科技手段作支撑是难以应对的。这就要求消防指挥中心必须加快开发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GPS及多媒体等技术,构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和指挥平台,实现接处警、预案管理、多方通话、辅助决策、GPS时钟同步、视频会议、实时监控、检测大屏、气象报告、GPS卫星定位等功能,推动指挥工作的改革,拓展指挥工作的职能,提升指挥工作的作用和效能。
2.消防指挥中心的系统组成
2.1接处警系统
接处警系统要协调好总队、支队、和中队之间的工作,实现集合接警、处警、派警、调度、增援、消防设备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并具有可操作性和时效性,通过接处警系统使出警的时间更短,使灭火救援行动更加及时、准确、迅速。
2.2预案管理系统
灭火救援预案管理系统要设计成一个网络智能型数据库,按照使用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预案类型设置不同的内容和格式,精简纸质预案中不实用的部分,增加灭火救援指挥图和指挥提示等内容,实现快速查询、调用、数据共享和管理以及智能提示等功能。使预案更加贴近实战。各基层大、中队要设立预案移动终端,通过网络制定和修订预案。当发生警情后,指挥员可以在指挥车内方便、快捷地调出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单位的平面图以及该类型灾害事故的处置程序,为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提供科学的依据。
2.3
档化少出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单位的平面图以及该类型灾害事故的指2.3辅助决策系统
辅助决策系统主要是针对一些危险化学品而开发的,系统不仅存储了几乎全部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名称、处理方法,而且还存储社会联动单位以及车辆器材装备等信息,通过该系统的辅助可以使消防力量更有效地处置各种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和人员的伤亡。
2.4GPS时钟同步系统。
GPS时钟系统是针对自动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装置等进行校时的高科技产品。指挥中心通过GPS卫星获取标准的时间信号,并将这些信息通过各种接口类型来传输给指挥中心的每台计算机或需要时间信息的设备,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时间同步,使消防指挥更加准确、及时、有效。
2.5视频会议系统
消防指挥中心要全面掌握灭火救援灾害事故现场信息,实现消防指挥控制实时化、远程化,视频会议系统作为一个手段必不可少。视频会议系统,又称会议电视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实现会议目的系统。论文大全。一般包括MCU多点控制器、视频会议系统界面、会议室终端、PC桌面型终端、电话接入网关(PSTNGateway)、Gatekeeper(网闸)等几个部分。各种不同的终端都连入MCU进行集中交换,组成一个视频会议网络。论文大全。论文大全。此外,视频会议系统还具备支队与中队、总队与支队间的资料文档的共享、远程培训、远程教学应用等功能。
2.6实时监控系统
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功能、数据查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事件记录功能、统计功能、报表生成功能、存储功能等。
2.7指挥中心检测大屏
指挥中心检测大屏即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利用它可以连接视频会议,实时监控等多个终端显示,可以分屏显示也可以整屏显示,方便集体观看和研究。
2.8气象报告显示系统
气象报告显示系统可以即时的将当时的气温、湿度、风向等一些细微的天气情况显示出来,报告给消防指挥中心,从而让指挥中心根据更具当时的天气情况为消防工作提供科学判断依据。
2.9 GPS卫星定位系统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功能强大。消防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系统将根据报警电话号码、失火单位名称和地址,自动搜索出以灾害点为中心方圆300米范围内的消防水源方位图,通过语音、数据传输、中文短消息、GPS信息向消防大队、中队下达灭火救援行动命令。该系统还能够计算出消防中队出警的最佳路径,并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引导车辆行驶到交通便利的道路;指挥中心下发出动命令后,可以在出警途中将火灾现场的情况采用语音或数据的方式及时传递给中队指挥员,为其到达火场后迅速展开工作提供依据。
消防指挥中心是消防部队作战指挥的核心和枢纽,消防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非常大人力、物力、财力,这就需要必须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以及消防部队的不懈努力,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才能保证消防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篇4
[关键词]水情;信息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P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268-02
一、前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中得到应用,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水情信息化大大提高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和水资源的管理水平。
二、信息资源的优势
与材料、能源等其他资源有着不同的特征,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特殊性: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物理资源有着显著不同。
2、广泛性:军事、政治、经济、交通、水利、林业等等无所不在。
3、认知性:根据需要,合理分析、认识信息,吸取有用信息,舍去无用信息,清除垃圾信息。
4、共享性:信息资源共享特性是合理开发利用中最重要的。其他物理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是消耗资源过程,信息资源却不同,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重复使用却不会消耗,以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效果。
5、保密性: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军事技术等等因素,使得信息传递具有较强的约束条件。
6、时效性:许多信息在特定时间段内可以利用,常常会过期作废。
7、信息资源的不完整性:由于信息在处理和传递能力不足等导致信息不完整。
三、信息资源在水利行业中的规划利用
信息资源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使得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资源的这种重要性将更加明显。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资源短缺,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的构成是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资源。要把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好,首先要搞好信息资源规划。各种信息系统开发和利用,规划工作是其基础性、先导性工作的前提,同样信息资源规划也是整合信息资源、建设数据环境的前提和基础。是信息资源进行面向对象技术和结构化技术规划的信息工程,是以面向对象的分析思想,以结构化的建模方式来优化行业业务过程。梳理业务和提炼数据这两项工作是信息资源规划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整合信息资源和优化工作流程而进行业务梳理,而准确地提炼数据主题可使数据结构更加稳定,进而通过数据为中心建立行业数据环境。做好水利信息资源规划,也是水利信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开发利用水利信息资源,让水利事业发挥最大的效益,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做好水利信息资源规划应该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为了实现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合理的做好准备,能够规范化表达运作层、管理层和决策层的信息需求;
2、在清理现有的数据库资源的不一致、冗余和接口衔接等问题的前提下,通过系统数据建模,建立适应新的信息需求的规范化数据结构,为解决信息数据不统一的问题,改造和建立高层次的数据环境奠定稳定的基础;
3、在优化管理业务流程的同时,系统以信息化支持管理创新来建模,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4、通过建立计算机化的水利行业信息“资源元库”,用以指导水利行业全面的信息系统建设;
5、大量培训业务人员以掌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行业自己的信息化建设队伍。
在完善水利信息资源规划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实事求是,将本地区水利行业的数据环境模型清晰地展现出来,为下一步的信息资源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达到帮助水利行业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优化的最终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水情信息包括的内容
水情信息包括:雨量、水位、流量、蒸发量、含沙量、降雪量、水温等;目前水情的遥测参量限于雨量、水位。其他参量必要时可通过人工置数或换算获得,其原因多出于传感器方面的限制。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分三部分,即遥测站点自动数据采集系统、中心站数据接收服务器、终端防洪预报调度平台。
五、水情信息系统的构成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2007年为例,全年平均气温14.0℃(北京市气象局)。1月-7至-4℃,7月25至26℃。极端最低-27.4℃,极端最高42℃以上。全年无霜期180至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做好北京的水情管理十分重要。
1、水情自动测报数据、通信及其网络系统
数据采集有两部分:雨量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一是雨量传感器采用翻斗式雨量计。它由集水漏斗、翻斗和轴承等机械部分及磁钢和舌簧管等电器部分组成。二是降水经过进水漏斗流入翻斗,当水量达到定值后,引起盛水一端翻斗翻转,并由磁钢磁吸合(或释放)舌簧管产生一个电信号。接着由翻斗盛水作下一次计量翻转。三是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浮子式水位计和压力式水位计2种。浮子式水位计由浮子、平衡重锤、绳索、水位轮及编码器等主要部分组成。浮子随水位变化作上下运动,并经绳索带动水位轮产生圆周运动,即将直线位移量转换为角位移量。水位轮带动同轴的角编码器产生数字编码输出。压力式水位计:单晶硅片受力后,电阻率发生显著变化,即压阻效应。将单晶硅膜片和电阻条采用集成电路工艺制作成硅压阻芯片。由这种芯片构成的传感器称为固态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利用固态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来测量静水压力,实现测量水深的目的。传感器零点高程加上被测水深,就是该处的水位。目前白沙水库采用的是压力式水位计。只是在传感器技术方面较薄弱,所以水位信息误差较大。
2、信息发送系统
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一是单片机测控系统。完成对水情信号的采集、预处理和发送功能;二是通信机部分。利用移动公司网络,采用短信的形式完成水情信号的接收与发送功能;三是供电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组等)。供给各组件电能.
3、中心站数据接收服务器
服务器设在省水利厅,主要完成全省各遥测站水情信息的接收处理,并建立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因为现在公用通信网络比较发达,所以把服务器和网通公司公网对接,利用有线公网和无线GPS实现水情数据通信。
4、洪水预报调度
遥测水情数据的最终目的是依据遥测水情信息作出洪水预报,采集到的水情信息在此进行最后的处理、存储,从而做出洪水预报和防洪调度决策。其具体功能包括:一是实时数据接收,加注时间存入水文数据库;二是进行水文数据操作,实现数据检查、查询、统计功能;三是根据率定的水文模型进行流域的产流、汇流和洪水演进计算,对预报成果进行实时修正,水文预报;四是按水库泄洪闸情况提供优化调度方案;五是进行水文数据的报表输出,实现数据检查、查询、统计、显示和打印功能。
六、水情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系统在防汛工作中充分显示了优势,已经逐渐成为我省防汛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就成为我市水情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工作布置分工,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主要分为3个方面:
1、水情中心
水情中心建立了完整详细的技术资料档案,包括设备的技术说明、系统的设计报告、安装调式报告、试验和验收报告、运行记录、运行报告、日常维护和检修记录、自动测报站的档案。同时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对整套系统运行、操作、管理、维护、故障检修和考核做出具体规定,使工作人员在处理问题时可以按照规范及时解决问题。
要定期检查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系统,主要检测数据传输系统、报文存储系统和服务器等硬件的运行状况,包括系统供电、网络畅通率、异常数据信息等各项内容,检查结果严格按要求逐项记录,在发生较大雨水情期间要加大检查频率。根据这些记录,统计出系统的可用率、正确率(与人工报数据比测)等,为系统维护和升级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系统管理员定期提交系统运行总结报告,客观全面的反映系统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包括:①系统通信情况;②信息中心运行和维护情况;③自动测报站的运行和维护情况;④系统的升级改造;⑤系统的故障以及处理情况;⑥数据精度分析;⑦数据合理性分析;⑧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等。通过总结、分析和比较,随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2、基层测站
基层测站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水位数值与人工水位核对比较工作,当两水位值相差超过规定范围时,以人工观测为准校正自动测报设备水位的数值。当有降水时,测站维护人员应与委托站看守员取得联系,得到人工观测的雨量数据,进而完成系统日雨量与人工日雨量核对工作。当人工观测结果与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系统的雨量值超过规定范围时,应当按维护手册,对雨量站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将结果上报水情中心。
3、委托观测站
委托观测站观测员日常应管理好观测场地,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防止人为破坏设备。注意保持场地卫生,排除场地滞水。在每月初对户外设备进行一次检查,清除雨量计承雨器中杂物、清洁太阳能板表面污垢、检查各线缆连接情况。并且根据天气情况,在降雨来临前后及时做好人工观测记录,如果有储水瓶,做好记录后要及时将水清除。
七、水情信息系统的检修
1、系统维护和巡检工作
做好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我省自动测报站点站少面广,设备和种类比较复杂,给系统维护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对维护人员要求很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所以要定期进行人员的培训。水情中心的管理人员要对基层测站维护人员以及委托观测站观测员进行技术指导。在水情中心的统一指导下,各级维护人员能完成本站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处理一般的故障。从而减轻水情中心管理员的工作强度,将任务进行有效分解,降低问题的难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维模式。
维护管理人员每年汛前和汛后都要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对设备的核心部件进行拆卸安装。每一个维护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之前应对设备的情况充分了解,带好所需工具和资料,到现场查看设备的电压、信号及其它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现场有疑难问题,应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尽量将问题解决。检查过程中,要随时做好记录,整理成巡检结果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经自动测报站负责人签字同意后,上交水情中心,统一建立巡检记录、编制巡检报告。维护管理人员应加大对委托观测站的管理力度,电话指导观测员对设备进行简单检查,督促观测员做好人工观测工作。
2、故障处理
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系统具有连续不间断运行的工作特性,要求维护人员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排除。维护人员要对系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系统关键环节都要有清晰的了解,准确判断和处理系统故障。当发生故障时,应分项排查,在故障站点现场维护时,一般要带好相关备件。如果在确认供电系统无故障后,可以直接将已调试好的终端机更替发生故障的终端机,先恢复系统运行,再分析损坏系统的故障原因,以保障报汛工作的正常运行。维护人员在现场检修前准备充分可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当故障发生后,首先要查询该站的通信情况、数据情况以及以往的故障记录。根据情况,将备件备品准备充分,并对备件备品进行认真的检查调试。发生较大水雨情时要采取整机更换方式,争取时间,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
八、水情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随着卫星通信的新发展,建立自己区域内的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系统,接收中央气象台及国外一些气象中心的气象资料,并把它纳入水情自动测报综合管理范畴。卫星云图对雨情预报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资料,可以了解气象(包括雨情)的动态变化,从而增大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对防洪工作非常有利。水利信息化对于建立包括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在内的节水型社会,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资源共享,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全国性的网络工程,其关键技术有:远程自动化控制、数值模拟、GIS和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管理等等。
九、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水情信息系统也将更加科学,在水利行业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春,樊延虎.一种水情信息自动采集、处理和传输系统[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篇5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气象计量;规范化
引言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对组织进行控制和指挥的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系统的、必须的质量管理模式,以便实现质量目标。随着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和计量检定业务的增加,对气象计量检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陕西省气象计量业务管理为例,说明引入ISO9001的必要性。
1气象计量业务管理
文中气象计量业务管理包括对气象探测设备的检定(或校准或核查)计划、送检、实验室检定、现场校准、发放、接收等活动的有效控制,目的在于满足观测业务需求,确保探测数据准确、可靠。
2质量方针和目标
ISO9001将计量检定业务管理定位于“服务”,明确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确保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得到充分理解与实现。计量检定所质量方针:“科学、公正、准确、有效”。对于计量检定员而言,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原则,公正无私、诚实守信是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数据准确、结果可靠是永恒追求,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出具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规范高效地为社会服务是职责。公正、科学、准确是实现有效性的先决条件。质量目标是将质量方针具体化,应根据质量方针的内容、ISO9001要求以及气象计量业务的特点进行选择,如观测仪器设备检定率(含自动站双套站、备件,自动土壤水分站,区域站现场比对,雷达标校,探空站基测设备等应检定的所有观测仪器设备)、人员培训率、证书或报告差错率、顾客满意率等。
3过程及职责梳理
3.1过程梳理
为保证顺利实现质量目标,必须对气象探测设备计量检定过程进行梳理,其中包括探测设备送检、实验室检定、现场校准、设备发放、设备接收等过程。此外,需要明确每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并保证各个过程之间的衔接,即本过程的输入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出。按照陕西省气象计量业务的实际情况,计量业务共包含7个工作项,依次为:检定、校准、核查的计划、检定管理(实验室)、现场校准管理、现场核查管理、计量数据和证书管理、量值溯源管理、计量标准器管理。
3.2职责梳理
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计量所负责全省气象观测系统业务设备的检定、校准、核查等工作,制定相关程序文件和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市局业务保障部门负责地温、雨量和蒸发的现场校准和备份自动站所有传感器的现场校准以及区域站传感器的现场核查工作,[1]制定相关程序文件和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4资源管理
4.1人力资源
根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量专业知识。检定员必须通过二级注册计量师考试,持证上岗。批准人必须是通过省质量监督局考核的授权签字人。内审员需通过相关的资质培训。
4.2基础设施
计量检定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气象计量信息中心、实验室,以及所有的标准器和配套设备。
4.3工作环境
为圆满完成计量检定工作而创造的良好环境,包括温度实验室、湿度实验室、气压实验室、雨量实验室、风速实验室、档案室,以及实验室为保证达到实验所需温湿度的要求所配置的空调、温湿度表等,还有卫生、安全、消防等必要条件。
5过程实现
过程实现的第一步,在于梳理流程,用流程图来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相关过程,流程图一般采用泳道图形式,如图1所示;并梳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等,注意查漏补缺及现有制度、办法的废改立。
6绩效评价与改进
6.1日常运行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办公室为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主管部门,需根据《监督、检查与改进管理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不合格工作控制程序》等程序,对日常运行过程进行监视,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信息的调查、收集、汇总及分析,并收集相关开展活动的证据。
6.2内部审核
由内审员按照《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对计量检定业务进行审核。一般情况下,每12个月开展一次。审核内容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并将审核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6.3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单位负责人组织、依据《管理评审管理程序》开展,一般在内审之后的20日内以专题会议的形式进行,周期一般为12个月。主要用于评价本单位建立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6.4改进控制
通过定期开展管理评审、采取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突破性变革、创新和重组、持续改进等活动,改进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以持续满足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度。
7结束语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地规范了探测设备送检、实验室检定、现场校准、设备发放、设备接收等过程,有利于实现气象计量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篇6
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气象工作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今年“两会”的会议精神,引导和激励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爱气象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进程,努力实现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二、努力建设现代化气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1、基础业务稳定运转:进一步规范业务管理,狠抓业务质量。制定各项工作目标及考核和奖惩办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今年我局业务楼建设、改造工程项目多、时间长、任务紧。在工程施工中人员杂乱,为了保证业务工作正常进行。不丢失记录及档案资料,业务人员不计得失,加班加点,确保了业务质量等,不受工程干扰。
2、气象服务扎实高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积极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根据今春的气温持续偏低,进入3月份降水偏少、大风频发的气候特点,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春季气象服务工作。截止目前,第一季度我局累计暴雪、道路结冰、大风、寒潮等各类预警信息17次,各类专题报告、农业气象简报40余期,开展决策短信服务20余次。并在市局人影办的统一指挥下,于3月12日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增雨效果明显,为春季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受到市领导和广大农民一致好评。
三、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建设。
1、认真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作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近期,我局又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升级更新了气象预警短信系统。
2、积极配合市局完成气象预警机选址工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抽调骨干力量到各镇进行选址调研,在市局业务科的指导下,在大水泊镇和其辖区内的康家庄等六村完成了选址工作,确保了市局的市级信息化项目“气象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进度。
3、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围绕今年气象日“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主题,努力开展3.23气象日宣传活动。气象日前夕,我局就邀请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记者,围绕今年气象日主体进行专题录制,并于3月23当日,在电视台综合频道进行了播放。气象日当天,我局还在市中心广场通过释放彩虹门、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条幅等多种形式宣传气象工作。工作人员现场向广大群众讲解了气象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同时,积极做好3.23气象开放日观摩接待工作,气象日期间我局累计接待中、小学生9批次,达300余人。
四、严格按照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扎实推进基础建设工作。
在业务副楼施工过程中,我局成立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建设质量监督小组,并跟踪检查施工质量。我局严格按照市局党组的要求,进行施工质量监督。为确保施工效果,不仅局班子成员都要参与施工管理,而且要求单位每位职工都是义务监督员,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为保证工程质量打下了基础。
五、进一步加强党建、廉政、安全和稳定工作,促进气象事业和谐发展。
1、认真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把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和气象文化建设与气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市直机关工委要求,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科普宣传、济贫助学、帮老助残、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4次。并组织党员干部参与了市委组织的环保健步行等活动。
篇7
>> 美丽乡村建设新气象探究 重庆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为魂 用文化引领和提升蓬莱美丽乡村建设 科技创新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以农村集中建房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探索 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的建设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浅析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讨 《乡村气象站》为农服务显成效 美丽乡村建设重点问题研究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研究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白山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努力提升幸福指数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 以“四级联创”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 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古文化资源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新农村建设课题组.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研究报告[J].中国乡镇企业,2009, 28(10):6-13.
[3] 叶清,焦庚英,许晓利,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气象问题及服务措施[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31-34.
[4] 刘庆华.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以浏阳市柏加镇渡头村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5] 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12,23(8):1204-1207.
[6] 吴延年,王建胜,严春银.需求与对策: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调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3):35-37.
[7] 黄磊,邵超峰,孙宗晟,等.“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10 (1):392-395.
[8] 刘丽伟.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研究[J].世界农业,2009(11):19-22.
[9] 崔永军.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J].吉林农业科学,2014,39(1):92-96.
[10]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美丽乡村建设课题组.美丽乡村幸福安吉[N].农民日报,2012-12-20002.
[11] 杨祥珠,娄伟平,董家明.绍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服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9):2772-2773.
[12] 张秀荷,郭洪杰,杨茂林,等.基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气象事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23):7240,7242.
[13] 王忠伟,潘新民,王胜兰,等.新疆城乡地区气象服务覆盖面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21): 11466-11467,11481.
篇8
关键词:水利 信息化 特点 建设
5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行业特点:社会公益性事业,国家投资为主。
专业特点:涉及到水利行业的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各个专业。
资源特点:水利信息资源与其它行业和企业信息资源有较大的不同的特点是,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
系统特点: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和具体的工程管理部门,都要尽可能地实现网络系统的畅通无阻。
技术特点:所有IT领域、通信技术、测试技术、各类先进的和常规性的仪器设备,上至卫星下至普通的信息采集手段和方法,都要用到。系统要求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扩展性、可维修性和可更换性。
建设特点:土建工程、各类基本的仪器埋设、通信设备安装、计算机网络建设等等。
管理特点:原始信息资料的管理、分析、存储、权限、调度、控制、指挥等等,有很强的技术性、政策性和法规性。
应用特点:预测预报模型、洪水调度模型、决策支持模型、控制标准、资源共享准则等等。
社会特点: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政治、经济、城镇、农村等等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与能源、交通、通信、气象等等行业更是脱不了干系。
水利信息化各类建设项目,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其中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研究课题,因此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又具有“科研项目”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很容易被当成“科研项目”按照传统的项目攻关、鉴定、报奖的老套路去运作,项目完成评奖之后,其运行维护和升级换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则无人问津,从而导致建设单位陷入困难境地。另一方面,按照传统方式运作的“科研项目”在攻关和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常常被束之高搁,不能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有效地服务于市场的需要,这种局面是十分尴尬的。
众所周知,在IT业界、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应用这些高科技领域中,硬件、系统、软件等方面都有许多共性,具有较大范围的技术复用性。而类似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如果各地区各部门仍然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必然造成大量的重复科研和重复开发,规范化和网络信息的兼容性将更为突出,这对于水利信息化大系统来说,很难达到系统整体最优。
鉴于以上特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化队伍和高科技企业便应运而生。
6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基本流程
项目规划:根据项目建设方的应用需要求确定项目任务和目标,项目规划报告的重点在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论述,基本方案的选定,项目概算的确定,资金来源的说明,实施步骤的设计。《规划报告》一般可以由水利设计院、研究机构、咨询机构、IT企业来完成。专业化的水利信息化建设企业编写此类报告应该是得心应手,优势突出。
方案设计:一般在已有项目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具体方案的设计与方案比选,包括对规划方案的修正,推荐拟选方案,阐明关键技术问题,设备选型,施工设计,投资概算。设计方案应该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充分根据工程的特殊性,尽可能地有新意,有特色。
项目审查:一般来说,各设计阶段完成后都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设计单位在审查会上应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解释,接受专家和领导的建议,有可能要按审查会意见修改或重编设计报告。
参与投标:根据项目招标文件做投标书。
中标建设:土建工程、仪器埋设与安装调试、通信工程、网络建设、软件开发、用户培训、系统试运行,验收,交付使用。
系统维护:运行中修正系统中的bug,根据用户需要增减系统功能,系统升级,信息采集和传输仪器的维修与更换等等。 7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科研工作
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更新换代日渐频繁,没有谁能够建设一个永不落后的系统,相对来说三年不落后的系统都相当困难。然而应用为先,够用即可的建设思想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对于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十分有发展前途的潮流型系统的应用研究,水利信息化系统中的某些关键技术的研究等等,如果暂时不能投入力量开展此类工作,也一定要进行信息跟踪和技术跟踪。
目前IT业界十分火热的开放性操作系统,即自由软件Linux,将是未来操作系统的替代产品。2002年底媒体报导: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德国、法国、芬兰、韩国、巴西、澳大利亚等近20多个国家制定了Linux发展计划,接近70部正在制定中的法规将强制或至少是鼓励政府应用开放源码软件。这些国家政府认为,采用Linux会促进一个国家软件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事关国家生成与发展的专有信息技术和新产品方面不能受制于人。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Linux的态度是坚决的。国家计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都已立项支持开放源码系统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专家们认为,公开的免费的Linux 将是中国掌握计算机核心技术的一条捷径,是中国软件业开发自主产品和技术的良机。在2001年底和2002年底北京市政府采购正版软件公开招标中,中科红旗的Linux操作系统和中文2000公司的RedOffice都得以中标,就是得益于是基于Linux系统的。金山wps在2001年北京市政府采购中获胜,于2002年败北,原因是Wps for Linux 一再拖延不能出手,不支持Linux的Office系统自然惨遭淘汰。
除此之外,政府以12亿资金启动的NC(网络计算机)已进入政府采购。国内做NC的主要有两个企业联合体,一个是采用方舟CPU、Linux架构的NC,另一个是采用龙芯CPU、Linux架构的NC。NC的Linux基本上和桌面Linux的要求相近,这对于Linux将是一个极大的支持。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我国第一部《政府采购法》大力提倡“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体现了政府采购的社会经济调控职能。
另据报导,Linux的市场占有效已经与微软的NT相当,超过NT已经不是神话。因此微软对Linux惊恐有余,2003年1月4日,微软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决定,将向十几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公开Windows操作系统的源代码。
篇9
关键词:空管;信息化;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8-4340-05
空管运行部门包含管制部、技术部、气象部等,是保证民航飞行安全、顺畅运行的业务核心,空中管制是一个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业务复杂、发展迅速的行业,对安全和服务要求极高。民航贵州空管分局技术部主要职责是管理维护分局各业务处理系统软、硬件,为其24小时正常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按照业务类型划分为航管雷达室、通讯网络室、通讯保障室、导航室、动力保障室、综合办、业务办等。
空中管制核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大多都是按照各自的需求而建立的,没有充分考虑空管系统的整体需求,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互联网应用在信息化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虽然实现了互联网接入,但仍未建成任何WEB方式的业务管理应用系统,造成“信息孤岛”较多、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完全共享的局面。
1 研究的意义
《空管设备运营维护系统(ERMS)》作为空管信息化建设中业务管理子系统,目的是建立贵阳空管中心技术部业务系统安全运行保障管理网络信息平台,构建系统、规范的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加大系统资源共享程度。
通过系统全面的信息资源规划(IRP),按动态、静态业务分类建立信息收集、存储、传递和使用的统一规范,为贵阳空管中心技术保障管理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业务系统设备运行状况信息,使工作人员动态掌握安排系统设备的维修、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浏览/服务器(B/S)结构模式,工作人员通过WEB浏览器简捷实现操作,同时为下一步实现设备安全运行服务呼叫中心提供应用基础。
2 研究主要内容
1) 能够实现VHF甚高频地空数据链、空管指挥内话系统、气象自动观测、气象填图、气象数据库、记录各系统安全运行状况、记录设备故障点、维修和维护日志,以及值班人员情况信息等功能,准确了解设备系统运行情况,保障其安全运行。
2) 实现设备运行保障的日常工作业务,如设备系统档案管理,设备日常点巡检、故障维修维护、备品备件使用管理、值班及维修维护日志等。
3) 具有配套的系统后台管理维护功能,能够对故障点、安全信息、系统日志等信息进行管理与维护,并能够进行对应的权限管理。
4) 响应速度合理,安全性较高。
5) 系统运行稳定,并且易于维护。
2.1 系统实现内容
1) 系统及设备登记:新添置业务处理系统或设备设备登记管理设备出入库登记
2) 维修
① 交接班前设备巡视无故障填值班日记交接班有故障故障登记故障分析维修填维修记录填值班日志交接班
② 当班:故障报告故障登记故障分析维修填报维修记录填值班日记交接班
3) 维护:设备系统维护周期到系统维护填报维护记录
4) 领导查询:通过业务系统或设备运行状态报告及统计表了解日常设备保障工作情况
2.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及成分之间的关系。本系统功能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2.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2.3.1 设备信息管理
图3为设备信息管理用例图。
设备信息管理用例图模块描述了设备管理员使用本系统对设备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操作的整个过程。其基本操作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设备管理员在设备信息管理界面上选择“添加”按钮,进入设备信息添加界面添加设备具体信息;
2) 在设备信息检索项中输入需要查找的设备信息的关键字,点选“查询”找到对应的设备信息列表;
3) 找到所需设备后点击“修改”按钮,进入设备详细信息查看页面;
4) 在设备详细信息界面对信息进行修改,然后点击确定;
5) 根据需要,选定相应的设备信息后,点击界面上“删除”按钮,删除设备信息。
2.3.2 人员日常巡视管理
设备信息管理用例图模块描述了值班员本系统进行日常巡视的整个过程。其基本操作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值班员点击“巡检”标签页进入相应操作页面;
2)找到对应时间段的巡检项标签后,点击进入查看设备巡检详情;
3)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完成设备巡检信息的填写,如没有出现故障,则全部填写为正常状态;
4)在“巡检纪事”项中填写中该时间段内发生的其余事项,提交后完成巡检。
2.4 设备故障管理
1) 故障登记及维修:完成故障登记、系统运行状态刷新、设备运行状态刷新、故障修复情况等功能。工作人员检测或收到故障报告、将系统状态设为故障状态、系统包含软硬件设备状态自动标记为“故障”、系统检修、修复系统后、将系统状态标记为“正常”、根据修复方式、填报系统内具体故障设备修复说明,系统内其他设备标回“正常”、若修复方式为“代用”、则系统内该设备状态仍为“故障”,等待进一步修复后,才能更换状态。
报修流程:《新增》选部门 选业务系统 选择系统内设备 故障时间(登记时自动产生)、录入故障现象。《保存》故障登记表新增一记录,修复时间及修复方法为空;系统信息表中系统运行状态自动改为“故障”; 设备信息表中设备运行状态自动改为“故障”。
修复流程:找到故障记录,《编辑》填入修复日期、方法;《保存》,系统信息表中系统运行状态根据本系统所含所有设备故障是否完全修复自动改为“正常”或维持“故障”状态; 设备信息表中设备运行状态自动改为“正常”;
2) 日常维护管理:根据业务系统维修周期,自动计算维护时间、提示维护,并进行系统维护记录登记处理。对于每一业务系统均设有日常维护周期,上次维护时间、当班人员接班查看需维护的系统、周期到后自动报警、系统维护处理、填报维护处理工作内容、自动重置维护时间
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 完全B/S架构,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可以方便的嵌入到企业局域网中,可以顺畅地为企业提供档案相关服务,界面流畅、直观;
2) 系统支持UNIX、Windows、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及Oracle、DB2、SQL Server等主流商业数据库;
3) 系统的存储层、数据逻辑层、业务层、表现层分离,系统布署灵活,可利用负载均衡技术,布署多台应用服务器;
4) 采用国际化编程技术,系统支持多国语言,适合于大规模的跨国企业用户;
5) 提供开放的接口,可以方便的与OA、ERP、MIS等系统整合,实现档案信息、原件及审核流程表单等数据的归档,逐步的将档案的形成过程纳入到系统的管理中来,同时提供系统数据的导出及查询接口,使文档得到充分共享和利用。
4 系统数据库设计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空管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等多模块的分析,并结合部分的系统架构实施,分析了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开发实践,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建立并实施了一套能够满足贵州空管日常运营规范的设备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信息化的设备管理模式,从设备的基础信息的管理,到日常的巡视计划的设立和实施,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控制,特别是通过采用有效的设备管理系统实施对巡视计划、设备履历表和使用过程等诸多方面的有效管理。有助于加强设备资源调度管理以及设备运行的过程管理;安全保障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设备维护与其他保障体系的管理。同时在系统的运营过程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角色,分配不同的数据维护权限。同时系统对关键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只有使用该系统的合法用户,才能根据各自的权限维护和使用数据,其它人(包括数据库管理员)都无法得到这些数据的真实信息。而空管的基础数据可以根据需要生成各种报表,并报送到上级单位,如西南空管局等。
参考文献:
[1] 于斌.论中国民航空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民航管理,2006,2:117-118.
[2] 何鸣寒.我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及其发展战略[J].民航管理,2003,3:54-55,57.
[3] 吕小平.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发展战略[J].国际航空,2002,5:59.
篇10
关键词:交通运输;数据中心;数据管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U495
贵州省交通处于大发展时期,对路网运行监测能力、运营管理效率和信息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而以往各自为政、相互封闭建设模式带来的数据孤岛、数据烟囱现象阻碍了我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发展,因此打破部门壁垒,建设一个可持续运行的数据中心成为了当务之急。
1 数据中心
1.1 定位。贵州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由总中心及业务分中心组成,中心物理分散、逻辑集中。总中心是全省交通行业数据标准规范中心,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服务标准,总中心是行业数据共享交换中心,承担行业内跨单位及与外单位数据共享;总中心是行业基础数据管理中心,承担全省交通行业核心基础数据采集、存储和任务;总中心是信息服务中心,为行业管理辅助决策及公众出行提供支撑。业务分中心存储自己相关的业务数据,是总中心数据来源及支撑,也是总中心数据共享交换的重要对象。
1.2 数据整合需求。(1)重点整合行业内基础性的共用数据,主要包括公路基础设施、营运车辆、经营业户、从业人员等基础数据;(2)整合行业内跨部门的共享数据,如高速公路管理需共享国省干线交流流量路况等数据用于交通疏导,共享道路运输“两客一危”数据打击“倒卡”现象;道路运输管理需共享交流流量路况数据用于运输线路的选择;(3)整合行业内管理决策所需统计数据,不整合行业内业务明细、过程数据;(4)整合跨行业的共享数据,如需向公安提供路况数据,从公安获取交通管制信息、车辆及驾驶员违规信息;向气象部门提供路网范围内气象监测信息,从气象部门获取城市、水文气象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等。
1.3 数据共享交换设计。本次工程主要以下两种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交换:(1)为了避免对业务局源系统造成影响,采取DataStage+CDC的数据交换方式,先由各业务局定期将业务分中心数据批量推送到前置机,再通过DataStage抽取到总中心,当业务分中心有增量数据产生时,由CDC将增量数据同步到总中心;(2)对于“两客一危”GPS监控数据,鉴于其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采取WebSphereMQ和MessageBroker中间件传输实现数据交换。
1.4 数据库建设。本次工程建设了公路、营运车辆、经营业户及从业人员四大基础数据库及动态路况、行业分析、公众出行三大主题数据库。公路数据库包括公路及其沿线设施基本信息,营运车辆数据库包括车辆基本信息、二级维护、年审等信息,经营业户数据库包括经营业户基本信息、许可证、资格信息等,从业人员数据库包括基本信息及资格信息;动态路况主题数据库包括交通拥堵情况、交通阻断、养护施工等信息,行业分析主题数据库包括公路建设与养护、交通流量、通行费、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等信息,出行信息服务主题数据库包括动态路况、客运班线、气象等出行信息。随着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应急、经济预警及分析、交通云平台、大数据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逐步丰富完善数据中心建设。
2 数据管控体系研究
2.1 管控思路。数据中心的可持续运行离不开数据管控体系的建立,管控体系包括组织、规范、工具、考核体系,管控思路如图1所示。由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技术支撑单位及业务部门共同组成数据管控组织,在不同层面上结合建立的各种数据标准规范、流程及管理制度,通过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系统等管控支撑工具,对数据标准执行情况、数据质量进行考核,生成考核报告,督促业务部门整改,实现数据管理的良性循环,使得数据能正常、稳定、健康地运行。
图1 数据管控思路
2.2 管控组织。管控组织由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技术支撑单位及业务部门共同组成。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审批数据共享申请,行业数据标准规范、管控流程及考核评价标等;信息化技术支撑单位定义数据结构、交换、存储等相关规范,负责数据抽取、共享,利用管控工具对数据标准执行情况、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业务部门参与标准规范的制定,遵循相关标准,并配合完成数据质量治理工作。
2.3 标准规范及制度。在交通运输部的基础数据元标准基础上,补充我省交通运输行业特有的基础数据元,形成了《基础数据元标准》;建立了《数据中心信息资源采集规范》,明确信息资源采集范围、采集方式及采集内容,保证数据采集工作稳定、持续展开;形成了《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共享使用规范》,明确数据共享交换方式、数据及服务接口方式;建立了《数据标准管理制度》及《数据标准管理制度》,明确各业务局在数据标准管理及数据质量管理中承担的责任,落实数据标准符合性检查等机制,落实数据质量问题的生成、分析、评估、解决闭环处理的机制流程。
2.4 管控工具:(1)元数据管理系统。元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1)元数据定义:实现对数据元、数据资源进行元数据定义,业务部门能快速了解数据时间及空间范围、数据粒度、数据提供单位、更新频率、使用范围及安全要求等,使数据资源可以识别并易于理解;2)数据元集合:对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数据元标准进行管理;3)数据资源目录:形成数据资源目录,业务部门可浏览查看数据中心资源,提出资源共享申请,也可以将自身数据资源封装成webservice接口注册到系统供其他单位共享使用;4)元数据完整分析:对数据元、主句资源元数据完整性进行检查;5)术语自助学习:将行业内术语进行统一管理,用户可对其进行自学习。(2)数据质量管理系统。数据质量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1)数据质量规则管理:根据需要定义记录级、表级、表间关联关系等检查规则,例如非空、正则表达式、满足枚举值域等,并将数据质量规则配置到数据资源中;2)源系统变更协同管理:将所有涉及共享交换的源系统注册到系统中,若有源系统IP、接口、数据库名、表名发生变更影响数据中心质量时能及时知道;3)数据中心运行监控:能够对磁盘等空间容量进行预警,对数据共享交换任务源记录数量、隔离数据数量、入库数量进行记录,对检查的异常进行邮件通知。
2.5 考核体系。考核评价是管控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管控措施、相关任务落实情况中间过程的各个指标进行量化,形成考核评价指标,实现对数据管控的参与单位或者管控参与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
3 结束语
数据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不仅仅靠技术解决,还需要一整套数据管控体系保证其可持续运行。本文结合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实际,提出我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及数据管控体系建设思路和内容,下一步将结合正在开展的安全应急、经济预警分析、交通云平台、大数据建设等重大工程加大数据资源整合力度,为政府决策、行业管理、社会公众提供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汪祖云.交通数据中心总体架构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设计研究[J].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2008(0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