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行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行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海水养殖;规模化;规模效率;发展
中图分类号:S9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13
海水养殖业是人类通过水产养殖技术与设施,根据养殖对象习性与海域条件对海产品进行养殖的一种经济行业,是一种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我国在海域面积上,处于世界第4位,邻接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且沿海滩涂宽广,在海水养殖行业的发展方面具有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随着人们对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与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要求,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化逐渐取代传统粗放式海水养殖模式,对海水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当前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还存在一些问题,规模效率也较低。如何推动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提升其规模效率是当前海水养殖业重要课题。
1 我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与规模效率现状
1.1 养殖规模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
我国海域面积宽广,海水养殖业拥有巨大发展潜力。但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在滩涂与20m等深线以内浅海利用率方面分别为20%与0.5%,海水养殖利用率较低,整体规模较小,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从我国海水养殖业整体发展情况看,其中75%为家庭承包制经营方式。在该种经营机制下,海水养殖规模普遍为每户1.33~2hm2,海水养殖连片面积相对较小,养殖成果50%以上采取分散经营,一家一户地分散式海水养殖与经营,对我国海水养殖行业规模发展与规模效益有直接影响。
1.2 经营管理粗放,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开放式与粗放型养殖阶段,突出表现在养殖者缺乏先进海水养殖经营管理理念,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水平较低。从近年来对海水虾类的养殖情况来看,当前在养殖模式上,大部分地区均采取“广养薄收”,这一养殖模式在成分方面相对较低,但在产量、效率及效益方面却并不高。且大部分海水养殖在设施建设上现代化水平比较滞后,数字化技术应用与研发程度低,很多高精器件还需要依赖进口,如水质传感器等,而海水养殖智能控制软件等应用也还处在探索阶段。
1.3 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完善产业风险保障机制
我国海水养殖业在产业化程度上还较低,当前形成商业化订单经营模式企业还较少,产业链条短,至今尚未出现有代表性的养殖品牌。另外,海水养殖场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在产出能力方面较弱;在渔业良种体系与水产苗种场设施方面还不够健全,规模效率低;在海水养殖技术与理论方面整体还比较滞后,规模化发展过程中环境代价大。与此同时,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在风险保障机制上也不完善,渔民和渔船是我国渔业当前主要互保对象,涉及海水养殖业的险种较少,海水养殖户缺乏损失风险保障,而灾后重建因工程期较强,往往需要很多启动资金,导致很多海水养殖难以持续发展,规模发展与规模效率缓慢。
2 推动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与规模效率对策
2.1 推进产业化运营,加快我国海水养殖规模经济步伐
要改变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现状,提高规模效率,就必须加强产业化运营,推动我国海水养殖行业现代化进程。对于海水养殖业的规模发展来说,质量是重要决定性因素,而提升质量的关键在于标准化生产,这就要求我国积极推进海水养殖业标准化生产。在标准制定方面,各级政府与相关行政部门为主力军,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海水养殖标准化的制定,对海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制定和推行。我国海水养殖行业还必须树立品牌化经营意识,需要具备品牌竞争意识,打造高品质的产品与售后服务,实施多样化品牌营销策略,严格控制海水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需要明确发展规模对于品牌竞争的重要性,适当地扩大各项海水养殖规模,借助规模优势提升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我国海水养殖还应推进系列化加工,建立加工基地,对加工产业带不断巩固和提升,促进海水产品加工基地转移到海上等。我国政府部门应为海水养殖规模发展与规模效率提升提供全面的社会化服务与保障,加强海水养殖市场竞争立法,完善其市场体系,健全评估与检测制度,开展人才培训与引进等。通过海水养殖行业产业化运营的实现,拓展我国海水养殖规模经济。
2.2 通过技术创新与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海水养殖规模效率
要推动海水养殖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我国就必须坚持对相关科学与技术的研发,为海水养殖行业品种选育、饲料、疾病控制、产品深加工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这就要求我国加强海水养殖技术创新与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安全的海水养殖设施、自动化的海水养殖装备与智能化的海水养殖管理等,是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证明。我国应加大对海水养殖技术研发的投入,将国家项目作为导向,在此基础上引导地方、企业资金向海水养殖技术研发方面流入,促进海水养殖技术在投入资金方面的渠道更加丰富化;我国海水养殖行业还应对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优化,树立工业化经营管理理念。现代海水养殖行业涉及多种行业,如水产、食品、工程以及生物等,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可加大对龙头企业及水产企业集团的关注与建立,在海水养殖生产经营体制上积极改变传统家庭承包制,采取综合性生产经营体制,即向“龙头企业+基地+渔户”模式转变,推动海水养殖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不断提高海水养殖行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集约化水平。
2.3 完善海水养殖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其规模化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与规模效率持续性发展,我国应加大对其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设立政府专项引导资金,对海水养殖行业风险投资基金与政策性保险进行发展,为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提供保障。现代海水养殖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具有高技术与高风险特征,企业发展规模成长期风险往往较大,风险投资基金的早期介入,能有力地帮助海水养殖企业快速走出风险,实现进一步发展。我国可对政策性保险进行发展,借助政府信用担保以及资金支持,动员社会对海水养殖风险进行分散,改变面对风险时海水养殖经营者孤立的窘境,这也是推动海水养殖行业规模发展与规模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我国还应加大海水养殖行业中“政保企”对接力度,提高海水养殖行业高科技保险服务质量,对科技保险理赔绿色通道进行建立,对开拓科技海水养殖企业融资保险产品积极探索和开拓,促进海水养殖行业规模化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雨生,房瑞景,乔娟.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6):72-77.
[2]王端岚.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2):94-98.
[3]王军,韩家波,王志松,等.辽宁省海水工厂化养殖业现状调查[J].河北渔业,2013(5):45-48.
[4]张成,张伟华,高志平.我国水产养殖业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6):38-45.
篇2
关键词:产业;战略性产业;制造业;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1-0081-08
人类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主要国家为应对当前的这场危机,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重大发现和发明将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国受金融危机伤害较小,又有充裕的外汇储备及发展资金,利用金融危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新兴战略性产业包括制造业与服务业
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全球性共识。早在上世纪80年代,鉴于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被严重削弱,特别是其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工业领域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计划,试图重振霸主雄风和确保国际竞争优势。1990年、1993年和1997年美国分别实施了“先进技术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1998年,美国进一步制订了“集成制造技术路线图计划”,提出未来制造业面临的六大时代特征,即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保护和资源有限、科学技术发展加速、信息大量广泛分布、用户需求高及个性化、产品与技术的知识含量高。2004年2月,布什总统了“鼓励制造业创新”的总统行政令。2004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2004年制造技术竞争能力法》,强调要通过财政手段支持发展新的制造技术,提高美国的制造能力,并特别提出每年投入1500亿美元把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对人“影响美国安全和经济繁荣”的22项技术之一加以重点研究开发。2009年,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一上台,立即批准了一直被压制的生物工程计划,将生物产业与新能源产业作为美国振兴的两大产业。可见,美国政府历来把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将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走政府以科技政策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同一时期,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也推出各自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加以扶持。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尤为迫切。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首先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指能够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过程,即在产业、技术、管理上处于先进水平的制造业。我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尤其是在重大装备制造与高性能机床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9年9月,总理提出,未来中国要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走上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轨道,确立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产业化、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在这些产业中,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以及物联网、互联网与移动网的三网融合,都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结合;2008年底国家推出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包括了现代物流业。可见,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需要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给予同等重视。
现代服务业是指其需求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从现实角度看,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尚低,不足以为制造业竞争优势提供足够的支撑。2008年底和2009年初,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初只出台了九个行业调整振兴规划(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后来,在以上九个行业基础又上作了调整,加上了物流业,变成十个行业。这十个行业中,物流业是服务业,电子信息行业中也包括服务业的内容,这是一个必要和及时的调整。
二、我国仍然要坚持继续发展制造业
制造业的发展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根本与关键,即使对于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发达国家而言,制造业的发展也仍然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据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发表的美国制造业现状的报告称,制造业是20世纪90年代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1992~1997年美国GDP增长的29%来自制造业。《日本制造》也指出:
“制造业作为国家工业核心基础这一重要性,到21世纪也不会下降。”我们今天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当今中国的制造业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占整个工业生产产值的4/5,为国家财政提供1/3以上的收入,贡献出口总额的90%,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0%。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对内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对外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
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还未完成工业化,特别是还未完成工业现代化;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基本上仍然处在中低端;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这些方面都决定了我国仍然必须坚持继续发展制造业。
首先,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对中国而言是不可逾越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消费方面看,根据恩格尔消费规律,当人均收人很低时,总支出中用于食物和必需品的比例很高,而用于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比例很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食物和必需品的消费支出比例下降,而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比例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逐步提高,工业化进程为满足不断上升的舒适品和奢侈品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次,在一个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把一部分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中去,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就会提高。并且随着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最终会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化。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加速工业化进程自然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并实现经济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相对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中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制定和实施有力措施,
使制造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将会带动国民经济进入一个相当长的高速增长期。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前提就是要有―个强大的、不断发展的制造业。对于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中国而言,加快制造业发展乃至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对工业化的最终实现将会起到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以人均GDP、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制造业产值占总商品比重、人口城市化率和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等五个标准作为综合评价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判断,那么,我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1995年为18,表明那时中国处于工业化初期;2000年为26,表明“九五”期间中国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意味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高速增长的中期阶段。“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年均增长接近5,年均增长速度4%~5%。据此推算,2009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约为70;2015~2018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将达到100,那时,中国才将实现工业化,这与我们国家提出的2020年长期现代化战略目标与要求是相符合的。
我国未完成工业化,特别是还未完成工业现代化。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与工业现代化国家还相差很远。“十五”期间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约为2,以此趋势外推,2009年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约为46,这意味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正接近国际上最先进水平的1/2。或者可以认为,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还未走过1/2的历程,中国大约在21世纪40年代前后才能实现工业现代化。对煤炭、石油、电力、医药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汽车、化学、机床工具、钢铁、水泥、船舶、食品、纺织和造纸工业等15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行业进行考察,船舶行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最高,目前也仅约为75;煤炭工业最低,不到30,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
其次,对比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制造业仍然比我国先进。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基本上仍然处在中低端。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2006年中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为610美元,低于西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仅相当于工业化国家的13.5%。中国制造业的差距集中体现在创新能力不足方面:一些重要产品主要从国外引进,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装备如集成电路制造装备、轿车制造装备、数据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严重依赖进口;高技术产业80%以上的出口来自中国的外资企业;高性能制造装备的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标准体系等发展滞后;制造业产业集中度低,缺少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高敬峰(2008)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进行了分析,其研究表明尽管我国制造业参与两种类型国际分工的程度都在不断加深,但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参与这两种类型国际分工的基础。在产业内分工方面,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是低质量、低价格品种,而进口的是高质量、高价格品种,属于垂直型产业内分工活动。在产品内分工方面,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的程度与利润率是负相关的关系,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仍处于低加工度、低附加值阶段。因此,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从低质量产品向高质量产品升级、从低加工度和低附加值生产阶段向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阶段升级的迫切任务。
第三,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因为工业化所创造的现代消费品是面向城市人口的,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分工要求,也只有在城市体系中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中国的城市化明显低于世界先进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2008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平均在70%以上,而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45.68%。滞后的城市化水平不仅使中国广大的农民难以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也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制造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人口城市化角度分析,人口城市化是以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为前提的。大规模农民进城的前提是城市必须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中国农民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许多人甚至是文盲,素质很低,难以适应技术性的工作。因此,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能够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从而有助于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三、发展先进制造业可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没有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就是无本之木。许多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没有制造业,社会就几乎没有对这些服务的需求。随着经济规模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的扩大,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迅速增加;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增长依靠制造业部门中间投入的增加。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可通过以下途径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发展先进制造业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功能服务化
当今时代,制造业领域内部原有的服务性活动大幅度增加,导致制造业企业功能服务化的迅速发展。先进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往往具有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特征,其硬件产品的销售往往必然伴随服务化,这类企业的成长方向也必然是服务型制造。有些先进制造业企业甚至出现180度大转弯,把自己定位为服务提供者。例如,IBM原先一直以“硬件制造商”的形象来给自己定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它利用全球的售后服务网络,使自己转变为既是制造商,又是经销商,从而把一部分生产环节外包出去;进入90年代,随着IBM硬件中的传统支柱产品进入衰退期,公司开始把自己定位为“信息服务公司”。为此,2004年12月8日,它把其Pc部门卖给了中国联想集团,完成了从制造商向信息服务供应商转型的跨越,其产品成为提供服务的平台。2007年,其服务业务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说明其转型取得了成功。南京中网卫星通信公司也是一家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典型,公司现已建成国内首个卫星应急通信公共服务平台,核心产品拥有143项专利。公司业务收入由卫星通讯装置销售、系统集成服务、客户服务三项构成,后两项是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40%。
这种趋势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制造业产品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产品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服务成份。例如,先进制造业产品中包含越来越多的控制、操作和应用性的软件系统,以至于这些软件系统的价值,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超过物质的部分。从制造具有较强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产业,到生产各种高端数控设备的产业,都表现出这种硬件产品的软件化趋势,也就是服务化趋势。当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将行为触角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产品的解体或回收。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提品,而是提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集合体”,服务在这个集合体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成为增加值的主要来源。
(二)发展先进制造业可以促进制造业服务外包化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简单地说,服务外包的意思是“外部资源利用”,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按照服务内容,可分为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处理外包。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主要包括IT基础技术外包(IT、软件开发设计、技术研发、基础技术平台整合);软硬件系统和网络的操作营运、日常维护和支持;应用软件系统的管理、开发、维护和支持以及软硬件产品(包括嵌入式软件)的研发、维护和支持等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指业务流程及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业务改造外包、应用管理、呼叫中心、法律流程外包、医疗外包、人事管理外包、财务管理外包、采购业务外包、培训业务外包,等等。知识处理外包主要是利用专业的技能、经验和知识,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经过即时、综合的分析、判断和研究,帮助客户提出解决方案或研究报告,包括评估研究、投资研究、技术研究、专利申请和市场分析等。
传统上,自己制造的方式一度被许多大公司所追捧,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就曾经试图成为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行业巨头。在这种模式的激励下,各公司纷纷实行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通过垂直结合的方式迅速成长起来,接着在多元化战略的指引下使企业越做越大。随着竞争的加剧,为降低成本,企业规模被迫缩水,从多元化战略转向归核化战略,即将经营重点集中到核心业务,以谋取更大的竞争优势。上世纪90年代后,许多跨国公司实行了外部化的经营战略调整,其要旨就是把原先由内部提供的生产和服务环节转移到外部,重组企业的生产体系,通过合约来购买外部优质的资源,包括原先由内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目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为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正加速把更多的业务外包给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全球财富1000强中95%的企业已经制定业务外包计划,预计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
中国先进制造业企业为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保持灵活性和高效性,把服务外包也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归核化战略下,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模式。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推出的《物流业调整振兴规戈Ⅱ》中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列为重点工程,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制造业物流分离外包的指导和促进,支持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促进物流业务分离外包,提高核心竞争力。组建制造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外包战略联盟,是促进现代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发展先进制造业催速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跨国公司为增强竞争力所进行的战略调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强化和巩固以自己为核心或为龙头的供应链体系,形成供应链体系内部市场,因而极大加速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加人WTO以后,我国的制造业企业面对全球竞争加剧、客户要求以及能否获得原材料的不可预测性等一系列挑战,终于意识到必须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实现快速交货以及缩短从产品订购到支付款项的周转时间,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是对从供应商到客户之间的商业流程的集成管理,以提供给客户更具价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产品是从最初的供应商流向最终客户的,资金反方向流动,信息则双向流动。供应链管理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市场理念,有效整合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网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提高整个运作过程的效益。因此,供应琏管理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曾经风靡日本的即时采购库存方式,就使众多企业的竞争力大大提高,尤其是汽车制造企业更是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当然,即时采购库存方式对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协作要求很高,双方都存在着风险。一方面,一旦供应商供应能力出现故障,生产商将面临停产停工的损失;另一方面,生产商由于市场的活性化因素,使得供应需求急剧下降,那么,供应商将面临巨大的库存积压成本和寻找新生产商的时间成本及谈判成本。而加强供应链管理则是降低该类风险的有效途径。
先进制造业企业相对普通制造业企业,对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与控制的过程更为复杂,对供应链价值整合的要求更高,因而反过来促进了供应链管理自身的发展。例如,当前不少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加强供应链管理为目标而建立战略联盟,就是对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深化。这种做法能有效提高对某一先进产品的技术生产和品牌销售力度,进而集中每个企业的核心能力成为战略联盟的核心竞争能力。这种方式促进了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联结效应、联动效应、整合效应的作用,有利于获得组织优化利润,能大大增强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提高行动一致的响应速度,优化了价值链,提高了供应链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
四、制造业竞争优势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和增强
迈克尔・波特(1997)指出制造业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价值链是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组成的,换个角度就是制造活动和服务活动组成了价值链。由于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易被模仿,通常是短期的低成本优势;而服务环节尤其是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不宜被模仿,能够获得较长时期的差别化竞争优势,因此制造业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往往以加工制造环节为起点,向研发、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这种由靠加工制造获取竞争优势向靠服务活动获取竞争优势的转变,使制造业企业日益关注价值链的服务环节,结果导致服务化现象的出现。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价值链中的服务环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生产服务,作为生产要素的服务,属于制造业的投入;另一类是为顾客服务,作为产品的服务,属于制造业的产出。就服务投人而言,它在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制造业的生产率还决定着制造业的竞争力。就服务产出而言,价值链中的某些服务环节如售后服务等是制造业企业向顾客提供的服务产品,有时企业加工制造的产品仅仅被看作是传递服务的工具,制造业企业成为出售服务产品的服务企业。这些服务产品不仅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还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是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此,制造业服务化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两个层次。其中,投入服务化是指服务要素在制造业全部中间投入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作用日益重要的现象;产出服务化是指服务产品在制造业的全部产出中比重不断增加、地位日益突出的现象。
(一)制造业产品的竞争优势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和增强
从投入服务化的角度看,服务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产出服务化的角度看,服务化可以通过增加提供物的差异化程度,使企业的产品更具吸引力。
首先,投入服务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西方传统经济理论把资本、劳动、土地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并且资本往往是最受重视的。这种唯资本论忽视了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对工业化的速度和效率带来了负面影响。二战后,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日益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工业化。由于在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和知识的应用多是通过研发设计、管理咨询等生产服务的投入来完成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服务业发挥着把科技进步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的作用。因此,制造业企业重视生产服务尤其是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的投入,可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知识含量。
其次,产出服务化可以通过增加提供物的差异化程度,使企业的提供物更具吸引力。服务的可见度低、劳动依赖度高,很难被模仿,是竞争优势的持续来源。产出服务化可以通过对竞争者、第三方、顾客形成壁垒、创造顾客依赖、增加提供物的差异化程度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服务,使企业的提供物更具吸引力,有助于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目前,许多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把服务看作是创造新商机的途径,把服务看作是创造差异化优势的工具。例如,IBM和Xerox这类技术变化较快的企业,服务取向是它们在各自市场上生存的战略,并且领先比跟随更为有利。而Dupont等技术变化较慢的企业,实施产出服务化战略,一是适应了既有业务方式的演进;二是在既有业务基础上寻求新的市场机会。
(二)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和增强
首先,投入服务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包括能源、原材料和服务,都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要素。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活动采取的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消耗土地、金属、森林、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以这种方式实现的工业化是资源消耗型、环境消耗型的,社会成本很大。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发达国家开始注重依靠生产服务的投入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由于制造业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强的能源、原材料等要素的需求相对下降,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弱的服务要素的需求相对上升,因此投入服务化可以相对减少制造业对重化工业产品的需求,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缓解资源供求紧张的局面。这种依靠服务投人实现的资源节约,显然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投入服务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生产服务业中的大多数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商务服务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创新能力。研究表明,商务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知识、创造力、营销和管理技能,使其成为“创新之桥”,商务服务业被认为是技术变化和经济进步的主要驱动力。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与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等各类生产服务业进行产业链合作,共同进行研发活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产业知识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创新机会。因此,随着制造业企业日益重视生产服务尤其是商务服务的投入,企业的创新活力必将增强,竞争力必将提高。
第三,产出服务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通常比产品有更高的利润,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收益来源,同时也可以降低现金流的脆弱性和易变性,因而有助于提高股东价值。Wise R.和Baumgartner P.(1999)的研究表明,许多制造业行业来自下游服务活动的收入通常是产品销售收入的10-30倍。因此。制造业企业实施产出服务化战略,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促进竞争优势的提升。
五、结束语
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那些在经济危机中善于抓住机遇的国家,往往会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我们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既能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又能引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根本、从长远、从全面着想,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制造业,首先应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正确认识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重要意义,自觉加大这方面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加强对相应市场的开拓,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促进现代制造服务企业实行专业化、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不断增强自主发展的控制权,鼓励有条件的大型现代制造服务企业到国外发展业务;另一方面,积极扶持和引导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按照产业链的分工和“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原则,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和地区性产业集聚,构建和发展具有上下游产业关联特色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带,积极引导制造企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人才,努力提高现代制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
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关键设备和技术进口,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知名品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突出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发展重点;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以现有制造能力为基础,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着力提升汽车、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优势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战略产业优化发展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等基础制造业,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现代服务业,要以生产业为突破口。现代服务业涉及面广,千头万绪,不可能齐头并进,在一定时期内要有所侧重,要抓住突破口。生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生产业为突破口。生产业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目前,生产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而我国的生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滞后。以生产业为突破口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对于提升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3
一. 反思性教学及其特点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它具有以下特点: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
1. 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体育教师如今面临着社会上的种种压力,如果不能在其职业领域内迅速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尽快地在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取得更新与发展的话,就会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从另一方面看,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满意情况会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即便是老教师也会因多年的“消耗”而感到困惑、力不从心、厌倦、缺乏动力进而产生焦虑情绪。如果这些不良情绪日积月累,长期得不到消除的话,就会给教师的职业、健康、家庭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
2. 反思性教学是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Wallace的反思模式表明,间接知识(或曰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列,二者共同作用,为教师的实践与反思提供依据。反思能使我们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和效果采取一种批判性态度,即对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出质疑,通过系统地检测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考察我们的教学方法、手段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望效果。体育教师就是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往复,逐渐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的。
二.反思性教学的实施
1. 反思性教学的指导原则
教师反思的问题必须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必须为教师“所有”,即源自其教学实践;教师对要解决的问题感兴趣;认定问题的处理权及处理方法由教师掌握;必须有系统的程序;教师要在其所处的具体教学环境中解决问题;教师的想法要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想法一旦得到实践验证后,教师必须采取行动。想法与反思行动之间有一定的张力,一旦实验,行动又反作用于导致其发生的理念;反思行动可转化为对教学的新的理解,并能改进教学实践。
2.体育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根据Richards等人对反思性教学的研究,反思性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来实现,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
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是教师对教学事件的书面反应,是教师对当天教学的感受和体会,是反思的基础。日志的写作过程有助于触发教师对教学的领悟。日志应该围绕教学过程本身、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来写。写教学日志须注意的是:首先,要聚焦于一个可以改进的具体的教学问题。问题要小,即注意教学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其次,要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再次,记录可长可短,有时间就多写,没时间就少写,愿意写长就长,愿意写短就短。还有,上完课应立即写日志。最后,要有耐心,贵在坚持。
听课与观察
这主要是以相互听课为主的形式,观察和分析同事的教学活动。教师以教研室或同头课教师为单位,相互听课,相互学习,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安排的是否合理,如,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等,以及教师处理问题所采取的方法是否能确保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可以使教师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每学期选几个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中心问题作为调查对象,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原因假设,设计问题,组织调查,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用于改进教学。
录像
观看和分析自己或同事的课堂教学录像,是教师培养自我意识的手段之一。观看课堂教学录像,能详尽反馈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触发教师反思性思考,总结教学行为的成功与不足,也可以从同行的教学录像中得到启发和灵感,反思自己的弱点,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与日记形式相比,录像扩大了教师反思的空间。观看录像,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可以把注意里集中在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或围绕某一方面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学行为研究
所谓教学行为研究,就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各种行为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积极主动地进行计划、评价、反馈、检查、调控和改进的行为过程。这是教师的反思和“自强”在其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篇4
结合本地区域特点和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的科技需求,加强技术的筛选、组装集成,形成技术操作规范,全面提高科技推广应用率。一是将秋翻冬灌、残膜回收、秸秆清理、适时早播、强化中耕等常规技术作为科技兴农的基础性常规工作来抓,并逐步提高水平和质量。二是狠抓重大核心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单产和质量。三是积极引进、实验、推广新型农业技术,破解相关技术环节,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四是认真总结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和作法,从中不断总结、提炼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成份,提高自主技术研究能力。
二、全面实施优良种子工程
按照“农业种为先”的要求,深入研究本地自然资源和各农作物种子的种性,科学制定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积极培养现代种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快种业发展的产业化进程,把博州建成全区主要的良种繁育基地,推动制种产业做大做强;严格种子市场准入关,规范可追溯和技术服务等行为;严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积极引进试验、示范、优良品种,不断提高良种在农民增收中的价值。
三、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健全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突出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重点整治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毒农药和违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为。强化对农药经销商和农产品生产者特别是鲜食农产品生产者的教育培训,从源头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实施动态管理,继续开展产品认证工作,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将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重要经济增长点,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引进作为重中之重予以突破。一是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促进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二是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管理办法,逐步加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竭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三是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在博州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础上,与专业村和种养大户实现对接,共同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五、加强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不断探索农技体系创新机制,建立实用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设置机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必要设备的购置及更新,保证基本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实力。三是加强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效率。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技推广中的职能,探索和建立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推广体系。四是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培训。根据博州农技推广体系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博州农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经济实体。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加强对农村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创新农村财务公开形式、方法,深入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七、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农民培训与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以及外出务工、创业的技能水平。继续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文化层次为目标,扎实开展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建立一支能扎根基层、带领农民致富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
八、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篇5
关键词:动态外部性;产业集聚;专业市场;浙江义乌
中图分类号:F127.55F061.5、F06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017-05
1.动态外部性:文献回顾
1.1 理论研究
在集聚经济学文献中,外部性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外部性对要素集聚的路径作出了解释,但是无力说明外部性如何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1]。而动态外部性则对区域产业集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作出了解释。动态外部性的核心要素是知识溢出,意指某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改进将提高区域内其他企业的生产效率,它主要通过创新知识与信息在具有技术相似性的企业之间扩散来完成。同时,与其他产品一样,信息的交换频率也随空间距离的缩短而上升。因此,随着区域内企业集聚密度的上升,信息循环和处理的效率也提高了[2]。
虽然现有研究都认为,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知识溢出到底来自于同一行业企业,还是不同行业企业,学术界的认识尚不一致。首先,当动态外部性来自于同一产业的其他企业时,可称为MAR外部性,它强调专业化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这一思想首先由Marshall(1890)提出,后被Arrow(1962)模型化,Romer(1986、1990)又对其作出了发展[3-6]。MAR外部性认为,知识溢出是同一产业中企业间信息交换的结果,它既可以通过生产信息的交换,也可以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间的流动来完成。MAR外部性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区域垄断比竞争更有助于经济增长,这是由于竞争降低了企业的利润水平,尤其当企业以模仿而非创新为主要经营策略,以价格战而非产品、服务差异化为竞争策略时,情况更是如此。区域垄断则降低了产品模仿的可能性,有助于垄断企业攫取稳定的创新租金,实现创新利润最大化。其次,当知识溢出来自于不同产业的企业时,可称为Jacobs外部性[7],它强调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根据Jacobs的观点,区域产业结构多样化或差异化比专业化更有助于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拥有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地区,其经济增长快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地区。与MAR外部性不同,Jacobs外部性认为区域内竞争加快了新技术、新思想在企业间的传递[8]。因此,竞争比垄断更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再次,当知识溢出来自于市场竞争时,可称为Porter外部性[9],它强调企业和区域的竞争优势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Porter和MAR外部性都认为,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比分散更有利于知识溢出,但是二者在竞争是否对知识溢出和经济增长起积极作用这一点上观点不同。Porter更认同Jacobs关于区域竞争比垄断更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观点,因为竞争对企业形成了一种创新的倒逼机制;相反,MAR则坚持区域垄断更有助于经济增长。
1.2 实证研究
目前,有关集聚的动态外部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日益增多,旨在分析特定地区、产业的外部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是否与MAR、Jacobs、Porter的理论预测相一致。产业集聚动态外部性的来源有三个:专业化、多样化和区域内竞争。
1.1.1 来自美国的经验证据。Glaeser等[1]利用1956―1987年间美国的就业数据,将就业量增长作为专业化、多样化、竞争等变量的函数,研究了区域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多样化和竞争对区域就业增长存在正效应,但专业化的效应并不显著。此研究结果与Jacobs和Porter的理论相吻合,而与MAR观点不一致。Henderson等(1995)利用与Glaeser等[1]相同的数据来源、考察对象和变量设定,对8个不同产业进行了单独分析[10]。他们发现,在低技术产业中专业化的正效应较为明显,而在高技术产业中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正效应都较为显著,这与MAR和Jacobs外部性相一致。Henderson(1997)利用1977―1990年间美国72个城市的年度数据,纳入时间和个体效应,以控制难以观测的异质性,例如资源禀赋、制度环境等随时间变动、难以观测的区域特征,研究了动态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1]。结果发现,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正外部性都较为显著。
1.1.2 来自欧洲的经验证据。运用与Glaeser等[1]相同的分析方法,De Lucio等(1996)利用1978―1992年间西班牙50个省、30个产业的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该国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2]。以就业量为因变量衡量经济增长,以测度区域产业结构的诸指标(专业化、多样化、竞争程度等)为自变量,结果发现,专业化、多样化和竞争的效应均为正,但专业化的正效应不显著。这与Glaeser等[1]的结论相一致。Combes(2000)利用1984―1993年间法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数据,研究了区域产业集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发现区域内竞争对制造业部门发展不利,而对服务业部门的部分行业有利[13]。同时,专业化和多样化的负效应在很多制造业部门存在,而专业化对服务业发展一直存在负效应,多样化对服务业发展则一直存在正效应。Blein等(2006)利用1980―2001年间德国的年度数据,以就业量衡量经济增长,研究发现,区域产业集聚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正,而专业化的正效应不甚明显[14]。
1.1.3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Batisse(2002)利用1988―1994年间中国30个产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区域产业集聚与实际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发现多样化和竞争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但专业化的效应为负[15]。薄文广(2007)利用我国29 个省、市、自治区的25 个产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部性对区域产业增长的影响[16]。结果发现:就全国而言,专业化水平与产业增长负相关;竞争程度与区域产业增长正相关;多样化程度与产业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线性关系:当多样化程度较低时,多样化不利于产业增长;而当多样化水平较高时,多样化则会促进产业增长。
表1给出了有关区域产业集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在所研究国家或地区、时间区间、实证模型上的不同,研究结果也多种多样。然而,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多样化和竞争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而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尚无定论。总之,实证研究结果大致与Jacobs外部性的观点相同,但在MAR和Porter外部性上仍未取得一致。
表1 主要实证研究结果概览
国家专业化多样化竞争Glaeser等(1992)美国-++
Henderson等(1995)美国++n.a.Henderson(1997)美国++n.a.
De Lucio等(1996)西班牙-++Combes(2000)法国-+/-+/-
Blein等(2006)德国+/-++/-Batisse(2002)中国-++
薄文广(2007)中国-+/-+
注:+、-、+/-分别表示某一变量(专业化、多样化、竞争)对经济增长具有正、负、正或负效应;n.a.表示该研究未作考察。
目前,有关动态外部性的实证研究大多以发达工业化国家为对象,由于在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上的差异,致使有关动态外部性的结论可能对发展中国家并不适用[17]。本文拓展了动态外部性的研究范围,将我国转型时期的特殊经济现象――专业市场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区域产业集聚对专业市场发展的影响。由于专业市场在发达工业化国家早已消亡,有关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专业市场发展的研究主要由国内学者进行,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①。但这些研究大多以一般性描述为主,缺乏有力的实证分析和适当的理论工具,因而影响到了结论的有效性。本文从动态外部性视角出发,借鉴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利用于1997―2007年间浙江省义乌市十大行业和四大专业市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该地区由产业集聚带来的专业化、多样化和竞争效应对专业市场发展的影响。
2.产业集群支撑专业市场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命题
2.1 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经济与专业市场发展
分工和交易费用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可能带来效率的增进,但由此带来的交易次数的增加,也增加了交易费用。因此,经济主体需要在增进效率还是降低交易费用之间进行权衡。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的组织安排,可以使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深化。专业化分工的深入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集群规模的扩大也使得更为深入的专业化分工成为可能。事实上,集群之所以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与其自身性质有关。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纯科层组织之间的准市场组织。可以说,产业集群是通过将市场交易内部化来降低交易成本的。从这一点看,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但是,集群并非越大越好,它也存在着一个边界,通过集聚的方式来降低交易费用并不是无止境的,当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张到边际分工收益等于边际交易费用时,这一点就是集群的边界,因此产业集群对市场交易、进而专业市场的替代程度是有限的。产业集群通过将某类生产活动有效地组织和集中在一定区域,促使专业化生产向纵深发展,以提高生产效率,保持产品的技术和成本优势。由此我们得出:
命题1:产业集聚带来的专业化效应对专业市场发展具有正效应。
2.2 产业集聚、多样化要素共享与专业市场发展
在产业集群降低专业化分工深化所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同时,多种产业和多样化要素的集聚也增加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知识溢出)等要素与企业配对的机会,从而减少了要素供求双方的搜寻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首先,以雇用工人为例,由于存在规模较大的劳动力池(labor pool),集群内企业可以更加灵活、有效地调整其雇工的人数,即使这些工人是某一技术的专业人才。其次,一个较大规模的集群的存在本身也会吸引相关要素流入本地区,企业便无需特地外出寻找。再次,集群为企业提供一系列无法通过直接交易而获得的非贸易品,如特定集群才有的基础设施、税收优惠、准入门槛等。由于集聚所带来的所有这些多样化效应,可以使集群内的所有企业都享受到。通过将依附于生产活动的多样化要素集聚到特定区域内,达到资源共享,促进集群企业的生产专业化进一步深入,进一步发挥成本优势,为专业市场所提供的产品也更具竞争力。由此我们得出:
命题2:多样化要素的集聚有助于提高集群企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相关专业市场竞争力。
2.3 产业集群结构模式与市场竞争
随着市场容量增大,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产业集群内部将形成三种结构模式:一是准完全竞争模式。这一模式纯粹以中小企业为成员,企业规模较小,各个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链的单一功能上,中间产品一般在区域内销售,而产成品则可能远销区外,如最古典的产业集群――“马歇尔产业区”。二是寡头垄断模式。寡头企业在这一模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营销中以品牌效应发挥纵向的纽带作用,在核心技术的研制和使用中发挥创新和导向作用,而众多中小型企业和家庭工厂通过生产社会化、组织网络化和流通市场化结成网络状。三是垄断竞争模式,这一模式以若干个核心大企业为主导。目前,以上三种不同集群结构模式在现实中都存在,不同结构模式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也大相径庭。从已有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当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趋向完全垄断时,企业创新密度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过高或过低的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创新都不利,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使得企业难以获得稳定的创新租金,创新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而市场竞争过于弱化则使得企业可以坐享已有垄断利润,从而缺乏创新动力。由此我们提出:
命题3:合理的产业集群结构模式有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进而加快相关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3.数据与检验模型
3.1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所用系1997―2007年间,浙江省义乌市十大特色产业的实际增加值、产值、就业量和企业数量,以及主要专业市场交易额的年度数据。由于本文的分析重点是产业集聚如何作用于专业市场发展,而非二者是否相关,故此,为了对产业集聚外部性与专业市场发展关系作更为准确的研究,本文所选取的十大行业与义乌市几大专业市场的关联度较高,分别为:陶瓷水晶、相框、充气玩具、旅游用品、镜梳、饰品配件、花类、衬衫、喜庆工艺、头饰。专业市场主要包括:宾王市场、篁园市场和国际商贸城一、二期,以及其他专业易市场。文中有关十大行业的实际增加值、产值、就业量、企业数量等方面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义乌统计年鉴》(1998―2007)、义乌市统计局相关季度报告,以及各行业协会文件。有关专业市场交易额的年度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2007)》、中国知网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②,以及本课题组于2002、2005、2007年对义乌主要专业市场商户所作的、近三万份调查问卷数据。各行业的实际增加值、产值,以及各专业市场年度成交额等方面的数据都以当期物价水平衡量。
本文之所以选择浙江省义乌市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从该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看,地方特色产业与小商品市场的互动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二者的互动机制体现得较为充分。这一点可以从我们选取的小商品市场主要行业的本地化程度中得到验证见图1。在小商品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义乌当地的商业资本日益雄厚、经商人才不断集聚、市场优势不断稳固,带动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商品产业集群的兴起和发展,并与小商品市场形成有效联动的产业体系,推动义乌经济过去十多年的发展见图2。
图1 义乌小商品市场主要商品本地程度比重(%)
数据来源:本图依据本课题组于2007年10月对义乌四大专业市场(篁园市场、宾王市场、国际商贸城一、二期)内近万名商户所作的问卷调查数据绘制而成。
图2 义乌市工业总产值、地区GDP、集贸市场成交额(1977-2008)
数据来源:《义乌市统计年鉴》(1998―2007)、《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2007)》、中国知网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新华网,以及作者计算。
3.2 专业化、多样化与竞争程度的界定
我们将产业集聚的动态外部性对专业市场发展的影响以专业化、多样化、竞争因素三个变量测度,以Xst、Xt分别表示产业s、整个区域在阶段t的产值,则可将专业化表示为:
SPt=Xst/Xt(1)
这一比率测度了产业s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比重。因此,SPt越大,产业s在区域内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可将多样化表示为[18]:
dvt=-ΣSs=1Xst/(Xt-Xst)2(2)
这一比率表示产业s的生产规模占该区域所有其他产业部门生产规模的比重。因此,该比率越低,则该区域产业的多样化程度越高。根据Glaeser等[1],可将竞争程度表示为:
cpt=(Est/Xst)|(Et/St)(3)
其中Est表示区域中产业s的企业数量。因此,如果在该区域的某产业s中,单位生产规模的企业数量高于全区域水平,那么在该区域中,产业s的竞争程度较高。
3.3检验模型推导
假设生产过程可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表示,则有:
Yt=AtLtβlKtβk,t=1,…T(4)
其中,Y是产出,L是劳动力,K是资本,A是技术水平,βl和βk分别是产出相对于劳动力和资本水平的弹性,t表示时间。对该式取对数得:
yt=at+βllt+βkKt(5)
其中,y、a、l、k皆为对数形式。at用下式表示:
at=a*+η*+λt*+εt*+βspspt+βdvdvt+βcpcpt(6)
上式中的每一项都代表了技术进步各个来源。产业特定效应η*反映了产业在技术上的异质性,其可能是由产业在政策优惠、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的。时间特定效应λ*测度产业产出随时间的变动。εt*表示影响产业产出水平的其他特定效应。集聚动态外部性以专业化(sp)、多样化(dv)和竞争程度(cp)来衡量。因此,生产函数可转换为:
yt=β′xt+a*+η*+λt*+εt*(7)
其中,β=(βl,βsp,βdv,βcp)′,xt=(lt,kt,spt,dvt,cpt)′。
本文主要对(7)式中的β进行测算。然而,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广泛存在时间滞后效应。某些经济变量不仅受到同期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到过去某些时期的各种因素甚至自身过去值的影响。在应用计量分析中,这一现象常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model,ADL)来处理,该模型通过将因变量的滞后值纳入分析框架,建立了变量现期值和前期值的关系[19]。因此,(7)式变形为:
yt=π0yt-1+π1′xt+π2′xt-1+a+η+λt+εt(8)
其中y表示专业市场成交额,x表示由行业就业量、资本存量,多样化、专业化、竞争指数组成的向量,a、η、λ、ε表示各特定效应,t表示时间,π1为短期乘数向量,β=(π1+π2)/(1-π0)长期乘数向量。
4.检验结果与分析
在最终的检验方程(8)中,外部性的各种影响机制,如历史条件(滞后变量)、专业化(sp)、多样化(dv)和竞争因素(cp)都被纳入了进来。根据前面的理论命题,我们初步认为:专业化对专业市场交易额的影响为正,满足MAR外部性;多样化对专业市场交易额的影响为负,满足Jacobs外部性;竞争对专业市场交易额的影响为正(满足Porter或Jacobs外部性)或负(满足MAR外部性)。基于浙江省义乌市十大产业集群、四大专业市场的动态面板数据,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产业集聚带来的专业化、多样化、竞争效应所作的实证检验结果见表2:观察表2中的(1)、(2)列可以发现有关sp,dv,cp的一些规律:其一,专业化的即期效应系数为正,且较为显著,但一期滞后效应显著为负。这说明,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对专业市场发
表2 对方程(8)的检验结果
(1)(2)(3)
yt-10.65 (0.07)0.63 (0.06)0.63 (0.06)
lt0.56 (0.12)0.60 (0.10)0.61 (0.10)
lt-1-0.30 (0.11)-0.32 (0.09)-0.33 (0.09)
kt0.11 (0.04)0.13 (0.05)0.13 (0.05)
kt-1-0.04 (0.01)-0.06 (0.02)-0.06 (0.02)
spt0.22 (0.08)0.21 (0.06)0.21 (0.06)
spt-1-0.20 (0.08)-0.19 (0.07)-0.19 (0.06)
dvt-0.36 (0.22)-0.39 (0.26)――
dvt-10.46 (0.13)0.52 (0.12)0.39 (0.10)
cpt-0.11 (0.04)-0.10 (0.02)-0.10 (0.02)
cpt-10.04 (0.02)0.03 (0.01)0.03 (0.01)
0.3780.3830.384
m1-5.05 (0.00)-5.03 (0.00)-5.02 (0.00)
m20.15 (0.88)-0.10 (0.92)-0.05 (0.96)
Sargan37.53 (0.07)77.76 (0.25)78.78 (0.22)
注:变量检验结果和t统计后面括号中的数字分别为标准差和p值。(1)列假设所有回归项皆为外生变量,(2)列假设l和k为内生,(3)列排除了不显著动态外部性。
展有程度较低的净正效应。其二,多样化的即期效应并不显著,但其滞后效应则显著为正,表明其净效应显著。其三,竞争变量对交易额的即期和滞后效应皆为负。由此可见,义乌市产业集聚对专业市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3)列中的检验结果可得产业集聚外部性与专业市场发展的关系为:
y=0.75l(0.08)+0.91k(0.07)+0.06sp(0.09)+1.04dv(0.33)-0.17cp(0.04)
由实证研究结果可知,浙江省义乌市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专业市场发展的正效应较为明显,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测相一致,而本地竞争则对专业市场发展不利,同时由于各滞后回归项的系数较为显著,因而历史条件对专业市场发展亦有不小影响。本文认为,实证研究的这一结论与义乌市内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基本一致。首先,产业集聚带来的专业化效应是该市已形成了十多个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引领国内外潮流、具有世界市场影响力的小商品制造产业,如饰品、服装、针织、袜业、拉链、工艺品、玩具、化妆品、文化用品等。这些产业主要依托专业市场销售商品,从而为后者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其次,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配套产业逐渐发展起来,集聚的多样化效应提高了知识溢出的深度和广度。在义乌,像饰品、服装、针织等行业,既是区域内的龙头产业,也是最先形成的特色产业,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出现,加快了区域产业体系的完善,使得区域内的分工协作更加缜密和复杂。专业市场作为这类产业的主要商品销售渠道,由于拥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在做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同时,市场地位不断巩固。最后,市场结构逼近完全竞争,企业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为主要竞争策略。根据由大量实证研究得出的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倒“U”型关系,合理的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但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义乌市主要产业的竞争程度可能已经越过了倒“U”型的顶点。
5.结论与对策
本文以1997―2007年间浙江省义乌市十大小商品制造行业和主要专业市场经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产业集聚对专业市场发展的影响机制。在实证模型中,以交易额为变量专业市场发展程度,以专业化、多样化和竞争衡量区域产业集聚的动态外部性。我们发现,产业集聚对专业市场发展的长期效应较为明显,且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效应为正、区域内竞争的效应为负。Jacobs和Porter认为竞争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面作用,但本文研究则与MAR外部性的观点一致。专业化的正效应可以从义乌市产业结构中得到解释:当地主要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产业,如饰品、纺织、服装等。这些产业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且专门从事某一生产环节。多样化的正效应主要是在饰品、纺织等龙头行业的带动下,一批配套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多样化效应被最大化了。
本文所发现的,区域内竞争对专业市场发展具有不利影响,这一点与已有的大多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这一负效应可能是由于当地企业大多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策略。如前所述,义乌市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低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为基础。这类企业大多采取传统管理方法和简单的内部组织设置,大多依赖于对廉价劳动力的挖掘和同行业的技术模仿,而非技术开发和引进。本地企业间的竞争主要依赖于通过降低成本,实行价格战,而非产品质量和品牌塑造,这反过来不利于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和构筑核心竞争力。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对于义乌市的公共部门而言,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发挥地区产业集群对专业市场发展的支撑作用。首先,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挥专业化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义乌主要产业集聚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因此需进一步加快专业化产业园区开发建设,通过专业化来实现集群化,提高优势产业集聚度,增强区域经济整体竞争能力。其次,引进和扶持配套产业,发挥多样化效应。由于在义乌,多样化产业间的互补效应仍发挥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需充分发挥制造业人才、市场信息优势,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集群,聚合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尽快形成产业综合竞争优势。最后,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使市场竞争合理化。在义乌,虽然为数众多的前店后场式的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是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经营策略,弱化了区域竞争力。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企业竞争手段,培育并发挥龙头企业对地区产业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推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中小企业集群提升研究”(批准号:70573095)、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中城市群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批准号:2007C25020)资助。
注 释:
①有关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研究的全面介绍可参见陆立军,王祖强.专业市场――地方型市场体系(第七章)[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省略/cyfd.
参考文献:
[1] Glaeser E.L., H.D. Kallel, J.A. Scheinkman and A. Shleifer. Growth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2, 100, 1127-1152.
[2] Audretsch D. B. and M.P. Feldman. 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630-640.
[3]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 1890.
[4] 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 29, 155-173.
[5] 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1002-1037.
[6] 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y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S71-S102.
[7] Jacobs J. The Economy of Cities[M]. New York: Vintage, 1969.
[8] Panne G.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Marshall versus Jacobs[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4, 14, 593-604.
[9] Porter 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 New York: Free Press, 1990.
[10] Henderson V., A. Kuncoro and M. Turn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5, 103, 1067-1085.
[11] Henderson V. Externalitie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7, 42, 449-470.
[12] De Lucio J.J., J.J. Herce and A. Goicolea. Externalities and Industrial Growth: Spain 1978-1992. FEDEA and Universidad Complutense of Madrid working paper, no. 96-14, 1996.
[13] Combes P. P. Economic structure and local growth[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0, 47, 329-355.
[14] Blien U., J. Suedekum and K. Wolf. Local employment growth in West Germany: a dynamic panel approach[J].Labour Economics 2006, 13, 445-458.
[15] Batisse C. Dynamic externalities and local growth: A panel data analysis applied to Chinese provinces[J].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2, 13, 231-251.
[16] 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1):37-44.
[17] Tybout J. Manufacturing fir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 well do they do, and wh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0, 38, 11-44.
[18]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483-499.
[19] Baltagi B.H. Econometrics[M]. Berlin: Springer-Verlag,2008.
篇6
关键词:资本有机构成;失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65-02
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相关理论
(1)马克思把资本划分成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构成要从双重的意义上来理解。从价值方面看,资本的构成是由资本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率,或者说分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马克思“把前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把后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
(2)马克思考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起资本构成质的变化,指出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提出随着劳动技术条件的改变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成为最强有力的杠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从而导致“资本的不变部分比可变部分日益相对增长”,由此可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资本积累的增加,从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3)马克思分析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形成相对过剩人口。马克思指出“因为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由资本的大小决定而是由资本可变组成部分的大小决定,所以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递减,而不像以前假定的那样,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按比例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追加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原有资本更新对劳动力需求绝对减少。并且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得操作简单化;大量的从事简单操作的工人将被裁除,又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4)马克思虽然没有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论述,但仍在其《资本论》中辨证地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长期有关产业结构方面的影响。
马克思明确提出“虽然机器在应用的劳动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并且,马克思说“大工业领域内生产力的极度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所有其他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剥削在内容和外延两方面的加强,使工人阶级越来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于非生产性劳动。”
2 马克思的相关理论与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的关联
当前我国的失业形式更为严峻主要由于当前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原因造成,失业表现为持续性、长期性的结构性失业。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种表现,这次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表现在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世界经济接轨而进行的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基础加工业,向深层次的产品开发以及产品加工行业转变,以增加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提升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以适应国际同类型企业的冲击和挑战。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同样问题: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方式增长,这种单靠数量扩大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有限,在宏观上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和产业体系规模的初步形成。在微观上,由于买方市场已经形成,靠扩充产量增大生产规模而提高利润同样难以实现,这同样要求我们要以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为主,这也就要求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来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这也会带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3 《资本论》中相关理论对当前我国解决失业问题的启示
当前我国严峻的失业问题以及失业问题的敏感性及其对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影响,导致许多观念都强调以劳动密集型的角度来优先解决失业问题,暂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这些观念有现实意义,但以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长远的发展来看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仍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带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来解决,这里可以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产业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并以予有力地证明。
(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引起失业。在技术改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初期,资本对劳动起着替代作用,而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适应新的生产要求的劳动者需要重新就业,我国当前的下岗问题正是这种情况。但是以再生产的较长时间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有利于扩大就业。
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能创造更多利润和剩余产品,增加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通过扩大再生产,可以使劳动量绝对增加。假定原有的资本有机构成即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的比例为40%和60%,后来有机构成提高为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的比例为60%和40%,总资本随着积累由1000万增加到2000万,可变成本由原来的600万增加到800万,绝对量增加。
②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普遍使用,会促进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拓宽就业领域,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计算机的使用代替了很多原来由工人控制的简单操作,但计算机本身的发展带动与之相关的电子业,使人类的生产领域大大拓宽,而且计算机行业已经吸引了上百万人就业,与此相关的行业就业就更多。
③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生产资料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价格变得更加便宜,可促使非生产行业即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以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发展进程看,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第一、二产业有机构成较高,具备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有更多的人从事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越高,第三产业越发达,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异常大,我国目前第三产业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吸纳564万人就业。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失业的影响可总结如下: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短期内,会有大量的劳动被资本所替代从而造成大量的失业现象,但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会带动经济的增长,从而扩大就业。
(2)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仍处于社会承受的警戒线内,这种发展中的失业和衰退中的失业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在以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建立劳动力中介市场等措施广泛采取的情况下,仍然要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作为解决就业与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和长远方针。当然在坚持这个长远目标时,也要相应地适应短期方案,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以短期的某些易于实行的措施来解决严峻的失业问题,使社会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以确保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资本论[M].第一、二、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篇7
1.面对发展现状 及早部署谋划
电力集体施工企业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现处于成长或发展阶段,整体运作模式、运转机制、制度流程、生产经营管理的经验与手段还不太成熟,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够,主动服务意识、市场风险意识、危机意识还不够强烈。企业内部用工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管理人员匮乏,一线施工作业人员技能水平较低,整体劳动效率低下;综合管理水平不高,尤其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缺乏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模式和方法。当承担的业务较多而自身不能独立完成时,工程施工不得不进行转包或分包,给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等方面的控制与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和很多的问题。
2.转变经营机制 提升发展能力
经营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待于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
2.1健全治理结构。依据《公司法》、《公司章程》有关规定,健全电力集体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一系列议事规则及监督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协调运转。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职工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
2.2规范机构设置。以规范岗位管理、优化人员结构为突破口,以“三定”、“三考”为抓手,按照长远规划、促进发展、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的原则,通过员工“岗位双选---待岗培训--在岗预备—竞聘上岗—落聘淘汰”,实现员工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长效机制。
2.3优化分配结构。体现业绩为导向、激励为手段、市场化为依据、兼顾公平为原则,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加强绩效结果应用覆盖至工资升降、培训奖励、职工生涯规划和评优选先等方面,从而提高员工工作责任和工作效率,真正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规范管理机制 激活运营活力
3.1完善整章建制。按照《公司法》及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对原有的各项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检查疏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新形势的管理制度;重新制定各部门层次的职能标准,理清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管理关系,力求将各项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形成制度管人、规章管事,确保各项工作在可控范围内高效运转、顺利推进。
3.2加强成本管控。加强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各管理环节,积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同时要加强监管审计,形成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严格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和竣工审计,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项目亏损。
3.3推行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效益的源泉、信誉的窗口,也是企业一切管理的落脚点。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施工复杂程度及作业环境、工期与质量要求、专业特点、人员素质和地域范围等因素先确定1-2个工程项目经理部或工程项目组,项目经理授权经营,建立起科学的在建工程施工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4.稳定安全管理 保障经济实力
4.1抓好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建立“分级管理,按级负责,权责一致,各负其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应用安全检查表及安全预控分析表,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范了施工单位的安全行为,有效地控制了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为技改及大修项目的安全、可靠、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严格质量为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员工赖以生存的基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重视抓好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高公司的整体质量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覆盖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并有效运行,将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的基础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逐步解决两张皮现象,进一步增强管理体系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以总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为第一责任、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部门实施的监管体系,培养一批管理、监督专家队伍。经常通过监督检查、管理评审等手段,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其所有质量活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督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篇8
关键词 物流 行业发展 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概况
“物流”的概念于十世纪70年代才引进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物流业取得巨大进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采购中心;制造业及贸易业是国内物流发展强大的推动力;第三方物流也在迅猛发展;物流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物流设施设备建设不断加强;物流教育也更加受到重视以及规范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实现高速增长。201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25.4 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5.86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2.3倍,年增长16%。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1%,占GDP的比重为6.9%。通过比较,由此可以清楚地体现了国内物流发展之迅速。
不过,与国外物流相比,国内物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它直接导致供需瓶颈,交通运输能力跟不上运输需求。二是物流设备落后。它导致了物流运转速度太慢,甚至目前很多装卸搬运都采取人工的方式,损耗大,效率极低。三是国内还未形成完整的物流服务网络。管理分散,体制分散等等都是主要原因。四是物流人才培养未能满足需求。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方式。
2 国内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2.1 国内对物流人才的供需情况
人才培养状况。主要通过院校培养和社会培训来供给物流人才。早在2005年就有450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近千所中职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从业人员在职教育,目前已全面铺开;上岗资格培训人数日益增多。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及培训机构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然而这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当前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都较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导致了物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行业企业需求。目前较紧缺的是中、高级物流人才,学历要求本科以上,明确要求研究生的不多;另外,由于招聘单位对初级物流人才的能力和经验要求不高,很多人都可以胜任这类职位,所以这类人才并不缺乏。不同行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不同运输业的相关岗位有运输经理、配送主管、物流配货员等,涵盖了海运、空运、铁路和公路运输,仓储业的相关岗位有仓库主管、库存管理员、仓储主管,国际物流业的相关岗位有国际物流筹划部经理、国际货运经理、报关员、单证员等等。
2.2 国内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物流人才分为很多类,而中职毕业生一般定位为初级人才和一般操作员。他们属于执行层,负责具体事宜的操作,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有国际贸易和通关的知识、有仓储运输专业知识等,这就要求他们有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异常事故和应急作业的处理能力、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更要能够吃苦耐劳等等。
3 中职物流专业建设思考
3.1 中职物流教育现状
物流企业岗位技能型人才占据物流企业行业人才总量的80%以上。因此,搞好中职物流人才培育至关重要。中职教育主要面向物流企业一线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出的学生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由于中国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中职物流专业的开展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受国内物流热的影响,开设物流专业的中职学校很多。二是各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很多都是非物流专业师资。三是各个学校使用的教材很不统一,不规范,而且教材偏重理论,适用于应用型中职教育的教材很少。四是很多学校都建有实训中心,也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中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考
中职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培养方式,只有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才能真实高效地促进中职物流教育和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实现培养目标。针对中职物流教育现状以及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良性发展的校企合作前提是要有专业过硬的教学质量。在专业建设方面,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来对物流专业课程进行安排,使得对学生的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发展潜力。
(2)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多沟通,采取多样合作形式,如订单式、教学式、工学结合等,主要是既达到培养学生实操能力甚至达到就业目的、又为企业提供人才的双赢模式。学校可以采取实习期间或者每批实习结束定期与企业进行座谈,双方对学生的工作岗位、工作模式、工作时间提出见解,不断改善教学实习的模式以及方法,既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为学生提供就业渠道,又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或模式提供建议,为企业提高效益,增加利润,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互助互利,事半功倍。
(3)由于很多学校的物流师资很大一部分非物流专业师资,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计划,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沟通,安排教师也在某些岗位进行一定模式的实习,让其更加深入地了解物流的实况,为其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实质的依据,同时也增强了教师自身的物流技能。
(4)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一定是长久的,长久的校企合作是以每一次的校企合作效果作为基础慢慢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每一次实习生的优秀表现,实习生的表现除了专业方面的知识要求外,还要求个人行为方面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良好的职业道德等,而这些要求便要从学生进入学校开始进行培养,因此好的校企合作要求学校在平时就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素质培养。
3.3 其他发展建议
除了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还有很多需要改善和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1)一定要加强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念、职业生涯观念,这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基础。(2)适应企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计、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成果评估等等。(3)师资力量是学校的基本,物流师资相对其他成熟专业较为薄弱,学校可以采取实习、培训等等方式不断提升师资能力。
由于中国物流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中职物流教育也处于摸索前进的起步阶段,它的改进和改善还需要一个过程。物流人才的缺乏更加提醒了必须加紧物流专业的教育。随着国内物流的发展以及对物流人才要求的变化,学校需要不断地改革物流教育的方法和体制,只有这样,中职教育才能往前进步,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职业幸福感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Vocational Happiness
LI Qiuchen
(College of Educatio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putting the "happiness" into the view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aring to pursuit of happiness and the sound happiness of teacher, which is not only the reflecting of the modern human beings enhancement of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 also the manifestation of social progress.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ing road, teachers pursuit the education ideal, affirm the self-worth in the hard creative work and realiz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nly that can they appreciate the vocational happiness.
Key words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teachers' vocational happiness; developing
自从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诞生以来,人就从未停息过对幸福的追寻、即使是那些公开声明自己放弃幸福追求的人其实也在追寻着自己所理解的幸福。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着幸福,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成为人们解读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指标,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1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定义
教师的专业化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更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关键。何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目前的主要观点中都忽略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丽莲・凯兹曾指出: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去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鉴于此,教师的专业化应该包括专业意识、专业能力、专业地位极其专业化实现条件。专业意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也是教师不断学习的动力;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也是教师不断提升的主要方面;专业地位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专业化实现条件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保障,也是最需要外界支持的重要方面。以上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2 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
2.1 教师职业幸福感含义的界定
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含义,国内外学者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有人把它看作一种状态,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主观体验,还有人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种评价,也有人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种生活方式,等等。笔者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很难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而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如何使教师拥有且能坚持专业理想并愿意为理想而有所努力和追求?
2.2 教师幸福感缺失主要原因
(1)地位与要求的落差。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社会却对其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不高,权力并不大,还表现在教师的生活可以随意被社会和家长评价,处于谁都能够批评的状态,而这种批评又是吹毛求疵的。
(2)教师工作繁琐机械。使教师幸福感失落的因素占第一位的是工作的繁琐机械。教师认为的繁琐机械体现在没有挑战性、简单重复,规定好的教学时间和框架内活动,难以发挥个人特长,得到合理的评价。另外,教师不得不应付各种名目繁多的验收、总结、检查。
(3)收入与付出不对等。教师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利益职业,教师的工作是时间、空间连续无端扩张,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多是知识、精神上的付出,但教师的经济收入仅相当于甚至低于公务员水平,微薄的收入与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呈现较大的反差,很难得到平衡。
(4)学校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教育是一项育人的事业,对于教师来说,这项工作的价值更体现在它的精神价值,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工作是否得到他人的认可,意味着自己未来的发展机会,意味着自己精神是否能得到满足,意味着幸福体验的多少。
(5)教师在专业上缺乏自。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教师在学校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权利,从客观上处理受雇者的地位,容易在精神上失去归宿感。失去了专业自由和自主的人更难以谈及幸福。
(6)教师自身缺乏专业化意识。任何职业都会有疲惫期,而职业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主观影响的,教师很难自觉的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和教育的特殊性,甚至只把教师这个职业只是看成一种维持生计的职业,专业化意识的缺乏使教师难以把自己看成一位从事教育的专业人士,缺乏专业理想。没有梦想的教师,如何能看到希望的种子,职业幸福感也难以体会到。
3 教师专业化发展:传递教师幸福感的种子
从理想的角度来思考,一个人无论什么原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他拥有成为教师的念头起就已经走上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道路,它包括师范教育、教师入职培训、职后培养直到教师一生。
3.1 对新入职教师的选择
(1)选择真正喜爱教师这一职业的人。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拥有一颗热爱教师职业的心,才能使教师真正热爱自己的学生,从而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主动性,能够专心于本职工作,才能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成为真正的育人者。
(2)选择具有非自我倾向心理特征的人。良好的心理特征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一个人能否体会幸福的关键。具有非自我倾向心理特征的人能够将公共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样的教师能够使儿童用以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并能够和同事相处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把具有非自我倾向特征的师范生作为教师的候选。
(3)使师范生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师范教育是教师的主要来源,大学应该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师范生更多的了解工作,对教师职业建立合理期望,减少入职后因失望而产生职业倦怠。
3.2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
学校虽是一个相对纯净和简单的集体,但学校各种有形无形的,正式、非正式的文化结构和人际关系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和心态,而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有利于教师在这个大环境中获得幸福感。
(1)民主管理。在民主管理的体制下,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主和更大的自由,使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能够更多的参与学校生活,并起到一定的决策作用,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热情,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2)合理区别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竞争精神,使教师有主动追求专业卓越发展机会的精神。合理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不能以学生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3)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中小学,女性教师的比例很大,更容易形成压抑的氛围,所以在学校良好文化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多开展各项集体活动,使教师之间能够拥有更多的沟通时间和空间,以免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4)和谐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考虑到学校发展趋势,也应考虑到教师个人因素,了解教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使个人生涯规划于学校发展规划协调一致,从而使双方都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5)分阶段为教师创设学习环境。首先,让新教师经历“磨练期”,让其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及自己最适合的岗位。其次,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可组织其参与校内或校际的研讨会,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邀请专家讲学,提高科研意识,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最后,对老教师来说,最大的财富便是经验,学校应尽可能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经验的机会。
3.3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使社会对教师形成合理的期望
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开展各种活动,使越来越多的校外人士了解学校,了解教师让他们了解教育的复杂性、人发展的复杂性,对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对教师职业建立合理期望。在一种公共信任、支援的氛围中,教师更愿意把教学视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幸福感在追求的过程中也油然而生。
另外,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适当的提高教师的工资也会间接的影响教师的精神状态和教师的社会地位。
对于教师来说,专业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幸福的过程,伴随着自我能力增长的体验,这种成长也将使教师拥有更多的职业幸福感,使教师对于幸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除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之外,我们更应该培养教师的专业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真正把教书当作一项事业来奋斗的教师,我们的教师才会在日益纷繁的社会里感受到存在感和这一职业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黄正平.幸福感: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5):14-17.
[2] 肖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以大庆小学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3] 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的研究,2000(5):73.
篇10
以农行某一级支行为例,该支行辖内共20个网点,其中80%的网点地处乡镇,是典型的县域商业银行。近年来,该一级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客户总量年均增长率达到60%,交易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50%,电子银行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30%。渠道建设、产品创新、品牌推广也取得长足进步,成功构建了网络金融、语音金融、移动金融、自助金融和电商金融等五大在线金融服务体系,电子银行已成为全行金融交易和客户服务的重要渠道。
(一)客户群体不断扩大,交易规模持续攀升。
该支行各类电子银行客户从3年前的5.5万户,增长到27.8万户,其中各类个人电子银行客户合计26.9万户,各类企业电子银行客户合计0.9万户,客户规模稳居同业同级支行前列。2014年全行电子渠道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达到1350万笔和47.2亿元,分别为三年前的3.7倍和4.9倍。
(二)设备投入稳步增加,分流效果日益显现。
该支行现金类自助设备达到149台,自助服务终端47台,智能支付终端2866部,其中县域地区自助设备已达到全行总量的70%。电子渠道交易量占比由三年前的63%增长到84%,年均增长11个百分点。
(三)经营效益持续提升,价值贡献逐年递增。
该支行2014年电子银行收入达到1141万元。截至2015年3月末,已实现收入282万元,同比增幅达13%,在全部中间业务收入中的占比逐年递增,对稳定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贡献。
(四)组织体系更加完备,风控能力明显增强。
电子银行组织体系得到加强,电子银行队伍进一步壮大,为全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电子银行规章制度建设卓有成效,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强化、手段日益丰富,电子银行各项业务依法、合规运行,业务经营和管理基础不断夯实。
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进入了发展明显加快、成效明显提升的重要阶段。电子银行功能不断健全,市场基础日益壮大,对全行产品营销的牵引力、客户服务的支撑力不断增强,为经营转型和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农行县域支行电子银行业务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转型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在一级支行,尤其是县域网点,对电子银行业务的战略意义尚未形成共识,一些员工对电子银行业务重视不够、定位不明,营销能力不强,不少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银行在提升全行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价值创造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质量有待提升。
电子银行业务虽然整体规模较大,但因县域支行面对的多为县域以下的客户群体,客户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对新兴的电子渠道产品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活跃客户比例还不是很高,个人电子银行活跃客户占比约在20%左右。收入结构尚不合理,约80%的收入依赖支付结算业务,网络理财、融资信贷等高附加值的新兴业务占比较低。
(三)体制机制有待理顺。
电子银行业务在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比重相对较低,产品计价标准不高,员工收入上未能充分体现。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专业人才不足,经验不丰富。电子银行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跨渠道应用推进缓慢。
三、未来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策略
(一)彻底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业务培训。
一方面,重点抓好支行各部门负责人这个业务管理的“头”,通过晨会、办公会、电子银行业务分析会等形式,在不同层面、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向各部门负责人灌输电子银行发展理念,使之清晰认识到电子银行业务在分流柜面压力、节约经营成本、竞争中、高端客户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在不断升级完善中的新兴业务,产品的更新、功能的完善较快,必须加强培训,提高电子银行产品营销的针对性和提高电子银行从业人员的售后服务技能,进而做好客户的营销和引导工作。通过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客户经理及员工电子银行产品营销、受理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
(二)有效提升客户质量,做到量质并举。
正视地域差异,针对辖内的电子银行不动户和睡眠户进行二次营销和服务,将不动户清单分门别类下发到营销人,要求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包户到人、限时唤醒。针对个人网银客户使用过程中反映的问题,非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门服务或向上级行汇报取得支持。同时注重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对新开户客户的识别、引荐,积极向客户介绍企业网上银行查询、转账付款、账单打印和理财功能,让客户切实体会到电子银行的快捷和方便。通过上门演示和售后服务联动机制,强化电子银行产品应用推广,提升电子银行客户质量。
(三)横跨部门深度合作,力争协同发展。
一是注重电子银行在三农业务中的应用。电子银行可以有效弥补农行服务三农资源上的不足,是农行争夺三农金融市场的有力武器。首先,加快智能支付终端系统改造,优化和全面推广助农取款功能,支持“惠农通”重点工程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空白地区自助设备覆盖率。其次,推广应用电子银行离行式注册系统,在惠农卡办卡环节提供电子银行现场签约服务,并加大电子银行体验机在县域的投放力度。第三,拓展电话银行服务三农的方式和功能,逐步推广客服中心涉农贷款的贷后管理外呼业务,增加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借款、还款、贷款试算和查询等人工协同交易。第四,加快移动金融服务三农建设,根据手机支付的产品特征,尽快增加农户小额贷款、农资农具直销、农产品收购、涉农保险等多种支付服务功能。第五,加强电子商务服务三农力度,面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广资金管理、投资理财、供应链融资等中高端服务,面向涉农商品流通企业搭建流通支付体系,面向县域小企业提供套餐结算和在线融资等特色服务。二是注重电子银行在公私营销中的联动。充分发挥在线营销的优势,与其他营销资源紧密配合,形成板块有机联动的营销机制。首先,强化组合营销。对公部门和零售部门要交叉营销各自的产品,客户部门和产品部门要不断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努力将客户转化为全行产品的客户,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其次,强化在线营销。发挥门户网站、客服中心、消息服务平台金融信息处理、传递的优势,实现电子渠道与知名网站、新兴电子商务平台的无缝对接,实现对客户的精准营销和交易引导,将电子渠道打造成为产品分销主渠道。第三,强化营销计价。根据营销成果细化计价办法,将计价资源兑付到参与其中的每个人,而不要人为设置板块利益,影响联动营销的积极性。
四、结语
- 上一篇:大学生期末计划
- 下一篇:公路两侧绿化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