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教案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课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课教案

篇1

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不参照书翻译文章1~4节。

2.能归纳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

3.通过分析“物皆有所待”,理解庄子所说的“逍遥游”的真实含义。

4.感悟人思想的伟大,能从时代背景辩证理解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万物”到底待“什么”;写“万物皆有所待”有什么作用;

难点: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学程序和内容:

一、导语设计

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给宇宙带来了无穷的意义。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心灵,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者探索和审美的世界……(引导学生对专题的关注,使学习课文不成为孤立的学习)。古代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以经世之才,却屡遭打击,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变得日益豁达。比如苏轼。那么,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要讲的庄子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之一。

二、检查预习

1.你对庄子及其创作有哪些了解呢?(适当补充背景知识,播放蔡志忠动画版《庄子》的有关介绍,以促进对教学目的4的解决。)

2.课文论证了庄子什么样的观点呢?

3.你对“逍遥游”的含义怎样理解的呢?

(“逍遥”,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三、追踪

1.疏通课文1~4节。

方法:投影显示课文原文,要求学生不看课本,不看参考资料,尽量直译课文。每个小组推选一人翻译一段,其他小组做好评议准备。

2.同时板书重点字词,学生归纳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

四、展示学生预习当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

1.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言。

在总结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补充:①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有浪漫色彩。②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将人类在思想上的追求提升到无穷,由自由而游的鱼、海,到鲲的天地,进而达到展翅高飞的大鹏和大鹏的广阔天地,而远眺遥远的天池南冥。這也就是說由水的世界,而达到水天合一更宽阔的天地,显現一个无所不在的領域和境界。

2.有同学问:1~4节,写了那么多的事物,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解决步骤:

①朗读课文,并画出写了哪些事物?

②找出与论点有联系的句子。

③同学发言,教师注意引导。

④师生共同总结,板书。

万物都有所待;

都没有绝对自由。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五、问题延展、深究

1.作者写出行备粮的目的是什么?

(反驳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别,反而嘲笑鹏鸟南飞是多此一举。庄子认为“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的不一样。鹏鸟背宽翼大,要乘厚风行万里;蜩与学鸠身轻翼小,枪榆枋而知足。虽然所待各不相同,但都是各适其性而有所待。)

2.第一段主要运用哪些手法写?

(采用寓言的方式,借用想象、夸张、比喻手法说理。)

六、问题预留,预习下课时

课文节选部分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而庄子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最高境界呢?请预习课文,背诵前三段,并将预习中的问题交给课代表。

《逍遥游》课前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课前设计的准备

在上这堂课前,我参考了很多的教案设计,也看了一些教学实录,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一向都这么认为,符合学情和教师风格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有用的设计。我们一直在进行着有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因此,我把对学情的研究摆到了第一位。

这堂课在高二(18)班上,该班有55名学生,女生32名,是三个文科实验班之一,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较好,但在文言文这一块与稍好一些的平行班没有多大区别。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不强,尤其是一些成绩靠后的学生,就等着上课时老师灌给他们,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是,该班本学期成立了13个学习互助小组,每个组里都有1~2名成绩较好的同学。课代表张婷认真负责,老师布置的事情她都能督促检查让同学完成。管荣强、徐宁俊、王茜等几个同学都很善于发现问题,对课文注释看得很细,并经常持不同意见。但是后排几个男生就比较“懒”,依赖性强。我就想,这堂课,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小组合作的优势和这些同学的特点(平时也这么实践着),让所有学生课前就能真正动起来,使他们感受到是自己在学习,老师是可有可无的。

基于这种分析,我布置了预习任务。①字词障碍,小组内解决,组长做好记录,有分歧的集中到课代表处,由课代表组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第二天上早读课前交到我这来,课堂上再解决。②每个小组从内容、写法(1~4节)等方面提出两三个问题。集中到课代表、管荣强等同学处,尤其要注意让后排几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早读课前将问题集中起来交给我,上课时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由于这堂课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我在早读课时收上来同学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才开始准备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

从学生提交上来的问题看,字词基本没有什么障碍了,只是对课本注释中提到的“息”的两种解释不知道该取哪一种,说它影响到句子的翻译。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提一下就可以了。看来学生的预习还是比较充分的,所以,我将“能不参照书翻译文章1~4节”作为了本课时的一个要求。“能归纳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则安排在学生评议翻译的过程中板书,达到提醒和强调的作用即可。

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我将教学重点与难点定在了“‘万物’到底待‘什么’;写‘万物皆有所待’有什么作用;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几个问题上。解决来自于学生的问题,可能课堂更有效。

但有些问题学生还没有提到,比如手法、论证方法等。我便预设了两个相关问题,“作者写出行备粮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段主要运用哪些手法写”,第一个问题是想让学生通过探究能想到论证方法,第二个则是拓展思维,领会庄子文章的浪漫色彩。

三、课后反思

一堂课下来,让我感受深的是学生的预习很成功,几个翻译的同学都能很流畅的看原文翻译,说明扫除了字词障碍,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存在:由于预定在了1~4节,所以学生在讨论、探究问题时,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想,如果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能从文章整体上给个要求,比如明确要求学生探讨一下说理的层次,那么学生的思维会更宽一些,课堂的整体感可能就更强一些。另外,由于担心课堂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我将动画《庄子》放在了最开始,这样,学生在介绍庄子时,就受到了影响。

研究学情,追求课堂的有效性,我将不断探索,也希望自己能取得进步吧。

 

语文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文言文《逍遥游》优秀教学设计

2.高中语文文言文《逍遥游》优秀教学设计(2)

3.高三语文《逍遥游》优秀教案

篇2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同时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较为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即导入新课-预习新知-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当堂检测-布置作业。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根据自身知识水平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学案,学生根据学案,主动探究,完成相应任务,且可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与老师共同探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它兼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 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现结合具体的课文来谈谈这种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我们以《鸿门宴》为例来讨论。下面是我就本课编写的导学案的提纲: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成语、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 3、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二、【过程与方法】 1、相互讨论,对比概括出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的性格特点。 2、了解作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 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学作品的兴趣,对项羽这一悲剧英雄从多个角度作出有依据的评说。四、【教学重点】五、【教学难点】六、七、【课时安排】八、【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学习要点;二、导入语;三、板书课题: 鸿门宴 司马迁;四、作者和《史记》介绍;五、背景资料;六、相关链接,欣赏两首关于主人公的诗: 《垓下歌》和 《大风歌》。七、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1、学生听一遍录音(或教师自己朗读),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勾出疑点。八、梳理情节,整体感知: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九、作业 。

【第二课时】一、学习要点;二、学习过程:(一)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可以就某一段朗读)。 (二)分角色朗读(也可以就比较精彩的某一段朗读)(三) 复述故事情节。(四)赏析第一段:提问①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五)赏析第二段: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六)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3.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三课时】一、学习要点;二、学习过程:(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二)导入新课。(三) 赏析第三段: 1.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2.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3.按地图方向绘制出鸿门宴上人物的座次表。(四)赏析第四段:1、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1)哙闯帐"是故事的。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2)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4、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或几组分角色读三、四两段)。5、试绘制刘邦和项羽两大军事集团的人物关系图。三、布置预习。

【第四课时】一、学习要点;二、学习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2、提问1)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2.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四)布置作业。

【第五课时】一、学习要点:1、总结文言知识点。2、课堂检测。二、【学后反思】。

下面再以《定风波》为例说明该导学模式的应用:【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指导学生自学 (具体内容略)。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反思 切入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与实施,将备受关注的语文教学带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时期。反思教学的得失,成为时下新课程的探讨热点。然而教学中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教师备课教案的最后一个栏目——教学反思(或称教学后记),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自觉地认真地将它作为一项工作来完成。这是不利于教学的发展的。我们在此栏目应留下些什么呢?笔者以为,结合教学实际,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以“三维目标”“学生本体”“教师主导”为基本切入点,选择性地进行有效反思,不失为反思策略。

一、反思三维目标落实的情况

众所周知,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科性质不同,三维目标的具体呈现与落实举措就有差异。语文学科的每一堂课几乎都可以让三维目标得到或显或隐的呈现,因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为语文课堂的使命在于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在于传生以道。因而,离开或忽略语文的工具性本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抛却或无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则会将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教学中容易出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彼此排斥或厚此薄彼的情况。我们不能将语文课上成纯粹的政治课、历史课、美学课,也不能将语文课上成识字造句的文字游戏课、文章解剖课。课程结束后,教师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意识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否始终坚持新课程理念努力实践三维目标,总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目标达成程度,反思实践三维目标的策略及其过程恰当与否和改进意见。

由于高中生的语文工具性方面的知识技能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经验,随着他们身心的发展需要,学生会更爱上语文课。语文课堂中蕴含着特别的文化存在、文化滋生、扩展的因素,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用个性化的感受、思维或对话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寻找到自己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价值世界,成为有体验的人,有感悟的人。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适当加强人文性方面的实践是备受欢迎的。然而,虽然学生学习体验的特殊性让语文学科充满魅力,也使学生本体的体验不以教师的标准答案为转移。不同特质的学生主体,必会以不同的方式接受文本,理解文本和阐释文本,内化生成富于个体特色的人文品质,导致学生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收益没有标准答案可查。所以,课后的反思点如能对人文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将能更有效地实践促进学生主体人文性的发展。

当然,课后反思关注三维目标的点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只关某一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心中有教学目标意识,注意重点与难点的确定,要注意随机应变,文体不同反思的关注点应有所不同,单元不同反思的关注点也不同。文学类作品更重情思体验,与实用型文体更重理解。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以人为本强化三维目标的实现生成和整合,我们以此作为反思的核心是必要的。

二、反思学生主体发展的程度

因材施教的理念古已有之,近几十年教育界也高奏学生主体之歌,然而学生主体得到实践和发展仍是课改中心和批判原点,课堂上的学生显然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有个性的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得语文教育活动成为师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活动过程。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要“以学促习”,从而促进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教学知识的传授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发展,知识能不能直观化、情感化、个性化、活动化、智慧化,应以学生灵性发展为检验依据。教师的反思,必然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得到发展的实践。

当然,学生课堂的发展依然有据,反思要将教学中学生主体发展与三维目标的实战联系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要在听说读写之内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其外的花样翻新。将听说读写作为课堂教学实践检验的出发点是有指导性意义的。有的课堂,学生热热闹闹,貌似动了起来,所谓的个性张扬,却失去了主要目标。花里胡哨的合作探究,形式倒也扎眼,却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不能实践训练技能,不能增进学生的体验,更不用说提高创新能力。这就更要求教师对学生主体在课堂中的主体实践的有效性进行反思。

在学生的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下狠功夫,教给学生怀疑的精神,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基本能力,更利于实现新课程强调的内化、整合和生成功能。因而教学时要教会学生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知识,教会学生从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三个方面出发作探究文章。课堂应当尽力以教学重点难点为圆心,以学生的质疑解难为半径开展教学活动。课后甚至课堂中,就要对学生发现问题的深入性及独到性、提出问题的有效度及视角度、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及透彻性、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等能力进行广泛深入的反思,对教师提供的课堂心理环境的安全性与自由性、愉悦性与民主性等进行反思,把发展学生主体的言语力和思辩力相结合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突击方向。

三、反思教师主导践行的程度

高中语文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小大人”,摒弃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观念,才能赢得学生。不能赢得学生的语文老师,语文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语文课堂建设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人”的关系。构建人道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营造宽松、愉快、自由的课堂氛围是语文追求的必要的特定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的是参与者、交流者、合作者、促进者角色。反思的任务,理应涉及到教师自我角色的认知与评定,调改及提高。

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并非意欲弱化教师的功能,而是更加理性地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服务对象。教师只有真正深入解读文本,把握好教学三维目标,努力创设好教学情境,充分践行教师的主导性,才能让学生主体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才能保证课堂的优质高效。教师精益求精地备课,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参与,提问,解疑,启发,诱导,促进,无论如何都不能取代。课前教师的课堂设计是必要的。如今网络时代多媒体得以充分利用,课件满网随君下载,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没有充分理解课件的创作意图,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更没有进行充分整合,于课堂之上“照本宣科”,无异于鹦鹉学舌,影响学生思维发展。试问,现代化教学于语文学科的应用还在起步阶段,岂能做一个不作为的懒惰者失却了教师的主导性?那种以为既然新课程以学生为主,教学就以生成来决定课堂也是极其错误的。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不教就是最好的教。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学习道家大搞无为而治,全部让学生自治的“放羊式”行为是荒谬的,结果必然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