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管理

篇1

企业贯穿于供应链全过程的是以流程为载体,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贯穿到整个配置过程,有机结合,交流顺畅,达到供求平衡的目的。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模式;特点;企业物流管理

目前,企业界尝试了很多新的理论,包括供应链管理模式、价值链管理模式、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等,这都为企业进一步适应多变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范例。

一、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在企业的经营中早就开始实施,但是在定义上并未很好的统一。无论是哪种定义,这种供应链归根结底就是一种网络。这种网络中有点有线,每个节点都是上游和下游的联系,每个贸易参与者都是下游的供应者,也是上游的客户,可向上游节点通过某些渠道来选择产品或者服务,又可通过某些渠道向下游供给产品或服务,每个节点都有利益关切点,强调的是一种用线串联起来的集合体,是一种整合的思想体系,是一种打包的管理理念,是将供应和服务两者通过线串联起来,将各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达到整合的目的。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点

供应链的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相比,供应链更强调链的作用,供应链的打包集成性和整合后的各个单元的协调性。各个节点要根据各个渠道,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通渠道对信息和其他交流信息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和协调,对供给和服务反馈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

1.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供应链上的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模式,是将各个独立的业务流程重新整合的过程,打破了各个部门组织之间的信息局限,优化组织结构。管理的理念也发生革新,这是由于核心节点组织和企业在供应链上采用信息互相分享的策略,集成了整个链条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也在扩散和移植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使得企业的计划和规划得以在链条综合下实施。最后,联通这些手段的媒介和渠道就是整合了所有企业的信息,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优势。贯穿于供应链全过程的就是以流程为载体,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贯穿到整个配置过程,有机结合,交流顺畅,达到供求平衡的目的。

2.强调全过程的战略管理

链条上的各个企业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交织的网络,宏观上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更大的组织。因此这个组织是否是一个有机整体会对整体发展产生根本的影响。如果链条出现某个节点的信息局限,没有形成网络传输,就会造成整体性的错误发展,所以必须在整个过程中建立高度统一的安排,整体协调信息和资源配置,达到链条管理的新发展。

3.全新的库存观

如果整个链条企业达到了优势互补和信息流畅,相关节点企业或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各个节点的库存肯定会大幅度下降,库存形成了新的平衡,这就是供应链管理的平衡。

4.注重核心竞争力

实体经济或链条上的节点组织如果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就能够在链条上与其他节点企业或者组织形成网络,构成合力,抱团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优势互补的体现,是合理分工的又一次整合。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物流管理

1.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的关系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的管理是息息相关的。在供应链中贯穿着整个物流流通,物流流通将链条上的各个企业串联在一起,是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枢纽。从历史角度看,供应链管理的出现是晚于物流管理产生的,物流管理显示出来的一体的趋势。在横向上,同一行业中链条上的企业在物流上合作共赢,整体发展能够获得产业规模经济的发展和增强物流的效率。在纵向上,某个企业应将自己的上下游产业的服务都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中,并作为物流管理的核心功能。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生产环节和物流形成多纽带、多互通的协同作用,可实现在横向纵向上一体化。从某个角度看,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一体化的延伸,但是供应链涉及的面更加宽,因为它包含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这种供应链可将各种链条通过协调组合成有机整体,有机整体包含了各种供求关系,如产品的供求、服务的供求、资金的供求或信息的供求,这样整体面对市场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物流,还包括原料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生产商的产品供需评测,产品设计与优化,销售商的产品销售平台建立,销售咨询的共享,企业间的资金流的管理,生产过程的控制调整,用户群体的管理咨询,与其他供应链的信息交叉融合等。供应链的管理主要是集中于各个企业之间的融合与发展,有效建立统一的协作关系共同应对风险,承担风险。而物流管理仅仅侧重于物品的流通,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与供需保障,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二手物品的回报等所有与物品发生的关联。这就是物流活动的高度统一,从而保障较快的协调物品的流通,增加物流运作效率。而在供应链上则包括企业的高度优化、业务的高度集成、从原材料到销售的整体快速协调机制,从而使得客户和供应链下游的协同发展,效率最高。总之,供应链管理内容更为宽泛复杂、范围更为广、层次更为深刻。

2.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1)由于信息流进入了网络化,物流管理信息增大和加快了很多,通过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组织和企业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供需运行情况,每个节点上的物流变化信息都能够很容易查到,不会造成信息滞后和转述失真的情况。(2)在供应链健全的情况下,库存相关节点企业或者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各个节点的库存肯定会大幅度下降,库存形成了新的平衡,库存减小就会减小企业风险,保证安全储量,有助于各个节点组织和企业进行集成化的管理。(3)物流管理在网络健全以后,各个节点的反应速度明显增加,各个企业通过网路获得有效信息之后,很积极做出相关措施,加速物流业务的流通,长期以往,成员企业就能够对这种产品需求加速反应,减小误判,保证安全交易。(4)供应链能够保证安全协同运作,这需要物流管理和物流运营都必须能够对接紧密,不能在各个环节上出现懈怠,比如下游需要产品,在信息流上体现很急切,但是在运输上或者原材料供应上出现了问题,这都是节点内部问题,需要在内部就化解,保证整个物流体系能够顺利运转下去,否则无从谈起合作协作。(5)在供应链完备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对于下游的用户体验,用户需求等一系列用户的反馈及时追溯到生产环节,在生产和设计上下苦工,及时满足用户体验中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把企业生产建立在互联互通的商品交易上来,物流运营效率高,会对用户需求满足的更加快,更加务实。

3.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的措施(1)现代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利用。供应链中各种流的运行主要依靠网络,如果没有网络就无从谈起链的组成。供应链下需要大量的信息互通、数据互通、信息更新、数据更新。只有利用新型技术,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效率,更好的为客户体验服务,及时满足用户体验中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把企业生产建立在互联互通的商品交易上,加强企业运行情况的汇总和客户需求的汇总,提高物流运营效率。(2)供应链上的网络就是渠道,渠道必须建立二级节点,加大物流运输的运载能力,这样物流才会更加便捷。在重点需求地区加大仓库的建设力度,加大配送站的配送能力,在产品途径万水千山之后,尽快到达客户的手里,这就是高效的商务性。(3)如果企业没有能力建设物流体系,就需要重新增加二级节点,这些二级节点就是第三方物流。利用第三方物流专业的理念和实力,加速企业的供应链架构的建设,把核心业务建设好,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功玉,阳明明.论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76-82.

[2]朱昌磊.考虑风险的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马根萍.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选择有关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张明丽,李方,秦笑梅.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0(23):39-41.

篇2

    1.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1.1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联系

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地对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它是为把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相连接进行的协同合作,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此达到各方面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这种管理理念和技术改造了传统产业的经营理念,是一种新的市场竞争力量。

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从提出到实践都与物流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更高级的形态。从物流管理发展的历史来观察,经历了五个阶段: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物流管理领域扩大化阶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可见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顺应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物流管理进人更高级的阶段,从作业功能的整合到渠道关系的整合,使物流从战术的层次提升到战略高度,是传统物流管理的逻辑延伸。

1.2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

供应链管理是协商的机制,物流管理是一个计划的机制。物流管理中,主导企业通常是制造商力图通过一个计划来控制产品和信息的流动,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本质上是追求利益的买卖关系,常常导致存货向上游企业的转移或成本的转移。供应链管理同样制定计划,但目的是为了谋求在渠道成员之间的联动和协调。

供应链管理强调组织外部一体化,物流管理主要是关注组织内部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管理是指把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交付,对企业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即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而非部门的角度上,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寻找物流的合理化状态。供应链管理认为只有组织内部的一体化是远远不够的,供应链管理是一项高度互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同步考虑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联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成本效益权衡,实施一体化管理后所获得的整体效益如何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分配等。

供应链管理对共同价值有着更大的依赖。物流管理是通过对存货时间和地点的精确定位来创造价值,通过对订单管理、库存、运输、仓储管理、物料处理以及包装管理等活动的有效控制,以廉价高效的方式寻求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和客户的价值增值。供应链的价值主要来自于组成供应链的各个企业之间在五个主要流程上的协同合作,这五个流程包括:信息流、产品流、服务流、资金流以及知识流。物流是供应链模式中产品流和服务流的主要运输导管,如果说物流的运作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客户可得性的话,那么供应链管理则是首先解决在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可靠性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是“外源”整合组织,物流管理侧重于企业内部资源或不同物流功能的整合。供应链管理更多地在自己的“核心业务”基础上,通过协作整合外部资源来获得最佳的总体运作效果,除了核心业务以外,几乎每件事情都是“外源”的,即从企业外部获得。所以供应链管理是资源配置的更优先的方法。

    2.现代物流管理的特点

2.1 物流过程一体化

物流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供应链(SupplyChain)概念的出现。供应链把物流系统从采购开始经过生产过程和货物配送到达用户的整个过程,看作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现代物流管理以整个供应链为基本单位,而不再是单个的功能部门。在采用供应链管理时,世界级的公司力图通过增加整个供应链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减少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的方法来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其竞争不再仅仅是单个公司之间的竞争,而上升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2.2 物流技术专业化

表现为现代技术在物流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条形码技术,EDI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和柔性化技术等等。运输、装卸、仓储等也普遍采用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设施设备。这些现代技术和设施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活动的效率,扩大了物流活动的领域。

2.3 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必然需求。现代物流高度依赖于大量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即时更新。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从客户资料取得和定单处理的数据库化、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到信息传递的实时化和标准化,信息化渗透至物流的每一个领域。现代物流竞争已成为物流信息的竞争。

2.4 物流服务社会化

突出表现为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中心的迅猛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复杂,生产经营对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多工商企业逐渐认识到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它们更倾向于采用资源外取的方式,将本企业不擅长的物流环节交由专业物流公司,或者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物流专业部门,而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自己真正的优势领域。据美国东北大学1998年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正在研究以后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10%。专业的物流部门由于具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达到物流合理化一一产品从供方到需方全过程中,达到环节最少、时间最短、路程最短、费用最省。

2.5 物流活动国际化

在产业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普遍采取全球战略,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原材料、零部件的来源,选择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市场。因此,其物流的选择和配置也超出国界,着眼于全球大市场。大型跨国公司普遍的做法是选择一个适应全球分配的分配中心以及关键供应物的集散仓库;在获得原材料以及分配新产品时使用当地现存的物流网络,并且把这种先进的物流技术推广到新的地区市场。例如耐克公司,他们通过全球招标采购原材料,然后在台湾或东南亚生产(大陆也有生产企业),再将产品分别运送到欧洲、亚洲的几个中心仓库,然后就近销售。同样,全球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已经大大降低了汽车的成本,改变了汽车生产线的位置。

3.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战略

    3.1供应链物流精益化战略

按照精益思想的5项基本原则,精益物流的本质就是不断改进,追求完善。与一般意义上的物流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强调“精”和“益”。“精”体现在质量上,追求尽善尽美,“益"体现在成本上,追求成本最小化。“精益"追求的是质量与成本的最佳匹配,即用最低的成本创造顾客最满意的质量。精益物流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二者的根本点都在于消除任何浪费。为此,精益物流也相应地提出了5项基本原则,其核心就是要正确地确定和识别企业价值流活动,并使之按顾客的需求顺畅流动,为企业和顾客创造价值,并且只有当价值链由顾客需求来拉动时,才能不断地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暴露出价值链中隐藏的浪费,价值流动越快,就越容易消除浪费。供应链物流精益化战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供应链中的整体需求为中心。从整个供应链的立场出发,而不是仅从单个企业或部门的立场或一个功能系统的立场出发,来确定什么环节创造价值、什么环节不创造价值,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规范价值链中的浪费。对价值链中产品设计、制造和订货等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制定共同的消除浪费准则,找出不能提供增值的浪费所在。

2) 根据不间断、不迂回、不倒流、不等待和不出废品的原则制定共同认可的价值流增值的行动方案。

3) 及时创造仅由顾客驱动的价值。由顾客需求拉动价值创造过程,有需求才生产,消除无效劳动。

4) 合理匹配供应链物流能力。与精益生产系统联系起来,实现采购、配送、生产、销售等的精益组织与管理。

5) 努力追求完美。一且发现造成浪费的环节就及时消除,并尽量增加高价值的业务环节,减少或消除低价值或无价值的业务环节。

3.2 供应链物流敏捷化战略

与精益生产相同,敏捷制造同样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敏捷强调的是整个过程能够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强调对过程的快速重构,从而抓住各种有利的市场机会来获取利润。在竞争加速、市场需求迅速变化的今天,保持供应链物流较高水平的快速反应能力,即敏捷性(Agility),已变得异常重要。敏捷物流是支撑敏捷供应链运作的重要基础,同普通的供应链物流相比,敏捷供应链物流发展战略主要表现为:

1) 供应链趋于同步化。在供应链物流的敏捷化运作中,虚拟组织、动态联盟、集成一体化都可以是供应链再造的组织形式。它们基于共同的核心利益观,为统一的利润源(项目、产品或服务)在规范化的行动准则下进行集成互动,它们将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的稳定组织模式改变为适当范围内的动态组织模式。

2) 延迟(Postponement)策略。延迟策略的核心在于产品的外观、形状确定或生产、组装、配送等活动应尽可能推迟到接受顾客订单后再确定,以尽可能接近顾客的方式来缩短物流反应时间作为敏捷物流管理的突破口。延迟策略类似于精益物流按需生产的思想。

3) 外包策略与市场敏感性。通过将全部或部分物流业务外包给企业外部的物流服务商,保持以高度的市场敏感性从最终市场获取实际需求信息并对其做出迅速反应,并及时调整物流方案。

4.结语

篇3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创新;企业竞争力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呈现出国际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明显特征,而且现代物流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物流的发展对于我国资源配置的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是及其重要的,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降低成本是首要的任务。因此,如何利用供应链管理方法对物流进行管理并提升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已成为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随着物流一体化从简单的企业内部物流到不同企业间的合作,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是由一些具有丰富物流经验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水平的世界顶级企业提出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发现,单靠一个企业自身的力量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更不足以占据市场优势,企业必须与供应商、分销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者等紧密合作,一起构造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才可以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取得最终的利益。而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恰到好处的控制,使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和最终的消费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像大自然中的食物链一样将供应链上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地循环下去,对各个环节中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进行合理的调控,使其达到最佳的合作关系并用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所以,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信息链、物流链、资金链、更是一条有价值的增值链。

二、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所谓物流就是指“物”的“流动”。物流伴随着货物的运输、分配、仓储、搬运、库存管理等活动。制造业物流分为采购物流、厂内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回收物流。

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物流前期,物流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场所互不关联地分别进行着,只是按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要求进行保管和运输。第二阶段是个别管理期,物流成本意识在这一时期出现,只有保管部门和发货部门在为降低成本而努力。第三阶段是综合管理时期,物流管理部门在这一时期被建立,作为一项独立业务采取措施解决物流功能的各种优化组合问题。在这时期生产和销售是物流的前提。第四阶段为物流影响生产和销售的扩大领城时期。过去曾把这一阶段视为更多企业追求“第三利润源泉”的终极阶段。第五阶段为物流进入小批量、多品种发货新时代的整休体制时期。为提高公司新的物流形象,公司的各个部门必须取得共识。公司在这时期建立了很多以生产和销售人员为委员,以负责经营的主要领导为委员长的委员会制度。第六阶段为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时期。这时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将不同商品的售出情况、发货情况、脱销情况、库存情况及进货情况与销售情况和生产计划进行比较。找出计划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找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案。实现以物流信息为核心的一体化系统。

三、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与好处

在全球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上成为佼佼者,只有与上下游其他企业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构成一条经济利益和业务关系紧密相连的行业供应链来形成互补。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共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了实现供应链管理,首先应该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个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在整条链上的多个企业在同一个整体的管理环境下实现共同经营和共同运作。其次就是在商品的生产、加工、制造、流通等环节建立一个业务相关的企业间的联盟。这样的企业联盟不仅保留了每一个企业固有的优势,更扩大了企业利用资源的范围,使每一个企业都享受到了联盟中的其他资源,做到互利互惠。 供应链管理就是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等所有节点企业联系在一条链上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在生产、分销环节以最快的速度变成有价值的产品,最终到达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手中。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企业库存,而且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实现了生产与销售的有效连接,做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供应链管理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各个企业的独立信息连接在一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降低了企业间的采购成本。在整条供应链中,供应商能够顺利的得到生产企业原材料存货和它们的采购信息。这样减少了采购人员的工作,他们就可以从事更高价值的工作,这样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而且加强了供应商对企业的管理。

2.节约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在供应链管理的条件下,供应链将相互关联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大大的降低了企业间各个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了交易的周期。

3.降低企业的库存。过多的库存是企业盈利的瓶颈,然而,在供应链管理的条件下,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化,供应商能够随时掌握存货量,缺货就及时补充,降低了企业的存货量。

4.减少循环的周期。通过供应链的自动化,通过企业间不断的紧密交流,使企业对商品的预测精度大幅度的提高,不仅企业间互利互惠,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顾客满意度。

5.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增加。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不断的循环,企业间履行了相关的合同,使市场份额和收入不断的增加。

四、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的关系

一般认为,供应链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的统一,而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包含的范围是企业的非制造领域,而供应链管理涉及企业的制造问题和物流问题这两个领域。更具体地说就是物流包含原材料、零部件等在企业之间的流动,而不包含生产制造的活动。供应链管理既包含制造活动又包含物流活动。物流是企业之间的衔接管理活动,供应链管理则是从原材料到产品最终交付到消费者手中的增值活动。

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购和分销之和也就是物流价值在各种类型的商品和行业中都占到了整个供应链价值的50%以上,而制造价值不到50%。在易耗品和一般工业中物流价值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这充分的说明了供应链是一条增值链,而物流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效地管理好物流过程,使供应链的价值能够充分的发挥并得以提高。

五、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促进物流创新的途径

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途径

(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很多,那么就要求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时从企业自身的状况出发,精确的分析企业的承载能力以确定企业的实施目标。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就要求企业领导转变旧的观念,将经济目标、环境目标、社会目标紧紧地与供应链联系在一起,改变和重新制定在旧的环境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机制。在供应链管理环境的条件下节约企业生产资源,减少企业库存,加强企业员工素质,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2)加强供应商的环境管理。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上的一部分,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要求供应商根据制造商的资源能力和战略目标在不改变制造商的战略意图的条件下来调整企业的评价指标。为了使供应链上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地循环,供应链成员必须具有可持续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于在更多的供应商中选择最好的一个。

2.供应链管理的战略

(1)供应链管理中的竞争战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在资源获取和社会利益等方面的压力不断的增加,企业面临的竞争是以全球企业为平台的市场竞争环境。客户在商品的个性化、及时化、平民化和便利化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供应链管理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

供应链管理中的竞争战略主要表现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如果企业想获得长久的利益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企业就应该从设定目标、集中资源、提高和储备知识技能等方面做起,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只有把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充分发挥企业的自身优势,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使企业与全球范围内更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发挥,通过合作关系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用其他企业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将自身的劣势虚化,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 供应链管理中的协作战略。由于企业在需求预测、价格的波动、订货批量、环境变异、短缺博奕、缺少协作等方面存在问题,不能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将需求放大,产生了“牛鞭效应”,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为了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使供应链高效率的循环,这就要求企业提高信息的共享、提高预测精度使信息在供应链上准确的传递,加强供应链上各节点间的合作,提高企业的利益。

六、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创新

1.企业物流组织创新

(1)物流组织由职能化转变为一体化。所谓一体化的物流组织就是将采购、运输、搬运等物流功能放到一个组织中去,在一个物流经理的领导下管理物流过程而不是采购、运输、搬运等这些物流功能,进而提高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使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得到提高。

(2)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水平组织结构。由于传统企业的效率损失较大,企业要想有效地跨越职能部门和有效地与不同的企业组织物流活动。那么,企业必须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物流组织。企业要想在物流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有所提高,就必须缩小企业组织的管理层,将信息共享和沟通的渠道缩小。

(3)建立物流战略联盟参与市场竞争。中国的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大而多”但还未达到 “大而全”的经营领域。因此,中国物流企业就应该从这一经营误区中走出来,抓住时机与更多的制造商、供应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战略联盟与核心企业结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企业在国内、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

2.企业物流管理技术创新

(1)充分利用物流设施、设备,创新企业管理技术。目前,许多软件公司致力于企业供应链管理软件和物流管理软件的开发。我国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和物流管理效率,就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诸如自动化立体仓库、优化配送调度、综合物流中心、智能交通、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优化配置等物流设备和物流管理技术。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企业与世界物流企业的差距。

(2)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创新应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支撑,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将各种软件技术和物流服务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自动订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我国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来弥补我国物流企业的不足。

七、结语

目前,我国的物流是一门具有传统与新兴双重特性的行业。而物流企业又是推进物流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创新主要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支撑,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引起了物流管理环境的变化,也为物流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带来了契机。对于如何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质量,仍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讨,以促进物流的进一步创新。

参考文献:

[1]作者林学文.《电子商务物流》.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2]作者李波.供应链管理教程》.来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

[3]作者王晓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来源:物流技术.2009.7

篇4

关键词:新技术商贸流通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

商贸流通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管理包含多个层次,基于供应链的视角,从供应链上端至下端,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管理可以归纳为采购管理、仓库管理、运输配送管理三大方面,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具体而言,采购管理是对产品采购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从采购计划下达开始,采购部门就要对采购计划进行落实,直至货品检验入库,期间还会生成各种单据和发票,都需要进行整理和保存。仓库管理连接了物流供应链的上下两端,贯穿了进货交接、库存管理和出货的全过程。当消费者或者分销商需要产品时,商贸流通企业就要及时出货,保证供货效率,这就是运输配送管理需要负责的部分。运输配送成本占了物流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是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最下端。

商贸流通企业结合新技术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物流系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化的系统。但是,也有很多因素直接制约了物流系统的发展,主要包括:在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情况以及环境条件、商品的配送环节;物流花费的成本、对仓库存货的控制情况等。在供应链的管理中,有一种特殊思想,那就是业务流程重组思想,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作业流程的重组能力,使得物流系统更加快速敏捷,同时也保证了运作的精确程度。如果企业没有能够构建形成供应链系统,并不断的优化和完善,那么必然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供应链的环节有很多,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和完善对于商贸流通企业来说尤为关键。因此,新技术条件下,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构建物流管理机制,对于商贸流通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管理以生产商为中心

传统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往往是将生产制造商作为主要的驱动力量。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上,生产商作为物流供应链的上端,是其物流采购主要作用的一方,具有关键作用,物流采购主要围绕生产商的产品特性和生产力开展。因此生产商可以被视为是整个供应链的中心,供应链上的其他节点都是在生产商的带动下进行的。但是,生产供应商所生产的产品特性和数量往往与消费者需求的產品特性和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生产供应商与消费者各自属于物流供应链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在物流供应链上是不直接对接的,所以,生产供应商不可能得到很充足的反馈信息,无法正确的把握市场需求,从而无法在生产产品的特性和数量上很好符合市场的需求。

(二)仓库库存管理模式落后

仓储是整个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保证进货数量的准确性、库存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发货的及时性,不仅会导致产品管理费用的增加,而且会使得物流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传统简单、静态的仓库管理模式已无法保证企业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物流供应链上的商贸流通企业一定要确保库存的商品数量,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缺货的现象,但是,这也会造成将客户需求逐渐放大,造成严重的“牛鞭效应”,从而提升库存积压的风险。

(三)物流运输管理信息对接不及时

商贸流通企业物流运输的供应链管理包括包装、出货、运输等多个环节,如果涉及进出口业务,还有报关环节。在物流运输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商贸流通企业需要与下端经销公司进行对接,或者直接跟消费者进行对接,保证仓库、运输公司、下端经销公司或者消费者的信息共享,确保三方能够及时了解产品的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每个环节的衔接都非常顺畅,将产品及时送达,保证运输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最大化缩短运输时间,节省运输成本。如果有进出口业务,就还要及时向运输公司传达报关进度,保证运输公司能够及时出车,及时安排产品装车。

(四)物流管理价值链有待进一步延伸

采用传统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商贸流通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往往只能够向客户提供单一种类的物流配送服务,缺少具有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难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商贸流通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同质化问题严重,这就导致商贸流通企业难以在物流管理方面形成差异化竞争、构建品牌优势、拓展品牌价值。传统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不仅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还受到同行业和上下端企业的挤压,导致物流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只有从功能和服务方面进行创新和延伸,寻找新的利润点,才能够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的时代需求。

新技术条件下商贸流通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策略

(一)构建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

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商贸流通企业与产品的生产方、购买方直接接触。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商贸流通企业的部分功能被专业物流所替代。商贸流通企业要想维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就要将企业的功能进一步完善,进而为企业的上下端提供具有附加值较高的服务。与传统的材料批发行业相比较,最大的批发形式就是物流配送,这是一种现代化的批发模式。传统的商贸流通企业可以将一些原有的仓库以及设备进行改造,通过重新建设专业的设备,进一步发展功能齐全、设备和功能都集中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物流配送中心,更好的为企业上下游的企业提供服务,使得各种环节的服务都更加优质。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采购管理思路。新技术背景下,采购管理更多的从供应链和信息管理方面体现出来。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商贸流通企业要紧跟市场的变化方向,转变传统的以生产供货商为中心的采购管理思路,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采购管理思路,基于自身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的便利,来统计、分析客户的需求,并基于此做出下一期的产品特性和数量的需求,并将这个信息资料传达给生产供货商。只有商贸流通企业成为连接生产供货商和消费者信息的桥梁,才能够实现供给和需求的高度匹配,从而使得商贸流通企业的采购管理更加高效。只有实现了供给和需求的高度匹配,才能够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销售量,结合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就能够真正实现商贸流通企业的零库存管理,最大化地控制仓库管理方面的物流成本。

完善物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物流供应链信息系统是支撑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完善和更新物流供应链信息系统,才能够为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将物流信息共享的理念真正转化为现实。首先,商贸流通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的规模和组织结构特征,引进与自身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相匹配的先进物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每一件入库产品进行扫描追踪。对于进出口的产品,也能够随时追踪报关进度,为开展多式联运的无缝衔接提供信息支持。这样,运输公司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发货信息,从而能够灵活应对突发状况。不仅如此,商贸流通企业和运输公司还能够在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到第二天的发货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真正实现无缝衔接。其次,商贸流通企业还要构建大数据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多方位对接,不仅仅要对接运输公司,还要与金融机构、供货商实现远程对接,这样才能够在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保证物流运输管理顺利开展的同时,实现不同部门的信息共享,从而为金融机构、供货商、运输公司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对于商贸流通企业自身来说,也能够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来搜集和分析自身的物流数据,为商贸流通企业的综合决策提供依据,提高综合决策的正确性和即时性。总体来说,新技术条件下,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应该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系统的基础支持层,这个层次就是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为上面两个层次提供技术支持和进行数据处理。第二个层次是系统的作业服务层,这个层次就是物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为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信息化的系统支持,而这个层次的系统需要与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相匹配。第三个层次就是公共服务层,这个层次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由于需要适应除了商贸流通企业以外的企业和部门,因此要体现出这个系统异构性的特征,要构建与不同企业和部门的对接窗口。

(二)提供信息服务并实现价值延伸

拓展物流共享平台的商业价值。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信息本身就具有商业价值,能够为一些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基于此,商贸流通企业可以对某些物流信息的共享收取一些费用,提供有偿的信息共享,或者与其他企业达成一致,进行信息资源的互换,这样就能够将物流信息和物流共享平台的商业价值转化为现实利益。此外,商贸流通企业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物流共享平台的功能,开发出物流共享平台的在线洽谈功能,洽谈成功之后,直接在线上签订合同,处理相关手续。例如,供货商一旦通过物流共享平台看到商贸流通企业缺货,就可以通过物流共享平台与商贸流通企业联系,洽谈供货业务。通过这种方式,商贸流通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而物流共享平台的价值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延伸。

基于信息服务技术,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物流信息进行了记录,而这是一个数量巨大的客户信息,只有采用处理海量信息的数据挖掘技术,对于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找出商贸流通企业的客户信息的规律。数据挖掘技术不仅能够通过客户信息,分析出真正客戶,还能够分析出产品的潜在客户和历史客户,并分析出潜在客户的特征和历史客户流失的原因。而商贸流通企业一旦构建了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和物流共享平台,掌握了数据挖掘技术,那么,商贸流通企业不仅仅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为自身企业的综合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能够为其他企业和部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首先,商贸流通企业应在物流共享平台的公共服务层物流相关的政策动态和各种运输方式的价格查询等信息,提升各企业和部门对于商贸流通企业物流共享平台的关注度。其次,商贸流通企业应在数据挖掘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信息服务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物流共享平台的异构性功能,实现多个系统间的信息交流和互换,还能够为其他企业和部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如商贸流通企业能够对客户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出客户的消费偏好,从而为供货商提供客户的消费偏好的分析,帮助供货商做出更加准确的设计和生产的决策。此外,商贸流通企业还能够基于其他企业的客户信息,分析其他企业的客户特征,从而为其他企业充分挖掘客户价值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网络渠道

拥有终端的人,才能够拥有市场。因此,传统的商贸流通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物流配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不断向终端靠近,最终实现与消费者直接接触,这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竞争优势。要想对网络渠道进行完善和发展,商贸流通企业从两个具体的方面进行,第一,建设可以进行零售的网点,实现连锁式的经营模式。连锁经营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扩大企业的规模,降低经营的成本,而且还可以促使运营管理不断趋于规范化。基于信息技术,对各个连锁店进行联网,供货中心和各个连锁店可以通过系统网络了解各个店的产品销售情况,及时进行调货和补货,从而加快产品销售的速度,同时减少产品存货积压的问题。第二,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一个专业的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辐射能力。企业通过建立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深入挖掘和拓展市场,这样的方式,提高了企业的服务水平,同时也使商贸流通企业的商业模式成为上下游企业发展的一个中心环节。

(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物流

商贸流通企业要认识到电商的前景,主动入驻电商平台,拓展网络的营销渠道。网上销售具有成本低、服务时间长的特点,是一种很便捷的交易渠道,有利于扩大实体店的规模。在进行具体的发展中,商贸流通企业从三个角度入手,第一,大力发展网上的零售业务系统;第二,可以在网上将一些材料和商品进行批发销售;第三,既要有网上的商品交易,也要有网下的实际商品交易。网上的交易模式,使得商贸流通企业可以利用网上的销售促进实体店的经营。而与此同时,实体店的销售也是不可取代的,实体店更多的是客户体验店,客户到实体店能够看到产品实物,与销售人员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产品的情况。新技术条件下,商贸流通企业要采取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物流。一方面,通过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物流,使得商贸流通企业线上线下的产品信息能够共享,从而实现各个销售网点的快速调货和补货。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物流,能够实现产品的快速配送,网上销售渠道可以通知距离产品配送目的地最近的物流配送中心,在第一时间进行产品的配送,使得产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产品配送目的地,从而提升客户的消费体验。

结论

在新技术条件下,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规模不断扩大,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数量与日俱增,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针对这一现实情况,结合新技术的时代背景和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商贸流通企业应形成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思路,构建现代化物流中心和物流体系,完善物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网络渠道、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物流,进一步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促进物流供应链的上下端的协同性发展,延伸物流管理价值链。

参考文献: 

1.苏日娜.我国流通业的影响力演变历程及发展途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12) 

2.高志飞.浅谈沃尔玛的采购管理对我国大型零售业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3(4) 

3.康玉兰.浅析苏宁供应链管理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2(7) 

4.王义龙.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 (18) 

篇5

一、供应链系统的概述

1.供应链的含义

供应链协会对供应链的具体定义表述如下:供应链包括了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产品从生产到交付的全部环节和提供服务的所有过程,贯穿了商业活动的全部流程。这种定义经历了一段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供需关系组成的网络。而这些供需关系的主体则是生产方、批发方以及消费方。

2.供应链的特点

供应链包括这样几个特点:

(1)复杂性。整个供应链上存在多个企业节点,每个节点相连构成了供应链。但是每个企业的组织形式各不相同。因此,这使得供应链具有复杂性。

(2)完整性。供应链的内部具有一个整体目标,这是整个供应链的中心。整个供应链也不单是由制造、采购和销售这些分离模块而构成的,在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围绕着整体目标而运作。这样密不可分的情况让供应链变成了一个整体。

(3)交叉性。每个企业的业务所涉及的范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一个企业很可能会在不同的供应链上处于不同的节点位置,这样不同的供应链就会形成交叉。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了交叉性。

(4)动态性。企业的管理策略不会一直一层不变,反而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因此,企业作为节点在供应链上的位置也是具有动态性的,需要进行实时的调整。

(5)综合性。供应链贯穿于企业的所有商业活动之中,会涉及到企业生产中方方面面的信息,甚至投资情况。同时它也让各个企业,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的产品都在供应链上流转增值,最终获取利润。因此其本身就综合了增值链、信息链、物流链和资金链,具有一定综合性。

3.供应链系统的含义

供应链系统指得是从最初的原材料一直到消费者手中的商品这条供应链上所有涉及到的企业主要业务过程的集合。同时,还包括提供的售后服务。

4.供应链系统的特点

供应链系统所包含的特点如下:

(1)整体性。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性是由供应链上各个节点发挥自身的功能之后,将其集合而成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功能。因为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只能承担自己所当任的职能,只有将其全部整合,才能发挥出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性效果。这个功能的集合,可以让供应链上的企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收获最大的利益。

(2)目的性。如上文所提,整个供应链系统有着一个目标。其根本目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最低的消耗制造出最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得消费者的满意,使本企业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最终获得收益。

(3)密切性。供应链上个每一个节点都是相连的,由此才会构成供应链系统,并发挥整体功效。而他们的结合就是因为供需关系所形成的利益相关体,因此,可以看出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

(4)适应性。市场是变化多端的,消费者也是各有所需。因此,企业要想适应市场,就必须有及时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断地提升本企业的适应能力。而供应链系统则可以对市场进行预测,并具备这样的适应能力。

(5)层次性。供应链系统是不同于单个的企业的,它是一个整体性的管理系统。因此,这个整体性的供应链系统必然具有不同层次的主体,层次性就成了供应链系统的另一特点。

二、供应链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仍然是传统的经营方式占主体,主要还是供销一体化、仓储一条龙这样缺乏个性化的服务。这就体现出,我国社会分工还是有点不完善,没有对物流活动中的采购、仓储和运送等职能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是无法适应现在日益变化的物流市场需求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顾客对物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企业还是无法对物流管理进行有效的统筹,那么就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2.物流设备和技术落后

要意识到的是,物流设备是物流活动的硬件基础,信息化技术是物流活动的技术基础。但是,我国企业如今的物流管理现状则是设备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先进的物流设备和信息化技术是保障物流服务的根本,如果存在缺陷,那么就会导致物流信息不准确、物流速度缓慢的等情况出现。显然,这些情况的出现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使本企业在供应链上发挥的作用效率降低,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效率,最终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无法取得最大收益。

3.物流管理流程不稳定

因为我国供应链系统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且发展时间也比较短,因此,供应链上的每个节点之间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系统管理流程存在风险。这种不安定的风险,会使得密切相连的各企业所形成的供应链系统出现破裂。

4.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在现如今这个环境中,所有的竞争最后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因为物流管理发展较晚,供应链系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无法为市场提供复合型的物流管理人才。同时,也因为很多企业并不重视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一直发展较为缓慢。

三、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的改进措施

1.重视现代化物流管理

企业应当重视现代化物流管理,明白现代化物流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地步。同时,企业还应当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组建物流战略同盟,建造一个坚固的供应链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供应链系统的优势,从而提升本企业的竞争力。

2.建立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

企业需要明白的是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是一种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的的服务行为,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作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但是,顾客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企业的物流管理必须做到去适应这些多样化。因此,企业需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去运作企业的物流服务。同时,物流服务过程中,其服务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做到能与顾客进行实时沟通,方便服务顾客。

3.培养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

现代化物流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看出,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咨询公司相合作的途径,来培养出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用人制度,让有物流管理才能的员工可以进入到企业的物流管理之中。另外,企业也可以和学校建立起校企合作,可提供给学校一些机会,比如校外实践或者顶岗实习的方式给予学生们一次真实的岗位学习模拟,事实上这种利用学校的优质人才资源为自己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并能最后准确对接这些人才,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篇6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第三方物流; 主要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the Industry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 China under the Management Circumstances of Supply Chain

HuangWeigan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this paper completely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process of the industry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 china, and supplied with the concret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ird party logistics;the main problems;measure.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和发展

供应链节点企业将自身的全部或部分物流业务外协给第三方,即通常所说的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在国外也称为契约物流(Contract logistics,CL),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

在国际上,物流外包已成为一种趋势,虽然目前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量还不是很高,但增长很快。例如,真正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的营业额在整个物流市场中的比重,2004年美国在10%左右,欧盟在15%左右,中国在5%左右,但欧美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以20%以上速度上升。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迅速。

二、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组成的网链结构,链中的各环节是不能彼此分割的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作为物流的专业化形式----第三方物流,贯穿整个供应链,连接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纽带。因此,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

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专业化经营的优势,可以实现物流业务规模经营,从而减少了供应链节点企业自办物流需要投入的大量投资和员工薪酬的支出,解放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周转。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可通过与客户企业共享的信息资源,实现联合调运,打破各个供应商、各个客户群之间的界限,可以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并减少运输费用等,从而减少了整个供应链运营物流的成本。

2.有利于改进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形象

引入第三方物流后使企业能够快速的响应顾客的需求,加快定单处理缩短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产品的售后服务,送货上门,退货处理废品回收等也可以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保证企业为顾客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3.有利于提高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有可能无法满足其所有的物流服务需求,在许多情况下,而它们的顾客所需要的物流服务往往要求具有特别的专业知识技能。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除核心业务活动之外可以不参与其他物流活动,企业能集中资源和精力用于核心活动,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4.有利于帮助供应链节点企业降低风险

如果企业自营物流要面临投资的风险和存货的风险,如果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那么企业既可以避免盲目投资,又可将资金用于更适当的用途,从而规避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及时对顾客订货做出反应,防止缺货和快速交货,企业必须提高库存量,存货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还有贬值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配送加快了存货的流动速度,减少了企业的库存量,从而减少企业的库存风险。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性约束是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物流业作为一种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行业,所涉及的行业主管部门关乎众多政府部门,这些部门又各有各的规定,各作各的规划。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一方面导致市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管理乏力等,行业和区域物流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差距拉大;另一方面,在这种体制下,全社会的物流过程被分割开来,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作业环节不能构成一个有序的连续动作,这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

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小,服务成本高

据中国仓储协会2005年10月的《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13%左右。企业规模过小,运输能力、仓储配送能力、服务范围都有限,造成服务成本相对较高,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而且服务的质量也比较差,导致物流需求方对第三方物流行业的满意度偏低。

3.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功能单一,水平不高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物流功能还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送和定货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不完善,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收益85%来自基础,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而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而真正能够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4.物流专业人才匾乏

我国物流从业人员虽已初具规模,但物流操作人员大部分文化低、观念滞后、技术管理水平差,具备现代物流知识的专业人才和信息管理、经营管理、客户管理及营销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物流人才缺乏,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很多物流供应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务的发展。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对策

1.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调控

政府应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打破条块分割的物流格局,建立开放统一、通畅合理的物流体制。为此,各部门之间应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各地方政府各相关部委的物流发展规划应彼此衔接、整合和统筹规划。同时,政府应从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比如营造适宜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制度环境,制定有效的物流管理政策,加大对物流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推动物流科研和教育发展等。

2.采取措施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才刚刚起步,要想参与全球化的物流市场竞争就必须按照科学的、规模经济的道路发展。政府需要大力扶持国内主要物流企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市场主体。通过制定现代物流行业规范和制订市场准入限制等措施限制小于规模经济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注册,引导国内大型物流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合作、相互持股或者相互转让股份,支持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3.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在不断地整合自身的资源与功能同时,也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资源整合,发展战略同盟关系;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包括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订货管理、流通加工、订单处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尽快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4.重视物流管理的教育和研究,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院校应该通过正规化教育和培训,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物流知识、操作技能的人才。除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应加大培训物流从业人员的力度,可以与高校和管理咨询机构合作,通过开展服务管理咨询和企业内部培训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式提高自己企业员工的现代物流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以及现代物流管理的水平。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

参考文献

[1]陈文若主编.第三方物流 [M].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78-82.

[2]杨晓雁著.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9-93.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址: .

篇7

    1 我国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物流管理的必要性

    供应链一体化是现如今物流管理发展的必然性产物,同时也是物流管理在面对市场后的产物,适应现代化物流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1.1 供应链一体化是物流管理内在逻辑性要求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成了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物流管理中,是指简单地运送货物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要改变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供应链一体化带来的优势和模式,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将原来以生产和经营为主的物流管理发展成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把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与供应商零售商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有效组织计划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形成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模式,扩大物流覆盖面,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在供应链一体化的模式中使企业得到发展,并使物流管理更具有逻辑性。企业的物流管理是整个企业的一部分,使物流达到最佳状态,在保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最低化,是企业实现物流管理一体化的根本任务。

    1.2 供应链一体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竞争力的加剧,各个企业都为了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做出了努力,如果不进行物流管理模式是的转变就势必被社会淘汰,企业势必停滞不前。若想要企业长久发展下去就要提高物流效率结合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完美的服务,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也给企业制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个必然的选择,这就说明了供应链一体化的运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可以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来实现客户的需求,因此在世界企业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战略优势,可以建立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对各部门信息的连接才能形成一体化,有助于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了计算机网络在工作中的运用,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助有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使企业可也跟上时代的步伐,稳步的加快前进步伐。只有革新才能进步,所以说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2 构建供应链一体化下的物流管理体系

    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需要组织、计划、协调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模式,需要各方的协调发展,相结合共同的完成,在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形成的体系中。

    (1)要有具体的组织计划,这样才能在实现一体化过程中,及时的找准方向和定位。

    (2)在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要掌握好相关的物流信息,使整个过程是有序的发展的。

    (3)在发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时候,要注重对信息化的投入和使用,满足对每个物流信息的追踪,做到放心使用。

    (4)把握好资金的流动情况,满足整个物流系统的操作,使供应链一体化下的物流管理模式能够全面的发展。

    在一体化实施中将物流管理发展中的基本情况有效控制并相应的提供给需要他们的客户,包括供应商,零售商等。通过这个链状结构的形成,使企业管理更加程序化,合理化,提高物流效率,提高企业经济利益。

    2.1 结合市场需求,建立新型战略关系

    新型的物流管理不再是单独的将客户需要的货物送达这么简单,它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物流管理,满足社会的需要和进步。它结合了企业不同部门的相互配合实现程序化,一体化。通过各部门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信息的采集,将他们汇编成客户需要的内容分别与供应商、零售商、等相关客户联络并交换所需生产要素。进而形成一种供应链的关系。由此可见,要发展供应链一体化首先需要弄清楚当前社会的市场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方案策略,要处理好企业各部门直接的节点的连接,加强配合与合作能力,提高每一部分的技术能力,在整体中会有更大的更好的效果。保证一体化实施起来的流畅性。还要处理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供应关系,加强协作能力,完善一体化物流管理模式。

    2.2 加强物流的服务质量

    对于企业来说,客户就是上帝。拥有好的服务质量会提升企业的信誉度,服务态度好自然对让客户心情好,增加对公司的好评。优质的服务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运营,它是企业对外的形象,是企业是否能够得到认可的一种有力的依据。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店铺服务态度不好,你还会去他家购买吗?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从此不再光顾,对于商家来说就是失去客户,失去赚钱的机会。那么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也不例外。加强物流的服务质量会因此招来很多客户,提升企业竞争力,完善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良好的形象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

    2.3 提高物流管理的高科技含量

    发达的科技使企业不得不丢掉古老的办公方式,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在办公自动化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的技术将供应链一体化所涉及到的信息包括企业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模式的网络。为的就是更好的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物流管理模式,从多角度出发,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潮流。高科技的运用关系着信息传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提高物流管理中高科技的运用会加快企业物流的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8

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系统中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在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是和原来传统物流管理的最大不同之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得以大力进步,企业管理中的物流管理以及供应链系统也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先进的物流技术、一流的物流管理人才,是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核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放眼望去,当今社会中的一流企业企业都具备先进的物流管理能力和完善的供应链系统。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研究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

二、供应链和供应链系统的概述

(一)供应链

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之后,供应链的概念开始慢慢浮现。现在人们对供应链的概念普遍认为供应链囊括了从生产到交付最终产品以及最后的服务全部过程。可以这么说,其实供应链就是由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终端客户等元素组成的一张巨大的供需关系网。然而供应链的身份多种多样,它本身不仅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它还是一条信息链,同样也是一条资金链。每一个企业在供应链之中分别用不同的节点来表示,而每个企业所相对应的节点之间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供应关系,而物流系统自始至终贯穿其中,也就是说,物流体系支撑着整条供应链的运行[1]。

(二)供应链系统

供应链系统包含了商品原料的供应商、加工厂家以及最后的终端客户,是一条完整的系列,简而言之,就是指为终端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由企业主要的业务流程例如需求流程、客服流程、采购流程、产品项目的研发流程等等和业务关系集合而成,形成了这条完整的由起始原材料供应商最终到终端客户服务的完整的供应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业务流程、网络结构和管理要素。整体性功能、目的性、层次性、关系密切稳定性、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等成为了供应链系统的主要特征。在供应链综合竞争力上有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整体性功能。整体性功能也可以说是在供应链中所有节点相对应的企业不同功能的集合。另外,以让企业成员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并且提供一流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最终到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供应链系统的终极要义和目标。当前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激烈化、白热化、发展迅速迅猛化,企业若想在此期中持续发展,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因此,供应链系统中对各个企业的环境适应性有着高要求,只有这样,在面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时,各个节点企业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应对。与此同时,在供应链系统有中着明显的层次性,不同层次的主体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其中就具体包括例如供应链系统中的各个节点企业,还有业务流程和系统环境等等。各组成部分在供应链系统中基本上是一系统性总体管理模式为主要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能做到统筹兼顾、合理管理。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既稳定又密切,强烈的供应关系存在于系统中的每一个层次主体之中,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供应,最后成为一个能够组成最大化利益的整体[2]。

三、在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无论是在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技术还是管理水平上都处于下风状态。并且从以往的长期发展过程来看,效率低下、不完善的企业物流职能都是中国物流运作上正面临着的巨大问题。随着社会化物流发展需求的日益扩大,企业的物流职能必须尽快得到完善,才能满足这一巨大需要。因此,面对不同问题要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物流管理依然存在着分工不完善,并且长期停滞在传统的供销和仓储运输一体化的经营方式。物流活动中的主要环节还是以在企业内部为主要阵地,采购仓储与配送职能分散明显,没有进行优化与整合。这强烈阻碍了社会化的合理分工,而且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无法通过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职能得到满足,实现物流管理效益这一愿望变得遥不可及。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管理职能,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认识到物流管理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优质的服务理念是物流服务的先决条件,所以只有尽快转变陈旧落后的服务观念,把原来的传统物流服务转变到增值服务。最大化的的做到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增添服务类型和服务项目,尽可能多的开拓物流管理服务领域,追踪客户对物流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紧密衔接起物流服务的各个功能。将客户物流系统和业务流程进行资源整合,做到有机统一。在物流管理服务上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才能成为供应链下企业物流管理的竞争优势[3]。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物流设备上陈旧落后,同时缺乏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管理流程不稳定。因此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想要扭转这一颓势,就必须做出改变。物流设备是保证物流服务是基础条件,信息技术是发展保障,因此企业物流必须在及时在物流设备上进行更新换代,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物流发展的强大保障。同时着重优秀的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明确管理流程,紧密联系起供应链之中各个节点企业。分别做到两个“最大”和“最小”,最小就是指企业物流运作的风险性尽可能降到最小,最大指的是供应链系统上的各个节点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最大化。在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除了要继续延续企业自身生产流程,更重要是,还要通过科学完善的物流管理来改善供应链系统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得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效率得以快速提高,最终企业能迅速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具有强烈的核心竞争力。

篇9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管理方法

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要想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更好地发展下去,就需要增强自身的管理,而物流管理能够降低物流成本,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了提升企业物流管理质量和水平,需要积极运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对物流的整个流程和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合理调整、加强管控,保证企业物流运作的合理良好,使企业物流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从而使企业效益得到提高,有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一)供应链概念

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更加重视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伴随着供应链的应用和不断发展,开始注重供应链的外部环境,不同学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对供应链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使供应链的内涵各不相同,人们比较普遍接受的供应链定义为,企业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会涉及到生产商到最终客户所形成的一种供需网络,利用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能够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反应,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提供优质的产品,从而能够最大化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并且能够使运作最优化,促使供应链的成员企业能够实现多赢的局面[1]。

当前不管是制造行业还是服务行业都已经打破个体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局限性,把内外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上下游平台信息能够得到共享,从而使整个系统能够达到整体规模效益的最大化。伴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断提高的贸易水平,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成本价格竞争变成产品质量竞争,到现在开始变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物流模式的竞争。

(二)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供应链整合统一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物流是供应链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主要通过管理来降低成本使商品增值,从而使产品竞争力提高,物流管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把物流运作流程进行改善和优化,使生产率和物流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使单位成本得到显著的降低,以此达到增值企业产品与服务的目的。

很多企业通过增强物流能力来扩大市场份额,调整库存货物管理来使存货和配送成本降低,从而来构建企业的供应链。由此可见物流能够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物流管理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企业的战略管理上看,物流管理对整个供应链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上。

物流本身有着比较复杂的控制系统,需要合理平衡材料的购买、产品的运输和产品的储存,这也是物流管理对企业的有效回报,有效的物流管理能够减少系统当中的非增值环节,使供应链管理更有竞争力。从供应链发展历程来说,在一定角度上供应链是从物流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许多观点认为物流一体化管理的代名词就是供应链管理,但是供应链管理已經超出物流管理的范畴,物流运作管理的拓展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从企业的物流管理拓展到优化企业的整体职能,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的集成。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一体化的延伸,能够把企业外部的竞争优势融入到企业的自身当中,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把供应链进行连接,把企业自身和合作企业扩展为一个企业,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方法来创造市场价值。供应链管理在关注物流运作的同时更关注战略方面,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一种新战略。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

企业供应链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物质流、信息流、商品流、财务流等各方面企业业务链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调整和有效的管控。供应链管理模式同之前管理模式相比有着明显的特性,主要表现在集成化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集成化主要通过规划、调整、控制供应链的各个流程,来打破各部门之间的隔阂,促使信息能够在各部门之间得到交流和共享[2]。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全过程战略管理主要是优化企业的总体经营流程,从而使总体经营流程实现高效化,促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对于供应链上每一个环节信息都需要企业进行收集,并对各个链条进行分析,找到不足,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上资源能够得到更科学合理地配置,使全局能够得到更好的统筹,促使企业的供应链能够良好开展,良好循环运行。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了促进贸易的发展需要不断推进物流业务。但是当前许多企业的物流功能还没有集成,这表现在企业内部还存在着不顺畅的联系,物流各环节不能及时有效地执行,这会使物流业务不能良好的运营。物流技术和物流设备是物流活动的基础硬件,物流技术和物流设备的滞后,可能会出现物流缓慢、虚假信息等情况,影响物流业务的发展,很难有效降低物流运营的成本,难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现代信息技术的缺少,会使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中大量的物流信息受到不同部门的阻隔,这对每个节点的物流运作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大量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增加物流成本,对供应链整体竞争力造成直接影响。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每个节点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使得一些风险和许多不确定性更容易放大。企业供应链模式下的物流管理主要为了能够有效流动供应链中的物流和信息流,而供应链上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会对物流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关键的人才因素,要想使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够高质高效的运行,需要企业引进优秀专业的物流人才。从当前企业实际物流管理来看,大部分企业都存着物流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在企业当中任职物流管理的人员大多数都是从基层员工晋升上来的,在管理经验、物流专业知识方面比较欠缺,这使得物流管理人员很难从专业上来规划和管控物流业务,使物流管理在效果上有待提高。

四、供应链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方法的分析

(一)重视供应链物流管理

企业需要重视供应链物流管理,把其上升为企业的战略高度上,不能把供应链物流管理只局限于眼前的企业管理发展当中,需要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供应链的竞争是未来企业的最主要竞争。企业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物流战略联盟,这样能够使企业更好地利用市场和组织的两重优势,良好的合作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伙伴,利用供应链的整体优势来进行竞争,能够使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使产品的市场份额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还能使供应链企业之间实现互惠互利[3]。

(二)积极向第三方物流转型

供应链物流管理需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而第三方物流能够满足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需求。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要求日益变高,特别是在物流服务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客户的需求服务也变得复杂和多样。当前从整体上来看,对于供应链管理服务需求来说,物流服务水平还不能有效地满足,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服务还是比较单一,没有实现多样化,对整个供应链还不能实现全过程的服务,不能满足市场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需求。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物流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积极进行创新,加强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对于物流管理当中的某一节点物流服务,企业不能只满足于此,那样在市场的不断发展当中企业会被淘汰,需要企业改变传统经营理念,要转变为供应链理念,对物流服务业务要积极地拓展,主动地创新,针对消费者多样复杂的需求,要为客户制定个性化、差异性的服务,并提供物流增值服务。物流服务需要转变为积极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有机衔接起各个物流功能,从而使物流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运作,使物流管理的控制能够得到提高。

企业对物流服务项目进行开发时,一定要对新项目的物流管理服务内容进行创新,这主要包括优化客户的物流系统、供应管理等,从而能够提供给客户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极大的便利[4]。物流管理的基础是信息,企业通过信息流来对实物流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此在企业进行实物服务时,也需要企业进行信息流的服务,这样使物流管理更加的全面。企业要加强对客户供应链管理的参与度,积极与客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从而使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能够实现协同效应。

(三)建设完善的信息平台

信息时代需企业积极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不断提高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创新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采集和分析数据,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快速更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要想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能够长远稳定的发展,核心的部分就是增强物流信息的竞争,企业需要建设和完善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平台能够对整个供应链节点企业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并且构建的平台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数据信息。

同时,利用新的技术能够把信息进行整合,整合在一起的信息能够对供应链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促使企业之间能够更良好地进行合作,利用信息平台对数据进行整合,这对供应链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建立一个面向客户,并且十分可靠安全的物流信息平台,从而与客户的联系、交流能够变得十分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避免泄露信息数据,避免带来损失[5]。物流信息平台的完善和优化能够拓展企业的业务,把握客户的需求,从而使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个性化的服务,建立更加有效的服务链,使企业物流管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融合

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决定企业持续经营的时间和发展方向,能够促进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有效融合,这对提高企业物流管理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企业的物流管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在物流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把经营范围和信息技术进行结合,从而构建的供应链系统更具针对性、可行性,能够有效连接起物流管理的每个环节,使企业的管理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还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同时,企业为了更好地发挥供应链的重要价值,需要规划长期的发展战略,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有效融合,共同推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6]。

(五)加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物流管理需要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要想进行创新管理,需要综合素质比较强的物流专业人才来提高创新能力。企业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与管理公司的合作,这样能够有效指导物流企业进行人才的培养。企业要给物流人才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增强物流人员的竞争意识,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给有能力的物流人才发展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物流管理工作当中。

企业要加强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并要注意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同时,国家也要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鼓励社会有专门为企业提供培训物流管理人才的机构。高校需要重视物流人才的实践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能够参加到供应链企业的物流管理实践当中,从而能够对物理管理有更深入的认识[7]。

结束语:

篇10

什么是物流管理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管理的定义为:“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可见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其管理对象是“物流活动”,即与物流功能相关的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因此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保证物流合理化。

什么是供应链

我国国家标准对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因此,供应链指的是籍渠道关系把产品和服务导向市场的关联企业的顺序组合。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物品交换产生了渠道关系,供应链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相互依存的。为了反应当今的买方市场特征既供应链是由客户驱动而非供应商驱动的趋势,供应链也常常被称为需求链。因为供应链中产品形态变化的过程是其价值不断增加和服务增值的过程,所以也被称为价值链。如图1所示

当然,实际的供应链并不是一条线。由于通常在供应链系统中有众多的供应商,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和众多的客户,包括客户的客户,实际上是一个“供应网络”,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供应链是由涵盖不同活动过程中的上下游企业链接而成的组织化网络,这个网络的功能就是开发双向最终客户交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早在1982年,著名的管理大师Oliver和Webber就应用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术语。其后通过在销售渠道研究、协同与合作、生产与分销、网络中库存的分配与控制、生产计划层次等方面的研究,给予了扩大和完善,形成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国家标准)。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有: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同时还包括以下内容: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企业内部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总成本最小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以实现供应链绩效的最大化。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1、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更高级的形态。从物流管理发展的历史来观察,经历了五个阶段: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物流管理领域扩大化阶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可见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顺应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物流管理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从作业功能的整合到渠道关系的整合,使物流从战术的层次提升到战略高度,是传统物流管理的逻辑延伸。

为了适应物流的发展,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于1998年修订了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显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涵盖了物流的概念,用系统的观点看,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子系统。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最新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的定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认为:供应链管理是联系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主要功能和基本商业过程、将其转化成为有机的、高效的商业模式的管理集成。它包括了上述过程中的所有物流活动,也包括了生产运作,它驱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营销,销售、产品设计、财务和信息技术等过程和活动的协调一致。物流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生成点到消费点的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正向和逆向流动和储存的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部分的供应链过程。显然供应链管理囊括了物流管理在内的各个有关的管理环节和流程。

2、供应链管理是对互动界面的管理。供应链是由通过协同合作来共同制定战略定位和提高运作效率的一些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的,供应链管理是对在运作能力、信息、核心竞争力、资金以及人力资源与条件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多个企业之间的关系管理,因此具有互动的特征。

3、供应链管理是协商的机制,物流管理是一个计划的机制。物流管理中,主导企业通常是制造商力图通过一个计划来控制产品和信息的流动,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冲突的买卖关系,常常导致存货向上游企业的转移或成本的转移。供应链管理同样制定计划,但目的是为了谋求在渠道成员之间的联动和协调。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分享需求和当前存货水平的信息来减少或消除所有供应链成员企业所持有的缓冲库存。这就是供应链管理中“共同管理库存”的理念。

4、供应链管理强调组织外部一体化,物流管理主要是关注组织内部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和供应链一体化基本模式分别见图2和图3。物流一体化管理是指把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交付,对企业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即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而非部门的角度上,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寻找物流的合理化状态。供应链管理认为只有组织内部的一体化是远远不够的,供应链管理是一高度互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同步考虑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联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成本效益权衡,比如要考虑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存货以什么样的形态放在什么样的地方,在什么时候执行什么样的计划,信息共享的深度,实施一体化管理后所获得的整体效益如何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分配等。

5、供应链管理对共同价值有着更大的依赖。物流管理是通过对存货时间和地点的精确定位来创造价值,通过对订单管理、库存、运输、仓储管理、物料处理以及包装管理等活动的有效控制,以廉价高效的方式来寻求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和客户的价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