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的时代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的时代背景

篇1

第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第二,学校通过开展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走出自己曾经的自我小世界,进而来接触外界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价值观念下茁壮成长。第三,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处于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而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获得自己预期的成就。最后,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评价自己,找准定位这也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有力的接班人。

二、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问题

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辅相成。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辱骂和讽刺,实行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全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构建道德教育体系

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四、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创新分析

第一,学校的教师以及各教育工作者认清如今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教师而言,要想使教师从思想和行动上开始重视德育教育,那么就要让教师认识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学校要想使德育教育顺利开展,就要先从教师入手,让教师意识到对于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唯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和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工作。

第二,学校要研究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教育课程。在曾经传统的德育教育课堂中,教师没有找到可以吸引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换句话说教师没有研究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教育方法,这样看来,传统的德育教育并没有使学生从根本的得到改变,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创新并完善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寻找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而来开展德育教育。

最后,建立并完善德育教育课堂的效果评价体系。在以往传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往往没有重视起对于德育教育课堂的效果评价体系,因此,就导致了在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效果评价。由此使得开展德育教育的老师以及接受德育教育的同学在传授过程中受到了挫折。与此同时,也使德育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段有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中,要注意建立起德育教育课堂的效果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涉及到学生的评价,同时也要涉及到开展德育教育的教师评价,这样使双方可以得到积极的动员使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得到提升也能够使得学生的德育教育办的有始有终,最终达到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篇2

序言

互联网几乎不费分文,便将全世界任何人变成学生、老师,或者是创造性的开发者。我们相信在线学习是一个强大的平台。也是令人惊叹的机遇,可以给全球的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模式。我们也意识到,在线学习模式还有很多问题是不可预见的。

我们担心这个阶段是非常脆弱的,历史的悲剧总是在重演。回想19世纪20年代的函授课程,当我们开始尝试用新技术改变学习和教学,某些强大的力量便从中作梗,企图和约束这场改革。这俨然一场支撑过时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不是教学的变革。

当然,我们也认识到在线学习更加广阔的希望和愿景,我们总结了这些原则。我们的远大目标是,围绕学生的权利、责任和关于教育目前和将来的各种可能性,鼓励和创造一个开放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对话。

Ⅰ权利法案

我们相信,我们的文化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氛围,那就是学习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权利从传统模式转移到全新的新兴数字环境,这个权利是不可剥夺的。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1.获取权。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为确保享有这一权利,学习应该是学生能负担得起的、可行的。给生活在特殊地点和工作比较远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以适应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机动性需求和弹性时间安排。在线学习比我们原来想象的更加有潜力,保证世界上更多的人可以享受这项权利。

2.隐私权。学生的隐私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权利,无论是在实体机构接受教育还是在线学习,学生有权利知道组织如何收集他们的在线系统数据,并共享给其他学生。提供者应该给相关学生提出明确的解释。

3.知识共享权利。在全球性、数字化共享环境下的学习者,有权享受工作、网络,也应该为信息共享做贡献,分享他们的想法。课程应该鼓励公开参与,并支持有意义的互动,包括同龄人和更加大范围的其他参与者。

4.个人数据和知识产权。学生也有权创造和拥有他们参与在线课程的知识产权和数据,在线项目应鼓励开放和共享,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式保护和共享他们的数据和创造性的学习成果。

5.教育财务知悉权。学生有权利知道他们所参与的在线课程的财政状况。他们享有公平、诚实和透明的财务会计权。对于“免费课程”,这也应该同样适用。提供者应向学生清楚解释,他们的选择对财务所产生的影响。

6.教育透明化权利。学生有权了解在线项目或计划的发展趋势和结果。如果有其他提供者承诺给予学习凭据、徽章或认证,组织应该对其真实性、意义和预期做明确的解释。

7.公平和关怀权利。学生享有关怀、勤奋、责任、诚实、创新的权利。他们不是在卖产品,也不是被卖的产品,他们不仅仅是消费者。学习,是所有教育的主要目的,而不是将教育的盈利看作企业利润。

8.获得优秀师资权。所有的学,主都需要考虑周全的教师、辅导员、导师、学习伙伴,及专注于他们的具体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习环境。教师的知识和工作条件是学生的学习条件。

9.授课权。在网络环境,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权威人物,而应该与学生一起分担每一个时期的责任。学生有权参与建设他们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制造者、实干家、思想家、贡献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的课堂笔记或方法。他们是自己的学科、领域甚至是更大教育集团的关键贡献者。

Ⅱ原则

1.全球贡献。在线学习应该来自全球各地,而不只是来自美国和其他科技发达的国家。最好的课程应针对全球的一般学生而设计和贡献,培养多元化思维和跨国视角。

2.价值。学习的功能应该是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自主而对生活和工作的困难和挑战。学习也有助于自我完善,促进社区参与、智力挑战,或者玩耍。所有这些功能都是有价值的。最好的项目和计划应明确说明将会创造价值的潜在内容。

3.弹性。学生应有多种方式进行在线学习。最好的在线学习项目是向学生提供一系列灵活的学习机会,利用新的数字工具开阔传统视野,从而更好地迎合21世纪学习者的兴趣、风格和终身学习的需要。理想情况下,他们还将建议和支持新形式的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需求,

4.混合式学习。在线学习摆脱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它应该做到紧密关联世界各地,但不局限于数字领域。这可通过学徒制、实习和解决实际的存线问题来实现。解决办法可根据世界目前面临的困境或多元化的历史和文化视角来处理。

5.坚持。学习是一件需要踏踏实实去做的事情,应该是一种终生追求,而不只是意味着砖墙砌成的机构,或者生命中短暂的时间窗口,它没有特定的终点。

6.创新。技术和教育创新都应该是最好的学习环境的特征。在线学习应该是灵活的、动态的、个性化的,而非罐装化或标准化。一种大小或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

7.形成性评估。学生应该有机会重新学习,直到他们达到了在一个学科或一门技能所希望掌握的程度。在线学习项目或计划应该努力将评估转变成为一个丰富的、面向学习者的反馈系统,学生可以不断地接收信息,从而更科学地形成健康的学习路径。

8.实验。实验应该是在线学习看得见的效益。学生应有能力尝试一门课程,即使最终放弃也不会被贴上失败的标签。通过公开讨论项目的优势和劣势,这个行业应该开发丰富的评价资源系统来帮助学习者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在线学习项目。

9.文明。在线课程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交互和协作,如分享他们的知识、观点、方法,展示他们民族的文化和个人观点。在线学习项目有责任尊重和保护这些氛围。学生有权利和责任去参与和推动慷慨、善良和建设性的沟通环境。

篇3

职业生涯教育在大学生的人生教育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职业生涯教育即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心理进行测试、评价,并就学生的职业信息咨询问题进行讲解,以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能力的训练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且帮助了解就业的环境、选择职业,提高学生职业的能力等的教育,为学生更好的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传统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都很单一,主要是通过讲座、教师口头传授等的方式进行,学生对职业环境的新变化、发展的理解很肤浅,教育效果不明显。而微时代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微博、微信等的公众的交流平台,传播的信息大多篇幅比较短,且内容紧跟时展的步伐,传播速度快。微时代的到来,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的职业生涯教育的不足,给我国职业生涯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

职业生涯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要以人为本,具体点来说就是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教育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以及个性都有所了解,并表现出充分的尊重的态度,将学生的切实需要放在首位,因为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有一个规划,不同的学生其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完全不同,因此,教师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并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最终的落脚点[1]。鼓励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合理的规划。基于职业生涯教育以人为本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开展教育活动:

(一)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加以重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会有显著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尽最大的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氛围。由于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自身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上网的特性,将现代的网络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关注最新的职业发展态势,通过网络了解最新的就业环境,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在网上搜集与自身相关的职业发展态势的消息,进而使学生更加重视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加以关注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会对他以后的职业方向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经常会说到的“性格决定命运”也表明了性格特征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学生性格的坚韧与否、性格是安静还是活泼,对其职业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因此,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活动时要对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指导。

二、微时代背景下职业生涯教育的新机遇

以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接触到的手机、网络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至少一部手机,而且还有很多大学生买了电脑,接触网络的机会非常多。随着近年来微博、微信平台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玩微薄、玩微信。基于学生对于微博、微信等的热爱,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这些新技术、新平台,开展职业生涯的教育工作。

(一)通过搭建微博等的互动平台,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微时代给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传统的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的教育过程中,仅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向学生教授一些相关的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时间很少,课后更是几乎没有什么交流的机会[3]。在微时代的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建立相应的微信群、微博的互动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的知识等,学生可以通过微时代提供的互动交流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并且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学生还可以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最新的职业动态等的消息,通过搭建的交流平台,分享给有需要的同学,并就最新的就业环境、就如何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展开讨论,吸取对自身有用的方法,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用微博、微信等的方法较为简单,并且其门槛很低,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微信上发表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的信息[4]。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发表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动态以及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就会对教师更加的信任。另外,教师通过互动交流平台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融入学生生活当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对于某些较为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微时代提供的交流平台,单独的对其进行指导等等。总之,微时代的到来有利于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微时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眼界

学生花费在手机、互联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通过网络能够获得很多信息。微时代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等的特点,很多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信息都会通过网络进行快速的传播[5]。基于目前各行各业的就业形势、各个企业的用人计划、最新的职业动态等等的信息,都在微博、微信上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学生可以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找到很多自己所关心的信息,进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微时代由于其丰富的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眼界,通过微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平台,学生及时掌握了各大企业的招聘计划、用人标准,掌握了职业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掌握了社会为自己提供了哪些岗位等等,同时还使学生学到了与自身的专业技能相关的并且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从而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使教师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容易。

(四)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或者开展座谈会等的形式,教学方式单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预订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下来,教学效果很低,学生很难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当前不断变化的职业生涯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自我的实际情况也很难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微时代的到来,给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使教师能够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6]。教师将微博等网络工具合理地应用到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当中来,比如,通过微博关注最新的职业发展动态,让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微博提供的一些合理的评价自身的方法,让学生对自身实际的职业能力有一个很好的评估;引导学生通过微博进行讨论分析等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为依据,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五)微时代的到来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内容

由于微博、微信等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在微时代提供的信息平台上找到与自己的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因为,外部的职业环境处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之下,因此,教师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免因为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而影响了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除此之外,各大企业的用人计划、招聘信息、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可以通过新兴的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到各大企业的这种变化,进而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进行学生职业生涯的教育工作。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教师通过微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平台,搜集、整理较为科学的评价方法,并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评价方法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职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篇4

关键词:网络时代;手机媒介;素养教育

4G时代让手机真正实现了移动媒体的数据高速传输,网络通信技术赋予了手机媒介独特的信息传播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网络信息泥沙俱下,社交网络鱼龙混杂,这给使用者尤其是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新时期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不可或缺,值得高校教师共同探索。

一、手机媒介概述

手机媒介原指人们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又称为移动电话。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使用者需求的变化,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话的工具,更是网络信息的承载体。手机媒介信息既可以是文本图像,也可以是声音视频等,而手机媒介传播实际上是一种互动式的交流,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手机媒介与互联网的结合,打破了社会公众进入到媒体中的障碍,使得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与融合。手机媒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随身性: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手机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有很大的优势。传统媒介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它们虽然也能实现信息的较快传播,但是不便于随身携带和实时信息互动。手机则不同,它与现代人几乎形影不离,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将多种信息包括传统媒介所传达的信息收入囊中,打破了时空限制,可谓是“装在口袋里的媒介”,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传达。

2.强制性:报纸、书籍、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信息传达处于一种被社会受众选择的状态,信息流通处于被动位置。而手机媒介能够将资讯主动推送给用户,例如,社交网站的消息提醒以及各类应用软件的热门推送,因而,在信息传达方面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二、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1.开展大学生与手机媒介主题教育活动

(1)选取活动主题。在进行活动设计之前,必须先在高校中组织调查,研究受众即大学生对手机媒介教育的需求。从数据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时代手机媒介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对于手机的依赖性,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对此不以为然,不能充分认识也不愿意改变现状。因此,大学生与手机媒介主题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2)确定活动目的。活动开展前还要明确目的,即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教授健康使用手机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参与手机媒介表达和交流。建议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实现观点共享。教师在课堂上以实际案例开展教学,结合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以大学生常用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为例,促进学生对手机媒介的合理参与。

(3)理清活动思路。不可否认,手机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学生在享受手机带来的益处时,往往容易沉迷其中,这将会带来很多问题,包括手机产生的辐射、手机媒介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长期使用会造成的视觉疲劳和颈肩酸痛等。因此,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来引导学生反思手机对我们造成的危害,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分析,以批判的眼光分析手机媒介的运作过程,正确评价及运用接收到的信息,讨论出规避手机危害的防范措施,减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开设手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在高校中开设手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媒介的能力,还能促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发展。因此,高校可以考虑将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加入到选修课体系中来,以课堂为依托,为大学生提供专业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还可设计相关课程来辅助教授如大众传媒、媒介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另外,提高大学生使用媒介的素养,还可以通过高校党建工作来实现,在党课、团课中结合手机媒介素养教育,指导学生对新时期手机媒介现象进行解读,帮助学生鉴别媒介信息的好坏,从正面引导、启发学生认识手机媒介信息传播的特点与意义,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媒介信息观和媒介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在接受媒介信息的过程中形成自律意识。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介教育愈发受到关注。手机媒介的出现为快速实现社会信息交互提供了渠道,同时一些不良的信息也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措施,开展大学生与手机媒介主题教育活动,增设手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对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手机媒介形成全面认识,积极利用其独特优势,自觉规避消极影响,不断提高自身正确使用手机媒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邢璐.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篇5

【关键词】乡镇成人教育;工作模式;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63-02

一、乡镇成人教育总体管理工作模式创新

(一)强化宏观制度支持

一是加强市县教育部门的角色。各地区应加强市县教育部门在教育服务和经费统筹的角色,以市县教育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帮助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和教师工资拖久的情况。二是改变办学体制。乡镇成人教育必须端正办学方向,转变教育观念,并且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三是结合农业、科学和成人教育。乡镇成人教育除了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并且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构成为“三教一体”农村办学体制。四是发挥乡镇成人教育的多种功能。乡镇成人教育应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和目标,学校和地区政府必须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水平使社会能更有效运作。五是争取各级政府支持。积极获取各级政府支持是促进乡镇成人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有效途径。除此以外,增加教师工资和专业发展同是有效发展乡镇成人教育的方式。

(二)强调双重教育体系

成人教育原本就是教育体系、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她从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和制度中脱胎而出,因而她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育的文明进步;同时她又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现实劳动者、广大民众素质提高的急需而生,以其“直接…有效”的服务特性深得青睐,如此她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这就构成了成人高教的“双重性”。没有对传统教育制度、体系的创新,成人教育便无缘出现,更难言成长、壮大。缘于普教别于普教,正是成人教育生命的根。她将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肩负着多重服务功能,紧紧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强化时代性

站在时代高度,把握时代需求,伴时代而行,随时代而壮,这是成人教育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这一经验充分说明,成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迁、时代需求,在追逐时代潮流中发展壮大。要紧跟时代、把握时代,首先要认识时代,关注时代的变化,辨析时代的特点。当今,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已显端倪、信息社会已具雏形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是“多变”“快变”“不确定”。成人教育要适应时代变化、适应时代要求,把“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响亮口号变成实际行动,关键在于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优质服务效能,再塑成人高教育新体系。这个新体系要以现代教育观、终身教育观为统领,以继续教育为重点,以促使人们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充实生活为内容,在优化学习手段、提供多样化学习形式为途径,以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终身学习需要、促进学习化社会为目标,以自主办学、弹性管理为机制,以制度创新建设为保证。

二、乡镇成人教育课程规划工作模式创新

首先,任何课程的设计均应关注课程的目标和理念,成人教育课程中的理论也非常强调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等因素的探讨与分析,通过这些学理的分析与因素的探讨,可以进一步理清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就乡镇成人学校而言,推动知识解放和建立民众社会是其发展上的两大核心理念。因此,其课程的选择应激发民众社会的理想,鼓励乡镇参与的精神,由这一哲学理念建构出来“生活技能课程”和“农业技术课程”,目的在培养具有系统教育涵养的通识教育人才。鉴于乡镇成人学校课程规划在理念与实践上会产生一些落差与矛盾,因而课程设计首先需要针对哲学上的理念进一步加以理清,并针对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特性加以有效的区别,却不牵强要划分明确的界线,且了解这种分类的限制;其次,在课程的定位方面需要考虑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社会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将乡镇成人学校课程加以清楚地定位。

其次,乡镇成人学校课程在实践上存在落差,这一方面可能是规划理念与理论上所产生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乡镇成人学校在现实环境条件上的不足,包括乡镇成人学校在经费上的不足、在人力上的欠缺、在专业上的培养不够、在组织架构上的不科学、相关教学资源及针对乡镇成人学校理念与大众的连接等方面不足等原因造成。因此,乡镇成人学校在组织行政与管理方面首先需要突破,也就是说,应该针对定位清楚的乡镇成人学校课程的实践过程,坚持贯彻执行的方向,也就是要针对课程规划的运作机制加以检讨,强化课程规划人员的专业素养,针对各类学程与教学设计,邀集各领域教师及教学能手,组成跨领域的课程审查小组,针对课程分类、教学内容,以及课程与乡镇成人学校核心理念、课程与该乡镇成人学校特色的连结性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逐步形成课程规划共识与课程实施内涵。

三、乡镇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工作模式创新

(一)提高乡镇成人学校教师质量和待遇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是成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工作。优良的成人学校教师也需要通过国家考核制度,获取教学资格和认可。目前不少乡镇成人学校仍然未能全面聘任具备国家水平的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偏远地区仍然依赖民办教师和一些没有全面接受教育专业培训的教师和行政人员进行教育工作。乡镇成人学校教师质量极有需要提升和改善,以利于教育革新和未来发展。另外,由于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有限和薪酬偏低,对于资深教师和高校毕业生并不吸引,这些现象均导致了师资素质参差不齐。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起,农村地区拖欠教师工资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至今农村地区成人教育教师待遇仍然十分微薄,不仅办学条件差而且工作艰辛。因此,提升教师待遇是改善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策略。另一方面,借助政府政策,乡镇成人学校需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乡镇成人教育工作,并强化自身原有教师的专业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以确保乡镇成人教师专业地位和教育质素。

(二)营造知识管理环境,孕育乡镇成人教育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

随着信息科技的提升,信息媒体影响了学习形式并借此来培养人才。学习环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都能使学习者获得想要学习的内容。要提升知识管理能力,除了要靠各种研习和培训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师工作的场所,营造出一种知识管理的环境,使成人教育教师可以在其中创新知识,分享知识,累积知识,并且应用知识,以解决教学上的问题,提升其教学效果。所以最好能组成含有虚拟学习、制作进修课程、培育指导者等人员的组织或团队,协助成人教育教师营造出一种知识管理的环境,这样才能长期有效的帮助成人教育教师提升其知识管理能力。

四、乡镇成人教育信息化工作模式的创新

(一)乡镇成人教育数字学习网络的运作

乡镇成人教育数字学习网络的运作策略,应包含:科技应用与辅助学习机制、虚拟团队的运作策略两大方面。具体来看,应涵盖如下内容。

一是结合科技与辅助学习机制推动乡镇成人教育数字学习。网络科技工具的使用有多种型态,其在成人学习上应用最广的分别是:电子邮件、布告栏系统、邮件式电子讨论群组、使用者讨论群或新闻讨论群、互联网和电脑会议。乡镇成人教育数字学习网络科技在促进成人学习时最广为应用的辅助学习策略为:运用电子导师、电子伙伴及电子学习社群等机制,以培养学习者的反思学习能力;借助网络环境中同学、教学者、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间的互动,增加学习者对自身学习信念、学习策略、学习经验及学习资源的应用,进行批判与反思的机会。同时,网络环境也可运用反思日志写作、历程档案、个案导向、探究导向及伙伴导向等不同形式讨论活动,以促进学习者反思能力的成长。

二是乡镇成人教育数字学习网络的虚拟团队运作策略。数字化学习网络必须要以虚拟团队的组织架构,通过共同标准开发共享式课程软件,借助教学资源的再利用与共享,以降低课程软件发展成本、缩短发展时程。虚拟团队发展数字学习课程软件的运作方式,包括:由教育政策制订人员、远程教学实验学校、标准制订人员、课程规划人员、教师和学习者等所组成的核心团队,通过共同的标准,跨越时空限制完成所需的课程软件,让使用者可借助网络取得所需课程软件,在不同作业平台上获得相同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乡镇成人教育数字学习网络伙伴组织的合作策略

乡镇成人教育数字学习网络伙伴组织的成员,除了原有的乡镇成人教育伙伴之外,其核心伙伴应包括:地方产业和经济组织网络、电脑信息产业、乡镇成人教育数字化网络中心、区域性大学院校、系统设计团队及与其他乡镇成人教育网站进行联结,以共同创造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提供乡镇成人教育数字学习网络的服务,包括:建立“乡镇成人教育信息交换中心”;提供各项信息应用服务;组织乡镇成人教育数字学习研究会或研讨会;发行电子报、出版品和线上学习教材;建立“咨询和科技专家指导群”;定期评估乡镇成人教育数字学习网站的效能;共同创造一个能促进乡镇成人教育创新发展的线上信息。

在面对成人学习的思潮,每个人都必须持续积极学习,培养学习的技能,方能应对社会快速变迁和挑战。每个人必须具备成人基本教育的素养,才足以实践身为民众的社会责任及义务。从国家社会角度来说,进步主义成人教育学者认同成人基本教育的目标在于增进个人生活经验和促进社会进步,成人为应对社会变动需求,必须适时获取新知,以与其并驾齐驱。因此,国家有必要投入相当的经费与人力,推展乡镇成人基本教育,以提升全民教育水平,进而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进行,进而驱动国家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宗水.浅谈加快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04):39-40.

[2]黄伟.小议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与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4):166.

[3]胡凤英.论成人高教的教育创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118-121.

[4]张珏.浅析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J].今日科苑,2009,(12):273.

[5]张立岩.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思路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507.

[6]乐一,孙思忠.试论成人教育教学改革[J].华章.2011,(08):141.

[7]陈勇,钱明.基于农民特点和期望的培训教学原则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349-350.

篇6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35-02收稿日期:2016-08-01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 自2009年以来,“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热门词汇。目前,学界对大数据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是目前能够达成的基本一致的观念则是:大数据涵盖两个基本内容,一是海量的基础数据;二是对这些基础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简单来讲,大数据技术就是从各种浩瀚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用或者有价值信息的技术。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而生的各类在线网络教育平台、学习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这些学习的媒介也不再局限于电脑,而是延伸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更加方便和智能的工具了。这种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在线学习或者下载学习,并且这些学习内容多数是免费和易得的。

1优势

(1)加大真实语言材料的输入。大量网络数据的呈现,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接触大量真实、实用的语言材料的机会。在各种真实语言材料和信息的暴露下,语言学习者可以感受到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只听教师“传道”的传统模式,改善了语言学习者认为“外国太遥远,文化太难感受”的非本族语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因而,大数据环境下,学生可以看最新的新闻、电影等,这些信息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甚至在线的一对一与外国人面对面的交流。这些都为学习者提供了较为真实的语言材料的输入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2)实现学习者的主动与互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学习个体的最大成长,然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语言能力与水平,由于地区差异或者教育环境的差异等各种主客观因素更是参差不齐,这种背景下,实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大数据的发展则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目的与兴趣,建立自己的课外学习体系,然后通过网络数据寻求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各种类型的课外学习任务,让学习者可以真正地实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互联网提供的广泛、多样的学习方式为让学习者不再“孤单”,而是互动性加强。

(3)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尽管由于各高校的情况而异,但有一个趋势却是共性,即大学英语的课时在逐步压缩。这样做是有其理论探索与长期的实践基础的,我们这里不讨论压缩的问题,而是将问题集中在压缩后的状况:①学生觉得整体课时少,学不到什么东西;②没有了大学英语课,英语学习的机会更加少了,退化现象也更为严重。那么,在大数据时代,网络的发展及资源的丰富、易得,为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后续学习平台,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囿于课本与课堂了,学习时间被拉长了,学习空间被扩大了,终身学习的目标也可以实现了。

2弊端

(1)时间碎片化。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学习软件、网站、客户端时,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选取真正有效、有价值并且符合自己学习需求和规律的资源。所以结果往往是干脆一个都不用,或者一个接着一个地试用,最后终于挑选出了适合自己的,虽然结果是好的,却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另外,大数据的“海量”特征,也容易让学习者分心,比如他们在寻求某一项特定的任务答案时,往往会被其他不相干的信息所干扰或者脱离了原始任务的轨道。

(2)资料碎片化。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准备上,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甄别和选取网络材料。教师如果在海量的数据面前缺乏甄别和选取的能力与经验,难免会把失真或者缺乏可信度的材料用于课堂教学,给学生以错误的知识输入与引导。对于学生来说,在海量的资源里寻求真实可靠的、有价值的信息是一个极具挑战和需要学习的过程。另外,大数据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数据的流动快、时效性高,因而给教师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即材料的选取、使用都要具备时效

性,换而言之,即教师的课堂内容不能再“吃老本”了,而是要根据数据的变化及时做出变更。对于学生来说,资料的选取和甄别也将更有挑战。因此,在资料的选取和甄别方面,不仅需要教师摸索出一套高效可行的方法,也需要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学习,在实践中去摸索规律。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建议1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蒙岚(2014)在《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教学改进――以加拿大与中国的英语教学为例》一文中提出了“将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教学方法中适合具体教学的环境相结合,模拟ESL教学环境”的建议。对于这个建议,笔者认为,不是不可行,但是对于目前整体的语言教学软环境和硬件设施来看,任重而道远。那么,笔者根据在此提出更加实际的建议,即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该认识到,任何教材都是某项学习内容的模本而已,是某种特定教学理念的体现,而不是用来限定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教师可以以教材为源,探索教材之外的料,让学习者能够更加立体地理解和学习材料。

2学生需要转变学习观念

中国学生的学习长期受到“教材”和“应试”这两种东西的影响,因而阻碍了他们“放眼看世界”的能力,他们的学习也基本还停留在啃书本、做笔记、复习考试的阶段。如果换种观念,认为语言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其工具性,它可以带我们看世界,它就是我们的“第三只眼睛”,采用这种语言学习态度,语言自然会鲜活起来,学习语言的兴趣的也会自然生成,因为这时的语言学习状态已经悄悄由“学习”转换为“习得”的过程。

3探索更加合适的教学模式

既然到了大数据时代,教师们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比如说,最近几年,微课模式已经进入了教育者或者教育研究者的视线,从理论到实践,我们都可以查找到大量的资料。微课,简单地表述就是,用流媒体的形式展示某一个课程内容,流媒体多半表现为视频形式,时间长度往往不超过半小时,因而具备“微型课堂”的特征。然而,微课的内容基本供学生作为课外学习内容,作为课堂内容的结合与补充。另外,翻转课堂也是目前教育者纷纷探究的课程模式,它也是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让学生进行课后及课外自主学习的目的。当然,到底如何利用大数据时代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将其与教师所处的教育环境与条件相结合,发展更为合适的教学模式,这是一个漫长的理论与实践的摸索过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沟通 青年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114-02

随着现代人对教育关注度的提升,家长们对教师及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绝大多数家长都能理解教师的辛苦付出,配合学校工作,但是仍有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不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博得更多家长们对学校教育的信赖支持,对新教师的工作开展有积极的影响。这时候教师的沟通水平、沟通能力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与家长沟通、交流,来更好地调动家长的热情,真正与学校教育携手并进呢?

一、展示自我,树立形象

每个孩子都是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下,才能更好地成长。其中,家庭教育起着相当重要的前期引导作用。家长的全力配合、支持,将对一个孩子的教育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青年教师在重视研究学科教育的同时,也要研究家长的心理和与家长互相沟通的方式方法。想要博得家长的信赖,就要正确认识、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作为新教师,难免需要召开家长会。这样的见面会不容忽视,是展示自身沟通水平,树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最佳契机。要做到准备充分,话语音调适中,处处展示青年教师的个人实力、个人魅力。把自己对于班级的设想说出来,展现自身实力,恰到好处。

青年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向家长展现出对工作的热情,办事儿踏实认真。在日常工作中勤恳扎实的工作作风会很容易博得家长信赖,找机会向家长展现自身能力,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在取得成绩后,面向家长展示班级成果,赢得家长及社会的认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注重方式方法外,更要做到完美、细致。从知识点的处理,作业的预留,作业的评价中,注重细节,尽量不出现失误或漏洞,让家长们感受到一个勤勉努力值得信赖的新教师形象。

二、因材施教,v究方法

现代班级管理制度,让来自于不同成长环境,身上带有形形家庭特点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这样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分别对待,才会有好的收效。

对于来自于知识型家庭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日常对孩子们观察会比我们教师还要细致入微。青年教师们要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且具有冷静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在与这样的家长相处中,教师要把握好自身的教育角色,展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沟通能力,用人格魅力去征服这类家长。赢得这类家长的认可就会为班级工作的开展提供推动力,对后续工作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脾气暴躁等找茬类型的家长,更要讲究方式方法,谨言慎行,使家长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对于潜能生家长,教师要让家长充满信心,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与家长沟通时扬长避短,培养家长的教育信心。对于缺点不能不说,但也要掌握分寸,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下判定性的负面评价。争取这类家长主动积极的配合,要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注意不卑不亢,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用最大的耐心和包容心去沟通。虽然这类家长或多或少有着工作繁忙、不重视教育等特点,但是一旦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以后,便能够大幅度地帮助提升班级学生素质。

三、多种途径,真情育人

在沟通途径中多运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微信是现代通讯的快捷联系方式之一,青年教师善于利用公众号等平台,学生动态信息,让家长能够即时收到反馈,对孩子在校的情况安心,获得满意度。

另外,在孩子生病或有小意外时,可以适度家访,送以温暖关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真情才能获得真心。教师的善意帮助和劝教会得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回报。

篇8

【关键词】院校;体育教学;新思路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院校在教育模式上仍以师传生受或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为主,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颇多。由于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式的教育环境中,其所接受知识的能力必然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而一旦离开老师的传授便无法快速领会知识的缺陷很容易显现,从而自然而然地导致学生自学能力的下降。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应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大胆地改良传统教学模式,给予学生高度自由的学习空间,甚至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领悟能力进行专门指导,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学会适应、学会探索,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一、以“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切入点

在制约院校体育教学的各种因素中,决定性因素是传统的落后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为此,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改变长期以来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单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健身意识为主的思想,根据体育的多功能性,将体育的健身、教育、娱乐以及培养和提业体能融人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体育教育贯穿于院校教育的全过程中。院校体育教学应将确立“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二、突出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取得了显著进步,近年来我国体育教学除了注重理论教育,在培养人才综合素质方面也进行了不少尝试。越来越多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体育在培养人们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院校体育教学需要改革原有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够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具备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当前我国一些职 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仍以传统运动项目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特殊职能、技能和心理素质,这种状况不利于院校的教育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对体能的需要选用体育教学内容时,首先要选择那些实用性强的内容。

再者,体育教学应具有现金的教学理论,教学理念是指在体育科目中实施教学目的的方式方法,包括促进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启发和学生参与实践的效果的一种教学技术。从另一角度来讲,体育教学理念也是体育教育者对体育教育工作方法的一种认识和理解。

一个好的体育教学理念,不仅能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顺利实施,将教育者的教学思路与学生们很好的表达和展现,树立学生的体育意识,更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们在学习中自然领会体育教学的重点,从而在学生的信心能力、动手能力、与人合作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三、设置适合自己院校实际的课程模式

为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扩展体育教学的范围,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应秉承“科教兴国、全面发展”的宗旨,从整个教育体制上结合当前体育教学现状,针对当代学生的时代感、文化与体育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建设性地进行体育教学体系的完善,科学合理地对现有体育教学制度进行丰富和改良;同时还应根据需要构建与学生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渠道,广纳来自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 院校主要采用的体育课程模式有以下几种:

1、“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建立以校际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为基础的职业实用性体育俱乐部的模式。

2、“短期实训”模式。通过短期培训、社会实践、教学实习等途径对“准职业人”进行短期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训练,这是根据学生专业需要和未来职业特色设置的,根据教学内容的地方性、生源基础的复杂性等特点,取消普修体育课,普及选项课,建立“个性一职业协调发展”的院校特色体育的教学模式。

四、整体的全方位的动态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在院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动态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对某一方面或只对结果的评价。而现实中,我国大多数院校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只注重学生运动技术掌握和完成达标情况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院校学院体育教育应坚持“全面育人”的现代体育观,把育体与育心有机结合起来。即,把培养学生健康体质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融为一体,使育心真正渗透到育体之中,注重体育的行为规范培养和科学锻炼身体态度的养成。它使学生真诚地交流、顺畅地沟通,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在整个培训中通过每个人的发挥与自我的全面展现,从中更全面地认识到每个人的特长、优点及潜质所在,有助于帮助人们在实际工作中与他人沟通与交流,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与潜质及相互配合与协作、相互学习与借鉴。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1、体育俱乐部。以“课外运动俱乐部”为基本模式,开拓群众体育运动的新热点。在俱乐部及选修课的基础上纵向深入发展,以其灵活的组织形式吸引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体育俱乐部是 院校学生今后课外锻炼的主要形式。它的功能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体育活动的课堂,组织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组织校内外各级各类的体育比赛。各个俱乐部可以制定自己的组织章程、会员、活动场所、指导教师等等,形成一系列的规范,以利于俱乐部的长期运作。

2、大课间活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学校除安排体育课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基于此,院校应根据本校的作息时间安排15—20min的大课问活动,这期间学生可根据己的实际安排一些运动或是体育欣赏、体育信息类的活动,这样既能缓解学生课堂内的学习压力和疲劳,又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实现学校体育系统的有机整合。

篇9

关键词:艺术教育;五育并举;高等教育;应试教育;艺术作品;艺术素质;审美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艺术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应试教育晚于艺术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具有艺术实践的性质,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而应试教育则是记忆背诵知识,将知识变成得分点的考试得分教育。《礼记·学记》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可见应试教育是不合周礼的。中国古代教育由《周礼》六艺到《史记》孔子六艺,有一个从艺术技艺综合素质教育到全国统一的科举应试教育的演变过程。

一、中国应试教育的历史形成

(一)《周礼》六艺与《史记》孔子六艺的异同

《周礼》六艺是周代培养国家士子人才的六门课程。在古代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士为四民之首。《周礼·地官司徒·保氏》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知识与技能是古代士子,即预备官吏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本领。学习礼、乐以培养政治礼仪与伦理等级制度观念。练习射箭、御马可以培养强健的体魄与军事体育才能。学习《尚书》与《周易》可以了解上古历史知识,培养研究推算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训练从政办事能力与辅助君主治国的政治智慧。以“礼、乐”为德,以“射、御”为武,以“书、数”为文,六艺教育可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周代素质教育,培养出的士子具有辅助君王的文武全才。

《史记》记载的孔子六艺与《周礼》六艺有很大的不同。据《史记·滑稽列传》载:“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记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孔子所说的六艺阐释了六艺的功用归于一个目的,即维护封建社会秩序。以《周礼》节制人的欲望,以《乐记》阐发中和的心境,以《尚书》记载上古的历史,以《诗经》抒发胸中的情意,以《易经》推算事物发展的规律,以《春秋》之事明了人间的道德与正义。《史记》“孔子六艺”删除了《周礼》六艺中的“射、御”二艺,增加了《诗经》与《春秋》,加强了历史与诗歌的教育,将诗歌从礼仪、音乐中独立分离出来。删除了技艺性很强的“射、御”二术,这对中国的军事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不利,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埋下了祸根。

在诸子百家中,兵家、墨家长于骑马射箭的攻防战术,儒家讲“郁郁乎文哉”。讲“可以言诗”,讲诗歌的比兴与“兴、观、群、怨”。所以说《史记》“孔子六艺”与《周礼》六艺有很大的不同。《周礼》六艺是古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孔子六艺则重的是文史教育,难以培养出军事体育与自然科学技术人才。对于这一点孔子自己也很清楚,他自知种菜不如老农。这种纯粹的文史偏科教育,是现代中国教育文理分科的开始,长期阻碍了中国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二)封建科举考试不能产生现代自然科学

中国封建科举考试制度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八股制艺是古代应试教育的极端发展形式。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个部分组成,形成高度程式化的作文程式,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以便于评分。标准答案是科举考试制度禁锢文人思想的一大法宝,形成了中国文人特定的僵化的思维模式。这种僵化思维模式也影响到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中国艺术中的京剧、文人画、章回小说都是脸谱化、程式化很强的艺术,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化、模式化、统一化的八股文章便于制表,便于量化,便于管理,深受历代统治者的青睐,形成了一边倒、一刀切的简单粗暴的量才方法,扼杀各种不符合考试制度的人才。隋唐以来,朝廷以科举选拔官吏,科举有文武两科开科取士。顾炎武《日知录·科目》说:

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昭曰制举。见于史著凡五十余科,故谓之科目。

遗憾的是,五十余科的科举考试其实质都是经史人文社会科学科目,缺少自然科学研究科目。中国自从古代四大发明以后,就难以再有新的影响世界的发明。历史无情地证明中国式考试制度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现代意义的自然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古代考试制度对现代中国教育制度具有深远的影响,现代应试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封建科举时代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每年各省、市、县为高考实行交通管制,选出高考文、理科状元,有的地方还举行拜孔庙,穿状元袍,游文庙,地方媒体加以报道,学校贴出喜报,在浓烈的高考氛围中,人们忘记了教育的本质目标与义务,恍若回到了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时代。

(三)应试教育背离现代教育科学

科学与科考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辞海》中“科”的第一含义是程度与等级。宋儒朱熹说:“科,等也。”科举考试是考查举子掌握文史科目程度,分出考生成绩的等级,选出状元、榜眼、探花等第排名次序。现代应试教育与艺术考级是朱熹等级考试理念的逻辑发展,是以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等级分类。孔子说“有教无类”,教育应该是培养人帮助人的机构,而不应该是淘汰人的机构。将高分学生与低分学生分开,将低分学生淘汰成为落榜生、差生。以考试标准答案一刀切,等级考试制度深入到教育制度之中,不利于多样化人才的培养。

篇10

摘 要:近年来,大数据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大数据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大量(volume)、多样(variety)、高速(velocity)、价值(value),其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进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对此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

近年来,大数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对于各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其还是生产力水平提高、技术创新的助推剂。随著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教育行业带来了一场变革,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很难再适应当今的现实需求,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大数据时代下高中英语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大数据概述

近年来,大数据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大数据”这一概念在2011年由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中提出,并强调了数据对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关于大数据的研究近几年也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国内学者对其越来越关注。

二、大数据时代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的变革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针对性教学,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分析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形成的数据,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及时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可能趋向进行预测,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下,更应加强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的数据进行分析,如学生在聊天、游戏、社交网站中的英语使用和接受情况,首先将这些数据收集在一起,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这一分析结果能够很好地解决学习评价指标的单一性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学习能力。

三、大数据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丰富了高中英语教学的内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说教式的教学,教学主体以教师和教材为主,学生被动式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升。而在大数据时代,教学资源多元实用、十分丰富,教师很容易就能获取非常实用的“数据”,同时,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还能使教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兴趣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据此制订教学计划,恰当地选取教学资料,如名人演讲、时事新闻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四、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学生的英语成绩提升、英语素质和技能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对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于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尤为重要的。从教学大纲中看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应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够将英语作为获取专业信息的工具。这是对阅读教学规定的细化,体现了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该规定可知,高中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视,且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手段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进行。

五、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以讲解英语课文为主,教学方法亟须创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其教学重点长期以来都是文体和语言两类知识,认为阅读材料只是实例练习,其作用就在于运用语言规则,强化语言规则的记忆就是其根本目的,而阅读所具有的交际功能则被完全忽视。阅读是交际能力的一种书面体现,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信息的有效获取。但是,目前英语阅读教学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对课文的讲解为主,学生只需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的重点内容就是单词、语法、结构,而不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的阅读教学还存在阅读教学以讲解英语课文为主,而阅读学习存在听录音、记单词为主、阅读教学方式落后等一些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实需求,创新阅读教学是尤为重要的。为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了解大数据时代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变革及大数据研究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应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两个方面创新阅读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确保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阅读教学的顺利展开,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海啸.大数据时代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改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