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培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救培训基地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北京区县志愿者奥运培训工作的意见》奥志愿发[2007]4号文件精神,按照北京奥运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和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的统筹安排,建立健全__区志愿者奥运培训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志愿者奥运培训工作,使志愿者在培训和实践锻炼中得到提高,全面提升全区居民文明素质。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大力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理念,进一步提升我区志愿者综合素质,使志愿者不仅具备进行奥运会、残奥会赛会服务和参加社会服务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服务精神、服务能力和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从而建立一支热情微笑、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
三、工作任务
一培训对象
1.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申请人为重点,同时在团员青年、辖区居民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精神的宣传教育。
2.按照举办“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要求,对志愿者工作的管理人员、骨干志愿者进行培训。
3.在赛会志愿者录用和城市志愿者招募之后,要重点开展对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的系统培训,同时做好社会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二培训内容
1.通用培训。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读本》、《北京残奥会知识读本》、《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培训精品课程》等为基本教材,组织志愿者申请人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知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目标理念、筹办方针,北京人文地理知识及外语、急救、交通、安全等相关知识。结合区域特点,将__区情、永定河文化等知识纳入通用培训课程。
2.岗位培训。针对服务岗位的专业要求和工作实际,进行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业务流程、服务规范等内容的培训。
三培训形式
1.面授培训。采取集中面授讲解的方式,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向志愿者申请人讲授奥运相关知识,因地制宜开展知识竞赛、形象展示、学习论坛等活动。
2.实践培训。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载体,将培训工作与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相结合,组织志愿者参加“微笑北京”、“好运北京”、“周末环境美化行动”、“奥运知识大讲堂”等社会公益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3.远程培训。借助__共青团网站(mtg.bjyouth.等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媒体,通过录像观摩、远程教学等形式广泛开展志愿者培训。
四培训管理
建立志愿者申请人电子档案,统一发放“志愿者服务卡”,对志愿者申请人参加培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客观的评估,作为选拔志愿者以及志愿者表彰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保障
一健全组织领导
成立__区奥运培训工作和奥运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把志愿者培训工作列入协调小组的重要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区委,负责志愿者奥运培训日常工作,落实志愿者培训工作的各项任务。各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将志愿者培训工作切实融入志愿者招募、宣传、实践、选拔、管理、激励保留等工作的全过程,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志愿者培训工作的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把握志愿者培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提高志愿者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组建师资队伍
根据北京奥运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团市委确立的原则和标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培训一批高水平的培训师,选聘从事或曾从事过体育运动、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兼职教师,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对培训师的考核评估,根据考评结果,对志愿者培训师进行评比表彰。
三加强基地建设
1.在区委党校、区图书馆、残疾人活动中心等单位建立区级培训基地,组织大规模的志愿者培训活动。
2.各级团组织以青年中心、社区教室、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等场地为依托,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宣讲工作。
3.通过结对共建的形式,在街道、社区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建立公益实践培训基地,组织志愿者到社区、村镇、敬老院、福利院、体育场馆等场所开展公益实践活动。
四培训经费保障
1.由区奥运培训工作和奥运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争取专项资金用于志愿者奥运培训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基地建设、培训教材的配备及组织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等相关费用支出。
2.各级团组织努力争取党政领导支持,为培训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3.整合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支持,筹措培训资金。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志愿者奥运培训工作,在团干部专人负责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在人员配置、培训场地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各项志愿者培训任务的完成。
二各负其责
各级团组织是我区志愿者奥运培训工作的责任单位,负责完成协调小组办公室交给的各项培训任务。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提出要求、明确任务,并做好工作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
三注重交流
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支持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规划引导。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其中一项专项规划。在制定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时,要有城市消防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内容。
三、强化科技支撑。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工作。建立**市安全生产科研机构,吸纳高素质人员进入安全生产科技领域,加强产学研结合,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事故防范重点,开展重点科研攻关。建立**市安全生产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大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快市、县区及重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建设,为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监控监管,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状况动态分析和事故的预防预测提供信息技术平台。
四、明确产业导向。进一步完善《**市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市限制和淘汰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目录》,促进安全生产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对安全生产产品、工艺技术的研制和开发;限制和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和企业。
五、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在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试点活动,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市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立起一批市、县区和乡镇级安全生产文明样板企业、车间和班组。通过执行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素质。同时,推进和鼓励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水平。
六、加强项目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严把项目备案与核准关。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当按照国家、省和市的安全标准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和使用前,其安全设施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未经验收合格,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
七、加大安全投入。落实企业法人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落实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设立**市安全生产科技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引导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
八、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实行工伤保险缴费与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挂钩,促使企业切实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篇3
1.推进培训项目管理,建立标准化的培训项目管理体系
推进培训的项目管理是石油企业培训工作多年实践所做出的一项科学决策,它借鉴了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和经验,集现代培训的理念、流程、方法于一身,更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石油企业培训项目管理体系可概括为:培训项目需求分析,培训项目方案拟定,培训项目实施,培训项目效果评价,培训成果转化,培训项目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培训项目需求分析主要是分析石油企业各岗位的培训需求,并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项目方案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地点、课程设置及培训师安排、培训策略、反馈评价、培训经费等内容。培训项目实施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负责人对培训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负责培训项目的计划、实施,并对项目做出评价,对项目质量负责。评价培训项目效果要在企业实际生产中进行,评价重点放在员工对培训内容的运用及熟练程度、培训使员工个人及组织绩效提升的程度,这样才能真正评价出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培训给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培训成果转化时应先确定转化的内容,然后组建机构,最后采用技能比赛、成果展示等激励方法促进成果进一步转化。石油企业应建立立足于企业沟通文化的培训,使沟通管理与培训项目管理体系中的其他环节相结合,从而促进培训项目的有效运转,达到提高石油企业效能的目的。
2.实施分类分层培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石油企业应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员工培养目标和培训群体,选取不同的培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坚持行业紧缺人员加紧培养、业务骨干人员重点培养、企业优秀人员优先培养的原则,切实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各层次人员的培训。经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按岗位级别分层进行,其培训可以定位为“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培训目标是提升综合素质、增强“五种能力”,即激励、控制情绪、幽默、演讲及倾听的能力。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内容重点是政治与道德、法律法规、科学技术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等。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培训重点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应急管理、HSE、安全文化建设等。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按专业分类进行,其培训可以定位为“科技创新培训工程”,培训目标是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职业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全面提高,培训内容重点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创新思维等。现场操作人员按工种及等级进行培训,其培训可以定位为“技能提高培训工程”,各培训工种及等级的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要参照职业技术等级标准或岗位规范进行。石油企业应以一线主体专业人员和高技能人员为重点,切实加强班组长培训、现场操作人员安全操作培训、新技术新工艺培训、转岗培训和职业资格等级鉴定前培训,切实加强石油企业新增人员岗前培训,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
3.研发培训新产品,做到形式多样化、内容全面化
研发具有石油行业特色的培训产品。根据石油企业员工类别,按管理层次和岗位、石油核心技术、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和教材体系。采取自主研发与外部选用相结合的方式,本着“内容丰富、自学方便”的原则,开发项目教学教材、案例教学教材,以及学习资料包、多媒体课件包等。研发提升综合素质的培训产品。根据企业管理需求,削弱不良社会风气对员工的影响,根据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内容,研发出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忠诚企业、创新管理、潜能开发等培训产品,形成以“岗位技能提高培训为主线,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为目标”的格局。研发横向交叉式培训产品。目前,石油企业的培训产品主要是纵向式的。行政部门、财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培训分别由办公机构、财务机构、生产管理系统主办,培训部门或培训机构承办。这些纵向式的培训单纯强调专业系列,忽视了企业管理的整体效应。石油企业应在增加培训产品的种类,丰富培训内容、扩大培训面等方面下工夫,努力开发横向交叉式的培训产品。如,推出政工部门经营管理培训、生产部门成本管理与控制培训、科研部门技术经济培训等,形成“纵向式与横向交叉式培训产品相融合”的格局。
4.创设学习平台,促进培训务实化、学习自主化
营造学习氛围。坚持尊重人才、尊重创新、求真务实,努力推动崇尚学习风气的形成;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树立“人企共赢”观念,使企业形成一个自发性的学习型组织;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员工受教育的需要,使员工时时有学习之机,人人有学习之所。开展“随需学习”。“随需学习”是指以“新员工-普通员工-业务骨干-技术专家”的岗位技能发展路径和“新员工-普通员工-基层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轴的为员工设计的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包括职业生涯纵向发展的提升课程学习包和横向发展的转岗学习课程包。开展“随需学习”,可以使员工围绕个人学习发展路径,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以岗位技能提升为导向,制定个人学习发展计划,并借助企业提供的培训学习资源,实现员工由“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自我提升。强化激励机制。切实落实“培训、考评、任用、评聘、待遇”一体化的培训激励机制。优化培训人员选派方式;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建立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挂钩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建立与职业技能鉴定相配套的现场操作技能人员培训制度;探索建立企业内部学科等级制度、管理人员培训登记制度,逐步实现培训与任用、评聘、待遇相对接。
二、“人企双赢”员工培训机制软硬件建设
篇4
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临床工作角色定位及促进岗位稳定性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设立护理门诊和专科学组、定期组织工作汇报会等方式建立学术和服务平台,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在医院政策规范上对专科护士发展予以积极扶持,如深造机会、科研基金、绩效待遇等优先考虑,多措并举使专科护士作为“临床护理专家”的身份得以肯定,避免转岗致人才流失或在岗而无作为。结果:由发放的调查表结果显示,专科护士对自身工作状态满意,对专业热忱,充分发挥护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专科护理水平明显提高,并得到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广泛认可。结论:医院对专科护士充分重视、搭建广阔平台及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在增强专科护士的岗位稳定性、充分发挥专业职能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专科护士;角色定位;护理门诊;岗位稳定性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60
作者单位:225001扬州市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护理部
叶小芳:女,研究生结业,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王艳,女,硕士,主任护师
专科护士是指有高等护理教育背景,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水平和专长的专型临床护士[1]。卫生部在 2012 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要求,要大力促进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实施对专科护理岗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江苏省专科护理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指出,因专科护士临床角色和岗位定位不明确致专科护士在临床使用中均有转岗现象,平均转岗率10%,并提出在未来五年要建立适合江苏省的专科护士培训、使用与管理制度,明确专科护士的临床角色与岗位定位,不断丰富和拓展护理服务内涵和外延。由于我国缺乏专科护士工作角色方面的研究基础,目前并没有确定专科护士的实践参照标准[2],专科护士转岗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岗位不稳定,一直是专科护士管理的难题,也是制约专科护士发展的因素。对专科护士的研究以培训为多,而对培训后的临床实践报道较少[3]。我院作为江苏省较早启动专科护士培养的医院之一,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促进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增强专科护士岗位稳定性的措施。现将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1我院专科护士发展概况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2000张,护理人员1146名,是江苏苏中地区医、教、研中心。自江苏省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工作以来,我院积极响应政策要求,从高处定位医院护理发展,走专科护理的道路。医院护理工作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制定了详细的专科护士发展计划和实施要求,严格按计划分步骤落实,着眼于“高、精、尖”领域,精心挑选各专业护理骨干和人才,在手术室护理、伤口造口护理、血液净化护理、糖尿病护理、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护理、肿瘤护理、PICC护理、母婴护理、骨科护理、心血管护理、营养护理和静脉治疗等13个专科,先后选派了33名专科护士参加专科护理培训并获得专科护士证书,现专科护士活跃在各专科岗位,充分发挥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2方法
2.1搭台铺路,有位才能有为
2.1.1护理门诊护理门诊的产生是护理专业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的需求[4]。2007年起,我院克服门诊诊室紧张等硬件困难,千方百计创新支持保障手段,先后开办了糖尿病门诊、PICC门诊、伤口造口门诊、孕妇学校,由专科护士定时坐诊。糖尿病门诊为病人指导糖尿病饮食、运动、药物、胰岛素治疗知识;PICC门诊提供穿刺置管、管道维护服务及知识咨询;伤口造口为慢性伤口的换药、造口病人的术后护理、造口并发症的治疗、造口用具的选择、健康指导等。专科护士除在专科门诊提供服务外,在医院开设的医护联合门诊和专家联合会诊等工作中亦起到重要作用,为疑难危重病人制定科学护理方案。护理门诊为大量的病人提供了专业、科学、个性化的服务,工作量逐年上升,在病人中口口相传,获得良好的口碑。
2.1.2专科学组护理专科学组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健康咨询和护理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内涵[5]。我院在专科护士体系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临床实际需求,拓展专科护士服务领域而建立了专科学组。目前分别设立“伤口造口学组”“静脉治疗学组”“糖尿病学组”“手术室护理学组”等6个护理学组。以专科护士为组长,以接受过培训教育的专科化护士为核心成员,吸收各病区护理骨干为小组成员。各专科小组制定严格的岗位职责、工作范围、会诊流程、工作计划、活动要求等,使专科小组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对小组成员的活动起到督查作用。专科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以讲座、演示、讨论等形式就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新知识、新方法等,结合临床实例,进行讲解和学习。小组成员作为知识中转站,以各种形式在本科室传达和学习,使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专科护士的作用和影响渗透到每个病区,使每位护士从中受益,使非专科的病人享受到专科的指导,使得专科护士的专业成果得以普及和推广。
2.1.3学科身份在各学科领域内,专科护士被院部委任为护理学科带头人,对该专业的发展和研究工作负责。医院每年组织由院领导参加的专科护士工作汇报会,由专科护士制作PPT详细汇报在学科重点、中长期规划、技术项目、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学术和公益性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果,汇报会学术气氛浓厚,形成良性竞争,受到院领导的高度认可,也成为医院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加高压、委重任,对专科护士专业价值的充分肯定的同时为专科护士学以致用发挥才干铺平道路。这对专科护士价值体现和地位形成起较大的推动作用。
2.2政策倾斜,机会优先
2.2.1职业生涯规划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为“临床护理专家”,与国际专科护士发展接轨,医院为每位专科护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专科发展规划为基础,确定近远期工作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这使专科护士的成长成熟路线更为清晰,使得专科护士能够更有的放矢地安排工作学习,对自身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2.2学习深造机会对于代表学科发展前沿的学术会议,专科护士优先安排。优先参加医院英语培训活动,我院专科护士分赴美国、德国、台湾和香港等进行境外学习参观或到全国大型医院交流学习。在各级学术会议中,专科护士得到更多的授课和学术交流的机会。
2.2.3护理科研创新设立专科护士科研专项基金,用于专科护理研究。在课题评定中,优先考虑立项,在保障经费及时到位外,由院科教处会同科研专家对科研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阶段总结,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积极鼓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除常规报销版面费外,对于优秀论文加大奖励力度,凡在中华系列期刊上发表论著奖励3000元,其他期刊奖励标准均在临床医技人员同等级别上增加50%。经费投入促使专科护士调动科研积极性,更利于科研经验的积累。
2.2.4绩效待遇由院部会同各级职能部门研究专科护士的绩效问题,制订专科护士绩效分配方案,以工作量、护理技术难度系数、风险系数、服务水平等作为考核测算的标准,使得专科护士学有所用,劳有所得。
2.2.5其他在年度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工作排班等其他方面,专科护士比普通护士具有更大的优先权,专科护士的利益得以保障。
2.3调查方法向全院专科护士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表33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有效率100%。
2.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 统计学软件,专科护士岗位满意度调查结果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3结果
3.1专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作为临床护理专家,专科护士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解决临床护理中危急重症及患者亟待处理的问题,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作为护理学科带头人,对普通护士的多种形式和途径的科学培训和正确引导,更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为非专科护士所熟知,运用于临床护理,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时,药物护理科学,安全护理全面,心理护理到位。护士的执业行为更规范,更有依据。
3.2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可专科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实施科学细致的措施,解决了疑难护理问题,增进了护患交流沟通, 能及时满足患者需求,构建了护患和谐关系。专科护士的工作更具全局性、前瞻性、主动性,在临床上遇到棘手的护理问题,医师会首先考虑请专科护士来处理解决,这是对专科护士能力水平的充分认可和肯定,专科护士的影响深入人心。
3.3专科护士迅速成长专科护士的成长需要时间和发展的空间,通过医院多形式的综合利用,专科护士理论联系实际,迅速积累临床经验,其教学能力、指导能力、专科管理能力日益提高。专科护士对疾病的整体评估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等在多次的会诊、查房、培训、授课、沟通中逐步锻炼,敢于担当和充分胜任护理专家的角色,在各种场合和工作中,都能从容沉着地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和解决问题。
3.4专科护士岗位满意度调查结果(表1)
结果显示,专科护士对目前在院工作情况普遍比较满意,体现我院的专业护士对医院的各项措施较为认可,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岗位较稳定。
4讨论
4.1领导重视是专科护士发展的基础江苏省专科护理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指出部分医院管理者对专科护士培训重视不够。这是专科护士学成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作为医院管理人员, 一定要高度重视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6]。在专科护士发展道路上,我院领导的充分重视,将稳步推进专科护士发展作为护理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谋划大局、思路清晰、统筹兼顾,成立专科护士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制订切实可行的专科护士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设定专科护士准入制度,把好人员关,这是关系专科护士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
4.2正确的角色定位是保持专科护士岗位稳定性的关键造成专科护士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医院领导对于专科护士的临床角色和岗位定位不明确,二是专科护士岗位定位与职责界定缺乏政策依据。护理管理者要为专科护士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 避免本来就屈指可数的专科护士人才的浪费[7]。在培养资格护士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和认定临床护理专家是发展的基本思路[8],使其避免往其他岗位转移,如在专科护士接受长时间的培训学习后,转当护士长,从事管理工作,使其过多地陷于行政事或教学工作而失去了护理研究的功能。这是专科人才的损失和浪费。在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下,使专科护士能够沉下来,落下去,扎根专科,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埋头从事专科护理,真正推动专科护理长久发展。
4.3平台广阔、政策优厚是不断壮大专科护士队伍的动力有位才能有为,为专科护士搭台铺路;有为才能有位,激励专科护士成才[9]。建议给专科护士特别是专职专科护士相应的待遇[10]。专科护士准入制度意味着高门槛,脱产培训意味着必须暂时放弃家庭,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意味着枯燥乏味。一个专科护士的成长和成熟必然伴随着个人奉献和牺牲。只有在各种在工作岗位、经费支持、个人需求方面都有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才能使护士无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学习。这也是更多护士不断舍弃小我,投身到专科护理工作中来的动力所在。
专科护士的发展工作不仅是培训、学习和使用,更需做大量的工作保障使专科护士热爱岗位,在岗位上热忱工作,不断进取和提升。我院在政策层面上的前瞻性为专科护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使专科护理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曹轶.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J]. 护理研究,2007,21(2B):385-387.
[2]凌健,夏海鸥,贾守梅.我国专科护士角色表现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A):38-40.
[3]张琦,夏海鸥.重症监护高级专科护士临床角色发展的行动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8):1-4.
[4]魏琳,张广清,蒋革新.香港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工作介绍[J].护理学杂志,2009,24(5):25.
[5]那薇,张丽芬,杨小平.护理专科小组的建立与实施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77-578.
[6]许樟荣. 应该高度重视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390.
[7]刘艳荣,郑守华,郝雅梅.我院开设专科护士护理门诊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68-669.
[8]李冰,王曼,杨杰.我国专科护士发展状况及建设策略[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0,12(9):84-85.
[9]张莉,彭刚艺,李杏崧.专科护士的使用及管理[J].护理学报,2009,16(3A):26-28.
[10]李华,黄惠根,黄蝶卿.专科护士专职工作岗位的设立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 ,2011,46(4):364-366.
篇5
这次州委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及州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总结去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今年经济工作。下面根据州委常委会讨论精神,我就去年经济工作情况和今年经济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情况
已经过去的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创新思路、奋力开拓,取得了增长速度较快、价格涨幅回落、结构调整深化、民生不断改善的显著成绩。
――经济快速增长,实力持续增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亿元,同比增长19%。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3亿元,增长30.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1亿元,增长26.9%。预计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08.6亿元和225.5亿元。
――结构继续优化,产业加速升级。预计完成第产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391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12.5%。一、二、三产比例为3:81:16。全年旅游人数330万人次,增长18%,实现旅游收入7.5亿元。
――投资力度加大,民生不断改善。投入59亿元启动实施155个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7元,增长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520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8亿元,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3.09%。
取得这些成绩,我们着力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着力调整结构,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大力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扩大产业规模和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为目标,以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为切入点,以产业精深加工和提升产业层次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金、特色生物产业及新能源六大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施了盐湖集团10万吨金属镁一体化、庆华集团钢铁一体化和乌兰焦化二期、宜化集团氯碱化工及热电联产、青海能源鱼卡1000万吨煤炭产能等核心骨干项目。通过培育,试验区工业企业达到375户,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27亿元,增长21%。积极完善试验区总体规划,精心谋划了镁系新材料、油气扩能、PVC制品、甲醇下游产品、烯烃及下游产品、察尔汗盐湖固液转化生产氯化钾、都兰黄金采选及冶炼等10个重大项目,编制完成35个补链和配套项目。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循环化改造,财政部、科技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以及省循环经济等专项资金,加快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断完善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锡铁山至北霍布逊支线铁路开工建设,格尔木和德令哈工业园铁路专用线、配套水电路等项目前期顺利,格尔木金属镁工业园进场道路、肯德可克至卡尔却卡公路等项目进展良好。柴达木无机盐大宗商品交易所完成注册。循环经济试验区管理体系构建工作全面展开,组建成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木里煤田管理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推进试验区加快发展的工作合力。
第二,加大统筹协调,着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编制完成《海西州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及村镇建设、产业发展等24个配套专项规划,系统、全面、科学的规划体系逐步完善。继续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推进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特色作物效益逐步显现,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7.3万亩,成为全国第二大枸杞产区,枸杞出口量占到全国的90%。
继续狠抓现代畜牧业壮大和传统畜牧业改造提升,建设了5个生态畜牧业示范村,65个生态畜牧业启动村。整合各类项目,多方筹措资金,着力推进格尔木大格勒乡等20个城乡
体化示范点项目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做到缴费标准、报销比例、州级统筹、经办机构“四统一”。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州已有11520户、38513名农牧民转为城镇户口。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32544套,部分已竣工入住。多渠道筹集资金2.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深入推进第二轮“百企联百村”活动,组织100家企业与102个村签订共建协议,落实结对帮扶项目48个,提供帮扶资金3631万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不断完善。
第三,突出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全州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集中突破,强力推进,确保了项目建设进度,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增长56%。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增建二线工程建成通车,关角隧道控制性工程加快建设。格尔木至敦煌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德令哈民用机场加快建设,花土沟机场奠基。国道215、315线察尔汗至格尔木、察汉诺至德令哈、当金山至大柴旦等6条高速公路建成试运行,建成农村公路923公里。750千伏西宁至格尔木双回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格尔木至400千伏直流联网工程全线贯通,开工建设神华集团两台66万千瓦火电机组。开工建设新能源项目44个,累计完成投资172亿元,实现“百万千瓦”并网发电。蓄集峡水利枢纽建前工程开工建设,实施人饮供水安全、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河道防洪治理等水利项目93项,完成投资8.1亿元。支援玉树州治多县灾后重建工作扎实推进,开工建设项目55个,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承建的1368户居民住房开工率100%。同时,争取浙江对口援青资金8810万元,实施科普馆、敬老院、学校、医院等17个项目。
第四,推进改革创新,对外开放步伐日益加快。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我们把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金融支撑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政府融资平台管理趋于规范,国有资产运营及财税金融、水权林权等改革有序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天峻县梅陇生态畜牧业模式在全省推广。积极转变招商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先后赴重庆、福建、山东等地开展招商,成功举办“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苏州推介会”,积极参与“2011中国青海绿色投资贸易洽谈会”、“2011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活动,全年共签约项目49个、签约金额559亿元,已开工项目35个,开工率71%。
第五,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我们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扎实做好节能减排,深入实施生态项目。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
控制,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1.6吨和1.3吨标煤,均控制在目标之内;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减排量分别达到1004吨、3000吨、50吨、34吨。实施“黑土滩”治理、封山育林等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17个,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0万亩,防护林体系22万亩,工程固沙2150亩,村道绿化45.8公里,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389万亩,生态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重点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全面实施,格尔木、德令哈国家节水型试点城市扎实推进,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8万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3%,城乡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第六,高度重视民生,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我们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抓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救济救助等民生工作,民生保障水平和各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制,统筹解决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28.7%。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范围稳步扩大,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累计发放低保资金738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均呈现扩面趋势,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达到360元,高出全省20%,在省州县乡四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至65%、75%、85%和90%。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4个,异地扶贫项目4个,扶持贫困户3763户14427人。全力抓好物价稳定工作,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政策,州县财政投入近2000万元设立价格调节基金,及时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牧区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逐步回落。
第七,注重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布局调整步伐加快,师资培训力度加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认真落实12年免费教育和贫困生资助政策,“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有色金属采选以及废矿利用、油气勘探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力度加大。投资2,2亿元,开工建设柴达木科技创新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我州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继续实施乡镇文化站、文化进村入户等项目,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德令哈游泳馆正式投运。大力发展海西特色原创文化,长篇小说《红柳》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出版发行,30集电视剧《柴达木之恋》开机拍摄。举办了第三届柴达木民族文化艺术节、2011国际热气球精英赛等系列活动。柴达木枸杞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完成德令哈市、天峻县、乌兰县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改造用户3.9万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省内就医购药“卡通”和即时结算。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8%,药品零加成让利群众1050万元。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目标以内。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重要责任,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继续保持了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治安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并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大。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货币政策不断紧缩,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我州工业经济增速放缓。二是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由于受外部市场价格整体上涨、劳务价格上升,以及政策性调价影响,价格反弹的压力很大,调控物价的任务仍然艰巨。三是资金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各项事业发展基本依赖于上级项目支持和财政资金投入,社会化融资、金融性筹资渠道单一、额度较小、方式不多,现有的资金量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四是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全州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明显增加。特别是改变产业结构偏重、能耗比重偏高的状况,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同时,铁路运力紧张、工业产品积压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要高度重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规律,因势利导,采取措施,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和改进。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正确研判形势,把握发展趋势,始终是我们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从全球看,今年总供求关系和经济治理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发展的格局可能会被打破,形成新的产业和分工格局,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技术和人才,加速发展循环经济和战略性循环产业,增强绿色发展新优势。从全国看,中央经济工作的主基调为稳中求进,着力点放在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深化结构调整、加快改革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提出了一系列力度大、针对性强的关键措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并为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从全省看,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产出性项目陆续投产,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继涌现,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加速转型的阶段性特征依然没有变,全省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期。从全州看,我们既有国家扩大内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藏区发展的有利机遇,也有各族群众的满腔热情,对口支援的友好局面,“十一五”打下的良好基础,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产业优势、政策机遇和良好氛围。同时,我们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竞争日益激烈,产业发展质量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配套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均衡,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趋紧,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总结工作、分析问题、对照比较,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发展,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全面分析和认识海西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全面分析和认识区域经济竞争呈现的新态势,全面分析和认识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既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比较优势,敏锐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又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形势好的时候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清醒,对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有足够的预计,增强经济工作的预见性,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坚持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好中求快。
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州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围绕效率海西、活力海西、和谐海西、绿色海西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方针,多措并举促增长,突出重点扩内需,抓好时机调结构,毫不松懈控物价,加大力度惠民生,坚定不移抓改革,更加注重保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协调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按照这一思路,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2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提出18%以上的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必然要求。提出22%以上的固定资产增长目标,主要是考虑海西“两区”建设必须保持足够的投资总量,增强投资拉动作用。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和16%的目标,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实要求。
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今年经济工作要着眼大局、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完善举措、加强引导,集中精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深入实施规划,加快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按照“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重点工业园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核心,全力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步伐。
培育发展优势产业。依据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体系,加快试验区主导产业培育,以重点项目的建设带动产业升级。续建项目要重点加快盐湖镁业金属镁一体化、西部煤化公司煤基多联产、庆华集团钢铁一体化、宜化集团氯碱化工等30个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新建项目要重点推进盐湖集团新增100万吨钾肥、杰事杰德令哈新材料产业园、五矿公司一里坪盐湖资源开发利用、柴达木盆地500兆瓦光伏电站等10个项目按计划如期开工建设。已建项目要重点做好盐湖集团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一、二期,山金矿业黄金采选冶炼、昆仑碱业100万吨纯碱、西部镁业10万吨氢氧化镁及下游产品、创新矿业18万吨合成氨、庆华集团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等16个项目建成投试和达产达标工作。同时,围绕试验区特色产业体系,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新一轮项目谋划和论证工作,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再确定一批重点补链和配套项目。
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按照“园区做实”的要求,加快构建区域分工合理、主体功能清晰和资源集约、配置高效、结构合理、良性互动、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格局。重点做实德令哈、格尔木、乌兰和大柴旦工业园,加快谋划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德令哈浙江工业园,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园区,最大限度发挥园区的产业聚集、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效应。进步改善发展环境,重点实施一批园区道路、电网、供排水、供热、通讯、排污及工业废渣处理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充分利用柴达木建司和融资担保公司优势,多方面加强合作,多渠道融合资金,争取更多资金用于重点工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把创新作为试验区加快发展的持续动力,全面做好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服务创新等工作,为试验区发展营造更加活跃、更具优势的发展环境,促进试验区快速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围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推广应用,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扶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并加强与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及科技公司的合作交流,增强试验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试验区科技贡献率。注重服务创新,着力营造审批事项少、办事程序简、工作效率高的试验区发展环境,围绕国家、省赋予的优惠政策,制定办事和服务指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注重体制创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完成木里煤炭资源及企业整合工作,推动木里煤田开发进入科学化集约发展新阶段。
第二,依托城乡建设,全面夯实基础,继续推动统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紧紧围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目标,重点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政策保障体化发展。
抓好规划编制工作。以全州总体规划为纲领,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编制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规划,做好县级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与全州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在县域规划编制完成的基础上,编制乡镇、村级发展规划,努力构建上下一体、体系完整、支撑有力的规划体系,确保示范区建设科学有序推进。
加快农牧业产业发展。按照“农业做大”的要求,积极构建结构合理、布局科学、优势互补、抵御风险的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水平,扶持一批种植养殖、精深加工、销售龙头企业,重点打造枸杞百亿元产业,建设大格勒、诺木洪、柯鲁柯3个枸杞制干基地,诺木洪多功能枸杞交易市场;打造三元杂交牛百亿元产业,建设德令哈、乌兰2个示范基地,500个示范户;做大万亩设施果蔬产业,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都兰4个千座以上规模化种植小区;建设枸杞、蔬菜、油菜制繁种、马铃薯繁育、草原畜牧业养殖等8个特色农畜产品基地。落实好生态畜牧业奖补政策,促进草地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采取多渠道融资方式,加大农牧业产业投入。
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109、315国道沿线重点城镇建设,着力打造精品街区和标志性建筑,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扩大规模,完善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城镇对产业发展的吸纳力和聚合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降低落户门槛,为农牧民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全面落实涉及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等内容的配套改革措施,探索完善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适应的基本生活、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保障措施,稳步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
深化示范点建设。按照“新村做美”的要求,组织实施好“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选择经济基础较好、村级班子较强、村民积极性较高的村庄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州新农村建设水平。认真总结推广“企村共建”活动积累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努力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兴村富民、村企共赢。今年,围绕国道109和315沿线,重点实施百企联百村项目村103个,实施企村
共建合作项目100个以上,合作资金i000万元以上,吸纳劳动力稳定就业1000人以上。
第三,加大投资力度,抓好项目建设,切实提升经济发展后劲。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实,加快项目进度,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方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州正处于打基础、增后劲的关键阶段,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投资作支撑。今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是440亿元,完成这个计划,必须从找准宏观调控政策和州情的结合点入手,加强和改进项目工作。要坚持规划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建成一批的原则,注重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社会事业、生态建设项目的同步,注重“大、中、小”项目的协调,注重“长、中、近”项目的衔接,保持投资与项目的持续推进,不断提高投资的产出效益。要重点推进格尔木至敦煌铁路、茶卡至格尔木高速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公路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750千伏青海与新疆联网、330千伏都兰宗加和花土沟等一批输变电工程。抓紧建设柴达木盆地万亩灌区改造,推进德令哈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沙柳河、鱼卡河、老虎口水库。开工建设海西州高级中学、行政审批中心等一批项目。
加强项目工作力度。全面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分工责任制,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制定项目进度,协调解决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尽早落地。加快项目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抢工期、抓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加强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资金使用不出问题,确保国家、省、州投资在拉动海西经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优化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预期效益。同时,引导非公经济加大对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资。
狠抓项目前期工作。根据国家投向,围绕城乡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积极开展前期工作。重点推进中农集团100万吨钾肥、200万吨复合肥,中浩天然气化工120万吨烯烃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促项目尽快落地。加快旺尕秀至德令哈支线铁路、塔尔丁至肯德可克支线铁路前期工作。推进那棱格勒河、三岔河水库,柴达木河至德令哈调水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贯彻落实全省地质大会精神,加大地勘力度,实行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加快地勘找矿步伐,创新资源开发模式,为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第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环境改善,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抓好森林草原生态效益补偿、三北防护林、重点公益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河道治理、水源地保护等生态环境项目。落实好公益林管护项目,实施德令哈机场绿化、青藏铁路沿线绿化、新315国道绿化,格尔木、都兰防沙治沙工程等项目。同时,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抓好农业污染防治,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倡导生态宜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核心理念的生态型城乡建设。
突出抓好节能降耗。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抓紧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实行刚性目标约束,确保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控制在指标之内。加强对重点监控企业的监管,实行严格的环保问责制,把好新建项目准入关。加强城镇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水泥、化工等行业及工业集中区的污染治理,加快危险废物处置、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督促企业循环利用。
抓好新能源项目工作。深入探索研究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加大新能源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争取更多装机容量。继续修编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柴达木国家级光伏发电基地、格尔木光伏城及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示范基地建设步伐。
第五,突出关键环节,加快改革开放,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围绕建立健全与“两区”建设相适应、相匹配的体制机制为目标,加快推进机构运行、社会事业、财税管理等方面改革,进一步激发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创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氛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进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落实便民惠民措施,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同时,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要按照省上的总体要求,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尽快制定实施方案。
强化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国家相关部委和浙江省对口支援,青海与、新疆等省区建立省区合作等有利时机,抓好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企业的引进。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登门招商等,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引入关键性、节点性重点项目和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引进和发展。进一步提升柴达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筹备“2012年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商会、产业协会走进柴达木”等重要活动,积极参与“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招商节会。
扩大交流合作。继续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央企、友好地区及浙江省的衔接协调,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加大合作交流力度,争取一批援建项目。重点抓好涉及全州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29项对口援建项目。今年是我州对口援建玉树州治多县的决战之年,全州上下要全力支持援建指挥部工作,确保在建项目按期复工、新建项目按期开工,倒排时间、倒排进度,高标准衡量、高质量要求、高效率推进,圆满完成援建任务,为玉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六,强化特色旅游,提升服务业水平,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以特色旅游业为引领,积极发展各种生活型服务业,大力发展各类生产业,支持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升级、质量提升。
努力建设旅游品牌。以“建设高原旅游名州”为目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按照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打造“中国柴达木”旅游品牌。加快昆仑国家公园和德令哈柏树山地质公园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昆仑文化、吐谷浑吐蓦历史文化、德都蒙古文化、盐湖文化和自然景观为主的特色旅游。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引进培育市场主体,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积极开发农家乐、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对带动农民致富的贡献率。力争今年旅游收入增长20%。
着力发展服务业。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财税金融政策等方面,
制定完善《海西州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壮大现代物流业、培育装备制造业为重点,推进格尔木、德令哈、都兰、天峻、大柴旦等物流园建设。围绕现代服务产业,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发展水平为重点,加快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等现代服务业,努力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用足用活信贷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七,提高保障水平,解决民生问题,积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面实施好社会事业项目、落实好社会事业政策、改善好社会事业环境,解决好各族群众就学、就医、就业及文化需求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着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大就业援助、咨询服务、技能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的就业能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继续落实小额贷款扶持就业政策,为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牧区创业者提供贷款和服务。深入推进格尔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创业型城市的“孵化”和辐射作用。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落实好现行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组织实施好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不断提高统筹层次,扩大参保范围,力争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切实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控制度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城镇保障性住房要着重抓好资金保障、土地供应、税费减免等工作,认真执行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农村住房建设要着力打造特色风貌,与村容整治相互促进。各类住房工程建设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上规定,不得随意整合,要坚持规划先行,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竣工率和入住率。
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巩固免费教育成果,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计划。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好“校安工程”和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高高中阶段和学前教育普及率,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海西B之江”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加大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投入力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加快医疗急救体系、卫生应急网络、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急救和卫生应急能力。强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扶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一批中小文化企业、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和文化能人,重点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保障各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落实文化改革“八项任务”,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筹办好“徒步穿越柴达木”、海西州第三届民族运动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村村通”工程,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提高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水平。
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国家将新阶段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要抢抓这一机遇,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82020)》的实施意见,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实现5000名农牧民稳定脱贫。加大易地扶贫项目的争取力度,力争10个村列入易地搬迁计划。加大贫困农牧民培训转移力度,扎实有效地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和“户帮户”、“一扶一”结对帮扶活动,确保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
做好物价管理工作。在巩固价格管理工作成效的基础上,继续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继续治理整顿农产品流通环节价格秩序,使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利益更多地向农牧民倾斜。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的监管工作,逐步落实和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加大清费减负工作,取消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群众和企业的负担。管理和运用好价格调节基金,保持物价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