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管理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急管理培训总结

篇1

一、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监管

(一)加强对安全技能培训机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技考点从业条件的核查工作,重点核查机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场地设施、专兼职教师资质、档案管理以及培训班管理等情况。二是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培训班日常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通过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重点检查培训班日程计划安排与现场是否一致,授课时间、地点是否随意变更,培训人员考勤签到情况,授课专兼职教师情况,培训内容与大纲的符合性等。随机抽查学员档案管理情况,是否做到一期一档,档案内容要素是否齐全,电子档案及纸质档案是否同时备份,是否与培训学员或单位签订服务协议等,确保安全技能培训落到实处。截止8月底,市富民技校特种作业安全培训新训人员397人,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复训人员200人。

(二)加强对安全技能考点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对考试工作流程监管,强化工作,督促富民技校加强考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完善考试场地建设,运用科技手段进行考试人员身份识别,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杜绝人员替代考试。二是强化考试过程监管。督促考务人员严格按照考试纪律要求,严格实操考试标准,注重考试全过程监督,并填写好监考场记录。三是加强考务人员管理。对于考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营私舞弊,收受好处,为考试对象提供帮助或便利,一经查实,一律严格从重予以处理。截止8月底,特种作业安全培训新训人员397人,考试合格人数271人,新训合格率达到70%左右,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复训人员200人,考试合格人数160人,合格率达到80%。

(三)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一是检查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计划制定情况,重点针对工作制度、培训方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培训资料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检查企业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督查企业对主要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学校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完成情况,督促企业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归档工作。三是检查特殊时段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针对离岗重上、新转岗、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等需进行岗前培训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

二、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安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微小企业不够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未制定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方案,培训内容有待继续完善,培训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还有一定差距,更须加强实际操作的培训。

(二)部分从业人员参与安全培训的积极性不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道或不想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三)部分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档案资料未及时归档,安全培训资料散乱、遗失现象时有发生。

(四)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经常性学习交流不够教,培训教研活动有待加强和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对培训机构及考点的监管。督促培训机构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教师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安全培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严格做到持证上岗,规范培训教学;严格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严格培训收费管理,向学员、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培训质量,不断提升学员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督促考点承办学习,进一步加强考点建设和管理,加强考务人员廉洁自律教育,严格考试纪律,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

(二)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以执法促改进,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素质和业务水平,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安生生产的基础,对不同的岗位采取因人、因工种施教的方法,做到培训内容符合岗位需求、培训工作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习人员的学习需求,保证培训质量。

(三)加大安全宣传力度。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文化三下乡、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安全生产发展理念,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促进人民群众转变思想认识,认清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篇2

2017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我县应急管理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工作职能,健全组织机构、预案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2017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一)、加强燃气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针对我县燃气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高燃气企业应急响应和事故处置能力,保证燃气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社会稳定。我们要求并督促各燃气企业不断充实完善《燃气安全应急预案》,以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强调各燃气企业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预案演练工作。要求并督促指导各燃气企业,结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重点对燃气泄漏进行响应和处置,对潜在的事故类型进行模拟演练,做到面对事故沉着冷静、处置得当。要求并监督各燃气企业建立并逐步完善安全预案系统,提高燃气设备设施系统的可靠性,为突发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保障。要求并促使各燃气企业加强燃气安全进社区的宣传。不断提高燃气用户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用气知识,加强企业内部职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预案的工作

完善了我县七家燃气企业应急预案的工作,对燃气经营单位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进行备案。

   (三)、加强指导应急演练,提高燃气企业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应急管理工作和燃气行业安全规范要求,我们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从提高燃气企业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入手,逐步实现应急体系的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完整性。要求燃气企业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急工作要做到流畅自如。 

 二、2018年工作计划

按照揭西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做好我局职责所属的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抓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各部门等负有应急职责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重点是提高认识,增强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对从事应急管理的专业干部的培训,重点是组织开展岗位培训,根据预案要求、规程和岗位规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篇3

(2)问题归纳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一掌握知识一解决问题,也就是将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的表现以及存在问题先请学员提出,然后教师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所学基本原理及知识。

(3)典型案例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一尝试解决一设置悬念一理论学习一剖析方案一小组讨论一成果分享一总结归纳。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入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

(4)情景创设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设置问题一创设愿景一搭建平台一激活学员。这种方法将参加培训人员分为若干组,为每组队员提供一份经典管理案例,组员们积极开动脑筋,结合本岗位实际,总结出“责任要分解到人”、“工作要养成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精益求精的习惯”、“执行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节决定成败”等一系列观点,“执行力”的概念也潜移默化地深深印刻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5)多维思辨法。其策略程序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一发展理论。即把现有定论、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挑刺,提出优劣加以完善,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所以教师要收放得当,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极高的分析探索能力。

3注重互动教学技术的创新

在坚持传统的互动教学模式外,安全技术培训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创新互动教学的形式。

(1)积极探索网上互动培训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应该借助网络媒体,一是在企业网络系统上建立起培训学习的菜台,培训教师随时上传学员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和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念,解答学员的问题,二是培训教师和学员建立互动博客,每个学员可以到自己所喜欢的博客上学习,这种网上互动式学习实现了资源共享,是互动教学技术的新趋势。

(2)模拟训练。模拟训i练就是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假定情景中,人为制造种种复杂疑难的情节,让学生去面对困难、矛盾和冲突,独自去处理、解决矛盾,从中观察学生应付管理突发事件的态度和解决管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可以采用现场演示评议法,跟踪拍摄回放法,分组对垒法,角色换位法等方式进行模拟训练,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hotseat”方式(热椅子)。即在培训者和被训者之中每天产生一名坐上“热椅子”的人员。众多个学员可以向他提问。通过“热椅子”形式,旨在给学生创造互动的条件,提供互动的机会。为了给学生示范,第一天坐上“hotseat”的应该是教师,最后发展为学员们争坐“hotseat”.自己去探索、体会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情感的乐趣,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

篇4

一、切实加强值班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一)加强值班制度建设。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好新形势下的值班工作,增强值守工作力度,强化值守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坚持24小时值守制度。加大对值班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督促解决值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全县值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完善重要信息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重要信息报告制度,规范信息报告的主体、内容、时限和格式,提高信息报告实效和质量。拓宽重要信息报告渠道,探索建立紧急情况下的信息直报制度、重大突发事件实时报告制度。

(三)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信息报送考核奖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分析各级、各部门值班和重要信息报告情况,对工作开展好的予以表扬;对迟报、漏报、瞒报重要信息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追究责任。

(四)加强联系沟通协作。加强与市政府应急办(总值班室)、周边县(市、区)政府应急办及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扩宽应急联动范围。加强与县综治办、公安、民政、交通运输、卫生、安监、气象等部门以及武警、公安消防的联系沟通,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协同处置能力。加强与各乡镇(街道)的联系沟通,确保各类信息报告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建立重要信息规范上报机制,确保各类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二、进一步加强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不断完善全县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

(一)加强部门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责任制,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逐级落实应急管理责任。

(二)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各乡镇(街道)要继续完善将应急管理机构做实做强,调整充实应急办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分管领导,明确其职责和任务,做到有机构、有牌子、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有装备。要督促和指导社区(村)、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务必建立完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信息报告员,明确职责,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常态化。做到突发事件时有人指挥、有人处置。

三、着力推动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一)按照市政府应急平台建设要求,县应急办要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衔接,积极做好县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的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应急指挥平台项目建设在上半年顺利完成投入使用,并与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资源整合。

(二)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对全县的基本情况、重点防护目标(危险源)、各类应急救援物资、救援队伍及其他应急资源进行统计梳理,推进全县应急平台数据库建设。

四、着力提升应急防范应对能力

(一)健全预案体系。针对人员变动和突发事件应对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组织实施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切实提高预案的及时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各乡镇(街道)要实施乡级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要深入指导学校、社区、行政村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制定与修订工作。各村委会、居委会的应急预案要在属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急办进行备案;各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要分别在属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二)强化预案演练。各乡镇(街道)和县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注重实效,厉行节约”原则,在年内至少要有针对性地开展1-2次综合性应急演练;县应急办适时协调组织一次应急综合演练;不断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三)加强危险源隐患排查。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全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的调查、登记及风险评估,建立健全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并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五、深入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成立县应急救援大队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强一线救援力量,加强先进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的配备。

(二)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动乡镇(街道)、企事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优势,着力提高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年,各乡镇(街道)要组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兼职应急队伍。

(三)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作用,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志愿者信息库。

(四)加强应急专家组队伍建设。依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领域专家,年内完成应急管理专家组的组建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组队伍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应急决策和应急处置的科学性。

六、着力强化应急管理队伍自身建设

(一)加强应急管理队伍自身建设。推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人员,明确职责,理顺关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使各级应急管理人员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熟知工作流程,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实现应急管理、值班工作零差错。

(二)加快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步伐。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继续完善基层应急示范点建设任务,要在探索应急管理工作规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以“四进”(即: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五有”(即:有应急预案、有组织机构、有应急队伍、有物资保障、有科普宣教)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年,每个乡镇要确定一个村(居)、一家企业、一所学校、一所医院作为应急管理示范点创建重点,并将创建基层示范点名单报县应急办备案。

七、深化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

(一)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5.12防灾减灾日”、“11.9全国消防日”等内容的科普宣教工作,针对社区、学校、企业、农村等基层单位,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针对性的应急避险常识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二)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推动全县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深入开展。联合相关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及以干代训工作。

篇5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引言: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管理最早应用在我国核电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大部分生产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和大型企业基本建立起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编制了本单位的事故应急预案,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开展了救援演练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了事故救援工作的效率,挽救了遇险人员的生命,减少了经济损失,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发展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低等原因,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依然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应急预案制度不完善。其一,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总体预案应该是本单位关于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应急救援体系、预警机制和相应机制等。部分单位在制定预案时,没有理清专项预案和总体预案的关系,还有甚者把专项预案和总体预案脱节,最后导致了预案无法落实。其二,是预警、响应机制不明确。预警应该是逐级的,由第一级向高一级反馈,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营救措施。当前很多企业没有建立预警、响应机制,或者响应分级不合理,当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汇报,及时响应,或者不知道向谁反馈。

(二)应急管理培训形式化。一方面,在应急救援队伍中,还有很多人员不具备救援工作的能力,当事故发生后,不能很好的保证救援的效率和质量,导致救援效果不佳,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另一方面,应急演练方法不科学,也是导致企业应急管理不到位的重要原因。最后,部分企业在应急演练时没有制定演练方案,导致演练过程中漏洞百出,最后草草收场,演练结束后也未进行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导致未达到演练的目的。

(三)应急管理工作重视度低。应急管理是一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诸多企业领导将工作重心放在生产和销售上,导致应急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展。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应急管理的管理层次不够高,体系不顺,各部门协调不够。 (2)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力、应急装备、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不足。(3)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不够重视、不规范。(4)没有对本单位的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

二、我国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探讨

(一)加强企业应急宣传培训。企业在对新进员工进行上岗培训时,必须对本工作岗位所面临的应急事项进行详细说明,让其了解作业场所危险源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危险因素。切不可先上岗再培训或不培训就上岗,新进员工除了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外,还必须掌握本岗位熟悉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掌握逃生、自救、互救方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该对在岗员工进行分类不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紧急处置技能。最后加强应急演习,切实提高实效。

(二)建立合理的应急机制。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的规模、管理体制、生产及其事故的特点,来确定本单位应急管理的层次、应急指挥体系、预警和响应的级别、预案体系等,要求各层级职责明确,体系清楚,运行顺畅。在响应级别升级时,接口要紧密,要明确升级的条件、联系方式,要与上级预案衔接。由此可见,预案应该针对各类事故的征兆、紧急处置技术以及逃生技巧等,编制各岗位的应急指南,应该将岗位应急指南与岗位安全规程结合,并加强应急处置技能的培训。

(三)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企业应该组织专门的人

员,结合本单位的特点,编制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预案。比如在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制度时,要求在应急预案的编写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成立预案编写小组,对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对本单位的应急装备和应急队伍进行评估,形成分析和评估报告,再根据报告进行预案的编写,同时要规定在预案编写结束后组织评审和。

总结: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应急管理不仅是安全管理的一部分,更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只有将应急管理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才能在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迅速、有序的开展援救工作,将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进而保障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从好的方面来讲,从事零售业意味着相对灵活的工作时间和不那么高的入行门槛。不过,你也得意识到,这份工作的确非常辛苦。还有一点很关键,如果你不爱与人打交道,那你可能得再慎重一点,因为你入行之后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各种人的各种沟通交流。

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薪酬绩效中心项目经理俞维认为,零售业的发展方向大致还是围绕零售系统。这其中管理培训生可能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他们虽然也是从基层做起,但已经有了大致的职业规划。而对于更多的零售业一线员工来说,结合自身情况好好做点儿打算就非常必要。

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服务与流程控制总监张晖介绍说,零售业人员的发展方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较为主流的升任管理层,另一类则是在零售一线专心做业务熟手。前者不仅需要你积累当前岗位的经验,更要多关心你职责范围之外的事;后者则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

于此同时,零售从业者还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理性的思维方式,因为这是一个习惯以毛利率、客单价、损耗率数字指标来衡量绩效的工作,严谨和高效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业要求。

管理培训生之路

如今也有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零售行业,并从基础岗位做起。基于这个背景,零售业的管理培训生都或多或少对自己有了一些职业规划,每家零售企业也会为公司的培训生们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

但可能还需要做好一些心理准备。7-11便利店前区域经理汪惟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在刚开始1年到3年时间里,零售业管理培训生可能遇到的困扰会是:

薪水低:也许毕业10年内都是同龄人薪水的后40%段位;

同事下属学历低:并且抽象思维也较差,工作开展更艰难。而除非你在跨国公司,否则英语用处不大;

办公环境差:甲级写字楼会离你比较遥远;

不易跳槽:零售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个性都比较强,每个公司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思维模式和方法论都有较大差异。

也就是说,零售业算是个靠实力、经验、工作时间和经营成果硬拼的行业。而且从实际情况看,大型卖场的管理培训生在入职之初都需要经过2年到3年的一线锻炼,做店员是必修课。

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薪酬绩效中心项目经理俞维介绍说,通常培训生们在轮岗中也会逐步参与到公司的各个项目中去,公司也会通过项目对他们进行考核。

一位大型卖场企业大学的副校长提供了一个案例:一家卖场长期困扰于堆场过多以致过度耗费流动资金和占据场地面积。当时的培训生在轮岗过程中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多优化方案并最终有效降低了该店成本。

很明显,他的职业生涯就开了一个好头,这段经历将为他累积非常有价值的一线管理经验。所以,作为管理培训生,最开始那段来自一线的经历很可能会影响到之后的个人职业规划,是值得你重视的一课。

零售一线的选择

在专一领域做精

做业务熟手

俞维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在他们接触的案例中,有很多人并不想离开一线,这是因为虽然一天的工作时间需要12个小时或以上,但是按累计计算的不定时工作制相比办公室的朝九晚五更为自由。此外假设你经验够丰富,那么收入自然也不错,所以有很多零售人员不作他想,愿意选择在一线岗位上把自己培养成业务熟手。

当然,这还包括零售一线的其他职位,例如物流管理和店面呈设,也都算特定领域的业内熟手。

做培训工作

做公司内部的培训师也是零售店员很常见的发展方向。零售业的流动性很大,时常需要有丰富经验的销售人员做新店员的培训工作。销售培训师对零售企业非常重要,来自一线的的实际经验则更有价值。

如果你计划从零售转向培训,那么你还需要学习一些培训技巧,包括课程设置、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在长期的工作中累积丰富的有价值的经验,才能为后辈做出指导。

做市场工作

市场部也可以是一个方向。俞维说,当零售人员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充分了解品牌特点,能够把握消费者心理需求时,往市场方向发展是个很好的选择。

通常来说,每个品牌的市场部都需要进行店内活动,所以你不妨在平时就有针对性地多参与这部分的工作,积累点儿经验。转向市场部的还有一个好处是,这里的门槛相对没那么高,不需要太多管理方面的能力,突况也相对较少。

做客服售后

客服也是张晖认为很适合的一个转型。一线员工每天都需要接触产品,对品牌定位和产品特点都很了解。而且在门店工作可以说什么问题都遇到过,不论是介绍推销产品,还是处理各种投诉,都累积了一定经验。而且零售一线人员的另一个价值在于通过与顾客的沟通交流能获得很多信息反馈,搜集这些信息也能为各个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晋升做管理店长

一家店就像一个小社会,店长需要处理门店内的各种事件,从平时的门店运营到应急投诉处理,各种突发问题都是店长的日常职责,这对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提出了要求。

硬实力就是管理店面的能力,企业一般会通过培训来解决。另一项是学历。当你开始以管理者的身份,与学历并不高的同事和下属打交道,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带领整个门店的员工一起成长,并且实现好的业绩,这可能是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

软实力包括沟通能力、管理技巧、协调能力,这就并非通过考证和培训能获得的,需要个人平时加以留心和锻炼。

对立志将来成为店长的一线零售人员,Shirley Wen的建议是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问一下自己,“如果我是店长,我会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来自然而然地培养一种意识。

区域主管

区域主管的职责是管理某区域内的所有门店,到这一步意味着你可能已经从一线退下来了。

张晖说,从营业员到运营部科长,业内通常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但当你踏上这个岗位,你一定对各门店的运营情况、店与店之间的配合都了如指掌,因为只有对销售、物流、库存的整体流程都非常清楚才能胜任,除了在工作中认真积累这些经验,没有别的捷径。

篇7

关键词:应急;演练;培训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许多应急管理制度。近些年来,国家更加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突发事件频发,2003年12月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2005年的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2010年4月BP公司墨西哥湾海上钻井平台井喷着火爆炸事故、2010年7月大连的输油管道爆炸事故、2015年8月,天津港瑞海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等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这一切凸显了应急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迫使我们重视应急管理研究,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安全基础、提升实战能力,更加有效的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事关企业发展全局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应牢固树立未雨绸缪、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抓好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

1 应急管理定义

应急管理是应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指企业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通过应急管理预防行动和准备行动,建立突发事件源头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制度,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准备。应急管理工作要及时预测突发事件的发生并做出预警,这是减少突发事件损失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应急管理的主要工作,采取传统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预测,将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不可消除的突发事件,及时进行预警。

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发生在人口稠密区域的突发事件,应快速组织相关应急职能部门联合行动,控制事件继续扩展。应急资源是实施应急救援和事后恢复的基础,应急管理机构应该在合理布局应急资源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资源共享与调配机制,以有效利用可用资源,防止在应急中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确保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科学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安全转送人员,以降低伤亡率、减少突发事件损失是应急管理的重要任务。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发生后的迅速扩散以及波及范围广、危害性大的特点,要求应急救援人员及时指挥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或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同时在撤离过程中积极开展公众自救与互救工作。

突发事件信息的管理既是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的源头工作,也是避免引起公众恐慌的重要手段。应急管理机构应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如综合信息应急平台,保持信息的畅通,以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

应急处置后,应急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安抚受害人员及其家属、稳定局面、清理受灾现场、尽快使系统功能恢复或者部分恢复上,并及时调查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性质,评估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

2 应急管理建设

2.1 预案完善。重点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管理工作。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程序。构建覆盖企业各部门各方面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强化预案编制质量,增强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根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明确各专项预案的操作规程。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明确预案修订、备案、评审与完善制度。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2.2 机构建设。干工作必须从抓健全机构、配强队伍入手。企业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必须要明确领导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真正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应及时调整充实应急管理领导机构,配齐配强专门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企业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要规范应急管理机制,理顺工作体制,企业内各级部门要建立本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各部门要明确分工,确定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配齐应急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同时加强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及专兼职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应急管理专业知识的业务技能。规范应急管理工作程序,形成上下联动、步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3 资源管理。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要统筹管理各类应急资源,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强化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为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2.4 日常演练。应急演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是对应急工作效果的实际检验。企业要做好应急演练的长期规划,每年应制定演练计划,采用桌面推演、现场模拟等多种形式,强化应急演练工作。各级应急队伍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进行实战演练,逐步推行“双盲演练”,提高各岗位人员应急技能和人员防护意识,达到预期效果。通过演练进一步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评估修订,整改存在问题,并做好记录。通过不断积累,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将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和巩固,从而达到本质安全的管理目标。

2.5 宣传教育。一是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将应急管理培训纳入企业培训体系,制订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开展有关应急知识教育,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宣传、知识竞赛等活动,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二是做好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事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及时信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2.6 隐患排查。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实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要增强应急安全意识,努力提高职工自救、互救能力,做到有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企业要经常开展风险隐患的排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抓好风险隐患普查和监控工作。对可能造成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或不稳定因素进行普查登记、分析评估、治理整改和统计汇总。同时建立各类风险隐患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对重大风险隐患,要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加强各部门、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

结束语

篇8

一是通过以“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月”和“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为平台,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预案、法规政策和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以集中宣讲、发放传单、安全生产宣传版报、画报等形式,增强全民应急意识。二是组织各县市区、企业按照预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等,使部门明确职责,企业落实责任,员工提高应急技能。在安全生产宣传月期间,联系中央省属或重点企业,开展一次市级预案的演练,检验我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适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有限空间作业和人员密集型企业等行业(领域)为重点,以班组、车间一线职工为对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活动,督促和协调相关部门、县市区、企业相应开展演练活动,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企业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综合或专项预案演练,每半年开展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各县市区安监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或骨干企业每年组织一次综合预案演练。

二、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

主动对接市局“四大三基”的培训计划,将全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相关法规、应急管理的有关要求纳入整体培训计划中,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专业人员和县乡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中增加应急管理的内容,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救援内容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重点部位、重点岗位人员应急知识的培训,提高现场处置能力。总结推广重点企业一线员工应急培训经验,推动企业应急培训工作深入开展。积极与省局应急中心联系,督促巴陵石化、长岭炼化、平江矿山救援队等专业救护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开展以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术应用为重点的救援队伍指战员培训和训练,全面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三、稳步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大检查

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大检查工作常态化。一是将应急管理执法检查纳入市局201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计划范畴,应急中心参与执法检查活动,组织开展以应急预案编制与培训教育、应急演练、应急机构、应急队伍建设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物资储备等为主要内容的应急管理大检查工作,全年随机抽查10家生产经营企业,其中危化4家、矿山3家、烟花爆竹3家,推动各地区、各单位应急管理责任落实。二是继续加强对企业应急预案备案审查,要求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预案备案工作,加强预案编制过程的形式审查和备案后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将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纳入备案内容。三是探索开展企业与专业救护队伍签订救护协议,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术优势,组织各类应急队伍开展对服务范围内企业的预防性检查,积极参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协助服务企业修订完善预案,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为有效实施救援做好准备。

四、加强应急处置工作,加快应急能力建设

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应急管理工作的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对照《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规定,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制度,加强事故应急处置警示教育,加大落实相关制度的力度,推进事故应急处置奖励与责任追究,提高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快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向市政府和省局汇报,请求支持解决专项经费,根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标准和时限,争取建设我市安全生产移动应急小平台,与省局、各救援基地和相关部门互联互通。添置必要的个体防护、检测、通讯设施、设备,依托专家支持,优选处置预案,科学决策,协调相关应急资源、物质、器材和装备,确保科学、安全、有效施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应用系统建设,依托现有基础设施、设备配置和网络环境,建设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和基本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基本应急救援指挥功能。三是科学指导事故现场处置。按照相关工作程序,及时赶赴现场,了解情况,科学实施现场救援,坚决遏制事故扩大和升级,确保不发生次生事故。加强与巴陵石化危化基地、平江矿山救援队的联系与沟通,依托专业队伍开展对本辖区突发事件的处置。

篇9

应急管理,又称公共危机管理,必须由政府来提供,同时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是引发社会灾难和危及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和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统称。

那么,当公共危机爆发时,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呢?从总体上来看,危机应急管理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环节。

启动应急预案:即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在危机发生前,经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危机应急管理的总体方案。要在全民中树立危机意识,而且还要为危机应急管理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制度准备、物资准备和技术准备。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来进行。

应急疏散:即在危机已经来临时,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将安全受到威胁的民众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的危机管理措施。它可以以较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紧急救援:紧急救援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次危机的紧急救援,都需要一个复杂的系统协调运作,都需要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很多个部门、单位,乃至全社会的支持。

我国在近些年才引进了灾害管理的概念,在紧急救援方面起步较晚,应急管理系统刚建立不久,很自然,在紧急救援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主要来看,我国应急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救援组织体系不完善,组织体系松散、缺乏组织上的严密性和纪律上的约束性,各种救援机构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多头管理,协调难度较大,各种专业资源未达到整合,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救援的指挥体系不完备,各地大都采取临时建立指挥机构的应急办法,决策权与指挥权权限不明,职责不分,一方面工作缺乏连续性,危机一过,大家各奔东西,下一次来的很可能是另外一些人,谁也不会去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临时建立指挥机构都是危机爆发以后才建立,危机前的预防、预警和预控没有专门机构管理,危机预防、预警和预控机制的缺失大大增加了危机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的难度,显然,这种救援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协调性。三是没有统一的规划,队伍布局不合理,缺乏战斗力强的骨干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和灾害现场应急能力不强;应急指挥手段和救援队伍装备落后,应急救援队伍力量薄弱。四是社会紧急救援管理和法制建设滞后。许多方面管理制度不配套,法律规范不健全,尤其是在基层,制度冲突,法律打架的现象并不少见,同发达国家统一、先进、科学的救援体系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针对目前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公共危机意识。政府应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在民众中广泛宣传应对危机的各种知识,对可能面临某种危机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开展演练和培训,让广大群众学会与各种灾害共存,学会危机状态下的自救、互救以及如何配合公救。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社会上一切可供利用的公共危机防范资源,为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提供服务。

二、强化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政府应当建立一整套相应的预警机制:建立高效、快速、灵活的危机预警组织体系;科学设定有关灾害的风险级别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针对各种危机的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监测预测系统,收集分析各种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加强危机预警的理论研究,加快危机预测、预警设施、设备的科学研究和攻关,不断提高危机预警能力。

三、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并加强专项预案建设。各级政府应加快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尽快形成我国气象灾害管理的预案体系,并以法定形式把各级政府的灾害研究预案加以确认,真正把灾害应急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四、建立危机决策和应急管理常设机构。我国应组建常设性的应急管理机构,在国务院和省、市、县应设立以最高行政首长或分管行政首长为首的危机决策指挥中心并建立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一旦危机爆发,这些机构立即成为应对危机的一元化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协调各种应急管理机构。

五、加强突发灾害应急管理相关法制建设。为了使政府灾害管理法治化,应加快灾害管理的立法,把灾害管理纳入国家一般管理体制之中,推进政府应急机制法制化进程。必须明确三个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要依法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组织的权利和责任;要依法明确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利和责任;要依法明确各个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到加强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加强电力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优化、整合现有各类资源,统一规划电力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培训演练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编制并实施电力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健全电力应急管理法规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应急管理规定和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制定工作;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促进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做好电力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开展对各类电力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的排查和监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加强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与气象、水利、林业、地震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实现对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等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因素的综合汇总、分析、研判;建立风险分析和安全性评估机制,为长期有效预防系统事故发生,减少电力事故造成的社会危害,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加强电力应急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抢险和救援能力;建立电力应急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指导应急管理工作。

篇10

一、煤矿职工素质及教育培训现状

第一, 职工素质现状。

韩城矿业公司是1970年成立的老矿山企业,由于地质条件差,煤层灾害复杂,近年来难以后继人才的补充,矿区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又不断的流失。据近年来调查统计,公司不仅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仅占职工总数的3%),而且占企业总人数70%以上的技能操作人员队伍素质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5%以上,甚至是文盲的也不乏其人。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受文化素质的影响,大多数员工安全风险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和事故防范意识以及应急能力严重不足,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致使矿井事故时有发生。据专家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及职工专业素质低。其次,影响煤矿生产全面优质管理,同时影响到新技术的推广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第二,职工教育培训现状。

近几年,公司为满足煤炭井下机械化生产的需要逐渐加大了教育培训的投入。一方面加大引进人才的投入和力度,从招录部分全日制高等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进行转煤矿专业培训,到推行“变招工为招生”的定向委托培养,为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做好了人才储备工作。另一方面,加大了在职员工的学历教育投入。从选送部分优秀农民工送到能源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函授学习培训,结合实际与有关煤炭等院校等取得联系,对在职职工进行学历提高或继续教育培训,再到不定期选送员工外出或在企业内部进行岗前培训、岗位适应性培训、安全培训、资格培训以及其他岗位培训,从而全面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公司还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奖惩办法》,细化了用人单位及职工学校不同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考评细则,以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培训工作中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在职工教育培训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根据几年来培训考核结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培训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没有形成员工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有的培训奖惩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体现出培训工作应有的激励作用。 二是培训计划不尽合理。有些单位部分培训计划偏离实际培训需求,或培训项目的培训人数、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未处理好生产与培训的关系。在选送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人数上,均与年初所报计划人数不符。

三是培训档案不健全。二级单位普遍存在员工培训台账不健全、培训档案管理不规范问题,培训档案内缺少教师授课教案、员工培训反馈、培训效果跟踪调查等资料。

四是培训设施不符合要求。培训机构教学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有的过于陈旧,使用率低甚至有的基本没有使用,煤矿投入的新设备在培训机构没有现成的教案,不能学以致用;没有配备专职实验管理人员,没有培训教学计算机室;培训机构安全教育展室有事故案例,但没有事故原因分析;有的培训机构培训教学设施、设备不符合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管理规定要求。

第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健全职工教育培训组织机构,部分单位领导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没引起高度重视,重生产、轻培训,重使用、轻培养,没有认真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没有贯彻落实培训奖惩制度。

二是培训需求分析没有做好。部分单位在制定培训计划前,没有认真对本单位员工的安全生产、岗位技能基本现状和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对员工配备、员工素质的要求进行从组织到个人全方位细致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导致部分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偏离实际需求。

三是师资力量薄弱,人员配备不到位。各培训机构都没有配备专职教师,不符合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管理规定要求;培训专业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致使员工培训台账不健全、培训档案管理不规范等。

四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培训关系。部分基层单位没能处理好生产与培训、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导致培训时生产骨干抽不出来,日常业务培训经常占用员工业余时间,员工得不到充分休息,员工培训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很理想。

进一步做好煤炭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探析

第一, 职工教育培训流程设计的优化

首先,组建公司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中心,并遵循以下原则: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且正常运行;培训管理中心要组织机构集中、精简、高效;培训机构应考虑到职工教育的层次性;职工教育目标的组织实施,培训中心根据公司的年度方针目标,科学规范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其次,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技术进步这个中心来规划人才培训,以岗位培训与技术培训为重点。有十种经过检验的培训模式可供参考:岗前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岗位练兵和同工种业务竞赛、短期技术业务培训、继续工程教育、国内用户技术培训、产品转让技术培训、岗位职务培训以及学历教育等。

再次,根据煤炭企业的特点,在教育培训方法上应注意“六要”:在教育培训方向上要对准需求;在教育培训内容上要讲求实际;在教育培训形式上要灵活多样;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作业人员,在时间、内容、形式上应各不一样;在教育培训的教材上要抓好自编教材。重视“三性”,即针对性、适用性、先进性;在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上要专兼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明确煤矿职工培训的内容概况。

煤炭企业职工培训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安全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应急管理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

安全知识培训是高危行业员工获取持续提高和发展的基础,员工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及专业知识,才能为其在各个岗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岗位技能培训是提高员工工作能力、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和产生最佳效益、获得持续发展的源泉,也是企业培训中的重点环节。

应急管理培训是煤矿高危行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大职工的危险因素辨识、隐患排查、治理、处理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这是大力推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应急的基础。

企业文化培训,企业文化对于解决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领导者与被 领导者之前的矛盾,开辟了一条现实可靠的道路,员工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还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这便是企业文化培训,是企业必须持之以恒进行的核心重点。

第三,煤矿职工培训形式的创新。

一是要切实把握好“三性”。系统性:根据企业现状及发展目标,系统地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培训的内容、方法、教师、教材和参加人员、经费、时间等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前瞻性:企业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针对性:要“有的放矢”,把握好培训的主方向、主目标,一定时期内还需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二要有广泛的员工参与。企业应把所有合乎条件、渴望学习的员工都纳入培训范围。真正影响培训和开发效果的人不是培训的组织人员,而是受训人员的直线管理者,如果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技能,培训与开发的措施不仅会流于形式而且浪费资源。

三要有反馈与交流。每次培训结束后都要做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可实践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为以后的培训方向和选择奠定基础。

第四,结合矿区实际,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与技术。

一是在岗培训。在岗培训是指员工不脱离岗位,利用业余时间和部分工作时间参加的培训,这是企业应用最普遍的培训方式。

二是脱产培训。脱产培训是指员工离开工作岗位,去专门从事知识或技能的学习。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煤矿三项岗位人员等的安全培训,应集中时间组织脱产培训。

三是部门互动式培训。设置培训主题后,根据部门员工特点,将培训内容分解到部门相关人员,各自进行学习;培训由大家共同参与,每位员工都是老师,各负责主讲部份内容,每讲完一部份,全体员工就其授课内容及方式展开集体讨论。总结长处、改进不足,以不断完善。让员工在平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不断积累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四是岗位复训。对于在某一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在岗员工进行岗位复训,以温故而新知,是必要的。岗位复训应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按需施教,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缺什么补什么。

五是以师带徒。此种方法主要适应于新员工和员工晋升、岗位轮换,当员工缺乏岗位经历或对岗位情况不熟时,采用此种方法,通过其师傅的言传身教,使员工获取实践经验,以尽快达到岗位规范工作要求。

六是通过各种活动和教育培训,使企业职工认同企业所特有的组织文化,如企业组织的理念、规范、价值观念、目标等。

七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如聘请专家讲学、产品革新、同事间广泛交流等,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技能、管理技能和创新技能等。

八是通过深入推进“岗位工作规范描述”践行和“手指口述” 菜单式安全操作的培训演练活动,抓好岗位工作规范描述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使每位员工能做到“写、说、做”的高度一致,即“知行合一”,使岗位描述成为公司员工岗位教育培训的一种文化。

九是通过心理辅导,调整员工心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广大员工和企业应战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强企业组织的团队建设。即企业不仅应加强职工的知识技能培训,也应加强职工的“团队精神和情绪调控能力”的培训。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