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资金使用情况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保资金使用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

篇1

一、资金用途

严格按照疫情防控专项补助金原则要求,既要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又要避免浪费。做到专款专用,用于业主和施工单位采购开展疫情防控所需的防护、诊断和治疗专用设备、快速诊断试剂等物资,购买口罩、防护服、额温枪、洗手液、消毒酒精、防护头盔、喷雾器等医药物资,悬挂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制作相关横幅加强防控宣传,开展疫情知识讲座培训,临时隔离房间等其他疫情防控必须的其他支出。

二、疫情防控资金使用情况

我县涉及此次疫情防控专项补助省重点项目共有4个,共下达资金疫情防控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项目全部按照疫情防控专项补助金使用要求进行实施,产生费用已全部在疫情防控专项补助资金中列支。

(一)漳扎镇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按照疫情防控专项补助金使用要求,用于防疫药品、物资、宣传教育等疫情防控必须的其他支出,共产生疫情防控费用54万元,已在疫情防控专项补助资金50万元中列支。

(二)漳扎镇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按照疫情防控专项补助金使用要求,用于防疫药品、物资、宣传教育等疫情防控必须的其他支出,共产生疫情防控费用51万元,已在疫情防控专项补助资金50万元中列支。

(三)国道544线双河至县城段公路改建工程。按照疫情防控专项补助金使用要求,用于防疫药品、物资、宣传教育等疫情防控必须的其他支出,共产生疫情防控费用77.33万元,已在疫情防控专项补助资金列支50万元。

篇2

关键词:村级集体企业;集中核算管理

一、 村级集体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会计法》及《公司法》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提出,全国的财务工作应当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负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管理本辖区内的财务工作。《公司法》中指出,公司会计数据资料是否真实准确,责任主要由公司负责人承担。村级集体企业的会计工作应归入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管理,而目前一些村级集体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由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承担,并非由地区财政部门进行管理。这样一来,现行《会计法》和《公司法》相冲突,直接导致村级集体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缺乏权威性。

(二)财务核算责权利不明确

一些村级集体企业实行改制后,地区相关负责人出任村级集体企业的法人。上级会制约企业日常的各项支出,但企业承担着社区的所有职能。同时,企业股权过于平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达不到企业与经营者利益与风险上的共享,无形之中导致企业各项成本增加。财务核算责权利的不明确,造成管理层安于现状,在决策方面缺乏现代企业应有的前瞻性,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欠缺考虑。此外,企业改制后对于一些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医保等支出没有进行预算预留。同时,还需要支付村集体的一些日常开支。由于财务核算责权利不明确,企业负担沉重,影响企业今后的发展。

(三)非营利性资产处置不当

一些企业在清产核资过程中走形式,对企业整体评估缺乏监督,营利性资产和非营利性资产分类不明确。原村委所拥有的集体土地及房屋等不动产应归社区作为非营利性资产所有,但是因为非营利性资产处置不当,错把非营利性资产以经营性资产的形式评估,以此来调整账务,使企业净资产与评估前相比增加几十倍并将评估后的净资产量化为股份进行核算注册,这样就造成了集体资产的流失。2世纪末城市企业为了实现改革、转嫁危机,衍生出农村集体企业,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产品的滞销加重企业负担。农村集体企业生产产品的技术设备落后,致使产品滞销,企业负债随着产品的积压与日俱增,加重企业负担。

2.日常生产主要服务于其他企业。农村集体企业很少生产直接与市场接轨的产品,主要为其他企业做中间环节的加工服务,生产加工一些配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这种方式使企业难以与其他企业平等谈判,而是处于被动状态,资金周转受到很大限制。

(四)资金不合理使用

1.一些村级集体企业对于银行借款资金违规使用。一些与村级集体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长期无偿占用村级集体企业所取得的银行借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同时,一些企业在经济亏损的情况下,还得每年向各个股东发放红利,这样做违反了《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影响了企业今后的发展。

2.银行借款额度提高,资金使用成本增加。我国对市场资金使用情况实施严格控制,逐渐加大了借款利率,加重了利息支出负担,所以当银行借款不能满足企业需要时,企业就会以其他形式高息借入款项来保持日常经营活动。资金使用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对外借出资金没有进行资金使用成本的收取。

(五)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农村集体企业在解决剩余劳动力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我国农村集体企业会计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对于财务知识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并且缺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对于会计制度的改革不了解,整体知识结构落后,跟不上时展的步伐。

二、加强村级集体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对策

(一)在财务核算方面明确责权利

村级集体企业应做到政企分开,确定政府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在法律层面上政府和企业是对等的关系,政府主要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为企业解决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媒介和创造财富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的公司法人地位。 所以,只有做到政企分开,明确企业责权利,才能使企业遵守市场规律更好地发展。

(二)加强对非营利性资产的合理处置

村级集体企业应办理相关手续将非营利性资产归还给相关管理部门,农民失去土地的补偿款应由相关管理部门设立专用基金账户统一对其进行存储和使用。同时,对于企业改制后的账务处理,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重新研究论证并以谨慎性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

(三)适当调整产业结构

政府应加强对村级集体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等职能,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特点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加强企业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促进企业产品成功转型,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 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

企业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建立健全财务成本管理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适当降低成本。完善企业收款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定期核对应收款项,加强资金的回收,降低企业资金方面的风险,促进企业资金周转,最大程度地减少坏账的发生。与此同时,正确树立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在产品服务营销过程中关注资金周转和资源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损失,缩短企业资金周转周期,从而降低资金总成本。

(五)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来减少企业负担

改制后的农村集体企业已经不应再支付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费用,社区居民的基本保险应由社会统筹系统统一管理,企业改制前对于一些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医保等支出应进行预算预留以备支付后续费用,确保一些不能进入社会统筹的人员今后的退休费有一定保障,以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法律法规和财务知识的培训,为会计人员提供深造机会,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定期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并实行奖罚分明,促使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三、结论

农村集体企业在财务集中核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财务核算责权利不明确、非营利性资产处置不当、资金不合理使用及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经过本文一系列分析后,针对以上各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完善农村集体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机制,确保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涛.财务集中核算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2(09).

[2]孟庆华.区域金融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7(09).

篇3

第一条为完善我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民政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印发<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的通知》(民发[2012]101号)及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关于印发<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意见>的通知》(民政优[2012]68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下列享受定期生活补贴的优抚对象,按照实施细则享受医疗保障。

(一)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下简称残疾军人);

(二)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以下简称“三属”);

(三)在乡复员军人;

(四)带病回乡退伍军人;

(五)失散人员;

(六)参战退役人员。

以上对象除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外,在本实施意见中简称其他优抚对象。

第三条按照优抚对象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保障办法。

享受定期抚恤和生活补助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为辅,保障水平应与我区经济发展和财政负担能力相适应,保障优抚对象现有医疗待遇不降低,并给予医疗服务优惠和照顾。

第二章医疗保障

第四条一至六级残疾军人按照《市财政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转发区财政厅、区民政厅、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477号)精神,继续按原办法执行(按照离休人员待遇);一至六级伤残民兵民工参照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执行。

第五条城镇就业的其他优抚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缴费并同步参加大额医疗保险;所在单位无力参保的,经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监察部门共同审核确认后,由区民政部门统一办理参保手续,所需经费由区财政承担。

城镇无工作单位的其他优抚对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所需参保经费经区民政部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共同审核确认后,由区民政部门统一办理参保缴费手续,所需经费由区财政承担。

第六条城镇就业的其他优抚对象所在单位无力参保的,由所在单位于每年月底前向区民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优抚对象医保缴费(单位部分)财政补助审批表”,经区民政部门初审后,报区财政部门审批。

城镇其他优抚对象个人缴费有困难的,由本人向区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填写“优抚对象医保缴费(个人部分)财政补助审批表”,经区民政部门初审后,报区财政部门审批。

第三章医疗补助

第七条建立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制度,重点保障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和七至十级残疾军人的旧伤复发医疗费用,解决其他优抚对象的医疗困难,确保现有医疗待遇不降低。

第八条七至十级残疾军人旧伤复发住院的医疗费用,按工伤保险有关规定支付或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付后,剩余部分在医保规定用药和医疗范围,由区民政部门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给予全额报销。

第九条其他优抚对象住院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医疗保障部门规定的报销比例报销后,剩余部分在医保规定用药和医疗范围,由区民政部门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按75%的比例给予报销。医疗救助后仍有困难的,给予一次性医疗补助,其中自负部分1000元以下的,给予全额补助;自负部分在1000元至2000元的,补助80%;自负部分超出2000元的,补助50%。一次性医疗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

第十条七至十级残疾军人、在乡复员军人每人每年日常医疗补助500元;“三属”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每人每年日常医疗补助300元。

第十一条一至六级伤残军人医疗卫生费用每人每年7500元的标准列入区财政预算。住院医疗费用经区社保部门按规定报销后,自负部分低于7500元的,据实全额补助;自负部分超出7500元的,超出部分由区民政部门按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中全额给予补助。

第十二条失散人员、在乡复员军人全年未住院,医疗费用在3000元以下的,由区民政部门据实报销,超出3000元的,超出部分按30%比例给予补助。

第十三条区民政部门每年组织无固定收入的优抚对象做一次健康体检。

第十四条优抚对象在定点医院就医时,凭优抚对象医疗证,优先就诊、取药、住院,并享受下列医疗优惠:

(一)免收门诊挂号费、门诊诊费、专家挂号费、急诊挂号费、急诊观察床位费和病房空调费、取暖费。

(二)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免20%。

(三)药费减免10%。

第十五条优抚对象医疗补助由区民政部门负责实施,实行属地管理,并结合本地区优抚对象人数、资金筹措及支付能力,确定具体的补助标准、申报和审批程序。

第四章资金筹集和管理

第十七条区民政部门要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要建立医疗补助资金明细。当年医疗补助资金有结余的,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由中央通过自治区下拨的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补助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及吸收社会力量捐助等组成。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按照市、区两级1∶1的比例负担。

医疗保障资金和医疗补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接受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管和审计。

第五章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区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

第十九条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具体由区民政部门负责实施,要切实做好联系、协调、审查工作。严格审核申请享受医疗保障优抚对象资格,及时提供有关资料,统一办理相关人员的参保登记、缴纳费用等手续,及时提出医疗保障优抚费用预算方案。

第二十条区财政部门要会同区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时安排好有关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强对资金筹集的协调指导和资金使用监督检查,确保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第二十一条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参保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参保重点优抚对象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对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区民政部门提供已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优抚对象相关情况,会同区财政、民政部门共同解决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十二条区卫生部门要做好优抚对象的医疗服务工作,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督促医疗机构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落实优惠待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意见中的参战退役人员,是指1950年月1日以后入伍并参加过为抵御外来侵略,完成祖国统一、捍卫国家领土和完整,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了武力打击或抗击敌方的军事行动,迄今已经从军队退役的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人员。

第二十四条具有双重身份或多重身份的优抚对象,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只能享受一种医疗待遇。

篇4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现行医保结算方式;医院;会计核算;影响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后,医院的医保结算方式也将发生一定的改变,国家对医保结算方式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有效的解决了医院资金紧张的问题,因此医院财务人员要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明确现行医保结算方式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现行医保结算方式概述

在新会计制度下对城镇职工医保结算的结算年度进行了规范,即从7月1日开始到第二年6月30日为止来作为一个结算年度。在我国现行医保结算方式还采用的是年终考核结算、年度总额预算、按月预付的方式。医疗保险机构当年年度服务保证金是按照每个医院年度需要结算费用的百分之十进行留存的,并在年末按照考核制度进行合理的返还。在已经确定预算额度的情况下,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收入的关系并不大。一般来说医保结算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单病种结算,实行节约奖励、超支不补的办法所形成的差额,要进行“结算差额”科目进行会计核算;第二种是控制医院总额的结算方法,对于医保超额的部分,应该首先确认为应收医疗款,医院应该以往年的医保基金扣款情况作出相关的会计核算处理;第三种是医院由于过度治疗和检查而被医保机构拒绝支付的医疗款项,应该将其确认为坏账损失,并通过坏账准备进行会计核算。现行医保结算方式有着一定的优势,主要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一方面方便了患者进行办理出院结算。医患在康复出院后,可以直接拿着卡办理结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患进行重复报销的手续,同时由于患者实行的是一人一卡的结算方式,简化了在办理结算时一些比较繁琐的现金结算程序,节约了大量医院办理结算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医患办理出院结算的效率。另一方面医患治疗的合理性得到了保证。医患在现行医保结算方式下可以实现医有所药、病有所医的目标,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下减少个别医生给医院开具大药方、高级别不合理药品的问题,可以为医患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使得医院不法利益者没有实施的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在医患心目中的信誉度。

二、新会计制度下现行医保结算方式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对医院当期收入的影响

在新会计制度下中医疗收入中设置了结算差额科目,这个科目是为了用来定额拒付款冲减当期医疗收入,目的在于对医疗收入进行不定期的适度调整。但是医疗机构不能及时的支付医疗款项,只能在本;月向医院支付上月的预拨款,直接导致了医院实际收到的医疗款项与应收的医疗款项之间存在着差异,严重影响到了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进行按月的会计核算工作,通常情况下只能按照往期的结算差额来对医疗收入进行冲减,直接降低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不符合会计核算中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利于医院财务人员及时的掌握相关的医疗财务数据,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运行。

(二)对医疗服务费的影响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收费标准对医疗收入和费用进行确认,这样就提高了确认费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收费金额的合理准确性得到了保证。通过医疗收入可以直接的反映出医院的经济情况,可以充分体现出医院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城镇职工的身体素质情况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来,医院财务人员在新会计制度下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工作,也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对费用和收入进行确认,但是一些医疗结构通常情况下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来确认费用,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在确认医疗服务费的时候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性。

(三)对成本核算工作的影响

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医院的结算差额不能够在当期进行及时的确认,一般情况下是用往期拒付款产生的结算差额对医院的医疗收入进行冲减,直接降低了医院当期医疗收入的真实性,也不能够反映出医院的服务水平和实际的工作效率。医院报表数据的质量直接受到了结算差额不确定的影响,在会计核算期间医院的财务人员也就不能按照相关的财务指标合理的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也就不能为医院的运营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不利于提升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

三、应对措施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新会计制度下现行医保结算方式会对会计核算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应对:

(一)减少医保扣款的现象

医疗结构的财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的时候要从医疗机构的运行现状和会计知识出发,要认真的践行新会计制度,熟悉的了解各个科室以及医保的相关政策,医院的领导者要认识到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医保制度对会计处理和核算的重要性,在治疗的过程中适当的减少一些医保扣除款项,不能进行盲目的扣款,保证在治疗过程中不出现重复收费、乱做检查、乱收检查费用的现象发生,提高医保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医保资金的周转速度。

(二)对医院财务人员进行医保政策培训

在执行医保结算过程中,医院财务部门可以发挥出成本控制、财务收支、分析监督的重要性作用,然而医院财务人员在其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必须在新会计制度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水平,要对现行医保结算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监督和分析医保的财务收支活动,医院的领导者要通过培训的方式让财务人员吸收最新的医保结算的相关政策,不断更新财务人员的财务收支理念,提高财务人员医保结算的业务能力。

(三)做好与医保机构的沟通工作

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在进行医保结算工作的时候,就会与相关医保机构有工作上的联系,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医院在办理医保结算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好与医保机构的信息沟通工作,直接影响到了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提高医保结算过程中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医院要做好与医保机构的信息沟通工作,要对医保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保证医保费用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结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得医保机构的会计工作与医院的会计工作的一致性。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医保制度也在改革当中,医保机构、医院、患者成为了一个契合点,这样既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也可以为医院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会计制度下必然会对现行医保结算方式的会计核算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医院的会计核算体系,但是与此同时也会以带来负面的影响,医院的领导者要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规避新会计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完善医保结算方式的会计核算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保服务。

作者:李海鸰 单位:山西省太谷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萨本婷.基于医院医疗价格视野下的医院会计核算体系的建设[J].时代金融,2013(15).

篇5

(一)综合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影响

公立医院的医疗改革在不断深化,医院的财务管理也面临着转变升级。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是医院发展和适应医改的必然方式,公立医院想得到长远性的发展,促使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就必须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从细节出发,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做到开源节流。

公立医院的价格综合性改革、财政补偿政策及医保支付政策的变动要求必须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医院价格综合性改革,发挥了价格的引导功能,把打破医院追名逐利机制作为总方向,取消医疗药品的加成,提高工作人员医疗服务价格,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使得社会效益最大化。政府部门将信息公开、医院内控等考虑在内,综合分析后确定补助标准,根据公立医院的服务及成本来确定财政补偿。医保支付政策将进一步推动监管医疗人员的服务及行为,定期公示公立医院的病种费用、服务质量及费用补偿比等。由于强化了医保考核及控制力度,医院管理模式必须实现才能适应当下的需求。

(二)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障碍

在旧制度的不良影响下,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医疗信息系统不完善、管理内容单一、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等。不少公立医院的信息系统不健全,HIS建设规范不统一,使用的系统较为独立,部分信息不能高效有效的利用,每个科室的独立性的较强,信息共享程度低。同时,公立医院的各种经济活动的程序或者决策规范不完善,财务部门的监督作用不明显。医院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保证日常收支、数据报表等真实性,还要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理念,重视选拔任用人才。

二、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办法

(一)细化财务分析

细化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其实用性及实效性。必须结合医院整体管理需求,向医院提供有价值、有效的信息,分析医院的整体运行情况,如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指标、每个科室的成本分析、每个服务项目价格分析、病种分析等。参照以往医院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项分析,每项分析工作需要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来展开,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财务分析。找出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制定出正确的管理措施。

(二)细化医疗人员绩效考核

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不再片面强调数量,而是强调数量和质量并重,提高经济效益,发掘每个员工的潜力。在确保病床使用率的基础上,将平均住院日作为核心,加速床位的周转工作,加强检查医疗技术,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减少病人等待手术时间和无效住院时间。以目的性管理为重点,重点考核床位的有效使用情况,病人均次费用、百元收入的消耗、药占比等。动态监测病人的医疗费用,对医疗费用的增长进行适当控制,进一步优化绩效的分配,要体现出医护人员的劳务价值,讲求公平公正,优劳优得和多劳多得,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满意率。

(三)细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公立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加大了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以往粗放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院长远发展要求。需要细化资产管理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的职能,明确每个岗位的权限及职责,保证岗位间相对独立、制约及相互监督。同时,将固定资产预算的编制和预算执行要细化,控制好固定资产的投资论证综合分析项目可操作性。对于医院的重大项目需要有专业性强的三方机构进行评价预估。对固定资产的交付和使用,必须遵守设备的使用要求,保证数量准确。细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每一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严格控制资产完整性。跟进医疗大设备的使用周期,分析其成本效益,对比论证报告与实际预算,测出实际效益,进行绩效考核,改善设备的使用情况。

(四)强化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成本核算,是医院整体科学化管理的手段之一。通过对成本意识的加强,减少医疗成本,使得医院绩效进一步提高,才能提高医院的市场占有额。

通过成本的核算、分析及控制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控制,控制财务支出、固定资产及医院收入,从这三个方面推进成本管理精细化,强化成本环节的监督;同时,对大型设备的修缮和购置必须进行监管,尽量降低购买及维修成本,如价格在十万元以上的设备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医院领导集体裁决;五十万以上的设备必须进行跟踪分析。此外,需要合理配备医疗人员,减少人力成本,完善考核准则,加强成本考核;最后,将科室的绩效和本科室的成本结合起来,事前预测医院医疗成本,确定成本目标;事中加强成不核算,采取相应的措施、手段结合相应的制度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事后重点考核和分析,加强绩效考核,明确事前事后成本差异。

(五)强化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精细化管理也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其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将信息化手段作为有力支撑,以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各个公立医院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强医保系统、资产管理体系、HIS系统、病历系统等的应用,使得财务管理精细化过程更加简洁方便,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医院数据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系统的连通,保证各个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不干涉但能共享。结合各个公立医院的特点,建立一支高效、素质好、专业性强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共同推进数据信息系统的发展,实施有效的运营体系,控制支出,增加收益,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

(六)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关系到其运营成本,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可以对医院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健全预算编制程序,重视预算执行工作,分析和调整预算管理制度,做到预算管理每个程序都有章可循。在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中,业务流程可以细化到每个科室,每个科室也应有相应的业务量,共同组成医院的预算目标。 必须严格控制预算意外的支出,让资金使用规范化,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必须要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需求状况以及具体发展规划。做到用钱有责、花钱有效、低效问责的管理思路,实现管理信息化。

篇6

今天,市政府召开这次大会,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迅速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早日让这项制度惠及全市城镇居民。会前,王书记、郭市长多次听取了汇报,并就做好这项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市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省劳动保障厅韩厅长也在百忙中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的指导性讲话。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省劳动保障厅多年来对*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熟悉,同一思想,确保高度重视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门。近年来,我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劳动保障部分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始终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先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使我市的社会保障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各级、各有关部分必须从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的高度,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充分熟悉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

(一)启动这项工作是消除"盲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市在城镇有覆盖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在农村有覆盖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城镇居民这样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既不属于城镇职工医保的对象,又不属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对象,成为医保政策中的"盲点"。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是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又一次跨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建立,将与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新农合形成"三足鼎立"的良好格式,标志着我市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将成为我市社会保障事业和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是改善民生、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题目的需要。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关系人民群众亲身利益的热门题目,也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难点题目。截止20*年底,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47.8万人,新农合参合农民达583万人,救助城乡患病困难群众38万余人次,广大职工和农民群众从中享受到了社会保障政策带来的实惠。但目前仍有186万城镇居民尚未享受到医保,主要包括城镇居民中的非从业职员、中小学生、老年人、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假如这些弱势群体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就可能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就是把这个群体纳进到医疗保障体系中来,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最大限度地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题目,保障他们的健康权利。

(三)是维护稳定、营造*社会环境的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但随着改革的深进,积淀的矛盾也凸显出来,不稳定事件时有发生。当前,全市上下正处在"争当中原崛起新气力,建设魅力*"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工作,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基本医保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激发全市人民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创业热情,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二、把握政策,捉住关键,确保顺利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一件实事和好事,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生事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制定印发了《*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大家要认真学习,正确把握这两个文件的总体精神和政策规定,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工作。这里,我着重夸大几个要点:

(一)正确把握政策内涵,建立科学公道的运转机制。今天会上印发的《暂行办法》已对参保范围、筹资办法、医疗服务、基金治理等题目作了明确要求,各县区、各有关部分要按照相关规定,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特别要留意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一是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越广,参保群众越多,其互助共济功能就越强,制度的有效性就越能充分发挥。我市确定的筹资标准正是充分考虑了市、县区财政状况和个人承受能力,符合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参保门槛,扩大覆盖面。各县区一定要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二是群众自愿的原则。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是一个新事物,群众有一个熟悉、接受的过程。要通过政府的资助、广泛的动员、优质的服务和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不断扩大参保人群。同时,也要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鼓励群众连续参保,防止有病参保、无病退保。新农合工作中就曾出现过这种现象。三是统筹兼顾的原则。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涉及面广,必须统筹兼顾各种保障制度的衔接,包括政策、措施和部分工作的衔接。特别要兼顾医保体制与药品流通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的配套改革,兼顾各县区之间的平衡,兼顾新制度的出台对其他人群的影响,使这项工作更具全局性和前瞻性。有关部分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时,也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防止顾此失彼,引发新的矛盾。

(二)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和社区平台建设。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和城市社区是登记参保、政策咨询、就医治理的基本平台,其工作职员对居民情况最了解,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医保制度的健康运行十分必要。在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公共服务和治理服务网络,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进步其服务居民、治理社区的能力。按照属地治理的原则,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具体承办医保的材料初审、信息录进和医疗保险IC卡发放等治理服务工作,承担的任务很重。各县区一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阶段性重要任务,抓紧完善基层平台功能,配齐职员,完善设施,全力推进。

(三)加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一项新制度、新业务,政策内容新、业务流程新、治理措施新,各级、各有关部分特别是经办机构要切实抓好职员培训,努力进步服务职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要把对参保职员的服务摆在首位,制定简便易行的治理服务办法,方便居民参保、缴费、报销。特别是报销环节要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报销环节,压缩报销时限。要抓好医保计算机网络建设,各级经办机构要抓紧完成硬件更新、软件升级和资料录进等工作,争取在明年1月1日前与定点医院联网,实现医疗费正常结算报销。要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建设,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与新的制度相配套、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治理服务体系。各级劳动保障部分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进定点范围,为广大参保居民提供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加强医疗保险基金治理。要充分鉴戒其他社保基金监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综合采取措施,使基金成立之初就纳进制度化、规范化的治理轨道。市委、市政府对涉及群众亲身利益的各项配套资金一分也不会少,将全部拨付到位。要按照收支两条线的治理办法,将基金全部纳进财政专户,实行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切实做到治理规范、支出公道,做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要加强对各县区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和市级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视检查,切实管好用好基金。各县区要建立基金治理使用情况公示制度,定期公布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收支、结余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视。同时,千方百计地扩大参保人数,膨胀基金总额,化解基金不足的风险。

三、强化措施,统筹推进,确保健康运行

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一个普遍群众的亲身利益,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以今天会议为标志,我市的此项工作已正式启动。各级、各有关部分要总揽全局、统筹考虑,拿出足够气力,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我市的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工作顺利启动、健康运行。

(一)既要加强组织领导,又要注重搞好部分配合。各县区、各有关部分主要领导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工作时常想在心上、抓在手上,坚持亲身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具体抓,要吃透上级政策精神,深进调查研究,了解群众需求,亲身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有关题目。有关部分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协力。劳动保障部分要制定好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全力以赴抓好制度的实施和相关治理工作;财政部分要做好补助资金的安排、拨付和监管工作;教育部分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宣传动员,协助组织做好参保登记缴费工作;民政部分和残联要做好城镇低保对象和重度残疾人的身份确认和参保工作;卫生、公安、物价、宣传等部分都要结合自身职责,积极主动地配合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启动实施工作。

篇7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对待试点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一是基层工作粗放,农民参合顾虑多。在一些地方,部分基层干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有的采取上门收取的办法,有的采取代交的办法,工作简单粗放,农民误以为又是乡村干部变相收钱捞好处,效果不是很好。据调查,在一些地方,大多数农户是被乡村干部动员参加的。不少农民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采取观望、等待,甚至不信任态度。参保的农民担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不能长久,各项政策能不能真正兑现,合作医疗经费会不会被截留、挪用,甚至贪污、私分,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凭关系、走后门,出现不公开、不公平现象等。

二是县级财政的压力越来越大。按现有方案,县级财政对每个参保对象要承担一定的补助资金,县(市)每年要拿出几百万资金用于合作医疗配套。县级财政的这笔支出,加上县乡两级合作医疗工作机构运转的支出,使县级财政多了一项巨大的支出项目,而且这项支出是刚性的。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特别国家级贫困县,每年再拿出几百万配套资金,困难就更大。可以相信,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县级财政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三是一些规定不够合理,缺少吸引力。最主要的,一是受益面窄,该覆盖的没有覆盖到。农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般是家庭主要劳力有病,主要患胃溃疡、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或“小病”,需要经常服药治疗、开销大,而目前他们受益不大。二是补助标准过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普遍存在保险系数过于保守,统筹资金使用比例过低,住院补偿的受益面太窄,患者得到补偿数额也很少,远远达不到农民的要求。三是部分人群参合难。普遍存在五保户、特困户无钱交纳,因建设征地转非农业户口的农民,部分买户口而农转非的人员,现在既没有资格参加城镇医保,又不属农村合作医疗范围。

四是基金管理潜存危险。一些试点县(市)仍未严格执行“收支分离、管用分开”的基金结算办法。出现部分医院发生不合理用药,延长住院时间,克扣、拖欠补偿费用,冒名住院等问题,暴露了资金管理上确实存在漏洞。对基金的安全,多数参保农户表示担心。

五是经办、卫生等机构服务能力较弱。一些地方经办机构编制没有落实,人员没有全部到位,经费严重不足,经办机构还没有实行计算机联网服务。一些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服务不规范,药品价格高,不少项目费用不在报销之列。

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深入总结试点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断地搜集各种新情况、新信息,加以研究,深入总结试点经验,以指导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在参合对象的确定问题上,举家外出打工的要不要参保?参保农民看病之后多少时间兑现补偿资金为宜?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求我们加强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自觉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件新鲜事,其起报点、最高补偿限额、报销比例等对农民来说都是新鲜词。为了深化试点工作,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要抓住典型事例,如对参保农民从合作医疗救助中获得的好处和实惠广为宣传;要增加透明度,公布收支账目,向农民交底;要宣传外县市、外省市试点的成功经验,并学习借鉴。个人保费是一年一交,这个宣传工作就更为重要。如果农民的自愿程度不提高,到了第二年交保费的时候,难度就更大了。一些乡镇干部不无担心地说,“合作医疗成功不成功,就看明年十月份。”除了利用媒体宣传外,让受益农民现身说法进行宣传是个不错的办法。

三、从实际出发,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在确定省、市、县财政补助的比例时,不搞一刀切:对富裕县,可适当提高其补贴标准,省财政不给补贴;对贫困县和特困县,则要减免,减免部分可由中央和省财政共同承担。对于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无力上交部分,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补助。可以考虑在中央和省扶贫资金中划出一块专门解决贫困县、乡的合作医疗补助,解决五保户、特困户的参合问题。对于其他人群,要允许参加城镇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

四、建立资金安全运行的科学机制。医保资金是农民的“救命钱”、“保命钱”,一定要管好用好,决不能再重复老百姓所担心的“文件上一个样,实行起来变了样”。一要健全管理监督组织,建立完善资金封闭运行体系,实行筹钱、管钱、用钱的分离和有效监督,保证参合农民得到优质实惠的医疗服务和及时公正的补偿。二要建立健全各级经办机构,选好用好培训好管理人员,并要加强管理机构的制度建设。各级政府在组建合医办时要解决好人员、编制和经费,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三要加强审计和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资金收支使用情况,保证农民知情、参与和监督的权利,真正取信于民。要切实实施简便的报帐手续,实行"一次服务”或“二次服务”,为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

篇8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机制和经济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正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在转变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如何使公立医院有效的筹集和运用资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过程就是资金的运营过程,公立医院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好筹资、投资、负债等问题,金融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发挥金融工具的重要作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公立医院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金融意识是比较薄弱的,大多数医院的货币资金只是发挥了其支付的功能,而没有发挥银行存款“利滚利”的投资功能。随着近几年公立医院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其资金总量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其货币资金一般存放在开户行的活期银行账户上,只能按活期存款计息,公立医院大多数也未使用金融工具进行理财,这严重影响了公立医院资金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货币时间价值意识薄弱。公立医院投资时,往往很少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的回收期较长,影响了公立医院投资效益的提高,在资金管理中普遍忽视利息做为重要的经济杠杆的作用,大多数公立医院存在着资金闲置和储备资金占用量过多,货币资金占用量过少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2.货币信用观念薄弱。各公立医院大量应收暂付款长期得不到清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资金被大量挤占,有的造成呆账无法收回。有些公立医院不会利用商业信用等方法筹集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紧缺的状况长期得不到缓解,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活动的开展。

3.目前,公立医院管理人员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水平较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逐渐实现了社会化,这在客观上要求公立医院管理者尤其是公立医院领导和财会人员学习和掌握金融知识,了解金融实务,掌握金融技能,使用金融工具为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服务,但目前公立医院懂金融知识和技能的人较少,导致公立医院金融行为选择盲目,这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4.公立医院的融资意识薄弱。随着公立医院经营机制的转换,公立医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但目前多数公立医院金融市场参与意识薄弱,往往把贷款、融资等市场融资方式看做是缓解资金短缺的被迫行为或最后行为,而不是认定为一种自主融资的可选择行为。

5.资金的周转意识不强。目前公立医院资金的周转速度普遍达不到历史最好水平,资金周转速度缓慢,有些公立医院垫付了大量的医保病人医药费用,无偿占用了相当大数量的资金,有些公立医院的资金存在着大量沉淀,这严重影响了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

二、运用金融机制管理好资金,提高公立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益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资金枢纽和综合部门,广泛参与社会经济运行,目前,我国经济货币化的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加深,使得金融体系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增强金融意识,在切实保障公立医院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运用金融机制管理好资金,对提高公立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重视货币的时间价值,做好投资决策工作,提高投资效益。公立医院财会部门要重视货币的时间价值,在长期投资决策中应充分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要通过可行论证选择投资回收期较短的项目,以提高投资效益。在流动资金管理中,要树立利息观念,对流动资金采取按占用额一定比例征收占用费的办法,促使药剂、器械科等有关科室加强流动资金管理,通过零库存等管理方法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额,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2.审时度势,灵活调度资金,加速资金周转。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的使用效果越好,公立医院会计人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快各项资金的运转速度,要经常保持资金的良性循环。大中型公立医院应实行总会计师资金管理责任制,在全院范围内对资金实行统一调度和综合平衡。建立院内银行,使用内部结算券,据以结算公立医院内部发生的各项经济往来业务,对公立医院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控制,以保证和加速资金周转。

3.增强融资意识,充分利用各资金种渠道筹集资金。随着公立医院经营机制的转换和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公立医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资金渠道筹集资金,以改变目前公立医院资金短缺的状况,保证医疗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融通资金是金融机制的最基本的职能。因此,公立医院必须建立起广泛的筹资渠道,如通过采取短期流动资金借款、长期投资借款、融资租赁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还可以在资源互利的原则下,建立一定范围内的资金融通联合体,互通有无,调节资金的使用,充分发挥闲置资金的潜力。

4.学习金融知识,更新观念,增强信用观念。市场经济必然有金融市场,那种安于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手上有银行存款越多越好,宽打窄用,有备无患的思维观念是与市场经济相悖的。因此,公立医院管理者尤其是财会人员要学习和必要的金融知识,掌握银行结算、融资、贷款、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灵活选择各种结算方式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管好用好手中的资金。对暂时闲置的资金可通过银行参加信托、协定、通知存款,以取得利息收入,这样对国家、公立医院和用款单位三方面都有利。同时,也要增强信用观念,学会利用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流动资金,如利用赊销方式销售药品,公立医院可以先销售药品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后,再支付药款,通过采取这种方式即可以保证临床用药,又可以节约大量药品储备资金占用,实现药品销售单位让利于医院,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姜巍. 公立医院如何利用银行金融工具提高理财效益. [J].中国市场, 2012.26.77-78

篇9

[关键词] 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报表分析防范

医院适度负债经营,可使医院获得财务杠杆效应,提高收益,有利于盘活资金,激活医院的经营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医院快速发展。但医院实施负债经营,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析及监测预警机制,这对于医院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负债经营是山区医院的普遍现象,以我院为例,我院是一所县级山区综合医院。自1997年起,我院投资1.7亿重建住院楼及门诊楼,由于遭受了“非典”的影响及资金紧缺等问题,历经10年,于2006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在资金筹集中,财政补助200万;通过盈余收入自筹资金4000万;通过银行贷款5200万;职工集资600万;工程欠款2500万;所欠设备款、药款、材料款等共4500万,医院资产负债率最高时曾达到55%,但这已经是我院的极限负债。在此期间,资金极度紧张,甚至影响日常运作,出现筹资困难,后经医院的多方努力控制,资金紧张局面才稍为缓解。现我院负债率维持在50%左右,但此时仍时刻感受到资金的高度紧张,如果负债率可以下降10%-15%,维持在35%-40%之间,这样会大大减轻资金的负债压力,对公立医院发展会更好一些。

目前我院规模已大幅提高,加上社保,居保及新农合的开展,使我院的业务收入由2006年的6205万增加到2009年的13144万,业务收入翻了一翻;门诊量从395895 人次增加到 530728 人次,增幅 34%;住院量由9332 人次增加到 14933 人次,增幅 60 %。由此可见,负债是医院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我院通过负债经营运作,努力控制风险,客观上推动了医院的专业建设和硬环境的改造,引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医院负债规模过大,资本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无法获得新的融资。

2.医院业务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但近年来医院业务的利润增长较为缓慢,医院只能举借债务以满足经营需要。

3. 医院筹资前,未能充分做资金使用评价分析,盲目融资而造成资金使用率下降,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4. 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无法切实有效的控制经营成本,医院内部监督机制缺失。

5.行业之间争竞激烈,公立医院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不得不加强基础建设和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而政府补贴的减少使其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举债经营。

6.国家卫生政策调整,在医疗市场剧烈竞争的情况下,医院依靠政府补助进行发展的困难逐年加大,负债成为必然选择。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财务分析系统并加强风险管理

通过对财务报表及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的资金结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并衡量医院的财务风险;了解医院的变化趋势与规律,进行负债预警分析,制定多种应对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以此降低和规避财务风险。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款、库存物资等。医院对负债的清偿主要依赖于货币资金、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和可收回的应收医疗款等速动资产。因此能否及时收回医疗款是短期能否偿债的关健。对医院流动资产进行有效和合理的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有效的流动资产管理是医院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保证;其次,流动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再次,流动资产的优化结构,有利于提高医院偿债能力,有利于医院未来融资渠道的稳固和拓展。医院进行流动资产管理时一定要以“三原则”作为指导,所谓“三原则”是指“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想结合原则、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相结合原则、资金使用与物资运行相结合原则”。近年来,由于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和推广,医院垫付给医保病人的医药费逐年增多,财政部门应赔付给病人的医保费用不能及时拨付给医院,造成应收医疗款大幅增加,流动资金也大幅减少,直接降低了医院的偿债能力。因此医院应加速对应收医疗款的追缴,还应加速存货的周转,降低库存量,以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

2.流动负债:主要是指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收医疗款。一般情况下,公立医院短期借款金额不大,但如果金额较大,到期债务不能偿还,将造成较大的财务风险;应付账款主要包括应付药款和材料款,这种赊购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之上,医院一般会延期付款,当欠款达到一定限度仍不能支付时,供货商会采取停止供货,影响日常运作;因此当发生财务危机或经营危机时,应付账款在短期内将成为医院沉重的债务负担;预收医疗款反映的是医院收取在院病人的押金,这部分负债为医院滚动负债,可忽略。

3.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限超过一年的债务,包括长期应付款和长期借款。长期负债一般数额较大,正是基于这一特点,长期负债一般需要附带担保和一些其他的相关附带条件。医院负债借款一般是用于购买设备或购建房屋,因此其借款是以长期借款为主。长期借款虽然不用短期内还款,但由于其利息高,对医院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4.基金变动分析:医院基金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和固定基金。事业基金是医院的滚存结余资金和对外投资形成的基金,当事业基金出现期末借方余额时,反映事业基金出现赤字,医院收不抵支将出现财务危机。

(二)强化医院资产管理

医院应对于贵重物资设备、药品实行专人管理,建立物资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加强对应收帐款、住院病人预交金和催交欠费工作的管理,做好各病区、医技科室与收费处对住院病人的收费协调工作,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使病人的欠费与科室的经济效益挂钩。加强对医疗保险费的管理,把医疗保险费的超支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三)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

政府应加强对医院借债融资活动的宏观管理力度,完善政府的调控指导与监管职能。政府主管部门应认真掌握医院重大项目贷款的额度和标准,严格控制医院的盲目举债建设行为。对效益、声望好的医院,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以激励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完善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长期亏损且偿还风险过大的医院应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实行财务监管,严密防范风险,确保医院的良性发展。

(四)实行稳健的融资策略

医院在实施负债经营策略时应制定一个负债警戒线,由于公立医院是卫生事业单位,对资产负债率更应严格控制,相对于企业单位来说要低一些。在进行负债决策时,公立医院应当采取稳健的融资策略,充分估计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医院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做好项目的预测和决策分析,对其可持续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努力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环境以及医疗卫生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任何一家医院都亟需加强管理力度往负债经营与风险防范方面的倾斜。政府补贴的减少迫使医院不得不通过举债的渠道筹措经营和管理活动所必须的资金,这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医院的风险。面临新的问题,只有在政府、财政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科学、合理的解决负债经营与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强医疗卫生单位的整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小娴;医院负债经营的风险控制策略;中国卫生经济;2007,26(7).

[2]雒敏;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04

[3]夏进祥;略探医院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之策;法治与社会;2008.06

篇10

一、工程意义

对贫困肢体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我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关键步骤,是一件涉及范围广、受益人群大、社会效益好的实事好事。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实施好,确保工程目标顺利完成。

二、工程目标

年,为60名病程三个月以内的贫困肢体残疾人提供在区级以上(含区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一个疗程(三个月)的免费康复治疗,有效率达到85%以上;为145名病程在一年以内的贫困肢体残疾人提供在镇(街道)、村(社区)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免费康复治疗一年,有效率达到80%以上;为90名贫困肢体残疾人配发急需适用的基本辅助器具;受助的贫困肢体残疾人家属(亲友)培训率达到100%,家属(亲友)对康复治疗知情满意度达到90%以上;建立符合标准的成年肢体残疾人康复治疗机构和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人员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满足辖区内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年按照本方案要求继续实施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逐步建立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机制,形成“社区康复、家庭康复”的服务体系和长效保障机制,实现“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

三、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康复救助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相关部门具体职责如下:

残联:建立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制度及区、镇(街道)、村三级康复救助工作网络;负责贫困肢体残疾人的组织、宣传、发动和贫困状况调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选择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负责确定救助对象和初筛阶段的组织协调;做好统计上报工作,收集并反馈康复效果和质量;负责专项资金的申请和具体使用。

卫生部门:做好贫困肢体残疾人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建设和康复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审定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资格,确认康复治疗技术人员资格;把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训练和服务工作情况列入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的校验审查内容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指导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对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安排实施康复治疗;广泛宣传康复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康复意识。

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配套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补助资金每半年拨付一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治疗项目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纳入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支付范围,保证医疗保障及时到位。

民政部门:以基层社区为平台,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配合卫生、残联等部门将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相关政策宣传进社区、到家庭;对贫困肢体残疾人按规定实施生活救助;对救助结束的符合条件的贫困肢体残疾人,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做好城乡医疗救助与城镇医保及新农合制度的衔接。

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区、镇(街道)两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要成立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领导小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做好对下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期专业技术培训班,免费接受下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技术人员的进修实习;各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制定优惠减免办法,设有足够的康复训练场地,配备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制作康复知识宣传长廊和明显的宣传标语,为受助肢体残疾人建立康复治疗档案,做好医保报销结算、费用返还、回访跟踪服务、数据统计、资料收集、信息上报和康复知识普及等工作。

新闻单位:对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进行全方位报道,做好对开展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重要意义和成果的宣传,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确定定点康复治疗机构

申报区级以上(含区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须为二级以上医院,申报区级以下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须为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社区)康复站、民办医院等正规医疗机构。区残联、区卫生局将对申报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医疗单位的医保报销资质、康复治疗技术人员资格、设备状况、技术力量等内容逐一审查,符合标准报市残联、市卫生局认定。定点康复治疗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贫困肢体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

(二)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并纳入工程救助范围的贫困肢体残疾人,在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按照不低于60%的比例进行医疗报销,按照规定报销后仍不足的,区级以上(含区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免费康复救助补助标准为3000元/人(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理疗、推拿、针灸、器械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纳入医保或新农合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区级以下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免费康复救助补助标准为200元/人;配发基本辅助器具的费用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0%的比例进行报销,报销后救助补助标准为200元/人(不足200元的按实际差额进行补助)。市、区两级财政将对贫困肢体残疾人医疗报销后的康复救助补助经费予以适当补助。

(三)健全服务网络

区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要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对各基层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康复门诊,村(社区)要配有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各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康复档案及各项工作管理制度,规范康复治疗项目和工作程序,实行跟踪随访制度。

(四)规范救助流程

1.申请。由贫困肢体残疾人本人或其家属向户籍所在地镇(街道)残联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残疾人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明、村(社区)出具的低收入证明、区级以上医院病历(疾病诊断证明)、医保证及复印件并填写统一印发的《市暨区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申请审批表》。

2.镇(街道)初审。对申请人的相关材料进行调查核实,无异议后签署意见,并将《申请审批表》及“疾病诊断证明”、“贫困状况证明”、残疾人证、医保证明等复印件统一上报区残联。

3.复审。区残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申请审批表》等相关材料进行复审,符合救助标准的签署意见后存档备案。对需转诊到市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由区残联出具转诊意见,经所参加的医疗保险机构同意,报市残联审批。

4.康复救助。贫困肢体残疾人凭“救助卡”到定点康复治疗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区级以上(含区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每天的康复治疗不少于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针灸、拔罐、推拿、理疗等项目的4节课,每月不少于22天康复天数;区级以下定点康复治疗机构每年的康复治疗不少于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针灸、拔罐、推拿、理疗等项目的270节课。

5.费用结算。救助任务完成后,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报销支付部分,由定点康复治疗机构与相应医保部门进行结算;报销后的补助部分由受助对象进入定点康复治疗机构时先行垫付,救助结束后,由区残联汇总情况,经区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领导小组检查合格后,由财政直接拨付至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负责将垫付费用返还给救助对象。

五、有关要求

(一)统一工作时限

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完成下发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和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申报、确定以及救助卡发放等工作,正式实施免费康复救助;月上旬,全区统一组织终期评估,月下旬迎接全市终期评估。

(二)强化督导检查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调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进工作落实。月初,各镇(街道)按照方案认真进行自查,形成书面报告,报区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做好工作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声像等)的收集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