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和经济体系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7: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体制和经济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机制分析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协同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联关系。我们把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
在整个林业资源型城市系统中,森林资源是其社会存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也就意味着森林资源总量及质量支撑或者限制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提升会对森林资源及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反过来,森林资源总量减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反作用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别表现为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和对森林资源恢复的要求,其最终结果是促进森林资源再生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样一来,通过压力———承载———反馈之间的互动就形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目标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的总体目标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区域内构建产业结构合理、生态功能高效、林业资源良性循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耦合关系为标志;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体,实现森林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在森林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和民生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实现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进行耦合分析的成果已颇为丰富。尤其是系统科学的发展为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灰度关联分析法、协调发展模型等方法对存在互动关系的系统进行耦合测度的研究结果都表明耦合度结果不仅可以阐明系统间的互动关系,而且可以描述系统的演进态势或趋向,对于调控系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篇2
[关键词] 绩效考核体系 优化 路径
绩效考核体系是A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体系的最短板,基本上处于流于形式的状态。笔者抽查了28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在关于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的原因一项中,其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得知A集团考核体系存在严重的缺陷,在对A集团目前考核方案及运行状况的进一步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其考核体系主要有以下不足:(1)缺乏贯穿部门和岗位工作目标的主线,各部门、子分公司各自为政,与集团总体目标脱离,难以形成合力。(2)缺乏对部门间协作的考核机制,造成集团整体运作效率低下。(3)缺乏有效客观的评价标准,考核多出于主观评价,造成员工不公平感增加。
一、A集团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建议
1.优化原则
(1)可操作性,即注重考核体系的实效和可操作性,以易于执行为基本设计思路。
(2)可延展性,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3)业绩相关性,即新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应以奖惩为考核惟一目的,而是强调对员工的绩效改进和提升。
2.A集团绩效考核内容
(1)KPI绩效考核。即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是考核于业绩产生关键影响力的那部分指标,而不是一般的绩效指标。如何界定绩效指标里头哪些是属于关键性的绩效指标,哪些是属于一般性的指标,必需对集团公司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2)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即由集团最高领导层制定出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子分公司和个人,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部门和个人考核的依据。这种考核方法主要是针对有些工作成果和工作行为难以量化,则运用此方法比较合适。
(3)态度、能力。①态度考核工作态度是对某项工作的认知程度及为此付出的努力程度,工作态度是工作能力向工作业绩转换的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力向业绩的转化效果。员工的态度考核主要针对该岗位所需的主要态度指标,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态度指标不同,指标的权重也应有所不同。根据考核可操作性原则,A集团的态度考核以由直接上级作为考核者为宜;考核指标可采用组织性、对客户的关注程度、进取心、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合作性为主。②能力考核。能力考核是根据被考核者表现的工作能力,参照能力考核标准,由考核者对被考核者所担当的职务与其能力匹配程度做出的评定。员工要胜任岗位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对员工的能力考核主要针对该岗位所需的主要能力指标,不同岗位的能力指标及其权重分配可以不同。A集团工作能力考核指标可主要采用:领导和影响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能力。
3.A集团绩效考核方式
(1)高层管理人员。主要包括集团副总裁、总裁助理,考核周期为半年和年度,考核内容为个人业绩,考核办法采用KPI绩效考核。
(2)中层管理人员。主要包括集团一级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项目部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子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考核周期为季度和年度,由分管高层管理人员根据被考核人的业绩,采用KPI和MBO方法进行考核。
(3)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集团除上述人员以外的其余所有人,采用月度考核个人业绩,季度考核态度、能力为主要考核的内容,由部门第一责任人根据KPI和主观评价进行考核。
4.集团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一种反馈机制,帮助组织增强竞争优势,因而必须充分有效地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因为绩效考核体系的改革是推进员工行为改变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A集团绩效考核结果应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季度绩效奖发放、集团中长期激励、员工薪酬和岗位调整、培训。
二、A集团新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1.实施原则
(1)高层领导推动原则,体现高层领导对推行新绩效考核体系的决心和支持;
(2)公开性原则,让被考核者了解考核的程序、方法及考核结果等事宜,使考核有透明度;
(3)客观性原则:以设定的考核指标或工作表现为依据进行评价与考核,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4)常规性原则:将考核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成为常规性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管理组织机构,明确权责
(1)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由集团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绩效考核委员会,主要担负领导、监督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2)绩效考核执行小组。绩效考核执行小组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及其他各部门第一责任人和绩效考核专员组成,主要负责集团绩效考核的日常管理和实际操作。
三、建立绩效考核申诉机制
1.申诉受理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员工如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或对考核结果感到不满意,有权在考核期间或考核结束一定时间内直接向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申诉。
2.申诉处理
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根据员工所提交的申诉资料进行调查,如果申诉属实,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需按绩效考核流程安排对申诉人重新进行绩效考核。同时,委员会还需确定考核者对员工绩效考核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公平现象,如果确有不公平行为,应对考核者采取处罚。
参考文献:
[1]田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M].江西:江西管理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从现有的关于内部控制研究来看,大部分学者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构建了一个考虑内部控制效益、内部控制成本、企业潜在风险与企业风险承受度在内的内部控制强度选择模型,从整体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经济合理性的建议。
一、相关概念
内部控制效益是指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在企业内得到良好运行所应达到的控制目标之一,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等[10]。内部控制成本是指在建设、运行以及维护内部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失去的资源,例如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的设计与实施费用、聘请专业机构提供咨询服务费用、建立融入内部控制要求的信息系统费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等;企业潜在风险是指一种可以识别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能够对企业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造成不利影响;企业风险承受度指的是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8]。
内部控制强度①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执行强度[11]。内部控制的执行行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运行时所需的制度安排;二是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践行为。内部控制强度就是用来度量一个企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程度,是对以上两类行为的抽象综合度量。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越完善、越科学,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越严格,内部控制强度就越强。企业内部控制效益、成本、潜在风险及内部控制强度的主要因素说明如表1所示。
二、企业内部控制效益与成本习性
(一)内部控制效益与内部控制强度的关系
假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为E,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强度为X,那么内部控制收益E与内部控制强度X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低于一定水平的内部控制强度的内部控制收益几乎为零;第二,随着内部控制强度的增加,内部控制收益将逐步显现,且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增加的内部控制强度所带来的内部控制收益的增量是递增的;第三,随着内部控制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内部控制收益继续增加,但连续增加的内部控制强度所带来的内部控制收益的增量是递减的;第四,当内部控制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进一步增加内部控制强度,内部控制收益不发生改变。现假设内部控制收益是内部控制强度的函数:E=g(x),那么该函数应该存在如下特性:(1)当X∈(0,a)时,E=0;(2)当X∈(a,b)时,dE/dx>0,E/d>0;(3)当X∈(b,c)时,dE/dx>0,E/d<0;(4)当X∈(c,+∞)时,dE/dx=0。内部控制效益与强度关系的具体图形表示见图1。
图1 内部控制效益与内部控制强度的关系图
(二)内部控制成本与内部控制强度的关系
假定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所耗费的成本为C,内部控制成本C与内部控制强度X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模型进行说明。这里将内部控制强度X看成是施行内部控制的企业生产的特殊产品。在短期内,内部控制所需使用的办公设备、管理费用和少数管理人员及其薪金(统称为固定投入资本)等要素固定不变,将人力投入等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合计为L。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结合生产一种产品时,若一种要素可以变动,其他要素固定不变,则随着可变要素增加,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一般经过两个阶段:(1)当内部控制强度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即dX/dl>0和X/>0;(2)当内部控制强度大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即dX/dl>0和X/>0。
根据上述对内部控制强度函数的界定可知,内部控制成本与内部控制强度之间存在一定函数关系。内部控制成本C由投入量可变要素L的成本及固定投入资本的成本组成,假定要素市场上要素L的价格是给定的,并 记要素L的价格为w,w×L(x)为可变投入成本,为固定投入成本,则内部控制成本C与内部控制强度X的函数表达式为:C=w*L(x)+。其中:C为内部控制成本;x为内部控制强度;w为可变要素的价格;为固定投入资本;L(x)为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是内部控制强度X的函数。该函数具有如下特性:(1)当内部控制强度小于某一特定值时,dC/dx>0,C/d<0;(2)当内部控制强度大于某一特定值时,dC/dx>0,C/d>0,具体图形表示见图2。
图2 内部控制成本与内部控制强度的关系图
三、企业潜在风险与风险承受度习性
(一)企业潜在风险与内部控制强度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内部控制强度和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内部控制的关注点是执行,一个有着高执行力的企业其风险往往较一个有着低执行力的企业要小。当然,这也并非绝对,当企业战略失误时,一个有着高执行力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大,但本文为了简化讨论,仍然使用本段前一假定。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强度的进一步增加,企业风险并不是降至零,而是趋近于某一个值,这一部分风险即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通过内部控制的完善来减少的风险。企业风险中能通过内部控制的完善来减少的那部分风险包括信息风险、部分战略风险、部分经营风险、部分财务风险等,而不能通过内部控制的完善来减少的那部分风险包括环境与法律风险、灾害风险、部分战略风险、部分经营风险、部分财务风险等。假定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为R,那么企业风险R与内部控制强度X的关系可以用函数表示如下:
(二)企业风险承受度与内部控制强度的关系
企业风险管理的关注点是约束,这种约束就是允许企业承担的最大风险(R*),即企业风险承受度。企业风险承受度的多少,一部分来自企业自身的要求(R_in*)、一部分来自于社会的要求(R_out*),且我们把来自企业自身的那部分约束,分解为不受企业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水平变动影响的部分(R_in_fix*)与受企业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水平变动影响的部分(R_in_chg*)。假定R_out*与R_in_fix*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即作为模型的外生变量,合计为R_fix*,则:
通过C与X,E与X关系的函数可以分析内部控制的经济性。为方便分析,本文画出内部控制成本与效益分析图(见图6)。可知,使内部控制经济(内部控制效益大于成本)所需投入的内部控制强度区间为g至i,X=g与X=i所对应的点我们称之为经济补偿点,此时的内部控制效益等于内部控制成本。根据边际原理,使内部控制最经济的点应该是内部控制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即内部控制效益与内部控制成本的差最大时所需投入的内部控制强度h。
图6 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分析图
通过分析R*与X,R与X的函数可以得出企业风险管理最基本目标实现所应投入的最小内部控制强度。为方便分析,本文画出潜在风险及风险承受度分析图(见图7)。当X<m时,企业面临的风险R超过了企业及社会允许企业承担的最大风险R*,这说明没有达到风险管理最基本的目标;当X>m时,企业面临的风险R未超过企业及社会允许企业承担的最大风险R*,这说明达到风险管理最基本的目标。
图7 潜在风险、风险承受度分析图
结合图6和图7,我们可以判断:①当m<h时,企业可以选择的内部控制强度为h,此时企业既把风险控制在了风险承受度内,又能使企业的内部控制达到最经济。②当m>h时,h点已超过了企业风险承受度,企业应当选择的内部控制强度为m,此时企业内部控制不可能达到最经济状态,甚至有可能是不经济的,但即使是这样,企业还是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控制强度m。因为当m<i时,以m为内部控制强度,企业内部控制仍然是经济的;只有当m>i时,以m为内部控制强度,企业内部控制才是不经济的。
五、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内部控制经济合理性的影响
(一)对内部控制成本与内部控制强度关系的影响
内部控制成本中有一部分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产生的。例如,在风险管理中有一个程序是检查和评价,这个程序的执行不可避免地要依托内部控制。因此,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压缩由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产生的那部分内部控制成本。故相同内部控制强度下,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得内部控制成本得到缩减,缩减的这部分主要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产生的内部控制的成本。同时,我们假定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内部控制强度的增大,缩减的这部分内部控制成本也增大;但随着内部控制强度的进一步增大,缩减的这部分内部控制成本将维持在一定水平,这是由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产生的内部控制成本是一定的,随着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压缩的这部分内部控制成本也是一定的,即内部控制成本由下降到,具体图形表示见图8。
(二)对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强度关系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内部控制强度和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强度的进一步增加,企业风险趋近于某一个值,这一部分风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通过内部控制的完善来减少,只有随着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一部分风险才将会不断减少。此外,在相同的内部控制强度下,随着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控制的完善来减少的那部分风险将随着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下降到,具体图形表示见图9。
(三)对企业风险承受度与内部控制强度关系的影响
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对企业风险承受度与内部控制强度之间的关系有着重大影响,相同的风险对不同的风险管理水平企业的影响显然是不同的,它表现为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潜在风险、更好地应对风险。因此,一方面,在相同的内部控制强度下,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得企业的R_in_chg*增大;另一方面,企业风险承受度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小内部控制强度将减小,即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企业风险承受度由上升到,具体图形表示见图9。
(四)对内部控制经济合理性的影响
企业风险的管理水平通过风险管理影响内部控制成本与内部控制强度之间关系,从而达到对影响内部控制经济合理性的目的,具体图形表示见图8。这样内部控制经济即内部控制效果大于成本所需投入的内部控制强度区间由原来的增大为。这说明随着风险管理水平的增强,同一控制强度对应的内部控制效果与内部控制强度之间的差额将增大。
企业风险管理水平通过风险管理影响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强度以及企业风险承受度与 内部控制强度之间的关系,达到影响实现风险管理最基本目标所应投入的最小内部控制强度水平,具体图形表示见图9。这样达到企业风险管理最基本的目标所应投入的最小内部控制强度由减少至。
对于<的企业,随着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与内部控制强度的差额将增大,即内部控制更经济;对于>的企业,随着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可能可以实现由原来的内部控制不经济向内部控制经济的转变。
所以,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内部控制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直接体现在对内部控制成本与内部控制强度关系的影响、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强度关系的影响、企业风险承受度与内部控制强度关系的影响上,它表现为能够使得内部控制更经济,或使实现内部控制不经济转为内部控制经济。
六、结论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理性的企业如果要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必定会考虑其成本效益,只有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产生的效益大于其成本,企业才可能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因此,如何平衡好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效益问题,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根据上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经济合理性的分析,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确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强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建立固然重要,但内部控制执行强度首先取决于内控制度本身,因此完整、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是将其付诸实施的前提条件度。因为当内部控制强度较弱时,内部控制成本可能等同于浪费,此时企业的潜在风险可能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内部控制效益便无从谈起,企业内部控制投入得不偿失;当内部控制强度过强时,企业的内部控制成本将会急剧增加,有可能使所增加的内部控制成本无法获得补偿,造成企业内部控制不经济;只有选择合理的内部控制强度,既把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内,又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经济合理性,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篇4
关键词:油田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经济活动在企业的竞争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分析形势,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者始终保持着有利的竞争地位。
一、当前油田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所面临的问题
1.缺乏跟生产经营的实际联系
当前我国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涉及到的“经济活动”分析非常少,基本上还是主要以会计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为主要内容,严重缺乏跟成产经营的实际联系。由财务部门牵头进行经济活动的分析,是我国目前大部分油田企业的主要分析形势,但是财务部门在做分析时基本上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出发,主要是对现有的财务报告做深入分析,这样就会是分析报告中对问题的分析、怎样解决、解决措施的分析描述是非常少的,取而代之的是大篇的罗列数据、描述现状这些占据了大量的分析篇幅。例如,在有些油田企业中,管理费用是该公司的主要考核项目,但是在分析这些项目费用超支原因时,他们不把这些费用超支的明细找出原因来,反而是只把出差费、招待费、旅游费等明细项目开支的发生数罗列出来,这样的经济活动分析是严重缺乏跟生产经营的实际联系。
2.不能全面展开分析,影响分析质量
很多油田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不能全面的展开分析,致使实际生产、预算、核算与分析要求相差很大,严重影响分析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分析体系不够完善,没有明确的分析部门、配合部门等,也没有提供各项数据资料的责任等;二是严重落后的预算编制。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系统,致使在进行比较预算指标和前期数据时没有有效的数据提供,也就无法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三是数据不够真实、准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据是由不同部门提供的,这样就非常容易造成预算和核算的数据口径有很大差别;另一方是在财务报表时的数据跟实际经营中的数据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是由认为因素影响的,他们往往是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考核目标,而自己乱写的一些数据。
3.不能深入分析,预见性不强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事论事。只是针对眼前的事实进行分析,不能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形式,也严重缺乏对国家财政、政策、以及自己竞争对手的分析;二是分析不够深入。大多数的分析只是停留在自身所在的层面进行分析,没有将更高一级所在的层面进行分析;三是预见性不强。这是由于油田企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相对稳定的生产经营状况,导致大多数油田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基本上都是根据历史数据做总结和分析,对未来的预见性有严重缺乏。
二、提高油田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质量措施
1.完善分析体系,培养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
帮助企业领导在做决策时有完善的分析数据做研究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最主要目的,而且经济活动分析水平的能否提高的关键就是看企业领导是不是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经济活动分析体系,在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经济活动分析部门,这样要从最基层的班组到分公司、油田公司的管理部门都要认真负起责任来,全企业人员团结一致、协调分工合作,全方位的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使经济活动分析质量能跟生产经营实际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对经济活动分析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油田生产专业知识的培训。使经济活动分析团队是一支综合能力非常强、专业技能素质非常高的分析队伍。
2.做到全面预算管理,做到预算、核算、分析有机统一
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一是预算管理。预算是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因此必须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因为只有各类预算指标都确定之后,经济活动分析才能更好的展开,也能更加准确的找出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以后制订工作步骤打下良好基础;二是认真做好财务数据和财务比率的可比性。因为只有将预算、核算和分析的口径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分析更加深入,分析质量也就能大大提高,对生产经营的指导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深入分析调查,提高预见性能力
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一是要深入分析调查。要想确保分析数据的真实和一致,就必须将经济活动分析与调查结合起来,进行专题调研,并着重对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二是分析方法要多样化。因为企业是不同的,而且每次要分析的数据内容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求经济活动分析不能只是单一的分析方法,经常用到的分析方法有实数分析、结构分析、形势分析和因素分析等分析方法;三是非财务指标分析比率要加大。一般财务指标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的核心指标,而且也是经常用到的分析指标,但是只有将非财务分析指标和财务分析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分析指标体系更加完美,我们所说的非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产品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指标、新产品开发能力等。
三、结论
经济活动分析在油田企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分析形势,使企业领导在决策时有更加可靠的数据参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燕.推行经济分析模板提升成本管理水平[J].经济师,2006(09).
篇5
在上正式提出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也逐渐成为我国改革的重点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成为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对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重点探究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以促进我国的快速发展。
一、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一)政治体制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
为了适应经济基础发展需要,就要进行上层建筑改革。纵观我国改革的路程可知,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后才会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就会引起新一轮行政体制的改革。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体制也要进行改革,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例如:在1993年以后,政治体制的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众所周知,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就是政治,政治以其特有的职能和功能,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政治对国家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在某种条件下,甚至占据首要位置。政治能够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控和管理。政府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推动者,对市场经济的建立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顺利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三)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政治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两者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相互促进,不能分割。两者要紧密结合,相互影响,要协同发展,任何一方都不能明显滞后于另一方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如何协调好两者改革的关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内容,因为,只有两者的改革关系相适应,并进行不断的改革,才能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二、如何协调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一)为什么协调两者的关系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两者必须协调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解决两者的矛盾依赖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发展,这是根本矛盾,只有改变生产关系,并变革上层建筑,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矛盾。第二,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决定两者必须协调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改革,都涉及到很多方面,诸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及文化教育改革等,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必须协调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混乱的经济秩序、日益严重的经济犯罪等,这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不完善所致,因此,只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两者发展相适应,才能使市场经济活而不乱,充满生机。第三,两者的关系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协调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保障,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两者关系密切,不能分割。
(二)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1.坚持目标模式协调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明确目标,使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相适应,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去考虑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作为政治制度制定的重要依据。立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进行创造性思考,借鉴先进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经验,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对社会管理职能进行研究。
2.确保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现状的协调
现阶段,要对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现状进行研究和掌握,分析两者的运行机制、相互作用机制,并分析现阶段的政治体制在哪些方面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并商讨改革的方案,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3.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要协调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而经济体制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两者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要确保改革步骤的协调,任何一方都能严重滞后于另一方,保持动态中的协调发展,但并不是绝对的平衡推进,要正确把握保持协调、平衡的度。政治体制在改革的某方面,变动更大,时间更长,因此,要合理把握两者改革的协调性,做好各项改革的方案,并进行排列组合,以确保改革顺利完成。
4.加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当前,最大的危险是腐败,消除腐败的措施就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解决人民的怨气,要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确保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缩小贫富差距。同时还要解决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要想实现这一切,必须加强两者改革的协调性。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因此,需要相应的体制改革。统筹好经济体制改革及政治体制的各项工作,统筹兼顾改革中涉及的各项内容,形成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极大的动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为社会经济管理提供保障,促进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一、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基本理论
循h经济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之下的一种新的科学发展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以发展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为原则,倡导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基本经济发展原则。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下,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双重规律,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集合起来。也就是说,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以经济效益为先的发展模式,而是要通过预防和控制污染的方法,将区域环境效益搞上去,从而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以最低的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为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为区域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创造必要的条件。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经济下的重要评价指标体系。随着国内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持续推广,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确立成为了当前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学者也陆续提出了一些直观的、简单易操作的指标及评价计算方法。科学有效的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衡量出一定区域内的循环经济发展中各方面的水平,为区域经济整体的规划提供系统、动态的检测数目,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调控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
评价指标的建立是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效果考核定量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体化,导致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考核和定量过程中面临着涉及方面多、包含行业广、数据来源及内容复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设计和构建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一定坚持实用性和科学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动态性向统一的原则,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基础上,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做出系统的数据支持。
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可以从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利用水平、环境保护水平、管理水平几个角度对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汇总和评价。根据从相关统计年鉴、企业上报数据、科技卫生公报、建设厅、环保局等处获取的资料,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为调节区域内各子系统的协调程度提供相关的改进建议和必要的数据支持。
三、以浙江省省级开发区为例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以浙江省省级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工作为例,该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循环经济基本原理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制定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所建立,对该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评价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该指标体系主要由四个一级指标和十五个二级指标构成。根据层级分析针对不同的层次进行了相应的指标权重的确定。首先,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节能、节电、节水、节地和资源利用上体现的综合特征;其次,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循环利用能力指的是对资源的再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循环能力,由于当前经济发展速率持续加快,自然资源开发过度,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减少区域内企业污染物排放,加强企业废弃物合理处置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方面的能力是提高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直管重要的因素,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步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虽然管理水平中地区GDP比重、人均增长速率等其他发展因素相对较高,因此在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中所占权重相对较小,但管理水平及投入同样制约着区域循环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在对浙江省省级开发区循环经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后发现,该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该地区的循环利用能力数据分析来看,全省110家被调查园区的平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7.5%。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指数为99.7%,比所有被调查园区的平均指数84.5%高15.2个百分点;最低的是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指数为41.5%;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重复水利用率两方面均有待提高,企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制约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结构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转型的速度影响了区域循环经济各项指标的提升。再次,从该地区的管理水平相关数据来看全省所有园区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的平均值只有6.8%,GDP中科技投入比重均值较低,区域经济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四、关于加快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循环经济的宣传工作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来自于区域企业及个人对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加大区域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入正确的资源、效益和社会关系理念,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普遍提高企业和民众的意识,是当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工作。地区可以通过开展关于技术科学、人文关怀、自然科技等相关的课程和宣传活动,让循环经济的思想逐渐被基层民众接受,从而影响基层群众在经济生产生活中的行为,自觉处理好自然、社会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同时,政府应尽快将循环经济考核标准列入当地干部的考核体系,建立相应的循环经济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
(二)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技术和政策保障
为了保障区域循环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地方应加大对循环经济的经济、技术和政策等相关方面的体系保障。在金融方面,应通过财税、投资、信贷、供需关系等政策手段,调整企业的经济行为,推动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科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应尽快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科技收入在地区GDP中的占比,加快新型技术,如零排放技术、有毒害材料替代技术、环境工程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绿色技术,不断提高企业单位资源消耗的生产水平,通过科技的力量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区域经济效益。在区域经济相关发展政策方面,为了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地区政府应尽快在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针对循环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激励性政策,为创新资源利用和资源节约提供相应的保障,并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并开展相应的资源节约监督监察机制,通过行政的手段鼓励绿色消费,杜绝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蔡仰虹.探讨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构建体系与综合评价[J].财经界(学术版),2016(23):359+361.
[2]张小龙.基于生态效率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
篇7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制度体系、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跨国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在国际上一股公司兼并和改革的热潮席卷开来。企业如何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发挥核心竞争力以确保自身生存发展下去,成为摆在众多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系统论的观点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企业制度、企业观念、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保障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法则。
一、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特点
按照传统行业划分,机械制造属于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机械制造是工业领域的重点行业。进入21世纪,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开始转移传统工业产业布局,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因具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致使在机械制造业领域得以快速发展。然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精密仪器、机床、基础设备等产品方面的研发是落后的。常见的机械制造产品或大多机器设备一般是离散的装配型产品,并且大多说零部件均以实现标准化。据业内调查分析显示,国内机械制造业在以往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影响下,一个零部件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几乎全部工艺阶段的生产都能在一个企业车间内完成,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尽而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影响比较缓慢。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主要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在一个企业内车间通用设备比较多,产品的生产工艺变更频繁,导致车间生产作业时整体的调度和控制难度加大。因此在管理层面上进行周到精细的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系统解决突发问题应以“生产制造管理”为核心理念、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由不同的要素按照一定联结方式构成的企业创新能力体系。按照创新过程的不同角度,这些要素主要有管理能力、资源投入能力、实施能力、现能力、产出能力等几方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正是由以上几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合体,自主创新能力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能否发挥出整体功效以及功能的大小,与任何一个要素都紧密相关联。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是尽快形成人才与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整个社会应逐渐形成政府倡导、企业主导、科技服务相关体系联合协作的技术创新结构,保证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朝着有机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尽快建立“国家财政引导、相关企业主体、金融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认真落实国家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的相关优惠措施和政策,摆好银企厉害关系,确立风险投资制约机制,更好的发挥有形资本市场和无形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国家层面不断增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为相关企业打造优良的创新环境,增强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⑴完善企业资本经营,加强企业资本运作管理,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和手段,尽而缓解财务方面的风险;⑵尽快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倡导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打造较为宽松的人才环境,尽快推行全面的人才激励机制;⑶在不同企业间形成动态联盟体系,促进社会化合作,以抵御市场风险。这三点是解决自主创新资源投入中研发资金不足、自主创新管理能力中的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阻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共性问题的良策。
三、构建企业文化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常被看做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的构成、企业文化的特征、企业文化的作用等因素决定了其必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行业竞争程度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不断增强。构建有效合适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管理、技术、产品、文化等几个构成要素。分析几个构成要素的性质不难发现,技术、产品、管理均可以通过学习仿制得到,而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特有的,是无法复制的。它包括了一个企业独特的发展文化,企业文化拥有的公众关系、资源、声誉等竞争优势是其它企业或个人无法对等的。合适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增加企业员工和客户的满意度、归属感与忠诚度还可以为企业创造高额的利润,它可以通过减弱或消除外部的威胁或利用外部的机会创造价值,尽而实现产品、客户、员工三方面的共赢。企业文化也可以让本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逐步渗透到企业其它产品和服务当中,为企业实现多样化经营和多元化发展创造先决条件。总之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其他构成要素的难以模仿替代的特征。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标准、奖惩体制和保障制度,企业文化理念应该以规范化、制度化方式融入到经营与决策、信息整理与、组织构建等企业日常运作的各个方面,让企业员工时刻感受践行企业文化,形成健全的企业文化长效机制。鉴于目前企业文化整体缺乏特色,从顾客需求、员工诉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等几个方面构建特色化机制。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得以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价值认同。企业决策层应在保障旗下产品、服务与市场的同时,具有超前意识,思考未来的产品、未来的服务、未来的社会需求,时刻准备开拓新领域,新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应发掘新思维,宽容失败,敢于迎接新挑战,为创新营造宽松的环境,应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在创造消费者新的需求上尤其是新的生活方式上探索,塑造创新型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内在与外在竞争力。企业内在竞争力包括发展能力和生存能力,企业的发展能力一般是指相关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尽而实现经营范围扩张和拓展经营领域的能力,企业的生存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企业作为行业生产单位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得以维持企业正常运作的基本能力;企业外在竞争力主要体现是一般性消费者所直接感受到的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产品售后服务等几方面。
四、完善机械制造企业的制度体系
在一个企业正常运作中,行业作业标准非常重要,它不但影响企业成本,而且作业标准还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业务量更有甚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企业在设计工作流程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设计实际可行的方案,完善高效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不但可以降低各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成本,而且也能降低人员的培训成本。新的产品设计要按照“设计标准化、功能模组化、零件共用化”的要求进行检查,避免车间经常停工、零件报废和返工的大量出现。一个企业的作业标准十分重要,建立一整套现实可行、高效合理的作业标准体系、制度体系,将机械制造企业的日常管理流程化、制度化,把依赖人的管理转变为制度化的管理模式。
五、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获取和内部提升
战略联盟是外部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不同的企业间可以相互学习,有利于企业强化彼此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助于提高实现经济范围和扩大规模经济效益,尽而扩展核心竞争力。战略联盟可使企业获取互补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还有利于共同占领技术高地,降低投资风险,巩固、更新和维护核心竞争力。由于技术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只有不断对技术和管理等进行创新和重组,才有可能长久的保持企业活力。对企业创新的重点应始终围绕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制约企业竞争力水平和效益的问题,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实质上是企业提升的一个途径。要合理研究供需关系,尤其在研制新产品阶段,将供应链决策纳入供需关系考虑范围显得格外重要。企业的价值链不仅包含怎样降低成本、创造价值,也包括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念,创造独特的企业价值链就成为必然。逐步形成企业的忠诚顾客群体,从品牌认知到价格认同的顾客群体能够促使得公司产出和销售。集中优势资源,实施专业化经营方式,同样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企业只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够从容不迫的应对更加开放的市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机械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当机械制造业内不断涌现出大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中国机械制造业才有可能真正具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宗军,张静,赵丹等.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实证研究―以机械制造行业为例[J].技术经济,2010,(07).
[2]孛晓燕,兰国庆.基于企业竞争力的财务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研究,2008,(11).
[3]尤斌,刘瑞瑞.企业文化与心理契约的关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4]白璐.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5]张英华,张建宇.制造型企业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形成机理及提升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 2006,(08).
篇8
Abstract: Through a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s of the UK's NHS refor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two-way referral system, in-depth analyses of the status quo and shortcomings of China's two-way referral system, and proposes implementation path of our two-way referral system.
关键词: 双向转诊;纵向整合;实现路径
Key words: two-way referral;vertical integration;implementation path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260-02
1 英国NHS体系及其改革经验
1.1 初级保健社区首诊 在1948年NHS制度实施的初始阶段就已确立社区首诊制度,即一般情况下患者需通过全科医生才能转诊到二级医疗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就医选择权,但是初级保健的社区首诊得以推行,全科医生的“守门人”作用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也很好地控制了医疗卫生资源的“过度浪费”。
1.2 全科医生激励机制 全科医生是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自国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之后就一直扮演着“守门人”的角色。部分拥有医保资金控制权的全科医生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又作为医疗服务的购买者,代表病人向大医院购买专科医疗服务。改革后,全科医生参加初级医保团合同均含有报酬增长条款,即全科医生如能在签约后的3年内,按合同要求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便可望获得上限不超过50%的报酬增长[1],从而有利于全科医生可以集中精力发挥其医疗技术专长,也避免了其相互间展开成本高昂的竞争。
1.3 内部竞争机制 NHS在1989年“为病人工作”白皮书中提出并引入的“内部市场”概念,NHS经历了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观念的变革。英国医疗服务体系引入内部竞争机制主要是通过加强社区初级医保团和初级医保信托的建设,用合同管理取代事实上的身份管理,使得服务的提供者与购买者分离,增加医疗服务的竞争,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更为重要的使得全科医生成为英国基层医疗保健体系的中坚力量。
2 双向转诊制度运行的必要条件
2.1 分级诊疗 国际经验表明,要解决“看病难”问题,必须要实施分级诊疗。英国国民卫生服务体系成立初期就形成了医院服务、社区服务、全科医生服务的全方位的健康服务。NHS成立之初形成的由医院、地区政府主办的社区、家庭医生服务为基础的三个部分的卫生服务,由于其分工明确,使得数年后卫生行政部门将这三个部分的服务项目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去时,对其进行功能的捏合转换和人员的定位都相当困难[2]。
2.2 纵向整合 由于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医疗服务“片段性”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的纵向整合是双向转诊实现的基本环境要求。依据各整合机构之间的关系,“纵向整合”的医疗服务体系有两种组织形式:医疗集团或医疗公司(integration firms)和服务网络(contractual networks),两种形式都有成功的典范,“整合”是一个达到结果的工具,而非我们改革的结果,整合的目的就是对消费者/病人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行协调和安排[3],从而顺利实现医疗服务和医疗资源的转移。
2.3 付费方式 医疗保障的付费方式对双向转诊制度的实现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无论各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如何,医疗保障的付费方式都影响着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医疗保障的支付方式、支付比例、支付水平都会对医疗服务的转移起到引导,甚至是支配性的作用。各国医疗体制改革中所推出的各种新型的付费机制,让全科医生均有可能通过强化健康维护而获取更高的收入,从而保障了全科医生的基层医疗服务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双向转诊而言,医疗保障的付费方式是“向上转”和“向下转”的主要利益驱动,直接影响着双向转诊制度的运行效果。
2.4 监督机制 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牵涉到政府、大型综合医院、中小医院、社区卫生机构和患者的多方利益博弈。对于大型综合医院而言,由于技术的相对垄断性,对政府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与各方博弈的过程中,可以较为容易地争取到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大,尤其是长期以来政府重视程度较低,而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多但力量分散,难以影响政府的决策。利益博弈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防范寻租行为和利益侵害,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3 我国双向转诊制度现状
国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双向转诊制度运用的尝试,其中包括医疗集团(含紧密型和松散型)、医疗技术联盟、对口支援转诊等形式。
3.1 紧密型医疗服务集团 紧密型医疗服务集团模式下,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其他人、财、物管理归集团统一调配,紧密型医疗集团内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施行双向转诊。
3.2 松散型医疗集团 松散型医疗集团模式主要发挥通过发挥集团医疗技术优势,对集团内部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扶持与管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集团内部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并且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会对集团内的其他单位的急、危、重及疑难病人进行会诊、手术等工作指导,并定期派医疗专家进行讲学、会诊等工作,提高其他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
3.3 技术联盟医疗联合体 技术联盟医疗联合体中,综合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扶持与管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服务机构进行纵向整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营权和所有权都属于政府。河南省确定以郑州市中心医院为牵头单位,在郑州市4区1县成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对各成员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免费进修培训,定期到各单位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
3.4 对口支援协议转诊 这种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营权和所有权都属于政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没有隶属关系,双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或者契约,实现医院和社区的双向配合,患者原则上转诊到对口医院,并在对口医院享受部分减免费用的优惠政策。湖南省长沙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长沙市中心医院等区域内二、三级医院签订工作协议,享受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4 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存在的不足
4.1 管理体制未理顺 目前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的体制,即国家不仅通过建立公立医疗机构直接提供某种服务,而且还通过相关行政部门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控措施来管理这些医疗机构,在国际上通行的说法就是“命令与控制体制”。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服务资源的配置缺乏合理的规划,对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间各自的职能缺乏明确的划分。即使在医疗集团、医疗联合体内部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责权不明的情况。
4.2 双向转诊标准缺失 由于双向转诊标准的缺失,包括在医疗集团、医疗联盟等形式中也未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双向转诊标准的缺失,导致无法规范其医疗行为,双向转诊的实施效果也就会受到影响。因而真正贯彻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就失去了基础性的依据,从具体操作层面讲,会使医院和社区医生很难执行。另外,转诊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督、保障机制,哪些疾病应该到大医院就诊,哪些疾病应该在社区就诊,基本是凭基层转诊医生的主观判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4.3 付费方式不完善 由于医疗保险补偿并未与双向转诊挂钩,医疗保险作为“第三方付费”也没有良好的费用补偿导向机制,很难对双向转诊形成利益驱动。现实中,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博弈不仅不利于双向转诊制度,反而会出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中型综合医院想方设法“挽留”患者的竞争局面。综合医院具有相对较强资源垄断权,而“上转”更符合综合医院的利益驱动,而对“下转”社区,综合医院的积极性不高。而社区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的转移的话语权并不强,即使具备承担“向下转”的软硬件条件,其功能实现受限。
5 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实现路径
5.1 体系完善
5.1.1 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为实现双向转诊奠定基础。首先,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好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布局,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尤其是增加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资源。其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制定出全科医师培训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尽快培养出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包括公卫医生、护士以及其他人员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尝试推广“家庭医生制”。再次,加强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信息交流、协作与沟通,促进医疗服务融合。
5.1.2 完善医疗联合体 医疗联合体成为今后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双向转诊制度的重要载体。但医联体或医疗集团内部机构尤其是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并未建立可持续的信任机制。因此,需要从医联体或医疗集团整体出发,优化组织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医疗人才培养、医疗服务内容对接、文化兼容,促进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组织结构柔性化和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完善医疗联合的绩效管理、激励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实现管理一体化。
5.2 机制创新
5.2.1 实现分级诊疗 首先必须进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不同医疗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医疗服务功能;其次,解决分级办医的政策和制度上的障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分级财政,分级财政与分级办医体制紧密相连,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为分级诊疗打开局面。分级财政的实现需要确保财政投入原补偿渠道不变,并对公立医院的补助政策进行调整,以及创新补偿方式,对医疗服务双向转诊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5.2.2 付费方式创新 首先提高基本医保统筹层级,使医保统筹层级和医疗联合体建立层级相统一,确保医疗联合体覆盖区域内医保政策的相对一致。推进实施一般诊疗费,扩大门诊统筹,增加医疗保险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力度,促使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促进防治结合,提升医疗联合体整体绩效。要实行医保分级支付,配合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形成分级诊疗格局。其次,加快付费方式改革,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改革。引导患者科学分流,推动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参考文献:
[1]侯立平.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评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26-29.
篇9
【关键词】园-企-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体系
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近几年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和实践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取得了重大成效,成为引领当今乃至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1-3]。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是浙江省特色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和全国高职类百所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在骨干建设过程中紧贴“学校融入区域发展、专业融入产业发展”,主动适应杭州精细化工产业发展需求,依托临江工业园区管委会,整合园区所属化工类大企业资源,创新“园-企-校”合作机制,构建了基于现代精细化学品生产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1 “园-企-校”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的理念是服务区域经济,主要向区域和行业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地处钱塘江南岸,聚集了杭州市精细化工如染料、涂料、油墨、日化等行业主流企业,其中杭州百合化工颜料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杭州吉华化工有限公司和帝凯化工有限公司的染料产量位居全国前十,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形成。
专业所在的临江学院,就是由学校、临江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园区企业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通过协议的形式缔约建设的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由园、企、校三方共同组成临江学院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领导由园区、企业、学校三方委派并由理事会任命。这一合作机制有效推动了校企紧密合作,为专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 建设内容
2.1 创新“园-企-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紧紧依托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专业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聘请园区所属化工类大企业杭州百合化工有限公司、杭州吉华染料有限公司、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等10家以上企业的技术能手、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开展论证,不断追踪岗位需求,确定了本专业主要职业岗位是是工艺技术员。通过开展主流企业专家进行了“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确定了工艺技术员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依据,共同开发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参与编写相关项目化教材。
同时为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化工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实用性。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依托“园-企-校”合作机制,探索一班多制、多时空教学、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2.2 基于现代精细化学品生产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
发挥“园-企-校“合作机制的优势,在临江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参与下,与杭州百合化工、吉华染料有限公司等园区所属化工类大企业紧密合作,成立由专业教师、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和人力资源专家、课程研究专家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根据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探讨每一工作任务的具体能力要求、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将企业生产性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性工作任务,将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设计与开发相应的专业课程。
在课程建设时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增加职业岗位案例和实例,依托参与理事会的临江园区化工类大企业,与杭州百合化工有限公司、吉华染料有限公司开发《染料颜料生产及控制技术》,与杭州菲斯凯化妆品有限公司等开发《日化产品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分析检测》,与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典型化工产品生产与控制技术》,共同建设6门核心课程。并根据课程标准,组织骨干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编写职业特色鲜明的精细化工项目化教材。
2.3 推进“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
依据“突出技能要求、贴近生产实际、保证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三方作平台,通过与园区所属化工类大企业紧密合作,根据精细化工生产批量小、品种多、流程变化大的产业特点,结合绿色化工理念,选择临江化工企业的典型精细化学品和生产工艺,共同设计、共同建设校内化工技术实训工厂―“校中厂”,既可进行单元生产技术与操作实训,也可将单元生产技术进行不同组合,满足各种典型化工产品的流程性生产需求。
2.4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良好的师资是优秀课程的资源保障。为加快双师结构队伍的建设,依托国家骨干建设,学院通过实施教师企业经历工程,每年派2~3名教师下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通过教师企业经历工程、浙江省“访问工程师”项目,专任教师脱产或利用业余时间在企业真实开展为企业服务,使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得到了利益,完成了一些项目。而且教师在服务的过程中,提高了双师素养,提升了生产实践、科研及专业服务能力,同时拓展了高职院校教育内涵,加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及校企合作深度。近两年本专业教师企业经历完成率100%,均至少有半年企业经历。
同时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兼职专业负责人,与校内专业负责人一起参与专业建设,聘请一批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完成专业兼职教师比例50%以上。
2.5 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技能、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是评价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在课程体系中也需突出。通过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为内容的专业教学、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过程,进一步将化工类企业的特定文化如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环保的生产意识等,通过真实情境教学感染和熏陶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自我约束力,在提升其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院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班级特色项目、兴趣小组活动、举办专业技能比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技能。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行业调查和就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精细化工行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责任感,增强职业意识。通过学生活动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使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并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
3 结论
职业教育办学和发展必须依托主流企业,必须在企业的深度参与下,才能实现办学目标和高质量服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坚持对接主导产业,强化关键要素,依托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推进产学合作的专业建设保障机制,构建创新“园-企-校”合作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建设“校中厂”实训基地,加快双师队伍建设以及构建人文素质体系等建设措施。该项创新模式的开展具有引领辐射作用,为国内其他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范式。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篇10
关键词:电压质量;无功功率;减少损耗
中图分类号:TM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5-0113-02
丰县位于江苏省最北端。全县面积1 020 km2。县内有110 kV电站7座、35 kV电站13座。由于历史原因县网特点是:电网结构不合理、供电可靠性不高;输电线路分支多且长、残旧。针对这些现象我对保证电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电网损耗提出了一些建议。
1电压与无功功率的重要作用
电力系统的经济、安全、稳定运行,与控制电压技术及调节无功功率分不开的。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标志。供给用户的电压与额定电压值的偏移不超过规定的数值,是电力系统运行调整的基本任务之一。各种用电设备是按照额定电压来设计制造的,只有在额定电压下运行才能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本身有影响。当电压过高时,会对负荷的运行带来不良影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损坏设备;各种电气设备绝缘会损坏,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还将增加电晕损耗;甚至会引起电力系统电压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电压降低时,会使电网中的有功功率损耗和能量损耗增加,过低还会危及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无论是作为负荷用电设备还是电力系统本身,都要求能在一定的额定电压水平下工作。从技术和经济上综合考虑,规定各类用户的允许电压偏移是完全必要的。我国规定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各类用户允许电压偏移为:
35 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负荷:±5%。
10 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负荷:±7%。
低压照明负荷:+5%,-10%。
农村电网(正常):+7.5%,-10%;(事故):+10%,-15%。
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是保证电力系统电压质量的基本前提。对于运行中的所有设备,要求系统无功功率电源所发出的无功功率(∑QG)与无功功率负荷(∑QD)及无功功率损耗(∑QL)相平衡,即:
∑QG=∑QD+∑QL
而无功功率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合理分布是充分利用无功电源、改善电压质量和减少网络有功损耗的重要条件。无功功率的产生基本上是不消耗能源的,但无功功率沿输电线路上传送却要引起无功功率的损耗和电压的损耗。无功功率电源的最优控制目的在于控制各无功电源之间的分配,合理的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和容量以改变电力网络中的无功功率分布,可以减少网络中的有功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从而改善负荷用户的电压质量。
2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
2.1同步发电机
同步发电机目前是电力系统唯一的有功功率电源,它又是基本的无功功率电源。它只有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因数下运行时,视在功率才能到达额定值,发电机容量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当电力系统中有一定备用有功电源时,可以将离负荷中心近的发电机低于额定功率因数运行,适当降低有功功率输出而多发一些无功功率,这样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电压水平。
2.2同步调相机及同步电动机
同步调相机是特殊运行状态下的同步电动机,可视为不带有功负荷的同步发电机或是不带机械负荷的同步电动机。因此充分利用用户所拥有的同步电动机的作用,使其过激运行,对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也是有利的。
2.3静电电容器
静电电容器从电力系统吸收容性的无功功率,也就是说可以向电力系统提供感性的无功功率,因此可视为无功功率电源。电容器的容量可大可小,既可集中使用,又可分散使用,并且可以分相补偿,随时投入、切除部分或全部电容器组,运行灵活。电容器的有功损耗小(约占额定容量的0.3%~0.5%),投资也节省。
2.4静止无功功率补偿器
静止无功功率补偿器是一种发展很快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它可以根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所吸收的电流,使端电压维持不变,并能快速、平滑的调节无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以满足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要求,尤其对冲击性适应性较好。与同步调相机相比较,运行维护简单,功率损耗较小,能够做到分相补偿以适应不平衡的负荷变化。其缺点是最大无功补偿量正比于端电压的平方,在电压很低时,无功补偿量将大大降低。
3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方式
在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中,为了保证系统有较高的电压水平,必须要有充足的无功功率电源。但是要使所有用户处的电压质量都符合要求,还必须采用各种调压控制手段。
3.1发电机控制调压
控制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可以改变发电机的端电压。发电机允许在端电压偏移额定值不超过±5%的范围内运行。对于由发电机直接供电的小系统,供电线路不长,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耗不大时,可以采用发电机直接控制电压方式,以满足负荷电压要求。它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因此是最经济合理的控制电压措施,应优先考虑。但是输电线路较长、多电压等级的网络并且有地方负荷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发电机控制调压已不能满足负荷电压质量的要求,且在大型电力系统中仅仅作为一种辅的控制措施。
3.2控制变压器变比调压
一般电力变压器都有可以控制调整的分接抽头,调整分接抽头的位置可以控制变压器的变比。在高压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电压与无功功率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控制变压器变化来改变负荷节点电压,实质上是改变了无功功率的分布。变压器本身并不是无功功率电源,因此,从整个电力系统来看,控制变压器变比调压是以全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源充足为基本条件的,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源不足时,仅仅依靠改变变压器变比是不能到达控制电压效果的。
3.3利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调压
并联补偿设备有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电容器,它们的作用都是在重负荷时发出感性无功功率,补偿负荷的需要,减少由于输送这些感性无功功率而在输电线路上产生的电压降落,提高负荷端的输出电压。
3.4利用串联电容器控制调压
一般用于供电电压为35 kV或10 kV、负荷波动大而频繁、功率因数又很低的输配电线路。它是在输电线路上串联接入电容器,利用电容器上容抗补偿输电线路中的感抗,使电压损耗后的分量减少,从而提高输电线路末端的电压。如图1所示。
无功功率负荷增大时所抬高的末端电压将增大,无功功率负荷减小时所抬高的末端电压将减小。而无功功率负荷增大将导致末端电压下降,此时也正是需要升高末端电压。但是对于负荷功率因数高或者输电线路导线截面小的线路,线路电抗对电压损耗影响较小,故串联电容补偿控制调压效果小。因此利用串联电容补偿调压一般用于供电电压为35 kV或10 kV,负荷波动大而频繁,功率因数又很低的输配电线路。
4结语
适当利用好调压控制手段,不仅能对维持电力系统及负荷地区的电压水平有利,达到相应的无功功率平衡外,还能避免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大量传输,减少损耗。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作用
- 下一篇:工作目标及思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