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据中心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市场需求促合理布局
2013年1月,为促进中国数据中心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电监会、能源局等五部委联合《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报告指出,《指导意见》出台无疑为未来中国数据中心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政策引导、应用引领、夯实网络、落实安全保障和发挥示范作用等多方面为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提供了保障措施。 《指导意见》还倡导企业利用云计算、绿色节能等先进技术进行整合、改造和升级已建数据中心,加快数据中心标准化研制,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宽带中国”助力变革发展
2013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公布。报告分析指出,从实施方案与路径中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将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肯定了高速宽带作为智慧城市、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基础的重要性,同时,“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将促进信息消费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服务业态的落地,丰富整个价值链生态系统,为数据中心市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激发更为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
“信息消费”成发展助推器
2013年8月1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报告称,“信息消费”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拉动经济的助推器。
篇2
作为联想控股的成员企业,融科智地这家房地产公司,开辟出信息科技的业务似乎显得顺理成章。日前,由融科智地(大庆)云计算有限公司牵头,在北京举办了“融科智地-大庆 云计算高峰论坛”。在此次论坛上,融科智地方面着重介绍了其大庆联想科技城云计算数据中心(下文简称“大庆云计算中心”)的情况。
融科智地将自己与科技的结合称之为“科技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这是从传统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转型。”融科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坐落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部,大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联想科技城,是融科智地新业务转型的重要标志。该项目作为联想控股在移动互联时代全国布局在东北地区的核心示范项目,是联想控股“三军联动”战略的首个项目,联想科技城整合科技、投资、地产等资源,总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14亿元人民币。
融科智地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作为融科智地在大庆开发的科技地产项目的核心,大庆云计算中心计算数据中心总占地面积2.75公顷,位于联想科技城核心区域“云计算产业园”内,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项目工程可容纳近5万多台服务器。一期建筑面积1.2万平米,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前全部建成,机房设计容量达2000余组机柜,可容纳2.4万台服务器。二期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机房设计容量达3000余组机柜,可容纳3万台服务器。
与已经运营多年的数据中心相比,新建数据中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能够从最底层按照行业规律和技术趋势进行重新规划。“冗余”,这是近几年来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主题思想,也是大庆云计算中心的主要建设思路。
该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建筑标准上采用三层独立建筑,全框架设计,抗震烈度8级,层高5米以上,最小楼板荷载 1200kg /平方米。建设标准上采用2N配置,达到国家A级标准和美国Tier 3+/4 标准,遵循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具备高标准、高安全、高可靠等特点。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大庆云计算中心的主干通信线路实现了冗余,并接入了多家运营商的网络。同时,双路独立中控的双变电站设计也保证了电源的稳定。备用发电机则采取了N+1冗余的结构,7台1800千瓦10kV柴油发电机组通过并机控制系统,可在极端情况下为数据中心提供第三路可用电源。在空调系统设计上,大庆云计算中心同样采用了双路主供,并在冷水主机配套和精密空调末端实现了N+1。
篇3
苏波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工业、通信业快速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不断深化,信息通信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进ICT技术发展,大力推动两化融合,通过推进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工业能耗在线监测试点、推进ICT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等措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有效推动了节能降耗,对实现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作用显著。他强调,为进一步推进ICT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推进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实施绿色IT战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电子信息制造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制订“绿色IT推进计划”,加强行业指导;发展低耗能CPU、节能电源、高能效计算机,统筹部署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进绿色节能通信网络中心建设,推动老旧高耗能设备退网,实施通信行业合同能源管理,支持通信基站节能改造,实施通信营运企业、设备制造企业自愿减排,签署节能自愿协议。
二是实施“数字能源”计划。组织开发高耗能行业“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能源系统在线仿真技术应用,继续支持重点耗能企业建设能源管控中心,实行企业数字能源分级管理,推进工业能耗在线监测区域试点,建立地区、行业、重点企业三位一体的工业能耗监测和预测预警体系,实现能源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
三是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节能降耗。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实施电子炉窑改造工程,支持专业机构开展企业能效诊断服务,主要标杆指标和标杆企业,推进能效对标达标。推动建立一批电子工业节能技术中心,节能技术和产品设备指导目录,支持太阳能光伏、CLED等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实施“0.5W”待机功耗项目,强制推行0.5W待机功耗,开展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制造和生态设计试点。
篇4
随着刀片式服务器、融合基础设施、各种绿色节能技术以及智能管理软件的应用,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新一代数据中心的主要特征日益清晰起来,那就是更节能、更环保、更智能、按需成长、按需分配等。不过,要构建这样的数据中心并不容易,其中不仅涉及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部署以及维护,也与云计算的部署和落地存在密切关系。
日前,在由本报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云计算研究与促进中心主办的“2011云计算暨下一代数据中心大会”上,来自行业用户、厂商代表和业内专家近500人围绕如何顺利实现数据中心的升级、让云计算顺利落地等一系列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
拥抱云计算
云计算是当今IT界的热门话题。借助基于互联网的一系列创新技术,云计算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更经济、更高效、更灵活的使用IT的方式。
正是基于此,业界对云计算给予高度关注,国际IT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云战略,以在云计算生态系统中抢占地盘。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与云计算相关的并购案已达20多例,VMware、CA、SAP、HP、EMC等都先后进行了相关收购。这种关注还延伸到政府层面。美国先后推出了“联邦云计算计划”和“联邦云计算战略”,IT管理改革也明确了“云优先”路线;日本刚刚出台了“智能云战略”来加快推进云计算的应用与研究;韩国也出台了专门的云计算发展战略规划――“云计算活性化”综合规划,计划投入6146亿韩元把韩国建成云计算的最强国。
我国各级政府也加紧了云计算落地的步伐。目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共同参与制订的《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已进入起草阶段,其中,云计算产业将被作为未来高技术服务业的主角。而此前的2010年10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的《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更是具有标志意义,宣布将在北京、上海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各地政府也都纷纷了有关推进当地云计算的战略,北京启动了“祥云计划”,上海启动了“云海计划”,全国各地还悄然掀起了一股云基地建设的热潮。而电信行业更是早早动手,中国移动研究院早就启动了“大云”计划,中国电信去年也分别在上海、四川、广州、江西等四地启动了云计算的试点项目,力求成为云计算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应用的参与者。
“在我国,云计算产业整体还处于市场导入阶段,但是发展非常快。比如,我国已实施云计算的企业数占比在亚太几个国家中还是比较低的,大约只有16%,但是计划实施或者对云计算比较感兴趣的企业数量在亚太国家中却领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部主任黄鹏在演讲中说。
数据中心升级
云计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市场,它是一个产业链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分配,这也正是人们高度重视云计算的重要原因之一。
“云计算服务价值链是以网络运营商、云计算平台运营商为核心,由内容应用运营商、网络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商和最终用户等上中下游多个部分共同组成一条生态链,来共同推动产业链上各个行业的发展。”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张德良表示。
云计算普及的一个重要影响是数据中心的升级换代。由于云计算本质上是通过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来提升IT效率,因此,构建大型数据中心的需求日益凸显出来,于是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率、绿色、环保的数据中心也就成为用户普遍关注的问题。
“现有数据中心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可靠性和可用性不足,缺乏灵活性,建设周期长,扩展性不强,能耗成本居高不下,资源利用率低等。”北京云立方科技有限公司CEO徐红忠说,“云时代的数据中心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它应该是可靠、灵活可扩展、绿色节能、自动化、安全和分布式的。”
徐红忠认为,模块化是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所谓模块化数据中心是指数据中心的每个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统一的输入输出接口,不同区域的模块可以互相备份,通过相关模块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这些模块包括机架、制冷系统、不间断电源和电池、灭火系统、配电、冷却系统和远程监测。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最多节约30%的成本,所占面积也可以减少多达50%。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是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典型代表。集装箱预装经过测试的组件,可以快速部署,不受建设周期的限制,能满足应用灵活和快速移动的要求。不仅非常适合应急性和临时性的场合,而且很多企业也开始把它作为一种常规的数据中心来使用。据微软软件架构资深顾问曹骏介绍,微软在芝加哥的数据中心就采用了微软自己设计和研发的集装箱模式,每个集装箱内放置了1800到2500台服务器。
绿色环保也是下一代数据中心的主要特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供应的持续紧张,企业在构建数据中心时都高度重视其用电问题。“云时代的数据中心除了灵活、高效、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外,还一定是可以实现边成长边投资,是绿色、低碳和环保的。”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大中华区战略市场总监谢卫刚说,为此需要对数据中心从规划、设计、部署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和管理。
另外,数据中心的升级不仅体现在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上,还体现在运行在这些基础设施之上的IT系统的运维上。“在云计算时代,还依靠传统的管理和运维工具来进行IT系统的维护是不现实的,因为跟不上需求的变化。”NOVELL东亚区支持与服务总监李岩表示。而实际上,此类管理工具的升级引发IBM、HP、BMC等公司一系列并购。
带动云存储市场
云计算对IT产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云计算的兴起还推动云存储市场的成熟和繁荣。
“云存储其实是大规模的数据依附于存储介质聚集在一起,按照一定的物理及逻辑关系,实现价值效用的最大化。”西部数据首席行业存储产品总监王啸虎表示。
实际上,缺少了基于云存储系统的资源池的支撑,云计算也根本无从谈起。云计算要在云存储的支持下根据实际业务类型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同时,云存储中各种不同的存储设备之间要能协同工作、备份、调用等,使多个存储设备可以实现对外统一的标准化、能动态调整的服务。
“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存储设备的统一管理和协调,这也是构建云计算系统的必须考虑的一个部分。” 红帽软件(中国)公司首席架构师忽志刚表示。
篇5
2018年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的药品追溯体系正在逐步由“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向“药品追溯体系”过渡。但调研发现,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建设主体不完整。根据《意见》,制药企业成为药品追溯体系的主体责任方,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配合主体责任方建设。如果药品流通和使用环节的主观能动性不强,监管就可能成为空谈,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也会遇到阻力。例如,我国还没有出台针对医疗机构内部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标准,绝大多数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也没有集成药品追溯体系。据业内人士反映,真正建设起扫码追溯全流程的药企数量有限,大多数药企还在观望中等待。《意见》出台之后,生产端的附码率相对较高,目前,达到95%以上。但是随着药品进入下游的流通环节,扫码录入信息的数量就大打折扣了,只有40%—50%;到了药店和医疗机构,这一比率衰减得更厉害,95%以上的药品“身份信息”有缺失。
二是追溯标识不规范。一方面,目前的药品追溯码标识方式不统一,有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码上放心追溯码、药品追溯码,且标注形式多样。另一方面,现有药品追溯码涵盖信息不够简单明了,电子界面首页仅显示企业、药品名称、规格、包装规格等信息,但若要查看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批准文号等关键信息则必须进入药品信息核对的二次界面才能看见,操作不是很方便。更重要的是,部分药品追溯码未印制在药品最小单位上,尤其是购买对于非独立包装的注射制剂或散装颗粒药物,在大包装拆除后难以实现药品追溯,导致药品流失和滥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追溯机能不强大。目前大的追溯平台有中国药品电子监管平台、阿里健康等,还有众多企业自建的追溯平台。追溯体系的自主建设不利于统一的药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另外,现有药品追溯过度依赖追溯码追溯,通常信息集中在某单一中心。例如集中在中国药品电子监管平台,容易由于数据流量过大,硬件条件配备不足,降低药品追溯体系的使用效率。
为此,建议:
一、加大推进应用追溯体系建设。一是依据药品日常管理需求完善建设方案。药品追溯的基本数据集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药品在生产、运输、经营和使用环节中的监管需求,完善追溯机制及监管赋能,提升实用性。二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完善药品追溯主体建设。利用市场化手段和区块链技术,优化药品追溯体系,提升药品监管水平和追溯效率。
二、完善药品追溯码类型和信息。一是扩展追溯码类型,采用二维码、条形码、OID隐形码等多种技术,弥补追溯码覆盖盲区,在药品拆零,药品分装后仍保持药品可追溯,形成药品的全面追溯体系。二是优化药品追溯码信息,将药品日常管理所需的药品批号、有效期等关键信息增加至追溯码显示首页中,方便群众查询,提升药品追溯体系的日常使用率。
篇6
前言
随着大数据业务、云计算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客户需求的快速增加,数据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内数据中心工程建设进入了高峰期。但在数据中心工程建设繁荣的背后是一些项目决策不科学,设计不合理,管理跟不上,导致项目投资失控,造成大量人财物等资源浪费[1]。目前,在数据中心建设实施过程中,投资管理者往往重点把控施工阶段,而对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重视不够。因此,不能对数据中心工程的投资进行有效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往往付出大量努力而收效甚微。工程全过程造价投资管理理论以其巨大的优越性已经在普通民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但在通信建设工程中,尤其是行业内投资热点的数据中心工程项目,还仅局限于概算、预算、项目实施及工程项目结算的各阶段投资控制,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管理认识不深,使工程项目投资难以有效统一管理。因此,本文从投资者和业主的角度,引入工程全过程造价投资管理理论,以实现数据中心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为数据中心工程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数据中心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定义及内容
1.1数据中心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的定义
数据中心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原理、经济法律等管理手段,依据自身特性及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投资,并从前期决策阶段到后期竣工验收阶段的全过程、全阶段、全方位进行动态管理,以实现成本降低、效益提高,达到预期控制目标。
1.2数据中心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结合数据中心工程项目自身建设的特点,将数据中心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划分为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5个阶段[2-3]。数据中心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各阶段主要内容见图1。
2数据中心工程项目投资影响分析
2.1工程投资构成及分析
根据工程专业及工程界面原则将数据中心工程投资划分为建筑工程投资、供电系统投资、机房空调与配电工程投资及机房工艺工程投资等4个部分。以国内某数据中心工程为例,对各部分投资占比进行分析。按建设标准T3及T3+,平均功率密度为5kW,各部分占比详见图2。从图2可得,在数据中心工程投资中,整个机电投资(电源工程、机房空调、配电工程、工艺工程)占比高达80%左右。若考虑到该数据中心的电源工程的外市电引入费用,整个机电投资占比将会更高。因此,从工程投资控制的角度看,电源工程与空调及配电工程应成为数据中心工程投资控制的重点;从数据中心工程物料工程的角度,设备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较大,因此,数据中心工程投资控制应重视设备的选型,加强设备的把控,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机柜密度是影响投资的另一个因素,以5kW机柜为测算前提,机柜密度增加,相应投资会增加。
2.2工程全过程各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分析
数据中心工程全过程各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不同,全面分析各阶段对数据中心工程投资的影响强弱,是有效管理项目投资的前提。数据中心工程全过程各阶段对工程投资影响程度见图3.图3显示,数据中心工程前期决策阶段对项目总投资影响可达95%~100%;设计阶段随着工程设计深度的不断加深,其对项目投资的影响也在不断降低,方案设计阶段对投资影响为75%~95%,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影响降为35%~75%,而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则仅有10%~35%[4-5];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是数据中心工程建筑产品的形成阶段,也是资金投入最集中的阶段,但对项目投资影响程度仅为5%~10%;竣工验收阶段项目建筑产品已形成,不再进行工程投资,但要对工程决算进行严格把关。对数据中心工程项目投资分析可得:项目前期决策阶段是对工程投资影响最大的阶段,这一阶段将决定项目的有无、项目的大小以及项目标准的高低好坏;设计阶段是影响项目总投资的另一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抽象的理念想法具象化。而相关研究表明前期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的费用却仅占总投资的2%~5%,因此,决策及设计阶段应作为数据中心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关键环节重点把控。
3数据中心工程全过程各阶段投资管理措施
3.1决策阶段的数据中心工程投资管理措施
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数据中心工程项目的投资及其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影响,是数据中心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决策阶段投资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从以下6个方面加强投资管理力度。a)选择合适项目地址[6]。数据中心选址最核心和最基础的要素包括以下3个方面。(a)选址的自然环境。应避免选址在水灾及水灾隐患区,应考虑城市温度对节能的影响。(b)选址的资源环境。当地电网容量、供水能力应满足数据中心工程项目用电及用水的基本要求。(c)配套环境。通信线路资源、光纤容量应能满足拟建数据中心用电的要求及交通便捷程度。b)选择合理建设等级[7]。(a)建设安全等级,在数据中心工程投资决策阶段项目规划时应根据客户需求、管理要求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确定所属建设等级。(b)功率密度等级,在客户需求明确时,应根据客户实际功率要求合理配置设备;在没有明确客户需求时,作为建设初期规划设计的依据,根据当前市场IDC主流需求确定。c)选择适宜建设规模。建设规模确定应综合考虑以下主要因素。(a)确定合理经济规模。所谓合理的经济规模是指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即边际效益为零的状态。(b)资源供应及其他外部建设条件。资源供应及其他外部建设条件满足数据中心工程对水、电、交通、人力及土地资源等要求。(c)明确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调查和预测得出IDC业务的市场容量、目标市场、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确定拟建数据中心的规模。(d)当地政策因素。数据中心工程的建设要符合当地产业政策、规划和转入条件,充分利用当地数据。d)选择合适技术方案。合适的技术方案应满足适用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等基本要求,在数据中心工程决策阶段技术方案选择主要从电源工程、机房空调工程等2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合适供电及制冷技术方案。e)选择技术经济合理设备。在数据中心工程项目中设备投资占项目总投资比重较大,是项目投资管理的关键点。设备的选择应从技术经济性、可靠兼容性等方面重点考虑。f)合理规划数据中心项目园区。合理规划数据中心工程主要应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a)数据中心工程园区建设应满足功能、运营、管理及维护需求、分期分批发展需求、生态环境需求等,提出园区总体规划布局。(b)数据中心工程园区规划应考虑到“分区、分期、分批”建设的特点,综合考虑机房标准化、模块化要求,既便于各期独立开发建设运营,又能够远期有机结合统一。(c)合理规划园区内交通组织。(d)充分考虑园区通信网络、水、电、热等市政设施的规划,并与建筑单体和道路分期建设有很好的衔接。
3.2设计阶段的数据中心工程投资管理措施
经过决策阶段的项目立项、方案规模的确定,设计阶段就成为项目投资管理的另一关键环节。设计阶段投资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满足额定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方案、限额设计等手段将工程概算控制在批复可研之内。a)优选设计单位。对设计单位的选择应重点关注以下3个方面。(a)具有优秀的设计人员。优秀的设计人员是获取优质的设计图纸、减少设计失误、规避不合理变更等不可缺少的条件。(b)具有优秀的建筑造价人员。从工程投资控制的角度来看,工程概算、工程预算、限额设计、方案优化比选等都离不开工程造价人员。(c)具有丰富的数据中心工程项目设计经验。数据中心工程项目在空调工程、供电系统、机房工艺工程及建筑工程的结构、平面布置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应选择具有丰富数据中心工程项目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b)推行标准设计。标准设计有利于加快设计进度,缩短设计周期,节约设计费用,并有利于后期施工单位的施工。数据研究表明采用标准设计可缩短近一半的设计周期,并可降低10%左右的成本[8]。例如:目前中国联通已编制了《中国联通数据中心建设标准V1.0》。在标准中,对于建筑的建筑风格、立面造型、内外装材质等影响造价的部分均有比较明确的指导意见,并取得较好效果。c)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设计单位控制投资的重要手段,是指用批复的投资去指导控制工程方案、初设及施工图设计,通过将投资限额分解到各个专业,促使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积极主动优化方案节约投资。d)推行三位一体的规划设计。按照“建筑、基础设施、IT三位一体”“需求、建设、运营运维三位一体”理念科学规划设计数据中心,全面提高投资合理性,避免过度投资或低效浪费。三位一体规划设计系统图见图4。
3.3招投标阶段的数据中心工程投资管理措施
招投标阶段是择优选择承包商的过程,此阶段的投资管理是数据中心工程后期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投资管理的重要基础与保障。a)选择合理合同形式。不同的合同模式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选择恰当的合同形式可有效减少建设单位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投资管理。建设单位应根据施工图纸设计深度、工期要求长短及工程自身的规模与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b)选择有实力施工单位。实力强的施工单位在技术、质量、工期及成本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较强,有助于建设单位对项目进行质量及成本管理。c)优选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优选造价咨询单位是工程量清单质量的保障,造价咨询单位对于工程量清单的重要性就如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的重要性,可避免后期因工程量清单编制不准确而带来的商务纠纷。d)选择合理设备、主材供应方式。设备、主材的供应方式通常包括“甲供材料”“甲指乙供”“乙定乙供”。不同类型数据中心工程项目应根据工程投资、设备材料质量、工期要求等方面选择合理的设备、主材供应方式。
3.4施工阶段的数据中心工程投资管理措施
施工阶段投资管理是指在既定质量、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投资进行技术、经济、合同及组织等方面的管理,将投资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与数据中心工程建设其他前期阶段不同,施工阶段是建筑实体形成的过程,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更应发挥主动控制及事前控制。a)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施工阶段投资管理应以合同管理为主线,只有项目各参与方全面实质性地履行合同,项目管理才能成功。b)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造价编制的依据,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造价亦有所不同,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投资[9]。因此,相关单位及人员应认真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方案实施。c)合理控制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而工程变更总伴随着工期和(或)费用的变化,减少工程变更应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管理。(a)减少施工图设计中的漏洞,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初期阶段。(b)必须产生的工程变更应尽量提前着手,以减少损失[10]。(c)应全面考虑变更带来的后果,及时调整控制投资索赔。d)加强设备及材料管理,降低设备及材料成本。设备及材料费在工程投资中占有较大比例,而对于数据中心工程建设项目这一比重更大,可达80%以上,因此,设备及材料应重点把控。e)合理控制工程索赔。建设单位应重视索赔及施工单位的反索赔,这要求建设单位要熟悉合同条款及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3.5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数据中心工程投资管理措施
数据中心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投资管理应突出对竣工结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法性等审查[11],具体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a)加强工程造价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强化过程跟踪审计。b)准确计算工程量,工程量计算必须严格依据清单规范规定的规则进行计算,按照竣工图纸并结合施工现场进行计算。c)审查设计变更签证,应重视变更手续的完整性、合法性。
4结束语
篇7
国内外云计算发展现状
云计算使用户的基础IT构建成本、日常运维成本大幅降低,由于服务的集约化,这种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廉价的IT服务模式,正深刻改变着生活、生产和商业模式,云计算有望成为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
基于云计算的划时代意义,主要发达国家和世界IT巨头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对云计算给予关注和跟进。美国启动联邦政府网站Apps.gov,提供一站式云服务,每年安排200亿美元部署云计算,并《联邦云计算策略》白皮书,要求政府部门在2012年前完成云计算部署,到2015年政府数据中心规模缩减40%。“云计算四巨头”之首,被评为2011年云计算平台第一供应商的亚马逊,从2004年开始,陆续推出简单队列服务、MechanicalTurk、简单存储服务、弹性计算云等云服务,云计算盈利去年达5亿美元,预计2014年达600亿美元。综合Gartner等多家机构的数据,2010年全球云计算销售收入680亿美元,增长16.6%,2015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500亿美元;全球云计算产业规模2015年将接近1万亿美元。其中,2012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072亿美元,2015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768亿美元,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2010年被称为中国云计算元年,云计算产业呈跨越发展态势。“十二五”规划把包括云计算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发展重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启动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圈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5个城市先行示范,并会同多部委起草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北京祥云工程、上海云海计划等项目相继落地,其它大城市也在“十二五”规划中对云计算做出布局,华为、浪潮、宝德、东软等国内IT商先后云战略。去年,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华为宣布进军云计算,通过发展“百万级服务器集群、百万T的存储能力、百T级网络互连能力”的Single Cloud云平台和电信应用云,规划在未来几年云平台超越思科,云业务赶上谷歌,支撑企业20年高速发展。赛迪顾问分析,2010~2015年是中国云计算产业起飞阶段,产值规模将达7500~10000亿元,2016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将步入成熟,产业链环境基本稳定。报告同时指出,我国云计算产业存在三个短板:一是产业规划不精细,措施较为粗放。二是各级政府以云计算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采购为投资重点,实际应用少。三是我国“宽带不宽”,平均网速只有857kbps,远低于国外17.3mbps的平均速度。
云计算助力经济大发展
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全国已有二十余个地方公布了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鼓励建设示范试点工程,制定了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各地政府通过政企联合、官产学研一体化运作,积极推进本地区IDC、灾备中心等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云计算快速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IT运作模式,将催生一条全新的产业链。主要包含硬件供应商、基础软件提供商、云提供商、云服务提供商、应用提供商、企业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等不同角色。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能力,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服务将在电子政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不断的深化应用,将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由于云计算代表了信息产业由硬件向软件,软件向服务,分散服务向集中服务的发展趋势,随着其逐步在各个行业开展应用实践,还将会促进产业升级,对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提升信息化水平。为了配合与落实国务院相关决定,2010年10月,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无锡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一大批试点示范项目将借助云计算平台实现整体升级;随着电信网络、数字电视等传统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三网融合、光纤入户等重大应用服务将借助云计算完成与底层资源的对接和融合;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结算中心等战略性产业的信息化支撑平台将向云计算平台迁移;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等领域利用云计算后,将大幅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助推实现“智慧城市”。云计算的发展将促进基础设施、平台、软件的快速发展。利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环保等专有云实现城市的智慧化管理。采用智能交通方案,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使市民方便出行,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使城市交通良性运转;云计算技术实现电子政务内外网互通,市民获得一站式公共服务,加快创建效率型、服务型政府。
助力“两化融合”。云计算是降低企业IT成本的有效途径,企业从依靠传统的IT服务转向租用云平台的服务,利用较低的成本提升信息化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云计算可以改变信息化应用模式,提升信息化应用体验,实现业务模式创,云平台提供商以信息化建设经验、IT技术水平、全方位服务能力,能够全面支撑企业两化的深度融合。《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已在今年上半年获国务院通过,这标志着两化深度融合将获得最新技术支撑,形成云时代的最新生产力。
篇8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
信息中心原副主任 杨京英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进程的监管和指导。
我们的指导工作首先要科学;其次要有综合性,用尽量少的指标进行评价;第三要有可操作性,要有权威数据来支撑,让城市既可以纵向自我对比,也可以横向与其他省市比较;第四要有导向性,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投入,还要重视应用效果。
智慧城市需要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数据来支撑各部委制定政策。各试点的进程如何、存在什么问题、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怎样制定新的规划和政策,这些都不是“拍脑袋”的事情,都应该要有数据支持,仅凭着想象和分析是无法进行评价的。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汪玉凯
现在智慧城市在全国很热,风险也很大。2015年智慧城市建设可以用3句话来概况,一要更加理性,不要过多炒概念;二要更加务实,要从城市本身的性质、目标、定位出发进行建设;三是不要被企业牵着鼻子走,企业和政府如何合作来共同为城市负责,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未来智慧城市发展中还要抓住3点,一要防范推进中的风险,各部门渐进的联合推进机制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机制如何运作也很关键。在我看来,多部委的联合推进机制将解决3个问题,一是标准;二是规范;三是战略。
二要全面规划,重点推进。现在很多城市对智慧城市的期望值太高,把智慧城市当成了全部工作的大抓手。智慧城市在产业转型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每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如何选择非常关键。
第三,新技术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大数据首先要有数据,要有科学的采集机制和处置机制,如果部门林立,数据都在自己手里拿着,共享不了,这个大数据有什么意义呢?体制机制如果不改革,将会成为新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
鄂尔多斯市数智办副主任 武玉平
近年来,鄂尔多斯积极探索绿色节能大数据产业发展理想之路。“数字鄂尔多斯”自2009年实施以来,市民卡、数字城管、电子政务等信息工程相继启动,年信息化投资达到6亿元。健康云、教育云、视频云、电子政务云在鄂尔多斯实施试点,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保障和经验。2013年,鄂尔多斯被住建部确定为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2014年8月24日,正式组建成立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投资3.6亿元建成占地面积150377平方米、建筑面积74468.59平方米的大数据中心。目前,大数据中心土建及附属工程和机房系统工程已全部完工,电力供应实现双回路供电保障;引进联通、移动两家通信运营商组成双链路接入网络,实现与各地区网络的互联互通,并可随时扩容,保障带宽需要。
随着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逐步西移、内蒙古网络条件的逐步改善,鄂尔多斯丰富低廉的能源、稳定凉爽的自然条件、健康快速发展的产业态势,必将形成云计算发展洼地,快速推动地区大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
IBM(中国)智慧城市首席顾问 文金言
什么是智慧城市?在能源紧缺、世界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用最少的代价给更多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这才是智慧城市的本质。
智慧城市在中国要怎么做?我觉得应该考虑两方面:第一,如何实现高人口密度城市的低排放;第二,如何实现低人口密度地区的高产出,这对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个挑战。地方建设智慧城市的动力是什么?我认为多半是想用新的概念来提升地产,把过去的房地产变成科技地产、新园区地产。这是一个泡沫,我们的从业者、规划者要务实一些。
中国过去屡试不爽的两招――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早就不灵了。招了这么长时间资,筑了那么多巢,有多少只凤来了?30年前“孔雀东南飞”的情形不会再有了,我们得另想办法。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我们不能再走“破坏―发展―整治”的老路了,在做规划时,环境资源和宜居是最应该考虑的。
智慧城市无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但是共同的标准――宜居、绿色、环保却是要有的。几年前评出的世界最好的10个智慧城市中,第一名是维也纳,但到了那里根本感受不到多少高科技,因为高科技都渗透在生活、绿色、环保、人文里了。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 唐斯斯
前几年,各部委都在纵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去年我国出台了8部委联合指导意见,成立了25个部门的司局级部际协调工作组,发出了很明确的信号:改变以往各自推进的局面。
就地方智慧城市建设而言,我认为有几方面的特点。一是从规模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阶段。
二是从提出到建设,对智慧城市的理解逐渐深入,有的也初见成效,比如政务领域的信息共享、开放等。
三是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已进入融合阶段。大数据和智慧城市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了,信息融合以及如何打破信息壁垒成了下一步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点。
篇9
一、市乡计算机机房建设确保达标
严格按照《湖北省人口计生系统计算机房建设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规范各项建设,20__年10月底以前,计算机房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并达标。
二、认真做好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WIS)网络版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启用工作
1、根据《关于启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网络版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通知》(鄂人口规[20__]3号)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经费投入,纳入20__年度信息化建设项目预算,确保20__年度我市网络数据中心的建设任务。
2、组织好育龄妇女信息化管理系统(WIS)网络版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客户端的操作培训工作,积极推进基层网络版使用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的异地交换。
三、规范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WIS)使用,提高数据质量。
1、进一步加强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向下逐步延伸至村级(社区),20__年各乡镇建立信息化建设村级试点。到20__年全市村级信息化覆盖率达90%以上。
2、健全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补齐并核对好育龄妇女原始个案信息,及时消除现有个案数据库出现的重卡现象,提高育龄妇女个案信息数据项完整率和信息准确率。继续做好每月数据库上报工作。
3、按照月变更、月反馈的机制实现育龄妇女信息双向良性互动。利用育龄妇女信息库所生成的信息数据,及时为育龄群众开展优生监测、妇科疾病防治、避孕节育措施落实、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男性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等生殖健康服务。
四、__*市人口计生门户网站做到网络通畅,更新及时。
20__年紧紧围绕《湖北省人口计生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指导意见》和人口计生的中心任务,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内容变更及时,建立健全运行维护机制和管理制度。充分依托网站,宣传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树立人口计生部门的良好形象。
五、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初步建立人口计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20__年按照省、__*市电子政务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加快建立人口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形成人口计生工作综合信息快速采集、动态监测和系统分析体系,达到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共享。
篇10
《经济》:请您介绍一下玉溪市智慧城市的建设情况。
王柄璋:玉溪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也有迫切需求。2015年4月,玉溪市被住建部和科技部联合列为智慧城市试点。围绕目标任务,主要做了6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成立机构,落实责任。2015年7月玉溪市成立“六城同创”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下设创建国家智慧城市指挥部,分管副市长担任指挥长,在市住建局设指挥部办公室,17个市直部门和各县区政府为成员,明确了创建任务书中11个项目的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
第二,顶层设计,规划统领。2015年5月至8月,玉溪市相关部门对北京、银川、绵阳等多个智慧城市创建先进城市进行了实地调研,9月启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工作,11月底完成招投标工作,12月28日,智慧办牵头召开智慧城市推进工作协调会,正式启动顶层设计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一稿的初步审查,即将进行第二稿审查工作。
第三,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近年来,依托“宽带乡村”、“信息惠民”等项目建设,玉溪市加强以光纤网络和4G网络为重点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市702个行政村中有694个完成有线光纤宽带覆盖,701个完成4G网络覆盖。2015年,通过整合政务云平台和电子政务外网,搭建了全市一区八县共631根光纤专线、连接近700多家单位的政务外网平台,实现了纵向从国家到省、市、县(区)、乡(镇)的互联互通,横向到大部分党政机关的高速光纤网络。
第四,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全市现已搭建完成网格化社会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文化旅游服务系统、玉溪教育云平台、市级卫生信息数据中心、玉溪市公安局警综平台、平安城市联网共享平台等,正在部署实施一站式惠民服务、智慧市政管理等平台建设工作。网格化社会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可通过电子政务外网网络传输,调用国土局矢量地图信息,在政法、公安、计生等单位的基础数据上采集录入人、事、物的信息,实现基础数据的动态更新。目前该平台已完成政法委、公安治安支队、计生委、司法局、消防支队等单位的接入。依托实名制信息快速查询机制,玉溪市公安局与供排水、电力、房管、公积金、运政等27家单位实现了协作执法和信息共享;同时整合社会高清视频资源914个,全市高清探头达到4325个,城市应急处理和社会治安综合防控能力不断增强,连续4年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
第五,知名企业入驻,助推智慧城市发展。玉溪市通过制定出台《玉溪市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玉溪市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以及制定信息消费、信息惠民、宽带乡村、智慧城市等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优化投资环境,引进了华为、融创天下、华唐教育、亿赞普、阿里巴巴、腾讯、深圳永兴元、软通动力等企业,并与中国联通云南省分公司签订了《云南联通云基地数据中心项目》协议,与亿赞普集团签订All in One创新支付卡和东南亚IBS跨境清结算中心项目建设合作协议;玉溪华唐大数据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正式启动运营,成为云南省首家大数据外包产业基地;同时积极申报“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项目。
第六,“互联网+”行动快速推进,行业运用不断深化。一方面与腾讯就推动“互联网+”战略合作达成共识,2015年8月腾讯为玉溪开发的微信公众号“玉溪”及“城市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上线微服务事项21项。另一方面,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不断深入,2015年11月淘宝特色中国·玉溪馆上线运营,目前已有100家电商企业和个人店铺、1000余件线上线下玉溪本地特色产品入馆售卖,在通海县实施的“千县万村”农村淘宝服务站试点运行良好。作为率先进入华为数据中心的项目,玉溪教育云平台实现了全学段资源、全场景教学和全过程管理全覆盖,现已开发集成20个教育资源库,33.8万条教学教材资源,70万道题库资源,2503个名师资源,13万册数字期刊及电子图书,200多个仿真实验;入驻学校749所,实名注册教师2.3万人,占全市教师的85%,活跃度达到60%,空间开设(含教师、学生和家长)累计7.2万人,用户累计下载资源5.4万个。2016年3月初,玉溪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建设开发的玉溪就业创业网上线运行,开启“互联网+就业创业”新模式;3月11日,启动“互联网+农业”工作,在全省率先构建“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监管、服务”体系。
《经济》: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大潮中,但也有人认为很多智慧城市试点都有名无实,作为试点城市,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柄璋:“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加快包括智慧城市在内的新型城市建设的任务,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国家目标和城市需求。《玉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了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的魅力之城,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力争完成创建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六城同创”工作的发展目标。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玉溪可以在总体设计、项目规划、投融资、标准化建设、经验分享等方面,获得国家主管部门和专家更多更好的支持,可以凝聚城市各部门力量,在较短时间内选择重点领域进行突破。
《经济》: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王柄璋: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破除条条块块间的“信息墙”。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要想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就要将城市建筑、街道、管网、环境、交通、人口等方面的实时运行状况,用数据反映出来,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通过城市大数据开放、信息共享和集成运用,改变传统城市管理中的“差不多现象”和“拍脑袋决策”,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要求将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列为必选项目,正是瞄准并想解决好这个最大难题,通过技术、标准、政策等多方面措施,推动破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共享。玉溪市现已搭建完成网格化社会服务综合管理、平安城市视频联网、地理空间框架等多个专题数据平台,在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2016年初,完成了玉溪市公共数据共享需求专项调查研究,起草了《玉溪市政府部门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数据整合共享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经济》:投融资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就玉溪市而言,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资本、财政投入的比例为多少?在您看来,最佳比例为多少?
王柄璋:从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中申报的重点项目投入来看,玉溪市智慧城市项目经费中,社会资本和财政投入的比例约为3比1。
每个城市情况不同,项目类型不同,投融资模式也不会一样,很难有最佳比例。有些项目,如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便民利民公共服务系统等,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项,应该由政府财政投入;而网络基础设施、智慧社区等项目,由于可以进行市场运营,可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经济》:目前智慧城市标准和评价体系正在建设过程中,就当地的实际建设而言,建议在哪些方面制定标准体系?在您看来,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设将给各地智慧城市带来哪些推动作用?
王柄璋:首先,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尽快制定各部门、各主要信息系统数据共享的政策和技术标准,上下合力破除条条块块间的“信息墙”,早日建成公共信息平台并发挥作用。其次,形成数据开放的政策和技术标准,激发市场新活力,形成支撑创新创业的新动力。再次,形成可落地、可操作的中国特色智慧城市评价体系,引导各地智慧城市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