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

篇1

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载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集中连片规模推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金融资本投入

“就农业综合开发而言,仍存在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制约问题。在项目整体规划上,地块大多较为零散,一家一户的意见不统一,对项目规划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分散经营利益主体众多,个体受益较小,影响了对农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建立切实有效的管护机制。”国家农发办主任卢贵敏表示。

为此,《意见》提出,要集中连片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乡、村、组为单位,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地平整、田肥沃、渠相通、路相连,为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实现统一农机化作业、推广良种良法、生产管理以及产品销售创造条件。

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支持力度,试点阶段,主要选择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项目区域范围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扶持。降低合作社等申报主体成立时间和单个项目治理面积等“门槛”,简化项目申报程序;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多种扶持方式;扩大资金使用范围,财政资金除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可对育秧设施、粮食晾晒烘干设备、仓储物流、农机具库棚等配套设施进行适当补助;放宽具体措施投入比例限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农、林、水、电、路以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中的某些环节或单项措施进行扶持。

建立财政补助形成资产交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有管护新机制,扩大试点范围,及时总结经验。建立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用、管护一体化的新机制,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成果长期发挥效益。

吸引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农垦集团、龙头企业等法人实体以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贷款、融资担保等方式获取资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贷款,中央财政予以贴息。拓宽融资渠道,除政策性银行外,把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也纳入贴息范围。允许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补助、自筹资金“三位一体”、贷补结合方式,吸引金融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扶持政策,探索产业化资金投入新机制

农业产业化源头是农户、终端是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及时传导市场信息,带动农户规模化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意见》要求,要继续完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政策,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流通服务体系等环节的扶持,形成全产业链生产,让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心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支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理分工,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

在完善扶持政策方面,放宽立项门槛,将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扶持范围,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全覆盖。合理引导工商企业到农村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支持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规模化生产。引导加工、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以产业基地(园区)为平台,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聚度。

探索产业化资金投入新机制。探索利用股权投资基金、股权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共同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贷款贴息扶持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产业化经营项目“先建后补”试点省份,探索财政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模式。

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支持农民合作组织,搞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服务,扶持农产品流通体系

《意见》要求,要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各类合作组织的作用,支持其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鼓励项目区农户组建用水户协会,合理收取水费,为农田灌排用水、设施管护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加强部门项目建设,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推动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特别是土地托管服务试点项目建设。

篇2

意见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亟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坚持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升级版,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导。

意见强调,要把握好家庭农场基本特征。现阶段,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是农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经营者大都接受过农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具有商品农产品生产能力。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适度,种养规模与家庭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符合当地确定的规模经营标准,收入水平能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实现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各地要正确把握家庭农场特征,从实际出发,根据产业特点和家庭农场发展进程,引导其健康发展。

意见指出,在我国,家庭农场作为新生事物,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当前主要是鼓励发展、支持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规范。发展家庭农场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来开展,重点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基础上,结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完善服务,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充分认识到,在相当长时期内普通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在发展家庭农场的同时,不能忽视普通农户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认识到,不断发展起来的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经营主体,都有各自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发展家庭农场不排斥其他农业经营形式和经营主体,不只追求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充分认识到,家庭农场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要靠农民自主选择,防止脱离当地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人为归大堆、垒大户。

意见提出,探索建立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为增强扶持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县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家庭农场档案,县以上农业部门可从当地实际出发,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对经营者资格、劳动力结构、收入构成、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等提出相应要求。各地要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建立和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引导和促进家庭农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照自愿原则,家庭农场可自主决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以取得相应市场主体资格。

引导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政策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等便捷服务。引导和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通过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土地经营权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方式,稳定土地流转关系,形成适度的土地经营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土地确权登记、互换并地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建设连片成方、旱涝保收的农田,引导流向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

落实对家庭农场的相关扶持政策。各级农业部门要将家庭农场纳入现有支农政策扶持范围,并予以倾斜,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稳定经营规模、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经营管理等。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帮助解决家庭农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强化面向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把家庭农场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有效提供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引进、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检测检验、农资供应和市场营销等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场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担任农业科技示范户,参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引导和鼓励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面向家庭农场的代耕代种代收、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集中育苗育秧、灌溉排水、贮藏保鲜等经营性社会化服务。

完善家庭农场人才支撑政策。各地要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确立培训目标、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效,有计划地开展培训。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中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将家庭农场经营者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阳光工程”等培育计划。完善农业职业教育制度,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通过多种形式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农民技术职称。

引导家庭农场加强联合与合作。引导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家庭农场通过组建协会等方式,加强相互交流与联合。鼓励家庭农场牵头或参与组建合作社,带动其他农户共同发展。鼓励工商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示范基地等方式,与家庭农场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篇3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

10月8日,全国各大媒体都在最重要位置述说着一则重大新闻――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全国各族人民都在热切瞩目着中原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

中原经济区炫目上升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战略,其持续探索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将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

中国发展需要河南经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将此作为“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放眼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东部沿海高歌猛进,西部开发步步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起航。

审视中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各兄弟省份竞相加力,谋求崛起的热望变得如此迫切: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皖江承接产业转移带相继跻身“国家队”,即使同为能源大省的山西也在2010年底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其他各省市纷纷戴上国家综改试验区这项“红帽子”之后,河南也在思考:作为“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人口大省”,究竟该如何进行战略定位7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河南工作伊始,就进行了行思中原的密集调研,并开始“点题中原”。

2010年3月,“中原经济区”的概念首次进入河南省委、省政府战略构想中。

打开时间之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原经济区从区域战略构想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蝶变历程

2010年3月,全国“两会”甫一结束,河南省有关部门就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专题研究:2010年9月5日、9月18日、9月19日、10月7日,连续四场高规格中原经济区研讨会、座谈会先后在北京举行。嘉宾中,不仅有来自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领导同志,还出现了当今中国经济学界最耀眼、最豪华的阵容刘国光、吴敬琏、厉以宁、胡鞍钢、樊纲、张维迎……

2010年11月,新鲜出炉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在河南省八届十一次全会上审议通过,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成为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战略。

2011年1月27日,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3月,全国--“两会”上,中原经济区被郑重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6月13日,由33个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联合调研组莅临河南,就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措施进行专题调研。“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看,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中原地区的发展,不仅是河南的事,而且是国家的事。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是河南的需要,也是中部崛起的需要,是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河南已经到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蓄势待发,建设中原经济区可谓恰逢其时,是历史的抉择。”调研组组长杜鹰发出如此感慨。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统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手笔就此落笔中原。中原经济区从初步构想到“国之方略”,仅一年多时间。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河南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的一个代表和缩影,把河南的事情办好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试验成功了,就为中国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取得了重要的经验。

“中原经济区”建设突出粮食安全

“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到2020年,粮食生产优势地位更加巩固。”河南省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确保粮食安全成为主要发展目标之一。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从指导思想到基本原则,从战略定位到发展目标、再到空间布局,“粮食”“农业”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意见指出,“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在指导意见“基本原则”中,第一条即是要求“坚持稳粮强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而“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是指导意见中关于中原经济区的首个“战略定位”。它要求河南省“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巩固提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平认为,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最大亮点是提出以不牺牲农村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城市化来引领“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这个思路正好契合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粮食稳则天下安。河南作为中国第一粮食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谓举足轻重。但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必不可少。

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提出要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大政策支持”。有专家分析,下一步国家将从多个方面给予相关配套,促进河南全面发展。

此外,指导意见还专门拿出一个章节,要求河南“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具体目标为: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郭庚茂曾表示,重视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不单是河南的问题,而且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他说,河南省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责任重大,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解决工业化的用地之困

河南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此次建设中原经济区以“三化”协调发展为核心,巧妙解决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矛盾。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认为,过去片面重视农业生产中耕地面积这一单一要素,将粮食安全和工业化、城镇化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有形而上学之嫌。“三化”协调就是要以系统的粮食安全观和动态的耕地红线观来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实现中原地区经济的腾飞。

所谓系统的粮食安全观是指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同时将重心转移到提升单位面积产量。目前,河南的农业生产工业化程度较低,看天吃饭的情况并不鲜见。发展工业会带动农机、农药、化肥、水利、物流等多个周边产业的发展,这将提高耕地的单位产量,促进粮食的总体安全水平。动态的耕地红线观则指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上将农民自农村转移到城市,在加快城镇化的同时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

王永苏简单算了笔账,由于城市居民用房是高楼为主,人口集中,农村居民用房是平房为主,人口分散。就河南为例,以郑州为代表的城市人均占地面积低于100平方米,而农村这一数字高达248平方米。因此,每当城镇化使一个农民迁入城市,就能多获得150平方米的耕地面积。显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的确能扩大城市规模,短期内减少耕地面积。

“但从长远来看,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实则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王永苏说。

“三化”协调的核心是土地政策,简言之,就是如何解决区域发展用地的矛盾。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对此明确表示,国土资源部门将组织编制中原经济区的国土规划,进一步落实国家的相关战略。

篇4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

1.依法落实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选择个别代表性强、领导重视、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扎实的乡、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逐步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和经营权证书四到户。继续做好延包后续完善工作,妥善解决遗留问题,切实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各地要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开展的延包后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等工作,开展现有土地承包档案资料清理检查工作,未立卷的要尽快立卷,缺损、残破的要尽快修补,遗失、损毁的要尽快采取措施弥补,逐步移交到具备条件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或者档案管理部门集中保管,加强土地承包案件的督查督办工作。

2.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加强土地流转工作指导。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依托基层农经体系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加快建立村有站点、乡镇有中心、县市有市场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依照《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和《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农经管[2004]18号)要求,实行土地流转规范化合同文本,强化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完善土地流转监测制度。

3.加快构建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加快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组织的步伐。没有按要求成立县级仲裁机构的今年上半年都要依法成立。依照《省去年—2015年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员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建立健全仲裁员培训制度,做好仲裁员培训工作。各地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示范章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律文书示范文本(试行)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试行)通知》要求,依法完善仲裁工作制度,提高调解仲裁活动规范化水平。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仲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

二、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4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对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村级补助资金、征占地弥补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5强化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指导和监管。加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高效平安。

6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继续深入开展对农民建房、农村中小学乱收费、计划生育、结婚登记乱收费。继续清理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乱收费、乱摊派,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

7强化农民负担监管制度建设。坚持完善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度。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度,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减负惠农政策全覆盖;强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机制,确保减负高压态势不改变。

8继续实施重点监控。

三、加强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

9加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意见》逐步健立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管理各项制度。配合纪检、监察部门继续做好农村“三资”管理中心、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规范完善工作。维护好村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切实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10认真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和审计监督工作。认真做好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村动态监测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依照农业部制定下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要求,积极开展合作社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重点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集体“三资”管理、村级债务管理、土地弥补费管理等专项审计工作。

11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尚未启动,但群众有强烈要求、政府高度重视、资产有一定规模的村有计划地开展试点。

四、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和基础工作

12加强农经体系建设。积极参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划分好农经部门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的类别,尽可能实行参公管理。乡镇机构改革中,要按法律政策规定将农经职能列入政府职责,明确承担机构和人员,保证工作经费,确保职能履行。同时,要加强农经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农经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用自身履职能力的提升来强化体系建设。

13认真做好农经统计工作。认真做好统计业务培训工作。强化统计分析工作,充分发挥统计在掌握动态、判断形势、服务决策、指导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篇5

关键词:吨半粮;措施;技术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10

2014年齐河县在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的基础上,大力推进“8521”粮食增产工程,重点实施1.33万hm2粮食绿色模式增产模式攻关,粮食产量实现了新突破。6月8日农业部组织赵广才等小麦专家对齐河县1.33万hm2核心区小麦实打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到716kg/667m2,刷新了全国高产纪录。10月2日,农业部再次组织赵久然、马兴林等玉米专家对齐河县1.33万hm2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核心区玉米进行了实打测产,平均产量达到786.3kg/667m2,再次刷新了全国大面积高产纪录。全年累计平均产量达1502.3kg/667m2,率先实现了“吨半粮”。 在绿色攻关上采取的措施与技术如下:

1 主要措施

1.1 加强领导,以健全的机制推动高产创建与攻关

只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实施,积极推进,才能保证创建与攻关顺利开展和完成预期目标。

1.1.1 成立领导小组、强化责任、抓好落实

齐河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1.33万hm2核心区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指导思想:项目区建设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要钱给钱。局里成立以局长为组长,总农艺师、农业推广研究员马仁元为副组长、山农大教授王振林、张吉旺,省农技总站站长曲召令为顾问的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编制核心区总体实施方案以及年度实施计划,制定项目运行的具体措施; 制定配套技术规程,编写、发放技术指导意见和明白纸;负责县乡村农业技术员、农民的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技术咨询。

1.1.2 建立宣传引导机制,提高项目区农民种粮水平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培训班、田间课堂、印发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使群众真正了解粮食高产创建与攻关的意义、方式、方法和优惠政策;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增强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县政府把高产攻关纳入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制定了高产攻关考核办法。加大对相关乡镇高产创建工作的督导、调度,及时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1.2 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引领创建

为扎实推进核心区高产攻关工作,每年都邀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振林和张吉旺来齐河县会同局专家组对核心区粮田进行了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对高产攻关工作进行科学规划。

1.2.1 规划好整体布局

2013年规划了高产攻关核心区1.33万hm2,带动全县粮田实施整建制高产创建,2014年规划了绿色攻关模式核心区1.33万hm2,辐射带动全县粮田实施整建制高产创建。

1.2.2 选择好核心区和示范区

在核心区和示范区的选择上,始终坚持3个原则:交通便利,粮食生产基础条件好;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大,单产、总产水平较高,且中、高产田成方连片(土壤有机质15g/kg以上,有效磷19.1 mg/kg以上,速效钾105 mg/kg以上);村班子健全、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

1.2.3 科学高点制定创建目标

2013年核心区逐步实现小麦单产620kg、玉米单产700kg,2014年核心区逐步实现小麦单产715kg、玉米单产785kg、带动全县小麦平均产量达到560kg/667m2以上,玉米平均产量达到620kg/667m2以上,全县粮食实现增产5%以上。

1.2.4 制定好施肥方案

根据取样测土化验数据,本着“以地定产,以产定肥”和“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性制定高产高效的施肥方案,科学施肥,减少过量化肥的投入,防止肥料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减少不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保证粮食高产创建走绿色化,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1.2.5 集成好配套技术措施

以提升耕地质量保证粮食均衡增产为目的,集成组装与优良品种相适应的主推技术,实现良种良法、农技农艺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小麦玉米绿色化标准化生产。集成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七配套” 技术、夏玉米‘六融合’ 技术等技术措施。小麦重点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深松整地、宽幅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玉米重点推广种肥同播、宽垄密植、精准施肥、一防双减、适期晚收技术,达到节水、节肥、环保。

1.3 加大投入,以优良的条件保障攻关

积极整合资源要素,持续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确保核心区中高产田达到100%。

1.3.1 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2013~2014年齐河县连续承担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项目资金80万元。在省、市土肥站指导下,齐河县土肥站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重点开展了“三精、三建立、二推广”八项工作,全县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达到95%以上,核心区配方施肥技术达到100%。在全县范围内采集土壤样品1500个,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18项指标进行了化验分析;通过秸秆还田、深松(耕)改土、增施商品有机肥、配方施肥等技术,使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大幅度提高,土壤团粒结构更加合理,土壤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得到提高,耕地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为实现耕地质量不断提升和粮食绿色增产奠定了基础。

1.3.2 整合涉农项目,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针对洪涝、干旱频发的实际,围绕耕地质量建设,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抗旱防汛并举”的原则,全县开展了农田水利大会战。

1.3.3 实施土地整理改造工程

2013年以来,争取上级土地整理改造项目3个,整治总面积4133hm2。其中祝阿镇667hm2刘桥镇333hm2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竣工;焦庙镇600hm2的千亿斤粮食项目已竣工;华店乡整乡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治面积4100hm2,农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1.3.4 实施农田林网工程

为防风固沙,减少沙尘暴、干热风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改善农田气候和生态条件,我县扎实开展了农田林网建设。对于网格过大的林网,按照16.7~20hm2的网格标准,重新开挖沟渠修路,高标准进行绿化;对沿黄风沙严重的乡镇,按照6.67~10hm2的小网格标准进行建设;对于林带残次不全的林网,高标准补植完善;对于树种老化、建设标准低的林网,有计划地推进更新改造。共计新建完善农田林网5.33多万hm2,植树600万株,全县百万亩粮田林网率达到100%,呈现出树绿水清、林茂粮丰的良好局面。

1.4 抓好试验、示范,以科学的数据指导攻关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结合小麦玉米品种展示与对比、玉米宽垄密植三位施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把“肥效对比、肥料利用率等试验作为重点来抓。2a完成67个试验,获得有效数据6万余项,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齐河县小麦、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施肥指标”,完成“齐河县小麦肥效对比试验研究”、“齐河县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齐河县小麦玉米新品种对比试验”,“玉米宽垄密植三位施肥试验”为我县粮食连续增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1.5 强化服务,以先进的技术支撑绿色攻关

1.5.1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为推进关键技术由点到面全面开花,充分发挥科技在粮食高产创建中的支撑作用,加强县级科技队伍建设,组建了以马仁元、张平、俞仁涛为主的5人专家组和65人农业技术组。每个村至少10人的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区,所有村庄10个科技示范户现形成“技术专家、技术骨干、农村科技示范户”三个科技服务体系。

1.5.2 加强科技理论培训

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的知名教授王振林和张吉旺同志常年担任我县粮食生产技术顾问,定期来我县举办农业高新技术讲座,培训县、乡技术骨干达1000多人,提高了农技队伍的科技水平。

1.5.3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步伐

充分实施好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品种,全县良种推广应用率达100%,先后引进了济麦22、良星77、良星66和郑单958、登海605等多个小麦、玉米良种。核心区实现了品种统一。

1.5.4 搞好农机、农艺结合

大力推行小麦、玉米机播机收等机械化作业,减少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全县新增各类农机6000多台套,农机保有量达到10万台套,其中小麦机械化水平100%,玉米机械化水平90%。

1.6 强农护农,以良好的政策促进攻关

1.6.1 严格落实中央和省财政惠农资金

2013~2014年,共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3.3亿元,农机补贴资金800万元,有针对性地加大农业保险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广大农民自愿投保,落实小麦、玉米保险面积33.33万hm2,实现了全覆盖。

1.6.2 广泛筹措县、乡支农资金

2014年全县多渠道筹集抗旱资金341万元,小麦弱苗施肥补助资金291万元。配套粮食保险资金220万元,保证了小麦保险及早签约。投资160万元,扩建、新建农机学校和监理站,培训农机驾驶员6期,1300人次,农机维修人员4期,1200人次。

1.6.3 及时足额免费发放小麦“一喷三防”药品,充分发挥“一喷三防”技术作用

引导全县农民利用“一喷三防”作业方式防治小麦后期病虫害,防早衰、促灌浆、增加粒重,实现高产稳产,全县“一喷三防”实现全覆盖。

1.6.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玉米免费供种

为确保核心区玉米良种全覆盖,从2013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90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高产创建核心区进行免费供种(登海605、郑单958)。

1.6.5 加强各项惠农资金监管

加大审计和监督力度,做到资金专款专用,杜绝截留、挪用,一经发现,严格追究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超前部署,及早储备抗旱和春耕秋种所用物资。大力净化农资市场,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农药和化肥。

1.7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齐河出台了《齐河县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奖励扶持办法》,对发展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给予重金奖扶。全县百亩以上大户达到117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66家,家庭农场72家。同时,重点培植了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农民代耕,广播,保护,代灌溉,农业培训“四代文化全方位的服务。2013~2014年,该公司实施了1.33万hm2攻关核心区统一飞防作业,并签订了1.33万hm2的深耕深松作业合同,年总服务面积可达11.33万hm2。目前,该县各类经营组织达到168家,社会化服务面积将突破6.67万hm2。

2 关键技术

2.1 小麦技术

2.1.1 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品种济麦22、良星77等。

2.1.2 秸秆还田

前茬作物收获后,将秸秆粉碎还田,秸秆长度≤10cm,均匀抛撒地表。

2.1.3 深松、旋耕整地

深松机深松30cm以上,深松后及时旋耕,机械整平。旋耕前施底肥,依据产量目标、土壤肥力等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每667m2施44%(14-22-8)配方肥50kg,并增施有机肥2000-3000kg。旋耕后及时耙压。

2.1.4 宽幅精播

适播期内(10.3-10.12日)用25马力以上动力机械适墒宽幅精播,播种时日均温16~18℃。按每667m2基本苗18万~25万确定播量,每推迟1d,增播量0.5kg/667m2。

2.1.5 机械镇压

播种后和春季开春后镇压2次,踏实土壤,弥实裂缝,保墒防冻。

2.1.6 浇越冬水

气温下降至0~3℃,夜冻昼消时灌水,保苗安全越冬。

2.1.7 重施拔节肥水

返青期亩总茎数低于70万或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且日均气温3~5℃时浇返青水;拔节期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配方肥40%(30-0-10)30kg。

2.1.8 机械喷防

化学除草剂冬前及时预防焦点稻纹枯病、白粉病、瑕疵、蚊子、壁虱、病虫害。

2.1.9 一喷三防

后期的杀虫剂杀菌剂,磷酸氢钾、羊,现在是可行的控制病虫害预防性(半干燥的热风)。

2.1.10 机械收获

籽粒蜡熟末期完熟期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的时间。

2.2 玉米技术

2.2.1 播前准备

2.2.1.1 精细整地

播种前,进行灭茬,以确保播种质量。

2.2.1.2 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适宜、耐密抗倒、高产稳产易机收玉米品种:登海605。

2.2.1.3 精选种子

种子要包衣,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5%以上,适合单粒精播。

2.2.2 精细播种

2.2.2.1 播种时期

前茬小麦收获后,贴茬抢时尽早播种,力争6月15日播完。播种同时进行播种沟镇压,若土壤墒情不足,播后及时补浇“蒙头水”。

2.2.2.2 播种方式及密度

采用单粒精量播种机进行免耕贴茬精量播种,平均行距60cm,平均株距22cm,每667m2保苗5000株左右,保证实收株数4800株左右,播深3~5cm左右。做到深浅一致、行距一致、覆土一致、镇压一致,防止漏播或重播。

2.2.2.3 种肥同播

在播种的同时,将10kg磷酸二铵、10kg40%(20-10-10)硫包衣控释肥、1kg硫酸锌混匀后耠施在种子的两侧(种、肥间隔10cm)。

2.2.2.4 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土壤墒情适宜时或浇完“蒙头水”后,用40%乙阿合剂或50%乙草胺加百草枯,兑水后进行封闭除草。

2.3 苗期管理

2.3.1 清棵疏苗

玉米4~5叶期,去除弱株、病株和多余的玉米株,保证玉米苗全、齐、匀、壮。

2.3.2 防治病虫害

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褐斑病。用灭幼脲和高效氯氰菊脂等喷雾防治粘虫、棉铃虫。用10%吡虫啉或40%氧化乐果乳油喷雾防治蓟马。

2.3.3 追施苗肥

玉米6片展开叶时,将30kg 40%(20-10-10)硫包衣控释肥沿行间玉米株15cm一侧耠施入内。

2.4 穗期管理

2.4.1 遇旱灌溉

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灵活灌溉,防止“卡脖旱”。

2.4.2 防治玉米螟

小喇叭口期后,用1%辛硫磷或3%广灭丹颗粒型触杀剂进行灌心防治,用药1~2kg/667m2。

2.4.3 化控防倒

在玉米6-7片展开叶期喷施玉黄金等化控剂预防倒伏。

2.5 花粒期管理

2.5.1 补施花粒肥

抽雄至吐丝期,每667m2补施10kg尿素,在距植株10cm左右耠施。

2.5.2 及时浇水

开花和灌浆期如遇旱应及时浇水,保证正常授粉与灌浆。

2.5.3 一防双减

玉米授完粉后,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的混合液对玉米植株喷雾,达到消灭玉米后期虫害和病害的目的,飞防为佳。

2.6 适时晚收

篇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8.063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case of Henan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model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such as characteristic crop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gardening, characteristic animal husbandry, characteristic fishery and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were summarized in depth. Finally, countermeasures of exploring local resource endowment advantages timely, fostering characteristics leading enterprises, establishing constraints incentive mechanism, perfecting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reinforcing cooperation and department linkage and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Henan province; development models

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稳粮强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最终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因此,以河南省为例研究探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特色,即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国际经合组织(OECD)则认为,“集群”就是“由强烈地相互依赖的企业通过一条增值的生产链联结而成的生产网络”[1]。

农业产业集群由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农场投入制造三个子集群系统(Sub-clusters)构成[2]。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就是各类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及与其关联的二三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发展的现象(图1),具体可划分为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以及文化创意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2 特色种植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河南省临颖县城关镇地处豫中平原,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东临京港澳高速公路。全村920户,3 400余人,耕地133.7 hm2,总面积1.78 km2。其村办企业――河南省(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辖26个公司、厂(队),其中5家合资企业,企业总资产27.9亿元;拥有员工8 362人;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5亿元。

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抓好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在“农”字上大做文章,围绕优势农产品――小麦,形成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小麦麦地田边地埂种植花椒树等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土地利于小麦生长;小麦麸子配制鸡饲料养鸡场鸡粪等肥田、促进小麦生长。二是围绕农业上工业。小麦(鸡蛋、鸡肉、花椒等)创建面粉厂、调味品厂、食品加工厂等形成以面粉(小麦、鸡蛋、鸡肉、花椒等)为原料的龙头产品――方便面、锅巴、啤酒、调味品等系列产品;围绕龙头产品带动旁侧产品――彩印、包装等。三是抢占市场,发展相关产业。利用临颖县城较好的城镇基础设施和紧邻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便利的交通要道条件抢占国内外方便面、锅巴、啤酒、彩印、包装等市场;围绕中国惟一红色亿元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图2)。

3 鄢陵花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鄢陵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南北花卉引种、驯化的理想基地,具有天然的地缘资源优势。鄢陵于汉初置县,花木栽培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围绕花木优势产业,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使鄢陵县花木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表1)。2008年鄢陵县花木产业种植面积已达38 66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创产值2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花木专业村已由原来的4个发展到122个,专业户达1.8万户,花木种植品种由原来的400多个发展到2 300多个,花木企业由1959年的1家国营园艺场发展到目前的各级各类企业577家,其中38家具有国家颁发的二级、三级园林绿化资质证书。花木从业人员已达10万人以上,花木年生产能力达到13亿株(盆),已形成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4大系列产品,产品行销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成为中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3],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中国花卉之乡”。鄢陵花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已形成以龙头花木企业为核心,花木产品研发、花木销售中介、花木生态休闲旅游、花木会展等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图3)。

4 襄城生猪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脉东段,地势西高东低,中南部接黄淮平原。襄城县根据自身地理优势,依托雏鹰农牧集团等龙头企业规划建设襄城生猪特色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位于伏牛山南麓,以紫云镇为核心区,东西长10余公里,总规划面积36 km2,辐射湛北、山头店、十里铺、茨沟、库庄、王洛等7个乡镇,控制区域457 km2,力求通过培育雏鹰农牧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乡村6 000个中小规模猪场发展,实施集散为整、统一管理。首先形成了以生猪养殖为核心,以沼气为纽带,畜牧业、林果业(各种林木、有机林果等)、种植业(有机蔬菜、有机粮食等)等农业内部一体化的集群发展模式。其次是进一步延长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链条,与二三产业有机衔接,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农工商贸旅游共同发展的生猪养殖特色产业集群(图4)。

5 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郑州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是以黄河鲤鱼养殖带为核心,延伸至水产品健康养殖业、精深加工业、观光休闲业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沿黄河的中牟、巩义、荥阳、金水和惠济等5县(市、区)。目前,荥阳市王村镇沿黄滩涂地带的黄河鲤鱼养殖已发展1 000 hm2,是中国仅有的2个国家级无疫区重点示范区之一,并尝试开展鱼塘水上种菜、鱼塘水上垂钓休闲以及水产品深加工项目。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将带动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基地、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水产科技示范园区和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对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渔业产业集群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图5)。

6 王公庄画虎特色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历史上土地贫瘠,以种植业为主,属典型的欠发达农业区。现在的王公庄村却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是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特色村、河南省特色文化(绘画)村。该村现有1 366人,其中从事绘画产业的达700余人,占51.24%。这里家家有画室,户户有画家,夫妻画家、父子画家、姊妹画家以及三世同堂作画者比比皆是。此外,村里常年还有100多名“侯鸟型”画家,数百名在王公庄当“学徒”的邻村画师、画工。仅王公庄村就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6人,河南省国画家协会会员8人,商丘市美术家协会会员36人,民权县美术家协会会员208人。2008年,王公庄村创作画品6万余幅,产品也由“虎画”单一品种,创新发展到山水、仕女、花鸟鱼虫等多种作品,尤以百虎、百鹤、百马、百鸡、百鱼等百字系列绘画作品最为突出,并向油画、烙画、刀画、麦草画等领域拓展,同时开发出绘画工艺品、蛋壳彩画、工艺雕刻等相关产业,进一步拉长了文化产业链。其他与绘画相关行业,如人员培训、画框、画盒、字画装裱、工艺虎制品的生产销售等也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现在全村共有虎头帽、虎头枕作坊6家,字画装裱店4家,专业绘画经纪人26人。王公庄村30%的作品销往孟加拉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其余的在北京、上海、汕头、广州、西安、郑州、济南、大连、哈尔滨等国内大中城市销售,年创收入2 500万元。王公庄村绘画创意产业已辐射到周边的任庄、李馆、相府营等村,带动周边河南、山东两省的民权、兰考、曹县等三县数千名农民创作或销售画品,初步形成了以王公庄村为中心的绘画创意产业集群[4]。

7 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1)影响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特色资源禀赋、国内外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发展、名优品牌效应、专业技能传承创新(包括集群文化)、政府规划引导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二三产业发展前景等,与传统二三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资源条件、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家人才、国际企业转移等)有着较大区别。

2)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基础是各地区所拥有的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及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与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核心制造企业有着本质区别。但引入工业生产经营理念、培育涉农龙头企业、推广特色农业科技成果、拉长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增加特色农产品种类(依据市场需求趋势)、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绿色有机)、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特色农业竞争能力等仍是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经营之道。

3)因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以及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不同,必将形成不同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4)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不断形成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加快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1)及时发掘地方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寻求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加快制定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引导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有序发展。

2)培育壮大涉农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积极培育引进有利于农业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涉农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3)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及时出台支持农村“能人”辈出、涉农龙头企业发展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壮大的扶持政策和相关实施细则,通过制定激励措施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和完善科技服务社会化体系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4)制定完善涉农法规制度。立法部门、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法规条例,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法规制度,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篇7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加快机构改革。按照省统一部署实施市级机构改革,结合实际,合理设置政府机构,切实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稳妥推进县级政府机构改革,适时启动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市编办牵头)。

2、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研究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继续抓好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创新动态公开的形式和内容,推行政府部门“会审制”、各县(市、区)、开发区常务会议“旁听制”、工程建设领域“十公开”制度,使三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下大力抓好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创新公开载体,方便群众办事;完善办事公开工作相关配套制度,逐步建立起办事公开的长效机制(市监察局牵头)。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数字城管系统运行效率(市综合执法局牵头)。

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削减或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与省政府拟公布取消调整项目搞好衔接。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相关配套制度,推行首办负责、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制。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抓好系统向县级的延伸,逐步形成全市性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网络系统。拓展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的功能,继续推进“分中心”建设,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审批服务平台。探索实行建立联审机制,搭建重大、重点项目服务平台(市监察局、市行政审批中心牵头)。

二、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

4、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革调整,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进严重亏困企业和“空壳”企业通过改制重组、破产淘汰等途径加快退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合资合作、增资扩股等方式,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键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一般竞争领域的优势企业实施“开放式”改组改造;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和程序规范操作企业改制,保障国有企业改革依法依规稳步推进;继续下大力妥善解决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巩固扩大改制成果,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市国资委牵头)。

5、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和机制。以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契机,修定完善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工作制度,为依法监督管理、依法经营决策提供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继续做好经营业绩考核、清产核资、资产统计、财务预决算、外派监事会等基础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好出资人权益;强化以国有产权权益为核心的动态监管,进一步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和保障国有资产有序流转;加强对生产、经营、财务、投资等各个环节风险点的控制,进一步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保证国有资产安全运行(市国资委牵头)。

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6、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健全以县乡服务平台、村街服务站为依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流转行为规范化(市农业局牵头)。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规范发展土地市场,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市国土局牵头)。

7、推进涉农体制改革。巩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积极推进林木采伐、林地林木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改革(市林业局牵头)。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市农业局牵头)。严格执行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落实涉农补贴标准;健全农业补贴办法,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提高种粮农民的收益(市财政局牵头)。

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8、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完善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市场开拓、结构调整等相关政策。逐步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创业辅导、人才培训、信用评价等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市中小企业局牵头)。

9、推进担保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和担保体系,整合担保资源,提升担保能力,力争建立区域性核心担保机构(市中小企业局牵头)。

五、积极推进财税投融资金融体制改革

10、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加强预算项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项目库和财政预算项目库。加大绩效预算实施力度,积极推行项目绩效评价。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整合、优化资金支付流程,强化对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管。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市直继续扩大公务卡结算制度试点。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在编制采购预算、改革采购方式、规范运作程序等方面寻求突破。发挥政府采购引导功能,促进节能降耗和科技创新(市财政局牵头)。

11、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的投资决策权,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研究制定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市发改委牵头)。

12、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环境,扩大金融机构主体规模,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落户。大力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信用社逐步向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和优化信贷投向,对符合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通过发展票据融资、贴现和再贴现等融资功能予以扶持。探索开办企业直接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对优质涉农企业签发、持有的商业承兑汇票优先办理贴现和再贴现(市金融办、市人行、市银监分局牵头)。

六、加快节能减排机制建设

13、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规划约束、价格指导、市场投入、生态补偿、要素联动等环保机制。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配套措施,规范节能评估和审查行为,严把新项目能耗关。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实行严格的禁(限)批制度,加快钢铁、建材等重点耗能污染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步伐。严把环保准入关,对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严格落实新建项目总量控制制度和“减二增一”、“减一增一”政策,对没有总量指标的,坚决不予审批。加快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三大体系”建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完成情况与财政奖补资金挂钩的机制(市发改委、市环保局牵头)。

七、加快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14、促进企业上市工作。积极开展上市培训,切实增强企业上市融资意识和能力;加强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建设,积极培育上市资源,引导拟上市企业进行股份公司改造,为运作上市奠定基础;强化上市推介服务,加强与券商、中介机构联系,积极做好重点目标企业上市推介(市国资委牵头)。

15、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现代流通组织,推行现代流通业标准化体系,促进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健全农村流通市场体系,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推进家电下乡工作,努力提高农家店的信息化水平和覆盖面(市商务局牵头)。

16、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以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启动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开发工作,努力实现涉企相关部门信用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启动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完成首批11家单位个人公共信息采集工作,积极推动“便民卡”工程的实施。培育信用市场,加快推进信用产品应用。严格失信惩戒,加强信用预警。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对自身信用建设的重视程度(市信用办、市人行、市信息产业局牵头)。

17、积极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促进人才资源流动的市场机制,推进城乡统一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加强就业工作由以城市为主向统筹城乡转变。大力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大人才网络整合建设力度,强化与及全国重点院校网络的链接与合作,实现市、县、乡三级人才网络的贯通,提升网络功能,完善网络信息查询、业务咨询平台,进一步促进供求双方交流沟通(市人事局、市劳动局牵头)。

八、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8、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由分散、灵活就业向稳定、规模就业转变。扩大就业规模,促进由行政推动就业向项目带动就业转变,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继续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建立动态管理、动态归零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市劳动局牵头)。

1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扩大统筹范围和统筹层次,抓好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社会保险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保险业务“五险合一”,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力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再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进一步提高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待遇,保证各项社保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市劳动局牵头)

20、加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稳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元的,纳入城镇低保;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元的,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建立城乡低保水平与全国平均保障水平同步增长机制。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设,提高集中供养率,确保供养水平不低于当地农村平均生活水平。探索创新医疗救助方式,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基本保障试点的衔接工作,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市民政局牵头)。

2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努力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制度,强化企业工资指导线,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和落实公务员津补贴制度,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市劳动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牵头)。

22、推进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有房住为目标,以廉租住房制度保障为主,以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制度为辅,加快建立健全条件统一、宜租则租、宜买则买、租购结合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加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保持合理建设规模,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市房管局牵头)。

九、抓好社会领域改革

23、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和政策扶持机制,支持重点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市科技局牵头)。

24、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教育救助体系,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市教育局牵头)。

篇8

关键词:

农村;家庭养老;养老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2002901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与许多国家养老社会化进程相比,我国的老龄化还呈现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贫困老人比例高等特点。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失能老年人3600万、高龄老年人2200万、空巢老年人9900万、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2300万,这给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带来极大压力。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而大约60%以上的老年人口在农村,因此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村和农民。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这种转型是前无古人的制度变迁,是农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整体演进,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必然结果。农民世代靠血缘实现社会保障的传统范式被打破后,如何构建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实现农民的老有所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中国农村现行养老模式主要有社会养老保险、社区服务计划、家庭养老。不同的养老模式各有特点,如何有效地将之结合,是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构建的关键。

1家庭养老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家庭养老模式是指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对老年人提供经济资助和生活照顾。家庭养老模式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在我国农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持续推行,农村家庭结构由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化,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使子女负担加大;另一方由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农村资源的限制使得农村人口持续外流速度加快,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家庭养老的困境,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有弱化的趋势。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今后社会的变迁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人类对亲情的渴望,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悉心生活照料、精神安慰、情感维系方面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因此,家庭养老模式将在相当长时间内作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因此,养老制度设计不能脱离这个实际,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所出现的家庭养老的变革基本上是在传统框架里的建设性完善,而不是对传统的彻底抛弃。可以考虑采取实施家庭养老资助计划。即指政府对承担养老责任的家庭给予补贴或奖励。这种做法不仅可以降低社会养老的资金投入,还可以满足老年人寂寞失落的情绪,并有助于营造家庭养老良好运行的社会环境。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与现状

社会养老保险是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早在1986 年由民政部牵头开始着手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国务院于1991年出台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同年在山东牟平县组织试点,随后在全国逐步推广。但推行效果不甚理想。1999年国务院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覆盖面小,农民投保能力有限,保障水平低,缺乏规范管理等,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至2009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凡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新农保”制度在实践中依然存在问题:一是基础养老金太低。中央政府补贴55元,如果农户每年只缴100元,等到退休的时候,55元加上个人账户,大概一个月只能领取七八十元,显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二是统筹层次低,由各县统筹管理农保基金,易造成基金的违规挪用和侵占;三是投资管理政策不完善,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有难度;四是缺乏专门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法规等。在我国未来老龄化越来越重的趋势下,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但上述问题的存在表明,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如何发挥社会养老的功能,实现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3农村社区养老计划的作用和局限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

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

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社区养老让老人既享有家庭温暖、又能体会同龄人认同,一种“双赢”策略。

在我国农村,赡养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多年来实行的是以五保户和养老院为主要形式的社区集体养老制度。农村社区养老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物质丰富和管理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整体负担,但也削弱了县乡两级的财政实力。村级集体经济趋于瓦解,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又相当有限,致使原来由乡镇统筹和村级集体经济负担的部分五保户和其他一些农村贫困对象失去了救济保障。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情况更为严重。一些符合五保政策的对象,因为财政下拨资金有限而被挡在五保门外,未能实现应保尽保。各地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影响到集体养老的普及和规模化发展。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搞基础建设,而城镇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松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长期的聚少离多导致社区养老应该是未来农村养老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社区养老模式: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养老的志愿者组织,鼓励和倡导农村闲散居民和热情村民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二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各村建立老年人活动室,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或成立老年人兴趣组织,特别是老年人协会,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老年人精神生活紧张的压力,为老年人度过一个健康、充实、快乐的晚年提供物质条件。三是在农村建立社区养老示范点或互助养老幸福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及娱乐休闲等服务。为此各级政府需要严格执行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扶持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开办补贴、运营补贴。

总之,随着社会转型,老龄化进程形势的严峻,要求我国必须立足基本国情,构建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社会养老为支撑,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度普惠型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J].劳动保障通讯,2003,(3).

篇9

内容提要: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需要用法律规范来确立国有企业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更要求通过法律对企业产权的确认调动企业内部投资者、管理者、技术人员及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性来创造企业活力。因而,构建国有企业法律体系以确立其市场主体地位,着眼企业增量利益的调整,确认劳动者、企业家、技术人员产权以激发企业活力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立法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关企业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1]由于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典型的企业制度。具有其固有的优势,有利于使国有资产决策和利用分散化、民主化。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决策模式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用法律来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正规化的惟一途径。问题是目前的企业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劳动法都只是从把国有企业重构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市场主体这一层面来规范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偏重于明确企业的民事或商事主体地位。也就是在没有把国有企业内部关系调整好(政策性、社会性负担没有剥离、自生能力、内部活力没有产生)之前就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与形式平等而实质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国有企业去竞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徒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跟以前一样。要么是政府的执行机构,要么“内部人控制”,无法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我国企业立法不完善性有关。笔者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立法应该:

1.在法律体系上应以投资责任作为分类标准,体现企业主体平等性。我国企业立法单从体系上看是较为完备的,以所有制为标准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等;以投资者责任为标准有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同一企业有可能存在不同的法律调整而且其规定相互矛盾。例如: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公司法之间、独资企业与私营企业法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二是法律条文在各企业立法之间重复较多,浪费了立法资源。三是各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有的企业享有较多优惠政策,造成企业之间形式上和实质上的不平等。基于此,现阶段做好企业立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梳理。理清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漆多俊教授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即把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分为并立关系和交叉关系。从而对《公司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之间的关系、《公司法》与外资企业法之间关系、《合伙企业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民法通则》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明析的分析。 [2]但是,这种分析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一般法与特别法、普通企业法律形态与特殊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掌握。且这两种关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级相同情况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级,又没有作出说明。如果是,那末这种分析框架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则如何建立这种分析框架。只有在对现行的企业立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相互之间界限分明、覆盖全面的企业法体系。第二是设立法制的价值取向。我国现行的设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而牺牲了经济效率。企业设立的特许主义与核准主义还是主要的准则,程序繁琐,耗时费财;立法内容多有重复且规定严格的法定资本及其交付期限,实行实缴资本和资本维持制度以及对企业经营范围严格限制;企业设立主体的法律责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时失去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效率。而且过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因为只有效率法则才是市场经济的最高法则。谁没有效率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立法应该效率与交易安全并重,让企业的设立主体有多种选择,既能灵活的设立,同时又能顺利的退出;把市场准入制度与企业设立准则主义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企业设立主体与中介机构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设立法律责任,真正提高企业交易安全。

针对国有企业立法有的学者主张采用特殊形态企业立法,名称可以为公营企业法、国有企业法或国有企业改制法;有的学者则主张只按投资者责任立法,不单独针对国有企业立法。笔者认为既应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有很多国有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战略和社会责任,不能采用公司制,只能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又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了wto,对国内外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需要平等对待企业、实行无歧视立法。因此,将外资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等分解整合到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国有国营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中,再辅之以国有资产管理法及特殊行业准入立法。基本上可以既保证了立法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企业的平等性。目前,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难以与非国有企业实质上平等,非国有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又占有了先发的优势(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依据《公司法》第21条规定,国务院应对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办法作出统一规定,如不能作出统一规定则应依据实际情况作出指导性意见。其原则是体现平等性。这是国有企业在第一层面上重构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才能培育成具有独立人格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者。只要存在特权就很难转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2.企业立法在理论上着眼于企业增量利益 [3]调整。目前我国企业立法受民法理论影响较大,重点是界定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所有制立法是主流,就是1993年出台的以投资者责任形式的企业立法《公司法》也主要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股权)与企业经营权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虽然涉及了股息的分配,它只是股东-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并没有涉及投资者、投劳者、管理者(严格意义也是投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1)民法理论对增量利益的调整采取理论逻辑是:确定物权所有者物权产生法定孳息(民法上把企业经营利润作为法定孳息)物权所有者享有法定孳息的收取权。但这种调整方法只能适用于农业社会时期工厂的所有者、经营者甚至生产者三者合一的时代,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产的社会化和信息化,以这种调整方法来调整企业利益的分配根本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一是忽视了增量利益产生的劳动的存在。物是不能自行增值的,资产只有投入运营,在生产环节产生增量利益。而活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第二是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二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作用。二是知识工人在职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跟企业中知识工人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劳动密切相关。而我国企业法并没有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性质(有的学者以人力资本的概念来代替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否认其参加利润分配的权利。就是对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也是采取限制的态度。公司法对专利、工业产权、信誉(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0%,高新企业不超过30%。第三是否认了按劳分配,实质是按资分配。目前,我国企业法所体现的分配关系还是国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得利润、工人得工资。

(2)企业法理论应该是着眼于增量利益的调整(但并不否认对存量利益的界定),通对企业内部增量利益关系的调整调动投资者和投劳者的积极性来注入企业的活力。这是企业立法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法律界定投资者以决策劳动和资本所有者两重身份取得利息和部分利润,管理者以管理劳动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技术人员以其科技劳动和技术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普通劳动者以其生产劳动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职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多种途径:一是利润分享制。在美国、法国和英国普遍实行:在法国,199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人数达到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实行了利润分享制,参加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英国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润分享法规,198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职工达到51万人 [4]而且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法律的税收优惠。二是企业价值分享制,即采取股票期权方式对企业的价值的增值分享的制度,199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职工股票期权, [5]80年代英国政府制定了鼓励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 [6]三是企业所有权分享,即职工持股计划(esop)。四是管理权分享制。职工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参与企业管理,代表全体职工利益,主要在德国普及,1976年德国颁布的《共同决定法》规定,职工在2000人以上的公司监事会(相当于董事会)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比例为各占50%。 [7]企业职工通过参与利润的分配使企业的所有者与职工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关心企业的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应以各自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社会主义法律也应该给予明确的确认,确认其劳动力所有权(包括企业家产权)同资本、技术、信息共享利润分配。

3.在法律制度上应通过企业家产权制度、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制度、技术产权制度的确认及对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实施,引导企业进行各种形式按劳分配制度和按要素分配制度,施行投资者、投劳者的利益制衡的各种公司法律制度,重构国有企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1)企业家产权制度。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是解决我国企业家资源稀缺和国有企业企业家行为失范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要条件。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确认企业家阶层的法律地位。法律上有阶级划分,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有职业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但没有根据所有权和经济职能进行的阶层划分。如雇主和雇员,董事、经理和雇员的划分。法律地位不明确,也就谈不上权利与地位及法律上的保障,鲍莫尔(baumol)提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慢主要不是处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源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制度机制对企业家资源 [8]的引导和发挥。并提出三条定理:各时代各社会间,决定企业家资源各种用途酬劳的游戏规则;各个社会企业家资源应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戏规则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家资源在生产性领域和非生产性领域的应用配置。即用法律确认适合企业家资源向生产领域配置和应用的游戏规则是社会发挥企业家生产力作用的首要的制度条件。因此,明确确认企业家的法律地位,并给予法律上的保障是企业家产权制度的确认的首要条件。二是企业家产权的内容包括经营权、管理创新所有权、信息所有权、企业家以自己的经营形成的无形产权。法律确认企业家产权内容的合法性并赋予其剩余索取权。在公司法律制度设计上,是以企业家产权可以作为出资的形式-产权股份化方式参与剩余索取还是在公司章程中以契约(合同)方式参与剩余索取;是以强制性条款规定企业家产权还是用任意性条款来确认企业家产权。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欧美公司法对此规定也不尽一致。三是企业家市场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家产权的界定和定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90%以上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任命的。对企业家的评价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而政府对企业家的评价实际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公务员考核,不能体现企业家的产权价值。

目前,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以及“mbo”(managementbuy-outs)即“管理层控股收购”或“管理者收购”。实际就是对企业家产权取得剩余索取权的承认。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企业家与所有者和企业利益的长期相关和一致性。使企业家剩余控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发挥其创新、开拓精神,塑造企业的活力机制。

(2)劳动者产权制度。劳动者的劳动包括投资者的决策劳动、经营管理者的指导与协调及监管劳动、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及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已包含在企业家产权中,技术人中的脑力劳动分两部分进行确认,一部分是技术人员的创新劳动的结果: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上已给予确认。另一部分内化于技术人员劳动中科技劳动在法律上也应给予确认(将在下面技术产权中予以阐述)。因此,这里需要法律确认的劳动者产权制度主要是指投资者决策劳动与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劳动产权因为与投资者的资本所有权的合一而容易被忽略,认为投资者仅仅以资本所有权而享有剩余索取权,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纯粹的生产劳动或服务劳动对商品价值创造的影响越来越少而容易被忽略。另外“英雄史观”的深刻影响,忽视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 [9]总认为企业的活力只是来源于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殊不知,没有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企业是不可能搞好的,一个好的企业家最根本的作用只不过起到了激发全体职工的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了企业职工的意志,上下同心、共担风险和利益的作用。知识经理也从监督劳动转变为亲自参加劳动;从加强工作方案和方法转变为理解工人。 [10]台湾《天下》杂志里有一句话说得好“经理与工人间相互理解,便能撑起企业大厦。”因此,劳动者产权制度的合法化是劳动者提升自己产权价值的催化剂,将极大地促进劳动者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和关心企业利益。因而它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是劳动者产权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典型结合,在公司制中引入劳动者产权制度也应是个很好的尝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各省市也制定了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法规,上海、北京、深圳等十几个省市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组建职工持股会”的试行办法,目前,我国实行职工持股的方式大体有四种:一是根据国家体改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部职工股。二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三是股份合作制企业设立职工个人股;四是组建职工持股会向公司投资。严格地说,职工持股(esop)并没有真正体现劳动者产权制度的法律化。它还是以投资方式取得股权。没有体现以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取得股权产权制度,与职工持股收购(ebo。employeebuy-outs)一样,还只是一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

(3)技术产权制度。知识技术的载体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知识技术创造的价值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活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生产资料中的知识技术,形成合力,在创造新使用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使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相应地,知识技术产权制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它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生产资料中形成物化劳动,是物权的一种形式。另一部分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科技劳动者上的活劳动。这种活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是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简单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内物权”。“内物权”的股权化,是体现知识技术产权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的结合,基于知识技术在企业利润中的贡献,在公司法中应对技术产权出资比例给予适当的提高,当然,这与技术市场和评估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有很大的关系,但不能因市场的不成熟而限制技术产权的价值。这里有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到目前生产力水平的不够发达,资本还具有稀缺性,对技术产权在公司法中的规范还是以任意性条款予以规定,但在税收方面应有优惠的法律规定予以引导。

 

 

注释:

  [1]史际春.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法律问题[db/ol].http//civilaw.cn.2001—04—26。

  [2]漆多俊.市场经济企业立法观—企业、市场、国家与法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68。

  [3]陈乃新.经济法是增量利益生产和分析法[j].法商研究,2000,(2):12。

  [4]韩宝江.西方世界的拯救—现代西方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贡献[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251。

  [5]nceo.employee stock options fact sheet.nceo.org/。

  [6]lesley baddon,people's capitalism:a critical analysis of profitsharing and employee share ownership,roatledge,london,(1989).31~32。

  [7]李永杰.国外股份制经济100年[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161~168。

  [8]丁栋虹.企业家产权制度建设及在中国的实践[j].学习与探索,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