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41-02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相对于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的责任主要是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要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水平,高职院校和相关人员必须明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与原则,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以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
(一)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和挖掘,就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是一种科学方法论,能够促使我们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及建构优化的教育教学系统。有学者将系统科学的控制理论引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之中,采用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方式性控制和全程控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依据
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文件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法规依据。在构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使建立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1.改革“三种模式”。从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到2015年出台《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提出了系统、明确、规范的意见,为科学制订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正像有学者提出的那样,“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将人才培养模式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方案的逻辑主线,支撑方案的内容与运作,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实施“五个对接”。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提出了“五个对接”的专业建设要求,即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成为制订与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3.建立“一种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结合学校实际,以专业群变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编制体现专业群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确立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具有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创建专业群共享的教学资源,按照专业群组织教学和管理,有利于形成专业集群优势,也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
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有外显的核心要素,又有内隐的核心要素。
1.外显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要的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也就是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问题,这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指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职业态度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2)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培养人什么,核心是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出发,设置相应的素质教育通识课程、职业平台课程、职业方向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形成多元整合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符合专业教育的“高等性”和“教育性”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求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3)基于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是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传统的以知识、教师和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必须创新和转变考核评价方式,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2.内隐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所谓内隐的核心要素是指虽然不能直接看到,但却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内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这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统领的作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及不同的人才培养内容与方法。只有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化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预期目标。(2)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固然都很重要,但环境的核心要素是体制机制平台。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需要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包括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只有校企协同育人,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有了机制上的保障。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原有的教学计划改进而来的,其框架结构必然应包含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表;必要的说明等。2012年颁布试行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给出了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也应该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的基本依据。
除了人才培养方案核心文本外,有的院校还提出了“1+4”的人才培养方案“文件包”,即1个核心文本和4个支撑文本。核心文本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规定,支撑文本包括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保障。这种思路也得到了部分高职院校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70-71.
[2]祝士明,吴文婕.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4,(27):10-13.
[3]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2-63.
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路径选择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从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对地方高校来说是一项新任务,亦是一种新挑战。理念层面已基本形成共识,实践层面则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之际,能否突破体制和机制制约,直接关系到发展理念与办学定位能否落到实处并产生实效。广州大学自2000年合并组建以来,明确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创建广东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为契机,学校2010年制订并颁布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从宏观层面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建设思路、保障措施和实施步骤等进行顶层设计;结合2012年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从微观层面对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定位、培养路径和实现机制进行了深化和细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
一、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学段学期制”
近年来,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仍相对迟缓并且内驱力不足,总学时偏高、课堂讲授时数过多,师生互动不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受限等问题屡受诟病,成为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为此,在新一轮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我校融合常规“两学期制”和“三学期制”的各自优势,实施“学段学期制”管理模式改革。通过优化学期设置,调整学时学分安排,严格控制总学时总学分,从制度层面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倒逼机制。
1.学期设置方面。启动“学段学期制”管理模式改革,每学期设置20周,分为长短两个学段。其中,“长学段”设17周,前16周集中安排理论教学和常规实验教学,第17周统一组织课程考试;“短学段”设3周,主要安排实习实训、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学科竞赛的集中培训、部分通识教育课程、第二专业课程、探究性与开放性实验、课程设计(论文)、综合设计(学年论文)等教学活动。时间有拓展需求的,可向寒暑假延伸。“学段学期制”管理模式改革,优化了学期设置模式,一是有利于解决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环节穿行所引起的交叉重复现象,从而保证学生理论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时间;二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开设,有利于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连续性和集中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三是有利于解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够等问题,为学生参与实习、实训、实践及科研训练,开展探究性与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等自主学习活动创造条件。
2.学时学分安排方面。配合学期设置模式的改革,课内教学由原来的18学时/学分压缩为16学时/学分,实验类课程由36学时/学分压缩为32学时/学分,严格控制课堂教学的学时数,从根本上改变课内学时过多、课程安排过满的状况。从制度层面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精选理论教学内容,对“繁、难、偏、旧”的内容及时进行删减,努力实现理论课程的小型化、精品化与模块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
二、深入调查与论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过程与质量。受制于资源禀赋的不足,尤其是优质师资的结构性短缺,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因人设课”及“因无人而不设课”现象,影响了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严谨性。为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从细化课程的形成机制及决策流程入手,确保每一门课程设置理据充分,教学目标及任务明确。为此,在确定课程设置方案前,学校组织各专业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开展专题调研,学习、借鉴相关院校同类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先进理念与最新改革成果,广泛征求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对本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期望与诉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办学定位、本学科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凝练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建立理论课程及实践环节与人才培养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逐层映射关系,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转化与整合。第一步是调研论证,将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如知识点或知识单元、知识领域、知识体系等;第二步是提炼升华,将具体教学内容转化为支撑培养目标的各教学模块及教学要求;第三步是分类整合,将内容相关的系列教学模块整合成课程,构建课程体系,从制度层面使每门课程都承载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每项核心知识、专业能力及素质要求都能具体落实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或课外培养等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能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等三重教学目标。
三、“通”、“专”结合,优化“平台+模块”课程结构
近年来,通识教育在地方院校已基本实现普及,但深化发展仍面临教育理念模糊、课程体系庞杂、师资短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滞后等问题的制约。为实现通识教育从“普及”到“深化”,我校提出“大通识”教育理念,对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第二课堂活动及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提升,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1.平台课程建设方面。以“前期趋同、后期分化”为原则,优化“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全校统一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相关专业打通培养,同一级学科或学院(部、系)设置院级平台课程。同一专业各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程统一设置,不单独制订各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开设。相近学科和专业之间搭建2年左右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夯实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同时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形成若干能够体现学科优势或地域特色的柔性课程模块,兼顾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
2.模块课程建设方面。拓展通识教育平台,将思想政治理论等公共必修课和第二课堂纳入通识教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必须在课内取得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规定学分外,还须至少累计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把第二课堂活动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使通识教育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培养体系。与此同时,整合各专业原“新生入学教育”、“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科研分析工具”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规范“专业导论”和“学科研究方法论”课程开设。其中,“专业导论”课程统一在第一学年开设。课程内容要求涵盖学科发展概要和实践(实验)方法概要两部分:前部分要求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领衔讲授,内容涵盖专业概况、学科(专业)领域、学科背景及发展趋势、学科基本内容、学科研究方法等内容,使新生在入校之初就能与名师零距离接触,高起点领悟科学与人生的真谛;后部分要求各专业结合本专业实践(实验)要求,筛选若干典型的科研项目、成果或产品,以直观的形式和通俗的语言向学生全方位展现项目构思、设计、实施及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使新生能尽早地接触科研和生产实际,增强专业认同感,有效解决部分学生入学之初由于专业认识不足,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学科研究方法论”课程统一在第三学年开设,结合专业特点讲授文献检索与信息分析的基本技能、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基本方法,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使毕业生掌握基本科研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质量。
四、因材施教,公共必修课实施分级分层分项教学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在校生数量显著增加,个体间的兴趣、爱好、文化基础及技能水平差异较大,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为此,学校对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大学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分别实施分级、分层、分项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可选择性。
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置A、B两种修读起点。学生入学后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先进行分级,逐一确定修读起点。A级从“大学英语Ⅱ”开始修读,B级从“大学英语Ⅰ”开始修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免修后续大学英语课程,直接获得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大学英语课程学分,腾出的时间自主选修高级英语课程,实现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分层教学。第一层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和自主性,采取“集中导学+个性化辅导+自主学习+通过性考试”的模式运作,课程学时由原来的54个课内学时压缩为20个课内学时+40学时的自由上机机时,学生通过广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即视为达到课程修读要求,直接获得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分。第二层次的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七类课程模块,强调教学的差异性和应用性,不同学科专业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自主选择修读课程与教学内容。
大学体育课程实行分项教学。开设篮球、排球、武术等项目,学生自主选择项目,突破以往按年级和课程授课的单一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及运动特长的引导与培育。
五、点面结合,搭建“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未来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虽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但相当一部分地方院校的实践教学尚存在体系不完善、管理方式粗放及学时学分权重分配不足等问题。学校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通过深化实践教学的体系建设和制度保障,有针对地进行巩固与创新。
1.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三层次能力,搭建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内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五个模块。实施核心实验项目确认工作,将基础实验课程平台和相关学科专业实验课程中居于核心位置、具有特色或引导作用的实验项目确认为核心实验项目,通过实验项目及内容的整合重组、融合与创新,减少实验项目及内容的交叉与重复,落实每个实验项目的教学目标、核心知识点、实验方法及仪器设备配置,使实验教学的管理重心由课程层面下沉到项目层面,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实效性。
2.制度建设方面。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实行量化控制,大幅压缩演示性、验证性的基础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要求各专业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实验的课程需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80%及以上。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比例要求大于25%,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比例要求大于30%。工科类专业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时间不少于一个学期。教师教育类专业统一安排不少于16周的集中性教育实习(顶岗实习支教)。依托建筑工程、传媒、化工、计算机、工业设计等几大行业背景,实施校企共建共享“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实践教育”产学研用平台,实施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的项目教学,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地方政府共建“大学生创业研究院”,支持本科生尽早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及科技开发,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创业孵化及创业实践项目,多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德俭,莫勤德. 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 现代教育管理,2011(3).
[2] 许春英,高志强. 基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11).
篇3
关键词:创新人才;精英教育;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27-02
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精英教育,而精英人才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因为社会的进步源于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对教育的迫切要求。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机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重任,而完成这一重任必须制订合理而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正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技术路线,如何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精英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一直是我校教学改革的前沿课题和探索重点。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方向,在我国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教育阶段仍须大力发展精英教育。研究型大学一方面要发展大众化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一个具有“三海一核”特色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在良好地完成大众化教育的基础上,更应该担负起培养精英人才的重任。
1.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大学的起点就具有很大差异,学生的底蕴、特点、爱好、能力、性格、思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解决不同文化基础学生的培养问题,给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提出了新的难点和挑战。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而实行大众化教育,虽然满足了大部分学生发展的一般需求,培养了一大批广适性的人才,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优等生的需要,对优等生的教育,应该是在大众化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更深层次、更具有创新性的精英教育。这样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能够受到更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特色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2.培养精英型人才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研究型大学的首要任务和最根本的内涵就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九五”和“211工程”建设中,我校形成了以主要服务于“三海一核”,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海一核”特色的人才培养及发展目标。按照我校的全面推进以“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为特征的培养模式,培养满足“三海一核”等国家战略领域需求的一流工程师、行业的领军人才和科学家,一直是我校的培养目标,也是自动化学院的努力方向。像我校这样以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高等学校,“应当把精英教育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理念,下大力气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和建设,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精神、能为中华民族腾飞献身的‘国际化’精英人才”。
3.培养精英型人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自成立以来已培养本科生3500余人,共有3个专业方向,分别为“船舶控制”“运动控制”和“过程控制”。自动化专业200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2008年被列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上有较高声誉的专业。自动化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二级学科中“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防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两个学科为国家“211工程”“九五”“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并已列入国防科工委“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规划中。目前,学院使用多媒体手段授课的课程达到42门。6项成果获多媒体课件类校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共有9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正在积极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形成一支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经过3~5年的努力,学院双语教学授课课程争取达到14门。
精英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正需要制订一套适合精英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自动化学院拥有这样一批专业人才和特色学科,必然决定着我院担负着培养精英人才的重任。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覆盖面
1.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在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时,要确定培养行业的领军人物、一流的工程师、具有深厚基础、创新潜质的科学研究人才的目标。培养方案是学生学习的理论依据,制订一套行之有效且适合精英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能力、知识、素养等全方位的培养上,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2.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自动化学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学改革。打通专业课程平台,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优化理论教学环节,推进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创造条件,引导科研与创新活动;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合理安排实习环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压缩课内教学时间,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科技发展相结合;课程组内教师按照统一的大纲授课,但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要求,在授课过程中侧重点不同;改革教学模式;更新和完善教学技术手段;实现教考分离;学业评价。改革实验教学的模式和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3.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为了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强化教学质量,自动化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识教育与特色需求相结合,完善专业方向设置;构建课程群(组),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坚持“三海”特色,设置鲜明的“三海”特色课程;推进多媒体、双语课程建设,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研究型教学方法;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科学合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本科教学,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发挥科研优势,坚持科研支撑教学;明确奖励办法,量化激励机制;完善约束制度,保障教学质量。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使面对学生的教师始终是最优秀的。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制订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全面评价课堂教学。制订学生评教指标,改善教学质量。
4.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科学而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精英人才的培养起重要的推动和导引作用。精英人才培养富有创新性,也具有不确定性,过于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利于学术自由和精英人才的培养。通过完善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激励学生科技竞赛等举措来推进精英人才的培养。
根据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素质理念,结合人才需求方向,自动化学院针对自动化学院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等建立了一套全面完整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全面完整的人才评价体系,为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评价标准。以此为基准,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施以来,获得了显著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效果。
篇4
关键词:胜任力理论;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方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08-02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方案与市场人才需求普遍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的产业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时代的技术更新更是加快了脚步,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趋向于“召之即来,来之即用”,对就业者的自我学习等综合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却没有“与时俱进”,大学的教育模式陈旧,课程体系落后,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一大难题。[1]
为了解决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培养问题,我们基于人力资源的胜任力模型理论,以网络编辑岗位为实例,根据对该岗位的调查,提炼出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通用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系统的课程体系,形成切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2]
一、理论基础
胜任力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人力资源实践中应用广泛。
(一)素质的基本概念
“胜任力”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和动机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3]
(二)胜任力族群
麦克利兰和他的研究小组根据对200多人在工作中的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所得到的信息,建立了286项胜任素质模型数据库,其中包括一般企业、政府、军队、教育和宗教等组织中的技术、市场、企业家、领导、服务等类人员的胜任素质。
该数据库记录了大约760种行为素质,而其中的400种行为素质是较少提到的胜任素质要素,而其余的360种行为素质可以用少数胜任素质要素解释每个领域工作中80-98%比例的行为及其结果,它们分别是:
1、成就与行动族,具体包括4个素质要素:成就动机、主动性、对品质和次序和精确的重视、信息收集意识和能力。
2、帮助与服务族,具体包括2个要素:人际理解能力、客户服务导向。
3、冲击与影响族,具体包括3个要素:影响力、关系建立能力、组织认知能力。
4、管理族,具体包括4个要素:培养他人意识与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团队领导能力,命令/果断性。
5、认知族,具体包括3个要素:分析式思考能力、概念式思考能力、技术、职业、管理专业知识。
6、个人效能族,具体包括4个要素:自我控制、自信、弹性、组织承诺。
(三)胜任力理论在高校的应用
胜任力理论在高校的应用研究成果比较多,但大多数集中在建立高校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馆员、行政人员等各类具体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上。而孙杰、孙宝民对地方高校毕业生胜任力培养方式进行了探析,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4]孙丽璐、何磊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胜任力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基于KSAP理论通过调研确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胜任力模型,包括知识类、技能类、人格类方面的胜任力,共计10项胜任特质。[5]
(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比较陈旧,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从知识结构上、素质能力上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不能与时俱进地满足就业市场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有不少院校也在开展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和课程改革,但大多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教育专家的建议对课程做出调整,其主观成分占据比例很大,容易出现“拍脑袋”、“想当然”、“闭门造车”、“权威效应”的误区。
二、基于胜任力理论的“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构建“网络编辑”人员的胜任力项目,并据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一)构建整体思路
“网络编辑”专业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步骤为:1、资料信息的收集。搜集渠道包括网络、图书、刊物、访谈、会议资料、行业协会信息等。2、胜任素质的问卷调查。3、统计数据分析与课程体系设置。4、现有课程的比较与调整。5、落实课程调整方案和分析成果。
(二)市场调查与统计
市场调查问卷的内容是在访谈信息整理形成的能力清单和现有的麦克利兰胜任力族群的基础上生成,问卷的发放对象为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编辑、网络推广的在岗人员以及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1份。经过统计处理,综合提炼出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胜任能力,共计27项。
(三)胜任力与支撑课程的对应关系
从下表中可以看到胜任能力与拟设置课程的支撑对应关系。
网络编辑是操作性很强的职业,仅仅通过课堂的知识传授,是不能达到理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需要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的措施有:
第一,教学学时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时中有50%为实践学时,采用课堂设计、工作室项目等形式实现。
第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平时成绩占60%,主要构成部分为实践性的作业与任务。
第三,充分利用假期实践。在大学一年级暑假安排认知实习;大学二年级暑假安排小学期,由教师和专业人员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小项目;大学三年级暑假安排一段时间业务实习,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工作。
第四,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的实践也可充分利用。如参加大赛,参与专业的工作室项目,参加校方对外的社会服务项目,等等。
第五,毕业论文阶段,从选题、撰写,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以毕业设计作品来展现各知识模块与技能的综合运用水平。
三、结论
本文从对胜任力理论的研究出发,探讨网络编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支撑关系,摸索出一套客观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模式,为高校人才培养建设提供借鉴。该研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毕业生胜任力差、对口就业率低、就业目标岗位不明确等问题,使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艳玲.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析[J].人力资源开发,2009,10:29-30.
[2]刘兵峰.胜任力模型与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3]朱伟俊.以胜任力为基点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124-127.
篇5
关键词: 并行工程 工科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制订与优化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各类高校的努力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因此,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优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学生成才的关键,多年来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1],[2]。开发需要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学生就业需要和长远发展等难以调和的矛盾,以及如何实现校企联合办学、协同创新的问题。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简称CE)是由美国国防部防御分析研究所(IDA)于1988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其核心是实现产品及其相关过程设计的集成,在制造业和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而有效的应用[3],[4]。并行工程可以从管理理念、管理程序和协同工作环境等方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高效化与科学化。
一、并行工程的概念及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特性
按照并行工程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1.并行特性
人才培养开发的并行工程就是把时间上有先有后的制订与优化过程,转变为同时考虑和尽可能同时处理和并行处理的活动。如图1所示,这种开发模式从一开始就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求及长远发展,各阶段相互关联、并行或搭接进行。这种并行的工作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各阶段相对独立、按顺序逐段开发的流程,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的成功率。
2.整体特性
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树立以生为本、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培养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为目标,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而基于并行工程的开发模式强调从全局考虑问题,追求的是整体最优,要求把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各种活动作为一个集成的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以达到整体最优的目的。图2反映了人才培养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因素的内在联系。
3.协同特性
并行工程特别强调开发群体的协同工作。要发挥好参与制定者的群体作用。为此,应该成立一个真实的或者基于网络的虚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小组,小组成员为在校生、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专家、本专业教师、相关学科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的代表。工作小组有自己的责、权、利,有自身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用共同的信息资源工具完成任务。并行工程强调一体化、并行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力求排除传统。
4.集成特性
基于并行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是一种系统集成方法,主要表现为:(1)教学管理者、专业负责人、学生、用人单位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2)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到职业生涯中的各类信息的获取、统计、分析的集成和统一管理;(3)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中学校与企业间功能的集成。
二、基于并行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管理活动中,建立一种基于并行工程的管理模式,将内容繁杂的活动纳入一个整体的系统中,通过信息流的反馈,对各项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以达到开发效率最高、培养方案质量最优的目的。
基于并行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团队的组织结构如图3所示。在并行工程团队中,包括了行业专家、企业人事经理和往届毕业生为代表的企业代表,以及专业负责人、专业任课教师、基础学科教师、为代表的教师代表,还有校院(或系)两级教学与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团队中心成员为在线学生代表。通过这由多方利益群体及多学科、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员构成的团队,构建出一个整体化的组织。
这种并行团队的组织模式与以往仅仅依赖学校专业教师和专业负责人组成的管理团队不同,避免了由于前期未考虑某些参与主体利益而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工作在随后的一些环节上出现问题,降低人才培养方案乃至影响今后的顺利执行。
在并行团队的构件时,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同时,要注意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但同时要有主有辅。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制定,以行业专家的意见为主,以学校专家的意见为辅;课程体系的确定,以学校专家的意见为主,以行业专家的意见为辅。
在并行工程的模式下,要特别注意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的相互信赖、互相支持、互惠互利的组织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信息畅通、准确,才能确保协同创新,最终制订出一份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基于并行工程的地方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例
以我院机械类专业“211”人才培养模式(两年基础、一年专业、一年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优化为例[5],我们成立了如图3所示的并行工程团队,共同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分析和论证,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面充分吸收产业界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并详细确立了各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以学校专家意见为主,同时充分听取学生、企业专家等各方面意见,要按照“加强基础、精炼专业、突出应用、提升素质”的原则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两大课程平台。“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包括“素质教育必修课程”、“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和“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三大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大课程模块。既注重实用性,又增强适应性;既培养思辨性,又坚持知识性。
在并行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过程中,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这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模块、常规理论教学管理模块、实践与创新模块、质量工程建设模块及教学质量评价模块等五个部分,如图4所示,实现了对本科教学的整体集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的信息面向并行工程团队所有成员,具有开放性、透明性,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有助于各方参与者及时进行沟通和迅速反应。
并行工程将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叉、重叠,利用信息的相互交流来达到资源的共享,其计划和控制的依据都是信息的获取。人才培养方案模块与其他四个模块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共同构成了一个并行工程的整体。通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信息并行提升了人才培养开发的工作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工作由原来的8个月,缩短到现在的大约3个月。
四、结语
根据并行工程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提高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质量和效率。下一步要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的量化模型和评价方法,进而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张济生,刘昌明,梁锡昌等.面向21世纪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14-16.
[2]吕淑云.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有关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118-119.
[3]张璞,苏振民.基于并行工程的房地产开发模式[J].基建优化,2005,(3):16-19.
[4]王力,杜长龙.并行工程方法及其应用[J].煤矿机械,2006,(5):731-733.
篇6
1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
汉语言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出现后较早设立并繁荣的一门专业课程,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文学培养知识面较宽的专门人才,为各行各业输送优秀的人才,汉语言专业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各行业和领域,为行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汉语言专业由于其教学知识设计的广泛性,曾一度成为各高校争相设立的专业,在当时就业前景非常广。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汉语言专业因为泛而不专的原因,导致其逐渐变为冷门专业,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汉语言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能力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行业已经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型人才所能适应的,行业逐渐偏向于实用性,对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方案就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2 省属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理论而不重实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汉语言专业由于其偏理论方面的学习,已经逐渐受到报考人员的冷落。究其原因仍然是高校在培养汉语言专业人才时,由于一直以来坚持理论教育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弱,面临着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严峻形势。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4年学制的本科专业,一种是2年学制的专升本专业,由于本科设立时间短、基础缺失,汉语言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学校的专业课程太多,使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不足,很多高校的汉语言课程的主修课程被文学赏析和文学写作占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
2.3 教学方法传统无创新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结合时代在不断进步,在汉语言教学中应结合当今社会的普遍情况实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然而,很多高校的汉语言专业教育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教育水平,课堂教学按照传统的汉语言赏析和汉语言文化写作只是单纯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与当今实用性人才需求理念相去甚远,使得汉语言专业整体就业率低,就业水平不高。
3 对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几点建议
3.1 开展汉语言拓展课程 汉语言拓展课程是指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和最新经济发展趋势开展相应的拓展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
3.1.1 考研深造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根据汉语言专业的文学和语言两大模块来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提供汉语言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等语言课程;在文学课程设置上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化赏析、唐宋诗词赏析、明清小说研究等文学课程。
3.1.2 教师教育类课程。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较多的选择教师行业,在教师教育类拓展课程,开设教师素质教育、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学解读、经典文学理解与赏析、教师礼仪、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演讲与口才等教育类课程,使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行业时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努力拓展教育知识水平,力求培养多方面知识技能的教师人才。
3.1.3 文秘编辑类课程。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等课程,这类课程适合汉语言专业学生以后从事文员和公务员;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文学编辑、新闻学等课程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后从事媒体、记者、文案类工作。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开发,结合理论进行相应的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中,分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三个实践类别,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文学采风、学年论文、文化资源调查、非线性编辑、报刊排版、教师教育、新闻采写和文书档案管理等具体实践课程,并且针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综合考查。
3.3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一到高年级,提问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很少主动向教师提问,即便有问题也是自己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得到模糊的答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课程知识讲解,才能使学生得到进步。
3.4 加强实践,重视学生实习过程 汉语言学生一直以“高理论低实践”的状态而被用人单位诟病,要改变这种认知,就应该强调学生实习的重要性,在汉语言学生毕业前,高校应该设立相应的实习考核毕业检验过程,只有通过对实习的评价结合学生表现予以毕业。学生可以通过在初高中课堂、新闻媒体、企业文化部门等进行就业实习,提高汉语言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篇7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多样化学分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12
Research on the Diversified Credit Certification for the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YUAN Qingqing, WANG Nan, XIA Kun
(School of Optical-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Abstract Full 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i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credit evaluation of existing training programs in a single, unabl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raining of high-level talents, this paper combined Shanghai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was studied making. Put forward the "diversity of Chemical School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nterprise prod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competition assisted the authentication scheme, and gives the credit allocation proportion of concret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the class.
Keywords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training program; diversified credit certification
0 绪论
研究生培养教育的成果直接影响我国高级别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多数理工科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类别,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侧重理论教育不同的是,该类别研究生旨在培养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事实上,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中并未侧重高层次学术应用这一点。多数专业只是要求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完成专业课程学分、另外有简单的实习经验即可,但对实习的专业性、持续性、有效性并没有严格要求。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现象,有悖于学位类别设定时的宗旨。同时,即使有些学生希望从实习中掌握更多的实践能力,但学分设置上的缺陷大大降低了积极性。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如何有效进行研究生教育教学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这两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各地区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学校、企业展开多范围、深层次的产学研联合,这就为专业研究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更多的方式选择。
基于上述大环境,本文结合上海高校所处地域优势,从电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出发,探索“学校专业知识、校企产学联合、专业竞赛辅助”的多样化学分认证方案。在保证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结合自身长项、自主选择专业学位培养方式,以期提高该类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1 多样化学分认证方案
1.1 学校专业知识
基础理论学习是各项专业技能的基层建筑,尤其对于工科专业来说,任何有效的应用实践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因而,无论如何进行多样化学分认证,都应该首先完成一定学分的学校专业知识学习。
在进行“学校专业知识”部分的学分设置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学校所修学分除专业基础知识必修以及专业知识选修外,还需进行思想教育方面的学分设置;同时,为了避免思想教育课程考核的过于形式、教条化,可将其分成课堂学习以及导师评价打分两部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正确人生观的树立。(2)学校专业知识学分为必需学分,是学生完成整个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学分,需要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中完成。(3)为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与社会发展尽量接轨,各专业基础及选修课程的设置,必须由学校相关部门根据专业发展、学生就业需求等进行定期的修改补充。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建议“学校专业知识”部分学分占总学分的60%,其中包括基础知识必修、专业课程选修以及思想教育课程,为学生必须取得的学分,不可用其他方式代替。
1.2 校企产学联合
对于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来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在培养过程中进入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展开深层次的校企产学研联合对企业本身以及高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都是有利的。学校向企业提供研究课题的理论支撑、技术支持;企业则一方面提供仪器设备、研发资金供教师开展相关科研,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学生实习岗位,使其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巩固所学、不断提升。对于处于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而言,在开展深层次的校企产学研联合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学校培养办可以与高校、教师保持有长期科研合作关系的研究院所、企业签订产学研联合基地相关协议。同时,为了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习过程、保证学生专业实践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校每年评估、确定各专业可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的企业,并在研究生信息网中公布;同时对纳入产学研联合基地的企业进行必要考核。
(2)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实践企业,但必须保证专业相关性。
(3)在进行产学研培养过程中,必须实行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度。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工作,校内导师则完成学生实践相关性、实践报告等内容的质量把关,务必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
(4)在完成企业实习后,学生必须提交符合要求的实践成果,同时必须经由三名以上专业相关教师进行评价打分,进一步杜绝弄虚作假、专业无关等现象。
(5)将学生产学研实践过程纳入培养体系,设置相应学分。
(6)为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生产实践的积极性,可将产学研学分设置成“区间段”,即可根据实践成果分档次打分。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建议“校企产学联合”部分学分占总学分的20%~40%,其中包括实习内容专业相关性、实习成果两部分成绩组成。此部分学分为学生必须取得的学分,但由于是“区间段”学分,学生可以选择高质量的实习修完全部此类学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代替不足部分。
1.3 专业竞赛辅助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学生个人兴趣,制定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允许学生在完成必要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企业实习外,采用其他方式获取相应学分。教育部研究生学位中心自2013年起,面向全国在校研究生开展“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包括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该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旨在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打造校企合作创新平台,营造研究生创新良好氛围,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
考虑目前各高校研究生培养办已经在大力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创新实践系列活动,笔者认为可以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将这一环节中取得的成果以学分形式体现,即学生可以选择通过参加相关赛事来获取一定学分。但需要注意是:(1)培养部门在考核此类学分时,要严格规定创新系列活动的竞赛类别;只有在参加专业相关的竞赛时才有可能获取学分。(2)对于竞赛和成果级别的规定也需要在制定方案时有所体现。(3)为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校内选拔、竞赛指导等方式,以期让专业竞赛与我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相辅相成。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建议“专业竞赛辅导”部分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超过20%,为学生可选择获得的学分,可以采用其他两种方式替代。
1.4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三种方式只是笔者结合现有环境进行的培养方式的探讨,其他任何一种有利于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式,都可以纳入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与此同时,在制定多样化学分认证方案时,一方面需要学校培养部门在制定方案时广泛征求二级学院、研究生导师以及部分相关企业的意见,确保制定的认证方案是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另一方面,需要研究生导师和培养部门共同承担起学生学分认定中的审核工作,确保转化成学分的产学研实习、专业竞赛都是跟专业直接相关的,避免投机取巧、蒙混过关现象。
上述方案中进行的学分设置比例也需要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2 总结
本文针对现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存在的学分认证方式单一、高层次学术应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结合上海高校所处的地区优势,提出了适用于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校专业知识、校企产学联合、专业竞赛辅助”的多样化学分认证方案。旨在从培养方案制定角度出发,以培养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展开多方向实践的积极性。同时给出了上述方案中学分设置的参考。当然,此类多样化的学分认证方式目前只是在探索研究阶段,具体操作的话还需要学校研究生培养部门、研究生导师、企业导师以及学生本人的协作努力,也需要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月梅,周文翠.国外研究生创新教育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5.2:141-143.
[2] 侯彦芬,易小西,占志勇,陈明灿.协同战略下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5:48-50.
篇8
Abstract "Orders Form"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as a kind of important 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data, did not consider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policy factors,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itself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order training"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order training,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order form" talent train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1 “?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1.1 “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规范性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各环节中明显存在规范性不够,甚至环节缺失的问题。比如,68.75%的院校不了解学生在岗位工作的胜任度,75%的院校不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发展前景,18.75%的院校对学生就业后情况基本都不了解,这就说明学校缺失了订单学生职业跟踪的环节,更谈不上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了。又如62.5%的院校因为学生异动较多给管理带来不便,56.25%的院校因为教学计划变数大影响教学秩序,58.02%的学生认为对学生有一定帮助,但实施细节需要改进,这些是由于在计划制定环节和过程管理环节不规范造成的。
1.2 “订单式”人才培养能力欠缺
调查结果显示,28.4%的学生认为“订单”培养过程一般,3.7%的学生对“订单”培养过程不满意,学生整体满意度不到70%,31.43%的企业认为校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管理有欠缺、实训场所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师资力量薄弱、校企沟通不畅、培养方案不合理、学生管理有欠缺等问题。这些都说明高职院校在订单培养中还存在教学环境、师资队伍、组织管理等存在不足的问题。
1.3 “订单式”人才培养参与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实际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并不深,企业在订单培养合作中相对较乐于授课和制定方案,而乐于参与学校相关资源建设、提供资源场地的企业则不多,有40%的企业不参与订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顶岗指导,30%的企业不安排人员讲授技术,45%的企业不安排人员介绍企业文化,而这些应该是校企合作中的最基本的内容。当然这也可能与企业订单动机有关,调查发现22.5%的企业订单合作的目的在于“解决企业短期用工荒问题”。
1.4 “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表现在学生学习与就业、企业用人和学校受益等多个方面。近20%的教师认为订单学生理论水平比较欠缺,对发展不利,订单学生知识面较窄,再就业困难,还有少数教师认为订单学生没有就业压力,缺乏学习动力,或者与普通班级没什么差别。调查显示,只有不到50%的学生仍留在订单企业,学生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不到答题学生的40%。近两成的企业认为订单学生在目前岗位工作比较勉强,“订单”培养来源的员工一年内的流失率较高,仅有四分之一的企业控制在20%以内。学校在订单合作中受益还是主要局限于学生就业,资源建设和师资培养方面获益十分有限。这些结果说明“订单式”人才培养存在学生学习质量不达标、就业期望不达标、企业用人愿望不达标、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学水平愿景不达标等问题。
2 原因探析
2.1 “订单式”人才培养制度计划不完善
部分学校和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规章制度,合作和实施培养过程中,缺乏严谨的计划,往往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事情操作没有一定的时间提前量,导致工作缺乏秩序,对可能出现的状态没有应有的预计。有些学校校企合作部门可能有“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实施办法,但是具体实施流程精细化却不够;有些院校可能制定了培养计划,计划实施方案却缺失;有些院校关注了培养实施过程,但对培养质量却没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过程。订单企业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的制度章程就更加缺失了,有些企业可能只考虑了合作开端,签订合作协议就算了事,有些企业根本没有专门针对订单学生的培养计划。
2.2 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认识不够
有些企业不了解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形式,认为在人才需求不多的情况下不能实行订单培养,不知道订单培养合作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些企业没有深刻认识到“订单”培养是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为企业储备人才,企业有了优秀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些企业受企业价值观的影响,最终目标是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关注的是投资效益,并不关注人才培养,企业中“优胜劣汰”现象非常明显,落后就意味着淘汰,企业一般不会花费成本来提升落后员工的能力。
2.3 学校综合实力不足
部分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弱、学校的实训基地和设备缺乏、学校科技转化能力弱等都是制约“订单”培养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出了校门进校门,其实践能力弱、跟不上技术进步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目前很多院校出台了一些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政策和举措,但是由于教师教学任务很重、合适企业进修机会难寻等原因,而且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以教学时数、教学效果和发表的论文以及科研项目为主要指标,没有把企业实践纳入评价体系,也没有把企业实践作为教师业务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还有一段路要走。虽然大多数学校投入大量经费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但是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快,设备更新往往无法跟上技术发展速度,致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受到影响。学校很少有设置专门的“订单”培养管理机构,大多数学校只是设置“订单班”班主任。目前学校的“订单”培养项目是校企合作办或招生就业办引进的,负责签订合作协议,具体的培养过程由各个院、系组织实施,缺乏宏观指导,缺乏具体的统一组织管理,容易出现短期行为。
2.4 学生自身发展目标不明确
从订单班学生选择订单培养、学习过程和订单就业状况分析,部分学生对自身的学习发展和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目标,持“随大流”、“走着瞧”、“无所谓”的态度还大有人在,学习动力不足,就业去向不稳定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这些都是影响订单培养质量的因素。
3 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对策
3.1 创新“宽领域、大合作”订单培养模式
突破一所院校与一家企业一对一合作的传统订单培养模式,创新一所院校或多所院校与多家企业联盟合作的“宽领域、大合作”的订单培养模式。多个相同或相近行业的企业组成订单联盟,共同和一所或多所学校合作组建订单班,共同制定培养方式,共同承担培养责任。通过多个企业订单联盟,解决部分企业有订单用人需求,但因所需人数少不便组建订单班的问题;企业联盟制定的订单培养方案既对接了企业用人需求,也解决了单一企业订单培养口径小,学生再择业困难、发展后劲小的问题;而企业联盟与多个院校订单合作,院校之间也能形成职教集团联盟,通过院校优势互补、优化利用院校资源,可以更有利于订单合作的开展。
3.2 夯实内涵,奠定学校订单实力
学校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和社会美誉度,吸引企业深入进行校企合作。第一,要形成院校办学特色,努力打造专业优势,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使双方更容易找到结合点。第二,“订单”培养需要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同时要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第三,构建适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坚持“订单”企业岗位的针对性和社会岗位群的普适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生的眼前岗位的实用性与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素质相结合的原则。课程目标突出岗位,课程内容强调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将工作过程融入到教学过程。第四,要不断提升教学、行政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为订单培养服务。
3.3 加大投入,企业收获人才红利
首先,企业消费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就应该适当承担为学院培养人才的费用。企业可与学校进行项目合作,学院提供智力支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为“订单班”的学生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贫困生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多种奖学金,对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给予操作技能方面的指导。其次,企业应该提出人才需求规格,制定一个符合三方(企业、学校、学生)利益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企业应该与学校共同制定学生综合评价方案、评价标准等,并及时评价人才质量,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第三,企业作为人才使用方,应该加强对人才的管理。要为毕业生提供理想的薪酬和工作环境,这样才能留住人才,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还要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现在的学生比较欣赏能够提供良好发展空间的工作,而不是仅仅看重工资。
篇9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毫无疑问,材料成型专业的根基是材料科学,它是国家教育部门于上世纪末正式建立的专业课程,其适当地融合铸、焊等主要生产加工工艺,并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门颇具技术要义的综合性学科。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本科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应用型人才的缺失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由此表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解决专业就业问题的直接手段。本文首先分析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接着着重阐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要素的材料成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一、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必要性
1、 新课改的客观要求
近十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界如火如荼的开展,新课改秉持"强化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这一基本理念,与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涵相协调、相适应。材料成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内容十分宽泛,像挤压、拉拔等固态成型的办法,还有注塑、铸造等液态成型的有效方法。这些教学内容自然符合就业岗位的应用需求,如若本专业的所有大学生均能在实践中充分应用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不仅对于职业需要、社会发展大有裨益,更是实现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实践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2、 提升学科实用性、实践性的需要
就目前而言,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时仍片面地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虽在更大范围内学习、掌握了计算机绘图和材料成型的基础知识,学生专业理论修养获得极大提高,然而,为数不少的学生仍停留于"纸上谈兵"的盲目状态,不清楚成型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及其性能,对焊接、铸造等常用的加工工艺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也理解不够,这便严重折损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用价值。基于此,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无疑会扩大本专业在实际岗位上的应用范围,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3、 符合社会需要和职业需求,对学生立足工作岗位意义重大
上文已提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提升本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有着巨大意义。除此之外,培养专门的应用型人才,对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中凸显个人价值、发挥自身的应用才能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同时,学生更多的尝试专业的操作与实践,对于拓宽专业知识面、亲自动手操作专业实验、在工作岗位中做出突出业绩具有积极意义。
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的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模式
1、开展校企合作,形成联动机制,为学生实践提供组织保障
鉴于学生参与专业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高校需加强与同行企业的联络,并签署"双向协议",允许应届毕业生前往企业实习,以便于企业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培训的同时,完成相应的生产任务。高校要不失时机地调整和更改人才培养模式,依照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岗位需要明确培养的可行性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设置实践性特征明显的内容,引领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更有效地投身于生产实践活动中。
大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仍是完善实践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高校要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位,建立符合材料成型实践教学特征和要求的实习基地,对实习铸造师开展专业化培训;在焊接实习中要同国际水准接轨。所以说,在明确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与实际内涵后,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材料的固态、业态成型及其具体成型工艺、产品的制取、质量管理、实验获取、科学研发等诸多方面的管理操作能力。在学生实习时,充分尝试上述实践的步骤、环节,促使专业知识的领会更加深刻、具体,把基础理论向着生产力方向转化,依托产学研实习基地的创建,通过实验硬件设施的完善,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更加高效、科学地利用实验资源,结合材料研究的进度,研发全新的实验实施方案,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和高超的实践技能。
2、 优化专业课程配置,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应用本领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要实现质的飞跃,离不开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健全,高校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以全面培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优化专业体系,经由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内容的增设,夯实专业基础,完善知识网络结构;在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上,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才能,例如增加电子封装技术以及铸造车间设计等多门课程,引领学生张扬个性、加强应用;摒除不适合于现今专业实践需求的陈旧课程,增加若干应用前沿型课程,如机器人焊接以及迅速凝固技术等,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开设本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同时,高校还可增加锻炼综合素质的工程类实践课程,例如电气工程的实训、材料成型职业设计的规划方案和机械工程原理等。
3、 全面改进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针对本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应充分根据铸造方向与焊接方向分别开展教学活动,这两类实验课的改进要以演示实验和验证实验为基本目标,在这期间,学生必须自主设计、科学制定方案,创造性的完成实验目标,并对实验效果进行专业性评估,全力打造创新型实验教学。学生在日常实验中,应集中精力投入到焊接、铸造的操作训练中,加强实践的本领,为实验的顺利开展铺设道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材料成型专业学生要培养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进一步提升职业竞争实力,就应从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与操作。高校、学生和企业等多方要致力于构建高效可靠的实践教学模式,奠定学生职业发展的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荣守范,李慕勤,郭继伟,李俊刚,朱永长,孙鹏飞.特色专业建设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2(02)
[2]滕,侯忠伟.基于4Rs理论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8)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市场营销 模拟实践
1.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念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多安排理论课教学时数,多讲纯理论知识,少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即使安排了,也仅安排类似参观之类的象征性活动,或是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撰写策划方案,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务操作,更不会从事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基本上难以达到让学生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效果,致使课程学习达不到教学目的。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种技能型实用人才,只有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甚至把教室就设在实训场地,实行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使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才能有利于使学生迅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
1.2 缺乏与市场营销学科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是离市场和社会最近的学科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时代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市场营销的相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的实战型应用人才,然而在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手段相对比较缺乏,很多学校在实践教学对时下市场上的市场模拟软件情有独钟,然而影响市场营销的不定性因素很多,其职业能力是很难靠软件的模拟来实现的。
1.3 缺乏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部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受传统影响较大,课程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市场营销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创新能力高低。很多营销手段在别人运用的时候效果明显,而当自己照搬照抄的时候其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学习别人成功的营销手段的同时,没有创新,市场营销的原理是一致的,但具体的方法手段则必须具有创新。
2.改革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1 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正确熟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属性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明确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别;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层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属性基础上,市场营销课程教师必须注重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
2.2 探索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离不开实践,市场营销本身就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实践教学为支撑。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一线工作的实践,首先使学生把握市场营销的工作方式与方法,为学生储备今后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本领;其次,通过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使他们在给定工作任务后,能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第三,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从而积极应对变化的未来世界。[ ]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构建师生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相对独立地学习,教师从昔日的给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治理者,由于主要的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生开发今后工作中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一个演讲者,而必须是操作示范者、建议者、指导者、考评员。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不断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从单纯的终极性学校教育扩展到将工作与学习有机联系的终身教育,使传统的职业教育发展为突破时空界限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把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能力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市场营销教学应根据职业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使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并行,以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重视职业技能,重视社会实践,让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参与营销实践的机会。
2.3 不断实践创新教学,指导创新学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重要的意义。市场营销实战在具体的策略运用上更多的体现了创新,在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营销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当不断实践创新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提高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设想
3.1 模拟实践方法
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一周甚至两周的集中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真正地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操作当中。
3.1.1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
把学生分成几个实践小组,“学校”是各个小组要开发的市场,各小组利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制定出一套具体的营销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3.1.1.1 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调研;
3.1.1.2 进行市场营销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
3.1.1.3 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
3.1.1.4 制定STP 营销战略。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出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
3.1.1.5 制定4PS 策略。选择适合的产品,制定适当的价格,进入“学校”这一市场,并通过选择适当的销售地点,制定相应的促销手段,为各小组赚取利润。
3.1.2 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方案制定出来了以后,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实务操作阶段。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货、销货。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为小组赚取利润。
3.1.3 第三阶段:实践总结
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学生通过对小组营销方案的实施,既可以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总结出营销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营销方案进行修正与补充。
3.2 需注意的问题
3.2.1 经费
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市场营销的实务操作过程,小组进行采购产品、选择渠道、促销手段的选择时,需要一定的费用。可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个小组提供所需经费。
当然要考虑在实践过程当中的风险,在提供经费的同时,给各小组一定的压力,要求每个小组在课程实践结束后交回一定百分比的经费。如果小组的营销方案效果明显,那么该组除了把额定经费上交外,还可以有一定的“余额”。这样既能降低学院教学成本,又能刺激学生们的积极性。
3.2.2 相关政策规定
每个小组要在“学校”这个市场上进行课程实践,就必须要得到学校的一些政策支持,允许学生们在学校进行经营活动。 []
参考文献
[1]郭英红.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设想与建议[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7(26)
[2]李叔龙,张军.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7(7)
-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下一篇:现代农业振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