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篇1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人民视野的广泛关注,煤矿工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各方努力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成文制度规范,为煤矿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安全基础。但随着煤矿工业开采需求的不断增高以及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现有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整体的安全管理需求,存在安全意识不足、专业素养较低等安全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矿工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本文即试图从煤矿安全管理现状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以达成提升煤矿工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并希望能为煤矿工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最终助力国家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一、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重要性探究

煤矿行业究其本质而言是一个资源开发型行业,因此在日常的管理和作业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以追求产量为第一指标的片面思想,且由于几十年来所遗留下来的粗放式的作业方式,煤矿工业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处于一个不冷不热的态度,久而久之导致安全管理观念薄弱、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众多煤矿企业的普遍问题,严重制约着新时期条件下煤矿行业的转型进程与可持续化进程[1]。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是煤矿行业应该迫切进行的一项主要工作。通过加强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能够保证煤矿行业发展的稳定性,侧面提升煤矿行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切切实实落实国家提倡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有助于实现煤矿行业的转型与突破,在新时期的经济条件下同样迎来跨越与腾飞的机遇。

二、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一)煤矿管控体系复杂,监管难度较大。受我国现有的制度影响,在煤矿的管控体系方面有着众多的监管部门,这些监管部门的权责上存在严重的交叉,基于这种交叉现象,有时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多人管,多个问题没人管”的监管失衡现象,使得整个煤矿的监管体系混乱低效,在安全管理上难以集中精力,因而也就无法针对具体问题做出有效的整治。同时,混乱的监管环境使得监管部门监管方向不明确,监管力量不能形成统一的联合,无法发挥“1+1>2”的作用,这是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起到有效实际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安全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水平较弱。煤矿行业作为资源开采型企业,受传统企业的影响比较深,因而在安全管理上往往不够重视,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匮乏,安全管理水平较弱[2],给煤矿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与不稳定因素,时而会报道的煤矿事故便是最好的例证,不仅给煤矿企业本身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更是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思想上的不重视是制约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有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又因为不重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招收工人时往往选择责任意识不强、安全意识不足、技术操作不规范的廉价劳动力,因此有时即便推行安全管理教育,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便之处,难以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三)相关法制规范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仅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工作仍不完善,未明确建立出一套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安全检测标准,导致我国众多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往往仅凭以往的工作经验或者沿袭以往的检查惯例,无法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权威性,煤矿职工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由于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未建立出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许多小型的煤矿企业便有了可乘之机,减少甚至忽视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给国家经济安全及人民的人身安全埋下严重的隐患。

三、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煤矿工业作为资源型企业,唯有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才能成功在新时期条件下实现转型,谋求进一步的发展突破。煤矿安全管理亦是如此,如果煤矿工业始终以资源的无限开采作为企业的主要任务,势必会严重阻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且安全管理的目的也将始终得不到呈现。因此为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以应对新时期下煤矿安全管理的新要求,需要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煤矿工业整体性的系统优化提升煤矿安全的基数,深化发展领域、开拓煤矿资源的二次开发,而不仅仅局限于资源的简单开采上,以此从根本上保证煤矿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运用新形式的安全管理方法,配合煤矿作业方法的不断优化,也可以达到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

(二)完善煤矿安全管理立法,强化制度监管的作用。受我国的国情影响,我国的煤矿监控体系复杂,目前尚未能达到专项的“一对一”监管,因此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反观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颇有建树的西方国家,其在监管和制度上都有比较完善和必须强制执行的矿山安全与健康法律,并且还在不断的完善当中。因此,为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除了煤矿工业的自身努力外,我国在宏观层面上也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的法律法规,落实和完善煤矿安全管理立法工作,强化制度监管的作用,通过行业内外部的有效配合,为煤矿工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建设出一个绿色良好的煤矿作业环境,以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做到安全生产。

(三)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培训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无论是制度的执行或者是作业的实践,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的培养和运用。因此,不断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引进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是提升煤矿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尤其在如今的煤矿行业,往往为节省成本而雇佣安全意识薄弱、技术操作不规范的廉价劳动力,给煤矿安全管理带来了严重隐患,因此加强安全培训、引进专业人才更是必不可少。同时,为进一步解决煤矿行业高端人才稀缺的问题,在进行内部安全培训的同时,应同各类高校建立合作,以提供助学金等形式进行定向人才的培养,为煤矿工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安全管理方面的顶尖人才,以此解决煤矿行业高端人才稀缺的问题,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搜寻成本。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切身关系到煤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煤矿工业的影响和意义至关重大,因此必须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以满足新时期条件下对于煤矿工业安全发展提出的要求,使其既能保证煤矿生产的效率,又能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最终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助力新常态经济目标的实现。此外,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作改善性研究,具体细节的落实及理论创新的拓展还需要煤矿工业相关的专业人员作进一步研究,本文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办矿形式多样化,特别是一些非煤企业涉足煤炭开采,给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新的课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52号),根据近期煤矿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国家煤矿安监局决定对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一次专题调研。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专题调研的主要内容

(一)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基本情况。

1.中央管理非煤企业在进入煤炭开采业之前的主要经营范围。

2.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

3.中央企业总部与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的隶属关系、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

4.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生产矿井的生产经营情况;在建和规划矿井情况;矿井主要灾害及防治措施、从业人员素质及培训等情况。

5.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其它基本情况。

请填报附表1.1、1.2和附表2。

(二)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安全管理状况。

1.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安全生产现状。

2.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内部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3.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内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及构成情况。请填报附表3。

4.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十五"以来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煤矿事故明细。

(三)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和措施建议。

1.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接受相关部门安全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安全工作的体制机制、监管监察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2.中央企业总部对所投资控股煤矿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及所存在的问题。

3.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自身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在哪里?是否存在"盲区"?

5.对做好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意见。尤其在体制、机制、监管等方面有什么建议?如何更好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二、专题调研方式

在书面调查的基础上,适时选择部分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的有代表性煤矿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为下一步出台加强相关工作的意见做好准备。

三、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

篇3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安检员 班组长

煤矿安全管理作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对安全生产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煤矿人身轻伤事故、非伤亡事故、井下“三违”频发,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困扰安检科全体干部职工的一大难题,我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井下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方面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于是建议在抓好常规安全管理的前提下,从安检员、班组长安全管理者两个方面,进行了管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创新方法介绍如下。

一、煤矿安全检查工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对井下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单位刚成立不到一年,大多安检员工作经验欠缺,虽然经过了一年的工作锻炼,但是安检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安检员对现场的安全状况和职工状况却不是十分了解,安检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为了更好的了解区队人员状况,更好的掌握井下现场状况,有利于抓好现场管理,提高安检员工作积极性。通过如下新管理模式安检员积极性取得很大提高。

安检员直接“挂靠”到区队,包保区队,安检员依然隶属安检科,管理和工资由安检科负责,奖金由区队负责。具体实施中安检员只需提前几分钟到信息站报道,参加安检科班前会,然后参加包保区队班前会,班中负责采区和包保区队的安全管理工作,下班后到安检科,汇报本班采区安全状况。安检员需要经常在区队蹲点,和区队跟班对干性质一样,在现场长时间盯防,从细节入手抓安全。实行流动管理,一季度一组安检员管理一个采区,下季度管理下个采区,实现安检组与采区互保联保,一个采区如果区队多,则一个安检员包保一个区队,同时一组安检员互保联保,一人包保区队出事故,全组承担风险(安检员人手不足,做不到每班一人一个采区,需要安检员在本班负责负责本采区的安全巡查工作),本组安检员监督在包保区队安全的同时,负责本采区各区队安全巡查工作,如果本季度本组包保采区出现一起人身伤害事故或其他重大非伤亡事故则免除本季度奖金,另外扣部分工资,未发生则工资奖金全额发放。奖金由包保区队出,(出现重大非伤亡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后公司、区队、职工个人损失极高,增加安全投入十分必要),具体金额由矿上和安检员协商。除此之外安检员需要经常参加包保区队的班前会和安全周会,了解区队的工作状况和管理理念,更好的展开安全管理工作。这样的管理模式便于安检员多接触各个工作现场,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多掌握隐患知识,更好的开展一线的安全管理工作。安检员多接触区队干部和职工,便于了解区队的管理状况和更好的了解职工,了解区队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区队的不安全人员,做到提前预防,对不安全人进行重点盯防,做到防范于未然。

这样的管理便于安检员了解井下安全状况,更加积极、更好的展开工作。同时为了监督安检员的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安检科小分队在巡查负责区域的同时,不定期抽查采区管理现场,监督安检员工作。本季度结束后各小组轮换,防止安检员产生惰性和其他问题。

同时,安检员对包保区队的质量标准化工作负责,监督落实本采区的质量标准化工作,如果包保区队质量标准化工作考核取得好的效果,区队得质量标准化奖励时,对安检员也实行奖励,便于激励安检员更好的开展质量标准化工作督促落实工作。

井下抓“三违”和隐患查询工作依旧由安检员负责,为防止安检员时间久了、与区队接触时间长了,出现徇私现象,安检科小分队负责巡查工作,对井下采区经常出现三违和多次发现同一隐患不处理的,对包保安检员进行处理,通过这些方法单位安检员积极性明显提高,井下安全和质量标准化工作有很大改善,公司安全形势良好。

二、煤矿班组长作为煤矿区队的基层管理者,做为矿井安全生产的一线指挥员,班组长安全意识和素质的高低对一线的安全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深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作业中,由于生产任务中较重,往往会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如何提高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呢,只靠宣传和几天的班组长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实行“班组长实行准安检员制”,抽调班组长接受准安检员培训,由安检科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安检员进行教学,除培训本工种专业知识外,还要重点培训危险辨识,工程质量验收,使用各种矿山监测,仪器仪表、光学瓦斯鉴定器等,对最基层的班组长的培训采取全方位的知识灌输,又对他们进行准安检员训练,并不定期抽调班组长随同安检员到全矿各个工作地点进行安全巡查工作,使每位班组长成为多面手抓安全生产,全面提升班组长业务管理水平,使基层班组长转变角色抓安全,更有针对性。

在班组长进行角色转变的同时,安检员也进行角色转变,安检员在通过深入区队开展工作一段时间后,对区队的各个流程有了充分的了解,可以胜任准班组长的工作,转变角色,从班组长的角度出发,解决工作中的各个问题,了解区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值得注意安全问题,帮助区队从安全的前提下,解决区队工作中的问题,在工作中教育职工重视安全。

篇4

煤矿安全管理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近年来煤矿安全问题频发,映射了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针对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并分析了煤矿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谐发展;发展趋势

煤炭资源是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一直以来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基于此,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的必然之势。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安全管理观念

安全管理在管理学当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关键点,进行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运营的安全性与平稳性,也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1]。由于安全管理本身属于动态性的管理工作,其管理对象为生产流程中的所有人和物等,如果缺乏安全管理观念,便会导致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面临生命威胁。一些煤矿企业基于当前重生产、轻安全的管理观念下,安全生产工作的资金与人力投入存在欠缺,导致企业中制定的制度浮于表面。加之井下职工自身教育水平比较低,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远远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甚至个别员工忽视安全管理要求,只是凭借积累的经验面对问题,进而造成安全事故。

1.2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一些煤矿企业也相应地配置了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手段,例如安全信息系统与监控预警设备等,能够全面、快速地进行信息收集、分析等工作,极大地减少了人为作业的失误。与此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也能够及时发现井下的危险问题,并对其进行预警,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各个生产环节的调节,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但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依然处在发展时期,诸多企业并未全面应用这些新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生产管理技术,极大了降低了管理效率与效果。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2.1加强安全生产观念,落实管理培训工作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安全事故问题,必须要在收稿日期:2017-03-13作者简介:谢飞杨(1993-),男,安徽淮北市人,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煤矿安全发展趋势及现状。煤矿企业中建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企业管理人员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使安全生产这一观念深入每个职工的内心,全面加强企业中职工的安全生产观念。可以利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方式,在企业中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普及安全生产这一概念[2]。建设企业文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循序渐进的执行过程。企业必须要将安全文化落实到每一生产环节,培训对象要保证全员化,培训内容的选择也要有针对性,进行培训考核时,要体现严格的特点,以此保证培训效果。进行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运营过程中所有职工与物体的状态,使职工均可以认识到各自的职责、严格遵守操作要求,以免因设备运行与人员行为的原因造成失误。在企业每个职工的工作中融入安全管理观念,进而抑制安全事故的出现。

2.2重视先进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是必然之势,基于安全信息技术搭建的煤矿井上与井下安全预警系统、管理决策信息平台,先进性与便捷性是其主要特点。对于井上,必须要保证管理平台的一体化,强化网络集中化管理力度,实现各个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融合,以此组建带有综合性质的信息网络。在煤矿开采现场运用传感技术,利用各个类型的传感器实施监测、采集井下湿度、温度以及瓦斯含量等,将采集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此获得井下动态,并完成自动预警。作业现场安装视频监控,以此了解职工的状态,规范职工行为,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煤矿生产管理,必然会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发展趋势

3.1实现煤炭企业中监管行政资源的整合

在煤矿安全监管相关条例的基础上,强化煤监职责,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煤矿监察工作,优化各个级别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落实煤矿安全监察与监管两个部门职责,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监察与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与一体化。煤矿安全生产当中的监管工作要将预防工作作为关键内容,主要对象一般都在基层,所以监管的重点也在基层,以此可以解决监管关口的前移与重心下移问题,从而完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3.2提升煤炭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对于一些已经被关闭的矿井再次运营等相关问题,现阶段依然十分严重,必须要遵循统一规划、规范开采的基本准则进行煤矿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需要调高市场的准入门槛,贯彻落实“关小上大、能力置换”的要求,及时淘汰一些已经落后的煤矿企业,优化现有企业结构,对矿产资源进行有偿使用。而一些小煤矿则要利用采矿权出让、产权置换等方式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此实现减少矿点、扩大挖矿规模等目标,全面提升生产安全。因为煤炭本身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在使用时必须要以节约、合理、均衡开采为前提,从而实现煤炭资源开采的可持续性。

3.3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责任

除了要对煤矿职工进行培训之外,也要对煤矿的法人进行知识普及,使其能够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要做好煤矿隐患的排查工作,尤其是“一通三防”工作的落实,对施工现场的瓦斯、煤尘等安全隐患全面整改与排查,针对已经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整改。必须要积极落实煤矿的整顿与关闭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整合,以减少资源与资金方面的损失,确保地方经济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4结束语

确保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不仅是保证煤矿企业职工人身安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才能真正营造健康的生产环境,并为今后煤矿生产工作提供保障。

作者:谢飞杨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组织错误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50-02

如今,很多煤矿企业都存在组织错误,常见的组织错误有:(1)管理制度不合理;(2)组织文化因素错误;(3)管理者行为不合理等。煤矿企业组织错误会影响企业员工的行为和选择,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煤矿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组织错误防控对策,实现有效管理。

1 煤矿安全管理中常见的组织错误

1.1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如今,很多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制度指导。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也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是煤矿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研究l现,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越健全,企业员工的行为越规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越低。煤矿企业不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起不到规范人员行为的作用,反而会给企业员工带来错误的导向。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安全管理制度内容老旧;二是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不全面,甚至模糊不清;三是安全管理制度表述不详细;四是安全管理制度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五是安全管理制度缺乏操作性。煤矿企业安全制度不健全方面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凸显出来的,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渐暴露出来。

1.2 安全培训不到位

安全培训已经成为煤矿企业人员培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很多煤矿企业没有认识到开展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安全培训过于形式化,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导致煤矿企业员工缺乏安全意识,无法满足煤矿企业生产需求。虽然很多煤矿企业一直在开展安全培训,但是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人员并未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方案,培训的内容不合理,安全培训效率和质量非常低。如果煤矿企业一直无法认识到开展安全培训的重要性,煤矿企业安全事故依然会增多,严重阻碍煤矿企业的发展。

1.3 安全管理不科学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只有保证每一个环节都管理到位,才能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目标,才能保证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但是,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很多煤矿企业还在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无法贯穿于企业生产全程,安全管理方法过于单一和陈旧,安全管理目标不明确。除此之外,在出现安全管理问题时,煤矿企业没有听取企业员工的意见,而是管理人员私下制定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企业员工在企业找不到归属感,煤矿企业无法真正解决现存的组织错误。

1.4 奖罚不合理

奖励是企业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惩罚是企业规范员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煤矿企业奖罚机制不完善,部分煤矿企业的奖励力度比较小,但是惩罚力度比较大,让员工内心不平衡,没有起到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安全事故发生时,企业只对当事人作出惩罚,并没有对相关联人员作出适当的惩罚,导致员工出现不满情绪。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对于安全管理成效有很大影响。但是,很多煤矿企业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安全管理态度消极、缺乏责任心,导致自身的管理行为不恰当,而且面对存在的组织错误不能主动去防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煤矿安全管理中常见组织错误的防控措施

2.1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要想避免常见组织错误的出现就必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和依据。煤矿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安全管理方案,避免出现个人化的想法。煤矿企业必须设置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并明确每一位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协作,合理编写安全管理报告,突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我国煤矿企业也可以合理借鉴西方国家安全管理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管理人员作出重要决策提供依据。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定期更新和调整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2 注重员工培训

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想避免组织错误的出现,煤矿企业就必须注重员工培训,认识到开展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加大人员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需要贯穿以下环节:一是计划,二是实施,三是评估,四是检查,五是改进。要想实现煤矿企业培训目标,企业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人员培训模式和理念,完善企业人员培训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必须有针对性,这就要求培训人员必须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方案,优化培训内容。在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员工安全培训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讨论式,二是学习式,三是讲演式,四是游戏式,五是案例分析,六是模块培训方式。煤矿企业加强员工安全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还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的顺利开展。

2.3 系统性管理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系统性管理,需要覆盖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尽职尽责,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保证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实现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想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目标,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从自身出发,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为企业员工起到榜样的作用。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提高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实现有效管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还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员工,让员工在企业内部找到归属感,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 结语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可以看出,企业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一系列组织错误,组织错误对于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都有很大影响。对此,煤矿企业必须详细分析安全管理中组织错误出现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对策。煤矿企业要想避免常见组织错误的出现就必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和依据。在煤矿企业经营生产的过程中,只有避免组织错误的出现,才能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进而推动煤矿企业的发展,实现煤矿企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刚.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常见组织错误与预防控制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12):106.

[2] 王玉和,孙翠翠,王厚臣,等.关于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研究及建议[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1):1-2.

[3] 薛韦一.煤矿井下作业工人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关系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

篇6

聚精会神搞监察,一心一意谋安全是煤矿安全监察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要真正做到聚精会神搞监察,一心一意谋安全,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若干重要关系,切实转变监察观念、创新监察模式、提高监察质量,依法实施科学监察。

一、正确处理监察数量与监察质量的关系,切实提高监察执行力

监察数量与监察质量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对国家监察而言,监察质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监察数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一个精干的机构,法定职责多、执法对象多和监察力量少、机构层级少这“两多两少”的客观条件决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不能强调监察数量,只能用有限的监察力量在提高监察质量的前提下来强调监察数量,同时通过适度的监察数量不断提高监察质量,而不能因强调监察数量而忽视了监察质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成立初期,为了熟悉煤矿情况、锻炼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对煤矿实施覆盖式的多矿次监察是必要的。但是,到现在为止,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已经走过八年多的艰辛历程,对煤矿情况基本了解、熟悉,监察执法也已经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此时应该适时转变监察观念,把监察重心从监察数量上向监察质量上转移。要树立“精品监察”的观念,通过少矿次、高质量的监察找出找准煤矿安全上的深层次问题,并对症下药,向煤矿企业下达高质量的执法文书,向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出高质量的监察意见和建议,并在督促监察指令、监察意见和建议执行落实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断提高监察执行力。

二、正确处理安全监察与事故查处的关系,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安全监察是通过主动的监察执法来促使煤矿改正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其根本目的为了减少事故,特别是遏制重特大事故,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事故查处是通过事故查处以查明事故原因、惩处事故责任人、提出防范措施、教育相关人员来促使煤矿企业、相关政府及部门吸取事故教训,加强管理、改进工作,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安全监察和事故查处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两大最根本性的法定职能,是国家监察两个最重要的执法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全监察是主动性的监察执法。事故查处是被动式的监察执法,是一种特殊的安全监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组织事故查处时,不能就事故查处事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做到事故查处和安全监察紧密结合。通过事故查处找准煤矿企业及相关政府和部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下达执法文书和监察意见,通过监察执法来确保事故查处时下达的监察指令和监察意见落实到位,特别是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以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三、正确处理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三项监察”之间的关系,切忌望文生义、以偏概全

目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文件没有给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进行明确的定义。根据笔者的理解,重点监察是指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重点地区、重点矿区、重点企业实行的安全监察。专项监察是指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侧重于某一项专门的监察项目(内容)对煤矿实行的安全监察。>:请记住我站域名/

重点监察突出的是“监察的重点对象”。就煤矿企业所有制形式而言,它既对重点乡镇煤矿实行监察,也对重点国有煤矿实行监察。就煤矿所在的行政区划层级而言,它既对重点产煤乡(镇)实行监察,也对重点产煤县(市、区)、重点产煤市(州)和重点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监察。

专项监察突出的是“侧重的专门项目(内容)”。能够作为专门监察项目(内容)很多,如煤矿一通三防情况、煤矿防治水情况、煤矿非法违法生产情况、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条件具备情况、煤矿建设工程“三同时”情况、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煤矿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煤矿事故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等等,都可以作为专项监察的侧重监察内容。

定期监察突出的是“监察的定期时间(频率)”。目前,法定的定期监察只有《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22号局长令)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国有煤矿实行定期监察:“一、有高瓦斯区域的低瓦斯矿井,每年监察不少于1次;二、高瓦斯矿井,每年监察不少于2次;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每年监察不少于4次”。

实际上,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既是不同的,又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从实施监察的不同角度确定不同的监察方式。重点监察是从监察的对象上考虑问题、专项监察是从监察的项目(内容)上考虑问题、定期监察是从监察的周期上考虑问题。相同的是:“三项监察”统一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同一监察执法活动。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而言,重点监察中有专门监察项目,而且往往是定期开展的。专项监察的对象往往是重点监察矿井,也是定期开展的。定期监察的对象更是重点监察矿井,并且一般都是围绕专门的监察项目进行的。比如22号令规定的对国有煤矿的定期监察,就是对国有煤矿这样一个特定的重点监察对象实行的以瓦斯防治情况为专门监察项目(内容)的周期性监察,它既是定期监察、也是专项监察、更是重点监察。又如20__年4月__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对郴州市、耒阳市开展了以打击和查处矿山非法(违法)开采为专门监察项目(内容)的“春雷行动”,针对的就是__省的重点产煤市郴州市和重点产煤县耒阳市这样一个重点监察对象,它的专门监察项目(内容)就是打击和查处矿山非法、违法开采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这“三项监察”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那种把三者割裂开来、说“三项监察”是三种完全不同的监察是对安全监察的形而上学的理解,是望文生义、以偏概全地理解79号文的本意,是不正确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必须立即纠正。

四、正确处理安全监察与安全许可的关系,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安全监察和安全许可都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法定权利,安全监察可以对煤矿实施现场处理和行政处罚,安全许可则可以决定煤矿企业能否施工和生产,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能否上岗作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安全监察为手段,促使煤矿改正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促使煤矿相关人员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达到安全许可条件后方可颁发相关许可证。安全许可证颁发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必须通过安全监察这个手段对其进行管理,发现其不再符合安全许可条件时,要采取相应的暂扣、注销、撤销、吊销等措施,促使煤矿企业及相关人员持续达到安全许可条件。相反,在安全监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其不再符合安全许可条件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暂扣、注销、撤销、吊销等措施,那就是安全监察的失职。因此,安全监察是安全许可的重要手段,安全许可对安全监察起规范和约束作用。

五、正确处理国家监察与企业负责的关系,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对煤矿企业实施安全监察,体现的是煤矿安全监察的国家意志,具有法定强制力,因此煤矿企业必须接受和配合国家监察的依法监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行政执法机构,煤矿企业是行政执法对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与煤矿企业的关系是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国家监察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负责的主体责任落实 到位,但不能取代企业负责。企业负责既要对企业本身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更要对执行国家监察的监察指令负责。如果不执行监察指令,将面临警告、罚款、停产、吊证、关闭等一系列的行政处罚,因此,国家监察就是通过行政处罚来促进企业负责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从而减少事故,保障煤矿安全。

六、正确处理国家监察与地方政府、地方监管的关系,形成监察监管的强大合力

国家监察是指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履行煤矿安全监察职责,地方政府是指有别于中央政府的省、市、县、乡等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地方监管是指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代表地方政府履行煤矿安全监管职责。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支持和协助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对煤矿实施安全监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及时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通报煤矿安全监察的有关情况,并可以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由此可见,国家监察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国家监察代表国家对地方政府“是否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察,并以“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作为唯一的监察手段。“及时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通报煤矿安全监察的有关情况”则是国家监察的法定义务,而“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既体现了国家监察的义务,更主要的是体现国家监察的权力,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因为国家监察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即中央政府)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一经国家监察提出,地方政府就有义务采纳和落实。对地方政府而言,采纳和落实国家监察提出的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本身就是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最好的“支持和协助”。

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的关系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统一的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的同一性:一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预防煤矿事故;二是有共同的行政相对人--煤矿;三是有共同的法定职责,都负有对煤矿实行安全检查并负责查处煤矿安全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的职责;四是有共同的检查内容,都是检查煤矿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二者对立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国家监察的行政相对人比地方监管多。除煤矿企业外,国家监察的行政相对人还有地方政府,因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对地方政府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监察意见和建议,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机构则没有这个职能。二是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对煤矿的安全检查方式不同:国家监察的方式是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地方监管的方式是日常性的监督检查。79号文还把“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作为地方监管的“六大职责”之一,可见79号文在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监察的频率的要求是不同的。三是根据79号文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因此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的关系又是检查与被检查、指导与被指导、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四是在事故查处方面的职责不同:国家监察负责组织事故查处,地方监管只是参与事故查处。

因此可见,国家监察、地方政府和地方监管这三者的作用都不可偏废,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国家监察向地方政府通报监察情况、提出监察建议,可以促进地方政府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地方政府支持和配合国家监察对煤矿企业依法实施安全监察,可以提高监察效果;国家监察对地方监管进行检查指导,可以帮助地方监管提高监管效果,从而形成监察监管合力,达到遏制煤矿事故这样一个共同的目的。

篇7

关键词: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

所谓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指的是矿井中采煤、机电、通风以及运输等环节以及各岗位的安全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促进煤矿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相关部门针对煤矿安全工作通过了大量的努力,颁布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为煤矿企业进行质量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煤矿安全监察局也加强了执法力度,在煤炭工业协会的配合下推动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进程。

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特点

首先,它具有强制性。它的内容主要是法律法规,涵盖了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技术监督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它采用标准化的形式明确规范了煤矿的所有工序,并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其次,它具有科学性,它是几十年煤矿工作实践得出的结论,它的制定背后有大量的理论研究及科学实验,从而保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内容。其次,它具有可操作性,质量标准化一般被应用于工程验收阶段,主要是因为其有较高的量化程度,能够满足实际操作需求。然而质量标准化对于安全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定性观察,从而导致了其在操作上存在随意性和模糊性,而安全质量标准化将安全和质量联系起来,可操作性得到极大保证。然后是可发展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实践理论的完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最后是全面性,它不仅涵盖了矿井的所有生产环节,还包括了所有岗位。

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实施内容

首先,要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将安全质量标准化细化到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对各部门的安全工作统一指挥。其次,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因为煤矿矿井具有非常复杂的地质环境,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另外,工作场所随时都在移动,因此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矿井的生产条件都存在差异,所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人员考核标准进行制定时,要结合具体矿场的实际特点,并且安全质量标准化要随着新型技术和设备的引入而不断完善,以满足其可发展性的特点。再次,要提出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目标。要应用目标管理法来有效规划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工作,将责任落实在人头上,将具体指标细化到基层单位,分管领导负责制定和实施具体标准化目标的年度规划及措施,办公室要落实好标准化的规划和监管。然后,对标准化现场加强管理,煤矿要加强现场管理,不能存在临时应付检查的心态,要打造安全长效机制。最后,要定期考核和评级。对于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一定要做好考核评级,标准化管理必须要结合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采用综合评定管理方式。按照矿井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按照地方标准进行评级。奖惩办法要落实到实处,要明确详细,发挥激励效果。

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篇8

【关键词】精细化长效安全成果

1 引言

“安全第一”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天字号工程,离开安全这一坚实基础,生产和效益就无从谈起。在现有煤矿生产条件下,控制入井人数,制约生产规模;保一班安全生产容易,保一天安全生产难……如何实施提高员工素质,加强管理,延长安全周期,各级各地煤炭企业都在不断地探索。几年来,平顶山煤业(集团)一矿在安全管理中实践“精细化长效安全管理”,在矿井日均入井人员7000多人次的情况下,矿井连续安全生产超千天,产煤突破千万吨,取得了显著效果。

2 概念与内涵

煤矿精细化长效安全管理,就是通过阶梯与递进状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推广应用科学有效的现场精细化管理,实施由点到面,纵向联动,横向协调的从基层到全矿的层层包保措施,不断延长安全生产周期的方法。其运行程序是,建立精细化长效安全管理组织保证措施,将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安全职业健康体系,纳入煤矿安全生产经营过程,经过一定时期的安全绩效检验,对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审核,反馈到组织保证措施再运行,纳入新的安全管理阶段,从而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活动向前发展。

3 运行方式方法

3.1安全管理机制累进,由“制约”到“自觉”

健全煤矿安全制度是激发煤矿安全活力、构筑以法治矿、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前提。要从整章建制,规范管理,健全体系,奠定基础人手,健全完善加强安全生产规划、技术管理制度、安全警示制度、瓦斯综合治理、生产现场管理及奖罚办法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必须将质量标准化单产、单进风险抵押、质量达标规划进行精细化分解,使全过程的质量达标责任包干到领导、量化到区队、细化到班组、落实到个人。开展阶段性安全活动是实现煤矿安全工作总体要求的重要措施,通过阶段性安全工作安排,明确“阶段性安全质量重奖重罚规定”,制定具体保证措施,以持续改进、积小胜为大胜等手段,促进安全生产不断创水平、上台阶。

3.2安全管理原则累进,由“重点”到“综合”

将“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一通三防”各项管理制度,坚持每天排查一次“一通三防”隐患,每周召开一次“一通三防”例会,每旬进行一次“一通三防”安全大检查,堵塞“一通三防”管理漏洞。将重点管理原则、现场落实原则、综合治理原则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3.3安全管理文化累进,由“理念”到“行为”

以“亲情嘱语”为主线的安全理念灌输。大力倡导“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家庭幸福、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企业的稳定发展、没有经济效益”等理念,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是企业的命根子”的安全价值观。以“技术培训”为根本的安全素质教育。以健全安全培训考核运行机制为手段,充分发挥煤矿安全培训基地作用,有效地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以“转变作风”为关键的干部管理工作,是发挥干部安全管理决定性作用的入手点,必须广泛深入地在干部中开展学习、自查、互查、生活会、征求意见等形式,查找不足,改进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树立起良好的干部形象。

3.4安全管理措施累进,由“治理”到“预防”

3.4.1突出安全技措。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如巷道锚杆支护、综采、综掘、矿压观测等新技术改善煤矿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

3.4.2深究“三违”责任。根据不同时期安全工作的特点、重点和典型“三违”、事故暴露出的问题,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反“三违”、反事故活动,对“三违”人员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做到对一般“三违”按处罚规定的上限处罚不手软,对较重“三违”降级不恢复,对严重“三违”开除不留用。

3.4.3动态安全评估。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对安检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完善安检人员工作质量考核评比办法、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质量评估办法,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3.4.4做好信息反馈。一是充分发挥安全信息站的监管作用,对安全问题做到“条条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二是狠抓员工精细管理考核,进行安全否决,员工当天安全工作好,其它行为规范按规定比例考核得分,否则,其它行为规范不能正常得分。并将员工考核结果进行日公布。三是实施安全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鼓励广大职工积极提合理化建议,重奖建议有功人员,激发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3.4.5强化警示职能。一是发挥警示职能在安全管理中预防控制职能,以“预防什么,如何预防”为主题,对职工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其掌握预防和控制危险的知识、手段和方法,形成一种自我防范、自我保安;二是发挥安全管理警示职能具有的警示、警告之意,要求职工不仅要重视发生频率高的、危险性大的危险事件,而且要重视小概率事件,在思想上克服侥幸心理,消除危险产生的条件,从而控制危险的发生;三是强化人的能动作用,变“亡羊补牢”为“防羊出牢”,要求职工不仅要重视已有的危险,还要主动地识别新的危险,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四是提高全员参加警示安全管理的自觉性,从而有效发挥安全激励、惩罚和教育“三关”齐下的综合管理作用。

篇9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of safety culture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mad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By studying the process of safety culture spread, accumulation and diffusion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culture, we have found an effective way of spreading the safety awareness and safety control,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bout the prevention of accidents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关键词: 煤矿;安全文化;现状;对策

Key words: coal mining;safety culture;the statu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118-0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煤矿企业的发展与生产安全面临考验,国有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究其原因同以“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等煤矿安全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揭示有紧密联系外,但根本原因还是人的因素。因此重视人本管理,切实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从人的安全文化意识的培养、人的健康文化以及人的活动有机调整等为内容的现代安全管理文化角度有效的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了摆在煤炭企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1.1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安全文化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存在,因此,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但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安全文化,仅仅是近10余年的事。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依据安全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笔者简单的把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归纳为几个阶段,见表1所示。

1.2 安全文化的定义及范畴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在工业领域应用就成了企业安全文化,与行政或管理工作相结合就成了安全管理文化。把安全文化的内容引入不同的领域,继承和创造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并使其能舒适、高效活动的物质存在和精神作用,均可称之为某领域的安全文化。不论是基础安全文化还是专业安全文化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

第一层次称为表层结构,这旨各种有关安全使用规范及标准等组成的表现层。表层结构有立约与非立约两类:立约类是指用一定的形式明确规定出来的,包括有关安全的法律、条例、制度、规章、技术标准等;非立约类表层安全文化是指虽然没有用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却约定俗成在人们心里的内容,如:安全风俗、安全习惯、安全崇尚和安全礼让等。

第二层次为理层结构,这是安全文化的理性部分,包括安全第一的科学思想、安全第一的道德思想、安全第一的经营及生产原则等。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为安全第一的价值观。笔者把安全文化的构成简要的总结为以下基本要素:

①目标;②宗旨;③精神;④风格;⑤追求;⑥信条;⑦道路;⑧管理哲学;⑨价值;⑩民主;{11}道德;{12}发展战略;{13}环境;{14}誓言。

2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安全文化的真正形成是在建国以后,党和国家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制定了“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到一系列政策、法令,管理部门及企业单位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使我国的劳动保护和生产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从而保障了劳动者在生产建设中的安全和健康,形成了安全文化理论,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由于煤炭企业整体对安全文化内涵的理解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因此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煤矿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浮于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多数企业都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甚至形成“文化热”。但是,就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地方普遍重视安全技术改造的投入,忽视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尽管在各种会议中、红头文件上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但现实的情形是仍有不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形式化明显。另外,有些企业的表层安全文化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比较到位,但没有内化为全体员工的习惯和行为准则,企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还一定程度地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没有完全变成职工头脑里的观念,也就是说煤矿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深层的企业安全文化相对薄弱。

2.2 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偏重理论,缺乏整体规划相关学者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许多论著内容相近,有的论述仅限于表面,理性的多,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多是煤矿一线工作者,研究基本上是经验式的,不太注重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

其次,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多数煤矿企业没有设立相关的领导机构和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过于简单,甚至等同于一般的安全教育。部分转制矿和大多数乡镇煤矿并没有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甚至个别矿井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还是个盲点。

2.3 煤炭企业员工普遍对安全文化建设存在误解,安全理念普遍较淡薄什么是煤矿的安全文化,简单地说就是煤矿,也就是人们自觉形成的,能够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守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从一些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看,对于安全文化,一些煤炭企业还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有的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就是搞一些安全活动、文艺演出等。所以一说安全文化,一些单位仅停留在搞活动上,以致于安全文化呈现为表面的,浅层次的,不能深刻挖潜煤矿安全文化的真谛。其二,有的同志认为搞安全文化就是环境刷新,做几块牌子挂在显著位置,写一些安全理念和提示性警句等。其三,认为安全文化就是一般性的安全教育、培训。

其次,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煤矿职工的安全理念普遍较为淡薄,基本上处于从属和被动“要我安全”的状态,遵守规章制度大多是因害怕被处罚,安全第一和安全自律的意识还比较模糊。普遍持有的理念还不足以让人们自觉地去接受和弘扬煤矿安全文化,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2.4 未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估测量体系由于文化的“软”特点,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估和测量。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任务,它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包括安全文化评价指标集的建立、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结果的测量等。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完善,虽然有学者建立了煤矿安全文化初步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一些对煤矿安全文化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但是其可行性与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相比国外,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估测量安全文化的模型和指标体系。

3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企业文化,根据各自的经济、文化、科技、管理的背景,采取突出企业特点的办法,建设各具特色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不同于现代科学管理,也不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它是人们对安全工作高品位的升华。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来营造一种安全气氛,使人人重视安全生产,人人关心安全生产。笔者试着从目前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分析其对策。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安全文化对我们煤矿企业的干部职工来说并不陌生,长期以来开展的各种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制定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等,都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煤矿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其潜移默化和熏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要求,首先,煤炭企业行业主管领导及内部各级管理干部,要深刻认识煤矿安全文化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转变以往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精细化、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新思路。其次,直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工人要通过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接受安全宣传教育,充分认识安全事故对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危害和对社会、家庭的影响。第三,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理论知识、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力度。

3.2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不断把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建设开展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一要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灌输。二要不断创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三要深入扎实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宣讲安全文化理念,让职工理解安全文化理念的深刻内涵;把安全文化理论、企业精神、安全警句、安全祝语、安全操作规程等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牌板、灯箱悬挂在矿区的各个角落,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使职工随时随处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通过创建活动把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建设。

3.3 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夯实安全文化建设基础煤矿企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职工的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井下采掘一线的职工。就煤矿企业而言,职工培训任务非常繁重,加强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健全职工培训的长效机制,要将职工的培训纳入企业管理范畴。其次,摸清底子,掌握实情,根据职工的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和业务技能层次有的放矢的开展安全培训。同时要根据施工场地的变换、施工安全技术的要求,分工种、分岗位、分批分期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第三,创新培训形式,注重培训效果。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激发职工自觉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热情,最终达到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目的。

3.4 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煤矿安全文化业绩评价体系针对当前安全文化评价领域存在的评价方法相对简单、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基于企业安全文化的人本主体,根据我国目前国有大中型煤矿的实际,笔者提出煤矿的安全文化现状可以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安全承诺、安全环境、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学习、安全信息传播、安全行为激励、一线职工安全事务影响力、员工素质9个主要指标来加以评价。

4结束语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理念和一项有效的煤矿安全工作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和完善。只有科学地研究和探索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途径,煤矿企业才能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文化,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怀志.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04.

[2]吴晓颖等.煤炭安全管理与监察工作指导[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07.

篇10

论文摘要:安全监察队伍是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力量,安监队伍整体素质好坏,对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讨论加强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和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上入手,围绕机构设置、配置人员、提高安全监管手段、提高安监人员业务能力、完善安全监管工作自律机制等方面内容展开论述,提出了加强安全监察队伍建设,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一些做法。

引言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监察体系是由一系列的环节和各方面因素构成的,存在诸多方面的矛盾,我们首先要抓住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即抓住主要矛盾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才能有效地推进安全监察工作。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监察队伍在依法开展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方面的不完全适应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煤矿安全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是我们搞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关键。

一、加强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首先抓好队伍的自身建设。依法开展煤矿安全监察,是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基本职能。作为煤矿安全监督检查的主体,所有监察人员具有一定的执法权力,如检查权、处罚权、对事故责任人的处分建议权等,这些大大小小的权力,既是严格执法的手段,同时也是对每一个监察员的严峻考验。

因此,要教育广大监察人员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2)监察工作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必须抓好队伍的自身建设。各级安全监察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处于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的第一线,同时也是队伍建设的第一线。每天和现场操作人员打交道,在监察和被监察的活动中,我们总是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执法标准、执法力度,对广大员工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安全与稳定。我们既要严格执法,使广大员工受到教育,又要体现亲情所在,调动大家改进缺点、搞好安全生产的主动性。

(3)煤矿安全监察队伍的人员构成也决定了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解决矛盾就要首先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比如在全处450名安全监察人员中,从事井下安全监察工作的人员占了70%以上,是开展工作的中坚力量;在450名安全监察人员中初中学历及以下的占50%以上,远远达不到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所要求的科学化、规范化操作的要求。另外,从煤矿企业被推向市场后,人员多、负担重、负债高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对安全的投入,部分企业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思想,同时煤矿工作风险大、报酬低,难以吸引人才,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管理层次难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力量不足,机构不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新形势下,加强队伍建设,加快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己是当务之急。

二、加强安全监察队伍建设的基本手段

只有认清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基本组织机构和人员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等各个方面夯实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基础,才能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与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加强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落实机构设置,合理配置人员.要在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的基础上,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一是要严格按国家《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合理设置专兼职安全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二是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广当前我们企业实行的六大责任保障体系。从工作职责内容、标准和承担责任等各个方面加以明确,真正使设置的机构和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承担责任。

(2)提高安全监管、监察的技术手段和科技含量。要借鉴国内和发达国家各类企业在安全监管、监察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经验式的管理方式,如采用计算机网络建立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等的跟踪、监控管理系统:开发并应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软件等,促进安全监管的技术进步与效果提高。

(3)健全培训教育体系,提高安监人员业务能力。一方面,要依托目前企业建立的各类培训教育阵地。建立功能齐全的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培训基地,逐步实现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课堂讲解、模拟仿真训练、工作现场实地演练等方法,全面提高参培安全监管人员的生产技术理论、安全管理业务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现场安全管理、避险自救他救等能力,切实发挥出安全监管人员在保障安全方面的作用。

(4)实行公开招聘等竞争机制,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逐步建立职业化、专业型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当前,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具有艰苦细致、技术性高的高难度特点,需要的是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员。由于现有安全监管人员的年龄和文化结构的限制,仅靠教育培训来提高安全监管人员能力与素质,远远达不到现代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来拓宽安全监管人员队伍,合理改善监管队伍的年龄、文化构成,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技法水平与能力。

(5)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工作自律机制,通过实行安监人员竞争上岗、尾数淘汰等方法,建立起安全监管人员优胜劣汰用人机制;通过对安全管理人员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连带分析追究制、改进分配政策等方面工作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激励安监人员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从而为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总之,通过在上述方面不断加强安全监察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全力提高安全监察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知识和执法能力,为开展安全监察提供最根本的保证,才能更好地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发展,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倪维斗,等.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J].煤化工(增刊),2002,30.

[2]邱振先.煤炭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Z].欧盟一辽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研讨会,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