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
刚进入大学,面对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学开始寝室群体生活,同学之间的亲密相处会给有的人带来各种各样的不便。例如习惯早睡的同学却总是在晚睡的室友的灯光下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经济状况好坏反映在一日三餐、衣着打扮上,有的人会产生自卑心理。再者,进入大学,学习环境相对宽松,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不会再有高中班主任那样的角色进行督导。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导致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改变是产生心理失衡的原因。
(二)缺乏交流,人际关系不佳
大学是一个小型社会,除了对课本的学习,还要学会与人相处,形成朋友圈子。但总会有学生无法快速从高中的生活模式中解脱出来,在大学缺乏与别人的交流,忽视了人际关系的发展,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没有人可以倾诉或者给予帮助。不懂得与人相处更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久而久之会变得孤独、不合群,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最终导致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三)学习竞争意识太强,结果不尽如人意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业上刻苦钻研,对自我要求很高,希望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获得奖学金。但由于大学课程教学进度快、内容多且繁杂,还没有找到大学学习规律的学生很难接受这样的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变得不够自信。在这样的感受中常常会焦虑、不安,产生患得患失的情绪。
二、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目的
自我心理教育是指通过不同途径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感受自身的心理波动,控制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时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正常状态,解决心理困扰,改善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实现大学生对自我进行心理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对自我心理调节的主动性,是时刻保持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有效解决目前保障大学生心理卫生资源的不足或者资源素质不高的问题。
三、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的方法
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包括正确认知问题和压力、不断训练自我意识和主观调节情绪。这一过程的本质是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和提升的过程。通过自我心理教育逐步对自我改善心理,主动进行心理教育归纳整合方法,提升自我心理质量。
(一)正确认识并加深对心理教育的理解
提倡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应该使他们充分认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宣传,让大学生明白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被重视,唤起他们内心对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质的需要。通过参加宣传活动或者是与专业老师直接交流理解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增强需要对自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二)创造轻松的自我心理教育环境
大学生重视对自身进行心理教育,深入改善自我心理状态,却疏忽了对心理教育环境的改善。毕竟心理困扰问题属于较为隐私的话题,学生们在认为不合适的场所或环境不敢轻易袒露自己的心声。这就需要营造一个重视心理健康,可供集体进行心理教育的小环境。例如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活动会场或是正在开展心理活动的团体。这样就给寻求自我心理教育的学生带来良好的影响。
(三)积极调适自身心态
针对需要进行心理教育的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自身心理状态制定适合的心理调适方法。在生活或者学习等方面遇到困扰的大学生,不可避免会产生消极情绪。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合理发泄自己心中累积的情绪,以避免长期被负面情绪困扰,从而快速有效地调适心态,恢复正常情绪。
篇2
【关键词】心智模式;成长规律;管理心理学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要求。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历来是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历史实践表明,年轻干部的成长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
一、年轻干部的心智模式和成长规律
(一)年轻干部心智模式的特点
1.反传统倾向较强。
反传统倾向是年轻干部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在每个个体中会有程度的不同,这取决于家庭、学校、社会长期的综合影响。从身体视角分析,年轻干部身体素质处于人生中的高峰期,精力旺盛。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年轻干部挑战现存秩序提供了比较充分的生理基础;从心理视角分析,年轻干部向上发展的欲望和成功的动机比较强烈,迫切希望在现有的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展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年轻干部打破现有秩序的愿望形成了反传统倾向的社会基础;从文化视角分析,年轻干部待人接物的观念和方法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工作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效率、直来直去,一切以工作为主。他们往往忽视人的接受性和合作性,这种工作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和方法存在着一定差距。
2.矛盾冲突性较强。
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带来较强的矛盾冲突。从家庭角度分析,原有的家庭秩序开始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干部的依恋关系开始改变。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对父母的依赖性降低,对恋人、妻子、孩子的依恋感在不断上升。这种“离开家庭”到“组建家庭”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家庭角色的转变和矛盾结构的复杂化;从工作角度分析,随着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年轻干部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这种不断加大的责任感在主观愿望的推动下会形成高强度、长时间工作的态势,而这种态势往往会带来身心矛盾冲突的升级;从社会角度分析,年轻干部是年轻人当中发展趋势比较好的群体。社会各阶层对年轻干部的评价较高,审视的标准也较高。这容易强化年轻干部的社会优越感,往往容易导致年轻干部的自我评价偏高。这种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很容易导致年轻干部患得患失,耐挫折的能力下降。
3.可塑性较强。
年轻干部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强,这种不确定性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在现实中的表现形式就是可塑性。从学历角度分析,现在的年轻干部,普遍都接受过比较系统的高等教育,文化高、眼界宽、知识新,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从思维成熟度角度分析,年轻干部思想比较活跃,思维方式创新意识较强,较少受到经验的束缚、较少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从社会成熟度角度分析,从家庭到学校再到机关,年轻干部社会阅历相对较浅、实践机会相对较少,还比较缺乏磨砺才能、修炼内心的实战机会。这三种角度的分析就是可塑性形成的原因。这种可塑性是双刃剑,既可能向积极方向发展,又可能向消极方向发展。这是年轻干部特定的成长阶段决定的,具有普遍性。
(二)年轻干部成长的基本规律
1.内因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根本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即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其内部矛盾(内因)决定的。一个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内因基础条件。智能、品行、学识、动机、阅历等,都是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内在基础素质。这些基础因素,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方向。智能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前提条件,学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基础,品行是年轻干部成才的重要保证,成长动机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原动力,阅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现实条件。
2.外因是年轻干部成才的现实条件。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收到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政策的起伏、不同的组织要素、领导群体结构、人际关系等任职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组织培养的方式直接关系着年轻干部成材的方式;工作经历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年轻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成长机遇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加速器”,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助推器”。
3.内外因结合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最终结果。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要重视内因的作用,靠自身的主观努力来赢得各方面的认可是根本性的保证。主观努力的程度决定了成长的质量,只有通过长期的主观努力,才能培养和具备捕捉和利用机遇的能力;年轻干部要正确看待机遇,正确看待顺境和逆境。机遇、顺境、逆境都是外因。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年轻干部应头脑清醒,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早日成才。遇到逆境时,也决不能悲观、消沉,而要以坚强的毅力,去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并学会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坚定地走向成功的未来。
心智模式的特殊性Q定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要有针对性,成长规律的稳定性决定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要有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才能更准确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二、基于管理心理学视域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应遵循管理学的基本规律。用科学管理、系统管理的方式、方法促进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一,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促进优秀年轻干部的组织成长和自我成长。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是指确定年轻干部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培养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年轻干部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TQM ): 是指在组织培养部门的推动下,机关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提高年轻干部能力和素质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培养质量的因素,建立系统培养模型。在这个系统中,可以通过PDCA循环对培养过程进行优化,通过计划、实施、检验、处理的模式一环套一环的进行持续改进。
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ctice and theory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from the future perspective of modern psychology, analyse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mak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relationship is turning from separation and opposition to the combination and digestion. This new interpretation of psychology adapt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实践;后现代主义
Key words: psychology;theory;practice;Postmodernism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293-02
0 引言
心理学从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很多的心理学家从自己的实践或者经验中总结出富有影响力的心理学的理论,为心理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80年代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对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后现代心理学开始了艰难的反思和从新审视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关系也备受关注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对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 哲学理论与实践关系
哲学的理论与实践观主要体现在的真理观上,实践观点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彼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看成是真理的标准,而且看成是真理的前提。理论是思维的一种结果,理论是人的精神财富,理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思维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因此对理论和思维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实践对理论起决定作用,理论必须与实践紧密的结合,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为实践服务,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颠覆了理论哲学或者旧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将实践放在了首位,将实践和理论的统一建立在了实践的基础上,可见理论和实践有同根性,另一方面也承认理论和实践的区别。
对实践和理论关系的正确把握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一直深受哲学发展的影响,这一点只从心理学的独立就可窥见一斑。作为心理学的母体—哲学,对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和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实践哲学无疑是哲学发展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很多脱离了哲学思想的心理学理论也在逐渐告别失去自己曾经辉煌的时代,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反思。曾经很具有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从宏观上看同哲学是根本对立的,也是根本错误的,因为它根植在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的思想土壤中,当然这并不是否认精神分析学对心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在后现代心理学发展中看到了对实践哲学的更加准确的解读和诠释,个人认为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能被人们接受认可和未来能发展壮大和对心理学发展做出潜在贡献的原因之一。
2 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1 后现代主义更加注重理论的实践应用性 哲学的核心是实践,更强调时间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没有绝对理论只有相对的理论。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进行重构,通过消解现代心理学中绝对的“中心”,主张人应该尊重自然,提倡多角度视角看问题,认为研究问题可以多种方法,反对了为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我国学者赵家祥曾经提出对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复杂的,如果把这种复杂的联系简单化,就可能产生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理论的重要性、轻视实践经验的教条主义倾向,另一种是片面强点实践的重要性、忽视或不能全面理解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的唯实践主义倾向。
现代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取向必将导致追求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的必然结果,自然现象是不因为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化的,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人本质上就具有社会性,受制于所在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同时又具有能动性,那么把自然科学的发展道路沿用于心理学无疑是不合理的,用客观量化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无法真实地反映人的心理。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实际最终必然导向了惟实践主义的错误理论与实践观。
后现代主义研究者的形象由原来的置外的、沉思的、不动感情的观察者转向积极主动参与的、更富解释的探索者;研究方式由注重归纳推论和试验研究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有价值中立、人为机器的立场转向价值负荷、人性复归的立场;这种转变使心理学研究的结果理论更具有实践应用性。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关注理论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对现实问题的适应与解决,强烈要求恢复心理学应用知识的合法地位,强调心理学的生命力在于实际应用,认为脱离现实生活的、处于象牙塔之上的传统心理学终将失去市场和存在的价值。后现代主义反对将心理学归为自然科学,强调心理学的边缘性、交叉性和中间性学科定位。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更加关注心理学的实践性。
2.2 理论的不惟一性和多元性 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后现代主义因为对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后现代主义认为理论不是唯一的应该是多元的。在科学主义视野中,理论是理性思维运用科学方法对客观现实进行抽象与概括的结果,是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虽然事物与现象是千差万别的,但其本质只有一个。后现代主义则认为,事物的本质不过是关于此物的见解,理论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反应,任何理论都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框架中去解释,因此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概念体系和解释框架,在各自的体系内都能有效的解释世界,不存在惟一有效的解释。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各自的研究时,都应该考虑这项研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环境因素:选择这一课题的根据何在?它所含盖的范围?他要证实和支持什么?又要阻止和反对什么?对后现代学者而言,对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的反省是至关重要的。真正普遍性的理论取决于心理学的本土化和全球化发展,取决于心理学理论自身的发展,笔者个人认为理论的多样化是理论统一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2.3 理论是实践和实践中包含着理论 后现代主义认为本质主义视野下理论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和实践是感性活动的绝对划分是一种错误,理论和实践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正如瑞安所言:所有理论要么是它所描述的过去实践的理论,要么只想未来的实践理论,而且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理论本身是另外一种实践的形式,所有的心理理论来源于心理实践活动,同时既然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观,那么理论可以理解为一种实践。
心理实践活动因为实践的主体是人,那么不存在没有理论的个人,我们任何人在实践活动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只不过这个理论是“个人理论”,这种“个人理论”体现在个人对同一理论的不同的理解;体现在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的不同;个人本身的差异性,那么实践主体本身有个人理论进行指导,因此不存在脱离了心理理论的实践活动,可以说实践本身是理论的实践。
3 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中理论与实践关系对心理学发展的价值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视野中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关系相比以往的分离和对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弥合和消解。这种新的关系有利于心理学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心理学理论走下高高的殿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界限,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需要从现代心理学发展中吸取合理的东西,不断发展自己,一味的抛弃和否定必将导致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
同时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心理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把握时不能忽视对心理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建构,任何学科发展都有基本的理论,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实践而忽视对元理论的研究。
这种理论和实践的新解释为心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心理学开始从社会文化、实践关系角度去分析原有很多概念和观点,对克服心理学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心理学不断趋向自然科学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促进心理学向更加接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祖兵.教育理论与实践:后现代的检视.高等教育研究, 2006,(4).
[2]殷明耀.实践唯物视野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三题.广东大学学报,2007,(8).
[3]赵家祥.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思考.北京大学学报, 2005,(1).
[4]陈雪,孙迎,王国芳.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心理研究,2008,(01).
[5]王跃勇.对今年来学术界关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研究述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6]高峰强.后现代注意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04,(1).
篇4
关键词:认知神经心理学;发展性认知障碍;非词阅读
一、认知神经心理学概述
(一)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兴起
现代认知神经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认知神经心理学就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来,该领域已取得诸多成果,研究范围涉及人类认知功能的方方面面,吸引了愈来愈多研究者的目光,成为当代心理科学研究的前沿。
早期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世纪后半叶,当时的神经学家通过不同方式研究由脑损伤导致的口头或书面言语能力的降低,从中得出有关完整的语言加工处理认知结构的推论。至20世纪上半叶,由于当时的研究者无法找到假设存在的认知功能处理单元在大脑中的定位,遭到了很多批评,加之行为主义崛起,并主导了当时心理学的研究方向,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退居幕后。然而,到了20世纪50―70年代,由于信息论、人工智能和语言学发展的影响,“认知革命”来临,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科的统治地位被,而现代意义上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则以神经心理学为基础,在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精细的实验方法后,迅速发展起来。1979年在牛津大学第一次举办了完全致力于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的会议,并以深层阅读障碍作为大会主题。1984年《认知神经心理学》(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创刊。
(二)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定义及特点
1、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神经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通过研究特定的认知过程在人脑中的实现来了解人脑的结构和认知功能,如阅读、记忆、语言、面孔识别、物体识别和问题解决等。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通常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过程,而认知神经心理学则以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为实验对象,通过研究脑损伤导致的选择性认知功能障碍和保留的认知加工环节来推断正常人的认知结构和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神经心理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涉及诸多领域,并与其它学科的研究继续交叉重叠,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如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观点研究精神病学状况,包括妄想症、幻觉症和虚谈症等,形成了认知神经精神医学(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
2、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特点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相较于心理学的其他学科来说,有其独有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1)个案研究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针对个案,而不是群体。从理论上来说,一个认知模型,包含n个认知处理单元和m条连接这些处理单元的路径,假设脑损伤可以造成处理单元或者路径相对独立的损毁,那么由此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情况就是2(m+n)种。可以发现,即使m和n不是很大的数值,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情况也会是异常复杂的。所以在实际研究中,发现两个脑损伤患者出现完全一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
那么,如何将个案研究中得到的结论推广到群体,从而得到关于正常人的认知模型的推论呢?研究者提出了“普遍性假设”:假设大脑神经功能完好的人在认知系统的结构方面不存在质的差异,即认为对于人类共同具有的一些基本的认知过程来说,个体间的功能结构差异不大,没有质的差异。在普遍性假设的前提下,保证了认知神经心理学个案研究的可行性。
(2)认知模型的模块化
1983年,Jerry Fodor的《心理的模块化》出版,对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认知系统的模块化假设成为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最基本的观点。它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成分协同完成的,这些成分称为模块。认知神经心理学认为认知系统不仅在功能上是模块化的,在脑结构上也具有模块化的特征,即大脑定的神经组织承担相应的认知功能,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这些模块各尽其责,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认知任务。当这些脑神经组织受损时,会引起相应模块认知功能的障碍,但并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功能。
(3)独特的无创伤性研究手段
认知神经心理学有其独有的无创伤性研究手段,并同时采用认知心理学的行为实验研究及认知实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脑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与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最重要也是比较独特的是使用神经功能成像技术,这也是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对认知神经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神经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的脑电图(EEG)和脑磁图(MEG),另一类则是在确定神经活动的空间位置能力较强的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MRI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PET,主要是因为fMRI相较于PET来说,提供了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允许被试进行较长时间的测试,也无须注射放射性示踪物质。目前,运用近红外检测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相对廉价,不需要限制被试的头部活动。这项技术的最大局限在于探测深度,仅能得到深入脑内2-3cm范围内的数据。
二、认知神经心理学对发展性认知障碍的研究简介
篇5
一、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所谓方法论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一种研究工作的模式,库恩(T.S.Kuhn)称其为“范式”[2](P167)。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方法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构造主义的自我观察的方法——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论
以冯特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与间接经验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意识的基本要素;而后者只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而非经验本身。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既然是一门关于研究人的经验的科学,因而心理学的方法必定是研究如何观察这种直接经验。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观察到自身所体验的经验,所以心理学的方法必然只能是采用自我观察的手段(亦称内省法,Introspection)[3](P273)。心理学研究的这一观点和方法论思想在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的工作中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他认为只有训练有素的自我观察者才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被试。
这种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技术受到了许多批评。因为内省法只强调以被试、而且一定是需经严格训练的被试的自我观察报告为依据,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一致,而且也使得研究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和偏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消极的影响往往就是他们所规定的训练产生的。此外,他们还力图排斥同时期出现的其他一些心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方法、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这就使得自我观察法不可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其结果则必然被新的研究方法论所取代。
2.机能主义的多样化研究方法——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只对直接经验进行自我观察式的研究,因而不能现实地解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发展和相互作用的,也不能真正解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它受到批评的同时,先后在西欧和美国产生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以詹姆斯(W.James)为先驱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强调心理学在人类实践中的应用,主张心理学不仅应该研究正常的成人,而且还要研究动物心理、儿童心理、个体差异和变态心理等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采用了描述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和生理实验法等。虽然机能主义心理学并没有完全放弃内省法,但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强调了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重视心理活动在操作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探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机能主义心理学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应用研究方法,不仅弥补了内省法的不足之处,而且推动了心理学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为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临床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到来打开了大门。
3.行为主义的极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以操作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由华生(John.B.Watson)所开创,后为斯金纳(B.F.Skin-ner)所发展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完全否定了对意识的研究,坚持只有能被观察到的、可予以客观记录和定量化的行为才符合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标准和原则。这在实质上就是把布里奇曼(P.W.Bridgman)在物理学中所倡导的操作主义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并以此指导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叛,在方法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机能主义心理学重视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原则,彻底抛弃了对意识的内省式研究方法,提出了SR的研究模式,并最终成为一种“没有头脑的心理学”。由于行为主义在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上的极端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偏见,使它无法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和意识等有关人的内部过程作出完整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解释。但是,它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能精确控制、测定行为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还有它对环境、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反应变化的关系所作的客观描述与精确的测量,使心理学彻底脱离了仅仅只能依靠被试的自我报告这一缺乏客观依据的非科学状态,成为一门能为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能对人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规律进行测量、预测、控制的实用性科学。诚然,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机械论思想否定了心理学对人的意识和心理活动内部过程的研究,从而最终把自己推到了发展的死胡同里去,但是,它却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其他一些反对机械决定论的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4.完形主义的整体方法——以现象学和场论为指导的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作为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对立面,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走的是与行为主义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格式塔心理学在康德(I.Kant)哲学的影响下,强调人的知觉的完整性和组织性,反对去寻找心理和意识中的“元素”,认为应自由、公正地描述人的直接经验,而人的这种直接经验是按原来的结构被接受的。对于这种整体的经验,如果强加分析、化整为零时,其原有的整体性就会被破坏。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坚持1+1>2的观点。这在当时把心理现象分解成基本的组成单位的研究倾向中,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并对其规律(如知觉的组织原则)进行研究,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受物理学场论的影响,采用拓扑学的研究方法在格式塔心理学中独树一帜的是勒温(K.Lewin),他提出的行为函数:B=f(E,P)发展了对人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推动了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一种方法论工具,现象学的观点被认为可以用于对人的主观体验进行科学研究,并弥补那些只注重行为的实验数据的不足,它主张对经验采取自然的整体观点,从而获得了知觉研究的大量成果。但是,“现象学的方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对于某一研究者运用这种方法是否取得成功或成功的程度也是很难判定的”[4](P524)。
5.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方法——以信息论作为主要方法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理过程。计算机科学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探索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它使过去无法“看到”的心理操作过程得以模拟和表达。认知心理学纠正了行为主义否认意识和心理可以加以研究的错误倾向,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对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做出了更好的描述和前所未有的揭示,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确实是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具有历史性变革意义的进步。但是,这仍然是以机械论的观点去研究人,把社会的人简化为机器的人。因此,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能完整解释和真实反映人的实际心理活动规律。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也许是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尚未达到科学心理学所需要的程度,或许未来能制造出完全类似人类的机器人,心理学家也许就能从中破译出人类所有心理活动的秘密和规律。但是,现象学家休伯特指出:没有任何脱离肉体的机器能够赛过人类的意识,因为它缺乏每一个人所特有的那种与世界紧密结合的共同发展的特征,人工智能仍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5](P25)。
二、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现状与问题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与指导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化。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从意识到行为,又回到了意识,似乎转了个大圈子。但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研究方法论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冯特的自我观察报告和现代认知心理学有关表象研究的心理操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并没有错,但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适当的手段去研究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只能依赖被试的自我观察这种原始的方法,显然缺乏科学的依据,效果也不可能理想。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给心理科学留下的一大笔财富,即它的研究方法、仪器、测量手段等,今天的心理学家还有不少人在使用着,行为主义的大量研究成果仍是当今教科书里广泛引用的内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心理过程,而有关人格结构和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王国。从这个发展历史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纵然有良好的愿望和确定的目标,如果缺少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仍然是“欲速则不达”。但即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展研究的技术手段,若不能及时修正和调整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对象和范围,甚至在指导思想上“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话,仍然会事与愿违。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前车之鉴。
时至今日,心理学的学派之争已基本结束。心理学对感觉研究基本上已经有了较一致的结论;有关知觉的研究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而记忆和思维的研究则侧重于对信息加工过程的探索;至于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发展看来困难更多一些,正在寻找更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情绪心理学在几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着研究,从认知、生理、环境和社会等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去解开人类情绪之谜。关于动机和意志的研究,似乎仍然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赫尔的驱动递减论、勒温的场论、麦克米兰的成就动机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海德、凯利以及维纳的归因理论等主要流派所占领。但以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更加强调了对人性、人的价值与人的潜能的研究,并力争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斯洛特别强调了整体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反复研究法(iterationtehnique),即以整体观为前提,通过实验来理解各有关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他还特别重视对个体的研究,认为一般规律不能直接推论个体的特点,而由个体的研究却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规律。一般规律只能帮助人们去理解个体,但解决个别的问题仍需要用个案法的整体分析手段[5]。
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就目前来说仍尚未达到一致的认识,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研究领域的各种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和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法论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常常同时并存。首先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在对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就像对待任何科学一样,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单一的研究模式去人为地强制性地统一所有的研究工作,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在是一种最复杂的现象,它有着许多不同的水平、层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研究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方法去处理。但也不应该用“随心所欲”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形成一种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去的新方法论,是科学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科学心理学研究发展中新的方法论构建与整合
无论是否意识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总是在研究者一定的方法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的研究同样也不例外。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决定了的研究目的所需手段的选择。并非任何研究目的都可以找到研究的手段。当技术还不能提供必要的手段时,对原有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加以重新选择,寻找某些子目标以现阶段可实行的手段先予以解决,然后再对总的目标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辩证的研究、分析和归纳。鉴于心理学的历史经验,心理学家们已经在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论。例如,朱智贤等人曾提出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构想。在其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2)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3)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6](P52-58)。研究心理现象,首先要对人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这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并不能替代具体的研究工作,但是任何具体的研究工作不可能摆脱一定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过去的许多学派,虽然曾经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都由于他们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在其后为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所取代。特别是在当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时,就更有必要对人们原来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指导思想进行周密的反思,修正原有理论的错误,弥补不足和空白,才能使研究工作不至于重犯类似行为主义的错误。同时,也能使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有了正确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还需要形成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并受到研究工作可能具备和达到的条件的制约。在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微观阶段——分析研究之后,科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向宏观阶段——整合研究迈进的趋势。有关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香农的信息论和维纳的控制论,即所谓的“老三论”。而在此之后又出现了所谓的“新三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理论和托姆的突变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为现代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提供了有用的思想。虽然这些理论并非出自心理学,但对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而且,正是由于心理学派系林立、众说纷纭的状况,就更需要用像系统论那样的思想方法,来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这个本身就具有客观系统性的研究对象。正如哲学方法论不能代替科学的具体研究那样,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并不能代替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指导。心理学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建构符合心理学科学发展的一套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最后是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问题。可以说,心理学现在已经涉及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因此在具体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上必定有相当大的差异和跨度。具体的方法是与具体的研究问题相联系的。心理学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几乎运用了所有各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了物理的、生理的、药理的、临床的、数学的方法;心理学本身又有实验的、准实验的、非实验的、思维推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但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多层次、多元化和动态的;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我们不仅需要在某个局部问题上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微观的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以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的思想理论与研究方法论,归纳和综合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学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的初级水平阶段,而应该是可操作的、有预测力并有控制力的。这样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间既有自己较完整、较一致的理论,包括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又具有更为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作用和效果的现代科学。
【参考文献】
[1]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篇6
【关键词】 心理学;发展;制约因素
A Study on the Restrict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in our CountryNowadays. Li He, Ding Hui. Beij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Af filiate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26,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restrict factors which influen ce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in our country nowadays, hope to find out the s ticking point to it so that we could make it develop sooner and better.Methods To utilizethe documentary method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related research information f 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o synthesize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resea rch results 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ResultsThe development of such aspects as study orient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academicbasic and loca liz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etc. get direct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syc hology in our country. Conclusion There is very good foregroundto develop psychology in our Country, but if we couldn't envisage and solve theexsitting problems on time, the development could be restricted.
【Key Words】 Psychology; Development; Restrict factor
我国的心理学科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心理学引入中国后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心理 学的学科地位经历了从受到质疑到成为科学重要分支的变迁,当前心理学的发展潜力巨大, 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我国由于心理学自身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 心理学的发展步伐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心理学的概况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脑与思维的关系,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其在社会环 境中的发生和变化规律。由于心理学与人的知识的获得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它必将 成为二十世纪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之一[1]。
在西方发达国家,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每年都能得到高额的研究资金,且呈逐年 增长的趋势。以心理学研究水平最领先的美国为例,仅Wsconsin-Midi大学心理系2000年就 得到了联邦政府1770万美元的资助,在整个联邦政府资助中排名第二[2]。随着社 会的现代 化,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身心压力,心理学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价值,美国John Honkins大学 精神卫生教授Kremer预测,21世纪将出现精神疾病和心身障碍及其伴随的慢性残疾的大流行 , 患病率将明显上升[3]。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精神病学会21世纪精神病学教育会议 认为,居民中约20%的人患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一般求医者中,约30%-40%有明显精 神问题;约四分之一的内科住院病人有明显情绪问题需要治疗[3]。
2 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现代心理学于1879年在德国创立,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中国心理学会于1980年加入国际心 理科学联合会,并获得了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主办权。国家科技 部已把心理科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到2003年,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已经有了38 个心理学系(所),全国的心理学专业每年招生超过1000人,全国可以培养博士生的单位有 12个,可以培养硕士生的单位有27个,每年招收研究生500多人,一些国内著名的
高校正在 筹办心理学系[4]。
3 我国心理学面临的制约因素
由于其学科自身的原因以及目前教学体系及心理学从业人员的来源背景,人们的需求还与现 实情况有很大差距。
3.1 学科定位问题 有学者认为,现阶段中国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不 准: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还是介于二者之间等等;二是对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定位不清:第一,至今主流观点仍是将心理学看作属于生物学门下的一个小学科。第二,将 本应统一于心理学旗下的心理学诸多分支学科归于不问的学科门类,显得 异常混乱。第三,在 学科点的规划中,毫无来由地将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等 3个二级学科[5]。一个学科如果定位不准,那么势必导致其在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学 科设置等诸多方面出现问题和矛盾。
3.2 缺乏原创性,理论基础薄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克( Koch 1985)曾指出心理学自一百多年前脱离哲学以来,一直未能 成为独立科学,且因其本身条件限制,将来永远也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科学[6]。 虽然此说 法难免有失偏颇,但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尽管学科积累是学科原创 的重要前提,但从我国科学整体的发展水平而论中国科学处在一个积累的,而非原创的时代 [7]。有学者认为制约我国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原创性[8]。笔者 认为,即便在心理学 研究非常发达的欧美国家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也非常凌乱。虽然有许多名家学者, 但他们的理论有的互不认可,或互相矛盾,很难成为一个大理论框架下的有机构成部分,心 理学没有一个结构严谨、逻辑分明、条理清晰、层次清楚的理论基础,这也是其学术地位受 到质疑的原因。在此前提下,与之相比更加缺乏原创性的我国心理学界就更没有太多值得称 道的理论贡献了。
3.3 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 墨西哥心理学学者Diaz-Loving认为,心理学的本土化是“心理学思想在不同文化中的一种 解 放”[9]。本土心理学的价值和作用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心理学于1879年诞生于 德国,在 此后 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学也主要是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等西方国家获得了长足的 进步。现阶段心理学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水平从总体上看落后于美国, 我国的心理学研究者注重引进与消化吸收西方尤其是美国心理学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这本 无可厚非[5],但是过度的引进吸收就成了盲目跟风,在心理学上应该根植于本国 土壤才能开放出适合中国人的科学果实。
3.4 研究方法问题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之后的一百多年来,如前所述其学科定位不太确定,它属于自然科 学还是社会科学或二者都是?但目前趋向于将其归属于自然科学。因此定量研究方法己在心 理学研究中处于统治地位,但以目前的条件是否所有的研究问题都能进行定量,这还要进一 步探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本来内涵复杂,如果用某种方法来限制它,结果当然会扼杀心理 学的生机[10]。近年来,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定性研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 用,定量 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各有长短,片面强调某一种都是不恰当的,只有巧妙地把两者结合 起来,才能使心理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取得重大突破[11]。
3.5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问题 中国心理学专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学校和研究单位,长期以来在心理学的主流领域重理论、轻 应用。这使得一方面心理学的社会认可度低,人们不能自觉地寻求心理学的帮助,另一方面 也限制了学科本身的发展[12]。学术研究与科普工作的脱节[5]问题,反 映出在心理学领域 理论不能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而事实上心理学有非常广泛而深厚的实践需求。一边是各种 不甚科学的心理小测验和心理咨询小广告在各媒体上满天飞,另一方面是专家学者们不屑于 “下里巴人”,使得心理学研究丢失了大量的宝贵资源。
3.6 学校课程设置问题 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普遍存在着体系不合理、内容陈旧、脱 离实际等问题,针对我国当前的状况并借鉴国外高校心理学专业为本科生开设的各类课程, 我们应该确立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整合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体系,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和 实 践能力的培训[13]。目前医学院开设的30余课时医学心理学课程,内容和课时都难 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目前心理学排名较前的国外著名高校都结合本学校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特点并根据社会需要以 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 ,学生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尽管各个学校的心理学系(专业)的课程设置的门数 与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等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上都涉及到五个不同层面的模块式课程:通 识课程、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专业扩展选修课程以及研究性课程。从国外著名大 学的心理学本科课程设置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经典课程与学科进展课程有机融合;②重 视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训练;③以学生为本,提供多种服务和选择[13]。
3.7 专业设置问题 我国心理学的本科教育主要来自于医学院校的精神卫生及临床专业和师范学院以及少数综合 性大学的心理学系。
精神卫生专业侧重于精神病专业的教学,毕业后面向精神卫生医院,临床专业的毕业生所学 心理学课程如前所述对心理方面所知甚少,若从事精神医学专业,则几乎需从头学起,即便 通过了全科考试之后还难以立即成为一位合格的心理医生。师范院校的心理专业毕业生主要 面向学校,研究侧重服务于教育。毕业后不具有行医资格,不能开具精神类的药物。同样综 合院校心理系毕业的学生,学了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但他们对医学尚是一个“学科盲”[ 14]。 几个专业虽都有侧重,但都很难满足目前社会的需要。希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优势互补,不 断完善。
3.8 实际应用问题 每个人都会有心理问题,当前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这个问题则尤为突出,心身疾病和心理 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已在疾病谱中占重要位置。国内心理治疗与咨询的职业化建设起步晚 ,没有连续性的培训和教育体系,整体专业水平不高[15]。中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 心理咨询和治疗方面的专业培训,从专业化、规范和理论实践的高度来说,与英美等国的发 展和现状还有较大的差距[16,17]。有资料表明,在没有充分的教育、培训和督导 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常会给病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18-20]。2001年8月,国家 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中国心理学会,宣布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规定 获得全国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心理咨询师后方可从事相关心理咨 询活动,同年卫生部出台了对卫生系统内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和考核办法。
国内的心理咨询及治疗机构设置及诊疗程序不太完善,几乎没有什么权威可信的“名牌”机 构,普通百姓面临着“欲诉无门”的窘境。心理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由于我国心理学 在理论及实践研究上的差距,因此在专业水平、方法技术、道德标准、人员督导、程序规范 等等方面都与国外有相当差距。从费用上来说,我国普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没有被纳 入医疗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以上制约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因素是环环相扣,互相关联,甚至可以说是恶性循环 的,其中有其先天不足的问题,也有我国科研领域的问题以及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毕 竟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问题的科学,而人是非常复杂的。
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发展前途和社会需求背景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的心理学从业人员在学 科建设和自身素质培养方面加大力度,也希望能得到相关教育及从业部门的政策支持 及调整,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并使人们能得到专业的服务,促进学科的发展和人类 的进步。
4 参考文献
[1]杨玉芳.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科学基金,2003,3:141-145
[2]Federal support for psych research climbing. Observer, 2003,16(1):1
[3]沈渔村.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精神病学会21世纪精神病学教育会议纪要中华神 经精神科杂志,1990,23:245
[4]张侃.我国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81-85
[5]汪凤炎.当前中国心理学发展中值得反省的四个问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43(5):42-47
[6]Koch S. The nature and lmits of psychological knowledey: Lessons o f century qua "scence". In S. Koch & D.E. leary(eds.), A century of psychology as sc ience.New York: Mc-Craw-Hill, 1985:954
[7]程亮.教育研究原创性缺乏:现象与原因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9-12
[8]李志专,汪明届震.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现状减回及对策.长沙大学 学报,2006,20(5):130-132
[9]Diaz-Loving R. The Indigenisation of Psychology: Birth of a New Scie nce or Re kindling of an Old One?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9,48(4): 446
[10]陈立.平话心理科学向何处去.心理科学,1997,20(5):385-389
[11]戴斌荣.定量与定性结合―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5(1):119-124
[12]张兴贵.论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动力.教育探索,2000,105(3):35-36
[13]车宏生,姚梅林.关于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4,58 (6):46-50
[14]郭念峰.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对策.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2 -4
[15]何敏慧,王祖成.心理咨询职业化发展及现状.上海精神医学,2006,18(1):42- 44
[16]石国兴.英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发展及其间题.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304 -311
[17]王欣.我国临床心理学家所问临的挑战-美国夏威夷大学心理系临床心理学家 培训计划有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3):420-423
[18]HOfner ML, Python NV. Prevalence of victims of violence admitted toan emergency department. Emerg Mde J, 2005,22(7):481-485
[19]Peltier BN. White coat principles. J Am Coll Dent, 2004,71(4):53-5 6
篇7
(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
这个概念本身蕴含的问题和争议使得它难以满足科学实验研究的要求关于“民族心理”的定义方式存在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定义是以整个民族群落为主体,这个主体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即是民族心理。这种定义方式强调民族的整体性和集群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定义策略。比如,冯特以黑格尔的“时代精神”概念为基础,将民族心理定义为民族整体的精神活动特征;另一种定义方式则是通过寻求同一民族的大多数个体在类似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来界定民族心理。这种定义则强调个体是构成民族的基本单元,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定义策略。近年来,有研究者试图通过对隶属于不同民族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实验研究或量化测评,从而考察不同民族的整体性心理特征。他们所依据的就是民族心理的第二种定义方式。持前一种观点的研究者对后者的研究结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个体的简单叠加不能形成群体,对个体的实验研究或测评结果不能用来描述民族整体。即,自下而上的研究只能考察个体心理而不能描述真正的民族心理或群体心理。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必须要采取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宏观的、整体的视角。也就是说,民族心理学研究只能发端于关于民族心理的第一种定义方式。而在这种定义下,民族心理作为研究对象缺少了进入实验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与确定性,因为实验研究者只能对具体的个体进行精确测评,却不能对民族整体进行测评。辩解:除了民族心理学之外,还有很多学科都存在核心概念界定分歧而导致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的差异。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也不少见,比如牛顿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区别。因此,核心概念定义方式的多样性本身并不构成实验研究的障碍。质疑意见的中心议题是,民族心理学的两种主要概念定义方式中,只有自上而下的整体性的策略才能够真正言说民族心理的课题。那么,这种理论建构策略是否与实验研究不相容呢?固然,实验研究的实施过程只可能针对个体而进行,实验研究遵循的是从个体到整体的归纳方法。那么归纳的方法是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障碍呢?不可否认,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正是归纳的方法。人的认识过程正是通过对个别对象的考察而形成一般性结论。与自上而下的演绎法相比,归纳法不能保证结论的确定性,但是归纳法是为演绎法提供前提的认识方法。民族心理学是我们认识民族群体共同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同样需要归纳法和演绎法的配合才能形成新的知识。因此,断言民族心理学只能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即演绎法,并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再者,是否存在这样的分别,归纳法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而演绎法是属于社会科学的?经典的自然科学实验通过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事物的变化而形成结论,研究者应该保持中立,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事先持有某种理论或假设,这就是传统实验研究只做描述不做解释的法则。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往往是带着某种预设介入研究主题,他们会用自己的预设或理论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社会现象纷纭复杂,也需要研究者对其做出解释。于是,在传统的学科分类标准中,描述与解释是两个不相容的思维体系,只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20世纪后半期以来,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解释与描述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一方面,社会科学理论,包括哲学也在寻求通过观察与描述的实验来验证其命题;另一方面,自然学科的研究也更多依赖演绎法,用理论去做解释和预测。比如当代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就是从自然选择理论出发,通过演绎法推导出操作性假设,再运用这些操作性假设去预测社会现象,最后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检验操作性假设的预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科属性与核心概念的定义策略并不构成民族心理学使用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
(二)民族心理是一个高度生态化的概念,其所涉及的大多数内容只能在真实的社会条件下才会展示出来
在实验室的控制条件下所观察到的被试的表现不能准确地再现其民族心理特征辩解:对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的质疑并不局限于民族心理研究领域。在所有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都要事先考虑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衍到一般。比如经典力学的实验,研究者在实验室中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在其中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在现实条件下我们不可能观察到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摩擦力很快会使得运动的物体停下来。那么这是不是物理学的实验缺乏生态效度呢?任何实验都建立在一个理想态模型的基础之上。这个理想态模型的建构则有赖于对现实的形式化表征。也就是说,当我们难以言说纷繁复杂的现实时,需要将其中无关的,或不那么重要的因素先剔除,只留下我们认为对我们了解现实最重要的因素,然后对这些重要因素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个因果关系的假设,这就是形式化的模型。实验的目的就是检验这个因果模型假设是否成立。因为假设模型是在剔除了大量无关或不重要因素后才提出来的,所以对它的检验也只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那么,在理想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何返回现实环境呢?让我们再以经典的物理学实验为例。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实验结果显示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模型一。现实的环境中存在摩擦力影响物体的运动,于是研究者需要另外建构一个关于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假设模型,这是模型二。模型一和模型二结合就可以描述存在摩擦力的条件下物体的运动特征。现实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不在一个平面上,于是物理学家还需要建构一个斜面与运动关系的模型,模型三。模型一、二、三结合就可以言说在不平坦的,有摩擦力的表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特征。随着加入的模型的增加,实验描述的对象越来越接近现实。面对民族心理的研究课题,实验的生态效度自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是生态效度也不应该成为民族心理引入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研究需要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同时,实验结果也能够返回现实。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可以通过,最终也必须通过实验设计的改进,多组实验的相互配合、印证等方式来得到提升。
(三)在面对文化影响的问题上,民族心理学的和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
民族心理具有高度的文化渗透性,以至于在很多场合民族心理与文化心理这两个名词具有几乎同样的涵义。因为文化是“民族”构成的最重要条件,所以民族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可能离开文化而抽象成为某种具有超越文化限制的一般性概念。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性研究中,文化渗透却是需要被仔细地排除的干扰因素。也就是说,在研究目标上,民族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民族心理学需要考察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实验心理学却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渗透。辩解:将实验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对立起来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文化对个体或群体心理的影响也是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的。在一些基础性研究中,比如有关痛觉的研究,研究中需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被试痛觉体验的影响,从而精确界定人的痛觉阈限。之类研究是对人的最一般意义上的身心特征的考察,因此避免文化因素的渗透是必要的。比如,被试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被试对实验目的的认识,被试与主试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被试的痛觉体验。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研究者需要精确地控制每一个因素。同时也有研究者专门考察某一类文化因素对痛觉阈限变化的影响,比如在测试前让被试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结果发现音乐影响了人的痛觉阈限。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在实验中的渗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验研究中要控制哪些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依据研究的目的来确定的。今天的心理学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基础性实验研究的跨文化比较。这样的跨文化比较可以帮助研究者分辨出哪些心理特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哪些是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文化因素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中既可以作为一个自变量,也可能是需要控制的干扰变量,也可能出现在因变量之中。因此,文化因素也不是民族心理学开展实验研究的障碍,相反,民族心理中的文化成分正是实验研究的目标。在涉及文化或跨文化的研究中,研究材料或工具的跨文化一致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实验还是量表,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有效的研究工具或材料在另一种文化中未必适用,这就是研究的跨文化效度问题。这个问题提醒着研究者,即使已经在一种文化中获得了有效的结果,也不能对研究工具或材料做简单的语言翻译就投放到另一种文化中施测,并且还把这两个结果直接进行比较。当然,跨文化研究效度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实验、测量等量化研究中,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质性研究同样也会遭遇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前面提到的生态效度问题一样,即,通过改进实验设计、重复检验、多组研究相互印证等手段来提升研究的效度。总体上,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涉及到了这个领域的主要困难,但这些困难不是不可能逾越的,相反,它们只不过在提醒着从事这类工作的研究者应该时刻警惕,不要犯技术上的错误。回顾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很多过去认为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的议题后来都被列入实验研究的名单内。冯特最初断言记忆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但是在艾宾浩斯以后,关于记忆的实验就不再新奇了;弗洛伊德理论以潜意识概念作为基础,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心理学家都认为潜意识是不能用科学的方式来认识的,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缺少必要的科学性,但是当內隐研究技术被发明以后,对潜意识的实验研究也不遥远了。类似的课题还有自我、思维、决策、推理、社会认知等[14]。在某一阶段,实验研究遭遇到理论与技术的困难,突破这个困难的力量来自对研究课题做出恰当的操作性定义,以及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本文已经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做了辩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1.类比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心理的实验研究尽管在今天正面临一些困难,这并不意味着用实验手段研究民族心理问题是不可能的;2.从研究历史看,研究技术的进步,提出核心概念的恰当的操作性定义是心理学实验研究进步的原动力;3.实验研究的本质是模型模拟,这个特征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因此,实验民族心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之间并没有矛盾。
二、民族心理学有必要采用实验研究技术
前文已经讨论了民族心理学有采用实验研究的可能;接下来,本文还将论证,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有采用实验方法的必要性。人类获取知识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期待获得关于未知现象的解释;二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控制欲,通过知识预测世界的变化,进而达到对世界的掌控。每一门学科都承担了解释某一个领域内的现象、传承领域知识的责任,即,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达成人们的愿望。为了实现解释、控制的目标,人们必须建构一个关于世界的假设模型,通过对模型运行机制的考察来解释世界的变化,同时,也是通过对模型运行特征的评估从而实现对世界变化的预测和控制。人们建构的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这个模型是否能够担当准确描述世界的任务呢?于是,对模型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将已知的世界变化特殊输入模型,观察模型运行结果与世界的现实变化之间是否契合。这是验证性实验;如果我们的模型已经通过验证,那么我们可以将当前的现实数据输入模型,通过模型运行结果来预测世界变化的特征,这是预测性实验或叫住探索性实验。自然科学是对物理世界做出描述与解释的知识。在模型建构与检验方面,自然科学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究规范,这种规范就是科学范式。按照库恩的分析,自然科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即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具有统治性的世界模型,大多数研究者都信奉一个主流的范式。这时,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用这个范式所规定的方法去描述和预测世界;关于这个模型或范式本身的质疑和争议则常常被忽略。目前的心理学处于什么阶段呢?研究者对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目前的心理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也有人提出心理学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存在这种争论暗示了目前心理学缺乏统一的理论模型,也没有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的主流范式。与当前处于范式阶段的自然科学所不同的是,心理学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永远也不可能像今天的物理学、化学那样成为一门真正的范式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实际上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即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用以描述和预测世界的模型,也没有形成得到公认的主流研究规范。在这个时期,各种声音彼此争论,相互竞争。因此,常常听到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批评就不奇怪了。要公正地评价某种研究方法在这个学科中的贡献,我们需要跳出这些争论本身,在元理论的层面上,从学科的研究目标的角度来评价研究方法的取舍。如前所述,每一个学科知识都是对世界某个领域的描述和预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学科知识必须要建构理论模型。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同样,为了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性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将经过验证的模型用于描述与预测未来,探索性实验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学科建构的元理论水平上,心理学的实验性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主流范式,各种实验规范之间还存在竞争与争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争论的焦点在于某种实验规范是否可行,而不是实验本身的元理论价值的评价。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应该遵从心理学的学科规范。如果实验研究对于心理学来说是必要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同样是必要的。第一,如果说心理学需要实验,而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的民族心理学却不需要实验,这个判断在逻辑上和学理上都是不成立的。在逻辑上,如果民族心理学是隶属于心理学的下位概念,那么心理学的所有属性都会体现在民族心理学之中。如果实验研究对心理学而言是必须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也应该是必须的。在学理上,这个判断意味着将心理学研究分成可以用实验的和不可以用实验的两部分。这个分割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因为通常我们也会将不同的研究课题与适合的研究方法对应起来,比如,一些课题适合采用这种方法而另一些课题则适合采用另一些方法等。但是,当我们讨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的对应关系时,是在操作层面上对研究方法的划分。即,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用什么技术收集反应数据等。所有这些区别或差异都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衍生出来的变化。如前所述,心理学的元理论模型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于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要遵循实验研究的基本准则,这就是让心理学成为科学的那些规范。如果研究者强调某一个领域可以不受此条件限制,那就意味着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被划分到了心理学的领域之外了。正如冯特将民族心理学与他自己创建的实验心理学分开一样。在他断言高级心理活动不适合通过实验来研究时,实际上是将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的民族心理学和研究基本心理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看作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其中实验心理学属于科学,而民族心理学则应该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两者赖以描述和解释行为的假设模型是不一样的。冯特的实验心理学遵循的是自然科学的解释模型,而他的民族心理学则遵循社会学和文化人类的模型。而今天的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如果不希望脱离科学心理学的主流范式而独立经营,就应该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也就是说,和心理学的其他研究领域一样,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是让民族心理学成为科学的前提。反对者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即使民族心理学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但是在操作层面上,由于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它可能采用相应的特别的研究技术,比如,观察法、个案法、质性研究方法等,而实验法则不是民族心理学的必须技术。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虽然某些特殊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法会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为了获得精确的认识,研究者往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互配合、印证。即使是感觉阈限研究这样的课题,也不是单单采用实验法就能够应对的,往往需要观察法、访谈法等技术的配合才能获得精确的结果。通常,越复杂的研究对象越是要求多种研究技术的配合。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正因如此才需要多种技术的共同参与,实验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第二,正如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通用语言一样,实验逻辑也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公用语言。民族心理学研究以民族为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机制,要识别某一民族的特有心理和行为特征,需要将该民族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与其他民族进行对比。在心理学研究中,在两个或多个民族之间进行对比时最主要的控制变量是文化因素。因此,民族心理学本质上是研究文化的科学。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者一定持有自己特有文化的在场。于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是用一种文化去描述自己和他者的文化。当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要对话时,各自的文化在场可能成为他们之间交流的障碍。比如,关于地域文化的称谓就体现了这种文化在场的障碍。欧美人习惯将来自欧洲大陆以东的所有文化都称为“东方文化”,而东亚人则习惯将东亚以西的所有文化都称为“西方文化”。那么,介于两个地域之间的西亚和印度文化当属于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呢?显然,所谓东西方文化的称谓在学理上和伦理上都是不严谨的。而认真思考过不同地域文化关系的学者会采用更为客观、严谨的文化识别标准,比如车文博先生提出了一个从整体-分析、神性-理性两个维度来区分“四方文化”的标准。根据这两个维度,文化类型可以被分为四大类别:整体神性、整体理性、分析神性,和分析理性。东亚、西亚、印度和欧美文化依据各自在两个维度上的表达而被识别为不同的类型。由于提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识别标准,各种地域文化的特征才有可能放在同一个体系中来比较、交流。就像在地图上标出经纬度,地图上的任意两个点就可以相互定位了一样。民族心理研究可能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包括各种人文研究的手段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要能够相互交流,需要有一个像地图上的经纬线一样的坐标体系。这个坐标系统就是研究的元理论范式。前面已经论述过,实验是支持并验证这个元理论的过程。于是,实验逻辑就成为了界定文化阅读有效性的坐标。在统一的实验逻辑下,民族心理的各类研究才拥有相互比较的可能。
三、为什么需要建构实验民族心理学
篇8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如何让大学生正确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勇于应对压力,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和谐,提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是目前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已经在理论以及方法上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科学体系。在创业教育中,合理地借助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创业实效性。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借鉴积极心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提高就业创业的实效。社会在快速转型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发展的机会,同时也让很多的大学生产生了迷茫的心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合理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显得特别重要。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积极的研究方向,是一场心理学革命,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积极心理学表明,人积极的一面可以使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培养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力量,使学校在教育管理和咨询交往方面更为有效,很多高校开始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主张利用人的积极力量,以真、善、美为研究对象,倡导积极的人性论,并以此来激发大学生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力并获得创业的成功。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注重用科学的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研究,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人们的心理,关注的是心理健康。
三、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存在的弊端
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攀比心理,通常和好的同学相比,有很强的功利性。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具体情况不同,创业的条件也千差万别,再加上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根本无法保证公平性。还有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报考的学校和专业都是家长一手包办,他们不清楚自己的毕业去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专业,处于迷茫的阶段。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他们不主动去寻找就业和创业的机会,而是被动地等着家长和老师介绍和安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现如今,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校内的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已经形成了一种水准和规模。国务院也先后发了几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更多有益于心理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解析心理的各种现象、培养更加优秀的品格。在此基础上,也要更加细化地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种压力,让他们成为善待他人、悦纳自己、关心集体、珍爱生命的优秀高素质人才。而进行校内的实际操作时,对精神疾病与心理问题的防治是极为关键的,特别是心理问题。就此问题,高校要展开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宣传以及心理辅导等。在这些校园活动的帮助下,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了重视,开始有了自我抵抗心理危机事件的意识。可是,目前这种将预防心理危机以及心理疾病作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属于一种“消极心理学”。此种取向还存在很多的弊端,与新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
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的构建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自主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就业创业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从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要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自强的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心理。因此,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和创造的潜能,这样教育者才能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自觉地纳入自己的教育计划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根据考核结果而对学生作出优差的评价;教师要营造民主、宽容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他们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拓宽积极心理学的教育途径
课堂无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学习渠道,因此把握住课堂非常重要。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就一定要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中去,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对就业知识的内化。同时还要充分意识到,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个人未来是否能够更好地发展。一定要对职业指导课程进行完善,加强此门课程与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课程的有效融合,进而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还要按照学生、年级以及学习进程的不同来进行职业指导教育,指导要有一定的侧重性,使其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完善职业指导教育的内容。在教育的目标上,应该将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作为主要目标。学生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完成社会关系的学习。关于教学组织,大课堂的学习方式已经显得非常落后了,应该实行小班制,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有充足的互动,提升教学体验。关于教学方法,也应该多种形式相结合,利用案例法、小组讨论、体验法、团体活动以及讲授法等,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品质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课程更加有学习兴趣。在最后的教学评价部分,也可以采用新颖的测试来完成评价。不仅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也应该加以重视。心理咨询分为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其中,发展性咨询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高校中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让心理辅导变得更有探索性、体验性、普及性,让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改变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格。
五、结语
篇9
胡塞尔早期的描述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将布伦塔诺的经验描述心理学继承性地拓展和应用到了算术领域中,通过基于经验事实的描述心理学分析,探究了“数”概念的表象基础或心理起源,进而证实了其正当性与合法性。自笛卡尔以来,许多哲学家一直把具有知识确定性的数学视作严格科学的典范,并自觉以数学为榜样来构建哲学。数学出身的胡塞尔,对数学有着天然的偏好,并对布伦塔诺的严格科学的哲学颇为青睐,但他并非要以数学为榜样来构建哲学,而是要通过阐明纯粹数学的基础来阐明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的基础⑥。他认为,哲学概念与数学概念的基本性质相同且具有共同基础,弄清数学的基础便弄清了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的基础。数学或算术中各种数概念和关系的地位并不相同,整个算术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最终奠基于那些自身简单且逻辑优先的概念和关系之上,而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数”,因此算术哲学应从阐明和分析“数”的基本概念出发。依他之见,对“数”概念的分析首先要对作为普遍概念的“数”和归属于它之下的个别自然数概念加以区分⑦。基于这种区分,对“数”概念的分析实质上就是对作为普遍概念的“数”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而这种分析在他看来只能通过借助布伦塔诺的经验描述心理学方法,分析我们的意识活动特别是表象活动来完成。胡塞尔不主张把“数”概念视作符号形式中所给予的东西,而是将之看作具有某种客观性的抽象对象,但这些抽象对象又总是作为我们的表象即某种主观之物出现于我们认识之中。这说明“数”概念既是自在自为的客观之物又是在认识中被给予的主观之物,但它们最终是从某些具体现象中通过抽象作用而产生的抽象表象,因而算术概念分析首先应从主观心理方面追溯其在具体现象之中的直观基础。胡塞尔认为,以具体表象为基础的抽象表象可分为外部抽象(外部知觉)和反思抽象(内部知觉),前者所形成的是反映外部事物的共性、关系或属性的概念,后者所形成的是反映心理活动或自我状态和特性的概念,“数”概念的基础是基于内部知觉的反思抽象,因而它是心理活动或心理行为而非外部事物的共性、关系或属性。我们欲产生抽象表象首先要以具体表象为基础,而且要具有从具体表象的内容中分离和抽象出共同部分从而形成抽象表象之内容的能力。对“数”概念的描述心理学分析除了要首先追溯其在具体表象中的直观基础外,还要详细描述抽象表象被抽象出来的具体过程。他认为,“数”概念的直观基础是“个别地自为地被给予的、并以集合的方式被把握在一起的客体的全体”⑧。此处的客体即是表象内容或表象内容的一部分。他把作为“数”概念的直观基础的表象称为集合表象,即当我们拥有它们之时我们可以用“一些东西”来对它们加以命名。集合表象的重要特征是,被集合起来的各客体可以完全随意,即它与元素自身的性质毫无关系。但集合表象之中除了具有元素之外,还具有一个超出诸元素但能将诸元素结合起来的联结,称为“集合联系”,实际即元素之间的关系,且作为共同点构成抽象的基础。胡塞尔根据布伦塔诺的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的区分,区分出两类关系即原始关系和心理关系。原始关系对应着物理现象,即非意向地包含其基本部分的那些关系,其基本部分完全是根据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关系对应着心理现象,即意向地包含其基本部分的那些关系,其内容只是由于我们的心理活动才联系在一起。他认为,集合联系作为把诸元素集合起来的集合行为属于心理关系,在语言中用“和”来表示,因而对它的抽象只能是反思抽象。在对集合联系进行反思抽象的过程中,某些作为“一”或“某物”的个别内容并没有消失,而是在集合联系中仍然被给予,只是我们未予以特别注意而已。因此,“数”概念的基本内涵是由“集合联系”(“和”)与“某物”(“一”)两个概念构成的。胡塞尔独辟蹊径地运用描述心理学的方法和理念对“数”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释和分析,从而对描述心理学进行了早期接触和研究,但他的描述心理学观点并未根本突破布伦塔诺的经验描述心理学理论框架,甚至两者所存在的问题都基本一致,即混淆了主观之物与客观之物。布伦塔诺因执着于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的区分,而没有对意识内容和意识对象明确区分,以致把意识内容误认为物理现象而排除在心理学研究大门之外。胡塞尔则把客观的作为意识对象的集合联系与主观的作为意识活动的集合行为等同起来,从而混淆了客观静止之物与主观活动之物⑨。此外,他的“心理关系”也暧昧不清,既可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实在,又可被理解为某种理想的普遍统一⑩。这充分反映出胡塞尔在算术哲学阶段对描述心理学的认识和研究尚不成熟,也为其后来描述心理学的根本突破提供了动力。
二、新的“三维”意向结构模型的提出
胡塞尔自其《算术哲学》遭到批评之后经过数年反思,认识到布伦塔诺的意向结构模型存在严重不足,通过对其改造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意向结构模型。布伦塔诺以是否具有“意向内存性”(inten-tional inexistence)为根本标准对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作了严格区分,认为心理现象具有对象的意向内存性,总是指向或关涉某个对象或内容,并且这个对象或内容不存在于外在世界而存在于内在世界,而物理现象总是自给自足地自己包含着自己,不包含任何其他事物于其内。他通过意向性提出了自己的意向结构模型,涉及意识活动、意识内容和意识对象三部分。但他的意向结构模型存在模糊不清之处,认为意识活动是指各种心理的活动或动作,意识内容是指意识活动所涉及的各种对象,这便混淆了意识内容与意识对象的界限,以致两者在他那里可以等同和互换使用。事实上,布伦塔诺因过于专注把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区分开来,而忽视了意识内容与意识对象的区分,并且认为意识内容和意识对象都不是心理现象本身而是物理现象,只有意识活动才是心理现象。这便把原本属于心理现象的意识内容等同于属于物理现象的意识对象而将之排除于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胡塞尔充分认识到布伦塔诺的不足,认为意识活动经验的内容与超越心灵实体的意识对象具有根本不同的属性特征。当我们从不同角度或在不同条件下观看某个对象时,我们意识活动之中所产生的意识内容是大不相同的。例如,当我们翻转某个精品盒观赏时,我们所看到的是盒子的不同侧面,我们明白我们在不同的知觉活动或知觉行为中所看到的是同一个对象,但在我们意识中所产生的经验内容则会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而变化多样。再如,就听某场音乐会而言,我们可以端坐在音乐厅里收听,也可以站在音乐厅外面隔着墙壁收听,但无论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的听觉多么不同,我们都深信我们自己所听到的是同一场音乐会。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是某个盒子而非某些视觉,我们所收听的是某场音乐而非某些听觉。胡塞尔认为,意识对象并非是意识活动内部用来代替所指涉对象的替代物,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对象与外部现实事物实际是一回事,并不存在意识对象或意向对象之外的物自体,意识活动所指向或意向的就是外部世界的现实事物。但意向对象在我们脑海当中是个什么状况,则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意向方式去对待。例如,诗人审美意向中的花鸟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花鸟,而科学家判断意向中的花鸟则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花鸟,尽管诗人与科学家所意向的是相同的对象,但因意向方式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意识内容。这也足以说明,意识内容与意识对象不是一回事。胡塞尔在对意识内容和意识对象作了明确区分后,进一步对布伦塔诺关于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分类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布伦塔诺所谓的心理现象并未囊括全部的心理现象,而在其所谓的物理现象中实则包含了很大部分的心理现象。布伦塔诺仅把意识活动视作心理现象,而把主观的意识内容等同于客观的意识对象划入了物理现象范畴,从而缩小了心理现象的概念范畴。针对布伦塔诺意向结构模型的不足,胡塞尔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意向结构模型,并以听音乐为例做了说明。对音乐的听是意识活动,所听到的音乐是意识内容,听所指向的音乐是意识对象,其中意识活动和意识内容都属于心理现象范畴,意识对象属于物理现象范畴。意识活动、意识内容和意识对象构成了人类心理不可或缺的三要素。意识活动根据意向关系总体上可分为客体化意动和非客体化意动,前者是指具有构造对象能力的意动,包括表象和判断等意动,后者是指不具有构造对象能力的意动,包括情感、欲求和意愿等意动,并且后者以前者为基础;意识内容严格意义上是内在于心灵和私人的瑏瑡,由个人意向方式所决定;意识对象在现实世界中是否真实存在与知觉经验的本质并不相干,因而虚构的人物、荒谬的观念等实际不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成为意识的意向对象。胡塞尔新的“三维”意向结构模型的提出,为其本质描述心理学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四、本质描述心理学胡塞尔以新的意向结构模型为基础,突破和推进了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提出了本质描述心理学。他把描述心理学重新界定为主体从第一人称视角出发对其内心中所显现的普遍“观念之物”进行直观描述的本质科学瑏瑢,并规定其具体任务是通过本质直观描述性地探究由意识活动和意识内容所构成的心理现象的本质种属和复合形式,故被称为“本质描述心理学”。他站在人文科学的基本立场上确立了描述心理学的基础地位,指出了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心理经验之外的普遍观念之物,并主张运用本质直观的描述方法加以研究,最终把描述心理学打造成一门严格精密的本质科学。
(一)描述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
胡塞尔与布伦塔诺一样,主张心理学总体上包括描述心理学与发生心理学两部分。描述心理学致力于根据自我体验无先见地描述自身显现的现象,只对那些直接给予的东西感兴趣,而不关心那些关于各种现象起源的理论,也不关心所予现象在自身之外可能意味着什么以及它可能对什么有效瑏瑣;发生心理学则致力于通过假设验证在生理过程和物理过程中寻求心理发生、演变和消失的原因机制,主张以心理事实的因果确定性为基础去发现那些正确判断特定心理事实赖以发生的法则,而且往往会把因果说明的结果与直接所予的现象混淆在一起瑏瑤。胡塞尔认为,描述心理学所坚持的是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而发生心理学所坚持的是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科学立场的不同导致它们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式上大相径庭。胡塞尔曾明确指出发生心理学是“一门阐释性的自然科学”瑏瑥。他虽未明确提出描述心理学的人文科学立场,但其描述心理学中却透露出严格的人文科学理念瑏瑦,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认为描述心理学属于哲学体系范畴,旨在澄清纯粹逻辑的基本观念并因此成为这种逻辑的哲学补充。其次,他认为描述心理学是一门对心理经验之外的普遍观念之物进行直观描述的本质科学,不涉及任何形而上学的先在假设,也不包含任何经验论传统中的现象主义理论。可以说,描述心理学的人文科学立场具有无前提性。最后,他主张描述心理学坚持“面向实事本身”的描述精神,既反对把心理世界视为物理世界的客观主义立场,也反对把物理世界视为寓居于心理世界之中的主观主义立场。胡塞尔站在人文科学的基本立场上确立了描述心理学的基础地位,认为描述心理学不仅与逻辑学等其他学科相比处于基础地位,而且相对于发生心理学更是处于优先和基础地位。描述心理学可以独立于发生心理学开展研究,但发生心理学必须建立在描述心理学基础之上才可以开展研究,描述心理学是发生心理学的必要准备和前提。正如他所指出:“心理学必须根据自我体验(或意识内容)的本质种类和复合形式来———描述地———研究这些自我体验(或意识内容),然后才能———发生地———探寻它们的产生与消亡、它们的构造和改造的因果形式与规律。”
(二)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胡塞尔所提出的意向结构模型,把意识内容与意识对象作了明确区分,并把意识活动与意识内容归为心理现象,而把意识对象归为物理现象。在此基础上,他对心理现象作了实在之物与观念之物的划分,前者指随时间而变化的具体心理体验及其组成部分,后者指存在于具体心理实在之外而不随时间变化的普遍种属之物、一般之物或本质之物,是主体对诸个别心理经验事实“观念化”(idealizing)和“抽象化”(abstracting)的产物。胡塞尔把随时间而变化的具体心理现象即实在之物视作心理的“实项”(reell)部分,认为它们“都是某个自为的个别物,是它所属的心理本质的一个实在状态,它在分配给它的这个时间段中存在,而当这段时间结束之后它又退回到虚无当中”瑏瑨。心理现象的“实项”部分具有两个典型特征:首先,它们依附于具体经验事实,是个别、具体和相异的,几乎所有心理实在之物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其次,它们是在特定时间中出现并随时间延续和变化的“真实心理事件”,具有时间上的不稳定性。我们心理经验中的具体意识活动和意识内容都属于心理的“真实实在”。胡塞尔认为,心理现象中的“实项”部分所遵循的规律是事实规律,事实规律是通过各种普遍法则来因果地说明个别经验事实的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发生心理学便是这样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作为实在之物的心理活动的共存、相继的规律”瑏瑩。胡塞尔认为,在心理的“真实实在”之外还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观念之物”,我们不仅存在着指向单个个别对象的心理活动,而且还存在着指向具有普遍性和观念性的本质之物的心理活动瑐瑠。“观念”承载着自柏拉图至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史的观念论烙印瑐瑡,等同于“本质”(essences)概念。胡塞尔所谓的普遍“观念之物”独立于一切经验结果,而与纯粹逻辑密切相关,是能够在本质直观中被把握的种属(species)之物,表现为“数”、“一”、“多”、“关系”等不带任何质料的纯粹形式,它能够为不同人所把握,具有超时性、同一性和自存性等特征。例如,对于任何一种名词性活动而言都存在着一种与之相对应的命题活动,对于任何一种名称而言都存在着一种与之相对应的陈述,这些“合乎理念法则”的相关性与实际发生的经验事件毫不相干,而是先天的“观念之物”或“本质之物”。它们并不断言某物是否实际发生,而只断言如此这般的一类事实是可能的瑐瑢。胡塞尔明确主张,描述心理学是一门先天的本质科学,旨在确立那些纯粹以观念而非经验为根据的心理法则。也就是说,它应该纯粹以观念或本质为依据,以心理中的普遍“观念之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而非过多地关注那些依赖于经验、个别具体的意识活动或意识内容。描述心理学只有以这种纯粹的观念之物为研究对象,才能为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奠定基础。这里的“纯粹”意味着描述心理学所研究的不是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的心理现象,而是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的心理现象的普遍本质。正如他所言:描述心理学“只关心在直观中可在其本质普遍性上被把握和分析的体验,而不关心那些在显现的、被设定为经验事实的世界中由经验感觉为实在事实和体验着的人或动物的体验的那些体验。它必须纯粹表达本质,必须根据它们的本质概念及其对本质的支配性准则来描述本质,本质在直观中直接使自己被认识。”瑐瑣因此,对于意识活动而言,描述心理学应该主要关注意向关系,它构成了意识活动的本质种属。正如胡塞尔所言:“我们只关注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一点:意向关系,或者简言之,意向———它们构成‘意动’的描述性的种属特征———具有各种本质特殊的差异性。”瑐瑤对于意识内容而言,描述心理学应该主要关注实物意象的观念内涵。例如,与脑海中呈现的那些具体红色相比,“红”作为种属特征就是本质或观念之物,那些具体红色在鲜艳程度和深浅上会各不相同,但就其种类而言都属于“红”这种颜色。
(三)描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胡塞尔认为,心理现象的观念本质是直接显现于我们脑海中的,可以通过直观方法来加以证实、澄清和把握。直观(Anschauung)坚持“面向实事本身”的原则,是一种在复杂知性运作下将对象自身亲身带给我们的活动。正如胡塞尔所指出:“直观是认识的真正源泉。一切在直观中提供给我们的东西都应被接受为它自身显现的东西,并仅是在其自身显现的范围内而言的。”瑐瑥事实上,直观并不必然是素朴、感性或非推理的,无论是理论论证、概念分析还是抽象证明,只要能够带给我们本原的给予性事态就都可被看作直观瑐瑦。胡塞尔把直观分为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两种类型:感性直观只能提供个别、具体和实在或知觉的对象,如一张红色的纸、一支红色的笔、一朵红色的花等;而本质直观则能够直接指向并把握事物本质,能够提供普遍、一般和观念性、范畴性或种属性的对象,如把握到“红”的本质等。本质直观作为一种显现“先天”观念之物的认识方式,是胡塞尔现象学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唯一最具操作性的方法,凡接受过现象学训练或者进行过现象学还原的人都具有这种认识方式。胡塞尔的描述心理学所使用的自然就是本质直观的方法。他认为,心理现象的本质在本质直观中以一种原原本本的方式作为对象被给予,正如个别心理实在物在经验直观中被给定一样。本质直观置个别变动不居的心理经验事实于不顾,而直接观看作为普遍“观念之物”的稳定不变的心理本质。当然,本质直观具体要通过抽象或想象来获得心理现象的观念本质,但这里的抽象或想象与传统意义上的抽象或想象有着根本不同。我们既不是在感性材料中发现观念本质,也不是在特殊意识活动中创造观念本质,而是通过不断进行抽象或变换想象来摆脱心理的具体经验内容,进而把握它们的共同本质或种属特征。例如,我们通过对一张红纸、一朵红花和一团红火等具体红色事物进行想象变换,舍弃它们中的所有变项,保留它们中的常项,从而便直接把握了“红”的统一的本质或观念。胡塞尔指出:“这种把握是建立在对某个红的事物的个别直观的基础上的。我们对红的因素进行观察,但同时进行着一种特别的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的意向是指向‘观念’,指向‘一般之物’的。”瑐瑧这种“观念化”或本质直观学说使得胡塞尔能够在维护先天判断的同时又保持对直观原则的忠实。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后生态主义 生态心理学 现代科学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32-02
生态心理学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并且它认为这种行为和心理过程是在环境和人的动态交互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它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动物(包括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而心理学研究与现实的脱节使人们对心理学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心理学因此具有了存在的危机,为走出危机,需要引入与现实结合紧密的观点,生态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学科发展的需要。
1 生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1整体主义指导思想
生态心理学受深层生态学的影响,遵循整体主义的指导思想,认为“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健康、平衡和完整决定人类的生活质量,破坏它就是对人类自己的损伤;它强调观念层面的批判和建构,认为生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生态观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生态心理学将深层生态学与心理学和治疗学相结合,一方面探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为解决生态危机开辟新的途径;另一方面研究自然对人类的心理价值,在保护生态的更深层次上重新定义精神健康和心智健全的概念。
1.2从心理学角度探究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1)生态潜意识(ecological unconscious)是人的本性。人类与自然界之间除了物理化学联系外,人的心灵与之还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联结。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情感联结是人类固有的天性,是进化的遗产,他们称之为生态潜意识。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潜意识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但是,生态潜意识一直被掩盖着、抑制着,所以“情感联结”这种说法一直被看做是神秘的、多愁善感的、微不足道的,更不用说重视它、以它为荣了。生态心理学家希望唤醒人们的生态潜意识,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乃是人类的本性,是不带任何目的、不应讲任何条件的,并且强调现在人们对生态潜意识还不自知。
(2)解除对生态潜意识的抑制,建立生态自我(ecological
ego)。生态心理学倡导的生态自我是人类个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我,即深层生态学理解的自我(Self)。生态心理学家认为,在建立生态自我的过程中,要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不是与自然分离、对立的个体,从而缩小人与自然的疏离感;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人对生态系统的认同过程,人与生态系统共处于同一个共同体,有同样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生态心理学家还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不仅负有伦理责任,还应该负有法律责任。环境律师Christina Desser在《树木应该有身份吗?》一文中指出,人们对森林应该有一种忠诚的态度,就像对待亲人、家庭一样;破坏森林就是对人类自身的伤害;保护树木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是一种自卫行为,并据此要求受到法律上的承认与保护。生态心理学始终试图以生态的观念调整人们的环境行为,从而影响政治、立法、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等整个体系,使这个体系不再只是个工业社会的机器,而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的、有机的人类共同体。
1.3研究生态环境对人的心理价值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环境除了历史的、经济的、美学的价值外,还有心理价值。生态环境的心理价值有发展的、治愈的、精神的和自我满足的价值,其中荒野(wildness)的心理价值是生态心理学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领域之一。
(1)对人发展的价值。荒野的利用使自我实现得到直接增强,或通过适度的变量得到增强;荒野可以刺激参观者获得新技能,建立自信,这是消除健康人心理压力的最有效途径;荒野可以减少人的外部压力,增加自我信赖和自我反思。
(2)治愈方面的价值。这是生态心理学的研究焦点。荒野是治疗精神损伤的最佳地方,对那些与病痛作斗争的人们来说,自然物是一种安慰手段给病人送花就是一个传统例子。目前,西方国家的许多治疗计划都把寻求与自然环境和谐作为治疗的手段,它适合各类、各年龄的人群,对各种问题包括行为不良、物质浪费、精神疾病、待及家庭暴力等都具有很好疗效。当然,生态心理学家懂得,自然并不是医学治疗的替代,而是治疗过程中的补充手段。
(3)满足精神需要的价值。在幽深的森林中或山间消遣,可以排除日常生活中各种媒体信息的干扰,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更好的理解并真正地享受它们,在思维方面上达到一个较高的层面;在人迹罕至的荒野中,人们可以充分感受自然力量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和谦卑。
1.4在保护生态的更深层次上,提出应建立一种关于心智健全(sanity)和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的新标准
虽然不同学者对“心智健全”和“精神健康”两个概念理解存在差异,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思考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为基点,探究人如何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生态心理学家在理解这两个概念时则增添了“绿色指标”,从对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延伸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把“心智健全”和“精神健康”的概念和标准适用的范围从仅局限于人类社会扩展到适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但是新标准的建立遇到很大困难:人们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与自然保持联系才是心智健全和精神健康的?如何确定人类要达到心智健全的最低要求?怎样向人们证明环境破坏与精神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破坏环境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在法律上根据什么标准来裁决?这些问题是生态心理学家们遇到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2 后生态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
2.1为解决心理学现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一种正确的方向
生态心理学既有科学主义精神,又有人文主义精神,它的出现可以缓和两大取向的对立,并为它们的融合提供平台。生态心理学是与崇尚科学精神的主流科学主义心理学同时发展的,它必然受到一些现代精神的影响。它保留着科学精神的一些主要特征,即仍然在生态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中运用实证方法和因果分析。它将实验室研究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自然真实的环境中去,其因果分析也由原来的线性分析向多元分析转变,但其主旨还是想揭示变量之间、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找心理和行为发生的原因。生态心理学既强调研究的真实性(生态化的表现),又重视研究的严密性(科学性的表现)。这样,它既保留了主流科学主义在心理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又祛除了它给心理学带来的弊端,如方法中心论、普适性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等等。生态心理学主张在日常生活的实际状态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要求将心理现象与整个环境联系起来考察。它既包含着一种整体观,即“整体关系比简洁的、有限的、用实验室方法加以验证的关系更重要,人的整体状况比某一个因素更重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比单一人的发展更重要”(Berry,1980);又强调人和环境的差异性或地域性,认为不同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绝对的普适性原则,而与人文主义的整体性、历史性的特征相吻合。
2.2为理解和研究心理学的对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传统心理学的相比,有两个较明显的改变。一是生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位在动物(人)-环境交互对子,而不是定位于单纯的人身上,使得心理学研究可以在更加真实的背景中研究传统的心理学主题如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和行为,并因此对于这些主题的认识也更加符合它们真实的状态。二是生态心理学的研究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个体定位研究(个体倾向性特征、个体结构和个体内部过程)或者内部机制研究即皮肤内心理学或者布伦瑞克所说的“被包裹的心理学”转向人-环境交互性的研究。这种改变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使得心理学研究不仅要考虑个人内部等自身因素,而且要考虑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在研究模式上将许多问题放入一个更加宽广的背景中思考和研究。
2.3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实证主义作为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几度引起心理学的危机,因而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抨击,其中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心理学流派对实证主义的批评为最,但是由于前者所研究的领域大多数没有与后者的领域有交集,因此呈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而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实证主义心理学的批评,是立足于祛除了实证主义的缺点的新的方法论基础――生态交互论之上,在同样的研究领域中,通过改进了的研究技术、方法和思路以及新的技术和方法所得出的研究成果来说服大家,因而能够使得主流心理学正视自己的弊端,并由此反思问题所在。例如,在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生态心理学看到了信息加工取向的短处,而把这些短处变成生态心理学研究中的长处,从而使得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的各项研究多了一种选择途径和可资利用的具体研究技术、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39.
- 上一篇: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总结
- 下一篇:村帮扶计划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