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经济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经济分析

篇1

[关键词]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主成分分析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全国各界关注县域经济,专家学者研究县域经济,许多省、区、市还制定了有关县域经济的政策,县域经济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快速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县域经济承担着如此多的历史重任,可以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辽宁省是县域经济大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县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县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相比于其他县市所具有的集聚、争夺、整合和转化资源,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县域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能力。本文认为,县域经济竞争力具有丰富的内涵,不能只评价经济实力,应考虑多方面发展潜力,主要包括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人才与科技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和发展竞争力七个方面。

二、县域经济竞争力主成分分析结果

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的评价辽宁省各县市的发展状况,有利于认识自我,探讨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在经济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设计的,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朱允卫、杨万江,2003),把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形成了指标总数为46的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表1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以上评价体系的指标众多,有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相关性,因此利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别综合存在于各变量中的各类信息,主成分分析就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来解释多变量的分析方法,也就是求出少数几个主成分,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不相关(高惠璇,200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44个县进行分析,得结果如下:

1.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提取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接近80%,说明2个主成分能概括绝大部分信息。第一主成分对地方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四个方面有绝对值较大的系数,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变量的原始含义将它定义为经济支付能力因子,其特征值贡献率高达51.95%。第二主成分包含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个变量,将之定义为收入水平因子,并不是决定县域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产业竞争力:可以提取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9.56%。第一主成分对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金融保险业比重、高新技术产值比重有解释能力,将它定义为工业化程度因子,特征值贡献率达53.42%。第二主成分代表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3.企业竞争力:可以提取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74%。第一主成分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新产品产值率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可以取名为企业的创新与竞争能力,特征值贡献率高达46.94%。第二主成分包含产品销售收入一个指标,第三主成分也只包含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一个指标。

4.人才与科技竞争力:提取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95%。第一主成分结合了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教育支出比重、科技人员平均经费、企业研发经费四个指标,根据其含义,取名为社会知识与技术积累水平因子,特征值贡献率为52.53%。第二主成分代表了万人科技人员数和专利申请数的信息,被称为技术研发能力因子。

5.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可以提取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3%。第一主成分把工业用地产出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万元产值固体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五个指标纳入其中,根据其原始含义将之定义为工业发展的社会成本因子,特征值贡献率为45.92%。第二主成分包括了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人均公共品比例两个指标的信息,被称为城乡福利水平因子,特征值贡献率为18.42%。第三主成分包括了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的信息,称为工业能耗水平,特征值贡献率为16.92%。

6.基础设施竞争力:提取了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9.02%。第一主成分代表了旅客周转量、公路密度、新增固定资产额、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五个指标,可以定义为固定投资水平因子,特征值贡献率为58.1%。第二主成分代表了百户拥有电脑数、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电话普及率三个指标,可以视为信息技术普及水平,特征值贡献率为20.92%。

7.发展竞争力:在提取的三个主成分中,第一主成分包括了大部分信息:劳动力流动性、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外贸出口额增长率、出口净额、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五个指标,根据其含义定义为经济外向程度因子,特征值贡献率为37.37%。第二主成分:恩格尔系数、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千人医院床位数被定义为医疗卫生水平因子,特征值贡献率为16.16%。第三主成分: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人均贷款余额被定义为社会储蓄水平因子,特征值贡献率为13.87%。

表2 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综合排名

原始数据来源:辽宁统计年鉴,2005,辽宁省统计局。

三、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

篇2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化”发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县域经济主要指建制县域及县级市域的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土地辽阔,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3%;县域人口数达1918.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0.4%;县域GDP为5346.5亿元,占全省GDP的56.5%。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吉林省整体经济的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延吉市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2012年,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四化’统筹发展的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四化”统筹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吉林省县域“四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指标体系的选取

根据可行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文选取下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工业化指标:包括工业化率、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人均GDP;城镇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农业现代化指标:包括机耕面积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事务、人均农业增加值;信息化指标:包括人均信息消费额、人均电信产业、人均邮政业务。

2、“四化”发展现状

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选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吉林省40个县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结果如下。

(1)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前郭县、珲春市、乾安市等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县市,而洮南、柳河、辉南县等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资源欠缺,工业化程度低。

(2)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延吉市、图们市、临江市等地区的城镇化排在了前列,这些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较好,镇赉县和通榆县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柳河县和扶余县地处山区,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化水平低。

(3)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排名表(见表3)中我们看到:榆树、德惠、九台、农安这些农业大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延吉市和图们市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其农业投入不够,农业发展水平落后。

(4)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延吉市、珲春市和图们市的主成分得分较高,这些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快,而梨树县和通榆县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

二、“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为了了解各地区“四化”统筹发展水平的现状,本文利用SPSS软件,根据以上40个县的“四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地区:包括前郭县、乾安县、桦甸市、磬石市,此类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水平较城镇化发展水平要高一些,信息化发展水平一般。

第二类地区:包括延吉市、珲春市、集安市、图们市、临江市、长白县、通化县、抚松县、靖宇县,此类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较落后。

第三类地区:包括通榆县、和龙市、洮南市、龙井市、安图县,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第四类地区:包括榆树市、德惠市等剩下的22个县,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三、促进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吉林省县域地区“四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我们看到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根据“四化”发展的不同状况,下面对以上四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类地区,如前郭县和磬石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却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化的发展布局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要将分散的小型工业区集聚起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进行厂房联建和标准厂房建立,以此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充分融合,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地域相邻的县与县之间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小,交通便利,所以要充分利用这种相邻优势,加强交流和地区间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第二类地区,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落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不能积极地带动和促进农业化发展。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市场的紧密对接,供其所需。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农业化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作用。

第三类地区,此类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如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干旱区的县市,自然环境不利,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盐碱地的治理和植被的恢复,改善灌溉条件,发展节水型的特色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业化的发展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地区的工业资源,来提高自身工业的发展水平。向农业和工业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发挥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类地区,对于此类地区,首先要继续推动农业化向较高的水平发展,因为这是本地区具有的较大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较低,但是工业基础比较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资源,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以此来提高生产率,这样也会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注:本文是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2YJC790139);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化”统筹推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编号:2013158)的中期成果;吉林省社科基金,吉林省“四化”同步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B221)。)

【参考文献】

[1] 蒋北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云南省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 龚署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 刘国富、刘静: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2).

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差异;极化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611020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特征

安徽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产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复杂现象,本文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阐述安徽省县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速度

一个地区经济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同,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产生的县域差异也会越大。从安徽省各县在1995~2006年间人均GDP年增长率发现,发展速度最快的歙县(16.07%)快于最慢的阜南县(3.99%)12个百分点还多。

(二)经济发展水平

1995年县域人均GDP最大的全椒县为4737元/人,最小的岳西县仅为1177元/人,两者相差4.03倍;而2006年县域人均GDP最大的繁昌县为14251元/人,而人均GDP最少的阜南县仅为2829元/人,两者相差5.04倍。1995年各县人均GDP与全省平均水平比值大于1,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共有23个,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半的县只有33个,占全省县的58.93%。到了2006年,高于全省县人均GDP平均水平的县有25个,而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半的县有阜南县和临泉县。经济发展水平明显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县域差异特征。

(三)经济规模

由于发展速度的差异,1995006年安徽省县域之间的经济规模差异显著扩大。在所有县域单元中,1995年GDP最大的无为县(33.744亿元)是最小的黟县(2.2923亿元)的14.72倍,而到了2006年GDP最大的无为县(98.34亿元)是最小的石台县(5.57亿元)17.66倍,县域间的经济规模显著扩大。

(四)经济结构

本文运用区位商比较安徽省各县的产业结构水平,,在1995年,区位商没有大于1的县域,二、三产业的区位商大于0.8 的地理单元有5个。而到了2006年区位商大于1的地理单元有4个(霍山县、歙县、祁门县和繁昌县),县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突出。

二、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人均GDP作为分析安徽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1996007年的《安徽统计年鉴》。

本论文采用加权变异系数(CVW)、基尼系数(G)和泰尔指数(T)三种方法,测度安徽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趋势,以期相互验证。加权变异系数(CVW)、基尼系数(G)和泰尔指数(T)的值越大,表明县域之间的差异越大。

(二)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过程

按照前面介绍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测度方法,以1995~2006年安徽省各县域的人均GDP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单一测度指标,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所得的1995年以来安徽省县域经济总差异变化态势基本一致。但在不同时期差异变化的幅度与趋势各不一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在1995997年间,安徽省县域经济总差异缩小,并在1997年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达到1995年以来的最低值0.3177和0.0777,比1995年的绝对量0.0289和0.0317,相对缩小了8.34%和28.98%,年均下降率分别为2.78%和9.66%,泰尔指数下降幅度较大。

在1997003年间,县域经济总差异迅速扩大;在2003年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为0.4947和0.1990,比1997年绝对量分别增加了0.1770、0.0635和0.1213,相对扩大了55.71%、18.57%和156.11%,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96%、2.65%和22.30%,基尼系数的县域差异增加较慢,泰尔指数预算的区域差异增大最快。

在2003005年间,县域经济总差异变化趋于平缓,且呈下降趋势。但2006年略微上升;在2006年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为0.4749、0.3181和0.1757,比2003年绝对量分别减少了0.0198、0.0870和0.0233相对减少了4.00%、21.60%和11.71%,年均下降率分别为1.00%、5.40%和2.93%,均低于1995997年间的县域差异下降速度。

综上所述,在1995006年间,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绝对量分别增加了0.1283、0.1130和0.0663,相对扩大了37.02%、35.52%和60.60%,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8%、2.96%和5.05%,均表明了1995年以来安徽省县域经济总差异呈现扩大的态势。

三、县域经济极化分析

(一)分析方法

为了测度区域极化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本文引用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以上两种县域极化指数的值域范围处于0(无极化)和1(完全两极分化)之间,越趋于1,县域极化现象越突出。

(二)县域经济极化演变过程

从总体衡量安徽省1995~2006年间的县域经济极化的演变轨迹。结果表明,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度量方法所得县域经济极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且县域经济极化与县域差异总的变化趋势也非常相似,尤其与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波动幅度有所差异,沃尔夫森指数受基尼系数的影响与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的波动方向及幅度略有不同,这与弗德劳和张等人研究的结论相同,即随着县域差异的扩大,经济极化不断增强。安徽省在1995-2006年间,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分别从1995年的0.2133和0.4174增加到2006年的0.3261和0.5224.但在不同时期,县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趋势和幅度也有所差异。总的来说1995-2006年县域经济极化态势平稳,呈增强趋

势,沃尔夫森指数受泰尔指数影响变化幅度较大。

四、结论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不均衡。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所测度的1995年以来安徽省县域经济总差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在1995-1997年间,区域经济总差异缩小;在1997-2003年间,区域经济总差异迅速急剧扩大;在2003-2006年间,区域经济总差异变化趋于平缓,且呈下降趋势。

引用沃尔夫森指数和崔-王指数方法定量分析区域经济极化演变过程,发现县域经济极化与县域差异的演变轨迹基本相似,即随着县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县域经济极化日渐增强。

参考文献

[1] 欧向军.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理论、方法与实证――以江苏省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J].地理研究,2003,(3):261-271.

[3] 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篇4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相关研究在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形成较为成功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在我国,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起步较晚,比发达国家晚 20 年左右。1998 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沟通的体系,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2000年教育部制定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教职成 20008 号),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教职成厅 20015 号),在目录及通知中,确定了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培养目标、业务范围、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到2003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至此,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才在国内得到重视并广泛展开。

2 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分析

2.1 有利因素

首先是中等职业教育就业率的提高。近年来,我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从 2005 年开始,全国中职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 95%以上。据《2010 年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 2009 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88.1%,已经高于非“211”本科院校的就业率87.4%。在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这一就业形势无疑对中高职的发展是有利的。

其次是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200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 800 万人,大体相当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到2008 年,年招生规模已经达到 810 万人,提前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遍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在未来,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最后政策上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一是资金的投入。如“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决定投入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建设。除此外,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实训中心建设,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二是创新力度加大。

2.2 不利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仍处于薄弱环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原因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2.2.1 外部不利因素

首先是对中职教育的误解。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中职教育是末流教育或二流教育,这种观点制约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与社会上长期以来重学历轻技能、重高等教育轻中等职业教育的观念有关。这种观点目前虽有改变,但完全转变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不仅要有正确的导向,更需要强化中职教育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对中职教育的误解。

其次是生源的不足和素质不高。这一状况正是前一观念影响的直接结果,严重制约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正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误解或认识不足,成绩稍好的学生都尽可能上普通高中,成绩差一些的也选择直接就业。总之,很多孩子不愿就读中职学校,其结果是中职学校生源的不足和素质不高。

再次是办学条件不足。虽然中职学校资金投入在总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人均仍然很少,使得一些中职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实验实训基地难以满足基本需求。其结果只能是多安排理论知识教学,弱化实践操作,学生上岗后动手能力差,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最后是师资不足。由于近年来中职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不足。其解决办法有二,一是由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中学教师直接承担中职教学任务,二是聘请社会上操作经验丰富但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的人员承担教学工作。这都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2.2 内部不利因素

除上述外部的不利因素外,中职学校本身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 培养目标不清楚

一是培养方向不清。中职学校培养目标主要有二:就业目标、升学目标。光有前者,就忽视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对学生拓展性发展不利;光有后者,为了提高升学率,势必加大考试课程的深度和难度,重基础,轻实践,忽视了学生的就业目标;二者混合模式,在理论上是最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使二者有机统一又有问题,处理不当,最后的结果就会归结到两个目标方向之一上。

二是中、高的培养目标相混不清。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对人的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是依据行业的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和规定来确定。二者的培养目标在规格上存在着诸如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层次性等共同特点,但也存在着对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在程度上不同的差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如中职教育要求学生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知识,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高等教育相应的基本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中职教育要求学生一般只需要具备把握单项技术操作层面或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的能力,而高职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对应工作岗位操作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的能力。

(二) 课程教学不合理

中、高职教育在衔接中,容易出现一些课程教学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在内容重复、知识脱节、理论拔高、实践弱化等。

内容重复 许多中高职院校专业名称相同的课程都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有人对一些中高职院校名称相同课程的内容进行对比后发现教学内容重复率较大,一般在30%―60%之间,个别的能达到 80%以上。

知识脱节 中高职院校的课程,特别是基础课中有知识脱节现象。如一般高职院校都开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或者经济数学)等课程,而有些中职院校根本不开。以至于很多高职院校在中职学生入学后不得不组织文化基础课考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班补习文化基础课,这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高职的培养计划。

理论拔高 这主要是以升学为培养目标的中职学校存在的情况。这类中职学校过拔高理论,忽视技能的培养。这类学校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是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其原因是没有找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最佳切合点。

实践弱化 实践弱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技能的体现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各中职学校鼓励学生考证,甚至把考证和实践课程设置结合起来,修改课程内容,变相改变了实践的性质。考证是不能代替实习实践的;二是一些中职学校在学生毕业最后一年或半年让学生们实践和顶岗实习,但并没有实践或实习之实,而是让学生们自行在毕业前找到工作。总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 招生考试不规范

国外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策略,规定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都可在高校注册入学,中职学校毕业生只要取得这种学历就有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资格。我国中、高职在招生模式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急待制定规范合理的考试制度,既满足中职学生提高技能水平的需要,又可以提高高职生源的质量。招生考试的合理规范,使优秀的中职毕业生都能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是中、高职衔接的重点,也是影响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质量的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

3 中高职教育衔接途径分析

中高职衔接包括:“优化培养目标的衔接、优化专业设置的衔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衔接、优化教学内容的衔接、优化教学资源的衔接、优化人才成长途径的衔接、优化质量评价的衔接、优化行业指导的衔接、优化教师培养的衔接、优化校企合作的衔接”等十个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技能型人才深造发展的渠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保障。针对前文中对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将中高职教育衔接途径总结为“三性三型”,具体如下:

3.1 专业设置的一致性

中高职专业设置要尽量一致。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高职在增设和调整相应的专业时,要面向支柱产业和大型骨干企业,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实现中高职专业设置的趋同性。另一方面,中职的专业设置口径变宽,逐渐向高职的专业设置靠拢。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就是拓宽专业口径,增强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因此,要使中高职实现较好的衔接,就要改变以往专业划分过细的局面,特别是中职阶段要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与高职专业的对应性。总之,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提高专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3.2 培养目标的层次性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都是对人的职业或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的依据是行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规定。二者有一致性,又有着包含职业能力的综合职业素质方面的层次差异性。职教专家姜大源曾指出高职和中职是同一类型的教育,都姓“职”,具有相同的规律和特点,其区别是“类型中的层次”问题。

3.3 招生考试的定向性

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原中职升入高职的招生办法,基本上是以笔试为主,按统考成绩决定是否录取,基本没有考虑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发展潜质,没有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了重知识轻技能、专业对应行业不对、中高职内容重复等违背职业教育所具有的区域性、行业性特点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况,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适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适度增加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可单独组织对口招生考试,优先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这为在课程体系一体化之下,实施定向招生提供了政策依据。通过“知识+技能”的入学考试,选拔优秀中职学生进入高职的对口专业学习,无疑会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

3.4 课程教师的双师型

尽管“双师型”内涵和标准各有不同,但学者专家都认识到课程教师的“双师型”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中高职课程体系贯通及培养目标确定后,高质量课程教学实施者就是课程教师,而中高职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则要求其必须是双师型的。

目前,急待加强两方面的合作和沟通。一是地方行政部门与中高职院校的合作和沟通,地方行政部门发挥统筹作用,中高职院校发挥引领作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面对区域产业的“双师型”师资建设规划和实施途径;二是中高职院校间的合作和沟通,二者应按照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类别,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研究中高职教材与内容衔接等问题,共同开展课程及其相关的基本建设。

3.5 学生实践的基地型

实践教学是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最大特色。实践教学的实施首先需要仿真或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因此,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实践基地在建设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与中高职的课程体系相配套。防止盲目建设,或贪大求全,或重复建设浪费资金。二是要有特色并实用。可以产学研结合,使基地在教学与实践上共享共用、共同管理的特点,使基地成为学生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综合得以培训的场所。

3.6 发展方向的区域型

中高职衔接是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为目标的,违背这一特点的中高职衔接,注定不会成功。有时,一些国家或省级的支柱性产业,要打破职业教育资源的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实现资源整合创新,要实施跨界衔接。这样既能满足这些产业对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需求,又能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4 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中高职教育的科学、有效衔接,形成了各种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如“3+1”模式、综合高中模式、“3+2或3+3”模式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对这些具体模式作分析,只谈这些模式在形成和运用中的借鉴和创新。

4.1 模式的借鉴

世界各国大都把发展职业教育看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目标,许多发达国家,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动和发展职业教育,保持着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建立和完善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因此,借鉴发达国家中高职衔接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建立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形成和运用,有一定启示作用。

从借鉴对象上看,国外模式有:日本模式、英国模式、法国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芬兰及韩国模式。如职业教育曾被誉为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经济腾飞、民族振兴的“秘密武器”。

从借鉴内容上看,有文凭等值衔接、通过预备教育 (专门补习或工作经历)衔接、教学大纲与内容的系统性衔接、学制一体化模式衔接等,这些衔接的代表性国家分别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

从借鉴方法上看,有梯次衔接、螺旋衔接、系统衔接。梯次衔接是将中高职教育看作低、高两个层级进行衔接,也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方式;螺旋衔接从低到高的每一次晋级,都需要学历资格和工作经验,如德国模式;系统衔接是一种体制上的衔接,如 “四年一贯制”、“五年一贯制”、“六年一贯制”等,如日本模式。

4.2 模式的创新

衔接模式不仅要借鉴,还要创新。各国建立和完善的中高职教学制度上衔接的模式,大都参照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它把高中阶段教育分为学术性(3A)、技术性(3B)、技能性(3C)类,高等教育分为学术性(5A)、技术性(5B)两类。依据各类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标准,它提出3 A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5A ;3B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直入5B;由于3A、3C与5B、3B、3C与5A的课程不衔接,所以都不能直接进人高一级的教育,需要经过一个“高中后非第三级教育”――第4层次教育的补习,分别达到5B或5A的入学标准,方能进入较高层次的5B或5A的课程学习。可见,《标准分类》中对学制模式极为重视,因此,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创新的重点也在此,前面提到的“3+1”模式、综合高中模式、“3+2或3+3”模式正是这种衔接模式创新的结果。

篇5

关键词:基于;物流保险;快递商品;保险;对策

应该了解到,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整体过程中,基于物流经济的快递商品保险工作是物流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物流产业发展。单就目前物流行业发展水平而言,其在为网络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需要面临众多行业风险和社会风险以及相应责任风险等,此时需要从物流风险角度和物流责任险角度出发,之后在此基础上对基于物流经济的快递商品保险现状加以熟知,在及时发现问题的同时予以及时的解决。

一、快递服务业发展及商品保险现状

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逐渐对物流行业领域的发展重视起来,现下我国物流行业设施规模均呈不断扩大趋势,运输量需求增加的同时,其地位性不断扩大,经过不断发展与变革,快递商品保险势在必行,社会急需商品保险来维护物流行业平衡和社会公平公正,要求保险公司在进行相关保险产品推广时应履行总揽全程职责,大力推行责任全面保险产品流向市场,能够与现代化社会发展形成协调互进关系。现下物流企资金融业通是值得关注的一点,融通仓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保险工作变得更为严格,人们对当前保险产品的需求更多的放在了保险产品合理性上和对应业务之上,进行风险投保时必须要体现出投保科学性与投保合理性。风险运营投保之后便可达到完美释压目的以至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快递商品保险工作中。

2.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就已经针对现代物流制定了一系列切实而可行的保险方案,此类方案将保险责任进行了细分与调整,小型货物储备保险与货运保险尤为盛行,打包低价出售模式在推出始初阶段就深受欢迎,使当前我国保险行业结构体系逐渐与现代化物流行业领域完美融合。此举时代性明显但在创新性上却略显不足,其重新组合形式相对简单且在业务整治时并不能及时进行规范化管理,快递商品保险工作呈市场失调态势,鉴于与其市场契合度相对较低,我们应时刻关注我国市场需求与对角度和大范围变化,借助物流行业发展保险业务增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工作在本世纪初进行了物流保险产品创新,也就是广义上的物流综合保险。物流行业会出现与保险行业脱节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物流界期望度高,而保险行业中进行保险产品推广时其高额度支出成本无法被人接受。此处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此种事物脱节现象与人们对新事物的不理解和不熟悉有关,但其与物流行业发展状况的联系更为密切

3.现下物流风险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专业快递商品保险发展速度缓慢,保险市场中对物流保险的涉及范围较窄,基于物流经济快递商品保险工作开展之前,险种种类很少,主要包括货运险和财产险两种。物流业务飞速发展过程中,物流配送时秉承综合性物流服务理念,传统货物财产保险中仍旧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物流环节遭受到保险环节分解且无法进行物流整合,这显然不会满足现代化物流工作需求,并且正规货物保险结构体系尚未正式形成且不能达到全方位覆盖,传统快递商品保险制度安排也无法满足现代物流行业发展需要。在我国物流业萌芽直至蓬勃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物流的崛起,通过物流项目的运作,物流服务提供商和保险公司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摸索出以前的货运险很难满足当今物流发展的需要,物流险随之产生。物流险的诞生,标志着在我国境内发生的物流活动各个环节都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同时,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还可以投保物流责任险。

二、快递业商品保险存在的问题

物流运行中必然会对货物作业操作环节和监管运作环节等有所涉及,上述操作环节中多少都会有货物保险介入。我们通常所说的基于物流经济快递商品保险是指对物流活动操作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运作风险保障和核心环节运作风险理赔。当前我国物流货物险是指货物境内运输、货物境内仓储以及货物境内配送等可能遇到的风险而进行的保险。依据不同功能和模式,物流货物险通常情况下还被分为财产保险和物流货物运输险。物流责任险则与前者不同,物流责任险是针对物流行业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企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公司通过对物流保险运行模式的详尽调查后便出台了《物流责任保险条款》这一法规,此类条款一出便结束了我国没有专门物流责任保险的局面。需要注意的是,当保险企业领域踏足物流行业领域时需要一定的磨合期,物流业务操作环节中级逻辑性尤为明显且掌握程度较深,物流行业在面度高额保险经费支出时会存在一定质疑。

1.物流法规尚未完善且物流体质还未确定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讲,现代物流政策和现代物流法规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物流发展且会对现代物流风险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物流法》的出现弥补了日本国家物流行业的法制空缺,对日本物流行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基本推动作用和对应保障作用等。但是我国在物流行业立法方面仍旧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日本《物流法》的独立性极为明显,我国虽然也相继颁布了物流政策和物流法规,但其实质操作性和基础性法律层次都偏低,其法律效力也无法达到原定标准要求,并未出现有专业性较强的物流管理法规和准则,更为严重的是,管理体制的分割化以及物流管理模式多元化致使业内运行机制不合理。

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对正常物流活动和快递配送活动等造成了一定阻碍,物流系统运行效率降低且其功能也在递减,与物流公司有关的的工商机构税务和检验部门的的企业登记税及单证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法律法规之间无法形成强有力契合且在交接过程中需要办理很多手续,其繁琐性显而易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无法保证物流的正常平稳运行,法律滞后状况与法规不完善现象等尤为严重且应先第三方物流向前发展,使得物流行业内部开始混乱起来,所以此时应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以适应物流结构系统运行和物流行业发展。

2.物流行业市场仍然不规范

物流法律犯规不完善现象尤为普遍,且大部分物流公司已中小型物流公司为主,同时没有正规行政管理制度对其进行制约,标准化物流公司分类结构体系和标准化物流公司信用评价结构体系尚未形成。保险公司和相关保险机构是集散保险风险的核心中介,保险公司和保险机构在盈利时会将客户进行自身风险集中,事故产生情况且出现理赔状况时,应该及时履行相应义务,之后在此基础上承担必要基础性经营风险。单从保险合同方面而言,保险公司进行保险费用收取过程中不经赔偿,但是有时却需要加倍赔付。众所周知,物流行业是新兴行业,物流行业领域的发展呈不成熟发展态势,当前缺乏统一运作规范和正规标识标准,同时也不具备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考核标准等,无标准物流运作模式和小规范物流运作模式中存在巨大风险。在物流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物理风险可控性和物流风险可认知性等都相对较差且风险可预见度未知,保险公司和保险机构承担培保风险会严重阻碍到基于物流经济快递商品保险的推广深度。

上已对物流行业内部不规范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除此之外,我国也并未建立统一化物流协会和正规化物流协会,行业自律性较差,国内大部分物流公司的物流特征并不是很明显,传统运输包装和在包装只是表面上的,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公司管理标准和物流公司技术标准,物流公司实质性不强,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计基于物流经济快递商品保险险种的难度。

3.快递商品保险险种单一,快递商品保险险种设计不合理

从快递商品保险人赔偿责任中可以看出,保险人运输过程和保险人储存过程以及相关保险人配送过程中都极有可能造成快递商品的货物流失,但是此时被保险人快递商品保险过程中货物流失状况则不包括在上述内容中。附加投保错发在加工责任险运行和对应流通包装责任险运行情况下,物流信息结构系统会出现系统故障,假设对信息进行错误处理,那么其货物配发错误的状况就会随之产生,此时需对费用损失现象和对应第三者财产损失等不良状况进行承保操作。在投保流通加工、包装责任保险情况下,承保被保险人在承保地域范围内对物流货物进行流通加工、包装,造成使用、消费或操作该物流货物的第三者人身伤害、疾病、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风险。除险种单一外,快递商品险种设计过程中并未对理赔细则和物流中商品保护细则等进行明确规定,此类问题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完善快递行业商品保险业务发展对策

1.建立统一的物流标准,并对物流市场进行具体规划

应该了解到,现代物流行业领域内部运作中会与采购环节、生产环节、运输环节和库存环节以及分销环节等相互联系,同时零售环节也是现代物流行业领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其不仅基础薄弱,同时物流基础设备、物流基础管理和物流基础服务等都有待提升。我们应该建立统一的物流行业内部作业标准,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物流市场规范和科学调整,此时需要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之间进行积极配合与写作,进行迅速信息传递和及时信息传递以及准确信息传递等,要想实现信息有效传递和共享,需达到标准化物流运行,以此种方式使物流信息能够在不同范围内和不同系统之间正常运行以至有效实现信息安全性和信息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这样便可合理减少物流运行错误和风险等。较为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适时增加标准化建设项目,规范和协调物流结构系统运行,积极推行安全正规制度,树立现代化新型行业标准,如物流技术标准、物流服务标准、物流管理标准、物流质量标准等以保证快递商品的安全性,为物流保险的发展创造适宜条件的同时也能够维护消费者权益。

2.适时进行快递商品保险产品创新以适应新型物流行业发展模式

现下我国快递商品保险工作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但是业内保险产品设计过程中仍然以思维设计方法为主,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商品邮件主要分为可以确定和难以确定两种,在保险价值确定的过程中无法仅凭个人正信息和相关私人物品信息等进行确定,假设此时按照保险思维进行具体保险条款设定的话,承保执行过程中理赔执行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阻碍。实践操作过程与前者不同,社会中存在相关保险单位通过定值保险方式解决了部分快递邮件无法承保的问题,致使快件保险在损失赔偿时不具有可操作性。被保险邮件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损失状况来制定赔偿限度与金额显得十分有必要,但是投保额度不足的丢失索赔应依照保险金额比例进行实际损失赔偿,但是赔偿限度早有设定,不能超出规定范围,我国保险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快递业风险的研究,准确把握快递业的保险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保险产品才能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快递行业发展。

四、结束

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主要职能即为网络客户提供较为正规且全面的物流服务,但是其行业内部仍旧会面临众多责任风险。物流服务需求者需要在达到原定物流运行需求的同时迎接风险与挑战。所以基于物流经济的快递商品保险对于物流服务提供商和相关物流服务需求者而言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雷瑛.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软肋――快递物流[J].中国商贸,2012(22).

[2]刘飞驰.我国快递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2(13).

[3]郭智忠.中国大学校园快递发展趋势探讨[J].现代商业,2012(30).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发展

[作者简介]赵清海(1966- ),男,河北沧州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译审,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61)李建婷(1965- ),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23-01

高职教育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区域经济,具体而言,指的是在人类在已划定的区域范围内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在特定范围内,区域经济是多重要素之间相互碰撞、逐渐融合的结果,主要包括构成地域的各种不同要素、促进经济不断发展的相关要素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区域经济有着独特的组成结构。作为一种经济系统,它还具备特定的、与其他系统相区别的功能。区域经济虽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但它内部要素之间既相互关联在一起又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同时,还会呈现出一种由于空间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性,正是由于这种差异造就了区域经济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一旦被充分利用便会形成其独有的特色。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1.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第一,在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要素中,人力资源是最为活跃的。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大发展,必须拥有一支熟悉生产、能够正确使用先进设备、运用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优秀人才队伍。而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高端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这正是区域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最强劲的支持和保证。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来源,体现了高职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第二,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参与到企业的应用研发中,负责技术课题的具体攻关部分,为其解决技术上出现的难题,弥补企业技术开发方面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区域产业进行技术革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可以更好地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第三,高职教育对于产业结构的具体调整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可以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失业的相关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再培训,通过这些优质高效的训练提升其再就业能力,让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这对于区域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高职教育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需要依靠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以及办学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高职教育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还会推动高职教育更快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第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工更加明确、细化,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过硬的综合能力、较好的素质条件等,这必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逐步调整,迫使高职教育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自身发展的定位不够清晰,对于其与区域经济的相关联系认识不足,即没有高职教育的发展应该服务于区域经济的意识,没有认清区域内各用人单位才是其应该提供最终服务的具体对象的事实。这种认识上的不足,造成高职教育无法真正发挥其通过人才培养来服务于社会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其通过自身的高新技术优势来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2.人才培养计划不合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但实际上,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旧照搬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其理论基础不如普通高校的学生,动手能力也比较薄弱,在就业过程中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这样不仅不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使得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型人才缺失。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职教育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出符合其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改变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和转变,时刻保持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步。

3.专业设置未紧密联系社会需求。专业是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对接点。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积极调整其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设置。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盲目设置专业、同类专业重复性高、针对性不足、专业优势不明显等,导致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与此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培养的人才不具任何优势,影响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高职院校却没有相应地更新和调整专业,专业设置上的滞后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对接机制不完善。各级政府在促进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有效对接方面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法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具体的调控机制不完备,这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入、有效对接。同时,高职院校自身也存在自我调适机制跟不上自身发展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方式不当、办学缺乏活力、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三、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具体路径选择

1.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准确。第一,高职院校要准确认识并区分高职教育存在于何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之中,找准高职教育向前推进的侧重点,并针对地区差异造成的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主动面向行业企业,有针对性地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高职院校须改变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培养能够处理生产、服务乃至管理等方面问题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第三,高职院校要打破封闭式的办学模式,真正做到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应通过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工学交替、订单制作、打包配送、任务驱动、项目导入等方式,实现校企合作办学,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专门人才。

2.地方政府部门应提供有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控与资源配置。第一,地方政府应把高职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划中,通过宏观调控,给予不同类型的高职教育不同的指导,有步骤、有深度、分阶段地推进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指导高职院校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自我发展战略,让高职教育也实现自身的区域化发展。第二,地方政府应优化区域政策环境,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通过地方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让企业积极地、更深层次地参与到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政府统筹、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四方互惠联动机制,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3.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共生共荣体。企业为了获得所需的专门人才,应在推进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企业一方面应将高职院校“请进来”,让高职院校更加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应当“走出去”,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具体办学过程中,以实现供需的良性循环,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双赢。

教育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持,经济发展也需要教育为其提供智力支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专业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形式,应当更加注重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来推动自身发展,同时,对于现阶段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对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走出一条有益于经济发展的、积极健康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一群.基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山东鲁南经济区为例[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篇7

关键词:人防工程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增大。人防工程建设作为人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我国人防工程数量有了一个大幅度的增加,现在随着县域经济不断发展,怎样更好的应用这些人防工程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尤其是在和平时期,就更应该重视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用以提升战备效益及社会效益,唯有如此,才能够使人防工程实现良性循环,充分生命力。

一、人防工程建设特点

人防工程既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构成,也是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同一般的基本建设相比,其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人防工程不能够像商品建筑一样流通,也就是说从投入、产出、交换、分配以及再生产等都无法和商品建筑一样,然而在追求战备效益的基础上也可以探索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人防工程有其特殊的防护要求,因此,在工程投资方面也比一般性工程建设投入要高一些,而高出的这部分资金是非利润性的。并且部分为城市发展服务的配套设施不仅没有产出,反而还要定期的管护费用;最后,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防工程的融资渠道也在拓宽,有投资、贷款、集资以及合资等多种方式,因而在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差异化的测算方案及计算方法。

二、人防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1.应建立整体效益标准

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机要充分考虑到技术质量以及战备效益,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防工程建设发展要坚持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以及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建立长效、整体的效益机制,在满足战备需要的前提下,使人工工程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充分挖掘地下可利用空间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

2.树立商服设施现代化思想

人防工程的建设标准和功能应确保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统一,战时功能应以平时功能发挥为基础,平时功能为战时功能而设置,战时功能要有平时功能来提供支持和保障,尽可能体现商业化服务设施的最优化。因此,在和平发展时期进行人防工程建设,就必须要切实提高建设单位、人防设计部门以及审批部门等的责任意识,充分结合平战统一结合的指导原则,自觉履行人防工程建设责任及义务,另外,政府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来确保建设单位的利益。

3.树立局部经济效益与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

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是以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发展前提下来取得的,二者是一种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因而需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在相互制约中发展,在发展中体现制约。譬如某人防办充分利用辖内闲置人工工程来开办商业、服务业以及仓储等,直接提升了人防工程的利用率,年创收300多万元,上缴税费100余万元,并借此安置下岗及集体职工3000余名,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三、通过人防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方法

1.注重管理工作,推动管理队伍水平的提升

为了更好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使人防工程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应当站在城乡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人防工程,提升人防工程的建造意义。通过还需要注重对人防工程的管理,相关部门需要针对人防工程的建设组织一只专门的队伍,同时加大对人防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占据更多的主导地位,并通过更为科学、系统的方式来开展人防工程建设,使人防工程得到更为全面的管控。另外还应当在各方面均获得有效保证的情况下,积极开展调研,如果在调研结果中显示某个人防工程不符合规定要求,则应当及时拆除,在改造人防工程的过程中,应当站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改造,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注重人防工程建设以及城镇发展的统一

为了更好的使用人防工程,一定要注重人防工程建设在城镇发展中的应用,在开展城镇规划的同时进行人防建设规划,根据城镇发展需求来制定人防建设目标。为此,首先需要对人防工程建设展开科学的规划,比如说人防工程和地面建筑物之前的关系、所在区域、开发层次等等,之后需要确定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指标,制定综合布置方案,明确地下空间之间的相互连通方式等。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做好城镇生态环境的维护,做到远近兼顾,保证因地制宜;另外,除了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编订人防工程的管理计划之外,人防工程也应当得到法律的支持,使人防工程的建设可以向正规化以及法制化方向前进。另外在建设改造人防工程过程中,也应当以实际情况来确定地下空间,使其更符合城镇经济发展需要。总之,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防工程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国防设施之一,其价值在近些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因此,人防主管部门在人防工程建设上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促进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提高人防的战备、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会远.加快人防工程建设助推社会经济发展[N].宝鸡日报,2015-06-20(004).

[2]上蔡县人民政府县长孔华.强化人防工程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N].驻马店日报,2010-09-03(002).

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是在现实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在相应领域的发展而提出来的,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科技的虚拟真实环境的模拟系统,它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产生和成熟。到21世纪的今天,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多个领域,这与网络技术给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提供的技术保障是分不开的。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含义

虚拟现实,又称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利用电脑网络技术模拟现实场景,重现“真实的三维空间”,从而实现供实验者或是研究者进行试验或产品性能检验的目的的一种高科技技术手段。不同行业和领域因其对现实环境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虚拟的三维空间的侧重点也不同。

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了鲜明且个性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分别是全方位感知、浸没感、互动性和构想性。

1.全方位感知:是指虚拟现实技术在理论上应给可以实现包括听觉、力觉、触觉、运动、味觉和嗅觉在内的几乎全真实环境下一个人所能够感知的一切感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达到真实环境的全方位再现。但由于技术限制,到目前为止,虚拟现实技术的感知仅限于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这几种。

2.浸没感:又称临场感,是指用户在计算机模拟生成的虚拟环境里所产生的与真实环境相差无二的感觉。一个成功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备让参与者完全浸没在这种全新且真实的环境中的可能性。

3.互动性:是指参与者或是体验者可以在计算机模拟生成的虚拟环境里进行和在真实环境中一样的体验的这种人和外界的互动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近乎真实的双向互动。

4.构想性:是指依附于计算机技术的强大力量,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下,不仅可以感受再现的真实存在的环境,还可以用计算机操作出客观环境下不存在或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或现象。这种构想性的特点,从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想象空间和认知范围。

二、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从出现到现在的日益成熟,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正是有了成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日渐浓厚的网络技术应用氛围,才使得虚拟现实技术有了技术上的保证和依托,实现了对真实环境进行模拟的可操作性。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将逐步突破原来技术上的限制,真正实现对各个领域的真实性模拟。下面,本文就以虚拟现实技术在几个较为常见的领域的具体应用为例,来探究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教育领域

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运用计算机技术促成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上,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利用网络技术,将老师所要讲授的内容以三维的形式生动地演示出来,内容更为立体和直观,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第二,利用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构造出三维教学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到接近课程内容的环境,使学生在融入其中的过程中,拥有对世间万物更加丰富和真实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微观上的细胞分裂、分子活动,还是宏观上的天体和星象运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逼真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虚实、大小、快慢等物理变化,以及听觉、味觉、触觉上的化学变化,所有这些生动、形象的课程演示,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他们的智慧。

(二)医学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人体虚拟化,一种是将手术系统虚拟化。将人体进行虚拟化,主要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人体进行扫描,在扫描的过程中,将具体的数字信息进行组合,从而虚拟出一个“真实的人体”。将人体虚拟化主要用于当真实环境下的种种原因无法满足医疗工作者进行医学研究的需求时,手术者借助HMD感觉手套就可以对虚拟模型进行手术操作,这样就能够实现医学研究者进行研究和探索的目的。借助数字化人体,还可以模拟药物在人体中的新陈代谢活动,这样研制出的药品就可以缩短药物试验周期,降低成本,避免药物对真人有可能造成的伤害的情况下,加快其投入市场的进度。虚拟手术是建立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技术水准下的医学实验研究,这样的手术必须利用网络技术将虚拟手术室里将会用到的所有的医学器械,进行电脑化控制,以达到远程或近程环境下对真正的病人进行治疗的目的。虚拟手术下的远程手术,是当今医学领域较为先进的一种手术操作方式,它主要是通过远程的操作设备与远距离的医院建立起远程医疗系统,在这种完备的系统下,医生只需对虚拟患者进行手术,并通过网络技术将其动作传递给远端的机器人,由机器人对远端的患者进行手术。在数据输入正确,且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机器人手术的准确性能从很大程度上得到保证。

(三)娱乐方面

虚拟现实技术在娱乐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人们都较为熟知的3D技术方面,现在对其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影和游戏两方面。3D电影可以让观影者在体会到立体画面的同时,实现声音、画面的完美结合,切实满足观影者身临其境的欲望。虚拟现实技术下的游戏,改变了模式下只局限于打键盘和电话速表的模式,它在给游戏者提供近乎真实的游戏或战争场景的同时,可以让游戏者通过一系列真实的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之类的交互设备,操纵和参与到相对逼真的场景画面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游戏爱好者以全新的感官刺激和真枪实弹的全新体验。

(四)军事航天领域

军事和航天工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进行周期性的军事和航天飞行演练,这是国防和航天人员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军事领域多方面的虚拟化模拟,例如虚拟真实地图、虚拟场地、虚拟医学救治等多方面。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全真性模拟,可以让军事人员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同时,也可以训练他们面对真实环境时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针对航天飞行演练的虚拟现实演练,能够使航天人员在不进入真实的上空大气层的情况下,真实感受外太空的失重状态及一切未可知的情况,并且可以训练航天人员在外太空需要完成的作业及任务。

(五)科研领域

对某一科研成果或是产品的研究从来都不是一气呵成的,它必须经过多次的实验和检测才能完成,然而,多次的实验过程必然要以付出昂贵的金钱为代价。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可以模拟成果或产品真实的应用环境下的变化和反应,这样,科研人员就可以根据相应变化了解到目前成果或产品的性能,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虚拟现实下的成果或产品测试可以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的更新换代,从长远看,这将会对科研成果的研究节约大量的费用,并且还能增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例如在汽车性能的研发过程中,冲撞实验是一项必须的测验项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在不伤及任何人的情况下得到检测结果,既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又相对安全。

(六)商业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多体现在对产品的推销上,利用网络技术将产品进行扫描,并输入到计算机系统里,这样顾客就可以通过操纵计算机或是进入虚拟的扫描的环境下,去真实体验产品的性能。就拿房地产产业来说,当建筑工程投标时,房地产商会把设计的方案用虚拟现实技术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让前来投标的人真实地感受到室内的一切,如门的宽度、采光多少、室内排水状况等问题。这样的推销和宣传手段,比单纯的声音解说和图片展示,更能让人信服,也更能展现产品的真是魅力。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从上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众多领域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将来,该技术一定会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下面,本文就简要介绍一下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三维图形的生成和显示更加实时

虽然三维图形的生成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纵观多年的发展,还没有实现实时生成技术。在技术还不纯熟的现在,在完成实时生成技术的过程中,虚拟出的现实环境其质量会降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真实效果的呈现。

(二)环境建模技术更加动态化

众所周知,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要素就是虚拟环境的建立,实现动态获取实际环境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在虚拟现实技术成熟之后,该技术将实现根据实时需要,及时快速的获取数据的目标。

(三)人机交互设备更加智能化

为了让体验者体会到真实环境的感觉,虚拟现实技术总是要借助于数据手套或是其他的一些设备来辅助体验者产生一些真实感受。但由于技术的限制,体验者并不能全方位感受到虚拟现实的效果。所以,实现人机交换设备的智能化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也将成为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四)虚拟现实实行智能化语音模式

建模是实行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一步,只有建好了对现实环境的模型,统计出模型的具体数据,才能具体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的活动。但是,现在的建模由于是人工操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充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网络技术成熟的条件下,实行智能化语音模式,这样就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智能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结合起来,进行适时的智能化操作。

四、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不再遥远,而是正在向人们的日常生活迈进。在享受它带给我们的便捷和新奇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项技术并不是完美的,它还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虚拟现实技术将逐步克服其弊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大的改变,届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也将获得更加美好的前景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胡小强.虚拟现实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人学出版社,2009.

[2]韩晓玲.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趋向浅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

[3]郑字,工文君,马志强.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J].科技资讯,2010(2).

[4]徐艳.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成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3).

篇9

[关键词] 宏观经济纺织业风险

一、宏观经济变动与纺织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宏观经济的变动导致纺织业产值的变化,可用纺织业增长弹性来表示。增长弹性表明宏观经济变动对纺织业产值变化的影响程度或纺织业对宏观经济的敏感性,其计算公式为纺织业增长弹性系数=纺织业产值增长率/GDP的增长率(我们用GDP的增长率表示宏观经济的变动)。如果该弹性系数较大,说明纺织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反之相关度低或不相关。以下我们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1.定性分析。西方经济理论研究表明,社会(消费者)对不同行业的弹性不一样。对生产“奢侈品”的行业来说,随着经济增长加快、居民收入增加,人们的对该行业的产品需求就会加速增长,从而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比如近年来我国海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对生产“必需品”的行业来说,虽然经济增长带来人们收入增加,但并不能促进该行业更快发展,比如食品行业,因为收入增加一般不会导致人们吃更多的食物。一些行业对宏观经济变动的反应程度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变动对纺织业的影响居于中等水平。因为纺织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虽然社会对纺织产品消费的收入弹性没有像其他奢侈品那么大,但是相对于农业、食品、零售等行业的弹性系数应该是较大的。由于我国纺织业有近三分之一的产量都是出口的,世界市场是我国纺织业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因此,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和波动也较大程度地取决于世界经济与市场的波动和变化。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以将纺织业对宏观经济的增长弹性定位为中等。

2.定量分析。纺织业的运行状况与宏观经济变动的相关程度可以通过比较纺织业产值与相应年份的GDP的波动状况做大致的判断。我国近年GDP和纺织业产值的数据见图1。

由图1可知,纺织业的运行趋势基本与GDP的趋势保持一致,1980年~1997年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纺织业产值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一个阶段;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整个宏观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同时,我国纺织业由于对外部市场较为依赖,使得我国1997年以后的两三年里纺织业产值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从2001年起,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带来的外部市场的进入机会,使得我国纺织业重新回到了加快增长的阶段,2005年~2006年继续保持这一增长的趋势。

以下是把1980年~2006年GDP与纺织业产值用SPSS软件进行简单相关分析(Pearson),结果说明见图2: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76;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GDP与纺织业产值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二、宏观经济变动状况

GDP是衡量宏观经济总量变化的一个好指标。我们可以通过二十几年GDP增长的数据来分析我们的宏观经济变动。

由图3、图4可知,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见表2。

按宏观经济变动分析,上一轮经济周期在2000年达到谷底,之后经济增长向上回升,最近两年增长速度放慢,但仍处在高速度增长状态。

三、纺织业受宏观经济变动影响的风险判断

从纺织业对宏观经济变动的反应程度,以及宏观经济趋势两方面综合判断,未来纺织业的发展将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但是最近几年我国纺织业又处于国际纺织品贸易环境急剧变化的时期,例如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世界纺织品贸易市场的重新分配;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纺织品反倾销事件增多;当前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纺织业的发展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等,因此我国纺织业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综合上述分析,就宏观经济变动对纺织业发展的影响来看,我们认为纺织业受到宏观经济变动影响的风险定位,可以定为中等,见表3。

参考文献:

[1]科罗赫等著曾刚等译:风险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窦祥胜:宏观经济风险探析[J].经济学家,2002年第4期

篇10

关键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县域经济是新疆经济的主体,在新疆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显示,2010年县域年末总人口数为1874.1万人,占全区年末总人口数的85.9%;县域经济国内生产总值为4501.4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6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4.92亿元,占全区的48.9%。因此,对县域经济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来自《新疆调查年鉴》[1]、《新疆统计年鉴》[2]中2010年的统计数据,根据相关参考文献[3],从资源、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四个方面构建了1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如下表1:

(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1、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变量的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变量的相关性较低,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线性组合与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来观测的每个变量,以便达到解释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和降低维数的目的。同时形成了反映因子和指标包含信息量的权数,以计算综合评价值这样在指标权重选择上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有助于客观地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4]

(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先建立衡量事物(类)间接近(相似)程度的统计量(比如常用距离、相关系数等),然后按照接近(相似)程度的大小,把样品逐一归并成类,将关系比较密切的归并到一个小的分类单位,关系疏远的则聚集到一个大的分类单位,直到所有的样品都聚集完毕为止,从而形成一个亲疏关系的谱系图,为实际的分类提供定量的依据。

(三)新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使用SPSS20.0软件,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可知,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1653.376,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因此可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765,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5]

2、计算各变量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和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2、表3)。由表2可知,提取的5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5.58%,这说明这5个因子可以解释原有17个指标的85.58%的信息,所以使用这5个主因子进行分析。

由表3可知,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这说明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这4个变量,其意义代表各县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因此第1因子可以称为经济发展规模因子;二、三产业占GDP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这3个变量在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载荷,因此第2个因子可以成为城镇发展水平因子;耕地总面积、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在第3个因子上有较高载荷,因此第3个因子可以成为资源可持续发展因子;人均GDP、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第4个因子上有较高载荷,因此第4个因子可以成为人民生活质量因子;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第5个因子上有较高载荷,因此第5个因子可以称为城镇职工收入因子。

3、计算因子综合得分。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得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得分表达式为:

Fac=0.47Fac1*0.15Fac2*0.12Fac3*0.07Fac4*0.05Fac5

其中,Fac为各城市的综合得分,Fac 1、Fac 2、Fac 3、Fac 4、Fac 5分别为各城市的因子得分。即可得到各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得分及排名,总分得分越高,排名越靠前,代表该县市综合实力越强,见下表。

5、新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聚类分析

为能进一步分析新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本文利用上文中得到的5个因子,根据其得分采用Ward聚类法继续进行聚类分析,考虑到样本数量较多,因此采用两次聚类方法,第一次选择出第一组,第二次把剩余县市继续分为3组,最终把87个县划分为四类,见下表。

由表4和表5结果可知,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分析结果较为可信。

6、结果分析。

(1)属于第一类县域的,受地理位置及地区资源因素影响,经济发展保持相对稳定,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经济总量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雄厚。如库尔勒市是新兴综合性工业城市,石油资源丰富且已规模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国内生产总值经常位列全疆前茅;石河子市棉纺织加工、食品、果蔬饮料加工、饲料加工和化工产品加工业较为突出,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因子分析也可以得出,这些县域综合得分排名也靠前。第一因子经济发展规模因子得分也较高。。

(2)属于第二类县域的,受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较高影响,使得这些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如布尔津县位于新疆北部,以喀纳斯湖为旅游景点,推动了该县经济的发展;吐鲁番市是有名的瓜果产地,旅游业较为发达,拉动了该县的经济发展。根据因子分子也可以看出,第二因子城镇发展水平因子和第五因子城镇职工收入因子得分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