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市场需求;文科专业;就业指导;对策建议

一、市场需求导向下加强高职文科专业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意义

1.更有针对性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市场

目前,我国就业市场的缩减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对于高职院校的文科专业来说,形势更加严峻;再加上部分高职院校的文科专业建设投入较小,无形中加大了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帮助文科专业毕业生早日明确方向

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岗位的人才而导致“用工荒”,而高职院校的文科毕业生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导致“就业难”。因此,高职院校文科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引导毕业生更好的认清就业市场形势和自身特点,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3.提高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文科专业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趋同现象,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毕业生在知识及技能方面相对单一。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文科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升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有利于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市场和企业的满意度是检验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在市场需求导向下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增加就业指导工作的市场适应性和实用性,从而实现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高职文科专业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1.把握市场需求,准确定位高职院校文科专业的就业市场

以笔者所在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无锡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中关于“2015年第四季度无锡市人力资源市场的趋势研判”显示,从市场需求看,无锡制造业用人需求持续下滑、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数量下降。因此,在对市场需求细分之后,可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文科专业的主要就业区域定位在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并针对现代服务业给与学生必要的培训和指导,鼓励并帮助有意向的毕业生积极创业。

2.根据市场定位,构建多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首先,教学侧重点多层次化。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多层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年级着重新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探索教育。二年级学生着重明确职业方向。三年级学生则侧重就业准备的指导。其次,教育内容多样化。构建多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了解和感受到真实的就业环境,做好就业前的职业准备。第三,职业辅导个性化。针对每个学生的职业倾向测试结果和职业兴趣,制定职业目标、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平时在学习上、心理上或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要特别关注这些同学的就业选择。

3.围绕学生职业目标,做好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

首先,建设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学院内应加强对就业指导老师的培训,要建设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提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其次,结合文科专业特色,加强社会实践。首先,联合专业教研室,积极扩展就业渠道。第二,鼓励学生参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三,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多参与各类学生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第三,多渠道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当代学生身处信息化社会,因此,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利用好网络等渠道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最后,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和要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4.定期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完善毕业生跟踪回访

要想实现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除了做好基础的就业指导工外,还应定期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完善毕业生的跟踪回访。首先,与用人单位的定期沟通。其次,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回访,根据企业的满意度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任福战,周颖,王靖鑫,史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学生培养及就业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篇2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 民族高校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27

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9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庞大的毕业生人数,低迷的经济态势,导致2013年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许多媒体指出,现今许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就业观念偏差,没有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是引起“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背景下,探究如何通过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的改革,帮助广大地方民族高校大学生增强就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能就业,就好业,好就业”,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1 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业指导课程的直接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意识,帮助学生就业。那么,在现行的就业指导课课程设置中,就业指导课真实的效果如何呢?笔者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对此进行了调查,从而发现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师资问题:地方民族高校专职就业指导老师数量不足,组成结构不合理

据调查了解,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组成结构主要由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部的行政人员以及辅导员组成。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主要以传统的讲授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实际效果不佳。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有61.1%的同学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只有一点作用而已,而且很多同学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除了要传授课本的理论知识时,还应该多传递社会上最新的就业信息。但由于就业指导教师多为非专职性的就业指导员,再加上他们本职事务工作繁重,无暇顾及深入研究最新就业趋势,对劳动力市场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缺乏深入了解,从而导致就业工作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强,不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指导。

1.2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问题: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针对性不强,易流于形式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面对就业所持的态度和就业方向的选择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进而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因人施教,因专业因年级施教。而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课程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其是新升本的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还不完善,课程没有实现在整个大学生涯的连贯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就业指导课程注重共性的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以讲授课本内容为主,没有做到就业指导与专业相结合,更不能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情况的学生有效地进行个性化指导。

1.3 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实践性低,重知识而轻能力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66.5%的同学反映就业指导课的上课模式只是传统的授课式,58.7%的同学希望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31.5%的同学希望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应更注重实际。许多同学的就业实践是通过实习来完成的,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大多是理论知识,由于缺少实践,同学们都有纸上谈兵的感觉。这表明,要提高学院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突破和创新。

2 加快地方民族高等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目前,民族地区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经初步建立起自身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但是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也可以看出,由于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所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依旧有很多地方应当改进。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加快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专职化建设,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

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途径,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的、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第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优秀人才。一方面,充分挖掘本校的优秀资源,利用好自身资源;另一方面,适当引进社会资源,譬如:可以聘请成功校友、社会各行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以及专职培训机构的优秀讲师定期到校做报告或开展讲座活动,这样可以弥补一些学生们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第二,建立严格的聘任制度。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严把教师入门关。聘任教师的最低标准要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这样可以保证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第三,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系统培训。在这个知识更新快速的时代,教师的专业知识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之前所学专业知识不会与社会脱节。就业指导涉及学科广泛,其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学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指导教师在知识结构、专业理念、文化素质等也要有全面的提高。因此,学院应确立一套关于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方案,增加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并且在培训后进行相应的考核,以便检验培训成果,为以后开展培训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篇3

一、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业指导较少

学生入学开始,逐步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旅游行业有了感性的认识,在面对就业时,对工作的认知、薪酬待遇、个人的择业价值都出现不同的问题,甚至再就业一段时间后,依然很难适应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出现这些问题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面对毕业生展开,主要以就业指导课的方式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大多为开设时间较短,或者以慕课的方式在网上教学。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较差,对以课程进行开设的就业指导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是学校没课上了,才给他们开了这门“没什么用的”的。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会大大降低,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毕业离校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高职院校肩负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在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就业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结合当下的就业情势,帮助学生提前分析行业内就业。就业指导教育应该在大学整个过程中进行,而不是集中在某个学期。

二、培养方向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

旅游业本身要求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专业人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得处理人际关系、了解政策法律相关信息,身在游客立场为游客着想、心在旅游公司为公司牟利。这要求旅游工作者是“全能型”人才。但高职院校资源有限,培养什么样的旅游人才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时最大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都会把培养目标简单制定为旅游管理方向。方向的不明确致使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就会出现庞杂、重复的现象,有些课程笔者认为可以选择性开设,比如以扩大学生知识面为主的《中外民俗》、《旅游地客源国概况》,这两门课可以选其一开设;《旅游地理》、《旅游资源概况》可以不开设在以导游为主要方向的培养方案中。在有限的课时内需要给学生传授的是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适应学生就业的课程,教会学生融会贯通,比如对滕王阁景区的讲解能否利用《导游基础知识》里的古建知识对滕王阁建筑进行讲解,而不是简单按照百度的导游词来讲解。

三、学生对旅游业发展缺乏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鸿沟

很多学生在选择旅游管理专业之初,认为这个专业就是可以到处玩的专业。在毕业找工作时,发现期望薪酬远远高于实际薪酬,工作的难度超出自己想象的程度。以导游为例:面对不一样的游客说着相似的话,强体力劳动下还要回答不同游客相似的问题;加上一些社会评论对导游的片面认识、导游本身不高的底薪;工作中没有处理好的各种关系增加了就业者的精神负担。这些都让刚就业的学生被迫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同时,这种不满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其他人,形成恶性循环。结合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希望对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有意义。

(一)丰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类型,这类课程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对于以课程形式安排的学习内容有较大的抵触,所以笔者建议,将就业指导教育做到课上、课下相结合。课上,教师除进行理论讲解外,建议将任务驱动法切实应用,比如对国家旅游发展的分析、旅游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的调查分析等,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本人认为不必可以追求标准答案,在调查、分析、理解过程中,相信学生自己会形成认识。课下,讲座、社团必不可少。学校、院系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本校优秀毕业生,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人,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定认可度的专家开展讲座,实际工作与心灵鸡汤同时灌输。建议减少读稿纸一类的讲座,大多数学生对这类的讲座不认可,很多学生也是“被逼”去听这一类的讲座的,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建议高职院校将就业指导类课程的教学、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期间。从大一的专业定位,到大二的间接感知,到大三的心理辅导。根据学生在学校的阶段不同,因时施教。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价值取向,提高行内就业率。

(二)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突出方向性

现代旅游逐步趋于智能化、国际化、全域化,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也应该逐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体现特色,突出方向性。以导游方向为例:旅游管理导游方向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培养方向,针对这一方向的就业,除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要求外,还有一项硬性规定:考取导游证。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定,导游资格证考试没有指定教材,只设置考试大纲,内容规定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等范围内。如果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导游方向的,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应该突出其特色,将有利于导游考试的课程和实践相应设置。

(三)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篇4

一: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现状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开展参差不齐

目前而言,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参差不齐,有些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务处系统,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进行考核;有的高校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举办就业指导方面的专题讲座来开展;还有些高校将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从上课的年级来看,有些学校将就业指导课安排在大二、大三期间讲授,有些则集中安排在大三即将实习前来讲授。

2、就业指导课老师未经系统培训,专业性不强

通常情况下,就业指导课的老师一般来自各高校分管就业工作或高校团委的老师,但所教学生人数众多,讲授内容杂、任务重,所以老师不够时各高校会从各院系抽调部分老师来承担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由于部分抽调老师未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面对就业指导时专业性不强。

3、就业指导课讲授方法单一

首先,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老师来自各院系的专业老师或辅导员,他们在各自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有所建树,但在就业指导课教学方面他们未经系统的培训,上课时不知从何开始,只能根据书本或课件上的内容照本宣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结果课程结束时学生什么也没记住。其次,部分指导老师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就业分析不全面,就业市场调查不充分,讲授的理论未同当今就业形势紧密结合等,导致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不丰富,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实用性不够,无法调动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

4、就业指导课课程形式不规范

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主要以大课的形式出现,通常为150-200人的大教室,学生人数众多,课堂纪律较差,且指导老师无法集中精力讲授知识,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上课形式让部分学生误以为这门课程不重要,随意性比较明显。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1、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承担的老师主要是由高校招生就业处老师、校团委老师及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三大主体构成,他们虽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未系统而全面的接受专业性的培训,面对理论性知识的拓展、实践经验的分享、案例分析时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满足学生所需的大量信息。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统筹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知识,面对如此多的学科指导老师需熟悉掌握其知识点,并能结合实践经验侃侃而谈,这难度较大,所以高校需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术业有专攻。聘请校内从事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老师来担任就业指导方面相关模块,如求职择业前的准备等相关内容,同时心理学老师也可以给就业压力较大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第二,聘请企业高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毕业生就业创业优秀代表等为特聘指导老师。他们了解市场动向,熟悉企业用人及招人的流程制度,了解毕业生求职前的困惑和需求等等,理论与实践经验充分结合的他们能给毕业生做出更为准确的就业定位。第三,提高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首先,定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经验交流会,取长补短,相互探讨,相互提问来提高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如指导老师将上课时遇到的难点或学生提出的建议在会上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还有如指导老师课件和ppt学习等方面。其次,定期开展就业指导业务培训。聘请校内外专家、企业高管、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定期为指导老师进行相关业务培训,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分享相关案例,不断提高指导老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方面的能力。

2、紧扣学生需要,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就业指导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该课程更注重实用性,是一门真正的学以致用的课程。这门课程与市场、用人单位、学生三个方面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所以指导老师在授课时要充分考虑这三方面,尤其是学生内心的想法,内心的困惑。可以让学生写一写就业方面的困扰,谈一谈对教学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针对这些问题指导老师通过充分的调研,实事求是的做出解答,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当前所处的环境,充分认识到将来就业所要面临的压力,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3、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

篇5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36-02

关注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促进就业是社会的责任、学校的责任。积极帮助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毕业生个人发展的问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条件。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了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形势严峻,我们要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正确择业,端正态度,特别是现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开设高质量的就业指导课程,非常有现实意义。因此,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当前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及意义

当前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学生的需求等为导向,通过必要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就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以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选择职业,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当前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有效促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就业观念是否正确,决定着大学生毕业时能否顺利实现就业,通过开设高质量的就业指导课,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让他们能够选择较为理想的职业,避免走弯路,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目前,很多大学生一入校后便持有”到高年级再考虑就业”的心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合理的规划,当他们真正面对就业压力时就感到手足无措了,有不少学生抱着依赖、等待的思想和态度,被动地等待学校推荐、单位选聘或依赖家庭社会关系,这样的观念势必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开设从入校到毕业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当前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进行讲解,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最终帮助他们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

(二)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准确定位

大学生学习的目标最终要介入社会,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职业是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职业,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体现出自我价值,通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活动和实践的开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理解兴趣、技能、能力、价值观等概念的内涵,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的现状,从而对自身有更明确的定位。

(三)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只是毕业时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应包括大学生实现就业、保持就业岗位与转换工作岗位的能力,其中由知识、技能、观念、心理等许多要素构成,其核心为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开展就业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以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目标,使学生主动把社会人才需求和自身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有利于提高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

现在许多高校已经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选课列入教学计划,在第六学期开设此门课程。授课教师由各学院主管就业工作的院长或辅导员担任。有的学校近几年又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该课程的开设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新生入学进行职业测评后开课,采取四个模块即“认识自我,转变角色”;“了解职业,了解环境”;“确立目标,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反馈修正”进行教学,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正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同时能够明确个人的奋斗目标。促使学生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发展个性和提升综合素质。目前,在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设立了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由教研室统一拟定符合学校特点的教学计划,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和互相听课等教研活动,切实提高了就业指导课的授课质量,学生对课程较为满意。就

指导课的任课教师利用外出开会、学习培训、走访调研等机会,向兄弟院校学习经验,促进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在保证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现场模拟招聘、就业实习实训、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优秀校友回校讲座等形式加强了课程的实践环节,增强了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有些高校对就业指导课高度重视,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制定了周密的教学计划。逐步建立了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基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突破口,辅以专题讲座、个别心理辅导、实习实训等环节的就业指导体系。同时,支持就业指导教师和从事此项工作的干部参加就业指导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培训,培训计划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所需经费由师资培训经费列支,努力做好学校所承担的学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等工作。这些措施的实施,标志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入了规范化阶段。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课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些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教研室,就业指导课全靠辅导员来上,缺乏专业培训,缺少对课程的有效评估,致使课程质量不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认可度不高。目前,尽管多数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类课程,但还没有完全像国外的有些高校那样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部分高校还只是将就业指导类课程狭义地理解为简单地给毕业生介绍就业形势和政策,搜集和部分就业的信息,在用人单位、毕业生之间牵牵线、搭搭桥而已。有些高校对就业指导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职业测评系统的反馈效果不佳。有时,职业测评的结果与学生所学专业发生冲突时,要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又不允许大面积地进行专业调整,因此,只能考老师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二专业去辅修,但因受学校教学条件、授课时间的冲突等不利因素所限,辅修第二专业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3.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力量严重不足。就业指导课不像其他的课程有相应的专业或学科基础,各个教学环节都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授课,目前专门讲授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匮乏,学校只能从学生工作队伍中的专职辅导员或对此课程感兴趣的教师中遴选。因为个人的专业背景和对此问题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会有较大的差异。如何通过专门的培训,尽快扩大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是当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对加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领导高度重视,确保措施到位

高校领导应更加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根据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定期研究和部署此项工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学校相关教学部门应将就业指导课程严格纳入教学计划,并作为必修课找专门的老师授课,以确保授课学时,与此同时,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知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全方位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应聘技巧和就业技能。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各级主管学生工作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辅导员、任课教师的作用,抓住机遇,引导学生系统的学习,逐步形成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监督,全面服务”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按照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确保就业指导课程的各项服务职能均到位。学校还应加大硬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及时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同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争取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而稳定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二)重视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

为加大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力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非常重要,早在2006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会上就曾经指出:“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指导队伍。”由此可见,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要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急需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团队。因此,高校应克服一切困难,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调动有此业务能力的教师的积极性,发挥骨干的作用,加强对职业指导的专业培训、资格认证考试

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就业指导课教学队伍,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因此,要求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不仅理论知识要丰富,还要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把握时代信息的能力,不然,教师就将仅停留在口头说教,停留在纸面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按照一般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引入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如开展模拟招聘面试、就业大比拼等特殊就业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的特殊性,改进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不断学习文件,广泛收集就业咨询信息,不断充实课程内容,编写规范的教案,制作生动直观,学生容易接收的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模拟培训和其他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

(四)强化实践环节,努力实现全程指导

在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重视实践环节,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获取信息,增加就业经验,拓展综合素质。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职场,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让企业,单位试用考查学生,让教学和就业主管部门根据社会需求随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适应工作的各种能力。由于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始终,使学生一入校就充分认识专业,增强就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志向和理想,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和奋斗方向,有针对性地掌握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的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走上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安静,檀艳.略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

篇6

[关键词]大学班主任;就业指导;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2-0069-02

[作者简介]寇婷婷(1987―),女,贵州遵义人,本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助教。

近年,随着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成熟,班主任作为班级中所有事务的管理者与组织者的身份逐渐被淡化,班主任的工作越来越多地由学校其他部门分担。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很多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在这样的背景下,班主任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甚至许多班主任自身都认为指导学生就业不是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事实上,大学班主任应该积极参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这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着重要意义。

一、班主任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具备的优势

现在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主流配置是“一个年级辅导员+年级各班班主任”。班主任接触的学生目标群体较年级辅导员更为集中,而且班内人数较少,更容易熟悉学生。这样有利于班主任掌握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因材施教,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指导活动,收到更好的活动效果。相对于年级辅导员要兼顾不同专业各个班级的数百名学生,分配到各个班级的时间十分有限,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与所带班级的学生接触,能够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动向,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各种适合的指导。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多、交流多,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更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采取何种指导方式让学生更愿意接受自己也有充分的了解。班主任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更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需要提供帮助;二是他们和学生的关系更密切,学生更愿意听从班主任的建议。

二、班主任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具体行为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接手班级后,班主任应及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大学班主任不一定是从大学刚入学就开始接管该班级,但无论什么时候,培养学生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价值观都应该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多数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他们仍然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的认知和适应都不够,尚未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这就需要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指导,让他们经常自我审视、自我评价,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现有的能力,需要提升的能力,确定努力的方向,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自暴自弃。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避免在求职时因“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错失就业机遇。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指导形式,让学生更愿意接受。例如,发挥朋辈的引领作用,请高年级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就业经验;开展就业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和平时课余时间兼职锻炼自己,并互相交流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就业现象和就业问题进行讨论,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二)开展操作性强的就业指导

近年来,各高校都格外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专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应该有怎样的就业观,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在已经做好了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班主任应该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更为具体的指导工作,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以真正用得到。例如,在制作简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在面试过程中的礼仪问题,在签订就业协议前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许多具体的情况,学生很难在作为公共大课的就业指导课上全部了解到,需要班主任专门指导。一个负责的班主任,应当是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主题班会等方式,有计划地让学生全面透彻地了解与就业相关的各种内容,在就业时学生可以做到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综合能力。笔者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在大四上学期过半时,一个年级的学生希望笔者能够帮他们修改简历。当拿到这些学生的简历时,笔者发现两百多份简历几乎是照搬网络上现成的模板,不仅没有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还暴露了许多不受职场欢迎的缺点。简历中很多问题具有普遍性,要一份一份细化修改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为此,笔者专门为他们上了一堂简历制作课,针对存在的问题,一一告知了解决方案,包括了封面图案的选择、简历最好采用双色编排、字号要统一美观、如何填写个人兴趣特长等非常细致的方面。事实上,这些都不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但是因为事先学生们没有树立这样的理念,在初次制作简历时,不懂得如何去更好地展示自己。通过这堂课,学生们修改了自己的简历,收效良好。也正是通过这件事,笔者了解到现在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除了宏观理论上的培养,还需要系统的、具体的、细致的指导。关于就业的准备工作和求职的有关知识,最好让学生在开始求职前就能够充分地了解。完成这些工作是大学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注重家校联系

大学生的培养不应该与学生家庭脱节。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和家长联系沟通,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承担学生的教育培养任务。班主任应该向家长建议,平时多与学生交流,能够了解他们的想法,并且尊重他们选择工作的意愿。可以让家长将工作方面的心得体会与学生分享,同时也要劝解家长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表达希望家长能够主动地与班主任交流,多了解学生最近的表现。这样有助于家校双方形成促进学生就业的合力。

三、结语

班主任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要避免这样的一个误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是承担起为学生找工作的具体任务。在指导就业工作中,班主任要发挥好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让其掌握求职的有效技能。让学生们能够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情况下,从容不迫地踏入社会,寻求到满意的工作,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海涛.班主任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 张华;关于班主任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作用发挥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S1).

篇7

1 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业指导课程的直接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意识,帮助学生就业。那么,在现行的就业指导课课程设置中,就业指导课真实的效果如何呢?笔者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对此进行了调查,从而发现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师资问题:地方民族高校专职就业指导老师数量不足,组成结构不合理

据调查了解,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组成结构主要由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部的行政人员以及辅导员组成。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主要以传统的讲授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实际效果不佳。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有61.1%的同学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只有一点作用而已,而且很多同学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除了要传授课本的理论知识时,还应该多传递社会上最新的就业信息。但由于就业指导教师多为非专职性的就业指导员,再加上他们本职事务工作繁重,无暇顾及深入研究最新就业趋势,对劳动力市场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缺乏深入了解,从而导致就业工作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强,不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指导。

1.2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问题: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针对性不强,易流于形式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面对就业所持的态度和就业方向的选择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进而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因人施教,因专业因年级施教。而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课程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其是新升本的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还不完善,课程没有实现在整个大学生涯的连贯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就业指导课程注重共性的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以讲授课本内容为主,没有做到就业指导与专业相结合,更不能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情况的学生有效地进行个性化指导。

1.3 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实践性低,重知识而轻能力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66.5%的同学反映就业指导课的上课模式只是传统的授课式,58.7%的同学希望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31.5%的同学希望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应更注重实际。许多同学的就业实践是通过实习来完成的,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大多是理论知识,由于缺少实践,同学们都有纸上谈兵的感觉。这表明,要提高学院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突破和创新。

2 加快地方民族高等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目前,民族地区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经初步建立起自身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但是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也可以看出,由于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所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依旧有很多地方应当改进。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加快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专职化建设,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

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途径,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的、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第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优秀人才。一方面,充分挖掘本校的优秀资源,利用好自身资源;另一方面,适当引进社会资源,譬如:可以聘请成功校友、社会各行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以及专职培训机构的优秀讲师定期到校做报告或开展讲座活动,这样可以弥补一些学生们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第二,建立严格的聘任制度。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严把教师入门关。聘任教师的最低标准要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这样可以保证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第三,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系统培训。在这个知识更新快速的时代,教师的专业知识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之前所学专业知识不会与社会脱节。就业指导涉及学科广泛,其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学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指导教师在知识结构、专业理念、文化素质等也要有全面的提高。因此,学院应确立一套关于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方案,增加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并且在培训后进行相应的考核,以便检验培训成果,为以后开展培训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2.2 实现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小班化教学,实行个性化指导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才能使得教学取得最好的效果。地方民族高校由于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等因素,学生的个性鲜明。而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就业前的指路明灯,对于学生未来的影响巨大,因此就业指导课应该在个性化的指导上作出一定的改革。

一方面,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学一年级。这一阶段主要侧重于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树立学生的就业意识。从学生刚进入大学开始,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将自己的大学学习与今后的就业目标紧密相连;同时,让他们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初步了解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和相关的就业政策,进而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第二阶段为大学二、三年级。这一阶段在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锻炼和提高学生个人的各方面能力,使他们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同时,促使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更好地解决“我该怎么办”和将来“我能干什么”的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第三阶段为大学四年级。这一阶段要注重对学生择业的指导、升学指导和创业 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职业取向进行个性化教育,如对准备考研的大学生进行考研专业的选择和复习备考指导;对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进行《申论》等笔试科目和面试内容的指导;对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相关行业前景、法律法规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已经落实工作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等岗前培训。

另一方面,发挥不同专业课程在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性作用。各门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渗透到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范围中,是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基本方法之一。这种渗透性可以体现在专业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因为大多数的专业教师都具备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该专业的人才要求都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时穿插该方面的知识的传授,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对该专业的职业方向有直接的认识。

2.3 加强地区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方民族高校位于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工业、服务业等发展水平较低,这给地方民族高校就业指导课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地方民族高校可以自行创建大学生模拟创业就业基地,建设大学生实践的平台。

首先,学校从自身着手构建大学生模拟创业就业基地,帮助学生获取实践经验。在校园中划分出一个区域,专门提供给学生进行创业尝试。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之后,运用所学知识,自行构想创业思路,组建创业团队,依托在校学生为消费者,进行创业尝试。在创业园中,由学校模拟工商部门、卫生部门、市场招聘部门等对现实中的创业所要办理的手续、所要经受的检查进行模拟,每两个月为一个周期,使学生通过自主创业的尝试,对创业就业有最直观的感受。

其次,让学生开办培训班,促进学生之间的实践交流。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由于学院所在地区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学生的课余活动相对单调,而且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师范类院校,学生需要许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基于高校学生很多都通过各种技能资格考试,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英语四六级证书、秘书证等,学生已经具备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办各种兴趣培训班,让取得了专业证书的学生在就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其他有需要的同学进行培训,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帮助其他有需要的同学。

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迅猛,许多同学都热衷于网上创业,而且因为电子商务的尝试受地域的影响相对于地面实体店创业要小很多,是地方民族高校进行就业指导课程实践化改革的很好的一个措施。学校可以用自身的资金在电商网站中注册自己的店铺,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培训和考核后,可以自己寻找货源,自行向学校进行申请,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利用学校的网上店铺进行自身的网络创业尝试,获取亲身的创业经验。

3 结语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岗位日趋增多,这对地方民族高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为此,他们需要在大学期间借助就业指导课这一平台,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地方民族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虽然起步阶段较晚,但是有国家对地方民族高校办学政策扶持,并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进而能够有效地对就业指导课进行改革,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地区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丽.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5).

[2]林宁,广玉,瀚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手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侯小桢.关于地方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09,(4).

[4]王保义.个性化就业指导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

作者简介:罗励坚(1990-),女,瑶族,广西平南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广西崇左 532200

篇8

【关键词】微课就业指导大学生

1微课程内涵与特点

1.1微课程的内涵

微课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所谓微课是指以微型视频为载体,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设计开发的一种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包括素材课件、练习评测和教学设计等环节,并支持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微课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着成熟的应用模式和教学经验。为了让更多的教育从业人员了解微课,掌握微课的教学模式和特点,教育部也组织了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报名者甚众,为微课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1.2微课程的特点

与其他的课程类型相比,微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短小精悍,微课程的时长较短,一般在十分钟左右,最长也不超过二十分钟。学习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概率。另外,微课程的学习方式便捷,学习者只要手机在手就可以完成学习过程,满足移动式学习的需要。二是针对性强。微课是针对具体教学目标而展开的,一个微课通常只有一个主题,研究的问题是都是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包括教学反思、学习方法、难点释义等。三是传播形式多样化。微课的容量通常不大,只有几十兆。视频格式多为rm,wmv,flv等应用较广的格式,都支持在线网络播放。学习者不仅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将其下载到终端观看,也可以将转发到微信朋友圈或者QQ空间。

2微课应用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滞缓和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宏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也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职业规划体系的重要一环,就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在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提高就业技能、增强面试技巧、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大多在教室进行,课时较少,讲授内容又多以理论为主,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无法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微课程的到来为高校就业指导教学提供了绝好的平台,目前我国手机网民用户规模已经突破6亿,其中高校大学生群体占较大的比例。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来结识朋友、浏览资讯和消遣娱乐,特别是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为大学生群体开辟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成为迄今为止发展速度最快的通信工具之一。这就为微课程的推广和传播创造了条件。微课程具有传播便捷、受众面广、接收方便的特点,微课程与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的结合,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大大弥补了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的不足。对大学生而言,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以借助手机等工具进行就业指导微课的学习,满足了大学生碎片化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微课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问题,可以在就业指导课上向教师请教,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反馈的交互进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学生临近毕业,忙于找工作的时期,学生在职业选择和面试环节会产生很多的问题,这时就业指导微课程会有针对性的推出一系列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劳动合同和职业规划相关的课程,满足大学生就业非常时期的需要。

3微课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实践

3.1做好就业指导微课程规划

就业指导课是一个实践性、个性化特点突出的课程,在大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制作微课程之前,要先制定具有指导性和可行性的规划。为此,高校就业管理部门要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研室,成员包括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教师、就业部门人员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大家集思广益,对就业指导微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和合理规划。可以将就业指导课程分解为几个具体的任务和模块,包括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性格、职业兴趣发现、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每一部分内容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来选择素材,制作微视频。另外,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对象是全体毕业生,由于大学生所学专业不同、所处年级不同,因此微课程在制作时要考虑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差异,有差别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和分配学时,满足所有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

3.2加强就业指导微课程的制作培训

一直以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是学校就业办的老师以及辅导员们,除了讲授就业指导课程之外,这些人员还要负责大量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来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而且就业指导课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每一年级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都不相同,加上每年就业形势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就业指导教师面临巨大的授课压力。另外,微课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需要就业指导教师准备大量的、最新的数据和材料,还要录制最新的微视频、微测验,然后将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传播,保证微视频传播的连贯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微课程体系。这就需要高校减轻相关教师的工作压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立就业指导课程的专职化、专业化教学队伍,保证就业指导课程授课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同时,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尽量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微课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提高教师微课制作水平和专业素养,让微课更好地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帮手。

3.3微课上传与交流

微课的录制方式可以根据技术及讲课方式划分为“软件式”、“录课式”及“混介式”。几种方式中,比较常见的微课录制方式是“录课式”,即用摄像机录制教师讲课的全过程。在录制过程中,应遵循引入快速、线索明晰、语言简洁的原则,将课程在短时间内圆满、高质量完成。微课录制完成后,可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剪辑并上传到精品课程网。另外,就业指导微课程的开发仍是一个新鲜事物,对其进行合理性的评价是提高微课程授课效果的重要一环。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和论坛等,了解大学生和专家学者等对就业指导微课程的看法和建议,就业指导教师在综合这些看法的基础上,对微课程进行及时的修改和完善。总之,微课的灵活性、简便性特点决定了其必定会成为网络课程发展的又一新方向,微课程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岑健林,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4).

[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篇9

引言

我国的高校体系课程形成较晚,在多年的改革探索中,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相关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现状的变化,就业指导课程开始被列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之中。就业指导课相较于与其它学科,涉及范围更为广泛,涵盖职业生涯理论、教育心理学创业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任课老师具有多方涉猎的知识储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紧密结合在本学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主要缺陷

1.公共必修课的切实执行

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严格意义上说,应当属于必修课的范畴,受教群体为全体学生。据我了解,部分省市对于该课程的设立有专门的规范性文件。对于学生在入学初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创业指导课程的学时也有严格要求,为了更加有效的落实此项制度,可以在充分掌握学校学生的情况下对课时和学分做出相应的要求。

但是,该课程在学校的实际教学中的安排却没有得到S很好的落实,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近一半的学校还没有将就业指导课程设为必修课,而有约四分之一的学校只是将就业指导课以讲座讲解的形式给学生传递。另外,在学科的课时完成完成方面,有相关资料显示,大部分院校该学科的课时都处于很少的状况。部分高职院校随着课程教育体制的完善,已经开始对课程安排做了调整,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的学科之一,不过由于课程设置还不够健全,依然会使得该课程的设置单一化,时间上缺乏充裕性,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依旧过于传统,教学课本内内容也有待分析

2.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工作有赖于高职院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做基础。相较于高校的其它学科,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需要掌握更为全面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并且可以将二者融合后传授给学生,同时再结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必要的岗位知识进行传授,与此同时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老师身兼多职,缺乏专业的师资培养队伍,任课老师多为辅导员或者是其它的学科老师,对于该专业的工作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讲解作用,无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致使课程传授效果不理想,学生冗杂,加之教师不专业,所以对于高校的就业课程指导形成了阻碍作用,也导致课程无法更加全面有效的落实。

3.第二课堂建设严重滞后

就业指导课程在学生中的传授应该不仅仅在教学上,还应该通过第二课堂的增设来完成。第二课堂的设立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我们常见的有学生参与的社团活动,近些年开始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专家讲座等。通过适当的实践积累,引导学生开始考虑职业规划,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设立将来的奋斗目标。国内的很多高职院校大部分都会开展相关的活动,不过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也没有健全的体系,缺乏协调配合的精神,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另外,有相关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的大部分学生热衷于参加一些户外、表演等类型的活动,虽然社会实践参与度最高,可是统计数据却不是特别理想,只占到了33%,那么我们不难想象,跟实践创业相关的参与活动也会大大降低。

二、就业指导改革的对策

1.提高就业指导的必修课地位,加强重视

各高职院校的相关就业指导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机制,对于学生的再培养进行调整,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新生开始抓起,并且根据不同的阶段,制定教学方案,有条理、有步骤的进行培养,使得就业问题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由于学生在刚入学时还处于懵懂阶段,对于未来感到茫然,此时就要求教师能够在了解学生的专业特性后,引导其向有利的方向开始发展,培养学生学业和就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清楚将来的社会压力和所要面临的挑战,帮助学生制定跟自己符合的职业发展方向。随着对入门知识的了解加深,在学习的中期要对学生组织定期的职业讲座和心里辅导,强化学生就业方面的意识,适时的调整就业方向,树立积极的心态,提高竞争力。在实习阶段,认真考虑所学知识,并且学会跟实践岗位相结合,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岗位的统一。

2.加强师资力量的储备

教学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学校在培训方面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投入,培养专业、高质、优秀的师资团队,最大限度的招聘专业教师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定期的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另外,也应当吸收企业和同行业专家的好建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就业指导课程评价体系。

3.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高职院校在注重第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所以,学校在第二课堂的建设方面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场所和设备,例如信息技术的引进,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学校在现有条件下,要寻求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机会,为学生的实践岗位提供保障,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互动,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的发展情况,对未来做出明确的预判。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

在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过程中,如何同时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职业教育和科学的就业指导成为了各大高校面临的挑战。尽管各大高校都已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该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各大高校提高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科学的就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以便为终身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高校学生就业情况的关注不断增加,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高了对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重视,就业指导课程也朝着高效化、科学化发现不断发展,但教师和学生在对就业和职业规划的认识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过多的将学习能力的培养视为重点,而忽略了社会发展对人才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需求,就当今社会情况而言,高校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后要想获得稳定健康的自我发展,仅仅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文凭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拥有正确就业观念上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这一点从目前高校学生就业现状来看,很显然的存在着准备不够充分的现象,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可将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主观方面学生自身的不重视,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对市场发展变化全面了解,第二是客观方面学校有关工作开展不到位,尤其是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模式和课时设置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人员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无法做到课程改革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的步伐[1]。

2.影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2.1就业指导思想与市场需求不符

在倡导以市场为导线,坚持“双向选择”招聘原则的新时期中,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是将教育部下发的有关学生就业文件内容作为开设就业指导的课程的指导思想,导致与市场当前的实际需求不符,这就是导致高校学生就业难现象出现的关键原因,同时也是导致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实效性的直接原因,这种现象的存在十分不利于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甚至有部分学校在平时的课程安排里根本没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只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对其进行突击指导。

2.2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过于单一化

长期以来,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方式都是以课堂授课和专场讲座的形式为主,尽量的邀请更多的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或者企业管理者向学生讲述面试技巧、实习期间注意的问题等,课程的模式陈旧、单一,缺乏创新,这一点与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多重复杂选择而出现各种情绪和心理矛盾时切实的需求是完全不相符的,对当代高校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结合心理引导和职业规划为一体的咨询和指导。

2.3就业指导课程的全程化教学程度不足

尽管各大高校都都已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由于在课程内容、课时量、开设时间以及开课教师等方面没有规定和要求,导致该课的开课过程出现了很强的随意性,整个课程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无法实现全程化教学,加之部分学校只针对毕业班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从开始就缺乏了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和指导。就业指导课程的全程化不仅仅是课程本身的完整性,还包括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时间段,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展开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就业方面的指导,才能保证该课程的梯度性和层次性。

2.4就业指导课程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

就业指导课程对教师能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因为该课程本身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掌握职业规划、管理学、心理学、教与学和法律方面的知识,还有掌握一些实用的求职技巧、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2]。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各大高校负责就业指导课程的人员主要是学生管理教师,他们缺乏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由于年龄偏小,在教学经验上相对缺乏,难以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基本没有专职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即便有都是属于简直,缺乏专业性。

3.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建议

3.1提高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是实现高校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构中,就业指导课程就是中心和主体,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作用的体现,学生在自身职业规划上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提高的动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就业观念,除此以外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素养,科学合理、不盲从的找到与自身能力匹配的职业发展道路。由此不难看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所以,从各大高校领导开始,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将其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进行研究和学习。

3.2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课程开展奠定基础

据相关调查结果表示,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没有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对于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位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始终处于盲目的找工作状态中,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极大的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还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调。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之前,加大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力度,只有在学生确立自己人生目标,有了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职业生涯规划以长期性、目标性和粗略性为主要特点,是对一定时期内职业发展计划和轮廓的大致勾画,其为这一定时期内个人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就目前经济市场发展形势而言,大部分企业或用人单位对员工是否具有可塑性发展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员工潜能的发挥和工作能力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员工的发展将会为企业或用人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有着清晰和完整的职业规划对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3.3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集理论、经验和实践为一体,提高其教学效果的大致方式与一般教学法一样,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知识的运用上,为了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体验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经验性的指导,教师要在掌握专业性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收集并整理一些在职业发展中的真实事例和工作经验,从中进行总结,将生硬刻板的理论知识与亲身感悟的经验进行有效结合;第二是教学方法上,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需要丰富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吸收课程内容的需要,比如拓展角色扮演、典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社会调查和情景模拟训练等教学模式;第三是教学能力上,为了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教师要通过积极参与各类毕业生质量调查、毕业生双选会和市场人才需求调查等,收集相关信息,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3]。

3.4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的综合性极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专业理论、职业素养、心理学、管理学和法律等,因此对授课教师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为了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首先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此,建议高校建立课题和调研申报制度、教师经验交流制度,加大就业指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推行力度,或者多与校外专业人士合作来保证并不断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建设是高校保证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提高大学生就業指导课程实效性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专业和市场,进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吴莎, 肖云川. 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6(11):78-80. 

[2]殷晓燕. 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效性的创新途径探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6):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