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培训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保培训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保培训管理制度

篇1

1、建章健制:年初,根据董事长的指示,我们完成了各部门、车间的《管理制度》的整理;完成了《部门、车间职能》、《个人职责》的整理;起草了《副总经理及相关领导的责任书》和《公司员工奖励条例》。以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加强管理,理顺职责,严肃纪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文明创建:今年,我们根据公司计划制定了《创文明企业规划》并实施,在整个工作中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16个,签订文明行为承诺书485份,组织员工观看相关内容光碟201人次,出宣传栏3期,宣传标语6幅,永久性标语1幅,10月份还组织评选文明员工活动并组织文明员工外出参观旅游。在今年文明创建工作检查中,得到了市文明办、国资委等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3、宣传和稳定工作:1、年初,下发通知组织各部门、车间认真学习和讨论董事长在年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组织了全体员工学习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2、维护企业和员工利益,在三方管理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配合公司领导做好公司稳定工作,配合党委和纪委查处个别领导贪污犯罪行为。

4、工资和人员管理:1、一月份,我们会同生产部、财务部对车间的定员、定额重新核算,制定了符合目前生产规模新的结算单价。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新的单价定额合理、实用,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得到了合理地控制。2、根据公司效益在今年6月份对全体员工给予了工资升级。3、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清退了未经办理招聘手续的市场部临时人员。4、按照市政府文件精神对军退人员进行清查和落实,通过多方打听找寻,将两名安置到我公司多年但未上岗的军退人员通知到岗上班。

5、考勤管理:建立了考勤管理和实行了全勤奖制度,对全体管理人员和计时人员实行考勤刷卡。一年来,员工执行劳动纪律情况良好,迟到早退和溜岗现象明显减少。

6、培训管理:1、制订了培训计划,建立了三级培训体系,实施了培训管理员和培训师制度。从今年起,每个各部门、车间将聘用一名兼职培训管理员负责本部门、车间的培训管理事务。同时,我们拟聘请公司相关人员和具有丰富工作和理论知识的员工担任培训师负责公司培训教学任务,今年培训任务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培训11次达433人次,园满完成了预定的培训计划。

7、报表管理:完成了市统计局的《衡阳市劳动报酬统计表》市社保局《年工资报表》以及市人事局的《专业技术人员统计表》、组织部的《党员统计表》等。同时,送报了养老金、医保金、住房公积金的基数。

8、三金管理:1、按时缴纳三金,历年来由于管理混乱,三金管理帐目不清,我们会同财务部门对1999年以来个人所欠的三金进行了清理。为避免上述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制定了三金征缴方案,从今年四月份起进行了实施。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认为在年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于在年年的工作中去完善和改进。如人员考核工作由于今年特殊原因一直没有实施;文明创建工作在相当部分员工中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行为;培训工作在某些方面还停留在应付GMP检查,管理知识和员工观念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涉及较少等。

年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章健制方面:根据目前具体情况建立和继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如员工各类请假的审批及请假期间工资发放以及员工考核制度等。

2、文明创建方面:继续做好文明创建工作,通过进一步的宣传和教育,让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公司文明创建中去,力争年年达到衡阳市三星级文明单位。

3、工资和人员管理:1)做好春节后的工资调整准备工作和全年工资管理,做好工资总量控制和平衡。2)建立员工异动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和考核上岗,保证异动和上岗质量。

4、培训工作:1)、制订好年度培训计划。2)、实行学习积分制度,对全年培训达不到规定的积分,将影响个人晋级和评先。

篇2

⒈首先,是自信心不足。由于二线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较为薄弱,二线品牌的导购人员在终端进行品牌推广时通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有很多的导购人员将销售不好的原因归结于品牌知名度不高。

⒉平均从业寿命短,人员流动较大。二线品牌由于管理、薪资体制、职业发展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购员在一个品牌的平均从业寿命较短,一般而言平均寿命在一年左右,人员流动率较一线品牌频繁。

⒊与一线品牌相比,二线品牌的收入明显偏低。由于品牌知名度、市场推广力度、市场占有率等因素的影响下,二线品牌的终端销售与一线品牌的终端销售在量上的明显差距,销量直接引发导购员收入上的差距。

⒋吸引同行业的优秀导购人员加盟较难。由于受二线品牌平均薪资偏低的瓶颈的影响,若无特殊的政策是很难吸引同行业优秀人才加盟公司,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薪资是优秀人才流动的风标。

⒌后备人才储备困难。受销量、品牌的知名度、培训管理体制的影响,二线品牌的终端导购人员备人才匮乏。一般来说,二线品牌很少主动去组建后备人才队伍,缺少健全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二、二线品牌导购员管理存在的“软肋”

⒈偏重人性化管理,忽视量化管理。就二线品牌的操作体制和机构设置体系来看,二线品牌的人终端人员及终端管理人员较少。在管理上偏重于人性化管理,即使有量化考核的指标,但往往由于考虑到人力、导购员收入等因素,无法对管理工作进行细化考核,对终端导员人员存在放任自由的现象。

⒉重激励,轻惩罚。一般而言,二线品牌终端导购人人员的收入较低,为了激励导购员的销售积极性,二线品牌的激励措施侧重于正激励,较少进行负激励。二线品牌不敢轻易制定负激励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害怕导购人员流动,担心负激励政策不但没起到应用的规范作用,反而会激起导购人员的逆反心理,甚至造成导购人员过度的压力。

⒊职业发展规划模糊。二线品牌由于机构高设置较为精简,内部可提供用来作为终端导购人员职业晋升的岗位较少,因此二线品牌较少进行导购人员职业发展规划。二线品牌许多优秀的导购人员侧重于通过外部寻求职业发展,从管理角度而言,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延长优秀导购人员服务寿命的有效措施,因此对二线品牌来说,终端导购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尤为迫切。

⒋采用粗放管理,缺乏精益管理。在终端管理上,二线品牌的业务员往往是身兼多职既是商务代表,又是人力资源主管;既是终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终端政策的执行者……二线品牌管理层分工不细,职能交叉,由于管理上的先天不足,二线品牌很难进行精益管理,他们更“欣赏|”粗放管理。

⒌缺少良好的培训机制。由于二线品牌人员较少,无法建立健全的培训体制,有的二级办事处根本没有对导购人员进行过系统的培训,新人招聘过来后,就给些产品的资料和企业的资料让其自己学习。由于缺少良好的培训体制,二线品牌的导购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很难组建成一支高效的终端战斗队伍。

三、二线品牌导购员的梯队建设

面对自身的先天不足,二线品牌要充分挖掘导购员团队的潜力,应重视对导购员进行梯队划分,进行分类管理,如由优秀导购员构成第一梯队,是终端销售的主力军;将有弱项的需要加强培训、引导的导购员划为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即是导购员的后备人才,这一梯队是导购人员的补充和新血。在进行导购员梯队建设时,除了导购员梯队划分管理外还该注意以下问题:

⒈组建一支高效能导购员梯队的关键是根据导购员梯队划分,制定合理有效的薪资体系。制定薪制体系注意以下事项:

①结合当地及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进行制定底薪,过高会造成经营成本偏高,过低导购员的积极性无法激发。二线品牌合理的底薪应是略高于一线品牌,从心理上加强导购员的收入安全感,合。

②兼顾公平,效益优先,吃大锅饭不利于提高导购员的积极性和导购员梯队建设,在制定薪资体制时应考虑岗位与工资、 岗位与责任、 好店与差店等主客观因素,导购员的能力与薪水挂靠,有意识制造合理收入差距,不同梯队导购员的工资有所区别,鼓励后进导购员自发学习,努力向优第一梯队导购员靠拢。

③合理薪资构成应充分均衡考虑,不能影响销售合力的形成。由于导购员归属的梯队不同,派驻商场的卖场环境及所处的战略地位不同,造成收入差距,在薪制制度上,应充分考虑照顾新人及弱势门店,稳定其心态,如设置新人保底工资及弱势门店专项奖励或补助。

④外聘同行优秀人员与内部培养的优秀人员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很多二线品牌通过高薪从竞品“|挖”优秀人员,而忽视改善或提高现有内部优秀人员的待遇,直接导致内部优秀人员外流,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在制定外聘人员薪资时应均衡考虑内部第一梯队优秀人员的平均工资制定。

附:导购员薪制结构表:

薪资结构 制定标准 目的

基本工资 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及行业平均标准。 基本的生活保障

提成 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参考主要竞争品牌的提成体系,灵活掌握。 激发销售激情

工龄工资 根据所在行业的标准制定如可以采用以20元/年的标准来递增。 加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缩小外特别情况下外聘人员与内部人员的收入差距。

岗位补助 根据能力将导购员分成不同等级,不同级设置不同的岗位,根据岗位及发放适当的岗位补助。 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补助,将补助与岗位结合起来,有利于落实责任到人。

特殊津贴 由于特殊情况需要给予特殊补助的津贴,如节假日加班费、节假日福利等,标准根据劳动强度及当地薪资水平来制定。 体现人性化管理

社会福利 工作一定年限后如五年,解决优秀导购员社保、医保、养老保险问题。 延长优秀人员为公司服务的寿命。

绩效奖 根据导购员所在门店的任务完成情况及为公司所创造的利润情况进行发放。 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

临时奖励 根据市场及业务操作需要,灵活制定。 实现市场推广或业务的特定目标。

⒉管理上应遵循适度压力,营造一张一弛的适度压力管理氛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人只有在压力下才能激发潜能,要实现销售任务不但要明确销售目标,而且要给导购人员适度压力,才能营造完成销售的紧迫感。笔者认为二线品牌的压力管理应讲究一个度,不能重也不能轻,一线品牌讲究高薪高压力,而二线品牌过大的压力会造成人员过频繁的流动,不利导购员的梯队建设。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压力主要是来自终端销售任务,因此要制定适度压力,就应讲究销售任务的制定。

在制定销售任务的时候,我们应遵循有效目标的“SMART”原则: 明确的(Specific)销售目标;可量化的(Measurable),细分到每款机型的销售台数; 切实可行的(Achievable),销售增长幅度不脱离实际,切实可行,;注重结果的(Result-oriented),更注重造成现实与目标差距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有时间限制的(Time-limited),应让导购员明确知道其所在门店的周、月、季度、年销售任务,让其充满紧迫感。

⒊导购员梯队建设的实现需要一个完善的培训管理体制,笔者认为,应根据不同梯队导购员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及管理重点:

新人的培训——新人的培训主要侧重企业文化培训、产品知识培训、制度培训、导购技巧培训等内容。

优秀导购员——他们在乎的是职业发展机会和成就感,因此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怀,有必要让他们参与到销售政策、管理制度、培训制度、促销方案的制定,让他们明白公司提供的是一个良好的职业技能提升平台,从职业技能提升上来弥补二线品牌职业规划模糊的不足。

外聘人才的专项管理工作——激发外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除了合理薪资外,还应给予其成就感,有时候富有成就感的工作能给优秀人才带快乐,使其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避免出现水土不符的现象出现。

⒋制定后备人才储备培养计划。归属感强的优秀导购员主要是靠企业自己培训,培养优秀导购员的需要时间,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导购员梯队就应制定一个完善的后备人才培训计划。笔者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富有吸引力导购员管理体制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平时市场走访量,应留意各品牌优秀导购员动向,有意识地向其输灌我们的导购员团队理念和企业文化,确保当其在行业流动时,我们是其首先品牌。

因客观因素离职人员的回归,离职的优秀导购人员也企业后备人才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操作中,对离职导购人员联系方式进行建档,定期联系,邀请他们节假日回公司当临时促销,让其感觉到公司仍然关注他们,为他们归队创造条件。

从临促人员开始培养,笔者一直把临促人员视为导购员梯队建设的一支有生力量,临促主要是由学生构成,学生的最大优点是好学、可塑性强,因此笔者不定期从各大中专院校招聘临促,在招聘、培训临促的过程中,首先,笔者更注重的是将公司的品牌、团队理念直接传播给未来的人才大军——应届毕业生,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在未来就业大军中的知名度,提高企业在人才争夺优势;其次,笔者对临促进行分类管理,将优秀临促的培训工作纳入导购员的培训计划,直接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

篇3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实现“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目标,进一步关注改善民生,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市政府确定的12件民生实事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12件民生实事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目前,12件实事已完成5件(5、6、7、9、10项),其余7项正在加紧落实。

1、提供1万套经济房。已初步拟订*年度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准入及保障标准,近期上报市政府审定。实物配租房源采取调整收购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现已筹集天桥区洛口磐苑、怡苑及世纪中华城部分房源200余套,不足部分通过集中建设与在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内配套建设相结合,年内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实施配租。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按照随申请、随发放的原则,今年已向281户低收入家庭发放补贴85万余元。经济适用住房在抓好续建长清龙泉居和雅居花苑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世纪中华城项目二期和文庄片区开工前准备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2、20片棚户区开工改造。解放阁—顺井街、大明湖东、裕兴里、汽车厂东路南项目已经动迁;小园庄—菜市庄、中山公园、普利门、经八纬一西(自由大街)、上新街、经四纬十二、中大南、经一纬九、南辛庄北街西和南辛庄、官扎营和宝华、经一顺河三角地、济安街、北刘、北关、角楼项目均已拆迁冻结通知;仁丰项目正加紧进行前期工作。

3、整治市区8条河道。现已开工建设5条,其中北太平河、柳行头河截污工程已基本完成;兴济河英雄山路至济微路河段综合整治完成过半;全福河二环东路至胶济铁路河段综合整治工程完成40%;工商河综合整治工程已开工建设。全福河二环东路至工业南路段、广场东沟整治及中水站建设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近期开工建设。

4、568条小街巷亮起来。现已更换路灯204盏,维修路灯403盏。自4月起计划以每月完成70条道路、安装588盏路灯的进度施工,年内全部完成。

5、509处公厕全部免费开放。自*年2月1日起,市区509处固定公厕已全部免费开放,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

6、城市低保每月再涨20元。自*年1月1日起,市内五区城市低保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00元,长清区由月人均230元提高到260元,章丘市和平阴、济阳、商河三县根据各自实际,对行政区域内城市低保标准作出相应调整。自*年1月1日起,全市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从960元提高到1080元。目前,各县(市)区的年保障标准分别为:市中区1800元,槐荫区1440元,历城区1320元,天桥区、章丘市、高新区1200元,长清区、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1080元,全部达到市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7、“五保”供养费最低2600元。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规划及财政配套措施的通知》要求,调整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年1月起,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不低于2400元提高到26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1400元提高到1600元。目前,各县(市)区全部达到或超过市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8、医疗保险惠及更多人。我市已确定下半年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现已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联席会议制度,初步拟定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级财政补助标准,城镇居民医保暂行办法已提交市法制办审核。预计5月1日前我市城镇居民医保基本政策将正式出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采用自愿参加的原则,重点保住院,不建立个人账户,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筹资标准拟按成年人每人每年不低于150元、未成年人每人每年不低于70元执行。财政补助重点将向未成年居民、老年居民及重度残疾人、城市低保人群倾斜。经过前期调查摸底,目前我市行政区域内符合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非从业城镇居民约有78万人)。

9、25218名职工享受医保。认真做实困难企业职工个人账户。经严格甄选困难企业名单和职工花名册,最终确定了需要补助的98家企业25218名职工。在2月底之前,落实了304万元财政补助资金,及时注入到98家困难企业25218名职工医保个人帐户中,目前这部分困难企业的职工已能享受与正常缴费企业职工完全一样的医保待遇。

10、高龄老人有补贴。出台了《*市90周岁以上长寿老年人生活补贴发放管理暂行办法》,自*年1月1日起,对具有本市常住户口3年以上、年龄90至99周岁,且无离退休金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60元。对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百岁以上(含百岁)老年人,每月按每人实际年龄每岁1元的标准发放。(目前,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近9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5%,其中90至99岁老年人近10000人,百岁以上老人200人)。

11、新增13所卫生服务中心。截至目前,我市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北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7所,现有133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有85所完成了标准化改造,占总数的63.9%,正在进行达标验收。积极研究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

12、免费放1万场电影。积极组织市属艺术院团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公益演出123场,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意见》,预计到3月底,将免费放映电影2000场。拥有2.4万平米体育健身场馆、3.3万平米室外健身广场的市体校全民健身中心、3.1万平米的第二工人文化宫健身中心、3千平米的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健身中心、5千平米的百花公园健身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

(二)城乡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全面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认真起草我市贯彻《就业促进法》的具体实施办法。加强统筹城乡就业基础信息管理,全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深入推进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开展“创建充分就业和谐社区”、“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截至2月份,全市通过各种渠道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1.6万人次,完成全年目标的12%,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5%,控制在4%任务目标范围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3万人次,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的23%,其中,有组织输出9107人次,占输出总数的24%。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一步加强劳动维权工作,国有、集体以上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劳动争议受理案件结案率、劳动保障监察受理案件结案率均达到98%以上,追讨拖欠农民工工资636.99万元。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巩固完善。比较完善的市级统筹的企业养老保险体制已基本建立。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重点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工作,继续保持了覆盖人数和基金收入的快速增长。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新增参保人员3.4万人,其中净增缴费人数1.3万人,参保人员总数达到99.4万人;共征缴养老保险费6.3亿元,其中清理历年欠费1941万元,收缴率93.6%;为全市26万企业退休人员支付养老保险待遇7亿元。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0.9万、70.7万、99.5万和57.8万,基金收入分别达到1.46亿、6500万、1764万和15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17.9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45.1万人。完成了25.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调整后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23.7元。积极推进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建立了对各县(市)区个人账户基金的归集和管理制度。全市城市低保月保障达到2.6万户、6.4万人,月发放保障金881.4万元,月人均补差138.2元;农村低保月保障达到3.3万户,6.8万人,月发放保障金357万元,月人均补差52.2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一季度可达5000元。

(四)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继续深化,39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教育,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工作落实到位。全市农村县(市)区教师工资实现统一工资标准,做到按时足额发放。积极实施基础教育优质提升工程、职业教育振兴工程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消除了基本建设上的薄弱学校。积极推进教学设备无差别配置,提升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装备水平。城乡教育互动体系初步形成。切实解决农村学校取暖问题,农村学校采暖改造率达到100%。设立了1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和23所定点学校,符合就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全部得到满足。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金达到5563万元,惠及7.2万高校学生、8.9万中职学生和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形成了自上而下、覆盖全市的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机制。

抓住被确定为国务院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这一重要机遇,出台了《*市关于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布局,对现有133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卫生惠民工程,启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96%,受益农民286万人次。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7%,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3.74%。

深入贯彻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围绕“泉”字做文章,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剧《齐风鲁韵?泉水谣》。制作排练杂技京剧意象剧《齐鲁风韵?粉墨》,争取“五一”期间搬上舞台,与省城旅游市场结合,力争做到天天有演出。举办了第四届新春文化博览会、首届剪纸艺术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启动了省暨*市娱乐场所阳光娱乐工程。“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工程加快实施。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的《走遍中国?走进*》七集系列片在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中播出,扩大了*市的知名度。以*日报为龙头的“五报一网”发展迅猛。

以承办十一届全运会为总抓手,大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了*市元旦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做好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站的各项活动准备,加强*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做好22届省运会参赛队伍的资审和组队工作。1—2月销售体育彩票3800万元,预计到三月底销售额达到5200万元。

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强化旅游行业管理,一季度预计全市接待旅游者4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和16%;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9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325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5和15%。

(五)重点社会事业项目进展顺利。十一届全运会*市马术赛马场、历城体育中心等比赛场馆和一批全民健身中心开工建设。*奥体中心一场三馆、中心区平台项目进展顺利,体育场已完成罩棚钢结构高空焊接,临时支撑系统顺利卸载,钢结构护系统及内部装饰、安装工程已经展开;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钢结构吊装施工基本完成,内部砌体完成90%以上,力争10月底基本完成施工。加快推进市体校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市体育局、市体校等单位已于1月底全部完成搬迁,已拆除原有建筑2.7万平方米。皇亭体育馆改造近期开工建设。*市儿童医院病房楼、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楼主体完工,一院、三院等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府学文庙明伦堂、尊经阁基础施工、题壁堂维修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二、存在问题

一是12件民生实事需进一步落实。土地供应不足、拆迁难度较大等问题制约了经济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进程,普利门片区规划用地面积小、投资大,暂无开发商介入,聚贤街、顺河街等一些片区居民安置量过大、规划指标相对不高,难以达到投入产出平衡。河道整治、灯亮工程等还需进一步加快实施进度。

二是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就业供求总量和结构性问题仍是基本矛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新成长劳动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的压力日益明显;“零转移家庭”的动态消零、“4050”人员帮扶的任务仍很繁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中的政策普惠、财政投入、就业培训、服务、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艰巨。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偏窄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我市企业养老保险仍主要以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为主体,其中尚有中断缴费人员13.1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不到城镇人口的30%。实现我市高风险行业工伤保险基本覆盖仍需付出较大努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市有被征地农民19.33万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0.7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3.35万人,尚有15.27万人未参加保险。

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改革需进一步深化。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资源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薄弱。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偏低。新建居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建工作滞后。区域卫生规划难以实行,农村卫生队伍素质较低,惠民医疗补偿长效机制不健全。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还不够协调。第十一届全运会筹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整体服务接待能力亟待加强。

三、对策措施

(一)全力抓好12件民生实事落实工作。全面落实市政府庄严承诺,不断巩固已完成实事效果,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经济房建设进程,尽快出台*年度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准入及保障标准,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努力解决普利门、聚贤街、顺河街等难点问题。继续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项启动前准备工作,确保下半年全面顺利启动。加快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继续大力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起草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的地方性条例或实施办法,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发挥联席会议工作职能,不断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按照“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稳定就业”的要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进程。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市就业再就业培训管理暂行办法》,创新创业及就业培训模式,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开展以宣传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用工执法大检查活动。严厉查处劳动者反映强烈、影响大、涉及面广的案件,确保受理率100%、立案检查100%、到期结案率98%以上。

(三)继续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度。以省级大医院和学校为重点目标,进一步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参保工作。借省属事业单位参加属地工伤保险的契机,推动省直事业单位临聘人员参保。完善续保补贴政策,加大对基层社保中心的指导,推动断保接续持续发展。尽快将各县(市)区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养老保险范围,研究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具体实施办法。继续做好工商企业年检联合办公工作,力争实现参保企业的应保尽保。

(四)加快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坚持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教育的公平性。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建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考核机制、依法履行法定教育责任的评估机制、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优奖先”机制和教育发展问责机制。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年内完成60%的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任务。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好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的各项任务,加快实施社区卫生便民工程,对现有133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所、站43所,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2%。全面实施农村卫生惠民工程,自今年起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290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定向为农村培养适用的全科医学人才,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8%以上,筹资水平提高到人均70元。

篇4

针对问题:

劳动者创业意识不强,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资金不足,创业政策了解不够等。

行动目标:

使参加创业培训的劳动者数量有一个大的增加,新增创业人数及其带动就业人员数有一个大的增加,创办新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且企业存活率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当地创业环境和创业工作的满意程序不断提高。全年开展创业培训4000人,扶持4500人创业,带动就业18000人。

行动内容:

(一)推进三千创业培训计划

依托××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开展千名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圆梦行动;依托三峡大学等在宜高校高职开展千名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与市工商局联合开展千名小老板创业富民培训工程。

(二)实施千名创业者资金扶贷计划

完善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投入,扩大发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加快贷款发放。扶持千名小老板做大做强,实现市场主体由个体向微小型企业、小型企业向中型企业转变。

(三)开展百名创业典型宣传引导工作

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展示百名创业者的创业风采,在全市弘扬创业精神,积极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

具体措施:

1、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拓展创业培训对象,面向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转退伍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残疾人等不同群体,免费举办“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简称siyb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培训模式,探索适合不同对象需求的培训模式,丰富创业培训的内容和手段,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和三峡大学等院校,注重困难群体、青年、妇女和大学生各自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创业培训。

2、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劳动者积极参加创业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免费给予接受不少于3个月的后续服务;加大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扩大贷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降低担保门槛,简化办理程序。2009年,市级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新增1500万元,县、市、区担保基金新增100万元。全面开展小额信用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额度提高到200万元,全市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突破1亿元。

3、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依据国家有关创业优惠政策,协调工商、税务、城建、卫生、文化、公安等部门按照创业者所办企业的类型或自谋职业以及企业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实际情况,落实相关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4、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建立覆盖市、县(市)区、街办(乡镇)、社区四级联动的创业服务平台,为劳动者创业提供一切便利。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增设创业服务窗口,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就业效果好的创业项目,向社会积极推介创业项目;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认定30个创业孵化基地,报请市政府授予“××市创业孵化基地”匾牌;建立创业专家指导组,为创业者提供持续有效的专业化、针对。

5、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相关创业政策、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组织开展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行动之二:返乡农民工就业帮扶行动

针对问题:

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总体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沿海等一些出口外向型企业停产或倒闭,导致我市部分农民工返乡。自去年9月份以来,全市共有15.55万农民工返乡,其中受经济因素影响而失去工作岗位的近7万人,目前仍有2万返乡农民工尚未就业。

行动目标:

为返乡农民工提供3万个用工岗位;帮助2万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对1万名有培训意愿的返乡农民工进行储备式培训;扶持1000名返乡农民工创业。健全农村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劳动力无缝隙创业就业服务,确保每一位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或成功创业。

行动内容:

1、设立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主动上门开展返乡农民工登记,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的愿望和要求。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着重引导他们进入我市工业园区企业就业。

2、开展“为返乡农民工送岗位”专项活动。组织就业服务小分队、用工需求量大的企业,送岗位到集镇、到村头、到农户。

3、开展系列招聘活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每月采取集中送岗位进社区、进乡村等多种方式,举办返乡农民工就业专项招聘活动。

4、开展促进创业活动。每月开展一期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积极推荐创业项目、提供小额贷款、完善创业服务,积极引导有技术、有资金、有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扎实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工程”。

5、开展“一对一”重点援助活动。各县市区选择50-100名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6、开展送信息活动。广泛收集创业项目和扶持政策、培训就业信息,编印“春风卡”等宣传册,通过新闻媒体、通讯、广播和现场咨询等方式,为返乡农民工送信息上门。

7、开展送信心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各级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就业局势的工作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举措和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具体措施。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的先进典型的表彰活动,激发返乡农民工自立自强、自主创业的热情。

具体措施:

1、建立农民工返乡情况监测统计机制。依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立返乡农民工台账,密切关注农民工返乡变化情况,及时对本地返乡农民工人数、返乡原因及发展趋势做出统计分析。

2、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开展本市城镇就业岗位信息专项调查活动,抓住我市扩大内需、加强基础项目建设的机遇,鼓励本地企业使用当地农民工,实现岗位信息与人力资源信息对接。进一步加强与输入地及用工单位沟通联系,开展劳务协作。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促进返乡农民工重新实现转移就业。

3、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加快农民工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对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免费开展创业培训,提供政策咨询、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等服务,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企业,集中经营、聚集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4、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加大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鼓励各类企业招用返乡农民工。鼓励进入停产或半停产的市内企业,在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组织农民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享受培训补贴。

5、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加强企业用工监控,落实企业裁员提前申报制度,严格控制随意裁员。开展劳动用工专项执法监察活动,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农民工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依法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

行动之三:扶企稳岗促就业行动

针对问题:

部分行业企业在招聘用工方面,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的现象突出。

行动目标:

建立企业用工快速通道,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使我市企业用人需求得到及时满足,保障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到影响,同时稳定就业岗位促进就业。

行动内容:

通过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平台,为企业用工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立体式无缝隙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及时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具体措施: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推出为企业招用工搭建立体服务平台,提供无缝隙服务的措施:

一是完善客户经理服务。职业介绍工作人员对用人单位实行一企一策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对企业招聘用人、办理录用备案手续、职工档案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响应,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对用人单位进行定期回访,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直至满意为止。

二是开展个性化职介服务。根据用人单位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职介方式。在人力资源市场开展现场招聘、委托招聘、专场招聘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试行网上招聘、远程面试等服务形式,为企业招聘用人提供方便。每个季度组织不少于一次主题招聘会,如二季度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三季度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等。近期(4月中旬),拟组织一批用人单位在部分乡镇开展与农民工面对面招聘洽谈活动。

三是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结合企业对员工的技能需要,组织部分职业培训学校为企业提供定点、定向培训,选择部分企业作为实习见习基地。采取合作培训、定向分配的方式,使企业得到合适的技术劳动力。

四是企业推介服务。市场信息区设立专门的宣传展示栏,以《企业园地》、重点企业展示等形式,免费对企业进行推介;

五是强化用工指导。针对目前部分企业“招不到人”和“留不住人”等问题,结合就业形势和工资指导价位的宣传,帮助企业进行分析,做好用人策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是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信息收集渠道,每季度开展一次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每季度一次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预测报告。在电台、电视台、市内各大报纸等媒体上开辟固定栏目,通过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等多种渠道职业需求信息;

七是实行会员制服务。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用人单位联合会的作用,定期开展企业座谈、联谊或评选诚信用人单位等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工作目标,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企业服务,如对××全通涂镀板厂等我市2009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实行专人专班一揽子服务。

八是拓展劳动保障服务服务。丰富和完善劳动保障事务服务的内容,在搞好档案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聘用人、工资、社保代缴等全方位的劳动保障事务服务。

行动之四:农民工工伤保险平安行动

针对问题:

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受自身条件和岗位供给的限制,较多地在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和岗位从事体力劳动,特别是建筑行业,工伤事故易发,农民工遇到工伤事故,工伤保险权益得不到保障,医疗待遇难以得到落实,身体和心理受到双重创伤,同时也对工伤后的就业造成严重影响。

行动目标:

80%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使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医疗有保障,伤残有补助。维护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益,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稳定就业局势。

行动内容:

1、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将建筑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作为推动农民工工伤保险的首要任务,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及时办理农民工工伤保险。

2、确保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在医疗期内医疗有保障,医疗期终结后伤残有补助,解决农民工工伤的后顾之忧。

3、为参加工伤保险农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简化流程,规范服务,设置农民工工伤保险服务窗口,专门配置农民工工伤保险咨询及报案电话,简化业务流程。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市医保处三天内送问候到医院、送关心到床头、送政策到手上。

具体措施:

1、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建立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委、市安监局、市总工会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相关问题,齐抓共管,推动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2、加强宣传,引导参保。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建筑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统一印制《农民工工伤保险服务指南》及《农民工工伤保险平安服务卡》等,深入到农民工密集的项目工地上,深入到建筑企业单位上门宣传。与建委部门联合举办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促使建筑单位和农民工积极主动参保。

3、严格把关,强制参保。争取建委部门的支持,对于不参加工伤保险的建筑企业,建委部门不得允许其参加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对于中标的建筑总承包单位不缴纳项目工伤保险费的,不办理工程合同备案,不得办理《施工许可证》。

4、部门联动,督促参保。与市建委、市安监局等部门配合,将农民工工伤保险纳入施工企业专项检查考核内容,督促各建筑企业参保。与劳动监察等相关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市建筑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拉网式检查,督促建筑用人单位参加农民工工伤保险。

行动之五:社保窗口进社区行动

针对问题:

1、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排队时间长,缴纳社保费往往要跑几个部门和窗口,浪费过多的时间,以致用于就业创业方面的时间不够。

2、广大群众了解社会保险政策、就业创业信息的方式较少,获知信息的渠道较窄。

3、基层社区在为辖区居民提供社会保险服务、就业创业信息方面还有很多空白,其贴近基层群众的服务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行动目标:

逐步将部分社保经办业务窗口前移到区级劳动保障部门和社区,简化参保人员的办事程序,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就业创业;将社保政策、就业信息、创业宣传等资料放在社区社保经办业务窗口和区级劳动保障部门,使广大的群众更迅速更方便掌握就业服务信息,增加创业就业机会。从而使政策宣传更到位,参保缴费更便捷,工作流程更高效,人民群众更满意。

行动内容:

1、“送政策”:编印社会保险政策宣传资料、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通过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社区和银行网点向市民发放,把政策送到老百姓身边。

2、“送服务”:开通三峡农行各网点代征代核社会保险费业务,实现灵活就业人员家门口参保缴费。

3、“送信息”:将就业创业信息,及时通过报纸等媒体,传递到千家万户。

采取措施:

1、加大对基层社区和劳动保障服务站的投入和指导力度,提高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社会保险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

2、加强信息系统的研发,提高基层社区信息化水平,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畅通。

3、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优势,让广大群众了解行动的内容和意义。

行动之六:减负解困保就业行动

针对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的暴发,对技术含量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私营企业受到很大冲击,企业生存面临较大问题。同时,随着社平工资基数的逐年上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压力增大。

行动目标:

通过实施“五缓四降一不变”措施,帮助创业就业群体顺利渡过金融危机,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社会稳定不受影响,社保基金支撑水平不降低。

行动内容:

1、在社会保险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允许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执行期限为2009年之内,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2、对2009年度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四项险种中企业承担的缴费费率作相应调整,以减轻企业负担。医疗保险费率由7%下调为6%,失业保险费率由2%下调为1.5%,生育保险费率由0.8%下调为0.6%,工伤保险中二、三类行业的缴费费率分别由1%下调为0.8%、2%下调为1.8%(一类行业费率0.5%暂时不变)。

3、对缴费确有困难的灵活就业参保人员,2009年允许按照不低于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0%-100%,作为本人当年缴费基数。

具体措施:

1、摸清企业参保及经营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2、做好缓缴社保费的困难企业的认定工作,由符合条件的企业提出书面申请,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经委、市地方税务局联合审查后,报市政府、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3、及时为符合条件的缓缴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与经核准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签订缓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协议,明确还款期限,缓缴期内,不加收滞纳金。如逾期则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4、对经核准的困难企业在缓缴期间,继续划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对企业和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困难企业在缓缴期间发生人员转移、退休等业务时,按照“减一补一”的原则缴纳社会保险费。

5、对缓缴期满后,能够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但无力补缴其所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或企业仍不能正常缴费及补缴所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的,转入正常欠费单位管理。同时,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行动之七:和谐用工示范街创建行动

针对问题:

超市、餐馆、歌厅、茶楼等第三产业员工流动性大,劳动用工管理难度大,有的用人单位不重视劳动用工管理,有的甚至没有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导致这些企业中劳资纠纷频发,员工不稳定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行动目标:

通过创建活动促进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和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引导用人单位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协调的新型用工管理机制和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推动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制度建设,鼓励和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稳定职工工作岗位,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应对困境,共渡难关。通过创建活动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扩大参保覆盖面。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单位参保覆盖面达98%以上,引导更多的用人单位规范用人行为,全面促进我市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行动内容:

根据市政府“三产兴城”发展战略,选择就业岗位多、人员流动性大、用工管理乱、投诉概率高的餐饮娱乐行业以及小商铺小公司密集的街道(路段)为创建对象。一是有针对性宣传法律法规,为创业、就业者提供劳动保障法律支撑,引导用人单位正确解读《劳动合同法》等法规,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法律责任,帮助规范用工行为,增强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识;二是鼓励和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稳定职工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不减薪,签订《共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权益履责承诺》,引导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谋发展;三是为创业就业者免费发放和提供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劳动合同等文书范本、劳动保障监察办事指南。

具体措施:

一是在创建活动过程中认真贯彻寓服务于执法之中的理念,把努力为创业、就业者服务放在首位,实现企业、劳动者、政府三赢;二是做到四个结合。即创建活动与推行网格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好对用人单位的信息采集工作。创建活动与年检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年检单位的覆盖范围。创建活动与开展守法诚信评价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用人单位诚信档案。创建活动与劳动用工专项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劳动监察的效率;三是举办1-2期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培训班,帮助企业建立法律监督和协调劳资纠纷基层组织。

行动之八:农民工特别职业培训行动

针对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东部沿海等企业停产、限产、裁员、减薪,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返乡农民工失去工作,造成生活困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技能水平低下,不利于顺利就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

行动目标:

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促进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提升技能和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组织全市各技校及相关培训机构,认真开展返乡农民工特别职业培训行动,对7000名返乡农民工进行3个月以上培训,努力促进95%以上的受训返乡农民工重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帮助返乡农民工掌握一定技能,促进技能就业,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提高返乡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进一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社会的发展储备大量的技能人才。

行动内容:

省、市、学校及培训机构三级协调统一,配合联动,共同搞好返乡农民工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项目。

在××市工业技校、市第一技校、市第二技校、市第三技校、市商业学校、市机电技校、市纺织技校、秭归技校及市劳动培训教育中心等9家培训机构认真开展返乡农民工特别职业培训。

具体措施:

一是健全机制。为顺利完成省厅下达的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任务,市局召开“××市技工学校特别职业培训管理工作会”。各技校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特别职业培训,先后建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的专班工作机制,加强对整个培训工作的管理,使培训有序、规范地进行。

二是营造氛围。充分利用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三峡商报、××三峡电视台及县市区的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特别职业培训,营造“人人了解培训、个个参加培训”的社会氛围。主动承办夷陵广场举行的送岗位、送培训、送信息、送信心的“四送”活动。在三峡日报劳动保障专栏整版刊登各技校特别职业培训的招生简章。深入乡镇、街道、社区,进村入户上门宣传特别职业培训政策。

三是规范管理。出台实施细则,详细规定特别职业培训的对象与时间、开班申请、系统录入、开班检查、日常抽查、结业考核以及补贴审核等内容。组建专班,不定期分批对培训机构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有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是创新模式。开展“送教上门,驻地培训”活动,对长期学习班学生和短训班返乡农民工实施昼夜和周末交替培训,减少学生教学和农民工培训的冲突,确保学生教学和培训农民工学员两不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操作设备,学校、企业合作采取由学校派老师教授理论知识、企业出专家传授技术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

行动之九:技能鉴定进社区行动

针对问题:

街道、社区符合补贴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农民工享受到技能鉴定补贴政策不充分,职业技能鉴定取证率不高,影响他们的就业质量和稳定性。

行动目标:

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用好2009年度政府安排的30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资金,为2000名符合补贴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开展免费职业技能鉴定。

行动内容: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技能鉴定强培训、素质就业促民生”为主题,认真贯彻省政府创业促就业文件精神,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依托街道、社区为2000名进城务工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开展免费职业技能鉴定,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鉴定取证率,提升他们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

行动措施:

一是深入摸底调查。依托街道、社区等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分辖区对进城农民工人数、就业状况、从业工种、技能培训情况、鉴定取证意愿等进行摸底,并建立台账。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会同三峡晚报、三峡商报、××三峡电视台·直播××等主要媒体和栏目,采取新闻、公告等形式将行动内容、步骤、免费鉴定对象条件等公之于众,同时适时在城区主要街道社区集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政策现场咨询报名活动,免费发放《政策宣传单》、《办事指南》等资料,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为活动造势,营造氛围。

三是免费开展技能鉴定。选择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街道、社区,就近就地分片分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活动,让技能水平达到国家标准的农民工顺利取得就业的绿色通行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四是典型宣传扩大影响。努力培养、挖掘、发现一批在技能鉴定进社区行动中实实在在得到实惠的农民工典型,通过媒体对个案典型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巩固活动效果。

行动之十:农民工维权行动

针对问题:

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特别是劳动保障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行动目标: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得到进一步遏制和有效解决全面促进我市农民工平等就业、劳动和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等问题的有效解决;进一步提高农民工法制意识,促进他们通过法律渠道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行动内容:

落实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切实发挥源头治理拖欠工资违法行为的保障作用;强力推行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月支付、季结算”制度,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欠薪应急资金制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健全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合力;完善诚信评价制度和激励引导机制,落实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披露制度;大力推广农民工维权夜校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完善劳动监察与法律援助合作机制,开辟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