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

篇1

前不久,与一家亚太非常知名的并购基金(Buy-out fund)朋友探讨并购基金在国内开展业务的机遇与挑战。并购基金曾在韩国与澳大利亚“投绩”显赫,曾在90 年代下半期(亚太金融风暴开始阶段)收购韩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类似“国美”企业)。然而,在国内它曾花了近两年时间收购国内大型国有纸张企业的控股权,最终无功而返。

几个月前,我恰好与另外一家海外知名的并购基金交流心得。他们基金在海外大名鼎鼎,然而近几年进入中国发展,业务却不太顺利。

从刚刚上市的黑石集团,到KKR、凯雷等,国外的并购基金,从80 年代初KKR 并购当时美国最大的食品公司Nabisco 通过发行垃圾债券进行杠杆式融资,并购基金被誉为“野蛮人”,最近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克莱斯勒被Ceberus 并购基金收购控股权。最近几年,并购基金会同对冲基金,频频使用“杠杆式”融资,出手收购大型公司的控股权。

并购基金在美、韩等海外大行其道,而在国内迄今并不太顺利,究其原因,主要是:

其一,国内大型国企出让控股权,并不多见。前几年管理层收购(MBO)曾时髦一阵儿,但那时并未有和并购基金联手的案例。徐工和沈阳机床可能是近几年国企与并购基金零距离接触的案例,但最后都不是绝对控股权,且相当耗时、费力。

其二,民企若处于快速发展通道,老板们通常不会让出控股权。而一些民企的老板想转售老股出让其企业,一般该等企业都面临不少困难。除非我们看到两种情况:一是同业的国外对手开出一个收购天价,让民企老板“动心”的。心动就会有行动。二是该民企老板因个人原因(健康、移民等),想“退出”了。否则,年增长30% ~ 100%的民企,很难想象它的老板会出手转让。像娃哈哈和法国达能10 年前的“婚姻”,现在就亮起了“红灯”。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利益安排所驱使。

其三,国内目前缺少并购机会,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以我个人判断,现在乃至未来5 ~ 10 年,是创业以及企业不断成长的大好时机,并购与整合的机会,可能在未来5 ~ 10 年之后会大量出现。其次,像韩国在1997 年遇到外部的金融危机,大量并购机会即刻涌现。后来亚太金融危机消失后,并购基金就赚得钵满盆满了。国内若是突遭外部金融危机,并购、整合机会可能会提前来临!

篇2

[关键词]大股东私有收益;并购

一、相关概念

(一)大股东与控制权私有收益

大股东指公司中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即绝对控股股东。随着公司股权的分散,持股未达到半数以上的股东也能控制上市公司的生产运营,称为相对控股股东。文中讨论的大股东是指沿着上市公司控制链追溯到的最终控股股东。Grossman和Hart(1988)首次提出控制权收益,并将其分为共享权力(全体股东得到的收益)和控制权私有收益(中小股东无法得到的部分)。

(二)并购

并购是指为了获得其他公司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活动。国务院1993年4月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上市公司的并购是指任何人通过获取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而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行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大股东控制与私有收益

La Porta等(1999)发现,所有者通过金字塔、任命管理层及交叉持股等来扩展所掌握的资源;在东亚各国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能以少于绝对控制所需的持股比例对公司实施控制①。

赖建清(2006)研究显示大多数最终控制者以很少的控股比率拥有实际控制权。这些都说明控股股东手中的控制权与其付出的现金流量权不对称,大多数通过金字塔持股和交叉持股的方式达成,仍存在分类投票权和自然人直接持股的形式。

(二)并购绩效的研究模式

国内外对并购绩效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基本范式进行:

1 Berle和Means范式。早期的Betle和Means范式建立在公司所有权高度分散的基础上,此时,实际控制权由内部管理者掌握,学者们关心的焦点是内部管理者的行为特征,他们常从管理层自大假说理论、自由现金流理论等解释企业的并购绩效。

国内学者在并购绩效研究初期也采取该范式,但是我国股权制度特殊,这种范式显然存在局限性。黄建欢等(2003)研究发现并购后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发生重大改组的公司绩效明显改善,而管理层基本无变化的公司绩效没有变化,支持了无效率的管理者理论。

李善民等(2009)以1999年~2007年A股上市公司的8546个并购事件作为样本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已成为高管谋取私利的主要途径,管理层持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其谋取私有收益而毁损股东价值的并购行为。

2 LLSV范式。它假设企业所有权是集中的,公司控股股东掌握着实际控制权,学者们研究的焦点转移到控股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偏向于用控股股东的掏空动机解释并购绩效,掏空是为了获得私有收益,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并购会出现异化现象。

李增泉等(2004)是将这种范式引进国内研究的第一人,他们发现“掏空和支持”可以恰当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并认为“支持”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掏空”。但文中没有直接验证不同类型的控制权安排如何控制“掏空”行为。许多案例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常利用关联并购转移上市公司价值。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成为大股东获得私有收益的基本条件。黄兴孪、沈维涛(2006)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331起关联并购作为样本,分析大股东在关联并购中的动机,且检验了它们长期和短期的财务绩效和股市反应。结果显示大股东在与其控制的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发生关联并购时,表现出很强的掏空动机;业绩一般和较差的上市公司,则多表现为“支持”。朱冬琴等(2010)选取上市公司2004年2005年发生的股权交易并购事件为样本,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控制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和并购绩效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当控制权低于一定比例或两权偏离度较大时,并购绩效以最终控制者的壕沟防御效应为主,并购绩效降低;当控制权水平超过这个比例或者两权偏离度在较小的范围内,并购绩效会因激励效应提高。他提出要避免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过分偏离,引起公司价值落到最低端。

李善民等(2004)对1999~200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收购活动的经验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能很好的解释并购绩效,持股比例越大并购绩效越好,较小比例的国家股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较好。持股比例越大说明控制权相对集中,与最终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相一致。

三、实证研究评述

(一)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测量方法的实证研究评述

国外的研究已经趋近成熟,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股票市场的不同,私有收益的测量方法在“拿来”的同时,必须得加以改进才能应用。

我国学者主要还是用大额股权交易溢价法测量私有收益,由于问题的隐蔽性,很难找到所有公司通用的测量方法。唐宗明和蒋位2002年对我国大股东侵害度进行的分析,发现我国的大宗股权转让存在着溢价,并将其定义为私有收益的预期,但是这分析的样本中发生股权转让的比例为1%,且只有一半涉及到控股股东的变更,这显然不能反映私有收益。另外,只采用每股净资产来评估股权价值是不恰当的,它只能反映股权的账面价值。

陈信元1999年发现我国股票市场股权转让公告日前一段时间内, 目标公司的股价大幅度上升,这说明存在内部信息市场,大宗股权进行转让一般需要较长时间,这期间转让信息早已被公众所知。因此,用流通股股价作为比较的标准也是不合适的。

目前来看,国内研究的重心集中于间接测量货币性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对非货币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今后的研究方向应是非货币性的研究。

(二)有关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评述

我国的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股权相对集中的现象,其中的“一股独大”可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由于国有上市公司中存在很严重的“内部人”现象,如此一来国有上市公司适合采用早期的Berle和Means范式;民营企业中,大股东通过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的形式获得了超额的控制权,这样的情形较适合采用LLSV范式。因此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时,建立的模型和假设都应该分为国有上市和民营上市两种情形,并不能都采用一种范式建立模型。

篇3

“并购基金将取代IPO成为创投退出渠道主流。”10月30日,深创投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表示。

有“PE工厂”之称的九鼎投资,在做企业IPO方面颇有经验,现在也设立了并购业务部来增加自己退出的渠道。

不仅仅是传统的投资机构,券商公司也想要在并购方面分一杯羹。9月,中信并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登记成立,作为首只券商系并购基金,其总募资金额设定在了100亿元。除中信证券外,海通、光大、广发证券等券商也在并购基金中欲有所作为。

并购基金是目前欧美成熟金融市场私募股权基金的主流模式。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9000家PE管理且运营超过1.9万亿美元资产,其中并购基金占63%。

虽然开展并购业务的呼声在国内投资界被喊了多年,但是却始终没有大规模的落地生根。是什么原因让投资人觉得并购基金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什么样的投资机构能够成为未来并购行业的操盘者?

审核松绑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境内外IPO数量为185家,同比2011年下降了36%,与2010年相比更是跌落了42%。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也意味着靠IPO方式退出的投资机构们正在经历一场寒冬。

除了IPO回报率的大幅下降外,境内IPO融资规模也从2011年的2800亿元降至目前的1000亿元,境外IPO融资额从去年1200亿元到目前300亿元。

10月,仅6家中国企业完成IPO,合计融资约10.23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7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10月IPO个数同比下降50%,融资规模同比下降79.7%。IPO数量降至深圳创业板开闸前的水平,市场已经临近冰点。

“原来二级市场市盈率太高,使得通过IPO投资回报率太大。导致千军万马都想通过IPO退出。”中信建投投资银行总监李旭东对《英才》记者表示。

与IPO退出相比,并购交易完成后即可实现退出,且对企业的发展规模、财务业绩连续表现、企业类型等方面无特别限制。

普华永道并购部合伙人陈志坚亦对《英才》记者表示,“实现并购退出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已经成为了更现实的选择。而在经济放缓的大前提下,买家与卖家更容易达成一致。”

过去三年沪深两市全年募资总额分别为5053亿元、9515亿元、7848亿元。一些上市公司在并购方面一直有着强烈的诉求。

硅谷天堂今年4月以2.8亿元人民币购得奥地利公司斯太尔,完成交割后旋即以5亿元人民币转手卖给上市公司博盈投资(000760.SZ)。

“现在政策也比较鼓励围绕上市公司进行产业整合,实现并购重组。”在李旭东看来,通过并购退出,未来会成为市场“主旋律”。

9月27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欧阳泽华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逐步取消并购重组行政许可事项,目前超过2/3的并购重组交易无须审核,仅履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序即可。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审核松绑,提升了上市公司进行并购交易的效率。

扩张最快的方式

中国并购市场的潜力在被逐渐释放。

据汤森路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总金额已达1542亿美元,共计2492项并购,较2011年同期的1414亿美元上升9.1%;其中国内并购占所有中国并购市场金额的60%,共1803项交易,总交易额925亿美元。

并购市场的趋热和并购环境的放松,也催生了并购基金和并购投资成为趋势。2008年至今中国市场本土机构已设立并购基金21只,披露募集总额为43.71亿美元,其中仅2012年1-8月,完成募资9.25亿美元,如剔除2010年弘毅人民币基金100亿元超大募集案例,2012年本土并购基金将录得历史最高募资水平。

以做兼并收购顾问服务的投资银行华利安中国区总裁陈为民告诉《英才》记者:“现在国内外资本市场都比较低迷,因此会有很多重组、并购的机会”。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已完成交易案例620起,其中披露交易金额的案例520起,共2059亿元,案例平均并购金额3.96亿元;另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交易完成的案例数中,制造业、能源及矿业、IT的并购案例数以97、86和56起,分别占并购案例总数量的16%、14%和9%,位居前三。

陈志坚认为,制造业、消费品等行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这些行业所面临的整合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并购机会。

并购市场的活跃也来源于产业升级带来的需求。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各细分领域诞生了一批新的龙头企业,而并购是其规模扩张和成长最快的方式。

但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甘剑平告诉《英才》记者,“中国大多数的企业家是不相信能够通过并购来发展自己企业的”。

外资PE巨鳄动作不断

相比KKR、黑石等外资PE巨鳄而言,凯雷在中国资本市场一直表现活跃,尤其并购方面动作不断。有消息称,凯雷今年正在募集第三个亚洲并购基金。

“内资PE”现在也有几家投资机构在并购方面做的风生水起。2012年,弘毅投资成立跨境收购项目团队,专职负责投资海外项目。而如中信产业基金、渤海产业基金、航空产业基金等产业并购基金在近几年也发展相当迅速。

普维投资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孙涛对《英才》记者表示:“专业化的投资机构更适合去做并购业务”。

相比于IPO业务,从事并购业务的投资机构需要积累大量的客户,为买卖双方搭建一个信息的平台。李旭东认为,投资机构在投资的初期就要考虑将来退出的渠道,PE要有一些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

篇4

81亿美元涌入中国VC“资金池”

如果时间向前追溯10年,中国创业投资界的前辈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2011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新增资本量再度刷新历史,一举突破81亿美元大关,同比上涨18.9%,逼近2010年全年募资总额。

纵观2008年至今的国内创投市场发展,投资数量及金额在2009年上半年探底后一路火速升温,呈现良好势头。近2年创投市场募资持续走高,“资金池”加速蓄水,创投机构手握充足资本。强劲募资带来联动效应,投资总量猛增亦为市场必然趋势。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在当下中国创投市场“不差钱”的情况下,以创投基金平均投资期估算,未来的3?5年将是中国创投市场投资的高峰期。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投资案例数共计605起,交易金额确定已超上年总量。605起案例中披露金额的有538起,共涉及投资总额为60.67亿美元,与上一年同期的22.44亿美元相比涨幅高达170.4%,已然超过2010年全年53.87亿美元的投资总量。

在投资行业中,2011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再造融资辉煌,同时机械制造行业也备受关注。最引人关注的互联网行业共发生110起投资,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较去年同期的64起涨幅高达71.9%;获得投资金额共计15.53亿美元,同比涨幅高达396.2%。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电子商务领域制度和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购物网站持续受到资本追捧,2011年上半年共有54家电子商务企业获得投资,融资金额达7.25亿美元。团购网站窝窝团在上半年获得巨资追捧,极大程度地拉高上半年投资总量。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领域中的机械制造行业在2011年上半年获得了47起投资,仅次于互联网行业。其中,近九成均由本土创投投资。高端装备行业作为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因此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符合国家战略转型需求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投资机会日益凸显。

从地域来看,北京依然引领潮流,深圳的活跃度则跃升至榜眼。2011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创业投资案例分布于29个省市,北京地区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依然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共发生148起投资,融资金额18.57亿美元。深圳活跃度明显提高,一跃而至“榜眼”之位,上半年共发生投资69起,融资金额4.78亿美元。

近几年,在发达城市投资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创投机构将关注点转移到资源富饶的西部地区。2011年上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发生6起投资;共发生5起投资,其中,内蒙古大中矿业有限公司获得浙商创投和上海永宣总额为1.80亿美元联合投资,也是2011年上半年投资额最高的案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人民币基金一路狂歌猛进表现抢眼,已逐步取代外币基金成为中国创投市场主流。上半年,人民币募资延续此前的热情,新募基金共计62支,募集总量达46.68亿美元,双双高于外币基金。

同时,业内人士对中国本土创投机构评价颇高。2011年上半年,在国内创投氛围日渐活跃,投融资政策环境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一方面,大型本土创投机构加速成立人民币基金。上半年,达晨创投、同创伟业、东方富海、天图等领先本土创投机构均有较大规模人民币基金募集完成。另一方面,外资创投机构也加紧抢滩布局,纷纷设立人民币基金,KTB、戈壁、德同资本均成立人民币基金。

预计,随着社保基金不断加码布局、政府引导基金在全国开花结果、高净值人群投资兴趣正浓、保险资金蓄势待发,人民币基金LP市场正驶向扩容“快车道”,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上半年中国并购登5年历史巅峰

2011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呈现爆发性增长,并购案例数量和交易金额双双刷新纪录,再创历史新高。

2011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存在如下三大特点。

一是海外并购和外资并购“双翼助飞”,无论是国内并购还是跨国并购,均跳跃至新的高度,跨国并购狂飙猛进。从行业分布来看,国内并购以房地产行业并购最为活跃,共发生52起并购交易。

海外并购“力转乾坤”,突破了2010年下半年的下降态势。上半年共完成海外并购46起交易,同比增长31.4%;涉及金额147.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8%。从行业分布来看,海外并购仍以能源及矿产行业为主导。其中,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30.7亿美元收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40.0%股份的交易,成为上半年并购规模最大的一起交易。

同时,外资并购刷新了2008年以来的纪录。上半年,外资并购案例达34起,披露金额的22起案例并购金额为28.05亿美元。

2011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的第二大特点是房地产业并购稳居“魁首”,能源及矿产、生技健康行业“平分秋色”。从行业分布来看,2011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完成469起并购案,其中,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活动最为活跃,完成57起并购案例,占比为12.2%。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日益收紧的形势下,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持续下跌,银行对开发商的贷款收紧,房地产开发商负债率高企,部分“弹尽粮绝”的开发商开始出售手中项目,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正以“密集小火力”保持冲锋的势头。其次是能源及矿产行业,居第二位,共完成47起并购案例。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居第三位,共完成41起并购交易。

第三大特点是与VC/PE相关的并购发力,并购案例数冲击百起大关。统计显示,2011年上半年VC/PE相关企业共完成96起并购案例,同比增长140.0% ;85起披露价格的并购交易涉及金额70.34亿美元。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为2011年上半年VC/PE相关并购最为活跃的行业,并购案例数为15起,涉及金额5.97亿美元。

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全球领先

2011年上半年,全球共有339家企业上市,其中,中国企业表现可圈可点,共有207家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占全球IPO总量的61.1%,上市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上市融资总额达350.10亿美元。

207家中国上市企业中有40家企业在境外各市场挂牌,融资总额为85.34亿美元;境内市场的表现则中规中矩,共有167家中国企业境内上市,融资额为264.76亿美元。

在上半年并不乐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企业的境外上市热情不减,共有40家中国企业在境外6个市场上市,合计融资85.34亿美元,尽管环比呈现较大幅度下跌,但是较2010年同期仍保持了一定增量。

清科的数据显示,VC/PE支持的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稳居高位,境内外市场回报差距正在缩小。2011年上半年,VC/PE支持的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处于2008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共有94家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合计融资166.42亿美元。

篇5

【关键词】钢铁企业;海外并购

一、钢铁行业并购现状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到境外独资或合资开矿,不少钢铁企业也正在寻觅与接洽海外铁矿石并购机会。这一趋势,尤其以钢铁企业海外收购矿山最为突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1年上半年,已经完成的中国海外矿产并购案例数达到了60起,其中56起案例并购总额高达466.22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矿产资源紧缺的现象日益加重,国际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掌握更多的海外矿产资源,成了中国矿产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在此,本文将对华菱集团收购FMG案例分析海外并购的利弊中分析中国钢企的海外并购之路。

二、华菱集团收购FMG案例分析

1.收购过程回顾。2009年4月,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s Ltd)和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双双消息:华菱集团和FMG于2009年2月24日在香港签署的股权认购协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2009年3月31日,澳大利亚政府审批通过了华菱集团提出的最多持有FMG17.55%股份的申请。华菱集团将以2.48澳元/股的价格认购FMG新发行的2.6亿股股票,并且购买FMG股东、美国对冲基金HCP所售的2.75亿股FMG股份。此后,华菱再度追加认购FMG新股3500万股,持股比例达到17.40%,顺利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华菱集团对FMG收购的经验,华菱集团对澳大利亚FMG的收购可以说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①从供货管道和成本角度看,本次收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铁矿石供应管道。按照与FMG签订的合作协议,FMG每年以澳洲对中国的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向华菱提供1000万吨铁矿石。协议保障了矿石的长期、稳定供应,突破了华菱发展的矿石资源瓶颈。②从对价角度看,本次收购实现了低成本收购股权。2009年2月,正当经济危机全球肆虐,FMG股价处于低点,华菱以较低成本收购股权,至2010年12月6日止,投资FMG项目账面浮盈约147.7亿元,投资收益率接近251.46%。③从并购协同角度看,此次并购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2009年5月,华菱与FMG在股权合作的基础上,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④从战略角度看,此次并购完善了企业的产业链条。随着世界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钢铁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资源分配,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2008年华菱全面启动了资源发展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功投资入股FMG,解决了华菱进口铁矿石的瓶颈问题,也符合国家境外投资的资源战略。

3.回顾此次并购经验教训,2009年华菱集团高调收购FMG矿业公司,但是纵观华菱集团近几年的发展,这次的并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其一,2009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已经与澳大利亚FMG矿业公司达成协议,同意将2009年下半年的铁矿石价格在去年的价格基础上削减35-50%。但是,其他铁矿石公司不太可能同意相同的价格,因为FMG的规模太小。2009年第二季度,FMG向中国公司销售了3510万吨铁矿石,大约占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5%。与此相比,力拓和必和必拓两家的供应量占到中国进口需求量的35%以上。因此,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不太可能将FMG的价格用作基准价格。其二,华菱高价入股FMG矿业公司,并未给华菱钢铁带来铁矿石原材料供应的优越感。华菱钢铁2010年亏损26亿元,2011年一季度,其亏损额仍高达2亿元,仍将原因归咎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然而据数据显示,华菱钢铁财务费用增长21.75%,同期宝钢股份的财务费用则同比降低8.7亿元。所以只解决了产业链上的问题而不能从并购中得到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前进的话,仍然不是一例成功的并购。

三、我国钢铁企业未来海外收购之路

1.加强战略布局。根据钢铁产业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首先是世界钢铁生产向经济快速增长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其次,钢铁产业向能源、资源丰富地区以及目标消费地区转移的速度加快;再次,钢铁行业海外投资向沿海和内河丰富地区转移趋势明显。我国钢铁企业转移更应关注这些特点。此外,投资重点应转移到上游原材料领域。国内铁矿石需求增长强劲,而国产铁矿石增量有限,产量增速低于进口矿。原料需求不能在国内满足,对上游资源的巨大需求阻碍了中国钢铁行业的稳步发展。所以上游原材料投资势在必行。

2.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机遇,来自海外资源型企业的财务危机。如何利用财务危机的机会,超低进入并且最终得到技术并购是十分关键的。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而中国则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数据显示,很多盲目并购已给很多国内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负担。商务部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境外兼并收购的企业只有1/3处于盈利和持平状态。所以并购的成功达到协同效应才是最关键的。

3.企业“走出去”,“知根知底”乃是关键。企业在“走出去”之前一定要做一番精细的非常规“体检”,检验企业自身是否拥有充足的资金和丰厚的实力。不过仅仅有了雄厚资金,也不一定就能够成功。财务风险、战略定位、文化整合、人才储备、经营风险、法律管理以及媒体导向等等因素都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的很多企业做海外并购,都委托麦肯锡、波士顿咨询集团等“外脑”,但是毕竟不能量体裁衣,得出的效果也并不一定都令人满意,而目前中国国内严重缺乏本土的中介机构参与企业的海外并购案例。很多国内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并没有对未来有着清晰精准的把握。由此看来,看来企业“走出去”,“知根知底”乃是关键。

参考文献

篇6

我国近十几年来,企业并购事件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几年企业间并购呈现爆发态势。我国企业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并购的范围已经开始进入更广阔的领域。以刚过去的2014年为例,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企业并购交易达到1.2万起以上,其中海外并购异军突起,中国资本正以积极的姿态大规模开展海外并购投资。但是如此众多的企业并购,真正获得成功的案例占比却并不是很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在正式并购之前并没有仔细调研被兼并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造成兼并行为发生后,给自己的企业财务运营带来沉重的压力。2014年南方某知名企业进行海外兼并,最终陷入严重财务危机的案例给我国企业并购敲响了警钟。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并购中出现各种财务风险的比例比国外企业要高的多。

二、我国企业并购中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并购资金庞大,给企业带来融资压力

不管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还是混合并购,都需要企业付出庞大的并购资金。以2014年1月,联想集团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为例,涉及资金达到29亿美元。一般企业要想筹集如此巨额的资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部分企业采用各种社会融资的方式,如增发企业股票,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并购资金。这给企业健康的财务运营带来沉重的融资压力。以企业债券为例,如果企业并购后出现各种运营困难问题,企业需要承担巨额的还本付息的风险。有的企业企业为了实现并购任务,压缩自己主营财务现金流,给企业原有的生产经营带来财务困境。如果兼并没有完成,或者兼并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差距较远,都会给原本健康的财务运营状况带来麻烦。因此,并购资金庞大,给企业带来融资压力是造成我国企业在并购中出现财务风险的不可忽视的最直接的原因。

(二)我国企业还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并购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企业兼并破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监控方面却没有制定建立科学完善的并购财务预警机制。没有财务风险的预警,造成一些企业在进行并购中经常出现盲目行为,如没有仔细调研被并购企业现有财务运营状况等。有的被兼并企业为了达成并购目标,甚至人为隐瞒自己现有的资产债务的实际状况,这更增加了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西方国家企业在兼并中,往往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借助于完善的兼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然后才进行并购操作。以2014年美国FACEBOOK兼并高达为例,其实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并购的苗头,但是直到2013年8月份才正式启动并购进程,又经过长达10个月的并购谈判,才最终完成此次兼并。这有效地防范了并购产生的财务风险。而我国企业在此方面与其差距明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企业还没有建立科学完善运行有序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三)政府在某些企业并购中的行政干预过多

我国政府鼓励支持企业通过企业并购做强做大,国内很多企业并购案例都有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的影子。政府的行政干预,有时的确会给相关企业兼并任务的完成提供帮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更多的企业并购其实并不需要相关政府的参与,完全凭借市场手段就能够实现。我国政府在某些企业并购中行政干预明显过多。部分地方政府部门为了自己的政绩,采用地方保护主义的方式,如对一些本就经营困难的企业不采用市场手段让其破产淘汰,而是采取变相保护措施,采用行政命令等方式让当地优势企业并购这些弱势企业。这种做法给一些原来财务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带来沉重的财务压力,因为并购弱势企业需要付出巨额资金,同时对并购的企业资产重组有需要付出沉重的资本代价。2012年,山西某大型运输公司兼并购失败的原因,就是当地政府无视企业财务运营实际,强制兼并造成的恶果。业内把这种政府对企业并购干预的做法形象地称为“乱点鸳鸯”。

三、防范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建议

(一)规范企业并购融资行为

企业并购中产生的财务风险,最直接的风险就是兼并带来的融资风险。因此,规范企业的并购融资行为,提高融资风险意识,是防范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最首要的工作。具体做法:首先,对待企业并购,相关企业进行融资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企业财务运营的现状,制定正确的融资方案,要明确融资必须在企业可承受的合理范围之内;其次,要畅通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融资提供真正的助力。银行业要建立专门服务企业兼并融资的机构,并为企业提供并购方面的相关财务运营数据,帮助企业防范并购产生的财务风险。企业通过民间渠道筹集并购资金,需要对各种民间资本进行严格的管控,尤其是融资利率的管控。再次,要规范企业融资手段,让企业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融资,如对待企业通过定向增发方式进行融资的做法,要严格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过度融资。总之,只有规范企业并购融资行为,才能有效防范相关并购企业的财务运营风险。

(三)企业并购应当更加重视采用市场手段,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

企业并购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采用市场手段,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积极参与企业并购。因为各种市场手段,如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可以最便捷地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企业并购方面的市场信息,让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这可以有效防范各种财务风险隐患。同时减少政府对企业并购的行政干预,也是做好企业并购重要的方面。当然,减少行政干预,不是完全无视政府的积极作用。而是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前提下,让其与市场手段进行更加紧密的配合,相互促进,共同配合做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严格制止某些地方政府在企业并购中“乱点鸳鸯”的行为,让企业真正成为并购的主体,这样可以防止出现上述因行政干预下带来的企业并购方面的财务风险。

四、结论

篇7

2013年3月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44万亿美元,充足的外汇储备在为石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的“中国威胁”色彩。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各国的能源战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石油市场定价方面缺少话语权,更谈不上影响、参与价格垄断,只能刚性地接受和传导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2012年我国成品油进口3982万吨,成交金额329.9亿元,成交数量较上年下降1.9%,而成交金额却上涨0.6%。但近几年由于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的迅速推进,却形成了所谓“中国威胁”的色彩。

 

一、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一) 发展进程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规模、营销渠道、管理团队、国际化经验和人才等都与经历世界市场多次并购浪潮大型石油跨国公司存在一定差距。1992年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石油工业发展战略方针,我国石油企业开始了走出去的摸索道路。1993年,中石油率先迈出“走出去”的步伐,以油气合作的形式开始了海外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中石化、中海油也陆续开始了向跨国石油公司转变的道路,截止2004年,三大石油公司完成并购事件14起。2005年后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快速发展,并购事件迅速增多,并购区域不断扩大。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不断调整能源发展政策,通过众多政策扶持,为企业对外投资搭建平台、提供资金支持,人民币不断升值进一步降低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本,增强了并购竞争力。在海外公司资产价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活跃,出现了与国际并购规模收缩相反的增长态势。2011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开始全方位发展,并购的战略目标更加明确、行为更加理性。我国三大石油公司20多年间的海外并购行为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如表1)。

 

(二) 特征分析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受第六次世界并购浪潮的影响,各国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争夺进一步加剧,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石油企业海外并购量价齐升。纵观2005年后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并购,在机遇下快速成长但也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总体表现出以下特点。

 

1.并购成本偏高。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并购是以充足的外汇储备和政策性银行支持为背景的,多以现金方式支付,受时间、股价和交割速度的影响巨大,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成本普遍偏高。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总价高达151亿美元,溢价达到61%以上,远超国际同类并购的溢价水平;2009 年8 月,中石化以82.7 亿加元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出价达到近47% 的溢价;同期,中化集团现金收购emerald 能源公司,溢价达46.64%。现金支付和高溢价让我国石油企业的并购拥有了巨大优势,但同时也增加了并购的政治风险和并购完成后的财务压力。

 

2.融资渠道狭窄。国外大型石油公司并购的融资渠道与方法丰富,如在东道国通过债券、股权融资或向外资银行借款等。但这些低风险的融资方式对企业的资产结构和经营业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往往无法有效利用。三大石油公司2008-2009年的10起并购案例中,只有中海油收购挪威awilco off-shore的案例通过海外银行负债进行了融资,这与国外大型石油公司广泛的融资渠道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石油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巨大,融资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企业的单次并购行为,还会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后续实施产生到影响。

 

3.注重短板补充。我国石油企业进行的并购开始向战略驱动型并购转型,这也许会给企业带来暂时性的问题,但其关注的是公司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石化在2008年制定远期规划,致力于弥补其上游领域的短板,并购addax公司成功,促使其海外权益油总产量同比增加78%,宣称此次收购是“转型收购”;中石油国际油品交易相对薄弱,2009年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对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的收购,新加坡所在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将有利于中石油下游业务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有益于企业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全球业务模式。三大石油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制定不同的国际化战略,充分发挥并购的优势快速补充自己的短板,完善整合了自身产业链。

 

二、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新动向

(一) 并购主体灵活

我国石油企业的国有性质在萌芽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全方位发展时期,来自政府政策扶持和国内市场行政性垄断的优势,已经无法有效支撑我国石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顺应这一形势,我国石油企业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如联合竞购、股份公司直接海外收购等,并购主体的灵活变化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化解风险和有效加快收购进程。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验相对较少,优势是资金充裕、开采成本相对低廉,世界上的老牌石油公司在国际合作方面经验、人才丰富,对区域石油经济和地缘政治更加了解,实现二者的结合将提升联合投标的优势。中石油联合bp中标伊拉克最大油田,bp通过与中石油加强合作获得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机会,中石油在海外作业模式上也上升到大量合作开发油田的阶段。另一方面,联合竞购减少了伊拉克政府对一家国外石油公司垄断石油市场的顾虑,有效降低了并购的政治风险。出于规避勘探风险、政治风险等因素的考虑,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都是由集团公司执行,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对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的收购,是股份公司第一次直接通过收购走向国际业务,加快了中石油的国际化进程。

 

篇8

去年1―10月,国内已披露的教育业投资达18起,已披露投资金额超过2.85亿美元。与同期其他大行业相比,占比均较高。尤其在10月份,教育行业投资金额更是高达1.3亿美元,超越IT、房地产等传统热门行业,占据创业投资市场份额的1/3以上。

据了解,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准备进人其他领域的产业资本和风险投资转而进入观望阶段,并把目光聚焦到了教育行业。

无论从数量,还是已投资规模来看,在整个2008年当中,教育业可以算得上是金融风暴之下,VC、PE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的行业之一,甚至有投资人认为,愈是经济下行,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反而会愈加强烈;但不同的声音则怀疑随着人口红利曲线进入下行线,教育行业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投资机会更为寥寥;或许是,或许不是,但无论如何,在市场需求的释放之下、在资本力量的撬动之下,这个行业这几年以及未来几年已产生以及将要产生的机会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只是机会将可能先在哪些具体的细分领域体现而已。

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年4月,中国跨境并购市场披露,案例数量3起,已披露金额案例数量2起,涉及金额1.96亿美元。其中,英国培生集团以1.45亿美元全资收购华尔街英语(中国)公司,拓展在华成人教育业务。借助华尔街英语(中国)现有网络,培生的专业培训资源能够产生更大价值。

2006年新东方成功上市以来,国内教育培训行业开始逐渐受到投资机构关注,2007、2008年投资金额分别,达到1.72亿、3.29亿美元。投资机构的参与,将极大推动产业竞争与整合,使教育培训行业的并购活动更加活跃。

世界银行去年的《通过终身学习来提高中国的竞争力》报告说,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人数占到世界的17%,但是教育市场价值却只占2%,因为在未来10年内将是全球增长潜力最庞大的教育与职业培训市场。“历史上多次经济危机中,教育、健康和高科技产业都发展不错”,因为人们更有闲暇,也希望能通过充电来度过或缩短危机期。

与此相对,中国现有的教育支出只占GDP的5%,其中政府公共支出只占GDP的3%,远低于预计需求的6―9%。“尽管现在VC、PE投资了几家机构,但教育业投资的空间仍非常大。”华兴资本合伙人容敬思说。在美国上市教育公司就有30多家,此外还有上千家私立学校,而国内目前3.3亿的受教育人口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总人口。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教育规模为世界第一,全国学生总数过3亿。一方面,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较低等情况下,民办教育从资源上起到平衡作用,也为教育经费提供相当的补充。

另一方面,我国教育消费仍有上涨空间。以全国可支配收入较高的三个区域为例,北京2007年教育消费占总服务性消费的17.8%;上海今年前三季度教育文化娱乐总消费占服务性消费比例为15.7%,广东上半年该比值则为11.9%,对比日本2007―2008年度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34.1%的比例,我国教育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有大幅空间。

此外,4万亿计划也是当下“教育热”的另一个政策性动因。2008年11月26日,教育部决定将其从中央第四季度千亿元新增投资中分得的44亿元绝大多数用于基础设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解释:在国家经济处于调整期时,加大对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的投入,是为今后经济的复苏储备人才、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才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而早在2004年4月实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其它类型资本有可能投资教育业,该条例规定,出资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

培生教育中国总裁高倩倩(EhzabedlD,Knup)表示,我们发现教育领域永远与经济衰退绝缘,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比较明显。中国传统教育经验表明,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人们对自身或子女的教育需求仍然很大。

篇9

编者语:一方面,经济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经济低迷期往往也是企业间并购重组的期。很多业内人士都发出了对2009年并购市场抱有很高期待的声音。篇幅所限,本系列后续文章将陆续探讨并购架构的选择、中国监管部门的审批、美国监管部门的审批等问题。在中国国内市场方面,经济危机使中国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该是对失衡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时候了,而经济危机恰恰带来了时机,并购和重组就是调节失衡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必将带来的经济好转,以及中国企业慢慢走向成熟的趋势,中国企业具有大量海外并购的强烈需求,2009年的海外并购活动有可能再次迎来一个增长的高峰。本栏目在今年将推出海外并购系列文章,探讨并购过程中的相关架构及法律问题。

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是近几年来持续的热门话题之一。在2002-2007年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额年均增长超过百分之五十,其中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集团合并电视制造业务,以及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等经典案例更是掀起了一股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热潮,并引发了舆论和业界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思考和探讨。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至今已演变成全球经济衰退和市场萎缩,而引发金融危机的欧美市场更是成为重灾区。相比之下,中国凭借过去几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稳健的财金制度,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虽不能说是独善其身,但预期今年仍可以保持较稳定的经济增长。对于实力雄厚、财务状况健康的中国企业来说,此时的全球经济形势可能正是实现其国际化目标的良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把握机会,及时制定和执行企业的发展、并购策略。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和外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相似,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企业股东创造价值。而对国家控股的关键行业企业而言,海外并购还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使其获得在本国稀缺的原材料或天然资源,整合其供应链,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最近市场传出中石化洽购世界第油气化工一体化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Repsol YPF)便是为了扩充其上游油气资源,降低其依赖原油进口的风险。海外并购是开辟新市场的捷径,可以借此增加销售渠道、推广品牌、包揽客户。海外并购也是中国企业引进科学技术和工业产权的常见手段。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还可通过海外并购进行投资和风险配置。

至于并购的时机,无论是海外并购还是境内并购,经济衰退期总体而言比经济增长期较佳,原因是在经济衰退期资产容易被低估。近日巴菲特的投资公司向全球第二大再保险公司增资26亿美元的举动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并成为投资者入市的参考。但是,“低买高卖”的道理虽然人人皆知,在实践中遵循的却在少数。根据麦肯锡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逆市中收购业务比起出售业务更能在长远期为股东创造价值,然而,在接受调查的约200家跨国公司中少于半数公司曾在逆市进行收购业务,且在逆市出售业务的公司远比在顺市时多。这个问题是值得企业在管理资产负债表和制定发展、并购策略时加以考虑的。

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也面临着相当的挑战和困境,使许多有实力也有志实现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踌躇不前。首先,企业本身没有海外并购经验并且缺乏有经验的并购人才。该等经验和人才的匾乏可能体现在海外并购的各个阶段,从并购前的企业定位和目标企业寻找,到并购的谈判过程,再到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包括公司架构、管理体系的重组和文化、语言、商业习惯的差异整合等。其次,中国企业不熟悉海外国家地区的法律制度,无法正确地评估海外并购的投资风险,从而导致收购失败,甚至投资亏损。去年华为联手贝恩资本收购美国3Com的计划被搁置的原因之一便是复杂的收购程序,未能获得美国监管部门外国投资委员(CFIUS)的“国家安全”审批。最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和审批制度相对滞后,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时机性等方面有一定影响。现行的有关规定仅为相对零星的部门规章,缺乏一致性。可喜的是,商务部将出台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并已进入咨询阶段,有望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奠定法律基础并提供统一规范。由于上述问题对经验和技术的要求较高,企业可通过聘请具有丰富海外并购经验的中介机构协助解决。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应尽早考虑聘用专业顾问团,因为专业顾问能在项目早期提供项目整体策略方面的意见并指导项目整体发展的方向,从而大大增加并购或投资项目的成功几率。

篇10

中国银行作为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率先从事跨国并购和经营业务。早在2007 年,中行海外资产就已占集团资产总额的23. 28%,海外利润对集团税后利润的贡献高达42.25%,大大领先于其他中资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12月14日,中国银行宣布,其已通过一家全资附属子公司,以9.65亿美元现金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的100%已发行股本。此次并购不仅提高了中行的非利息收入,更有利于其与同行间的差异化竞争。

中行成功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公司(SALE)一案打破了商业银行并购商业银行的惯例,为商业银行如何进行业务全能化发展做出了示范。其作为国内商业银行首次对跨国非银行资产进行全资并购的重大案例,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并从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

一、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方式的优势

按照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不能直接经营投资银行、保险、租赁、信托等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受到较大的限制。但是《商业银行法》并未禁止商业银行在境外的跨行业经营。因此,在国外的投资业务拓展应成为银行跨业经营的突破口和练兵场。商业银行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并购,能明显扩大银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范围。具体优势如下:

(一)跨行业并购有助于实现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扩大协同效应

银行并购的协同效应,即“1+1>2”,是指银行通过并购重组之后形成的金融机构在总体效益上大于并购前两个独立的机构的效益之和。协同效应是最基本的跨国并购优势之一,但是与传统的同行业并购不同的是,商业银行跨行业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能够使得原有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扩大。协同效应具体可被分为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

1.经营协同效应扩大

经营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并购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以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具体体现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上。

首先是并购的规模经济性。一方面,并购增加了银行资产,提高了信贷能力,促进了资本自由流动;另一方面,通过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实现了商业银行和目标机构核心业务的交互延伸,服务多样化和业务交叉能够更加充分地实现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明显地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中国银行对新加坡飞机租赁企业(SALE)的收购便说明了这点。通过这项收购,SALE为中国银行提供了一个进入飞机租赁领域的坚实平台,并为中国银行提供了向航空公司客车进行交叉销售的潜在机会。其次,飞机租赁是一个独特的专门领域,通过飞机租赁能够带动很多其他业务的发展。再者,SALE也有助于中行的国内发展方略的实施:中国银行监管部门已经制定相关规定,允许国内银行从事租赁业务。SALE的客户包括位列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南方航空。这样,中行就借助SALE,先于对手抢占了国内市场份额。同时,对于SALE而言,中国银行将充分利用在国内和全球的客户和机构网络,支持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在全球航空市场的业务发展,尤其是拓展世界增长最快之一的中国航空行业。

其次是并购的范围经济性。银行跨国并购,特别是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并购,可以使得双方有机会利用各自的销售网络和客户群来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扩大银行的业务空间和范围,实现范围经济性,提高银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促进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如2006年中国银行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后,2007年中国银行全行实现非利息收入279.2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04%。下图为中国银行近几年的非利息收入图: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2003-2011年年报。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银行跨行业并购所形成的多元化经营优势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经营协同效应明显。

2.财务协同效应扩大

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并购给金融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的效应,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效率提高引起的,而是由于会计处理惯例、税法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货币上的收益。银行业之所以具备财务协同效应,首先是因为并购提高了资本充足率,优化了经营效益。

中国银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首先有效提高了核心资本充足率,使得2007年中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了10.67%。同时降低了其外汇资产的风险敞口,提高了资产净回报率(ROE)水平。

其次,通过并购实现合理避税。银行可以利用税法中亏损递延条款来合理避税,如果银行在一年中严重亏损或连续几年没有盈利,以致拥有相当数量的积累亏损时,它就会考虑作为并购对象,或考虑并购一家盈利银行,以充分利用它在纳税方面的优势,改变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