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教学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县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指导意见(讨论稿)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中小学养成教育,使养成教育规范化、科学化,丰富建构养成教育的实践策略,深化素质教育,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养成教育目标
养成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研究确定不同学段、不同年级所要培养的学生品格是开展养成教育的前提基础,养成“尚德、包容、创新、争优、守纪、仁爱、乐学、诚信、坚韧、节制、感恩、信心”12种核心品格是基本价值追求。它要求培养过程和途径“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学校、家庭、社区携手并进,各个学段、年级以及时间段统筹考虑。以核心品格培养为统领,细化具体品格,制定可操作的行动标准,为达成标准使之习惯化,设计不同时空的活动,制定量化评价机制予以作为落实保障。
学校发展层面,创建养成教育模式,是德育工作成为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学校持续培养大面积优生群体,构建更加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参与养成教育的个人和单位成为评价主体,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认识提高与行为变化也是评价的内容。
学生发展层面,培养具有优秀气质与优良品格特征的学生群体,锻造学生成为既具有传统美德和普世价值观所要求的品格和品德,又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合作能力、执行能力,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优异公民。
家庭、社区层面,学生在良好品格的形成过程中,与家长彼此影响,共同成长。家庭的和谐稳定影响着社区的安定和谐,为形成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提供具有正能量。
二、养成教育的特点
浸润性:养成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在爱的关系中传承品格的过程,生活处处塑品格,品格就是生活的自然流露。
实践性:养成教育通过亲身实践对既定的核心价值取向予以鲜活的说明和具体的充实,要求教师和学生通过真实生活来体验。师长以身作则,互为品格教练;教育方式和渠道宽泛,品格塑造无处不在,事事塑品格。
生成性:养成教育主要通过后天的培养与塑造生成学生的良好品格。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养成品格。
过程性:品格的养成是一个逐渐发育的过程,养成教育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序列性,始终贯穿于学生成长过程中。
整体性:实施养成教育,需要人人参与,无一例外;家校、社区互为影响,缺一不可,共同塑造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文明、公平的微型社会,使师生、生生、亲子间发生优化生命样本的实际效果。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养成教育的途径是学生成长的全时空立体化的,学生生活的所有场所、所有时间段都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渠道。
坚持打造精品大课间,进一步发挥大课间活动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健身、团结、和谐、自信”大课间训练,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品格修养,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实现体育、德育、美育相融合的新型养成教育模式,营造平安、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一)养成教育课程化。整合品德课、班队课、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国学教育等课程资源,开发校本养成教育课程,每月拿出一节班会课、一节学校课程共两个课时,由各班班主任实施教学;课前课题组成员和授课教师集中研讨,集体备课,根据学生年级特点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教务处把教学情况纳入每月常规检查,督察教学效果。
(二)养成教育学科化。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各校要注重发挥各科教学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大力推进养成教育学科化。教务处把“学科品格养成”作为各科教师教学的基本任务,组织课题组成员带领各科教师全面学习和了解“品格养成”的全部内容,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品格培养序列,制定行为标准,把养成教育整合融入全部课程,在教学中加以传递,让养成内容在不同领域叠加累积,不断强化。教务处和政教处要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监督教学、服务教学。教务处负责备课的指导检查、课上落实与课后反思。政教处组织互动跟进,收编“我的课堂品格故事”,总结经验。
(三)养成教育活动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启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锻炼学生体格,陶冶学生情操。在日常开展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大课间活动、科技艺术节、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等全面渗透养成教育,挖掘活动的品格养成价值,每项活动都确定品格养成目标,事事塑品格,把活动纳入到养成教育序列。打造精品大课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挖掘大课间行为在品格养成中的重要价值,要继续抓实抓好。
(四)养成教育家庭化。学校要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家长教育子女情况,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教育要求,形成家校合力,共塑品格。建立有效渠道家校共同评价激励孩子。发挥家长资源优势,举办家长大讲堂,发挥校外资源作用。
(五)养成教育榜样化。立足学生发展,深化榜样作用,举行主题班会、设立名人长廊、评选品格人物等。学校建立养成教育品格人物评选机制,彰显养成教育成效。
(六)养成教育行为化。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品格。培养良好品格是养成教育的核心目标,由培养行为习惯进而渗透品格养成,这是过去一年全县中小学实施养成教育的基本做法。
实施程序:制定品格培养体系,由品格细化为行为表述,一言一行彰显完美品格,涵盖校内校外全部时空的所有方面;通过课程、活动等多种途径去践行;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反思,逐渐成为自觉行为;养成教育规范内化为学生品格。养成教育需要人人参与、集体行动,家长、教师、员工等都要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地点,确定可以量化的行为指标,通过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来实现品格塑造。“无声餐厅、无声走廊、轻声宿舍、轻声教室”是集中而典型的行为要求,在养成教育中简明而具体地代表了行为要求。今后,各校要根据品格养成需要,制定具体的行为表现要求。每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品格行为学习。建立家校联系卡,学生把小组评价表带回家,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在填写周末在家时的表现,带回学校,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把一周评价情况在班会通报。每周组织“品格之星”评选。
(七)养成教育年级化。旨在将品格形成渐进序列。目标愿景是九年成长塑造完整人格。按年级学生实际制定行为标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菜单式活动主题,各年级有所侧重,制定不同的标准要求,每年12个月,每月以一个品格为主题进行科学规划,形成一个循序渐进、又不断深化的品格培养序列,扎实推进、分级探索,体验反思,深度提升。
(八)养成教育信息化。构建养成教育信息平台,及时交流展示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成果。积累详实的养成教育档案,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九)养成教育激励化。制定《激励化表》,涉及学校、家庭、社区三大学生活动领域,从安全、课堂、集会、就餐、两休、如厕等多个方面制定标准,从正反两方面对学生行为进行量化记录,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美好品格。学校制定激励班级的具体办法,每月评比文明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三、养成教育实施要求
(一)组建团队
教体局成立养成教育研究会,做好全县中小学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落实各项工作。为激发各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活动促发展,每年开展养成教育组织展示、观摩等活动。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长期系统工程,各校要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形成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教育体系。各校组建由校长挂帅,分管校长,政教主任、教务主任、科研主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的的研究团队,做到分工有序。
(二)制定方案
各校要制定《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方案》。方案从课题的提出、课题的界定与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的途径与原则、研究步骤、研究成果检测、研究预期目标、课题研究团队与组织领导九个方面进行规划。
(三)研发教材
课题组成员根据学校课题方案,按照课程整合要求,编写《养成教育》手册,作为校本教材使用。
(四)培训师资
为保证课题顺利开展,课题组规定时间组织集体研讨,交流前期研究成果,部署下阶段任务与目标,聘请专家领导对教师群体进行培训。
(五)创设氛围
一要充分利用广播、校刊校报等向家长、学生、社会大力宣传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争得家长、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二要建立养成教育宣传专栏,及时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三要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学习,对着要求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与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四要大力开展养成教育进课堂主题活动。
(六)强化督导
学校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筹协调。少先队大队和共青团要设立“红领巾监督岗”“青年文明岗”,分散到校园、教学楼等各个角落,以和谐的方式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班级要制定养成教育评比专栏,每月一评比。学校要成立养成教育督查组,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检查督导,要坚持把查找不良习惯落实到周,实行学生不良习惯矫正“周周清”。要坚持做到每天一查,每周一评,每月一总结,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定期评比,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注重分类指导,充分尊重基层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现典型,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
(七)理论创新
按照“实践-探索-研究-发展”的路径,不断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以品格养成为核心,以行为习惯督查为重点,不断形成学校发展特色,为创造特色学校、品牌学校寻求扎实有效的路径。
附:**县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品格、行为及活动举例
2014年1月8日
附:
**县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品格、行为及活动举例
品格
具体行为描述
活动设计举例
尚德
1.能够讲述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2.语言文明,举止文雅,待人和气。
3.心目中有道德榜样,并努力践行。
举办美德故事会、手抄报
向不文明陋习告别
我心目中的英雄报告会
包容
4.尊重不同的人,不耻笑他人的缺点和不足。
5.常怀一颗包容之心,遇事不斤斤计较。
6.接纳自己,弘扬个性,尊重他人个性。
班会:我为他人找优点
名人故事交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创新
7.制定计划,定期总结:每天进步一点点。
8.遇到问题是能找到不同的解决办法。
9.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新知识
班会:看看谁的点子多(小窍门介绍)
我的题集:一题多解集锦
争先
10.个人和班级有学习进步的目标。
11.寻找身边的榜样,学习并努力赶超他
12. 有主动学习探究的欲望,有自己特长。
班级活动:课外知识擂台赛
我长大了 我能行
守纪
13.不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两无声两轻声)
14.服从师长的教导,不与同学打打闹闹。
15.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控制情绪。
夸夸我的班级(学校)
自主制定班级(宿舍)公约
主题班会:我的情绪我做主
仁爱
16.懂得日常交通、食品、消防等安全常识。
17. 主动帮助学习、生活有困难的人。
18.主动为班集体做贡献。
珍爱生命,保护自己常识竞赛
我为他人献爱心
今天我当值日班长
乐学
19.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
20.主动阅读课外书。
21. 努力学好各科,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
故事会:名人勤奋学习故事
演讲:我学习 我快乐
诚信
22.做事言行一致,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
23.各项作业独立完成,不抄袭,不作弊。
24.有正确的是非观,公平处事、待人。
做一个诚实的人主题演讲
诚信故事会
争做老师、家长信任的好孩子
坚韧
25.从小事做起,今日事今日毕,持之以恒。
26.与别人有矛盾时学会忍让,谅解他人。
27.用健康的情绪对待困难。
故事会:坚持才能胜利
学习经验交流:今日事今日毕
忍耐辩论会
节制
28.能够科学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游戏时间
29.保持生活周围干净、整洁。
30.节制花钱,不讲究吃穿,不攀比、不追星。
纪律小明星评比
我是节俭小明星
感恩
31.以自己的方式感恩身边的人,会说“谢谢”
32.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体谅父母的辛苦
33. 能想着每天为家人、老师同学做点事。
征文:感谢父母的恩情
活动:我给妈妈洗洗脚
主题班会:大手拉小手
信心
3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35.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作业和任务。
36.消除自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我为自己找优点
篇2
摘 要 建构主义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符合输出型的口语学习。本文在讨论建构主义应用于口语教学中优势的基础上,阐释此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8.058
Oral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structivism
DING Li
(Department of Foreign Studies,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00)
Abstract: Constructivism emphasizes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students learning activities certainly subjectivit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situational creation, in line with output type of verbal learning. In this paper, the discussion applies to oral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illustrates this theory practice in college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 constructivist; university English; oral teaching
1 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3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就儿童的认知发展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为学习与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是教师用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展开协作会话交流的工具。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包括四个关键环节。(1)情境: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环境。(2)协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环节贯穿整个学习过程。(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4)意义建构:这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指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在性质、规律、内在联系上等的深刻领会,最终达成意义建构。
2 建构主义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优势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理论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学习不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这样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课堂,给予学生过多的机会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这对于“输出型”的口语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在建构主义的口语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激发者,引导学生说出正确、语义完整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符合情境的顺畅交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传统的口语教学课堂中,学生主要通过简单地复述、模仿来进行口语练习,任务单一、枯燥乏味,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甚至有些课堂几乎看不到学生张嘴说话,反而是老师在台上娓娓道来,口语课上成了听力课,致使中国学生的口语一直很薄弱。在建构主义课堂上,老师会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特定话题的练习,并且会根据话题、情境、学生的水平制定丰富多样的任务和活动,保证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张口练习。这种通过真实情境创设达到意义建构的教学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主动完成建构。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在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下,学生不敢开口、不愿开口,长久以来助长了学生的惰性和依赖性,习惯了等老师喂知识,等老师替他们完成任务。建构主义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试图把传统的被动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主动建构式教学。教师创设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开口、独立完成任务;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一起完成练习任务。教师在课上和课下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向,这样能过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频度和强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建构主义下的口语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对于输出型口语学习非常有利,对于传统口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下面笔者以《新视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的第一单元“A New Start”为例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剖析。
(1)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问题情境。课堂导入部分,教师首先抛出一个大一新生都会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As you are freshmen, do you know all your classmates?”学生们少部分给出肯定的回答,大部分当然对彼此都不太了解。那么,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给出一个热身活动――同桌之间互相介绍,包括“name, home, major, hobbies”。因为本单元的主题是大学生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自我介绍、就校园进行简单描述和顺畅探讨大一新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所以课堂开始时,先把学生引导到本单元的主题上来,让学生进入到“A New Start”的情境中,激活学生有关大学生活的图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针对大一新生对环境、人物陌生,且高中口语练习少的特点,教师在此处设计的问题和任务都相对简单,让学生可以轻松进入状态,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为后面的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指导,为建构做准备。学生的自我介绍后,教师播放两段视频,是关于牛津大学同样是大一新生的Janet和Kate之间的相互介绍及他们对于大学生活的感受。视频播放前,教师会给学生新的任务:“write down the words or expressions that you do not understand”。第一遍播放后,学生会列出自己不熟悉的单词及表达,比如“dormitory”、“society”、“porter”等,但教师不会直接告诉学生这些新单词的意思,而是设计游戏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自己猜出来。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一组分配相等的单词任务进行猜词,其他两组进行判断,并且学生第二次观看视频材料。建构主义强调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能力,相信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自我建构会比教师简单的灌输效果更好。在游戏中的学习,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的积极主动习得效果会更好。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给予肯定,就有偏差的理解加以解释纠正,这样增强了学生习得的正迁移。
(3)学生展示,意义建构。在学生对于“大学生活”有了语言准备后,教师抛出新的、有难度的任务:让学生以五人为单位,就书上大一新生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个成员作为发言人,教师随机抽取其中的一个问题让发言人做一个简单的报告。建构主义强调创建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境,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本案例中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当前所学知识意义。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为完成任务所做的思考、资料搜集、讨论整理及最后的展示激励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这堂课中享有极大的自和决定权,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起了指导、促进的作用,学生的习得效果明显比传统的灌输效果好。
(4)评价总结。各组展示后,教师首先让小组成员就其表现进行自评,培养其自省的习惯;随后让各组之间进行公正、客观的相互评价,这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好机会;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教师对各组的成果展示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台风方面进行量化打分,鼓励各组的优势,指出各组的不足,评价以鼓励性为主。之后教师对整堂课,学生的准备、参与、交流、合作、分工等情况进行总结。任务完成后,一般应采取教师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给出学生成熟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学生改进提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促使他们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活动,再次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也在任务中自然地得到锻炼提高。
4结语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在当代英语教学中被普遍认同。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师主宰已不再符合当代的人才培养要求。知识的掌握只是教学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教会学生学习,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是当代教师的核心任务。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很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延明,王淑杰.心理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倪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29).
篇3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按教育部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县的教育教学实情,对我县小学英语教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执行:
一、现行英语教学现状
我县小学英语从2002年秋季在南小、城小两所县直小学开始实验,2003年秋季,在各乡镇及部分小学共28所学校开设《新标准英语》教学,2004年秋季开设英语的学校有中心校。在这些学校的教学中,由于专任教师有限,城小、南小为专任教师,其余学校多为兼职教师,教师培训不到位,师资参差不齐,教材根本不同,师资管理不到位,考查力度不得力,使小学英语教学流于形式,不仅为以后打不好基础,还为以后升入初中教学带来后遗症和困难。
二、鉴于以上教学现状,特提出如下实施建议
根据市教育局的精神:
1、建议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学生从今年秋季开始,全部开设小学《新标准英语》,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应遵循短课时为主的原则,每周安排教学活动不少于两节课一个朗读,通过课内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言、语调基础,使他们初步具有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目标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说、做、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演、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
具体要求与目标:①小学英语的话题范围包括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目等。论文百事通②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词汇以话题范围为主,总量控制在600—700个单词,字母26个,歌曲9首,歌谣6首,游戏20个,故事6个。
2、各校要在县局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认真研究本校英语课时的具体安排,特别是处理英语短课时与其它学科教学关系,解决好英语课程开设中的困难,确定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专任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种培训,使其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录音机、VCD机等设备和技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新晨
3、从今年秋季开始,专任的教研员,要积极视导检查小学英语教学,积极指导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及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加大英语教研力度,及时召开研讨会,搞好观摩课。
篇4
[关键词] 临床医学;教育;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b)-0133-02
Discuss of tutorial system on clinical medicine practice education
NIU Xiaoquan1 WANG Cuiling1 WANG Xiaoling2 MA Dan3 AI Yongxun3
1.The Ffifth Hospital of Wuhan C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50, China; 2. No.457 Hospital of PLA,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12, China; 3.Medical College of Jianghan Universit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56, China
[Abstract] Clinical medicine is a practical subject, and the medical practical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bject. However, the clinical medicine education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various problems. It is a question that how educators to innovate the clinical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 forwards the points of establishing the tutorial system, reducing size of teaching group, remodeling mentoring relationship and realizing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By the performs, medic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ill not only learn the med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 but also increas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 Education; Tutorial system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现代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观念中尤其强调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的培养。这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所依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临床实践教学而不是传统的课堂面授。为此,2008年和2009年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两次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强调要重视实践,规范医学实践教学行为,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创新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建设[1-2]。尽管如此,我国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资源由于种种原因仍未能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许多医学院校的临床见习、实习流于形式,临床医学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接触到的患者屈指可数。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呼吁在本科临床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行导师制,充分利用教学医院的临床实践教学资源,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
1 导师制和临床医学实践教育的关系
临床医学教育有两个重要属性:师承关系和实践教学,且二者紧密相关。实践教学是师承关系建立的主要目的,而师承关系又是实践教育的重要方法和保障。良好师承关系的实践教学使学生不仅能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学到做人的真谛、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坚定的专业取向,而后者无疑是现代医学教育工作者们所共同追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学医就是跟着师傅做学徒。这种跟师带徒的教学方法对我国延绵数千年的传统医学地传承和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这种传统的跟师带徒教学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也正是因为其局限性,随着西方教育方法地传入和发展,我国本科临床医学教育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为西方教育的班建制和学分制所取代。在我国现代本科临床医学的教学中师承关系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由于师承关系的消失,使得学生在临床医学实践教育中得到“面对面”和“手把手”的机会越来越少,应该说这是我国临床医学实践教育水平难以提高的症结所在。
2 导师制的起源和作用
导师制是十五世纪初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仍然是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施行方法是:在新生入学报到后,学院就给其指定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品行、学习和生活;其最大特点:要求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的关系,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与学生之间实行的是一对一、面对面的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导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先后被世界各地的名牌大学学习效仿,成为目前大学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
导师制的主要目的和作用:①学生有专门的老师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主动性和积极性;②增强了导师对学生的责任感;③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全方位、多方面地,包括帮助解决学生的个人问题、思想问题、生活问题等,导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④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情;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因人而教,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展现才能,为专业人才地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⑥指导学生未来的专业取向;⑦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能兼顾个人的兴趣和爱好;⑧有机会学习导师的专业特长。这种师承关系,在医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实践中尤为重要,并能在学生毕业后继续起到指导作用[3]。
3 导师制和PBL教学法的关系
目前在医学教育中十分流行的“问题引导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主要组织基础就是导师制。在临床医学PBL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5~10人的学习小组,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增加了学生和导师之间的沟通机会,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讨论,寻求答案。该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和案例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导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因人施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4]。
在PBL教学环境中,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必须要完成从单纯知识传授者到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及职业取向的指导者这种导师角色转变[5-6]。然而,国内现阶段PBL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医学理论,主要教学方式是小组讨论,而实践PBL教学如何进行,目前报道较少。笔者认为,可以从临床实践教学推行导师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新的教学方法。
4 我国现阶段本科生导师制现状
在我国,导师制主要是针对研究生教育。2002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目前,全国各地高校的导师制教学方案纷纷出台,本科生导师制逐步在国内高校开始推行。许多医学院校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也开始试行导师制。然而,这些导师制多在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实施[7-9],目的是帮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采用导师制来加强医学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导师制的教学平台上通过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坚定的专业志向、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是目前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10-13]。
5 本科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实行导师制的意义
实践教学在全部临床医学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有的“班建制“和”课堂讲授制”为主的教育模式下,加之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的限制,使得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举步维艰。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呼吁建立本科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导师制作为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教学平台,以此来改变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被动局面。实践教学导师制有望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彻底改变现有的“班建制”和“课堂讲授制”的教学方式,以“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推行导师制的意义在于: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导师多方面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②以学生为中心,因人施教,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③帮助学生了解医院、病房、患者,帮助学生与患者沟通,有利于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患者,提高临床实践能力;④增加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使其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医学知识;⑤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实践教育中实施导师制是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其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在自己所在的学院开展实践教育导师制工作,为临床医学实践教育的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S].2008.
[2]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9]第4号.
[3] Goldbloom RB,Jones GM. The role of a tutorial system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J]. Canad Med Ass J,1967,96(8):1027-1031.
[4] Neville AJ,Norman GF. PBL in the undergraduate MD program at McMaster university:three iterations in three decades [J]. Acad Med,2007, 82(4):370-374.
[5] Shields HM,Guss D,Somer SC,et al. A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 to train tutors to be discussion leaders rather than facilitators [J]. Acad Med,2007,82(5):486-492.
[6] 王佳琳.护理专业PBL教学法示范课程的建设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4):147-148.
[7] 梁丽艳,罗义雄,韦耀东,等.本科生导师制与临床医学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602-604.
[8] 章志红,廖承红,平静,等.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210-211.
[9] 柏志全,李久香,敖杰男,等.对推行和完善医学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72-73.
[10] 黄学惠,李武,吴晓鹃.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中开展导师制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5):514-516.
[11] 廖明.浅谈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阶段导师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6):616-618.
[12] 李晓梅,贾秀红,杨华琴,等.实习医师导师制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8):2877-2878.
篇5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英语泛读 课堂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尤其是维果斯基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识获得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过程。知识的学习和传授重点在于个体的转换、加工和处理,而非“输入”或“灌输”(Vygotsky,1986)。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的“经验”和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中有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被吸收,而只能被建构;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而总是以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学习者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的这种学习观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泛读课堂的教师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创建教学模式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二、泛读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泛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扩大视野,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研究生的英语学习仅靠单纯地、被动地由老师讲解英语的基础知识是不能满足现阶段学习需要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信息意义,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取代。因而在泛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把阅读自交给学生,教师则根据学生水平、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培养相应的阅读策略,从而使其建构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找到具体阅读细节中的大致方向。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会通过日常丰富的经验,或通过合情理的推理得出对问题的解释。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从外部直接灌输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建构主义认为文章的意义是学习者把已有的信息、知识、情感、经验及文化带到文字中建构的,而并非文章自身固有的(H.Douglas Brown,1994)。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先前的经验对课文理解的影响,并运用教学手段激活学生先前的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大概思路;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先前经验对其意义建构的影响,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及多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扩展。
在教授阅读技巧的过程中,学生对某一阅读材料理解的反馈需要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需要在指导下按照某些策略了解文章的立意,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共同体会行成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帮助学习者进步。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击活先前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意义是在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阅读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先前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图式知识是先前知识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一般世界知识、社会文化知识、主题知识、文体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意义的建构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教授阅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或击活这些知识。这一阶段可以通过讲解课文之前的准备活动完成。例如:《大学英语》第五册第二课“Snapshot of a Dog”,该标题对课文内容有明显提示作用。教师可在课堂伊始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因为学生已经知道“dog”在西方国家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本篇文章作者的思想肯定是积极的。在引导这个问题前,可以先问学生问题:“What is your favorite animal?Which is the favorite animal in Western?”学生通过对比,不仅了解了西方的文化,更加了解了文章的主题。在此教师可能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图式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俗语,像lucky dog,dog-days,hot dog,It rains cats and dogs。总之,教师应该着力扩大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导其调动已有知识,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2.搭建支架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能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的技能;一旦学习者获得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进行自我调节(范琳、张其云,2003)。笔者认为,支架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支架式教学的引导下,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会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1)推断和归纳利用背景知识、导言。
①推断。推断是阅读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包括推断词义、句子隐含义、作者本意等。阅读课上,阅读量很大,因此,学生要学会利用上下文及构词法等来推断词义。教师需根据某句话或是某个单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上下文从而得知陌生词汇词义来解读文章意义等;监督则是避免学生过依赖于字典等参考工具而失去分析、推测的主动性,帮助其提高阅读效率。课后则可以归纳、总结本课文中出现的词根、词缀,增加其词汇量。而对于一些有深刻隐含义的句子,教师可以着重指导学生反复推敲,并给予一定提示。
②利用背景知识和导言。这里主要指图式知识。利用背景知识建立对课文的理解是需要在阅读中必须掌握的重要策略。这也应和了建构主义的意义是在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基础上建立的观点。课文内容扎根于英美文化的土壤中,需要教师不断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即建立相关背景知识。比如在讲授《大学英语》第五册第28课“The Legacy of D-Day”时,显然,学生对此题目很陌生,更不用说对文章的大概意思有了解了,因此,通过对导言的学习,知道了“D-Day”的意思,教师做出解释,学生也就明白了文章的主题。而对于学生并不陌生的课文背景,则可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或经验进行推断。
③归纳总结。学会归纳总结也是阅读中经常应用的策略之一。教师可以把和文章主题相关的内容设计成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任务设计如找出主题句、归纳段落中心意、预测下段内容。学生对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够准确解决阅读问题。
(2)思维能力训练。要使学生独立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不仅要培养其一定的阅读技能、策略,还要培养其分析理解的能力,即提高其认知能力。在阅读中,教师可引发学生对某些和文章内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使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例如《大学英语》第五册第一课“How to Be a Patient Person”,通过了解这个题目,掌握美国人对生活态度如此重视的社会文化原因,并引发学生思考国内文化差异尤其是个人行为导致思考、行动上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对方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并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效果评价
由于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何克抗,1997)。在阅读课堂上,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均衡,为了保持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更好地完成课堂效果,教师可以把课文的重点化解成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去找答案,提高阅读效率,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的学生回答。把整个材料的阅读时间划分成主题鲜明的几段,既避免了学生厌烦心理,又增加了学习动力;同时,学生回答的准确率能及时反馈、反映出存在的理解和掌握问题,对那些阅读水平稍差的学生产生压力,督促他们更加有效地学习。
四、小结
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设想对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昭示作用。本文以阅读课的教学为例,探索了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主义理论起作用的可能性。建构主义教学观重视情境设置、意义建构和效果评价等重要环节,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参与意识更强,自我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庞彦杰.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7,(6).
[2]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篇6
为加快我县学前教育普及步伐,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和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关于编制我省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规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统一思想,加快推进我县学前教育发展
1、指导思想。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多种形式扩大资源供给,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基本均衡的县镇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基本原则。坚持公益公平、普惠于民,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努力缩小园际之间差距,保障广大群众享受基本同等的学前教育服务;坚持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地位,同时鼓励、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办法和途径,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坚持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根本宗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坚持先易后难,有校舍条件和闲置国有资产可利用的镇和社区应优先发展学前教育。
3、发展目标。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要求,大力发展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加强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社区幼儿园建设,努力缩小城乡之间、镇之间的差距,大力扩充学前教育资源,逐步构建“县有示范园、镇有中心园、村(社区)设幼儿班”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切实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按照“硬件建设一次到位,软件配套逐步到位,办园行为不断规范,办园质量逐年提高”的工作思路,“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建成幼儿园(班)57个,其中城区标准化幼儿园8所,镇级标准化镇中心幼儿园11所,中心小学附设或集镇社区幼儿园4所,村级小学附设幼儿班34所。积极发展0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从2011年秋季开始,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到2015年,全县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二、创新思路,完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和管理机制
4、完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各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在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制度建设、标准制定、投入保障、评估督导、日常监管等方面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鼓励多元化办园,扶持并规范民办幼儿园及早教机构发展,形成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学前教育需求。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逐步形成公办、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民办等多种办园模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凡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幼儿园,均参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收取保育费或实行限价收费,不足部分由政府给予一定奖补,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幼儿教育资源。
5、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县级统筹、县镇共建的管理机制。县政府统一制定全县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布局调整、经费投入政策,统筹管理全县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各镇承担发展社区(村)学前教育的责任,协助建设并办好辖区公民办幼儿园,加强幼儿园周边环境治理,促进辖区内各类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
三、强化措施,提高学前教育保障水平
6、优先保障学前教育规划。将学前教育建设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由县教体局会同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根据我县未来空间和人口布局科学规划县城、社区、镇幼儿园布点。对已经通过县政府审定的幼儿园布局规划要在今后的城镇建设中严格管控,防止挤占幼儿园规划用地。县发改局按照“谁开发建设,谁完善配套”的原则、城建规划部门要严格执行新建小区必须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小区建设规划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前置审核,小区幼儿园由开发建设单位配套建设,并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对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城建部门不予审批。小区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管理,面向小区住户和附近居民提供公益性、普惠。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撤乡建镇后的富余站所以及其他富余公共资源要优先用于改扩建幼儿园。幼儿园建址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交通、环保、安全等因素,从实际出发,合理设计服务半径。
7、健全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学前教育长效投入机制,县财政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自2011年起,每年预算学前教育专项奖补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用于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幼儿园的年度评估奖补。发改、财政、教育等部门结合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积极做好学前教育项目编报对接工作,切实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县财政做好项目配套资金保障,加快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保障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兴办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
8、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建设用地,一律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办理,实行优先安排,并按照中小学建设的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费用;对公民办幼儿园的水、电等费用统一按照中小学标准收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对民办幼儿园按标准收取的保育费免征营业税,对购买不动产用于举办幼儿园的,免征契税和房产税;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师经转岗培训合格后,可安排到公民办幼儿园承担保育保教任务;将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纳入中小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全部免除在公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孤残儿童的保教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给予资助,自2011年秋季起,全面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9、实行分类管理奖补。保障和落实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按照“政府、办园者和家长”合理分担原则,依据“园舍标准、师资均衡、质量达标、收费统一、群众满意”的总体要求,由县教体局会同县财政局制定《县学前教育分类管理评估奖补扶助办法》,每年由县教体局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从办园方向、办园条件、师资队伍、规范管理、保育保教质量、安全工作等8个方面对“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幼儿园进行年度综合评估,县财政每年足额预算幼儿教育专项奖补资金,并依据奖补办法将奖补资金拨付到园。
四、强化管理,提高学前教育办园水平
10、严格幼儿园准入制度。严格执行《省幼儿园办园标准》,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实行教育部门归口审核、登记、注册及年检和督导评估工作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年检结果,对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的幼儿园坚决予以取缔。加强对幼儿园的规模、班额、教职工配置的标准化管理。严禁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不顾环境办园条件盲目扩充规模、班额。
11、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保障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开展对特殊儿童及家长的教育指导,普通幼儿园应接收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障儿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幼儿园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幼儿园要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环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用书、音像资料、教玩具和幼儿学习、活动手工操作材料的管理,公民办幼儿园、学前班的幼儿用书由县教体局统一归口管理,依据省市审定用书目录选用,严禁自行选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严禁选用盗版用书、音像资料,严禁采购、使用不符合幼儿保教要求的活动用品;严格执行幼儿园收费标准,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县物价局和县教体局要加强对幼儿园收费行为和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尤其要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工作,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
12、强化安全卫生保健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工作,把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加强幼儿园安全设施建设,健全各种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应按标准配备专职安保人员,加强门卫及校车管理,原则上幼儿园不得使用车辆接送幼儿,如确需车辆接送幼儿的,必须经教体局、交警等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使用。各镇和综治、公安、交警、安监、教育、卫生、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管、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每年定期对全县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和管理,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坚决取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幼儿园(办园点)。加强幼儿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强化措施,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13、加强教师编制管理。严格执行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和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全日制幼儿园原则上每班2教1保,寄宿制幼儿园原则上每班2教2.5保,并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编制。由县教体局会同县人社局分年度编制幼儿教师需求计划上报省编制部门,按需配足配齐幼儿教师;从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教师以及全员岗位聘用落聘教师中,遴选一批适宜幼儿教育岗位要求的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培训合格后补充到幼儿园担任保育员。民办幼儿园及早教机构自主聘任教师,实行合同管理,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县人社局会同县教体局合理制定民办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明确“三金”交纳标准,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
14、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不断深化公办幼儿园人事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园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岗位聘用制和内部绩效分配机制,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不断激活教职工活力。加强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管理,使民办幼儿园及早教机构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享有同等地位,建立民办幼儿园教师公平竞争与合理流动的良性机制,为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15、加强幼儿师资培训。充分利用省市县三级教师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模式,加大幼儿教师培训力度。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实施全员培训。民办幼儿园及早教机构要预算一定比例的教师培训经费,分期分批地组织教师参加县教育部门开展的各类业务培训。鼓励和支持幼儿教师参加学历培训,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确保具备学前教育专业资质的教师比例逐年提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县幼儿园和优质民办幼儿园的专业引领作用,建立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制度,不断提高全县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六、加强领导,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16、加强组织领导。将学前教育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由县长任组长,主管教育工作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发改、人社、财政、住建、公安、交警、卫生、安监、妇联、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管、消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学前教育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教体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各镇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明确职责,密切合作,齐抓共管,抓好落实。
各镇要主动承担起发展辖区内幼儿教育的主体责任,对区域内幼儿教育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协调各村(居)不断改善办园条件,维护幼儿园的治安、安全和合法权益,优化辖区内幼儿教育发展环境,动员和组织家长参与早期教育活动,指导家庭幼儿教育。
县教育部门负责全县学前教育机构的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县学前教育工作推进情况,定期召开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县发改部门要会同教体局做好学前教育项目编制和项目资金争取工作,不断改善全县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县财政部门要协同发改、教育部门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要合理预算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确保学前教育资金专款专用。
县人社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编制管理,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幼儿教师的招聘、交流和调配,不断探索民办幼儿教师良性管理机制。要会同教育部门,督促各幼儿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险。
县住建部门要结合城镇规划,会同教育部门合理确定幼儿园的布局和位置,在城镇改造过程中,坚持同步建设幼儿园的政策规定,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规范化幼儿园。对新建、扩建幼儿园,要按照中小学建设减免费用的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费用。
县公安和交警部门负责维持好幼儿园周边治安秩序,严厉打击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强交通和消防管理,特别要严格接送幼儿车辆的年审和管理,对非法车辆要坚决清理。
县卫生部门负责拟订有关幼儿园卫生保健规章制度,监督和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业务工作,负责对0-6岁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卫生保健、营养、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指导。要会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切实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
县安监部门负责幼儿园安全检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责令限期整改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予以关停。
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篇7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当今教学领域的最新理论。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在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建构主义对高职英语教学的若干启示。
1、引言
随着社会对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高职高专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也备受关注。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并重,着力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但长期以来,尽管学生、老师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高职生英语运用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要有相当差距。本文拟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现存的若干突出问题及原因,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来探讨如何针对现存问题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得到切实地提高。
2、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笔者的调查和了解,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英语教学不满意,开始他们满怀信心地走进英语课堂,渴望自己的英语水平能够突飞猛进,但一段时间后发现现实并非如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大挫伤了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高职英语教学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薄弱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普遍英语基础差。有的学生在入学前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听说训练,有的既听不懂又讲不出,词汇量严重足,所以能积极使用的词汇更少,语法知识贫乏,有的连最基础的时态、语态都.未掌握,写作水平低下,写的作文句子不通顺,错误百出。可见,高职学生普遍薄弱的语言基础影响了他们的基本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2.2内容滞后,缺乏实用性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英语教材仍然侧重知识的传授。这些教材往往课文冗长,练习多,内容缺乏时代性、趣味性。许多教材的各个部分缺乏联系性,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对教材学习的兴趣。
2.3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依然占主导地位,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2.3.1教师依然是课堂的核心和控制者
英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一股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语法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对其他教师上课情况的了解,高职英语教学主要采取以下程序展开:先听课文示范录音,接着讲解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及语言点,然后做每单元后面针对课文I容和语言点设计的练习。仔细推敲下,不难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安排的一个个步骤和任务,而并非主动参与其中。学生成了老9币“忠实的听众”,在课堂上操练英语的机会、时间很少,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未得到真正的调动。显然,这种英语教学模式与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差距。
2.3.2教学手段的局限性
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有时会使用一些教学手段,如: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等,但总体而言,对于现代化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利用还不充分,方式也不够灵活。
2.3.3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
师生间的交流尤其是课外交流不够。师生间有距离感,放任型师生关系普遍存在。许多教师上课以传授知识为主,只顾自己上课,不注重学生反馈,上完课走人,师生关系疏远、冷漠。
2.4考核手段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往往还是以书面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唯一检验标准。这种考核形式不能对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实践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恰如其分测试并获取合乎实际能力的相关指标,而只是以一份试卷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手段最终导致学生英语学习仍是以模仿、重复、死记硬背为主,不能完成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是关于人“如何知道”、“如何理解”的哲学观和认识论,最早由瑞士的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又在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获得知识的多少不完全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和书本的能力,而是由学习者自身的经验以及他人协作的结果决定的。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情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牛由外部刺激的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要求英语教学界必须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活动,努力探索改进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建构主义理论是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要思潮,学习和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带来如下启示:
3.2.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把课堂从教师手中转交给学牛,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挥个体的主动性,把当前所学内容尽量和以往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3.2.2设计学习任务,创设理想的英语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建构主义用问题来驱动学习,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提出学习任务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学习情境设计有助于将问题置于一个真实的任务环境中。因此,教师要注重适时引入新鲜的背景资料,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英语环境中学习。例如:新视野英语教程》提供了各种具体活动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情境中,通过尝试、犯错和所获得的反馈信息,使英语变得更加流利。读写教程中的Leadin环节中有关的启发性强的图片,直观地反映了各单元的主题,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racticalwriting部分学生需要自己动手设计名片、创作海报、制作请帖、填写出国留学申请表、填写银行储单及写公告等。在这些真实情境中,学生极大地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3.2.3丰富课堂活动,促进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
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建构主义十分重视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作用,强调“协作”与“会话”,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是这种社会性作用的主要体现形式。建构主义的合作学习就是“生生互动”,指的是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通过小组讨论、扮演角色、相互评价、相互激励、互帮互助等合作原则建立起合作与竞争的生生关系。如:在每次课开始前的5分钟让学生热身,把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在组员之间进行分工。每个组员单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解决当前的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或辩论,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牛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2.4积极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为了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丁.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信息技术是学的工具。计算机多媒体即使可以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结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但是,如何获取信息资源,应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学生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比如:向学生推荐实用的英语学习网站;帮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英语学习材料等。
篇8
学了一学期的参与式教学之后,了解了导学案,但对于它的作用,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挖掘和发挥,陈晓燕老师给了我前进的指引。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以“导学案”来引领学生学习,支撑课堂,让孩子们变"苦学"为"乐学"。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合理预设有效生成
导学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主要包括四个板块: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后作业,设计时努力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课脉清晰。
1、让学生通过听磁带,读书,思考,查字典,查阅教辅资料完成导学练习等形式初步感知和理解新授课内容,并尝试解答和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这在我们的课上是很少见的,特别是语篇教学中,老师都预设好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
2、课堂活动是学案的主体部分,要努力创设真实的情境,引领学生开展问题研究,合作学习,同时要捕抓即时生成的信息。{活动部分,我们平时一直在实践,并以创设真实情景为追求,开展pair work, group work,survey等活动,即参与式教学的大动小动。}
3、课后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新知,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兼顾习题的类型,难度,数量,坚持分层要求。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On the farm A》教学中,预习后设计的环节,
在新课开始前,唱一首与“farm”有关的儿歌“Bingo”然后通过Daily talk and Free Talk复习曾学过的单词“early before”并从一般现在时“Does he···?过渡到Did you···?”进行提问,为后面的学习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
在新授部分,老师设计了“today,last week”两个topic,引导学生在听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问题,奖励制度激发。
在完成课文问答的基础上进行课文回顾retell(根据板书)
通过品读对话“what did you do?what else did you do ?”进行了“pair work”的拓展操练和展示在有效地指导和合作后,他们展示表演了对话,老师适时地鼓励和肯定学习,希望这样能更好地保护学生语言表达的热情。
依据重点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what else did you do?在Fun with English 环节,设计了四个难度不同的练习,抓住学生乐于挑战的个性。
二、合理使用导学案,坚持原则有效实践
1、提前下发导学案,作为一部分家庭作业为第二天的新课学习做充分的准备,坚持及时反馈,让老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有所了解在课堂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有利于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预习方法。
2、灵活使用导学案,预设根据生成调整。
3、及时反思导学案。让学生动起来————生本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点滴体会
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所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展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生本教育因其高度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全面依靠学生,从而使教育获得无穷的生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大力推广“生本教育”的过程中,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本人坚信在英语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开口,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及运用学习素材,进而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为此,本人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渐探索出几种英语生本模式,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西方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Tell me, I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 在多年来的英语教学中, 让我真切感受到这一点。在英语课堂上如能恰当地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各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课堂教学会变得更丰富、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快乐教学”的效果。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生本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点滴体会,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一、 互帮互助,共同进————成立英语学习小组
生本教育体系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具有学习的天性,学生基本上是讨论者,他们个个喜爱讨论,也能够通过讨论深化对知识深度的认识。因此,我们的英语课堂生本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讨论的生本化,讨论的常规化。只有讨论生本化、常规化了,就不必担心学生的潜能发挥不出来。我划分小组也是从张芹老师那里学来的,划分小组的方法和张老师的是一样的,我想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下面以Word Game环节的教学过程为例:以前,学生们掌握一个单词靠的是教师的反复带读和学生的反复跟读,带读一遍又一遍,跟读一遍又一遍,直到学生基本会读为止。然后教师讲这个单词的几种用法。这样学生学到的单词不可能超过老师教的几种用法,只能是效仿,效果并不理想。现在好了,受益于生本教育,尝试着将学生分成四人英语学习讨论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在小组长的组织带领之下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而且,经常是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与本课词汇学习有关的资料,例如,某些单词的常用搭配,某些单词的特殊运用等。然后,在课堂上,让每组学生派代表展示和运用这些词汇。同时,如果小组还存在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也鼓励将问题展示出来,进行小组之间的互助交流,最后由教师做补充和小结。显然在这样的课堂下学习的学生,再也不会觉得英语课堂的枯燥无味了。学生掌握单词的数量及用法远远超过传统的教学形式。他们在课堂上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研究,却没有任何心理上的束缚与压力,畅所欲言,滔滔不绝的讨论气氛一浪高过一浪,人人都在参与讨论,人人都在把自己的想法及获得的信息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这对于英语的学习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二、我是小小老师———————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
生本化教学的特征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天性潜能,学习和思维的本能作用。人天生就有表演的天性。在英语课堂上,将师生的角色进行置换,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在实践中,就拿课文讲解来说吧,我是这样操作的。让学生在课前分小组进行课文的自学,提前提炼课文的重难点部分。在课堂上,以加分的形式鼓励各小组积极参与课文的“教”,最后由教师做补充,做总结。这种做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在课堂上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他们又是热烈讨论,又是请教老师,或上网查相关资料。而且,每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肯定时,心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例如,有一个小组负责讲解课文时进行了充分的组员分工,有的负责提问,有的负责解答,有的负责记分,有的负责评价,有的负责动作表演等等,把整个课堂搞得趣味横生。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求知的“原动力”发挥出来了,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讲故事
讲故事是一种原始的但又行之有效的授课方式。对故事的兴趣,是人类认识需要的一种精神表现,是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情感和认知统一的本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传统师本体系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很多零碎的知识点,学生们也是很艰难,很无奈地“咽啃”教师已经咀嚼过的东西。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感觉也是比较痛苦的,根本没有达到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教学目的,更加体现不出语言的交际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编故事和讲故事。编故事的要求是尽可能多地利用本课学习过的单词、词组、句子等去编写任意主题、任意情节的故事,然后由各小组派代表将本组的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其他小组的同学听。结果,在课堂上,所有学生通过编故事与讲故事的活动,很好地培养了自身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由此可见,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串编成故事,再将故事惟妙惟肖地讲出来,不但从真正意义上掌握和巩固了所学的内容,而且还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四、今日错,今日纠 ————让学生默写当天错误的单词
英语学习到了初二阶段,背单词开始成为孩子们最头疼的事,可是课程内容多,词汇就多。我坚持每天听写单词,每个单元有多少单词我会事先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让学生标注出来这一单元共有多少个单词,这样一方面便于我给学生布置背诵的任务,单元单词少的时候我就让学生20个、20个的背诵,如果单词多的时候我会让学生30个、30个的背诵,另外一方面让学生熟知在学习这一单元时需要他们掌握多少个词汇,而且学生前一天回去背诵的内容就是我第二天要听写的内容,听写完后我都会立即批改,并记录听写情况:全对的有哪些,有进步的是哪些,哪些需要重新听写。并在班上表扬全对的和有进步的。要求重新听写的课后找组长或到办公室找我进行听写。一段时间后,我训练了几个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让那些要重新听写的找小组长去完成。放学后如果还没合格(错三个单词以内算合格),就留下来继续背。但一想到强行留学生不仅会让老师疲惫,而且也不符合学校教育的规定。学生晚回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老师也会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又立即采取家校合力,让家长配合在家给孩子重听写的方法,然而由于家长们个别水平的确有限,听写情况离理想状态还是感觉有千里之遥。
这一学期我改变了方法,我当天听写完了之后尽量赶下午上课之前给学生把听写本发下去,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错了那些单词或者是短语,然后默写好自己错误单词的汉语意思,然后找我默写,如果默写合格了的话我就在本子山签上MISS MA,这个MISS MA的签名很重要,第一:有了MISS MA的签名不用订正10遍,只订正3遍就可以了,第二:有了“MISS MA”还可以换德育考核分,一举两得,学生每天默写的乐此不疲,我签名也签的很是开心!
五、分层辅————具体学生具体分析
因为英语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例如在一班,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六、幽默,让教育润物无声;幽默,让教学方法大道无痕。
早在几年前,就有教育专家提出了快乐教学法,而快乐的标志是什么?课堂氛围至少应该是快乐的,轻松的,和谐的,还应该时不时地迸发出笑声。另一位著名的教育者也指出,看一堂课成功与否,就看课堂上的笑声的多与少。其实这也道出了幽默课堂应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课堂教学状态。
一次考试时,试题中出现了both…and …的句子,结果不少学生在理解时根本搞不清“both”和“and”之间的并列关系,导致出现了种种错误。于是,在订正试卷时,我首先请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起来用both …and…造句,一名学生站起来说:“My teacher is both beautiful and friendly.”这时我笑着说:“哪个老师身上同时拥有beautifulfriendly这两个优点?”我问着学生,但是手在自己头上指着,这时学生都受不了了,这时全班孩子笑着大声说:”MISS MA,说的就是你。”一句玩笑式的幽默,不仅让学生明白了“both”“and”表示“两者都”并列关系,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一节看似枯燥无味的练习课,因为幽默的话语,重新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幽默来自活生生的现实,来自课堂教学的师生生活。凡是幽默,都是现场即兴造就的,而不是刻意设计的,是自然生成的,而不是有意为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注意力投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目光始终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细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表情的细微差异,及时地评判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幽默风趣的话语消除学生心头的疑惑,不安,紧张等因素,引导学生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七、向张芹老师学习----让学生发明傻子定律
课堂教学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也尝试着像张芹老师那样让孩子们自己去发明定律这些张芹老师所说的傻子定律,可以让孩子更好的去记忆语法点或是词汇短语之间的区别。有一次我在讲on the tree 和in the tree中on和 in的区别on thetree是树本身的,而in the tree是树上外来的东西,学生特别容易搞混淆,结果我想到长在树上的橘子是orange,而且orange第一个字母是o,所以这样记on the tree就很好记了。这学期第四单元中bring和take的区别学生就特别容易搞混,bring是拿过来,take是带过去,讲过很多遍,结果错误率还是很高,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想怎样去记忆,我们班的张志超就想到一个很好的方法。(幻灯片)还有就是 f变V加es的名词学生每次都容易搞混,我就让学生记了一句顺口溜:妻子拿刀去杀狼,架后小偷逃命亡。(这里面出现的词语: wife,knife,wolf,shelf, life)学生一开始听到这个顺口溜觉得特别新鲜好玩,一会他们也就记住了这几个单词。(arrive in 和arrive at的用法)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十七大报告中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十报告中的“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现代”四字的加入,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职业教育,就业才是关键。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普遍存在就业力不足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目前的学历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实践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教材。因此,制图、识图能力是学生将来从事建筑工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职业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现“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这一理念, 如何在今后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抽象难懂的问题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解决,加强学生实践制图技能,这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高职类学生由于基础差、空间想象力缺乏、学习兴趣不高等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对制图识图原理理解不清、对点、线、面投影特点产生混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等现象。学生往往学到投影部分听不懂都不想往下面学了,常常听到学生抱怨说空间想象能力不好,不知道怎么学好。针对这些情况,在实际教学当中,更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以职业教育为目标导向,探析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教学大纲,把握教学进度,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大纲中明确了《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绘制阅读建筑工程图纸的能力以及熟悉建筑基本构造。根据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教学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投影原理,主要包括点线面的投影、曲面投影和立体投影;第二部分为建筑工程图的绘制与识读,重在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第三部分为建筑基本构造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基础、地下室、墙体等建筑结构的介绍,使学生对建筑整体结构有个整体的认识。
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往往本末倒置,在投影原理部分占据很多课时量,到施工图的绘制和识读以及建筑结构部分就显得很仓促了,导致很多学生到后期施工图和结构图识读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所以在教学模式上转变,首先要找到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的契合点,合理把握教学时间,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真正对就业有用的知识,从而完成职业教育的平稳过渡。
二、以阶段性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对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学内容、过程和进行分析。结合职业运用和课程学习需要,在教学中主要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课程基本能力形成的初级阶段以选定的项目为能力训练目标和知识训练目标,在课程设计中让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做、练建立空间想象,掌握制图标准和规范,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第二阶段:识图与绘图阶段:我们根据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的能力目标,选择合适项目。比如让学生看已经竣工的全套施工图、带领学生到实际工地去参观、让学生上网搜索施工工程视频和图片等等,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训练学生利用建筑制图原理及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相关知,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使学生不断巩固识图步骤和制图标准的相关知识,强化学生识图能力。例如:“识读建筑施工图”主要训练学生对建筑物开间、进深、层高、净高、建筑红线、梯段、踏步等专业术语的表述能力,“识读结构施工图”主要训练 学生对混凝土、钢筋、抗震等级等专业术语的表述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知识的拓展阶段。通过与往届毕业生凯座谈会、到建筑工程企业的走访和调查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与实践接轨,同时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层面。
三、《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教学设计
3、1直观教学法的运用
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教师用语言形象具体地描述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具体地讲是应用模型、图文、挂图、实物、多媒体现场参观等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几何元素与立体的空间形象的感性储备越多就越有利于形象的建立和提高。
投影原理的讲解是课程的重点也是课程的难点。该知识点的掌握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想象能力,而我们高职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教师采用了模型演示与虚拟动画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教学时通过给学生展示模型,分析模型的形体结构,加强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设计和制作虚拟动画,对模型形体进行剖析,使抽象的理论变的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增强了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如果没有模型,可以想方设法就地取材如利用教室的地面作水平面黑板所在墙面作正立面右侧墙壁作为侧立面来构成三面投影体系。在讲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时可利用一支笔、一张纸分别当作一条线、一个面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解基本体的投影时可以利用纸盒制作长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形体。在学习建筑施工图时,可以通过一些建筑工程工作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用建筑专业术语与工程技术员交流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
3.2、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3.2.1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与自身素质, 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制图课学习的兴趣,首先应使学生明白制图课“学什么”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大概内容。知道将来能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将往届学生的优秀制图作品、作业作一个展览,让学生参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应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本课程,联系实践来强调制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2.3开展多项比赛,增加学生学习乐趣
在制图教学的过程中,多开展仿宋字大赛、几何作图、绘制专业图比赛,并把优秀参赛作品在全校展览,既可以促使学生练好专业技能,又可以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积极学习,你追我赶,不断进取。
以职业教育为目标导向,通过对《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教学模式探析,对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需在教学资源建设和任务驱动方面努力探索,把职业教育办好、办精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薛跃龙《建筑工程识图》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恩 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篇10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策略
体育课堂源于生活,相关的体育运动都是以生活劳动为依据得来的。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体育运动项目也在不断创新,新时期的体育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体育教师应该学会把体育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掌握生活技能。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要对学生目前的现实生活进行关注,还要对学生将来的生活进行关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基础教学,锻炼其意志,并使其达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了解体育的重要性等。
1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近年来,学校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对于体育竞技以及锻炼人的吃苦、拼搏等体育精神方面有时候过于注重,而容易忽视体育本身的娱乐性,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了原有的兴趣,甚至是一谈到上体育课就有了不想参加的心理。而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的主要内涵就是在原有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将日常生活中与体育相联系的部分增加到体育教学之中,从而使得体育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体现生活。对体育教师来说,则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将生活化添加上教育课堂中,以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将其应用于体育活动中,从而达到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目的。
2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结构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上,其讲授的主要结构就是以体育项目为主,并以掌握运动项目技巧为主线。受到这种体育教学结构的影响,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不强,且有关体育本身存在的健身、娱乐等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因此构建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大势所趋。其大体的结构就是一种以娱乐、强体和竞技为主体,并在这种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内容再进行具体划分为基础性、提高性、专项性这三项。并将相关的教材内容分成重点性和一般性两种。通过对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划分,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增强体质的目的。
3 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3. 1 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实际上,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身健体,不能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然而现实生活中,中学体育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造成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不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体育项目测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项目测试,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厌烦心理,从而教师很难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2 教学形式单一化
体育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使得体育课堂教学过于单板、陈旧、缺乏上课活力。首先,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总是单一化的听教师讲课,看教师反复示范动作,没有时间去感受上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的乐趣,进而使得上课的效果不理想。其次,在体育课上教师过多地强调课堂纪律以及服从教师命令、听从指挥等,使得体育教学本身失去了原有的教学目的,又因其缺乏实质性的教学,从而失去了体育教学的真正的意义。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造成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致不高,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3. 3 师资力量、资金的缺乏阻碍了教学的开展
首先,从师资队伍来看,虽然近年来,部分中学学校通过培养和引进等手段增加了部分师资力量,但就目前中学的现状来说,师资数量明显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师资的受教育程度、职称结构等。其次,就目前来说,大部分的中学学校对体育教学方面的资金的投入出现明显不足的情况,由于用于体育教学资金的缺乏,造成学校用于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以及器材等明显跟不上学生的需求,使得体育教学以及体育活动方面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4 开展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措施
4 . 1 模拟生活化的情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以往的中学的体育课堂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应对中考的有关体育项目的考试,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强调体育项目中的动作要上面,或者直接采取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等,学生上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主要就是可以缓解学习的压力,但是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喜欢,从而就难以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上课氛围,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而采用模拟生活化中的情景进行教学的体育课堂,则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上体育课的愉悦,更能够使学生放松学习的压力,同时还能够达到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思想的目的。模拟生活化的情景需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内容,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模拟情景时,要寻求两者之间的一个合适的相切点。
4 . 2 将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和竞争性进行有机结合
在中学的体育课堂上将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和竞争性进行有效结合可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加大对教学内容的娱乐性的重视,并非是完全抛开教材的上内容,直接选择娱乐性很强的体育项目,开展体育娱乐活动,而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学生不感兴趣并且认为是死板的体育项目加入娱乐性因子或者是将其娱乐性的部分进行扩大。但如果是只注重体育项目中的娱乐性,则就会失去体育教学原有的目的性,容易造成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玩的心理,进而造成在体育课堂上懒散自由的体育氛围。但是如果在体育教学内容上将体育项目中的娱乐性与竞争性进行有机的结合,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4.3 知识回归于生活
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将在课堂中学过的知识以及所用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进行灵活运用,使其在实际的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去应对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突发症状。在这种运球方式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运球的动力,了解运球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其次通过两两进行组合练习运球的方式,使学生在运球练习中互帮互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就避免了老师不断地重复相同的动作,学生不断地模仿的枯燥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更能够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因而更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 . 4 积累生活经验,应用课堂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体育课堂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宝贵的教学素材,更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将老师讲解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起来,也就无法构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性的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并收集与上课有关的资料,从而积累生活经验,并将其应用于课堂知识的学习之中。
5 结语
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就是寻求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体育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找出其与学生生活中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更能够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加以理解,进而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而对学生来说,可以通过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并通过课外的联系形成一种良好的锻炼的习惯。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热爱生活,热爱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王海荣,张博.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途径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5(3):85-86.
- 上一篇:关于机械制图方面的知识
- 下一篇:小田变大田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