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械制图方面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机械制图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有效融合;教学现状;师资队伍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H1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5-007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370
机械制图就是利用图样准确表达机械的结构形状、大小、工作原理与技术要求的学科。计算机绘图是计算机图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机械图样的绘制,比起手工而言,其可以说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绘图手段。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算作是相辅相成的一种方式,学生想要掌握良好的计算机绘图技能就需要先掌握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这说明两者之间的融合不仅能够保证教学理论与实践并存,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效融合的意义
在实际的教授过程中,两个课程先后进行,这种独立的教学手段导致了课时的浪费,其中运用到的模型、挂图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再加上手工绘图拖慢课程速度,目前已经难以适应当下教学的需求,并且将计算机绘图安排在机械绘图课程之后,其内容上存在重复。从探究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可以发现,其最终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重点是突出其应用性与实践性,整个机械制图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识图与绘图方面的能力,机械制图原理就是通过计算机绘制二维图形的基础,而计算机绘图能够为二维机械图样提供先进、快捷的方法与工具,这样一来就能够提供学生在绘制二维机械图样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具备绘制二维图样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具有设计三维实体造型能力与将三维实体模型转换成为生产所需的机械图样能力。
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效融合的具体途径
2.1 构建全新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体系
之所以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两者结合,不仅是因为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考虑的原因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导致在计算机绘图方面的主要教学任务逐渐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设计图形的能力以及将三维产品变成图形的能力。而这种改变也就加快了计算机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体系的改变。整个教学体系的改变与创新主要以构型设计作为中心,站在立体的角度,遵从三维到二维的认知规律,将基本的投影理论、机械CAD理论等贯穿其中,将原有的机械制图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新穿心,借助三维设计软件,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将三维分析与制造理念融入到新的教学体系当中,重点加强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同样需要教师在教学、科研、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提高,既需要教师表现出对两者结合的知识点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对科学研究水平,因此想要将两者有效融合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例如,某院校在实施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效融合的方案之前,对教师的提升方面做足了准备,该校专门邀请了该方面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都较高的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把关人,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与监督,目的就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院校还举办多种教研、科研活动,让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双重加强。
2.3 进行特色教材的编写
进行特色教材的编写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结合院校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编写不仅能够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薄弱点进行加强,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在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能力。
例如,某院校积极与其他院校合作共同编写了《现代工程制图基础》等教材,同时还推出了电子素材版本,将画法几何、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又根据其规律将该教材分为基础与应用实践两个部分,其中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保证该学科的系统性完整连贯。整个教材带有明显的系统性,从基础的二维到三维的过渡,通过借助以构型设计为主线,充分突出教材的实践性,同时教材中应用到的案例、图片尽量选择实际,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之外还充分富有工程实践意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4 推进教学方式的改变
考虑到以往的机械制图教学方式就是利用黑板、模型、挂图等方式来进行立体空间的一个动态讲解过程,这种方式之下教师难以真正展开教学,学生也难以理解,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通过更加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和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良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
例如,某教师考虑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总结逐渐开发出了一套关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电子版教案,在发现一味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时该教师发现课堂效率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将原有的教学方式也融入其中,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处理好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找出结合点,将两者之间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又例如,教师在讲解机械制图当中的基本体三视图投影教学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在实际演示教学中利用AutoCAD绘图菜单中的建模功能建立了一个基本题的三维实体,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再借助视图中视觉样式与三维视图功能让学生去观察建立的三维实体,引导学生从左视、俯视、主试三个方向去观察,最后教师再利用自由动态观察功能让学生在各个投影方向观察,这种方式之下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2.5 加强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内容融合
在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将两者之间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可以在完成了机械制图的教学之后然后再将计算机绘图的知识进行教学,通过借助计算机绘图的知识点来巩固机械制图的学习,最终实现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的双重训练,通过将两个课程的内容进行相对应的融合,更加能够提高其效果。
例如,某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对两个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研究,通过深入的探索将机械绘图基本知识这一章节与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两者结合起来,将投影作图基础与计算机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结合起来,将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与计算机绘图中的高级绘图命令、剖析图和断面图的绘制结合起来,将机械制图中常用件与标准件的内容与计算机绘图中的块与设计中心的应用结合起来,同时在结合的过程中当讲解到AutoCAD绘图环境时教师将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规定进行了讲解,还有在讲解的过程中对国家对顶的尺寸注法融合进AutoCAD尺寸标注的讲解中,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课程效率,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将两个课程的内容联合起来,实现更好地理解。
2.6 推动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创新
考虑到考核方式与手段直接影响到学生考核的公平性,同时为了能够全面又客观地检测学生在进行了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效融合的一个整体效果,就需要将原有的单一的考试形式进行改变。此举不仅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某院校为了能够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考核与评价体系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调整。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终于开发出了一套关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试题库,该题库内容的设计上既包含了对学生在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同时又适当性地增加了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将平时的作业成绩也纳入考核的内容中,同时还增加了关于三维实体构型设计方面的内容。在考试题型的设计上,也更加注意灵活多变性,重点都放在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空间立体分析能力方面,除了传统的基础题、综合题之外,还增设了构型设计题等,通过这种方式有效考核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进行有效融合,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改变,更多的是从整个的教学体系、教学方式、考核与评价体系、教学教材方面进行改变,同时还需要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加强,才能够真正做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志毅,林雪娇.谈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对机械类专业教学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
[2] 童秉枢,易素君,徐晓慧.工程图学中引入三维几何建模的情况综述与思考[J].工程图学学报,2012,12(4).
[3] 王桂林.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趣味性[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3,15(9).
篇2
关键词 Auto CAD 机械制图 融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机械制图在Auto CAD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Auto CAD和机械制图这两门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独立存在的,一般是在不同的学期分开开课,先学习机械制图,后学习Auto CAD。在学习机械制图时,只是单纯的书本学习,学生由于缺乏实际模型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兴趣不大,而在之后学习Auto CAD的时候,学生在需要用到机械制图的知识时又想不起来,这种分离式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并且根据职业教育的政策实际和当今职业院校的操作实际,现在职业教育的顶岗实习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就造成了课时越来越短,因此,必须将机械制图和Auto CAD这两门课程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加快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方法改革,才能使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
2 机械制图与Auto CAD的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学校的机械制图和Auto CAD这两门课程是分开来上的,上完机械制图再上Auto CAD。学生在机械制图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比较复杂的投影关系难以理解和完成、投影几何学的认识不到位、难以比较和鉴别相似的原理和概念、国家标准意识淡薄、作图速度不快,而且传统的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有以下弊端:教学力式采用传统的模型加挂图,内容陈旧、单调,缺乏直观性不强,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教学模式普遍上是“填鸭式”、“满堂灌”,这就致使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只重视课本理论知识,不注重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2.1 融合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是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计算机绘图的基础是机械制图原理,同时又为机械制图提供先进的工具和方法。想要阅读工程图样、绘制出符合工程需要的图样,就必须要掌握机械制图的原理。Auto CAD和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这是由于工程类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工作时,必须要和各种图样打交道,同时要对机械制图的知识十分了解。
2.2 融合教学内容
通过研究,想要将机械制图与Auto CAD这两门课程有效地融合起来,就必须在学生掌握绘图规范,国标制图标准的基础上,在学生熟练掌握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手工绘图之后,加强Auto CAD绘图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绘图过程中重点使用Auto CAD制图。从两门课程的内容来看,可将机械制图与Auto CAD分为如图1所示的几个互相对应的模块。
下面对机械制图与Auto CAD这两门课程内容的融合做一下简单介绍:(1)“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尺寸及识读与剖视图”等机械制图的内容与Auto CAD中“对象跟踪、捕捉等绘图辅助工具、尺寸标注命令及图案填充命令”相对应;(2)“投影概念和点、线、面投影” 等机械制图的内容与Auto CAD中“基本绘图命令、显示控制命令、常用编辑命令” 等结合起来讲授;(3)“常用件、标准件、装配图、零件图” 等机械制图的内容与Auto CAD中“块的创建、插入、文本输入、尺寸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相对应。通过将机械制图与Auto CAD这两门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之后,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CAD的学习、增强学生计算机绘图的熟练程度,减少学生手工绘图的出错率,同时也能减轻老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
2.3 重置考核方式
将机械制图和Auto CAD这两门课程融合之后,应该重置两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应该再将两门课程分开来考核,应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素质、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考核,把笔试和机试操作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对学生掌握机械制图与Auto CAD水平进行全面的考核。
3 机械制图与Auto CAD融合式教学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机械制图和Auto CAD这两门课程的实践性都比较强,主要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作图、读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Auto CAD是以机械制图为基础,能够有效促进机械制图的教学工作。只有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理解了复杂的投影关系、对投影几何学认识到位、能够辨别相似的原理和概念和增强国家标准意识,才能应用Auto CAD画出符合要求的图样。机械制图和Auto CAD这两门课程的融合式教学,并不是指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思维,而是指利用计算机这一先进工具,甩开图版,加快绘图的快速度和准确度。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应把手工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同样重要这一理念灌输给学生,在完成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之后,让学生同时完成Auto CAD绘图和手工绘图,从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4 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将Auto CAD与机械制图有机结合在一起,保持两门课程的同步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两者相互补充、对照,使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提高的同时,空间想象力也能得到提高。并且在机械制图中辅助Auto CAD制图学习,给机械制图课程增添了活力使其更好理解,在Auto CAD中利用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达到了教学效果有效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谷江南.AutoCAD与机械制图融合式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23).
篇3
关键词 课程整合 课堂效率 机械制图 AutoCAD
机械制图学科是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课,主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图形表达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为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绘图能力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是单独开设机械制图、AutoCAD、公差与配合测量课程,甚至由不同的教师去教授这三门课程,导致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度较差,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与学科的相关度,笔者对课程进行了新的整合尝试:以机械制图基础理论为主,AutoCAD为辅,并穿插相关的公差与配合测量课程知识。改革效果相较于传统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增且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1 课程内容的整合设置
当前社会用人单位较为看重技校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中,要注意以实际技能操作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手段,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技能操作水平、提高课程效率的课程整合目标。笔者的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设置如下所示:
(1)制图的基础知识,包括课程的基本要求、制图的国家标准等;(2)AutoCAD 基础知识,包括AutoCAD用户界面、设置绘图环境和绘图的概念术语;(3)投影与视图的基础知识,包含点、线、面的投影、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4)简单图形的创建,通过平面图形绘制讲解AutoCAD中的绘图和编辑命令;(5)组合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包括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组合体的尺寸标注;(6)AutoCAD的尺寸标注及常用绘图命令的综合应用,上机绘制组合体视图并标注其尺寸;(7)零件图,包括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极限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读图方法以及AutoCAD绘制零件图,并进行文字、尺寸、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等标注;(8)装配图,包括装配图的画法,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明细栏,并要求AutoCAD绘制装配图;(9)专题项目测绘,强调综合技能的训练,利用两周的时间进行实体零部件的测绘,要求手工画出草图,再用AutoCAD绘出整套图纸。
2 课程整合实施后教学方法的改革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法,着重强调加强机械制图与CAD课互动实践教学。
2.1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内容穿插讲授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对教学内容再梳理的过程。笔者将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以ppt的形式呈现,再结合声音、动画等效果,让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立体、生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也高。在讲完相关基础后,可以同时利用AutoCAD 软件授课:(1)复习巩固。可以把基础知识中所涉及到的图形提前在AutoCAD 软件中建立模型,在授课时,通过对模型的旋转、剖切等操作,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承上启下,导入新知。可以把手工绘制图形的过程,在AutoCAD中演示,通过两种方式的对比,学生更能直观地体验到计算机绘图的高效、美观、便于修改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教学将两门课程的内容穿插起来讲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2.2 实施项目教学,将课程内容应用于实际
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至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仅为项目的开发者、指导者。学生通过所选项目的实施,了解和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并获得最终的结果。例如:在进行制图测绘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学校联系一些附近的工厂,合作绘制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零件图纸。根据工厂提供的零部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零件的测绘,从尺寸测量到手工图纸的绘制,然后根据手工图纸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实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最后进行分组答辩。答辩由指导老师及工厂项目负责人组成,从中评出最优秀的作品作为工厂拟用图,并将优秀作品在全班展览。项目教学的关键是“项目”是真实的,且项目实施的结果是“有用”的,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与实践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及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起着比较积极的作用。
3 评价、考核方式的改革助力课程整合实施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除了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评价与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应注重以能力为先,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考核与评价的标准以实践操作为主、笔试为辅,通过手工绘图作业、理论基础笔试及利AutoCAD实际上机绘图、独立完成的项目成果,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4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实施前的准备
4.1 培养能够胜任课程整合新课程模式的教师
职业学校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能力上也存在着差距。机械制图基本功扎实的往往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及工厂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但其计算机绘图能力水平就相对较弱。而计算机绘图能力强的新教师,机械制图基本功又不够扎实、教学经验不足。培养综合教学素养强的能够胜任课程整合的教师,便成为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学校应该搭建平台,让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应该多创造机会让有潜质、肯学的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交流,通过去工厂和下实训车间获取直接的实践经验从而加速育成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双能教师。
4.2 教材的研发
学校应开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使用的《机械制图与CAD》教材。加强课程整合的集体备课,提倡教学资源的共享,创建学科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不断完善教学系统,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掌握机械制图基础理论的同时,空间想象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学中,两门课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在教学内容上避免了重复,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机械制图与CAD 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动态、循环反复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只有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才能将这两门课程整合得更优、更高效。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本文对中职机械制图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低效教学问题进行了剖析,分别从教材、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积极查找导致低效教学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提高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械制图;低效教学;对策
机械制图是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最基础的课程,课程内容以“绘图”和“识图”为主。由于机械制图课程内容多、知识相对抽象,对于基础知识薄弱(主要是初中数学关于立体几何的学习基础)、学习被动、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中职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y度,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机械类专业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未来的岗位就业。因此,积极探索当前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改变现状是中职教育者应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机械制图教学低效的表现
1.教材的“形式学科化”
虽然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机械制图教材经受了几次变革,但仍旧无法摆脱“形式学科化”的弊端,章节形式单调、内容与实际岗位脱节、课程缺乏弹性,不利于中职生进行选修学习和自学学习。现实生产中一些新的方法、工艺、技术在课程中得不到充分反映,阻碍了机械制图课堂的高效教学。
2.“学生主位”缺失
被动学习现象仍旧突出,教育者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做了一些改变,如加入了课件教学、多媒体等元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课程内容导致学生积极性缺失的问题。但课堂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还是停留于做笔记、做练习、被训练的状态,始终摆脱不了活动“配角”的地位。
3.学生缺少学习“内驱力”
课堂低效有教材与教师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由中职生自身的学习“内驱力”不足造成的。机械制图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大部分中职生基础水平低,对立体几何等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力度不够,基础不牢,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感到有难度。加之教法单一,更使学生缺乏热情与动力,识图直接变为背图,一切为了考试,不但机械制图学习效果不佳,更对接下来的学习造成影响。
二、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笔者认为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并让学生对学习保持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有成效地学习。
1.用好“模型”,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很多学生学不会、学不好机械制图课程,还是受自身能力的影响。空间想象力是学习此课程的关键,但大部分中职生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是这种能力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深入学习,所以教育者要先帮助学生攻克这个难关,先让学生学得顺畅,他们才能学出成绩。如在学习“正投影作图基础”一课时,“制图难”仍旧是学生最大的学习障碍,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自制的模型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感。通过剪裁和粘贴,用硬纸板做一个三面的投影体系,用笔将原点O、X、Y、Z轴标注好,在三面体的正面、侧面以及水平面角落处将“V、H、W”标注出来,投影物可以是粉笔盒,然后让学生对投影情况进行仔细观察,“三视图”就能够很快在学生脑海中形成雏形。而学习展开三视图时,教师可以直接将模型打开,学生就会直观地观察到三视图是怎样在一个平面上进行立体表现的。
2.注入现代元素,体验学习乐趣
机械制图是一门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很多乐趣的学科,但为什么学生觉得它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呢?一方面是受机械制图课程本身的“学科性”所限,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单一教法所致。教学改革呼吁教育者一定要与时俱进,与时代脉搏保持同步,在教学中适当添加一些现代元素,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乐趣的同时,感受到时代最前沿的信息。如将先进的电化技术引入机械制图教学中,变静态知识为动态绘制,将无法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的内容通过多媒体以清晰可见且鲜明的形象展示出来。这些元素给课堂增添了活力,给学习带来了乐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如在制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3DstudioMax”“AutoCAD”等软件提前将教材中的一些例图以及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的一些经典例题制作出来,并通过“Powerpoint”做成电子教案。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可以一会呈现实物空间,一会呈现图纸空间。尤其是借助绘图软件让学生掌握制图技术时,虚拟的三维空间通过多媒体变得直观起来,刺激了学生的想象力,而当他们将这些想象告诉教师时,教师又可以通过软件将这些想象变成“虚拟的现实”,并让学生进行验证,这样的制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新时期的教育者要勇于面对困境,直面担当,不要因为教学低效就轻易否定学生的能力,置疑教育体制,而是应该沉静下来,从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方式中找问题、寻出路,在汲取他人之长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大胆探索创新,引领中职生在机械制图专业的学习道路上高效前行。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
《机械制图》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图样。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从事生产实践中,时时要涉及到机械制图知识,要与各种图样打交道。学生掌握的情况和熟练程度,不仅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而且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职业技术素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1)深刻领会教材,掌握内容实质,提纲挈领,去粗取精,通过各种方式,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而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就将学生置于一个重点与难点起伏跌宕的教学气氛中,不仅提高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效率。而且使他们保持了学习注意力,学习兴趣也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同时,由于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生动形象、有趣味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智力活动,这样也使学生与老师之间达成了一种互动。教与学相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空间直线与投影面的夹角时,我们就没有必要将直线与三个投影面的夹角都一一进行讲解,而是只讲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在学生已经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总结出图解三个夹角的规律。教学实践证明,授课内容精练,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对于保持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率。第一,多媒体计算机可以生动、形象和充分地提供图文声像等信息,使教学内容动静相兼,视听组合,它所创造的这种特殊的教学气氛,不仅能将大量的,多样的信息有目的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Autocad,,Solidworks等软件具有的很强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课前对复杂的形体作必要的编辑处理,课堂上随时调用,这比在黑板上画轴测图来得直观、快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第二,一些好的教学课件极大地弥补了教学模型的不足,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也产生产了很大的帮助。比如,CAI课件集图、文、声于一体的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人机交流界面,在计算机上实现空间形体的立体展示,以灵活、方便的人机交互方式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如讲基本体的投影或截交线时采用动画的方式一步一步画出来,移去靠近观察者的被截切部分,将其放到三面投影体系中,并将三投影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则三个视图清晰可见。这样营造了多方位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空间概念。CAI的画面色彩丰富,三维动画的效果直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复杂形体的不同方位的相贯线形状和投影等,这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需要对机械制图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对于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该删减的要删减,该简化的要简化;而对另外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习提高有用的相关知识,有些要加强,有些要补充。比如,现在都采用计算机绘图,那么对绘图工具、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图纸、标题栏的设置,字体的书写,常用的几何图形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椭圆等的绘图方法等只需作简单的介绍即可。在作图上,手工制图的精确性也不需太高,所以手动制图的精确性训练也可以减少。但对其它方面如: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轴测图的画法;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尺寸的标注等这些内容应该系统讲解,全面掌握。还有,虽说手工制图的精度要求降低了,但徒手绘制草图的训练要加强。当我们临时需要绘制一个零件图时,就需要通过实际测量徒手绘制,最后一点,计算机绘图的内容要补充、完善;计算机绘图的训练要加强。《机械制图》课本中关于计算机绘图部分的内容单一、笼统、不够细化,特别是立体的三维实体造型内容根本没有。而三维图形可以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使用三维显示的工具,可以从各个角度来现察图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根据平面图形想象物体的空间结构非常有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并得到应用。为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制图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各种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标准、识图及绘图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是机械识图的必备条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画出各种物体的三维图形(采用CAXA制造工程中的三维实体造型比在黑板上画轴测图要快得多),这些图形可以在空间任意放大、旋转(在黑板和挂图上是不能实现的),能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它的形状结构,再根据投影原理画出它的二维图形,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再者这种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制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说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大改进。
2、《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
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摆脱手工绘图的功能,但仍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职业学校已将《机械制图》与CAD作为一门课程来教。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CAD带动《机械制图》,每讲一节CAD时,对机械制图作相应的简要介绍,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方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在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并应留一定量的作业,全部要用CAD来完成,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CAD的人材。
3、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紧密结合
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尽快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特别是标准件,常用件和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在课堂上不易请清楚,在现场讲解可一目了然,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带学生到工厂去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识教育,使学生不公会画图还要知道它真正的零部件是什么。
篇6
关键词: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制图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245
0 引言
最近几年来,由于生源基数减少这一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家长迫切希望孩子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这一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导致普通高中越来越“热”,中职学校越来越“冷”。中职学校生源越来越少,有些中职学校甚至没有那些软硬件相差很远的民办高中学生多。随着政策不断完善,通过中职对口升学考试,中职生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享受和普通高中学生同样的待遇。社会、家长、学校和学生都越来越重视对口升学考试。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经验,针对当前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制图》科目的考试特点,对考试大纲、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思考。
1 考试概况
中等职业学校工业类专业对口升学考试考察三门专业课,其中机械制图就是必考科目之一。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满分为90分。
考试内容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中识记(占25%),要求记住有关概念、原则和方法等;理解(占35%)是在记忆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概念、原则和方法等基本内容,能够识读简单零件图;应用(占40%)为最高层次,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2 试题类型及结构
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识图及作图题等共90分,基本结构为单项选择题20%-23%、多项选择题13%-15%、判断题15%-18%、识图及作图题40%-44%;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中、难三个等级,其中易30%、中50%、难20%。
3 考试大纲分析
该科目命题依据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有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和机械制图三大部分,现就重点要求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部分重点要求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规定,会运用比例的表达方法;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和主要用途,并会运用;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会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会使用常用的尺规绘图工具;掌握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和标注;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方法;掌握简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D步骤。
投影基础:这部分重点要求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特性;初步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能对照模型或简单零件识读三视图;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和规律,理解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熟悉直线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熟悉平面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熟悉棱柱的视图画法,熟悉棱锥和棱台的视图画法;熟悉圆柱、圆锥和圆球的视图画法;熟悉基本体的尺寸注法;能画出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画法,熟悉形体分析法;掌握用特殊位置平面截切平面体和圆柱体的截交线和立体投影的画法;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能识读和标注简单组合体的尺寸;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机械制图:这部分重点要求熟悉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和配置关系;熟悉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与标注;理解剖视的概念,掌握画剖视图的方法与标注;掌握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的单一剖切面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能识读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的画法与标注;能识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图形的简化画法;掌握识读剖视图的方法和步骤;熟悉螺纹的要素;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标注和查表方法;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熟悉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标注;掌握表面结构及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标注和识读;
掌握尺寸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和识读;掌握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理解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理解装配图的尺寸标注;理解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4 教学思路
根据我上大学时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和工作后多年讲授该课程的经验,我总结出了“123”教学思路,具体如下:
“1”即是“一个基础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我个人认为,要想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没有空间想象能力是不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说教,多注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2”即是“两个核心技能”:会画图、会读图。学习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会画图、会读图,掌握了这两个技能,面对对口升学考试试题,自然迎刃而解。
“3”即是“三大基本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九个字,几乎所有的机械制图教材上都有。但是,有的人只是将它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内涵,导致在做题时不能举一反三。
5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认为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承载了学生和家长的希望,也肩负着“教育扶贫”的使命。各位对口升学班的教育工作者,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作风和更加无私的精神来做好教学工作,真正切切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机械制图 培养兴趣 空间想象力 教学顺序调整 课堂批改作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36-02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机械相关专业的入门课程。其核心任务是让学生获得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这些能力将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就业后的发展。然而,现阶段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主动学习意识不强、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面对这样的教学现实,如果仍然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为主,采用简单的挂图、模型和实物等教具,已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动学习热情,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入手,对《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
目前中职学生对学习普遍没有信心,更不用说有兴趣,他们的基础知识较薄弱是个不争的事实,更有甚者连许多汉字都不认识。他们在接受新的课程时下意识认为自己肯定学不懂、学不会,有的是从一开始就放弃学习,有的是在听课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选择放弃。在这种条件下不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又怎么能有任何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中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本身就有一定的盲目性,不知道所学的知识究竟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不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只会把学习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所以,要特别重视第一课,在学生初次接触课程的时候,讲清课程特点、内容、用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学生的盲目,可以从未来的工作入手进行引导,通过在网络上搜索大量与制图相关的工作岗位、工资待遇等等信息让学生首先树立一个观念:机械识图原来不仅仅是一个专业基础课,学好它是可以以此为工作的。然后引导学生认识这门课程的任务、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是设计、制造、使用中的重要技术资料,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就无法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件的生产(如螺栓)为例让学生感受看不懂图就无法生产的道理。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帮助培养其学习信心。有部分学生实际上是想学习的,但是长期以来成绩不好、听不懂会让他们对学习失望,没有信心。他们从心理上首先就认为自己没有基础知识,学不懂,于是还没有开始学习就已经不想学习了。针对这种情况,提升学习信心是非常必要的。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有个最好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需要学生具备太多的基础知识,这是一个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这种优势,列举一些简单的、学生能听懂的例子让学生重树学习信心。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堂课都要介绍一些学生能懂的知识对其进行鼓励,这样会让学生在学不懂的时候也不会轻易放弃。
再次,在教学中要建立愉快学习的氛围。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发展兴趣,树立学习信心的关键因素,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是不会产生学习兴趣的。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自于师生的和谐相处、课堂的愉快交流等。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要精心设计内容、课堂问答环节、要有技巧的处理课堂突况,做好一个合格的引导者。努力营造一些引入入胜的情景,设置一些对比、多解的题目,启迪学生寻求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每堂课都有所得,从而使兴趣从初级水平发展到高级水平,并在愉快的学习中坚定学好课程的信心。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顺序
目前普遍使用的机械制图教材大多在内容上较全面,一般都按照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基础(点、线、面)、基本体的投影、组合体的投影、机件其他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及顺序进行排版,这也是机械制图所包含的内容和正常的教学顺序,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但针对目前中学生不一定合适,我们培养的对象应该是以看图为主的技术人才,这些对他们而言内容太多,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进行一定的选择,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抛弃过深过难的内容,注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可将内容本身较抽象,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比较困难,同时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识图、作图的影响不是太大的部分省掉不讲,如基本知识里面的常用几何图形画法、点线面的投影、尺寸标注部分、基本体表面取点、复杂的组合体作图等。但是这些省掉的部分不是完全不讲,而是在学习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部分穿插讲解,让学生的学习有目的。
同时,在教学顺序上也可以个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完全按照书本上的顺序进行教学。对一个本来就没有什么学习兴趣的人一开始就介绍枯燥的制图基本知识、点线面等,效果可想而知,那会从一开始就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后面是很难形成有效学习的。我们可以对教学顺序进行大胆的调整,改变教学顺序为三视图的形成、基本体的投影、组合体的投影、零件图、装配图。前三个内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立体和三视图的变换,先平面立体、回转体,然后简单叠加体,最后组合体,解决识图和简单作图的问题;零件图部分穿插介绍机件的其他表达方法、制图基本知识、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公差与配合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把尺寸标注与工艺结构放在一起讲解,技术要求以正确识读、理解各个符号的含义为主(一般都会另开设公差配合相关课程),在讲零件图时一定要以实际例图为基础进行引导、讲解和练习,这是重点也是难点?;装配图部分为提高。通过这样的调整,时刻保证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有兴趣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投影基本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九个字必须贯穿始终,次次讲、节节讲,在多次的重复中引导学生真正领会这九个字的含义。
三、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重点就是立体和视图之间的转化,把立体转化为视图就是作图,通过视图还原为立体就是识图。这就需要学习者具备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并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想象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法,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这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多种方法配合使用,不单调、有新意。
采用实物教学法是在教学中大量采用模型、实物等直观形体,引导学生运用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的形成、位置关系、三等关系等关键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可以从简单的长方体、六棱柱、三棱锥、圆柱、圆锥、球等开始,逐渐接触简单的叠加体,再到复杂点的组合体的视图,最后到实际的机械零件,通过这种实物的展示,可以解决许多用语言不好解释的或者是无法描述清楚的投影问题,让学生一目了然,降低学习时的难度。
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采用PPT演示可以将作图的步骤逐一展示,集图、文、声于一体,能在计算机上实现空间形体的立体展示,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营造多方位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更快的建立空间概念。如在讲组合体时,只让学生看模型然后开始进行形体分析,作三视图这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较困难的,此时通过PPT的分解,将组合体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基本形体,然后进行三视图的作图,这样一步一步的演示会让学生接受起来更简单有效。同时,教师现场在黑板上作图演示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量减少教师演示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每次上课都给学生介绍制图的知识、模型,久了学生是会烦的,没有新鲜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非要表面上和制图相联系,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比如每次上课时给学生准备几张关于空间想象的图片看(如下图),从简单到复杂,学生对这些图片的看图是非常有兴趣的,这会激发他们主动想象,在娱乐的过程中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同时也能营造出良好的、师生互动的课堂。
四、手脑并用练习,强化制图技能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上课听懂了、理解了不代表他就会作图了,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感觉听懂老师的讲授内容不难,但是一做习题就不会,这就需要一定的练习,真正把听来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掌握的技能,教学实践证明手脑并用的练习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立体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要把引导学生学放在首位,教与练要把引导学生练习放在首位。但是,许多的学生没有课外主动做作业的习惯,特别是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作业,遇到不会做的地方靠自己看课本基本上是看不懂的,这就需要在学生做习题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需要在课堂上加练习。通过课堂上练习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不好的地方、理解有偏差的地方,及时纠正。教师在选择练习题、考试题目时也可以采用创新模式,要注意选择多样性的练习题和考试题目。练习题应是丰富且多层次的,知识储备要求由低到高,由单一到综合的,这样才能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巩固,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一对一批改作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作业批改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是将所有的作业收集起来教师集中批改,采用这种批改方式在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上不可取,它减少了教师和学生的一次重要交流,而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当面批改作业的过程就是一次促进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分层次、一对一的教学的过程,对于学习情况较好的同学来说,可以在批改其作业的时候指出细节问题,促其提升;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来说,可以现场再次讲解他没有懂或者是完全懂的部分,帮助他学习;对于部分抄作业的同学来说,可以利用当面批改作业的机会促使他学习,让他明白机械制图的作业抄是抄不好的、抄不到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讲解简单的制图知识,提升学习信心和兴趣。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学生课堂做作业的时间进行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六、改革考核方式,注重技能提升
篇8
[关键词]精品课程 机械制图与CAD 双证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输送符合要求的合格人才,是高职学院生存、发展的根本,专业建设则是发展的基础。而课程建设,尤其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最基本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高职学院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
《机械制图与CAD》是现代工程技术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近年来根据高职高专层次特色,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进行课程整合,形成的一门全新的高职高专类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图方法以及熟练掌握AutoCAD绘图方法;培养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识图、绘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工程实际中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改革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双证课程”体系
1.科学的课程整合,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理论教学做到“必需、够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贴近生产实际,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只局限于手工绘图技能的训练,极少涉及到计算机绘图。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CAD)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手工计算、手工绘图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人们意识到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掌握CAD绘图技能就象掌握电脑打字一样重要,于是各院校开设了以《AutoCAD》为代表的CAD课程。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科学的整合,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整合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在教学过程中,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内容相互渗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侧重识图、CAD工程绘图方法,增加实训环节(实训周),绘制工程图样。并通过现场测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构建“双证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职业教育法》和《劳动法》均明确规定在职业院校推行“双证制度”,在高职院校推行“双证制度”,将使学校教学与职业岗位具体要求更加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推行“双证制度”的关键措施是实施“双证课程”,即在课程教学中将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和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施《机械制图与CAD》“双证课程”,就是将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AutoCAD平台(中、高级)”考证标准溶入日常教学活动及课程考核中,在《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结束的同时,即完成了CAD技能鉴定的培训及鉴定工作。
二、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
教高[2006]16号文明确要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同时,努力探索校企合作新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在闽南地区根据建立了若干个适合不同专业的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教学,并且把现场的许多零部件、一些小型的模具设备等暂借或赠予学院,供学生测绘及CAD绘图使用。此外,专业老师积极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解决技术难题、开发研制新产品等,企业也充分感受到校企合作所带来的巨大益处,校企合作机制得以巩固。
三、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我们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进行的又一项重要改革。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与CAD的概念多、标准多,机件的读识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难学,影响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黑板加粉笔、模型加挂图的模式已不能完全反映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各种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标准、识图及绘图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富有启发性,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我们坚持启发式教学,增强课堂互动。在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时,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尤其注重机件的读识;注重引导与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注意保持课件画面的出现与教师的讲授同步,必要时借助模型讲解,并随时采用粉笔加三角板等在黑板上演示作图过程;保留教鞭这一传统的教学工具,随时将讲授的内容点击给学生。
2.制作精细多媒体课件
为使画面更生动,更具吸引力,必须保持课件画面的清晰和色彩柔和;保证字体的大小和规范。另外,在课件中加入大量动画和图片。如在讲授“作图投影基础”这一课题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各种不同要素的投影,我们制作了大量的三唯动画,画面精美而又形象生动。专业教师开发机械制图与CAD的精细多媒体教学课件画面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3.建设机械制图与CAD精品课程网站
课程网站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资源是一项具有巨大价值的优质资源,网站是本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的集成。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相关内容如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网络课件、实验视频指导、教学录像、在线测试等资源均已上网,已成为在校学生的网上助学系统,成为教师的教学辅助系统,对其他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辐射作用。因此,网站的建设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空间的拓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施行精品课程的主体。合理的教师梯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教师队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精品课程的建设。所以精品课程的建设也是教师队伍的建设。
机械制图与CAD教师队伍建设措施有:引进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鼓励专业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及下企业锻炼,实行专业带头人及教授、副教授聘任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进校授课及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教学等。经过几年的努力,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目前有教师14人,其中企业兼职教师3人。从职称上看,高级职称教师6人,中级职称教师4人,初级职称教师4人;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学历及在读硕士6人,其余均为本科,师资结构合理;从年龄上看,40~45岁9人,20~39岁5人,年龄比例合理。因此,机械制图与CAD精品课程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情况均达到较优化的状态。
五、结束语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培养,促进了精品教材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为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积淀丰富、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精品课程的重要作用,在行动上坚持不懈地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制度上建立对精品课程的良性的评价机制,真正将《机械制图与CAD》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宏.高职航海类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航海教育研究[J].2006.
[2]倪志余.王建军.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研究[J].2005.
篇9
【关键词】绪论 教学 制图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91-01
绪论课以其概括、简介性的方式置于开篇之初,其篇幅之短小,往往成为我们忽略其重要性的原因之一,《机械制图》绪论课也不例外。《机械制图》是工科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遇到的第一门工科性质的技术基础课,第一门与所学专业有直接关系的课程,这就必然赋予它的绪论课专业入门向导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学科背景了解甚少,大都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来上课。作为老师要珍惜这种热情和兴趣,上好第一堂课,使学生从中了解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和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把学生引入―个崭新的知识海洋。因此,在绪论课上不仅要介绍课程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认知该课程。为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
1.精选教学内容
绪论课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作为教师要花大力气去准备,使头脑拥有丰富的资料。如阅读画法几何奠基人蒙日的著作,了解画法几何学诞生的背景;博览我国图形发展的灿烂历史,以及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图学方面的飞速发展等。只有自己了解了才能给学生讲的透。但同时绪论课教学课时有限,因此在讲课过程中,还要精选教学内容。通常绪论课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为什么要学”的问题,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图纸的地位和作用。图纸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和语言,是相当重要的技术文献。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各行业及国际间的交流将会愈来愈多,而图纸是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设备的加工运输安装以及维修都离不开图纸。要让学生明白,将来他们走出校门,不仅要会操作使用专业设备,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识图和绘图能力。
关于要“学什么”的问题,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分别给出一幅图画和一幅简单的零件图,比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之后,告诉学生什么是图,什么是图样,最后指出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
“怎么学”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机械制图”这门课对初学者要建立空间想象比较困难,所以在第一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注重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的反复思考,多想象、多练习,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和分析能力。另外,要给学生树立强烈的标准化概念,把国标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也引入绪论中讲述,强调国家标准作为《机械制图》的技术法规,几乎贯穿于制图教学的各个环节。
2.丰富教学手段
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绪论课教学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凸显制图绪论课的趣味性,比如播放介绍图学历史与发展的图片、动画、视频。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在制图行业中的应用,向大家展示三维绘图软件的强大功能。课堂实践教学证明,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极大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了解图样所示零件的加工过程和由于制图、识图造成的废品及事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图样是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这样学生会对整门课程有一个客观、全面、正确的认识。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们都知道:教与学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搞好教学,除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配合。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抵触情绪大,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败。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则始于绪论课。在绪论课上,我们要根据本课程特点,善于给学生卸压,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机械制图》课相对独立,以前的基础对于学习这门课影响较小。因此要让学生知道他们是处在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加以努力,每个人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同时,学生对老师也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初步形成,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上得如何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绪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绪论课的教学,并不是可有可无,或者是可以随便带过的事情,而应想方设法,花大力气把它上好。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 信息技术 “空间—平面—空间”关系转化 Solid Works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24-02
1 前言
在长期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讲授及指导实践类教学工作中,深有感触的一点是: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情况,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于专业课的接受和理解。其中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技术交流的语言工具——《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及掌握状况,让学生基本能够识读机械图纸,对于学生学习专业课及将来所从事的机械加工制造等工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当前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如何讲授这门课,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进行了一些反思,感到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和今后借鉴的经验需要总结。
2 是否有必要讲授基础投影理论
基础投影理论是《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是研究把空间形体(点、线、面、体)表现在平面上而建立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即投影原理、基本几何元素(如点、线、面、体)的图示法则、元素间几何关系图示法的基本定理(如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等)。其基本的作图方法,包括点、线、面从属关系的作图,如直线上的点、平面上的点与线、线与面交点、面与面交线的求法等,它们组成了课程所特有的理论系统。由于课时原因,关于基础投影理论部分是否有必要讲授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在学时少时(总课时少于60学时),就没有必要讲授基础投影理论。经过几轮尝试,笔者认为:基础投影理论需要讲授,而且需要精讲细讲。
基础理论部分是学习画图、看图、培养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课程的中心,即使在讲课时数较少的情况下,也不应该过分压缩或分割这一部分,以免破坏课程的轮廓和体系。事实证明,教材中各个部分的内容前后连贯,联系紧密,并相互影响,前面所学习的内容都是学习后一部分内容的基础,每一部分的学习效果都影响着后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只有从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开始,按照点、线、面、基本几何体、组合体的顺序,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行讲授,才能使学生逐步具备物体的“从空间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空间”的关系转换,即读图和识图的能力形成。在讲授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述外,还应借助信息技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用多媒体技术把投影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客观、形象地展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掌握。
3 如何解决学生由“空间—平面—空间”关系转化的难点
《机械制图》主要是通过对空间几何形体投影过程的分析而归纳它们的投影规律,并运用于读图和画图上,读图和画图都需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多年专业课的讲授告诉我:许多学生比较欠缺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没有透彻掌握平面图形与空间物体间的转化规律。如何培养学生具备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解决学生“从空间—平面—空间”关系转换的难点,既是本课程的重要任务,又是学好本课程及后续专业课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应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来解决这一难点。
3.1 结合网络资源,合理组织教材,课程内容精讲多练
本课程虽然以识(读)图为主,由图思物,但是识(读)图源于画图,只有多画图,才能以画促读。由于课时少而内容又不能过分压缩或删减,所以本课程讲授时,内容必须要精讲,尽量多地挤出时间给学生练习画图。精讲的前提是认真备课,即钻研吃透教材,充分利用网络上有效的、合适的资源,结合学生思维情况和接受能力,进行资源整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地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赅。
3.2 教学设计新颖,利用信息技术,课堂练习有乐趣
3.2.1 教学设计方法一:游戏、竞赛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改变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觉主动获取知识;竞赛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分组对抗,在博弈中获取和巩固所学知识,既增强了学生的组织观念,集体意识,又可收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印象等极好的效果,还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面以“截切体画法”为例。
游戏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分组坐好,每组每人分配一定大小的橡皮泥(或萝卜),每组发给几张不同形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各组学生分工合作,讨论、研究、看懂三视图后,制作相应的基本几何体若干(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动手参与,而不是几个学生包办制作,游戏规则中要加上相关约束条件和评分标准)。第二步是要求学生将基本几何体进行不同方位的切割,画出切割体的三视图,而且至少三种不同放置方式(主视图不同)的三视图都要画出,最后同多媒体展示出所有的组合方式,并采用合理的考核方法对每个学生进行评判。
竞赛教学法:每次有两到三个小组同场比拼,小组成员每人都必须参与,每人轮流到黑板上画“切割体”三视图中的一笔或一个视图,以共同完成三视图最快、最多、最正确的小组为胜,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落后的小组,要在全班帮助其分析落后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3.2.2 教学设计方法二: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讲授《机械制图》时经常采用而且比较传统的方法就是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包括语言直观和教具直观。语言直观要求教师用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手势、姿态、表情等)进行传授,以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教具直观则采用:实物、模型、挂图、电视、电影、幻灯等演示教具,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如通过展示各种截交和相贯模型以及零件实物,让学生对表面交线的物性有所感悟和理解;通过学生进行组合体和零件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建立叠加体和切割体两种形体的区别和联系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室的建立,多媒体课件以其信息量大、画图速度快、动理形象逼真、利于复习等诸多优越性,而被各学科的教师采用,也成为《机械制图》教师直观教学法的主要手段。例如,讲解“三视图的形成”内容时,我制做的多媒体动画课件演示过程如下:将一立体实物放置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互相平行的投射线,模仿光线照射,分别将实物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正投影,动画显示,在三个投影面上分别得到三个视图,然后再利用动画的演示,将三个相交的投影面分别绕三根投影轴展开,原本在相互垂直的三个投影面上的三个视图,展开在同一个平面内,三视图形成了……多媒体动画课件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用语言很难表达完整的内容,既生动形象又鲜活逼真。在学生感性认知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加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进行分析,结合想象与思考,分析出展示对象的特点和各种现象的联系,使学生建立或巩固思维中的抽象观点,并使之具体化,诱导学生总结归纳,抽象概括出准确的概念,完成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这样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
3.2.3 教学设计方法三:软件辅助教学法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进程的深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简称CAD/CAM)在机械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能适应机械专业的现代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机械类专业信息化教学中显得相关重要,除了每门课程制作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优化教学外,相关软件技术也应该逐渐运用到机械专业的教学中,例如Solid Works 软件辅助《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法。
SolidWorks软件是一款专业的三维机械设计软件,它功能强大、组件繁多,具有操作简单、绘制规范、装配设计、检测全面的特点。在投影理论教学中,SolidWorks软件可以打破传统的二维挂图、有限模型的局限性,利用其三维视图的功能,借助三维平台提供的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的操作方法来创建三维实体模型,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具互动性,而且能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知形成正确的思维和逐步提高的识图绘图能力;在剖视图教学中,剖视图往往由相对复杂的线、面构成,SolidWorks软件中的“剖切视图”功能调整视图角度进行各个角度的成像和观察;在装配图教学过程中,Solid Works软件中有一个专门的“装配”命令,通过这个命令,设计者可以对已有的机械远近进行位置、角度、关系等参数的定位,然后自动将机械元件装配起来,形成相应的装配图,而且Solid Works软件还能模拟出实际的装配过程,从而及时地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3 作业适量,辅导跟紧,批改反回及时
课后要布置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习题,以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布置作业要注意分量适当、难易适度,保证大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独立完成;完成作业的有力保障,是课后的辅导、答疑要跟紧;检查和批改作业,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加以解决,习题集要勤收、快批、即返,以便因势利导,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批改学生的作业,应从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进行,既看所布置的作业题是否全做完了,也看学生在解答这些题目时出现了一些什么错误或问题,将作业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组织讲评、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并要求学生重新改正后,再进行批改。
3.4 总结、归纳作图技巧,提练、运用识图口诀
为了解决学生由“空间—平面—空间”关系转化的难点,每个单元结束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归纳,提炼一些对作(识)图很有帮助的方法、口诀等。例如,“三视图的画法——放、画、展”、 “三视图的投影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是三个线框;平行面的投影是一线两框;垂直面的投影是两线一框”;识读组合体的两个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还有八条经验等等。这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投影原理、制(识)图技巧,建立空间立体感,最终实现“由图想到物”的转化都非常有效。
4 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给学生授课是天经地义的职责,可如何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等,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授课,解决学生的难题、难点,是需要我们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的问题;同时,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和制造业信息化是时代的需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机械类专业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是机械专业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也是机械专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辽宁 大连 11602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