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体系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经济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民经济体系

篇1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际指南; 比较

1947年,联合国发表了第一个国民经济核算的报告,1951年,出版了第一个官方的国际指南。此后,又出版了多个国际指南,这些国际指南便影响着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实践,二次大战以后的时期可以称之为“国际指南的时代”。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际指南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与实践活动的不断进步。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三代国际指南

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可以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划分为以下三代国际指南。第一代国际指南:即1951年和1952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南和1953年联合国的指南;第二代国际指南:即1968年联合国指南(1968年SNA),1970年欧洲的指南(1970年ESA)以及1969年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1969年MPS);第三代国际指南:即1993年由各国际组织合作完成的指南(1993年SNA)和1995年欧洲的指南(1995年ESA)。由于MPS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中已不存在,下文中将不再涉及这一体系。

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代国际指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代国际指南发端于1947年出版的联合国报告。这一报告主要由斯通撰写的附录构成。尽管这一报告代表了联合国,但这一体系是以“货币交易占支配地位的先进工业化经济模式为基础的”①。

应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身)的请求,斯通指导完成了一份国际指南。这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一个国际指南,它主要用于马歇尔援助计划。1951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出版了《简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1947年的报告相比较,这是一个简化的体系,只区分了往来账户和资本账户,部门的数目只有3个(即政府、企业和住户),对部门也没有进行任何的细分。

1952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出版了《标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取代《简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一新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南考虑了在贯彻简明体系中的经验,包括了更多的账户,但与1947年联合国的报告相比,仍显得非常简单。

在斯通的领导下,1953年联合国发表了一份新的指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附表》,这一报告第一次使用了“SNA”这一名称。这一份指南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非常相似。与1947年联合国报告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指南不同的是,1953年的联合国指南还打算用于发展中国家。这一区别反映在生产范围的扩展上,即1953年联合国指南也包括了某些非市场产出。1956年,联合国在对1953年版本做了少量修订后重新出版了这一报告。

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二代国际指南。

1968年,联合国出版了一个经过全面修订,更加详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作者是艾德诺夫和斯通。1968年的报告在如何使用这一体系上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观点:即各个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各自使用该体系的优先次序。针对发展中国家,特别设计了一章包括对有关内容优先次序的建议和某些特定的有用分类,如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区分及现代和传统生产模式的区分。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联合国出版了一系列补充指南。这些指南阐明了1968年SNA没有包括的若干问题,如资产负债表及调节账户,收入分配,不变价格和有形资产等。

1970年,欧洲共同体出版了其国民经济核算的第一个指南,这个指南在概念上与1968年SNA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但其更多地考虑了欧洲的具体情况,如该体系包括了就业的概念,并且反映了法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的某些内容。

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三代国际指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三代国际指南产生于10年以前,即经修订1993年得到核准的SNA和经修订1995年得到核准的ESA。1993年SNA的主要作者是瓦诺利和希尔。这一新的指南包括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核算结构并提出了考虑到不同数据需求和不同国家环境的灵活性的重要性。基于以下原因,1993年SNA被认为第一个真正实现了国民经济核算标准的国际化。首先,1993年SNA是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洲共同体等国际组织合作下共同完成的,这为更好地协调某些相关指南的概念提供了可能,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手册》、《政府金融统计手册》和欧洲共同体的1995年ESA的协调。其次,MPS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活动已不复存在,所有东欧国家已向市场经济转型并采用1993年SNA和1995年ESA。

值得注意的是1995年ESA已成为欧洲共同体政府法规的一部分,即成为法定文件。这与所有的其他国际指南均有所不同,像1970年SEA和1993年SNA,只是对各国推荐使用,而非强制执行。

考虑到欧洲共同体的许多重要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如进入欧洲货币联盟的标准等,需用于行政管理,1995年ESA内含着法律的特征也是必须的。这要求1995年ESA更加准确,同时也要求各成员国必须更加严格地执行这一文件。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代国际指南的比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代国际指南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选择核算目的、概念解释、观察和推算、核算体系的灵活性、核算结构和部门分类5个方面进行比较。

1. 核算目的。

在联合国1947年的报告里,对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报告中指出:“认识到怎样将国民收入与其构成的交易及其他交易的总量联系起来是必要的,现代调查起源于试图对某一概括性总量的测定,目前已将重点放在构成交易的结构和这些交易的相互关系上。”②因而,国际经济总量的估计在1947年联合国报告里只是所关心的问题之一。与此相比较,概括性总量的测定在1953年SNA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南里似乎成了惟一的目的。这可以由其部门核算证明:它们是以非常特殊的方式记录的,是为了直接获得国民经济总量。

1968年SNA、1970年ESA则接受了与1947年联合国报告类似的方法。例如,1968年SNA指出:“为了分析和政策两个方面的许多目的,仅仅利用这些总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比较详细地探索一个经济体系的许多方面。探索的结果,现在已经建立了经济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主要的总量被进一步地细分或分解。”③

1993年SNA和1995年ESA也强调了指南的多重目的特性,如:“本体系主要是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汇总数据以满足对经济行为和造成重大失衡现象的因素如对通货膨胀和失业感兴趣的分析人员、政策制定人员的需要。

系不得不是一种折衷的选择,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利益,因而也就不可能极为理想地适用于任一孤立的目的。”④

2. 概念的解释。

1947年联合国报告及1993年SNA,均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有关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二者被认为是从逻辑和基本原理上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1995年ESA、1953年SNA、1968年SNA、1970年ESA对国民经济核算的记账规则更多地采用了系统列举的方法,在这些国际指南中,对国民经济核算相关概念的讨论是极为少见的。尽管在1968年SNA里,某些议题也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如核算体系的结构、投入产出表等,在1995年ESA导论中,也讨论了核算体系的结构和一些基本概念。然而,1968年SNA修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多数使用者特别是初学者,这种讲解的方式是难以接近的”⑤,而在1993年SNA中,“关键性的概念是通过基本原理而不是列举的方式定义的”⑥。基于这一观点,1995年ESA也只能被视为1993年SNA的补充。

3. 观察和推算。

所有的国际指南都认为,多数流量的估价可以很容易进行观察而有些流量只能进行推算。这可以使用实物收入和自有住房服务为例子说明。在194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就注意到了推算的问题:“表中的项目可以划分为现金项目和推算项目两类,前者反映的是市场交易,后者则是在缺乏市场交易条件下所做出的计算。对于后者的估计要找到一共同的可接受的基础是困难的,只能尽可能将这种实物项目单独进行表示。”⑦1993年SNA和1995年ESA在补充分类中明确体现了推算项目和其他项目的区分。

1968年SNA则强调了区分哪些是可以观察和计量的,哪些是可以根据某些理论和惯例来推论的重要性。“因为为了得到对分析有用的东西而需要处理数据时,就有可能进行到这样的程度,即得到的结果已不再是数据。例如一种商品的供给可以根据这样的假定分配给使用者,即每个使用者都按照一个共同的比例从国内生产和进口方面取得的它的供给。这同观察不同的使用者实际上使用的国内生产和进口的比例结果将大不相同,这会给人以非常错误的印象。在处理数据时几乎永远是需要假定的,不过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这些假定起着主要作用,所得的结果就不再是一项观察,而是一项推论。同时,进行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使我们能够做出推论,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把两者混淆起来。”⑧1993年SNA和1995年ESA也接受了类似的观点。

4. 核算体系的灵活性。

根据1947年的报告,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指南应该是一个灵活的文件。由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惯例没有考虑到世界上或所有特定使用者的制度差异,所以灵活性是必须的。例如,它明确表达了“在运用这一核算体系时常常有必要加以扩充以适应不同国家的特定环境”⑨。而且,“经验表明在大量测定中某些交易处理时引起不同意见是不可避免的,这归结为不同国家的制度差异。”⑩

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国际指南中,则缺乏关于国民经济核算概念与特定环境相互关系的讨论。1993年SNA又回到了1947年联合国报告的基本原理上:“新体系有两个内在的重要的灵活性。第一个是分类的灵活应用,其基础是对交易者、交易和资产分类的层次结构,该结构对不同数据来源和不同国家的其他特定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第二个灵活性……它将新体系结构拓宽到所谓附属账户,该附属账户使用了可以替代中心框架的产品和收入概念。对有关环境的附属账户的描述就是体现这种灵活性的一个明显例子。”11

5. 核算结构和部门分类。

国际指南在核算结构和部门分类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47年的报告设计了一套详细和完整的核算体系,包括了24个账户和5个部门。在第一代国际指南中,像1953年SNA,提倡一个更加简捷的核算体系。该体系只包括有限的几个账户和部门。第二代的1968年SNA和1970年ESA则使用了与1947年报告中数目类似的账户和部门。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账户的使用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例如,对收入使用的描述,1968年SNA使用了一个账户,而1993年SNA使用了6个账户。

在1947年联合国报告和第一代国际指南中,部门分类是完全功能化的,例如,住户部门仅包含消费者职能而不包括像自我服务活动这样的生产者职能。在1968年SNA和1970年ESA中,生产账户是功能化的,而收入账户和其他账户则是机构化的。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所有部门都是机构化的。

1968年SNA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用了矩阵的方法,这一矩阵概括性地描述了各个账户及主要分类,它将供给表、使用表及部门账户连为一体。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矩阵比1968年SNA描述的账户体系更加完整,在矩阵中,展示了资产负债表和重估价账户,尽管在1968年SNA中它们并没有得到充分讨论。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矩阵只是国民经济核算描述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其他的形式还有平衡表(“T”账户)、图示法及方程法。

[注]

①②⑦⑨⑩UN,1947,Measurement of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ccounts.Studies and Reports on Statistical Methods No. 7 (UN,Geneva),P24,P18。

③⑧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M].闵庆金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P9-P10,P46。

篇2

[关键词]民族;民族经济体制;国家经济体制。

[作者]马淮,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4-0047-004

在当今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中,往往存在着直接将民族经济体制等同于国家经济体制的现象。这一方面使得民族经济学与主要研究国家经济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出现重合,民族经济学不得不对这一研究领域“退避三舍”,不利于民族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则使得学界对于民族国家的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异性及产生这些差异的民族性原因缺乏深入认识,形成民族国家的制度和体制建设的掣肘。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廓清认识,合理看待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关系。

一、民族经济体制是阶段性的民族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

民族经济体制是民族经济制度的具体存在,是民族经济制度的展开与阶段性形式。民族经济制度是对一种社会形态中民族经济关系总体性质的规定,民族经济体制则是阶段性的民族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是对一种社会形态中不同阶段上的特殊民族经济关系性质的规定。

一种民族经济制度存在的时间往往是很长的,在其存续期间,虽然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变,从而总体的民族生产关系未发生变动,但是随着劳动者素质技能的变化及其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关系的调整,在民族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民族经济体制会随之发生转变,从而形成民族经济制度延续过程中的民族经济体制的质变。民族经济体制的质变是民族经济制度量变的重要表现,是民族经济制度阶段性矛盾变化的结果。当民族经济体制转变时,并不意味着民族经济制度被否定,民族经济制度的一般性本质和原则作为民族经济体制转化的大前提存在着,同时在民族经济体制的转化中得以坚持并提升。

民族经济体制所涉及的经济权利,与民族经济制度在层次上是有区别的。民族经济制度层次的权利,主要是所有权,包括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两个基本权利,这是一个民族经济生活的基石,只要所有权关系不发生改变,民族经济制度就能保持。民族经济体制则是在既定的由法律明确规定的所有权的前提下,以占有权、监督权、管理权等权利构成的对民族经济关系和民族经济活动的界定与导引,它涉及所有权对占有权的控制方式、占有权的地位和作用、监督权和管理权的构造和运行方式等,具体表现于民族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民族经济的决策权力结构、民族经济利益和动力结构、民族经济管理和调控体系等方面,是由民族经济的运行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等组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层次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的有机整体。

民族经济体制作为民族经济关系在一个阶段矛盾各方面对立统一的集中体现,是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制衡。民族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由各方势力相互矛盾、斗争决定,其框架也是由各经济权利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如果说,在民族经济制度层面,更多体现出来的是在主要经济矛盾中占主要方面的阶级或群体的性质,那么,在民族经济体制层面,各个利益群体――不论是已经占据社会主体地位的,还是正在争取主导地位的,或社会的弱势群体,都会积极地展开活动,试图通过对民族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利益分配格局,同时,民族内部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矛盾,包括旧的部落、部落联盟的差异与矛盾、区域间的关系与矛盾、不同人种与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造成的矛盾、阶级关系与矛盾、阶层与集团关系与矛盾、新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关系与矛盾等等,都会在这个层面展现出来。各种矛盾综合运动的结果,形成对既有法律、法规、政策的调整和修正,并最终促成民族经济体制内容和方向的演变。

民族经济体制不同于国家经济体制。通常我们简称“经济体制”时,往往指代的是国家经济体制。需要注意的是,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

二、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有机联系

从联系上来说,民族经济体制是国家经济体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在民族国家,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往往重合。

民族经济体制的出现要远远晚于国家经济体制的出现。国家和民族虽然都是历史范畴,但是民族相较国家而言,对于经济内合性、政治集中性和文化同质性的要求要高很多。在人类历史上,国家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形成而形成,即使这个国家的内部成员依然是离散的、缺乏密切的内在联系的,成员共同体仅仅处于氏族或氏族联合体的阶段,但只要形成政治公权力的统一,就可以称作国家的形成,这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政治和封建领主政治中都可以观察到。也正因此,对于国家,韦伯定义说,国家是一种制度性的权力运作机构;列宁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当一个社会组织中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时,我们就可以说国家出现了。但这时,源于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心理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具有高度的群体自身认同感的民族,还远未形成。民族是通过国家形式而产生的。在国家的发展阶段上,城邦式国家仅仅是国家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之后,西方的国家又经过马其顿、奥斯曼土耳其、罗马或阿拉伯式的军事帝国,最后才从13世纪的英国、法国开始,逐渐孕育出民族,并进而形成以民族为基本内核的现代民族国家。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典型特征就表现在王权在与教权、封建力的斗争中地位逐渐上升,而伴随着教权地位的下降,原本被教皇或者上帝赋予世俗主宰地位的国王的神圣性也在丧失,国民开始把对国王的忠诚转化为对具有相同特征、内在联系的生存共同体的忠诚,而伴随着这样的转变,也就形成了更为稳定的、内在聚合性更强的社会形式――民族。黑格尔曾讲:“民族不是为了产生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在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中可以得到更加清晰地说明,华盛顿就在他的告别演讲中曾说:“政府的统一使你们(指美国公民)组成了一个民族,美国人这个名字就属于你们,你们都是国民”。无论是从欧洲、美洲,还是民族形成最早的中国来看,民族都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当国家孕育出民族后,民族经济体制才能相伴而生。

民族经济体制是民族这个生存共同体经济系统、有机作用的结果。在民族内部,为互通有无,满足整体的需求,各地域之间、支系之间的个体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经济联系。正是通过这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经济联系体,民族经济体制得以存在和发展。

对于民族国家而言,一旦民族经济体制形成并得到良性发展,国家的稳定性、内合性会得到极大地提升。而且,通常来说,国家的发展程度越高,民族的国族化程度往往越深;国家发展程度越低,情况则正好相反,这几乎是一种规律。究其原因,就在于国家发育程度越高,政府行政能力和责任感

越强,国家的建设规模和开发力度就越大,国家经济的整合力和社会信息的穿透力就越犀利,国民教育体系和大众文化传播网络就越发达,基于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理性思维的国民文化就越繁荣,越具影响力。而所有这些对于国内民族而言都意味着深入、有利的促进、冲击和改造。“在一些发达国家不管族群和移民集团原来处于一种怎样发展状态,面对结构稳定、职责分明的政府机构,严密完整、无可躲避的法律体系,数额庞大、精心规划的国家投资,无处不在、高速运转的市场经济,开放发达、规模宏大的教育培训网络,铺天盖地、无所不包的传媒信息等等,他们现在只能以国家的发展状况为参照点来确定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方式,而且这种适应还必定是尽可能地快,因为在浩大的社会潮流的冲刷、裹挟下,想慢都慢不下来。”近代以来,国家往往会利用民族的整合性、凝聚力来加强自身的稳定性建设,通过塑造国族来促进民族国家自身的发展。“民族一国家”的国家结构,已经成为近现代国家发展的潮流。在20世纪之前,英吉利民族、法兰西民族、美利坚民族、德意志民族等等典型的民族国家已经形成,20世纪之后,又先后出现了三次民族国家形成的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解体,在东欧和南欧出现了一批新的“民族一国家”;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削弱和瓦解,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原殖民地再度兴起了民族主义浪潮,从而兴起了一大批“解放型”的“民族一国家”;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以及苏联解体后在其各个地区,尤其是一些东欧国家(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中出现的民族主义运动,这一次浪潮使欧洲和中亚在原有3个国家的基础上出现了23个新的独立国家。

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民族国家,民族与国家在民众外延上具有同一性,“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无论行使哪种职能,都需要使自己具有民族这一普遍的形式。虽然各国的统治阶级在其阶级属性上各不相同,国家的阶级内容有本质上的差异,但无不以民族的外观出现,以民族的代表者的资格活跃于世界舞台,而每个民族也都依附于一定的国家形态,因此,每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都与他所依附的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民族和国家的这种相依相扶的关系,使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经常出现重合,这也是当代很多学者对民族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不予区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区别

即使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我们依然要在认识并重视这种关系的同时,对二者的区别予以强调,不能将二者混同。

首先,虽然大多数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重合,仍然不能忽视存在着一些民族经济体制,其在外延上差别于国家经济体制。实际上,“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政治生活,也都各自具备实现它们的政治生活的民族政治体系。这种体系既可能采取国家的形态……也可能采取非国家的形态,或者是若干具有过渡意义中间环节或中介形式”。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分离的例子在历史和现实中不胜枚举。例如历史上的元帝国。元帝国曾经以其剽悍的骑兵征占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片土地,版图曾到达里海,外高加索,南包西亚,北括俄罗斯和东欧诸国。元帝国虽然进行了领土的扩张,但未能形成民族融合,德国、法国、东罗马帝国等等的人民依然保持着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存在形态,这使元帝国的国家经济体制外延要远大于民族经济体制外延。再比如前苏联。前苏联实行的是民族联邦制,一个民族建立一个共和国,各共和国通过加盟形成苏联。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前苏联已经拥有16个加盟共和国、17个自治共和国、6个自治州和10个民族专区。由于在宪法中明确规定自己是多民族国家,前苏联始终没有依靠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形成囊括全苏联人民在内的国族,这使得前苏联的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要明显大于民族经济体制,或者说,前苏联的国家经济体制就是由若干个民族经济体制构成的综合体。在前苏联的示范效应下,捷克斯洛伐克等一批东欧国家也形成了国家经济体制大于民族经济体制的体制结构。当然,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外延上的差别,也可以表现为国家经济体制范围小于民族经济体制。比如前东德和西德,很明显,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主体民族都是德意志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德意志民族的族民在国家形态上一分为二,其结果就导致了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经济体制要大于国家经济体制;现代民族经济体制大于国家经济体制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共享“朝鲜族”民族族称的北朝鲜(朝鲜)和南朝鲜(韩国)。两个国家共同存在于朝鲜半岛,共同的民族属性使其虽然在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差异较大,但同一民族的内聚力依然不断地使两个国家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呈现出联系、融合的倾向。

其次,从内涵上说,由于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主体不同,民族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的作用对象也不相同。民族而非国家、族民而非国民,是民族经济体制的主要涉及主体。现代国家,其最根本的两个要素是领土和公民,国家的全部制度机制都是围绕这两个要素和原则设计建构的,国家干预和控制经济与社会的能力是在领土范围内实施的,对外部行为者的控制也是通过对领土和边界的管理与控制实现的。而民族则不同。民族是人们在同一政治组织和相应制度框架内,在共同地域内由同一文化形态主导从事经济活动的具有共同语言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存在方式。民族不仅强调它的族民的地理生存区域,更加强调其在政治、文化、经济、语言等方面的同一性、类似性。民族与国家的重要区别,导致民族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的作用对象存在较大差异。概括来说,国家经济体制干预和控制经济以领土边界和国民为限,其国民是否由同一民族构成,并不是国家经济体制研究所关注的,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与联系,也并非国家经济体制的分析要点;而民族经济体制的研究对象则是受政治、文化、经济、语言等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民族成员及民族成员所在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由不同的民族性决定的民族经济体制的差异是民族经济体制研究的重点问题,民族间的经济差别、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于民族经济体制变迁的作用方式和结果也是民族经济体制所要密切关注的。正是由于以上区别,使我们在谈论前苏联的国家经济体制时,主要分析以苏联的联邦中央为核心的联邦总体经济体制;而在探讨前苏联的民族经济体制时,则不仅要对联邦总体经济体制进行说明,还要对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等等的经济体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说明,而且,前者提供的是背景,后者才是民族经济体制研究的主体内容。

篇3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变迁

一、供需框架

为了揭示制度变迁的规律,新制度经济学根据制度变迁主体的不同,把制度变迁划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类。在这一领域成绩最为突出的是V?w?拉坦(VenronW?Ruttan)和林毅夫。v?w?拉坦应用他对技术变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制度变迁,将舒尔茨和诺斯等的理论推进了一步。

二、主体博弈

一般来讲,SNA供给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官方)。供给结构单一、成本巨大、投资期长,风险远高于收益。官方供给SNA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因而SNA在此具有公共品的性质。相比而言,SNA需求主体则不同,它由政府、企业、个人所组成。需求主体多元化,因而需求的利益目标(动力)不同(注:在此所言的需求利益目标,类似诺斯的术语“外部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需求目标基本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国际比较;对企业而言,其利益目标包括企业管理、经营的市场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以及企业家个人努力的社会实现;对个人而言,其对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需求是为了寻求完备信息,减少市场交易的环节和风险,即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增加其经济利益,实现其个人经济目标函数最大化。

SNA供给与SNA需求主体、目标既然存在上述差异,同时,SNA所具有的巨大信息含量和丰富的方法,使人们在考虑国民经济核算改革时,必须首先对SNA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引导机制加以重视。

三、基于需求缺口的变迁方式

由于需求主体多元化、需求目标函数多层次化,相对于供给主体的单一结构及目标函数的单层次化,就存在一个需求缺口,这反映在对SNA信息的总量及结构需求分布上。可以说,SNA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这种需求缺口。

消除需求缺口,从理论上讲应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减少SNA供给,二是增加SNA需求。然而对于SNA来讲,显而易见的是,政府的供给如果是理性原则下的行为,一般是增加而不会减少。由于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因而最好由政府来承担,在此政府不妨进行“垄断生产”。客观地讲,消除SNA需求缺口最好由增加SNA需求着手。潜在需求主体、目标的显性化就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在SNA中的一种制度安排体现;并且,这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古典经济学中萨伊定律(Say’sLaw)所描述的现象,即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政府可以通过特殊功能,扩大对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及优势的宣传,以及安排相应配套的措施来进行SNA的强制性推扩,即强制性变迁。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变迁,最主要的特点是强制性变迁。

四、为什么是强制性变迁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是维护宏观经济管理的有力工具,其作用就在于减少国家机器运行的交易费用。因此,以制度变迁为背景考察的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强制性的特。

此外,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的认识,制度安排中“搭便车”的问题也是决定国民经济核算强制性变迁的原因。

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性质的认识:

(一)国民经济核算是公共产品

这一观点最早是由邱东教授提出的。因为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的两大属性,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在属性上就具有了公共产品最根本的特点。

这一论述可以归结为两个理论:一是信息的公共产品性质;二是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制度安排的公共产品性质。作为第一个理论基础,来自信息经济学关于“信息作为一种商品”的研究,信息是商品的关键是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在这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有萨缪尔森、海德和阿罗。信息是公共产品,自然以信息库出现的国民核算体系也就具备了这种特点;第二个理论基础,来自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产品,而这个公共产品一般是由国家“生产”的。

两种理论基础,决定了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这一性质。所以,不管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还是单独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国民经济核算变迁就应该是强制性的。

(二)解决制度安排中“搭便车”问题

所谓“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团体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从别人或社会获得好处的行为。“搭便车”是产权经济学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他们看来,公共产品是“搭便车”产生的根源之一。“搭便车”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可以简单地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制度安排,而无需付费。这样,创新者的报酬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报酬,从而使创新者缺少激励。

五、较为一般的集体行动(注:此说法是为了区分统计与一般制度分析中的集体行动)

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诱致性安排,可能会是政府更看重的。因为,政府需要了解权力以外的变迁因素。在强调制度变迁主要力量的方面,国民经济核算变迁是强制性的;而在强调核算变迁的目标等方面时,这种诱致性变迁就更重要了。

诱致性变迁的主体一般是一群人或一个团体,通过诱致性安排所达成的变迁,其制度结构的稳定性也更高。这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整个社会的市场应用结合更接近。而根据杨仲山的论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部本身是市场化的。

在改革初始阶段,政府的强制力是最突出的,其他经济主体的作用在这时是较难发挥的。因而,有关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各种利益团体、利益个人可能会感到,这种变迁的起始与他们无关。他们作为个人的、集体的行动并不会影响改革的发生,但接下来情况就会有变化。在目前情况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是为政府管理经济服务。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他经济主体会增加对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他们需要通过这种工具(或制度)提供的相关服务,来帮助自身增强竞争的实力。因此,各经济主体对国民经济核算信息、方法的需要会增加。而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来说,其实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宏观核算微观化要求”。

对核算信息与方法的大量需求,是目前核算体系的“外部利润”之一。由此,除政府以外的其他各经济主体会在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起到相应的作用。而由各相关利益个人所组成的团体,就会形成有关核算改革方面的集体行动,以便使这项改革按照满足他们要求的方向去演进。他们会提出各种变革的具体措施,如变革现有的调查方式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市场数据;对服务行业新的分类与核算;非正规部门活动进入核算范围;增加信息产业方面的新内容,等等。总之,集体行动会在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中发挥作用。

篇4

【关键词】人民币 国际化 经济发展效应 国际市场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指的是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实现交易、支付及价值贮藏等职能,在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中被普遍应用的国际化货币的过程。要想对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进行衡量,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观察用人民币交易的金融市场是否扩大了规模;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是否达到一定比重。在2008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际金融机构受到冲击,中国金融资本的实力被体现出来,这就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之后我国推行了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与货币交换等人民币国际化政策,让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提高了认可度。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历程中,先要让人民币在亚洲范围内扩大规模和流通范围,并逐步将其作为亚洲区域主导货币。就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获得铸币税收益,这是发行货币中产生的收益,如果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我国便能够应用通过很小的纸币发行成本以占用国外资源和物品,这就表明我国可以在世界获得无息贷款,用较低代价得到额外国际资金来源。其次,在境外运行人民币资产可以得到收益。央行能利用政府财政支出机制以及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运作获得一定量资金,并在国际市场变成可贷资金且可以因此贸易获利。此外,国际贸易使用人民币为媒介,将会通过我国银行体系的支付与结算服务,我国金融结构会得到一定的佣金。再次,我国的国际金融地位会得到提升,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我国会负责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加以制定和修改,从而获得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此外,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就有了货币政策制定权,能够有效抵抗金融危机并对各储备国金融经济加以控制。我国对外汇储备降低了需求,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将会更加主动。最后,我国公民与企业会增加幸福指数。人民币国际化,海外购物和投资将更加方便,外汇兑换环节减少,国民收入得到提升。我国企业也会因人民币国际化走向世界,如果在国际金融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交易、支付和结算,我国企业能减少一大笔开支,这对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更加有利,国内经济持续增长。

二、人民币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人民币国际化能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深化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并推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但是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套利套汇问题。人民币国际化能推动金融市场改革,但必须看到人民币在岸价格的市场化程度相比离岸价格还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增加了贸易过程中套利套汇的机会。我国现如今还没有实行资本化市场,管制资本项目就会导致在岸价格与离岸价格上人民币的差异,价格差异的拉大会导致套利套汇情况的发生。其次是海外存量扩大问题。进行资本项目会让人民币回流与输出互相抵消,在整体上来说,这对我国人民币提高海外存量是非常不利的。结算人民币跨境贸易时,如果人民币资本输出持续扩大,贸易链条中的发达国家就面临放弃使用美元有应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压力,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跨国企业贸易过程中,为了在保C我国企业处在弱势方的同时增加人民币在发达国家的海外存量将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最后是债务负担加重问题,我国货币如果称为国际货币,其他国家就会持有大量的人民币,我国就必须加大对本国货币的输出。就理论上而言,本国货币输出渠道主要是资本外流和贸易逆差两种形式,加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直到成为国际货币后,人民币必将会大量输出外流,我国的债务负担会因此加重。

人民币国际化顺应了市场的自然发展,政府也需要加强引导和推动。和一般货币国际化相比,人民币国际化有自身特点。我国应该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找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货币国际化发展模式,通过相应对策来迎接世界挑战。我国业界认为,要想让人民币国际化就必须落实三步走方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让人民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达成资本项目下可用人民币兑换的目的以让人民币充当国际投资货币;促进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市场化,让人民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首先要扩大双边贸易交易与结算时人民币的地域范围,现如今我国只有针对香港和新加坡等经济条件一般的亚洲国家才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这个流通范围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政府要寻求更多的贸易伙伴,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从而让人民币称为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货币媒介。其次可以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做好离岸市场的试行工作,降低我国内地金融市场受境外人民币业务的冲击影响。再次,提高人民币国际信用,只有提高货币国际信用,保证在金融危机时不贬值,才能维护区域经济稳定。最后,要鼓励内地企业走出去。完善法规条例并为内地企业提供优惠,让内地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活跃起来,这样才能让人民币在世界金融市场中有重要地位。

三、总结

人民币国际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提高国际金融地位、获得更多收益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大作用。我国目前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不可操之过急,要完善自身制度并提高综合实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与防范措施,如此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平,钟红.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效应及其存在的问

题[J].国际经济评论,2014(05).

[2]张春燕.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效应及其存在的问题

[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

[3]邹梦娜.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效应分析及存在问题探

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3).

[4]蒙震,李金金,曾圣钧.国际货币规律探索视角下的人民币

国际化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10).

篇5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问题 对策

一、民营经济的涵义界定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经济生活中,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国营以外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称。“民营经济”实质上就是非国营经济。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对民营经济的表述是:“我赞成使用民营经济这个名词。它是包括国家所有制之外的所有其他社会所有制,也包括私有制经济的一个总称。民营经济也还不等于民有经济,因为如果民间人士对国有企业进行承包经营或把国有企业租赁过来从事经营,这样的经营也包括在民营经济这个概念中。”

民营经济的概念虽然有多种提法,但“民营经济”这一概念已愈来愈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大部分人比较认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晓亮对民营经济的概括,民营经济就是以民为主体的经济,民营经济是就经营主体而言的。民营经济包括: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三资”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外资经济;股份制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国有民营、公有私营企业。

二、我国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地位不平等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

目前,民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在政策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市场准入方面。经济改革30年来,民营经济主要限于初级服务业、流通领域以及一般制造业,其他领域则主要为国有经济所垄断。行业垄断行为的存在使得民营企业不能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极大地制约了民营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二是地位不平等。虽然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但当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真正受到侵犯时,并不能像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而只能诉诸“民事纠纷”解决。民营经济已成为国家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民营企业往往无法享受三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以及国有企业的财政贴息、财政补贴等。作为同等市场竞争主体的民营企业遭受政府财税政策的不平等对待,而且还面临众多权力部门名目众多的“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

2、融资渠道不畅

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与民营企业对经济贡献度的日趋增大,优质民营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得到了改善,但绝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缺口。一是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银行方面说,首先是金融机构往往注重内部监控,防范金融风险,不敢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其次是由于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银行可放贷能力减弱;再次是信贷授权授信制度与责任追究制使基层行丧失了放贷的积极性;最后是机构网点收编导致信贷辐射面减少,造成信贷区域下降。二是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为尽量避免资本市场的风险,保护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营,对民营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限制较多。能够进入证券市场的多是国有企业,民营和中小企业的上市更是困难重重。三是民间融资市场不发达。由于其高风险和国家实施的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政策,使民间融资受到很大限制。

3、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逐步树立起了自主创新的意识,但大都苦于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条件限制,没有能力进行创新。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中心对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822家企业中,只有275家企业拥有专利,其余547家企业没有专利,没有专利的企业占2/3。国家近年对科学技术投入虽然日益增加,但存在“两大两少”现象,即大部分资金用于大学与科研机构,只有少部分用于企业;用于企业的科技资金又是大部分用于国有企业,只有少部分用于民营企业。“两大两少”现象叠加,国家用于民营企业的科技资金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同时技术创新投入大,风险却不可控,知识产权保护风险已成为民营企业专利进步的重大制约因素。

4、民营企业在治理机制上存在制度缺陷,人力资本短缺

民营企业具有产权明晰、利益分配明确的特征,但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依靠家族的凝聚力来同舟共济,克服了创业的种种困难,适应了初创的需要却成为阻碍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有的民营企业是家长制个人决策;有的民营企业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圈定接班人,造成“近亲繁殖”;有的民营企业的产权是家族的,既没有外界的参股,又没有产权的多元化。情意化的家族式管理使企业陷入人力资本匮乏的困境,家族式的用人制度与市场竞争白热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形成矛盾。任人唯亲是家族式用人制度的固有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压制甚至是欺负外来人员的文化氛围,很难留住人才,更谈不上为人才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家族式的管理体制已难以应付多变的市场。“家企不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据有关资料,民营企业“一年合伙,两年冒烟,三年散伙”是很常见的现象。

5、民营企业选择的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

民营经济尽管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在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不够。目前,民营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主要集聚在传统的制造业、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批发零售业、贸易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公路运输业等一般性竞争领域,农业主要集中在以家庭为主的畜牧业等。从整体看,民营企业已覆盖了国民经济绝大部分行业,其中制造业、商业民营企业的户数和就业人数最多。从上规模民营企业的产业分布看,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重点以制造业和商业为主。从地区分布上看,上规模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入围企业数量很少。现阶段民营经济呈现出:经营型多,生产型少,特别是工业企业少;粗放型多,科技含量高的少;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特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营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解决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分析

1、建立更加公正的法律环境

公正的法律环境不但是社会安定所需要,也是经济发展所需要。企业家需要法律的保护,合同需要执行,违约要有制裁。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这条经验开始被接受,保护私有财产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法律的实施要受到检验。这将进一步帮助我国改进法律环境,国家的治理逐渐转移到民主法治的轨道上来。一般认为保护私有财产是富有者的口号,其实不然。社会中的富有者往往不是弱势群体,他们的财产并不缺乏保护。如果他们的财产得不到保护,也就成不了富人,相反他们有时候是靠侵犯别人的财产而致富的。所以需要保护的人恰好是穷人,保护私有财产是穷人的口号。当前最需要保护的正是农民,他们的财产得不到保护,或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从此可以看到保护私有财产的迫切性。要完善对财产的保护,不但要有政府的努力,也要有国际国内各方面的配合,而且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消除过去发生过的对私有财产的多次侵犯的影响。

2、建构公正、公平、公开、公信的市场及市场运作秩序,改善投资环境

除了保护私有财产,政府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同样十分重要。现在大家都明白基础设施是投资环境,很重要。但是目前更为重要的是投资的软环境,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服务,法律纠纷的公正审判,企业之间互相关系(竞争或互补)的处理,劳资关系的规范化等等。当前,这些方面无一不是问题多多,企业运行起来困难重重。

3、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

民营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统计表明,1999年银行借给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贷款仅为580亿元,不到借出的全部短期贷款63890亿元的1%。这和民营经济的产值占GDP的13%完全不成比率。政府应进一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融资便利,大力推进民间融资。除了在政策上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采取更为灵活的措施之外,最根本的还是发展民间融资,本着“民资民用,民用民资”的原则,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向非公有经济投资,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4、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大量事实证明:技术创新活动越活跃,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速度也就越快,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也越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进程,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民营企业更应更新观念,尽快树立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如广东生产微波炉的格兰仕集团,浙江温州的正泰电器集团,湖南长沙的“远大”中央空调企业等等,它们都有一股迎接挑战,不断创新,在市场上要取胜的紧迫感。民营企业只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和核心技术,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5、规范民营企业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可以通过发展中介组织帮助他们来改进。中介组织是指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所、咨询公司、商会等等。会计事务所和审计所可以帮助公司做到财务透明,有利于吸引投资,建立信用。咨询公司可以帮助企业选准市场,确定投资项目,设计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商会则能帮助企业得到信息,和政府沟通,建立行业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这些组织都很不发达,功能不健全,有待大力发展和改善。

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促使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对于许多家族制企业而言,可以聘请职业经理人参与企业管理和运作,使企业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2004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的数据,民营企业中74.3%的企业设有董事会,56.7%的企业设有股东大会,50.5%的企业设有工会,这几项数据均比2000年有大幅度提高。内部组织的逐步完善对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具有有力的支撑作用。

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全国各地均形成了“民营经济强则该地区经济实力强,民营经济弱则该地区经济实力弱”的共识,国家和各地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变得更加宽松。当前,中国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要实现经济的整体复苏,需要民营经济的强力支撑,因为民营经济机制灵活,发展快,市场反应灵敏,发展潜力大,只有民营经济全面复苏了,中国经济才会重新迈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 成玉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2] 郑修敏、许晓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与未来[J].江西社会科学,2009(6).

篇6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银行管理体制

一、问题的提出

民营企业融资是指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依照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及业主个人储蓄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但由于制度设计及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仍受到诸多限制。根据美国联邦中小企业管理局2004年的统计数据,成立不满5年的中小企业各种筹资方式的利用率分别为:信用筹资占26.6%,设备融资占5.6%,担保融资占7.9%,租赁融资占12.65%,企业间融资占5.9%,信用卡融资占2.3%,股东融资占39.1%。这说明,美国中小企业负债融资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股权融资的比例也很高。中小企业更多地依靠资本市场筹资,缓解了对银行的压力。我国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中小民营企业很难通过这些渠道融资,现有的融资环境与企业希望的仍有较大差距,融资难仍是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供求的约束

1931年,英国麦克米兰金融和工业委员会在其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融资缺口”概念,后这个概念便被广泛使用。融资缺口指中小企业对外部融资的需求远远大于市场能够提供的数量。融资缺口可用图1表示:

图中,S为外部资金供给线,D为中小民营企业对外部融资的需求线,E点为均衡点,rE为均衡利率。如果利率是严格受到控制的,可浮动的区间很窄,比如控制在r1附近,则会出现较大的融资缺口Q1Q2。融资缺口Q1Q2既包括信贷资本缺口,也包括权益资本缺口。

由图1可见,如果一国资本市场相对发达,则可以大大减轻对信贷资本供给的压力。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还远未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所以中小民营企业把渴求资金的目光盯在了银行贷款上,以至于银行不堪重负。

受金融抑制和信贷紧缩的影响,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慎之又慎是理。人为控制利率是典型的金融抑制,低利率会扩大金融缺口。在低利率条件下,对贷款的潜在需求会进一步扩大,而供给却不能相应增加。随着银行一系列旨在加强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供给反而会减少,供求矛盾更加突出,表现在Q1Q2间距离加大。信贷紧缩有多方面的原因,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市场不健全,进而调控手段因受市场机制发育程度不高的制约而难以使用,往往使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信贷扩张与信贷紧缩交替出现。发生信贷紧缩时,企业信贷难度加大, 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

(二)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缺陷的约束

第一,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尚未形成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实行家庭式管理,其经营机制落后,内部管理混乱,缺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缺乏清晰的产权制度,企业行为不够规范,导致中小民营企业面临许多且在风险,市场有效竞争力不足,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当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低,投资者的权益难以保障的现象,这些往往都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所致。没有规范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权就难以节制,就有可能侵犯所有者的权利,单纯的所有权(不参与经营)就没有价值,必然使新投资者忘而却步。

第二,缺乏企业规划、融资知识和融资信息,抑制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在企业计划或发展规划方面相当薄弱。当投资者或贷款银行询问其产品、市场、未来发展计划等问题时,他们提供不出一份真实描述企业发展规划的文件,不能给投资者或申请贷款的机构提供一份好的资金使用计划。除此之外,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财务管理技术及银企关系方面的知识使他们的致命弱点,缺乏这些知识的关键原因在于缺少这些方面的人力资本。

第三,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相对于大型企业的资产规模而言,设备落后、生产规模较小,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因此,面对大型企业的挑战,它们往往缺乏竞争力,这一点使得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能力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其融资能力。

(三)银行管理体制的约束

第一,商业银行内在的“身份”与融资歧视,加深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矛盾。我国商业银行内在的“身份”与融资歧视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1)、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制度的缺陷,造成了“规模性歧视”。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降低不良资产率,调整了经营策略,纷纷对大企业、大集团,优势产业、优质客户进行重点支持,强化了“规模论”、“成分论”的经营理念,强化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歧视。(2)、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运行机制缺陷,造成“结构性歧视”,在经营指导思想尚对中小民营企业存在歧视。国有商业银行的重点服务对象是大中型企业,留给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余地很小,企业规模大小和所有制的不同造成企业之间资金严重不平衡。

第二,成本与信息劣势。大银行不愿意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主要理由有两方面:一是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费用支出所带来的收益太低,即成本收益比太高;二是大银行与小企业之间存在极端的信息不对称,首先,中小民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营变数多、风险大、信用能力较低;其次,资金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性商品,在它的出租或委托经营中极易受到侵蚀,成为所谓坏账而得不到归还和补偿,由此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具有连锁性和整体性。

第三,银行管理制度的障碍。现行的信贷管理办法大多针对国有大型企业指定的,缺少适应不同类型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管理办法,从而造成金融机构服务于中小民营企业时无办法可依、无程序科循、基层部门无权、审批复杂、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被削弱的现象。

三、对策及建议

从企业角度来考察

(一)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努力提高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和信誉度。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和良好的社会信誉,是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外援融资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中小民营企业要认识到,只有保持良好的信用和获得更多的信任,才会与社会各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才更容易获得融资,使经营进入良性循环。中小民营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改善经营机制,建立健全规范的生产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尽快形成规范的财务体系,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尽快形成规范的财务体系,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积极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为企业融资创造好的环境。不仅使投资方敢投资,而且还可以使企业的信用升华为现代市场经济进行中的一个重要资本形态,成为企业的无形资长,一种价值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机会。

(二)实行记账,提高企业资信度。中小民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业务量少,为之所用的不少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中小民营企业信誉。通过中介机构,实行记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一是可降低企业会计核算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达到规范会计核算的目的;二是可以为政府的会计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减轻对企业实行会计监督的负担,达到规范中小民营企业会计核算的目的;三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度和透明度,为银企双方降低融资成本。

(三)要积极寻找的融资渠道,勇于尝试新的融资方式。现今,新的融资方式层出不穷,有租赁、典当融资、票据贴现、同业拆借等多种融资方式,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加以尝试。如果行行不同,还可以通过寻找合作伙伴、协议贷款、利用民间力量吸收多方投资等手段来解决融资问题。力求做到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多样化;融资规模和实现合理化;不挪用贷款用途,做到计划用贷,合理安排资金,严格资金管理。第一,充分运用票据融资和同业拆借,打开融资渠道。第二,努力尝试新的融资方式,通过金融租赁进行融资。租赁融资信贷、融资、融物于一身,兼有融资与融物的双重功能,是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在发达国家称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又一重要融资渠道。第三,积极寻找风险投资。第四,中小民营企业还可以通过典当进行融资。

从银行机构角度来考察

(一)建立健全信贷服务组织体系。商业银行应专门成立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部门,明确提出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考核制度;各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结合本行实际,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筛选和培育优良客户,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全面的信贷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要结合各地经济发展实际,强化“立足本地、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满足中小民营企业信贷需求;适当调整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投放重点,在满足农户小额农贷需求的前提下,适当集中资金,积极支持县域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建立民营银行或民间互助金融机构,利用民间资金,疏通民间资本由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中小民营企业难以从现有的国有银行中获得信贷支持有其历史原因与制度的原因。建立民营银行,利用民间资金不失为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条有效途径。第一,民间资金数额是巨大的,在我国,沉淀着10多万亿元的居民储蓄,为建立民营银行或民间互助金融机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民营银行与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在体制上有着天生的兼容性;第三,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的需求额度一般较小,而且频率打、随机性强,而民营银行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性,经营方式灵活,特别是在发展初期,资金少,客观上无法为大企业提供契机,在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第四,经过长期的合作,民营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经营状况逐渐加深了解,有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障碍,减少信息收集成本。

参考文献:

[1]孙忠燕.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7.

[2]王红珠.新环境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梁力.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构建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3).

[4]曹晨光.民营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济南金融,2007(4).

[5]王深德.金融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4).

[6]张跃进.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科技经济市场,2006(11).

[7]王梅.刍议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J].南方金融,2006(7).

篇7

关键词:国际背景民办高等教育课程管理质量体系

1、民办高校教育必须优化课程内容,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建设是市场需求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关键。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利用有限的资源构建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相结合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突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灵活的机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课程开设上,要努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课程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确定课程开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安排比例等。

(2)作为民办教育,由于生源大多基础薄弱,传统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需求。要全面开展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行创新型、体验型、辩论型、案例型、参与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无疑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强化个性教育的一个最佳途径。

(3)建立健全一整套教学质量的长效监控机制是当前民办高校质量建设的重要工作。一方面要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建设,从院、系二级教学管理制度,到专业、课程、教学环节建设的相关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规范工作程序,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当然,由于民办高校教师、学生成分的特殊性,其教学质量监控的工作更复杂,难度也更大。在具体开展工作中,领导者和管理者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加强质量监控的同时,切实做到尊重师生的人格,依靠他们的智慧,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建立健全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精心实施质量工程建设

2.1密切贴近市场,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要创新;另一方面,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崛起的意义,更多的是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办学理念创新上的意义,其价值取向也在于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源问题,质量和特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把握全局,迎难而上,寻求积极、持续、协调发展的精神和态度。首先要以质量求生存,再以特色求发展,而后以深化体制改革寻求新的突破为目标,科学合理地定位,找准自己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是民办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同时要采取“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错位竞争、特色取胜”的战略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

办学理念要突出以人为本,以适应能力为本的战略思路;具体可为“一二三四五”。

即一个目标:打造名校品牌战略,全力抓质量和特色。

两个到位:教学质量的主导地位和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三个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体系。

要逐步建立起与民办教育培养目标与任务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起具有自已校本特色和民办高校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

四项基本建设: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学风建设。特别要重视“双师”队伍建设,加强产学合作教育,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突出技能,办出特色。

五大重点工作:(1)思路和定位:要把学院定位细化为专业定位、课程定位、学生就业定位,使学院的定位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并要转化为清晰的可操作的工作思路和实践方案;(2)队伍建设:要采取专兼结合的办法配备好教师,培养和实践贴近、和企业贴近、和基层贴近的教师;特别要重视引进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创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同时,要培养一批能适应民办高校实际要求的管理人才;(3)生源拓展:省内外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长学制和短学制相结合,产和学相结合,国内和国外联合培养相结合。生源是民办高校赖以生存之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但目前生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所难免。在这场竞争中,必须把握全局,审时度势,赢得主动,取得发展;(4)强化技能,办出特色:要以技能和特色为主线,重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课程和教学管理体系;

(5)完善机制和体制建设,努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目前,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民办高校在不少方面沿袭了传统大学的做法,缺少改革的动力,错失了一些发展的机遇,这个问题已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反思。我们必须在办学理念、定位、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模式、体制和机制等诸方面进行检查,以改革为动力,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安于现状,怨天尤人是徒劳的,我们只有奋起迎接挑战,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记的曾经有一句名言:“年年困难年年过,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对于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尤其有积极的启迪作用。2.2国际化背景下的国际化工程建设

引进和借助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发展自己,是民办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这一要求对正在寻求创建品牌、提升办学水平的民办高校指明了方向。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来看,依靠国际智力和品牌提升办学品位,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积极开拓发展空间,是国际私立大学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

目前,许多民办高校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总体水平不高,合作的领域较窄,内容单一。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民办高校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办学资源扩大到国际市场,与国外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引入国际优质教育品牌和教育资源,包括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优秀师资、教学方法、教材资料、设备设施等,为我所用,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吸取营养,提升自身,增强办学实力,将成为民办高校中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通过交流与合作,也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推向世界,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触角伸向国际广阔天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更宽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国际背景下,质量保障体系是民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之路,只有一条:“以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信誉;以良好的信誉吸引充足的生源;以充足的生源保障丰富的经济资源;以丰富的经济资源支撑更优更快的发展。”

篇8

【论文内容摘要】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势必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我国民办高校筹资为研究对象,剖析民办高校一直以来在筹资方面的困境,分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办高校筹资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民办高校筹资变革提出若干合理性对策和建议。

目前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民办教育作为理性的“生活世界”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个更坚实合理的经济支撑。依据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的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的制约,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必然也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筹资即面临挑战也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办高筹资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

一、我国民办高校经费来源现状及困境

据中国教育年鉴2008年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民办高校278所,比上一年增长了10.3%;在校生133.8万人,比上一年增长27.2%。还有独立院校318所,比上一年增长7.8%;在校生146.7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6.1%,[1]这两部分加起来,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280万。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民办高校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生存性,发展性短缺的困境。

(一)相关法规制度欠缺

民办高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健全,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缺乏规范,民办高校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立法的滞后与空缺增加了高校投资者的担心与顾虑,影响社会各界举办民办高校的积极性,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资金的再投入。

(二)筹资渠道单一以学费为主

从总体来看,经费来源渠道很单一,主要依赖收取学费和向银行贷款。2007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对我国排名的前10所民办高校的规模和收入的调查,它充分说明了学费占学校每年收入的绝对比例,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有80%以上的民办高校80%以上的办学经费来自于学费收入,其余不足部分仍依赖银行或个人贷款。“高学费”是目前导致我国民办高校生源减少、生源质量下降和社会声誉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银行贷款审批非常严格,贷款额度小

银行贷款要注重信贷风险,它往往需要贷款者提供担保等条件。而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民办高校很难提供相应的担保。当《物权法》规定学校、医院等公益性机构的资产不能用于抵押的时候,因此在银行贷款方面,大多只能靠信用贷款,但信用贷款额度通常都比较低,无法满足民办高校对资金的需求。

(四)所获捐赠微乎其微

总体上看,现阶段民办高校接受的捐赠就数量而言是非常有限的,形式上也以实物为主,所获捐赠根本无法与国内公办名校相提并论。其外部原因在于我国社会捐赠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缺少适合社会捐赠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内部原因在于民办高校利用捐赠的意识薄弱,很少有学校设立专门管理捐款的机构,现阶段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高不容易吸取长期优质捐赠。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办高校筹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办高校筹资面临的挑战

1.更难以获得国家的财政性支助。金融危机的来袭,国家经济下滑,教育经费必然受到影响。虽然按照DB.约翰斯通的成本分摊的原理,国家应该加大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但由于整体经济的发展局势,国家很难通过财政性拨款来资助民办教育的发展。

2.生源不稳连带影响民办高校的财政收入。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许多人就业发生困难,企业大量裁员,中国家庭的预期收入减少,对于孩子就读民办高校,特别是就读收费较高的独立学院的家庭,家长也许无力支付孩子的学费。以北京某民办高校为例,根据学校相关部门调查统计,60%左右的在校生家庭收入在3万-5万元人民币,10%左右的学生家庭收入低于3万元人民币,而每位学生每年的开支在2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家庭收入下降20%左右,该校将有20%的学生面临失学的危险。[2]就现在民办高校筹资的情况而言,依然有绝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于高额的学费,金融危机导致家庭收入的降低直接影响父母对子女学费的支付水平。生源不稳,在校生学费征收受到影响,将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财政收入。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办高校筹资面临的机遇

1.利于海外资金注入民办高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社会投资总量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将投资转向消费相对刚性,属于社会和民众必需品的教育、健康、能源、环保等行业。中国具有巨大的民办教育市场,由于民办教育发展不完善,起点较低,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但高端教育愈来愈市场化,这都为国外资金注入我国民办教育市场带来了机遇。中国教育行业还处于产业化初期,进入资本市场的为数不多,上市的更少。所以,风险投资公司对教育培训的预期很大。

2.利于获取银行贷款。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之际,经济政策倾向刺激投资,央行下调利率,刺激消费,这为民办高校提供了绝佳的筹资机会。目前作为多数民办高校首要办学经费来源的学费增长的空间已不大,投资环境变暖,贷款放行,使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也较之以前有了更多的保障。这一放宽贷款的政策,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受益最直接的一项措施。

三、关于民办高校筹资的几点建议

金融危机冲击下,各级财政收入不足,支出增加,必将导致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更为紧张。因此,严格控制公办高校的招生计划,适度扩大民办高校办学规模,是减轻财政压力的有效办法。扩大民办高等教育的消费功能,不需政府任何投入,就能拉动内需。在此金融危机爆发之时,政府应加大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力度,例如出台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明确税收、合理回报及教育产权等久悬未决的核心问题。

(一)完善筹资制度,优化筹资环境

为畅通民办高校筹资渠道,确保民办高校财政权益,国家应完善筹资制度,制定相关法律,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总体规划,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进行鼓励,而不是充当“拾漏补缺”的角色,使民办高校的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完善法律法规,使民办教育有法可依。修改《教育法》中关于“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条款,从法律上承认我国存在的“少数是捐资办学、多数是投资办学”的现状,给投资办学一个合理的法律地位。[3]适时的对《民办教育促进法》中的“合理回报”条款进一步修改,对“合理回报”作出更为具体的解释;政府应重新确定民办学校的法人类型,突破民办学校不能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传统观念和政策障碍。[4]从而促使“合理回报”的政策可以切实落实。修订和完善信贷担保法等法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民办高校提供多种方式贷款。 转贴于

2.完善管理制度,分类区别管理。把民办高校区分成非营利性高校即从事偏重于研究和通识教育的学校和营利性高校即主要提供诸如职业教育、语言培训和资格认证培训等项目的学校。对营利性高校和非营利性高校施行分类管理,并承认营利性教育的合法性。明确界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的产权关系。制定针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不同税收政策和捐赠政策。非营利性私立学校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和获得捐赠,而营利性私立学校应像企业一样按照税收规定依法纳税并不可以获得捐赠。

3.完善监管制度,净化办学环境。建立对民办高校的监督、评估制度,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市场,避免一些民办高通过乱收费牟取暴利,影响民办高校声誉,捣乱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影响民办高校生源等等。对非法办学要坚决取缔,绝不手软。

4.完善税收制度,扩大高校的筹资渠道。加大对受教育者的优惠力度;消除教育相关法律中关于税收方面的冲突,鼓励个人捐赠;增设新税种扩大高校的筹资渠道用于高等教育;大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民办教育,给予更加优惠的教育税收政策。

5.完善会计制度,适应民办教育发展现状。介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民间对教育的投入多为投资性质,希望从中获得一定的回报,因此应该在时机成熟,对民办高校分成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区别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教育行业的特点,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原理,适时推出民办教育营利性教育组织的会计制度。

(二)多元化筹资,拓宽筹资渠道

1.鼓励银行介入民办高校的发展。教育信贷的对象是教育行业,发展前景仍旧看好,收入也比较稳定,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民办高校可以给商业银行带来稳定的存款来源,因此在金融危机期间银行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是风险系数更小的投资行为。

2.积极组织社会捐助。民办高校应培养捐赠意识积极拓宽社会捐资这条渠道,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和个人捐赠。一是成立校友会,建立稳健忠实的捐赠主体。二是成立专门的筹资机构,负责社会捐资话动。三是提高自身社会声誉增加获得捐赠的资本。[5]同时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推行将“获得捐赠能力”纳入民办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的办法,促使捐赠工作规范化,捐赠形式多样化,充分调动捐赠者和受益者双方的积极性,推动民办教育捐赠健康发展。

3.充分利用海外资源,拓宽资金渠道。教育是风险较小、收益比较稳定的投资领域,海外融资渠道是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民办高校的理想选择。河南郑州的升达大学,由河南籍台胞王光亚创办,现已发展成为培养本科大学生为主,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办学体系。[6]金融危机时期,更多的海外投资者把目光定位到风险较小,收益比较稳定,人民需求刚性的教育领域。据了解,近两年新东方等6家海外教育上市公司已融得5亿美元,巨人等10家教育机构已从国外机构融得3亿多美元。民办教育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充份利用海外资源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民办高校加强自身管理建设,积累筹资资本

金融危机来袭,经济萧条,各种资产价格有所回落,建设成本降低,正是民办高校大力补足教学资源、充实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大好机会。拓宽筹资渠道,完善筹资制度是民办高校抓住机遇,抵御金融风暴的必要举措。同时,要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招生和在校学生保持的政策。为未来民办高校发展夯实基础,最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8[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7]周孟奎.金融危机带来民办教育发展契机[N].中国教育报,2009,1.

[3]陈华亭.中国教育筹资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227.

[4]长剑波.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长沙[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由于经济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是包括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因素的大系统,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过程包括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对外经济往来各方面的记录核算,因此,对于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进行回答、界定和衡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含了结构性、分配性、协调度方面的信息;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出不同方面的结构特征。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个层面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由不同的方法来核算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呈现出来。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有3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另外,由于对生态和环境重视,还引入了包含生态和环境成本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如绿色GDP核算)。这些不同的方法,体现了国民经济中的不同关系,对应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方面的内容。目前所谈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可用国民经济核算来说明。

一、产业结构升级与国民经济生产法核算

按生产法核算的国民经济体系,呈现了国民经济生产过程的特征,如产业结构、产业贡献率、生产率等,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高级化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可以由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呈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就是要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现代服务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外,优化制造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要求,体现在生产法核算的GDP中,就是要提升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先进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加值和的比重,降低产业层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的比重,使我国制造业不断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

二、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与国民经济支出法核算

按支出法核算的国民经济体系,是根据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由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和出口三大部分构成GDP。最终产品在不同用途上的比重,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是要提高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相对降低资本形成在GDP的比重,实现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比重的均衡和协调。

三、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与国民经济收入法核算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要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方面转变。按收入法核算的国民经济体系,体现了各生产参与者所获得增加值的结构比例,反映了不同的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这恰好反应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对发展成果共享性的要求。在收入法GDP中,增加值主要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4个项目构成,四大项目的不同配置比例,是不同经济发展方式的体现。要把经济发展方式从外沿式增长转变为内涵式增长,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增加值率提高;而上述的转变也就意味着劳动者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上升。如果没有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仍旧像过去10年不断提高资本所得在国民分配中的比例,中国经济仍旧难以转变到内涵式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上来。

四、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核算

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在逐步向体现了环境与经济过程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过渡,引入资源耗减价值和环境退化价值对传统经济进行调整。在绿色GDP核算中把经济生产活动中的所消耗的资源、对环境损害都作为传统GDP的扣减项,从而能更好的反映经济活动可持续性。该核算体系,正好体现了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要求,即使用更少的资源消耗、更少的污染排放来获得更高的GDP。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方法讨论;经济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在国民体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水利工程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和国民建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因此,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探讨运用到水利工程的各个方向和领域。水利工程在项目上、财务上都是体现国民经济和经济战略的重要指标之一,可见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在水利工程项目上的重要性,故此,我们应该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1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的评价

水利工程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是在防洪、发电、船运、旅游方面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出发点本身是为国为民,本着以人民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国家大计为目标的一项宏伟庞大的工程,目前计算水利工程经济的方式有以下两个方面。

1.1投资费用

进行国民经济水平评价时,工程投资全部投资运营及其相应的运营成本主要是枢纽工程投资、配套工程投资、年经营成本、维修维护成本、流动资金。

1.2工程效益

主要表现在增加收益、减少损失、国民经济损失、防洪在实际中起到的效应。

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经济体系中的评价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经济体系中的评价是一种深度的认知,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以及国民体系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利项目经济需要快速地跟紧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水利项目跟我们之间的生活紧密相连,发展水利工程必须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结合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务理念,给未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跟随着时展,为时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扎实的硬件建设。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方法的探讨,主要是以我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和国民经济水平来综合描述。

3水利工程经济对财务的评价

3.1我国对水利系统的管理体制与国家系列政策等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在水利系统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仍然缺乏,在国民经济和现有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制度中缺乏管理机制,而现有的企业在水利工程中也出现很多机制的不完善情况,在这些不完善的体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完善情况,部分因素给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阻碍,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在全球经济化、全球经济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而言国外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相对要比较完善,不过近几年中,国家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上逐渐在完善,根据国民经济体系快速发展所出现的停滞不前的因素,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政策,积极为我国经济化、全球化、快速发展提供结实的硬件设施。

3.2水利工程经济产业机构评价

水利工程在国内所体现的是发展产业档次低,经济发展过程在模式上比较单一化,从而导致我国水利工程经济建设较缓慢,短期内经济成效不是很明显,间接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目前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的限制下,其发展规模在一定经济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发展规模有一定的限度,由于在国内发展有一定的限度,经济体现不明显,故而在投资建设上不能很快见到成效,从而水利工程经济在长期的市场环境体系下缺乏市场竞争力。另外,从我国现有的条件和科技情况来看,对于水资源的可利用率比较低,在资源配置上也相对比较薄弱,各个地区对水利的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具体的发展水利工程经济的具体计划,在水资源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局面,因此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化、理性化、实用化的科学体系。

3.3水利工程经济在各个方面受到的影响和限制

在我国,水利工程经济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是环境问题,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在水利工程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是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水资源的污染相对较为严重,虽然这些都是在客观上的因素,但是这些客观上的因素对水利工程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和客观上的阻碍。在水利工程经济建设中需要进行仔细的科学的理论研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以及建设本身存在的问题,会出现不能预料到的问题。

4我国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在生态环境中的影响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4.1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我国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方面以及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水资源利用价值和供水系统的一系列问题,主要突出的是水利工程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和大环境下,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为了能够进一步研究整合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利用价值,使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体现水利系统在国民经济中体现的价值,那么,如果在我国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方面各个因素中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而且在现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下,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利用价值是能够有效调节的,另外在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供需问题上,现在还需要一个比较良好的水利系统以及水利工程的体系。

4.2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可以这样讲,就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生态环境首先是需要解决的第一要务,无论哪个国家,在一段时间里,当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相对缺乏时,那么,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就很高,同时需要生态环境的稳定,当在生态环境相对较为不稳定的情况下,水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那么水资源越是处于极度短缺中,从而水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的利用价值就很高;当生态环境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水资源的供需量较大时,水资源可用的价值就很低,这样就可以缓解一下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在生活中出现的供需矛盾,同时我们会发现,在水利工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利用价值,保证水资源在生态环境中的最大利用价值。在评价水利工程的可行性时,在预测供水区资源供需状况过程中,需要将水资源的自身利用价值进行充分考虑,反之,所体现出的供需矛盾的定性是不科学的,在这种情况下,所总结出的供需矛盾体系也是不能运用的。

4.3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中水资源价值的影响

对于治理污水这一个重要环节,通常体现出来的是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两个方面上,从这两个方面能够进一步体现水利工程在国家发展的情况下的价值,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就水利工程经济而言,水利工程经济评价过程中,并没有将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包含在其中,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急切需要得到国家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给予大力的维护和政策支持。同时需要设计全方面的方案,能够为开展正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发展关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合格的水利系统以及水利工程建设是全国人民的福利,帮助农业创收、减少水患、保障了人民的财产安全,同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军.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5(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