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进入新世纪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国内以及国际上的经济环境都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供应链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转移到了供应链上.所以,本文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来探讨相关的方式和方法,以期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建议.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企业竞争力;供应链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07-03
1 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一体化的形成,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经济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变到了买方市场,市场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顾客的需求也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国内,经济的转变从改革开放前注重产品数量至改革开放发展到注重质量,再到如今转变为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的竞争的目标.对企业来说,在市场交易时,市场主体高度激励,从而交易主体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都会主动的实现契约,具有充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得交易成本降低,机会成本减少,促使企业组织结构与模式的更新;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由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由传统的企业对抗竞争转向合作竞争,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不断转变竞争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将erp技术,柔性生产等技术的要求范围类推到整个供应线上面来,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
2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简述
供应链是指,将核心企业作为一个中心,控制可控制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开始是采购原材料,然后制成中间产品甚至是最终产品,到最后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将各个交易主体(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连成一个网状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在采购原材料、生产、销售时把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最终用户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网络系统.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由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将ERP、JIT、柔性生产等新型管理技术要求扩展到整个供应链体系,力图将传统意义生产链之间的障碍打破.这个供应链是由所有的节点企业组成的,至少存在一个核心节点,各节点之间由需求信息驱动,不断通过对供应线之间的职能分工和职能合作来保证整个供应链的增值.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其的定义是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所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在整个供应链中受益的不仅是核心企业,内部企业也可以获利.另外,马士华教授对其的定义为:供应链的中心是核心企业,导向为用户需求,主要是对前馈的物料流和反馈的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控制,将供应链的全部交易主体(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连成一个网状结构模式.
说到底,供应链管理其实就是对资源的再整合,借助整个系统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加盟的节点企业的力量,通过整合整体资源,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提高自己的经营绩效,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战略目标,形成一种“共赢”的局面.在2003年,屠文娟、张坚在《供应链管理旨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提到:供应链管理目的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着重发展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关键业务,非关键的任务则交给其他企业,将各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出来,优势互补,使得最终客户的价值能够有效的实现,提高各个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来实现共赢、多赢,其本质还是一种集合管理思想.
供应链管理主要分为三层:战略层、战术层和业务层.战略层主要是发展目标、方向,战术层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方法、手段.业务层则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保证供应链的运行和客户需求的满足等日常工作.企业内之间的供应链集成以及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信息共享都是供应链管理实现的必要条件.
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工作,涉及到利益分配是否均衡、节点企业间的目标冲突、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等.常见的供应链管理技术方法有:ID代码、条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POS系统,计算机辅助订货(CAO)、企业资源计划(ERP)、卖方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JMI)等.
菲利普指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管理不同,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是集成不同的企业,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更加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2001年,我国最新的《物流术语》中,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3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现,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不仅包括人、组织也包括环境、资产.其本质是企业自身特有的资源.从而提出了“树型”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出的结论就是加强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整合,将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各个组织部门、组织、节点的核心竞争力整合在一起.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是否良好,主要是看在流程调整和管理能力的培育上是否良好,是否是从内向外发展的.注重在核心技术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物流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的加强.
克里斯多夫认为,在21世纪,竞争主要将集中在供应链之间,甚至说“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一种能力集合,企业能力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通过与外部竞争过程中发挥作用与效果,使得企业取得绩效与实现战略目标,这部分能力就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能够向外辐射,对其他能力施加作用,最后影响它的发挥效果.一家企业想要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企业的核心能力上,将不擅长的领域外包给其他相关企业.企业竞争的关键就在于核心竞争力,因为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只能在有限的领域取得竞争力和成效,只有将自身的资源全部运用到核心的竞争力上面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企业目标.企业的竞争力是通过长期努力形成的,是企业的本身的一种特性,是企业独自具有的能使企业在长期竞争过程中长时间取得主动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在企业的决策上,要看企业是否能够把握全局、是否能够审时度势,在创新上是否能够大胆突破,博采众长的一种能力,以及是否能够保证质量、诚实守信等.它还包括企业是否规范化管理,以及资源竞争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无差异竞争、差异化竞争、标杆竞争、人力资源竞争.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明确供应链的目标与原则,充分建立好战略伙伴关系,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评价分析,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劣势评价分析,确定状态,分析设计供应链的网络结构等.
供应链的管理对企业生存发展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供应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努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当企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后,才能有机会成为别人的合作伙伴,当进入到供应链网链中,就必须与链中的其他企业共同发展,不然就会被淘汰.在供应链管理中,合作永远是第一位的,另外充分发挥企业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带来优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对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中,也可以不断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整合利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有效资源,实现企业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原则.实施供应链管理是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好.更为重要的是它增加了社会的经济总量,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大有裨益.
4 供应链的设计
供应链如何构建是一项复杂多变、长期的过程,需要整个网络体系中的成员相互协调合作.构建供应链,首先要从企业长远的战略意义上,构建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规划.其次,转变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运作方式,构建扁平化管理组织.最后,重组企业实施业务流程.
分析市场竞争环境.供应链的设计需要以产品为中心,基础是产品的特征,要依据市场的供需情况进行设计.我们根据产品的需求可以分为:功能性和创新性.功能性的特点是需求稳定,利润率较低,而创新性的特点则是高效率和易变.根据产品需求特征不同,才需要有不同类型的供应链.
供应链分为:有效型供应链和反应型供应链.有效型供应链主要侧重于在运作功能上成本的降低;反应型供应链则侧重于在市场上的快速反应.不同类型的供应链,自身的特性及企业的情况都不同,应依据企业自身的供应链体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供应链,及时有效的检验反馈.
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何协调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联接合作,是建立企业供应链的前提基础.寻求合作伙伴时,应综合考虑合作伙伴的各项核心能力.
供应链集成及优化.通过协调物流、信息和资金,可以将企业的内部与外部供应链有效的集成起来,然后进行管理,达到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供应链的集成对构建企业供应链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之后应积极有效的进行反馈并采取各种优化措施,促使供应链的运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使得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活力更加高效.
接下来是绩效的评价.主要是监督和控制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营;发现供应链中的缺陷并及时改进;激励各节点企业部门改进流程,提高企业效率.
分析企业现状.寻找探究企业现有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现有的供应链现状.然后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从而提出改善供应链的建议.根据产品需求特性及企业自身特点提出供应链的设计目标,分析供应链的组成,提出基本框架并进行设计.针对供应链成员的选择、生产运作与控制模式、物流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进行设计.最后进行有效的检验与及时的反馈.
5 结论
在进入新世纪后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企业想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必须将竞争的理念从企业的竞争转换为供应链的竞争,尤其是要培养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以供应链为中心,与企业培养信任和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提高竞争力.但是也要因地制宜,对国外的供应链关系思想进行吸收消化的同时,必须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来提出适合自己的思想,使得新的供应链管理思想、战略和系统真正的适合中国自己的特色.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有着显著的直接和间接的正向影响,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优化企业资源影响显著.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合作,开启了一种新型的产销合作关系,向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并取得了实践理论上的成功,成为供应链管理中的典范.双方通过新型信息技术EDI和卫星通讯更加便于信息共享.就像宝洁公司可以及时的调用沃尔玛的销售库存的数据,制定生产出货计划等业务,实现了全方位的管理.上海东昌西泰克现代物流管理有限公司取得了与客户及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双赢与多赢.海尔集团的江铃物流计划,以及对生产的监控,将原材料供应、产品的交付和库存集于一体,使得供应链十分的平滑,使得公司的各项管理职能和技术充分协调,形成一个新的综合能力,这样可以不断降低原材料的供应成本,当最终产品到达顾客手中时是最高效的.一些著名的国际公司所进行的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转变,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和企业加入到供应链的研究中来.因此,供应链的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利益的不断提升,最终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张成海.《供应链管理技术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大伟,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竞争:[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4)孙元欣.供应链管理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丁建原.《市场竞争--战略与方法》[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郭立宏.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7)方征.供应链管理的效率研究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D].湘潭:湘潭大学,2003.
(8)石亮.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力量,现阶段信息化是加快我国企业现代化的必要技术支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战略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其中信息技术被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被重点推进。面对消费者权利意识增强、经济信息化、竞争激烈化,信息技术体系可以为达成战略目标,在企业总体战略、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职能战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分析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企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实践参考。
二、理论简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能延长和扩展人的信息知识面,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有互动性、低成本性、跨地域性等特点。企业战略管理的本质在于制定、实施企业战略,并对企业战略进行评价以保证组织结构能实现发展目标的综合性决策。我国企业信息化研究是从1998年开始萌发的,企业信息化早于管理信息化,并逐渐由定性分析想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转变。而最早的战略管理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法约尔提出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5大管理职能。20世纪80年代后,信息技术开始被一些发达国家重视并应用到企业战略管理上来。1999年,我国学者霍国庆在《企业战略信息管理》中提出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战略管理理论。2002年,楼天阳认为信息化应有从“应用管理”到“战略管理”的过程。信息技术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创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对策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正在改变企业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
三、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
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具有伴随性。企业战略的管理可以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模块。下面非别就两个模块展开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分析。
(一)信息化与企业内部管理关系研究
1、信息化与业务流程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可以讲企业现有的内部资源进行优化调整,规范的业务流程是企业信息化能够顺利运作的前提条件。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可以控制企业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推动企业适合环境变化,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2、信息化与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能够长期运作下去的关键环节,对财务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核算、控制、决策层面的财务问题弊端。现阶段信息时代,需要对企业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在信息网络化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系统的有效实施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满足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分析等企业经营需求,为财务预算与核算的同步控制、强有力的财务监控、实时查询、协同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3、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活动性最大的生产要素,是创造物质利益的主要力量,而在实际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具有复杂性,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人力创造性的开发,调动员工积极性,在人才选择、人力培训、统筹安排等方面起很大作用。
(二)信息化与企业外部管理关系研究
1、信息化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是供应链的基础,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而变得科学有序。流程的网络化、渠道策略的运作、存货管理、运输计划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2、信息化与客户关系管理。伴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需求,消费者意识增强,其对销售活动的了解、对服务速度和质量的要求、对销售人员工作效率的要求,需要信息技术的介入协调来实现。
篇3
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
A.韦伯
B.马斯洛
C.泰罗
D.法约尔
2.企业管理的目标是()
A.达到组织的预定目标
B.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C.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D.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3.领导是领导者影响并感召个人和群体去追求某些目标的行为和过程,其活动的内容不包括()
A.指导
B.计划
C.激励
D.沟通
4.企业的核心能力有两个相互补充的来源,一是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另一个是()
A.企业的内聚能力
B.企业的战略
C.企业的客户关系
D.企业的人力资源
5.企业按照某个(些)“细分变数”把整个市场细分为若干需要不同的产品和市场营销组合的亚市场,这是指()
A.产业分析
B.竞争对手分析
C.市场细分
D.竞争优势分析
6.根据波士顿矩阵分析方法,我们把市场成长率和市场份额均较低的战略经营单位称为()
A.明星类
B.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7.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主要涉及市场营销、销售实现和客户服务与支持这三个基本的业务流程的子系统是()
A.业务操作管理
B.客户合作管理
C.数据分析管理
D.信息技术管理
8.一个有效的、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系统的子系统一般包括:业务操作管理、客户合作管理和()
A.生产管理
B.销售管理
C.财务管理
D.数据分析管理
9.采用客户组合分析方法,对在客户关系中的历史价值高但潜在价值低的客户采用的策略是()
A.放弃
B.培育
C.维持
D.投资
10.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是()
A.直线制结构
B.职能制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结构
D.事业部制结构
11.控股型组织结构中,母企业与子企业的关系是()
A.行政管理关系
B.产权管理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同事关系
12.业务流程再造的简称是()
A.BRP
B.BPR
C.BBS
D.BBC
13.将产品从制造者手中转至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各中间商连接起来形成的通道是指()
A.供应链
B.分销渠道
C.价值链
D.增值链
14.网上直接调查最常用的是()
A.网上问卷
B.网上实验法
C.网上观察法
D.公告栏法
15.网上售后服务的特点包括便捷性、个性化和()
A.先进性
B.网络化
C.地域性
D.低廉性
16.企业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经营环境中善于应变的能力,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和领先能力的综合表现,这是指()
A.敏捷制造
B.敏捷性
C.虚拟制造
D.精益性
17.虚拟企业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是()
A.人力资源虚拟化
B.运作弹性化
C.信息网络化
D.组织结构动态化
18.主要是利用直观材料,依靠个人经验的主观判断和综合分析能力,对事物未来的状况和趋势做出预测的是()
A.定量预测法
B.移动平均法
C.趋势预测法
D.定性预测法
19.通过把有关指标进行对比来分析企业财务情况的一种方法是()
A.对比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综合分析法
D.全面分析法
20.静态分析法可以分为净收益法、回收期法和()
A.投资收益法
B.净现值法
C.内部收益法
D.外部收益法
21.工作分析能够确定并完成工作所需的行为、条件和()
A.收支
B.成本
C.利润
D.人员
22.绩效管理的导向是组织()
A.目标
B.文化
C.收益
D.战略
23.为了开发某种特殊的产品或者解决某一特殊问题而设置的团队,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组织模式,这是指()
A.虚拟团队
B.研发团队
C.质量小组
D.联合团队
24.企业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企业内外部知识网络进行内外部学习,有效地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这是指()
A.数据处理
B.知识管理
C.信息管理
D.企业信息化
25.知识管理的个性化策略,强调通过与知识创造者的直接接触和交流实现知识学习和共享,这又叫()
A.整体策略
B.局部策略
C.显性策略
D.隐性策略
26.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组成主要有知识运行、知识明晰、知识绩效和()
A.知识分享
B.知识获取
C.知识处理
D.知识奖惩
27.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
A.供应商效率
B.制造商效率
C.批发商效率
D.整个供应链效率
28.生产能力是指一个作业单位满负荷生产所能处理的()
A.最大限度
B.最优量
C.成本最小
D.收益最大
29.供应商管理库存,又称之为()
A.VMI
B.CMIS
C.ERP
D.JIT
30.企业文化管理的影响因素有:行业特征、已有的企业文化模式、追求独特模式、形成的长期性和()
A.产品
B.企业制度
C.地域特征
D.管理者素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迈克尔·波特在其享誉世界的名著《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了几种基础的企业战略,包括()
A.总成本领先战略
B.差别化战略
C.产品组合战略
D.重点战略
E.资源分配战略
32.网络型组织的优点包括()
A.网络型组织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B.网络型组织可以实现核心价值链的连接
C.网络型组织降低了交易成本
D.网络型组织实现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E.网络型组织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33.企业的定价方法主要有()
A.成本导向定价
B.政策导向定价
C.需求导向定价
D.竞争导向定价
E.促销导向定价
34.财务分析的方法有()
A.对比分析法
B.归纳分析法
C.比率分析法
D.推导法
E.综合分析法
35.实施企业知识管理需要把握的原则有()
A.成本
B.积累
C.信任
D.共享
E.创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
37.简述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38.简述网络广告的方式。
39.简答网络时代财务管理的观念。
40.简答知识管理的内容。
41.简答企业文化的层次。
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2.论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海尔的JIT策略JIT(just in time)即准时制,海尔通过JIT策略获取了竞争优势。
(一)海尔的三个JIT
1、JIT采购
何时需要就何时采购,采购的是订单,不是库存,是需求拉动采购。这就会对采购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原有的供应网络要比较完善,可以保证随时需要随时能采购得到。
2、JIT生产
JIT生产也是生产订单,不生产库存。顾客下了订单以后,企业开始生产,并在五天或者六天交货,在这个期限内可以安排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完成需要怎样的原料供应,只要原料供应的进度能够保证,生产计划就会如期完成。
3、JIT配送
海尔配送流程跟传统的物流做法不一样,它完全是一体化的运作,而且海尔物流跟一般企业的物流还有比较大的差别,海尔对物流高度重视,并把它提升到战略高度,也很舍得投资,去过海尔现场观察的人都会对它的立体仓储挑指称赞。流程化、数字化、一体化,是三个JIT流程的一个基本特色。
(二)海尔怎么做JIT采购
1、全球统一采购
海尔产品所需的材料有1.5万个品种,这1.5万个品种的原材料基本上要进行统一采购,而且是全球范围的采购,这样做不仅能达到规模经济,而且要寻找全球范围的最低价格。所以它的JIT采购是全球范围里最低价格进行统一采购,采购价格的降低对物流成本的降低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2、招标竞价
海尔每年的采购金额差不多有100多亿人民币,它通过竞标、竞价,把采购价格下降5%。每年下降100亿的5%就可以直接提高利润,或者说其价格在市场上就更有竞争力。
3、网络优化供应商
网络优化供应商就是通过网络,通过IT平台在全球选择和评估供应商。网络优化供应商比单纯压价要重要得多,因为它的选择余地很大,真正国际化的企业在国际大背景下运作,就可以有很多资源供它选择。
海尔的JIT采购实现了网络化、全球化和规模化,采取统一采购,而且是用招标竞标的方式来不断地寻求物流采购成本的降低。
(三)海尔怎么做JIT生产
海尔由市场需求来拉动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来拉动原料采购,再要求供应商直送工位,一环紧扣一环。海尔JIT生产的基础是ERP平台,通过IT舞台上演JIT生产这台戏。其前提就决定了生产速度会快,成本会低,效率会高,相反,如果靠传统模式去实现JIT生产难度就会很大。
(四)海尔怎么做JIT配送
目前海尔物流部门在中国大陆有四个配送中心,在欧洲的德国有配送中心,在美国也有配送中心,通过这些总的中转驿站——配送中心来控制生产。不做JIT采购就做不了JIT生产,而要做JIT生产和JIT采购,还必须有JIT配送。是JIT配送而不是JIT运输,因为运输是长距离的,配送是短距离的,是当地的。怎样做到按照生产的需要在当地做配送,随时需要随时送到,而且数量、规格要符合需要,这就对物流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货物配送时间要扣得准,JIT生产、JIT采购、JIT配送就是要达到零库存。零库存不是库存等于零,而是在于库存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相对来说库存量就越少。所以JIT配送是这一切的基础,采购、生产与配送必须同时具备JIT的条件,因此叫同步流程,流程再造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三个方面。请回答:
篇4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阶段、配送物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而今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国外港口吞吐量较大的几个港口,在港口物流建设上,也走在了世界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前列。
1.1鹿特丹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
鹿特丹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港口管理局拥有很大的经营管理自和土地使用权,由其统一港口地区的码头设施和临港工业以及其他设施的用地管理。通常港口管理局拿出一部分仓库和堆场开辟为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但其只负责管理和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本身不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当物流中心建成后再由港口管理局有重点地选择业务基础牢固,信誉好的物流经营方加盟,逐步吸纳工商企业加入物流中心,便其将原材料采购,配送等职能交由物流中心负责,参与供应链管理。一般说来鹿特丹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租赁给企业自主经营;二是港口配套设施齐全,储、运、销形成一条龙服务;三是港口物流中心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四是港口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物流链。
1.2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安特卫普港的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该模式通常是以港口为依托,联合数家水、陆运输企业或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现代物流中心,成为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开展一条龙、门到门、架到架的综合。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解决港口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化物流中心的经营和管理技术及运作方式。一般来说安持卫普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港务局与私营企业共同投资;二是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三是有着畅通的集疏运网络;四是有着高效的政府管理方式。
1.3新加坡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具有供应链型物流中心和联合型物流中心两种模式的特点。供应链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物流企业与航运物流企业共同组成物流中心,这种模式是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各方分工合作,共同投资组成紧密型物流集团来经营航运与物流两个供应链环节。联合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与保税区,或者与所在城市共同组建的物流中心。一般说来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实行自由港的政策,为客商提供方便和优惠;二是物流分工明确,集约经营;三是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四是物流服务形式多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图1
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不断深人与成熟,发展中心城市的港口物流已经越来越引起物流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港口物流取得迅速发展。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宁波、青岛、广州、深圳等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大港口已占世界亿吨大港半数之多。与此同时,集装箱吞吐量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香港、上海、深圳港均位列世界集装箱港口前列。当前,国内港口拓展物流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在码头建设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港口提供装卸、仓储等服务。如上海港、大连港、汕头港、天津港等都已建设港口物流园区。但从目前港口物流发展整体现状来看,我国的港口物流还基本上处在传统物流状态,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充分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2)物流规模普遍较小,辐射范围狭窄。港口物流与相关的海运、铁路、公路等大型物流企业联系不紧密,缺乏长期、紧密的伙伴关系。
(3)我国港口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不多,系统利用率不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决策层、管理层对现代物流的认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5)大多数港口在物流建设上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有的港口发展战略与规划脱离了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差。
(6)港口布局网络尚不够合理,枢纽港、喂给港体系还未确立,信息化水平较低,港口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还没有真正形成。
3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启示
3.1要重视港口的管理模式对港口物流的影响
港口管理模式对港口的运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港口的发展。而港口的发展又是港口物流发展之源,没有港口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所以,港口的管理模式将通过对港口发展的影响间接影响港口物流的发展。纵观世界港口的发展历程,政府或国有企业共同管理港口的模式普遍存在,目前出现的港口民营化趋势,主要是为了有利于有效克服港口公有公营的种种弊端,提高港口管理效率,有利于有效筹集和利用资金,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该模式把政府参与管理、发挥港口的社会公益性与私人或股份制公司经营发挥其市场化经营的高效性相结合,有利于港口的公益性、经济性同时发挥。
3.2积极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
临港工业是当今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首选产业,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内外临港工业发展情况看,沿海国家和地区首先以沿海港口为依托,吸引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向沿海港口集中,形成贸易、加工、金融和运输中心,通过沿海港口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中心沿海化,促进港口城市和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3.3加大港口物流整合力度,凝聚合力,营造秩序
一个完整的物流链可能包含海运、港口、铁路、公路甚至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涉及到海关、商检、金融等诸多部门,这些部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要发展好港口物流,必须取得政府支持,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加大力度对港口物流所涉及到的产业进行整,积极引导传统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对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的经营者,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或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利益共同体,规范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各种运输资源的合力,保证物流链的通畅和高效运行,促进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
3.4积极促进港口物流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建设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覆盖港区生活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实现各企业、客户和有关管理机构的信息充分互联,形成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担商连接的有机整体。不断完善港口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建立港口完善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内部的业务流程之间以及与业务伙伴之间做到信息共享,交换和流动的同步化,在物流管理术语、物流安全管理技术系统、集装技术系统、物流成本合算方法、物流单证体系、商品信息编码体系、物流管理信息平台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高标准化程度。
3.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通晓港口物流管理的技术人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要立足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全面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同时,大力构建引进人才平台,开辟招才引智渠道,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港口物流等专业的海洋经济发展人才,突破人才瓶颈制约。构建多层次的奖励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人才创业创新。大力推广全国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注重培养与港口物流实践相结合的人才,造就一批熟悉港口物流运作规律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提高整个港口物流产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6要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制定实施高起点、科学化的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
目前的现代物流逐步在向全方位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全方位主要体现在各港口物流中心均围绕主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增值服务,包括提供各种金融、保险服务和最佳物流解决方案等服务。一体化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流企业内部的一体化。另一方面是物流企业与港口其他产业及至腹地发展的一体化。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除了需要对传统装卸业务进行改造和深化外,还要求建立相应的配送园区,货物深加工区等,并有效整合各个环节,使之和谐运作;同时,还要求走港区联动之路,把港口经济与自由贸易区域或保税区的功能加以配套,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言秋.金融危机对港口物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理论学刊,2009,(7).
[2]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J].物流技术,2005,(6).
[3]纪少波.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港口装卸,2004,(3).
[4]王凌峰.海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简况[J].中国水运,2008,(11).
[5]邢丽新.简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J].实践与探索,2008,(6).
[6]范立力.全球港口物流一瞥[J].中国港口,2008,(11).
[7]张丽君.现代港口物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曾嘉,金桥,申金升.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的启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篇5
关键词:物联网;RFID技术;应用
物联网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或许是个较为陌生的词,但它却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是当下全球最热门、最具竞争性的产业。据美国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而RFID技术则是作为物联网技术最重要和关键的支撑。文章在简述物联网、RFID技术以及RFID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物联网中RFID技术的应用、物联网中RFID技术的应用推广存在的阻碍及发展前景作简要介绍。
1相关概念简述
1.1物联网概念简述
物联网,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things”,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指的是通过运用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实现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的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1.2RFID技术的概念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系统由一个询问器和很多应答器组成。
1.3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1.4RFID技术的优势
RFID技术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对象,不需要人工干预,在一些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可以发挥出他的优越性,也可用于识别高速移动的物体且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起来相当的方便快捷。RFID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优势:首先,无须接触识别对象就可以进行远距离的读写,且读写速度快,对快速移动的物体也可以进行识别;其次,它的射频信号具有穿透性强,可穿透玻璃、布料、木材、塑料凳非金属物体进行识别;再者,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发挥功效,比如能够适应油污、灰尘、风雨雪雾等环境,能够防水、防磁、耐高温,实现多种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最后,RFID还具备数据读写功能,能够实现对识别对象进行快速自动扫描,安全保密性高、数据记忆容量大,可以对储存的信息进行更改,且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等。
2RFID的结构
2.1读写器
也称阅读器,它是用于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根据输出功率和使用功率的不同,其收发距离的范围可以从几厘米到几十米不等。从电路的实现角度来看,读写器由射频模块和基带模块量大部分组成。
2.2电子标签
即射频标签、射频识别,它属于非接触类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发射视频信号对目标对象进行数据读取识别。其组成部分包括了耦合元件和芯片,在标签内设置有天线,具有作为与射频天线通信的作用,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电子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利用等特点,能够实现快速读写、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等管理目标。
2.3天线
它在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其传递射频信号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获取和通讯。天线会在射频标签和读写器间发射电磁波,给射频标签提供微量能量,并接收射频标签发出的射频信号。天线的设计一般跟读写器连在一起,有手持式也有固定式的。
3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3.1感知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人物信息互动中面向“物”的一端,是将物的物理特征数字化的一个过程,因此,作为感知层的设备是物联网整个产业链的基础,在整体物联网产业链中有着很高的需求量。感知设备包括了RFID、二维码、传感器、摄像头、GPS等。
3.2网络层
网络层包括了把感知层读取到的数据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心和从计算机中心传输到“物”端实现智能化控制两个过程。网络层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处理,是物联网的中间环节技术,这一环节涉及到光传输设备、网络通信、数据储存于处理等问题,具体来讲包括两个部分:首先,连接传感器和智能终端设备,以组成端到端的通信网络,包括通信模块、路由器、无线基站、交换机等设备;其次,建立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包括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和相应的管理软件构成的各类管理平台和业务平台。
3.3应用层
应用层人与物信息互动中面向“人”的一端,它对物联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物联网应用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数据的智能应用为主题,向客户提供丰富的个性化服务。物联网的应用层具有核心的商业价值,随着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将会为用户带来丰富多彩的物联网应用。从物联网的应用类型来看,可以分为监控型、查询型、控制型、扫描型。应用层直接面向用户,人通过对终端设备的使用就可以实现对另一端物体的控制,这将极大提高了人们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效率。
4物联网中RFID技术的应用
4.1建立大型数据中心即云计算
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运用物联网及RFID技术,采用智能化的手段,将国土、建设、城管、规划、市政、公安、教育、交通、医疗、旅游等信息数据采集,传到云计算中心,建立起各种强大的信息数据应用系统,以满足各个领域的不同需求,充分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强化城市管理,便捷城市服务。
4.2建立物联工厂
以物流领域为例,RFID电子标签可以实现供应链管理自动化、产品装配自动化、生产管理自动化、仓储库存管理自动化、产品物流跟踪智能化、产品防伪等多个方面。当我们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将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通过在传统产业中应用物联网RFID技术,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传统的工厂将成为物联的世界。
4.3电子商务物品管理透明化
通过在电子商务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让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任何商品都实现“透明化”,即任何一家网店的任何产品都可以在网上查到,网上消费更便捷也更安全。而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的RFID电子标签技术,则是通过采集物品的信息,给物品贴上特定的“标签”,让物品具备其特定的“身份”,然后采集这些信息,用无线数据通信网络传输到中央信息系统,最终在系统中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对物品展开“透明化”的管理,最终让物品实现自我介绍的―种技术。
5物联网中RFID技术的应用推广存在的阻碍及发展前景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产品创新 风险管理
前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给全世界的金融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们从美国次贷危机中认识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资产证券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在不断的进行,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金融产品创新背后的风险,加强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避免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覆辙。
一、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简述
(一)风险产生原因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信息不对称: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十分复杂的金融知识和数学模型,但商业银行只是单纯强调创新金融产品的高收益性,对于其所蕴含的风险等解释较少,这就造成了金融产品创新的不对称性,导致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②信用体系的脆弱新:市场经济以信用体系为纽带,一旦经济形式恶化或法律约束失控,则信用体系很可能崩塌,致使金融风险增加,此外,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激烈,致使高风险金融产品衍生,而信用制度并不健全,这会导致各种金融风险出现;③资产价格存在波动:首先股票市场存在波动,在市场经济繁荣时期,许多投资者跟风买入大量股票,致使出现虚假繁荣景象,从而产生经济泡沫,致使风险增加;其次,受到市场变化影响,汇率会出现变化,一旦这种变化超出国家控制范围就会诱发各种金融产品创新风险[1]。
(二)风险分类
①技术风险: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复杂的金融知识和数学模型,这会引发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的信息技术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技术风险;②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为了更高的经济回报,往往忽略了客户的信用度,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无法契合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金融产品的定位不准确,对客户的分析失真,这就会产生信用风险;③商业风险: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由产品市场定位、客户定位、营销策略等问题产生可能亏损的风险;④操作风险:由于内部欺诈、员工技能缺乏、内部流程不合理、设计缺陷等操作引起的金融风险被称为操作风险;⑤市场风险:金融市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变化的过程中,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资产的价格很可能出现变化,致使造成经济损失,例如汇率风险、股票风险等;⑥其他风险: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员工行为造成的声誉风险以及经济动荡、商业银行重大失误等引起的合规风险、系统风险等。
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管理不断加强重视,但由于市场的波动性以及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业务起步较晚等原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风险管理平台不完善
①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积极建立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部门,但公司董事会以及管理层对于新的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还不够重视,这就使得金融产品风创新风险管理工作落实程度不够;②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形成:许多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过于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优秀的风险管理文化,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理念还未深入人心;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落后: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领域,对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系统来说,大多数商业银行虽然注重硬件投资,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受限于起步较晚的原因,许多商业银行并不具备系统的个人信用数据库以及企业信用数据库,各项客户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滞后,这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水平[2]。
(二)风险量化管理水平低
从市场风险管理来说,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要使用的VaR方法以及敏感测试方法作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市场风险的和新评估方法,这种市场风险的分析和评估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准确,能够较为可观的反应金融产品创新的防线,但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从信用风险上来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信用风险的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风险的量化评估不足,风险的定性分析过于依赖于决策层的经验以及对风险的认识和识别,这种风险分析方法有着极大的局限性,相较于发达国家成熟的评级法来说比较落后;从金融产品的设计能力与定价能力方面来说,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缺乏对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和定价能力,这就使得金融产品的创新潜伏着较大风险,商业银行又缺乏有效的风险量化管理手段。
(三)金融产品创新监管失位
首先,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于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理念落后,不能够跟上当下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新形势,当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一站式服务较多,各类业务、产品交叉严重,这就会超出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此外监管部门对于金融产品创新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不足;其次,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监管部门的监管技术还有待提升,各类金融产品、产品创新以及产品监管的数据库建立不完善,没有一个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这就大大降低了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效果;再次,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信息披露还存在问题,许多商业银行仅仅对于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开,对于创新金融产品的分布以及风险预测等并没有公开,这就导致了风险评估出现漏洞,影响了投资客户的判断,降低经济效益稳定的同时,还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声誉出现损毁[3];最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监管存在失位,许多监管部门例如银监会、证监会等与商业银行并无隶属关系,这会严重影响监管效果,同时许多商业银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创新出很多的金融产品,致使出现监管失位。
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对策
(一)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1)建立健康的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文化
首先,商业银行的董事会以及管理层应当积极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然是,加强对风险管理文化的培养,积极宣传风险管理的监制关的传播,制定相关风险管理行为准则;其次,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积极开展相关风险管理培训,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理念,将风险管理理念转化为员工日常的职业态度以及行为习惯,从根本上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的严谨环境[4]。
(2)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战略
商业银行应当针对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其风险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计划,提升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以及其风险管理控制能力。同时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要符合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要符合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使金融产品创新绩效安全、稳定的达到预期目标。此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应当立足于国际,加强与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交流,防范国际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输入。
(3)建设完善的信息技术平台
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是建设信息技术平台的核心技术,在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以及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完善、稳定的信息技术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商业银行信息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架构以及应用架构等方面,因此,商业银行应当以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建设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建立完善、完整的各项信息数据库,同时还要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信息技术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4)提升量化风险分析水平
①评级基础数据库的建立:首先应当积极收集信誉程度良好以及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相关数据,此外,还应当根据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信用情况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来及时的更新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有利于商业银行准确、客观的评估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具体的数据收集工作中,可以各大商业银行可以与人民银行联合建立共享数据库,这样能够有效的节约费用,提升数据库建立和更新的效率;②建立完善的评级标准: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评级标准,评级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状况以及不同环境的对象,应当以企业盈利能力、现金流量以及其他风险因素为基础指标[5];③风险的量化评估:商业银行可以采用VaR方法、内部评级方法等对金融产品创新所存在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各类封信进行量化评估,这能够有效提升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管理水平。
(5)建立风险管理团队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发展相对滞后,风险损失数据不充分、数据质量不高且动态性更新不足以及风险管理水平落后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并积极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管理团队互相交流,并展开相关培训,了解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提升风险管理团队的最专业素质,从而做好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
(二)加强外部风险控制
(1)积极转变监管观念
首先,应当坚持微观监管向宏观监管的观念转变,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我们可以发现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因此商业银行在重视金融产品创新风险微观监管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即金融产品创新导致的银行机构流动风险的监管;其次,要加强监管的预防和前瞻性,传统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监管主要集中在事后处理上,这不能根本解决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问题,因此我国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的前瞻性,预防金融产品创新所带来的各项风险,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经济效益的损失。
(2)分类监管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不同类型的创新特点是不尽相同的,例如驱动型创新、转移型创新、规避型创新等,针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应当针对所产生风险的不同进行分类监管,例如驱动型创新的监管应当以引导识别为主,在风险可控且不会引发市场混乱的基础上,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审查,审慎监管,引导商业银行自行对驱动型创新的风险控制,而对于监管规避型创新则应当积极调整监管条款,对于违规创新行为及时进行严肃处理。
(3)提升监管水平
我国监管部门应当积极提升监管水平,确保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可控性,首先监管部门应当积极加强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人员的交流和联系,以此来了解金融产品创新的缺陷和不足,发现潜在风险,进而进行监督指导;其次,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金融产品创新监管信息系统以及各类金融产品创新数据库,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采用先进的风险分析软件,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有效监管[6]。
(三)加强市场约束
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等重要信息进行准确披露,确保信息的对称性,让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都能准确的了解到金融产品创新的盈利能力以及风险水平;其次应当积极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建立行业自律组织,防止商业银行之间因为恶性竞争出现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例如盲目推出高风险金融产品创新等等。
结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潜在着一定的风险,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典型例子,因此做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简述、风险管理现状以及风险管理对策三个方面研究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旨在为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金融产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蓉花.关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J].商,2015,01:181.
[2]林丽.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D].广西大学,2012.
[3]石中心.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分析与管理[J].投资研究,2011,06:32-36.
[4]程家彦.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4.
- 上一篇:城乡医保征缴工作的问题
- 下一篇:医保交叉检查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