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工作细则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管理工作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章
则
第二条
集团公司负责培训外审和企业主要内审专家,参与和督导企业第一次风险控制评估工作;分、子公司生产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风险控制评估内审把关和外审组织工作;基层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学_和把握风险控制评估标准要求,组织做好内审工作。
第四条
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企业,应随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外审工作同步开展。特许经营项目部应视同发电企业的一个部门(车间),并按要求同步开展内审工作。
第六条
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应纳入企业年度“两措”计划,确保费用落实。
第八条
本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各上市公司、分公司、省发电公司以及基层发电企业。
第二章
第十条
体系运行效果评估
每个要素的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与流程节点管控情况应一并进行查评,各要素运行效果判定标准如下:
2.目标完成、指标部分完成、不存在重点问题且风险度小于50%,该要素为存在偏差状态。
(二)单元和本质安全型企业体系总体运行效果评估
(1)存在重点问题数超过查评项目的6%。
(3)风险度是否大于15%。
内审组织与管理
第十一条
内审工作的组织
(二)安监部牵头组织管理和环境单元内审,设备部牵头组织设备单元内审,发电部牵头组织人员单元内审,人资部、总经部等其他部门按责任分工负责相关要素内审。
安监部负责内审的归口管理。
(四)每个评审要素(节点或检查项)应结合企业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设置A、B角。
第十二条
内审培训
(二)内审人员培训应包括:集团公司《本质安全型发电企业管理体系规范》、《本质安全型发电企业安全风险要素管控重点要求》,《发电企业安全风险控制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发电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管理办法》以及本细则对于评估工作的要求。
(四)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方可担任内审员。
(一)每年第四季度企业应制定下年度内审计划,确定评估项目,评估内审时间至少一个月,但不超过三个月。
(三)内审员开展评估工作,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填入内审报告的“单元及要素评估明细表”中,依据标准进行评分,并提出整改建议。
(五)单元组长汇总本单元各要素存在的问题,核点问题和整改建议,编制本单元内审报告,按时向工作组组长提交。
(七)召开总结会,分、子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其他要求同启动会。
第十四条
内审管理要求
(二)内审无问题的检查项要写出管控效果评估;
扣分项必须有实际存在的问题,要依据《指导手册》中的标准进行扣分,不得人为提升或压低分值。
(四)分、子公司要安排专人(或专家)对所属企业内审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
第四章
(一)按照分、子公司年度外审计划,每年一季度,进行外审的企业与有资质的技术服务单位签订外审合同,内容应包括:
2.外审专家组长,外审专家和专业分工。
(二)根据外审企业总容量、机组数量、设备系统复杂程度,火电企业外审时间一般为7-10个工作日,专家组成员一般不超过22人;
风电和水电企业外审时间一般为7个工作日,专家组成员一般不超过13人。人员配备标准如下:
2.水电企业:组长1名、单元组长4名,设备专业组按专业配置(水轮机专业1名、电气一次1名、电气二次1名、自动控制1名、水工建筑1名)。
(三)外审专家组组成
2.专家组由专职专家和在职专家组成,原则上比例各占一半。企业分管生产副职、总工程师和发电部、设备部、安监部主任作为外审在职专家,其他由分、子公司推荐的在职人员,可参加学_评审。
第十六条
外审准备工作
(二)外审专家组长外审前,应对外审方案进行策划,方案应包括评审企业的状况、评审范围(确定不参评项)、评审时间、评审过程控制等内容,并经外审企业的上级公司批准。
(四)接受外审的企业根据外审方案和专家行程安排做好迎检工作,并提供相关记录、资料和规章制度。
第十七条
外审流程
(二)专家通过问询、文件查阅、现场取证、检验检测等方法开展工作,做好检查记录,并将汇总编制完成的检查表和重点问题及整改建议上报单元组长。
(四)专家组长组织召开专家组内部会议,综合分析评审结果,协调专业间共性问题,判别问题归属要素,对照标准确认外审不符合项以及重点问题。
(六)召开总结会,外审专家组单元组长、专家组长通报外审情况,其他要求同启动会。
(八)外审报告应由外审专家组长报上级公司直至分、子公司。
第__条
外审管理要求
(二)分、子公司应严格执行外审计划。
确因特殊原因需变更计划,分、子公司应书面说明原因,报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同意后方可另行安排。
(四)任何人不得人为划定得分率。
第__条
对外审专家的要求
1.必须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最新法规、规程、标准和反事故措施等,掌握外审评价方法、评审标准和依据;
3.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审发现的问题应准确、可追溯,提出的整改建议应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1.严格遵守外审时间安排,按时完成外审任务。
3.外审结束,如数归还企业的评审资料。
(三)安全要求
2.必须在企业配合人员陪同下进入生产现场。
评审报告及问题管理
第二十条
企业内、外审报告编写均应按照“四个凡事”要求,落实领导、技术、现场管理和监督责任,做到检查项目与对应的标准一致、实际工作管控效果和存在问题及所违反的规定描述清楚、存在问题对应的岗位人员责任准确。
第二十二条
内审报告及问题整改计划要以文件形式在本企业,并上报分、子公司;外审报告及问题整改计划由分、子公司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外审企业,并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第二十四条
内、外审问题整改计划完成率在第二年(整改年)要力争达到100%;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在第三年必须完成;因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不能进行整改的,企业应以文件形式提出变更或注销申请,上报分、子公司批准。
第六章
第二十六条
外审结束后,外审技术服务单位应组织专家对《指导手册》提出修改意见,随外审报告一并上报分、子公司。分、子公司汇总后,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附则
第二__条
水力、风力发电企业,由分、子公司按照具有完整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原则来确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的规模(不考虑资产归属)。
(一)50MW以下的水电厂或总装机容量100MW及以下的流域水力发电企业。
(三)天然气、太阳能发电企业的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待相对应的《指导手册》编制完成后进行。
第三十一条
本细则自之日起执行。
附件2:发电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内审报告(模板)
篇2
在十七年发展历程中,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则,严抓特种设备管理,督查整改设备缺陷,有力地保障了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确保了生产安全无事故。
为了认真落实省质监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和市质监局《关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评价工作的通知》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规范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行为,保障在用特种设备安全,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依照《实施方案》的相关安排,紧紧围绕“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即:落实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制度;设备有使用证、人员有操作证;设备依法检验合格;有应急预案并演练,有演练记录)的工作要求,我公司在接到相关资料和上级有关的指示精神后立即行动起来,使全体干部员工思想上强化认识,机构上积极组织,材料上详细准备,行动上认真落实。到目前为止,整个准备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具备了验收条件。
下面就我公司准备情况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组建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
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和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在生产经营和规模膨胀方面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随着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产品链条的不断拉长,各车间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行对整个集团公司生产连续性的影响也日渐突出,进而对各装置生产设备——尤其是特种设备——的运行性能和备用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公司领导对设备管理相当重视。针对这次特种设备标准化管理评比活动,我们按照相关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了职责范围,确立了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对重要岗位的管理人员实现竟聘上岗,按照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进行择优录用,形成了以法人代表赵曰岭总裁为首,各部门副总为分支的三级设备管理网络:一级是设备管理委员会,二级是生产管理部,三级是专职设备管理员队伍,从而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网络。各个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行岗位都配备了业务能力强、技术精湛、专业对口的工作人员,真正形成了网络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不仅从技术上保证了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杜绝了设备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为整个集团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设备保障。
二、落实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责任追究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新的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形势下,落实管理制度,表彰先进典型,加强责任追究,才是鼓舞士气、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我公司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要求,制订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岗位职责、特殊岗位操作规程等具有指导性的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另外,上到公司高管,下至一线职工,每个岗位还都制定了自己的工作细则,细则明确了每个岗位的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工作奖罚。同时我们还对每一台设备都按照统一的格式制作了设备标示牌,标牌不仅标明了设备名称、位号、生产厂家和投运日期,同时还明确了设备管理责任人,使每一台设备都有自己固定的主人。全体干部员工严格按照工作细则规定的条款和设备管理责任制开展工作,本着“不越位,不错位,要到位”的三“位”工作原则,横向到边,竖向到底,谁出问题谁负责。同时还强化了责任追究制度,职工出现问题,直管领导负两倍以上的连带责任。这样层层关联,不仅使各设备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更加强了领导严管职工,职工监督领导的相互监督机制,有效地减少了设备事故的发生。
三、特种设备办证及时,人员持证率100%
公司的每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的30日内,我们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的规定,准备好特种设备原始出厂竣工资料,并填写特种设备登记卡,向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及时领取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符合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的,都要严格按程序办理使用登记、注册。到目前为止,我公司没有发生一次特种设备漏报、瞒报事件。
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要求,对特种设备必须强化管理,“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的规定,我公司行政人事部门每年根据各部门申请提报的专业技能内/外部培训计划,编制当年度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报领导批准后实施;同时,在各级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我们还根据从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变动情况,及时进行了各种特种设备操作专业知识培训和新员工的取证和旧证到期人员的换证工作,实现了人人持证上岗,使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始终保持着100%的高度。
四、严格落实特种设备检验制度,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好记录。
每年初,我们都按照上述要求并根据公司在用或拟用特种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认真编制特种设备年度定检计划,并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内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然后认真组织检验,使全公司的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始终保持在110%,没有一台超期或漏检。对于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我们立即从生产系统中切除,停止继续使用,然后根据检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装维保单位进行维修,消除设备缺陷并复检合格后进行重新启用。
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可操作性强,演练实施有序
今年以来,我公司针对各车间的生产性质和特种设备的性能要求成功地组织多次包括氯气泄漏和全厂失电等在内的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公司组织这样的活动,其目的一是为了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防范意识,二是为了验证既定事故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让参演人员进一步的熟悉有关特种设备的基本特性和非正常状态下的操作要点,提高全体员工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演练中,参加的员工完全能够按照要求认真对待,行动迅速,操作有序,部门领导组织到位,各种车辆、消防设施、防护器具、救援器械等基本设施保障有力,保证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成功。同时,针对每次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总结,及时完善事故救援预案,使各项事故救援预案都具有了持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真正事故状态下及时、合理的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保障。
生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理念,以创建“平安金岭”、“和谐金岭”、“文明金岭”为中心,从规范管理和落实责任抓起,从重点防范和整改隐患入手,重点狠抓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切实把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放在了重中之重的首要位置,把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也正是为此,公司才不断强化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在内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制定并落实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充分利用公司内部报纸《金岭人》、宣传栏、黑板报和“每日一题”活动等载体,宣传安全知识,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全体员工及企业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集团公司的生产安全与稳定。
篇3
(一)校舍场址安全
对校舍场址安全的排查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具体查明校舍遭受洪涝、地质灾害、台风以及病险库、淤地坝、尾矿坝、堰塞湖、蓄水池、储灰库等的威胁情况。
(二)校舍建筑安全
1.抗震安全。根据地震部门公布的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排查学校房屋的设计和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执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和有关抗震设计规范标准;地震烈度6度及以下的非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执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需进行加固的C级危房还应执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和有关抗震设计规范标准。
2.结构安全。结合使用寿命等因素,排查学校房屋结构的安全隐患。排查屋面女儿墙、楼梯、栏杆、窗台等安全防护设施高度、间距、牢固情况。
3.消防安全。排查学校的火灾隐患,重点排查学校房屋耐火等级、安全疏散和消防设施等是否符合国家消防法规、消防技术标准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消防技术要求》。
4.防雷安全。排查学校房屋的防雷设施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配置标准和安装要求。
排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区以及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台风等灾害易发多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校舍;六度及以下非重点监视防御区局部和整体出现险情的C级、D级中小学危房。
二、排查范围
全省城市和农村、公办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举办的所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具体包括:普通高级中学、完全中学、普通初级中学、初级职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含教学点)、中等职业学校(含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含工读学校)等。
三、工作步骤
(一)校舍场址安全排查
此项工作应先行开展,排查评估意见须作为开展校舍建筑安全排查鉴定的前置条件。
1.地质灾害排查和评估。委托具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开展排查,必要时通过专项评估,出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灾害治理或迁移避险意见。具体按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的《中小学校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细则》执行。
2.洪涝灾害排查和评估。委托具备丙级及以上资质的水利设计单位开展排查,必要时通过专项评估,出具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灾害治理或迁移避险意见。具体按省水利厅印发的《中小学校舍场址洪涝灾害排查评估工作细则》执行。
3.形成综合性排查结论。各地校安办根据专业机构提供的地质、洪涝灾害危险性排查意见,形成各校综合性排查结论,并根据附表要求,逐校建立登记表存档。
(二)校舍建筑安全排查鉴定
在确认校舍场址安全或对建筑物不作迁移建设的情况下,开展校舍建筑安全排查鉴定工作。
1.收集信息资料。各地校安办组织学校提前收集与校舍安全有关的基本信息和每幢建筑物立项、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工程建设原始资料。
2.校舍抗震及结构安全排查鉴定。7度及以上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委托乙级及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排查鉴定工作,6度及以下的非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委托乙级及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或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承担排查鉴定工作,并出具排查鉴定报告。需要检测的,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负责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具体按省建设厅印发的《中小学建筑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细则》执行。
3.校舍消防安全排查鉴定。请各地公安(消防)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校舍消防设施开展排查,出具排查鉴定报告。具体按省公安厅(消防)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消防工作的通知》执行。
4.校舍防雷安全排查鉴定。请各地气象部门组织防雷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对防雷装置开展排查,出具排查鉴定报告。具体按省气象局印发的《中小学校舍防雷安全排查工作细则》执行。
5.形成综合性排查鉴定结论。当地校安办根据各专业机构提供的校舍抗震及结构安全、消防安全、防雷安全排查鉴定意见或报告,形成综合性排查鉴定结论,并按照附表要求,逐校逐幢建立登记表存档。
四、组织工作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工作由各地校安办统一组织,协调推进。
(一)确认排查鉴定机构资质。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建设厅等部门分别牵头,印发省内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名录,供各地参考。参与排查鉴定的省外注册机构,其资质由各地相关部门负责审检。
(二)委托排查鉴定工作。各地校安办将本辖区内中小学以分片打包、排查鉴定与改造设计捆绑等方式,通过招投标、直接委托等办法,落实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建筑安全的排查鉴定机构,并由校安办或业主单位与其签订委托合同。原承担设计任务的单位可优先安排。消防、防雷安全的排查鉴定分别由所在地的公安(消防)、气象部门承担。
(三)统筹协调。各地要先排查场址安全、后排查建筑安全。校舍建筑安全涉及各专项排查原则上整合进行,分片同步推进,确保时间进度。
(四)建立校舍安全信息。各地校安办(教育局)要建立和完善各校建筑安全档案。要将校舍安全基本信息和排查鉴定结果及时录入“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排查鉴定统计报送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月报制度。各地工作简报每月至少编发一期,每个县确定一名信息员,专门负责信息管理工作。
五、保障措施
各地要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保障排查鉴定工作顺利进行。
(一)落实专项资金。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防止出现因经费问题影响排查进度和质量。排查鉴定经费不得由学校自筹。民办学校由举办者负责。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安全监督管理;探究与实践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要谨记“安全重如泰山”的管理理念,做好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项目安全员和建筑工程监理落实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细则,注意做好施工现场的例行安全检查,重点巡视有安全隐患的施工位置,对施工危险性较大的工艺要全程监督管理,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
1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在其房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是由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监理人员依据相关专业行为准则、相关法律依据进行监督、督查、控制和评价的责任人员。建筑工程监理不参与相关的利益抽成和项目造价,因而更具有技术型和服务性的工作信任度。在建筑工程中,如何运用自身经验和知识,服务建设项目单位,是广大监理人员的重要责任。建筑工程施工中,除了建筑本身的质量问题,人们更关心的还是“科学监管”、“安全施工”,这两个要素也是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监理人本身是技术性、公正性的双相结合,既要想方设法维护建设单位,又要关注被监管方的合法权益。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不论是施工中工作人员的安全还是施工结束后建筑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都需要建筑工程监理的高度关注。建筑工程既要构建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也要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建筑工程监理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工程质量,让客户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安心放心。
2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在一些建筑企业中,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并不完善,这会导致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因为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的限制,促使一些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仅仅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施工安全管理,不能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能有效的做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容易留下安全管理漏洞。
2.2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需要建筑企业安排专人进行负责,做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效落实。具体的安全监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管理人员对安全监督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违规操作、违章行为讲情面的现象。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因一味的重视工程的进度和成本,而忽视了工程的安全管理,没有树立起以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为主导的概念,导致施工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没有真正落实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效,给建筑企业的建设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2.3安全监督管理的资金投入不够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安全监督管理,需要建筑企业投入相应的资金和精力建设好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为建筑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打好基础。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建筑企业没有将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重视起来,对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资金和精力投入仍然不够,导致安全监督管理仅仅成为一句口号,一些建筑企业甚至在核心区域缺乏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因为建筑企业的资金投入没有达到要求,在一些建筑场地使用的安全保护设备达不到质量要求,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进行有效保护。
2.4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效果没有落到实处
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工程监理才能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工程监理不会因为项目的进度和成本而忽视工程的安全管理,因此,只有加强工程监理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保障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质量,为监督、督促建筑企业的安全施工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打好基础。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工程监理人员在具体的监理工作落实中缺乏相关工作技能,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施工规范、施工技术安全与否不能进行明确判断,造成工程监理工作效果在落实过程中打了折扣,难以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3提升工程监理促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监理所扮演的角色就犹如一架天平,监理方必须秉承"公平、平等、公正"的工作观念,严格遵循工程监管中的原则依据,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
3.1落实工程监理,解决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企业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施工管理,工程监理也只有对施工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针对施工安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全面落实工程监理工作的实效,促进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通过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提升建筑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的安全建设。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工程监理人员要切实落实自身责任,根据安全监理工作规范的具体指导对各种工作进行逐一落实,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通过加大建筑企业的现场施工单位资质检查力度,对建筑企业提出的安全建设管理预案进行审核等,实现安全监督管理的最终效果。
3.2加强监理对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监理工作对工程安全监督的管理至关重要。监理工程师可以加强建筑质量监控力度,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连接的纽带。从这个角度上说,不仅要求监理人员懂得相关工程技术知识、材料预算、经济审核,还需要对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了如指掌。并且,监理工作人员应当严格审查施工企业的各项生产要求是否已达到行业要求,并将审核出来的结果汇报工程项目业主单位和所在地区的行政单位。这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只有资质合格、技术过硬的企业才能达到建设最佳建筑项目的专业水平。在施工中,时刻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确保建筑人员的人生安全。
3.3重视工程监理人员安全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将工程监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的保障机制和效果进行落实,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有序。工程监理人员对于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要起到促进作用,把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安全建设的有效推进。对实际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责任目标和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确认,把每日安全工作日报进行全面汇总,形成安全周报的形式,可以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效果。
篇5
关键字:校车安全;管理;政府职责
前段时间,各地接连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引发公众对学生安全的担忧。校车承载的是花朵般的孩子,校车安全牵动着每个家庭的神经,关系着整个社会的未来。那么我国关于校车安全管理的现状是怎样的?谁应该为校车安全负责?校车资金谁来承担?校车安全谁来监管?乘车安全又怎样保障?又如何解决校车安全的顽疾呢?本文将就此些疑问一一展开讨论,以期望为我国的校车安全管理的发展献出绵薄之力。同时期待《校车安全条例(草案)》早日出台,使我国的校车安全管理早日走上法制化的道路。
一、 我国校车安全管理的现状
校车在我国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本世纪初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教育资源的不断整合,校车在我国应运而生。其实在校车发展的最初几年,为了保障校车安全,防止和减少校车事故的对广大学生和家庭所造成的伤害,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校车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山东省公安厅、教育厅、安监局联合了《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办法》,全国其他各省市也在一些立法、地方规章、专门的规范性文件中对校车安全问题做了规范。这一系列举措在现实的校车安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在校车安全管理上的严峻形势。同时也为我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道路奠定了基础。[1]
但是,校车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以及校车安全事故在全国各地仍时有发生。如2010年,湖南衡南“十二・二七”校车坠河事件,一辆载满20名小学生的三轮车坠入河中,造成14人死亡,多人受伤;2011年8月、9月,海南三亚、海口分别有一幼儿园在学生下车后未清点人数就关闭车门,各至一名幼儿遗留车内窒息死亡;2011年11月,甘肃正宁一幼儿园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在大雾天气下逆向超速行驶,与迎面一辆重型自卸货车发成正面相撞,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一时间,黑校车、血色校车、山寨校车以及关于校车的安全管理成为了舆论焦点,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的状况令人担忧。
二、我国校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校车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实践中我国校车管理所暴露出的弊病,我国当前校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校车安全意识薄弱。
虽然各级政府已经颁布了许多关于规范校车安全的管理规章,各级学校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安全漏洞仍然存在。政府、学校、家长的校车安全意识仍然薄弱。
(二)中小学幼儿园分布不合理和教育资源短缺。
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盲目撤并和减缩当地农村中小学校,导致学生距离学校很远被迫选择乘坐校车往返学校。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校车数量严重短缺且大部分校车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农村等教育资源缺乏的偏远地区情况更加严峻。[2]
(三)校车性质不明确,经费供给不足。
许多学校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导致专业校车被非正规车辆代替。谁应该为校车服务买单?首先必须明确校车的性质。校车服务牵涉到众多学生和家庭,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同时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在消费时所具有竞争性,校车服务应该属于准公共物品,很显然政府必须担负起责任,为校车提供资金支持。[3]
(四)缺乏合理高效的校车安全管理体制。
在校车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保障乘车安全的责任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校车安全管理涉及诸多管理部门,政府、教育、公安、财政、质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等。
(五)缺乏针对校车日常管理的详细制度。
许多中小学幼儿园校车管理制度不完善,大多粗糙简单甚至没有规定。有的校车服务提供者和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关于校车驾驶人员和随车照管人员的职责不明确,甚至没有配备合格的驾驶员和随车照顾人员,同时校车驾驶人员对超载、超速甚至逆向行驶习以为常,随车照管人员责任心不足粗心大意。
三、 完善我国校车安全管理的建议
结合《校车安全条例(草案)》的讨论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校车安全管理:
(一) 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必须提高校车安全的意识。
校车安全关系着广大幼儿和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着众多家庭的幸福生活,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必须提高校车安全意识,拒绝不合格校车、黑校车上路,把校车安全做为重大问题高度重视。同时必须在全社会优化校车行车环境,树立校车优先的行车观念。
(二) 合理布局中小学幼儿园,加大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投入,政府部门把校车服务纳入财政预算体系。
政府在学校布局调整时必须充分考虑走读学生的乘车需要。在国际上,解决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的问题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发展校车,二是寄宿制。[4]政府部门应该把校车纳入农村布局调整的整体框架,实事求是、统筹考虑,合理调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尽可能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者寄宿学校。通过前文分析可知,校车服务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政府需加大对校车的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力度,需承担校车购买服务的责任。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地区为居住分散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发展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5]
(三) 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校车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校车安全管理过程中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必须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责任。政府负总责,统一领导、统一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产品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同时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校车安全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共同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四) 细化校车安全日常管理的内容。
首先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要肩负起保障校车安全的责任。校车是流动的校舍,为学校提供校车服务的单位是保证校车安全的主体,因此学校和校车服务单位应当对校车的安全负责。[6]其次,要明确校车驾驶人员及随车照顾人员的职责。包括驾驶人员及照顾人员的资格准入、工作细则、心理素质、责任心等方面的要求。最后,优化校车运行环境。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相关法律必须明确规定“校车特权”,如优先通行权、专用车道权、校车停车上下学生时后方车辆等待、禁止超越等权利。
结语
本文认为,完善我国校车安全管理,需要:
(1) 全社会都要树立校车安全大于天的观念,学校、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更要把校车安全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校车的性质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政府必须将其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校车供给的合理充足。同时合理布局中小学校幼儿园,倡导就近入学,优先发展公交事业。
(2) 完善校车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形成政府主导,教育、公安、交通、安监等多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多方联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面对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由于,疏于管理而造成损害的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严肃处理绝不手软,唯有此,才能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3) 完备校车日常管理的内容,使校车管理逐渐系统化。学校、校车服务提供单位、驾驶人员、随车照顾人员的责任都应当清晰。校车运行环境也应当优化。
[参考文献]
[1]丁芝华.我国校车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j].中国安全公共政策(学术版),2010年,(4 ).
[2]张宪民.市政府五项措施治理校车安全[N].重庆商报,2011年11月22日(3).
[3]廖清林.论校车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职责[N].海南日报,2012年2月17日(6).
[4]张春铭.确保校车安全政府应履责[N].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20日(2).
[5]《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第3条第3款,(2011年).
篇6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差距较大,施工操作不规范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形成了不少工程质量方面的通病。为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改进工程施工当中产生的质量通病,参建人员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认真执行规范。
市政建设工程质量,并非仅仅取决于施工环节,而是一个由诸多因素和环节综台作用的结果。市政建设工程质量需要企业自控、社会监理和专业监督等全方位的质量监控机制。因此做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1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
1.1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场地很难实现交通封闭,因此供其施工作业面狭窄,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比其他工程项目更为零散、量大、连续性差。加上诸如电力、电信、有线电视、供热、煤气、给水、排污管道等各种管线相互交织、彼此干扰,使得原本狭窄的场地显得更为拥挤,一旦某些管线的位置不清楚,施工时极有可能把其挖断,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并可能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仅会给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1.2 市政道路工程容易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施工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能组织沟槽的开挖,方能保证正常施工,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
1.3 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综合素质差
市政公用工程最初的建设项目多以道路为主,涉及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类别相对较少,使得长期以来在工程现场形成了重质量、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安全管理人员对各类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不熟悉、不了解直接导致了现场安全管理不够深入,安全检查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使得安全事故隐患不能立即消除或制止,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能吃苦耐劳,要求也不高,但是他们缺乏专业技术训练、专业技能培训、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缺乏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也缺乏对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的掌握,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
1.4 安全管理意识匮乏
安全意识淡薄说到底就是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一样,都离不开对“人、机、料、法、环、测”的综合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缺乏控制,都可能致使一些伤亡事故的发生。而我认为,施工单位对上述六个环节的管理之所以存在较多问题,安全管理意识的匮乏是关键所在
2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做好施工设计方案 设计本身要规范,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结构方案要合理、计算准确。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与给排水、热力、电力、燃气、通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大幅调整路线、管线布置冲突、道路刚竣工就破路埋管等现象。
2.2 提高人员素质 应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状态。加强专业培训与考核,进行必要的人员资格、技术水平认证。
2.3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地搞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细则,从而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在工地必须设立试验室,进行独立试验、检测,对施工单位的检测数据按核定频率进行抽检、复检,为提高效率,节省费用。
2.4 路基及土方工程控制措施 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必须经复测合格,水准标高放到现场并经复验,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禁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碾压。挖出的土应及时装车运走。控制基底超挖,特别防止超挖土处的回填土。填筑前必须对基底进行清理。挖除杂草、树根,清除表面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并对原基底进行压实处理,路基在填筑过程中不能太快,要控制填筑速度。回填土中严禁夹杂大块干土和建筑垃圾等杂物,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程序分层压实。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回填下一层土,严禁一次堆填表面振压。
2.5 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的措施 混凝土搅拌之前,必须按设计配比各种材料的际用量,加强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根据施工条件的变化,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应进行适当调节。拌制混凝土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质量监督与抽检,保证混凝土强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3.1 各施工承包商在建设单位统一领导和监理单位的控制监督下,建立各自的安全文明管理体系和安全文明管理制度。施工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受本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和施工承包商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双重领导。从公司领导、工地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到施工班组的班组长是工程安全施工的保证体系。
3.2 各施工承包商应把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规学习和考试,提高每个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接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检查。
3.3 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应认真培训并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未经安规学习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工作。分包商的施工人员应接受总承包商的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
3.4 现场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各施工承包商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纠正“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使工程安全施工处在控制之下。
4 技术管理
4.1 认真组织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规划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配置大型机械,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按方案施工。
4.2 组织做好图纸会审工作,严格图纸会审制度,在收到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后,应立即组织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展开图纸会审工作,先进行内部初步会审,在认真配合业主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技术交底工作。对会审中提出的设计问题和优化方案应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及时办理。
4.3 认真组织设备验收,设备到货后,应及时组织各方对设备进行检查、清点、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设备验收记录。并对设备挂牌标识。
4.4 严格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各项工程和重大设备的吊装、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方式,如水压试验、受电、扣盖、化学清洗、吹管等应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方案,并提交给业主和监理单位进行审查,接受业主和监理单位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方案内容应详实完整,具有可操作性,对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4.5 严格施工过程技术控制,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认真做好技术工作,严格执行规程规范、验标和图纸要求,发现不符合要求情况及时纠正。班组技术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技术指导工作,随时随地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做好施工技术记录,记录应真实、齐全、完整。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各部门联系,尽快处理,并通过工程联系单保证问题的解决。
5 结语
市政道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每一步施工工序,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施工道路必然能够达到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孙慧修.排水工程.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张荣辉.某工程过路排水管网施工方法探讨与实施[J].山西建筑,2010,36
[3]姚强,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在市政施工中的作用与关系[J],经济管理,2006.3-5.
篇7
关键词:内河船舶;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6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7-0030-02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内河船舶安全运输显得至关重要。它作为内河航运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在内河航运中影响着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如何将内河船舶安全监管工作做好,如何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成为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1 内河船舶运输的发展状况
1.1 内河船舶运输的优势情况
我国拥有4000多家内河船舶企业,约有22万艘内河船舶,可以承载2000多万吨的货物,这些船舶运输分布在长江、珠江和京杭运河这三个主要水系中,其总货运量占全国总量的77%。内河船舶主要以运输大宗散货为主,其运输总量占内河货物运输总量的80%以上。它们凭借运输的高效性,运输价格的经济性、对环境污染较小等特有的运输特点,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1.2 内河船舶运输的劣势情况
我国内河船舶数量发展比较迅速,但其数量的快速增加给内河运输形式带来了比较严峻的考验。因船舶数量的快速增加,忽视了监督管理,导致船舶运输能力远远超过市场中货源的需要,从而引起航运企业的货源不足,更为严重的亏损加大等问题出现。
2 内河船舶安全监督管理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航运经济发展迅速,伴随的水上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多,其中主要是内河营运船舶的事故发生。据有关报道统计2006年水上交通事故440件发生、250艘沉船、376人死亡,直接造成4.43亿元的经济损失。面对以上数字表明的重大损失,体现出内河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的至关重要性。针对船舶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经过整理分析发现内河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船舶企业的安全监督措施不够完善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船舶企业看到的是利润最大化,忽视了船舶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在中国水域运输中,较大型的船舶水运企业如中远和中海水运企业,这些大型船舶运输企业的运输占据较大比例。但是又有大部分的内河船舶属于个体或者私营企业,也占据水运的一定比例。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不少企业钻了制度的漏洞这个空子。部分企业通过降低安全管理的开支获得较高的利润,如:船舶超载、无签证、晚上起航避开监督部门等现象,对以上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其原因如下:
(1)水运市场规范性不够完善、运输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差。首先,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水运市场中,水运企业竞争激烈,企业的收益提高难度增大,造成企业对安全的重视度降低。其次,水运管理要求出现与制度脱节,主要表现在重处罚、重收费,重发证发照,轻管理、轻现场监督和轻教育培训等现象,使得安全管理措施以形式存在,得不到有效落实,进一步出现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等现象;最后,导致建立的安全管理措施在船舶运输中不能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例如:“宁化运2 号”事故的发生。
(2)法律法规的未及时更新完善。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交通部颁发的水路交通安全规章,其制定时间较早,更新完善速度慢,其越来越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水运市场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目前行使的法律法规对政府、企业的责任、权利、义务关系划分不明确。
2.2 船舶企业和个体对船舶运输的安全监督管理重视度差
安全应该是船舶企业的中心目标要求之一,但是实际船舶的生产和使用管理工作中,只是形式主义,未落到实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对船舶生产的投资成本。在市场需求迅速增加的情况下,个别船舶企业通过从国外购买二手旧船来建造改装船舶,降低船舶的生产成本,扩大运输能力,用来获得较高的利润。在运输过程中,这些改造的旧船工作效率低下,能耗大,产生废气较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造成威胁。
(2)降低船舶的保养维修投资资金。在水域运营的个别船舶企业中,通过克扣船舶保养维修资金,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利润收入。
(3)船员的综合素质培训不被重视。在水运行业中,从事船舶运输的大多数船员是拇头走向码头,载缺乏专业技能考核和培训,安全防范意识低。在船舶运输行驶中,船员的综合素质与安全是不可否定的,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规避,进而引起事故的发生。
(4)运输危险品加大风险。危险品运输的主要形式是船舶运输。因水上运输的成本、运输重量上的优势,水上危险品运输被广泛认可运用,在水运中也以上升的趋势发展。这也为海事的管理和监督带来了难度,同时也对水运安全造成了威胁。
3 强化船员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监督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完善现有措施
3.1 开展定期专业培训,提高水运企业船员的综合素质及强化安全意识
水运企业船员的综合素质是船舶的航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些人为因素中,涉及到的运输安全与船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息息相关。水运企业应对船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方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主要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培训:首先加强对新员工岗前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岗;其次对原有船员制定培训计划程序,按照培训计划统一培训和考核,强化训练船员的安全技能,提高其安全意识。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应急演习开展,提高安全意识。聘请专业技术老师对船员的培训及后期工作的考核,提升专业工作能力。还可以凭借发放技术合格证和安全知识合格证等鼓励形式来激励员工自我学习和提升,达到符合船员专业技能操作员工。从而提高船舶运输工作中的应急反应的能力,强化其安全意识。
3.2 加大监督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使其落到实处
3.2.1 规范监管人员的执法行为
3.2.1.1控制水运企业的运力合理投入,完善规范运输市场
船舶质量放在船舶安全监督管理措施中的重要地位。借助其他交通工具部门的管理条例,建立船舶行驶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废弃不合格船舶,严禁其运行在水域中,依据质量标准要求,鼓励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船舶流入市场。通过提升船舶质量,一方面增加船舶在运输中的应急抗险能力,另一方面缓解市场运力过剩的矛盾。
对于船舶超载问题的解决,要求治理超载监督工作必须要落到实处,严格依据超载的处罚制度执行,不仅只是重视以罚款的形式,更要重视从制度培训和细节的监督上着手。
3.2.1.2 强化监管人员的现场检查措施, 加大执法力度
依据内河船舶运输的特点,建立切实可行的船舶安全监督管理细则。依据细则要求对重点港口、航段和船舶密集区域,设为重点监管防范区域。利用现代科技设备的协助如卫星拍摄、直升机等设备,加大监管人员的执法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巡航次数,进一步加大现场检查强度。
3.2.2 加强对谭ㄈ嗽钡淖ㄒ蹬嘌担提高执法能力
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求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法律授予的权限,进行管理职责范围内事项,既不能失职,又不能越权。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如何杜绝在执法中等各种不正之风蔓延?这需要我们对执法人员专业高要求,首先对从事此岗位新人培训严格把控,培训考核后符合此岗位要求方可上岗;其次对此工作岗位人员要制定相关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和对应的考核计划。
3.3 建立水运企业的船舶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依据《中国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基础,建立适合企业自身船舶安全监督管理的体系。此体系中应具有对船舶的管理和跟踪详细程序,用于对船舶运输工作的实时监督,有利于船舶运输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对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细则,将安全监督工作落实到每一处,降低因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风险。
4 结语
本文依据目前我国内河的运输发展状况,提出在水运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措施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建议。对于解决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需要国家出台对应的制度与企业运营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共同将我国内河航运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姜波.浅析内河中小型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 [J].中国水运,2009,(8):17-18
[2] 高岚,占惠文,樊冰水.上交通事故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风险管理,2007,(12):31-32
篇8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安全控制措施
一、明确安全监理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2)督促承包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督促承包方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组织好分项分部工程安全技术交底。(4)检查承包方各项安全措施到位情况,和关键工序的安全防护措施。(5)指令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订立安全协议。(6)检查承包方的其它各项安全工作,如防火、防洪,冬防寒夏防暑及卫生防疫等。(7)监理部选派得力的工程师,从事安全监理工作,并建立岗位责任。
二、施工阶段安全监理要点
工程项目开工后,在全面审查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时,要着重审查安全操作规程,并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责任到人,安全设备到位。受业主委托,安全监理工程师代表业主全权处理施工中的违章操作现象,同时也有义务协助承包商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主要方法有:
(1)审查各类有关施工安全的文件,审查进场作业的各单位资质及他们对各工序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保证体系、人员配备。
(2)审查在本工程拟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3)审查承包商在工序交接检的安全报告。
(4)跟踪检查,签办安全技术证书;对每道工序的安全事宜予以确认。
(5)在施工中,如遇下列情况,负责安全的监理工程师,可下达暂时停工指令,安全监理工程师在下达“暂时停工指令”后,及时上报总监办,请总监代表复核后,补发书面停工令或撤消。①施工中出现安全异常,经检查指出,未见改进或改进措施不合要求者;②已发生事故未处理而继续施工者;③安全措施未经检查,或无措施擅自施工者;④擅自变更设计图纸盲目施工者;⑤擅自变更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构件者;⑥未经资质审查进场的分包人员,擅自施工者;
(6)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有:
①脚手架。脚手架是高空作业中必不可少的设施,脚手搭设不牢,不稳以及使用不当,都容易出现事故,因此脚手架是安全监理的重点之一。
首先,脚手结构搭设前对所用材料,都要认真挑选,不合格的不能使用,脚手架搭设要牢固、稳定,不仅要有足够的堆料、操作、运输使用面积,同时又能确保在各种天气和规定荷载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并且拆、装方便。
脚手架起用前,要经常检查,使用严格控制堆料,不得超载,上下层交叉作业时,要按规定设防护网,发现主杆沉陷、悬空,节点松动,歪斜变形等,要停止操作,认真加固好后使用,大风、大雾、大雨天应暂停使用。②高空作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往往是在所难免的,而高空作业防护不当,往往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安全监理工作中,特别注意此环节中的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及悬空操作。a)临边作业。建筑物的外墙、阳台、窗台等往往需临边施工,在临边作业时,要按安全规程设置,可靠的防护栏、防护网并装安全门。b)洞口作业。对施工中预留的洞口,要按规定设置护栏,护栏上装明显标志及通道门,洞口要加安全盖,防止从洞口坠物伤人。c)悬空作业。对悬空作业所用的防护设施,如吊篮、吊笼、平台、绳索、塔架等均应认真核查,确保安全无误,方准使用,且勿存有侥幸心理。
③施工机械及施工用电。施工机械及施工用电所引起的事故,也是近年来安全事故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要督促施工单位经常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对于其他一些中小型机械等,也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临时施工用电要按规定安装、接线,并做好保护接地,设专人管理,以避免触电伤亡事故。
④落实防火责任制,设立消防组织人员,消防器材准备充分,不得挪用,制定明火使用审批制度,焊接作业要有人负责防护防火灾事故发生。
三、安全控制具体措施
1. 技术措施。(1)审核施工现场项目部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审查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措施的可行性。重点对坑开挖和脚手架;模版支撑体系、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塔式起重机、人货电梯、临时用电等工程或部位进行审查。(3)监理安全文明检查制度和安全会议制度,项目安全生产组建每周召开各方参加的项目安全例会;对本周的安全检查情况予以审查,并核查已出现的安全问题是否已按要求进行整改,同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安全。(4)通过“合理定制,进行牧师检查“的辅助措施做好安全文明、环境保护。
2. 组织措施。(1)监理健全监理组织,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2)监理部设定安全文明生产安全文明负责人,常抓不懈。(3)编制本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细则。(4)大张旗鼓地宣传、树立文明安全生产的意识。
3. 经济措施。(1)制定安全公约,明确要求、责任,明确奖惩规定。开工前监理组织业主、施工各方召开会议,制定“本工程安全文明管理规定”,提出具体的文明工地的要求,要求应具体,切和实际,不搞花架子。并制定具体的奖惩条款,对违反安全作业规定的行为的奖惩应具有具体的奖惩数额。(2)组织联合检查组,定期(每月至少两次)对工地检查,有违规者严格执行奖惩。
4. 合同措施。(1)协助业主签订好施工合同,对合同中设计施工安全的条款,应严禁,不出现对业主不利的条款。(2)做好工程安全记录,保存好各种安全管理文件。(3)对发生的安全事故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上报和处理。(4)平时注意收集有关安全信息的资料,进行分析,提交给予有关部门参考,便于她们作出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黄如宝.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知识产权出版社.
篇9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间隔;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75-01
引言
民用航空运输领域中,参与者主要有三个,分别为民用机场、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和航空公司。民用机场主要是为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提供相应的停机、起飞、登机等场所服务,航空公司则是直接开展民用运输服务的企业,其具备航线、销售服务网络以及飞机等条件。空中管制部门则是飞机运输的主要管理部门,是对飞行的航空器械、工具给予直接的管制,其中也包含对安全间隔的管理。空中交通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对此,探讨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间隔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具备显著安全意义。
1.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间隔存在的不足
1.1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素质存在缺陷
空中交通管制素质缺陷主要是体现在业务素质、思想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三个方面。业务素质主要是在空中交通管制、导航、气象以及航空器性能、英语听说能力等方面的业务能力,没有丰富和过硬的业务素质与工作经验,一旦发生复杂得到事情,很难凭借经验直观判断,无法果断处理,从而形成额外损失;思想素质主要是一些管制员在责任意识方面的缺陷,安全意识淡薄,纪律较为松弛,对近两年发生的各种不安全事故引发因素分析可以发现,主要是因为管制员的工作不认真、马虎大意、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以及责任意识较差等原因引发的;心理素质主要是管制员无法在管理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冷静,很难有效控制自身情绪,心理素质主要包含情绪控制、应变创造、语言表达、情境意识、精心分配、预测统筹以及沟通协调等。假设在飞机流量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大时,一些管制人员的情绪会显得非常差,很有可能发生情绪紧张、思路紊乱、语言时空等情况。总而言之,目前的空中交通管制中,就安全啊间隔问题本身,管制员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其提升空间较为明显。
1.2 安全间隔监督不及时和不到位
首先,是对安全间隔的监督意识不足。因为长时间的安全飞行,导致一些管制人员对于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抱有侥幸心理,普遍认为飞行人员对于安全间隔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可以做到基本的规避,所以在管制过程中,往往对于安全间隔的重视度就比较低。
其次,安全间隔的监督力度不足。因为目前采用的安全间隔监督主要是借助统计每一个飞行器在具体飞行过程中所上报的数据来计算具体的航空领域,并以此来判断飞行器是否存在相互碰撞的可能性。对此,在实际的管制过程中,假设数据上报或计算中发生错误,很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其危害严重性不言而喻。
2.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间隔存在不足的改善对策
2.1 应用更加合理的空中交通管制方法
空中交通间隔管理主要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管制,也就是雷达管制和程序管制。雷达管制和程序管理在本质上虽然都是调整飞机之间的安全间隔最低距离,但是在方面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空中管制当中,最为基础的方式便是程序管理。地面管制员借助飞行员所提供的报告和推测领域等多样化的手段计算出飞行器的具置和安全领域范围,并提供更多的精确间隔数据,从而保障航空器本身的飞行安全性。采用雷达管制的方式主要是向管制员传达相应的信息,然后借助雷达促使管制员能够及时、准确的检测飞行器的具置以及飞行速度、高度等信息,进而实现及时、准确的预测飞行器之间的碰撞冲突,并给予适当的飞行指导杜绝冲突发生。除此之外,在基于两种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IFR和VFR等技术,从而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2 构建完整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需要真正落实空管安全责任以及空管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并充分应用目前已经具备的管制经验,并相应的工作准则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同时也需要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发生空管事故和违章事故的现象,追究责任人,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工作细则,做好设备、人员、经费以及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安保制度。积极实行不安全事故的资源报告系统,从根本上提高安全间隔的信息采集、统计以及分析效果,并且研发间隔预警的工作,促使空管安全间隔信息管理工作逐渐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构建符合我国空管安全间隔的管理统计数据库,并充分利用专家分析诊断系统和统计分析数据库,进而提升对不安全事件的预测能力和分析能力。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对于一些不安全事故给予更加全面的分析,从而促使安全信息能够在事故的预防和杜绝方面实现最大化效益。
2.3 强化管制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管理技能
针对当前空中管制当中因为技g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安全问题,必须对现场管制人员的安全监理能力以及素质水平进行针对性调查和管理,特别是对空中管制人员的安全空中管制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管理。根据相关的规定制定详细的监督管理制度,并针对制度的实施情况不断的优化制度。监理部门需要定期组织安全管制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与学习,给予管制人员开展监理工作的内容、监理工作的重要性、监理工作中安全监理的必要性等课程,从而不断提升管制人员及空中管制人员的安全素质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对管制人员实行严格的安全监理规则,根据规则开展项目安全监理工作,规避空中管制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提高管制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强化法律意识
目前针对我国空中交通管制的管理法规并不是非常完善和理想,其中仍然存在一些的管理和责任方面的缺口,相关安全监理的法律法规也存在明显欠缺,这也导致一些不符合规范的管制行为发生。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尽快的完善并健全关于控制交通管制的法规,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取消或整改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并对发生交通管制安全事故的人员、部门给予必要的处理。针对这一种情况,必须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优化,必须确保的高质量化管理,这也充分的体现了提升管理法治理念的意义与重要性。例如,在《中国民用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标准》和民航组织的最新标准中,提出针对安全间隔的审计要求,并完善安全管理的规则和责任制度。
结语
综上所述,航空行业的不断发展为空中交通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挑战和任务,为了实现更加合理、科学、高效的空中交通管制,已经成为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首要解决的任务之一。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在目前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以更加前面的分析为基础,全方面、多角度的研发安全间隔预警体系,并以此来提升安全间隔预警的整体安全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申晨.空中交通管制移交间隔管理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2] 冯伯亨.当代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间隔问题探索[J].科技与创新,2015,24:24.
[3] 黄晨婷.空中交通管制安全人为因素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13:71.
篇10
【关键词】电力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机制;措施
1 建立“以管事为中心”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组织落实,为班组安全建设奠定组织保证
搞好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其首要任务是班组在作业过程中的反违章工作是否能正常开展,各种作业是否按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进行。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理清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到底是谁的责任,理清谁是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我公司总经理在班组安全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摆上重要位置,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抓好落实。根据总经理的指示,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我们落实了以下组织措施:
一是明确公司安全监察部是负责班组安全建设和反违章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制定完善工作制度,监督、评估、考核工作质量。在积极组织开展现场安全督察,加强对班组违章行为和违章人员考核的基础上,积极督促各专业部门开展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追究部门、单位在班组安全管理方面的管理责任。二是明确运维、调控、基建、营销等生产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本专业相关班组的安全管理和反违章工作细则,策划、开展本专业班组安全工作,开展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落实反违章工作。三是明确人资部门负责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定期举办班组长、违章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班,努力提高一线员工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四是明确基层工区、车间为班组安全工作责任,负责本单位各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对班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检查、考核,将各班组的安全工作实绩与与绩效挂钩。由于公司制定了“以管事为中心”的班组安全建设责任体系,从而是班组安全建设工作从组织上得到了保证。
2 以培训竞赛为载体,努力提升职业素养,为班组安全建设提供技术储备
开展班组安全建设,业务技能培训是重要工作之一。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是班组安全工作的支撑。加强技能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将安全培训纳入工作计划,并建立于安全生产技术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不断提高安全技能水平。
一是注重健全完善学习型班组的创建机制,深入开展“每日一问、每周一讲、每月一考”的“三个一”全员培训活动。组织班组长赴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拓展思路,提升管理水平。
二是广泛开展以“强素质、创业绩、保安全、促发展”为主题的岗位竞赛、技能竞赛双元制大比武活动,着力改进生产技能人员传统竞赛模式,引导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争贡献,在比赛项目中竞技艺,形成“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推进的新机制。2012年,我公司先后组队参加了省电力公司组织的调度继保专业、调度监控专业、安全督察人员督察业务、设备状态检修等专业的劳动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先后有7名选手在省公司技能竞赛中进入前3名,5个班组在专业竞赛中获团体名次,其中调度专业获得全省第一名、状态检修专业获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由于物质和精神奖励制度的倾斜,广大员工参加各种培训和竞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线员工普遍得到了培训,业务技能得到普遍提升,从而有力促进了各生产班组的安全建设工作。
三是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促进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我们紧密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优势,把搞好劳动保护、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长短结合的安全竞赛活动。总结推广了先进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小指标考核办法,总结先进班组安全建设的经验,由于我们把安全生产作为争创职工之家的先决条件,基层分工会、工会小组提出建家首先要建安全之家,用温馨的“家境”培养职工良好的心理素质。
3 以专项活动为抓手,建立活动平台,使班组安全建设与日常安全工作相结合
为把班组安全建设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发生“两张皮”,公司组织了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紧密相关的专项安全活动,以推动和促进班组安全建设工作。
一是在生产班组开展了“我是安全督察员”活动。为广泛宣传“相互关爱、共保平安”的安全理念,教育和激励班组成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营造班组安全生产自主管理的氛围,根据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班组安全建设的需要,公司在各班组开展了“我是安全督查员”活动。以积分制考核工作质量,督察内容应包括施工检修过程、设备管理、倒闸操作、运行管理、“两票”管理、班组安全例行工作、劳动纪律等工作中存在的违章。班组轮值安全督察员凡发现一起违章,按公司《违章500例》的违章分值得2—6分,每发现一个问题得1分,发现一个安全隐患,经单位安监部或单位领导认定确实,得活动分5分。未发现违章、问题、安全隐患不得分。活动分值全年累积,作为年度评优的推荐依据。
二是在各生产班组中开展了“零违章班组”创建活动,促进各单位和班组开展反违章工作。所谓“零违章班组”,是指生产型班组在一个考核期内,未违反国家和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未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安全管理要求,未发生可能对人身、电网和设备构成危害并诱发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经考核合格的认定为“零违章班组”。“零违章班组”考评,由班组自评申报,经单位审核,报公司考核办公室考核批准。考核依据以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典型违章100条》等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制度、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文件等。每季度为一个考核周期,百分制考核,标准分为100分,违章每记1分,扣考核分1分,其它安全隐患每条扣考核分0.5分。本项活动从2011年开展以来,作为基层单位对班组安全建设和反违章工作的抓手,公司系统共304个班组和农村供电所参加了“零违章班组”创建活动,2012年共有280个班组成功创建“零违章班组”,有30个班组应违章、不安全事件被“零违章班组”创建活动考核,该项活动促进了班组班组安全工作的开展。
-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范畴
- 下一篇:机电工程和机电一体化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