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范畴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范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范畴

篇1

论述了学科范畴研究在学科成熟发展期的发展性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政学科范畴研究应坚持的思路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成熟发展期学科范畴研究综述一、学科范畴研究的发展性背景与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理论体系是开放型的、自然生成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必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理论、基础理论、管理理论和方法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原理与实践研究硕果累累。同时,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及党、国家和社会的客观要求,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现实问题又有很多的困惑与争论,这都需要重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反思、研究、澄清、定位与拓展。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学科理论基石的学科范畴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丰富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研究能有效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体系框架,同时不断拓展各理论结点的内在联系,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并为其提供有效的研究对象、内容、路径、领域、过程、原则、方法、启示和反思。

二、学科范畴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并走向成熟,学界已取得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这其中,不乏从各种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含义、特征、功能、建构原则、体系结构、理论创新等提出创见的力作,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理论研究正不断深入。

但是,学科范畴理论研究的数量总体上还很少,而且不成体系,众多学术论著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范畴只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度,也尚未对其作出明确、严格、公认的科学界定和解释。而且对一些学科范畴只是孤立地、静态地进行描述,而不是联系地、动态地进行考察。为了进一步弄清学科范畴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诸多学者以不同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起点进行建构,但这些学科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构建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逻辑论证不够充分、严密、合理,还存在很大分歧。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理论研究会日益成熟。我们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营养时,必须通过自己的消化,使之对本学科有益的成分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中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的有机构成因素。而不能简单照抄照搬。

三、学科范畴研究应坚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多元分析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应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统筹学和管理学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支撑,并借助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学科范畴问题。

2.文献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中应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整理,收集资料的范围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在已有的有关文献资料中汲取营养,批判地

转贴于

继承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各位专家、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

篇2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ssence i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damental research basic proposi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ssence under the Marxism person study model, proposed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essence is promotes the person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value existe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motes person's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takes the value existence basis and the value to, and in promotes in the person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ing process has the specific value orientation.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学范式 价值化存在 本质

key word: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erson study model value existence essence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根本命题, 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本,在理论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在实践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方向。因此,认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述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广为学界关注,取得诸多成果。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著作共4本,其中专著仅1本,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缘起及本质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为题名精确搜索,从1980年1月1日至2011年3月1日,共有261条记录,其中硕博论文4篇,核心文章48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定上,学界争议颇多,提出的观点有11种之多。代表性观点有实践活动论、灌输论、意识形态性说、政治性说等等不一而足。现有研究推进了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与把握,有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但仍存一些问题有待反思。

首先,把“实践活动”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区别。有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定义成“有目的的、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1]根据马克思实践论观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改造人的思想意识,促进人全面发展为目标,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属于实践活动当然成立。但实践活动能否称得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笔者以为这有待商榷。“目的性、超越性”只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进行定语修饰,无法界定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之别,难以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实践活动。因为,社会中的其它教育活动也同样可以具备目的性、超越性,都可以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实践活动目标。

其次,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有混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本质之嫌。持灌输论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把社会的要求规范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去,使它转化为人们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并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之中”[2]。灌输理论由列宁在《怎么办》(人民出版,1995年)中系统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手段,但并不能说明灌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灌输也并非思想政治教育的专有方式。

最后,强调意识形态性或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当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加以了论述。有些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当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加以论述,但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还是政治性,抑或目的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上没有达成一致。然而本质反映性质,而本质属性体现状态。对本质属性的界定不能代替对本质的界定。另外,本质属性是此物区别于彼物的核心属性,它们称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更不能称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同时,如果将意识形态性、政治性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就会过分强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辩护保障政治功能而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文化育人功能,显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完整解读。

以上研究忽略了以人学视野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特定时代背景下。有鉴于此,笔者在人学范式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做了学理探析,并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定义为一种促进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化存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化存在

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由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转换是当前哲学研究范式向人学范式转换的趋势所向。中国哲学界将之借用过来,用于对思维方式及其转换的描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包括“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两者有根本性区别。张澍军在《德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指出“以社会哲学的视野揭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本质,以人学视野揭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张耀灿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3],而马克思人学的建立与发展为这种提供了条件与可能。“现实的人”是的出发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视野拓展的前提是把“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化存在。

“价值化”概念是在事物研究中楔入价值哲学思考范畴下使用的。陈蕾等在《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化》(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年11月)一文中直接将“价值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使用。这里谈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化存在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把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存在依据和价值向度。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体现的关系范畴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的核心就是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向度。关于人在现实社会中的需要马克思曾说“价值本质上是人自己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对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意义”[5],所以这个需要就是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依据和价值向度。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正如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要重视“以人为本”,新近又在清华百年校庆上强调“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紧密结合”[7]。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 “价值的本质在于成为观点”[6],价值应该被设定为标尺,这就是价值观或者说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是有价值取向的。从哲学上讲,工具理性科学是价值中立的,不探讨价值取向,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学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不是超阶级存在的,阶级性是其贯彻始终的特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会把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主导性价值取向转化为个人价值认同的价值观。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质和阶级本质共同决定的,在任何阶级社会都存在。目前,党和国家之所以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求将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培育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因即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特定价值取向之中。

在人学范式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定义为促进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化存在,突出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应该把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当作价值旨趣,实现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03).

[2]刘书林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3]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07).

[4] [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30-40,第1卷[M]50-106.人民出版社,1995.

[7],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

注释:

篇3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内涵

主体间性理论又称交互主体性理论,它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用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对话与交往,意味着主体间的权利的平等、尊重、互动和多元的价值依存。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发生联系时,就产生了主体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间性意味着超越了在主客关系中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把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之中。主体间性下的主体是超越主体任何一方而又包容了双方的“公共主体”或“交往主体”,是主体突破封闭的“自我”,走向“他我”并与之构成互为主体或互为主客体的一种存在关系。而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和不同主体通过共识所表现出的一致性。

用主体间性理论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对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继承和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理论。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加深刻和全面,它包含着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 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 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总是依靠教育者的单向灌输,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交流、沟通来促进双方思想品德的提升。因此,我们可以称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为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而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称为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

二、以主体间性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

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多元互动,包括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也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之间的多向互动。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受教育者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受教育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教育。受教育者也要尊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的主体性不得以体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难以开展,教育者应该依据特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不能放弃教育职责,对教育者放任自流。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者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硬性灌输,转向教育者“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价值引导过程,既引导教育者人格健康成长,又引导教育者逐渐形成合理做事能力和正当做人能力。同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教育者“自主构建”的过程。通过交往中的学习,受教育者主动、能动的生存精神世界,实现自我完成,使自己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转向以教育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为核心的精神往过程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以往把教育者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控制者,受教育者是被动的灌输对象的观点,使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回归到人与人的关系中,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象化活动变为一种平等的交往活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主体间的精神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合作达成一种默契。只有在良好对话的基础上,受教育者才能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进而实现思想境界和意志品质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过程就是诉诸对话,通过理解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才能在交往中都成为主体,才能从师生彼此分离的状态走向统一,才能彼此都获得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实现其育人的目的。

三、以主体间性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选择

(一)增进教育与理解,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强调教育者绝对主体地位的同时无形中把受教育者置于一种绝对客体的地位,教育者以“物” 的方式来对待受教育者。而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用主体间性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从人的主体存在出发来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在教育中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主体对主体的理解,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理解,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情感活动。这种理解不仅是对话之间的理解,它更多的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灵魂深处的理解与交流,不是一个说服与被说服的过程,而是双方的情感、意识、人格力量沟通的过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改变在传统教育中的那种居高临下的形象,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理解的过程。

(二)坚持平等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就再次说明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对这种平等关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双方在法律地位和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同样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独立人格、生活欲求的个体,这种师生的同在性使教育者应当也必须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同等的个体来对待。第二,教育双方在教育过程中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与权利。师生的同在性使他们可以通过互相倾听和发表看法,实现共同进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摒弃把教育对象看成是被用来改造和塑造的物质对象的观念,建构起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第三,明确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不能弱化教师的引导、组织、促进、管理的作用,否则,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坚持平等的原则,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首先,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双方的主体性。教育者要真正发挥其作为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管理者的作用,就必须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受教者。教育者应具有根据受教育者的变化对教育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提炼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发挥,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教育活动、适应环境变化,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有价值认同感,使整个教育呈现出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状态。其次,要在教育的过程切实体现和落实教育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教育者可以从与学生的接触中获取更多的思想教育信息与灵感,进而促进自身的完善。教育者也只有在不断的自我教育、自我感悟中,才能持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教育水平。

(三)构建交往式教育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利用交往模式构建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利于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而这种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将会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情感基础;另一方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性。交往式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双方以社会生活为客体,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是在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从知识、思想、经验和情感等多方面、深层次的相互交流,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双方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进行独立思考,通过沟通最终达成一致。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多元价值观;心理教育;思想教育

1 引言

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传统计划经济主导下的单一意识形态已被彻底颠覆,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多元发展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产生变化,多种价值观念相互并存,并相互影响,有的价值观甚至相互冲突和矛盾。多元价值观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有利有弊,为趋利避害,应该不断加强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在多元价值观共同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以心理教育为切入点,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日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改革提供粗浅的理论建议。

2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在高中创新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2.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理念

能否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在高中创新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高中生的自觉表现和接受程度。只有高中生真正投入思想政治学习中,接受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从内心深处渴望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认知并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辨识并抵御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潮流,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在高中创新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才能取得成功。所以,高中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分支领域也不例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由总书记在2003年首度提出,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拥护与支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标志着高中教育即将迈向新的发展舞台。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含义是指一切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应该在坚持教育、引领、鼓舞和鞭策学生的同时更要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颠覆了传统教育理念,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得到逆转,由原来的被动受教者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平等相处,不再是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关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自觉性受到学校的肯定和支持,教师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以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成为教育的中心和灵魂。为了宣传和普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高中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让学校教育工作者都参与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学习中、同时充分利用学校一切媒体资源,如广播、校园视频、海报、校园报纸等向全校师生宣传以人为本教育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2.2遵循教育规律,实现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高中提倡的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高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中生成为现代化“四有人才”。而心理教育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有效开展的核心工具,是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通过心理教育,培养高中生具有多元价值观,使得高中生在面对思想问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由此可见,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系统的教育工程,为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应该尊重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有教育方法正确,才能获得教育的成功。虽然在学科划分上,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属不同的学科范畴,但是在本质上,两者教育方法存在共同之处。高中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有效地融合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独有的教学方法。受多元化价值观的挑战,对高中生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心理教育独有的优势引导高中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简单粗暴地灌输思想理论,应该让高中生在充分了解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合理性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力的基础上,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心理教育方法,使学生面对多元价值观影响下,能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成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教育能力

高中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他们前进的引航人,教师对学生的成才有着关键的引导作用。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好坏,因此,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应用于高中创新型思政教育时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背后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支撑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健全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要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综合能力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了解他们的思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思想的根本问题,从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佳的难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单一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还包括人格的健全发展、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为人处世、情感态度等等,应该重视教学中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高中生的思想境界的提升。

心理教育这门学科教育本来就复杂,把握多元价值观对高中生的影响进行心理教育更为复杂,对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要求更高,在多元价值观发展背景下将心理教育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不断超越自我,加强自身心理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丰富实践操作经验,才能顺利实现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目前各地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心理素质教育这方面还很欠缺,针对这个问题,高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集中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增加自由讨论环节,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邀请资深的心理学专家做知识讲座,同时以案例的方式传授他们实践经验;提供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条件,引进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学双学位的新型人才,为本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注入新的活力。

结束语

高中生作为新时代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与思想政治建设。在国内思想政治教育落后的情况下,很多高中开始逐渐重视创新型思政教育,希望通过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开展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高中生的综合思想政治水平。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可以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接受程度,成长为积极健康、勇于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随着高中对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在高中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中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60-02

“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当注重“以人为本”,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课堂灌的形式,并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管理学生。把“以人为本”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求高校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大学生为本,树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采用创新的途径和手段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能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内涵

在现代科学教育理念中,“以人为本”处于核心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遵循教育规律,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增加实践教育的环节,对教育成果采用正确的考核和评价措施。第二,要充分重视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第三,高校教师应采用多种引导方式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把大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独立的个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尽量满足大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都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以人为本”充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空洞,形式单一

在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当中,一般只是注重社会的基本需要而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基本特点、思想动态等缺乏全面的了解,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得过于空洞,直接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层次性与可操作性,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的,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日常讲座、开座谈会等形式来开展教育,且在教育中只注重课堂的理论教育,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因此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能够深入大学生的心灵,不能够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日常成长结合起来。

(二)高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标准评价不全面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追求一个好的成绩,而高校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来达到此要求,但大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其平常的在校表现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目前,高校一般在大学生入党或者发放奖学金、助学金时会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考查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大多数是参照大学生日常在校的成绩,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日常行为等,这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成绩高于一切”的思想,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这种评价标准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的结合。

(三)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僵硬

如今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还在延续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大学生缺乏相应的引导,把思想政治内容强加给学生,使得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这种单纯依靠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大学生内心的情感认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没有把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课堂教育缺乏说服力和人文关怀,没有真正做到以大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还有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仅仅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缺乏必要的事业心与敬业精神,根本不考虑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这种“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都应当做到“以人为本”

课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分为理论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课堂教学使大学生对于理论有进一步的认识,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尽量多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特定的情境,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其教育内容也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结合。此外,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手段上实现现代化,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融入日常考核的范畴

在美国,很多大学在招生时比较看重大学生个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求大学生在进校前必须提交其在社区参加公益活动或在社会上做义工的情况表格。我国高校可以有效借鉴这种考核方式,在招生时多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不仅如此,大学生在以后的就业或者研究生考试等过程中,也不能仅仅依靠其考试成绩,个人的综合道德素质是很重要的考核内容。高校要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融入日常考核范畴,采用多种手段促进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大学生今后就业以及个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将“以人为本”思想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应当在课堂教育之余,有意识地在大学生当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注重“以人为本”思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首先,应当注重实践活动的参与性、目的性以及趣味性等,在活动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使大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把理性与感性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其次,高校应当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当中充分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最终达到“无教之教”的效果。最后,应当注重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之间的联系,在提升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同时,能够通过这些学生来影响未参加实践活动的其他学生,以此推广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四)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团活动

高校有各种社团,不同的社团具有不同的性质,有的偏重于专业学科,有的偏重于科学研究,还有的偏重于个人兴趣爱好,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加入各种社团,且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校应当加大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审批和指导力度,对大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扶持和管理,针对不同社团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完善的社团规章,不断扩大社团的影响力,同时要对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社团进行表彰和奖励,发挥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在日常的社团活动中要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大学生能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五)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网络具有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与平等性等方面的特点。在网络上,大学生和教师都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并且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中了解他们的日常需求,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可以根据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网络上一些关系大学生成长、就业的信息,如学习考试、社会交往、心理咨询、就业考研、休闲娱乐等信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六)高校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注重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的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在管理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高校的管理能够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支持,这样可以极大地体现高校管理的人性化,也可以避免高校管理过程中的片面的惩罚主义倾向。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日常管理中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管理的目标,真正体现管理和教育相结合。

篇6

1.从生存论到实践论

从生存论分析,职业生涯蕴含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个人层面,即实现自我价值,是人对自身生存的拷问;二是社会层面,即实现社会价值,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就理论问题框架而言,生存论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了本质的不同,由抽象转向具体。对人本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开始转向以理性与非理性的最初融合,从而超越了传统的抽象理性。职业生涯不是简单的工作历程,既包括工作时段,也统领了与工作有关的各种角色,诸如学生、公民角色等。所以,职业生涯是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在现实世界中,具体表现为一种历时态的个体生活。基于实践论,职业生涯是一种生成性存在状态的实践,本质上是人的现实生存。“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的地方,只去寻找非人了。”这实际上否定了人的实践之外的以改变生存状况的路径,表明人的生存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实践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独到之处。马克思以社会生活的实践特质形成的生存实践观,开创了实践生存论之先河。从此,哲学超越了形而上学的“抽象王国”,揭示了人的现实生存境遇,毅然地举起“拒斥形而上学”的大旗。与孔德“拒斥形而上学”有本质的不同,孔德的“这种形而上学将永远屈服于现在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

2.从生存实践论到职业生涯理念

生存论哲学思维范式推动了国内实践论的研究,所蕴含的丰富生存论思想和对现实人的实践论分析,以及由此形成的方法论(世界观)是一种生存实践论范式,人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劳动实践创造的世界,并非人类中心主义。当代哲学的生存实践论转向,是尊重个体生命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任何实践,人都是以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生命体方式参与,且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职业生涯理念反映了人的生存与动物的生存有本质的不同。职业生涯关注“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因为在人类世界,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以人的发展和生命历程为坐标,来重新审视与安排周围世界,把人的世界还原成自然史,把人的关系还原成社会史,最终两者都还给人自己,这种实践哲学本质上是人的生涯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的职业生涯问题,不是虚无缥缈的抽象存在物。这对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开创了崭新的视角,为职业生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而强大的哲学基础。

二、职业生涯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生存论哲学指引思想政治教育与个性发展契合,导向个体在职业生涯中与社会和环境和谐相处。毋庸置疑,人的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从理论分析,职业生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生产发展到职业分工的必然逻辑。从历史背景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职业思维视域随着社会嬗变而迅速扩张,为职业生涯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

1.时代背景

“全球化也具有意识形态性,因为它试图根据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些利益的新的全球想象来重新构建世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同步扩张,也就不可避免地带动了职业的全球化。意识形态不能脱离中心工作,但是其本身也是相对独立的。各种意识领域的相互渗透与碰撞,这就是职业生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国外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密切联系,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外延提供了借鉴“范式”。国内学者从关注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开始了我国在职业生涯学科领域中关注人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关注职业需求和社会需要。职业生涯教育的兴起将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回归到人的生存与发展视野,而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传播和灌输,“范式一旦改变,这世界本身也随之改变了。”时代范式的变迁,职业生涯与价值实现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

2.社会需求

改革实践进入攻坚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缺失、社会转型的需要与阵痛,都导致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与考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包括“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多样化是人的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个性化发展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就要求重新审视职业的社会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回避个体的职业价值。计划经济时代,片面关注社会需要的思维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必然来自于人的需要,多样性的道德标准、价值尺度以及利益追求交织在一起,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也将其视域由宏观的共性关注转向了满足个体发展、满足时代需要的微观领域,包括个人的生活方式、职业理想等。“微观领域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发展的重要一维。”

3.核心价值

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核心价值是职业的核心利益关系。企业文化、职业理想、从业心理、就业态度等,都是由核心价值统领职业性价值。核心价值作为基本价值,绝不是不是一元价值,恰恰是相对于多元价值而言的。职业价值的多元性和丰富多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从业方式、单一分配工作的途径。如果没有核心价值统领,多元职业文化的相互冲突、多元经济利益的相互冲击、多元社会思潮的相互纷争,往往让人感到无所适从,职业价值共识消退。我们急需在职业关系中树立正确“荣耻观”,为职业生涯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坐标。党的十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也指明了生涯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核心价值为中心线索。价值的本质属性在于“满足需要”,大学生只有切身感受到核心价值在其职业生涯中“有用”,对他未来就业择业有帮助,才能真心实意接受核心价值,“入耳入心”。生涯性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人的自然成长规律,从个体现实差异性出发,从个体的现实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核心价值教育,是对人的个性的充分肯定。核心价值支撑下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带来的收入差距不平衡的心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阶段性不足,从而抚慰心灵、理顺情绪、平衡心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职业生涯历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职业生涯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世界人员流动频繁,职业面向世界,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全新的时空境遇,并开始关注职业生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职业观的重要领域。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取得不断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

三、职业生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视野与思想品德教育重叠,更多关注人们思想的共性,对人性的思考与对问题的认识过多地束缚在“抽象的人”共性构架内,远离个体的内心世界,这种“普世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结果往往难以深入个体世界。职业生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针对个性特征量身定做的,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良精神,又是对传统思维范式的辩证否定和超越。以职业为载体,以生涯为脉络。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根源,更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这种职业生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恰恰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一种有效赎救。

1.职业生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判定

职业生涯是动态的生命存在,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一种可能性的筹划。从时间上看,职业生涯是延续性的,纵贯人的一生发展历程,本质上是持续一生的过程,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工作或职业的时间段。人是职业生涯的塑造者,就个体的人而言,一直在理想与现实、愿望与行为之间相权衡。人们做出的职业生涯选择,就是利益权衡的产物,首先就要权衡职业的收益以及获得该职业的代价和从事该职业的风险。任何一个人,走的每一条道路都是不能回转的,因为生命历程是不能反复的,没有完美的人生。对个人来说,职业生涯反映了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需要规划、思考、制定和执行,因个人的动机、抱负和目标而形成与发展,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思想政治教育促成了人的生成性的存在,能够促使个体完成更适合于时代的具备个性特征的职业生涯历程。所以,人的生命历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塑的,具备可变性、发展性。这种可塑性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所在。就人生价值而言,职业生涯道路的选择,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价值判定,成为了人的精神养分。

2.职业生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承载

人的存在和发展最终要以人的实践来展现,实践更多地体现在职业生涯历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总会在职业生涯历程中留下烙印,职业生涯自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着力点和现实承载。动物的生存是本能,满足的是生理层次需要,职业生涯是生活的意义,满足的是人社会性需求。“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身的生命活动。”人们的自然物质需求源于人的劳动,人的自然性是职业生涯存在的物质基础。现代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方式的分化,具体劳动则需通过具体的职业平台来实现,职业多样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网络,人生价值也取决于这种社会网络。职业生涯是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种生活模式,没有“从动物中提升出来”的人,即没有人的现实存在,必然就不会有生存思维存在,职业无从谈起,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没有现实承载,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人的社会性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与存在的合理性,是因为有了职业生涯的承载。

3.职业生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体征

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个人”,职业生涯是必然建立在“现实的个人”的基础上,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完整、有效认知。人的社会性通过职业直接生成与发展,而人的自然性通过职业间接展现,职业生涯所关注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以职业核心。“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思想问题归根结底来自于物质利益,思想理论研究应秉承一种正确的价值立场。职业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焦点问题,物质得失最直接地源自于个体职业,职业思维的转变从社会物质领域延伸到社会意识领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体征。这种生命体征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大学生职业理想对发达城市的向往追求,就折射出职业生涯在人们思想政治领域的生命特征。因为,在人的现实生活层面,职业性质决定着个体生活方式和社会阶层,深刻影响着人的社会本质和思维方式。职业上的同级比较和职业间的横向比较,影响着“现实个人”的精神需求。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导致职业之间的差异性,这在心理上成为个体价值实现的尺度,形成所谓的“社会地位”,这是关联人的社会性、精神性的主要因素,从个体职业生涯的视角突显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汲取时代的精华来丰富自身的内容,以更好地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4.职业生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平台

人的任何一种实践,都是以完整的生命体方式参与,绝不是局部、孤立、静止地参与。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促使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也是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实现。职业生涯是人生存于现实世界的历史形态,体现出最真实、最完整的“现实的个人”,成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根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人的职业生涯视角,在思想问题方面从“形而上”的云端俯视人,道德教育就是社会发展的视角把人压扁为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尚人”,政治教育则在意识形态的旗帜下把人教化为消除一切杂念的“工具人”,进而演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盲人摸象”的乱象,这不仅起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且异化了人的认知,甚至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的认知撕裂成碎片,变得面目全非。人性是完满的,现实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恰恰是职业生涯展示了人的完整性、个体性、独特性,个体价值在职业生涯中得以实现。职业生涯把思想政治教育方方面面重新粘和在一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职业生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方式和途径上还处在论证和完善之中。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巩固与深化,也是对其未来工作实践的定向和指导。

1.以生存论哲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大学生事业观主要体现在择业观和就业观。生存论哲学能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以生存论哲学来指导自己的就业行为,促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市场经济环境中,找准生态位,以自身优势转换职业角色,端正爱岗敬业的态度,才会有良好的生存发展时空。一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想。择业理想是职业理想的奠基,有了正确的择业理想,才有正确的求学方向。有了明确的择业理想,才能促进大学生融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于一身,引导他们实事求是,调整就业期望。二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社会价值而言,是大学生在从业过程中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就个人价值而言,但大学生从社会中得到的尊重和满足。通过职业性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懂得,一个人的职务、能力、学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2.以共同理想抵制大学生就业中的不良思潮

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转型的阵痛时期,新旧观念交锋激烈,“旧没全破、新没立正”的更换时期,加上国外各种思潮的渗透,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思想摇摆不定。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言,解决思想领域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用一种正确思想取代不正确的思想,而不是以强迫命令的方式,让大学生选择某种思想。一是以共同理想引导大学生抛弃旧的思想观念,等要工作、找“铁饭碗”的旧观念必须剔除,各行各业都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采用多种形式,利用职业为载体,广泛而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二是以共同理想抵制择业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三是有了共同理想支撑,提高大学生在就业中的鉴别力和意志力。

3.以辩证思维纠正大学生就业中极端行为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意识形态领域的纷繁复杂,都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如果大学生还在思想政治上出现一些对国家政策误解,必然导致一些极端的就业行为。诸如择业观念趋向功利化、就业过程中诚信缺失行为等,有的甚至误入歧途,大学生入传销窝点、极个别大学生女性“”甚至“失足”就业等。这些极端行为往往都是因为缺乏一种辩证思维,要么自负、要么自卑、要么攀比、要么得过且过的就业心理造成的。一是以辩证思维引导大学生对就业和职业发展要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认识,有正确就业思想才会有正确就业行为。二是以辩证思维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各种不良情绪,不要片面把一些网络虚拟宣传当成社会真实面貌,要在实践中端正思想观念。三是以辩证思维引导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参与竞争、对待失败挫折,在竞争中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顺利就业。

4.以发展与联系观点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追求

职业追求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心理,是大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既包括生理心理,也包括个性心理。心理是可塑的、发展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例如身心健康。良好的职业追求心理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以发展和联系观点,培养大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社会的需要,正确定位并找准未来方向。二是以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让大学生认识到就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以此培养他们的毅力,坦然接受各种考验、果断处理各种矛盾。三是以发展和联系观点培养大学正确认识自己的择业目标和职业角色转换。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各方面的环境都发生变化,需要大学生有一种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才能顺利地适应周遭的变化。

五、结语

篇7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依据;主要形式

自计算机革命以来,互联网技术推动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科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思路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为此,有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与大数据“嫁接”,深入分析两者的内在耦合性,以大数据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思维探索信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传播理论和传播范式,以便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从而牢牢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

一、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创新的内涵

大数据是一场深入社会关系变革的时代革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深受其影响,具备了新的内涵。为此,理应以探索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的新内涵为逻辑基项,深入开展相关理论研究。1.大数据的内涵。通常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大数据进行界定。狭义上的大数据是指:“超出了常用硬件环境和软件工具在可接受的时间内为其用户收集、管理和处理能力的数据。”[1](P22)广义上的大数据是指:“它包括因具备大容量、多样性、高速度等特征而难以进行管理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分析的技术,以及能够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获得实用意义和观点的人才和组织。”[2](P8)此外,IBM把大数据特征概括为三个V,即大规模(volume)、高速度(velocity)、多样性(variety),这些特点也反映了大数据所隐藏的价值(value,第四个“V”)。因此大数据的特征可以整体概括为:“海量+多样化+快速处理+价值”[3](P5)。由此可见,无论是大数据的定义,还是大数据的特征,都十分复杂,内涵丰富,需从多方面立体化把握。2.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创新的内涵。所谓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的创新,是指以信息传播理论为基础,借助大数据思维、技术和方法等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及规律等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方法理论,从而实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的有机结合。可见,其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为核心范畴,希冀通过大数据时代新的思维方式、方法创新对信息传播所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紧跟时代步伐,从而打造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发展的宏伟蓝图,以解决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

二、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创新的依据

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的理论创新,是立足于理论与现实基础上的逻辑使然。1.认识论与发展观的本质体现。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也不例外。因此,需以理论为指导,创新理论发展,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一是以认识论为指导,科学认识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产生的逻辑必然。人类的真理性认识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而发展,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曾经做过精彩的论述:“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具体的发展过程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4](P295)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也遵循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要求我们对思想信息的地位和功能重新进行审视。为此,以大数据思维和技术为支撑,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为核心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应运而生。旨在实现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有机嵌套,以理论的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实践的发展。二是以发展观为依据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只有经历一个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理论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新理论通过对旧理论的分析与综合,通过对社会实践的抽象与概括,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本质性和规律化的认识。恩格斯曾经提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5](P298)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理论的发展也应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当前社会大数据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已经被打上大数据的烙印,其发展避不开与大数据的碰撞,两者以信息传播理论为基础粘连在一起。为此,需以大数据思维为先决条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的本质,创建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新方法。2.大数据时代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6](P3)。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中介链接作用,将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目标相串联,使之成为整体。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分支,亦需要发挥这种串联作用。然而,大数据环境下由于教育环境的改变和受教育者思想信息的海量化动态增长,使得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为此,“要大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完成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整合运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7](P59)。具体来讲,就是要将大数据的思维、技术和运用模式有机整合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和实践的全过程。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大数据的结合,不得不考虑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社会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足以引起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质的提升。因此,必须以信息论为依托实现大数据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的有机整合。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应运而生,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大数据时代特有的思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的特有规律。可见,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的确立来源于客观现实,而非纯粹的理论使然。3.大数据时代需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精准。大数据时代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微化传播。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教育对象的个性、需求进行判断,从而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与需求,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有的放矢地解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对象的各种思想矛盾与问题,使教育对象更加认可、理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可见,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精准性”,注重不同的受教育者不同的教育内容需要。为此,必须产生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能够时刻符合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一方法就是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精准性保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信度较高。这主要是指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信息传播方法能够借助信息分析技术,从众多教育信息中提炼出最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作为教育内容,而后传播给受教育者。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效度较高。这是因为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凭借大数据实时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脉搏的动态预测和把握,能够采用最恰当的传播方式,向受教育者传输教育信息内容,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由此可见,无论是大数据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微化传播的现实需要,还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法在精准性方面的特殊功能,都使其成为一种必然性现实。

三、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创新的主要形式

大数据时代特有的信息传播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够被追踪定位地传播,也能够被隐匿地传播,同时还能够被分割传播。为此,其主要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信息追踪定位传播法。信息追踪定位传播法是指利用大数据定位和传播技术,根据受教育者在网络空间内的行踪,有针对性地向其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亚马逊网站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向用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书籍,依据的便是受教育者在网络空间内的踪迹,以其踪迹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样,信息追踪定位传播法可以根据受教育者在其停留的网络平台,向其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从而实现教育目标。按照受教育者的网络运动轨迹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固化追踪定位传播法。即以受教育者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的网络轨迹为基础,在其经常出没的网络平台、网站以及交流社区等领域内向其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促使其思想行为发生转变。因此其具有常态化的特征,教育者可以根据受教育者固化的行为模式轨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投放到受教育者网络轨迹中,促使其在网络空间中“行走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然而,这种方法缺乏灵活性,一旦受教育者转变了其基本运行轨迹,教育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的发展要求。二是动态追踪定位传播法。指根据受教育者在网络空间内的实时踪迹,利用大数据传播技术对其开展教育的方法。受教育者在网络空间内的足迹不可能一成不变,会受到网络舆情、现实热点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旦其网络轨迹偏离了常态化的运动模式,就需要启用这种方法,运用大数据实时信息处理技术对受教育者的网络行踪进行精准定位,而后及时跟进将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传送给受教育者。可见,这一数据信息追踪教育法以受教育者动态变化的网络轨迹为基础,所以强调时效性。为此,教育者必须树立一种时效性思维,准确把握时机,将动态追踪教育法作为固化追踪教育法的一种补充方法,实现两者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数据信息追踪教育法的最大功效。2.信息隐匿传播法。信息隐匿传播法是指通过大数据信息推送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等隐匿形式主动推送给教育对象的方法。这一方法将潜隐性要求放在首位,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然而与传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同,其以大数据信息分析技术为支撑,能够对受教育者的思想信息进行预测,从而把握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向,以此为基本前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传播。按照不同的传播媒介,其可以分为:视频隐匿传播法、音频隐匿传播法、图片隐匿传播法以及文本隐匿传播法等等。这些隐匿传播方法兼具一般信息隐匿传播方法的特征,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总体而言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潜隐性。不可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信息直白地推送出去,而应在对受教育者的思想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明其最喜爱的接受图式,而后结合受教育者的思想特点及兴趣爱好,将其具体化为一定的信息表达方式再向其推送,例如以故事、幽默图片、改编歌曲等形式向外传播。二是重视传播手段的潜隐性。信息内容的潜隐是信息隐匿传播法实施的先决条件,同样传播手段亦需要潜隐,若是不能实现传播手段的潜隐性,依旧难以充分实现教育效果。例如可以通过潜在的能够引起受教育者感兴趣的标题等吸引受众主动点击相关网站浏览相关内容,让受教育者在不觉中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从而增强教育效果。3.信息分割传播法。信息分割传播法是指通过大数据实时信息传播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灵活地分批次地传授给教育对象的方法。大数据的实时信息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处理技术,数据信息在计算机运行内存中就能够被组织加工,无须经过储存进行,然而这种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受计算机运行内存容量的影响,每次处理的信息量有限,故而形成一种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对其内涵的把握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传播内容的分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内涵丰富,包含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等等,每一部分根据具体的理论和现实要求又可以详细划分为诸多具体内容。根据传播对象的实时思想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其开展教育不可能涵盖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对传播内容进行分割,通过多次内容分割从而实现整体性教育。二是传播过程的分割。信息分割教育法旨在通过多次具有时效性的教育来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传播过程被割裂,具有不连贯性。然而,这并不对传播效果造成影响,因为足够多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传播,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同时,还可以分为有意信息分割传播方法和无意信息分割传播方法两种。有意信息分割传播方法是指在借助大数据实时信息技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在明知传播内容有限的情况下,甄选最重要最有利于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传播的方法。无意信息分割传播法是指在借助大数据实时信息技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受困于信息处理能力,只得将必须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中的一部分进行传播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美]BillFranks.驾驭大数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日]城田真琴.大数据的冲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鲍亮,李倩.实战大数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篇8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公民身份、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等概念进行分析,是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前提。何谓公民?尽管从古希腊城邦到近现代民主国家,公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但究其根本,公民(citizen)就是拥有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人。“公民身份”包含三个共同的基本要素:国家、平等、权利义务。就国家要素而言,公民身份意味着作为国家正式成员的资格,即公民是国家的公民,国家是公民的国家。就平等要素而言,公民之间在身份上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性内在地要求国家政体应该是民主的,而从历史上看,公民与民主制事实上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权利义务而言,公民依法享有市民权利(civilrights,也译作“公民权利”、“民事权利”)、政治权利(politicalrights)和社会权利(socialrights),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如服从法律的公民义务、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责任等;不过,政治权利是其他基本权利的前提与保障,公民概念始终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公民是“具有某个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该国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凡具有我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权),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总之,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民主,国民依宪法取得公民身份,公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公民身份及其民主实践必然形成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又反作用于民主制度与实践。何谓公民意识?马长山(1999)认为,公民意识就是公民自身对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朱学勤(1999)认为,公民意识就是民众对于公共权力的主体意识与监督意识,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周胜蛟和倪洪涛(2008)认为,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其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以公民的民主法治观念和理性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为核心。郑杭生(2008)认为,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许耀桐(2009)认为,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综合上述界定,可以提出公民意识的简明定义:公民意识就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以及相应的行为倾向。公民意识既包括对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权利义务的理性认识(即公民知识),也包括对公民身份所包含的价值理想的理念与情感认同(即公民品格或公民价值),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公民参与态度与公民行为倾向(即公民实践意向)。根据公民身份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国家、平等、权利义务),可推演出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基于国家要素,公民与国家相对待,国家是公民的国家,可导出民主意识、国家意识等;基于公民平等的要素,可导出平等意识、公正意识等;基于权利义务要素,可导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由法定)、公共参与意识(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公民美德(公共参与必需的道德)等。何谓公民意识教育?郑杭生(2008)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就是一种通过学校的、社会的和家庭的各种教育渠道,培育、培养社会成员具有公民意识的过程。简言之,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严格说来,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citizenshipeducation)的子范畴。据《教育大辞典》,公民教育一般指国家或社会根据有关的法律和要求,培养其所属成员具有忠诚地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品格与能力等的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必要的公民知识(civicknowledge)、公民品格(civicvirtue)和公民技能(civicskill),进而能积极并负责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合格公民。公民知识、公民品格(公民价值)属公民意识范畴,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公民技能就是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涉及批判思考能力、领导能力、沟通与说服能力、谈判与妥协能力等。鉴于公民知识、公民品格和公民技能彼此渗透、相互支撑,且某种教育途径通常对三方面素质均有影响,因而在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公民意识教育”与“公民教育”大致相当,二者可以通用。何谓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并形成相应的行为倾向。社会主义公民身份及其意识以社会主义制度与实践为基础,因此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必然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

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有个别学者主张“取代论”,即用所谓“中性的公民教育”替代“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观点是明显错误的,背离了的立场和观点,没有洞悉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必须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有“泛指”与“特指”之别:在“泛指”意义上,是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在“特指”意义上,就是指、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在特指的意义上使用的,但究其实质,其他国家尽管无“思想政治教育”之名,却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实,因为任何国家的统治集团都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影响全体国民,以巩固其统治。在任何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西方的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对其国民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就是“泛指”意义上的、西方国家所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同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公民教育亦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的公民教育”泛指一切民主政体的国家对其国民实施的公民教育,其目标是使其国民获得同该国基本社会制度、主导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因而构成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针对本国公民实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民意识教育即属广义的公民教育。此前,我国或许无“公民教育”之名,但有或者应该有“公民教育”之实。“狭义的公民教育”特指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对其国民实施的公民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同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形态属性是各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属性。正如武东生(2013)所论,“由以阶级性为根本属性的、具体的历史的‘国家’开展的公民教育活动,无疑会打上深刻的意识形态的烙印”,“在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上,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无不同,公民教育究其实质而言,同为‘非中性的’意识形态教育”。仔细对照前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界定可知,就内涵而论,泛指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广义的“公民教育”大致相当,因而在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中国的公民教育”,而“西方的公民教育就是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外延而论,“思想政治教育”似乎比“公民教育”还要大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对国民的思想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教育,公民教育侧重于培养“民主公民”;另外,公民意识教育严格而言是公民教育的子范畴。由此可合理地得出如下结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公民意识教育不应也不能取代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和宪法法律层面上都有不容置疑的合法性。

三、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郑杭生(2008)基于其对公民意识内涵的分析,认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国家主人意识与祖国民族意识,核心任务是培养权利与责任意识,基础内容是培养民主与法治意识,延伸内容是培养道德与文明意识。许耀桐(2009)认为,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应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此外还要培养公民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意识。两位学者的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并存在如下共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应培养主人(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民主与法治意识、道德意识。不过,主人(主体)意识其实质就是民主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可归入民主与法治意识;“道德意识”的外延则过于宽泛,“道德”既有“公德”与“私德”之分,又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范畴,因此广义的道德同狭义的、公民身份认同意义上的“公民品格”虽有关联,但不严格对应。总之,学者们当前广泛认可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法制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时,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表明,第一,“公民意识教育”与“民主制度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个基本方略,二者相辅相成;第二,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理念、公平正义理念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党的十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倡导”的十二个基本范畴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这五个范畴是对十七大倡导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再次重申和确认,并提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高度。侯惠勤(2012)认为,核心价值观应该反映“制度精神”,应是国家制度、国家运作模式的灵魂,应奠定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和合法性依据,为国家制度的构建提供基本思路和基本方向。韩震(2013)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反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特征和意识形态特征,紧密联系当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在“三个倡导”的十二个基本范畴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这五个范畴无疑最能反映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精神,因而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结论:培育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的理念是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公民品格核心的“公共理性”应成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落脚点。罗尔斯认为,公共理性是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公民的理性,是秩序良好的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其目标是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一方面,在思辨层面上,公共理性可从“公民身份”概念中演绎出来,即“公民身份”内在地意味着公民在社会合作体系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每个公民的诉求和权益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和考虑,因而公民在参与公共事务时应当超越私人立场而秉持一种公共立场,诉诸并追求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上,有序的民主也要求公民具备并运用公共理性,其原因在于,如果公民只关心个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只运用个人理性而非公共理性,那么民主过程势必难以就公共争议达成共识,会导致民主的失序甚至自我否定。公共理性作为实践理性,既是一种理智能力,更是一种道德能力即公民美德。作为理智能力,意味着能够准确分辨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能正确判断各方诉求在何种条件下以何种安排可得何种程度的满足。作为公民美德,意味着尊重他人的诉求与权益,关心公共利益;在面对分歧时,能秉持公正的态度和达成共识的真诚愿望,提出基于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的、有说服力的论证,同时愿意倾听并采纳各方的合理意见而非固执己见;愿意遵循已达成的共识,等等。公共理性是贯穿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等公民意识的红线,健全的公共理性与有序的民主实践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公共理性的养成应贯穿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全过程。另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是对资本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的扬弃。一方面,我们要有智慧和勇气来倡导这些代表目前人类价值共识和历史进步方向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公正。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不能止步于倡导、宣传这些抽象的价值词汇,更加重要和紧迫的是,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下深入梳理并正确阐释上述理念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的内涵。

四、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

篇9

一、人内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传播职能

人内传播是一种发生在自身内部的信息传播过程,指“个人独自进行的思维活动,是在外部世界的刺激下所引起的心理调节,由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构成,是在‘主我’(I)和‘宾我’(Me)之间发生的信息交流活动”[2],是自己对自己的传播。从字面上看,人内传播的过程似乎是自成一体的独立闭合系统,与其他信息交往或精神交往活动并无任何关联。但它实际存在一个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即“主我”与“宾我”的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内传播职能就是要促进这种双向互动,帮助和引导人们养成自我教育的观念、能力和习惯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向传播该职能的体现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表现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为受者

“宾我”行为指引方向社会学家米德认为,人的自我由“自主”和“他主”这两个方面构成。“自主”是主格的我,即“主我”,是冲动的、无组织、无方向并且不可预测的那部分自我;“他主”是宾格的我,也就是“宾我”,指被类化的他人。主格的我是个体行动的驱动力,而宾格的我则为个人的行动提供方向。这是因为作为个体的人在与他人接触或交流时,往往通过自身在他人身上所引起的反应来迫使自己的行动采取他人的态度,从而更好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首先建立起自身的可信度(传播者的信誉及专业权威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之“宾我”指引正确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对教育对象进行启迪和示范的过程。”[3]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过程想要彻底为人所接受,不仅要依靠真理的力量,即宣传者、教育者所讲的东西必须合乎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社会进步的趋势,更要依靠传播者自身人格的力量及“非权力影响力”。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培养中间型性格,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言行一致,率先垂范,努力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为教育对象自身的“宾我”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为受者“主我”行为提供动力

“主我”是个体行动的驱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是受者“主我”行为的间接动力。教育对象具有很强的“像师性”,对他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是道德的典范,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自己的榜样和示范。“主我”依靠这种符号了解到社会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教育者主体人格魅力的感召下,自觉地向其学习、靠近,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和不足,遵从自己的社会角色规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身教示范”,身体力行,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思想和行为,带头实践自己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对自己要做到“学而不厌”,对教育客体要做到“诲人不倦”,以自己的负责精神、谦恭的态度和博学多知来教育人、感化人,促使其思想品德水平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受者“亲其师而信其道”,实现更深层次的自我教育。

二、人际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传播职能

可以说,只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离开人际传播。在此种形式的传播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担负的职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整体的针对性

首先是传播目的的针对性: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务必在信息的选择上加强针对性:不仅要选择在符合时代背景的前提下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的信息内容;还应当根据教育对象的情绪情感变化而灵活调整信息的顺序;再次,要注意信息传播方式的针对性,这里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到“因材施教”,并重视环境陶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要求、教育内容的不同特点以及教育对象思想问题的性质、存在方式、产生原因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重视环境陶冶则客观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重视对道德主体的“隐性规范”[4],主动优化、创造优越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转化消极因素,使“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手段。

(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的可控性

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的范围和规模通常较小,最大规模也不可能超过互相看得见面容或听得到声音的范围。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主导全局的作用,他们必须保证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的可控性。我们的社会正经历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面对人们在道德领域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想要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约、引导作用,就必须从全局出发,全面掌控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内容,使其始终以宣传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为核心: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党和政府的权威;捍卫国家文化,强化舆论导向,帮助人们形成别具只眼的判断力。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需求,也是我们应对信息时代“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必然要求。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的互动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是单向灌输型模式,即单纯主体型的传播。这种传播过程把“灌输”作为唯一的方法,强调“我讲你听”,要求人们“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带有较浓的强制性色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物质水平极大提高,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人们的生存方式、社会意识和日常生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建立起新的双向互动型传播模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互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互为发信人并且互为信息的接受者,同时重视客体的信息反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学会倾听,主动咨询,以促使双方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信息交流之中。

三、组织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传播职能

可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现代社会的许多文化成果也是组织活动的结果。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系统内部按一定的程序和网络进行的传播,其目的是使组织成员树立共同的信念和目标,以求同心协力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一)组织内部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传播职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内传播,“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组织内部的流动,包括正式渠道的传播和非正式渠道的传播。”[5]正式渠道的传播指信息沿着一定的组织关系和环节在组织系统内流通的过程,比如上级部门给下级部门做出指示、下级部门给上级部门报告或是同级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思想政治教育非正式渠道的传播往往指的是组织内部的人际传播,如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的交谈、交往等,除此之外,校园内的各种社团活动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非正式渠道传播的范畴。这种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传播职能主要体现在管理和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以及根据内外环境变化而做出决策这两个方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组织传播中的核心人物,要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受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具体层次的目标,并以此为落脚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进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将这些计划付诸行动。其次,协调好组织内部各教育力量和教育要素的关系,以统一各力量和因素;同时要协调个体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从而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最后,在组织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有必要制定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并敦促其落实,以规范教育者的行为,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过程在制度范围内有序进行。

(二)组织外部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传播职能

从狭义上说,组织是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外的传播,是某个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与其外部环境互通信息的过程,主要指信息的输出。这要求作为信源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做好公关的宣传,这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为这个群体树立起良好形象,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美誉度。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形象观念,要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保证思想的敏锐性和政治的坚定性;在逐渐的积淀中建立起一种“外圆内方”的人格模式及立命处事方式,培养高雅文化的综合气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使自己拥有健康阳光的心理,并将阳光撒播到别人心中,从而使自己传播行为的典范性更富有影响力。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培养良好的外在形象,以避免他人对自己这个群体和组织的首因效应。

四、大众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传播职能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播相较于以上几种类型的传播而言,是有媒介的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担负的大众传播职能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工具向群众传导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众传播迅速发展,基本已形成覆盖面较广、辐射力较强、较为完整的大众信息传播网络。在当今社会,几乎所有的民众都是大众传播的受众,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无不受到各种大众传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将大众传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通过报纸、期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不同形式的大众传播工具向群众传导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人民群众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这些大众传播媒介和工具,将正确的信息传播给受众,控制、引导和监督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除此之外,要抵制、消除少数媒体所制造的精神糟粕,协调并整合当前大众传播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使其成为自觉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一种合力。

(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大众传播过程,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当代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受众不仅仅是接受传播,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传播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播也不例外。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者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意愿、需要和选择,同时要懂得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及方法,适时地引导群众参与到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去,从而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直接进行思想、信息、情感的交流。在报刊、期刊上发表读者的来信,通过微博、广播、电话连线等方式与受众进行直接的零距离的接触,或者在电视媒体上开展主题讨论,让群众提供新闻线索或新闻话题等。这些直观的参与往往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应建立完善的反馈、评估机制,将受者的反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反应信息及时收集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清楚明了的掌握整个传播过程,从而调整和规划目前和未来的传播行为。

篇10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大学首先是知识中心,因为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和相应的图书知识资源,为其他任何群体无法比拟。但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现实,而且没有体现出人或者说大学生作为大学教育的客体的重要意义,大学“不仅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及发展科学和文化的任务,而且是现代社会进步的理论及思想策源地,是引导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理性、高尚、智慧的理论、思想、文化的研究中心和创造中心”[6]。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斯认为“大学是个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所有的研究机会都要为真理服务,在大学里追求真理是人们精神的基本要求”。大学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即“教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应该关注人类的每一个方面———智力上的、心理上的、社会的、身体上的、精神上的”,“大学的本质是育人”[7],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理事长、教授山本敏明“教育的本质在于克服盲目”[8]。根据上述关于大学教育的本质的探索,可以发现大学教育首先是思想精神追求方面的要求。大学是思想的策源地,是引导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理性、高尚、智慧的场所,是思想文化的研究中心,是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是育人的地方。所谓“育人”,就是一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并且更多的是要求人的思想的发展。思想发展,包括对世界、自然的认识,对文化的思考,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分析,正确的人生观的建立,解放人的思想,克服人的盲目,推进人类从无知到有知,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其次,大学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通过系统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大学生具有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教育学生具有一定知识素养和专业学识,初步达到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的技能。再者,由于大学环境的社会属性,大学教育也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和改革社会的能力。总的来说,大学教育是一个培养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是一个人格完善的过程,因而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大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大学生的盲目和愚昧思想,特别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排除愚昧和盲目思想的功用,乃是大学教育之本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王琼[9]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要让自己的政治文化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并付诸于行动中。张艳新和罗洪铁[10]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其真正地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在于其最终找回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与根本意义,更合理地实现了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他们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自身为对象的独立的实践活动,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一种超越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强调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和培养人的个性,要引导和推动人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从思想上对一个人的成长进行教育的过程。在当前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接受是首要的任务。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只是一个过程,而且大学不可能完成所有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因此大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在培养学习方法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成为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自己的本来面目”相当于人的本质、人性的范畴,“自己的根本意义”则属于人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属于人的精神道德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属于上述两者之间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的范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乃是人的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平衡。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目的是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全面协调发展,重点是思想上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平衡发展,要求大学生要有健全的心智,健康的体魄,全面的知识积累,健康的审美观念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的这一前提下,从思想上完善大学生的心智健康,从德育的角度培养符合当代国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合格的建设人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谐。人的发展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这一大环境内进行的,因此人的发展首先是立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健康的社会发展基础,才能发展出健全的人生。另外由于思想本身具有相应的阶级属性,且具有相应道德规范和意识形态下的阶级特征,政治也是阶级、社会、国家和历史的产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相应的阶级利益服务,与人的本质发展有一定差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级性。

三、大学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之间的异同

大学教育的本质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关性即统一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差异性。首先大学教育本质上是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人的本性的发展,两者具有同方向性和同一性,属于两者中的重复部分。大学教育要求培养大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大学生的盲目和愚昧思想,特别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排除愚昧和盲目思想,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从人的思想发展角度是统一的。其次,大学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自然,深入思考文化,客观观察和分析现实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人的盲目,解放人的思想,推进人类从无知到有知,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两者也具有的统一性。再者,大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也强调大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强调完善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本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具有相应的统一性。但是大学教育的本质更多关注人的发展,不单单是在国家和阶级的文化语境内的人的发展,因此大学教育更强调差异性和本源性,而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强调阶级性。大学教育本质要求育人,培养学生克服盲目和愚昧,这些只是从人类的角度和人的本质角度去思考和进行,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人的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平衡,思想教育的阶级属性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往往在时间限度上要短,而且强调服务的群体也通常是在相应阶级下的国家或者民族,而不是整体人类,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民族国别属性。大学教育着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强调普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的知识财富,将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理性的人,通过“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推理、量化推理、科学、社会分析”等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组织、运用和分析知识的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智能和思维方式的目的。根据核心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大学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其人格,发展其个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但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课程和相应的教学体系体现了相应国别人文语境下的教学观念、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需求,以及相应国家的阶级属性,布尔迪厄认为教学机构的“意志”和权力正是通过个人行为实现的,而且个人行为中的感知范畴和行动范畴也正是教学机构的客观混合在一起的产物[11]5。在这个大学教育的过程中,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化意识形态,或者说阶级特点和属性会在相应的教育体系,包括大学教育中得以体现和实现,因此该过程实际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和目的是一致的,具有统一性。大学教育强调克服大学生的盲目性,从思想上教育大学生客观地认知世界和理解世界,有时还会出现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接受和挑战。当然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种批判性态度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特点。大学教育主要来源于西方,而西方又广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因此中国的大学教育其本质上也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生教育更是强调这一点。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根据西方人文主义的观点,教育的目的不是具体任务或技术方面的训练,而是唤醒对人类生活的可能前景的认识,引发或者说培养青年男女的人性意识,培养青年男女的创造和交往的能力,观察自己,进行推测、想象和辩理的能力,而在中国文化里,通过人格的修养功夫而呈现的道德主体(心体或性体),才是真正的人之“本”,人文世界即是由这个“本”所开启。从大学教育的人文主义渊源可以看出,大学教育最根本的点在于“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的道德和阶级核心有相同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是超出其道德伦理和阶级属性。总的来说,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广义上的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来讲是一种狭义的教育,前者强调人的发展,后者强调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p#分页标题#e#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本质的共同实现

由于大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的差异,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为当前中国的国情服务,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发展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当前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如何实现大学的本质,并且同时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人的发展与人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总体上,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条件制约下的社会行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人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大学教育本质上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后者的发展会促进大学教育本质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个人的发展。第二,人的发展与思想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人文素养、全面的知识积淀和培养过程,是思想的成熟和完善过程,是一个学会克服盲目和愚昧思想的过程,是一个认知世界和学会解决世界问题的过程,因此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认知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是必要的,而要达到正确的认识世界,正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实现大学生的思想完善功能,正确地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同时也就实现了人的发展。第三,人的发展与道德的关系。人是会思维的高级动物,而且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人,生活在该社会中的人必须遵守相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出道德的作用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而从人文道德的角度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思想。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人的发展就会偏离甚至违背相应的社会群体道德观念,从而达不到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无法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因此在大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都需要首先树立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从而完善人的发展。第四,人的个性与集体性的矛盾。人的发展重点强调个人个性的发展,往往带有历史的“精英教育”的痕迹,过于强调个人的功用而忽略人的社会职能,从而形成个性发展与集体发展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人与社会的发展,更关注人作为社会的人的价值和意义,优先考虑人的社会性和集体性,因此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中的集体性要求具有相对重要性,个人的发展需要隶属于社会发展这一前提之下,通过深入的集体主义教育,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从而才能体现人的个性和价值。大学教育也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大学教育也不是平等的,“课程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都是经过教育部的专家治国论者精心设计后开出的秘方,但这只不过是一种障眼法”[11]50,大学教育必然带有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阶级思想,这些内容也会在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以体现,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背景等同,大学教育中的个人发展也是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服务的。所以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更快更好地实现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教育所要关注的问题。在大学教育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语境下,如何排除那些束缚个人发展的思想从而实现个人的最大发展,完善个人人格,突出个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