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振兴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振兴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振兴计划

篇1

一、新型农村经济概述

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是非比寻常的。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对于我国有着6.7亿农村人口的特殊国情,要想在这种情况下既保证城镇化的正常推进,又要在城镇化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还要保持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必然要寻求一种特殊的经济发展方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国人民逐渐摸索出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新型农村经济提出的主要背景。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人们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型农村的发展方针。它完全不同于以前农村以农业为主的发展形式,而是对农村发展形式进行了完全的创新,从而使农村经济更具活力与竞争力[1]。在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困扰农民多年的“三农”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决,也有利于推动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二、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深刻变革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结构,为二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长期以来,我国深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农村经济一直得不到较好的改善,农村经济长期远远落后于城市,致使社会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但是,城镇化的发展大大改变了这一落后局面,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强大推动力,对缩小差距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变了农村以土地为主的单一的生产方式,在传统农村转化为新型农村的道路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深刻变革。

2、为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方针的提出创造了必要条件

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对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改革放开30多年的进程中,城镇化的程度一直在加深,相应的它也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态,为新型农村经济的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首先,生产力的提高对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次,生产规模的扩大化和生产机械的先进化、集中化,都是新型农村经济必不可少的。城镇化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为新型农村经济的产生准备了充足的必要条件。

三、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

新型农村经济在农村变革中继续发展,但是由于组织问题等因素的不健全,导致发展前景堪忧。新型农村经济概念刚刚提出,还未能在社会上得到完全普及,而且,经济组织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发展较艰难。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新型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问题,在分配和积累、利益和风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和有效的国家支持,多数农民对新型的农村经济信心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经济管理组织不健全,管理工作粗放松散

由于我国的新型农村经济起步较晚,国内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所以其组织结构多是由国家发起建立起来的,在农村施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运行、管理上的问题和缺陷。首先,由于多数农民缺乏鲜明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很多经济组织并未在相应的部门登记注册,导致许多管理组织不能取得合法地位。其二,管理体制不够先进,民主性也不够强。很多组织内部的管理者都是政府任命或自封的,没有得到多数农民的认可,其决策很难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2]。况且,由于组织建立的仓促性,许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没有跟着完善起来,不利于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也严重限制了组织的健康发展。

3、发展条件落后,导致经济组织发展缓慢

由长期的社会发展实践可知,一个组织机构的组织发展能力是和其发展前景息息相关的。但是,对于新型农村经济来说,其外部发展条件极其恶劣,严重阻碍了新型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外部发展条件恶劣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人们对新型农村经济的认识存在偏差,只看到了其发展的缺陷,而忽略了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配套不够完善,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其次是新型农村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最需要的就是国家和其他经济组织的扶持,但是正是由于新型农村经济缺少这种有力的扶持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发展缓慢。

四、促进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1、创新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

传统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将其与新型的农村经济相结合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农业产业化经营必然少不了市场、企业和农民间的紧密联系,但是新型的农村经济要大胆开创更多形式的经营模式,各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都可进行尝试,如与中介组织、各种龙头领导组织等合作。还要合理引导农户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经营模式,以实现新型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

2、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新型农村经济是面向全体农村、以期能改善农民现状的一种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进行经济决策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征询农民的建议,实现管理的民主化。另外,还应该聘请农业经济专家,对这种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产业的发展实施专业的指导,从而保证新型农村经济在农民的主体作用下能健康持续发展。

3、健全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机构

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而引发的一系列发展问题必须得到及时的制止,才能促进其全新发展。所以,不仅要健全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组织机构,还要对其进行合理调整,改变其单一的管理职能,结合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前景,彻底完善其组织机构,发挥对其的领导管理职能[3]。而且,还要健全与其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使其管理工作有明确的依据,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篇2

农村住宅正向功能齐全、

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

时下,富俗起来的农民常说“小康不小康,主要看住房”。在新农村建设中,改善住宅条件、人居环境,成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强了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和规划管理、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按照集约和节约使用农村建设用地的要求,加强对旧村改造的规划指导,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农村住房的建筑质量。在各方努力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的住宅、居住环境均得到了很大改善。从整体来看,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正在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康住宅”发展。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新”字,并树立一套科学、系统、健康的住宅理念,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农业社会的理想社会图景为“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种小农经济、家族伦理式的村庄模式,对现代农村管理和社会转型造成障碍,有必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今日,我们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农村“节能型住宅”与“文化型住宅”的开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双赢道路。农民住宅建设是一个关键环节,毫无疑问也是一个农民居住条件改善的过程,更是一个以改善居住条件为基础,最终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创建农民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过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一个时期,不断会有山区村迁入平原,自然村并入中心村,小村并入大村,部分大村还进而发展成集镇或者小城镇,小城镇则向城市化发展。此时,农民会逐渐从贫瘠山区迁入肥沃平原,从小村庄迁入大城镇,源源不断融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大浪潮中。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空间运动规律,农民数量会逐步减少,村庄数量也逐步减少。但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即便再经过50年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国依然会有4亿农民,村庄依然是他们的居所,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乡村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为艰难的部分。必须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正视和加强乡村建设。具体加强乡村建设,应该先成功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行动之一。农民是中国弱势群体,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乡村建设要获得更多资源,依赖于各级政府能够顺应时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谋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在城乡之间公平分配制度、财力和才力等各项政府资源。

我国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这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事业。在遵循“以人为本”和“节能省地”的原则下,生态住宅应该成为农村住宅建设的目标和追求,所谓生态住宅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因此对于生态环保型的农村住宅来说,首先在方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基础上,更要满足农民居住的舒适性、安全性、私密性,以及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交往的需求。住宅在建设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已有资源,实现农村住宅与农村环境和谐共存。这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即自然景观与农村社会文化相融合。

历数以往传统村落存在的诟病

村庄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又是城乡体系的最末梢。大多数村民是受教育年限较短,以农业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穷人,“才”、“财”双缺。加之农业经济的自然生产过程较长,农户往来稀少,如“一盘散沙”。农民的生存景况和村庄建设状况,极少引起社会关注,对农民和村庄的“注意力短缺”,是当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单个村庄规模都不大,小村不足百人,大村不足万人,但村庄数量多,群体大,全国约有300多万个。这种“小规模、大群体”的村庄,容纳了中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因此,村庄是8亿中国人的福祉所在,也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农宅作为一种普通的居住形式,是农民安身之本,是农民用以遮风避雨的生活设施,同时又是生产劳动的直接或间接场所。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宅建设工作,先后制定了若干文件,通过政府的“千百工程”和农民危房改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容村貌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应回避的是,城乡差别仍在加大,农村住房状况与城市住房状况很有差距,农村普遍卫生状况差、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建筑质量低级,一度出现了农民建房难和旧村改造举步维艰的局面,这也是广大农民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传统村落与当代村落的形成,都有其自然、历史等渊源,它的形成往往经历了漫长的自然演变过程。风格迥异的村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与民俗信息,它不仅是农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村落是一个以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网络构成的生活共同体,主要围绕垦荒耕地、打猎捕鱼自然发展而成。当今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给传统村落造成了很大影响,农村产业结构变化使劳动力得到解放,大量农业人口奔向城市,许多房屋闲置无用、任其败落,众多珍贵的农村老建筑因年久失修频频倒塌,无人问津。因此,在村落的“建筑空缺”现象下,原有村落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城市型的聚落结构及住房形式不断侵蚀其应有的特色。

多年来,农村住宅建造完全是农民自筹自建的个人行为。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家庭联产承包的小规模生产方式,以及放养家禽等,许多农户寻觅坡地、山地及村头、村尾建房,形成布局分散的自然式农宅。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先富起来的农民首先考虑的是新建住房,但由于村民文化素养的有限和农村建房的无规划性,令房屋功能不全,拼凑、扩建或重建时有发生,出现极大随意性及不稳定性。旧农宅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受到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厨房与卧室不分、客厅与卧室不分、卫生间设在院内,没有室内供水系统,人畜混杂、空气污浊、卫生条件极差,对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很大制约作用。近年来新建的楼房质量明显提高,摆脱了一些弊病,可也存在用地不够、平面布局不合理、立面处理欠大方、建筑空间利用不足等问题。在农村住宅建设中,农民往往只关注自家住房,却无意或无力参与农村整体环境的营造,多数农宅布局分散、院落空旷,村落占地十分惊人,土地利用率却很低。村庄无规划,建筑无设计,队伍无资质,监管无机构,各类法规、规程、规范、标准等不适宜农村建设,致使农村住宅建设处于无章可循、无人管理状态。村庄日益外延,空心村比比皆是,既浪费大量土地,又难以配置公用设施,这些都极大影响了农村持续健康的发展。

目前,农村的危房改建标准也不能满足建房要求,除边缘山区外,市区农村建房大多为原拆原建或人均40㎡,没有考虑结婚及生儿育女的空间发展需求。现在村民少批多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给相关部门的执法带来难度,还给村民建房带来后患。危房改建后增加旧村改造难度,村民在原有的宅基地上大兴土木,甚至逾越审批规模进行建设,普遍盖到4层或5层,给今后村庄改造带来更大难度。同时,村民无规划性的扩大房屋建造规模,于室内增设生产与排污设施等,给原本狭窄的道路、有限的采光间距、脆弱的基础设施雪上加霜,令建筑住户和周边群众的矛盾日益突出。

新农村住宅建设的结构特征

农村住宅的重要特点是生产与生活功能兼容,所以农村住宅除了居住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生产特征,它需要在住宅空间周遭保留一部分生产空间。对于新农村住宅的建筑设计,绝不能照搬城市的别墅和多层住宅,而是应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尊重、体现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反映农民家庭生产的需要,考虑到农民对新农村住宅的购买能力,以及使用时所能承受的生活支出水平等。

房型好的住宅应体现在功能性、合理性、私密性及美观性方面,房型结构、布局要合理化,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上有效分割。农村住宅的室内布局上应注重实用性、合理性,堂屋的面积不易过大,卧室、贮藏室的面积应配置合理,追求生活起居的高标准、高质量,以及保障家庭成员间相互的独立性与私密性。人口多的用户可向立体分割方向发展,利用空间设计分隔出不同功能区域,提高空间利用率,局部空间的设计应尊重农村使用习惯,合理布局开间、进深尺寸,以提高空间效益和使用率。

庭院。居住的舒适不仅来自于室内空间,还有让人们遐想的院落,这在农村非常普遍。庭院是农村住宅的典型空间,是农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核心场所。小小的庭院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空间场所,包括家庭种植、手工生产、农机具存放、邻里交往等,同时院子还担当联系各房间的交通功能,以及晾晒衣物、副业生产、休憩纳凉,甚至生态种植等作用。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庭院空间,不仅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空间,也属于一个集合的公共空间和生产空间,在农村居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庭院的设计要与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巧妙融合,形成富含人情伦理的自然空间。

生产用房。多数农户家中有可独立对外的生产用房,用于家庭生产或农具、粮食存放等。

厨房。很多农村传统住房呈现四合院型设计,一般围绕庭院建造堂屋、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尽管各种新能源的开发令农村摆脱了烧柴的岁月,但布局中仍然欠缺对室内二氧化碳及空气污染排放的设计,未来设计重点应更注重住宅卫生和人体健康。

厕所。厕所质量好坏决定住宅质量,现在农村很多厕所还是人畜混合,不卫生也不方便。农村的厕所设计不同于城镇,一方面要求卫生、干净,另一方面又不能一冲了之。因为农村需要粪便做肥料或作为一种烧火、做饭、用电的能源,所以农村的厕所是一个重要设计课题,要做到有墙有顶、注意通风、清洁及时。如今农村普遍发展沼气,提高了粪便无害化处理率,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能使粪便安全用于农田,切断各种病源。

具有模糊功能的空间。现代功能主义讲究纯粹,强调空间功能分区,把住宅中厨房、餐厅、卧室等不同功能的空间分开,使居住空间井然有序。然而农村生活是丰富的,除了卧室、堂屋、卫生间功能固定以外,很多空间功能模糊,这意味着空间在同一时间可以承载更多活动,并随着居住人员的变动和年龄增长不断变换。每家都有一定的空间,既可以用来储藏物品,又可以做客卧,还可以在孩子长大后当书房用。农村住宅的这一特点,与农村居民多种不同职业变换的现状相适应。所以,农村住宅除了最基本的几间住房,还要根据不同情况留出一定的模糊空间,以适应农村居民生活不断变换的需要。

低建筑面积、高使用面积。农宅建筑面积一般不大,但有效使用面积往往远大于城市,同等面积的住宅,农宅厕所一般独立设于院中,其他房间均对堂屋开门,或直接经过院子进入,基本没有内部的交通面积,大大降低建房的经济投资。从当前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考量,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治理“散、乱、脏、差”,通过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为农民营造良好的从业环境、居住环境,使新农村成为农民的“舒心家园”。具体方针有:一竖向齐整。按村庄规划搞建设,无私搭乱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二环境卫生。田边、河边、路边、宅边绿化,垃圾集中存放,及时清运,消除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三设施配套。修建村庄主干道,完善给水、排水设施;四布局合理。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新村规划,实施宅基地清理规划,小村并大村和旧村改造;五组织有力。村委组织能为农户提供与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

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城镇郊区,应当建设一批农民“小康家园”。“小康家园”是“舒心家园”的高级形式,是“舒心家园”发展的旗帜和方向,对“舒心家园”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对“小康家园”的要求高于“舒心家园”。村庄布局合理、个性鲜明、美观大方,合自然地形,借山用水,错落有致。同时,农户住宅实用、美观,道路硬化、亮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另外,通村主干公路达到4级以上标准,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村庄和农户庭院有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均实现绿化。此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自来水普遍入户。村庄内有公共厕所,农户普遍会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水平、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民俗习惯都有很大差别,况且随着经济社会格局变化,有些村庄要搬迁,有些村庄要精简,有些村庄要扩张,有些村庄要升级,还有一些村庄要整体跃迁为城镇,每一个村庄对未来发展的愿望和建设的要求都不相同。因此,很难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村庄发展愿景和建设蓝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时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切忌脱离实际,一刀切、一律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突出区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当然,还要坚持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每一个村庄都要根据自身区位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方风俗习惯,做好本村庄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把村庄建成农民的最美归宿。

新农村住宅的规划与设计精髓

加强新农村住宅规划建设有以下要点。一是要与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优先解决没有规划的问题,然后逐步提高标准,既要适当超前,又不能标准过高,既要科学,又不能脱离实际;二是要由农民选择。充分吸取农民意见,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由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才会变成村民的自觉行动;三是要有约束力。要防止“规划规划墙上一挂”,关键是村委会、乡政府,以及县级政府建设、土地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审批庄基申请;四是要突出重点。今后一个时期,大规模扩大住房面已结束,农民建房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因此规划应兼顾拆旧建新,控制和新增宅基地的合法审批;五是规划要适时调整。规划不能多年不变,要随村庄人口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重大建设事件进行调整,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优秀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对于村容村貌整治具有重要先导作用,对改善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意建设、模仿严重的状况,对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起到积极作用。综上所述,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具有短缺性,因而新农村住宅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以土地集约使用为宗旨,为农村的长远发展留出足够空间。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充斥交融的今天,我们应该保持传统文化精髓,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持特色。传统的民居有诸多鲜明的地方特色,村庄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形成秀丽的田园风光,为开发田园风光旅游资源提供了发展空间。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的新农村住宅体现了生态美观、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因此,新农村建设应从地域性、生态性出发,遵循“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原则,并找出一条既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又适合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同时节能、节地、节约资源,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农村建设思路。

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产量迅速提高与生产合理化的同时,也消耗了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为城市服务的垃圾站、污水厂、电站等,也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特色,降低了乡村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手段的日益完善令旅游业蓬勃发展,交通优先的策略带动各地区经济发展,却为传统的村落景观带来负面作用。超尺度的、片面追求便捷的过境交通,把古老村落的景区简单一分为二,令村落中原有的绿地、街巷和广场,变成了晒谷场和停车场。所以医治村落创伤,对村落进行合理有效的更新发展已势在必行。我们既考虑经济、生态,也考虑美学及历史文化,这关联到村落的发展哲学,是乡村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对村落特色、价值及现状重新认识与评价后,需制定全面广泛的村落发展样板或理想模式,它必须为村落内在和外在同步发展起导向作用。比如村落中心的变化和村落边缘的扩展,都必须朝向一个共同点,不能是对城市郊区聚落的粗劣模仿。我国传统民居无论是平面布局、结构构造,还是造型艺术,都凝聚着历代先人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形成了风格特异的文化特征,它们以其独有的建筑语言,形成了当地的景观特色。新农村住宅应延续传统、美观大方的建筑设计风格,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考虑通风、日照、景观等多方面因素,积极采用遮阳形式,考虑空间心理及视觉需求,将功能与美观融会贯通。在外型和细节设计中,汲取当地具代表性的建筑符号和造型元素,采用灰瓦、白墙的色彩基调,门窗、栏杆、檐口等部分选用稍深色调,如此可与自然环境相映生辉。优美柔和的屋脊曲线、富于变化的露台、阳台,使建筑的面貌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但建筑风格上仍保持农村文化的基本特色,传承的美好一丝未丢。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体现地域性设计的一种直接有效途径。新农村住宅应简单易行、经济实用,材料质朴、典雅,结合传统建筑方法,体现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生活气息。农村住宅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外墙采用新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施工便捷,抗震防水性能好,仅厚200mm的节能墙体,为房间增加了使用面积。尽量把各主要功能空间的面积和尺度加以统一,非常有利于开发农村住宅的配套产品,可有效帮助农村住宅实现定型化、模数化发展。安全耐久、节能舒适、因地制宜,是传统民居高理念、低技术、低成本的节能策略,是一种质朴、广义的生态设计。

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对人体舒适程度的测定没有具体数字标准,但冬暖夏凉的感觉却令人惬意。探索和学习传统民居如何解决气候适应性问题,其策略和思路极有价值;从传统建筑模式、风格中学习节能办法,对当今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很有现实意义。搞好乡村建设,是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已成为农民群众衡量党和政府是否关心群众疾苦的一项重要指标。把乡村建设好,顺乎民心,必将密切加强党和政府同广大农民的联系,增加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焕发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新农村住宅闪耀出

迷人的新时代特色

我们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实现房型设计多样化。随着多元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呈现出多元化,出现了养殖业、种植业、服务业等多种经济形式,人们对住宅样式的要求也相应多元化。目前,农村家庭大致有4种类型:一是传统农户家庭。主要成员常年在村里居住,农业种植、养殖业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兼营工商业户家庭,其主要成员常年在村里居住,种植承包田之外,家庭兼营加工、运输、餐饮等;三是在外务工经商户家庭,主要成员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只有妇女、老幼在家居住,并种植承包田;四是城乡两栖户家庭,主要成员在外有正式职业,在城市有住房,但其在农村的住所一直保留,有的退休后回农村居住。这4种类型的家庭离县城或中心镇越近,传统农户越少其他类型户越多,所以在住宅设计中要充分调查当地用户的住宅需求,设计方案要因户而异。例如经商户的住宅一般要求住房下层为商铺,上层为住宅;运输户更注重车辆出入的方便性;养殖户则要考虑部分饲料的存放问题等。

新时代的农村住宅设计强调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由于农村职业的不固定性,住宅也应该体现出使用的多面性。一幢房子可以使用20~60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职业会不断变化,因此农村民居的设计也应体现多样化,特别要针对不同家庭结构,设计实用的住宅生活空间。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国家庭的演变与更新,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家庭类型,可谓层出不穷。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村庄环境整治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坚持农民出钱建房就是一个成功做法。在搞好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投资主要用来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住房和入户设施,则应由农民自己来建设负担,政府只在规划、设计上提供支持与帮助。在各地试点村,村民推选代表组成资金专管小组和质量监督小组,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建设施工、统一施工监理、统一旧村复垦”的5统一模式。农户自愿从旧村迁出,在新村中住上城里人一样的房子,新农村建设的村体规划、户型设计、资金使用、建设管理、工程验收等问题,由群众讨论、评议、决策,建不建、怎么建、谁来建,一切事项都由群众说了算。政府不强迫、不包办、不代办,使群众不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还是新农村建设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各地应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条件、不同类型的村庄,遵循农民意愿和一村一策的原则,推进多种模式的建设试点。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环境;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X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3-0221-02

伴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障碍。社会要发展经济,环境也要保护,在解决这一矛盾时,政府要权衡利益,如何在不牺牲环境的情况下,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效益是一种短视之举,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才是长久之计,改善乡村环境也是响应我国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

1新型城镇化规划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概述

(1)新型城镇化理念。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1]。相比于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更注重提高公共基础服务的能力,使得城镇建设不仅只是外在所观察到的高楼大厦,更是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提高的切身感受,使得百姓成为这场革命最大的受益者,得到社会的认可,才是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所在。城镇建设的目的就是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感受方便快捷的生活体验。

(2)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县域村镇体系,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推动城镇化建设中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格局。国家在开展城镇化建设工作前就强调了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要特别注重农民生活的幸福感[2]。

2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固体废物污染。我国对于固体废物处理的相关法律制定起步较晚,农村固体废物处理这方面还没有具体涉及到。所以,法律这块存在空白,造成了治理无依据的问题,管理起来就相对困难。另外,自古以来农村地区就没有垃圾统一处理的概念,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垃圾,这是常见的问题。所谓的农村固体废物,其实就包括日常生活垃圾。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相对的生活日用产生的垃圾也就增多。其次就是农业废物,如农用薄膜、农药瓶、秸秆等。因为农民欠缺环保意识,相关的处理废物的知识的不到位,使得这些垃圾逐渐堆积,无人处理。肆意丢弃和做不恰当的处理,焚烧秸秆,严重污染了空气环境,农用薄膜每年的用量大,且不能回收再利用,这些不正确的做法都在挑战着农村的环境承受能力。(2)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农民的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主要是农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还是按照之前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生活污水就是直接倒在房前屋后。这种错误的污水处理方式,不但使农村的道路看起来污水横流,而且更严重的是,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氮、磷、硫、致病细菌,这些物质长期排放到地面就使得农村地下水水质恶化[3]。而大多数农村的简易自来水或手压井直接取用不经任何处理的地下水为饮用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3)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首先要开展的就是经济建设,尤其是发展乡镇企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工作家庭两不误,不仅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也解决了不适合耕种和养殖地区的农民们的就业问题。在看到它带来的效益时,我们也应该谨慎处理它带来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环境保护问题。在众多的企业中,不排除存在一些效益较差、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并且技术含量还比较低的企业[4]。这些企业粗放式经营,规模较小,不设置排污系统,生产垃圾和工业废水直接外排,严重污染周围村庄的水环境和空气环境。(4)畜禽养殖产生的废物。随着城乡居民对肉类消费的需求增多,农村畜牧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养殖专业户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农民的收益在提高。但是,有不少养殖专业户是以散养方式进行的,大量的畜禽粪便不能及时处理。这种粪便污染逐年积累,其中的有机物不经处理,渗入地下或进入地表水,使水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威胁着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3农村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建立农村生活生产废物集中处理点。一直以来,由于农村生活处于比较随意的状态,基础设施不完备,也不同于城市规划建设比较完善。所以,农村村民生活生产的垃圾废物没有统一处理的地点,也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村民随便丢弃垃圾。在解决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垃圾废物问题上,可以首先建立垃圾统一收集点,将生活垃圾堆放在一个地点,生产垃圾堆放在另一点,两类垃圾在同一个堆放地点,划定不同区域分开堆放,这样为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也防止村民生活生产垃圾随意丢弃,减轻农村环境的承受力。(2)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所谓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就是将所有农户生产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建设一处处理设施处理村庄全部污水。让各家各户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用大容器收集,是采取政府派汽车统一挨家挨户收集,还是要求所有的家庭安装污水净化设置,这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做出选择。政府将污水统一收集好后,运送到专门的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排放,且对土壤不会造成破坏,这样的做法既保护了农村村民的用水安全,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3)加强乡镇企业排污设施的建设。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乡村生活带来了福利,但同时,对于乡村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对于这一点,当地政府对于乡镇企业的排污要求也绝对不能采取宽容的态度,应该督促乡镇企业建设完善的排污系统,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4)畜禽养殖分粪便的再处理。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化学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备营养物质,而且施入土壤中可以提升土壤肥力。可以将畜禽养殖的粪便统一堆放,然后再经过加工,制作为肥料,变废为宝,增加土壤肥力,利于耕种,也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

4结束语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回避,也不应该视而不见,以正确的态度处理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农村经济搞上去了,环境问题也应该重视起来,从国家政府到平民百姓都应该加入到这场革命中,迎难而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使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共同展开,相互作用,共同前进。

参考文献 

[1]佟伟铭.乡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 

[2]张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路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7. 

[3]陆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沈陽:沈阳师范大学,2016. 

篇4

一是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实施一批重大人才项目。振兴老工业基地,我们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支柱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建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基地。这既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也是人才工作的主战场。我省科教优势明显,拥有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原创性科技成果,这是我们调整优化结构和推动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省现有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要以人才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实施一批重点人才项目计划,包括刚才汇报的“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通过人才培养、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等,促进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关系我省发展全局,也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大局,这是我省发展的长期重要任务,也是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突破的重大问题。今年,我们要全力抓好稳定增加粮食生产,争取再获丰收;优先发展畜牧业,抓好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和良种扩繁等;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幅度增加非农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等五项工作,这是当前一个时期解决我省“三农”问题的主要任务。完成这些任务,必须依靠科技,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实施“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项目,目的就是加大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人才工作要向农业和农村延伸,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增产技术,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指导,在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加强扶持。

三是围绕促进民营经济腾飞和服务业跨越发展,大力培养创业人才。民营经济和服务业是我省发展的重点,也是潜力和希望所在。促进民营经济腾飞,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需要大批创业人才和优秀企业家。作为老工业基地,过去我们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国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要转变观念,转换机制,让更多的人才到民营企业去兴业、创业、干事业。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机关干部、科研单位的人才领办、创办企业或到民营企业工作,选派一批懂经营、懂金融、懂技术、懂法律的高素质人才到民营企业服务。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家,要把培养、培训和培育结合起来,重点实施“万户小企业、万名小老板”培育计划,建立一批创业辅导基地,启动千户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和创业人才团队。既要强化人才支持,也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加强对现代物流、商贸、金融、信息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促进服务业发展。

篇5

【李永基先生,瑞景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大同中学校友会创会会长,厦门市政协委员,同时参与了福建工商联会、厦门海外联谊会等诸多社团。关心时事,顺势而为,尽心服务,低调前行,他用务实的作风,让梦想变得更加接近。】

不一样的商人

在一般商人的眼中,长期投入而看不到回报的项目,都会避而远之。若不慎误入,也会懊恼不已,寻求快速脱身。但李永基先生的风范,在这个逐利的年代显得弥足珍贵。除了商人的胆识与魄力,从他身上,显然可见心怀家国的担当与责任感。

经过长期筹备现今正如火如荼展开的新农村项目,这个因回报遥遥无期而被大多数投资者忽视的项目,正是他的心血所在。为了在内地探索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新农业模式,他与团队不断研究实验,学习日本及台湾的先进农业,试图摸索出符合国情的新农业之路。或许,要到几年之後才可以初见成效,但不可否认,正是许多像这样专业的团队,一步步推动着中国现代农业化的进步。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晰,言语间满是对中国的发展和新能源的独到见解,这就是李永基先生给笔者留下的深刻印象。从厦门到香港多年的他,早已熟悉了两地的生活与经济。他主营的石油贸易,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到中国,长期跟能源打交道,让他深知资源的重要。就目前阶段来说,完全脱离石油,世界或许都将不能运转,可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全球环境污染等问题,警醒着人们热爱这个共有的家园。

李永基先生把目光投入到了可循环的生态系统——新农业项目。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循环、环保、高效理念贯穿整个一体化的新农业计划。他带领着从日本、台湾等农业发达地区召集的专业团队,在家乡厦门试点新农村,开始了新的征程。任重而道远,在浮华的世界坚守着这份外人看来枯燥且看不到回报的事业,从李永基先生身上可以看出,浮躁的世风无法抹去的务实主义。

对新农业的构想

他到过多地考察现代化农业,离内地相近的日本、台湾地区的农业先进,让他感慨不已。“日本、台湾地区的农业在亚太地区来说相对发达,台湾当初也是从日本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因地制宜,改善出符合自己的农业模式。”台湾应地适宜的模式,让他找到了内地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从日本台湾请来专业、有经验的专家,组合团队,结合内地的实情,也可因地制宜的摸索出内地现代农业建设。“两三年後,经过前期筹备与探索,就可以有个新农村的雏形,那时我们便可以跟政府协议大规模的试点。”他欣喜地说。这或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民情、经济投入等各种因素可能导致一系列困难,但他决定了,就一定要去做。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携手与共。”李永基先生常说道,只要是顺势而为,必将一往无前。国家对於“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对新农村计划的扶持,及全球面临资源匮乏,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新能源的趋势,足以预测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只是现阶段技术的不夠成熟,需要志同道合的同仁齐心协力,为行业发展尽一份力。而李永基先生及其团队,也为能夠参与这个庞大的工程而倍感荣幸。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有目共睹,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是所有华夏子孙的心声。而以新农村计划为起点的李永基先生,正以实际行动让中国梦变得更近些,甚至能够变得触手可及。对比於海峡两岸的发展,他从行业的角度加以分析:“台湾行业的基础根深蒂固,比较厚。内地相比就薄些,但内地有强大的民众基础。两边取长补短,学习台湾的专业理念、思维模式,两岸融合,这就是中华之福。这种优势互补,必将影响到全球。”若能加强两岸新农村建设的合作,享受现代化农业系统的先进性,必将造福更多的民众。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得有人去尝试。

李永基先生,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他投身的行业,参与的社会工作,及为人处事之道,都能明显的看到这一共性。他关注社会,更加关注能源的利用。地球的能源有限,从工业革命起的这几百年,利用地球的廉价,来创造人类无止境的需求,地球的能源进一步耗竭。“我认为,在今後的这几十年,应用地球的原材料而创造社会财富,这种旧的经济模式总会有一天枯竭。而近代的这几十年,全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这种模式想发展很难,经济创新,就是新能源的创新,现在就是一个分水岭,一个衔接点,只要掌握了新能源技术,才能掌握未来。”他在农村改造的太阳能应用上也有重大创新,用泡沫陶瓷代替不锈钢材料延缓挡板老化,並已申请专利。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很多技术上的尝试,正不断完善着现代化农业系统。

他的中国梦

振兴中华文化,是现今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理念。通过新农业项目而惠利更多的民众,是李永基先生及其团队今後很长一段时间努力践行的方向,他们用专业及勤奋,正朝着心中的中国梦一步步迈进。而生活中,李永基先生亦坚持着“取之於社会,更应回馈予社会”的箴言,在社会服务中默默奉献多年。

在厦门诸多联会的圈子中,李永基先生的为人处事及口碑颇有称道。他的名片上仅仅“瑞景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行,低调务实的性格使然,若加上其大大小小的社会职务,恐怕一张小小的名片也排不满。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发展 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产品加工能力低,农村工业科技水平低,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是由于农村人才匮乏所导致,是制约新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就是说,人才问题依然是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新农村发展人才问题,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地方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地方高校的主要使命之一。然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与目标定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就业严峻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矛盾,地方高校人才供给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适应。如何破解这些矛盾,既是新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提炼办学特色,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一、新农村发展人才需求分析

(一)新农村发展人才需求数量巨大

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偏低,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问题,导致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受过初级和中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占3.6%,而未经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在农村15至40岁的青壮年中文盲、半文盲占22.5%,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70.16%,构成了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从整体看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农村乡镇企业人才也十分缺乏,只占人才总量的7.3%。在发达国家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村人口的比例是1:100,而我国则是1:1200。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难以接受新农业科技知识,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适应不了当前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基本上从事乡镇传统企业、交通运输业及低层次的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技术含量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这客观上要求有一些素质较高的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人才需求的类型多样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更需要培养数以万计的精通农林科技与市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一大批农林创新型人才。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标准高而且要求全,涉及到生产经济、生态环境和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农业多元化的新阶段。培养新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振兴农村经济,既需要从事农业和农村一线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普通劳动者,又需要参与农业市场经济活动的经营者。既需求进行农业和农村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又需求进行“三农”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研究推广人员。同时更加渴望得到能够开拓创新的创业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归结起来,新农村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主要有:农业科技人才、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农产品营销专业服务人才、新农村项目建设规划人才、新农村自主创业型人才、农村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农村社区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等。

二、地方高校服务于新农村发展的优势分析

与处于大城市的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具有一些特殊优势和有利因素。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具有区位地缘优势

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布局和行政体系上看,地方高校离大城市较远,连接县区,最接近农村,一方面可以直接感受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方面具有近距离、零距离的优势。另一方面,对农村建设诸多诉求有着较为系统、全面的认知,与地处大城市的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更了解农村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决定了地方高校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可以谋在前,做在前。

(二)具有人缘优势

地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地方高校,地方高校的教职工与地方社会有着天然的人际关系,同时在办学活动、服务范围等方面与地方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地方高校长期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取向,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教师、技术人员和地方行政干部,他们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作出了很大成绩。这既为地方高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地方高校培养大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的基地,也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资源,便于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开展。

(三)具有职能优势

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近年来,地方高校为取得地方政府的更多支持,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强化日益重视,将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抓手,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推进地方高校服务地区经济发展,这种职能上的优势使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更具有制度上的保障。

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发展的不适应性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大量需求不协调

农村地区需要大量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城乡差距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等原因,造成高校毕业生“下不来”,依然倾向于在城市就业。对许多大学生来说,自己好不容易跳出“农门”,读了4年大学,姑且不说在农村创业,就是到诸如养殖场、饲料厂等涉农产业就业,首先在心理上也接受不了。可见高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愿望非常微弱。传统的轻农思想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仍然有着重大影响。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三农”实践联系不紧密

地方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指向社会创业实践的教育,因而必须联系社会实践,这是保证其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然而,近几年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探索虽然正在逐步向社会实践接近,但与社会实践联系的特色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传统的教师作为讲台表演者的教学模式,严重缺乏联系“三农”实际的体验式教学;课堂案例大多是带普适性的案例,专门针对服务“三农”的创业案例很少;学校请成功人士作创业报告也是各行各业都有,只要事迹动人就行,没有把现代农业创业者作为报告人选择的主体;学生创业团队的活动大都也没有走出校园,基本上游离于“三农”之外;一些学校在建立农村实践教学基地时,也往往只是讲形式,走过场,满足于签个合同,挂个牌子,说起来“三农”实践基地不少,但实际上学生深入基地考察学习的时间很少,即便去也大多是走马观花,没有对创业教育起到实效的帮助。

(三)高校办学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与新农村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不匹配

1、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上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主要是为城市、第二三产业服务的,很少体现农村发展的需要。虽然高等院校大幅度扩招,但受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在教学上、人才培养上仍强调知识性和学科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社会实践经验较少,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2、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

许多高校不了解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市场的变化,不了解农村实用人才应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很少考虑从农村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使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人才的需要,造成人才“用不上”的情形。

3、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必须依托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但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农村职业教育均是依托于学校开设的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办学,并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不同程度的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实用,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化,没有体现出农村职业教育的特色,没有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办学,不能真正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师资队伍的创业实践能力的缺乏与新农村发展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不匹配

目前地方高校的新农村发展实践教育课程内含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而从事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一般都没有创业实践的经验,而年龄稍大的教师也多是从其它学科转教就业指导课程,很难有效展开实践性教学活动。并且承担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的学院也没有把该门课程当一回事,只是临时找人凑数,应付学校就业指导处的检查而已。显然,此种状况不改变,地方高校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就只能流于口号,而不会有实际的收效。

四、地方高校培养面向新农村发展的人才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就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服务于新农村发展

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感情的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与职业设计“等课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应坚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新型就业观。近年来我国启动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5年时间将招募10万名大学生服务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这不仅是农村需要大学生,更是祖国的号召。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新农村人才培养的实效

新农村发展所需人才培养强调从创业实践中学习知识及培养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如果缺少实践环节就势必难以深入下去,也就会流于形式。为了强化实践环节,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互动交流和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过程;组织模拟经营竞赛或创业设计大赛;组建“学生公司”或创业团队深入养殖、生产或经营一线实地考察;把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性课程尽可能放在学习或实践基地来完成等。

(三)调整办学思路、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地方院校要在办好目前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专业的基础上,加强专业结构的调整,切实改变过去盲目培养人才的现象,要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立足点,对农学类专业进行调整,为农业产业化培养既可从事农业、养殖业生产,又可参与农产品加工、经营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在充分了解社会、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具体能力要求,合理完善教学计划,将与企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至公共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践实习活动等各个教学模块中,从大一至大四统筹安排,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全方位的感受企业精神和企业氛围。另外,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还需通过“企业专业导学”、“业内就业指导”、“行业专家知识讲座”等方式搭建专业课程平台,丰富课程设置的内容。

(四)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

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关键。为解决当前地方高校新农村教育师资缺乏问题,可采取如下办法:一是采取对师资进行选拔和专门培训的方式,以把好教师“进人”关。二是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农业创业实践,或者将现有的教师有选择地送到农业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教师对现代农业创业的认识和操作能力。三是举办创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会,交流农业创业教育经验,有效地提高教师“三农”实践教育水平。四是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农业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特别是聘请在现代农业创业方面成功的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高等教育学会年度专项课题《高校培养面向新农村发展的创业人才研究与实践》(编号2010CX1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冯树清.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J].农村经济,2006,(9):116-117.

篇7

【关键词】农业;农村;基础建设;日本

一、日本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概况

日本通过其特有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路径,在资源并不充足的基础上,在农村改善和农业振兴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日本的农村建设,主要由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末期的三次次大力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而推进。

由于战后需要,日本农林大臣于1956年开始至1962开始了第一次的“新农村建设构想”。在7年的时间内,日本的农村基础建设由最初的一片废墟,建成了基本的水利、电力、公共设施、村镇通信等基础服务设施。日本政府还在1961年制订了《农业基本法》,通过财政预算为农业提供大量投资、贷款和补贴。这一期间,日本政府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新的区域划分政策,对全国的行政区域进行了重新定位和细致划分;对农村建设的地位进行战略定义,确定了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对农业和农村建设初步进行了体制安排;确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准则,利用法律来对引导对农业的支持,以及通过引导和鼓励,来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在这七年的时间当中,日本农业经济发展良好,农业总产值由1955年的16617亿元增至1962年的24381亿日元,农户平均年纯收入也增长了47%。

经过第一次的建设推进,日本农业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农业总体规模较小,农业与其他行业差距较大等问题。为此,日本在1967年,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的在于经济产业均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适应国际化经济发展趋势、缩小城乡差距和消除环境污染,即第二次“新农村建设”。这次建设运动的成绩也很显著:到70年代初,日本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和良种化。农业生产总值由1967年的41661亿日元增至1979年的115640亿日元,增幅高达177.6%。农民人均收入从1973年起就超过了城市居民,及至1979年,农户平均纯收入已达3313万日元,比城市工薪家庭高出12.7%。

20世纪70年代末期,面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生产面临衰退的危机,日本发起了第三次的新农村建设,又被称为“造村运动”。日本政府通过挖掘农业自身特点,对农业和农村进行产业化和特殊化的经营,如“一村一品”运动等,使逐渐衰败的农业经济重新振作。

二、日本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特点

(一)完备而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日本为适应农业与农村形势的变化和开发建设的需要,制定了许多与农村规划有关的法律和制度,包括1949年制定的《土地改良法》、1965年制定的《山村振兴法》、1969年制定的《农业振兴地域整备法》、1971年制定的《农村地域引进工业促进法》以及1970年制定,2000年修订的《过疏地域振兴特别措施法》等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从立法的层面规范了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日本农业基础建设制定了框架。而且,所有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上的保障。

(二)政府高度重视且积极参与

从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对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高度重视,主导和参与了一系列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论是从政府对农村乡镇的规划、对农业基础建设的资金扶持以及鼓励农民生产建设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表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重视的关心。

(三)调动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在日本的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中,政府虽然作为建设的主导力量,担任了建设的很大一部分责任,但是日本政府注重鼓励和引导社会其他力量来对农村进行建设。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建设提供了很高的税收优惠,以鼓励民间资本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实践中,日本政府认识到农村振兴不能仅靠政府单边努力,它还需要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农民自主参与,所以必须设法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其自立性,使其成为农村建设发展的真正主体。并且,日本政府特别看中对农民劳动技能和素质的培训。政府组织动员各界力量构成了一个相补的教育体系,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对农民的免费培训活动,教授农业技术等实用性强的课程。

(四)拓宽渠道,提供多方面的投融资模式

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日本政府在投入大量自有资金的同时,对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提供多方位投融资支持。日本政府认为,只要某一部门具备了从民间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就应毫不犹豫地把该部门推向市场。政府主要提供以下扶持性措施。

提供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担保。为了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风险,日本政府提供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担保。

长期金融债。日本是高储蓄率国家,储备资源相当丰富。由于战后日本资本市场不发达,迫切需要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金融创新。于是,日本长期信用银行依法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金融债券,由商业银行用吸收的居民储蓄认购。当商业银行需要现金时,可以将长期金融债券转让出去,也可以以金融债券抵押向日本银行贷款。从而开创了居民储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转化渠道。

直接引导投资。日本政府主要以自身投资的两种方式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一种是引导方式,即利用政府的少量投资为民间资本创造投资条件,吸引民间资本;另一种是联合方式,即将民间资本和经营能力引入政府的投资事业,由中央政府、地方公共团体和民间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三、日本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与我国作为同在东亚发展的国家,两国在地理位置、战后发展起步以及发展期初面临困境等许多方面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日本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的经验,对于我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日本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加大投入力度

由于我国在长期以来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过去的欠账太多,至今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投入一直不足。农村建设中需要关注与投入的许多方面,如教育培训、社会保障、文卫体等社会事业,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等,都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政府予以相应的资金投入是其责无旁贷的责任。另外,从国外经验来看,我国也应依实情适时调整政府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能盲目投入,应在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对策,灵活应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对农业和农村建设进行合理规划

我国应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对农村发展进行合理有效的长期发展规划。我国可借鉴日本农业规划方式,细化编制内容和项目实施规划。综合建设规划包括:农业现状、农村未来前景的展望、产业的振兴、生活环境建设、社会组织以及地区经营等;项目实施规划中应明确的内容包括工程实施地区范围、建设目标、施工计划、实施主体、实施费用、费用负担方式、预订设施管理单位和管理方式、资金计划等。

(三)完善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政府在主导村镇建设的同时,应该加强相应的法制建设,依法调整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法律来规范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行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资金来源、农村维护建设税制管理等,都应纳入法制化轨道,依靠法律调整其各方面的关系,促进其建设的稳定发展。

(四)拓宽农业和农村建设投融资渠道

一直以来,县、乡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在提供农村公共物品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各级财政投入来看,县乡财政始终是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投资的主体。但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在我国总体财政形势日益好转的背景下,县乡财政形势却令人担忧。分税制改革使得各级财政的收入分享方式重新确定而事权支出基本没有重新划分,造成乡镇一级政府在财力减少的情况下必须承担原有甚至更多的职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拓宽农业和农村建设投融资渠道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紧迫。一方面,农村和农业建设需要巨额资金,而另一方面,我国金融系统中尚有大量资金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我国农业建设可以采用多种投融资方式,如利用资本市场(债券、股票)、保险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农村和农业发展基金等方法,拓宽投融资渠道。在投融资模式多元化的同时,政府应积极鼓励其他市场主体对农业建设进行投资,使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成为投资的主体,且非政府投资的比重应处于一个较高比例上。政府的投资方式变为引导为主,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资金引擎”作用,提高其他投资主体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依靠较少的财政资金,调动更多的金融资本、个人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形成农业建设投资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吴宇,李巧莎.日本、印度金融至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9(1).

[2]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6).

篇8

一、我市农村实用人才现状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一定贡献,在服务农民、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社会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各类人才,主要包括有一定代表性的农村致富能手、科技带头人、能工巧匠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乡土人才。据调查统计,我市目前拥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97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总量的3%,其中生产型人才(含种植能手、养殖能手、捕捞能手、加工能手)4081人,经营型人才(含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民专家组织带头人)7765人,技能服务型人才1029人,技能带动型人才(能工巧匠)5319人,社会服务型人才(含乡村文体艺术人才、乡村社会工作人才)1506人。

二、当前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不断加强,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为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对这支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政策不到位,投入不足,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三、加快推进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当前应该围绕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能优质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且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1、明底数,彻查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登记制度,组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普查,全面掌握全市农村实用人才的专业特长、从事行业、发展业绩及面临的困难等基本情况,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台账和档案,并按照种植、养殖、营销、农副产品加工、能工巧匠、技术推广服务等不同类型,分门别类录入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资源信息库。建设市、乡(镇)、村(社区)三级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平台,实行开放式动态管理,做到“村有名册、镇有台账、市有信息库”,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奠定基础。

2、建机制,整合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社、农业部门具体负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实行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格局。研究出台加强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综合性文件,对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作出总体部署,使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由过去的随机运作转为系统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3、鼓士气,“炒热”农村实用人才群体。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制度。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结合我市农村实际情况,制定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出台《松滋市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管理办法》,实现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设立“松滋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奖”,大力表彰激励有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积极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热爱农业、扎根农村、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典型事迹,弘扬农村实用人才甘于吃苦、勤于耕耘、勇于创业、敢于实践的精神,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地位。

4、激活力,“捧红”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努力增强各级干部“为官一任,兴一方人才,促一方发展”的责任感,尽快研究出台从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中选拔村组干部和录用基层公务员的办法措施,开辟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快车道”,建立常态选拔培养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优先发展为党员,优先选拔为村组干部,优先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让农村实用人才有干头、有盼头、有甜头。

篇9

关键词:音乐文化;新农村;价值;发展途径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火花和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以新鲜美丽、简捷感人的形式直接表达出强烈、丰富、真实的思想感情,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所起的作用则是其他任何艺术都不能代替的。这种起源于劳动与生活的美妙艺术,自古至今一直深得人民的喜爱,并早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音乐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 等效应上。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构建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可以使农民心灵得以陶冶,人格得以提升。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音乐文化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行,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得以解放,不但为农民致富开辟了道路,而且使农村经济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经济中,进而猛烈地冲击了农民历史上形成的保守落后的生产意识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改善了农民生活。逐渐解决了温饱和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不再把物质的追求作为唯一的目标,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逐渐成为他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为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农村音乐文化进入前所未有的活跃期。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音乐艺术的空前发展,而且使音乐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展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的设备日新月异,人们所接受的音乐信息也十分丰富,这说明了我国的经济振兴为提高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精神食粮。然而,目前农村音乐文化现状不容乐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依然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就是许多地方农民对自己文化生活的描述,农村音乐文化生活十分贫乏,难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还有农民自身的原因,目前广大农村社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多流动到城市,留守的多是老农和妇女,而留守的“农民”文化水平和素质相对较低,对于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吸收能力不是很强。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那么留守的农民的低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再加之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组织不力,农民群众没有场所可以开展音乐及其他文化娱乐活动,缺少情感的沟通、交流的平台,他们的精神生活显得单调而匮乏。尽管近年来,各级文化部门开展的“三下乡”活动,给广大农村群众带来了大量精彩的文艺节目,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但这种“外来文化”,一方面是“三下乡”而不是“常下乡”数量有限;另一方面,这些文化内容还有很多不符合农民群众的口味,缺少群众参与,不能得到普及。另外,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和某些音乐文化的商品化倾向,加之音乐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某些广告音乐、生活音乐、工业音乐、医疗音乐的应用与推广,使现实音乐生活纷繁复杂,良莠不分,雅俗交织、美丑难辨,因此,对音乐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与发展令人深思,值得关注。

1.运用音乐的宣传教化功能寓教于乐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结合党的惠农政策,以音乐文化为载体,可围绕一些重大节日大力开展农村音乐文化活动,如元旦、春节、元宵、三八、清明、五一、端午、六一、七一、八一、国庆、中秋等节庆日,利用这些节庆日,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讲究宣传艺术,提高领导水平,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种类众多的文艺演出或音乐活动。例如,举办宣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专题文艺晚会、计划生育、普法教育、喜庆丰收等文艺晚会,在晚会中将视野投向广阔的农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背景,选择鲜活的农村题材的音乐作品,如歌曲《希望的田野上》、《好日子》、《白发亲娘》、《乡音乡情》《西部放歌》等以清新的旋律、朴实的音调、简练的节奏、高昂的激情、浓郁的民族风格及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但表现了广大农村、农民的美好生活,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对幸福前景的憧憬与渴望,使农民寓教于乐,同时也使他们在音乐文化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此外还可以创编多种形式的舞蹈、音乐剧等的形式,丰富农村音乐文化生活,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使题材内容更加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不断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是人生的最大快乐”。可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利用音乐文化不但可以给予弱势群体带去人文关怀和感情抚慰,还能够引领和启迪他们的思想,抚慰和激励他们的精神,疏导和缓解他们的矛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而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利用多种音乐活动形式激发农民的参与性。

音乐是人类在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精神文化,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载体,要想使广大农民在劳动生活中体验和享受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精神上的充实,就必须在农村多开展普遍性的群众性音乐活动,不断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性。如农闲时节或节假日组织激情广场,举行合唱比赛,或大家齐唱、对唱、接唱、联唱或载歌载舞等多种形式,提供平台,让爱好音乐的群众自告奋勇上去演唱、卡拉OK、激发大家的兴趣,达到娱乐目的;利用空闲时间、场所、场地,组织爱好舞蹈的农民群众举办老人健身舞,扭秧歌、走旱船、青年人交谊舞等等活动。可组织广大的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以音乐的形式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还可以采取各地方具有特色的地方音乐如山歌、小调、快板、秧歌、二人转、扇子舞、折子戏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让农民自己登台唱主角、当演员,培养出一批农民自己的文艺骨干,激发农民群众的艺术天赋和潜力,提高他们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如央视主办的“心连心”艺术团的下乡慰问演出、央视的“乡村大世界”、组织“爱国歌曲大家唱”,以及各省、市、县的三下乡送文艺活动很多都采用了与当地农民互动的节目形式,都深得农民的喜爱。这样以来农民的欣赏水平、音乐素质、精神生活都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

3.挖掘乡土音乐文化培养农村音乐骨干

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本乡本土的乡土音乐文化更是给广大农村留下的许多宝贵、鲜活的文化遗产。它是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人们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亲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仿佛是“活”在广大农民的心的歌,它流行在乡间地头,人们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挖掘和传承乡土音乐文化,促进乡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用乡土文化凝聚广大农民,重振乡村精神,彰显农民的文化价值,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自已身边独特的民间乡土音乐文化资源,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可以使他们随时随地受到当地音乐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积极培养农村文艺骨干与音乐人才,可以把农村乡土音乐艺术发扬光大。农村的音乐文化活动应由农民唱主角,应培养更多的农民艺术家、音乐家,这样不仅能使农村音乐文化永葆活力,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广大农村的“本土艺术家”的积极性。这些活跃在农村民间的文艺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乡土音乐文化的乳汁滋养哺育了他们,使之在地缘上和情感上与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培养和激励“本土艺术家”,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大量的民间乡土音乐文化,同时还可以活跃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进一步加强了农村文化艺术队伍建设。让更多的音乐资源在农村发挥积极作用,增强了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激发了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

4.鼓励专业词曲作家下乡采风 深入生活

在首届中国农民歌会举行期间,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表示,在当今时代,真正贴近农民、反映农民生活、在农民中间传唱不衰的歌曲十分匮乏,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题材的专业创作者越来越少,艺术家深入基层不够。 他还强调说,要创作出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的农村题材歌曲,首先需要艺术家、创作者能够深入农村,体验基层生活,从而具有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时任《歌曲》月刊编辑的晓光在四川、安徽等地深入农村采风后一气呵成的歌词,再由作曲家施光南谱曲,传唱至今,无人能够替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导致选择多样化,农村题材歌曲的“市场”有一定萎缩,但是从根本来看,艺术家、创作者对基层深入不够,难以创作多数量、高质量的歌曲是新的农村歌曲匮乏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个做法就是要鼓励文艺工作者下乡采风,真正融合到农民当中,真正做到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感受到农民朋友在新时代里的苦辣酸甜,不能老用过去的眼光看待现代的农民,多和农民朋友进行沟通、交流,让农民说出自己的真心话,不要怕麻烦,更不能怕脏、怕累,从而,以敏锐的笔触、灵动的乐思赋予新农村音乐新内涵。如强调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和谐及文化的当地性等,努力从多个侧面和层面挖掘当代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感受,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采,抒发当代农民的心声,创作出既富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和民族特色,又题材丰富、风格各异、形式多样、为广大农民所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

总之,加强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把经常性文化活动与群众性文化活动和乡土音乐及多种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词曲作家的创作、演员的表演、演唱与农村群众自娱自乐、广泛参与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丰富农民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农村文化实力的全面提高,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远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志毅.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5(1).

[2]郑清军.农村音乐文化变迁因由谈[J]音乐生活2009.5.

[3]王健健.关于花儿音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考[J]《大舞台》2008.5.

作者简介:

宋玉红,198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音乐系,现为周口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钢琴教育及音乐理论研究。

篇10

于强:主持人好,网民朋友好!很高兴再次来到省政府网站。

主持人:我们在乡村走访调研的过程中,能看到我省农村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农村的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收入也增长得很快,总体上看,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于强:你说得没错。2006年,我省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7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三化”统筹战略,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统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两大重点,强力推动,专项投入不断增加,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帮扶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面加强,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主持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您能否从这几方面介绍一下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于强:好的。在农业生产方面,2006~2012年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的7年,也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的重要时期。特别是2012年,是我省新时期以来农业农村形势最好、发展最快、成果最为显著的一年。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668.6亿斤,粮食单产水平平均亩产966.8斤,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500亿元,同比增长13.5%;园艺特产业总产值达到1050亿元,比上年增长26.5%。畜牧业、林业和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经济呈现出多业并举、提质增效、互促共进、良性发展的新格局,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亮点。生产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农民生活的改善。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较高基数的基础上又跃上了新台阶,达到8598元,创造了“十二连增”的佳绩。

于强:7年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公益事业,我省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全省建设农村公路5.35万公里,解决了672.24万农村人口及1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3.35万户,全部完成76.4万户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同时,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新农合筹资标准已经提高到人均301元。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五保补助资金达到5958万元。

于强:在文化建设方面,实现了5554个广播电视盲村“村村通”工程;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率达到100%;实现“乡乡通宽带”,建设开通行政村宽带互联网5254个;建设开通了“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农信通短信平台;截止2012年末,已累计扶持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624个,实现了省内全覆盖;扶持建设农村文化大院6000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4.4%;扶持建设社区文化中心271个;“送戏下乡”1.5万场。全省60个县区都建有全民健身广场或体育公园,全省行政村配建健身设施总数已达3741个;全省建立贫困村、民族村屯、边疆哨所书屋400个,向全省农民工提供生存技能和保障类图书200万册、期刊200万份。

主持人: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让农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是对我们辛勤工作的最大鼓舞。在下乡的途中,我们常常看到农村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道路两侧绿树成荫,很多农民都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用上了沼气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于强:你说得没错。这得益于我们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这项工程的重点是加大村镇改造力度,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7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村镇共完成产业项目22006个,总投资达648.2亿元。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屯4835个,修建村部4539个、农民夜校2640个、卫生室6050个、农家书屋7249个,科普画廊2850延长米;新建大型秸秆气化站30个,建设室内水冲和户外卫生厕所54.8万个,公共厕所2.1万个,修建垃圾处理场点5.5万个,全省近2.1万个村屯达到绿化美化标准。

于强:目前全省达到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完善配套、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的标兵村300个,先进村达到400个,占第一批示范村建设的70%,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主持人: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业部门的事,很多部门都在发挥作用,您刚才介绍的农村基础建设、文化建设的工作就涉及水利、建设、交通、广电、文化、新闻出版等很多省政府职能部门,同时,这项工作更离不开全社会的扶持与帮助。

于强: “众人拾柴火焰高”。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全省各个部门的扶助与支持,我们在全省落实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和大专院校、1000家企业的帮扶责任,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市带县、城帮乡的推进机制,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措施,形成了军民共建、村企合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帮扶制度,促进了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据统计,2006~2012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达到355.25亿元,其中,各级帮扶和社会捐助投入达到24.34亿元,占6.8%。

主持人:在具体工作怎样广泛集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呢?

于强:一是明确重点责任部门分工,根据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对重点建设任务实行部门和行业包保责任制,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工作任务、目标要求、保障措施、完成时限,整合全行业力量,集中投入支持示范村建设。

于强:二是落实省、市、县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分别制定本行业项目规划,落实部门建设责任和标准,按照资金项目投入渠道不改、使用方向不变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和打捆使用农村危房改造、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商贸网点、市场流通、清洁能源、科技推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农家书屋、信息网络、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畜禽养殖、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水库移民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形成合力。

于强:三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引导国有企业参与和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采取投资筹资、捐款捐助、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在农村兴办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文化旅游体育等各类事业。

主持人:前面我们对近些年来我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的重要一年,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是什么?

于强:2013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在较高起点之上向更高目标推进的重要一年。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四化同步”推进的战略思想,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继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收入有新提高、基础设施有新加强、社会事业有新改善、党的建设有新进展、精神文明有新提升、社会和谐有新进步,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主持人:请您跟我们谈谈具体都将开展哪些工作,完成哪些任务。

于强:今年重点要完成这样几项工作。第一项工作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在发展经济方面,一个是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围绕“五大一强”奋斗目标,全力实施好粮食高产创建、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棚室蔬菜提升、人参振兴、食用菌基地建设等重点工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产业园区化、土地集约化、经营合作化发展,进一步扩大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民收入。再一个就是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大力推进合资合作、股份经营、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形式,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兴办各类企业或农业公司,实现合作共赢和利益分成,扩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另外,还要积极推动全省2000个示范村建立主导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特则特、宜商则商,大力发展专业村屯、工商企业和乡村旅游,突出地域产业优势和民俗经济特点。

于强:第二项工作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抓好“3个1000”,抓好第一批1000个省级示范村的基础设施提高工作,抓好新启动的第二批1000个省级示范村的基础设施的突破工作,抓好1000个跟进村的基础设施推进工作。主要是进一步推进农村道路桥涵、村屯排水设施、安全饮水工程、清洁能源开发、村部和休闲广场、卫生厕所、垃圾集中处理、标准化养殖小区、绿化美化、路灯等方面的建设。

于强:第三项工作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主要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

于强:第四项工作是综合整治农村环境。2013年开始,我省重点推广8种环境整治模式:“三线一环”整治推进模式、整体改造推进模式、功能分区推进模式、综合建设推进模式、农村社区推进模式、生态村推进模式、旅游村推进模式和移民村推进模式。在整治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特色,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在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基础上加快建设。

于强:第五项工作是强化帮扶工作。继续落实好全省1000名领导、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按照一对一、一帮三年不变的要求,对新选的第二批1000个示范村实行重点帮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打捆使用涉农资金,增强新农村建设合力。

于强:第六项工作是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全方位宣传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大力宣传各地典型好经验、好做法,烘托典型效应,营造新农村建设浓厚氛围。同是,我们还将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和农民群众考察省内外新农村建设典型,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于强:第七项工作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强化目标、狠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向前推进。

主持人:我们省从地域上讲可以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部为山区,中部为平原,西部为草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是否也要因地制宜,针对这样不同的地域,我们的建设思路和侧重点是不是也有所不同?

于强:是的。我省新农村建设按照城市郊区建设城镇化村、中西部建设社区化村、东部建设特色化村的发展方向,加强研究,创新思路。一是在大中城市、县城以及重点镇周边,充分利用城乡联结紧密的地理区位优势,在现有各级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城镇增容及功能分区基础上定位规划。通过政府推动、政策驱动、规划指导和市场运作,引导农民拆除旧房,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型社区。

于强:二是以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选择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人口集中度高,现代农业发展快的中心村,以产业建设园区化、土地经营集约化、农村居住社区化、农民组织合作化发展为方向,实施合村并组集中建设农民社区。将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置在一起,创建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

于强:三是培育特色化村。在完善提升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屯一特”,围绕建设高效农业村、工业主导村、商贸聚集村、休闲旅游村、民俗文化村等类型,建设一批产业发展突出、经济效益较高、人口聚集能力较强、知名度较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特色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