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at presen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 ceaselessly, everyone of the quality of life in demand is higher and higher, the corresponding people for the integral design of the building of the aesthetic has a new requirements. Based on years of design experience and present some within the industry design, in view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home and abroad building design colour application, research, the hope can give building designers provide some reference.
Keyword: architecture; External environment design; Colour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类对色彩的认识拥有着长远而悠久的历史,远古时候的人类就会运用周围的色彩来装饰自己和居住的环境,以表达他们心目中不同的情感和想法。我们浏览人类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人类很会运用色彩来装饰自己和美化建筑,而且随着时代的不同,其物质精神、生产意识等因素的改变而不断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发展的规律归结为:淳朴——丰富、单一化——多样化、平淡——庄严,然而进入现代社会,随着人类对环境意识的不断觉醒和重视,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活以及居住环境,并且迫切希望自己的生活居住环境能尽可能达到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因此对建筑外部设计的探寻以及我们对色彩运用的研究就显得迫切需要了。由于外部环境的色彩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处理好这些关系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本文对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的色彩应用研究,在对过去和未来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一、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意义
在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的众多因素中,运用色彩来技能型建筑外部环境的艺术设计,可以使之达到具有创造性变化的建筑内外环境造型设计和色彩艺术的诸多艺术功效,因此,它在未来建筑色彩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中,会逐渐成为现代建筑最富有特征和色彩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
建筑外部环境色彩,主要是指对建筑外部环境色彩的设计,也就是利用美学的理论和古今色彩搭配的科学方法对其建筑的外部墙面、窗户以及突出部位进行色彩设计处理。从时间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大体走向和趋势来看,人们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注重“环境色彩”这一问题的,然而,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得以迅速发展和壮大,其中建筑装饰就占据了很多的比例,因此,人们对所处环境的第一印象好坏与否则取决于周围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处理,其它的部分则是绿化和公共设施。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处理,是由各种建筑材料组成的构筑物体在光照的反射下呈现出不同的环境色彩效应,它是人们生活在绚丽、美满的色彩国度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内容
从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内容来看,建筑外部设计的色彩内容主要包括了建筑物的外部墙面、门和窗户、突出部分、屋顶以及周围环境。具体的内容如下:
(一)建筑外部环境的外墙部分。
建筑的外部墙面部分,主要包括了建筑物外部的整体墙面、外部开口以及突出部位以外的四周墙面。
(二)建筑外部环境的门窗部分。
建筑的门窗部分主要包含了门框、门、窗户和窗框、玻璃、空调窗口、窗台以及遮雨板等。
(三)建筑物外部环境的突出部分。
建筑的突出部分,主要包括了阳台、空调安防台、楼梯、门廊花架、招牌以及铁窗部分等。
(四)建筑物外部环境的屋顶部分。
建筑的屋顶部分,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台基部分、台座和栏杆等。
(五)建筑物外部环境的周围环境。
建筑的周围环境主要包括了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设施、绿化设施、公共设施等,比如绿化植物、山石、花草、喷水池、运动设备以及园区总体环境等。它们都是构成建筑整体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中常用的用以辅助建筑主体色彩搭配的常用方法。反之,若没有建筑周围环境色彩搭配的衬托,即便是建筑主体修饰的再好看,都无法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
三、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所起到的作用
(一)色彩的协同构形作用
这种构形方法在建筑的外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不仅能发挥色彩的自身构形功能,还能配合和借助建筑的形体来完成审美的要求。在我国传统的房屋建筑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建筑色彩的设计,对建筑的审美进行阐释,其实,在那些艺术形式里,色彩和形体之间的协同构形同样能得到体现。比如我们常见的白色的台基石、朱红色的柱子、黄色的琉璃瓦和五颜六色的彩画,它们都体现出了我国传统艺术中独具特色的建筑色彩设计方法,并且在我国的建筑史上占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再比如世界闻名的悉尼歌剧院,也同样是色彩与形体协同构形的一个鲜明例子,其建筑形体在白色的衬托下,将设计者的构思理念更是表现的天衣无缝。
(二)色彩的独立构形作用
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所具有的独立构形作用,是我们最为常见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构形手法,它的使用不会受到建筑物本身的形体影响,而是建立在相对独立的形体构形上的,并且可以在既定的一定情况下满足人们对不同色彩构形的各种要求,包括样式多样化的创造。个性展示、风格的趋向以及将要表现的本身象征等等。
同时,它还可以满足建筑外部环境的情调气氛渲染和烘托,这一特征使得它的运用完全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保持了它字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中独立构形的一大优势。比如在建筑艺术色彩处理中,只需要稍微改变其周围实体环境色彩的五调子,便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情调气氛。因此,这一特性也奠定了该方法的独立优势。
四、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选择的影响因素
建筑色彩的合理运用要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的,而对于整体的建筑外部环境而言,这些影响因素相互发生作用,进而影响着建筑外部环境色彩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在了解建筑本身的整体规划和建筑特色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对建筑外部作出色彩设计。
(一)文化内涵影响因素。
建筑外部色彩除了能够引起人们的视觉冲击、生理反应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一内涵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民俗风俗以及地域性的审美哲理方面。在对于不同国家、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社会传统以及不同人文理念,会具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并通过建筑色彩来暗示某种抽象的精神意义和事物象征。比如,红色在东方就象征着喜气、幸福、热闹等。
(二)地域气候影响因素。
由于地球南北方地理及气候差别很大,所以南方在建筑色彩运用上一般都喜爱运用高明度的中性色彩或者是冷色,比如深圳、珠海等地的建筑中就比较常用灰色,一显得淡雅、大方,比较适应南方的气候特征和当地人们的心理需要。而北方地区比较寒冷,因此一般都比较适合采用中等明度的暖色调。
(三)材料影响因素。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外部艺术形象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作为建筑主体结构的表面,铺设在建筑物上构成建筑外部的表面色,不仅起到保护主体,满足人们对使用要求的作用,还可以在材料的色质和光感上达到美观的效果。因此,我们在使用时应当按照材料的质地以及色彩的不同,以及将其它有关因素的影响,将其合理地进行组织,才能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
结束语:
由于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面对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要将强对建筑色彩应用的认识,在充分了解色彩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建筑本身的总体规划,以及掌握当地的人文特色、地理环境,对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应用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从而积极地创造建筑物的独特色彩形象,并使之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 辛艺峰.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24(5):17-22.
[2] 辛艺峰.论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J].广东建筑装饰,2001,(5):18-21.
[3] 贡桑尼玛.拉萨古建筑装饰与色彩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7.
[4] 周大鹏.中国近代高校建筑色彩地域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8.
篇2
关键词:建筑外部环境 色彩设计 现状与应用
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主要是通过运用现代色彩的美学设计方法,对建筑外部环境比如墙面、门窗、突出装饰物、屋顶、台基等进行色彩搭配与设计。随着人们对建筑艺术中色彩设计的日益追求,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外部环境造型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体系比较庞大。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及运用过程中,一定要依从于建筑的整体特点,让色彩设计能够为建筑外部环境的整体造型加分,色彩设计要和建筑外部环境融为一体,和谐统一。本文就从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发展及影响因素、色彩设计的现状和问题、环境色彩设计的具体应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发展及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可以很好地增强建筑外部环境造型的表现能力,并且丰富建筑外部的空间造型设计。因此,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色彩的艺术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建筑环境色彩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不断地完善和美化生存的环境空间,以及提高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会召唤更加丰富多彩的建筑环境色彩设计。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建筑艺术设计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我国也出现了一大批非常成功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作品。比如,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国家炎黄艺术馆、燕莎中心、上海商城、深圳华夏艺术中心等等。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及规划主管部门的重视,城市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发展。
从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发展的总进程中可以看出: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从纯朴走向丰富、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从崇尚自然走向独创匠心,并一步步地继续向着人性化发展,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
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环境色彩意识的提高和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关心,建筑师们逐步地探讨在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究竟是哪些主要因素影响了建筑的外部色彩设计。色彩是建筑外部环境造型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美感因素,对于建筑外部的色彩设计来说,建筑物的形态造型、盲目跟风流行元素、建筑的本身功能是影响建筑外部环境造型设计的主要因素。
首先,在影响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建筑的形态造型。在实际的建筑外部设计中,人们往往关心建筑的形态及造型,忽视对其外部的色彩设计。因此,就容易忽视了色彩设计对于建筑外部环境的特殊功能。人们一般认为色彩只是颜色的一种表现,是依附在建筑形态造型中,是建筑设计的次要因素。实际上,建筑外部的色彩设计并不只是一种装饰形式,更是辅助建筑形成独特风格的主要元素。因此,也就出现了个别建筑设计师不重视对专业色彩设计的系统化学习及运用,出现了盲目跟风流行元素,即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跟随当下的流行趋势,不具有个性及独特性、缺乏地域和文化性,出现“千城一面”等效果,因此,建筑设计的总体效果难免差强人意。
另外,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另一影响因素就是建筑本身的功能性。建筑是供人们使用的,必须要符合其基本的功能性。建筑设计不同于其他的设计,可以任意地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完成设计的效果。设计师们对于色彩的运用必须要和建筑空间的设计及其功能的发挥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同时建筑的外部色彩设计还应该充分的体现人性化,满足建筑使用者的心理,考虑建筑的特点、地域、文化、宗教、具体使用者等诸多因素,通过色彩的美学来做出最好的建筑色彩设计。
2、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筑越来越趋向现代化,中国的大中城市中,各类现代化的高楼耸立,不管是城市的造型还是色彩的设计都与西方现代都市呈现出同一化的现象。比如,北京CBD与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 现代建筑的冷灰色外观、跟风涂鸦而流行的五颜六色的建筑外部色彩效果都反映出现代建筑环境外部色彩设计严重缺乏个性的现状。其实,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中外观的基调色彩设计,主要是通过现代的色彩科学及美学的运用,对建筑外部的墙面、门窗及其突出物、细部、屋顶和台基等周围环境进行色彩的处理与设计。
目前,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问题主要是怎样和谐地处理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与整体现代环境建筑的和谐。精心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能让建筑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使人们身心愉悦地生活在现代建筑环境中,丰富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另外,现代建筑环境色彩设计严重缺乏独特性,现代建筑应该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通过建筑外部独特的环境色彩来展现独特的建筑景观效果,带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及美感。
3、环境色彩设计应用的个案分析
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主要包括了建筑外部的墙面、门窗及其突出物、细部和建筑的周围环境部分。具体要做好的部位是建筑外部的墙面(除建筑物的外部开口及突出部分以外的四面墙面)、建筑门窗(门框、窗框、玻璃、雨篷及遮阳板、空调的窗口)、建筑外部的突出物(阳台和花台、屋顶水箱、天面楼梯间及外置的楼梯、门廊和花架、招牌)、建筑细部(线脚、转角及突出的梁柱、栏杆、排水管和排烟管、暖气管)、建筑的屋顶(平屋顶或斜屋顶、异彩屋顶、屋顶花园)、建筑的台基(台座和栏杆)、建筑的周边环境(建筑小品、绿化植物、山石、水池和叠泉),这些具体的外部环境都是构成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重要部位,也是色彩在建筑的外部环境进行艺术设计及运用的空间。
以下,我们就对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应用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环境色彩设计应用来说,要确定好色彩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即整体出发,突出局部及细部,满足建筑使用者对于建筑整体色彩效果的需求。针对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的色彩设计来说,要突出明亮、丰富、卡通的特色。要分析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环境,突出色彩设计的整体, 然后再深入到建筑物的其它部分,审视整体色彩设计是否和谐。
为了做好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的色彩设计,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建筑的周围环境、建筑的装饰效果、大众的审美特点及情趣。在设计中突出幼儿元素、符合幼儿园的特点,并在色彩的设计中传达出鲜明的时代性、独特性、文化性,通过对色彩设计基本原则的应用,选用与幼儿园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相匹配的材料进行设计,使设计更具实用性及可行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色彩设计原则确定设计中的目标,才能成功地创造出建筑外部的环境色彩。
其次,制定好计划和进行基地调查。通过确定幼儿园建筑的外部环境色彩设计遵循的原则之后,我们要对建筑物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实施制定出一套计划方案,方便展开随后的工作并做好外观色彩设计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基地调查,一般来说,基地调查需要对建筑外部进行调查,查看建筑周围的环境中是否有其它物体受到建筑外部色彩的影响。在幼儿园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中,可以通过拍摄周围环境的彩色照片来记录周围的环境的平面,并用色卡详细进行标注。
第三,进行模拟分析与色彩设计。通过基地调查,对建筑周围环境的色彩有了详细的了解之后,找出现有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构成,为新的色彩设计做基础,
以便于通过建筑外部内现有的各种物体及设施的色彩进行设计,通过归纳探索出最适宜的色彩的配制比,并进一步设定出建筑外部环境进行色彩设计所需的组配依据。通过模拟分析之后,便可以开展幼儿园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了。根据对幼儿园外部环境的现状分析,在色彩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建筑整体效果,要注意使用多少种颜色、同一颜色是否要重复使用。另外,要对幼儿园的外观进行色彩配色,突出整体的协调统一。在实际的色彩设计过程中对于同一色彩及色调要注意形成对应一致性,同一色系的色彩设计要注意相近色调的相关,对于不同色系撞色之后能形成互补的色彩要突出其形成的和谐对比的效果。
综合以上色彩设计及配色方案的要求,对于幼儿园建筑外部环境的外观进行色彩设计,并提出适宜的几套色彩设计及配色方案,为下一步的现场测试做准备。
第四、现场进行测试。通过色彩设计出的几套配色方案,我们把相应的色标放大到幼儿园外部建筑色彩设计的基地现场,通过光照条件,确定以现场为背景,在不同的几种视线距离下用相机拍摄出彩色照片,观察照片中的色彩效果,通过设计师的对比分析,选择最佳的色彩设计方案供客户进行选用并申请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最后,审批及实施。完成对建筑物的外部环境进行色彩设计并形成色彩配色的具体方案之后,应该把方案及说明报请有关的管理部门进行论证审批,批准之后便可交给施工方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现场的监督指导工作,确保建筑物外观色彩设计的施工质量,达到建筑外观色彩设计的最佳效果,与建筑的周边环境形成和谐的效果。
因此,通过对幼儿园这一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应用的具体分析,说明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步骤及方法,通过现场测试建筑外部环境,合理选用建筑外部色彩设计的材料、在适宜的色彩的范围内进行面积比率的设计,提出一个科学、合理、个性独特的色彩设计方案。
4、结束语
21 世纪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也是一个色彩丰富的时代。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并日益重视周围建筑的色彩。通过居住环境外观色彩的人性化设计及个性化设计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愉悦人们的心情,更好地促进时代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重视建筑外部色彩的设计,让色彩设计从建筑的形态造型设计中的从属地位中摆脱出来,正视色彩对于建筑外部环境造型设计的重要性。通过恰当合理的色彩设计为建筑外部环境营造出和谐的气氛,传达出现代人生活的情感。虽然,我国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还在初级发展阶段,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国民审美艺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建筑的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一定会迅速发展,涌现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严峰.试论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长江建设.1997(05).
篇3
一座座建筑组成了城市外部环境空间,形成了每座城市独有的味道。但是,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建筑的固定性已经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诱发美的念想。
由于投影艺术能够将建筑在最短的时间,最节约成本的情况下,不仅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换装”,而且还能让建筑跳动起来。因此,建筑投影快速的应用在城市建筑当中。什么样的设计是美的?这个问题一直是设计美学所追寻的,建筑投影应用在城市建筑中必将会引起人们的审美活动。因此,本文通过浅析新媒体建筑投影在城市外部环境中的应用,从而引发其设计美学价值的探讨。
一、以部分建筑投影为例浅析建筑投影艺术对城市外部环境影响的现状
(一)2013武汉江汉关元宵3D裸眼光影秀
2013武汉元宵3D裸眼光影秀覆盖了江汉关、好百年饭店、长江航务管理局、汉庭快捷酒店四栋建筑,武汉近代标志性建筑-江汉关大楼作为主秀场,让承载着武汉历史文化变迁的建筑,结合现代创新技术,演绎了一场“城市文化史诗”。
(二)2014上海外滩跨年4D灯光秀
2014年1月1日,上海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在举世闻名的海关钟楼和浦发银行大楼外立面,呈现了近10分钟的灯光投影秀。建筑外立面呈现出造型逼真、彩色丰富、音响震撼的立体有声画面。同时,在跨年当晚被美联社、路透社、CNN等国际知名媒体转播报道,中国迎新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站上世界舞台。
在新媒体时代下,投影艺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城市建筑展示的过程中,赋予了城市建筑新的美学形态。
二、建筑投影艺术在设计美学中的价值体现
建筑作为城市外部环境中的一部分,建筑投影艺术不仅改变了城市建筑的形态,而且丰富了城市外部环境的形式语言,建筑投影艺术是一项技术与艺术有机统一的艺术创造活动,具有形式美、技术美和功能美的审美特征。
(一)形式美
任何审美活动都离不开形式的审美。“形式美是事物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含的审美价值。”①建筑在传统观念里是以其功能为导向性。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创造理念和审美意识发生了转变。对于定义建筑的美也发生了改变,建筑除了应有的功能属性外,也被赋予了美的展示属性。新媒体投影艺术应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各元素进行拼贴、排列、粘贴组合,以图片或影像为展示内容投射在建筑的外立面,改变了建筑的传统外在形态,人们可以在这种新的展示形式中获得视听一体的审美体验。同时,新媒体的互动性融入到建筑美的表达中,建筑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体,它开始和人们进行互动表演,在互动的氛围中,人们更加能够沉浸式地体验到建筑艺术的魅力所在。
正是数字投影艺术给建筑赋予了新的形式美,把以功能为导向的建筑转化为多彩绚烂的展示交互空间,城市外部环境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二)技术美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劳动的创造过程是美的,那么,技术也是美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应用到生活中方方面面。数字投影技术被应用在建筑的表现中。一方面,建筑投影技术将建筑外立面作为投影幕布,在具有结构化特征的建筑外立面中寻找结合点,进行三维空间营造,通过光影的变化、虚实的层次营造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另一方面,投影技术的三维模型建模还原了建筑的形态,通过对三维模型中体块的操作控制,投射到建筑上的图像动了起来,似乎在跳舞。变换的画面,充满韵律的节奏,让冷冰冰的建筑换发生机。最后,声光电技术的配合,建筑充满了语言特征,它就像是一名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与人们进行互动交流。
(三)功能美
在传播学里,媒介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建筑物作为城市形象的名片,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建筑物就是媒介。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说过“媒介即信息”。②建筑利用投影艺术进行信息的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使传播的信息艺术化、别样化、大众化。同时,建筑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具有固定性和历史性的属性特征,在新媒体艺术时代下,在不改变建筑形态的前提下,运用投影艺术将固定建筑进行视觉上的转变,赋予了建筑新的活力。2015年12月31日新加坡为了表达在喜庆的氛围中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在标志性景观狮身鱼尾像和著名的浮尔顿酒店上通过投影艺术描绘了新加坡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和成长。展现城市的多元文化、多元组成的国家特点。
三、建筑投影艺术对设计美学推动意义
建筑投影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不仅具有设计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推动了设计美学的发展,具体有三点:(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因此,人的审美活动也是源于美学的设计美学的研究范畴。在新媒体时代下,大众的审美形态也随之发生转变,建筑投影艺术通过对建筑外立面的再塑造,满足了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建筑投影艺术拓展了设计美学的研究范畴;(2)建筑投影艺术将我们的目光投向了欣赏建筑美的审美活动中,引导了人们的审美活动,同时,也引导了设计美学的研究方向;(3)在信息媒体时代下,建筑通过投影艺术也作为城市信息的媒介载体,建筑设计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最伟大的设计形态之一。从美学上关注建筑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现代设计中许多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因此,建筑投影艺术增添了设计美学的研究交叉性。
四、结语
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投影艺术为建筑的美提供了新的呈现方式,同时,建筑也成为了固定的信息媒介。美学以人的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建筑投影艺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为城市的外部环境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活动,因此,建筑投影对建筑外立面的介入更能引起设计美学的研究价值。
注释:
篇4
【关键词】节能构造;建筑设计;阐述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内的推广,建筑节能设计越来越引起我国广大建筑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提高住宅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则是建筑师需要探讨的课题。
1、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m2,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m2,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2、真正贯彻落实全面的建筑节能设计
2.1 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2.1.1 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2.1.2 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位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主要方法为:①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②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作用。
2.1.3 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
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均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这一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2.2 单体的节能设计
单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各部分的节能构造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以及一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设计与选择等,来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2.2.1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要求之外,通过对各部位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1)屋顶的节能设计。屋顶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节能措施为:①采用坡屋顶;②加强屋面保温;③根据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屋面。
2)楼板层的节能设计。主要是利用其结构中空间,以及对楼板吊顶造型加以设计。如将循环水管布置在其中,夏季可以利用冷水循环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利用热水循环取暖。
3)建筑墙体的节能设计。墙体的节能设计除了适应气候条件做好保温、防潮、隔热等措施以外,还应体现在能够改善微气候环境条件的特殊构造上。
4)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据统计资料,在我国既有的高耗能建筑有40%的耗能是通过门窗散失的。因此,解决好门窗节能的问题相当重要。门窗的节能设计应主要考虑:①控制建筑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②设置遮阳措施,我国节能标准中规定,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以及寒冷地区中制冷负荷大的建筑的外窗宜设置外部遮阳;③根据需要合理地组织门窗的通风换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④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外门宜设门斗或采取其它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其它地区建筑外门也应采取保温隔热节能措施;⑤选择高性能的建筑门窗和幕墙技术,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要改变消极保温隔热的单一节能观念,把节能和合理利用太阳能、地下热(水)能、风能结合起来积极选择节能和用能相结合的门窗及幕墙产品。
2.2.2 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
合理的空间设计是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隔,以改善室内保温、通风、采光等微气候条件,达到节能目的。
2.2.3 选用建筑节能材料
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掘出一些地方节能材料,更好地应用到建筑节能中去。
3、加强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学习
3.1 学习现有的节能技术
当前,很多建筑师不太懂节能技术,以及如何把节能技术应用到建筑当中。建筑师不能只是设计时套用标准图,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节能原理,才能在设计中按照不同的工程、不同的部位,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所以必须加强建筑节能方面的学习。
3.2 学习建筑节能新“理念”
在推行节能理念同时,眼睛不仅要“向外看”,引进学习国外先进节能理念,而且要学会“向内看”,从传统建筑模式、风格中学习节能办法。强调中国节能建筑发展的民族性、地域性应该是设计师们的共同理念。
篇5
一、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注重外型与功能的统一
高校图书馆建筑是校园内的人文景观,体现了高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其建筑风格应具有很强的文化氛围,根据本地区、本高校的文化特色,将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融入到图书馆建筑,同时必须增强现代意识,使图书馆建筑体现出时代的特色。现代高校图书馆应是开放型的,大量的书刊、资料均采用开架借阅的方式,因而大都采用大开间的格局。为了增加使用上的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图书馆通常采用同层高、同柱网、同载荷的设计方案。近年来新建的高校图书馆,都充分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总体来说,通过建筑方案的“个性”与结构设计的“共性”相结合,来体现整个建筑物的内涵。在充分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追求造型、环境的统一,使图书馆多一些有效的适应空间,能高效、快速地发挥其收集、传递知识信息的职能,这成为图书馆设计师共同的目标。
二、环境景观要“境”与“意”相结合
建筑离不开环境,人们在审视建筑美的同时,也对周围环境做出了相应的要求。
这里所说的“境”是指高校图书馆客观存在的外部环境,也是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读者普遍希望图书馆建在交通方便、接近服务对象、无噪音、无污染的校园中心地带。在选择图书馆馆址时,要着重考虑图书馆建筑与校园内学生密集的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筑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更便捷地为读者服务,才能成为广大师生心目中的文化信息中心。
“意”指的是对图书馆外部环境设计的主观构思。应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的特色和有利因素,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综合功能、艺术、历史、文化等要素,分析读者心理,创造出让人感到亲切、为多数人喜爱的环境景观。
三、室内装修体现以人为本
图书馆室内装修不追求华贵的材料、繁多的装饰,趋向简洁、合理、舒适、实用。
首先,应明确图书馆空间使用功能,分析读者的体能结构、心理形态和活动需要等多种因素,通过合理的室内空间布局和设施家具的设计,使室内环境适应读者要求。
其次,要注重视觉环境设计,空间界面色彩要求搭配和谐、色调淡雅,墙面色一般比天花色稍深,采用明亮的中间色,而不用纯白色,可以减少读者眼部疲劳。材质尽量考虑亚光或无光材料,可避免炫光产生,也可降低噪音,为读者营造柔和、静谧的阅读环境。在造型、线条运用上注重对称,避免强制性引导视线的因素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再次,要注意空气环境设计,使室内空间湿度、温度适应工作、阅读和藏书保护要求,其中以自然通风为主,并运用现代化设备保证室内湿度、温度指标。
篇6
关键词:住宅建筑;低碳设计;节能;理念;措施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for a long time, people tend to focus on building space size, shape layout, aesthetic appearance, actually, the building of the greatest human as a kind of energy consumption activ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using of the process, a huge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design concept of low carbon building, and from the location, select material, internal environment design, external environment design fou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of low carbon design measures.
Key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 Low carbon design; Energy saving; Idea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0年1月19日,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宅产业发展和技术委员会了“低碳住宅技术体系”,将整个体系分为低碳设计、低碳用能、低碳构造、低碳运营、低碳排放、低碳营造、低碳用材、增加碳汇8个部分,将低碳建筑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变成实实在在的技术体系的结合,在产业和标准方面形成了规范。从中可以看出,实现低碳住宅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1 低碳住宅建筑的设计理念
低碳建筑的理念既包括能源的优化、节约资源及材料。也包括使用天然材料和本地建材 减少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对能源造成的浪费。
(1)能源优化组合:包括引入天然气、轻烃或生物固体燃料。进行燃煤锅炉改造,减少碳排放,控制大气污染等新兴能源的利用也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节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嗣护结构,采暖和空调尽量减少使用、按照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空调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自然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如建筑的开窗形式,应尽量满足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同时,设计中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穿插其中例如。使用各种自动遮阳、双层幕墙。可调节建筑外立面的设计等。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既保址建筑物的现代化形象,又满足人们节能和舒适的要求。建筑在没计中,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节约资源:在选择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时,资源的合理使川和处置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优化建筑结构,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中水的利用率,争取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4)天然材料的选用:在材料的选择上,建筑内部一定不要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材料的选择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后才能使用。
(5)营造舒适和健康的环境。建筑内空气要时刻保持清新,温、湿度合适,光线充足,让人们处于一种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之中。
2 低碳住宅建筑设计措施分析
通常在低碳设计过程中,应该从整体思维出发,探索建筑系统与环境大系统之间广泛相关的联系,然后针对各个层面的构成因素,确定相应的设计策略。本文主要从整体设计出发,针对住宅建筑的低碳设计中的选址、选材、内部环境设计、外部环境设计四方面的设计措施进行分析。
2.1 建筑选址
(1)应根据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的高低来选址,例如高密度中心区的人均碳排放量要比低密度郊区的少;克劳福德和弗伦奇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是转变规划管理人员和规划师的观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
(2)建筑的开发首先应紧密结合当地城市整体规划和布局,避免出现三年建,两年拆的现象。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等特点,项目施工过程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建筑物拆除会带来大量建筑垃圾,现行建筑材料可回收性极差,造成了大量碳的放量。所以选址要结合当地的城市规划,尽量保证建筑物的自然寿命。
2.2 建筑选材
中国每年大量的能耗中,40%是建筑能耗,要真正实现节约能源,要建造可持续建筑;低碳的建材对低碳建筑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要减少排放,二要节约能源。所以要通过低碳设计来实现低碳技术和零碳技术乃至负碳技术策略,实现低碳零污染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目标。低碳建材是减少碳的用量和排放。如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耗能量,为钢结构建筑的1.2倍,其耗能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钢结构建筑的1.4倍。可见钢筋混凝土建筑对地球环保有很大的杀伤力,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的断面大,要消耗大量的砂石水泥和水,导致国土流失。因此,要注重建筑材料选用,以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2.3 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2.3.1 声光环境设计
天然采光方面,整栋楼的设计为了增加日照时间,可以设计成波浪形或弧形。每个房间要考虑窗的面积及方位。设置反射光板或光导管等天然光导入设备,建筑内装修可采用浅色调,增加二次反射光线,通过这些手段保证获得足够的室内光线,并达到了一定的均匀度,由此减少白天的人工照明,节省照能耗。夏季要有可收放的遮阳篷在夏季尽可能减少不需要的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门窗设置还要有利于自然通风,带走热量冬季又有利于太阳光进入。
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有时可能和采光冲突,这就需要合理布局。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宅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在实际的声环境设计中,可以采用多孔吸声材料,用亥姆霍兹共振原理组成的吸声构造 理想的做法是在建筑设计的同时进行音质设计,已达到人性化的温馨环境。
2.3.2 水热环境设计
低碳建筑讲究节水,并且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 低碳建筑采用的节水方法有:选用有良好节水型供水设施;安装收集雨水装置,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处理污水。小区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全局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尤其重要,小区的热供应应满足居民的舒适度的要求,并能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可采用制冷取暖生活用热水联合供应的热环境技术。
2.4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2.4.1 绿化设计
首先,应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绿化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达成统一。其次,将建筑与绿化复合,做到双方效益的最大化 建筑与绿化覆盖结合。再次,这种设计方式是一种人性的方式去解决。建筑与城市的生态问题最后,这种方式有利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整合。绿化是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而不是脱离地面而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整体;同时,由于这种空间的连续性,建筑的可达行增加了,人们也能够从一个外部环境轻松地进入建筑的上部空间,并享有这份空间提供的视觉与心理上的轻松愉悦。
2.4.2 智能系统设计
利用建筑智能化技术实现低碳建筑的目标,前景广阔 一方面是发掘现有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节能降耗潜力,如通过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建筑环境参数及空调、地热、给排水、照明、电梯等机电设备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备运行,减少设备开启台数和运行时间,节约电能,减少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通过建设方便快捷的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进行信息交流和应用,减少人们出行的交通压力及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是紧密跟低碳建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发智能化技术在环保生态设施和系统中的应用。
3 结束语
总之,低碳建筑应从各地的实际出发,采取适度的技术和产品,让技术和产品相匹配,不只包括造价,还有各方面功能,都需要用低碳理念设计出来的。建设绿色低碳家园是我们的共同追求目标,不仅保证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和可靠,提高效率,降低运行费用,而且能改善环境,并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巍,刘丹丹等.浅谈住宅的节能设计[J],科技信息,2011
篇7
关键词:建筑;环境设计;设计思路
1引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建筑环境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暖通、建筑、电气等多个专业,由于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规模也在日益增大,导致建筑环境设计项目更加复杂。
2建筑环境设计的新观念
2.1模糊概念
模糊概念和精准概念是属于对立的关系,模糊概念中没有清晰的界限。模糊概念是艺术品质中的一个重要特性,通过艺术形式给人们展现模糊性,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建筑环境设计更具内涵。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利用模糊概念可以将建筑环境的复杂性,采用形式多样的朦胧美展现出来,从而更好的满足公众的环境需求,将空间的景观更好的表达出来[1]。
2.2生态理念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理念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建筑环境设计中,一味的选择个性化和豪华的设计风格,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相处不和谐。而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建筑环境设计中,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在环境设计中通过对空间环境的合理配置,有效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在环境设计中也突出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美学观,让人们在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人们可以更好的尊重环境和自然,在打造优美建筑环境的同时可以确保生态平衡。
3建筑环境设计中的空间利用
3.1空间组合
建筑环境设计中的空间组合包括对比设计、流动处理、序列组合和过度引导等多种形式。空间对比设计是运用明暗对比、高矮对比、大小对比、形状对比、虚实对比等各种组合形式来增强环境设计的表达效果。例如在环境设计中,可以通过做到虚实比例的恰当,尤其应该留意环境设计的虚处,让人们看到建筑的同时可以产生无限的联想,从而产生意境,达到环境设计之外的虚境。流动处理就是利用空间的起承转合来增加建筑环境的流动感,例如在建筑物的外部环境中,在入口处留下空白的空间,充分利用封闭的空间和开敞的空间的对比以及光影的变化来营造出流动变换的艺术效果。序列组合是按照特定的内容组合合成序列,例如动物园按照动物的品种来安排设计。过渡引导是一种处理空间的重要方法,例如柱廊、檐廊等的运用。
3.2空间分隔
空间分隔就是将建筑中的大空间分成多个小空间,空间分隔又包括实隔、虚隔以及渗透等手段,例如在公园里,通常通过植物、景观、建筑、山石等将整个大空间分为若干个小空间。例如图1,在居民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中,就是根据不同的功能将整个大空间分隔成很多个小空间。虚隔主要是将交通隔开,而并不隔断人们的视线,让人们可以隔圆相望。实隔是从视线上和交通上同时隔断,例如密林、天井的设计等。渗透是在不同的空间之间通过艺术手法处理透和围的关系,例如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渗透等,不仅丰富了建筑环境设计的层次感,还增加了趣味性[2]。
3.3空间改造
在建筑环境设计中,色彩对室内空间具有改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空间规划的功能和空间调整的功能。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色彩的搭配可以根据室内空间的功能不同来进行规划,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倾向,在进行室内空间改造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色彩的情感倾向,从而更好的实现室内不同区域的功能。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和人力,同时还更加经济方便,最后需要对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调色,使不同功能的色彩与整体空间的色彩进行有效的结合。家庭住宅中的卧室,私密性比较高,如果选择鲜亮的色彩,会使人的精神处于亢奋阶段,不利于人们的休息,所以应该选择淡雅的色彩。针对办公区域,需要保持人们的头脑清醒,同时集中人们的注意力,所以可以选定纯度较低的活跃色彩,绿色和蓝色就是很好的选择,可以保持人们大脑的活跃。对于餐厅来说,可以选择橘黄色等暖系色彩。
4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色彩效果
4.1色彩烘托
在环境设计中,色彩发挥最大的作用便是烘托作用,尤其是在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中,色彩不仅会影响建筑环境的整体效果,也会影响建筑的整体造型。合理的搭配色彩可以将色彩和室内的空间协调,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空间的设计面积,从而影响人们的视觉感,改变人们视觉中的空间大小。色彩不仅可以装饰建筑物本身,也可以装饰用户的心情。色彩对人们的心理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就可以充分利用色彩调节人们心理的原理来进行设计,通过色彩的搭配来调节不同性格的人的心理,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3]。使用黄彩的搭配,可以营造一个温暖活波的居住气氛,让人觉得心情明朗,给人带来华贵的感觉。红色系列给人温暖、大方的感觉,紫色给人高贵、烂漫的感觉,给人一种神秘感,绿色系列给人自然、清晰的感觉,可以使人心情愉悦。
4.2色彩调和
在建筑环境设计中,还应该注重色彩的整体调和性。背景色是室内设计需要考虑的最主要问题,一般背景色的选定应该考虑到室内设计的整体风格。室内设计的背景色包括了天棚、地面和墙体的颜色,所以背景色的设计在选用了这三者的颜色之后,还应该考虑这三者颜色的协调与否,注重的是整体协调,而不应该过于重视某一个方面的背景设定。地面合适的色系不一定适合天棚或者墙体,所以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也不应该过于使用某一种色系。家具色彩同样是室内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具色彩的确定和背景色的确定是一样的,应该服从整体,家具色彩的搭配应该和室内设计的背景色相协调。在确定了整体装修的背景色之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装修色彩,室内设计的装修色彩主要包括门窗颜色、通风孔、壁柜和墙裙等地方的颜色使用,装修的色彩应该是和家具色彩以及背景色彩相协调的,在选定装修色彩的时候一般不建议根据自身的喜好在确定,而是更应该注重其与整体的协调。
4.3色量运用
色量是指建筑设计中运用色彩的面积和用色的纯度。色彩具有调节光线的作用,而不同的色彩调节光线的力度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的色彩的反射率是不一样的,其中白色的反射率最高,在70%-90%之间,其次就是灰色系的反射率,最后是黑色,黑色的反射率在10%以下。在进行建筑室内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楼房和房型的不同用途来进行色彩的合理搭配,使用不同的色量达到不同的效果。对于建筑的外部环境来说,色量的运用以简单为主,彩度以淡雅为主,明度以明亮为主[4]。
5建筑环境设计的艺术风格
5.1情感表达
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还应该关注用户的情感需求,情感元素是艺术的生命,但是情感艺术是无法精确的表达出来的,所以需要借助艺术形式将情感更好的表现出来。不同的室内空间由于色彩搭配的不一样、空间造型的不一样以及功能的不同都会给人不同的情感感受和心理体验。空间的整体感应该和进入这个空间环境的人们心理定势产生积极的情感融合,只有这样人们在进入这个空间环境之后才能产生愉悦的情感。如果环境的设计和人们的心理定势相违背,那么人们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反应,甚至会感到压抑和讨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所有元素在进入人们的感觉系统之后,构成了人的感官体验,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认知是由听觉、视觉、嗅觉等共同完成的,通过动态的组织空间设计元素让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得到满足,让人们感受到更好的艺术魅力。
5.2审美取向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个人的丰富性慢慢就转化为物的丰富性,人们在追求新奇、个性化的东西,最终都会转化为物的形态,也就是说物是人们需求的载体。设计师往往和用户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审美价值,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对用户的审美价值取向提出更高的重视。由于人们的主体审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用户的差异化、个性化越来越明显,设计者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已经不能将其看成为自己个人的表演舞台,室内环境设计已经不能是设计师的自我表达[5]。用户的审美价值取向受到文化、生活经历、年龄、性别和职业等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只有这样环境设计出来的最终效果才能与用户的审美取向相和谐,从而被用户接受和感悟。
5.3地域风格和传统元素
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艺术风情,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巧妙的运用地域文化,不仅可以突出设计师建筑环境设计中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同时还更统一获得当地人民的喜爱,也可以让外地的人们感受到当地的独特文化。通过开敞通透的布局,可以让建筑形式更加轻巧优雅,表现出一种和谐统一、自然的意境。在建筑风格中,还可以注重中西文化的结合。如图2,就是兼备中国传统元素的现代建筑设计图。文化具有非常强的传承性,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充分利用传统元素,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利用传统元素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对传统元素进行复制和模仿,而是通过对传统元素的转化和重构,对其进行重新诠释,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重新的演绎和创新[6]。
6结语
建筑环境设计中的环境是指室内空间环境、物理环境、视觉环境和建筑物周围环境等,从自然方面看,应该是客观环境和建筑内外环境的有机融合,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属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对建筑物形状、色彩和风格对建筑环境进行设计,为了设计出更符合人们审美的建筑环境,设计师需要不断升华自身的设计理念,提高建筑环境的设计水平,为人们打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徐伟.环境艺术中的模糊性思维探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124-125.
[2]李抒音.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艺术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3,21(8):9-11.
[3]金娟.建筑环境中的色彩艺术设计研究[J].文艺生活,2012,32(8):215-216.
[4]于洋,刘剑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表达与呈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34(05):93-95.
[5]周成广.域网建筑协同设计平台安全性与适用性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36(2):16.
篇8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环境艺术设计 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
新时期应把人文建设摆在高校图书馆建设重要位置上的重要思想得到了高校图书馆界的一致认同。与此同时,各高校图书馆已开始逐步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与管理模式。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艺术设计既是重视高校图书馆人文建设的重要体现,又是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作为高校的标志性建筑,高校图书馆建筑主体的造型设计与馆内外环境设计都备受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关注。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师生提高教育科研与学习水平的依托,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艺术设计总是能够直接影响高校师生阅读与学习的效率。心理学的研究已表明了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能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陶行知说:“一种生机勃勃,和谐稳定,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造型美观、环境优雅,使读者能在其中感受到愉悦的图书馆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读者的求知欲。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则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人性的熏陶。因而,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艺术设计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艺术设计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艺术是人们熟悉的重要文化现象,是通过文字、音符、色彩、线条、图像等文化标记,从审美的层次表现人类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艺术总是能够在生动的感性关照形式中集中体现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民族的审美情趣,能够使人从物质享受中获得精神享受。环境艺术设计是新兴的艺术设计门类,可以被看做是人类艺术创造活动的一种,是人们以艺术的手段来美化和完善自身生存空间的过程,是人们通过设计手段有意识地来物质化自己的审美理想。环境艺术设计以建筑学为基础,但与注重技术的建筑学相比,又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即更加注重建筑室内外环境的艺术气氛营造。环境艺术设计包含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自然景观设计等,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艺术设计是高校对图书馆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综合竞争实力、高校图书馆综合竞争实力的部分体现,是以艺术的手段美化图书馆建筑主体内外环境的设计活动。
一、图书馆外部环境艺术设计
图书馆外部环境主要指图书馆主建筑周围的环境,相关设计包括灯光、园艺、雕塑、绿化等种种造型。基于图书馆标志性建筑的地位,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主体的造型都相当考究。建筑艺术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高校图书馆的建筑主体在空间组合上,大小比例要符合图书馆的功能分区的布局,避免因外部造型导致内部空间的浪费。目前高校图书馆建筑的主体在质地、色彩及设计的节奏感方面都体现出舒适、明朗、简洁的时代特征。许多高校在校区的规划上,都将图书馆主体建筑落于校园中轴线上,或使其成为进入校园大门就首先进入视线的建筑,较多也颇有气势,但无论高校图书馆选址如何,都应为建筑主体周围留有较大面积的空地,使图书馆能够坐落于绿化或有园艺、雕塑等幽美的环境之中,能够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加之有很多高校为使图书馆内部环境尤其是大厅环境宽敞明亮,都使用了通透的玻璃墙面,当读者阅读疲惫时可向远处望过去,放松眼睛,因此,图书馆外部环境不仅应十分开阔,还应充分绿化。如果馆前空地面积足够大,还可以修建人工湖,使湖面波光粼粼,湖岸绿树成荫,营造使读者获得内心宁静的氛围。
英国城市规划理论家勒・柯布西埃大力提倡“阳光、空气、绿化”是城市住宅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认为:“绿是人类生命的欢乐与希望,草则是绿中最为舒适与柔软的,给人以安稳、闲适、豁达的心境。”在高校图书馆外部环境的艺术设计中,绿化也是基本要素,它不仅能衬托图书馆主建筑,使其艺术效果增强,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减少风沙污染,使人有亲近大自然之感。
与艺术表现手法相关,绿化或者说园艺,也是构图、绘画的过程,可通过大小、明暗、聚散、曲直等对比,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对绿化带进行规划。草坪即是较大的绿化面,可以将其划分空间,造出地形起伏等曲折变化。花坛或花圃因形状多样,大小错落有致,可视为点,根据不同季节选择植物进行搭配,做到四季常绿、四季花开。彩色能够为绿化带带来生气,丰富绿化造型。规则的绿树成荫或较高的绿植形成绿篱则可看做是线,可将绿化带分割,可分出绿化带的过道。
图书馆建筑主体与自然景色、人工景观融为一体,不仅丰富了图书馆建筑主体的设计,而且是校园文化艺术景点的共同构成。图书馆外部环境的艺术设计还应充分利用地形,结合地貌,巧用园艺小品,如雕塑、叠石、喷泉安排在绿化带的空处,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相互衬托,相映成趣。
二、图书馆内部环境艺术设计
图书馆内部环境是图书馆馆员与读者活动的场所,内部环境的艺术设计更为直接地影响馆员与读者工作、阅读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图书馆内部环境首先应设置周到的基础设施,艺术设计主要对基础设施周边空间和馆内空出来不进行阅读与工作利用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一定要认识到阅览室、书库等读者活动的场所并不仅仅是陈列图书资料的地方,读者自习室也不应该是仅有桌椅板凳的冰冷空间,进而强化艺术设计理念。
1.装饰与绿化
高校图书馆的内部装饰也是内部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读者的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影响。高校图书馆建筑一般墙面多、空间大,可装饰性强,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都会在大厅或走廊的墙面上悬挂名人肖像、名人名言书法、绘画作品等,这些悬挂的装饰能够增添图书馆整体的文化氛围。设计还应考虑选材能够激发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的学习热情,开阔读者眼界,拓宽读者思路。
绿化作为图书馆外部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图书馆内部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室内绿植能释放并保存更为丰富的负离子,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人的神经活动,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散,因而不容忽视。合理的馆内绿化可以改善馆内局部环境,除净化周围空气外,也使走廊、过道等空间显得更加生动,缓解读者阅读疲劳。室内绿化应根据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绿植或花卉进行装饰,如图书馆的大厅空间较大,通常摆放展板供读者观赏品评或设置座椅供读者休息与交流,展板四周可安置精巧的盆栽,装饰展板,其他空间则应以安排轮廓自然、较为大气的绿植为主。在图书借阅室或阅览室内,可雅中求静,选择体态较为轻盈的绿植,如文竹、滴水观音、绿萝、富贵竹等。室内四季摆放花草,能使室内环境保持格调高雅,增添情趣,能够持续对读者产生感染力和吸引力。室内植物的摆放也可进行色彩搭配、艺术造型,植物与室内其他要素的搭配务必和谐统一,进而产生艺术的美学效应。
2.色彩与照明
色彩、色调与图书馆内部环境的任何装饰因素都息息相关,色彩、色调的过程运用是图书馆内部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单纯色彩、色调的使用会增加读者的紧张或疲劳感,因而有必要进行合理搭配。色彩、色调总是直接刺激读者的视觉,直接影响读者对空间审美的感受,自然合理的色彩、色调的搭配与色调明暗对比的运用也能使读者获得精神享受,因而,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艺术设计不仅要考虑色彩、色调的冷暖搭配问题,而且要考虑色彩、色调对读者心理的影响。色彩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了色彩的功能性,比如绿色可使人消除困倦,蓝色可使人有宁静之感;冷色调给人清净、凉爽的感觉,暖色调给人兴奋或温馨感。总体来说,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应以营造稳定、柔和、淡雅的阅读氛围为主,如墙面宜选用白色或淡黄色,地面可选用稳重的灰色或淡青色、浅棕色,书库的架位若较为密集,则应使用亮色书架增加间距感和书库内的空间感。
图书馆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应为读者提供明亮、安静的阅读环境,设计时应考虑好光线强弱与环境的关系。光线过强会使读者感到刺眼,增加阅读疲劳感;光线过弱会使读者感到精力较难集中,阅读费力。因此,馆内灯光艺术设计首先应注重采光的合理性,以读者的舒适感为设计基础,一般情况下,最好使用与日光光谱较为接近的荧光灯照明,保证光线分布均匀。图书馆的灯光艺术设计除了照明外,还有调节室内色彩、营造气氛、造型与划分区域等功能,设计者可精心安排。当然,白天最好还是多利用自然光线采光,广角窗或玻璃墙面的设计都能收到装饰和采光的佳效,在环保、节省能源的同时,增加读者阅读的自然感、舒适度。
图书馆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为图书馆的读者与馆员服务的,设计首先应遵循“以人为本”的适用性原则,以使读者与馆员感到舒适满意为设计基准。图书馆环境艺术设计还应遵循美观性原则,保证图书馆内部与外部的环境设计是和谐、统一的,无论馆内外色彩、色调,还是雕塑、绿化造型都能达到协调一致,共同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最后,设计还应遵循个性化原则,使各馆的视觉识别突出个性,突出自己的优势,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参考文献:
[1]马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周澜.关于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构建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篇9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设计;节约环保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资源能源非常紧缺,而建筑行业本身又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建筑工程复杂庞大,要想落实建筑节能,就要做好每一步的建筑设计。所以就要全面考虑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贯彻落实全面的建筑节能,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
1 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 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 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1.1 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 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位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可以在建筑周围合理布置树木、植被,既可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从而减少空调能耗。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作用。
1.3 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像蒙古包的圆形平面,圆锥形屋顶能有效地适应草原的恶劣气候,起到减少建筑的散热面积、抵抗风沙的效果;对于沿海湿热地区,引入自然通风对节能非常重要,在规划布局上,可以通过建筑的向阳面和背阴面形成不同的气压,即使在无风时也能形成通风,在建筑体型设计上形成风洞,使自然风在其中回旋得到极好的通风效 果,达到节能的目的。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均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这一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2. 单体的节能设计
单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各部分的节能构造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以及一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设计与选择等,来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要求之外,通过对建筑各部位(屋顶、楼板、墙体、门窗、梁柱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建筑材料自身特性的有利条件,减少能耗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2.1 屋顶的节能设计。屋顶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建筑室内与外部空间能量发生交换,造成室内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位之一。我们通常主要采取以下节能措施:①采用坡屋顶;②屋面设保温层;③根据不同地区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屋面(架空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种植屋面等)。
2.2 楼板的节能设计。主要是利用其结构中空空间,以及对房间顶板的吊顶造型加以设计利用。如将循环水管布置预制楼板的中空孔中或现浇板面上,夏季可以利用冷水循环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利用热水循环取暖。
2.3 建筑墙体的节能设计。墙体是建筑室内与外部空间接触面积很大,容易造成室内能量损失的部位。墙体的节能设计,除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正常做好墙体保温、防潮、隔热等措施以外,还应体现在改善微气候环境条件的特殊构造上,如寒冷地区的夹心墙体设计、被动式太阳房中各种蓄热墙体(如水墙)设计以及国外较多采用的导风墙体设计。如,在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槟榔屿州MennaruUmno大厦外墙中,则外加了一种“捕风墙”的特殊构造设计,在建筑两侧设阳台开口,开口两侧外墙上布置两片挡风墙,使两通风墙形成喇叭状的口袋,将风捕捉到阳台内,然后通过阳台门的开口大小控制进风量,形成“空气锁”,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通风。
2.4 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据统计资料,在我国既有的高耗能建筑中有40%的耗能是通过门窗散失的。因此,解决好门窗节能的问题相当重要。门窗的节能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4.1 控制建筑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从而减少不利朝向外窗的能量损失。如在寒冷地区,尽量减少北向开窗面积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冬季能耗损失;
2.4.2 设置各种形式的外遮阳:我国节能标准中规定,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中,夏季制冷负荷大的建筑的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宜设置外部遮阳;设置外遮阳后,建筑的夏季制冷能耗会有比较明显的降低
2.4.3 合理地组织门窗的通风换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少用、不用空调通风;
2.4.4 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外门宜设门斗或采取其它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其它地区建筑外门也应采取保温隔热节能措施;
2.4.5 选择节能性能高的建筑门窗和幕墙: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要改变消极保温隔热的单一节能观念,把节能和合理利用太阳能、地下热(水)能、风能结合起来,积极选择节能和用能(利用太阳能、冷能、风能、地热能)相结合的门窗及幕墙产品。
2.5 建筑物围护结构细部的节能设计。细部的节能设计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节能也非常重要,应从以下各部位着手:
2.5.1 热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温与“断桥”措施,热桥部位主要指建筑外维护结构中热量传递较快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架空楼板等部位;
2.5.2 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阳台、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装饰线等均应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
2.5.3 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
2.5.4 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
2.5.5 门、窗框四周与抹灰层之间的缝隙,宜采用保温材料和嵌缝密封膏密封,避免不同材料界面开裂,影响门、窗的热工性能;
2.5.6 采用全玻璃幕墙时,隔墙、楼板或梁与幕墙之间的间隙,应填充保温材料。
3. 选用建筑节能材料
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实现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会不断被研制出来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了节能作用。如新型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在墙体、屋面构造中的应用,达到了更好的保温防潮效果;新型隔热玻璃和框体材料在建筑外门窗中的应用,起到了更好的隔热降耗效果;采用可调节的铝材遮阳板,达到遮阳的目的。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掘出一些地方节能材料,更好地应用到建筑节能中去。
篇10
关键词:建筑小品 住宅小区 人文环境 民族文化
在忙碌紧张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能获得片让紧张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憩的场所,而住宅小区则承担着为人们提供一个交通便利、有个人独处空间,又有公众之间交往的自然而和谐的场所的使命,因此,住宅小区环境设计除了必须具有严格的设计功能之外,更应体现出丰富的人文关怀观念然而,在当前我国迅猛发展的住宅小区环境建设上,环境的规划等诸方面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以至人文环境建设与地区的整体建设不能同步发展,甚至在有些地区为了追求某种更大的利益,已经将当地有特色的人文环境丢掉了。
1.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重点
近些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对生活周边的环境要求也不断提升。本世纪是人类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实践证明,园林环境景观不仅有利于城市整体景观的创造,保持住宅的长远效益,而且,有助于增加经济回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加快销售速度,为企业树立形象,建立信誉人们对住宅小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室内的要求,而是更加注重住宅小区的外部环境,所以住宅小区的环境好坏会直接影响其各个方面的指标。时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由以前的能住、房子面积要大,转变到住得开心、生活舒适且有品位。
2.住宅小区环境的营造
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住宅小区及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居住小区的建设在城市中的建设量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当人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心理需求往往变得越来越重要。居住环境设计是提高居住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总平面布局,一个活泼生动有机的外部空问;其次是优美的户外环境。
2.1住宅小区外部环境
住宅小区外部环境指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环境,它直接影响着小区的整体大环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要素要使自然美为小区内的人文美服务,使市景与园景、内景与外景、山景与水景相互因借,结成整体,这些因素是住宅小区整体环境优劣的前提。环境景观布局应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布局疏密适当,使建筑群体之间最大限度地互助共存,以扩大环境容量景观设置要有主有从,层次分明,相互呼应,协调共济,形成有机的统体。
2.2住宅小区内部环境
住宅小区内的住宅楼分布、自然景观、绿化面积、人工景观各交通组织等都属于其内部环境。现代住宅整体设计要消除人、环境、建筑之间的距离,使它们形成和谐的整体。把握住空间的本质,追求空间的异质化,以精心布置的随机性、组织性作为空间组织的原则,将住宅楼和空问元素加以分解、变形和重组。
2.3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居住区内必须体现在人文环境上,满足邻里交往、儿童教育、照顾老人和残疾人、安全等功能要求,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习性和活动习惯而合理地配置场地设施激发住户进行户外活动的兴趣,引导其生活方式向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3.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是指那些体量小、功能简单的“小建筑”,强调其在所处环境中的装饰性。建筑小品在住宅小区中如布置得当,会强烈地吸引人们的视线,可胜过其它景物,更能突出住宅小区的文化氛围可以说建筑小品的地位,如同一个人的肢体与五官,它能使主体躯干(住宅小区)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个性与美感。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时代文化的载体又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住区的标志,成为居住区环境的闪光点。
4.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
建筑小品具有精美灵巧和多样化的特点,在设计创作时要做到:景致随机,不拘一格,在有限空间得其天趣,切忌生搬硬套和雷同,并要符合适用、坚固、民族、经济、美观的原则。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
4.1实用性
建筑小品必须是实用性亲近环境,这样才能给住户带来实在感受与方便的使用功能。建筑小品设计不仅要丰富有趣,而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所有的环境景观设施均是为居住者使用服务的,应将环境确实利用起来。
4.2先进性
环境景观在满足现在用户需求的同时,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时代的进程、环境景观的深化留有发展余地。在设计上技术应适当超前,应充分利用高科技、高智慧型设施,如自动化、喷灌、光控、声控及电子技术等设施,使我们的环境景观向智慧型发展。
4.3经济性
设计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注重其经济性在使用材料上要注重性能比的优化,要考虑物业管理的高效率和使用的方便。在使用高智慧型的技艺上,要注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以有利于管理。
4.4民族性
民族性,也可以说成地方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是十分重视住区的人文环境建设的。几千年来,各地区各民族的劳动人民,根据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为自己的住区创造了五彩缤纷风格迥异的人文环境与不尽相同的中国居住文化。建筑小品更具有体现民族文化、地方特点的特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