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学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文化方向 泰语教学 教学现状

自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开办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地处该区域桥头堡位置的广西,人文传统、生活习惯、地理位置与东盟国家接近,成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交流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双方高等教育合作方兴未艾,中等教育合作得到拓展,职业教育合作不断延伸。广西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不断升温,并取得可喜成就,跨国培养的实用型技能毕业生成为热门人才,大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河池学院中文系从2009年开始开设了对外汉语(泰国语言文化方向)专业。

1. 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泰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泰语课程制定的教学大纲是:第一学期学习《基础泰语》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第二学期《泰语视听说》及《泰语写作》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第三学期学习《泰语翻译》,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

针对该教学大纲,教师给学生订了4本教材,分别是:

第一个学期《基础泰语》,让学生复印了一本内部版的学习泰语基础的资料。该资料系统全面地将泰语最基础的语音知识归纳在一起,让泰语零基础的学生比较容易地去接受和学习。

第二学期《泰语视听说》使用的是《泰语三百句》,北京大学出版社,傅增有编著。此教材主要是为了使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泰语日常用语而编写的,每课配有场景对话,提供一个生动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开口练习巩固知识,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

第二学期《泰语写作》没有给订阅教材,其原因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没有关于《泰语写作》的教材。

第三学期《泰语翻译》的教材是《实用泰汉翻译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高彦德、李志雄主编。该教材以介绍泰国国庆与文化为主,每课由教学重点、课文、词语注释、重点句子翻译注释、练习和补充词语等七部分组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泰国文化的学习及翻译练习,有效地提升泰汉翻译能力和语言转换水平。《泰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梁源灵主编。该书包括翻译概论、泰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词义的选择和运用、翻译的技巧、翻译中的增补、省略和重复等进行简明扼要的理论阐述,让学生能从大量的实践中领会到翻译的技巧,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翻译水平。

2.问题所在

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给学生订阅的教材基本上符合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考虑到泰语是小语种,其国内的教材市场提供的书籍还远远不能满足泰语学习的需要,因此比较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比如第一个学期任课老师给学生使用的是复印的资料,是根据学生的零基础的情况来定的。泰语的难点是语音,往往拼读课文比理解课文难。但由于周学时只有2节,学生每周只上一次课,时隔一周再来学习,很多音都忘记或者读偏了。《基础泰语》只开设一个学期,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往往这本教材上的东西还没有学完就得换科目换教材了,基础的东西没掌握,何谈进一步学习其他东西?因此《基础泰语》的课时量不够,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的进度,学生也很难掌握好泰语语音的基础。

《泰语视听说》这门课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必须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拼读没有问题,单词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开设,而教学大纲却把该门课程排在第二个学期来进行。这样安排不够科学,其原因在于学生只上了一个学期的课,语音部分才刚刚结束,就要进行视、听、说的训练,在学习的链接上是脱节的、不切实际的。而且在排课的时候,该系也没有安排有多媒体教室来给学生上课。

《泰语写作》是针对高层次泰语人才才开设的一门课。比如语文课,会对连句子都不会造的学生开设作文课吗?学生的泰语还未达到写作的水平,开设这门课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

《泰语翻译》教师给学生订了两本教材,《实用泰汉翻译教程》是高等院校中文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课教材,此书可使用一个学期,但是必须保证周学时达到4―6节才能学完。《泰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是让学生自学的一本书籍,目的是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非泰语专业的学生中,没必要开设这门课,因为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谈不上翻译。翻译学讲究“信、达、雅”,根据学生的泰语水平,最基本的“信”都很难达到。

3.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解决以上问题的相应对策。

3.1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语言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作出选择,其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内容,并为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细化处理。大纲除了要对语言内容和语言要素进行描述外,还要设计语言的其他内容,并且反映语言的教学理念、形式和方法(范爱克,1975)。教学大纲的制定是针对学习者而言的,其出发点就是适合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符合学习者对语言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也要指明适合学习者学习习惯和要求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目前的教学大纲对学生的泰语学习目标要求较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且没有明确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其规定的教学内容不实用,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泰语以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因此,修订教学大纲,使新的大纲教学适合学生零起点的泰语水平,满足学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教学理论和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是改变中文系泰语教学状况的当务之急。

建议重新拟定的泰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为:第一学期学习《泰语语音》,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二学期《基础泰语》,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三学期学习《综合泰语》,上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四学期学习《泰语视听说》,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

3.2选用适当的教材。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重新选定了一套教材(廖宇夫编,《基础泰语》(1―3册),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出版,该教材(附MP3光盘一张)。这套教材从语音、词语、句子到文章整体性、连接性比较好。不像以前使用的教材,一本教材跟另一本教材链接不上,教学内容繁杂陈旧,句子冗长,语言缺乏时代性,导致教材缺乏趣味性和科学性,失去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且整套教材包含了泰语语音、泰语基础、泰语听力、泰语口语的内容,教师就不用根据不同的课程名称来选不同的教材,学生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教材。

3.3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根据修订的教学大纲,结合选取教材的特点,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而改变,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两种课堂教学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使学生的泰语学习处于良性上升状态。

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根本上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基础语言理论知识和形成较为系统的泰语语言体系。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和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二是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认知法的教学原则之一是“母语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应该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必要是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则”,而且,“把新的语言材料跟学生母语和目的语已有的知识衔接起来,跟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选择和创造合适的情境教学”。因此,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泰语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媒体课堂教学可有效实践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是两种教学理论体系的结合,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既可促进和完善学生基础泰语知识的学习,又可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通过多媒体提供的教学材料,进一步了解泰国人民的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从而激发学习泰语的内在动机,提高对泰语的学习兴趣。

3.4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

根据前面谈到的修订教学大纲、选用适当的教材、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建议采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一致的测试方式: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具体细节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教师把平时学生的课堂表现列入测试分值之一,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而期末的成绩则是一个学期阶段整体效果的显现;口试与笔试的结合则可以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交际能力,这一反拨作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该测试方法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也符合学生的要求。

4.结语

对外汉语专业的很我学生刚进校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新专业学习上,大部分学生的对新的课程倍感兴趣,可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不合理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所以,本文通过对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泰国语言文化方向学生泰语教学状况的分析,发现该系泰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并且希望对对外汉语专业泰语语言文化方向学生的泰语教学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篇2

理论授课渗透科研动态,提高学生科研意识

首先,生态学授课过程中,每章结束后设单独一次课来做生态学方向的进展专题。例如,在第三章《种群生态学》中设“植物化感作用及应用”专题,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中设“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专题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热点的了解[5],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而且,在理论授课中,结合生态学知识点,介绍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成果。例如,介绍东北师范大学“重污染支流伊通河水污染治理与河道生态恢复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与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综合示范项目)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线虫对铜锌污染土壤的生物指示作用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际应用价值。对生态学科研成果进行介绍,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学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以及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学生重视生态学的实践性。

同时,介绍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生态学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置,为学生考研提供方向。例如,介绍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的生态学专业包括系统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产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毒理学等六个方向,介绍南京农业大学的生态学专业包括信息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六个方向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为他们考研和从事工作确定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实验授课结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

一方面,在实验课的内容设计上结合教师在生态学方面的科研优势,利用承担科研课题的条件,设置综合性和研究型实验[6]。结合教师的教育厅课题和佳木斯大学青年项目,带领学生对土壤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实验中提高学生准备试验、设计实验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如“生命表的编制”实验中,不再是教师的单独讲授,而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由师提供枝角目分科检索表,让学生主动学习水蚤中裸腹蚤属、象鼻蚤属和低额蚤属等的鉴定方法。在“种群增长模型”试验中,教师给出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多小核草履虫和棘尾虫的图片和区分依据,由学生尝试来做出不同物种的种群增长模型。

实验课程内容上增加相关知识内容的讲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在“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试验中,介绍DPS、SPSS和SAS统计软件的应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处理。学生掌握了生态学野外取样、群落调查及数据统计等技能,具备了独立进行研究实验的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及毕业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篇3

关键词:道路;生态学;景观;生态;问题

1 道路生态学中景观生态问题的研究方法

道路生态学中景观生态问题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对道路修建区域环境破坏状况的分析研究、对生物的调查研究以及对环境、生物、景观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1.1 对道路修建区域环境破坏状况的分析研究肥市 对环境破坏状况的分析研究主要是指道路的修建对道路两旁及所属区域的土地、植被等破坏情况的调查分析。这种研究方式主要是针对那些拥有丰富的森林、岩石、山地的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的地带。通过比对道路修建前后该区域各因子出现的差异来分析道路对景观的影响,这种方式尤其是被欧洲国家所重视。

1.2 对生物的调查研究 对生物的调查研究是指通过对道路影响区域的物种组成、迁移和死亡率等因子的调查,统计分析道路对物种生存或迁移的影响。具体可以通过对所研究区域的物种组成成分、密度等的调查及对道路致死事件的统计,来分析道路建设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这种方式可以很直接的反映出研究区域生物的生存状况,并以此推断出道路对生物物种的影响程度。

1.3 综合分析 破坏环境和景观的因素有很多,在进行道路生态学研究时不能以偏概全,将所有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全部归咎于道路建设上来。而应该将诸如房屋密度、土地所用权、土地覆盖和土壤类型等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与道路建设结合起来,进而全面考虑道路与生态环境、景观格局、土地利用变化等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各因子对景观格局的影响,避免因调查对象的片面性而造成研究结论的偏颇。

2 道路生态学中的景观生态问题

道路是交通运输的载体,是人们出行的基础,道路的景观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观感,而且与生物的繁殖、迁徙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如何避免道路建设对动物季节性迁徙造成的不良干扰、降低动植物的死亡率、有效扼制日益加快的物种灭绝速度等都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道路建设速度也空前加快。铁路、公路、高速路等等从以往的纵横交错发展到如今的宛如条条长龙互相盘缠。道路的修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和区域景观的严重影响。研究表明,国内外大兴修路工程首先破坏了道路两旁的植被。植被的破坏严重干扰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小型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大了它们的死亡率。从生物链关系的角度讲,等同于破坏了生态平衡。20世纪90年代,GIS和遥感技术得到发展,科学家们利用这一技术对道路生态学中景观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大肆修建道路,不仅干扰了动物的活动,而且对岩石、山地、森林的景观结构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加速了它们的破碎化。

3 道路生态学中景观生态问题的研究方向

道路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它的研究需要从理论方面、道路对生态的影响方面、道路与土地利用关系方面进行。首先,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对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国外取得了非常多堪称权威的成果。比较经典的就有Spellerberg出版的《道路的生态影响》,它主要阐述了道路的直接生态和理化影响,列举了多方面考证结论和实例,提出现有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不足以解决道路系统带来的问题。同时,作者提出道路生态学是21世纪的前沿学科;其次,从道路对生态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很多学者认为道路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王”,因为道路的修建毁坏了生态环境,交通流量的增加带来大量的固体污染和噪音污染,影响物种的繁殖和生长。同时,道路还会导致加大区域景观的破碎化,而且这种破碎化对周围生境的影响远大于道路建设本身导致的生境破坏,并且道路的密度越大,景观的破碎程度也就越深;第三,从道路与土地利用关系方面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式主要是对道路两侧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引起变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对于这种研究,很多学者普遍认为道路是导致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也有很多有关于LUCC(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比如我国张镱锂通过对青藏公路的研究发现,道路的修建导致沿线建设用地增加迅速,而耕地等则大幅减少等等。

4 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道路生态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方向等。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对道路生态学中景观生态问题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研究起步晚、没有完善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不够整合和深入等等。因此,国家的相关研究机构还需要加大对道路生态学的研究力度,减少道路工程带来的问题,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思,孔德良.基于道路网络特征的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林地景观的影响——以深圳市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12(2)

篇4

关键词:生态学;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51-02

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通过生态学研究可以了解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与变化规律。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如何解决如今全球所面临的各种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众多生态问题。在如今这个十分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下,生态学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这表明了社会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急迫渴求,生态学专业的发展将会具有美好的前景。农林业是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农林高校在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学专业人才方面既担负着重要责任,也拥有一些特殊的优势和便利条件。本文对农林生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就其改革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需求分析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的战略地位上。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生态学专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生态学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也要求我们去对生态学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如今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已经让环境问题国际化,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众多的国际环境焦点问题进行还原以及传递国际重要会议的精神,就需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原始的教学资源,而这对学生的英语识读或者听说能力的要求都较高。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时播放一个13岁女孩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讲话,在讲解生物与环境时为学生播放美国黄石公园的相关视频时基本都是使用的英文版的内容,而且在生态专业的后续课程设置还拥有相关的专业英语学习,如果在相关的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那么就能够为后续的专业英语的学习减轻压力,并且还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当前生态学专业中存在的名词概念较多、学科较多、内容也相互影响、理解和记忆非常困难等特征,对老师的教学以及高校生的学习形成了许多的难题;多年来,老师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和不能发挥真正优势的“多媒体”应用,高校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没有参加到教学本身中,根本不能增加对学习的兴趣,整个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干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更是空谈;生态学课程优化方面研究不够,且生态学理论的课时相对较多,实践的机会过少,一样干扰着生态学教学成果和降低高校生理论同现实联系的才能。

当前的生态学专业除去学校开设的公共课程外,生态学专业还开设有多门基础课程,其中包括有土壤学、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资源学等多门课程。但是在这些课程设置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

1.课程以及课程内容上存在较多的重叠。在对课程的设立上需要考虑到专业的综合性与应用性,虽然需要一定的数量,但是却不能够忽视了各个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叠。例如生态规划与生态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就有着较大的交叉关系,重复的内容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没有明确的专题方向。生态学专业有着非常强的理论性,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专题方向,那么就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激发学生的心情,也很容易让学生因为在知识结构上的趋同而导致他们的竞争优势不强,也难以实现就业分流,在这方面的探索需要进一步加强。

3.重复使用实习基地。通过实习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相当重要,但是当前学校中能够满足要求的实习基地相当少,并且专业所能够获得的实习经费也相当有限,这就使得很多课程的实习需要在同一个地方开展,不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二、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参考书的选择。挑选适宜的参考书,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将相应专业的前沿发展情况、最近的研究产品与当前热点等加入到授课中,能使高校生得以接触更广的知识面。授课内容的及时更新是生态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授课内容不仅要突出专业性,而且要对身边的实际情况加以关注,增强高校生使用理论研究现实的环境状况,并从中归纳出生态学原理,能够使高校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加以巩固。

2.优化课程设计。在对生态学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时,可以考虑使用专题的模式来对课程进行优化。主要可以分为基础专业课程设计与专题方向课程设计两大模块。在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统计,以了解课程中知识点的重叠之处,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在设计专题时可以根据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来设计专题方向,例如可以分为生态规划、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设计等多个专题方向。在每一个专题中,所设置的课程都必须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同时还需要根据设计的专题的方向来选择和设计实习基地,这样才能让实习基地具有较为明确的功能分类。通过专业的专题方向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对相关的课程进行选择,同时还能够根据学生所在的专题的方向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帮助学生为未来毕业时的就业分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进考评方式。在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因为不是以专题来设置的,缺少针对性,很容易让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感到茫然。通过专题改革之后,课程设置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这能够让学生清楚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考评时不能像以前那样一把抓,这样对学生的成长不利。例如在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熟悉各种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那么就是这门课程教学的成功。同时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要能够看到学生的细微进步,都需要对学生进行肯定,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前进步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教学也是如此,评价考核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一种肯定,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为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专题方向来为学生设定出合理的评价内容,不仅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同时也可以增加竞赛考核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考核。

4.加强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特别是专业课程通过专题方向的整合之后,就需要对实践基地进行改善以满足不同方向的具体需要。对于实践基地不能够仅仅是依靠学校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时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建设不同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专题学习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对社会的需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早地适应社会。

三、结语

生态专业属于一门新兴专业,即使是对于农林高校来说其在课程设置上也有很多是处于探索的阶段,而对于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就业等都存在许多不够合理的地方。农林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顺应社会需求,适时开展生态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为生态环境建设输送合适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杨洪晓,潘艳霞.农林院校生态学教育的任务、问题与改进[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2]王智红.生态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0).

[3]王光军,田大伦,闫文德,朱凡.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

篇5

[关键词]波兹曼;媒介生态学;娱乐化;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6-0019-06

李西建(1955-),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文化理论;

张春娟(1975-),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陕西西安 710062)

按照学界的基本看法,把生态学思想引入传播研究或媒介研究领域,并提出“媒介生态学”这一概念的,是多伦多学派的领军人物马歇尔·麦克卢汉,但使用与阐释这一命题的却是纽约学派的主帅尼尔·波兹曼。自“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这一定义和范式被提出后,它就成了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命题和基础分析框架。有感于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所显示的深刻的文化反省与理论预见,结合消费时代人类生存境况与文化形态的种种变化,本文以消费时代的价值期待为主旨,结合消费时代“泛娱乐化”现象,进一步探讨媒介生态学的另一理论面向及其未来。

一、《娱乐至死》与消费时代的娱乐问题

篇6

【关键词】生态学理念;高校英语;教学启示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

生态化已经渐趋成为了当前高校教学的一种趋势,关于生态学的研究也层出不穷,这些与教育以及教育学相关的研究为教育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进一步的促进了教育学的研究与发展。

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基于这种研究内容,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是教育与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化规律。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理论,高校的英语教育研究不仅要着眼于师生之间的关系、生生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对师生与他们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考虑与研究,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阻碍生态教学实施的障碍

(一)生态因子之间不平衡

作为生态教学理论的构成因子,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以及中心,对教学活动进行着全面的掌控。而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学生不仅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也不会在思想表达方面受到教师的重视,长时间的不平等关系,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教学效率便难以提升。

(二)认知程度的不平衡

理想状态下的教育生态学理论条件下,各个因子之间应该是和谐而平等的相处模式,但是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工作中,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认知方面并不平等。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指导进行教学的设计以及安排,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校水平不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会认为教师教授的内容过于简单,而另一部分则会认为教授的内容具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环境的束缚

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响会对环境造成反作用,影响与塑造着生态环境,进而形成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但是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并不具有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性质,难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高校的英语教育工作基本都具有几年之内不会变动的特点,加上教学工作不能够与时代接轨,致使高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不具有动态发展的环境限制了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三、生态教学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教学理论强调的是外部教学环境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帮扶与促进,强调的是通过师生以及生生之间关系与地位的改善来推动教学环境的改善。这种相互关系的阐述与注重,为当今的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带来了启示与灵感,为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了方向。

(一)提升师生之间关系的平等性

教育生态学理论认为在同一个生态环境中每一个环境因子都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与影响,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为此,需要通过以提升师生之间的平等性的方法来提升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

知识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所以知识的传授过程是提升与改善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主要环节。虽然教师在知识的储备以及知识的理解程度等方面都要高于学生,但是这不意味着教师就能够将学生视为简单的知识接收者,进行硬性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生态教育学强调的是环境因子之间的平等性以及相互促进性,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的现象难以适应生态教育学理论的要求,急需院校进行改革与完善。

为了提升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以及平等地位,需要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能够与学生之间进行恰当适度的情感交流,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促进教学环境的发展。

(二)开放教学环境

生态环境具有较明显的内部性,但是在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生态环境都在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进行着能量的交换以及信息的交流,这种开放式的环境特征不仅促进了个体生态环境的发展,更提升了整个大环境的质量,进而实现了和谐共进。

这种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教育学的研究,需要高校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出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不仅表现为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效率,同时也表现为对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鼓励。

根据生态学的理论,交流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开放的生态环境也能够提升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水平。为此,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的时候便公布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及时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教学计划的完善;增加英语教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促进英语教学在师生共同努力的条件下实现发展进步;同时也可以通过校际之间的交流与竞赛的方式,激发本校教学理念的完善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园林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732057

前言

伴随着生态学的出现与发展,风景园林设计思想也逐步经历着“人定胜天”、“以人为本”到“遵循自然”3个阶段。自19世纪下半叶至今,乡土化设计、自然式设计、保护性设计以及恢复性设计成为生态设计思想的4种倾向,在保护性设计中,麦克哈格开创了园林生态设计的科学时代。园林生态学是传统生态学向宏观方向发展的自然延伸,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景观格局、生态过程和尺度,景观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从研究层次来分,由生态系统、景观和区域深入到城市园林绿地的范畴,其中生态评价、斑块和廊道等理论为园林绿地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与方法,使园林规划在形式和功能相结合的同时发挥着生态效益。

随着园林生态学研究的深入,新的学科生长点在知识交叉融合中得到形成与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水域景观生态学、景观综合模拟、多功能景观研究、景观遗传学、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性科学5个方面,“海绵城市”则是解决城市水域景观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途径。

1 海绵城市理论内涵

海绵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去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其工作机理为:在保证城市排水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自然方式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雨水的吸收、蓄水、渗水、净水,并在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从而促进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2 海绵城市建设路径

海绵城市转变排水防涝思路,主要体现在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低影响开发3个方面,其建设路径通过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净化利用来实现。首先,在能产生雨水径流的起始场所以建造雨水花园、屋顶花园、下凹绿地、透水铺装等景观元素来汇聚并吸收降水,补充地下水源。当地面入渗能力小于降雨强度时,则结合园林设计手法配置植物、挖沟筑渠、建造景观等过滤净化雨水,随后将溢流汇集的雨水运输到生态湿地、景观雨水塘等,若景观水体容量达到饱和,则溢流至人工蓄洪池或城市河道。

2.1 雨水收集系统

2.1.1 绿地生态水渠

针对现存地形条件和景观需求设计3种形式各异的绿地生态水渠:对截洪沟改造利用,成为收集、存储、过滤3种功能兼具的生态水渠;在山坳设置引水渠,将雨水引入人工湿地进行过滤净化处理;结合现状地形设计渗透式采集通道。

2.1.2 道路渗滤沟

不同位置及不同使用功能场地在设置渗滤沟时同样采取不同形式:园路因行人较多,雨水受一定程度污染,渗滤沟需结合绿地过滤设计渗滤沟;硬质广场路面每隔20m左右设置渗滤沟,设计时需结合地面找坡及铺装设计;停车场应在植草砖停车区设计多孔沥青车道,尽可能让雨水下渗,并结合弃流及土壤渗滤设置穿孔管集水。

2.1.3 渗透性铺装

渗透性铺装具有入渗、滞留的能力,能够让雨水回归大地,解决地下水回灌问题。透水铺装成功实例很多,例如,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山路道路,全长84km,断面宽50m,道路坡度2.8%,横坡1.5%,人非混行道横坡1%。机动车道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人非混行道路面为普通花砖铺砌。该工程通过雨水下渗实现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同时提高了绿化带土壤保水量,降低绿化用水量。然而,人流密集的主广场上在污染清理和耐用性上均存在一定问题,所以不宜选用透水性过高的铺装材料。因此,透水铺装的应用中有很大考究。

2.2 雨水贮存系统

2.2.1 人工湖

结合景观水景要求设计人工湖,建设时溢流口与驳岸的标高都应根据常水位设计,一般溢流口要高于常水位10cm,这样处理在保证使用者亲水活动的同时,又为雨季蓄水打下基础。此外,人工湖多设有若干水生植物种植池,丰富湖区景观效果;沉积雨水携带的泥沙,保证湖水清洁。

2.2.2 地下贮水池

结合生态水渠、道路渗滤沟等集水系统设计地下贮水池,根据场地条件及绿化灌溉就近原则可将贮水池分为2种形式:草坪高位坡地上多设自动滴灌式贮水池,将清水池中雨水抽取后贮存于坡顶土层下方贮水池中,利用重力作用灌溉下游草坪;高位集水沟收集过滤的雨水是山地贮水池的主要水源,经过滤后在重力作用下直接供给附近低标高厕所冲厕以及绿地灌溉。

2.3 雨水净化系统

2.3.1 土壤渗滤净化

大部分雨水先通过土壤渗滤净化后再进行收集,收集后的雨水由穿孔管排入次级净化池或贮存在渗滤池中,未经过土壤渗滤的表层水一般由水生植物过滤后排入初级净化池中。

2.3.2 人工湿地净化

人工湿地净化由2个处理过程组成,初级净化池,未经土壤渗滤的雨水在此经过第一步净化;次级净化池,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经土壤渗滤排出的雨水在此进一步净化。初级净化池与次级净化池之间、次级净化池与清水池之间用水泵进行联接。

2.3.3 生物处理净化

生物处理净化为利用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多与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结合。如生物滞留池,通过利用流经区域的土壤和植被来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最终,将径流作为片流传递到治理区。在治理区中有草地隔离带,水洼区,有机层或覆盖层等。

3 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规划中的实例分析

位于柏林的波茨坦广场承载着东、西柏林分裂而遗留的历史创伤,由戴水道设计。广场建设中,水面用地占总面积的19%,可收纳周边屋面和地面雨水约1.5万m?,以水作为设计主题能够营造出的所有可能性捕获了人们的想象力;以雨水作为如厕冲水和灌溉绿色空间的建议符合生态需求。另外,这样的设计提供了建造阶段不降低地下水位、且能够适当收集建筑体滑落雨水、填充附近运河的可行性。

玛琳黛德丽广场水体是波茨坦广场设计的亮点,水体自主体部分向流动阶梯滑行,在此处创造出具有韵律感的波形结构,之后毗邻广场,水体从两侧缓缓移动穿过线形水阶,清晰地与建筑体形态呼应。最终,水流进入一个狭窄的水渠。这一设计的实施使水质保持很好,对于降雨也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同时能够节约建筑物内部的净水消耗量。用设计语言来讲,这一处具有城市水敏特征的设计赋予了波茨坦广场开放空间独特的魅力。

4 结束语

海绵城市建设是生态设计研究的一大突破,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的转型,它通过利用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地上和地下相结合、人工和自然相结合,解决了城市内涝、水体黑臭等问题,起到调节微气候、改善水生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相关建设的分析借以提醒在园林规划中应秉承节水优先、系统整治的原则,着力建设集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于一体的“海绵城市”。

参考文献

[1]刘青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现代园林,2013,10(1):12-16.

[2]傅伯杰,吕一河,姚雪玲,刘宇.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J].生态学报,2008,28(2):798-8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S].2014.

[4]董淑秋,韩志.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2):18-21.

篇8

摘要: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院《高级生态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达到增强学生生态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高级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08-02

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1],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从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改变[2]、课堂中引入科研实例[3]、教学模式改变[4、5、6]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研究、探讨及实践,以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科学研究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根据我校选修《高级生态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背景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希望找寻适合我校实际的、切实有效的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达到增强学生生态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一、我校《高级生态学》课程教学背景

本人从2006年开始讲授《高级生态学》,由于(1)选修本课程的学生生态学基础参差不齐,每年选修学生中有50%以上的没有学习过生态学;(2)选修课程的学生专业方向差异较大,有环境科学、草业、生态、农业资源与利用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因此让学生掌握生态学知识、理念及研究方法思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方式也一直采用课堂教学,考核分基本知识掌握和综合应用二部分。由于授课及考核方式的单一,缺乏引导学生对生态学知识深入理念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不能完全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掌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科学研究工作对研究生要求的不断提高,此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求,需要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从教学目标、方法、考核手段等诸方面入手,使课程教学从知识掌握上较系统,从知识理解上更准确,从知识应用上更具指导性、创新性。

二、教学改革内容及课堂实践

1.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调,教学改革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调整开始,根据学生生态学知识背景的特点,将教学目标由生态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调整为:在学习和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应用及分析能力的提高。课程教学学时:32学时。内容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基本理论授课,包括:绪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5大章,学时1时;②引导性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每章平均1小时,共计5学时③教师专题讲座,4学时④每位学生的Seminar报告,4学时。

2.课前预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针对超过50%的学生以前没有学过生态学相关课程,以及学生研究领域也并非完全是生态学研究方向的实际,加之受授课学时的限制,对学生提出课前预习的要求。根据学生研究领域或已初步确定的研究课题(本课程在研一第1学期开课)了解,如果涉及到相关的内容时,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出应注意的生态学问题,培养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应建立的生态学意识、思维方式,让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高级生态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增加引性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在以往的研究生教学过程发现,有的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生态学知识,但遇到问题或综合考核题目时不知怎么应用生态学知识去分析,因此在本次教改的课堂环节增加了引导性讨论及案例分析。每章课堂理论授课结束后,配合3个引导性讨论题和1个案例分析。引导性讨论题通过教师有目的的针对主要知识点的应用进行引导分析,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照片或图片构建不同的讨论题目,这样即直观,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2-5章的案例尽量选择新疆干旱生态系统常见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资料,案例与每个章节的内容紧密结合、并体现综合性,方法是在课堂上先进行引导性分析,提示案例中应用或体现的生态学知识及规律,建立应用与实际结合的分析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综合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总之,通过教改实践,实现《高级生态学》的“自学-课堂讲授-知识应用-深入学习”的学习过程,对生态学知识和理论有较清晰、系统、全面的理解,并掌握生态学研究的理念及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科学研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2015年9月第一次课改实践活动,以课堂提问并开展讨论形式进行,但在课程结束时的考核中发现,没有达到设计希望达到的目标。分析原因:(1)可能是因为讨论仅是口头进行,有的同学真正理解了,有的同学并没有理解或完全理解,虽然讨论完成后老师进行了总结、归纳,但也没有注意;(2)课堂讨论没有与考核方式紧密结合,重视程度不够。2016年9月第二次课改实践活动中,总结上一学年的经验,在教师完成引导性讨论及案例分析后,由学生口头回答问题调整为课堂上完成书写答题,并作为最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通过对部分同学的调查,认为这种方法有助于对生态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助于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

4.增加对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考察,在完成教学计划的授课内容后,由每位学生进行一次Seminar报告。选题内容没有做严格的设定(因为学生所研究的领域有所不同,学生的学习背景也有差别),可选择将开展的研究工作涉及内容、计划进行的研究工作内容、自己感兴趣的生态学研究内容、最新生态学研究动态文献等。内容要求:必须是与生态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并能分析解决生态学问题及原理应用。

5.由单一的知识考核转向学习过程考核,以往的课程考核,主要针对生态学知识和原理掌握情况,兼顾知识应用。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考核,即没有体现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发现问题也没有时间补救,因此教改后调整为学习过程考核,这样学习进程可以掌握,存在不足或问题可及时发现,更有利于学生对生态学知识及理论的掌握。总评成绩=课堂引导讨论成绩(书面)(30%)+案例分析成绩(书面)(30%)+学生汇报成绩(30%)+考勤(10%)

三、结语

总体来说,通过2轮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教学设计目标基本实现,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今后在教学过程中,除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体现因材施教外,在教学方式应引进青年学生更易接受并参与的“翻转课堂”、“小慕课”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为硕士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文永勇.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80-181.

[2]占志勇.从教学内容来看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2,(7):179,+209.

[3]伍玉鹏,王佳,赵小虎,谭中欣.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实践与课式探索-以《现代生态学》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340-341,+344.

[4]葛皓,冯韵,杨森,李惠男,杨文丽,安江勇.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应用生态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2016,34(5):168-171.

篇9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总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0501自然地理学

24

01

湿地生态学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数学二

④自然地理学或地理信息系统或生态学

④中任选一门

02

湖泊环境

03

3S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

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

01

地球重力学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数学一

④理论力学或地球物理学或大地测量学

④中任选一门

02

地球内部物理

03

地壳形变与地球动力学

04

地震学

05

地球物理勘探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数学一

④理论力学或地球物理学或地震勘探原理

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1

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数学一

④测量平差基础或大地测

④中任选一门

02

卫星精密定位与定轨

03

组合导航

04

变形监测理论与方法

05

大地测量及重力测量仪器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数学一

④电子线路或大地测量学

085215测绘工程

 

01

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

③数学二④测量平差基础或大地测量学

④中任选一门

02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03

组合导航技术

04

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

篇10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则是城市生态系统和社会的一种融合,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逐渐建立起来的,包括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自然网络和更为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关系的网络。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群体与生存环境的有机结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共同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生态系统进化的必然产物和最高形态,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与任何生命系统一样,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也具有其特有的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控制规律。社会生态的系统性质既存在于结构方面,也存在于功能方面,还存在于系统效益方面,这就是社会生态学的结构系统性、功能系统性和效益系统性。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与其结构相适应的四种基本功能:社会生产功能、能量流动功能、物质循环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由社会要素和环境要素构成,其中,环境要素包括理化、生物及人文等各类因子,而社会要素则由各个阶层、各个类别的社会人组成。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通过自然力和社会力实现,自然力是自然界的各种能量,而社会力由经济杠杆、社会杠杆和文化杠杆三种作用力构成。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控制规律可归纳为三大原则:竞争、共生和自生。竞争原则强调对有效资源及可利用生态位的高效合理利用;共生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不同种类间生物个体与整体间的公平与共生,以维持系统稳定;自生原则是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应付环境变化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循环与行为维护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稳定。

如果把人类看成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因子,那么人类因子无疑是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人类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双重属性,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与自然界发生的物质交换、循环时所产生的关系总和,即生态关系,是人存在的基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总和,即社会关系。人的自然属性对城市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逐渐减弱,而人的社会属性却越来越多的在人的各项活动中体现,人类也正是作为社会人在城市中扮演主角。人类与其所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人类通过自身的各种行为作用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人类改造自然的水平超越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时,便会破坏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关系,产生人为灾害,造成各种生态危机,从而阻碍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当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超过人类改造自然的水平时,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相互协调,保证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运作,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对应的,自然界对人类呈现的亦是双面性: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及发展提供时空资源和物质资源,当这些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协调利用时,自然界促进人类及社会的发展;若自然界发生自然灾害时,则阻碍人类及社会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分配不合理,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占有量产生极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若长期得不到调整,会进一步拉大人类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占有量的差距,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和生态矛盾,矛盾的不断激化就会产生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在现代社会的分配机制未得到完善之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占有量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人们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便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阻碍因素。在国家之间,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掠夺欠发达国家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拉大了贫富国家之间的差距,增加了民族矛盾,激化了地区冲突。不发达国家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从而陷入了“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中,导致了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全面爆发。两种危机都会阻碍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应该全面地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采用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和可持续发展手段,科学地解决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

解决生态危机应从人类社会的总体高度来考虑问题。许多社会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问题,其本质根源是社会生活模式的弊端。为了消除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根据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办法:计划生育、有限生产及建构生态文化等。然而,这些办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应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遵照自然法则和社会发展规律,利用科学技术,合理分配资源,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生物圈的稳定和繁荣;强调社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高度综合和合理竞争,共生与自生能力的有效结合,生产、消费与还原功能的协调,社会、经济、环境的耦合,时、空、量、构、序的统筹,最终实现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解决社会危机也应从根本问题入手,合理分配资源,实行公平竞争,实现共同发展。注重社会关系协调,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时地调整人类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合理分配资源,减小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资源占有量的差距,推动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注重软环境的构建,强调文化的地域性、生态的社会性及设计的人文性等。

社会生态学

1社会生态学的产生背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向。大部分生态类学科研究的重点仍属自然学科的内容,但采用自然学科的理论来解决社会问题显然并不合适,所以有必要从社会的角度去审视生态问题,由此产生了社会生态学。

社会生态学研究的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类与周围环境及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从社会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考察的生态学理论,是研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即人类社会的生态科学。当前社会生态学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①社会学方向,即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着重研究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模式变化和空间组合;②行为科学方向,即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生物的社会行为;③人类生态学研究方向,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研究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社会生态学包含社会向度和生态学向度两个向度:所谓社会向度,是指分析生态问题和寻求构建理性生态社会的社会视角;所谓生态学向度,是指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启示和指导人们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态学的认识主体是与生态系统共存的社会人,认识客体即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学将人类社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整体性和交叉性的综合研究。

2社会生态学的研究目的。“人和社会因素在社会—自然系统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自然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取决于人所选择的自然资源利用战略”[3]。在前苏联社会生态学家马尔科夫看来,社会生态学的目标从对自然过程的简单描述逐步过渡到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即通过对环境的管理促进生物圈转化为智力圈。“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4]。我国的社会生态学者丁鸿富等人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探讨社会生态问题,并对其概念和演化机制做出阐述:生物之间互为环境。对于人类来说,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生物圈是人类的生物环境。人类本身在生物环境中栖息繁衍,是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生态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消灭人类已经或可能发生的、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种种不利甚至有害的行为,从而逐步自觉地建立和维护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平衡。

3社会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具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原理,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效益大于它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部分的总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优化的核心是整体最优,即在实现系统整体与长远最优的前提下,兼顾各个局部与眼前的效益。

首先,社会生态学呼吁道德再生。社会生态学认为,无论是人口、科技和文化,还是经济、生产和消费,都是社会本身的构成要素,它们的发展和运行都受到社会存在本身的观念影响和制约。只有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深刻认识人类社会本身,破除社会的压迫制度,人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

其次,社会生态学呼吁沿着生态路线重建社会,形成“生态社会”。社会生态学认为,人类是具有独特社会意识的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生态危机是人类作用的结果,这个结果对人类自身亦有损害。如果在生态学原则基础上沿着生态路线重建社会,将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整体最优效益。

社会生态学注重人和环境的关系,把社会和自然看作是在统一的完整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追求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本质统一,也即人与人关系的辩证统一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生态社会发展的内在目的就是使自然世界的存在不再外在于社会,使生态的社会存在与发展不再是单纯地追求人自身利益的实现,还必定要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进化”[5]。

空间规划

1空间、规划及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念。在城市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中,空间一般被理解为“生存空间”,即物理空间和人类使用功能的合成,包含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规划是从长远和全面的角度制定发展目标,并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和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空间规划是“主要由公共部门使用的、影响未来活动空间分布的方法,其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关系的领土组织,平衡保护环境和发展两个需求,以达成社会和经济发展总的目标”[6]。空间规划包括了每个层面和各个空间相关的专业区域的公共手段。由此可见,空间规划的实质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各种空间发展引导和控制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实现人类对其所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2空间规划的手段。空间规划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尽管没有一个全面、综合的理论可以概括,但规划工作者却有着非常广泛的专业方法:传统的概念设计、专业规划,以及新兴的基于项目的规划、相关人参与性规划及各类合作性规划等。

社会生态系统的空间规划思考

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规划仅仅对城市的用地布局、景观环境及城市空间进行设计和改造,在提出建设生态社会的发展目标后,空间规划也融入了一些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要素,注重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纲要指导下,空间规划应汲取社会生态学的内容,关注人类社会及其所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从社会角度考察城市的生态问题,并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建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稳定生态格局。

1全面发展—深化理解空间规划的概念。很长时间内我国一直没有以“城市空间规划”命名的规划类型,而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城市的空间布局,以致于很多规划工作者认为把城市规划的成果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就是城市的空间规划。长期以来,人们对空间规划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空间形态的表达是大多数物质规划与设计的终极指向,所有的意念与价值都由它来承载,因而要求所有的规划设计体现出精确和肯定的空间特征。传统意义上的空间仅仅注重城市空间的物质空间,忽视城市空间的社会性、经济性,所以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偏重于空间的艺术布局和技术处理,对于空间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缺乏关注。这种不考虑经济、社会及生态等要素的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无法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格局的形成。

尽管城市空间规划的直接对象是城市物质空间,且其规划成果常常由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与调整来体现。但城市空间规划的依据并非仅仅来源于城市的物质空间,而是基于城市空间的多种组成要素的综合研究。“因此,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不仅是空间布局(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状态),还包括相应的空间政策。空间布局中包含了对社会、经济、生态和技术等内容的思考,空间政策的内容非常丰富,直接体现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政策指引,它的实现需要各种影响到空间演变的政策的协同”[7]。

空间规划应将各个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的理论引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提出城市综合空间发展的新模式及其规划调控手段,包括从社会学角度阐述社会—空间互动的总过程和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空间生态系统—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规划行为控制城市空间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促进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系统的发展。尽管由于城市空间作为城市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与城市的各项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受到格外的关注,但并不能将城市的物质空间布局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唯一着重点,因为城市的各项物质性、非物质性要素不仅对城市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其本身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亦同样对城市发展有着深刻影响[8]。因此,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景观等各项因素都应当成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对象。长期以来,我国的空间规划都以建筑空间、公共空间为主体对象,城市生态因素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考虑则更少。

生态环境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发展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但生态环境并不只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某些特定的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与之密切关联的城市自然及人文景观实际上还是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对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环境的维护与提升。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吸收生态学的方法,构建一个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城市用地空间结构,营造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积极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条件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即根据区域内景观资源、环境特征及发展需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从景观的独特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及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的资源质量及其与周围景观的关系,以确定这一类型对该用途的适宜度[9];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用地与建设做出更为合理的安排,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并能动地调控城市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使之和谐相容和可持续发展。

3健康公平—引入社会生态学理论。城市空间不仅仅是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的体现,更是城市社会、经济及文化的综合表征,社会因素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空间规划中,社会因素往往被忽略。而社会生态学认为,所有的生态问题都是由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造成的,要创建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就要建立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良好关系,除了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之外,还需要关注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及其环境,即城市社会空间的发展。

传统城市的社会空间往往根据居民的社会地位、宗教关系与信仰等来划分,现代城市由于工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空间的划分往往与居民的职业、身份及收入水平等密切相关。我国大多数城市正处于人口急剧增长与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大量新型社会空间,如高档住宅区和棚户区等在城市边缘区快速形成;另一方面老的社会空间在旧城改造与更新的过程中面临解体和重组。随着住宅商品化、私有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贫富分异所形成的城市居民社会空间结构调整将成为引导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调整与重组的主要方式[9]。从合理引导城市的社会空间发展的角度对城市进行空间规划,要对城市的社会基础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居民的阶层、职业、迁移、年龄、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等,以及居民的空间分布,在分析、确定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展与城市综合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性建议,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组成部分。

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和开放性的重要特征。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社会,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或“纺锤形”社会是比较稳定和理想的社会。201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报告明确提出,目前中国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要达到城市社会生态高标准—“安居立业,让城市成为更多人的生活家园”这个目标还需要不懈努力:一方面,国家应进行相应的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结构的转型;另一方面,规划师应借助空间规划的手段创造合理的社会空间,以促进社会结构的更新。

对资源的分配与再调配是空间规划对社会空间发展引导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对城市各级中心、公共空间及绿地系统的配置。按照等级区分,级别越高的中心享有越多的资源与权利,这样会造成地区间差异的急剧扩大,从而破坏社会结构的平衡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创立和引导多中心发展、扶植低等级中心的方式,采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资源调配、空间发展引导等手段来减少因城市中心地区位差异造成的社会空间分化。按照规模来分,城市公共空间包括服务于城市的大型公共空间、服务于社区的中型公共空间和服务于邻里的小型公共空间。大型公共空间一般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和举办大型公共活动的场所,其规划建设往往基于政治和经济的考量,对于改善市民生活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型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更多基于公共健康的考量,但由于服务半径等问题往往造成市民使用的不便;小型公共空间具有方便到达和形式灵活等特点,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和适应现代公共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中小型公共空间的建设常常被忽视,这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极其不利[10]。在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面对城市公共空间尤其是中小型公共空间建设不足的情况,应尽可能完善公共空间体系,合理分配各类公共空间的建设资源,改善公共空间环境,提升人们生活的品质。

4以人为本—合理组织城市功能。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飞速发展,当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发展速度时,城市发展就会缺失许多生态、文化及社会元素的植入,导致不同的城市病态现象的出现。

城市功能主义是病态现象之一。功能是城市空间的基本要求,在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规划师特别强调城市的功能性,往往遵循“形式必须服从功能”的理念,将住宅当成“住人机器”,将城市当成“增长机器”,背离了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城市发展一味追求效率,而缺乏人文情怀,导致了功能主义的出现[11]。例如,目前我国的很多工业区、开发区的建设过于注重城市的单一功能,而忽略了人的感受和需求,使得文化、娱乐、休憩、运动及交往等活动很难进行。为了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空间规划应合理组织城市功能,即优先考虑城市的基本功能,包括城市的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等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及城市运作密切相关的功能;慎重处理城市现有的特殊功能,塑造城市的特色和形象;考虑城市自身的发展,开发城市的新功能并妥善处理新旧功能之间的关系。

《雅典》提出了城市的四大活动,明确了人及其活动与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要求规划师把“以人为本”作为规划设计的前提和目标。在微观层面上,空间规划以创造舒适幽雅的城市环境空间为主要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人本身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尊重和人文关怀的增加;在中观层面上,空间规划着眼于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社区环境,主要体现在具有强烈归属感的社区空间设计、反映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创造融洽的邻里环境;在宏观层面上,空间规划力求创造有机的城市结构,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适度的城市规模控制和有机的城市更新,满足人们的日常活动需求。

以人为本还体现为广泛的公众参与。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规划主体的切实利益和协调各种利益间的矛盾,通过在规划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对公众参与的强调,提高公众对规划的满意度,创造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

5新规划理念的运用。土地混合使用、功能混合、TOD开发和PPP模式等新规划理念的运用可就近满足居民需求、促进邻里交往、降低机动车使用频率,引导城市迈入良性循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