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要素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装设计的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服装设计的要素

篇1

【关键词】服装设计要素;款式;色彩;面料;商场工装

中图分类号:J9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2-0085-01

一、前言

随着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代化商场的整体发展日渐增快。但还有很多商场对工装的概念仍然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对于商场工装的设计做工以及辅料不会有太多考虑,一味追求廉价、简单,从而造成商场各部门工装没有达到统一规范化设计的情况。如果将服装设计三要素在现代化商场工装中恰当应用,可以更好体现现代化商场的时代性、象征性、标识性、艺术性等整体特征。

二、服装设计三要素在商场工装中的重要性

服装设计三要素,是服装构成的主要因素,其包括服装的款式、色彩、面料。

1.款式

服装的款式主要是指服装的造型和结构,包括外观特点、外轮廓划分、形状、大小、整体和细节。所以职业装的款式应具备多样性的特征,要准确定位,让不同职业,不同职位的着装对象的工装需求得到满足。

在现代化商场中,部门种类繁多,包括招商部、安保部、运营部、销售部、人事部、财务部、法务部、宣传部、保洁部、工程部、客服部等等,其中脑力工作人员和体力工作人员的职务有很大区别,所以在设计的款式上应当很明确的区别出两种工作类型的人群,即使同一部门,不同职位之间也应设计出不同的款式。如:现代化商场中财务部、法务部等部门属于脑力工作人员,工作地点主要在办公室内,服装款式以传统的套装为主,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服装的细节变化设计,以区分职位的不同;销售部和招商部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地点经常在外,所以工作期间的穿着形象即代表的商场的形象。因此这些部门的工装设计款式要沉稳简洁美观,有一定的时尚感和品质感,在面对客户时能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保洁部和安保部等体力工作人员的工装款式着重于功能性,由于工作性质,活动性比较大,所以在款式设计上应该要相对宽松,穿起来感觉舒适。

所以现代化商场工装的款式,由于部门的细分化,对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性产生了不同的职业装,需要合理的款式把功能性、实用性、舒适性和美观化结合起来。

2.色彩

现代化商场工装中的色彩标识性也是职业装需要具备的另一种特性。色彩标识性是具有现代特征的一种特性,恰当的标识元素能增加职现代化商场工装的易识别程度,有利于服务送达的快捷、高效,实现服务的优质化;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有利于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在社会群体中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与评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色彩作为人们对服装最直观的感受,其对职业工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化商场各个部门职能不同,其工装设计繁多复杂,设计要求符合CI(企业形象识别)的设计要求,则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变化:①同色调,不同面料。在一个统一色调中,根据岗位不同,运用质地不同的面料,既统一又不失变化。②同款式,不同色彩、面料。这种方法设计重点在于个体的色彩变化与搭配,当款式变化不大时,可用色彩变化来丰富设计手段。③同面料,不同款式。这种方法非常容易把握,效果也很统一。④运用细节装饰手法,强调标志性和岗位分工。这种方法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如各种翻领、立领、翻驳领以及袖口、袋口,经常以异色、异料滚条或镶拼来体现职业装的识别象征性和装饰性。

不同的色彩的搭配会引起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因此,在现代化商场工装中要用不同的色彩来区别不同身份、不同职位、不同穿着环境的工作人员。如:商场内办公室文员的工装颜色应给人庄重、大方、得体的视觉感受;导购人员的工装颜色应偏向活泼、明快的颜色,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3.面料

面料即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效果。服装材料是服装的基础,面料质地的艺术美感,突出地反应在面料肌理形成的视觉效果带给人的生理及心理感受。混纺、化纤、棉、麻、丝等面料或者一些新型科技面料各有特点和美感,使人们的视觉各不相同。

考虑现代化商场工装的制作面料,要根据具体的用途,穿着者的身份和岗位形象来选择合适的面料。如:商场内中层或者中层以上的工作人员,工服面料应选择质地好,档次高,穿着舒适的纯棉、纯毛面料;办公室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坐着工作,应选择抗皱、穿着舒适、有良好的弹性的纯棉面料;保洁部的主要工作是清洁商场卫生,制服面料应选择坚实耐磨、抗污易洗、价格相对便宜的化纤衣料;工程部的工作主要是对商场内进行维护和维修作业,这类工作制服需要采用质地紧密厚实的涤棉布,具有抗皱性能好、耐脏耐磨,吸湿透气等特点;安保部的工装面料要求外观质地挺括、耐脏耐磨,应选择混纺化纤面料。

商场工装的面料选择搭配得当,可以最大化的体现出商场工装设计的结构合理、舒适美观,以及提高现代化商场整体的工装档次。确保实用性、专业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商场工装发展相对缓慢,所以需要加快现代化商场工装的创新设计。将服装设计三要素---色彩、款式、面料,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善现状,合理设计,才能顺应时展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为今后现代化商场工装的应用设计拓宽道路。

参考文献:

[1]郭庆红.谈职业装的三个特性――实用性 艺术性 标识性[J].山东纺织科技,2005(46).

篇2

关键词:现代服装设计;工艺美;关键要素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070-01

一、现代服装设计的审美内涵

服装设计过程是一种自由创造,人们欣赏服装的过程也是一种自由创造,是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也正是由于这种创造,才赋予服装以美的生命。

既然服装是特定文化价值观的物化表现,那么服装文化是人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所发生、发展、变化的,而服装设计师是处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当中的,这就决定了服装设计师必然会受到该文化的制约和束缚。设计师在构思完成之前会参考大量资料,但在最后的设计作品中却没有任何原形的痕迹,这是因为设计师的情感因素已完全深化了他所应用的素材。

同样地,服装审美的变化也受到其他各种艺术形式审美变化的影响,在这种影响当中服装设计师显然充当了媒介的作用,最后使得服装与其他艺术形式达到一种共鸣的状态。因此,服装要进入到艺术的体系之中,获得艺术的称号,提高自己的地位,则不仅要使服装成为一种纯粹的物质,一种实用的物品,而且还要像艺术一样成为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精神存在或精神产品。

二、现代服装设计之关键要素

(一)服装设计的精神追求——实现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就是“全面注重美观和情感因素的设计”。它是以人性化的理念从事产品设计,努力将人们的情感要素植入到设计之中,使设计作品与人之间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并形成稳固的情感纽带。

(二)服装设计的时效特征——准确把握设计的流行性

服装设计中最为灵魂的部分,就是要求创意结合当前的时尚来进行创新设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心里需求,所以及时地把握流行信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三)服装设计的价值取向——牢抓服装设计的市场化

一个成功的设计,如何在市场化过程中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和运营,是摆在每一个服装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设计师每拿出一份创意设计,都要拿市场化的标准衡量它。

(四)服装设计的物质基础——突出材料的重要性

材料本身的性能特点,具有无穷的魅力,熟悉并了解它会给设计师一定的导向,它从侧面启发着设计师的思维与创作。

(五)服装设计的技术支撑——夯实服装结构与工艺

服装结构与工艺是体现服装整体造型的必要手段,与款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完整的设计作品需要设计师对服装构成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控和把握。

三、现代服装设计的服饰装饰工艺

中国传统的服饰装饰工艺,除了手绘、染缬、镶、嵌、绲、补、盘扣、花结以——刺绣最令人赞赏,以其富丽、多采、典雅的特色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

镶,是指将布条、花边、绣片等缝在衣服边缘、或嵌在衣身、袖子的某一部位,形成条状或块状装饰。嵌,是把绲条、花边等卡缝在两片布块之间,形成细条状的装饰。绲, 是指在服饰的边缘用布条缝制后将边包没的工艺,又称绲边,有细香绲、花鼓绲、单色绲、双色绲、嵌线绲等多种形式。补, 通常是指在服饰上将不同色彩、各种质料剪成的布块或纹样等,进行粘贴、堆积、拼接缝制的工艺。盘扣是中国服饰独特的装饰工艺, 以精巧而意味深长的装饰风格而著称于世。

四、现代服装设计中工艺美的表达

服装是设计者通过主观设计,将自己主观世界的意识、心态、情感、理想等变为物态化的表现,服装设计的本质就是激起人们最大限度的审美感受。服装审美的一般规律,首先是要突出其个性特征,也就是个人风格的建立。从审美个体的角度来讲,消费者既是服装审美的主体,又是服装审美的客体,即一方面着装者作为审美主体往往通过服装来表达自我的审美意识;另一方面,又作为审美客体,接受旁观者即审美主体的评价。服装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就是风格,往往决定着审美主客体的审美意识。纵观历史上那些在不同时期独领的服装设计大师,他们的成功无一例外地建立了符合时代潮流的自己的风格。

今天,随着服装文化的发展,一些独特、新颖且不断变化的思想和观念,诸如民族文化、绿色环保、保健休闲、回归自然等新观念、新意识给服装设计和消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又决定着未来的服装审美文化。

篇3

【摘要】现代服装设计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中,但是纵观近年来服装市场发展,服装设计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服装设计的创新性明显不足。仿生设计主要是基于设计学以及仿生学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依靠自然万物的结构、功能、颜色、形态等各因素作为依托,然后和仿生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设计想法和概念。仿生设计思维更加贴近于大自然,将其应用于服装设计中可以促进人和自然的统一,这对于服装设计而言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本文主要介绍了仿生设计的相关概念,并且具体分析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仿生设计元素;服装设计;面料仿生;色彩仿生;造型仿生;服装配饰仿生;图案仿生

仿生设计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主要将自然界的原生态形象作为依托,仿生设计在模仿自然生物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功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创造性魅力,随着近年来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服装设计师可以通过探索、观察自然生物,并且从中找到设计灵感,基于生物学原理创新性设计服装,这样不管在服装面料、色彩,还是在服装款式方面都会有很大的突破,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使服装产品能够更好地和大自然交融,从根本上解决服装产品和人类社会系统、整个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具有多义性以及互异性的特点,在服装设计中秉承自然设计思维,可以为现代服装设计开辟一片新天地。

一、仿生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关于仿生设计的基本概念

仿生设计学也被称为设计仿生学,属于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该门学科的发展基础是设计学和仿生学。设计仿生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自然界万物的结构、音、形、功能、色等,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这些特征原理,然后再和仿生学的各种研究成果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提供新的设计途径、原理、思想及方法。仿生设计学因其交叉性,不仅具有仿生学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设计学的特点,但是和这两门学科也有很大区别。具体而言,仿生设计学具有学科交叉性、无限可逆性、商业性、艺术科学性、知识综合性等诸多特点。

(二)现代服饰仿生艺术的概念

现代服装仿生艺术设计的灵感主要来自于自然的亲切感、历史文化的深邃渊源以及现代工业文明的深刻反省。从设计形式上来看,仿生服装唤醒了人们在视觉上对于自然的审美需求,也更能够满足人们追求自然舒适的心理,充分体现了现代审美意义的价值。现代服装仿生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自然界生物的生态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本质,而设计师的设计灵感主要源自他们对于生态形象和自然生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内在审美特征的探索,然后再整体设计服装艺术风格以及艺术服装的图案、部件、色彩、面料、造型、配饰等各种造型要素,同时要仿造生态形象、生物形象的文化艺术内涵、色彩变化、肌理特征、内部构造、外形等。

二、仿生设计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一)现代服装面料仿生

服装材料是现代服装设计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要素,不管对于服装设计、生产加工,还是服装穿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面料,其量感、触感、视感、质感等各方面性能也会存在很大差异,设计师也因此会得到各种各样的灵感,有利于增强服装设计的表现力。面料仿生主要包括仿生面料、仿生纹理两种形式:仿生面料主要指的是对大自然界中比较珍贵的原材料进行仿生,从而使服装面料和原材料的整体风格及其各种性能比较贴近;仿生纹理主要是指仿造大自然事物的面料纹理设计。现代服装设计有机结合了人性化设计以及服装的实用功能,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游泳运动员的服装采用的是“鲨鱼皮”,这款特殊的设计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流的摩擦阻力,便于水流快速通过。而且服装的面料采用的是高科技面料,具有防水、轻便、快干、弹性高、阻力小等诸多性能,可大大提高游泳运动员对于水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服装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在服装穿着功能性方面的需求,可以使人们处于一种非常自然的着装状态下。

(二)色彩仿生

服装色彩是现代服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视觉设计元素,也是体现服装美的灵魂,人们在欣赏一件服装作品时往往第一眼映入眼帘的肯定是色彩,色彩可以非常快速地刺激人们的眼球,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对于人们的情绪以及心理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大自然孕育了万事万物,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宇宙万物因为有了色彩而充满了生机和情感。在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纯天然的色彩,成熟葡萄的紫色、青苹果的绿色、成熟稻谷的黄色、冬季大雪的白色、秋橘的红色等。因为服装设计师非常欣赏大自然的颜色,所以设计出了珍珠色、蘑菇色、橘红色、宝石蓝、咖啡色、翠绿色、橘黄色等各种色彩。比如,很多设计师借鉴了美丽的鸟羽进行设计,或者是借鉴植物颜色进行设计,都会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

(三)造型仿生

实际上,服装也是一种造型艺术,集中了形式以及功能两大主体,而且服装造型可以表达非常丰富的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体而言,服装造型就是服装的外观形态以及外形,充分展现了服装设计的整体效果,服装造型的别致程度以及新颖程度决定了当下服装的流行趋势。一般而言,空间造型设计是服装形体设计中张力最强的一种视觉语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自然界万物各种各样的形态赋予了服装造型更多的生命力。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仿生造型主要是基于人体的一些基本要素(如点线面体等)的情况下,探索大自然,从而获得设计灵感,然后在服装色彩设计、结构设计以及造型设计等方面直接或者间接地应用这些自然生物的色彩、线条、轮廓以及造型等,最后就可以形成极具空间美以及形体美的服装造型。

(四)服装配饰仿生

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人借鉴生物形象设计服装配饰,那个时期的人们常常会在自己的服装上添加鱼骨、象牙等当做服装配饰。同时,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打完猎回来,在自己的身上会挂上自己获得的战利品,比如可能是动物的牙齿,也可能是动物的皮毛。这种配饰方式实际上也属于服装仿生配饰,但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当下服装设计师们在仿生设计方面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不再是简单地利用动物的牙齿或者皮毛作为配饰,而是可以借鉴大自然中所有生物形态,只要抓住自然事物本身美丽的线条,就可以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形象。比如,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已经广泛应用到金鱼、龙、蝴蝶等动物形象。

(五)图案仿生

自然界万物都有自己的图案,比如花草、岩石、动物毛皮的纹理等都可以成为服装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只要服装设计师合理应用手绘、抽纱等设计手法,就可以在服装中融入具象或者抽象的素材,增强服装设计的美感。在现代时装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喜欢玫瑰、牡丹、栀子花、紫罗兰等花卉图案,在长裙、短裙、短袖、外套、裤子等上面设计,不仅使整个服装造型显得生动自然,也丰富了服装的色彩表达,给人们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自然是充满生命力的,它是孕育自然万物的本体,服装设计师如果能够深入探索、观察自然界万物形态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就可以从中寻找到很多设计创作灵感。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仿生设计符合“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使服装和大自然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蕾.论服装造型的仿生设计方法[J].艺术百家,2006(7).

篇4

服装效果图与看图制板的关系

看图制板技术并不是对服装设计效果图直白的转译,而是从效果图类型、款式造型类别、平透视关系、工艺处理形式、着装人体数据、材料性质与组成、结构设计合理性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之后的合理转化。服装设计效果图除了服装的实物效果图之外,其表现方式都是开放性的,它是对款式设计构思的艺术化诠释,是以体现款式造型的创新性为最终目的的一种表现手段。而服装的板型设计则与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休戚相关,它必须与目标销售市场、销售对象、品牌风格、生产工艺、材料构成等各种因素相配合。看图制板技术就是对二者进行“求同纠异”的过程,因此准确、合理的实现对于服装设计效果图的实物转化,是看图制板技术进行实践操作检验的唯一标准。

服装设计效果图是指服装设计师通过点、线、面及色彩等要素,表达设计构思,体现款式成品在人体着装后效果的一种平面绘画形式。而服装效果图则是在服装设计效果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特指服装成品效果图片、服装走秀效果图片等实物设计效果图片。服装效果图为款式设计部门和结构设计部门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也为设计效果的最终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服装效果图的分类及特点

服装设计效果图的表现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服装设计师以绘画的形式表达模拟构思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设计师在绘制服装效果图时,着重要完成对于服装设计预想、构思的描绘,并必须始终以人体形态为服装造型的主要依据。本文按照服装设计效果图的不同表现形式,将服装设计效果图具体细分为夸张型、写实型和具实型,针对各类服装设计效果图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各类服装设计效果图女上装板型设计的基本特点。

夸张型服装设计效果图基本特点

夸张型服装设计效果图是指用于宣传和欣赏的时装插图,或是凸显设计师风格的夸张人体比例的服装效果图,本文将针对后者进行女装板型设计方法研究。如图1所示是一款不对称式斜肩小礼服裙的着装效果图和会现场走秀图片比对效果;图2是西班牙时装插画大师ArturoElena的作品;图3是夸张人体比例的设计效果图。通过对于各类夸张型服装设计效果图观察分析,可以将其特点归纳为以下三点:人体形态夸张化。夸张型服装效果图的人体头身比例一般为19以上,通过夸大肩宽、收小腰部、拉伸颈部和腰长等方式刻画设计款式的艺术效果。因此,其所表现的人体形态是在基本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服装款式设计风格进行的适当夸张,不能够直接作为板型设计的数据依据。款式效果理想化。夸张型服装效果图是以凸显设计师个人风格为特点的效果图形式,是以呈现服装款式造型最佳效果为主要目的。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理想化穿着状态和实际穿着效果之间的差异。

篇5

虽然在对意象概念的阐释上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解读,但在艺术设计领域当中并不会产生对美的差异性感知,中西方达到了高度的审美契合。在中西方服装审美意象中,对于现代服装设计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阐述:一方面在形象思维下进行服装的艺术外部形象设计,另一方面则在意象审美的理性思维中进行服装设计,最终将服装转化为具体的表象。在满足了以上两点设计需求时,意象审美的艺术表现张力才能够更加鲜明地释放在服装设计上。而实际上设计师带着审美意象的视角进行设计,就是借助感性的、主观的、想象的设计思想将生活中的具体图像元素抽象化、象征化。与此同时,设计师还需将自身的主观情思融入到服装设计中,从而令所设计出来的服装艺术形象既有虚实统一、新奇个性的客观之象,又有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主观之意,这样人们更能从服装设计中感受与领略到来自设计的形态美及意象美。

二、从审美意象视角看现代服装设计

(一)现代服装设计中“象”的视觉审美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所谓“象”的视觉审美,即指人们从服装设计中获得的视觉直观感受。一件服装需要经历多道程序才能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而其中最主要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图像设计,设计师将头脑中的想象通过画笔与纸张的碰触变为客体物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服装设计中的“象”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形象表现,外部形象与内在形式共同构成了现代服装设计“象”的视觉审美。首先,外部形象主要指设计中的各种造型元素,包括形式要素(如点、线、色、质等),以及形式要素的物理属性(如线的粗细、色彩的明亮、质感的厚重等),这些简单的形式造型元素及物理属性在设计师巧妙的构思下被组合在一起,从而利于设计师将服装的外部形象设计出来。其次,“象”视觉审美的内在形式是指设计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将所需的造型元素依据其物理属性及规律性进行重组,使得服装设计内部结构(如主次、对称、渐变等)能够符合相应的形式美准则。只有当服装设计在外部形象与内在形式两方面实现协调统一时,人们才能真正欣赏到“象”视觉审美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完美展现。现今,人们常常处于忙碌的生活状态而疏远了自然,但这种状态却越发激起人们向往自然的审美意识。于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在洞悉了人们这一审美心理之后,开始从自然形态中获取设计灵感,将已存在的自然形态进行意象化重构,进而设计出具有大自然气息的服装表象。有时设计师会直接提取自然物象中的造型、色彩、纹理等,并运用理性思维将这些元素进行有意识的重新组合,而后把重新组合的造型安置在服装外部结构上,以点缀与丰富服装的外部形象。而这种提炼与再加工恰好是为了更加鲜明地凸显服装设计“象”的视觉审美,从服装设计上让人们得到最直观的感受,从而为人们带来视觉与心理上的冲击。(二)现代服装设计中“意”的情感审美“意”的书面意思主要指人或事流露而出的情态,能够传递主体的情思。由于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所需物,不仅能够满足人们遮羞蔽体的需求,而且还能装饰与美化个人的外部形象,因而人们对于服装具有特殊的情感。有时一个人决定购买一件服装除了其极具“象”的视觉审美之外,服装设计中“意”的情感审美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情感是一件服装设计作品精神与物质的表现载体,寄寓了设计师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能够折射出设计师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这些都能够透过服装设计作品传达给人们,容易吸引到具有相同经历与体验的消费者。于是乎,设计师在进行现代服装设计时不仅需要发挥无限的创意性,而且还要投入百分百的情感,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服装所蕴含的设计情感。人类的情感其实最难以猜透与捉摸,具有复杂多样性,但依然可以大致划分为主观感受体验与客观内涵体验两种,所谓的主观感受体验是指人们从生活事物与现象中获得的情感,如自然情感、审美情感、社会情感等;而客观内涵体验即指较为抽象化的情感,如血缘情感(亲情)、亲缘情感(友情、爱情)、地缘情感(乡情、爱国)。这些不同的情感都会影响着现代服装设计的流行趋势。如唐代是一个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的朝代,因而人们的审美意识也趋向于浪漫、雅致与雍容,当时唐代仕女装打破了以往封建社会时期的严谨性,“袒胸装”成为当时的流行风潮。又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中,年轻人向往自由、追求新奇,喜欢穿造型夸张的“朋克”装,以此来表现他们的反叛意识。由此可见,在现今这个善于表达的环境氛围中,服装也往往成为人们传达心情与情感的主要方式,服装的款式与色彩都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变化。因此,“意”的情感审美越来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功效。(三)“意象”相融合的现代服装设计对比来说,“象”与“意”有着本质的区别,“象”注重外在的表现,而“意”则侧重内在的传递。但是,当“象”与“意”相互融合时,就会发挥其更大的表现张力,这对于现代服装设计非常重要。设计师深谙“意”“象”之间的密切关联,于是他们将对世界与生活的“意”蕴含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通过创意、个性、具体的“象”来表现与传达。因而,“意象”相融合的现代服装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审美意象设计理念,实现设计师对人类情感与寄托的传达,以具体的“象”来表明服装设计的目的与内涵。因此,现代服装设计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并上升到更高的艺术层次,成功地从生活表象传达晋升为生活内涵探索,在“意象”融合的现代服装设计中,人们能够获得物质享受与精神情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最高的艺术境界就在于“意”与“象”的高度统一与融合。而作为艺术形象范畴的一种,现代服装设计不仅讲究服装形象的视觉审美效果,同时也追求超越外在物象的情感审美效果,从而在形象与情感上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追求。实际上,“意象”的融合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两者相加与结合,设计师需要协调好具体物象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影响因素,这样才有利于既设计出具有良好形象的服装,又能够在情感上感染消费者,进而勾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因而,设计师只需抓住与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将想象、创新与情感融入到服装设计中,进而完美地展现服装的风格与气质,并在情感上感召消费者。当然,在审美意象的服装设计理念中,设计师应当始终树立创新意识,以突破传统服装的设计模式,在结构、造型与材质上进行深入挖掘及探索,从而设计与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象与服装面貌。如此,融合了“意象”审美的现代服装设计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档次,能够满足大众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审美追求。

三、结语

篇6

1、服装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范围较广,例如:结构设计、外观设计及工艺设计,介于纯艺术和科学研究之间,是由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艺术进行结合后产生的学科,有着明确的公用性及设计对象,所以,不仅要将设计后的作品表现在纸上,还应将其转化为人们能够穿着的产品。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服装设计进行构思时,还应着重考虑服装的制作及穿着后的效果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及技术性。服装设计的基础是人的穿着,并不是灵魂追求的精神创造,所以,其构思中的基础应为服装设计的功用性,如果设计人员只追求服装的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只是在那搞创作。而设计服装的目的不仅限于使设计作品更具美感,还应使作品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要求。总之,服装设计构思的基础必须是以人为本,不能为了设计而进行设计,也不能为了创造而开展创作,必须具有很强的定位性和针对性。

2、通常情况下,我们将艺术创造看成是感性的,而设计的技术技能相对来说是理性的。在设计服装过程中,受技术水平和特定因素的影响,使得设计人员很难发挥出与服装设计构思有关的能力。所以,设计人员往往将服装设计构思用抽屉创意来形容。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服装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给服装设计的构思带来了新的生机,设计人员逐渐意识到从功能角度上来看,可以将艺术创造作为服装设计构思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此,给设计人员带来了很多创作灵感,启发了他们的设计构思,从而为优秀设计作品的产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服装设计构思的特征。一是创造性。创造是一个艺术家得以生存下去的前提条件。由此可知,服装设计存在的前提条件就是创造。服装既存在于生存文化中,也存在于精神文化中,所以对其设计进行构思时除了要注重自身功用性外,还应将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及原创性纳入考虑范围内,无论是对什么类型的服装进行设计都少不了创意。服装设计属于一种造型艺术,主要以色彩、面料和款式构成,对其进行创意时,可以从任一要素出发,也可从整体角度来进行创意,从而使设计作品更加出新、出奇和出彩,最终达到创造性的效果。二是深刻性。服装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缩影。而随着工业时代的不断发展,服装设计已成为现代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其研究领域涉及了市场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经济学、人体工程学及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各个学科。所以对于服装作品来说,应把它作为一个雕塑、一幅绘画、一种书法,是行为艺术、人体艺术和环境艺术的结合体,设计人员不应将其认为是简简单单地做衣服,而应将服装看成是一种艺术语言,然后通过对这些语言的运用,来表现人们现如今的整个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

所以服装设计的构思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具有很强的文化和思想的深刻性。衣服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表征,也是个人思想的形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将审美和实用结合起来。设计人员在保障其实用性的同时,还应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服装也是社会、历史、时代及民族的一面镜子,在对服装设计进行构思过程中,只有深刻领悟到这一点,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保障设计作品的成功。

二、服装设计的手法

服装设计的手法是指设计人员根据服装设计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律完成设计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单独对其进行理解,也可将其综合运用。设计服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过程,它能够重组服装要素,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从而完成作品的创造。服装设计的主要手法有:

1、拆解组合的手法。将一种或者几种素材进行拆解,打破它们原有的形态,根据设计主题对其进行再次组合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创造出不同的设计形象。使用这种手法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注意尽量避免对刻板机械的组合设计,组合的对象是素材中的精华要素,而不是素材的所有因素。另外,还必须围绕设计主题进行拆解和组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2、自然摹仿的手法。该手法在对表演服装进行设计的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具有很强主题性的歌舞剧服装设计过程中比较普遍。该手法能够将设计作品的写实性表现出来,能直接体现出服装素材的表面形象,缩短人们和设计素材间的距离,从而更加明确出作品的设计主题。运用该手法进行设计时,应将素材中的自然美感集中体现出来,使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展现出自然朴实的外在形象。

3、加减的手法。加法主要用于追求奢华的作品设计中,而减法大多用于追求简洁的作品设计中,但不管是使用加法手段还是减法手段,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准确地使用素材。另外,还应重视设计过程中素材的增减,做到既保障素材的整体美感,还能使人们从作品造型上清晰看到一些原有素材的影子。

4、转移的手法。顾名思义,该手法就是把一种事物进行转化后再使用,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一些无法在自身领域内解决的问题,将其转移到其它领域后,寻找新的方法进行解决。其主要表现在:根据作品的设计意图,将品种、功能各异的服装进行置换和渗透,从而对新服装品种进行创造。例如:设计人员往往将时装转变成休闲装。在实际转变过程中,由于分配比例的不同,会出现很多的可能,但最后会形成什么品种的服装主要由市场的消费欲来决定。

5、夸张的手法。该方法的使用能够使一些比较平淡的作品变得奇异,是一种常见的手法。服装设计中的夸张手法主要表现在服装局部和整体的造型上,夸张手法的运用不仅能够体现服装素材的特性和状态,同时还能将它们缩小,从而给人的视觉造成很大的冲击。但夸张必须根据设计目标把握好一定的度,在应用过程中选择最恰当的状态。夸张手法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服装素材中的特点,对原有形态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转变,使之在满足设计目标要求的同时,达到一定的美感。

6、变异的手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对原有素材的形态进行改变的基础上,突出服装作品的象征意义。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变异手法并不是要求设计人员对作品进行刻意变形,而是要将素材中的内涵显示出来,这是因为它能够使人们感觉这个作品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设计人员在使用变异手法时,可以借用一些线条、颜色等,并把自己的感受用象征或抽象的手法进行表现。

三、结语

篇7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就狭义而言,即从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和历史服饰文化中吸取一些装饰元素,对服饰设计进行后现代主义的装饰处理。后现代服装设计的思潮,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80年代。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是后现代主义设计表现最为突出的设计领域,其对文化自由放任设计风格明显,具有典型的历史装饰主义,历史折衷主义,文化混搭风格,戏谑、调侃的装饰色彩等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1]。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具有一下这些特点:强调特立独行,强调自我,展示个性文化;带几分怪诞,戏谑,趣味性;后现代主义服装改变了高不可攀的上流社会时装为主流的时装文化,将来自平民的创新搬上时装舞台成为影响全球的新时尚、新潮流,这是后现代主义服装文化特色。

二、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原则

服装设计三大基本要素中色彩是设计的表层效果,造型是产品的外观形态,而材料则是实现设计目的的原始条件。设计是千变万化、永无止境的,故而对设计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专业知识,丰富和积累艺术底蕴,才能以多元的思维激发层出不穷的设计灵感。因而,思维活动的丰富与活跃是现代设计师的基本功。在设计思维方面,其崇尚的是逆向思维,打破传统常规,从而设计出独特而别具一格的作品,如男装女穿,女装男穿、新装作旧处理、款式设计比例变化差距大、就材料而言,十分重视材料本身的肌理、花纹、色彩、浓度、透明度、发光度和反射度,同时赋各种人文涵义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后现代服装设计的特征[2]。

(一)服装造型原则

服装造型主要体现在点、线、面、体的合理搭配运用,而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生动的立体,活动于空间之中。因此,后现代服装造型设计,借助人体与服装材料在活动空间中的重新组合,从而设计出别出心裁的新形象。服装设计是色彩、款式、材料三者的完美统一,是服装与人体的有机结合。而这一切又都与线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服装同一切存在于空间的物体一样,都是由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组成。服装造型设计原则,即结合线条的形态与特性,按照一定的原则与规律而进行的线条造型设计,以此来呈现服装外轮廓线、内部结构线与装饰线条之间的相互关系。外轮廓线决定着服装的款式造型,而内部结构线又决定服装的空间体积与人体的吻合程度,同时也关系到色彩的组合、材料的运用[3]。后现代服装造型设计中的线条变化大,其核心在于借助于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改变线条在服装造型过程中所呈现的形状、空间、体积与变换以及位置、长度与方向。

(二)服装色彩原则

色彩搭配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外观要素,科技的日益更新使得面料色彩的多样化成为可能,赋予了设计更大、更多的选择空间。色彩搭配是着装效果好坏的重要环节,同时它也受现行的流行时尚、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当然色彩搭配也必须遵循其一定的使用原则和搭配方法。而后现代服饰设计则一反常态,抛弃传统,体现个性和独特性等做法,往往会摒弃同性调和、主调调和、对比调和、无彩色调和等原则,而是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特意制作出一些色彩残缺、搭配瑕疵等等这样的面料,强调无协调美、残缺美的色彩搭配,变现出对传统的、权威的设计规则的一种反叛和讽刺[4]。

(三)图形装饰原则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的另一重要原则是强调图形的装饰设计。它凭借面料的花色和图形的变换来体现极具民族特色的后现代风格。如取材于印度服饰的时装设计,在选择面料的花色时,强调印度风情,说道印度服饰,不得不提及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纱丽,纱丽式样繁多,不拘一格,其颜色大胆鲜艳,辅以一些卷草图案,金银五彩条纹,以及桃红、艳橘、火红、宝蓝等颜色。而今世界各地极具当地民族文化传统的图案,纷纷被现代设计师们用于服装设计上,通过他们的独特设计和不同的工艺制作,使得现代服装的图形设计更是锦上添花[5]。

(四)材料构成原则

材料是设计的基础。设计者必须以科学和艺术的眼光对材料进行深刻的认识。从科学的角度讲,应对服装材料的纤维形态、性能分类、成分及材料的原始特性、染整处理、分类标准等作系统的、理性的分析。从艺术的角度看要强调材料的外观色彩、肌理状态、美感的比较、图案的布局、比例配置及应用的可变形式等,感受其新奇独特的美感[6]。后现代主义服饰设计者利用直观的各种服装材料,结合设计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平面的、立体的、具象的、抽象的思维的形式,对设计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研究,以触动设计灵感,强化想象力,认识和感受材质构成的规律及特征,由材料的认知而导向设计。在设计中通过对材料肌理的再加工,丰富材料的构成形式,使材料肌理特性升华的再创造,则是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的有效语言。

三、后现代服装设计对中国服装设计的启示

(一)中国当前服装设计的特点

中国现代服装设计发展历程基本沿袭了模仿———延伸———突破这一过程,在最初的阶段,我们不得不承认,模仿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很大的作用。通过模仿一方面可以使本土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设计师也可以借助模仿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然后突破模仿的瓶颈,使自己的设计理念得到延伸,最后达到突破阶段,完全抛弃别人的设计原理,逐步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设计风格。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服装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因而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服装设计良性发展的因素,如有的设计人员一味地为了凸显自我个性,大事渲染色彩的作用,而忽略了全方位的知识修养,曲解了服装设计最基本的涵义。服装设计有三层境界:第一层追求的是服装的功能,第二层追求的是服装品牌的时尚性,第三层追求的是服装品牌的个性。无论哪种境界,它都不应该脱离市场,脱离消费者[7]。中国的现代服装设计发展至今,依然存在迷茫、幼稚和盲目崇洋,生搬硬套式的引进,缺乏对自己文化如何现代化的深度研究和思考。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复杂丰富,中国服装设计师们更多应该是注重民族文化在现代服饰中得合理运用。

(二)对中国服装设计观的启迪

后现代服装设计赋予了我们以全新的审美感受和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全新的设计变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后现代服装设计确实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对中国当前的服装设计注入新鲜血液,笔者认为后现代设计理念对中国的服装设计具有以下作用:(1)产品的使用功能和人的精神需求并重起飞;(2)摒弃单一单调的造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3)正视国际大文化传统的连接性,同时也注重地区民族文化的存在价值;(4)在追求国际流行共性的潮流的同时,也允许凸显个性、非主流、非规范化、不固定化的设计的存在;(5)开创了全新的审美设计思维方式[8]。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理念注重形式地位,尊重传统文脉,后现代主义设计认为,现时的设计是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传统”在后现代主义不能单一地理解为是贬义的,做到传统和现实的合理结合,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现代设计,这正是中国服饰文化所迫切需要的、应该追求的。对于传统而言,要以辩证的、批判的眼光加以选择,有改造地传承,而且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拆解、分离、提炼,而后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概括、抽象、再创造,这样结合现代材料和科技手段设计出传统与现代感于一体的服装。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给中国服装设计带来的困境

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中国设计师在理解西方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深刻的剖析和思考,只限于表面的肤浅理解,往往会陷入以下这些误区:(1)破坏性设计即后现代主义设计;(2)具有强烈视觉感官刺激的设计即后现代主义设计;(3)后现代主义设计就是解构主义设计;(4)凡是设计都可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5)强烈注重艺术风格而忽略服装的功能性;(6)对后现代主义服装存在认知上的困难;(7)在设计表现上虚无主义倾向严重等等。

虽说后现代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内容和材料都可以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在设计方式和手法上有时也可以是不拘泥于一定的规范和教条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毫无原则的胡编乱凑绝不是后现代服装设计。不论是哪一时代的还是体现哪种主义服装设计,其设计作品都应包含其相应的文化,只有富含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才是好的设计,也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审视。后现代主义设计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很宽泛而又比较模糊。就拿艺术表现来说,高雅是艺术,低俗是艺术;流行是艺术,荒诞是艺术;神圣是艺术,无聊是艺术;暴露是艺术,保守是艺术。所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后现代艺术中出现了某种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所以,有的设计师为了追求时尚潮流,紧跟流行时尚,大家都在体现后现代主义,故设计出了譬如带有夸张图案的服饰、衣服中故意弄几个破洞、完全不考虑服饰的着装和舒适性等因素。因此,作为现代服装设计师,首先我们应该以审视的眼光很清醒地认识到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固然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但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和强调其合理性,完全采取拿来主义,从而忽略和完全否认其负面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秉承一种批判性的、宏观的、全局性的态度和思维,对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多维度的探讨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理念进行合理的定位,并对当今的服装审美及服装设计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篇8

关键词:色彩;应用;服装设计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22-1

色彩时时刻刻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色彩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发挥着自身的价值,同样人们也离不开色彩。在服装设计行业中,与其密不可分的就是色彩的应用,服装设计行业越来越离不开色彩,更多色彩已经被引入到服装设计之中。色彩已经成为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并逐渐地走进人们的生活。色彩既有利于激发人们购买服装的欲望,又可以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最终有利于提高服装产品的经济利益。

一、色彩的概念

人们所看见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的世界,人们是通过光的作用才可以看见物体的颜色。光是人们感知颜色的基本条件,光和感觉构成了色彩,这也是形成色彩的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同时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要素。色彩的概念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受,但是色彩中蕴藏了很多知识,等待着人们去挖掘。

二、在服装设计过程中需要色彩的原因

(一)消费者需要色彩的引入

当今的服装设计行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为了提高服装的销售产量,为了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其综合实力,服装的设计必须要从消费者的需要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时时刻刻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服装的个性,追求与众不同,不同的人追求不同色彩和款式的服装,人们对于色彩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基于这种情况,服装的设计要满足不同的消费者,这就要求在服装设计中要引用不同的色彩。

(二)设计师对于色彩的思维转变

在实际的服装设计过程中,色彩是最重要的工具,人们不断地喜欢一种色彩,又不断地厌烦一种色彩,这一过程是人们正常的心理特征。在服装设计中,引用的颜色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服装销售的特别好,提高服装企业的经济利益,服装设计师开始转变应用色彩的思维方式。为了创造出适合人们满意的服装,对于色彩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再创造,创造出奇特、流行的色彩,使色彩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使色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在服装设计中如何合理的应用色彩

(一)提高服装设计师自身的色彩素养

在实际的整个服装设计过程中,服装设计师是起主导和支撑作用的,它是服装设计的主导者。服装设计师自身的色彩素养直接影响着服装设计的整体效果,如果设计师的色彩素越养高,对服装设计的效果就越好。加强服装设计师色彩灵感的培养,并进一步对所有的灵感进行归纳和总结,色彩灵感的培养有利于创造出新的色彩,再将新的色彩应用于服装设计之中,这将大大提升服装的审美效果。

(二)提高服装色彩再创造的能力

色彩的再创造过程就是将原有的色彩应用在新的设计当中,重新应用原有的色彩,色彩可以是一样的,但应用的设计却不同,这个过程就是色彩的再创造过程,也称二次创造。这并不是简单的色彩复制,而是将原有的色彩表现和新的画面形成对应关系,这个过程就是解放了原有色彩的状态,再创造的过程也是形成新鲜生命的过程。因此,要注重色彩的再创造。

(三)注意流行色的应用

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色彩有很多种,那么不同的色彩可以代表着不同的个性。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展现出个性,通常使用流行色。服装的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今时代的潮流在不断地变化,服装为了得到更多的人民群众的喜爱,其设计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这才会体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的价值。这种符合时代潮流的色彩被称为流行色。

流行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阶段人们的审美追求,它是对人们生活很好的反映,但是不能将流行色和服装款式孤立起来,要将流行色和服装款式结合起来。避免出现时髦款式与流行色的结合,在服装色彩搭配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近几年的色彩变化,并考察流行色和款式和颜色,并在此基础之上创造出人们更喜爱的服装。

四、结语

在实际的服装设计行业中,色彩被运用的种类越来越多,色彩在服装设计中渗透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创新,并且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把握好色彩搭配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好色彩其中的秘密,这样才能提高服装设计的整体效果,从而激发购买者的兴趣和热情。色彩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就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

参考文献:

[1]石茂明.民族服饰・族裔身份・跨国主义―――以跨国苗族HMONG人为例[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

[2]祁春英.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与原始文化遗存的关系[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

[3]张.南诏辖境各民族的服饰及其文化内涵[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4]徐红,巴力登.浅析西域民族服饰中的尚黑崇白[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篇9

一、服装设计中的仿生及艺术价值

(一)直接形式的仿生表现

直接形式的仿生设计是指设计师将观察到的自然界生物,非生物的外形、结构的部分或全部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最终呈现出的服装作品带有明显的原始形态,这种形式也称为具象仿生设计。它以“再现”为目的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的形象,使得服装设计作品更加直观、生动和极具亲和力,也是服装设计师对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情感和美感寄托。如英国设计师亚历山大•麦克奎恩设计的高级定制礼服,五彩斑斓的花朵被重复组合在网纱之上,将自然界中“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的视觉效果移植到服装表面,使高贵的礼服更加令人惊叹,别具创意。

(二)间接形式的仿生表现

间接形式的仿生设计是指在直接形式的仿生中加入中间过程,将自然形态通过提炼、分割、夸张、变异、拼凑等设计手法将原有的具象形态逐渐变成单纯而抽象的形态,这种形式也称为抽象或意象仿生设计。经过中间加工的过程,最终呈现出的服装设计作品与原始形态相比差距较大,依稀可以看出原始形态的影子,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如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在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郁金香裙形,以及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为迪奥品牌设计的艳丽夸张的花卉造型连衣裙,将服装的廓形和内部结构进行了变化,增添了服装的趣味感,让人眼前一亮。

(三)服装仿生设计的艺术价值

仿生服装设计是在仿生学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它并不是简单地去模仿自然,而是探究自然系统背后的原理,并加以提炼和应用。自然界给予服装设计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人们在“师法自然”的同时,运用仿生设计手法,不断突破服装原有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在服装材料上进一步创新,满足了人们情感表达的需求,同时也赋予服装生命力和文化特征,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将仿生主题教学导入服装设计课程教学

(一)仿生设计与服装设计课程教学

服装设计课程属于服装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内容颇多,从服装设计的基础理论教学、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训练,到不同类别服装的专题设计训练,全面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在服装设计核心课程中,可以将“仿生”作为主题进行知识结构的贯穿,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将仿生设计导入服装设计课程中,例如将直接仿生和间接仿生运用在服装款式设计上,从服装廓形和内部结构中体现;模仿大自然的色彩进行服装色彩及搭配设计;在实用装和创意装的设计中,以大自然为灵感进行仿生设计,让学生领会同一设计方式如何收放自如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师法自然”,与自然对话,遵循教学规律举一反三,为今后的个人设计提供创作思路。

(二)仿生设计与服装材料课程教学

服装材料是构成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服装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包含了不同类型服装面料及特性、面料的加工工艺及其与服装设计的关系、服装面料肌理的基本再造手法等内容。国内众多服装院校在服装材料课程的教学中都加入了服装面料肌理再造的内容,虽然对此部分内容的称呼有所差异,但实质内容是一致的。服装面料再造设计的创作技法众多,一般将其分为构成性设计、破坏性设计、整合性设计、附加性设计四种常见形式,通过对面料的挤压、堆积、褶皱将二维平面面料变成各种立体形式;对面料进行剪切、撕裂、镂空等破坏性手法使面料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在原有面料上进行拼贴、刺绣、印染、手绘等附加性设计来改变面料的外观。将“仿生”主题导入服装面料再造训练中,从自然界中发掘创作素材,模仿自然界的纹理与色彩,如水的各种形态、岩石地貌、微观世界、动植物的生态肌理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学会运用各种面料将自然界的美丽形态展现出来,并融入形式美感进行设计创作。

三、主题教学中仿生设计创作的推行与存在问题

主题教学是当前国外许多高校设计专业广泛推行的一种教学方式,相对于任务驱动式的原有教学模式,主题教学更能体现出教师对课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来说,将同一主题在不同专业课程中进行贯穿,要求教师在完成知识点的传授之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主题的认知理解。“仿生”这一主题在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分别被不同专业课所采用,要想使其具有关联性,必须考虑课程的设置以及主题教学导入的具置。部分专业课程需要以群组的方式、由团队化授课教师对主题教学保持一致并高度执行。“仿生”主题单元的教学训练中的问题反馈与追踪,有利于推动主题教学的系统化和深化,也可作为导入其他主题辅助专业教学的依据,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四、结语

篇10

服装设计不仅仅是满足服装的基本功能,更要突显服装的艺术化表现,融入创意思维。然而,创意思维并非简单模仿、抄袭和重复,而是打破传统思维习惯,从服装设计的创新实践中引领时代潮流。文章从服装设计创意思维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释,结合服装设计实践来渗透创意思维的独创性和新颖性。

关键词:

服装设计;创意思维;表现形式;思维要素

创意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是创意的源泉。创意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而是基于思维的独特性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对于服装创意思维的研究,不仅是感性的思考,更是理性的分析,融入复杂的、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同样,对于服装作品,如果缺乏创意和内涵是难以体现时尚,承载审美情趣的,更是没有生命力和价值的。

一、创意思维的主要表现方法

对于创意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基础上,并通过仔细思考,从生活上、社会上、自然上进行观察和分析,锤炼出创新性思维意识。对于已有的思维习惯,从改组或重建中形成新的思维方法。设计师波尔•波阿莱在创作中另辟蹊径,不随波逐流,常常利用敏锐的思维方式来搭配服装,打破传统思维桎梏,以时尚性视角来关注妇女紧身胸衣对身体的束缚,用宽松、流畅、自然的高腰身服装款型来打造希腊风格。他的设计思维带来了一场革命,也是一次对传统服装设计思维的挑战,更是服装史上划时代的创举。服装设计中的创意思维具有综合性,在表现手法上主要有异质同构法、解构组织法和想象构思法三种。对于异质同构思维的应用,主要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风格的整合中来表现。如对于东方布料与西方服饰造型的结合,从传统服饰与现代服装元素的搭配上来表现。当然,对于服装设计中的创意思维,在进行异质同构表现中,要兼顾两者的对比关系,要注重两者的内在统一。如对于皮质材质与薄纱材质在混合使用中,两种材质具有矛盾关系,因此要选择柔软的皮质和相对挺括的薄纱来搭配,以形成视觉效应。对于解构重组法,主要从打破传统思维,融入创意思维。如对服装的袖子、口袋、衣领和门襟等要素进行分解后重组。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打破西服衣襟的对称性,将衣襟改成一边长、一边短、插兜故意外露,尤其是在后腰处,将两个袖筒进行交叉并放在一起,以表现为腰带样式,从而使得西服的整体形象彰显出独特的气质。想象设计法是不受时刻、距离局限,将激情与情感渗透到创意思维中,以表现独特的个性。服装设计中的创意思维,对于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打开想象,突破思维定势,才能将创意思维发挥至极致。

二、创意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创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创新。

从收敛与发散思维的形成基础来看,既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突破框架束缚的过程。发散思维就是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增强对事物的探索性研究,从标新立异中来构建新的审美视角,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从不同方面来探讨、来推测、来想象、来假设,从多种途径来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越多越好,越奇妙越好。通过对现有的材料、知识进行整合和重组,从而创造出更新、更多的创意构思。发散思维是创意思维的典型表现,也是心理学上称之为“创造力的温床”。从发散思维训练过程中,利用发散思维来进行创新,从发散思维中来构建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服装设计中渗透创意思维,可以将思维进行发散,从不同选材中来想象;在服装造型创意中,既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的,还可以是H形的、A形的、X形的等不同轮廓;从服装色彩创意上,有对比色调的、有自然色调的、有中性色调的、有近似色调的等等;从服装面料创意中,既可以是皮革的、也可以是印花的、还可以是混纺面料的、皱褶面料的等等;在服装工艺创意上,可以是拼接方式、编接方式、刺绣方式、镶嵌方式和镂空方式等等。总之,从不同设计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来开放思维,形成创意。

(二)创意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发展。

对于收敛思维,正好与发散思维相对,主要从大量思维信息中进行搜寻、汇总并推断出一个最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具有聚光灯效果,将思维的焦点指向某一处。在服装收敛思维运用中,可以从不同思维方式下的、不同服装设计方案中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不优缺点,并进行筛选和梳理,来突显什么样的服装主题,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来进行表现,以什么样的色彩来呈现,选择何种工艺来完成。收敛思维往往与最佳创意方案具有关联性。收敛思维和发散是统一的,也是殊途同归。在创意思维实践中,对于收敛思维、发散思维的运用,其结果在于从发散思维中拓宽想象力,增强灵感与直觉的创新,而收敛思维则是从设计者的审美能力、设计经验和设计手法上进行综合表现。从创意的培养和实践中,发散将我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打开,收敛将思维进行加强;通过发散思维,开阔了服装设计的思路,也能够从不同构思中来形成多种思维方式,增强服装创意的活力;利用收敛思维能够从不同设计方案中进行优选,推进构思的成熟。

(三)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的运用。

思维在不同的方面来审视,可以分为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在横向思维中,可以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探索不同方案的相互联系,借助于某一事物来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和分析。我们在分析事物时,通常利用多角度、多方位、多方向的比较与审视,来获得事物与事物间的联系。相反,纵向思维,则是从事物的产生、发展为思维线索,从历史性的比较分析中来探讨过去、现状和未来,能够让我们从中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的客观性。同时,利用纵向思维,也能够从揭示事物发展规律上,来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和演变过程。在服装设计发展演变过程中,通过纵向思维,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服装设计的主题及方向。如英国某服装设计师从多年的服装研究中发现,人对服装的审美心理具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年龄段对服装的样式、风格及特色等具有关联性。由此设计出人的时装样式规律表,能够从过去、现在、未来不同时间下表现对服装的心理喜好。同样,利用纵向思维,从服装的流行趋势中来探析规律,运用纵向思维来分析服装设计发展的历史,以优化当前服装设计方案。另外,在服装创意思维形成中,对于纵向思维、横向思维的运用应该相互衔接,能够从不同方式的创意思维表现中挖掘思维深度和广度,增强思维的敏锐性,应用到服装设计创意中,从色彩、功能、形式、生产工艺和使用对象等方面来把握,以增强服装创意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创意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影响

(一)直觉的影响力。

对于服装创意设计,直觉往往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中,通常利用直觉来获得直观的感受。设计师在进行服装创意设计时,同样是利用自身的观察力和直觉,来整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并从设计经验积累中形成自身的风格。在这个长期的创意过程中,直觉可以收集和整理相关服装设计资料,也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启发,直觉能够从强烈的兴趣和注意力中挖掘服装设计的创意构思。服装设计中的创意构思,在直觉的指引下深入到服装设计实践中,以什么样的设计样式来呈现?能否从中获得预期效果?如何去调整设计思路?如何去优化设计款式?如何来表达设计思路?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作为第一个走进中国封闭大门的服装设计师,其大胆的创意,凭借自身对服装的理解,首次以光彩华丽的服饰风格,让中国人民从中感受到服装设计的魅力。皮尔•卡丹也是第一个被我们认可的西方品牌,让更多的中国人从中感受到:拥有一件皮尔•卡丹的服装,将是成就事业的基本条件。可见,对于服装设计中的创意表现,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要从服装设计的内在影响力来渗透直觉的感知力。另外,对于服装设计师,观察力、直觉是重要的,文化渗透也是关键。利用直觉思维,将开启服装设计的思维大门,从文化表现上来拓宽设计思路,增强服装设计的表现力,突显服装设计的现代意蕴。

(二)想象的影响力。

想象是一种奇妙的思维方式,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源泉。在想象的世界里,人脑通过对现有知识的表征进行新形象的加工,从而构建最丰富的的想象情境。服装设计创意思维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也就没有丰富的创造力和创作激情,更不会创作出优秀的、丰富多彩的服装造型和作品。所以,培养想象力,从塑造人的着装形象来挖掘无限的想象,自由的联想,将激情与情感渗透到想象的思维中。想象可以是自由方式的启发,也可以将想象汇聚到某一个主题内。服装设计中的创意构思,既有对服装历史的回顾与想象,还有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服装风格想象,更有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理念的想象。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对于想象空间,可以是无限的,不受任何框框约束的;也可以是自由的联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日本设计师三宅的创作灵感,往往来源于对未知的想象,在充满神秘的想象世界里,他凭借对服装设计的艺术追求和内心丰富的想象力,将服装设计的艺术创新融入到作品创作灵感中,从而设计出形态各异的、风格变化迥异的服装形态。服装的设计与创意思维的衔接,让作品在模特的身上创造出不凡的表现。以充满哲理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三宅将服装和身体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并从服装造型设计中任意挥洒,创造服装设计的激情。在这种无结构的设计创新中,摆脱了传统造型意识束缚,为服装设计拓展出更宽广的创新空间。

(三)灵感的影响力。

灵感是富有想象的思维,更是一种突发性的心理现象。对于灵感,通常与设计师的心理因素具有较强的关系,也往往是设计师最佳心理状态下的思维表现。灵感的产生,反映了人对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想象力被打开,思维的敏锐性和创作激情被同时释放。法国设计师让•保罗•戈蒂埃被称为“灵感的发动机”,他的作品从带有朋克的内心精神到超现实主义的立体派,再到传统文化的展现,都是源自他的创作灵感。他时常从博物馆、朋克、戏剧、杂货摊等地方进行吸收灵感,将之与自身设计思维进行联系,迸发出兴奋的火花,增强服装设计的艺术构思能力。灵感源自心灵,是思维实践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将灵感渗透到服装设计创意思维中,为设计师的作品增色,提升作品的独创性。

四、结语

服装设计中的创意思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款式、不同色彩以及不同面料的出现,对于设计师来说,更需要从想象力、审美追求中来把握创新意识,开发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借助于服装这一造型艺术来表现构思的独特性。创意思维是连续的,在追求时尚、倡导自由的服装设计中,将人的情感、情趣,以及审美意识融入到设计实践中,为思维的创新开启新的境界,用服装设计来表现创意和灵性,推进服装设计新潮流的发展。

作者:汪东 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参考文献:

[1]梁明玉.服装设计的创意思维和跨界意识[J].美术观察,2013(5).

[2]李学伟.近现代中国民俗服饰纹样品格及设计意化表现[J].丝绸,2015(1).

[3]李凌.服装创意设计主题训练的教学研究[J].装饰.2010(2).

[4]陈楠.浅析服装设计中的创意思维[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

[5]郭俊彩.幼儿服装图案审美偏爱研究述评[J].纺织科技进展,2012(3).

[6]肖彬,李帆,汤娇.许自己一个舞台,2013年春夏校园服装图案流行趋势调查[J].纺织服装周刊,2013(25).

[7]姜梅珍.浅谈现代服装图案的时尚元素运用[J].美术文献,2014(1).

[8]余奎.服装图案与服装设计[J].黑龙江纺织,2006(2).

[9]赵月婷,古长生.解读“英文字符”在服装图案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