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篇1

关键词:动力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

基础设施系统的技术状态、功能负荷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外延上看,基础设施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通常包括能源系统建设、水源系统建设、交通系统建设、通信系统建设、环保系统建设和防灾系统建设六个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凸显,显然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观念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的城市建设项目,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缺乏整体性和长远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在为各地经济发展铺平道路之后,往往被抛弃,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事实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和不同阶段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支柱

基础设施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从物质生产领域中分化出来的专业化产业部门,它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核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国家和各地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地开发城市土地资源,辅之以配套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地价,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增强了城市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加快了城市的资本积累,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二)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标和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一般的产业,它不仅仅为社会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从事一切生产和生活的一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城市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必须有合理的空间布局与之相配套。合理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人口布局两个方面,它们都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有规划地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为城市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同时能够引导产业迁移,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城市人口分布也将发生根本变化,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将会不断减缓,郊区和卫星城建设将会更加顺畅,这将有助于形成城市各区联动、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布局。

(三)城市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护卫军

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而且能够保证基础设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反复扩建,这有利于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将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同时,城市在规划产业布局的同时,应注重加快污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能带来巨大的立竿见影的经济效应,但它却是城市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守卫军,城市的环境得到保护,城市才有长远发展的可能,城市的各方面才能快速、和谐地发展。

(四)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和制高点

城市品牌就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核心概念。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品牌的建立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建设是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和制高点。

首先,合理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是城市的一个重要品牌,世界上著名的城市都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一个城市要想改变其城市面貌,往往要从加快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这样做既迅速又有效,于是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树立城市品牌的制高点,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地不断完善,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城市的形象将焕然一新,城市的品牌也将随之树立起来。

二、新时期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新的规划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云南各地积极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城市基本框架,改善了交通,美化了城市环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云南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云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新时期云南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限制了城市核心作用的发挥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部,长期以来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缺乏能够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正是导致云南省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核心带动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昆明市是云南的省会城市,理应承担起拉动全省发展的职能,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却一直限制了昆明市的发展。当前昆明市的建成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左右,这在我国大中城市中属于规模比较小的。同时,昆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和长远规划,许多基础设施年代久远,现代化水平低,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城中村”现象,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也不利于昆明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维护。昆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云南省就失去了快速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制约了云南城市的整体发展

当前云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城区和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导致各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最终又限制了城市整体的发展。许多城市主要基础设施都布局在城区,大量的产业和人口也聚集在此,但是城区的发展面积有限,这必然会形成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加大城区的环境压力,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城市要不断向外扩展,但是目前郊区缺乏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必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低,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扩大。同时,各区之间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导致的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城市的产业调整和经济转移,不利于各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城市的整体发展受到影响。

(三)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云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比较有限。许多城市的旧城改造缺乏整体性和继承性,不利于旧城在发展旅游业、树立城市品牌方面发挥作用;新区建设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资金投入有限,出现了新建区分布散乱、数量多、规模小和土地利用率不高、工业用地空置、闲置较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无法显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时期、高投入的项目,同时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发展平衡的基础上,否则将付出巨大的物资成本和时间成本。

(四)交通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云南发展的一大瓶颈

云南省由于地貌、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交通建设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云南发展的一大瓶颈。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省的交通建设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云南省的交通建设仍比较落后,适应不了新时期云南省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云南省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业能够增加云南的财政收入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云南各旅游城市、各景区之间的交通不便利。各地之间的交通以公路为主,道路质量的低下导致旅游的满意度下降。同时,云南省仍有不少地方没有公路,人们出行仍靠步行和马驮。缺乏交通建设这一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必将缺乏充足的动力。

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云南城市新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往往反映着一个城市及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和观念也必须不断创新。我们必须站在推动经济发展、合理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的高度布局和发展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一)统筹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大局观念,必须从整个城市和地区的利益出发进行规划和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限制了云南城市的协调发展。政府要着重加强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升级和人口迁移做好准备,促进城市协调发展。为此,云南省可以借鉴国内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厦门市是我国沿海著名港口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厦门市通过改善岛内、岛外交通,完善岛外和新建区的公共服务,实现了产业升级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目标。为此,云南省必须合理地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具有整体性和长远性,以便完成新时期云南省的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调整,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特色

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区位因素,建设既有本地特色又与周围城市交相辉映的基础设施和城市风格,这样既能加快城市发展,又能与周围城市相配合,加强区域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大连依据其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特点和城市基础好、城市化水平高的条件,以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本着“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原则,大力发展交通、通信、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和宣传,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大连的城市形象璀璨夺目,城市品牌和国际知名度日益提升。云南省的有关城市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也必须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定位加以规划。昆明及其周边地区是省内的优先开发区,为此应加快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聚集和人口聚集做好准备,承担起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职能。云南省的西北部和东南部是全省的限制发展地区,今后要加强绿化、退耕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产业和人口向省内其他地区迁移。省内的其他城市,要利用濒临东南亚的优势,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兴建工业园区,加快支柱产业建设,承接产业和人口的转移。

(三)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现代交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旅游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也是今后可以继续大力发展的绿色产业。云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重视相关资源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同时,加快旅游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这样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壮大,并拉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云南省要想有新发展,必须解决其交通问题,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铁路建设步伐,保持公路现有的快速发展势头,进一步完善民航机场布局,发挥水运补充作用,启动并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使游客往还于各景区之间时有多种快速的交通工具可以选择,同时,加快跨境交通设施的建设,为加强对外沟通,吸引外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云南省各城市以新的观念看待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简本[Z].建设部专家审查组,2003.

2、关春玉.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创新与制度规划[J].管理,2008(1).

3、胡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城市政府合作机制创新[J].公共经济,2008(1).

4、吴永生,高珊,杨晨.江苏省城乡统筹空间格局动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网络强区目标,坚持信息基础设施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地位,合理统筹利用公共资源,加快免费开放力度,做深做透“社会塔”“通信塔”互转的共享大文章,用5G技术进一步推动行业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助力区“5G产业体系”定位落地。

二、总体目标

为实现2020年5G网络全面商用的目标,按照《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0)》和5G网络全覆盖的要求,分三阶段完成下列任务:到2020年底,完成100座基站建设,实现城区及一体化示范区5G网络基本覆盖;到2021年底,完成200座基站建设,5G网络向农村延伸,镇及行政村基本覆盖。到2022年底,再完成200座基站建设,全区5G基站达500个,5G网络区域范围全面覆盖。同步完成通信机房(核心机房、汇聚机房、基带机房、基站站房)、通信管道及光缆线路、光缆交接箱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统一5G站址建设

1、政府全额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公共机构办公场所的经营管理人有义务协助公司依法在该场所从事5G基础设施建设,并为接入提供便利条件。

2、规范项目征地签约、收费主体。项目土地征地协议统一与区土地和房屋征管中心签约。公司应积极主动和当地政府沟通,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相关保障工作;通信设施建设项目单位应规范施工,所在地政府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纠纷阻碍,保障项目的正常施工及交付。

3、在市政府统一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一塔(杆)多用、综合复用”的应用效益。区公安、市政、城管、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向市公司开放所属的市政路灯杆、交警监控杆、公园灯杆、电力塔、管道等塔(杆)资源,让“社会塔”成为“通信塔”。市公司统筹负责塔(杆)资源的技术改造,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完成5G多功能杆塔应用部署。

(二)实现5G“四个同步”

行政区域、商业楼宇、住宅小区等新改扩建项目要将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的站房、管线、引电等)纳入配套基础设施同设计、同规划、同施工、同验收。将5G等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有关规划设计和预留安装条件作为审查的重要内容,纳入工程建设项目系统,实施统一规范管理。确保建设项目充分预留移动通信设备机房、天线位置以及建设项目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设备间和建筑内配线管网。

(三)加强5G设施保护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动或者迁移通信基础设施。因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原因,确需改动或者迁移的,原则上应当与移动通信设施所有人协商。改动或迁移的,应当坚持先建设后拆除的原则,确保通信服务持续畅通。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消除公众对5G基站电磁辐射的片面认识。打击盗窃、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5G网络设施设备安全。

(四)推进5G广泛应用

推进基于5G网络的应用服务,加强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城市管理、应急指挥、智慧医疗、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公司要面向社会各行各业全量开放通信资源,提供塔杆、通信、电力保障能力,构建开放共享大平台,让“通信塔”成为“社会塔”。市政、城管、公安、森林防火、环保、气象等单位,在监控监测等信息化项目建设上,可优先使用通信资源。要加强项目建设方案的审核,避免城市塔杆重复建设。

(五)简化5G建设审批

进一步简化优化5G建设中涉及的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交通道路、城乡建设(园林绿地)等行业审批流程,探索建立并行审批联审联批机制,压缩审批时间,提升审批效率,充分发挥规划指导作用,纳入行业规划的5G建设要减少审批要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加强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意识。

(六)强化协调配合

成立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公司、区有关部门及各镇、高新区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筹推进全区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科经局,具体负责统筹调度、综合协调等推进工作。办公室定期召开5G项目建设推进会,通报各区域5G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区委宣传部:负责加强舆论引导,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积极消除公众对移动通信发射塔电磁辐射的片面认识,引导广大群众尊重科学,提高对社会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

区科经局:负责对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进行指导,牵头协调解决建设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区发改委:负责将我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重点项目计划。负责协调区内供电部门保障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的用电需求,在电力引入方面给予有力支持。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负责统筹考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短期建设与长远规划的关系,将区域内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做好衔接。在具体基站规划审批中,向公司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批。

区交运局:负责为现有道路、在建道路和规划道路沿线规划建设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提供支持。

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协助办理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审批手续,强化辐射日常监管。

区农业农村水利局:负责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为移动基站建设提供站址资源。

区公安分局:负责加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保护,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通信设施安全。

区城管局:负责依法维护行政执法区域内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单位的合法建设行为。

区住建局:负责加快开放住宅区商业楼字、公园以及路灯、绿地、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用于支持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

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负责带头做好政府机关楼面的开放工作。

区土地和房屋征管中心:负责全区基站建设土地征用及协议签订指导工作。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投资需求 投融资改革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8-0087-02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8.20

2010年以来,海南省紧紧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项目建设年”活动,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从而拉动海南省经济平稳持续快速增长。

一、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现状

(一)经济增长依然处于主要靠投资拉动阶段

固定资产投资是海南省现阶段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2006年—2010年,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6%、41.4%、78.9%、186.7%、77.3%;2009年—2012年,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例分别为57.29%、64.88%、64.06%、75.13%[1]。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9年—2012年,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41.3%、32.8%、36.2%、33.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左右。2013年,海南省安排基础设施重点项目77个,包括结转项目31个,新增项目46个,计划总投资金额1955亿元。其中,2013年计划投资375亿元,比2012年实际完成投资的261亿元增加114亿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较高

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经济发展硬环境,海南省重点加大了水利防洪、高速公路、机场改扩建、城乡电网升级、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2008—2012年,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共计投资2131.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1.8%。

(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不足

海南省工业投资比重偏低,制约了海南省经济总量的较快增长。自海南建省以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始终保持在15%左右,占比仅高于北京,远低于全国40%左右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的制造业,其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不到10%,远低于全国30%左右的平均水平,与制造业投资占比40%以上的江西、江苏、吉林、河南和山东差距较大。

(五)固定资产投资的信贷支持趋缓

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信贷支持与全省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信贷规模增长不同步。2010年—2012年,海南省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分别为1120.15亿元、1258.9亿元、827.43亿元,分别占全省贷款余额的44.63%、39.39%、21.27%,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海南作为国防前哨,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各方面建设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初步测算,海南省“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1.3万亿元,为“十一五”的3倍多[1]。但目前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银行贷款,资金缺口大且来源渠道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础设施投资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二)政策配套落实不到位,信贷政策与区域需求不匹配

2012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利润下滑,部分行业亏损面扩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银行信贷经营面临更为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有些银行总行收紧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授信限额,如工商银行未来三年将大力压降城建、公路、电力、房地产四大行业贷款总量及占比。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仍处于起步时期,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行业仍将是海南省各地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也是海南省投资资金需求热点,但这部分需求与银行总行信贷政策不相匹配。

(三)融资主体法人治理欠完善,贷款需求受到抑制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项目成本高、利润率低等特点,加上部分融资主体未实现市场化,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公司产权及项目收入支配权不明晰,贷款资金或者还款资金被挪用的风险,以及银行对融资主体的市场化程度、透明度、美誉度有较高要求。因此,海南省许多基础设施贷款主体的政府融资平台,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其授信准入和贷款发放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因无法提供合格的抵押担保,又无法保证财政预算内还款资金来源,其新增基础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受到限制。

(四)风险管理难度大,对银行提出新挑战。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技术和设备改造项目,其风险评估上难度较大,技术革新的成熟程度和经济效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银行充分评估项目风险,严格审查项目的合规性、合法性,落实还款来源,做好贷款“三查”。

三、政策建议

(一)做好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文章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实现绿色崛起的基本支撑点。抓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抓投资环境、抓国际旅游岛形象,就是抓项目和产业、抓发展后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但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城镇化进程、改变城乡面貌的重要手段。海南这样一个自然环境和资源得天独厚的宝岛,只要配上现代的基础设施,才可能变成现代产业的聚集平台和现代服务业的聚宝盆。

(二)相关政策配套应落实到位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指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政策、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特殊扶持。”但实际上,国家各经济主管部门、商业银行总行较多是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实行一刀切的政策,没有因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而给海南省更多更特殊的支持。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海南省实际需要予以配套政策的落地实施,共同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三)创新投融资体制和机制

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贷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亟需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在中央给予的有关扶持政策框架下,海南省应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可行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如发展创新型企业债券、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国内外私募股权、离岸人民币资金入琼等方式,拓宽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高投资效益

各级政府须充分认识到财政资金在投资中的四两拨千斤的功能,在现有财政收支状况的基础上,继续给予企业适当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本进一步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生态环保、能源交通、科技创新、防灾减灾、资源节约等领域,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跨越发展。同时,政府须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的审批进度,搭建中小企业投资、融资平台,便利中小企业融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七台河地区;现代农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37-02

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要把黑龙江省建成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重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发挥黑龙江省农业优势,继续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黑龙江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特别是七台河地区作为黑龙江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其农业的发展关乎着整个地区的未来经济发展。

一、七台河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七台河市政府实施“358跳跃式发展战略”,坚持以建设“农业特产之乡”为统领,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较好地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在过去的几年里,七台河市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攀升。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 354.5元一跃上升到6 955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07.4%,年均增长15%以上,连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是该市建市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粮食总产量连登新台阶。全市粮食生产总量达到14.44亿斤,比2005年纯增5.06亿斤,年均增长1亿斤,连续登上三个台阶,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七台河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导产业的带动能力不足。七台河地区农业的主导产业以玉米加工、蔬菜储运为核心,虽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不强的问题,其现实开工率往往不能达到实际生产能力,且整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融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农民的整体组织化水平不高。尽管七台河市目前已经成立60余个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但是整体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真正能起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协调企业与农户关系作用的合作组织不多。因而,多数情况下仍是分散经营。三是与龙头企业合作的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水平不高。受资金与规模的限制,生产基地的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与龙头企业对接的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难以满足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四是区域品牌未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高低,往往通过区域品牌效应来带动,但是目前七台河地区的农副产品未能形成国内知名品牌,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现代农业人才缺乏

七台河市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在法律意识、技能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上。进行过农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农民数量有限,与七台河地区现代大农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的距离。农技推广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高技能人员缺乏,而且人员年龄、智能、知识、性别结构仍不合理,对七台河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带来一定程度的阻力。

(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供需失衡

七台河地区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供需失衡首先表现在供给总量不足。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七台河地区已经在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与现代大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总量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自来水工程、通村公路、电信网络、燃气、通讯等还没有实现100%的农村需求。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子女教育、卫生环境、福利设施等方面仍滞后。农村医疗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医疗卫生资金投入远低于GDP10%的增长速度。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土治理、生态保护、能源改造等设施建设都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供需结构失衡。在七台河现展扶持政策的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效果,但由于历史欠账问题,以及七台河所辖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七台河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供需仍未均衡,特别在供需结构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内部组成结构不合理。多数地区以交通、水利、供电等农业基础设施为建设重心,忽视子女教育、卫生环保、燃气等农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管理人员倾向于见效快、政绩突出的设施建设,如可以量化的通村公路设施等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建设,而对关系到整体农业长远性战略性的农业设施的建设,却一拖再拖。如涉及到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农村义务教育设施,经常以经费等借口不予建设。结合阶段性的发展思路,有目的地重点发展某些农业设施是可以的,但不能损害了农民的核心利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协调好远期与近期的关系。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需要有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但因为基层政府官员过多地关注其政绩,加之干部任期的制约,经济增长指标的要求,使得部分官员一味强调GDP增长,忽略了产业结构优化、社会效益的内容,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产生短期行为,重视见效快的基础设施建设,避开长远的见效慢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地区忽视农民急需的、现代农业发展必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技推广、教育培训、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三、促进七台河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相应的农业政策体系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大对农机产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转换基层农机管理机构的服务机制。进行农机管理站的机制改革,科学划分公益性的农机服务、运营性的农机技术服务以及农机执法,转变其管理职能,将原来的部分职能合入基层政府的农业综合管理机构。根据辖区农业机械保有数量、耕地数量、农业从业人口数等条件,合理设置辖区农机管理点,调整了结构,优化了资源,增强了技术服务能力。完善了服务体系,转变了职能。另一方面,完善对种粮农民的各项粮食补贴政策。要适当提高粮食直接补贴的水平,将农民从事粮食种植所得增加到社会各不同行业所得的均值水平。通过粮食直补促进七台河地区粮食生产的总体目标实现。

(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实施农业科技进农户活动。建立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进农户的典型县,示范村,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示范农户,发挥帮带扶作用,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进行专业农民培训活动,结合七台河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分阶段的选择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技术能力的种植农户进行专业农民培训,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技能,进而发挥其带动其他农民增强科技技能的作用。对掌握专业技术的农民给予考核证书,引导其成为地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技能农民。另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掌握,必须结合国家总体的法制要求以及七台河市的地方法规,不能脱离这一基本前提。需要提高对农民的法制解读的力度,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让农民知法懂法守法。进行定期的农民普法培训,提高农民及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履行法律的觉悟。处理好农村的各类矛盾,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民的现代文明。

(三)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实现推动与拉动的共同效应。转变政府的市场服务功能,促进现代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完善现有的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政府需要把握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实际,进一步健全市场流通体系的支持政策,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快速发展。政府应当结合市场环境,促进流通市场的规范化,形成宽松的发展氛围。结合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特征,限制垄断促进竞争,对市场运行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建立规范有序竞争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营造良好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的环境,依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及标准,健全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完善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遵循绿色生产观念,健全绿色农产品的现代流通综合市场。推进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绿色农业消费流通体系,建立农产品零售保险直营、绿色有机品专营等形式,保证流通体系的绿色标准。与此同时,在整个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对农户以及生产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要求在规模上、流通形式上、交易方式上进行审查,尽可能把整个流通环节的污染消除。对农产品的运输和包装,要科学规划,降低农产品在运输环节上出现的消耗。加强农产品包装的新型材料的应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消除对环境的影响。加快新型外观设计,根据农产品的特征,增强农产品包装环节的能力,推进农产品的绿色储存,完善储存条件,遵循程序可控、货物可及原则,进行环评,杜绝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李滋睿,屈冬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篇5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作为解决城乡居民“行有所乘”的民生工程,以“政府主导、城乡统筹、政策扶持、协调发展”为原则,以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出行为目的,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路网衔接,促进镇村公交全覆盖,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镇村公交是指以乡镇为单位或者相邻几个乡镇为片区,连接乡镇至行政村(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具有公交基本特征的客运班线。加快构建完善的区、乡、村三级公交网络,完成客运站、候车亭、农村破损道路和危桥改造等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支线、区间公交线路,合理安排班次密度。上半年开通7条镇村公交线路,年内完成14个乡镇镇村公交开通工作,2012年底全面完成镇村公交工作任务。

三、工作要求

(一)科学制定规划。镇村公交规划线路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在区域性道路网络中统筹考虑,做到公交线路与现有的县乡路网和各片区路网、线网无缝衔接。对公交线路及站点的确定,要立足于规划保留、正在新建的集中居住点和目前人口相对密集的行政村,统筹考虑学校、医院、旅游景点等布局,根据人流量、车流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公交主次干道和投入车辆。

(二)加强基础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客运基础设施网络,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醒目的安全警告标志等措施保障通车安全。一是积极改善农村公路通车条件。为保障镇村公交车辆的安全通行,对开通镇村公交线路进行整治提升,改造错车道468个、危桥42座、断头路26公里,路面维修125米。二是加强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要求,加强农村公路、农村客运站、客运站亭等基础设施建设,安保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对农村客运基础设施,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乡镇参与建设。三是加强农村客运基础设施管理。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完善站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确保已建成的农村客运站顺利投入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三)经营主体。镇村公交运营体制实行公司化运营,考虑到农村客运线路本身的脆弱性及不稳定性,不适宜引入市场竞争,应给予经营企业线路专营的权利,以保证线路的健康稳定成长。区镇村公交由市公共交通第二有限公司实施,禁止挂靠经营。

(四)管理模式。

1、镇村公交的开通和运行符合《省农村客运班车安全保障工作规定》。

2、镇村公交应符合“五定四统一”(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站点,定票价,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的服务标准,运行线路覆盖镇域范围内所有行政村。实行低票价制度,服务质量考核优良,确保旅客满意达到90%以上。

3、镇村公交实行公司化经营,经营公司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镇村公交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率达100%。

4、镇村公交车龄不超过5年,车容车貌良好,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按规定统一车型,统一喷贴“镇村公交”标识;统一安装卫星定位终端设备;公示服务承诺、监督投诉电话和线路走向图。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6月初在部分乡镇试点,购车12台,开通7条镇村公交线路;

第二阶段,下半年购车48台,开通14条镇村公交线路,实现镇村公交通达率100%;

第三阶段,2012年全面完成农村公交站、亭、道路桥梁改造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六)实施保障。为保障镇村公交的顺利运营,成立区镇村公交管理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交通运输局,区交通运输管理所统筹承担镇村公交的管理、运营、协调、组织工作。各乡镇分别成立乡镇镇村公交管理办公室,由一名副镇长负责,与农路办合属办公,负责各乡镇镇村公交的管理运营,受区镇村公交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区运管所成立镇村公交管理所,专门负责镇村公交运营管理。

篇6

该论文立足于对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特点的全面把握,既有对政府融资投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各自优缺点以及不确定风险,提出一些完善的思路以及应对措施.并就如何协调民意与建设之间的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基础设施。经济发展。融资模式。征地

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种社会先行资本,其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广泛.基础设施建设其本身产出的增加,直接引起国民财富(GDP)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基础设施能够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从短期看,基础设施的区域配置在扩大市场范围,促进资本流动,加强工业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贫困方面有重大影响。从长期看,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将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和企业流入城市,扩大城市经济规模,促进城市的产业置换和结构调整,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的增长。林森木(1987)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指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产生积聚效应的决定因素,城市基础设施的存在,既促进了城市经济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又以基础设施为纽带促进了城市地域空间各要素的高度积聚,从而形成城市的整体效应,加速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超前性”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额约为总投资的13%,发展超前系数仅停留在0.1——0.3之间。这说明在很大程度上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瓶颈部门,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大多是以政府投资或贷款为主体的基础设施直接投资模式,融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新增投资保守估计约9万元”按照这样计算,我国”十一五”期间全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总量每年在1.55万亿左右,而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大约为9080亿元。这种相对单一的融资模式造成了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当中资金不足的窘境,并且在以往”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之下,往往造成了民众意见较大,决策不够人性化. 在民众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的今天,这种方式容易造成社会矛盾的激化。

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新模式的探讨

10月16日,我国重点工程——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开工的消息备受社会关注,之所以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这两大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被视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领域的示范项目,同时,政府与民间资本的合作也有很多种方式。此外还有政府,企业与私人合作的项目融资模式(PPP),私人与民间主动融资(PFI)这种融资方式可以具有较好社会效益突出的同时但是经济效益相对不足的项目提供融资,不仅为政府减轻预算压力和债务负担,更可以为超过项目投资者自身筹资能力的大型项目提供融资.

建设过程中的政府角色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于项目征地是社会矛盾最易突出的重点环节,我国征地存在很对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征地范围过宽,补偿标准较低,对被征地人权益保障不够细致,执行力度也层次不齐。同时对于民众对于部分公共设施的收费也有存在较大意见。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政府应做到征地透明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之上,要解决征地补偿标准在时间轴和地区轴上的公平性,做到一方面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又充分体现农民应有的土地价值,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应该提高补偿标准,为农民提供长期的物质保障。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既要充分考虑到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改革经验,也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如果一味得提高保障标准,首先会加大国家的财政预算压力,其次会影响经济发展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我认为在适当提高补偿标准的前提下,要让农民享受到土地增值收益,建立农民和土地直接的长期联系。

基础设施建设应保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态度。部分公共设施的收费使得基础设施成为政府和部分个人的创收点,造成了民众不不满,对于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取消一部分不该收费的项目,对于确实存在收费必要的基础设施采取公开透明的态度,公示建设融资途径,用资等相关信息,化解社会矛盾。(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旅游管理系)

参考文献

[1]A.Kah .The Economic of Regulation : Principles and Institurtions[M] .New York Wiley.Reprint Cambridge MA :MIT,1971

[2]Antonio Estache.Emerging Infrastructure PolicyIssues in Deveolping Countries[C].A survey of the Recent Economic Literature.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2004

[3]丁成日.中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经济分析及征地改革建议[J] 中国土地科学 2007(5)

[4]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D] 江西财经大学 2003

[5]张玲.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6]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 中南大学 2006

[7]刘生龙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 经济研究 2011(3)

篇7

关键词: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基础设施,运输工具,交通系统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提升经济效益,构筑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产品生产、消费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中,依靠生态手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发展水平的经济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资源并最大化保护环境的发展手段。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交通运输业内,以交通资源的集约用、持久用、替代用为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生产、运输装备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循环经济,达到“高效、低耗、低排放、低污染、低财政负担”的效果,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首先是交通运输科技的发展。科技已经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研究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是保障交通运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同时,在“十一五”初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正迫切探寻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因此,本文针对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研究并提出其较为完整的发展管理模式,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内涵。通常,交通运输问题可以理解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问题,因此,本文定义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概念如下: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等领域,以综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为手段,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养护、交通运输装备升级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服务等业务环节的水平,从科学技术角度保障支持绿色交通模式发展,同时促进、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中,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手段,是循环经济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在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关键。交通运输资源减量化就是通过对交通资源的集约使用、持久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并全面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时限。实现减量化的关键在于减少资源使用量可以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交通运输资源再利用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增加产品或部件的复用率,延长资源的使用期。实现再利用的关键是增强产品服务的组合性与模块化,增强复用能力。

交通运输资源的循环再生主要是指交通产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交通资源,不仅减少最终处理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技术能力是循环再生的关键。通常情况下,3R原则在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中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再生”,但这不是绝对的,综合运用3R原则才是交通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对于交通运输科技的三个方面而言,各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方式。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减量化应该是主导原则;对于交通运输工具而言,应该主要采用再利用和循环再生的组合原则,而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服务而言,交通运输资源的再利用才是首选原则。

二、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基于上述发展思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应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2.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的资源减量化。

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优化布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枢纽衔接和集疏运配套,优化运输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优先发展城市、城际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完善城乡间公交体系;加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②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主要着眼于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比重,增加对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效益,通过推动运输装备的大型化和专业化,鼓励发展多轴重型专用车辆,推广标准化运输、甩挂运输、封闭运输,可起到调整运力结构的作用,实现钢材、能源等资源的减量化。

③建设优质耐久工程,持久使用交通资源。提高设计标准,强化工程质量管理,贯彻全寿命成本设计理念,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如大力发展钢纤维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滑模摊铺施工工艺以及快速养护技术等,积极推广应用高强度混凝土、耐腐蚀钢材等高性能材料,以提高工程耐久性。

④重视工程养护特别是预防性养护。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治理超载超限运输,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加强公路路面早期破损的基础性研究;加大科研投入,进行联合攻关,专门研发路面修复和养护技术。

⑤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材料替代。在路面材料类型的比选中,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易于再生利用的沥青路面;研究和推广公路工程中木材替代的措施。开展废旧路面材料、废弃轮胎、废钢材、工业废料等的综合利用,推进道路沥青、水泥混凝土、钢材等废旧建材的循环再生。

篇8

一、县能源、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十五”以后,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扶持,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村小水电发展成效明显,联结华中大电网,有了大电网的支持,用电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信息机制基本通畅,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明显改善。①能源有小水电、农村沼气的利用,至2010年底,全县已开发小水电站105座,建成水电装机容量9.85万千瓦,建成农村“猪-沼-果”模式的沼气池2.7万座,总容量17.5万立方米;②至2011年底,共建有水利设施4557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12座,小(2)型水库28座,泵站10座,农村提、引、灌、排工程4330座,其中集中供水规模以上13座,水渠总长度3459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1.4万亩,防洪工程13处,堤防总长度59.05公里;③至2011年底,境内现有110KV变电站2座,主变3台,合计容量103兆伏安,110千伏线路130公里/2条;35KV变电站14座,主变18台,合计容量83.9兆伏安,35KV线路221公里/16条;10KV配电台区930台,容量170.53兆伏安,10KV线路1045.34公里,低压线路2593.79公里,拥有供电总户数9.3132万户;④通信设施建设成效明显。至二00九年,全县共建设了移动机站280座,覆盖了全县17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电话覆盖全县大部分自然村,除文峰乡外,乡镇均有邮政所,确保邮路畅通;政务信息建设取得成效。新建了完善的政务信息网络,构建了全省价格监督检查专用网络,国土系统“金土工程”、审计系统“金审工程”、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成效

“十五”以来,县及时抓住多轮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借助国家加大投入有利时期,持续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改革和管理,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一)解决了困扰群众生活难点问题。通过连续的投入,至2011年底,全县绝大部分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电力、通讯、广播电视。以电力为主,可再生能源(沼气)相辅助的能源供应模式,已基本保证农村的生活用能;全县除7个行政村未接入县电网外,所有行政村基本上能保证生产生活用电;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2439万,建设了139处供水工程,解决了7.15万人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极大改善生存条件;全县共新建了280处移动机站,保障了县境内大部分地方的信息畅通。

(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加大能源、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尤其是电力设施的建设,使设备制造、建筑材料、施工安装、果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提速明显,有效地刺激了县域经济的增长,不仅增加了经济总量,拓宽了税源渠道,而且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安全隐患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率降低,供电保障率得到提高,城乡同网同价,又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2000年全县实际供电量仅为3974万千瓦时,至2011年全县实际供电量已达32686万千瓦时,年平均增长16.54%,经济增速明显提高,充分说明了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三)防灾减灾和节能工作卓有成效。从1998年的农网“两改一同价”工作以来,的电力供应能力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到2011年底,供电可靠率达99.58%,供电损耗的降低,促进了全县的节能减排,全县二氧化硫排放量514.2吨,比2010年下降了2.3%;同时通过建成县城防洪堤8.2公里和乡(镇)防洪堤1.2公里,治理3.8公里,35个自动雨情监测站,6个人工辅助雨量站,不但提高了县城和部分乡(镇)防洪防灾标准,而且大大提高了抵御台风等强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在2005年、2008年的强台风中,全县无1人因水利设施冲毁房屋倒塌而死亡。

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济要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倍努力,需要解决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能源结构单一,电网结构薄弱,农网改造还未完成

总体看,县为电网的末端,县内只有小水电作补充,110KV以上电源点过少,供电可靠性还较差,现有的两条110KV线路最大供电能力为7.5万千瓦,而最大用电负荷已经达到了8.5万千瓦,供需矛盾仍突出,是供电的“瓶颈”问题。由于处于电网末端,输电线路长,线路压降大,电压质量较差,未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末端电压低的根本问题。

农网改造还未完成。由于历年来农网改造资金缺口较大,县内还存在未改造的农村地区,中低压改造率较低,截至2011年12月底还有7个行政村1341户未接管,其中1286户为广东、福建外网供电,未农改,已接管但未改造10KV配电变台43台,未改造低压线路140公里。有50户为微小水轮发电机供电,5户未供电。再就是一、二期农改由于资金有限,改造范围大、点多面广,为考虑让更多的人民受益,致使当时改造标准偏低,使得配电变压器容量偏小,另外,10KV配网线径小,主干线截面在50MM2,分支线多为16-35MM2不等,且供电半径过长,最长的达到36公里,线路分支断路器少,故障维护不便。据查,仅2011年,新出现的低电压用户就达827户,长期低电压用户8026户,存在低电压现象的配电变压器达180台,占全县公变总数30%,严重过负荷配变93台,占全县公变总数的15%,有369个变电台区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超过500米,有的甚至1500米,不但难以保证用电的可靠性,更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农田水利设施很落后,有效灌溉面积急剧减少

我县农田水利设施绝大部分是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建成,由于年久失修,加上维修改造不及时,即使骨干水利灌溉工程损毁也十分严重,完好率仅为25%-40%。据统计,全县灌溉水渠2726条,失去灌溉功能的就有1322条,占48.5%。由于渠道不能清淤,造成渠道淤塞,渠水利用系数仅为0.35-0.5。据调查,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9.17万亩,占总面积的48.11%,即使以精耕细作出名的果业,果园的有效灌溉面积也只有12.23万亩,仅占果园面积30.6%。在全县596座山塘(10万立方米以下)中,病险山塘475座,病险率高达79.7%,小(二)型水库50座,病险水库19座,也高达38%,这些山塘水库标准低、质量差、隐患多,直接威胁着附近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是传统农业县,工业发展极为滞后,且处于电网最末端,电压质量又差,对我县发展工业、招商引资影响极大,至2011年底止,至少有超过6家(次)企业因没有220KV输变电线路、缺乏稳定电源没有来投资办厂。每到迎峰度夏时,正是果园用电高峰,打药、抗旱都需用电,一旦没电,他们只能投资购买柴油机代替,造成极大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损耗(用电和用柴油的价格比为1:10以上),全县仍有27.786万亩果园至今还是“靠天吃饭”,灌溉的保证率只有30.6%,这对于果园面积超过45万亩,果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60%以上的果业来说损失和影响极大。

四、产生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和问题的原因

受历史条件、基础条件、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等因素的制约,的基础设施和发展质量远远低于全市、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造成滞后的根缘主要为:

(一)县域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财源极少

(1)经济总量少、人均水平极低。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仅为30.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0555元,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的78%,全省平均水平的49.7%,全国人均水平的35.5%。,且近期内不借助于特别的机制或政策,难有改变的力量,和全市、全省、全国人均水平有越拉越大的趋势。

(2)经济结构不合理。2010年,三产结构比为30.9:31.1:38。农业比重大而不强,工业结构单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仍以传统商贸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3)财政收入水平非常低。是典型的“吃饭财政”。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只有3.3亿元,人均财政收入为1047元,分别占全市的1.83%,全省的0.2%,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均排在全省倒数第二位(100个县(市区)的第99位)。而财政支出10.5亿元,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截止2011年末,县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31亿元,全部为基础设施(含教育、卫生、交通)的债务,是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09倍。

(二)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欠帐积重难返

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经常性的旱灾和局部性的洪涝、霜冻,使县基础设施造成极大的破坏。地处武夷山脉余脉,境内山地众多,一遇洪涝、霜冻灾害,给电力和水利设施的破坏极为严重,如2008年的冰冻雨雪灾害,给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在2亿元以上。特别是属地震多发带,是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全县100%的国土面积都处于全省地震区划烈度最高(Ⅶ度)的防御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面临较大威胁。据不完全统计,县每年都会遭受台风、洪涝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蚀,给全县的基础设施带来极大的破坏。一旦遇到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便使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加大,连续多年,致使维修任务极为繁重,公路、水利设施等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难上加难。据初步估算,仅维修14条中小河流的防洪堤就需2.2亿元,这就相当于一年的地方财政总收入;解决全县的水利设施问题,共需投入37亿元,这对于财政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三)规划短视,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质的突破。

由于客观原因,县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没有前瞻性,造成基础设施规模编小,远远落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电力,直到2011年底,仍然只是110KV单电源运行,远远落后于所有县(市);供水,到现在只有500MM供水主管维系着县城8万余人的饮用水,别说质量,连数量也难于保证;南桥、留车等重点镇的农饮工程,实际保障人口甚至不到1/3;果业大县的果园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2.23万亩,只有27.2%;农网长期低电压用户仍有8026户,还有7个行政村未接管,已接管但未改造10KV配电变台43台,未改造低压线路140公里。

(四)发展经济受到限制,没有新增财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是东江源区县,全县1974平方公里属于东江源头区,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5%,虽然富有稀土资源,但全县均被国家列入重点生态功能区,不但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且为保护东江源青山绿水,县实施的造林绿化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生态移民工程、矿区生态恢复工程、退果还林工程、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等六大生态工程,仅“十一五”期间就投入6亿元,严重制约着县域内基础设施的投入。关闭落后的污染产能100余家大大小小工厂,直接损失5亿元以上,每年损失税收2000万元以上。从1980年至2010年,县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远远倒退于周边县(市),更没法比之于广东平远、兴宁,福建武平,2010年人均财政收入813元,根本没有财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五、需要上报帮助解决的有关事项

是传统农业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东江源头生态县,要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除依靠自身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外,迫切需要上级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特殊关照和扶持。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其社会效益明显而经济效益不明显的特性,恳求上级给予重点支持。

(一)请求将县列入西气东输二期重点扶持建设和绿色能源建设县。县国土面积85%为东江源头区域,从2008年始,全县实行全封山政策和取消商品材采伐指标,每年取消3.75万立方米的木材指标,增加财政支出320万元,减收2213万元,靠电力和液化石油气维系日常用能,恳请将县列入西气东输二期重点扶持县,扶持天然气管道建设资金2500万元;将县列入绿色能源建设县,从2013年始,每年扶持绿色能源建设基金2000万元。

(二)恳请对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给予重点扶持。将其列入大中型水库近期建设规划,在项目评估立项等环节给予重点倾斜,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县城、三标乡、水源乡、澄江镇、吉潭镇、文峰乡等三镇四乡共计15.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解决建设资金2.5亿元,确保在2013年内开工,“十二五”期内竣工投产发挥效益。

(三)恳请将县列入东江源区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规划试点县。尽早启动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为东江源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支撑,并为全国各江河源头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示范。规划涉及生态林建设、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水利设施建设等9大内容。共需投资13.1亿元,争取在“十二五”期内实施,尽早启动、实现效益。

篇9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47-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贫困地区是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1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其中一个最突出的原因就是农民来自农业方面的收入增长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贫困地区的农民,观念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安于现状、谨小慎微、懒惰安逸的情况比较普遍。农村经济要发展,更新观念是关键,思想观念不转变,脱贫致富难实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由于农民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的时间比较短,经验不足,观念相对滞后,加之经营不善,信息不畅,经济实力较弱,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但必须建立在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能越俎代庖。发展特色农业是一条致富的捷径。

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是走向富裕,步入小康的关键。农民增收问题,关键是农民就业问题。贫困地区,农村机械化程度不高,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外出务工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民外出打工,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学到了技术,熟悉了市场,转变了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中一些人,回村办企业,带动了更多农民致富。

2 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教育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与城市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民文化素质低,难于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农村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已成为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我国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农村卫生服务、基础教育、信息和文化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我国公共服务短缺,特别是贫困地区严重不足。已经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抓好公共服务,就是要提供公共产品,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形成政府与社会团体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保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来源。

在农村公共服务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最根本还是要建设和发展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建设和教育建设一样,如果由私人来提供,不能保证农村人口享受到医疗福利,不能充分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而如果由政府来提供,可以通过补贴等方式较为有效的解决医疗资源等问题。因此,政府主导创建和普及农村医疗机制,是保证农村医疗福利的关键。

3 统筹安排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的交通、通讯、水利设施、科技条件、信息及教育条件等基础设施都很落后,特别是贫困地区更是如此。基础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底子较薄,投入不足,欠帐较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必须予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此,政府扶持、形成合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的职能,对贫困地区,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用财政拨款的方式完善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各项现代生产要素的有效采纳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适应和促进农村的市场化程度,还应该健全农村的市场体系。

排忧解难、赢得民心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力支撑。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又是受益者,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意义非常重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方面,贫困地区,还可以发动社会和民间的力量,政府采取一些优惠政策调动社会闲散资金进行建设投资。结合农民自身利益,不摊派,不硬压,群众自愿筹资投劳,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让农民真正感受到政策实在、工程实在、资金实在,同时也解决了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不足、负担过重的问题。

4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主要是指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农民自身素质如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是发展生产、核心是农村科学技术的进步,归根到底还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农民内在素质的提高是支撑农民增收潜力的根本所在。在贫困地区,要抓好文化基础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农民子女的入学率。同时也要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如充分利用农村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绿色证书培训、农广校和“农函大”等,开展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党员干部培训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篇10

一、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

规划是建设和管理的根本依据,是保障城市功能格局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__区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区政府为贯彻落实重庆“314”总体部署,适应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实施《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进一步扩大城区建设规模,高效配置城区空间资源,完善城区功能,促进__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在20__年分区规划的基础上,明确了“政府组织、专家咨询、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修编原则,委托市规划设计院修编了《重庆市__区分区规划》(20__-2020年)。20__年3月27日,大渡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重庆市__区分区规划》(20__-2020年)。并同意报市政府审批。该规划充分考虑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适度超前的前提下,坚持规划时序性、可操作性原则,对我区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定位,对城区的分区功能予以了合理的界定和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对我区功能定位要求和我区发展转型特点。在今后实施过程中,必将切实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一是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保证建设服从规划、建设按规划进行。二是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实行“规划一张图、管理一本法、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实施一道令”,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三是要加强规划体系建设,当前在认真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要把规划工作的重点放在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上,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供配套。目前,我区在全市率先编制了绿色空间建设规划。

二、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全力打造城市建设的精品工程,扎实改善生态人居环境

当前我市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以“五纵五横”为骨干的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完成了中华美德公园等园林绿化建设;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公厕、垃圾站的建设、污水处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顺利推进;城市的保障服务功能也进一步提高。但按照我区的发展定位,要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区,还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五纵五横”建设步伐,加强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公厕等的建设,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二是要积极推进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的创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工程,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三是积极实施《__区绿色空间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生态公园建设,要坚持由近到远、由城市到农村、由人口密集区到人口稀疏区开展绿化的原则,优先发展城市绿化,让更多的人分享绿化的成果。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深入推进伏牛溪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做足水的文章,美化人居环境。四是要把房地产开发同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提升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形象。

三、全面拓宽融资

渠道,积极探索城市资产经营的有效途径

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多元化融资的方向,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城建投融资体制。一是要加强融资平台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城建融资的有效途径,更大程度地吸引开发性金融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20__年,区政府通过与各金融机构能力合作,积极争取其他非金融机构的支持,完成了近10亿元的政府性融资。20__年,经区人大常委会同意,又增加政府性融资10亿元的融资目标,主要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二是要放宽准入限制,积极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的市场化经营。借鉴市内外等地的经验,通过采取bot等方式,吸引有实力、会经营的企业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区政府委托重庆大晟资产经营集团公司、建桥公司为项目业主,积极推进我区安置房、廉租房和道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公共项目建设,使我区城市形象得以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三是要切实发挥城司在政府融资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投资经营、借款、担保等方式,建立新型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及贷款运作机制,提高政府的融资能力。四是要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管理,坚持经营性用地的招拍标出让,努力形成土地开发利用保障城市建设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