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乡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乡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篇1

 

乡村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农”问题的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迫在眉睫,自从20XX年,XX省首倡文明生态村建设,全国上下掀起了建设生态文明村的热潮。XX省滕州市紧跟社会潮流,应广大农民朋友对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加快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步伐,取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XX省XX市XX镇XX村是一个拥有XX余户,近XX人口的小村庄由于近几年广泛种植温室大棚马铃薯,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该村村民委员会与党支部经过商议于20XX年下半年申请创建文明生态村,当我去该村调查的时候生态文明建设的二级工程已经接近竣工,该村的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建成整齐化一的街道,每一个胡同都建成了统一的标准,这就应验了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自从街道竣工后,街道上的人多了,嬉笑打闹的孩子们多了,一块谈天说地的老年人多了,人们走在路上精神多了,再也见不到以往杂乱的街道,垃圾乱放的胡同……20XX年底,XX镇XX村被XX市市委评为“XX市级生态文明村”,这位整个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调查期间,通过和该村党支部书记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该村已经建立了生态文明户80余家,种植绿化植物一千余株,购置垃圾桶二百余个,基本上每一个胡同能够平均四个,该村计划在20XX年上半年普及沼气池,现阶段该村建有自己的沼气池配件厂,包括沼气池主池体和沼气池盖,也建成了自己的彩砖厂,生产各种彩砖,用来内销和外销,还有自己的农产品购销服务部,方便了农产品的销售。该村街道建不设别具风格,除了道路两旁间隔栽种了不同种类的绿化树,还在两棵树之间栽种了各种花草,各户门前也建成了自家的“花池”用来栽种一些蔬菜之类的东西,各个胡同安排了具体的生态文明负责人,具体负责该胡同的卫生以及治安问题。

 

通过调查访问,该村的生态文明村的资金除了广大村名的集资外还有好多关注村庄发展的热心民众的捐款,和政府的一部分支持。通过这一村庄建设可以发现,一个人,当他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就会用各种办法回报生他养他的家乡,也可看出一个人奋斗的重要性,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家乡……

 

虽然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就在一开始,村干部就面临了各方面的压力,一是资金问题的紧迫,二是好多村民的反对,他们的思想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没有远见卓识,只能看到当前利益,无法正确的衡量生态文明村的利与弊,得与失。村干部在村民的思想动员上做了很多的工作,这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排除了一部分障碍。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不管什么地方,哪一个社会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村都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1、建设生态文明村就是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所以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收益的主体,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让他们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支持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工作。

 

2、建设生态文明村还要树立和增强科学发展的观念,坚持文明、生态一起抓,软件、硬件一起上。避免一些地方的“光说不干”的现状,三番几次的将农民朋友对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热情凉到了最低点。除此之外,最主要的是还要充分发挥农村文体中心或活动场所的宣传、教育、娱乐等功能和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民朋友不仅在物质上有一种富有感,还要在精神上有一种充实感,例如: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和文化科技知识讲座等,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倡导文明新风。要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最终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

 

3、要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建设管理机制。不能像有的地方那样,建而不管,修而不治,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周而复始的就会影响生态文明村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地位。首先,作为村干部要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当作一件长久的事情来做,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时刻想着为老百姓谋利益,谋发展,只要能为百姓办实事,就会得到百姓支持。

 

4、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切实增强创建后劲。就像上面提到的,要把生态文明村当作一件长远的事情来抓,要根据自己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更加促进整个村庄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譬如上面提到的根据村庄需要建立自己的厂房,既能促进村庄的经济发展,还能为村民提供一些相应的就业岗位,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5、形成边建设、边治理的建设模式。农村不比城市,虽然中国的城镇化速度挺快,可是农村的经济发展还是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落差和不足,譬如农村的环境问题,包括村道的卫生,生活垃圾的存放,村庄河流的治理,农作物秸秆的存放问题等等,应该尝试建立一套生态链,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6、要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创建规划。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地情况制定相应的种植方案,尽最大的努力提高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农村向城镇化过度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中除了要注意以上的问题以外,还要正确处理文明生态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其一,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的。其二,滕州市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立足滕州实际的战略选择,符合滕州市情,符合滕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三,既然是模式,就应该有多种,而不是一种,要允许各个地方领会中央精神而因地制宜,有所创新。三层含义归结起来,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文明生态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盖新房子、修水泥路、建沼气池,种花种草,等等,这些确实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措施,因为他们可以使“村容整洁”;同样,在农村搞多种经营也可以适当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但这些并不必然建成文明生态村。文明生态村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理念。更为根本的是,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因为这是文明生态村的经济基础。生态经济搞不好,即使生活再宽裕,村容再整洁,乡风再文明,管理再民主,也不能叫文明生态村。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走出单纯的把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理解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误区。如果那样,文明生态村就会失去了核心内容而流于一种口号和形式,文明生态村也会因此变成一个外壳,空泛无物。当然,这样讲不是说生态环境基础薄弱的地方不能搞文明生态村建设,而是强调要把发展生态经济放到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首位。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关于生态农村的建设有了自己的些许想法,对于XX镇XX村的农村建设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也学会了怎样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一件事情。

 

乡村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xx市户籍人口数xxx万人,约2/3的人口工作生活在xx个乡镇和xxxx个行政村。自xxxx年开始,随着xx生态省和xx生态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市各乡镇已全面完成生态建设规划,并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x个,省级生态乡镇xx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xx个,分别占总乡镇数的x%、xx%和xx%;市级生态村xxx个,占总行政村数的x%。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和《xx生态市建设规划》目标要求,乡镇生态建设工作还仅处于起步阶段,离全面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市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成为各级各部门当前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一、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必要条件。根据《xx生态市建设规划》要求,xx将于xxxx年前建成国家级生态市,而xx%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要求是生态县(市、区)建设的前置条件。要真正达成生态市建设目标,基层创建工作是关键,开展乡镇生态建设创建工作能够丰富生态市建设内涵,提升生态市建设水平,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作的客观需要和必然基础。

 

(二)是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契机。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而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乡镇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基础设施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乡镇调整发展思路,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辖区内居民拥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发展空间。

 

(三)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一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是指该区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各项生态建设创建工作从公共设施完善程度、污水处理、大气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等xx多项指标对乡镇进行考核,有力地促进当地政府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从整体上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四)是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经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在认真总结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明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德伦理基础。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整体利益。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生态文明。乡镇生态建设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乡镇的整体生态文明水平。

 

二、当前乡镇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篇2

按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方案的调查研究环节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实际,就三里乡绿荫村在精准扶贫结束推进乡村振兴的过渡期间该村的接续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绿荫村特色村寨建设初步调研方案,供局班子会交流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一、调研概述

1、调研时间:2019年9月-10月;

2、调研地点:三里乡绿荫村

3、调研对象:绿荫村村民代表。

4、调研方式:座谈、现场走访、资料搜集

二、主要问题

县民宗局自2014年以来结对帮扶三里乡绿荫村,通过开展精准扶贫,筹集资金及社会力量支持该村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村级支柱产业、建设村级文化宣传队伍、倡导乡风文明等措施,该村将于2019年脱贫摘帽。鉴于县民宗局利用中央和省级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在全县范围内对符合特色村寨建设条件的近20个村进行了打造,该村强烈要求县民宗局对该村的帮扶在精准扶贫结束后“扶上马再送一程”,在该村实施特色村寨建设,为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原因分析

(一)基本村情符合。绿荫村位于建始县三里乡北面,距离县城36公里,距离三里乡集镇10公里,海拔1100--1380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森林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产业发展良好。该村属于典型的高山小盆地地形,四面环山,东边与茅田东龙河村接壤,西边与三里乡中坦坪村接壤。该区域水沟纵横,水源较多,河道常年流水。该村现有耕地面积1055亩、山林面积5103亩。村级主导产业为金果,发展种植面积为300亩;茅三公路(乡道)贯穿全村,组级公路已硬化6.5公里,到组公路硬化率为70%。全村安全饮水分为集中供水和分散水池供水,其中该村4、5、6、7组属集中供水;1、2、3、8、9组通过因地制宜修建水池供水。全村9个村民小组,242户848人,全村劳动力428人。该村地形独特,形成了一个有山、有河、有产业的山水组合型生态村落,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及生态旅游观光价值。该村民房集中,产业兴旺,生态良好,乡风文明,又是丝弦锣鼓研习与民族舞蹈氛围浓厚的村落,民族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具备打造民族特色村寨的条件。

(二)原则政策符合。国家民委、省人民政府要求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特色突出、因地制宜的原则,把特色村寨建设的特色民居建设、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生态保护优先、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风文明与民族团结进步等建设内容结合该村实际统筹安排实施,推动该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文件可据《国家民委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2012年4月6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2017年10月14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意见》(鄂政办发〔2018〕72号);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开展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工作意见的通知》(民委发〔2013〕240号)。

(三)建设要求符合。(1)推动特色村镇实现保护特色民居、培育特色产业、改善特色人居环境、传承特色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位一体”的保护与发展。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民居保护与修缮,保护营造技法、建造技艺和传统建筑风格,保持与自然生态相协调、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村镇风貌,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民居修缮,旧民居改造注重保持民族传统建筑风格,新民居设计建设尽量融入民族建筑风格和文化符号,体现民族特色。

(2)改善特色村镇人居环境。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整治行动。加快特色村镇道路建设,提高建设质量,重点解决特色村镇与干线道路的公路连接和村内便道硬化。加强特色村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集中式供水。加强特色村镇农网改造,保障生产生活用电。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提高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覆盖率。统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加强消防、污水处理、防洪、防震、便民利民商贸网店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动改厕、改圈、改厨。建立健全村镇设施管护、环境保洁、绿化美化亮化等管理制度。

(3)提升特色村镇综合实力。按照全面推进、重点打造、提升效能的思路,加大特色村镇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投入,共享城镇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推进特色村寨就地城镇化。推进特色村镇与精准扶贫工作、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深度融合。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建筑风格独特的优势,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加强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综合实力。

(4)推动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运用现代技术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大少数民族艺术精品创作力度,鼓励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民族文艺作品,提升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质量,切实培育民族文化精品。开展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进旅游景区。深入开展民族文化调研,不断推出优秀文化研究成果。继续加大民族古籍的整理、研究力度,出版一批富有影响力的民族古籍整理成果。

(5)推动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多彩文化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形成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新高地。以现有特色村寨为载体,建设民族文化标志性工程及民族民俗文化场馆。培育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建立民间艺术人才资源库,确保民族文化传承后继有人。挖掘和创新民间文艺、民俗礼仪,壮大民族民俗传承表演队伍,深度融入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创建一批民族民间生态文化保护区,创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方式,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充分挖掘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族史诗、音乐舞蹈等文化资源,创作少数民族文化题材的舞台剧及广播影视节目。

四、建议措施

(一)编制规划先行。结合该村高山地理位置、自然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禀赋、人居环境条件、山水林田布局、基础设施现状、特色支柱产业、民族文化氛围、乡风文明基础等因素,编制特色村寨修建性详细规划(经与驻村县领导许刚衔接,可争取华农大园林规划方面的专家技术支持)。

(二)五措并举。

(1)特色民居改造:鉴于该村4、5、6、7四个组在小盆地的平坝集中连片分布茅三公路两侧,区位优势明显,而且民居建筑风格、装潢层次相差不大,可采用奖补方式进行适当地添加土家族民居特色元素,在房屋侧面外墙进行民族彩绘修饰;对于1、2、3、8、9组的分散式民居采取个性点缀装饰,结合房屋周边生态环境与交通状况综合整治修缮,充分彰显民居特色。

(2)特色产业布局:结合县民宗局帮扶的长期收益型金果产业300亩,成立金果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金果林下实验性发展短期收益型矮杆经济作物盐藿50亩,平坝周边靠山林地块可适当发展长期收益型高山核桃;经与武陵山良繁中心李登朝衔接,可结合该村实际发展其他花卉林果品种;通过人居环境改善与实施绿色生态美化亮化净化措施,可因地制宜,选择以刘勋才、王其轩为代表的特色庭院较突出的两户作为试点开设农家乐或民宿,作为该村的生态旅游产业精心打造。

(3)特色文化发展:结合该村现有的丝弦锣鼓队、农村文化表演队,从技术培训、器乐配置、统一服装方面予以支持;结合邻村从事民歌搜集整理及排练的人力资源优势,在该村开展民歌传唱、演绎、培训,有计划分步骤打造民歌特色村寨;结合村村通广播和村委会KTV以及网络等载体,制定村级文化宣传教育及科普方案并组织开展村级文化赛事,积极传播乡风文明正能量;通过网络平台积极推介绿荫村生态宜居宜游特色优势资源,利用抖音、微信朋友圈打造绿荫村生态网红。

(4)人居环境整治:一是结合该村平坝区域水沟纵横,水源较多,河道常年流水情况,沿3公里主河道进行河床清理、构筑溢水坝、沿河1.5米游步道建设、沿河特色太阳能灯安装、沿河道名族特色文化宣传栏设置;二是打造民族文化农村大舞台、建设生态文化活动广场、新修绿荫村民族特色牌楼和六角亭一座;三是分布实施村级主干道升级改造和组级路、入户路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四是对该村34个垃圾桶实行专人负责并监督村民垃圾入桶,加强三格化化粪池修建的宣传教育,提高化粪池无害化处理率;加强禁止露天秸秆焚烧、禁止燃放鞭炮与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五是通过庭院绿化方式在聚集居住区门前以及金果产业林地边界规划布局条块式的花圃、点缀式花坛等花木绿植;加强现有村寨太阳能路灯及路灯广告牌的管护、修缮;经常性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宣传、大比武活动,努力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篇3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

为加快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县政协组成调研组深入到我县部分乡村进行了调研视察,并赴吉林省图们市凉水镇、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延吉市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被誉为中国朝鲜族第一村)和我省桓仁、宽甸两个满族自治县部分乡村进行了学习考察。五市县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举措和成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思考,充分论证,精心撰写,形成了调研报告。下面,我代表县政协调研组就扎实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提出几点建议。

一、五市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作法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受到,五市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思路明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富有特色,他们的经验和作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明晰思路,强化规划引领

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要求,五市县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提升实践水平,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让规划引领建设、改造和升级,致力于推进环境、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四平市铁东区明确了“抓点、连线、促面”的工作思路,坚持规划、整治和建设并举,做到组织领导、示范引领、资金投入、帮扶措施、督查指导“五个强化”。桓仁、宽甸两县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桓仁县制定完善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桓仁镇和北甸子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大南沟村成为国家级生态村。宽甸县确定了“四美十有”标准,河口村被国家六部委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成为全省乃至东北地区惟一获此殊荣的乡村。

(二)整合资金,注重突出实效

五市县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宽甸县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申报创建活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点定在哪里,相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全力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集中优势,重点帮扶。如2013年,帮助青山沟镇整合省市县各类资金770多万元,对散居于山上的45户进行整体搬迁,统一标准,规范建设,依托青山沟景区,悉数办起了农家乐,每户每年住宿和餐饮净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桓仁县“十二五”以来,整合各方资金,累计投资10多亿元,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并对全县103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新建。四平市铁东区强化资金投入,坚持多渠道筹资,即区上支持一点、单位部门帮扶一点、乡镇挤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有效破解了建设资金难题。

(三)整治环境,改善村容村貌

四平市铁东区全面开展了以“治山、治水、治脏、治乱、治污”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净化工程、高标准村屯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完善环境整治配套设施工程、退耕还林整治工程,成效显著。桓仁县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投入力度,“十二五”以来,整合各方资金1.9亿元,建成生物质垃圾气化站8处、垃圾堆肥池1650立方米、污水处理设施套,新建畜禽粪便处理中心2处、户用沼气池5132个……达到了既解决环境问题,又解决卫生问题;既解决燃料问题,又解决肥料问题;既解决生产问题,又解决生活问题。宽甸县着力开展了“四场五化六整治”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全面推进“万盏路灯进村屯”、“万座水厕进农户”等工程,使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四)依托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五市县各乡村紧紧依托本地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作为中国朝鲜族第一村,延吉市万宝镇红旗村依托毗邻长白山的区位优势,精心打造民俗特色品牌,原汁原味的朝鲜族民族风情。在这里,一幢幢具有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的白墙青瓦房整齐地排列在溪水两旁,统一的木栅栏围起一座座农家小院,86户家家院里都是“蔬果飘香绿满园”。该村逐步形成了以朝鲜族特色餐饮、民俗表演、民俗风情体验、家庭度假和农业观光为主的民俗旅游产业体系。2014年共接待游客24万人次,旅游收入1900万元。桓仁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形成了以葡萄、山参、优质米等产业为重点的六大产业基地,培育和发展了10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其中老黑山村成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全村共发展大榛子种植基地3600多亩,年产大榛子35万公斤,人均收入达2万元。大榛子产业成为老黑山村农户致富的摇钱树,让曾经的全县经济最落后村变成如今的最富村。宽甸县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集观光、游览、采摘于一体的观光农业产业基地,在景区与沿线周边建设了有机蔬菜、山野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等示范基地,农旅结合效益明显。如今宽甸农家乐已多达2000家,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带动了百姓致富,也将宽甸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五)创设载体,培育乡村文明

五市县积极引导农民提升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培养农民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民风、村风。万宝镇红旗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和乡风文明培育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该村认真开展了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和“美德在农家”、“不让黄赌毒邪进我家”等活动,形成了“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遵规守法”的良好风尚。桓仁县湾湾川村,以“爱家邦、美家园、传家风、睦家邻”为村训,建设了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广场2处,村民在闲暇时间唱村歌 、跳健身操、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文明和谐的文化生活在村里蔚然成风。宽甸县河口村,在村“十星文明户”的基础上,按照“美丽农家”的标准,评选出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环境整洁、产业致富的美丽农家80多户。用典型的力量感召和激励村民人人讲文明、家家有产业、户户讲和谐、共奔幸福路。

二、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县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屯环境美化、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弘扬乡村文明新风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建和改造了村部、村路、巷道、边沟、院墙、卫生室、农民书屋、文化广场等,更多的农民走上了柏油路、水泥路,住进了漂亮新房,喝上了清洁自来水……二是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各村设置了垃圾箱,配备了保洁员,村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加强,卫生改厕力度加大,农村环卫保洁水平得到提升,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三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结合乡村实际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四是道德文明素质得到提升。认真开展了“四德”主题教育进乡村活动和“道德文明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标兵户”等评选活动,提升了农民道德文明素质,净化了民风、村风。

几年来,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涌现出了一些生态优良、环境秀美、乡风文明、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如:南口前镇王家堡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获得省村容村貌综合治理先进村、省环境优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南山城镇大北岔村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村(大孤家镇王小堡村也曾获此称号)、全国法制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红透山镇成为全省宜居示范乡镇。大苏河乡沙河子村成为我省少数民俗村和全市乡村旅游的典范。

成效有目共睹,差距不容忽视,任务依然艰巨。近年来,我县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与五市县等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进展不平衡。由于认识高度、工作力度和推进程度的不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各乡、村之间发展得不平衡,有的差距还比较大。全县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卫生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所占比例还不高。二是缺乏科学规划。一些村规划意识淡薄,缺乏通盘考虑,村庄布局不尽合理;有的村虽有规划也不按规划实施,随意性强,导致规划和建设“两张皮”;有的村规划粗线条,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总之,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在农村并不少见。三是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习惯尚未形成。有些村户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排放、杂物乱堆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情形,在一些村户中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污染了农村的环境,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四是有的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群众参与度不高,美丽乡村建设进展不快。

三、关于扎实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县14个乡镇,188个行政村,无论是从地域面积、人口规模来看,还是从生态资源、发展现状来看,广大农村都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短板。美丽乡村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成果的集中展示,有利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加快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为此,需要全县上下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后代的民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明确重点,扎实推进,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要像宽甸等县市那样,研究制定针对性更强、更实的实施方案、管理体系、职责分工和考核机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并在资金、政策、项目上给予倾斜,在全县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和互促共进的良好氛围。

一是建立“三级联动”管理机制。要建立以乡镇为责任主体、村屯为实施主体、县相关部门为考核主体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加强领导,明确目标,有序推进,认真考评,形成县、乡、村三级共抓、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美丽乡村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乡村两级班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多的职责。要大力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切实抓好以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为核心的乡村两级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乡村两级班子考核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工作导向和激励机制。实践证明,美丽乡村建设亟需一大批有责任意识、创业激情、开拓精神、务实作风的乡村干部来带领。这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发展的关键所在,群众的强烈企盼。

三是建立有效投入机制。要建立多方筹资的投入机制。整合各类资金特别是涉农项目资金,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城建、交通、农林水、环保、移民、扶贫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省市县帮扶部门、帮扶单位的作用,做到资金项目集中投放、高效使用,力求打造更多的示范乡镇、示范村庄,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出台“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四是倾力守护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是乡村最宝贵的资源,是我县最厚重的家底。作为生态资源的承载主体,各乡村要始终不渝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乡村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要依托丰富的自然禀赋,坚持生态富民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使自然生态与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绝不能因为短视行为而牺牲乡村的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生态这一最大优势,努力将我县乡村打造成为山清水秀的生态走廊和宜居宜游的美好家园。

(二)坚持科学规划,注重因地制宜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程。要坚持科学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统一,把乡村科学规划与环境卫生整治、农民素质提升结合起来,与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努力打造乡村特色和品牌。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施工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各乡村要结合地理区位、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编制本乡本村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做到同全县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同产业布局规划相协调,同精神文明建设相呼应,让规划更具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典型村的示范引领

作用,优先抓好城郊村、 公路沿线村、乡镇政府驻地村、重点景区村建设工作,做到突出重点、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以点促面、有序推进,努力打造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产业兴旺、民风淳厚的示范村、特色村,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民风正的有机统一。

三要坚持因地制宜方针。要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主动作为、群众满意”的原则,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合理化布局,实施差异化指导,突出个性化塑造。坚决摒弃“一个模子”、“ 千村一面”的现象,始终保持乡土特色和田园本色,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乡村独特魅力,彰显自然、恬静、绿色、清新的乡村之美。让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田园农家、鸟语蛙鸣、院墙屋瓦、淳朴民风、满乡文化……这些具有鲜明的生态元素和乡土气息的生活印记,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努力打造我县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

(三)加强环境整治,形成长效机制

环境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要坚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在“美”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求突破。

一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涵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无害化处理等众多领域,需要多部门协调作战。要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农药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等重点工作。通过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环境整治,达到道路硬化、村屯绿化、卫生净化、街路亮化、环境美化,远离脏、乱、差。让干净整洁的村落、蔬果飘香的庭院、绿意盎然的花木、平坦通畅的道路、清澈见底的河流……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景观。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村设施多起来、农村环境好起来、农村面貌靓起来,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二是健全机制,确保实效。要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明确工作任务,落实目标责任,加大监管力度。要从最基础的垃圾污水处理、村屯美化、河沟清理、卫生改厕等方面入手进行环境整治。制定环境卫生管理长效保洁责任制,做到卫生环境有人管,管得了、管得好,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可持久。

(四)立足生态优势,壮大特色产业

没有特色产业作支撑,农民就难以增收致富,美丽乡村建设也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应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旅游、生态深度融合,以特色产业支撑为重点,形成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并进的良好态势。

一要围绕资源优势狠抓生产基地培育。各乡村要结合本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紧紧围绕特色农业狠抓生产基地培育。特别是要以大伙房水源保护治理规划实施为契机,搞好水源保护区产地认证、产品标识和区域保护工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依照标准规范生产,积极运作打造品牌。鼓励和支持农户积极发展中药材、食用菌、优质米、山野菜、花卉等有机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让好的多起来,形成规模;多的好起来,形成特色;特色火起来,形成效益。使我们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特色产品走向城市、走进商场、走上餐桌,不断提升清原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我县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

二要围绕生产基地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实践充分证明,建好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占领一方市场,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地百姓。要紧紧围绕资源优势下大气力重点抓好具有区域特色的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对外联大靠强等方式新建和改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牵动能力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与农民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发展链条,促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就地增值,大力提高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民增收步伐。要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鼓励农民以租赁、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合理流转土地所有权,从而使土地能够向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集中,实现土地的集约经营,促进土地增值和农民增收。

三要依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要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镇(乡)村发展乡村游、生态游,真正将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农业、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相融合。积极打造融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旅游、生态景观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使自然之美与发展之美相得益彰,田园之美与生态之美相映成辉,努力打造更多旅游强镇、旅游特色村、旅游示范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就业增收。让乡村旅游成为我县旅游的亮点,使之既有看点,又有卖点。

(五)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新风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物的硬件”建设,也需要“人的软

件”建设。只有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才能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深度融合,使美丽乡村既体现发展之美,也释放文明之美。

一是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教育广大农民增强环境保护和卫生保洁意识。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把生态、洁净、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以往乱扔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不良行为习惯,保持村屯庭院干净整洁,使美丽乡村建设更具文明内涵、更有文化底蕴。让农村既有美景,又有美德。

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四德”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有效载体,组织开展美丽乡村、文明村、美丽农家、卫生模范户、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引导大家崇德向善、守望相助、明礼诚信、遵纪守法、敬老爱幼、创业致富,形成风醇物厚、健康向上的民风、村风。倡导新风尚、弘扬正能量。要继续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篇4

通化县快大茂镇

(2019年7月)

乡村旅游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能全面提升旅游业内在质量,能带动居民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快大茂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厚、自然资源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丰硕,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大力发展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为载体的全域化旅游,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乡村旅游会给快大茂镇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和生机,是补齐我镇文化旅游发展短板的战略方向。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我们做了以下调查。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一是历史文化资源深厚。快大茂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朝鲜族、满族文化相互交融。镇域内共有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岗遗址群和江沿墓群,这两处“国保”单位有着高句丽政权肇兴之地的丰厚历史,是继集安、桓仁后,又一个高句丽历史文化品牌。快大茂镇是“空中坦克”李永泰将军、“东北飞鹰”高志航将军的出生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

二是生态宜居、区位优势明显。快大茂镇幅员面积257.6平方公里,境内河流丰富,森林覆盖率非常高,植被丰厚,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全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全省的典范,是美丽宜居的小城镇。快大茂镇是县城所在地,是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通化市区毗邻,与集安市、辽宁省桓仁县、新宾县临近,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三是明确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镇党委、政府确立的“生态文明立镇、文化旅游活镇、新型农业兴镇、商贸集聚强镇”二十四字方针,确立了“一条文化脉络、两个旅游圈、三个文化园区、四个产业板块、五个旅游+”的“12345”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发展“12345”总体规划与县委打造四条精品线路、近郊游乐园规划高度契合。

四是纳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今年,市委将快大茂镇虎湾线纳入到全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将着重打造,在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下,快大茂镇在“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同发展”的原则下,按照“PPP”的发展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精品开发,发展旅游配套产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面实行开放开发,使我镇的人文休闲游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发展乡村旅游时机成熟。

五是发展基础良好。快大茂镇农业人口共有15937人,外出打工或经商的农民占到一半以上,有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人力资源。通化县城和通化市区有近50万的城市人口,再加上其他周边乡镇和市县区的居民,都是我们三产服务潜在的消费者。

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一是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快大茂镇乡村旅游发展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组,分别负责综合协调、宣传企划、项目建设和农业产业四个方面的内容,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召开了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多次邀请省、市、县及省外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到虎湾线实地踏查,对乡村旅游工作进行指导、把脉,组织镇村干部和部分产业大户,到休闲农业发展好的地方进行学习考察,推动了快大茂镇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几年来,累计投入4850万元为全镇16个村屯实施农村水泥路、柏油路建设、自来水改造、路灯亮化、边沟一体化、围墙标准化、庭院硬化、道路绿化美化、危房改造、堤防加固、水渠建设等工程。其中,仅虎湾线去年投入1200万元新建柏油路25.1公里。截止目前,镇域内有大型度假村1处,小型度假村4处,村民自建农家乐4处。宾馆、住宿场所72家,餐饮单位892家,旅行社12家。

三是建设景观景点。今年投资500万元建设7处景点景观,其中,投资20万元打造虎马岭村至繁荣村15公里花海路;投资120万元建设虎马岭村虎湾线入口休息驿站;投资80万元升级打造新开村梨花生态广场、新明村“金达莱”景观;投资150万元繁荣村建设鹿鸣园,对“古树群”遗址进行保护,挖掘长白山梅花鹿文化;投资60万元新建土珠子观景平台,投资7万元新建青山村“青花池”等景观;下龙头村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75万元,建设下龙头村龙头山景区及“赑屃”观景平台。“果树村、鲜花屯、瓜菜园”基本呈现。

四是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自2015年开始成功举办了4届全民秧歌汇演,下龙头村秧歌队参加通化市电视台《心桥》栏目,向全市展现我镇的民俗文化,高跷秧歌成为通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命名为长白山龙头高跷大秧歌,正在申报更高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镇中心校举办了千人撕纸艺术表演,创造了撕纸吉尼斯世界纪录;承办了“通化县高句丽肇兴之地”大型诗人采风活动和专家历史文化研讨会;在我们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经咱们政协文史委的努力,整理出版了《龙岗山风》诗集和《高句丽肇兴之地专家研讨文集》,丰富了我镇的文化内涵;将“虎湾线”打造成通化市首条自行车拉力赛道,并成功举行了通化县首届自行车邀请赛;市宣传部组织“通化市文化小分队走进繁荣村”活动,通化市著名的书画家在繁荣村留下墨宝50余件,并确定我镇为全市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文化志愿者创作基地等5项荣誉称号;通化市楹联学会确定我镇为创作基地和活动基地,并为繁荣村部分景点提楹联;通化市冬管中心,将我镇确定为冬季项目训练基地,7月国家越野滑雪队山地障碍追逐项目组的队员,又到虎湾线进行夏季集训;我镇与《吉林日报》通化记者站开展合作,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吉林日报》走转改联系点;去年年底,我镇承接了全省精神文明现场会,向全省展现了我镇几年来的建设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地方政府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和法规较少。目前,乡镇(村)和农民群众对发展乡村旅游都很有积极性,但省、市、县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没有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要出台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管理办法等。没有政策,没有法规,就难于管理,也不能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如发展乡村旅居,鼓励农民开办“农家乐”,“农家乐”如何规范服务,餐饮、客房卫生标准,公安部门在住宿上的管理,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不到位或缺位。“农家乐”如果只是简单复制外地的一些形式,收拾一间屋,摆几张桌,吃点农家饭,西屋住一宿那么简单,如没有规范的服务,规范管理和支持政策的实在内容,旅客是不会有认可,“农家乐”的很难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发展乡村旅游要有系统的规划。国家、省、市、县、乡的乡村旅游规划要呈大树状,下一层级的乡村旅游规划要与上一层级规划一脉相承。克服凭着一股热情,一哄而上,盲目发展,既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又造成同一地区内项目建设重复,功能雷同,互相竞争,效益低下。

快大茂镇乡村旅游资源虽然丰富,大部分乡村旅游资源基本上是自然资源或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乡村旅游资源较为松散,大部分旅游项目为群众自发建设,开发的层次较低、主题不明显、定位较模糊,市场转化率。快大茂镇急需聘请专业部门,结合上级规划和快大茂发展来制定《快大茂镇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三)乡村旅游人才缺乏。部分镇、村干部和村民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认识模糊,相关政策知识掌握不够,在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促销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各村缺少开旅游发展带头人、示范户和经营户。旅游从业人员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乡土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基本没有培训。

(四)缺少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快大茂镇没有上级支持的乡村旅游项目,景观、景点等的打造基本上是使用镇自有资金,很难进行在大规模的景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支持本镇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开办观光农业园区,虽是以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为基础,但园区建设和市场营销等都需一定的资金。然而,乡村农民没有更多资金投入,又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招商引资更困难。

四、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一)统筹协调各方,全力发展乡村旅游。

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协调部门通力合作,理顺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协调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协调农民和投资者的利益,实现合作共赢。

(二)尽快落实乡村旅游发展的系列政策。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乡村旅游方面的政策法规,因地制宜制定我县发展乡村旅游的系列政策,推进乡村旅游的科学化、有序化、制度化发展,保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真正服务于三农。

(三)成立专业乡村旅游规划机构。在大范围内广征旅游规划方面的专业人才成立乡村旅游规划机构,或是委托国内乡乡村旅游规划机构,对我县的乡村旅游进行规划设计,减少规划的行政干预。规划设计单位深入乡村,为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做出一流水准的规划和设计。

(四) 重视专业人才和技能培训。做好对农民的培训,调动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本地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组织带头人到外地参观,进行专项培训。对有从事乡村旅游意向的农民进行培训,培训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服务、技术人员。  

(五)完善公共础设施。要加强乡村旅游公共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好交通、通讯、网络问题,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游客出游提供方便。电线电路要合理布局,保证正常供电照明。乡村旅游要与城乡建设规划相结合,搞好居民点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理土地,改善城乡环境。

篇5

一、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机制的确立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地跨皖浙两省,是钱塘江正源、浙江千岛湖最大的入境河流。新安江流域总面积11674平方公里、干流总长359公里,安徽省境内面积6262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53.6%。其中,在黄山市境内流域面积5545平方公里、干流长242.3公里,其入湖水量预占总入湖量68%以上,水质总体优良,且比较稳定。新安江流域上游的水质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千岛湖水质的好坏。2011年3月,财政部、环保部印发《关于启动实施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的函》(财建函〔2011〕123号);9月,财政部、环保部正式印发《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期限为2012―2014年。同年12月,开展第一期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联合监测工作。

二、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进展情况

自新安江流域实施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机制以来,安徽省、黄山市等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落实资金、项目到位,全面推进流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确保了新安江流域水质持续稳定优良。

(一)“两个”到位

1、资金到位

截至2014年,安徽省累积获得补偿资金17.5亿元(其中,2010年0.5亿元、2011年2亿元、2012年5亿元、2013年5亿元、2014年5亿元),资金全部安排至黄山市和绩溪县(按照黄山市90%,绩溪县10%),其中,截止2014年9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资金到位16亿元。

2、项目到位

按照快实施、早见效,成熟一批批复一批,干一件成一件的要求,安徽省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抓手,统筹推进新安江利用综合治理,围绕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等12个方面,截止2013年底,已实施综合治理项目353个,其中,黄山市从2010年起重点支持生态环境领域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工程,共计实施生态补偿项目194个,完工124个。

同时,在生态补偿试点机制项目基础上,安徽省启动了全面推进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截止2014年8月底共完成投资431.6亿元(见图1)。

(二)“六个”全覆盖

村级垃圾清洁全覆盖。流域67个乡镇“组收集、村集中、乡镇处置”的垃圾处置体系全部建立,年处理垃圾25万吨。建立村级保洁队伍,以流域84万农业人口为基数,每300人口核定一名保洁员,黄山市共定额2791名。

河面打捞全覆盖。建立河面打捞日常清洁管理―支流集中整治―干流河面打捞三级设计体系。其中,休宁至街口沿线成立了12支打捞队,配备人员48人、船只24只,常态化开展打捞清洁行动。

网箱退养全覆盖。试点机制实施以来,新安江干支流累积退养6088只网箱,2014年预计将继续退养支流网箱309只。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严厉打击各类药鱼、电鱼等行为,共开展增殖放流50余次、投放鱼苗3300万尾。

主要干流支流综合治理全覆盖。对新安江及横江、率水、漳河、丰乐河、布射河、浮溪河等16条重点干支流,实施了以防洪堤岸、沿江截污、河道疏浚、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治理等16项重点河道综合治理工作。

采砂洗沙治理全覆盖。对流域125个河道采砂场进行规范清理,累积取缔采砂场989个(2013年73个,2014年25个),目前正对其余27个采砂场进行规范整顿,并查处了陆地违法采砂石企业15家。

重要支流水草治理全覆盖。根据重点区域水草滋长情况,实行专项治理与日常打捞相结合,及时清除河面漂浮水生植物,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三)“四个”强力推进

强力推进重点区域环境风貌整治。对新安江沿线30个关键区域环境风貌开展全面整治提升;以“三线三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为重点,推进流域66个美好乡村环境风貌整治;完成1336个绿色质量提升点建设;山场造林37.13万亩,退耕还林82.31万亩。

强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通过雨污分流、沼气池和生态发酵床等治理措施,整治了5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2014年将继续整治完成27个。实施了27个千亩以上生态农业污染整治项目,推广使用太阳能捕虫灯、捕虫黄板、有机肥等,进行减药减肥整治,2014年年内计划继续整治完成30个项目。

强力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在安徽省率先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黄山市累积关停淘汰污染企业170多家;整体搬迁企业90多家;优化升级工业项目450多个;拒绝进入污染企业180多家。2014年关闭企业1家、搬迁18家、优化升级60家;7个工业园区建成污水处理管网126公里。

强力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垃圾渗沥液处理、污水配套管网等城镇治污工程,建成管网182.8公里;推进城区流域污水处理厂一级B至一级A提升改造;对新安江干流和13条支流102个入河排放口进行全面排查,实施截污改造49个,2014年年内预计继续完成25个;整治洗车店污水处理36家。

(四)“六项”机制创新

建立推动机制。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新安江综合治理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一号工程”,建立了常务副省长主抓,财政厅、环保厅等省直部门和地市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对黄山市弱化经济指标考核,加大生态环保考核权重。黄山市委市政府成立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见图2)。

健全联防机制。在环保部和财政部的协调下,流域上下游建立互访协商机制,皖浙两省多次互访会商(省级层面2011年2次、2012年1次、2014年2次),致力顶层设计,协同推进试点工作,全面加强流域联防联控。黄山市和杭州市淳安县建立了联合检测、汛期联合打捞、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等机制,截至2013年12月底,共对新安江省界断面开展了24次联合检测。

落实综治机制。黄山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决定》、《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意见》、《水环境补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河长制”实施方案、项目管理和延伸办法、国开行项目偿贷机制、全市禁磷、全面保护方案等40多项制度文件,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机制保障。

规范管理机制。编制了《安徽省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规范项目申报,资金跟着项目走;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和竣工验收制等。规范资金管理,严格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创新投入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原则,多渠道加大资金投资,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200亿元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融资协议,黄山市城司作为融资承接平台、区县作为还款责任主体,目前已经发放贷款56.5亿元。同时,推进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拓展和提升项目的联带效益、后续效益和经济效益。

完善参与机制。政府门户网站专门建立新安江保护专栏信息平台及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公布试点工作动态,开展意见征求和有奖举报活动。黄山市组建75支志愿者队伍,各级领导带头参与,常年开展“保护母亲河”支援行动。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实行分段保护责任制。

通过机制创新,推进部门联动协同,探索出能切实提高行政效能的部门联动协作模式,倡导、营造协同协作精神,强化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运转协调、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协同协作,形成有效的工作落实机制,推进形成促进流域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见图3)。

(五)“一个”持续稳定

“一个”持续稳定,即保持了新安江流域水质持续优良和稳定。2011―2013年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跨省界街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环保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与2008―2010年三年均值相比,2013年街口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年均值分别下降1.2%、6.9%、11.3%,氨氮浓度略有上升但处于一类水质指标,连续三年达到补偿条件(2008年P值-2010年P值=0.850、2012年P值=0.833、2013年P值=0.828,见图4)。2014年初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对黄山市试点中期绩效评估报告中分析,2011年千岛湖营养状态出现拐点,营养状态指数开始逐步下降,并且与新安江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表明试点对于保持和改善新安江水质的环境效益逐渐显现。2014年1―9月,根据安徽和浙江联合检查结果,新安江出境断面水质四项指标均值分别为高锰酸盐指数1.971mg/L、氨氮0.094g/L、总氮1.202mg/L、总磷0.019mg/L。2014年1―9月,新安江流域均值补偿指数为0.787,与2013年底相比下降了0.041,与2012年底相比下降了0.046,即水质在优于基本标准的情况下,持续好转。

三、面临的主要压力和问题

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全国其他的大江大河治理一样,具有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在流域水质和环境治理过程中,正且将长期面临着来自资金保障、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等方面的压力。

(一)现有财力投入难以巩固提升保护成效

要实现新安江流域保护和发展目标,所需投入巨大。黄山市2011―2014年试点期间排定项目400个,投入达470亿,仅2014年就要投入125亿。黄山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用财力有限,第一轮试点时间短、资金少,在可持续投入能力不足,投入回报效益低的情况下,通过国开行融资投入新安江保护公益项目的贷款偿还压力巨大(已经批贷56.5亿元,年还息3.7亿元),农村污染防治、企业关停搬迁等投入明显不足,已经建成的村级保洁、河面打捞、环境监管、污水处理等项目的日常运行维护成本需要持续投入。

(二)流域水质恶化反弹的风险依然存在

新安江流域内山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两岸仍居住着18万农村居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上新安江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尚不高,农业生产对农业化肥依赖性较大,禽畜养殖场(户)污染治理亟待加强,农业及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导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和各种污染物增加的可能性增大,一旦遭遇极端天气,水质就难以控制。如果试点停止,更将面临巨大的反弹压力。

(三)“饿着肚子”守护青山绿水

出于水质保护的需要,上游地区在工业企业关停并转、优化结构上付出了很大成本,牺牲了很多发展机会。例如,有3000多名渔民退养后面临新的生活出路问题;沿江大量搬迁农民纳入城镇体系后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现行的生态补偿主要补助污染防治工程,未涉及为保护而牺牲的成本性补偿。目前,上下游发展水平差距很大,黄山市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仅为近邻杭州市的1/3,城乡居民指标仅为杭州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几项指标甚至大大低于在浙江尚处于欠发达地区的淳安县(见表2)。上游居民脱贫致富的愿望极为强烈,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

(四)补偿对象及范围有待扩展

目前生态补偿对象为安徽省政府,具体为安徽省黄山市的7区县和宣城市的绩溪县,补偿资金主要用于黄山市7区县和宣城市绩溪县的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项目,而没有将补偿区内的渔民、林农、山区居民等纳入到补偿对象里面。另外,自新安江流域实施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机制以来,没有专门针对林业生态保护与恢复实施有效补偿,但流域森林对于水土保持和涵养具有重大功能。

(五)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方式单一

当前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只采用了财政资金补偿的方式,补偿方式过于单一,与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的要求不相适应。财政资金主导的补偿项目实施主体大部分是地方政府,由于补偿标准低,大部分项目补偿资金不到项目投资额的50%,项目的实施需要地方财政大量配套才能完成。黄山市各区县本级财力严重不足,项目配套资金捉襟见肘,难以全面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一些针对群众个体的补偿项目(如网箱退养)的实施,造成一部分群众丧失劳动场所,彻底失去生活来源,又不能单一依靠财政资金补偿方式解决其后续发展问题。

四、对策建议

为确保新安江一江清水永驻,需要立足现存的压力和问题,加强制度设计,破除困境,加快促进从横向生态补偿试点转变为长效机制,同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实现上游地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统一。

(一)延长试点期限,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在2014年试点结束后,继续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试点期限与《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同步,即2015年至2020年,相关的项目建设可与《综合规划》和当地的“十三五”规划同步。通过试点,建立健全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制度,实现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推动全国其他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完善产权制度,进一步明晰补偿对象

建议率先在新安江流域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通过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产品的“主人”,从而进一步明晰补偿对象。补偿资金除了侧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外,建议适当向自然资源资产的实际使用人(承包人)倾斜,可以对网箱退养的渔民以及异地搬迁的山民开展后期扶持,对将经济林转变为生态林的林农给予补助。

(三)加大补偿额度,积极拓展补偿资金渠道

建议在新一轮生态补偿试点中进一步加大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投入,中央财政补偿资金由每年3亿元提高到6亿元,安徽浙江两省补偿资金也同比例扩大,即各扩大到2亿元,形成共计10亿元的补偿资金总额度。除了财政资金之外,积极拓展补偿资金渠道,可以探索在下游地区的水资源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生态补偿。此外,研究将生态补偿资金转为生态补偿基金的可能性,为建立稳定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奠定基础。

(四)引入市场机制,不断丰富补偿方式

建议除了财政资金补偿外,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水权交易、碳汇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推动全流域发展一体化。同时,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契机,依托现有的长三角合作机制平台,进一步加强安徽浙江两省在政策、技术、人才、项目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例如在黄山设立浙商产业园,引导鼓励下游地区向上游输出高新产业、人才、资金等,该“输血式”生态补偿为“造血式”生态补偿,努力实现流域共建共享和互利共赢,走一条预防为主和保护优先的科学发展之路。

(五)增加发展机会,拓宽生态补偿范围

充分考虑上游地区为保护水生态环境而丧失的发展机会成本以及水生态的市场化价值,拓展补偿资金用于上游地区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加大体现生态补偿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提高流域上游地区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以有效解决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缩小上下游地区的发展差距。

注:

说明:本文未经特殊注明的数据均来自安徽省发改委、黄山市发改委等单位提供的资料整理所得。

篇6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全面推进深化水利改革工作的要求,按照鄂竟平部长提出的“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通过积极深化水利改革,破解水利发展难题,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1、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我市现有党河灌区和南湖灌区两个灌区,其中:党河灌区灌溉以地表水为主,根据多年观测资料分析,党河年均径流量为3.17亿立方米,其中:1955年至2000年年均径流量为2.99亿立方米,2001年至2010年年均径流量3.59亿立方米,2011年至2018年年均径流量3.93亿立方米,来水呈逐年增多趋势。南湖灌区灌溉以泉水为主,年均径流量为1.02亿立方米,多年来出水量比较恒定。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0.54亿立方米。

按照“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酒泉市分配我市水资源总量各年度分别为:2015年3.54亿立方米,2020年2.75亿立方米,2030年2.89亿立方米。2020年较2015年用水指标总量减少了0.79亿立方米,年均减少水量0.16亿立方米。2030年较2020年用水指标总量增加了0.14亿立方米,年均增加水量0.014亿立方米。

2、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水库8座,其中:中型水库一座,即党河水库,设计总库容4640万立方米,目前水库淤积约18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2840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五座(黄水坝、新工坝、野麻湾、山水沟、油苑)总库容688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二座(高老庄和向阳湖)总库容31万立方米。

灌区建有输水干渠4条,总长度101.25公里,支渠27条,总长度290.9公里,斗渠1234条,总长度1172公里。全市现有机井3231眼,已安装运行智能水表2985套。

二、对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认识理解和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治水主要矛盾已经从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治水矛盾变化,决定了治水思路和工作方式也必须随之转变,新矛盾决定总基调,总基调决定主旋律。总基调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了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指引水利人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水利工程补短板,补的是水利工程在推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和防洪工程、供水安全、生态修复、水利信息化等领域存在的不足。水利行业强监管,强的是水利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方面的监督职责,围绕行业监督、社会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实施有效监管。

三、贯彻落实总基调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

1、补短板,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一是加快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党河敦煌市国道314线至黄坝公路桥治理工程,提升全市防洪能力;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提高山洪灾害预警。

二是加快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敦煌市城市地下水源地置换工程,推进水源置换步伐,减少地下水开采;加快实施国营敦煌农场和郭家堡镇、莫高镇、肃州镇、黄渠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工程,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提升灌区计量设施精准度;实施敦煌市黄水坝水库维修养护工程项目,消除水库安全运行隐患。

三是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党河灌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以水利信息化驱动水利现代化。

2、强监管,持续规范水利秩序

一是多措并举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实现区域地下水采补平衡。严格地下水开采计量管理,对全市机井安装在线取水计量设施;完善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核查机制,实施地下水开采在线监控;按照“四个一”管理模式(一井一表、一井一证、一井一账、一井一卡)规范机井管理。按照《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压减灌溉面积3.3426万亩,调整种植结构新增牧草地2.01万亩。

二是按照省市总体部署,围绕依法治水抓盲点、改革创新抓试点、基础工作抓重点,有序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规划体系日臻完善,地下水管理能力不断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全面提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落实。

三是严格按照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四个到位”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的主体作用,严明目标责任、强化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河长制湖长制“全覆盖、共参与、真落实”的工作局面。

四是紧紧围绕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完善执法监管机制,健全执法监管制度,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辖区内违规取、用水,破坏取水计量设施,向河内、渠内排污或倾倒垃圾行为进行重点打击,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执法支撑。

3、促改革,持续迸发水利发展活力

一是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服务大厅,优化办事流程,建立审批模板,充分向首席代表授权,基本实现“一处跑,跑一次”。

二是充分利用机构改革的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及时调整完善适应强监管需要的机构设置,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坚定不移推进水利事业取得新发展。

四、贯彻落实总基调存在的问题或困难

一是灌溉用水供需矛盾突出。党河水库库容为4640万立米,但淤积严重,可供调节的有效库容仅为2840万立方米,加之渠道输水能力有限(灌区唯一输水渠道总干渠最大过水流量为22立方米/秒,正常过水流量20.5立方米/秒),按照水库现有库容、各级渠道输水能力和分配的农业灌溉用水指标,现有党河灌区用水量只能保证30.32万亩农作物的用水需求,灌水保证率仅为84.13%。

二是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不畅。群众对合理利用水资源认识不足,节水意识不强,同时因种植杂乱和弃耕等原因造成斗农渠道平摊水量过多,受水户水费偏高,且在水费收缴过程中,农户均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集中体现在水费收缴上,造成灌溉管理工作开展困难。

三是农业节水任重道远。实施高效节水工程是农业节水的重要举措,2011年之前我市主要农作物以棉花为主,《规划》实施是按照当时24万亩棉花种植面积进行设计,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葡萄、红枣、瓜菜等作物面积大幅增加,而棉花种植面积已锐减至3.3万亩,且已建成高效节水工程主要分布在分散经营的农户承包地,多种作物分散交叉种植,难以形成规模,致使运行费用高、管理难度大,造成高效节水设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五、对贯彻落实总基调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分析研判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投资导向,着力从水资源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等方面,谋划实施党河水库清淤增容、水峡口水库建设、党河河道修复及水生态综合治理、党河灌区灌溉调蓄工程、党河下游防洪治理工程、大泉河河道整治等一批水利项目,促进全市水利工程提档升级,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强化信息化保障,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整合水资源监控、水库大坝安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等信息平台,增强水利信息感知、分析、处理和智慧应用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掌握水资源实时动态,实现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率。

篇7

一、植树造林工作。

今年春季,以京九铁路绿化工程、精品绿廊工程、乡村干道绿化工程、绿色家园工程和重点生态工程等五项林业工程为重点,共完成植树26万株,绿化、补植乡村干道48条;启动环城林建设2个村街;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95块,实现了预定目标。

(一)京九铁路绿化工程

京九铁路是今年省绿办和廊坊绿办的重点绿化线路,京九铁路途经我市5个乡镇的25个村街,在我市境内长20公里,其中适宜建设林带地段长14.5公里。按照规划我市对规划林带内的临建进行了清理和拆除,对铁路两侧空间大的地段,建成100米宽的林带,对空间小的地段见缝插绿、宜绿皆绿。今年上半年完成造林约2000亩,植树约14万株,绿化长度约13公里。

(二)精品绿廊工程

精品绿廊工程包括对廊霸路、廊大路和112、106国道等四条国省干道的绿化工程。工程涉及10个乡镇,建设任务包括:补齐断带路段,加宽不足部分,对原有林带要补齐缺株部分,更新病死林木,确保林带整洁、连贯。今春共补植树木1.5万株,林带建设已基本完成;沿路村街、企业和门店都栽植了风景树,进行了绿化;106、112国道两侧各栽植了4排火炬、白蜡、垂柳等风景树。在廊霸路两侧种植紫穗槐以装点绿化效果,上档升级。

(三)乡村干道绿化工程

乡村干道绿化工程是扩大风景绿廊工程成果,提升我市绿化美化效果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市乡村道路绿化有了一定基础,但规格、标准不统一,缺株断带现象严重,绿化水平有待提高。今年,我市规划对57条乡级干道、村级干道,总长103.7公里,进行绿化和上档升级。今春完成绿化补植48条,栽植树木共计5万多株。

(四)绿色家园工程

今年市政府确定10个文明生态村为扩绿试点,建成宽度为100米的高标准环村林带。我局对这10个村街进行了摸底和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启动了南孟镇田各庄、马坊村的环村林建设,到目前为止,共完成造林绿化400亩,植树3.5万株。

(五)重点生态工程

为了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市政府确定了生态公园建设、河渠路堤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三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今春,农田林网建设成绩喜人,共完成95块农田林网建设,植树4万株,控制面积达1.5万亩,其中南孟镇结合省农业开发项目,完成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32块,控制面积达5千多亩。社会造林成效显著,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性高涨,主动投入到造林绿化事业中来,我市河渠路堤已基本全部得到绿化。按照市政府统一规划,生态公园正在建设中。

(六)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组织各机关、团体、学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及中省直驻霸各单位的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3月29日,我局会同*镇政府、永成物业的员工及部分村民,共计300余人来到*镇牛业庄京九铁路沿线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树木2000株。上半年我市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8万人,义务植树45万株。

二、森防工作

(一)大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森防意识。

为了提高全民森防意识,我们通过发放知识明白纸、张贴通告和广播、电视等形式,加强森防宣传工作。向全市各有关部门、各乡镇区办发放了美国白蛾和春尺蠖综合防治技术资料,并针对美国白蛾在我市的危害情况,上送下发了美国白蛾发生、危害、防治情况简报,以及美国白蛾在我市发生情况的调研报告,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清明节和麦收期间大力宣传防火知识,并向乡镇发放了禁止焚烧麦秸的通知,做到预防在先。

(二)深入基层,开展森防工作。

1、在春尺蠖发生期,实行每日报告制度,将疫情及时上报。在上报疫情的同时,林业局和乡镇达成共识:林业局组织专业防治队进普防,乡镇组织专业防治队对零散地块进行补防,普遍采用高压喷雾、烟雾机喷烟两项措施并举进行防治,防治面积达3万亩,有效遏制了灾情蔓延。针对美国白蛾在我市的危害情况,专门成立了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在各村街设立了查防员,配备了高枝剪,发现网幕及时剪除销毁。建立了专业防治队,在疫点悬挂杀虫灯捕杀美国白蛾成虫,利用仿生物制剂灭幼脲进行药剂防治幼虫,防治面积忆达4万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美国白蛾的扩散蔓延。

2、为了全面预防森林火灾,森防站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开展防火大检查活动。对重点林地、苗圃、绿色通道、林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督促乡镇、村街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做好秸秆还田和林间杂草等易燃物的清理工作,坚决防止死灰复燃,严格控制野外生产和生活用火,杜绝非法用火消除火险隐患,确保林业资源的安全。认真排查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林业资源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抓好资金和物资储备及发放工作

大量的药品和器械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美国白蛾在近两年来已在我市发生并有蔓延的趋势,针对这一形势,我局通过积极努力,向政府申请美国白蛾防治资金30万元,用于购买各种防治物资,现已发放到美国白蛾发生区,并正在投入使用当中,有望对今年的美国白蛾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提高各级部门对林业的重视,大力宣传林木管护知识,初春以来,为各乡镇政府及林业种植户发放林木管护指示牌180个,对林主管理林木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为了便于预测预报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我们为各乡镇发放了杀虫灯50台,有效地杀死了有害生物的成虫,为准确及时防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林业行政执法工作。

今年年初,局党组召开林业执法工作会议,强调今年执法工作的重点是以服务促执法,工作要从多方面多角度下功夫,一边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和征占用林地的审批工作,为群众谋利益,一边加大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盗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杜绝毁林案件的发生。

(一)配合市政府做好征占用林地审批和调查工作。

今年年初,廊沧高速公路建设启动,该项目途经我市境内,我局相关科室配合市政府和交通局对廊沧线所经地段进行了外业调查及勘测。经查,廊沧线在我市占地共涉及全市3个乡(镇)12个行政村,占用林地42公顷,其中防护林6.4公顷,用材林29.5公顷,未成林6.1公顷。我局根据实际情况对此进行了详实的汇总上报,并做好征占林地的相关审批工作。为市政府在此项目中的决策起到了参谋助手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市的牤牛河公园景点建设和牤牛河截流干管接通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开始了,由于近年来我市的主要河渠堤路都得到了较好的绿化,尤其是牤牛河大堤绿化成果较为显著,所以这两项工程建设的林地处理情况比较复杂,通过我们认真的勘测调查,深入细致的做工作,现在基本调查已经完成,此二项工程实施约需砍伐树15701株。目前,后续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二)林木采伐工作

20*年林木采伐继续实行采伐办证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专人管理制度,严格审批手续,实行限额采伐,确保全市林木采伐在国家下达的采伐限额和省、市林业局下达的木材生产计划指标范围内。采伐过程中,做到伐前有设计,伐中有检查,伐后有验收,严格按采伐管理程序办理采伐许可证,坚持采伐公示制度,上半年共办理采伐证24份,消耗蓄积505立方米。

(三)积极做好林权制度改革的扫尾工作

结合全省集体林改稳妥有序的实施,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展开对全市林权证的复查,到目前为止,已复查林地4万亩,并全部明晰产权,将林权证发放到林户手中,我市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对于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受益林户管理好林木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涨。

(四)健全制度,提高执法水平。

今年以来,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1、有案必查,向社会公布林业违法案件举报电话,同时执法队在各乡镇、村街设立若干信息员,时刻为我们提供案情,接到报案,迅速集合,及时出警。2、对查处的案件要坚持原则,依法依程序操作,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3、不优亲厚友,顶住说情风,坚持依法办案。4、发现乱砍滥伐现场后,首先拍照、勘测,并让违法人签字,防止违法人逃逸或翻供,其次将作案工具查扣。5、在进一步巩固与公安协作的基础上与法院有关科室联系,拓宽执法渠道。通过以上规章制度的实施,群众的护林意识进一步提高,及时发现,迅速报案,使打、防一体化的措施得以完全实现。截止今年上半年,共查处林政案件27余起,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震摄了违法犯罪的行为人,保护了我市的森林资源及人民财产的安

全。

四、林业项目工作

(一)完成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方案和退耕效益监测。

我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包括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农村能源建设规划、后续产为发展和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规划三个单项规划。规划建设期均为20*年—2015年。整个规划中央财政每年总投资196万元,投入林业用于后续产业发展和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规划106万元。退耕效益监测共涉及6个乡镇,8个村街,17个标准地块。目前,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世行贷款项目完成情况。

完成了20*-20*年度打井的实施方案和打井合同,验收合格,并已提款报帐。协助财政部门顺利完成国家审计部门的财务审计工作。为了“世界银行贷款中国林业持续发展项目”第五期的顺利实施,对涉项乡镇进行了实地考查,对基本的立地类型、气候条件、水利资源、人中结构等相关条件进行了逐一的调查,初步筛选出了符合项目实施条件的村街。

(三)完成了20*年6000亩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调查摸底,为搞好方案的编制奠定了基础。

五、其它工作

(一)配合市委、市政府及*省林业局搞好奥运会期间我市的果品安全检查工作

(二)为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搞好服务,做好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档案的管理,并及时为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发放许可证和对到期许可证的更换。

(三)结合“进万村、兴百业”活动,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乡镇村街,搞好林业技术服务。

(四)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诠释了科学发展观在林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下半年工作安排:

1、继续抓好秋冬季植树造林工作,做好京九铁路、106、112国道绿廊工程检查验收。

2、积极与水利局协调,做好南水北调工程征占林地手续;继续办理下一步的大广线和廊沧线的征占林地手续。

3、完成6000亩三北防护林的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及自查验收,同时做好迎检工作。

4、配合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搞好奥运会期间我市果品安全检查工作及奥运安保工作。

5、继续做好标准地林木生长量的监测调查,探索科学的林木管护技术,从而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目的。做好苗木市场的清查整顿工作,为秋冬造林提供充足的苗木准备。

篇8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1、宝华水库工程进展情况

宝华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利工程,水库坝高54m,总库容168.0万m3,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281.61万元。工程于2007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工期为24个月。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100万元,大坝心墙开挖单元工程通过验收,已完成灌浆砼盖板浇筑工程和隧洞开挖工程。并计划于今年7月底完成帷幕灌浆工程,11月开始大坝填筑,各项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顺利开展,预计2010年6月将完成施工任务。

2、永兴二级电站工程进展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准,××县永兴二级电站列入全国以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000kw,总投资为2479万元,(其中:代燃料装机为2000kw,投资1246.13万元,16个自然村,2270户),工程于2007年12月22日开工。电站内主体工程(主副厂房、压力钢管道和前池泄水工程)已全部完工,5月份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待交付使用。

3、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220号文件精神,××县2009年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0.5903万人,计划总投资297.4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7.8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515号文件精神,下达××县2009年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1.1000万人,计划总投资554.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43.3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发改委和州水利局共下达我县2009年饮水安全工程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资金851.6万元,解决人口16903人。截止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已到位资金237.89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尚未到位;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尚未到位。于2009年6月23日在蒙自做饮水安全工程管材招投标工作,目前工程正在准备动工。

(二)项目的前期工作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

(1)阿扎河水库工程前期阶段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工作已完成;(2)阿扎河水库库区淹没耕地达到50%以上的有1310人,287户。移民生活区安置点选择在县城旁红土坡移民点和莲花大道延长线以处,普所龙村以东,小多科以西片区,水、电路、通信、场地平整建设已完成,现已安置到红土坡移民点有73户,计划剩于部分农户在2009年内安置完成;生产区安置点选择在迤萨镇大黑公村委会土锅石缸国有荒山和石头寨乡困岭梁子片区,荒山面积3750亩,已开垦荒地2200亩,未开垦荒地1550亩,××至南沙油路经过生产区,生产区交通便利;(3)下发《××县人民政府关于阿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的决定》,明确阿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4)与州水勘院签订编制《初步设计报告》的协议,目前正在抓紧编制,预计2009年下半年完成初步设计审批工作;(5)2008年11月26日至29日,阿扎河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评审;(6)2008年12月18日由水利部珠委审核评审,并已经拿到项目建议书的评审意见;(7)2009年4月29日,阿扎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发改委评审;(8)2009年5月13日,阿扎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水利厅评审。

2、大黑公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大黑公电站工程,由××广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做坝址地质钻探等前期工作,现已完成坝址钻探13个孔,进尺1000多米,该电站预可研于2008年3月24日在蒙自评审,但预可研审查没有过,根据有关专家人士分析,大黑公电站大坝很可能往下移。

2、南昏河和藤条江梯级电站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截止2009年6月,南昏河梯级电站《规划报告》已通过省水利厅评审;藤条江在我县境内可开发的主要有五级电站,但是经过专家论证,由于单位投资过大,指标高,原来准备投资建设的开发商已放弃,所以目前正向社会招商中。

(三)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情况

××县2008—2009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1257万元,投入工日70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80万个,修复水毁工程960处,疏浚河道10公里,清淤渠道400公里,完成土石方80万方,新增防渗渠道18公里,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0.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15万亩。新增除涝0.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15万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87万人。

(四)防汛抗旱工作

1、旱情及抗旱工作。旱情:作物受旱面积0.406千公顷,其中轻旱0.21千公顷,重旱0.186千公顷,干枯0.01千公顷;水田缺水面积0.21千公顷,旱地缺墒面积0.23千公顷;因旱人畜饮水困难0.29万人、大牲畜0.34万头。抗旱工作:抗旱投入人数0.56万人;投入机动运水车辆4辆;投入抗旱资金10万元,其中地县级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抗旱用油1.5吨;抗旱浇灌面积0.24千公顷、0.3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2万人、大牲畜0.15万头。

2、防汛工作。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强化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乡镇、各水库的防汛责任人,不定期组织人员到水库到各乡镇进行汛期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防汛工作。

3、库塘蓄水工作。全县16座水库、86座小坝塘,上半年蓄水总量达0.2583亿立方米,多年同期0.2379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增加7.89%。

4、水毁修复工作。修复堤防7处、7公里,修复闸涵1座,河道清障8处、5公里,引水渠63条55公里。

(五)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1、水土保持法宣传情况。共出动宣传车辆2辆,宣传人员8人次,在县城跑马路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1800份,在法律法规咨询台工作人员还对群讲解有关法律法规。

2、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今年1—3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县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4月份定稿并上报州发改局和州水利局,5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云南省西南诸河流域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工程迤萨镇项目区(××县)勐龙河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3、对二oo八年审批的架车乡阿扒铅锌矿水土保持方案和迤萨镇曼车石膏矿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作了检查,并要求这些个体企业在不够到位的地方继续做。

(六)水政工作情况

1、开展“五五”普法和水法规宣传情况。我局结合今年全县综治维稳法制宣传月活动和“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开展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州水利局举办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宝华乡俄垤水库、迤萨镇勐龙一带以重点宣传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水行政监督检查工作,对重点监督的各取水大户、工矿企事业单位、矿山、砖厂、采石、河采砂点等开展了水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使他们对水法律法规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活动共出动宣传车20辆次,召开座谈会10次,发放宣传材料7000余份。宣传布标10(条),粘贴宣传标语7000余条,受宣传人数达22万余人,宣传面达85%以上,共投入宣传资金0.8万元。从而保障了水法宣传工作的开展。

2、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情况。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征收水资源费219735.13元.

3、集中力量,强化水行政执法。根据州水利局红水办[2006]40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政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成立由局领导为组长,水政、水保、防汛、水政监察大队等人员组成的××县水政监察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重点监管河道、采沙、采石、采矿、取水户、砖厂等进行监管检查,发现违法案件及时查处。使××县水事管理步入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和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县第六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紧密结合水利工作特点和党员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同时我们总结了第一阶段工作经验,认真听取了县委实践办、第六指导组和群众意见建议,改进和提高了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确定目标,明确任务,精心组织,按照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进展,从5月9日开始转入“分析检查”阶段,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宣传动员。3月25日,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于3月27日,我们水利局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县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事项。会上,李正云同志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好各阶段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2、多种措施,强化学习。为了达到“真学、真懂”的要求,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习,巩固学习成果。

3、围绕主题,深入调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加快水利科学发展,服务××奋力崛起”这个主题,结合本职工作,都深入到各自的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点和基层一线,确定调研课题,开展调研工作。分别围绕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关建设、人饮工程等工作,形成了有现状、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副科以上领导撰写了4篇专题调研报告,全体党员每人提交了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4、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4月20日,我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水资源管理上做好水文章”主题开展了大讨论,每人都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谋划,通过深入讨论,就如何做好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2009年水利工作,最终提出并形成了我局2009年的工作计划。

5、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活动。局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到扶贫挂钩联系点架车乡牛威(州水利局挂钩),河莫(县水利局挂钩)和新农村建设指导点三村乡,一是征求群众意见;二是宣讲惠农政策;三是努力为群众办事实;四是走访困难群众;五是跟农民交朋友。通过这样听意见、解难题、办事实,基本实现了“进万家门,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目标。

6、及时召开“分析检查”阶级动员大会。5月12日下午,全局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及时传达了县委动员大会的精神,研究水利局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安排,5月18日下午,我局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会议,李局长首先回顾总结了水利局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传达了全县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精神,就县水利局如何切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7、扎实抓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二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材料;三是组织群众评议。6月22日,我局组织了群众评议,参评人员有水利局(含水勘队)的全体党员、退休干部代表。评议内容主要是水利局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的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提出的举措行不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实不实。评议大会上,由李光发副局长解读《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然后由参评人员进行讨论,填写评议表,提出评议意见,开展评议后,我们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研究评议的意见,修改完善《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目前正在做转段准备工作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宝华水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隧洞地质条件和2008年雨水偏多的原因,在隧洞开挖中(6月—11月)洞内多次出现坍塌,隧洞进出口处出现较大的滑坡面,地质松软、破碎,塌方严重,地下出水量大,所以,隧洞工程施工难度大,投资增加,进度缓慢,工期延长,导致了不能按原计划完成隧洞导流任务;二是宝华水库工程概算投资为3281.61万元。目前,除州级一次性补助1200万元和省级补助700万元,秦光荣省长到××调研期间安排500万元外,尚缺口资金有881万元。

2、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根据国家水利等三部委联发的发改农经〔2007〕第1752号文件通知规定,“在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中管材必须采用pe管材,不得采用钢管”,但我县部分自然村水源途经石崖、农田、村内道路硬化、河流、滑坡地段等不可预见因素而导致不能下埋pe管的部份而不能采用钢管,加之群众对采用pe管材认识不足,不受欢迎等,致使实施难度非常大;二是我县大部份自然村较为贫困,按比例要求集资部分难以足额完成,给工程顺利开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三是水源纠纷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畜饮水解困推进工作。

(二)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于我县财政困难,财政自给率仅6.7%,导致水库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

2、小水电站(主要为:大黑公、南昏河、藤条江)开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境内乡村公路不畅通,影响了水电开发工作进度;二是电力管理体制不顺,电站和电网建设协调配合不够;三是缺少水电开发前期工作经费,影响水电开发前期工作进展步伐。

(三)水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领导对依法管理水资源,依法缴纳水资源费的认识不够,给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四)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防汛抗旱经费困难,办公设备简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汛抗旱工作正常开展。

2、水库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防御工作较难。

(五)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水保工作人员不够,给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2、监督检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二oo九年下半年的工作意见

(一)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意见

1、争取2009年7月底完成帷幕灌浆工程,2009年9月底完成导流隧洞工程,2009年11月始大坝填筑,落实宝华水库建设缺口资金881万元。

2、争取年内解决16903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投资851.6万元。

3、争取立项开工坡耕地治理工程。

4、争取开工建设红旗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5、争取开工建设1—2件小(i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6、争取开工建设一件以上干支渠防渗处理工程。

7、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编制工作。

8、完成小(i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工作。

9、开工建设垤玛河堤水毁修复工程。

10、继续做好干支渠防渗处理工程初步设计工作。

11、继续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编制工作。

12、继续做好防汛抗旱规划、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以及州级下达各项任务。

(二)项目前期工作意见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意见:一是结合当前中央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良好形势,抓住目前大中型水库建设面临的历史机遇,加强前期工作领导,适当增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积极推进水库前期工作;二是抓住时机,力争在今年底前将《阿扎河水库初步设计报告》审查并出批文;三是积极做好项目区施工进场道路、导流临时建筑物所涉及的用地、林地使用申报、审批工作,为新开工项目“三通一平”及导流建筑物的实施创造条件;四是抓紧做好库区的移民安置,年底前将剩于部分农户安置完毕。

2、大黑公电站工程前期工作意见:积极推进大黑公电站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立项审批。

3、小水电开发工作意见:年内完成永兴二级电站建设验收工作,开工建设南昏河五级电站工程。

(三)防汛抗旱下半年工作意见

1、继续加强防汛值班工作。

2、是进一步开展汛期安全检查工作。

3、加强河道治理,提高防洪标准。

4、认真做好库塘蓄水工作。

(四)水行政执法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水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

2、继续加强对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

3、进一步加强水行政综合执法工作。

4、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

(五)水土保持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争取下半年全面完成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9

关键词:大健康时代;六堡茶;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模式

中图分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9-0015-06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new normal economy and the rapidly developing large health industry,Wuzhou government department,Liupao tea companies and reseach experts detailedly 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Liupao tea economy,and proposed the viewpoint that Liupao tea economy has created an important growth pole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health industry under the new national normal economy based on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advantages,the cultural heritage exploration,key element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reover,it emerged a variety of typical models for reference.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was optimized in order to cultivate a billion yuan industry of Liupao tea in the big health opportunities.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side and construction of Liupao tea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ere strengthened on the base of certification and standards. The tea industry was led to reshape the glorious history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market economy. Both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own and the combination culture and tourism were traced to the origin of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advantages and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Multi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liupao tea processing were showed in the law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mountainous area. Tea expo exchange platform was held and “Internet plus” was used to promote the electronic business management of tea and so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It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at tea economy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cultural fe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town construction,which were both wealthy and strong town.in the study,it was a good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structure reform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Key words:Big health industry;Liupao tea;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way;Innovation development model

六堡茶是广西具有1500a历史传统黑茶,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依托高海拔、低纬度、光照足、温差大、气候湿润、水质优良、无污染等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造就六堡茶“红、浓、陈、醇”品质特性及特殊保健养生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1]。六堡茶是中国生态原产地知名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显示,六堡茶品牌价值为15.79亿元,居中国黑茶类第3位。

近年来,伴随着大健康产业市场和黑茶热消费的兴起和升温,梧州六堡茶企业抓住机遇,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质量,同时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六堡茶的文化品位和品牌影响力,现已形成基地种植规模化、市场销售扩大化、产品质量标准化、文化普及大众化的格局。六堡茶现已成为产业化扶贫重点产业,农业富民依托特色产业,以及梧州及广西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3]。

目前,受国家经济政策和新常态经济整体环境影响,茶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变化和挑战,茶叶行业总体泡沫化消费逐渐去除,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新一轮行业市场面临重新洗牌,从投资、消费、出口都倒逼茶叶行业经济推行“供给侧改革”,加速茶业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在茶叶需求市场传统和新兴消费市场共存的之际,供给侧改革为六堡茶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也提供有利发展机遇[4]。通过调整茶叶结构和产能过剩,发挥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综合效应,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寻找、培育茶叶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六堡茶产品真正契合市场需求,做到产品结构合理和有效供给,与未来的消费需求吻合,做到无缝对接。

转型升级成为当前六堡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难题,茶叶企业转型成功就意味着抢占更大消费市场。伴随着大健康产业市场的兴起和升温,健康关注生命的全过程、生命全周期,每个人都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可以说,未来茶叶消费者更追求茶叶性价比,六堡茶产业迎来了又一次机遇,六堡茶作为广西的名优特产,要抓住这一品牌名片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发挥出六堡茶的发源地、原产地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挖掘、传承、保护和发展六堡茶文化,努力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品质的创新和服务质量升级,塑造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务实而又有竞争力的商业网络,加速推进六堡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经济新常态。梧州市政府、企业、研究院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加强产学研联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品牌文化引领,在种植规模、黑茶产量、市场占有率、综合产值等方面有所突破,实现茶叶产业振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出现多种发展可借鉴的模式和典型案例。

1 抢抓大健康机遇,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百亿六堡茶产业

以打造六堡茶百亿元茶产业为目标,通过重组集团化股份公司、设立产业基金,规划实施和制定标准等工作,六堡茶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内资源优化配置,相互交流合作,协同创新和成果共享,共同为培育百亿茶大健康产业更高、更远发展夯实基础[5]。

1.1 重组集团化股份公司,设立产业基金,夯实六堡茶产业基础 (1)广西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由梧州市农村投资发展公司、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天誉茶业有限公、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公司、苍梧雄业六堡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创新集团化经营模式。同时梧州市与深圳世纪贤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设立六堡茶产业基金,签署《关于六堡茶产业发展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蒙顶山茶叶交易所、和君集团对接共同发展壮大基金。组建茶叶集团和设立产业基金为六堡茶产业提供坚强后盾。(2)成立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梧州六堡茶研究院牵头梧州学院、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13家企事业单位成立六堡茶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盟单位在六堡茶历史文化挖掘与打造、优良品种选育、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原料加工、新产品研发、产业链构建以及营销等进行资源共享,科技攻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品牌,为六堡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3)成立梧州市茶业商会。旨在打造一个茶叶企业共同学习、交流平台,抱团发展,宣传梧州茶行业的新形象,推动六堡茶品牌建设,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

1.2 规划先行,标准制定,促进六堡茶产业规范发展 (1)梧州市把六堡茶产业列为全市十大农业优势产业来扶持发展,先后出台《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16―2025》《梧州市〈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实施细则》《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的“基地规模化、加工园区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文化普及化”建设,全力促进茶产业规范发展。(2)六堡茶首个国家标准――《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于2017年1月正式实施,也是广西茶叶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此外,梧州还制定和实施《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等广西地方标准,有力地加强六堡茶标准体系建设[6]。

2 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致力六堡茶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梧州茶厂创建于1953年,有“中国六堡茶工业的摇篮”之誉,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技术积累的侨销名茶厂家,拥有4000m2陈化茶窖和“中国六堡茶第一仓”的美誉600m2木板干仓,见证了梧州茶厂悠久历史地位和x予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大的六堡茶加工企业。“三鹤”牌六堡茶是国家出口换汇的重要物资,著名的侨销茶,荣获多项国际金奖,被国家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为传承、丰富和发扬六堡茶品质特色和文化起到示范、创新的作用,成为集制茶、品茶、历史文化展示、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龙头企业。

2.1 不断丰富六堡茶产业文化内涵,用追求卓越的文化质量提升产品质量 (1)总结吸收传统六堡茶制法精髓,坚持原生态原产地自然与人文共同成就六堡茶,传承和发扬“毛茶分筛拼配初蒸h堆开堆摊凉复蒸装篓凉置陈化”的加工工艺,保持六堡茶“红、浓、陈、醇”的品质特色,开启六堡茶的独特生产工艺。传统的大箩六堡茶制作工艺复原:称茶-蒸茶-双人舞踩笠-打笠,创新实际生产传统蒸压工艺“双人舞踩笠”表演,让六堡茶爱好者体会到古法六堡茶制茶工艺情境,感受六堡茶独特的魅力[7]。(2)“中国六堡茶第一仓”陈化茶窖、老木板房干仓等天然恒温茶窖的陈化环境,配套建成地标性的风格典雅、文化氛堡茶陈列景观建筑成为展示六堡茶文化的重要窗口,充分彰显企业的制茶实力和品牌形象、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有利于茶文化交流和产品销售。

2.2 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科技开发,致力于认证和标准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1)以企业为主体,探索和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近年来,梧州茶厂重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产学研合作开发,促进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驱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体系,使企业成为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提高六堡茶供给侧质量品质和效率,使六堡茶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适应消费需求是供给侧改革无缝对接的重要基础。

与广西大学、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承担的《六堡茶微生物群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首次分析优势微生物与六堡茶品质形成的关系,探讨微生物的食品安全性、功能性以及槟榔香品质评价的研究。和梧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合作承担“六堡茶发酵工艺自动控制技术研究”项目,成功探索六堡茶金花关键控制技术、“旋转式蒸茶机”,对六堡茶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自动控制,湿热作用、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8],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实现六堡茶一级品率90%以上,有力推动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并形成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研发团队。《六堡茶发酵金花形成机理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获2013年度梧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重视生产经营,致力于认证和标准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创造卓越品质的“三鹤”六堡茶。标准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茶业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石,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质量管理提升的重要保证,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以及体系运行的工作系统,沿着标准的规范轨道加强质量管理是持续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9-10],是提高企业诚信度和顾客满意度的有效保障,是梧州茶厂建设一流六堡茶龙头企业的战略性选择。企业参与多项六堡茶国家、地方标准的制定,引领六堡茶产业向标准化迈进。先后参与制定《六堡茶》出口标准、《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和《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11],通过了ISO 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用最规范的程序、最卫生的手段全面加强六堡茶安全质量管理,使生产经营有序、高效和持续发展,将六堡茶传统工艺与现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结合,让原料购进、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记录详细、有据可查,对梧州茶厂实现持续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

2.3 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更好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始终坚持“精心制茶,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以创建“创建工人先锋号,争当工人先锋号标兵”活动为载体,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强员工事业心和责任心,重视生产现场管理,准确把握六堡茶翻堆周期及水量添加,严格执行筑堆、开堆、解块等生产工序,清楚蒸压工艺中脱模、清洁模具技术,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次品率从3%下降到0.1%以下,每批发酵六堡茶均达到汤色红浓、滋味醇厚的品质要求,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改进产品包装,增强产品的美观度和文化品位,多方诠释“三鹤”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

3 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带头重塑六堡茶历史的辉煌

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和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作为六堡茶龙头企业代表,边销茶指定生产企业。充分挖掘六堡茶的发展潜力,面对经济新常态,瞄准日益增长的健康产业需求,向健康、养生产业发力,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实际,以实事求是,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不断寻求协同合作创新,以质量求生存的立世之道,为企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和赢得了信誉,使茂圣、中茶茶业的品牌保持较高的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

3.1 坚持“传承百年精髓,重塑六堡茶历史辉煌”的理念 为了重塑昔日辉煌,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引进中国茶叶有限公司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凭借“中茶”品牌优势及其辐射全国和全世界的销售网络,必将对重塑六堡茶产业辉煌增加信心。茂圣茶业公司源头整合六堡茶资源,从当地茶农收购近10t六堡老茶。同时进一步加速产品结构调整,扩大标准化茶园面积,建设有机茶园示范基地,为广大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12],茂圣有机生态茶园――八集山庄于2016年获得全国30座最美茶园之一。

3.2 寻求协同合作创新,以质量求生存转型发展 茂圣茶业公司主动与市内自动化研究所合作,自主研发传承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结合的离地发酵六堡茶生产线,实现渥堆工艺的科学化、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操作,工艺的改良保证质量和卫生,缩短传统渥堆发酵时间,生产效率提高3倍。与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衰老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揭密六堡茶的保健养生功效。研究确定与品质密切相关的主要物质,提出主要质量指标和鉴别指标,证明六堡茶的安全性。科学揭示六堡茶具有明显的减肥、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保健养生功效。这为科学阐明六堡茶具有独特原料、生态环境、工艺的地理标志产品提供理论基础,对六堡茶品质的提高和产业升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功征服北京老舍茶馆和上海世博会。公司已取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技术,13项外观设计专利。

4 溯源六堡茶原生B产地优势和深厚文化底蕴,实现产镇结合、文旅结合发展

苍梧县充分利用好六堡茶发源地、原产地的优势,在产业政策环境和市场发展的环境下,注重六堡茶文化的挖掘、传承和推广,以文化推广品牌、促进产业发展的理念逐渐在六堡茶企业中植根,将六堡茶的历史典故、人文特色运用到产品的设计、包装和宣传上,有效地提升六堡茶内涵,巩固和培养六堡茶的终端消费群体品位,促进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六堡茶产业健康发展。先后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拥有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公司12家,出口外销量都在400t以上,产品在东南亚、日本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广受欢迎。

4.1 夯实基础,保护原产地、原生态、原品种优势特色 广西苍梧县六堡黑石顶农家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坐落在苍梧县六堡镇塘坪村黑石顶,公司拥有的黑石顶茶园是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贡品茶的发源地,是苍梧唯一保存清朝时期的青石堆砌成梯田式老茶园,目前茶园里老茶树比比皆是,最大的树冠直径有3m多。黑石顶为黑石矿化而成,崇山峻岭云雾独多,且昼夜温差大,溪涧水长流,保证所生产的六堡茗茶如金般品质[13-14]。

黑石顶茶园现种植有有机认证茶园133hm2,按照有机茶的标准进行种植和管理,采用太阳能诱虫灯、黄蓝板等物理方法来诱杀茶叶害虫,林茶间作保持生物多样性,控制有害生物生态平衡,茶叶经检测达到有机质量认证标准。公司所精制加工生产的原生态、野生原种六堡茶花茶,外形色泽亮,香气浓,具有独特的茶香、花香、蜜香等滋味,广受市场欢迎。

4.2 挖掘六堡茶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六堡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通过摄影、诗联、著作等文学艺术形式挖掘、记录六堡茶产地的地域风情、人文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围绕六堡黑石顶生态茶园、六堡镇自然风光风情以及六堡茶文化进行创作,收集整理六堡茶资料,组织全国各地诗词名家到六堡茶生产基地采风,拍摄主题宣传片,创作反映六堡茶文化的作品,打造“印象六堡茶园”系列民族歌舞剧,丰富六堡茶的文化内涵,以文化推动六堡茶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六堡茶文化旅游注入更为深远的文化底蕴。2012年举办的“六顶杯”六堡茶诗联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市(包括香港地区)和美国等近400位作者1078首(篇)以六堡茶为主题的诗词、对联作品。连续举办的五届六堡茶摄影大赛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中国六堡茶》《六堡茶大观》得到业界和社会人士的好评,六堡茶的文化效应正在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群众认知和认可六堡茶。

4.3 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名镇,实现产镇一体化 苍梧县六堡镇以加快特色生态农业名镇建设为契机,将城镇环境建设、六堡茶种植、加工、营销与历史特色文化等要素结合起来,游客参观六堡古圩镇、古码头、茶排古道、黑石村、黑石崖、黑石顶老茶园、诗词文化长廊和传统六堡茶制作工艺展示,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六堡茶文化的历史感。(1)在六堡镇镇区入建设口牌坊和六堡茶文化广场,形成牌坊、廊亭、茶艺古朴典雅的展示区和景观群。镇内对道路景观进行打造和茶船古道修茸,兼具古镇历史特色、茶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特色,防汛能力、景观欣赏、茶文化浓郁都得到同步提升。打造独具特色的、全国最大的六堡茶文化特色一条街,集六堡茶旅游商品销售、茶旅文化演艺、茶产品体验于一体的营销产品中心街区。(2)以六堡镇六堡河两岸的茶叶种植基地为中心区,规划建设茶文化旅游区,融茶园独特风格建筑、现场茶叶摘采、加工展示、茶艺表演、茶文化体验、乡村休闲、餐饮功能于一体,发展康复疗养、养生养老、运动保健等大健康产业,拉长茶产业链条,打造茶叶特色人文旅游乐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共享六堡茶品牌价值,实现茶产业、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互动融合发展。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芊河茶业有限公司、苍梧雄业六堡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茶叶种植基地,有力地支撑苍梧六堡茶广西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创建。

5 遵循山地经济发展规律,多元展示六堡茶文化内涵

梧州山区丘陵多,生物资源丰富,多有灾甘达74.8%,为六堡茶种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遵循山地经济规律,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把这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价值优势以及特色优势,使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六堡茶作为产业化扶贫重点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已成为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经济来源。

这些地区山高路远,家家户户世代种植六堡茶,茶叶已成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偏远市区,交通也不便利,成本偏高,以及多数茶农自身制茶工艺、设备和场地限制因素,农家六堡茶销路不畅,甚至囤积在家里,严重影响了茶农的收入。

5.1 发挥传承六堡茶传统制茶技艺优势带动茶农闯市场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在产品价格上没有话语权,本身资本、技术等有限,加工量小、开发程度低,而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统一生产标准和统一收购销售,利用六堡茶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发挥六堡茶古法工艺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人文理念优势,集结会员共同闯市场,使茶农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提升六堡茶文化品味。如像六堡茶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谭爱云成立六堡茶专业合作社,国家级非遗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韦洁群,成立“石濡菲创新工作室”,带动茶农共同闯市场,发家致富。

5.2 坚守传承古法制茶,创新六堡茶文化内涵 古法六堡茶民间基础深厚,它扎根于民间,原料上采用六堡茶群体种,使用传统六堡茶工艺制作,可谓“根正苗红”的六堡茶。早在清朝时期,主要以收购茶农的毛茶销往东南亚,大筐茶、小箩茶销量可谓相当可观。目前,农家茶仍占据一部分市场,传统的小茶坊、茶农和茶商喜欢买农家茶回去自己收藏、发酵。古法制作六堡茶工艺简洁明了,即为鲜叶-杀青-揉捻-解块-堆闷(发酵)-干燥-汽蒸渥堆发酵-蒸压入箩-晾置陈化。“罨”、“蒸”、“h”是古法六堡茶独特工艺,罨堆与反复热复揉、蒸和h的结合,经过多次的酶促作用和湿热作用,微生物菌群生成丰富,茶多酚中儿茶素、黄酮、黄酮苷类等转化较好,茶气足,茶叶后期转化空间大、层次感好,滋味醇厚,回甘强烈,可以感受到六堡茶的越陈越佳品质[15]。

苍梧县金福茶业有限公司凭着对六堡茶的钟爱和敏锐商机,把地地道道的六堡茶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拥有相当的客户群体和营销渠道,茶叶生意已遍布大江南北,在马来西亚、韩国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公司还以六堡茶为原料,配以或荤或素的食材,做成六堡茶菜肴,天然的茶香、茶色,更具有去油腻、除腥味、爽口感、增色泽等功用,茶与食材同食相得益彰,助推饮食业、旅游业的发展。无论六堡茶还是六堡茶宴,都是通过让游客和客商亲自体验六堡茶的制作过程,品尝六堡茶菜肴等方式,展示六堡茶历史文化,繁荣茶乡经济。

5.3 村企结对合作共建茶厂,共同繁荣山区茶叶经济 长期以来,一些较大茶业公司很少能够满足从茶叶采摘、发酵到陈化的生产需求,同时向茶农收毛茶进行再精制陈化的传统。为了解决茶农六堡茶生产、销售问题,苍梧县积极整合资源,开展村企结对合作共建,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促共赢”的发展新模式。引进梧州茶厂、天誉茶叶有限公司、芊河茶叶发展有限公司、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等六堡茶企业,在村里建设“六堡茶初制加工厂”,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保证六堡茶原料基地的稳定性和地域性,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与人才优势,以工带农、以企兴村,发展规范化有机茶园基地,进一步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六堡镇主产区茶园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hm2,年产六堡茶400t。

6 搭建茶业博览会交流平台,“互联网+”助推茶叶电商经营与社会服务

一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举办茶文化节,搭建茶叶产学研博览会和交易会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展会和媒体扩大品牌宣传,弘扬茶文化,拓宽推广渠道,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提升六堡茶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自2008年以来,梧州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茶文化节,2014年更是升级成为全国性茶叶博览会之一,茶文化节和茶叶博览会有力地推动了梧州茶叶产业的更大发展。同时,梧州六堡茶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举行的国际茶博会上多次获得金奖,得到业界肯定,引起广泛关注。二是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潮流以及网络购物的普及,茶叶企业开始探索电子商务运营渠道模式。以天猫、京东、苏宁平台以及商城平台对接为基础,将宣传、电商建设合并在一起,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前期推广费用和交易成本,借助政府的强大支持和自身体系的巨大聚合力,让用户的需求和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合作联社)的产品之间做到高效对接,通过及时沟通茶叶产销信息,线上鼠标“触网”交易,线下通过物流网络茶叶便翻山越岭地抵达顾客手中,在减少茶叶流通环节,公平交易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明显优势,解决茶叶“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提高茶企、茶农信息获取能力、致富增收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带动周边物流业、金融业及上下游产业发展。如梧州茶厂的天猫旗舰店――三鹤旗舰店上线,茂圣公司等也推出网上销售业务。三是积极推进茶叶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信息化。以市农业局、六堡茶研究院和茶企建立茶业联盟、专家团队,利用网站、微博、微信为服务平台,针对茶业产、经、销不同环节,为茶企、茶农提供茶叶市场动态、生产经营分析、技术咨询等服务,网络信息操作快捷简便,内容丰富,时间灵活,利用微博、微信的互动优势,激发受众的关注度和兴趣,免费为茶叶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服务信息,建立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长期稳定的服务合作体系,有效提升了茶业行政管理效率以及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7 结论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整体环境下,面对大健康产业市场兴起和“互联网+”发展态势,把六堡茶产业打造成榫济新常态下支撑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出现重组集团化股份公司,优化资源配置,致力于六堡茶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根植于原生态产地优势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产镇结合、文旅结合,以及“互联网+”助推茶叶电商经营与信息化社会服务等多种发展模式,实现山区茶叶经济、文化内涵与特色生态城镇建设有机融合,既富民又强市,取得显著的成效,对山区茶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韦静峰,文兆明.广西六堡茶,广西农学报[J].2008,23(3):45-47.

[2]龙志荣,邱卫华,邱瑞瑾.古韵六堡茶适逢产业春天[J].广东茶业,2012(3):11-13.

[3]龙志荣,马士成,邱瑞瑾,等.六堡茶成为广西茶叶黑马的剖析[J].福建茶叶,2014,36(1):45-47.

[4]龙志荣,马士成,梅宇,等.六堡茶产业市场形势分析报告[J].广东茶业,2013(3):23-27.

[5]马士成.六堡茶大观[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6.

[6]马士成,周耀昌,龙志荣,等.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中国茶叶,2014,(9):6-7.

[7]姚静健.六堡茶工厂化生产的起源及其演变[J].茶叶,2013,39(1):43-44.

[8]温志杰,石荣强,何勇强,等.六堡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变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09-1011.

[9]张梅,屈广滨.六堡茶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J].企业发展,2013(2):51-52.

[10]吴平,林健美.自愿性产品认证对茶叶质量保证作用的研究――以六堡茶为例[J].广东茶业,2014(1):22-28.

[11]何志强.弘扬六堡茶文化,做强六堡茶产业[J].中国茶叶,2007,(4):32-33.

[12]覃秀菊,邱勇娟,陈佳.促进广西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的配套技术措施[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4):5-6.

[13]卢一叶.苍梧县六堡茶种植区土宜性调查与改良培肥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2,2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