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修复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11 17:4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保护修复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保护修复原则

篇1

关键词:河流整治;生态水工学;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TV147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除人类的食物、生活品取之自然外,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自然环境。近些年来人类对生态环境与生物的多样性的关注越来越多,在利用和改造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对其破坏和污染所产生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面反馈效应越来越严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刻不容缓,现已成为各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就是生态水工学,研究的是在满足人类社会不断的需求同时,还兼顾着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保持持续需求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科。

2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

所谓的生态修复就是停止人为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减轻其负荷压力,并且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自组织的能力,使其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演变,在此基础上辅以人为的有效措施,将已经失去原有的生态平衡逐渐的恢复良性循环。而针对河流的生态修复,就是要停止对已经失去生态系统平衡河流的人为破坏,遵照自然规律并加以人工改造、整治等方法,使河流逐步恢复良性循环的自然状态。

3河流整治的重要性

河岸带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尤其是我国的江河因人为的破坏失去了以往的自然发展平衡规律,人们在河流附近新增设大型水电站、水坝等建筑,随意改变河流的宽度、走向及曲直,使河床失去了原有的蜿蜒,河流随之表现为河床稳定性差,泥沙的运动逐渐加强,导致了河床抗水流冲击能力逐渐变弱,也就是河床易变性。同时,随着最近几年人类活动的增多和水流的共同作用,改变了原有的岸滩地形地貌,导致部分河流中下游淤积泥沙和部分河岸出现塌陷现象。水体污染现象严重,我国整体水环境质量下降,表现为水体的化学和物流特征都发生了百脑汇,失去了水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降低了水体对人们生活的作用。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82%以上地区的河流均有污染现象发生,并且污染现象呈递增趋势。人类为了达到生产、生活便利的目的,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

4当前河流整治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

人为的改变河流自然形态,一方面,现阶段我国部分河流由于人为的乱丢乱弃、设置障碍、随处采砂、无规范的管理等不良因素,改变了河流的天然断面形态,使水流不通畅,泄洪灌溉等民生工程受到阻碍,严重的影响了河流发挥其正常的功能。另一方面,大多数城市的河流治理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一味的追求河岸硬化覆盖率以达到防洪的功能,河堤采用钢筋混凝土逐年加高,使自然河流变为人工渠道,造成原有生态系统的失衡。

5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应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恢复原有的自然生态结构,结合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尽量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生态型护岸。大致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安全性,人工护岸首先要在工程商满足抗洪抢险的要求,保证河流能够安全渡过汛期。第二,生态性,在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人工护岸尽量柔和化、生态化,为各种动植物创造适宜生存的环境,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第三,持续性,设计生态修复时应遵循持续性的原则,使河流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尽量减少后期的维护工作,使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动态平衡,并保持长期稳定。

6依据生态修复理论整治河流的措施

应该重视现阶段的河流整治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尤其是一般的山区性河流,由于山区山坡存在一定高度,其水流急,暴涨暴落,其河流岸堤除了要满足自然生态要求外,还要能抗拒冲刷,保障堤防安全。

第一,采用生态保护河岸。目前采用生态保护岸坡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借用公路的边坡或者岩石的边坡来保护岸坡,最近采用河流生态保护岸坡的方法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二,采用植物保护河岸。作用河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河岸植物可以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且这些植物的根部能使土体增强粘着力,进而使土壤结构根据坚固。与此同时,岸边的植物能短时间截住水流,削弱水流冲击力,使土壤变得湿润,降低了风力对土壤的作用。岸边植物促进附近土壤的水循环,有助于附近的植物生长。所以,河岸岸坡植物可以大大减少河流对岸坡的水流冲击,并提供新鲜的空气,且利用生态功能的恢复。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适合河岸岸坡,例如园林绿化草不能很好的防护河流和岸坡,对附近地区的生态修复能力不强。在用植物进行河流岸坡保护前期,注意实施一些辅助工作来加强暂时的保护。

第三,采用水下抛石保护河岸。作为防汛抢险和水利工程护岸、护脚、护底的重要措施之一的水下抛石可是岸坡旁的纵向水流不直接冲击河岸底部,使河岸坚固,稳定护脚。不过由于抛石会致使河床的高度升高,如果设计不合理,有可能造成河流狭窄,影响河流正常通航。因此,如果采用抛石护岸,一定要考虑水下的地形,岸坡的稳定性及航道的要求。另外,在抛石选择石料时要参考河水深度和河流流速,最好在确定石料尺寸钱测量河流深度和河流流速,然后计算出抛石大小和抛石落距。水下抛石在我国堤防加固,防汛抢险中应用较多,因此各地 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抛石落距的确定,要采用科学依据和实际测量相结合,做到有效抛石。如果条件允许,抛石的石块中可适当种植植物,待其长大后也可以为美化周围环境。

第四,采用梢料捆保护河岸。梢料捆由成捆的植物活枝条组成,它能减少河流冲击,直接保护河岸。梢料捆中有数不尽的植物根系枝条,可以有效留住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以及枝条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流。尤其当这些活枝条吸收河水中的营养后,不仅会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观,而且也为附近河流中的生物提供栖息地。

7结束语

河流生态修复绝非仅仅是为了人类的需求,而是要改善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以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河流滩涂,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建设项目,不仅把河流治好,还要管理好,做到治理河流,防治洪涝,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生态水工学在河流整治中的应用一定要遵循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多门学科的理论指导,以增强生态修复的科学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字:城市滨水 生态修复 原则 策略

引言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不仅承载着城市生活的愿望,塑造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更是城市水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文化失衡等现象,导致城市滨水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重大威胁。因此,以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理论,探寻一种能够恢复与重建城市滨水区自然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以及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这对于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山水城市”理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滨水生态恢复的定义

生态恢复,指利用生态工程学或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或手段,对受污染或破坏、受胁迫环境下的生物(包含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其中包含对生物生存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善和对生存“领里”食物链环境的改善等。

二、滨水生态景观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地的水系紧密相关。历史上它们具有防御、运输、防洪、防火和清洁城市等功能,同时,它们是多种乡土生物栖息地和空间运动的通道和媒介。城市水系更是城市景观美的灵魂和历史文化之载体,是城市风韵和灵气之所在。因此,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界面,恢复和改善因人类经济活动破坏的生态环境,是构筑城市和谐发展重要篇章。

三、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恢复的原则

1 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生态恢复是以合理利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基本任务的生态规划手段,其目的在于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和即将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恢复和保持。所以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观必然是首要的原则,否则,会再次加剧场地环境的破坏。

2 提高滨水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主要是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的相关关系。遵循多样化的生态恢复原则,对于增进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绿地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滨水环境的空间的多样性,最重要的是提高滨水空间形态的异质性,以提高生物群落多样性。

3 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所为“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强调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因此在规划中必须协调好生态(观光)农业、生态林业、防洪系统、城市建设等子系统间的有序和平衡。

4 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滨水空间生态恢复是一种综合性工程,特别是在河流综合整治中既要满足于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旅游等需求,又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需求,必须确保工程的安全,同时应遵循风险最小、效益最大的原则,必须做出系统的经济分析。

四、 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1 整体控制、局部调整

滨水景观生态修复,不仅仅只是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它还涉及到政策规划、公众参与、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社会因素[3]。因此,在滨水区规划设计时,应重视滨水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处理,协调该城滨水区景观设计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滨水空间在城市中的定位和价值,并综合考虑滨水区各景观功能形态的组织与建构。通过这样的逻辑关系,使整体与部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

2 生态修复、理念指引

在遵循景观生态学为核心的设计原则下,理性运用生态修复机理,正确处理好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生态关系,构架滨水生态走廊。滨水空间的整合上,尽量避免对滨水地表机理的破坏,恢复河道自然形态,优化滨水景观生态格局。

其次,深入挖掘区域自身特色,通过功能的组织、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植入,运用设计手法,达到一种意境美的营造,以更好延续滨水景观的地脉和文脉。此外,应充分利用景观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自修复等功能,寻求自身独特的景观生态修复模式。

植物生态保护方面,恢复滨水区受损的植物,保护乡土植物和原生性植物种群。依据滨水区不同的水湿条件,对植物群落进行合理配置和有序恢复,营造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群落。同时,利用植物四季色彩的变化,丰富的植物群落季相景观,为滨水生物提供繁衍栖息的优质生态环境。

3 修复技术、合理运用

(1)GIS和RS技术。运用GIS和RS等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标准,建立滨水区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滨水区地形环境、生态环境和水文环境做出定量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功能空间的组织、景观系统的重构,总结滨水特色景观营造的生态安全策略和规划调控方向。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应做到及时检测、反馈与再修复,以促进景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水质生态修复技术。在保存现有水系自然形态的前提下,利用底泥疏浚、气体抽取等技术进行水体污染物的收集与处理,控制水域外源性污染源。由于气候因素,水系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之分,应及时实施水体的调度对策,以确保良好的供水、补水和弃水状态。

(3)生态驳岸修复技术。生态驳岸是指恢复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延续,而采取的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的工程方法,以减少对河流自然环境的伤害[4]。这种驳岸应具有提升生态环境、亲水性、安全性等综合功能。从分类上生态驳岸可分为自然型驳岸、柔性生态驳岸和植物生态护坡驳岸等。在生态修复技术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生态修复技术。保障生态修复与景观控制相结合,促使滨水景观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

结论:

城市滨水区是人们休闲交流的重要空间,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一定要坚定走生态之路,在开发与保护合理适度的前提下,运用生态学原理,营造生态型景观。这里所提到的生态型景观除了指运用植被来营造外,其硬质景观也包括在内,要求这些硬质景观必须是生态的、环保的。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景观良好的宜人空间,提高滨水空间景观的综合价值,提升整个城市的魅力。城市滨水区景观环境的生态修复不仅需要设计理念的升华和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更需要运行机制与实践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和制度保障,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配合,才能建设一个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 吴丽萍.景观一致性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2]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01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属于一个新分支,主要研究的是水利工程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还能够对水域的生态系统以及可持续性进行维护的技术方法与原理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所具有的内涵是指:新建工程在进行传统的水利建设同时还要兼顾生态河流系统的修复任务。对已建成的工程则注重受到严重干扰河流的生态修复工作。生态水利工程同时与环境立法、清洁生产以及传统的治污技术与资源有效管理结合在一起,进而一套系统的河流生态预防保护系统,成为河流生态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一、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分析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门正处在发展阶段的新学科,以水利工程学科为基础,着重研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生态健康发展。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进行工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将生态系统考虑其中,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视水利工程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由于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通常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第三,生态水利工程投入运营之后,要根据生态规律控制水资源,防止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全面考虑生态规律;第四,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地址的选择时,要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视为重要因素来考虑,一定选择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方,这样便可以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及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一)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在河流、水域的综合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还要满足防洪、灌溉、发电、旅游以及航运的需求,并且还要兼顾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需求。生态水利工程,在原理上应当符合水利工程学以及生态学的要求。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符合工程力学以及水文学的相关规律,进而保证工程设施的稳定、耐久以及安全性。工程设施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在设计标准所规定范围之内,要能承受住洪水、干旱、侵蚀、风暴等自然产生的载荷。除此之外,还要依照河流地貌学的原理对河流的纵断面与和断面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于泥沙的输移、冲刷、淤积以及河流的侵蚀等特征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对其河势的变化规律进行动态的研究,确保在河流修复的过程中,工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分析工程经济、合理性,应当遵循小风险、大利益的原则。因为生态演替过程以及所得到的结果事先很难得到把握,造成生态水利工程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进行方案的比选,对于生态系统长期的定点监测与评估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提升河流形态所具有的空间异质性的原则

通过对大量相关的生物群落资料进行的研究,能够清晰的发现,生物群落是否具有多样性同非生物环境所具有的空间异质性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生物群落指的是在特定环境、特定空间下,由一定的生物种类所组成,并且同环境之间能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具有特定功能以及一定结构的生物的集合体。通常所说的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的就是群落中功能与结构的多样性。事实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问题指的是物种水平上存在的生物多样性。在一个地区中,空间异质性若是非常高,那么就说明其能够形成许多的小环境,这样就能够为更多的物种提供生存的空间。反之,若是非生物环境非常单调,那么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就会降低,群落的密度、比例以及性质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渐渐的就会导致生态系统出现某种程度上的退化。

(三)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设计与自我恢复的原则

生态工程在设计上可以说是一种指导性设计,也可以称为是辅的设计。通过生态系统说具有的自组织与自设计的功能,能够从自然界中选择适合的生物物种,构成合理结构,进而实现设计。通过对成功的工程案例调查表明,自然与人工所做的贡献分别占据一半。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自然的河流与水域进行控制。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工程的设计人员必须放弃对自然进行控制这一动机,运用新的工程建设理念,善于运用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设计、组织能力,更深层次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除此之外,任何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应该重视因地质疑,给予每一条河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以及自然属性以充分的尊重,进而找到最合理的生态工程建设方案。在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方面,有很多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其中包括水的流量,水的质量,水文特征,土壤与地貌等生态因子,此外,生物种类、密度以及群落的稳定性等因素也对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景观尺度以及整体性的原则

在对河流以及水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规划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将可持续性、长期、大景观尺度作为实施的基础,而不是在短期、局部、小尺度的范围内来实施。在大景观的尺度上进行河流的修复具有修复效率高的优势,而在小范围内进行生态修复,不仅效率比较低,其成功率也得不到保证。所谓的整体性就是从生态形同所具有的功能以及结构出发,对系统各要素之间交互的作用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提出一个能够综合的、整体的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方法,而不是只在河道的水文系统修复上下功夫,更不是修复某一单一的动物或者植被群体。

(五)反馈调整式的设计原则

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的设计,主要还是对成熟完善的河流生态系统结构进行模仿,争取最终能够形成一个可持续、健康的生态系统。在河流的工程项目实施之后,就揭开了自然生态不断演替的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会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出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除去自然系统进行的自主演替之外,人类系统对其造成的干扰以及产生的变化也能导致生态系统进行自我调整。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上的这种不确定性与传统工程再设计上的确定性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使用的是反馈调整式设计方法。主要是依照设计――执行――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套流程,并且以一种反复循环方式来运行的。整个流程之中,监测是整个工作的基础。监测的任务主要包括水文监测与生物监测两种。要想达到良好有效的监测目的就需要在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监测系统,并且进行长期的检测。

总结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水域治理与修复,生态保护、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都就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文章的论述能够发现,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牵涉到以下的四个方面,分别是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提升河流形态空间异质性的原则,生态系统本身的自设计、自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以和整体修复原则以及最后的反馈调整式原则。只有完全了解与掌握以上的五种原则,才能更好的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而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余兴明.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J].中国水利,2008(1).

篇4

[关键词]生态补偿;土地休耕;环境效益指数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6.013

一、生态补偿的主要模式

国际上生态补偿比较通用的概念是“生态或环境服务付费”(payment for ecological services),是指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为基础,通过经济的手段,调整保护者与受益者在环境和生态方面的利益关系的机制。在国内环境政策领域,一般认为生态补偿是调动各类主体实施生态保护活动积极性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则的集合。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制度,通过采用各种政策、市场以及经济刺激等方法,解决特定区域内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达到促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保证环境资源持续利用,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制定有效的生态补偿计划首先要选择一个合理、适宜的模式。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已经实施的生态补偿计划的实践经验,生态补偿存在不同的模式,其模式的划分标准各有不同。如,以空间尺度大小为标准可将生态补偿分为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流域补偿、区域补偿和国际补偿等[1];以补偿方式为标准可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以补偿原则为标准可分为内部补偿、外部补偿和代际补偿等模式[2]。此外,根据生态补偿主导力量的不同,可分为政府补偿、社会补偿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的补偿三种模式,本文主要以此种划分方式作为分析的依据。补偿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绩效和长远效益。

1.政府补偿

政府补偿也称为国家补偿,其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导制定生态补偿的具体政策,并负责实施和监督生态补偿计划。这种补偿模式以国家公权力为基础,由中央政府或受补偿区域的上级政府制定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通过采取财政补贴、税费优惠、特别项目和发展政策等方法,对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了发展机会的受损者进行补偿。这种生态补偿制度的核心是由政府作为补偿主体(大多时候是唯一主体)对生态保护者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过程中付出的成本费用和直接损失给予经济补偿。

这种模式的补偿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支付补偿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或转移支付的方式向生态保护者支付其为保护生态环境而付出的成本费用和所受损失。如我国实行的退耕还林政策即规定由政府补偿退耕还林的农户,每年每亩补偿10元。(2)实物补偿。政府部门通过向生态保护者发放一定的实物,包括粮食、经济林木苗、农业生产工具等,以补偿其实施生态保护活动的成本费用。(3)政策支持。政府部门通过给予生态保护者一定的优惠贷款、税费减免、技术培训、就业帮助等,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助力。(4)生态移民安置。在一些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好途径就是进行生态移民。但生态移民所涉事项庞多,此时就需政府全面规划,为移民的异地安置提供援助,包括搬迁费用、住房建设、就业安排等。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均需首先解决生态移民问题。

2.社会补偿

社会补偿的主要特征是补偿主体多元,包括生态建设受益地区、部门、行业及个人。社会补偿的原因是生态建设活动往往会带来外部经济性,为了使外部经济性内部化,由受益人补偿生态建设的成本与费用及因生态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者遭受的损失。[3]在补偿方式上,包括经济手段和投资、技术以及人才培训等。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补偿模式中的补偿人本应包括破坏生态环境的排污者,但根据环境法和民法的相关规定,排污者因排放污染物损害环境,造成其他主体损失的,应承担环境民事责任或其他责任。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停止污染行为、支付民事赔偿、恢复原状等。若涉及到环境行政责任,排污者还应向政府缴纳排污费、自然资源费等。这些费用可视为是对受损的生态环境的补偿,也可视为是对国家的补偿。因此,在社会补偿模式中,一般排除了此类补偿人。

同政府补偿的具体方式相似,社会补偿也主要采用货币或实物的方式进行。但不同于政府补偿中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社会补偿中的货币补偿方式因其资金来源渠道多元,故多采用基金形式,由社会各方筹集资金形成生态补偿基金,根据设定的章程对生态保护活动中的受损方予以补偿。当然,补偿的形式也可以是投资项目、技术援助、人才培训、就业帮扶等。实行这些补偿的主体包括企业、个人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等。该模式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补偿途径——环境产权交易,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态保护活动的受益者和生态保护活动中的受损者之间进行环境交易达成。目前在我国试点的主要是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需以政府部门对特定地区的最大污染物容量先行界定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排污权进行分配。通过市场定价,排污权形成一定价格。生态保护活动的受益者可以一定价格购买生态保护活动中的受损者手中的排污权(现实生活中往往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通过这种交易,实现对受损者的补偿。环境产权交易是社会补偿模式中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补偿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政府补偿的单一和僵化缺陷,显现了市场机制在生态补偿中的灵活力量,更能贴近交易双方的真实需求。虽然在试点中也发现该模式有不足之处,但经过完善之后,仍是社会补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生态补偿

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生态补偿一般是指以环境和生态保护为主旨的非政府组织制定生态补偿计划,提供资金、技术或人员支持进行的补偿活动。近些年来,国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生态保护领域非常活跃,但囿于资金或制度支持乏力,主导或直接参与的生态补偿的案例不是太多。同时,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出色的行动力和充裕的资金支持参与了一些生态补偿的具体实践。这种补偿模式与政府补偿和社会补偿相比,虽未制度化,但它的出现弥补了政府补偿和社会补偿的不足,丰富了生态补偿的模式。随着我国生态保护政策和立法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生态补偿必将不断增多。

二、美国土地休耕生态补偿模式选择之分析美国独立后,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而大肆开发土地,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随着农业机械技术和更先进的农业设备的出现,采用密集机械化方式耕种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展。广袤的中西部大平原由于强力耕作而未考虑到足够的水土保持措施,爆发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史上称为美国“黑风暴”。为了应对这一困境,美国国会于1929年授权美国农业部进行土壤侵蚀研究,并建立了专门基金。在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监测后,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地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计划。这些生态补偿计划包括保护储备计划、湿地储备计划、保护储备加强计划以及上述计划的替代政策,如支付成本费用和保护遵守规则等。这一系列措施被统称为美国土地休耕生态补偿计划。

1.美国土地休耕生态补偿模式选择的法律依据

土地休耕成为美国的一项基本农业政策后,美国制订了一系列专项法规作为执行和规范该政策的立法依据。其中1933年《农业调整法案》规定,采取对特定农作物征税来补偿那些农业生产受限制的土地所有者以此减少耕作农田面积和控制农产品供给。但是该法案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是否具有合宪性的争议,联邦最高法院就此问题作出裁定:由于《农业调整法案》没有为农民提供绝对的财产保障而不符合美国宪法的规定。此裁定的出台直接导致了另外两个相关法案的颁布:一是《保护调整法案》,二是《农业保护计划》。这两个法案的直接目的就是为参与土地休耕的农民提供及时的保障措施。为了加强土地休耕计划及其补偿,美国还在1965年通过了《食品和农业法案》,该法案设计了一个鼓励农田长期休耕达到一个适度数量的计划。

2.美国土地休耕生态补偿模式的核心内容

土地休耕计划具有志愿性的特征。政府农业部门制定土地休耕的规划,农户可提出加入申请。申请获批后农户可获得政府提供的年度租金、特定活动的激励金。除此之外,政府还为农户种植保护土壤层的特定植被提供成本补贴。从实施层次上看,美国土地休耕生态补偿模式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州和土地所有者[4]。

(1)国家层次。土地休耕计划设定了一种激励机制,鼓励农民为有利于资源长期保护而在农地上种植永久性植被,如草原、灌木丛、森林、矮树林等,以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为野生动物建立栖息资源。美国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了商品信用公司,其功能主要是每年为参加休耕计划的农民提供资金,资金包括土地租金和种植被批准的植被保护层的一半成本。在休耕土地上种植什么样的植被保护层由农场经营者和政府自然资源保护官员协商确定,双方同时签订10~15年期限的土地休耕合同,合同中一般会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植被保护层的验收标准。后者是农民获取生态补偿金需满足的必要条件。

(2)州层次。参与休耕的土地大多位于大平原的北部和南部,包括爱荷华州和伊利诺斯州,还有华盛顿州和爱达荷州等。美国农业部的农业服务局和自然资源保护服务机构都设有与各州和地方对口的办公室,负责实施有关土地休耕保护计划。县农业委员会和水土保持机构(由地方选举产生)以其人力和技术资源支持休耕计划在本县的实施,甚至会雇佣工作人员直接参与休耕计划的工作。

(3)土地所有者或经营者层次。土地所有者和农场经营者参与土地休耕计划的主要方式是提供可供休耕的特定土地。参与美国土地休耕计划的土地应满足以下条件:在最近5个粮食生产季度中已经种植过至少两季农作物的土地;以前登记在其他保护计划中的非重要牧场;属于河流或水体的缓冲地带。除了满足上述条件中的某一项外,参与休耕的土地客观上还应具有下列某种属性或资源:一是有一个等于或大于8的侵蚀指数(EI),或被认为是侵蚀严重的土地;二是可耕种的湿地;三是具有环境保护的惠益,如属于河流缓冲带、草场排水道、保护地带、水源保护区以及其他类似的功能;四是易遭受冲蚀;五是位于美国联邦或州的土地休耕计划的优先保护区域;六是与非农耕湿地有关或环绕非农耕湿地的农田。凡是符合上述要求或标准的土地,其所有者或农场经营者均可依程序申请加入土地休耕计划,申请获批后,与联邦政府农业部或所属各州农业服务局签订土地休耕合同,并领取年度租金和种植植被保护层的成本补偿费用。

3.美国土地休耕生态补偿模式的实施绩效

美国的土地休耕计划肇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西部大平原严重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时期(“黑风暴”时期),当时的土地环境状况糟糕,农作物单位产值低,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对农田获益的期望值也不高,对农业生产消极、漠视。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的生态价值还是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保障,甚至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优势来看,均处于亟需改善的状态。美国国会和政府实施土地休耕计划,并选择政府补偿为主的模式激励参与休耕的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4]在土地休耕计划实施的前10年,人们最关心的是是否能通过休耕计划控制土壤侵蚀,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其经济影响。但随着土地休耕计划的逐年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感到惊喜。通过观察和研究表明,土壤侵蚀所致的对农作物及其经济的影响远远轻于其所导致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对水质、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公共设施如大坝、沟渠、运河等的侵蚀和沉降的影响。通过实施土地休耕,上述环境效益和公共设施的社会效益均得到较大改善。有鉴于此,1990年后,为了达到多重环境目标并强化成本最大效益化,美国农业部发展并制定了一个环境收益指数,用以评估所申报的每块休耕土地的环境属性,包括下列标准:表面水质的改进;地下水水质的改进;土壤生产力的持续性;对参与休耕计划的生产者潜在问题的援助等。其目标是力争使政府支付的每一美元生态补偿都能获得最高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三、美国土地休耕经验对我国生态补偿模式选择的启示1.政府补偿应考虑被补偿主体的参与意愿

政府补偿通常具有强制性,但从美国土地休耕补偿的经验看,在选择政府补偿的模式后,并非就完全排除了被补偿主体参与的自愿性,二者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有机结合。首先,在美国土地休耕计划中,参与农户的意愿和利益受到充分尊重和考虑,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协调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具体来说,农户可根据自己所有或经营土地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申请加入土地休耕计划,即公民的自主性与利益是政府制定土地休耕计划要考虑的第一要务。其次,农户申请获批后,会获得政府提供的租金补偿和植被种植补贴。反观我国已经实施的生态补偿计划,大多政府补偿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强制性“一刀切”,在制定生态补偿计划时忽视参与者的诉求,实施方式粗暴,以“命令式”为主。我国幅原辽阔,制定出一个适用于全国的生态补偿计划是不现实的,只有根据各地的现实情况,尊重公民的个人权利,设计人性的生态补偿制度,才能及时合理合法地处理好环境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之间的关系。[5]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不仅要在国内实行碳排放交易机制,以解决生态补偿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应该考虑参与全球生态效益交易市场,拓展外部效益内部化的市场渠道,逐步健全生态效益的市场补偿机制。[6]

2.产权清晰有利于生态补偿取得积极成效

无论选择何种生态补偿模式,一个生态补偿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就是确定并尊重生态效益的产权。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关系主体的责、权、利的明确也离不开明晰的生态效益产权。美国土地休耕生态补偿计划实施多年绵延不绝,并取得良好实施绩效,与美国清晰的土地和自然资源产权不无关系。在土地休耕计划的运作过程中,美国政府一开始就明确规定:私人产权应得到尊重,哪怕是政府制定的重要规划,若要限制私人产权,必须取得产权所有人同意并给予相应补偿,否则就是违宪。而我国的情形与此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我国的环境资源是公有的,任何个人或团体均不具有生态环境的所有权,除了国家。这种产权形式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践中容易导致生态环境产权主体模糊或者缺失,从而影响生态环境权利和义务的确定。要完善生态补偿模式,需明确自然资源产权关系。从长远来看,只有用法律的形式将生态补偿区域居民的自然资源经营权、收益权确定下来,才能充分激发生态保护活动参与主体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性,生态补偿计划方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在美国土地休耕计划中,政府并非只关注计划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还很注重保障生态补偿对象的权利。以补偿期限为例,最初硬性规定为 10~15年,其后就调整为动态的补偿期限;补偿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始终是政府与参与计划的农户之间的充分协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土地进行休养生息谋求长期发展的目标实现了,农户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也实现了,公民的环境权也实现了,真正做到了多方共赢。然而从我国实施的若干生态补偿计划的实践来看,发展权、生存权与环境权“撞车”的情形并不少见,无法达成多方共赢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清晰的环境资源产权。

3.补偿评价指标应根据实践适时调整

美国土地休耕生态补偿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科学的补偿评价指标。在土地休耕生态补偿计划实施之初,美国农业部门就建立了环境效益指数(EBI),即以土壤数据库、各地地形图、各区域分布图等为依托而形成的一个综合评价体系,用来评价参与计划地块的生态效益。同时也充分采用市场机制,根据全美各地的土地交易信息,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生态效益地块的补偿标准。哪些自然资源处于濒危状态就进行重点保护,加大补偿力度,提高补偿标准,吸引该地块农户放弃农业耕作,参与补偿计划。联邦政府制定土地休耕计划,但各个州拥有对补偿资金的一定支配权,兼顾了计划的效率与公平。补偿评价指标确定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一定周期内,根据国际农产品交易价格、美国农业发展形势、生态资源的恢复状况、通货膨胀率、居民实际购买力等因素进行调整,引导生态补偿计划实现既定目标。因此,一个优秀的生态补偿计划离不开合理模式的选择,选定这种模式后也并非一劳永逸,而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的生态补偿计划实施中,补偿标准由政府确定,且一经确定,往往实行多年而不作任何调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补偿已经无法达到当初计划制定者的补偿目标,有违计划的效率与公平原则,应积极改进。

另外,在美国生态修复工程中还运用了加权平均侵蚀指数、土地相对生产率等定量指标。对中国来说更应该重视这种效益评价体系,通过对生态补偿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前评估,确定项目是否值得、可行,使资金得到更合理的分配。[7]

[参考文献]

[1]王蓓蓓,王燕,葛颜祥,等.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及其选择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

[2]陈尉,刘玉龙,杨丽.我国生态补偿分类及实施案例[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1):52.

[3]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38.

[4][美]Ralph E Heimlich.美国以自然资源保护为宗旨的土地休耕经验[J].杜群,译.林业经济,2008(5):72.

[5]刘嘉尧,吕志祥.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及借鉴[J].商业研究,2009(8):134.

篇5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 养生文化;规划原则;设计途径

一 引言

随着社会建设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日益需要经常性的休闲健身活动来平衡身心,享受自然生态的环境,懂得养生和保持健康的体魄。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特色为目标,提出了扬 “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水绕城转”之长全面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新会区政府与规划分局结合江会路控规要求,在体现该片区的态旅游轴和宜居轴的规划理念上,为加快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步伐,适时提出了重点规划建设新会区荔枝山(土名)公园,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向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发展。

如何进行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如何提高公园的文化品位和适合社会需要,使公园景观具有生态性、多样性、人文内涵及实践性特色。借此,本文结合新会区荔枝山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在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中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融合文化教育、创造优美景观、提供适宜活动场所和生态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 城市生态公园概念

城市生态公园指位于城市城区或近郊,以生态学及相关学科为指导,以保留或模仿地域性自然生境来建构主要环境,以保护或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时间等活动的园林。其不仅具备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功能,还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地方文化传承和人文景观的保护、绿地系统、旅游等方面有独特的能动性。因此,城市生态公园既具有“生态性”,又具有“城市性”的园林,有别于普通的景观公园和自然生态公园或自然保护区。

三 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强调自然保护及展现生态、人文景观,通过廊道连接各观景点,配套服务设施,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要,塑造出连续、完善的人与自然和谐园林。因此,在规划与景观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然优先原则

在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中,首先研究区内的地形和原生态、植被等特征,应坚持保护自然生态为原则,充分利用林地、坡地、水体等资源,保护自然的原生态和维持景观过程、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科学的植物群落系统,是生态公园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也是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多样性原则

城市生物多样性含景观多样性,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景观异质性导致其复杂性与多样性,从而使景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维持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因此在生态公园设计中,景观斑块类型的多样性增加异质性的设计,将带来动物景观的多样性,更好地体现了自然生态特性。

(3)景观个性和连通性原则

景观个性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景观连通性是指景观中各元素在功能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在景观规划中,强调维持不同斑块之间空间联系与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廊道是景观连通性的主要表现结构,如水系廊道、环湖带、文化与休闲走廊等,通过廊道将园内各个绿色斑块联系起来。

(4)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立足于景观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换季的保护与改善。其景观是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设置合理的休闲场所,将自然性和文化性相结合,是近年来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发展趋势。景观资源的永继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城市生态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四 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途径

4.1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根据“斑块-廊道-本底”模式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以生态保护建设为核心,分析和组织生态公园的生态功能,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通过生态修复,将区域内各级斑块、廊道有机联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发挥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功能和改善城市生态条件与保护的双重作用。

4.2 融合文化教育

尊重地方文化与历史文脉,挖掘独特文化内涵,在规划设计中进行培育生态公园的文化意义,将历史、人文融入公园之中,在结合生态教育及实践需要、文化艺术性处理及展示,让生态公园的空间、形式等方面有创新的可能,并作为教育和自然活动基地,让人们体味历史的深远和得到很好的教育。

4.3 创造优美景观

规划设计中要着力将设计理念与地方人脉及传统文化完美结合来创造优美景观,突出传统的“天人合一”及现代“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良好的景观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把人工与自然、技术与艺术、功能与观赏、时尚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也应避免建设性破坏,使景观更丰富生动来创造自然舒适、优雅的宜人环境。

4.4 提供适宜活动场所

城市生态公园要提供多种适宜人们活动的场所,满足人们的健康休闲游憩及教育实践的需要。因此,在规划设计时,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主动地利用公园入口、园路、步行登山径、水体岸线及其他用地,开辟适宜各种健康运动休闲的公共场所,配套服务设施,充分发挥园林的社会公益性,使之成为城市园林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和新的内容,创造更富有活力和亲和力的各类活动休憩空间。

4.5 生态技术应用

城市生态公园要充分发挥其生态环保的特性,结合自然资源、场地环境和基础设施等,要考虑应用一些生态技术。如生态恢复技术中的土壤改造、植被恢复、防治土地退化、土地复垦及流域整治等方面的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又采用水循环再利用、地表水采集、太阳能、风能利用等。希望通过一些生态技术应用能减少公园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有效修复景观环境,从而恢复生态环境让得到可持续发展。

五 荔枝山公园设计构想与实践

5.1 项目概况

新会区荔枝山(土名)公园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城区北端,南至圭阳北路和会城大道,西至圭峰路,东临新峰路(北段),与省级风景名胜区圭峰山风景区相邻,与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体育运动公园对望,区位优势明显,旅游业资源丰富和发展的前景,结合控规定位建设成为城市绿肺和休闲旅游的城市生态公园。

荔枝山公园范围的基地包括圭峰路东侧荔枝山和都会水库西侧山头,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51.09公顷,场地基本有大小12个山峰及都会水库组成,主峰绝对高程为130米,较低的山峰为48.5米。场地内山环水绕、藏风纳气,植被覆盖率极高,绿化植被情况良好,空气清新,适合开展多种养生休闲活动。但部分植被较为单调,山谷中有部分的牲畜养殖,对水体环境有一定影响,山体现有道路系统不完善。荔枝山公园作为广东省珠三角绿道3号线区域性绿道首站节点,也是新会城区绿色生态休闲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圭峰山森林公园向城区延伸的最大绿锲,是城区生态绿脉最重要的连接关键点。

5.2 规划定位及设计构想

5.2.1 概念起源

通过分析新会区城市生态结构,城市规划生态景观轴上已形成了多种主题的城市公园及圭峰山风景区森林公园,但缺乏以生态、特色文化为主的区域性公园。首先考虑利用荔枝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脉和挖掘出由新会名人伍廷芳所著的《延寿新法》书中先提出了运动养生理论和文化,展示和弘扬新会“海滨邹鲁”文化底蕴衍生出养生文化。再者,从人们注重生命健康和舒缓各种身心压力来看,向往休闲和保健性的活动,并享受其乐趣。显然养生休闲将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带动一种社会潮流。以此提出了将荔枝山公园打造成为“生态的养生谷”的概念,规划定位为城市养生文化的生态公园―让人们享受城市山林中的慢生活。

5.2.2 规划构想和与景观创造

根据“斑块-廊道-本底”模式,依据基地现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基础上,以自然优先、多样性、景观个性与连通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规划中提出 “一轴、两带、十景互动”的规划结构,同时营造出以“养生文化”、“养生服务”、“养生体验”、“养生植物”、“养生教育”五大特色为主题,并以生态养生旅游为主线进行景观设计。“一轴”:核心景观轴,串联公园内山水游线的主要景点和开放空间;“两带”:既山林生态复原带与城市活力开放带。 “十景”:分布于公园中适合建设,并能增加游览乐趣的景点,展示荔枝山公园的休闲养生的特色。(见图1)

5.3 规划功能分区与景观创造

5.3.1 自然植被保护与功能分区

规划设计坚持自然优先原则和利用边界效应理论,做好自然生态保护,结合居住、道路、山体植被及各功能特征,划分成三个区域:(1)城市活力区-山林生态复原带。在山林带中以健康绿道为景观引导设计,以养生植物为景观骨架,以展示植物养生为目标打造成运动休闲的景观体验带。同时,基于现有山体部分树种密集单一的情况,在保护自然生态前提下,有计划进行植被更换,补充豆科类等固氮性品种,改善土壤土质,保护生态山林和水体并营造生态密林区,有利于丰富林相层次和群落结构多样性,维持了山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市民活动带-景观种植区。主要是与城市居住生活相接的边缘地带,充分利用道路、居住区、商业设施及基础设施,合理安排公园入口广场、服务设施等,以养生服务为主,配合养生教育并强调植物种植的景观性,创造优美城市景观,从而形成养生文化内涵的景观展现带。布局上设有四个入口广场,其中西南入口以心湖饮绿为主题,由现有山谷间引下一条曲线形山涧与水系连接形成动态水景,达到活跃景观氛围;并设有花径寻芳、葵林晨韵和涧影听音等景点。西入口广场以寿山绿谷为主题,利用地势高差建半地下停车,较为平坦地势为入口广场,通过树阵、跌水雕塑、台地等景观元素构成丰富的入口空间,满足人们集散、活动、文化展示的休闲需要,延续了城市广场空间发展。

(3)谷地景观游览-特色植物区。在山林谷地结合自然山水进行特色植物种植,结合养生文化、体验和教育等方面构建特色园区,以养心湖为景观核心,以谷底溪流为景观个性,并通过水系廊道连通起来,也让各生态景点得到可持续性发展。通过种植特色植物和花草,打造特色花谷,吸引和培育蝴蝶等多种动物,同时沿坡地种植茶园,让人在品茶中学会茶道,感受自然让人体味茶香与花香,再现生态田园气息。(见图2)

5.3.2 融合养生文化,创造优美景观

荔枝山公园在规划游憩功能方面主要分为五个区,分别是入口广场区、山林游览区、市民活动区、滨水休闲区和谷地景观游览区五大区域。同时设置了各具特色的十个养生景点,分别是健康绿道、寿山云台、茅龙石刻、花溪谷、蝴蝶谷、茶园雅径、心湖饮绿、养心湖、天香石径和百家园圃。(见图3)

5.4 道路系统及组织景观游线

规划将主入口分别置于公园西侧与南侧,以此作为市区人流进入绿地的主要空间。同时,规划设置了多个次入口和直接进入公园的道路,以满足周边居民的游览需求。各入口设停车场其中有半地下车库结合现状地形,结合广场空间进行商业管理服务建筑布置。

内部交通除预留的消防通道作为应急车行道以外,公园内不设置车行道。道路结合地形,形成顺地形而行、穿地形而行、切地形而行的三种道路景观效果。局部可供车行的主园路结合绿道宽为3.5米,二级步行主园路宽为2-3米,三级园路宽约1.5-2米,登山小径宽约1.0-1.5米。为更好结合省绿道规划、支持绿道建设,环绕整个荔枝山公园的一条园路,该园路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和自行车通行需要,使游人通过骑车游览能包揽公园全景绿道沿途景观。游人景观游线组织依托于主要交通框架,通过主园路、游步道串起各个主要景点,形成完整的游赏、休憩、养生活动的综合游览路线。(见图4)

5.5 因地制宜,布置生态服务建筑

规划中将园区内建筑的形式与性质、功能和风格上进行协调保持统一,其建筑功能主要以开展休闲文化活动、创造景观、防风避雨为主。建筑采用现有的生态技术进行精心设计,应具有造型艺术感个性化,要求建筑与自然景色高度统一,以植物陪衬的色、香、味、意来衬托建筑,其外墙立面色彩选用明快色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审美价值。

六 结语

荔枝山公园作为新会区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项目,有别于过去公园规划一般仅满足娱乐休憩和商业服务的需要,只从绿地广场层次进行规划。然而本规划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融合文化教育、创造优美景观、提供适宜活动场所和生态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实践。因此,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不单从生态、绿地建设方面考虑而且涉及面更广,更应发掘城市的内在景观、人文渊源等元素,对城市在生态、社会人文、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充分展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邓毅. 《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2] 张任. 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

近几年,我国经济与社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我们开始大力兴建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不但在防洪、供水等方面作用巨大,而且在改善江河湖泊流域的生态系统方面也是大有作为的,生态建设已经成了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

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湖泊中的水与生物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共存,通过气候系统、水文循环、食物链、养分循环及能量交换相互交织在一起。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以往的治河工程着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在满足人对水的开发利用的需求的同时,还要兼顾水体本身存在于一个健全生态系统之中的需求。河流湖泊治理的目标既要开发河湖的功能性,也要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洁净的河流是一个健全生态系统的动脉。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

水生生物受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水利工程阻碍了鱼类的迁移路线,切断了河流,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命周期;水利工程还改变了鱼类的生存环境,使鱼类的多样性发生较大的变化;严重影响鱼类的繁殖,影响鱼类的产殖活动,导致鱼卵的死亡。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河流的水生生物系统,还导致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此外,由于有机物和土壤中的氮、磷相融合,再加上水库周围农田、草原的养分和降水直接进入河流中,从而创造出有丰富营养的有机物。在对江河湖泊进行开发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多样性,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

水利工程的建设能直接破坏陆生生物和植物。水利工程还会导致严重的土壤盐碱化,间接地影响动植物的结构、种类和生存环境;使河流周边的植被减少,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大量的物种的灭绝。不仅如此,水利工程还会影响河流下游的流量。水库可以将水资源储存起来,还可以在非汛期将基流截住,这样就会导致下游水流减少,严重的还会出现断流现象。这样水库周围的地下水位会大大降低,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比如说,下游断流造成河湖干枯;河流水位降低有可能在入海口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这对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极为不利;修建水利工程还会影响泄洪量,这就会对航运和灌溉等产生影响,还会污染水质。水利工程建设就会影响水流的流速,尤其是上游水库区水质很容易被污染,这就导致水质下降。

水利工程对水体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修建水利工程会减缓水库区水流的速度,这就会造成悬浮物沉积,这样水质就会清晰,也利于水生物生存;另一方面,水库会存储大量水资源,由于水流速度较慢,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污染物就会扩散,使得复氧能力大大降低,也使得水库区的自净能力变弱。另外水体的富营养化容易大量消耗氧气,这就会造成温室效应。然而,水利工程也会改变还会对局部的降水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会导致降水量增加,改变降水的分布状况、改变降水时间。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周围的空气湿度增加,使该地区的水体和湿地面积,从而使得该地区空气湿度增加,对当地的气候环境产生影响,这对当地生物的生长带来了好处。

在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往往将水流置于诸如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这种人工环境也使河流失去了自身的美学价值和生机勃勃的河流的生命。在城市化进程中,为建筑停车场,采用了大量沥青或混凝土的硬质不透水路面,不但植物无法生长,也隔断了补给地下水的通道。

2

、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河流与周边的田地和城镇相互联系,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未来的水利工程既能够实现人们期望的开发利用水的功能价值,又能兼顾建设一个健全的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和关系,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保护和修复河流多样化的原则。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要根据每条河流的不同特征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保护河宽,减少工程占地,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能够减少河流两岸的占地面积,增加土地的有效使用面积,减少工程占地。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17页)种多样化的前提,特别是恢复原有陆生及水生植物,为鱼类、鸟类及两栖动物的栖息与繁殖提供条件。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人们为争取土地,江河两岸堤防间距缩窄,使得河流失去浅滩和湿地。浅滩既能使水净化,又增加氧气供给,为无脊椎动物生存提供方便,还为鱼类产卵提供栖息地。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基础上,注重生态和景观护岸形势的多样化。

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修复的能力。生态水利工程能修复已破坏的河道,修复河流整个生态系统,生态水利工程以修复整个水体系统为主要目标,有利于河床岸坡的防护和建设,有利于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库区或河岸、湖岸的植被种植和水生动物的放养,在充分利用当地野生生物物种的同时,慎重地引进可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其他物种。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渠道或改造过的河道断面、江河堤防迎水坡面采用硬质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使得植物难以生长,进而又影响到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而这些动物又是鸟类的食物,为了让动植物、鱼类、水域植物等有更好的栖息和繁殖的环境,在工程施工中,建议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在堤防、护岸工程的材料选择上,应尽量少用硬质材料,多用自然材料,同时注重开发应用生态环保型的建筑材料。

3、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确实给当地的生态环境确实带来了很多的影响,造成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系统的恶化,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各种弊端,积极强调和开展生态水利工程,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生态水利工程在传统的水利工程的基础上,注重水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做到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生态水利工程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传统水利工程与现代生态学的有机融合。生态水利工程能够兼顾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水利工程结合生态建设,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篇7

本文在当前相关发展背景研究下,以大冶铜绿山采矿场为例,从现状问题、保护理念、到植被恢复措施等一系列具体内容的解析中,深入介绍了古铜矿遗址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必要性和其价值所在,并具体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植被恢复的措施,将遗址周边的采矿坑生态恢复与保护古遗址理念相结合,与当代人们生活方式和需求相结合,利用遗址遗留下的采石场、山体、矿坑、地形、道路等自然和人工环境,通过生态恢复的原则、方法和科学合理的步骤,恢复采石场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采矿坑的植被恢复与利用,确保古铜矿遗址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并取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遗址保护;矿坑;生态保护;植被恢复;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K928.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古铜矿遗址年代久远、生产时间长、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铜矿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入国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预备清单,不只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类进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闪耀着人类科技发展的灿烂光华。但由于露天开采、工厂建设、居民生活等原因区域内大多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形成大量的土地,造成水土流失。采矿区的生产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在风力的作用下也会飘散到周围植被表面,影响植物的生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遗址保护及利用的方法也日趋多元化和综合化,结合了生态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地质学等多学科发展,更多的遗址逐步改造成为美丽宜人的遗址公园。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园、美国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等均已经成为对外开放、供人们参观、休闲、游玩的城市开放空间。我国近年来的遗址改造也有不少成功范例,如中山岐江公园、湖北黄石铁矿遗址公园等等。

然而对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我们主张以恢复生态为主,在充分认识、分析和理解基地现有特征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环境治理技术,对古铜矿遗产进行价值评估,整合生态环境,结合周边场地条件分析,形成具有场所精神的遗址公园,为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和传统继承提供多元选择。本文通过以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生态环境治理为例,介绍古铜矿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并具体阐述相关的保护利用方法和技术措施,希望以此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1 古铜矿遗址的区位关系图

1项目背景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现于公元1973年,面积达2平方公里,已挖掘出土的文物包括一大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采矿井巷和采矿工具等,距今达3300余年。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论证认定,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久远、规模最大、采冶水平最高、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铜矿遗址,是中国乃至世界古青铜文明的活化石。

但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污染环境,破坏植被和自然景观,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绝大多数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因采矿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或沉降、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造成大量的废弃矿区,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制约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因此,为了能更有效地保护丰富而珍贵的古铜矿遗址,科学、合理、适度地发挥古铜矿遗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采取措施,恢复植被,治理周边环境是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

2古矿遗址周边现状分析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地表土剥离面积大、水土流失和次生地质灾害较邻区严重,矿山废气、废水和废渣排放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和污染, 其中破坏生态环境最为严重的是铜矿开采企业。

2.1山体破坏面大,影响植被生长环境

规划区现状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区域大多数植被由于露天开采、工厂建设、居民生活等原因完全破坏。形成大量的土地,造成水土流失。采矿区的生产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在风力的作用下也会飘散到周围植被表面,影响植物的生长。规划区内也存在少量区域的植物生长较好,其中包括北部山体陡峭部分、青山公园、铜山村南部山体以及喻家山部分区域。

2.2 工业废水排放,水质污染问题严重

规划区内的企业排放的废水对铜绿山的地表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是位于矿山东部的有色金属公司的洗矿池以及位于矿山北部和西部的其他企业的洗矿池。

2.3土地资源破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目前,由于大多数采石场的排土场几乎没有拦沙坝、挡土墙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也未进行复垦绿化,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洒道堵塞等生态问题,附近农田的水往采石场渗透,使农田缺水无法耕种。同时,采石场每天抽出大量的积水,也使周边农田出现塌陷现象。

2.4复垦技术难度大,生态恢复率很低

现状采空区由于开采中没有采用台阶,留下的石壁陡峭,植树种草难度也很大,立面有光滑、突兀的石板,垦绿面积和难度较大。加之复垦工程耗资大,致使大部分采石场的生态恢复率很低。

图2 铜绿山生态植被现状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铜绿山植被恢复的目的是恢复或重建被破坏的植被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建造一个全新的植物群落,以构成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此提出一下目标:

保护与恢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以及文物保护区周边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历史特征;

保证遗产所处环境的生态功能不被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与恢复遗产所处环境的生态景观。

4生态恢复原则

4.1整体优化原则

生态系统组成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规划应将生态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实现优化利用和协调。采取植被修复、建筑改造等措施,大力改善铜绿山矿山的植被景观状况,对矿山景观进行提升。

4.2多样性原则

生态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的复杂性、多样性,可以采用多度、均匀度、渐嵌度和连通度等加以描述。对铜绿山生物多样性进行整体修复,恢复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从而完善生态的多样性。

4.3生态关系协调原则

实现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的人为结构与自然结构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网的协调。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4.4综合性原则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生活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

5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5.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篇8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对现代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防洪、灌溉、发电、 供水、航运、养殖和旅游等诸多方面对于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对于河流生态系统也有着双重影响:筑坝形成水库,虽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和生物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水源,但是对河流生态系统形成了负面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以牺牲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水利学”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相融合产生的新分支学科,它的设计与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有诸多不同之处,在设计实践中的问题也更加复杂。生态水利工程就是以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为目的,使水利工程服务于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持与恢复,是未来水利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 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区别

水利工程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工程措施或行为实现水资源的再分配和利用。水利工程最初的作用是防洪、提供稳定的水源、缓解或防止农作物旱涝渍灾害、提供清洁能源(修建水电站)和水利旅游景点等,这主要体现了水利工程的资源性、经济性与社会性。而生态水利工程则更强调水利工程的主要服务目标是生态。有学者认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 (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被严重干扰的河流进行生态修复。笔者认为生态水利工程是现代水利的标志,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科学内涵:①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应有明确的生态服务目标与功能。在设计阶段,应当将生态系统健康过程的维持置于重要位置,并作为设计的制约因子,使水利工程能满足适宜的生态水文过程要求。②生态水利工程应强调工程选址、布局、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性与经济性。防止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2 当前水利工程设计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现今,人们已经意识到水质生态系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生态系统的修复、改善和实践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当前的生态水利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2.1地域性差异致使生态水利工程的标准不够明确

由于我国地域性的差异问题,生态水利工程的具体实施也要根据每个地理区域的差异因地适宜的做出相应调整,衡量实际构建标准。由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要以符合生态学原理和工程学力学规律去构建。要能够承受洪水、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按每个地理区域、河流地貌进行构建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标准性。当前生态水利工程的理论实践成果经验积累并不是非常完善。既要满足工程设计规划的安全性、经济性,又要满足地域性动态河势的变化规律,逐步总结积累实际操作经验,衡量明确的实际操作标准,以保证符合河流生态修复的耐久性。

2.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缺少对维系生态环境的认识

一方面由于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操作介入的较晚,导致生态环境科技技术人员与水利工程构建人员合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国内的水利工程多数考虑到方案可行性符合满足规划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是生态环境系统这一因素就还考虑得欠完整,也不规范,还面临着主要关键性问题。其次,环境评价机构对业主考虑的较多。在生态水利工程这一块,我国的环境评价管理体系目前算不得完善,经验积累成果相对较少等客观性因素,都导致了水利工程构建工作不能有效地落实与生态技术人员相对交流实施具体方案的探究,生态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开发与实践设计相对滞后。

2.3生态水利工程与水利工程的协调运作不充分

生态水利工程的构建势必会考虑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实现有机结合现有的水利工程基础之上。水利工程的构建最初考虑到水体的有效供电效能、防洪,排水用水标准等工作。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与传统水利工程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服务目标与功能有一定的差异性。当务之急,为实施生态水利工程与水利工程的有机结合,协调运行是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所必要考虑的问题。

3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3.1水利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社会需要,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旅游等需要,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水利工程一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二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和工程施工要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规范的标准内,能够防止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的侵袭。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特性,综合全面的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长久性。

3.2 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相关生物群落的文献,大量资料表明,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正相关关系。这里所说的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应的空间和相应的生境下,由一定的生物种群组成,与环境之间进行相互的影响、相互的作用,具有相应结构和特定功能的集合生物体。一般所说的生物群落多样性,指生物群落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实质上,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问题是在物种水平上的这个平台的生物多样性。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客观的反映了,非生物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的依存和连带关系。一个地区的生生物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生命共同存在。相反,如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命族群的多样性必然会出现降低,生命族群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极大改变,进而使生态系统更加退化。

篇9

【关键词】 玉树;基层政府;行政成本;公共产品

现实中人们站在不同学科视角敏锐地感知政府行政成本背后透视的不同问题。链接行政成本,理论研究将行政支出、经费开支、行政费用与行政成本放在一个天平上划等号。对此假设以上概念的内涵是相等关系,反映同一个财务金额;假设以上概念的内涵是不等的,反映不同的财务金额。如果反映同一个确认计量的金额,为什么用不同的概念?如果不是同一个财务意义,为什么在诸多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归咎于不同的概念又等同于行政成本?如果是否定的,区别在哪里?对基层政府行政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带着问题以玉树为例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了田野调查。文章分析资料展示基层政府在各种矛盾交织重叠中相对行政成本的行政状况,发现对于行政绩效各方评判的结论不同,在于基层政府和基层公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焦点在于行政支出归属及其效益效率效果的匹配问题。双方站在行政支出的两端,以对立的角度诉说着财务交易的故事。政府以支出定成本,无论支出是否有效都放在行政成本的筐子里;公民站在另一端,按对象归属行政应该的开支,剔除无效支出。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给出了一个方法。即政府将行政支出等同于行政成本,公民则否定这一等号,认为政府这一等号掩盖了不良作为,并非所有支出都是政府行政所致;公民对成本的认识揭示了政府掩盖的问题,并且建议通过成本的结构性细分化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反映出行政成本内涵认识存在差异,忽略了基层行政现实的特殊困境,无法使行政支出的运行真实显现。为此文章进行反思,旨在抛砖引玉。

一、行政成本内涵的反思

(一)忽略公民作为行政相对人主体要素

行政由行政者、行政相对人即公民和监督者三方关系人构成,行政主体有两个,即行政者和公民。三方关系人共同的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但从现实分析忽视了公民作为主体及其利益的存在,忽视了公民对行政的影响作用,难以显现基层政府行政成本现状的真实原因。有两层意思:第一,公民作为行政另一主体在行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正向作用也有反作用。调查显示行政支出行为消耗行政资源归集分配凝聚为行政成本受双方行为的影响,尤其在西部藏区特殊人文环境下公民在行政成本形成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应该引起重视。第二,缺乏明确的行政对象即行政客体。行政客体是行政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公民主体利益的存在是行政支出的目的物即行政客体,为此体现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和公民主体享有知情权是至关重要的。行政成本的目的是政府行政人员通过履行其行政职能实现其行政目标, 在行政过程中满足公民的公共需要。强调政府单方面的需要而提供公共产品是一方面,应该明确是否是公民需要的公共产品是另一方面,体现了基层政府与基层公民的关系;第三,忽略风险问题。成本核算是一个经济概念,要突出相对的效率、效益、效果和风险问题。在玉树,基层政府行政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因为事无巨细,对错与否都会涉及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因而影响行政成本及其效率,为此应该突出风险意识。

(二)忽略了公民参与的监督力量

监督力量发挥与否和发挥的程度也是影响行政成本和行政效率的因素。监督既有内部监督又有体外监督。公民主体的忽视导致行政支出构成的成本缺少公民利益主体的体外监督。既不利于公民诉求的实现,又使基层行政集团缺乏有效长期的自发的监督,在无制约下漠视行政能力的提高,无所顾忌的使用达不到实际标准人员一方面削弱行政力量,降低行政质量,另一方面集智逐层弱化,影响民族自治能力的提高,行政陷入低效、无效、负效的恶性循环。

(三)忽略行政成本结构性分析的作用

目前行政绩效分析以大类行政支出合计金额或平均金额孤立地概括为行政成本,忽略了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不平衡和差异。行政支出片面追求纯粹的科学化、技术化,忽略西部藏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行政力量的需求。调查发现基层政府行政力量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就现有的行政力量按照在岗的程度分类存在完全在岗、半在岗和全脱岗不同层次。从数量上看基层行政力量满额,从行政支出中的薪酬发放看全额满员,但是行政乏力;有些精英由于多种原因长期滞留在基层,既无望又无动力;从层级看,利益和力量均不分布在基层,相对行政责任、行政事务基层确实存在行政力量薄弱的现实问题。为此行政成本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结构性细分化分析能发现基层行政存在的问题。在玉树调查中发现相邻县的藏族为挖虫草发生纠纷,每次纠纷的解决都要动用大量人财物力,涉及关系复杂:有历史遗留的宗派关系,有各民族关系,有宗教和世俗关系问题,还涉及相关行政区域各层级政府关系等等,相互交织重叠反映出个体与集体利益,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涉及行政内外部关系,按照不同的成本归集分配数据显示,最终矛盾的解决、成本的承担、责任的担负都沉淀在基层政府。通过结构性分析可知,基层政府在权力有限但责任重大;利益有限但风险巨大;行政收入有限但行政成本支出无限等不匹配的矛盾困境中行政。既源于基层政府自身,又源于公民主体,还原于监管督查者。仅就支出总额从表面看说明不了责任与成本配比的实质性问题,只有经过结构性分析才能各归各责,各担各成本。因此,针对性的治理就是给基层配备与行政事务相匹配的行政资源,通过成本结构性分析与责任承担形成配比关系,调动基层各部门政府创新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总之,从三方关系人即基层行政人、行政相对人、监督人角度分别进行成本结构的分析可以透视各自导致行政成本变化的比重以及西部藏区自治体制下基层政府行政的特殊困境。行政实质是利益关系平衡问题,是资源公平分配的关系问题。以人为核心是行政的核心,也是行政成本结构性分析的核心。

(四)基层政府行政成本与行政费用之我见

政府行政与企业生产是有区别的,借鉴企业对成本相关理念目的在于基层行政管理更加有效。1.基层政府是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为了分析行政成本应该区分其和行政费用的两条主线。第一是行政收入与行政支出构成的行政费用。行政支出目的是提供公共产品,公平分配资源,维护公共程序,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站在行政主体的角度,逐步支出行政收入,消耗表现形态为实物的行政资源时,这些被逐步消耗掉的行政资源的价值归集表现为行政费用。行政费用是仅站在政府的角度从里往外花钱,是花费,是消耗,是行政的开销金额。最大的特点站在行政主体的角度强调主体消耗支出的价值反映,只在乎使用而不在乎结果的核算,不追究支出的目的物是否实现,与行政支出目的物不进行匹配核算,不和行政成果密切联系,更不以成果考核行政工作。为此,以“行政经费”、“行政管理费”、“行政支出”等概念反映的行政消耗的内容只能是属于行政费用的范畴,不能指代“行政成本”。行政费用按照层次划分为行政管理费用和行政执行费用。这是应该区分的概念,以便区分管理层与执行层的行政开支,不至于一锅烩,使基层执行层背负不属于成本的所有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和行政执行费用能归集分配给特定对象的为该数量该对象的行政成本,否则为行政费用。调查发现,真正行政费用遏制不住的上涨,关键在于领导层的一支笔、一辆车、一顿饭、一趟差、一空饷、一句话。当然可以根据研究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对于不能确定归属的行政费用,为了核算的方便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可以划归为行政费用,进行分配,归属于执行费用或行政管理费用。如,行政管理决策部门,在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时,相关费用可以归集确认为该政策指向项目的成本组成部分,除此外,即便是同一决策部门,其日常的人、财、物的耗费计入该部门的行政管理费用核算分析。对于行政执行的费用有针对性的事务,属于该事务的成本,否则是执行费用的范畴。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分部门核算,也可以集中核算,但不能以行政为对象将所有的来源在支出后都归属于行政成本,这是不可取的,太笼统,没有指向成果,这样“行政成本”便成了行政开支的百纳箱。第二条主线是行政费用和行政成本的关系。行政主体根据公民需要据行政收入提供与环境匹配的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这些按相应期间相应数量的公共产品经过监督归集分配的各行政资源要素以货币计量的行政费用就是该公共产品的行政成本;对于不能按一定期间一定数量公共产品归集分配的行政费用可以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相关公共产品的成本中,否则仅以费用反映。关键点在于,政府支出首先归集体现为费用,能不能划归为行政成本取决于是否有特定的对象数量时间空间,有特定指向的成果分配为成本,否则为费用。行政成本要求取得明显的行政成果,这是公民之所以纳税的目的。根据成本收益原则,经济学认为行政成本要求得到最好的结果,即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多的产出。假如成果小,成本大,那是得不偿失;即使成果大,成本也大,以大代价换大成绩,也是核算成本所不取的。须以有限的行政成本获取相应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此监督很重要,最终,将经过监督审计的相关行政报表向公众负责任的报告其行政支出的指向和效率、效果、效益,以此达到控制行政成本、行政费用,获取理想收益的目的,构建良性循环行政的环境。理清以上两条主线的目的是清晰地看到行政收入、支出;行政成本和行政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和行政执行费用的区别,以便对行政成本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2.对于行政业务费用和经费的理解。行政业务费用是针对某项行政业务完成发生的相关费用,是否构成成本,取决于该业务是独立的还是其他行政项目的组成部分。仅就独立项目,发生的直接费用可以是该项业务的成本;如果是组成部分,该费用在归集为整体成本前仅是费用,当确定为直接计入行政项目时,就构成了总成本的一部分。如果业务费用发生是为了几个项目,须按期间、按项目合理分配归集;经费实际是有特定用途的费用。如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3.行政成本附加思考。成本思想产生行政成本理念,在行政成本核算中,基层政府行政应该关注可计量和不可计量的行政成本问题。相对可计量的行政成本,在政府行政成本结构中占比更多的是不可计量的时间、精神、体力损耗反映的行政成本,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了,恰恰这些因素比可计量的因素更能挫伤公民的情感。公民希望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包括在于无形的时间和精力与体力消耗后获得的利益,诸如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带来的最大限度的精神满足。如果人们在预期的期间没有在时间、精力、体力损耗后获得预期的成果,即便是某一个体行政人员造成,人们会把由此产生的负效应的责任归咎于政府,这一负效应会形成政府行政的负收益,突出表现在行政运行的低效率,对建立政府行政的良好文化有负面影响;不合理的行政往往给当事人带来精神损耗,精神损耗造成的损失是递延的、难以计量弥补的。公民获得弥补和赔偿损失的方式是对行政的对抗,以造成对社会的危害来获取满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行政起消极作用;对行政成本项目全面考虑,对基层行政成本的结构性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二、行政成本内涵的思考对玉树藏区基层政府行政的启发

(一)行政收入现状

玉树作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海省的藏族自治州,属于西部藏区康巴文化圈,具有特殊的多重民族民生文化。又是三江源的源头覆盖区,多重极端性形成玉树基层行政环境和行政文化的特殊性既有积极因素影响又有消极因素影响,并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下尤为突出,对行政收入提出了挑战。1.2002年前玉树州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特产税,也是行政的主要来源。2002年州地方收入大约为3 000万元,农业特产税为1 200多万元①。行政收支缺口由中央财政有限补助。为了保证工资到位,拆东墙补西墙负债行政是类似地区难以摆脱的桎梏,债务递延是后续行政的负担。2.2002年后中央叫停农业特产税,行政来源主要是:(1)中央财政转移;(2)工商营业税。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为5 000多万元,这一税种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0%;(3)营业税。中央对西部民族地区投资力度的加大使其成为近年最大的增量税种。但是,国际国内新形势下行政事务骤增;基础设施和科技在匹配的环境才能随项目投入的资金,并且还要有配套资金。为了完成管理使用项目,以项目为核心附加行政资源的消耗,成为该项目的成本构成部分,项目成本构成中显现出对地方行政资源的销蚀。针对庞大繁杂的行政事务,玉树每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只能满足行政支出的五分之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负债行政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正常的行政职能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在必须的行政指令执行时挪用国家专项资金毫无商量,这一现象在西部藏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既影响基层政府的形象,又使基层政府权威受损,也在某种程度上折损了中央民族政策的绩效。

(二)矛盾中运行的基层政府行政支出

随着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玉树基层行政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又要维稳。有限的财政收入背后是有限的行政收入,行政负债“经营”与公民预期的收益相差甚远。基层政府为了摆脱行政乏力的困境做过多方尝试,但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治理一方区域的思维定势带来更大的治理缺口。行政环境的特殊性,权、责、利结构的失衡使行政陷入了诸如民族、宗教等多重矛盾中,反而影响基层社会的稳定。维护社会稳定又没有特殊的经费补助,基层政府行政责任重于泰山。

一是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在权利不对等下透支行政费用。在调查中反映强烈的是资源的开采问题。表面上看政府收取了管理费用,增加了收入。但民间列举的矿产资源开采事例,受益的并不是百姓和基层政府,政府收取的一年区区数千元、数万元管理费。资源开采涉及的评估问题、生态环境复原修复责任问题、补偿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等,基层政府没有自确定。然而,由此遗留的所有问题都要基层政府善后。资源开采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据当地群众的经验估算,有的生态环境即便是可复原也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针对某一特定修复对象成本不可计量;有些属于永久性无法复原修复性破坏。透支是要偿还的。巨大的不可计量的修复保护成本与危害递延给子孙后代弥补。二是市场冲击波助长行政支出。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衍生的和社会稳定又存在矛盾。以上派生的民族关系、宗教问题等事务解决需要行政支出。当地自然保护既源于自然环境的封闭,同时得益于当地公民和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平等的生态观,以及自发的积极参与保护自然环境所致。开挖资源与当地群众的传统自然崇拜观念有巨大的冲突。对资源开采很容易遭致当地公民的不满和抵抗,由当地藏族公民强烈反对玉树县小苏莽乡铅锌矿开采事件可见一斑;藏族内部、民族之间、世俗与宗教之间、宗教界内部都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存在观念的碰撞。忽略民族文化差异的市场化行政作为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助长了藏区世居土著居民的矛盾。原有价值观、信仰观受到考量,各种矛盾瞬间凸显,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加上外力的作用,使内部矛盾随时有转变性质的风险。以上种种都是遗留给基层政府解决、平衡的问题。为此基层政府在承担着一个国家稳定的责任,却在多重环环相扣层层叠加的矛盾中负债行政。

综上所述,一方是行政的根基,通过移民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弱势群体。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将改变牧民以草场山坡为生存根本的生计模式,移民实际是以一代人的代价换取生态的复原和保护。另一方是撼动根基的强势私人利益集群,通过开采对当地各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肆破坏,以发展经济为名的现象更是对基层政府赖以生存的各民族对政府的信任的大肆践踏。弱势群体将要用几辈的代价承担权利集群攫取利益后留下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复原修复的巨大的成本。无法面对衣食父母背对高高在上的权势“族群”,唯有两张面孔夹缝中入不敷出两难行政是基层政府行政的特点。而公民对基层政府的期望值很高,他们用自己家里过日子的精打细算给政府的行政算着账,公民对于税收的使用提出质疑。用心衡量政府的绩效,决定自己的行为。基层政府行政缺乏动态成本认识,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各自一亩三分地的经济利益,发展不计成本、行政不计成本。一面是负债行政,一面是豪车、“吃空饷”、“出国考察”,“假公济私”等确实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绩效考评的固步自封很难就政府的各种行为对公众、市场和社会发展等所带来的效应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当官的在做,老百姓在看,心里在说,行动在抵抗。为此,有关行政成本的各种概念有其自身的内涵,不能相互替代表述,行政成本结构性分析突出差异性的矛盾是对玉树行政的启发。行政收支缺口要求玉树在保证行政有效正常运行进行思考、寻求出路。

三、基层政府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增加行政收入

玉树的特殊性要求不能仅以降低成本行政,还应着力以降低行政管理费,增加行政收入两头做工作。

(一)扩大民主,增强干部工作业绩考核透明度,加强公开考试选拔录用人才机制

调查显示,玉树基层政府行政需要熟练驾驭双语、甚至三语又掌握民族政策的复合型高素质高级管理人才,现实的干部队伍与选拔干部机制却不能满足需求。表现在藏族干部实践经验丰富,有民族亲和力,但有些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汉族干部承担了政府90%材料、政策宣传等文字工作量,但大部分汉族干部不会说藏语,不能熟练运用藏文。这一困境使只需一人独立完成的工作却要汉藏2名干部合作才能完成,致使特定数量对象一定时间空间行政效率低而行政成本高,增加了行政费用。从源头解决干部队伍参差不齐,结构失衡问题迫在眉睫。为此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观念和地域、部门界限,有效解决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人才选拔方式。建立公开考试选拔录用干部的人事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自治能力,控制行政成本和行政费用。

(二)重构行政治理模式明确基层政府的治理主体地位,增加财政收入

玉树地区的现代化转型不可避免,探索适宜西部藏区特殊性的区域治理模式是尝试。西部藏区区域之间差异很大,具体的治理需要发挥基层政府的创新能力。为此,明确基层政府治理主体地位,落实适当的自范围,为因地制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建立健全基层政府行政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实现有效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政府会计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是建立健全基层政府行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第一步,这样成本才能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结构性收益、成本、风险配比分析;行政成本将行政管理科学化取代传统的经验管理,建立透明的知情机制,政府及其行政者的绩效,不是政府自我认定和评价,让公民认识到政府行政的可控性;行政成本表明纳税主体是行政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也是行政相对主体,有法定的监督权;成本结构分析有利于暴露问题,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检验受托经济责任的落实,防范财政风险。

(四)实行灵活多样的公共产品供给策略,维持社会稳定

玉树既是相对落后的地区,也是集中的地区。文章认为,短期内完全去除宗教力量的存在是不客观的。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和认真对待各民族的传统精品文化,发挥包括党性强、觉悟高的藏族干部、藏族党员、爱国爱教的活佛等民族精英的积极作用。进行结构性分析,通过实行灵活多样的公共产品供给策略降低民众对宗教的依赖度,以维护西部藏区的稳定。

第一,对于居住集中、自然环境适宜的地区,借助国家转移支付、项目扶植、援建等途径提供最基本的和最迫切的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设施、水电、道路等,使现代公共设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对于居住分散的高寒牧区,保护原生态是原则。从实际出发确定定居或者移居点的户数不宜多,一般十几户即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确定老人和儿童定居或者移居;根据家庭分工放牧人员和牲畜不定居。通过定居或者移居方式来克服公共产品提供的不计成本的困难。

第三,不把定居人为的提高到政治高度。根据玉树诸多的特殊性给予基层政府配套制度鼓励为流动性很强的个体提供流动服务。游牧并不妨碍牧民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建立流动供给点满足牧民生态定居和对具有科技含量的公共产品的需求,改善公共产品的供给难度。

第四,对于因民族结构差异,生产、生活习惯差异导致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基层政府需要充分发挥民间作用组成合力共同完善公共产品供给市场。比如以活动项目资助的形式满足部分人群节日庆祝、宗教活动法会等对公共产品需求,利用有限行政资源满足需求差异。

(五)探索适宜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源于财政薄弱、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特定区域公共产品需求品种的复杂多样,需要分解应对。财政困境需借助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力量渐进解决。玉树地区市场竞争能力整体弱,极端性决定了藏区应避免盲目全面推行市场化。需要结构性把握,创新适宜地方特点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增强财力,平衡行政力量,改善行政环境,提升行政文化。做强特色农牧业,做大旅游业。以特色景观连线扩面,辐射四周,打破行政区划,创新旅游观念。由于天然屏障的隔离幸存着极具价值的遗传资源,如藏山羊、藏小麦、藏青稞、高原藏獒、藏猪(蕨麻猪)和频临灭绝的野牦牛等,与特色牧业形成立体景观丰富旅游资源;扶持新寨嘛呢石刻、囊谦陶艺、安冲腰刀、藏毯、民族服饰及宗教用品为重点的民族手工业。以旅游激活民族手工业,增加牧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增加行政收入。

(六)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激发基层行政人员活力

基层政府沿袭上级量化指标安排人事、考核绩效,虽操作方便易于上级领导和管理。但最显著的弊端是短期量化指标在很多时候不能科学地反应玉树各地行政实绩和成本现状,并且容易抑制基层人员的创新能力。民族区域自治的基层政府有很大自限,但由于现行绩效评估方式与实际要求错位,很多基层部门和人员为避免犯错不愿冒风险主动创新实践,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基层行政的活力。所以明确基层政府治理主体地位的同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应以区域治理的综合绩效为目标,以整体长期治理的效应和效益衡量。重视相对行政人的主体地位,吸收参与监督体系,使基层政府在长效机制的基础上敢于立足未来创新长治久安行政模式。

总之,笔者认为对于西部藏区基层政府行政成本研究应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结构性明细分析。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动,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调整政策,尝试减轻成本沉淀给基层政府承载的压力,达到约束各级政府行为,摆脱基层行政财政困境。从行政成本内涵入手进行分析,理清行政支出、经费开支、行政费用、行政业务费用或经费与行政成本的区别。行政成本是行政主体在有效监督下获得预期结果,在一定会计期间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将为行政相对人提供的公共产品发生的行政消耗费用按一定行政对象分配归集,将此费用叫做该对象的行政成本;行政成本内涵明确是对成本主体意识的明确,行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由于玉树的财政主要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为此,基层政府应该更新观念强化自身自治能力,从规范、公开、公平入手,让体外监督体系进行独立的监督审查,绩效的审定,提高行政支出的效率。由成本的结构性分析深刻地了解行政低效的根源,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宏德,刘玉兰,等.降低行政成本、费用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2005(3).

篇10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设计;景观;绿化

    从古到今人类都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但人类对城市的需求不仅局限在物质上,还会对城市的环境提出更多层面的要求。城市空间发展要源于自然生态的视角:城市空间发展不是人工环境不断侵占自然生态空间的过程,而应是与自然协同演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运动迅速展开,城市面积快速扩张。多年的快速城市化之后,种种城市顽疾已经成为发展的桎梏,大地自然系统在城市化过程中遭到彻底的摧残。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但自然系统是负荷量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未来15年以防治各类污染为重点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建设人类和自然相利共生的城市,即人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虽然城市生态问题的迫切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现实的实施手段和管理体制,生态理念还很难真正落实到现实的发展计划中去。因此,改变城市扩展的运营模式和空间格局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一、城市生态设计理念

    伴随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MAB计划的提出,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城市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状况的思想引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并对未来园林发展的规划设想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在景观行业发达的国家,生态主义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图纸上的空谈,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处理技术思想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始终。对生态的追求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占据首位。国内城市范畴的景观规划还相当落后,仍停留在传统的追求空间视觉效果的形式层次,生态原则只在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得到少许应用。

    生态设计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摒弃了掠夺式开发的弊病,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

    二、城市生态敏感区

    鉴于城市处于快速拓展阶段,特别是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资源,为了保障其建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应对城市空间作生态敏感性分析,并划分出不敏感区作为城市优先发展区用地。

    生态敏感性分析通过对城市化特别敏感的自然生态因子加以叠加,用以界定易受人类损伤的敏感地带,加以控制保护。一般从饮用水资源、自然生态要素的人文价值、生态资产、工程地质情况等指标进行处理分析。根据生态敏感性程度,将市区划分为生态最敏感区、敏感区、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种类型。空间落实如下:

    生态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山脉、河流水系的两侧。该区生态敏感性很高,外来干扰不仅对其自身影响反应剧烈,甚至有可能波及其他地区,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破坏,故应属重点生态保护区,城市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与该区的关系。

    敏感区分布在山体边缘地带、建成湖泊湿地地区以及老城中心。该区生态敏感性较强(包括历史文化因子的敏感性),对维护最敏感区的功能以及整体生态效果起重要作用,故开发建设亦应慎重。

    低敏感区以大片农田景观为主,少部分为城区内历史文化保护地段或文物密集区,该区不宜强度开发,而应作为大地园林化的主要构成成分或历史文化控制建设地段。

    不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县城区一带,是城市发展的良好用地。

    三、生态的绿化

    随着环境资源被不断开发利用,经济的高度增长,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局部地区后工业社会的逐渐到来,利用绿化技术对受损环境与被破坏环境进行生态与景观恢复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生态处理手法是值得大力推广运用的,但以为设计人造的绿色空间,植林挖池就具有生态效益,未免是将复杂的生态系统简单化了。从表象上看,城市景观大都体现了绿色的主题,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形成和保持的景观效果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自然有其演变和更新的规律,站在生态的角度上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种类,尊重场地的自然再生植被,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或是充分利用基址上的原有植被,发挥自然系统的能动性,这才是绿色生态设计。

    (一)屋顶生态绿化

    在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屋顶生态绿化作为一个比较有效的空间绿化手段,常常出现在高密度的建筑群中。屋顶绿化对建筑本身的承载力和防渗透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一般建筑只能栽植浅根系易于生长的花灌木及地被。但基本上只是的达到了绿化的效果,在生态多样性方面太过单一了。值得我们考虑的是如何更高效的发挥生态绿化的作用,建立生态多样性空中绿化。

    韩国环境部《建设高效率的生物栖息空间》项目之一“天空乐园”——把建设生物栖息场所的市内生态公园的概念引申到屋顶绿化中。把空间分为“野生绿地”、“灌木丛”、“湿地”等,并种植了八十多种植物。屋顶小生态系统建设后,高为12层的建筑,取暖能源减少了14%,空调使用减少了13%.建设两年后屋顶小生态系统植物种类达到了150种,昆虫种类达到了二十多种,鱼类、两栖类、鸟类生存环境优化。由此看来,在屋顶上建设生物栖息空间,给城市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多样化。

    (二)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树种规划

    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

    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

    绿化树种规划的方针:

    1.以当地景观与植被构成为主的乡土群落为复原目的;

    2.早期形成绿量的速生树种的落叶树(先驱种)与远期形成景观的常绿树按一定比例搭配。

    首先通过调查当地周围的自然植被,在土壤贫瘠的条件下,生长发育着的稳定的树种规划为远期构成树林群落的树种。其次选用当地的速生树种,利用速生树种确保绿化初期的绿量,并为慢生树种提供夏季遮荫。并根据对当地自然植被林缘树种的调查研究,在林地边缘选择适当的抗性强的树种栽植。

    从效果来看,而采取这种生态恢复绿化方法仅需用4~5年的时间,即与其周围没有遭到破坏的植被在绿量方面达到了基本的一致。比任植物自由萌发与生长快几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群落的构造发生相应的变化,动植物种类也开始自然增加。为保障远期形成景观的常绿树健康地生长,必须对恢复地植被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及对早期形成绿量的速生树种(先驱种)进行移植。

    四、城市特殊地区更新

    生态学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再生原料支撑的材料,将场地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废弃物等。今天,景观设计师面对的基址是越来越多的那些看起来毫无利用价值的废弃地和被生产破坏的区域。更多的是为我们的城市治疗疮疤,用景观的方式来修复城市的肌肤,促进城市各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德国埃姆舍公园(IBAEmscherPark)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设计者巧妙的利用旧工业区原有的采矿基地和大量建筑,改建成公园休闲、娱乐的场所。不仅尽可能的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设施作为地区的历史延续,并有效的节约了资源,同时创造了独特的工业景观。这项环境和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由于工业衰落带来的环境、就业和经济发展等诸多难题,并赋予旧工业基地新的生机。

    俞孔坚教授主持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也是典型的充分利用原场地的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作为景观的组成部分。对工厂的原有设施加以提炼和修饰,使其赋予新的审美和使用功能,并引发游客对历史的回顾和思索。

    五、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性是生态设计的重点。生态水环境终目标是使流入自然流域的水实现污水“零排放”。城市里一般污水都被收集到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后再排回河道中。但水处理厂的排水一般为三级排放,仍然携带大量污染物质,所以排放到自然河道仍然是超V类水体,易引发诸多问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根据去年的检查,我们国家600多个城市中间有230多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等于零。也就是说,这些城市的污水是直接排放的,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且也使水的循环利用在这些城市受阻。为了扭转该现状,根据生态设计理念在规划中,我们应分考虑了污水治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回用以及水质保持的问题。